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布衣曾子》现代文阅读答案

时间:2023-01-20 07:36:09 阅读答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永远的布衣曾子》现代文阅读答案(合集10篇)由网友“有糖好嗑我就嗑”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永远的布衣曾子》现代文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

《永远的布衣曾子》现代文阅读答案

篇1:《永远的布衣曾子》现代文阅读答案

《永远的布衣曾子》现代文阅读答案

说曾子是位布衣,似乎有些牵强,史载他为了养活父母曾经在莒地做过很短时间的“得粟三秉”的官职;但我总觉得他的这个官做得多少有些身不由己,曾子 的骨子里有着太多的铮铮之音,与那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远离喧嚣与尘世的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不同,他的不苟同于权贵更多的是一种济世的理想和品 格。

曾子的话语中不时地闪现着理性的光辉,“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临大节而不可夺也”,“仁以为己任”,这种掷地有声的精神气概,堪与日后 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相媲美。从这一点上可以想见他的为官从政绝非倾慕权势,最多也只不过是生活艰难中的一种无奈之举。说他是位 布衣,是位地地道道的知识分子,其实也并不为过。

站在荒烟蔓草的曾庙中,心中涌出无限的凄凉。相对于儒学的另两位大师孔孟,这个世界有着太多的不公。“至圣先师”孔子的身后,我们可以列出许许多多 的荣耀,孔府、孔庙、孔林,至今车如流水马如龙。亚圣孟子的享庙是一处长方形、具有五进院落的古建筑群,逐院前进,起伏参差,布局严谨,错落有致,建筑雄 伟,院院不同,格局迥异,前来参拜者也是络绎不绝。那么我们的宗圣曾子呢?

面容清癯、身材修长的曾参当初是奉父命至楚从学于孔子的,两年后随师入卫,自卫返回鲁国的时候,他的生活几乎陷入了绝境,“敝衣而耕,常日不举 火”,但他并没有因为家境的贫寒而不思进取。他深知自己是后进弟子,在众多的师友之中处于劣势,因而他发愤苦学,不敢稍有懈怠。无论寒暑,哪管春秋,读书 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全部。曾子广为涉猎,学有思,习有问,这种异于常人的刻苦执着精神终于得到了孔子的认可和赏识。公元前482年,孔子最为赏识的弟子颜回 病故后,曾子以其才学和品格真正成为了孔子的主要继承人。

三年后,七十三岁的中国儒学大师孔子终于走完了自己平凡而伟大的人生征程,在一个暖阳初升的早晨驾鹤西去。临终之际,他将儿子孔鲤的遗孤托付给曾子,叮咛再三,含泪长逝。悲痛欲绝的曾参哀毁过度,昏厥数次。

如今想来,曾参那时必定感知到肩上担子的沉重,守丧三年后,他毅然决然地担负起承传儒学的大任。日以继夜,晨昏达旦,他不断地咀嚼着夫子的教诲,慢 慢地浸润着高远的思想和深邃的哲理。终于,他形成了自己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和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这些观念为中国的政治体系的形成、官吏 自身修养的熏染和伦理价值取向的定位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站在曾庙门前,我的脑海里面无数次出现了曾参独自沉思的情景。在人生的航线上,曾子是位懂得为自己定位的人。在那个洪荒时代,凭着超前的理念和治国 的方策,他完全可以走上政途,必然会获得君相的垂青。事实也果真如此,当曾参五十岁时,齐国聘以相,楚迎以令尹,晋迎以上卿。然而自感责任在肩,还有更为 重要的事情去做,他只能放弃,此时的曾子要用思想的光辉照亮整个社会前行的路途。

曾参对孔子的孙子循循善诱,把自己的思想如春风雨露般地洒落在孔汲的心田。在中国历史上,此后我们看到过好多临终托孤的催人泪下的场面,然而,孔子 的这次托孤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被封为“宗圣",如果没有这次令后人一再感慨万千的孔子临终遗言,也许儒学学派思想的 继承和发展会是一场虚幻的大梦。

我曾数度前往位于山东嘉祥的`曾庙,去凭吊这位以自己的建树跻身于儒学五大圣人之一的曾子,然而残阳如血下的凄凉之感总是在不经意间涌上心头。曾子故里之争销烟仍在弥漫,我的心此时却隐隐作痛。曾子,不管出生在何处,他留给我们后人的只有伟大的精神和卓绝的品格!

回头再望一眼暮色苍茫中的曾子庙,此时,霞光正从西边的天空悄然升起,一道道美丽的光波穿越亘古时空就那么静静地洒落在林立的碑碣和森然的古柏上,这让我到底感到了些欣慰。布衣曾子,正沿着荒草凄凄的小径,朝着霞光迤逦走来……

1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4分)

A.曾子虽然当过官,却并非倾慕权势,只不过是生活艰难的一种无奈选择,由他的铮铮之言

可以看出他济世的理想和品格。

B.第三段用对比手法来写曾庙与孔庙孟庙,作者心中有无限凄凉,因为曾庙没有孔庙和孟子

享庙的大气考究,也没有络绎不绝的参拜者。

C.孔子临终前将孙子孔汲托付给曾子的遗言具有非凡意义,若非如此,曾子不可能形成自己

的政治观和孝道观,也不可能继承和发展儒学学派。

D.文章引用的古文或警句,不仅佐证了作者的观点,使文章更有说服力,而且丰富了文章的

内容,增加了文采,彰显了文化底蕴。

E.文章融描写、抒情、议论为一体,语言于深沉中见赤诚,于温婉间现真情,概括分析了曾

子的经历和成就,表达了对曾子精神和品格的赞美。

17.结合全文,请分条陈述曾子留给后人的有哪些“伟大的精神和卓绝的品格”。(4分)

18.试分析文章的结尾一段有何妙处。(4分)

19.文中作者的感情由“无限凄凉”转为感到“欣慰”,试探讨其原因。并结合实际谈谈“布衣曾子”的选择对你的启示。(8分)

参考答案:

16.BC【解析】 B.作者感到无限凄凉的原因是曾子在后世没有受到应有的尊崇,作者为之感到不公;C. 两个“不可能”说法太绝对,从原文“如果没有这次令后人一再感慨万千的孔子临终遗言,也许儒学学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会是一场虚幻的大梦”可知,这只是作者的推测。

17.(4分) ①积极进取,刻苦执着,成为孔子的主要继承人;

②坚持理想,放弃名利,为传承儒学拒绝了齐楚晋国的厚聘;

③信守承诺,勇于担当,不辱师命,教化孔汲并且继承和发扬了儒学。(4分)

18.(4分) ①再次描写曾庙,将霞光美丽、静谧森然的环境与前文荒烟蔓草的曾庙形成对比,使文章结构更完整。(2分)

②用象征、想象手法,以霞光迤逦象征曾子思想永放光芒,升华主题,委婉含蓄,耐人寻味。(2分)

19.(8分)①作者“无限凄凉”的原因是看到曾庙荒烟蔓草,联想起门庭若市的孔庙孟庙,感叹世界的不公,为曾子痛心。然而,转念一想,以曾子淡泊 执着的境界,也未必太看重这些后人予以的盛名与浮华。一个本来就对功名漠然的人,也许更喜欢这种清净,所以作者转而“欣慰”。(分析情感变化的原因,4 分)

②曾子选择坚守理想放弃名利可以启示我们,一个人若眷恋功名权势,就很难甘守清贫,专心于研究,就很难独守寂寞,有所成就。那些成大家者,成大业 者,只执着于自己的理想和事业,并不关注身前生后的舆论和评价。(或:从曾子在劣势中选择奋起直追、刻苦执着可以启示我们,先天不足后天补,勤能补拙,所 以处在劣势中的人永远都不需要悲观丧气,更应该勤奋努力。或者谈曾子选择信守承诺,担当重任的启示也可。联系实际谈启示,4分)

篇2:永远的布衣曾子散文

永远的布衣曾子散文

说曾子是位布衣,似乎有些牵强,史载他为了养活父母曾经在莒地做过很短时间的“得粟三秉”的官职;但我总觉得他的这个官做得多少有些身不由己,曾子的骨子里有着太多的铮铮之音,与那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远离喧嚣与尘世的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不同,他的不苟同于权贵更多的是一种济世的理想和品格。

曾子的话语中不时地闪现着理性的光辉,“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临大节而不可夺也”,“仁以为己任”,这种掷地有声的精神气概,堪与日后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相媲美。从这一点上可以想见他的为官从政绝非倾慕权势,最多也只不过是生活艰难中的一种无奈之举。说他是位布衣,是位地地道道的知识分子,其实也并不为过。

曾子是在十六岁那年师从孔子的,那个时候父亲曾皙早已完成了与孔老夫子的一次著名的对答。我们至今很难想像曾皙当时的真实想法,但“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种充满了梦幻色彩的理想境界确实令孔子大加赞赏。父子师从于同一人,这在当时似乎并不值得奇怪,但曾参超越父亲迅速成为儒学的一颗璀灿的明星,却不能不让我们肃然起敬。

站在荒烟蔓草的曾庙中,心中涌出无限的凄凉。相对于儒学的另两位大师孔孟,这个世界有着太多的不公。“至圣先师”孔子的身后,我们可以列出许许多多的荣耀,孔府、孔庙、孔林,至今车如流水马如龙。亚圣孟子的享庙是一处长方形、具有五进院落的古建筑群,逐院前进,起伏参差,布局严谨,错落有致,建筑雄伟,院院不同,格局迥异,前来参拜者也是络绎不绝。那么我们的宗圣曾子呢?

面容清癯、身材修长的曾参当初是奉父命至楚从学于孔子的,两年后随师入卫,自卫返回鲁国的时候,他的生活几乎陷入了绝境,“敝衣而耕,常日不举火”,但他并没有因为家境的贫寒而不思进取。他深知自己是后进弟子,在众多的师友之中处于劣势,因而他发愤苦学,不敢稍有懈怠。无论寒暑,那管春秋,读书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全部。曾子广为涉猎,学有思,习有问,这种异于常人的刻苦执着精神终于得到了孔子的认可和赏识。公元前482年,最为赏识的弟子颜回病故后,曾子以其才学和品格真正成为了孔子的主要继承人。

孔门弟子三千,贤士七十二人,而曾子脱颖而出,一跃成为众多贤才之首,这不能不让我们对曾子产生敬畏之感。三年后,七十三岁的`中国儒学大师孔子终于走完了自己平凡而伟大的人生征程,在一个暖阳初升的早晨驾鹤西去。临终之际,他将儿子孔鲤的遗孤托付给曾子,叮咛再三,含泪长逝。悲痛欲绝的曾参哀毁过度,昏厥数次。其时,他的父亲曾皙柱着拐杖,颤颤微微地站在冰冷的地面上为师长孔子流泪。

如今想来,曾参那时必定感知到肩上担子的沉重,守丧三年后,他毅然决然地担负起承传儒学的大任。鲁钝的天资,并没有使他却步,他的目光掠过茫茫的齐鲁大地眺望得更加高远。日以继夜,晨昏达旦,他不断地咀嚼着夫子的教诲,慢慢地浸润着高远的思想和深邃的哲理。终于,他形成了自己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和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这些观念为中国的政治体系的形成、官吏自身修养的熏染和伦理价值取向的定位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站在曾庙门前,我的脑海里面无数次出现了曾参独自沉思的情景。在人生的航线上,曾子是位懂得为自己定位的人。在那个洪荒时代,凭着超前的理念和治国的方策,他完全可以走上政途,必然会获得君相的垂青。事实也果真如此,当曾参五十岁时,齐国聘以相,楚迎以令尹,晋迎以上卿。然而自感责任在肩,还有更为重要的事情去做,他只能放弃,此时的曾子要用思想的光辉照亮整个社会前行的路途。

在这里,我不能不提一提曾参的以孝为中心的伦理思想。曾子是位很重视孝道的人,有次耘瓜,误斩其根,父亲大为恼怒,用杖击其背,曾参昏倒在地,好久才苏醒过来。先是向父亲请罪,然后回房弹琴而歌,以示身体康健。曾子这是在身体力行地践行着自己的理论主张。其实,他的孝似乎有些过分,比如他还说“孝子不登高,不履危,痹亦弗凭;不苟笑,不苟訾,隐不命,临不指”,这在今天几乎是难以令人想像的。然而正是这种孝道伦理,才真正铸就了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无怪乎在曾子死后仅仅六年的时间,周考王便迫不及待地为他建立祠堂,亲定为“忠孝祠”,以示褒扬,供后人瞻养和凭吊。

曾参对孔子的孙子循循善诱,把自己的思想如春风雨露般地洒落在孔汲的心田。在中国历史上,此后我们看到过好多临终托孤的催人泪下的场面,然而,孔子的这次托孤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被封为“宗圣”,如果没有这次令后人一再感慨万千的孔子临终遗言,也许儒学学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会是一场虚幻的大梦。

我曾数度前往位于山东嘉祥的曾庙,去凭吊这位以自己的建树跻身于儒学五大圣人之一的曾子,然而残阳如血下的凄凉之感总是在不经意间涌上心头。再后来,徘徊于曾庙的石枋前,我甚至有些莫名的踌躇,不敢抬起脚踏进大门半步。我担心,一脚下去,又会像当年苏轼凭吊赤壁那样,虽有千古文章留世,却被后人讥笑怀悼的只是虚空的假象。曾子故里之争销烟仍在弥漫,我的心此时却隐隐作痛。曾子,不管出生在何处,他留给我们后人的只有伟大的精神和卓绝的品格!

回头再望一眼暮色苍茫中的曾子庙,此时,霞光正从西边的天空悄然升起,一道道美丽的光波穿越亘古时空就那么静静地洒落在林立的碑碣和森然的古柏上,这让我到底感到了些欣慰。布衣曾子,正沿着荒草凄凄的小径,朝着霞光迤逦走来……

篇3:曾子杀猪阅读答案

【原文】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注:

①反:通“返”。 ②彘(zhì):猪 ③ 适:往

④特:只不过 ⑤待:依赖 ⑥烹:煮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①曾子之妻之市 ②顾反为汝杀彘

③特与婴儿戏耳 ④今子欺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3) 这一则小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去,往; 通“返”,返回; 开玩笑; 你

(2)母亲欺骗孩子,孩子如果不相信他的母亲,这样就不能教育好孩子。

(3)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要言行一致,教育孩子诚实守信。

【译文】

孔子有个学生叫曾子。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儿子哭闹着要跟去,妻子就哄他说:“你在家等我,回来给你杀猪炖肉吃”。孩子信以为真。

妻子回来,见曾子正磨刀霍霍准备杀猪,赶忙阻拦说;“你怎么,你真的要杀猪给他吃?我原是哄他的'”。曾子认真地说:“对小孩子怎么能欺骗呢?我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影响,我们说了不算数,孩子以后就不会听我们 的话了”。他果真把猪杀了。曾子言传身以身作则教,为后世传颂。

篇4:《曾子杀猪》阅读答案

【甲文】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月余,三军皆罢。乃拜亚夫为中尉。

9.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

(1)上自劳军( )

(2)天子且至( )

(3)囊者(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

(2)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

11.对此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主要记叙汉文帝细柳营劳军的故事,重点勾画出周亚夫“真将军”的形象。

B.细柳营常备不懈、严阵以待,文帝处处被要求遵循军令,足见军纪严明,令行禁止。

C.写皇帝和群臣从细柳营军门出来后的反应,从正面表现了周亚夫善于治军的特点。

D.本文情节回环曲折,起伏跌宕,人物性格鲜明,充分展示了周亚夫的才华与个性。

【乙文】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还,顾反为女杀彘(zhì)。”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彘:猪。

12.对文中画线句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B.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C.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D.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13.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曾子之妻教育孩子的错误表现为(不少于6个字),曾子教育孩子的态度用一个四字成语概括是。(3分)

答案:

9.(3分)(1)慰问或犒劳。(2)将要。(3)先前。

19(4分)(1)任命河内郡的郡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在细柳。(2分)

(2)不久来到了细柳军营,军中官兵都穿戴盛甲。(2分)

11.(3分)C

12.(3分)A

13.(3分)示例:不讲信用,不守诚信。围绕不诚信作答即可)(2分)“言而有信”(或“以

身作则”“一诺千金”“言传身教”“言行一致”“言行若一“)(1分)

篇5:《曾子杀猪》阅读答案

曾子杀猪 原文

【原文】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曾子杀猪 译文

【译文】孔子有个学生叫曾子。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儿子哭闹着要跟去,妻子就哄他说:“你在家等我,回来给你杀猪炖肉吃”。孩子信以为真。

妻子回来,见曾子正磨刀霍霍准备杀猪,赶忙阻拦说;“你怎么,你真的'要杀猪给他吃?我原是哄他的”。曾子认真地说:“对小孩子怎么能欺骗呢?我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影响,我们说了不算数,孩子以后就不会听我们 的话了”。他果真把猪杀了。曾子言传身以身作则教,为后世传颂。

曾子杀猪 阅读练习题:

1.“曾子之妻之市”里的俩“之”什么意思 。

2.“ 妻止之曰”里的“止”什么意思?

3.“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什么意思?

曾子杀猪 阅读答案

1.曾子之妻之市:第一个“之”是“的”,第二个是“前往,去”

2.妻止之曰:“止”是“阻止”

3.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你现在欺骗他是在教他学会骗人呀。

篇6:《曾子杀猪》阅读答案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①为女杀彘②。”妻适③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④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⑤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⑥彘也。

注:①反:通“返”。 ②彘(zhì):猪 ③ 适:往

④特:只不过 ⑤待:依赖 ⑥烹:煮

11、解释文中加点的文言词。(2分)

(1)女还( ) (2)婴儿非与戏也( )

12、翻译下列句子。(2分)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13、这则寓言说明的道理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1、(1)同“汝”,人称代词,你 (2)开玩笑

12、现在你欺骗他,这就是教儿子欺骗呵。

13、教育人要言必信、行必果(意思对即可)

篇7:曾子杀猪阅读答案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①为女杀彘②。”妻适③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④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⑤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⑥彘也。

注:①反:通“返”。 ②彘(zhì):猪 ③ 适:往④特:只不过 ⑤待:依赖 ⑥烹:煮

11、解释文中加点的文言词。(2分)

(1)女还( )

(2)婴儿非与戏也( )

12、翻译下列句子。(2分)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13、这则寓言说明的道理是什么?(3分)

篇8:曾子杀猪阅读答案

11、(1)同“汝”,人称代词,你

(2)开玩笑

12、现在你欺骗他,这就是教儿子欺骗呵。

13、教育人要言必信、行必果(意思对即可)

篇9:曾子杀猪阅读答案

曾子之妻之市2,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3,顾反4为女杀彘5。」

妻适6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7与婴儿8戏9耳10。」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11。婴儿非有知也12,待13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14,是15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16,非以成教17也。」遂18烹彘也。

一 作者简介

韩非(公元前280?―233)o战国末期思想家,法家主要代表人物,出身韩国贵族,与李斯同是荀子的学生。秦始皇读到他的著作,十分佩服。后来秦国攻打韩国,韩王派韩非出使秦国,秦王将他扣留下来。李斯当时已在秦国做官,怕韩非受到重用,影响自己的地位,用谗言陷害韩非,韩非最后在狱中自杀而死。韩非提出的君主专制及法治思想等,对后世影响很大。

《韩非子》基本上是韩非所著,也有后学所辑录的文字,全书共有五十五篇,十余万字。《韩非子》的文章词锋锐利,条理分明、严密透彻,有很强的说服力;又善用寓言,巧设譬喻,使得文章更为生动。

本文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二 注释

曾子:即曾参,春秋时鲁国人,孔子的弟子。之市:到市上去。之:动词,「前往」的意思。

女还:你回家去。女:[雨],[jy5];h[r]。通「汝」。「你」的意思。

还:回去。

顾反:回来,指从市上回来。顾字解回首观看,故顾反犹言回来。彘:[自],[dzi6];h[zhì]。猪。适:刚刚。特:不过。婴儿:此指小孩。戏:开玩笑。耳:罢了。非与戏也:不能跟(孩子)开玩笑。非有知也:不懂事。待:向 着,跟着,依靠。今子欺之:如今您欺骗他。子:您,此指曾子的妻子。

之:他,此指曾子的儿子。

是:这是。不信其母:使他不相信自己的母亲。非以成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成教:完成教育。

遂:于是,就。

三 赏析重点

韩非运用一则生活事例,说明了教育子女的道理:父母必须以身作则,以诚信为本。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曾子的妻子去赶集,儿子哭 着也要跟去,她便哄他说:「你先回家,等我回来杀头猪给你吃。」妻子赶集回来,曾子果真要动刀杀猪。妻子马上阻止他说:「刚才不过是跟孩子开开玩笑罢了。」曾子正色道:「小孩不懂事,一切要靠父母引导,你欺骗他,等于是教他骗人,做母亲的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会再相信母亲。这种事是不能开玩笑的。」曾子于是杀了一头猪烹煮给儿子吃。

作者用极经济的笔法,从曾妻的一句戏言写起,然后写曾子要为此坐言起行,再引出夫妻有关教育子女的一番对话,结果曾子真的为儿子烹猪。这节文字 叙事生动简洁,又很细致,如写曾子的妻子要外出,「其子随之而泣」,把小孩子缠住母亲的情态,写得栩栩如生;「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两句话就鲜明地刻画出曾子守信重诺、一丝不苟的个性。

透过对话,作者将曾子和曾妻管教孩子两种不同的态度表现出来。曾妻对儿子说:「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反映出很多时候成年人哄小孩的敷衍态度。后来她对曾子说:「特与婴儿戏耳。」更明确显示她的想法。相反,曾子对待子女教育却极其严肃。他的.一番话,说理逻辑性很强,由「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推论出「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把父母教育和子女品德养成的内在因果关系,剖析得十分透彻,合情合理,具体地说明了身教的重要。

【想一想】

校内高年班同学的言行表现,对低年班同学会不会产生影响呢?试举例说说你的实际感受?若父母答应了假期带你到海洋公园游玩,但一次又一次的推延,你会有甚么感觉?你对别人不兑现的承诺有甚么感受?你有没有做过不守信诺的事呢?如有,有甚么积极改善的方法?

篇10: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精选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试题。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①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②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

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没有留心。

1.我不爱放风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第一段两个“他”的含义是:

①指_____________

②指_____________

3.根据选文第二段内容写出记叙的`要素。

时间: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

人物:_____________

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第一段中分别从肖像、神态、动作三方面描写小兄弟的词语。(每一条至少写出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文中划出描写小兄弟观望他人放风筝的语句。这些文字为我们勾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儿童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2.①风筝 ②小兄弟

3.时间:有一天

地点:堆积杂物的小屋

人物:我、小兄弟

起因:多日不很看见他了

经过:发现他在小屋里做风筝

结果:“我”给他折断、踏扁了。

4.肖像:瘦得不堪(多病);神态:呆看(出神);动作:跳跃(惊呼)

5.语句: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为我们刻画出一个天真、活泼、瘦弱的小兄弟形象。

初中文言文理解练习题目及答案:曾子曰

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外自测试题

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

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教学

许行原文及翻译

唐柳先生集原文及译文赏析

高三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翻译复习总结

《戏问花门酒家翁》岑参赏析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新序选文阅读理解附答案及译文

《永远的布衣曾子》现代文阅读答案
《《永远的布衣曾子》现代文阅读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永远的布衣曾子》现代文阅读答案(合集10篇)】相关文章: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文言文2023-01-17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2022-06-10

初中语文文言文《论语》引申经典成语2022-05-07

初中语文新课标体会2023-06-15

高中文言文之字用法2022-06-08

五柳先生传练习题2023-08-18

古诗文翻译2023-10-13

文言文阅读《包拯》的练习题2024-05-03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注释2023-03-09

六年级文言文练习题2023-05-16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