读《孟尝君传》《唐雎不辱使命》比较阅读及答案

时间:2022-10-22 07:44:43 阅读答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读《孟尝君传》《唐雎不辱使命》比较阅读及答案(共12篇)由网友“Yuu233”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读《孟尝君传》《唐雎不辱使命》比较阅读及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孟尝君传》《唐雎不辱使命》比较阅读及答案

篇1:《唐雎不辱使命》、读《孟尝君传》比较阅读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读《孟尝君传》比较阅读答案

阅读【甲】【乙】两篇文章,完成试题。

【甲】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

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被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缡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乙】 读《孟尝君传》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①其力以脱于虎豹②之秦。嗟乎!盂尝君特③鸡鸣狗盗之雄④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⑤,尚何取鸡呜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⑥不至也。

【注释】①赖:依仗,依靠。②虎豹:像虎豹一样,③特:只、仅仅。④雄:首领。⑤南面而制秦:南面称王制服秦国。⑥所以:……的原因。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

(1)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2)臣未尝闻也( )

(3)休稷降于天( )(4)长跪而谢之日(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士以故归之

B.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学而不思则罔

C.聂政之刺韩傀也 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

D.安陵君其许寡人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翻译。(4分)

(1)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2分)

译文:

(2)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2分)

译文:

4.请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2分)

先 生 坐 何 至 于 此 寡 人 谕 矣

5.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你对“士”的理解。(5分)

答:

参考答案:

1.(4分) (1)交换 (2)曾经 (3)吉祥 (4)道歉

2. (2分) C

3. (4分)

(1)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2分)

(2)安陵国凭借着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存活了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你在啊。(2分)

4. (2分) 先生 坐 /何 至 于 此/ 寡 人 谕 矣

5.(5分)开放性题,只要能结合[甲][乙]两文答出对“士”的合理的理解,即可得分。示例:我认为“士”是战国时期的.一个特殊阶层,他们都有一技之长,但能力却有强弱之分。如孟尝君门下的鸡鸣狗盗之徒,有的只是小本事;像唐雎这样的士是忠君爱国,有勇有谋的英雄,有大本事。

篇2:《唐雎不辱使命》读《孟尝君传》比较阅读及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读《孟尝君传》比较阅读及答案

【甲】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

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 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被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缡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乙】 读《孟尝君传》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①其力以脱于虎豹②之秦。嗟乎!盂尝君特③鸡鸣狗盗之雄④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⑤,尚何取鸡呜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⑥不至也。

【注释】①赖:依仗,依靠。②虎豹:像虎豹一样,③特:只、仅仅。④雄:首领。⑤南面而制秦:南面称王制服秦国。⑥所以:……的原因。

18.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

(1)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2)臣未尝闻也( )

(3)休稷降于天( ) (4)长跪而谢之日(

19.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士以故归之

B.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学而不思则罔

C.聂政之刺韩傀也 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

D.安陵君其许寡人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0.翻译。(4分)

(1)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2分)

译文:

(2)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2分)

译文:

21.请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2分)

先 生 坐 何 至 于 此 寡 人 谕 矣

22.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你对“士”的理解。(5分)

答:

参考答案:

18.(4分) (1)交换 (2)曾经 (3)吉祥 (4)道歉

19. (2分) C

20. (4分)

(1)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2分)

(2)安陵国凭借着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存活了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你在啊。(2分)

21. (2分) 先 生 坐 /何 至 于 此/ 寡 人 谕 矣

22.(5分)开放性题,只要能结合[甲][乙]两文答出对“士”的合理的`理解,即可得分。示例:我认为“士”是战国时期的一个特殊阶层,他们都有一技之长,但能力却有强弱之分。如孟尝君门下的鸡鸣狗盗之徒,有的只是小本事;像唐雎这样的士是忠君爱国,有勇有谋的英雄,有大本事。

篇3:《唐雎不辱使命》阅读答案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乙】郑同北见赵王。赵王曰:“子南方之传士也,何以教之?”郑同曰:“臣南方草鄙之人也,何足问?虽然,王致之于前,安敢不对乎?臣少之时,亲尝教以兵。”赵王曰:“寡人不好兵。”郑同因抚手仰天而笑之曰:“兵固天下之狙①喜也,臣故意大王不好也。臣亦尝以兵说魏昭王,昭王亦曰:‘寡人不喜。’臣曰:‘王之行能如许由②乎?许由无天下之累,故不受也。今王既受先王之传;欲宗庙之安乎?’王曰:‘然。’‘今有人持万金之财,时宿于野,内无孟贲③之威,外无弓弩之御,不出宿夕,人必危之矣。’今有强贪之国,临王之境,索王之地,告以理则不可,说以义则不听。王非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王若无兵,邻国得志矣。”赵王曰:“寡人请奉教。”

(《战国策·赵策三》,有删改)

1.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2分)

篇4:《唐雎不辱使命》阅读答案

②大王加惠 ( )

③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 )

④长跪而谢之曰( )

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以”与“以头抢地耳”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B.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C.以君为长者

D.徒以有先生也

3.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4分) (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语段选自东汉末年刘向编辑的《战国策》。

B.秦王以五百里易安陵,其实是包藏祸心,以强凌弱。

C.唐雎不畏强暴,冒死与秦王抗争,终于使秦王理屈色挠。

D.文章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5.第三段中,唐雎为什么要列举专诸刺王僚等历史事实?(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辱没、辜负 ②给予恩惠 ③轻视 ④道歉

2.A

3.(1)即使拿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难道只(换)面积为五百里的(土地)吗?

(2)也不过是摘掉帽子赤着脚,用头撞地罢了。

4.A

5.一是对自己提出的“士之怒”的厉害程度加以渲染说明(举例说明“士之怒”的厉害)(1 分),

二是警告秦王吸取教训,不要轻举妄动自寻死路。(警告秦王)(1分)

篇5:唐雎不辱使命阅读答案

文言文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秦、魏为与①国。齐、楚约而欲攻魏,魏使人求救于秦冠盖相望②秦救不出。魏人有唐睢者,年九十余,谓魏王曰:“老臣请出西说秦,令兵先臣出可乎?”魏王曰:“敬诺。”遂约③车而遣之。唐睢见秦王,秦王曰:“丈人芒然④乃远至此,甚苦矣。魏来求救数矣,寡人知魏之急矣。”唐睢对曰:“大王已知魏之急而救不至者,是大王筹策之臣无任⑤矣。且夫魏一万乘之国,称东藩⑥,受冠带,祠春秋者,以为秦之强足以为与也。今齐、楚之兵已在魏郊矣。大王之救不至,魏急则且割地而约齐、楚,王虽欲救之,岂有及哉?是亡一万乘之魏而强二敌之齐、楚也。窃以为大王筹策之臣无任矣。”秦王喟然愁悟,遽发兵,日夜赴魏。齐楚闻之,乃引兵而去。魏氏复全,唐睢之说也。

【注释】①与:党与,同盟者;②冠盖相望:出使(秦国)的车辆络绎不绝;③约:准备;④芒然:失意的样子,这里指疲惫;⑤任:能力;⑥“称东藩,受冠带,祠春秋”:(臣服于秦国),成为秦国东面的屏障,接受秦国的政治制度,春、秋两季给秦国交纳祭祀的贡品。

——《战国策》二十五·魏四

2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长跪而谢之 (道歉) B.天下缟素(穿丧服)

C.魏来求救数矣 (多次) D.魏急则且割地而约齐楚(相约)

2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且秦灭韩亡魏 魏急则且割地而约齐、楚

B.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窃以为大王筹策之臣无任矣

C.先生坐,何至于此 大王之救不至

D.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以为秦之强足以为与也

27、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限两处)(1分)

魏使人求救于秦冠盖相望秦救不出

28、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2)是亡一万乘之魏而强二敌之齐、楚也。

29、【甲】【乙】两文里,唐睢都成功地劝说了秦王。不同之处在于甲文靠 让秦王屈服,乙文凭 让秦王信服。(2分)

30、《战国策》善记言,两文中的人物对话都非常精彩,请分析【甲】【乙】两文的划线句子的言外之意。(2分)

【甲】

【乙】

答案解析:

25.D 26.C 27. 魏使人求救于秦| 盖冠相望| 秦救不出

28.(1)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赤着脚,用头撞地罢了。

(2)就失去了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魏国,反增强了与秦国敌对的齐、楚两国啊。

29.武力,;利益(道理)

30.(甲)秦王用“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后果对唐睢进行战争恫吓,逼迫他答应自己的条件。

(乙)秦王表面上很尊敬唐睢,但真实的想法却是:你们已经来过多次了,我还是不会出兵的,你就别再费口舌了。

篇6:唐雎不辱使命阅读答案

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日:“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②秦王谓唐雎日:“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日:“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③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日:“臣未尝闻也。”秦王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日:“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日:“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日:“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衩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④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请广于君②长跪而谢之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②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小题3】唐雎列举三个“士”的事例,他的言外之意是什么?(2分)

答案

【小题1】扩大道歉

【小题2】⑴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⑵布衣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小题3】唐雎列举这三个事例是说明,若秦王要恃强凌弱、唐雎便会效仿这三个人,与秦王同归于尽,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篇7:《唐雎不辱使命》(节选)阅读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节选)阅读答案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休祲降于天 (          )     (2)天下缟素(             )

(3)长跪而谢之 (          )     (4)寡人谕矣 (               )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徒以有先生也”中的“以”意思相同的是(    )(2分)

A.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      B.扶苏以数谏故       C.以大易小,甚善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小题4】有人说:“根据史实,秦王能统一六国,成就大业,应该是个英雄.”你是怎样看待秦王这个人的?结合选文,发表你的见解.(3分)

答案:

【小题1】(4分)(1)休(吉祥) (2)缟素(白色的丝织品,这里指穿丧服)(3)谢(道歉)(4)谕 (明白,懂得 ) (每空1分)

【小题2】(2分) B因为

【小题3】(3分)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小题4】(3分)答案示例:(观点明确,结合选文或直接截引选文说理即可)(1)我认为秦王不是英雄。因为他先以“天子之怒”恫吓,后因唐雎英勇无畏的“布衣之怒”而 “色挠”,说明他是个骄横残暴、外强中干的人。(2)我认为秦王是个英雄。因为他面对敢于拼命、英勇无畏的唐雎能“长跪而谢”,并称赞他,说明他是个能审时度势、当机立断的人。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休”“谢”是古今异义字词,“缟素”是名词动用,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概括语境判断。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先准确判断“徒以有先生也”中的“以”的意思为“因为”,然后再分析名项中“以”的.含义。A句中的“以”为“把”,C句中的“以”为“用”,B句中的“以”是“因为”,与例句相同。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把关键字词“布衣、免冠、徒跣、抢”理解准确,“耳”是语气词“罢了”,要译出来,翻译成要疏通句子。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4】

试题分析:本题要注意结合文段内容,摘引文字作证据发表自己的观点。可从秦王的强占他国的野心概括说明秦王的形象,也可以从秦王最后认错赞赏对手来概括秦王的形象。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篇8:《唐雎不辱使命》阅读题及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阅读题及答案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 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乙】专诸者,吴堂邑人也。(伍子胥)乃进专诸于公子光。四月丙子,光伏甲士①于窟室②中,而具酒请王僚。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皆持长铍③。酒既酣,公子光详为足疾④,入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既至王前,专诸擘⑤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注释】①甲士:身穿铠甲的武士。 ②窟室:地下室。 ③长铍:长矛。 ④详为足疾:假装脚有毛病。详通“佯”,假装。 ⑤擘:拆,掰开。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4分)

(1)秦王怫然怒 ( )(2)仓鹰击于殿上( )

(3)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 ( ) (4)酒既酣( )

7.与甲文“以头抢地耳”中的“以”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徒以有先生也 B.因以匕首刺王僚

C.计日以还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译文:

(2)光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来源:]

译文:

9.简答题。(6分)

(1)外交辞令往往藏有 “潜台词”,委婉含蓄。请说出甲文中“与臣而将四矣”的.“潜台词”。(2分)

答:

(2)孔子曾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论语·子路》)请结合甲乙两文,分别说说唐雎和专诸作为“士”,在“不辱君命”方面的具体表现。(4分)

答:

参考答案

6.(4分)要点与评分:解释正确,每个1分。

(1)盛怒的样子(非常生气的样子) (2)通“苍”

(3)派,派遣

(4)尽兴地喝酒

7.(2分)B

8.(4分 )要点与评分:翻译正确,表达通顺,每句2分。

(1)天下人(都)穿丧服,今天就是这样。(正确译出“缟素”,得1分;正确译出“是”“也”得1分)

(2)公子光在地下室里埋伏了(身穿铠甲的)武士,然后准备酒席,宴请王僚。(前一句要正确译出倒装句得1分。正确译出“而”“具”得1分)

9.(1)(2分)要点与评分:能答出“效仿”得1分,能答出“刺杀”或“同归于尽”的得1分。

参考答案:我也要效仿这三个人(1分),刺杀你(或“同归于尽”)(1分)。

(2)(4分)要点与评分:结合甲文2分,结合乙文2分。

参考答案:甲文中唐雎的“不辱君命”表现在他面对强秦,不卑不亢,不畏强权(1分),用机智的语言面对秦王胁迫,最终赢得了国土的保全(1分),不辱君命;乙文中专诸在王僚排兵布阵的情况下,依然毫不畏惧(1分),将刀藏在鱼腹中,刺死王僚(1分),不辱君命

篇9:《唐雎不辱使命》的阅读答案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 分)

①以头抢地耳

②皆布衣之士也

③长跪而谢之曰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9、唐雎以士之怒回应秦王的天子之怒,这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2分)

浙江省湖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17、①撞 ②平民 ③道歉

18、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19、不畏强权和敢于为国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篇10:《唐雎不辱使命》的阅读答案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喻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篇11:唐雎不辱使命阅读附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阅读附答案

(一)唐雎不辱使命

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日: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②秦王谓唐雎日: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日: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③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日: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日:臣未尝闻也。秦王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日: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日: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日: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衩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④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请广于君 ②长跪而谢之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②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小题3】唐雎列举三个士的`事例,他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2分)

答案:

【小题1】扩大 道歉

【小题2】⑴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⑵布衣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小题3】唐雎列举这三个事例是说明,若秦王要恃强凌弱、唐雎便会效仿这三个人,与秦王同归于尽,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广是形容词作动词,译为扩充;谢是古今异义词,在这里是道歉的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翻译第一句时要注意以、措等词的翻译;翻译第二句话要注意免冠徒跣、以、抢、耳等词的意思。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言外之意是唐雎会效仿三个,与秦王同归于尽。此题也可考查与臣而将四矣的潜台词,即是举这三个事例的用意。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篇12:唐雎不辱使命的阅读答案

唐雎不辱使命的阅读答案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1.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词。

(1)非若是也__________

(2)轻寡人与__________

(3)寡人谕矣__________

(4)长跪而谢之________

2.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徒以有先生也 老大徒伤悲

B.天下缟素 吴广素爱人

C.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受任于败军之际

D.怀怒未发 野芳发而幽香

3.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并效仿“三士”欲刺秦王,产生了怎样的结果?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轻视 这样 明白,懂得 道歉

2.C

3.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更何况仅仅五百里呢?

4.迫使秦王屈服;不辱使命,保全了安陵国。

初中文言文常见虚词的用法(网友来稿)

王安石《读孟尝君传》原文翻译赏析

《读孟尝君传》文言文及赏析

读孟尝君传王安石

《北史王褒传》阅读题答案及译文

《史记》优秀教案

葛洪传的阅读题答案

《谭嗣同传》阅读答案

文言文常见的古今异义词总结

孟尝君与他的门客的故事

读《孟尝君传》《唐雎不辱使命》比较阅读及答案
《读《孟尝君传》《唐雎不辱使命》比较阅读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读《孟尝君传》《唐雎不辱使命》比较阅读及答案(共12篇)】相关文章:

《大铁锥传》阅读答案参考2022-12-11

看见武汉中考作文范文2023-10-13

《满江红·秋日经信陵君祠》原文及赏析2022-12-10

成语鸡鸣狗盗的故事2022-06-12

文言文虚词的用法2023-07-01

《战国策》读后感2023-06-04

冯唐随笔 不二2022-05-06

冯唐翻译的高中范文2022-08-02

文言文学22023-03-28

《赐萧瑀》原文及赏析2023-06-23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