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间有游僧阅读和答案

时间:2022-11-04 07:46:37 阅读答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河间有游僧阅读和答案(整理10篇)由网友“cchello”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河间有游僧阅读和答案,欢迎阅读分享。

河间有游僧阅读和答案

篇1:河间游僧阅读答案

河间有游僧,卖药于市,以一铜佛置案上,而盘贮药丸,佛作引手取物状。有买者先祷于佛,而捧盘进之,病可治者,则丸跃入佛手。其难治者,则丸不跃。举国信之。后有人于所寓寺内,见其闭户研铁屑,乃悟其盘中之丸,必半有铁屑,半无铁屑,其佛手必磁石为之,而装金于外,验之信然,其术乃败。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1.解释文中加横线的'词语。(2分)

(1)引( ) (2)信( ) (3)户( ) (4)为( )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以一铜佛置案上。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验之信然,其术乃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中加点的“于”的用法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 (2分)

A.卖药于市 B.后有人于所寓寺内 C.而装金于外 D.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4.用一成语概括文中“其佛手必磁石为之,而装金于外”一句话的含义,以比喻外表华美,里面一团糟,这一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1分)

篇2:《河间有游僧》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河间有游僧》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河间有游僧河间①有游僧②,卖药于市。先以一铜佛置案上,而盘贮药丸,佛作引手取物状。有买者,先祷于佛,而捧盘近之。病可治者,则丸跃入佛手;其难治者,则丸不跃。举国信之。后有人于所寓寺内,见其闭户研③铁屑,乃悟其盘中之丸,必半有铁屑,半无铁屑;其佛手必磁石为之,而装金于外。验之信然,其术乃败。

(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

①河间:地名。②游僧:云游四方的和尚。③研:研磨。

【试题】

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1)有买者,先祷于佛,而捧盘近之。

(2)验之信然,其术乃败。

2.请你用所学知识,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明选文中和尚的骗术。

【参考答案】

1.(1)有买药的人,先要向铜佛祈祷,然后双手捧着装有药丸的盘子靠近铜佛。(2)(人们)检验这种做法,确实是这样,这个和尚的骗术就败露了

2.示例:磁石即物理学中的磁铁,具有磁性,能够吸引铁屑一类物质,因此,有铁屑的药丸就能跃入佛手,无铁屑的药丸就不能跃入佛手。

【参考译文】

河间县有一个四处游走的'和尚,在集市上卖药。(他)先在桌子上放一尊铜佛,然后在旁边的盘子里放着药丸,那尊铜佛做出伸手要取东西的样子。有买药的人,先要向铜佛祈祷,然后双手捧着装有药丸的盘子靠近铜佛,如果病可治好的,盘子中的药丸就跳到佛手里;如果病难以治好的,盘子中的药丸就不动。全城的人都非常相信他。后来,有人在那个和尚住的庙里看见他关上房门,在偷偷地研磨铁屑,这才明白和尚盘子里的药丸必定有时候混有铁屑,有时没有混铁屑;那佛手一定是用磁石做的,只不过在外面镀了一层金。人们检验这种做法,确实是这样,这个和尚的骗术就败露了。

篇3:河间游僧文言文翻译

河间游僧文言文翻译

正文

河间有游僧,卖药于市,先以一铜佛置案上,而盘驻药丸,佛作引手取物状。有买者,先祷于佛,而捧盘近之,病可治者,则丸跃入佛手。其难治者,则丸不跃,举国信之。后有人于所寓寺内,见其闭户研铁屑,乃悟其盘中之丸,必半有铁屑,半无铁屑,其佛手必磁石为之,而装金于外,验之信然,其术乃败。

注释

①游僧:云游四方的和尚。

②引手:伸手。

③祷:祈祷。

④举国:全城。

⑤研:碾细,磨碎。

⑥为:做。

⑦信然:确实这样。信,确实。

⑧市:集市。

译文

河间县有一个四处游走的和尚,在集市上卖药.先在桌子上放一尊铜佛,旁边盘子里盛着药丸,那铜佛伸手像是要拿东西的.样子.来买药的,先要向铜佛祈祷,然手双手捧着药盘靠近铜佛.如果病可治,盘中药丸就会跳到佛手里;如果病难治好,盘中药丸就不动.全城的人都非常相信他.后有人在和尚住宿的庙里看见他关上房门偷偷地研磨铁屑,这才明白和尚盘千里的药丸一定有一半混有铁屑,有一半没有混铁屑;那佛手一定是用磁石做的,只不过在外面镀一层金(以掩人耳目).经过检验,确实是这样,那和尚骗人的花招也就败露了.

篇4:河间游僧文言文的翻译

河间游僧文言文的翻译

作品原文

河间有游僧①,卖药于市②,以一铜佛置③案上,而盘贮药丸,佛作引手④取物状。有买者先祷⑤于佛,而捧盘近之,病可治者,则丸跃入佛手。其难治者,则丸不跃。举国⑥信之。

后有人于所寓⑦寺内,见其闭户研⑧铁屑,乃悟其盘中之丸,必半有铁屑,半无铁屑,其佛手必磁石为⑨之,而装金于外,验之信然⑩,其术乃败。

注释

①游僧:云游四方的和尚。

②市:集市。

③置:放

④引手:伸手。

⑤祷:祈祷。

⑥举国:全城。

⑦寓,住宿。

⑧研:碾细,磨碎。

⑨为:做。

⑩信然:确实这样。信,确实。

译文

河间县有一个四处游走的和尚,在集市上卖药。先在桌子上放一尊铜佛,旁边盘子里盛着药丸,那铜佛伸手像是要拿东西的样子。来买药的人,先要向铜佛祈祷,然后双手捧着药盘靠近铜佛,如果是可以医治的病,盘中药丸就会跳到佛手里。如果病难以治好,盘中药丸就不动,全城的人都非常相信他。后来有人在和尚住宿的庙里,看见他关上房门偷偷地研磨铁屑,这才明白和尚盘中的药丸,一定有一半混有铁屑,有一半没有混铁屑,那佛手一定是用磁石做的,只不过在外面镀一层金(以掩人耳目),经过检验,确实是这样,那和尚骗人的花招也就败露了。

篇5:《岩居僧》阅读练习及答案

《岩居僧》阅读练习及答案

开扉在石层,尽日少人登。

一鸟过寒木,数花摇翠藤。

茗煎冰下水,香炷佛前灯。

吾亦逃名者,何因似此僧?

12.下列对全诗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点题,僧人所居并非殿阁参差的宝刹,也非游人熙攘的胜境,而是罕有人迹的深山。

B、颔联绘僧人所居山间景象,颈联具体写其生活,虽无惊人之笔,但精练自然,无斧凿痕。

C、尾联发出感叹,间接抒发了自己对离尘出世生活的向往之情。

D、前六句将僧之居处、环境、生活都写到了;尾联向往之意溢于言表,是主题思想的点睛。

13.颔联“过”“摇”两字生动形象,请结合诗歌分析其精妙之处。(6分)

答案:

12.C(尾联属于直接抒情)

13.“过”有“路过、经过”之意(1分),这里写出了“飞鸟”经林间翩然飞过的自然状态(1分);“摇”即“摆动、轻摇”之意(1分),写出花儿在清风中的.轻摇之态,借鸟的无忧无虑、无欲无求,山花的无拘无束来体现山居环境的清幽(1分),以衬托出“岩居僧”淡泊平静(安闲、平和)的心境(2分)。

篇6:《葫芦僧判断葫芦案》阅读答案

雨村听了也叹道:“这也是他们的孽障遭遇,亦非偶然,不然这冯渊如何偏只看上了这英莲?这英莲受了拐子这几年折磨才得了个路头,若果聚合了,倒是件美事;偏又生出这段事来!——且不要议论他人,只目今这官司如何剖断才好?”问子笑道:“老爷当年何其明决,今日何反成个没主意的人了!小的听见老爷补升此住,系贾府王府之力;此薛蟠即贾府之亲:老爷何不顺水行舟做个人情,将此案了结。日后也好去见贾王二公。”雨村道:“【你说的何尝不是。但事关人命,蒙皇上隆恩起复委用,正竭力图报之时,岂可因私枉法,是实不忍为的'。】”问子听了冷笑道:“老爷说的自是正理,但如今世上是行不去的!岂不闻古人说的,‘大丈夫相时而动’,又说,‘趋吉避凶者为君子’,依老爷这话,不但不能报效朝廷,亦且自身不保:还要三思为妥。”

雨村低了头,半日说道:“依你怎么着?”门子道:“小人已想了个很好的主意在此:老爷明日坐堂,只管虚张声势,动文书,发签拿人,——凶犯是自然拿不来的……小的在暗中调停……小人暗中嘱咐拐子,令其实招……老爷细想,此计如何?”雨村笑道:“【不妥,不妥。等我再斟酌斟酌,压服得口声才好。】”二人计议已定。

【问题】

8.下列各句中的“是”字与其他三句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

A.这也【是】他们的孽障遭遇。

B.若果聚合了,倒【是】件美事。

C.岂可因私枉法,【是】实不忍为的。

D.老爷说的自【是】正理。

9.“——且不要议论他人”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话题转换

C.表示意思递进

D.表示声音延长

10.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表明贾雨村的心理活动是

A.优柔寡断,既想报效朝廷起用之恩,又怕惹恼举荐自己为官的贾府、王府。

B.口是心非,一派官腔,心中主意已定,还要遮上“清正”的面纱,不露破绽。

C.不忍心为私利加害百胜,表明他尚未丧尽天良。

D.事关重大,怕处理不好会断送自己的前途,表现他胆小怕事的性格。

【参考答案】

8、C

9、B

10、B

篇7:长清僧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长清僧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长清僧

【清】蒲松龄

长清僧,道行高洁,年七十余犹健。一日,颠仆不起,寺僧奔救,已圆寂矣。僧不自知死,魂飘去至河南界。河南有故绅子,率十余骑,按鹰猎兔。马逸,堕毙。魂适相值,翕然而合,遂渐苏。厮仆环问之张目曰胡至此众扶归入门则粉白黛绿者纷集顾问大骇曰我僧也胡至此家人以为妄共提耳悟之。僧亦不自申解,但闭目不复有言。饷以脱粟则食,酒肉则拒。夜独宿,不受妻妾奉。

数日后,忽思少步。众皆喜。既出少定,即有诸仆纷来,钱簿谷籍,杂请会计。公子托以病倦,悉谢绝之。惟问:“山东长清县,知之否?”共答:“知之。”曰:“我百无聊赖,欲往游瞩,宜即治任。”众谓:“新瘳,未应远涉。”不听,翌日遂发。抵长清,视风物如昨。无烦问途,竟至兰若。弟子数人见贵客至,伏谒甚恭。乃问:“老僧焉往?”答云:“吾师曩已物化。”问墓所,群导以往,则三尺孤坟,荒草犹未合也。众僧不知何意。既而戒马欲归,嘱曰:“汝师戒行之僧,所遗手泽宜恪守,勿俾损坏。”众唯唯。乃行。既归,灰心木坐,了不勾当家务。

居数月,出门自遁,直抵旧寺,谓弟子曰:“我即汝师。”众疑其谬,相视而笑。乃述返魂之由,又言生平所为,悉符。众乃信,居以故榻,事之如平日。后公子家屡以舆马来,哀请之,略不顾瞻。又年余,夫人遣纪纲至,多所馈遗,金帛皆却之,惟受布袍一袭而已。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而辄道其八十余年事。

异史氏曰:“人死则魂散,其千里而不散者,性定故耳。余于僧,不异之乎其再生,而异之乎其入纷华靡丽之乡,而能绝人以逃世也。若眼睛一闪,而兰麝熏心,有求死而不得者矣,况僧乎哉!”

(《聊斋志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马逸,坠毙 逸:奔跑,狂奔

B.吾师曩已物化 物化:事物的变化

C.既而戒马欲归 戒:戒备

D.了不勾当家务 勾当:行当,事情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 相视而笑 有求死而不得者矣

B.哀请之 敬造之

C.乃述返魂之由 众乃信,居以故榻

D.后公子家屡以舆马来 而能绝人以逃世也

7.下列文章中的句子,与“老僧焉往”句式完全一致的一项是(3分) ( )

A.事之如平日 B.勿俾损坏

C.我即汝师 D.僧不自知死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老僧的魂魄离开身体后,飘到河南地界,恰巧撞上了一个旧官宦家公子的尸体,而魂魄竟然与尸体相合,公子渐渐苏醒过来。

B.几天后,公子忆起之前自己所在的那个寺院,要求仆人备办行装,一群人当天出发前往山东的长清县。

C.后来,公子偷偷跑到寺院里面住,不再回家,公子的夫人多次亲自来到长清寺院看望,还赠送了很多东西,但公子只接受了一袭布袍而已。

D.作者蒲松龄认为:人死之后就会魂飞魄散,而老僧的魂魄之所以能够经千里而不散,是因为他思念故里的情意深切。

9.翻译和断句。(10分)

(1)用“/”给文段中划横线部分断句。(4分)

厮仆环问之张目曰胡至此众扶归入门则粉白黛绿者纷集顾问大骇曰我僧也胡至此家人以为妄共提耳悟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僧亦不自申解,但闭目不复有言。饷以脱粟则食,酒肉则拒。(3分)

②公子托以病倦,悉谢绝之。惟问:“山东长清县,知之否?”(3分)

参考答案:

5.(3分)A(B物化:特指死亡;C戒:准备好;D勾当:办理,处理。)

6.(3分)B (B均为代词,他。A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C副词,于是;副词,才;D介词,用;连词,表并列。)

7.(3分)D 宾语前置句。

8.(3分)A(B不是“当天”,而是第二天。C公子的夫人派仆人到长清寺院。D不是“因为思念故里的情深意切”,是因为“性定”。)

9.参考译文

【参考译文】

山东长清地方,有位道业高深、品行纯洁的老僧,七十多岁了还很康健。一天,他突然跌倒起不来了,寺里的僧人跑过去抢救,一看已经圆寂了;而他并不知道自己已死,灵魂飘然而去,到了河南地界。河南有个旧官宦世家的子弟,这天率领十几个骑马的侍从,架着猎鹰打兔子。忽然马受惊狂奔不止,公子从马上掉下来摔死了。这时老僧的灵魂恰好与公子的尸体相遇,倏忽而合,公子竟然渐渐苏醒过来。奴仆们围着他问讯,他睁开眼说:“怎么来到这里!”众人扶着他回了家。

公子进门,搽粉描眉的姬妾们,纷纷聚集过来看望慰问。他大惊说:“我是僧人,怎么来到了这里!”家人以为太荒唐,都扯着他的耳朵恳切开导,促使他醒悟。他也不自我辩解,只是闭着眼不再说话。给他粗米饭才吃,凡是酒肉却拒绝。夜里他独自睡觉,不和妻妾在一起。几天后,他忽然想稍微走动一下。家人都很高兴。出了房门后,他刚刚站定,就有几个仆人来到,拿着钱粮帐册,纷纷请他审理收支情况。公子推托因为有病倦怠,全都拒绝办理,惟独问道:“山东的'长清县,知道在哪里吗?”仆人们都回答说:“知道。”公子说:“我烦闷无聊,要去那里游览一下,快备办行装。”众人说他病才痊愈,不应出远门,但他不听,第二天就出门上路了。

到了长清,他见当地的风光景物犹如昨天一样。不用烦劳问路,竟然到了佛寺。那老僧的好几个弟子见贵客来到,都非常恭敬地前来拜见。公子就问道:“原来的老僧到哪里去了?”他们回答说:“我们的师父前些时候已经去世了。”公子又问老僧的墓地。众僧引导着他前去,看了看那三尺孤坟,荒草还没长满。僧人们都不知这位公子是什么意思。不久公子备马要走,嘱咐说:“你们的师父是个恪守戒律的僧人,他遗留下的手迹,应当谨慎地守护好,不要使它受到损害。”众僧很恭敬地答应了,公子这才离去。回到家后,他木然呆坐,一点也不过问家务。

过了几个月,公子出门自己走去,直到长清旧寺。他对弟子们说:“我就是你们的师父。”众僧怀疑他说得荒唐,相视而笑。老僧于是叙述了他还魂的经过,又说了自己生前的所作所为,全都符合事实。众僧这才信以为真,让他睡在原来的床上,仍像过去那样侍奉他。

后来公子家里屡次派车马来,苦苦地请他回家,他丝毫都不理会。又过了一年多,公子的夫人派管家来到长清寺院,赠送了很多东西。凡是金银绸缎他一概不要,只收下一件布袍而已。公子的朋友中有人到了长清去寺院拜访他。见他默然处之,心志坚定;虽年仅三十多岁,却总说他八十多年所经历的事情。

异史氏曰:“人死则魂魄必散,老僧骤逝,而魂飘千里,是其性定之故。以我看来,死而复生,实不足为奇;其忽入纷华靡丽之乡,而终能绝人以逃世,才是可贵的。倘换个人,一睁眼,而兰麝熏心,巴不得死在这温柔富贵乡里,哪还记得本是出家之人。”

篇8:《送僧往湖南》阅读答案

《送僧往湖南》阅读答案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15题(11分)

甲诗送僧往湖南刘商闲出东林日影斜,稻苗深浅映袈裟。船到南湖风浪静,可怜秋水照莲花。乙诗送濬上人刘商木落前山霜露多,手持寒锡远头陀。眼看庭树梅花发,不见诗人独咏歌。【注】头陀:行脚乞食的和尚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甲诗“闲”字写出诗人出东林乃随性而为,犹如白云无心出岫。

B、甲诗运用光影、色彩对比,写出僧人与自然妙合无痕,富有禅意。

C、甲诗末句秋水、禅僧、莲花融为一体,烘托了一种凄清的氛围。

D、乙诗中的落叶、寒山与老僧构成一幅淡远萧疏的画面,诗中有画。

E、两诗皆以实写手法,融诗之趣与画之美为一体,视觉冲击力强。

15.这两首诗皆为送别诗,请简要分析二者情感的异同。(6分)

试题答案:

14.C E(5分)【解析】C、应为澄明纯净的.氛围,没有凄清之意。E、“实写手法”错,乙诗“眼看庭树梅花发,不见诗人独咏歌”应是虚写的手法,是写诗人看庭院梅花即将开放,想象那时不见友人,却只剩下我一人独自在花下吟咏的情景。

15.(6分)异:甲诗写出诗人对僧友澄明洁净内心世界和出尘风致的欣赏之情。(2分)乙诗表达了诗人对濬上人远行后不能同在梅树下吟咏诗歌的遗憾之情。(2分)

同:这两首诗均为送别诗,却无离别诗的悲苦之情。(2分)

【解析】甲诗后两句写船行南湖,诗人内心与南湖风浪一般俱静,诗人以“秋水”喻心境的澄明通透,“莲花”喻人心洁净无垢,表达了诗人对僧友澄明洁净内心世界和出尘风致的欣赏之情。乙诗后两句写眼看着庭院中的梅花就要绽放了,只有诗人独自歌咏,表达了诗人对濬上人远行后不能同在梅树下吟咏诗歌的遗憾之情。

篇9:听蜀僧弹琴阅读答案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馀响入霜钟③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绿绮:古代琴名。

②流水:借用“高山流水”的.典故。

③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记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

1.诗的颔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4分)

答案:“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姿态(动作、技艺);“万壑松”写出了琴声的音乐效果。

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尾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5分)

答: ①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②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烘托了琴声的魅力

篇10:《宿甘露僧舍》阅读答案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1)诗评家说,本诗中“放入”二字显得很有气魄,你同意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2)这首诗在表达技巧上很有特点,请选择其中的一点作出评论。(4分)

参考答案:

(1)同意,她使通常的.开窗欣赏景色的行为转化为拥抱江河的壮举,表现了作者的胸襟和气魄,使整首诗的格调显得豪迈高昂。

(2)用到的技巧有:嘘写,弥漫山巅的云气,直入枕中,让人觉得千峰在侧,沉雄悲壮的松涛,就在窗下轰响,让人觉得如临万壑之中,在这里,千峰万壑都是虚写,却将读者带人了惊心动魄的艺术境界中。夸张,后两句,为了欣赏那银山般的壮观浪涛,领略那拍天而来的大江气势,索性打开窗扉,放长江如室内,这种夸张的艺术手法所造了一种豪壮之美。其余还有如寄情于景等。只要言之成理就可酌情给分。

河间,河间文天祥,河间的意思,河间赏析

《游居柿录》文言文翻译

长清僧文言文阅读

山东省-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二语文试卷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赏析

河中石兽中考复习课件

古诗听弹琴原文翻译及赏析

河中石兽教学课件

晚游六桥待月记阅读答案

晚游六桥待月记翻译

河间有游僧阅读和答案
《河间有游僧阅读和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河间有游僧阅读和答案(整理10篇)】相关文章:

汉庭的口号2022-12-26

《零陵三亭记》文言文习题及答案2023-04-30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4课《河中石兽》导学案2022-11-15

李白——《听蜀僧濬弹琴》2023-10-31

七年级语文《河中石兽》教学设计2023-02-04

唐诗之马戴:灞上秋居2023-10-02

《凭阑人江夜》阅读答案及译文2023-07-19

马戴《灞上秋居》翻译赏析2022-10-28

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古诗带拼音版2023-02-08

《张衡传》阅读答案2022-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