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相绝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时间:2023-06-23 07:53:18 阅读答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吕相绝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锦集9篇)由网友“绫濑遥”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吕相绝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吕相绝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篇1:《吕相绝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吕相绝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夏四月戊午,晋侯使吕相绝秦,曰:“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天祸晋国,文公如齐,惠公如秦。无禄,献公即世。穆公不忘旧德,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于晋。又不能成大勋,而为韩之师。亦悔于厥心,用集我文公。是穆之成也。

“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侯,虞、夏、商、周之见而朝诸秦,则亦既报旧德矣。郑人怒君之疆埸,我文公帅诸侯及秦围郑。秦大夫不询于我寡君,擅及郑盟。诸侯疾之,将致命于秦。文公恐惧,绥靖诸侯,秦师克还无害,则是我有大造于西也。

“无禄,文公即世;穆为不吊,蔑死我君,寡我襄公,迭我淆地,奸绝我好,代我保城。殄灭我费滑,散离我兄弟,扰乱我同盟,倾复我国家。我襄公未忘君之旧勋,而惧社稷之陨,是以有淆之师。犹愿放罪于穆公,穆公弗听,而即楚谋我。天诱其衷,成王陨命,是以不克逞志于我。

“穆、襄即世,康、灵即位。康公,我之自出,又欲阙翦我公室,倾覆我社稷,帅我螫贼,以荡摇我边疆,我是以有令狐之役。康犹不俊,入我河曲,伐我涑川,俘我王官,翦我羁马,我以是有河曲之战。东道之不通,则是康公绝我好也。

“及君之嗣也,我君景公引西望曰:‘庶抚我乎!’君亦不惠称盟,利吾有狄难,入我河县,焚我箕、郜,芟夷我农功,虔刘我边垂,我以是有辅氏之聚。君亦悔祸之延,而欲徼福于先君献、穆,使伯车来命我景公日:‘吾与女同好弃恶,复修旧德,以追念前勋。’言誓未就,景公即世,我寡君是以有令狐之会。君又不祥,背弃盟誓。白狄及君同州,君之仇雠,而我昏姻也。君来赐命曰:‘吾与女代狄。’寡君不敢顾昏姻。畏君之威,而受命于吏。君有二心于狄,日:‘晋将伐女。’狄应且憎,是用告我。楚人恶君之二三其德也,亦来告我日:‘秦背令狐之盟,而来求盟于我:“昭告与昊天上帝、秦三公、楚三王曰:‘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不谷恶其无成德,则用宣之,以惩不壹。’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寡人帅以听命,唯好是求。君若惠顾诸侯,矜哀寡人,而赐之盟,则寡人之愿也,其承宁诸侯以退,岂敢徼乱?君若不施大惠,寡人不佞,其不能以诸候退矣。敢尽布之执事,俾执事实图利之。

8、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文公恐惧,绥靖诸侯 绥:安抚

B、寡我襄公,迭我淆地 迭:侵扰

C、穆公弗听,而即楚谋我 谋:商量

D、是以不克逞志于我 克:能够

9、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①是穆之成也 ②此诚意急存亡之秋也。

B、①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 ②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

c、①则用宣之,以惩不壹。 ②申之以孝悌之义。

D、①东道之不通,则是康公绝我好也 ②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10、将第一部分文言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①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中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5分)

②白狄及君同州,君之仇雠,而我昏姻也。(3分)

11、简要梳理第一部分文言文的结构层次,并回答吕相在列举秦的罪过时,使用了什么艺术手法?(4分)

参考答案

8C

9C

10.翻译

①“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

过去(从前)我们献公和秦国穆公友好,合力同心,用盟誓来明确两国的关系,并用通婚来加固友好关系(昔,从前。申,明确 以盟誓之,以婚姻重之 句式各一分 大意一分)

②白狄及君同州,君之仇雠,而我之昏姻也

白狄与秦国同处雍州,他是你的仇人,却跟我们有姻亲关系

仇雠,敌人;判断句,大意各一分

11.文章层层递进,先说秦的不仁。后说秦的不义,再说秦的不武,最后说秦多次进犯晋国的领土的罪恶,言之凿凿,令人信服。(2分)

为了说明秦的理亏,吕相用了对比的手法,以晋国对秦的恩惠来反衬秦国的不仁不义,说明与秦绝交完全是秦的罪过造成的。(2分)

参考译文

(鲁成公十三年)夏季四月戊午日,晋厉公让魏铸之子魏相写信与秦国断绝关系,信中说:“过去我们献公和秦国穆公友好,并力同心,共同用盟誓来约束,并用通婚来加固友好关系。上天降祸到晋国,让文公重耳到了齐国,惠公夷吾到了秦国。不幸,献公下世。穆公没有忘记原来晋国的恩德,让我惠公能够继续供奉晋国的祖先。但惠公没有能建立大功,而却在韩地兴师与秦国打仗。但他后来内心悔恨,用来成就了我们文公,这是穆公成就了我们。

我们文公亲身披戴甲胄,跋涉山川,跨越险阻,征伐东部的诸侯,使虞、夏、商、周的后代都向秦国朝见,那文公也就已经报了秦国原来对我们的恩德了。郑国人去激怒你们边疆的守卫,我们文公率领诸侯同秦国一起包围郑国。秦国的大夫们不向我们君主征求意见,擅自同郑国订盟。诸侯对秦国很痛恨,要进攻秦国,文公恐惧,安抚镇定了诸侯,秦军才顺利回去没有受到损害。这是我对西部邻国有大功劳。

不幸,文公下世,穆公不干好事,轻视我们死去的君主,小看我们襄公,突然袭击我们的`肴地,断绝了与我们的友好,侵伐我们的城堡,灭掉我们的滑国,拆散了我们的兄弟国家,阻挠扰乱我们的同盟,颠覆我们的国家。我们襄公没有忘记你们原来对我们的功劳,害怕社稷的灭亡,所以发动了肴地的战役。但还是希望得到穆公的谅解。穆公不听从我们的意见,而跟楚国来谋划我们。可上天之心顺从我们,楚成王恰在这时死去,穆公所以不能从我们这里得到满足。

秦穆公、晋襄公下世,秦康公、晋灵公即位。康公,是晋献公女儿穆姬所生,但他又想要损害我们的公室,颠覆我们的国家,带领着公子雍那个危害我们的贼人,用他来动摇我们的边疆,我们因此进行了令狐战役。康公还不改过,率军进入我们的河曲,进攻我们的涑川,俘虏了我们王官地方的人民,夺取了我们的羁马,我们因此而进行了河曲战役。你们东方的道路不通,是因为康公拒绝了我们对你们的友好。

“等到你继承了君位,我君景公伸着脖子向西望着说:‘希望来抚恤我们吧。’可你也不给我们恩惠来与我们举行盟会,反而利用狄人进攻我们,率军进入我们黄河沿岸县份,焚掠了我们的箕地、郜地,抢劫收割了那里的庄稼,屠杀我们边地人民,我们因此才发动辅氏战役来抵抗。你也害怕祸患的延续,而想求得先君献公、穆公的福佑,派伯车来命令我们景公说:‘我与你共同友好放弃怨恶,重新恢复过去的友好关系,用来追怀前人的功绩。’发出的誓言还没有写下来,景公下世了,我们君主所以才与你举行令狐会盟。你又不干好事,背弃了盟誓。白狄与你同在一地,他是你的仇人,却跟我们有婚姻关系。你来向我们下命令说:‘我与你一起征伐狄人。’我们君主不敢顾及婚姻关系,畏惧你的威力,而给官吏下了征伐狄人的命令。可你对狄人又持两种态度,告诉他们说:‘晋国正准备进攻你们。’狄人一面接受你的消息,一面又对你憎恶,所以就把这些告诉了我们。楚国人讨厌你们的左右摇摆,也来告我们说:‘秦国背叛令狐之盟,而来要求与我们建立同盟,在我们这里祭奠并明白地告诉苍天上帝、秦国的穆、康、共三公与楚国的成、穆、庄三王说:我虽然与晋国往来,但我是只看利益而行动。我们君主憎恶秦国没有稳定的道德立场,所以把这事暴露出来,用来惩戒那些不能始终如一者。’诸侯们都听到你在楚国说的这些话,对你痛恨到极点,都亲近我们晋国。我们仍然率领着他们听从你的命令,只想求得同你们友好。你如果能很好地体谅照顾各位诸侯,同情怜悯我们,而给予订立盟约的机会,那就是我们的愿望了,可以让诸侯退兵,哪里敢寻求战乱呢?你如果不肯施予大的恩惠,我没有才能,那也就不能让诸侯们退兵了。请将这些都向你们执掌权力者公布,以便让你们那些执掌权力的人好好考虑怎样有利。

创作背景

秦晋两国,都是春秋时期争霸的大国,一在今之陕西,一在今之山西,两国关系相当微妙。既是近邻,又有婚姻关系,交往频繁。但出于政治利益的考虑,他们有时友好,有时又兵戎相见。鲁成公十一年(前580),晋厉公与秦桓公原订在令狐会盟,秦桓公未忠守盟约,却挑唆北方的狄族和南方的楚国来夹攻晋国。晋君于是派大夫吕相去陈述与秦绝交的意见。

赏析

文章从秦晋相好说起,历数秦穆公、康公、桓公时代,两国由交好到引发争端的种种情况,表明晋国在“肴之师”、“令狐之役”、“河曲之战”、“辅氏之聚”等双方争端中每次都是因秦怎么样,我不得已而为之的。最后切入正题,说明这次“令狐会盟”秦的失约和不是,但狄、楚都已通报,晋国早有准备,是战是和由秦君定夺。这是一篇完整的外交辞令,结构严整,句法变化错综,行文步步紧逼,不容辩驳,虽然言语中真假搀杂甚至强词夺理,但深意曲笔,文字铮铮,开战国纵横家游说之辞和后世论辩书信的先河。

文章第一段对秦恩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在秦晋两国关系史上,也曾有过友好的时代,正所谓“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公元前655年,晋献公将女儿伯姬(穆姬)嫁给秦穆公。公元前637年,晋文公重耳逃亡秦国,秦穆公嫁以女儿怀羸。所以后世以男女通婚谓之结秦晋之好,献公宠骊姬,杀太子串生,“文公如齐,惠公如秦”。重耳逃亡各国十九年,最后一站是秦国,夷吾先后逃亡梁国和秦国。晋惠公夷吾和晋文公重耳两兄弟都是在秦国的鼎力相助下才得以回国登上君位的,秦对晋实有再造之恩。吕相却将此说成是“穆公不忘旧德,俾我惠公能奉祀于晋”,指穆公虽然做了好事,但那只是报答晋国的旧德而已。紧接着又指责秦国“而为韩之师”,好事做得不彻底,所以“不能成大勋”。公元前645年秦晋韩原之战的原因是晋惠公为得君位曾许秦五座城,回国后却又食言;公元前643年,晋国发生饥荒,秦输粟于晋,输粟船队自雍及绛相继,人称“泛舟之役”。第二年,秦国发生饥荒,晋国却不卖给秦国粮食。韩原之战,晋惠公被俘,交割了原先答应的五座城,又以太子为人质,才回到晋国。作为战争双方来说,实在是晋国理屈,有负秦恩,但在吕相绝交书中,倒好像战争的责任在秦国似的。所以下文秦穆公“亦悔厥于心”,支持晋文公顺利登上君位。吕相绝秦书中只有这一段涉及了历史上两国存在友好关系,但吕相绝不是为秦歌功颂德来的,而是为战争即将爆发来递交绝交书,所以他把秦国友好行为说成是“不忘旧德”,“悔于厥心”,可谓深文曲笔,煞费苦心。

文章第三段对秦罪浓墨重彩,极力渲染,吕相对两国历史上的友好关系轻描淡写,但对秦国的“罪咎”却是不吝笔墨。在绝秦书中,秦国韩原之战是第一罪;公元前630年秦晋共同攻打郑国,秦穆公在郑大夫烛之武的游说下,和郑国私下订盟撤军回国,是第二罪;公元前627年,晋文公去世,秦穆公不来凭吊,反而侵犯晋国肴地,灭掉与晋同姓的滑国,妄图倾覆晋国,是第三罪;公元前626年,秦国因为肴之战战败,释放楚国俘虏,约定秦楚合作反对晋国,幸而上天有灵,楚太子商臣弑楚成王,秦国的阴谋才没有得逞,这是第四罪;公元前6,秦康公即位,秦帅师送公子雍回国即位,被晋军在令狐击败,是第五罪;公元前6,秦军为令狐之役伐晋,取晋羁马,两军战于河曲,是第六罪;秦桓公即位后,公元前594年,秦国利用晋国进兵伐赤狄灭潞国的机会,侵入晋国靠近黄河的州县,焚烧晋国的箕、郜两地,抢割庄稼、屠杀边境人民,秦晋因此有辅氏之战,这是第七罪。在历数了秦国的罪状之后,吕相才切入令狐会盟的正题,声讨秦国背盟的不义。在指斥秦国背盟时,吕相先用白狄告我,再用楚人告我,引告我。是秦反复无常的罪证。尤其是引楚王所述秦国之语:“尔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既暴露了秦国见利忘义的嘴脸,又刻画了秦国两面三刀的作法,使秦国无所逃其咎。令狐背盟是秦国言而无信、背信弃义、唯利是图的代表作,故吕相抓住不放,大作文章。

文章第四段在论述秦康公、晋灵公时期两国关系恶化时,绝秦书先点明“康公我之自出”,康公母亲是晋献公女儿,本是至亲,但他“又欲阙剪我公室”,“摇荡我边疆”,简直是六亲不认,实在不像话。“我是有以令狐之役”,又是被迫采取的行动。可“康犹不悛,入我河曲,伐我涑川、俘我王官、剪我羁马。”这等于说,给他改过的机会,他犹不思改悔,反而变本加厉。所以“我是以有河曲之战”,“东道之不通,是康公绝我好也。”事实是,晋襄公死后,晋大夫赵盾等因太子夷皋年幼,都主张立公子雍。于是派先蔑、士会等到秦国去迎接公子雍,秦国亦派兵护送。可是晋襄公的夫人穆羸出来反对,坚持要立太子夷皋。赵盾临时变卦,改立夷皋,即晋灵公。赵盾派兵拒秦,在令狐把秦兵击退。后公子雍就客死秦国。本来是晋国前去迎公子雍,却说成是秦“帅我蟊贼”,有意颠覆晋国,真理都在晋国,责任全在秦国,讲理能讲到这种地步,吕相的口才实在令人惊叹。

吕相这篇绝交书,历数秦穆、康、桓三王和晋献、惠、文、襄、景五君之事,上溯源流,下及当世,行文纵横捭阖,笔力阳刚雄健,给后世以很大影响。其后秦作《讥楚文》,即仿效此书。吕相绝秦书开战国策士游说之辞先河,也是后世檄文之祖。

篇2:吕相绝秦原文及鉴赏

吕相绝秦原文及鉴赏

吕相绝秦(选自《左传·成公十三年》) 【原文】 晋侯使吕相绝秦,曰:“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①。天祸晋国,文公如齐,惠公如秦。无禄,献公即世②。穆公不忘旧德,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于晋③。又不能成大勋,而为韩之师。亦悔于厥心,用集我文公,是穆之成也④。

“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侯,虞、夏、商、周之胤而朝诸秦,则亦既报旧德矣⑤。郑人怒君之疆场,我文公帅诸侯及秦围郑⑥。秦大夫不询于我寡君,擅及郑盟。诸侯疾之,将致命于秦。文公恐惧,绥靖诸侯⑦。秦师克还无害,则是我有大造于西也。

“无禄,文公即世,穆不为吊,蔑死我君,寡我襄公,迭我殽地,奸绝我好,伐我保城,殄灭我费滑,散离我兄弟,挠乱我同盟,倾覆我国家⑧。我襄公未忘君之旧勋,而惧社稷之陨,是以有殽之师。犹愿赦罪于穆公,穆公弗听,而即楚谋我⑨。天诱其衷,成王陨命,穆公是以不克逞志于我⑩。

“穆、襄即世,康、灵即位。康公,我之自出,又欲阙剪我公室,倾覆我社稷,帅我蟊贼,以来荡摇我边疆,我是以有令狐之役{11}。康犹不悛,入我河曲,伐我涑川,俘我王官,剪我羁马,我是以有河曲之战{12}。东道之不通,则是康公绝我好也。

“及君之嗣也,我君景公引领西望,曰:‘庶抚我乎?’君亦不惠称盟{13}。利吾有狄难,入我河县,焚我箕、郜,芟夷我农功,虔刘我边陲,我是以有辅氏之聚{14}。君亦悔祸之延,而欲徼福于先君献、穆,使伯车来,命我景公曰:‘吾与女同好弃恶,复修旧德,以追念前勋。’言誓未就,景公即世。我寡君是以有令狐之会。君又不祥,背弃盟誓。白狄及君同州,君之仇雠,而我之昏姻也。君来赐命曰:‘吾与女伐狄。’寡君不敢顾昏姻,畏君之威,而受命於使。君有二心於狄,曰:‘晋将伐女。’狄应且憎,是用告我。楚人恶君之二三其德也,亦来告我曰{15}:‘秦背令狐之盟,而来求盟于我,昭告昊天上帝、秦三公、楚三王曰:“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16}。”不穀恶其无成德,是用宣之,以惩不一。’

“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17}。寡人帅以听命,惟好是求。君若惠顾诸侯,矜哀寡人而赐之盟,则寡人之愿也{18}。其承宁诸侯以退,岂敢徼乱?君若不施大惠,寡人不佞,其不能以诸侯退矣。敢尽布之执事,俾执事实图利之{19}!”

【注释】

①逮:及,至。戮力:协力。申之:加上。重再加上。昏姻:婚姻。昏,同“婚”。

②无禄:不幸的是。即世:去世。

③俾(bì):使。奉祀:奉祀宗庙,即继位。

④阙:其。成:成全。

⑤躬:亲自。擐(huàn):贯,穿。甲胄:铠甲、头盔。跋履:跋涉。

⑥怒君之疆场(yì):侵犯秦边境。怒:侵犯。场:界。

⑦绥靖:安定。

⑧不吊:不吊丧。蔑死:蔑视我们死去的君主。寡:少,轻视。迭(yì):同“轶”,袭击。奸绝:侵犯、灭绝。我好:即与我友好的国家。此与下“同盟”都指郑国。保城:边邑小城称“保”。殄(tiǎn)灭:灭绝。兄弟:晋、郑、滑三国君主都为姬姓,故有此说。

⑨赦罪于:得到……赦罪。此句意为晋还向秦求和,希望穆公能开罪。即楚谋我:据《左传)载,殽之战后,秦即释楚囚斗克,以与楚成王媾和,并谋划攻晋。

⑩天诱其衷:习语,意为“天命在我”。陨命:即死。逞志:满足野心。

{11}阙翦:损害。蝥(máo)贼:吃庄稼的害虫,比喻公子雍。鲁文公七年,秦康公纳公子雍于晋。按:实际乃因晋欲立公子雍,遣人至秦迎之,后因晋国内形势变化又以武力拒之,败秦师于令狐,错应在晋而不在秦。

{12}悛(quān):悔改。涑(sù)川:涑水,在山西省西南部。俘王官:指掠取王官人民。

{13}君:指秦桓公。引领:伸长颈脖,表示企望。庶:庶几,大概。不惠称盟:不肯施恩而同晋盟会。称,举行。

{14}利:以……为利。狄难:《左传》载鲁宣公十五年晋伐赤狄,秦趁机出兵伐晋,晋败秦师于辅氏,即后文“辅氏之聚”。芟(shān)夷:割取。农功:指庄稼。虔刘:屠杀。聚:聚众,指战争。

{15}二三其德:三心二意,反覆无常。

{16}昊(hào)天:上天。

{17}昵就:亲近。

{18}矜哀:怜悯。

{19}敢:冒昧。尽布:全部告诉。执事:管事者,此实际指秦君。图利:指权衡利弊。

【鉴赏】

秦、晋毗邻,自殽之战以后,一直不和,且双方成见愈来愈深。晋深感与楚争霸往往受到秦的掣肘,曾屡次力图与秦修好,以减少西边干扰,全力对楚,但始终未能如愿。

鲁宣公元年(公元前6),晋主动向秦求和,遭到秦拒绝,次年还伐晋边境焦邑,其后两国关系更加恶化。成公九年(公元前582年),秦联合白狄攻晋。十年,晋景公死,厉公即位。十三年,晋厉公原定与秦桓公于令狐盟会。晋君先至,秦君临时改变了主意,违反盟约,后又召狄和楚,计划引导他们伐晋。由此,晋改变了主意,决定要给秦以教训。第二年四月,晋、楚、宋结盟,晋遂统率诸侯军队准备进攻秦国,并派吕相为使,去秦国宣读绝交书,实际上就是宣战,五月便爆发了麻隧之战。

这篇绝交辞令采用编年史方式,按照秦晋两国君主更替分为三个时期加以叙述,一一罗列两国自晋献公、秦穆公至当今约八十年的邦交历史:秦穆公、晋献公、晋惠公、晋文公为第一时期,首先从秦晋盟誓、结为婚姻之好,至秦穆公立晋惠公,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但随之秦发动侵晋的韩原之战,关系稍稍恶化;后因秦穆公自己懊恨,重新援立晋文公,又趋于缓和;晋文公不忘秦大德,一再为秦排纷解难,不仅已报秦“旧德”,而且还有“大造”于秦,可是穆公竟不念旧好,趁晋有丧事而出兵威胁,晋不得已才有殽之战。其后晋请和,而穆公不许,又暗中联合楚阴谋攻晋。

秦康公、晋灵公是第二时期,殽之战后,由于康公一再企图“荡摇我边疆”,晋为了自卫,先后爆发了令狐、河曲两次战役。秦、晋关系更加恶化,而责任全在康公。

到秦桓公与晋景公,则是第三个时期了,晋本翘首以待与秦改善关系,岂知秦却毫无诚意,反而一再挑起事端,骚扰晋国边境。晋灵公即位后,与秦约定在令狐会盟,桓公又失信背约。

吕相摆出审判的架势,将秦置于被审地位,一件件数落秦的'不是。而所述两国之间的外交往来、矛盾摩擦以及大小战事,无不真假掺杂,虚实相混,桩桩件件都有历史的影子,而又往往经过了歪曲、篡改或夸大,甚至强词夺理,文过饰非,把好事全记在晋的名下,一切过失罪责则全推给秦,极力斥秦反覆无常、背信弃义,而晋却是负屈退让、顾全大局。

一般说来,外交辞令大多辞气委婉,叙述曲折,不卑不亢,于婉曲之中显示出锋芒。但本文却是一篇精心构造的辞令,实中藏虚,虚中有实,一反常调,词锋犀利,振振有理,穷追猛攻,不容置辩,气势充沛,雄辩酣畅,处处显示出咄咄逼人的力量,故意以此来激怒秦,而且篇末还虚情假意地表示与秦有结盟的意愿,其实质不过是要把挑起战争的责任推给秦而已。

综观全文,结构纵横开阔,语言雄辩凌厉,尽管吕相的问罪有许多片面夸大甚至矫枉之处,但洋洋洒洒,文采飞扬,淋漓痛快,使人感觉问罪有理、绝秦有名,辞挟风霜,理直气壮,确如章炳麟所说:“《吕相绝秦书》,雄诈狙诈,实是战国游说之士的捭阖之辞。”可谓启战国时代纵横策士之风。

篇3:吕相绝秦文言文翻译

夏四月戊午,晋侯使吕相绝秦,曰:“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天祸晋国,文公如齐,惠公如秦。无禄,献公即世。穆公不忘旧德,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于晋。又不能成大勋,而为韩之师。亦悔于厥心,用集我文公。是穆之成也。

“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侯,虞、夏、商、周之胤,而朝诸秦,则亦既报旧德矣。郑人怒君之疆埸,我文公帅诸侯及秦围郑。秦大夫不询于我寡君,擅及郑盟。诸侯疾之,将致命于秦。文公恐惧,绥静诸侯,秦师克还无害,则是我有大造于西也。

“无禄,文公即世;穆为不吊,蔑死我君,寡我襄公,迭我肴地,奸绝我好,伐我保城。殄灭我费滑,散离我兄弟,挠乱我同盟,倾覆我国家。我襄公未忘君之旧勋,而惧社稷之陨,是以有淆之师。犹愿赦罪于穆公,穆公弗听,而即楚谋我。天诱其衷,成王陨命,穆公是以不克逞志于我。

“穆、襄即世,康、灵即位。康公,我之自出,又欲阙翦我公室,倾覆我社稷,帅我蝥贼,以来荡摇我边疆,我是以有令狐之役。康犹不悛,入我河曲,伐我涑川,俘我王官,翦我羁马,我是以有河曲之战。东道之不通,则是康公绝我好也。

“及君之嗣也,我君景公引领西望曰:‘庶抚我乎!’君亦不惠称盟,利吾有狄难,入我河县,焚我箕、郜,芟夷我农功,虔刘我边垂,我是以有辅氏之聚。君亦悔祸之延,而欲徼福于先君献、穆,使伯车来命我景公曰:‘吾与女同好弃恶,复脩旧德,以追念前勋。’言誓未就,景公即世,我寡君是以有令狐之会。君又不祥,背弃盟誓。白狄及君同州,君之仇雠,而我昏姻也。君来赐命曰:‘吾与女伐狄。’寡君不敢顾昏姻。畏君之威,而受命于吏。君有二心于狄,曰:‘晋将伐女。’狄应且憎,是用告我。楚人恶君之二三其德也,亦来告我曰:‘秦背令狐之盟,而来求盟于我:“昭告昊天上帝、秦三公、楚三王曰:‘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不榖恶其无成德,是用宣之,以惩不壹。’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暱就寡人。寡人帅以听命,唯好是求。君若惠顾诸侯,矜哀寡人,而赐之盟,则寡人之愿也,其承宁诸侯以退,岂敢徼乱?君若不施大惠,寡人不佞,其不能以诸侯退矣。敢尽布之执事,俾执事实图利之。”

译文

夏天四月初五,晋历公派吕相去秦国断交,说:“从前我们先君献公与穆公相友好,同心合力,用盟誓来明确两国关系,用婚姻来加深两国关系。上天降祸晋国,文公逃亡齐国,惠公逃亡秦国。不幸献公去逝,穆公不忘从前的交情,使我们惠公因此能回晋国执政。但是秦国又没有完成大的功劳,却同我们发生了韩原之战。事后穆公心里感到了后悔,因而成全了我们文公回国为君。这都是穆公的功劳。

“文公亲自戴盔披甲,跋山涉水,经历艰难险阻,征讨东方诸候国,虞、夏、商、周的后代都来朝见秦国君王,这就已经报答了秦国过去的恩德了。郑国人侵扰君王的边疆,我们文公率诸侯和秦国一起去包围郑国。秦国大夫不和我们国君商量,擅自同郑国订立盟约。诸侯都痛恨这种做法,要同秦国拼命。文公担心秦国受损,说服了诸侯,秦国军队才得以回国而没有受到损害,这就是我们对秦国有大恩大德之处。

“不幸文公去逝,穆公不怀好意蔑视我们故去的国君,轻视我们襄公,侵扰我们的淆地,断绝同中国的友好,攻打我们的城堡,灭绝我们的滑国,离间我们兄弟国家的关系,扰乱我们的盟邦,颠覆我们的国家。我们襄公没有忘记秦君以往的功劳,却又害怕国家灭亡,所以才有淆地的战斗。我们是希望穆公宽免我们的罪过,穆公不同意,反而亲近楚国来算计我们。老天有眼,楚成王丧了命,穆公因此没有使侵犯中国的图谋得逞。

穆公和襄公去逝,康公和灵公即位。康公是我们先君献公的外甥,却又想损害我们公室,颠覆我们国家,率公子雍回国争位,让他扰乱我们的边疆,于是我们才有令狐之战。康公还不肯悔改,入侵我们的河曲,攻打我们的涑川,劫掠我们的王宫,夺走我们的羁马,因此我们才有了河曲之战。与东方贵国的联系不通的原因,正是因为康公断绝了同我们的友好关系。

“等到君王即位之后,我们景公伸长脖子望著西边说:‘恐怕要关照我们吧!’但君王还是不肯开恩同中国结为盟好,却乘我们遇上狄人祸乱之机,入侵我们临河的县邑,焚烧我们的萁、郜两地,抢割毁坏我们的庄稼,屠杀我们的边民,因此我们才有辅氏之战。君王也后悔两国战争蔓延,因而想向先君献公和穆公求福,派遣伯车来命令我们景公说:‘我们和你们相互友好,抛弃怨恨,恢复过去的友谊,以追悼从前先君的功绩。’盟誓还没有完成,景公就去逝了,因此我们国君才有了令狐的.盟会。君王又产生了不善之心,背弃了盟誓。白狄和秦国同处雍州,是君王的仇敌,却是我们的姻亲。君王赐给我们命令说:‘我们和你们一起攻打狄人。’我们国君不敢顾念姻亲之好,畏惧君王的威严,接受了君王使臣攻打狄人的命令。但君王又对狄人表示友好,对狄人说:‘晋国将要攻打你们。’狄人表面上答应了你们的要求,心里却憎恨你们的做法,因此告诉了我们。楚国人同样憎恨君王反复无常,也来告诉我们说;‘秦国背叛了令狐的盟约,而来向我们要求结盟。他们向著皇天上帝、秦国的三位先公和楚国的三位先王宣誓说:‘我们虽然和晋国有来往,当我们只关注利益。’我讨厌他们反复无常,把这些事公开,以便惩戒那些用心不专一的人。’诸侯们全都听到了这些话,因此感到痛心疾首,都来和我亲近。现在我率诸侯前来听命,完全是为了请求盟好。如果君王肯开恩顾念诸侯们,哀怜寡人,赐我们缔结盟誓,这就是寡人的心愿,寡人将安抚诸侯而退走,哪里敢自求祸乱呢?如果君王不施行大恩大德,寡人不才,恐怕就不能率诸侯退走了,请向你的左右执事布置清楚,使他们权衡怎样才对秦国有利。”

注释

⑴晋侯;晋厉公。吕相,晋国大夫,魏骑现依的儿子魏相,因食色在吕,又称吕相。绝;绝交。

⑵戮力:合力,并力。

⑶申:申明。

⑷重:加重,加深。昏姻:婚姻。秦、晋国有联姻关系。

⑸天祸:天降灾祸,指骊姬之乱。

⑹无禄:没有福禄。这里指不幸。

⑺即世;去世。

⑻俾:使。用:因为。奉祀;主持祭祀。这里指立为国君。

⑼韩之师:韩地的战争,指秦晋韩原之战。

⑽厥:其,指秦穆公。

⑾用:因而。集:成全。

⑿躬:亲身。擐:穿上。

⒀跋履:跋涉。

⒁胤(yin):后代。东方诸侯国的国君大多是虞、夏、商、周的后代。

⒂旧德:过去的恩惠。

⒃怒:指侵犯。疆场:边疆。

⒄询:指商量。擅及郑盟:擅自与郑人订盟。

⒅疾:憎恶,憎恨。

⒆致命于秦;与秦国拼命。

⒇绥静:安定,安抚。

(21)大造:大功。西:指秦国。

(22)不吊:不善。

(23)寡:这里的意思是轻视。

(24)迭:同“轶”,越过,指侵犯。

(25)奸绝:断绝。我好:同我友好。

(26)保:同“堡”,城堡。

(27)殄(tian)灭;灭绝。费(bi):滑国的都城,在今河南偃师附近。费滑即滑国。

(28)散离:拆散。兄弟:指兄弟国家。

(29)挠乱;扰乱。同盟:同盟国家,指郑国和滑国。

(30)犹愿:还是希望。

(31)即楚:亲近楚国。谋我:谋算我晋国。

(32)诱:开启。衷:内心。

(33)穆、襄:秦穆公和晋襄公。

(34)康、灵:秦康公和晋灵公。

(35)我之自出:秦康公是穆姬所生,是晋文公的外甥,所以说“自出”。

(36)阙翦:损害,削弱。

(37)蟊(mao)贼:本指吃庄稼的害虫,这里指晋国公子雍。

(38)悛(quan):悔改。

(39)河曲:晋国地名,在今山西永济东南。

(40)涑(Su)川:水名,在今山西西南部。

(41)俘:劫掠。王官:晋国地名,在今山西闻喜西。

(42)羁马:晋国地名,在今山西永济南。

(43)东道;晋国在秦国东边,所以称“东道”。不通:指两国断绝关系。

(44)君;指秦桓公。

(45)引:伸长。:脖子。

(46)蔗:大概,或许。抚:抚恤。

(47)称盟:举行盟会。

(48)狄难:指晋国同狄人打仗。

(49)河县:晋国临河的县邑。

(50)箕:晋国地名,在今山西蒲县东北。郜(gdo):晋国地名,在今山西祁县西。

(51)芟(shan):割除。夷:伤害。农功:庄稼。

(52)虔刘:杀害,屠杀。边垂:边陲,边境。

(53)辅氏:晋国地名,在今陕西大荔东。聚:聚众抗敌。

(54)伯车:秦桓公之子。

(55)寡君:指晋历公。

(56)不详:不善。

(57)白狄:狄族的一支。及:与。同州:同在古雍州。

(58)婚姻;指晋文公在狄娶季隗。

(59)吏:指秦国传令的使臣。

(60)是用:因此。

(61)二三其德;三心二薏,反复无常。

(62)昭:明。昊:广大。秦三公:秦国穆公、康公、共公。楚三王:楚国成王、穆王、庄王。

(63)出入:往来。

(64)唯利是视:一心图利,唯利是图。

(65)不壹:不专一。

(66)昵就:亲近。

(67)帅以听命:率诸侯来听侯君王的命令。

(68)承宁:安定。

(69)不佞:不敏,不才。

(70)图:考虑。利之:对秦国有利。

篇4:《吕相绝秦》古文赏析原文及翻译

《吕相绝秦》古文赏析原文及翻译

【作品介绍】

《吕相绝秦》是一篇满有意义的文章。文章粗看挺吓人,完完全全是晋国声讨秦国的战斗檄文。在文中秦国的形象完全是个反复无常,见义忘利的“小人”,然而实际上,我们读者大可不必如此费神,秦晋本是亲家,国家利益使之在后来反目成仇,谁是谁非,无法分辨,就算是史学专家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原文】

《吕相绝秦》

出处:《左传》

夏四月戊午,晋侯使吕相绝秦(1),曰:“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2),申之以盟誓(3),重之以昏姻(4)。天祸晋国(5),文公如齐,惠公如秦。无禄(6),献公即世(7)。穆公不忘旧德,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于晋(8)。又不能成大勋,而为韩之师(9)。亦悔于厥心(10),用集我文公(11)。是穆之成也。

“文公躬擐甲胄(12),跋履山川(13),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侯,虞、夏、商、周之见而朝诸秦(14),则亦既报旧德矣(15)。郑人怒君之疆埸(16),我文公帅诸候及秦围郑。秦大夫不询于我寡君,擅及郑盟(17)。诸候疾之(18),将致命于秦(19)。文公恐惧,绥静诸侯(20),秦师克还无害,则是我有大造于西也(21)。

“无禄,文公即世;穆为不吊(22),蔑死我君,寡我襄公(25),迭我淆地(26),奸绝我好(27),代我保城(26)。殄灭我费滑(27),散离我兄弟(28),挠乱我同盟(29),倾复我国家。我襄公未忘君之旧勋,而惧社稷之陨,是以有淆之师。犹愿放罪于穆公(30),穆公弗听,而即楚谋我(31)。天诱其衷(32),成王陨命,穆公是以不克逞志于我。

“穆、襄即世(33),康、灵即位(34)。康公,我之自出(35),又欲阙翦我公室(36),倾覆我社稷,帅我螫贼(37),以来荡摇我边疆,我是以有令狐之役。康犹不俊(38),入我河曲(39),伐我涑川(40),俘我王官(41),翦我羁马(42),我以是有河曲之战。东道之不通(43),则是康公绝我好也。

“及君之嗣也(44),我君景公引西望曰(45):‘庶抚我乎(46)!’君亦不惠称盟(47),利吾有狄难(48),入我河县(49),焚我箕、郜(50),芟夷我农功(51),虔刘我边垂(52),我以是有辅氏之聚(53)。君亦悔祸之延,而欲徼福于先君献、穆,使伯车来命我景公曰(54):‘吾与女同好弃恶,复修旧德,以追念前勋。’言誓未就,景公即世,我寡君是以有令狐之会(55)。君又不祥(56),背弃盟誓。白狄及君同州(57),君之仇谁,而我昏姻也(58)。君来赐命曰:‘吾与女代狄。’寡君不敢顾昏姻。畏君之威,而受命于吏(59)。君有二心于狄,曰:‘晋将伐女。’狄应且憎,是用告我(60)。楚人恶君之二三其德也(61),亦来告我曰:‘秦背令狐之盟,而来求盟于我:“昭告与昊天上帝、秦三公、楚三王曰(62):‘余虽与晋出入(63),余唯利是视(64)。’”不谷恶其无成德,则用宣之,以惩不壹(65)。’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66)。寡人帅以听命(67),唯好是求。君若惠顾诸侯,矜哀寡人,而赐之盟,则寡人之愿也,其承宁诸侯以退(68),岂敢徼乱?君若不施大惠,寡人不佞(69),其不能以诸候退矣。敢尽布之执事,俾执事实图利之(70)。”

【注释】

(1)晋侯;晋厉公。吕相,晋国大夫,魏锜的儿子魏相,因食色在吕,又称吕相。绝;绝交。

(2)戮力:合力,并力。

(3)申:申明。

(4)重:加重,加深。昏姻:婚姻。秦、晋国有联姻关系。

(5)天祸:天降灾祸,指骊姬之乱。(6)无禄:没有福禄。这里指不幸。(7)即世;去世。

(8)俾:使。用:因为。奉祀;主持祭祀。这里指立为国君。

(9)韩之师:韩地的战争,指秦晋韩原之战。(10)厥:其,指秦穆公。(11)用:因而。集:成全。

(12)躬:亲身。擐:穿上。(13)跋履:跋涉。

(14)胤(yìn):后代。东方诸侯国的国君大多是虞、夏、商、周的后代。(15)旧德:过去的恩惠。(16)怒:指侵犯。疆场:边疆。(17)询:指商量。擅及郑盟:擅自与郑人订盟。

(18)疾:憎恶,憎恨。

(19)致命于秦;与秦国拼命。

(20)绥静:安定,安抚。

(21)大造:大功。西:指秦国。

(22)不吊:不善。

(23)寡:这里的意思是轻视。

(24)迭:同“轶”,越过,指侵犯。

(25)奸绝:断绝。我好:同我友好。

(26)保:同“堡”,城堡。

(27)殄(tiǎn)灭;灭绝。费(bi):滑国的都城,在今河南偃师附近。费滑即滑国。

(28)散离:拆散。兄弟:指兄弟国家。

(29)挠乱;扰乱。同盟:同盟国家,指郑国和滑国。

(30)犹愿:还是希望。

(31)即楚:亲近楚国。谋我:谋算我晋国。

(32)诱:开启。衷:内心。

(33)穆、襄:秦穆公和晋襄公。革命

(34)康、灵:秦康公和晋灵公。

(35)我之自出:秦康公是穆姬所生,是晋文公的外甥,所以说“自出”。

(36)阙翦:损害,削弱。

(37)蟊(mao)贼:本指吃庄稼的害虫,这里指晋国公于雍。

(38)悛(quan):悔改。

(39)河曲:晋国地名,在今山西永济东南。

(40)涑(Su)川:水名,在今山西西南部。

(41)俘:劫掠。王官:晋国地名,在今山西闻喜西。

(42)羁马:晋国地名,在今山西永济南。

(43)东道;晋国在秦国东边,所以称“东道”。不通:指两国断绝关系。

(44)君;指秦桓公。

(45)引:伸长。:脖子。

(46)蔗:大概,或许。抚:抚恤。

(47)称盟:举行盟会。

(48)狄难:指晋国同狄人打仗

(49)河县:晋国临河的县邑。

(50)箕:晋国地名,在今山西蒲县东北。郜(gdo):晋国地名,在今山西祁县西。

(51)芟(shan):割除。夷:伤害。农功:庄稼。

(52)虔刘:杀害,屠杀。边垂:边陲,边境。

(53)辅氏:晋国地名,在今陕西大荔东。聚:聚众抗敌。

(54)伯车:秦桓公之子。

(55)寡君:指晋历公。

(56)不详:不善。

(57)白狄:狄族的一支。及:与。同州:同在古雍州。

(58)婚姻;指晋文公在狄娶季隗。

(59)吏:指秦国传令的使臣。

(60)是用:因此。

(61)二三其德;三心二薏,反复无常。

(62)昭:明。昊:广大。秦三公:秦国穆公、康公、共公。楚三王:楚国成王、穆王、庄王。

(63)出入:往来。

(64)唯利是视:一心图利,唯利是图。

(65)不壹:不专一。

(66)昵就:亲近。

(67)帅以听命:率诸侯来听侯君王的命令。

(68)承宁:安定。

(69)不佞:不敏,不才。

(70)图:考虑。利之:对秦国有利。

【白话翻译】

夏天四月初五,晋历公派吕相去秦国断交,说:“从前我们先君献公与穆公相友好,心合力,用盟誓来明确两国关系,用婚姻来加深两国关系。上天降祸晋国,文公逃亡齐国,惠公逃亡秦国。不幸献公去逝,穆公不忘从前的交情,使我们惠公因此能回晋国主持祭祀。但是秦国又没有完成大的功劳,却同我们发生了韩原之战。事后穆公心里感到了后悔,因而成全了我们文公回国为君。这都是穆公的功劳。

“文公亲自戴盔披甲,跋山涉水,经历艰难险阻,征讨东方诸候国,虞、夏、商、周的后代都来朝见秦国君王,这就已经报答了秦国过去的恩德了。郑国人侵扰君王的边疆,我们文公率诸侯和秦国一起去包围郑国。秦国大夫不和我们国君商量,擅自同郑国订立盟约。诸侯都痛恨这种做法,要同秦国拼命。文公担心秦国受损,说服了诸侯,秦国军队才得以回国而没有受到损害,这就是我们对秦国有大恩大德之处。

“不幸文公去逝,穆公不坏好意蔑视我们故去的国君,轻视我们攘公,侵扰我们的淆地,断绝同我国的友好,攻打我们的城堡,灭绝我们的滑国,离间我们兄弟国家的关系,扰乱我们的盟邦,颠覆我们的国家。我们攘公没有忘记秦君以往的'功劳,却又害怕国家灭亡,所以才淆地的战斗。我们是希望穆公宽免我们的罪过,穆公卜同意,反而亲近楚国来算计我们。老天又眼,楚成王丧了命,穆公因此没有使侵犯我国的图谋得逞。

穆公和攘公去逝,康公和灵公即位。康公是我们先君献公的外甥,却又想损害我们公室,颠覆我们国家,率公子雍回国争位,让他扰乱我们的边疆,于是我们才有令狐之站。康公还不肯悔改,入侵我们的河曲,攻打我们的涑川,劫掠我们的王宫,夺走我们的羁马,因此我们才有了河曲之站。望东方的不通,正视因为康公断绝了同我们的友好关系。

“等到君王即位之后,我们景公伸长脖子望著西边说:‘恐怕要关照我们吧!’但君王还是不肯开恩同我国结为盟好,却乘我们遇上狄人祸乱之机,入侵我们临河的县邑,焚烧我们的萁、郜两地,抢割毁坏我们的庄稼,屠杀我们的边民,因此我们才有辅氏之站。君王也后悔两国战争蔓延,因而想向先君献公和穆公求福,派遣伯车来命令我们景公说:‘我们和你们相互友好,抛弃怨恨,恢复过去的友谊,以追悼从前先君的功绩。’盟誓还没有完成,景公就去逝了,因此我们国君才有了令狐的盟会。君王有产生了不善之心,背弃了盟誓。白狄和秦国同处雍州,是君王的仇敌,却是我们的姻亲。君王赐给我们命令说:‘我们和你们一起攻打狄人。’我们国君不敢顾念姻亲之好,畏惧君王的威严,接受了君王使臣攻打狄人的命令。但君王又对狄人表示友好,对狄人说:‘晋国将要攻打你们。’狄人表面上答应了你们的要求,心里却憎恨你们的做法,因此告诉了我们。楚国人同样憎恨君王反复无常,也来告诉我们说;‘秦国背叛了令狐的盟约,而来向我们要求结盟。他们向著皇天上帝、秦国的三位先公和楚国的三位先王宣誓说:‘我们虽然和晋国有来往,当我们只关注利益。’我讨厌他们反复无常,把这些事公开,以便惩戒那些用心不专一的人。’诸侯们全都听到了这些话,因此感到痛心疾首,都来和我亲近。现在我率诸侯前来听命,完全是为了请求盟好。如果君王肯开恩顾念诸侯们,哀怜寡人,赐我们缔结盟誓,这就是寡人的心愿,寡人将安抚诸侯而退走,哪里敢自求祸乱呢?如果君王不施行大恩大德,寡人不才,恐怕就不能率诸侯退走了,我谨向全部意思都向君王德左右执行宣布了,望他们权衡怎样才对秦国有利。”

【点评】

这是一篇满有意义的文章。文章粗看挺吓人,完完全全是晋国声讨秦国的战斗檄文。在文中秦国的形象完全是个反复无常,见义忘利的“小人”,然而实际上,我们读者大可不必如此费神,秦晋本是亲家,国家利益使之在后来反目成仇,谁是谁非,无法分辨,就算是史学专家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呢,反倒轻松了——文章文辞犀利,一气呵成,

吕相是晋国大臣,名叫魏相,因食邑在吕,所以又称吕相。春秋时这种情况大概不少。商鞅本名公孙鞅,因采邑分封于商地,又称商鞅。后来因为大家喜欢用商鞅这个名字,一般人反而不知他的本名了。两国的恩怨,错综复杂,源远流长,本不是可以信口开河的事情。然而吕相极尽褒贬之能把晋国说成是吃亏上当,为人所欺的“善人”,而秦国却是奸佞不堪,反得无常的“小人”。

有关秦穆公的“事迹”,帮助过晋国的,如遣返被俘的晋惠公、秦国助重耳上台的善事,为吕相“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而秦人背着晋国窃于郑盟之事,却大书特书,说什么晋国帮了秦国铲事,平了诸侯对秦国的义愤,甚至将晋国率先发难,在淆之战偷袭秦军也说得理由十足,令人无法不信!

秦穆公之后,秦晋之间的交恶,曲自然又是在秦而不晋。秦桓公与晋景公时,秦晋的交战原因又被吕相说是由于秦军的挑衅。而到了吕相所侍的晋厉公时,在对待白狄部落的事件上,秦人的形象又是反复在晋与白狄之间进行挑拨生事的卑鄙无耻之人!

吕相是个辨才,在晋史中也许不是太出名的角色,竟也是如此厉害。更不用说以后的其他晋国历史的“明星”们了!

【解析】

照吕相的说法,秦国及其国君秦桓公真的是十恶不赦了,芑止断交,就是亡国灭种都罪有应得,死有余辜。

这就是言辞的力量。他们没有象索绪尔、乔姆期基等人那样发明出一套深奥的语言学理论,没有象福柯那样专心研究话语同权利的关系,也没有像六朝时期的佛典翻译家和文学家那样专门研究过语言问题;但他们是天才的运用言语的人,是天才的演说家和雄辩家。他们凭天赋悟出了言辞懂得力量说话的艺术和利用言辞的技巧。同时,他们也是天才的心理学家,凭直觉把人心、人性摸了个透。因此,他们悟出锋利,有含蓄深沉;指向明确,又无所不包;温文尔雅,却又处处逼人,把言辞的力量发挥到了及至,无法再淋漓尽致了。

他们达到的效果,是在不经意之中自然而然把白的说成黑的,方的说成圆的,错的说成对的,反的说成对的,大的说成小的,小的说成大的,让听者确信不疑,确信说者对了,自己错了,确信真理和道义在说者手中,而不在自己一方。

他们的目的不外乎是为了达到某一目的,在此前提下,最妙的是不经意和自然而然,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落入圈套,等明白过来以后才大呼上当,他们充分利用了语言的张力,利用了语言的模糊性,以及语言的开放性和遮蔽功能,再加上逻辑上偷梁换柱的手法,制造语言的和思维的种种陷阱,让对手无法摆脱语言的罗网。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说客并非易事。起码的条件是口齿伶俐,巧舌若簧,天资聪颖,脑子灵活,悟性很高,工于心计。还要受过良好的教育,有厂泛的阅历,天文地理、世事人情无所不晓,博古通今。然后要有心得理素质上的优势,知己知彼,胸有成竹,随机应变,在任何情况下都面不改色心不跳,善于控制喜怒哀乐,让它们在适当的时机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并且善于抓住对手的弱点发起猛攻,夺取心理上的制高点。此外,还要借助权势,以某君主、某实力派人物、某名人为靠山,以此增加话语的含金量和穿透力,尤其是话语的权威性,居高临下地、游刃有余地进行表演。

所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古人早把这一套捉摸透了。聪明的君主深懂决战不止在战场,平时用酒肉钱物蓄养各色人才,像孟尝君那样养上一群鸡狗盗之徒,到关键时刻就派上了用场。如今的一些大款们,也可以学学古人的这种远见卓识,有余钱时,收养一些特殊人才,到时候就会受益无穷。不要目光短浅,不要吝惜钱财,不要只盯住眼前一点一滴的得失。胸有鸿鸿鹄之志者,大可以从古人那里学到不少法宝从而使自己鹤立鸡群,出类拔萃。

不过,现在似乎是一个不大适合培养说客,或者叫优秀演说家、辩才的时代。人们都很忙,或者忙于发财,忙于出名,忙于做官,忙于出国,或者忙于生计,几乎很少有闲暇来培养这种特殊的艺术才能。再说,现在的人更讲实№,更讲直来直去赤裸裸地交往,都讨厌能说会道的花言巧语,把这种专利拱手送给了街头骗子和“厚黑学”家们,让他们在现代化的繁忙之中转空子大发横财,而上当受骗的人或者不会厚黑,或者不在乎,或者怕麻烦,几乎不会同街头骗子和厚黑专家计较。更多文言文学习文章敬请关注“诗词网文言文阅读”的古文观止栏目。

比较一下可以发现,春秋战国时代的说客们水平固然很高,但他们并非完全没有良心,也并非完全不讲道义。首无,他们绝对忠于自己的主子。既然主子出血养了他们,主子就成了“有奶便是娘”亲娘,即使肝脑涂地,也不会背叛主子。其次,他们有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他们把自己的才华、天赋、技艺、精力,有时甚至是生命,都用在维护他们所属的国家利益之上。绝对不会用来谋取一己的私利。这就体现了很高的觉悟和教养,坑蒙拐骗使用来对付敌人的,而不是用来对付自己人的。对自己人要讲仁、义、礼、智信;对敌人则在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的氛围中展现自己的才华和天赋。

两相对比,说客与骗子、厚黑家的本质区别,便以一目了然了。

【相关成语】

秦晋之好:qín jìn zhī hǎo,解释:春秋时,秦晋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泛指两家联姻。

痛心疾首:tòng xīn jí shǒu,解释:疾首:头痛。形容痛恨到了极点。

惟利是图:wéi lì shì tú,解释:一心为利,别的什么都不顾。

唯命是从:wéi mìng shì cóng,解释:是命令就服从,不敢有半点违抗。

篇5:《吕相绝秦》文言文鉴赏

《吕相绝秦》

出处:《左传》

夏四月戊午,晋侯使吕相绝秦(1),曰:“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2),申之以盟誓(3),重之以昏姻(4)。天祸晋国(5),文公如齐,惠公如秦。无禄(6),献公即世(7)。穆公不忘旧德,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于晋(8)。又不能成大勋,而为韩之师(9)。亦悔于厥心(10),用集我文公(11)。是穆之成也。

“文公躬擐甲胄(12),跋履山川(13),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侯,虞、夏、商、周之见而朝诸秦(14),则亦既报旧德矣(15)。郑人怒君之疆埸(16),我文公帅诸候及秦围郑。秦大夫不询于我寡君,擅及郑盟(17)。诸候疾之(18),将致命于秦(19)。文公恐惧,绥静诸侯(20),秦师克还无害,则是我有大造于西也(21)。

“无禄,文公即世;穆为不吊(22),蔑死我君,寡我襄公(25),迭我淆地(26),奸绝我好(27),代我保城(26)。殄灭我费滑(27),散离我兄弟(28),挠乱我同盟(29),倾复我国家。我襄公未忘君之旧勋,而惧社稷之陨,是以有淆之师。犹愿放罪于穆公(30),穆公弗听,而即楚谋我(31)。天诱其衷(32),成王陨命,穆公是以不克逞志于我。

“穆、襄即世(33),康、灵即位(34)。康公,我之自出(35),又欲阙翦我公室(36),倾覆我社稷,帅我螫贼(37),以来荡摇我边疆,我是以有令狐之役。康犹不俊(38),入我河曲(39),伐我涑川(40),俘我王官(41),翦我羁马(42),我以是有河曲之战。东道之不通(43),则是康公绝我好也。

“及君之嗣也(44),我君景公引西望曰(45):‘庶抚我乎(46)!’君亦不惠称盟(47),利吾有狄难(48),入我河县(49),焚我箕、郜(50),芟夷我农功(51),虔刘我边垂(52),我以是有辅氏之聚(53)。君亦悔祸之延,而欲徼福于先君献、穆,使伯车来命我景公曰(54):‘吾与女同好弃恶,复修旧德,以追念前勋。’言誓未就,景公即世,我寡君是以有令狐之会(55)。君又不祥(56),背弃盟誓。白狄及君同州(57),君之仇谁,而我昏姻也(58)。君来赐命曰:‘吾与女代狄。’寡君不敢顾昏姻。畏君之威,而受命于吏(59)。君有二心于狄,曰:‘晋将伐女。’狄应且憎,是用告我(60)。楚人恶君之二三其德也(61),亦来告我曰:‘秦背令狐之盟,而来求盟于我:“昭告与昊天上帝、秦三公、楚三王曰(62):‘余虽与晋出入(63),余唯利是视(64)。’”不谷恶其无成德,则用宣之,以惩不壹(65)。’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66)。寡人帅以听命(67),唯好是求。君若惠顾诸侯,矜哀寡人,而赐之盟,则寡人之愿也,其承宁诸侯以退(68),岂敢徼乱?君若不施大惠,寡人不佞(69),其不能以诸候退矣。敢尽布之执事,俾执事实图利之(70)。”

篇6:《吕相绝秦》文言文鉴赏

(1)晋侯;晋厉公。吕相,晋国大夫,魏锜的儿子魏相,因食色在吕,又称吕相。绝;绝交。

(2)戮力:合力,并力。

(3)申:申明。

(4)重:加重,加深。昏姻:婚姻。秦、晋国有联姻关系。

(5)天祸:天降灾祸,指骊姬之乱。(6)无禄:没有福禄。这里指不幸。(7)即世;去世。

(8)俾:使。用:因为。奉祀;主持祭祀。这里指立为国君。

(9)韩之师:韩地的战争,指秦晋韩原之战。(10)厥:其,指秦穆公。(11)用:因而。集:成全。

(12)躬:亲身。擐:穿上。(13)跋履:跋涉。

(14)胤(yìn):后代。东方诸侯国的国君大多是虞、夏、商、周的后代。(15)旧德:过去的恩惠。(16)怒:指侵犯。疆场:边疆。(17)询:指商量。擅及郑盟:擅自与郑人订盟。

(18)疾:憎恶,憎恨。

(19)致命于秦;与秦国拼命。

(20)绥静:安定,安抚。

(21)大造:大功。西:指秦国。

(22)不吊:不善。

(23)寡:这里的意思是轻视。

(24)迭:同“轶”,越过,指侵犯。

(25)奸绝:断绝。我好:同我友好。

(26)保:同“堡”,城堡。

(27)殄(tiǎn)灭;灭绝。费(bi):滑国的都城,在今河南偃师附近。费滑即滑国。

(28)散离:拆散。兄弟:指兄弟国家。

(29)挠乱;扰乱。同盟:同盟国家,指郑国和滑国。

(30)犹愿:还是希望。

(31)即楚:亲近楚国。谋我:谋算我晋国。

(32)诱:开启。衷:内心。

(33)穆、襄:秦穆公和晋襄公。革命

(34)康、灵:秦康公和晋灵公。

(35)我之自出:秦康公是穆姬所生,是晋文公的外甥,所以说“自出”。

(36)阙翦:损害,削弱。

(37)蟊(mao)贼:本指吃庄稼的害虫,这里指晋国公于雍。

(38)悛(quan):悔改。

(39)河曲:晋国地名,在今山西永济东南。

(40)涑(Su)川:水名,在今山西西南部。

(41)俘:劫掠。王官:晋国地名,在今山西闻喜西。

(42)羁马:晋国地名,在今山西永济南。

(43)东道;晋国在秦国东边,所以称“东道”。不通:指两国断绝关系。

(44)君;指秦桓公。

(45)引:伸长。:脖子。

(46)蔗:大概,或许。抚:抚恤。

(47)称盟:举行盟会。

(48)狄难:指晋国同狄人打仗

(49)河县:晋国临河的县邑。

(50)箕:晋国地名,在今山西蒲县东北。郜(gdo):晋国地名,在今山西祁县西。

(51)芟(shan):割除。夷:伤害。农功:庄稼。

(52)虔刘:杀害,屠杀。边垂:边陲,边境。

(53)辅氏:晋国地名,在今陕西大荔东。聚:聚众抗敌。

(54)伯车:秦桓公之子。

(55)寡君:指晋历公。

(56)不详:不善。

(57)白狄:狄族的一支。及:与。同州:同在古雍州。

(58)婚姻;指晋文公在狄娶季隗。

(59)吏:指秦国传令的使臣。

(60)是用:因此。

(61)二三其德;三心二薏,反复无常。

(62)昭:明。昊:广大。秦三公:秦国穆公、康公、共公。楚三王:楚国成王、穆王、庄王。

(63)出入:往来。

(64)唯利是视:一心图利,唯利是图。

(65)不壹:不专一。

(66)昵就:亲近。

(67)帅以听命:率诸侯来听侯君王的'命令。

(68)承宁:安定。

(69)不佞:不敏,不才。

(70)图:考虑。利之:对秦国有利。

篇7:《吕相绝秦》文言文鉴赏

这是一篇满有意义的文章。文章粗看挺吓人,完完全全是晋国声讨秦国的战斗檄文。在文中秦国的形象完全是个反复无常,见义忘利的“小人”,然而实际上,我们读者大可不必如此费神,秦晋本是亲家,国家利益使之在后来反目成仇,谁是谁非,无法分辨,就算是史学专家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呢,反倒轻松了——文章文辞犀利,一气呵成,

吕相是晋国大臣,名叫魏相,因食邑在吕,所以又称吕相。春秋时这种情况大概不少。商鞅本名公孙鞅,因采邑分封于商地,又称商鞅。后来因为大家喜欢用商鞅这个名字,一般人反而不知他的本名了。两国的恩怨,错综复杂,源远流长,本不是可以信口开河的事情。然而吕相极尽褒贬之能把晋国说成是吃亏上当,为人所欺的“善人”,而秦国却是奸佞不堪,反得无常的“小人”。

有关秦穆公的“事迹”,帮助过晋国的,如遣返被俘的晋惠公、秦国助重耳上台的善事,为吕相“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而秦人背着晋国窃于郑盟之事,却大书特书,说什么晋国帮了秦国铲事,平了诸侯对秦国的义愤,甚至将晋国率先发难,在淆之战偷袭秦军也说得理由十足,令人无法不信!

秦穆公之后,秦晋之间的交恶,曲自然又是在秦而不晋。秦桓公与晋景公时,秦晋的交战原因又被吕相说是由于秦军的挑衅。而到了吕相所侍的晋厉公时,在对待白狄部落的事件上,秦人的形象又是反复在晋与白狄之间进行挑拨生事的卑鄙无耻之人!

吕相是个辨才,在晋史中也许不是太出名的角色,竟也是如此厉害。更不用说以后的其他晋国历史的“明星”们了!

篇8:《吕相绝秦》文言文鉴赏

夏天四月初五,晋历公派吕相去秦国断交,说:“从前我们先君献公与穆公相友好,心合力,用盟誓来明确两国关系,用婚姻来加深两国关系。上天降祸晋国,文公逃亡齐国,惠公逃亡秦国。不幸献公去逝,穆公不忘从前的交情,使我们惠公因此能回晋国主持祭祀。但是秦国又没有完成大的功劳,却同我们发生了韩原之战。事后穆公心里感到了后悔,因而成全了我们文公回国为君。这都是穆公的功劳。

“文公亲自戴盔披甲,跋山涉水,经历艰难险阻,征讨东方诸候国,虞、夏、商、周的后代都来朝见秦国君王,这就已经报答了秦国过去的恩德了。郑国人侵扰君王的边疆,我们文公率诸侯和秦国一起去包围郑国。秦国大夫不和我们国君商量,擅自同郑国订立盟约。诸侯都痛恨这种做法,要同秦国拼命。文公担心秦国受损,说服了诸侯,秦国军队才得以回国而没有受到损害,这就是我们对秦国有大恩大德之处。

“不幸文公去逝,穆公不坏好意蔑视我们故去的国君,轻视我们攘公,侵扰我们的淆地,断绝同我国的友好,攻打我们的城堡,灭绝我们的滑国,离间我们兄弟国家的关系,扰乱我们的盟邦,颠覆我们的国家。我们攘公没有忘记秦君以往的功劳,却又害怕国家灭亡,所以才淆地的战斗。我们是希望穆公宽免我们的罪过,穆公卜同意,反而亲近楚国来算计我们。老天又眼,楚成王丧了命,穆公因此没有使侵犯我国的图谋得逞。

穆公和攘公去逝,康公和灵公即位。康公是我们先君献公的外甥,却又想损害我们公室,颠覆我们国家,率公子雍回国争位,让他扰乱我们的边疆,于是我们才有令狐之站。康公还不肯悔改,入侵我们的河曲,攻打我们的涑川,劫掠我们的王宫,夺走我们的羁马,因此我们才有了河曲之站。望东方的不通,正视因为康公断绝了同我们的友好关系。

“等到君王即位之后,我们景公伸长脖子望著西边说:‘恐怕要关照我们吧!’但君王还是不肯开恩同我国结为盟好,却乘我们遇上狄人祸乱之机,入侵我们临河的县邑,焚烧我们的萁、郜两地,抢割毁坏我们的庄稼,屠杀我们的边民,因此我们才有辅氏之站。君王也后悔两国战争蔓延,因而想向先君献公和穆公求福,派遣伯车来命令我们景公说:‘我们和你们相互友好,抛弃怨恨,恢复过去的友谊,以追悼从前先君的功绩。’盟誓还没有完成,景公就去逝了,因此我们国君才有了令狐的盟会。君王有产生了不善之心,背弃了盟誓。白狄和秦国同处雍州,是君王的仇敌,却是我们的姻亲。君王赐给我们命令说:‘我们和你们一起攻打狄人。’我们国君不敢顾念姻亲之好,畏惧君王的威严,接受了君王使臣攻打狄人的命令。但君王又对狄人表示友好,对狄人说:‘晋国将要攻打你们。’狄人表面上答应了你们的要求,心里却憎恨你们的做法,因此告诉了我们。楚国人同样憎恨君王反复无常,也来告诉我们说;‘秦国背叛了令狐的盟约,而来向我们要求结盟。他们向著皇天上帝、秦国的三位先公和楚国的三位先王宣誓说:‘我们虽然和晋国有来往,当我们只关注利益。’我讨厌他们反复无常,把这些事公开,以便惩戒那些用心不专一的人。’诸侯们全都听到了这些话,因此感到痛心疾首,都来和我亲近。现在我率诸侯前来听命,完全是为了请求盟好。如果君王肯开恩顾念诸侯们,哀怜寡人,赐我们缔结盟誓,这就是寡人的心愿,寡人将安抚诸侯而退走,哪里敢自求祸乱呢?如果君王不施行大恩大德,寡人不才,恐怕就不能率诸侯退走了,我谨向全部意思都向君王德左右执行宣布了,望他们权衡怎样才对秦国有利。”

篇9:夏四月戊午晋侯使吕相绝阅读答案及翻译

夏四月戊午晋侯使吕相绝阅读答案及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题。

夏四月戊午,晋侯使吕相绝秦,曰:“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天祸晋国,文公如齐,惠公如秦。无禄,献公即世。穆公不忘旧德,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于晋。又不能成大勋,而为韩之师。亦悔于厥心,用集我文公。是穆之成也。

“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侯,虞、夏、商、周之见而朝诸秦,则亦既报旧德矣。郑人怒君之疆埸,我文公帅诸侯及秦围郑。秦大夫不询于我寡君,擅及郑盟。诸侯疾之,将致命于秦。文公恐惧,绥靖诸侯,秦师克还无害,则是我有大造于西也。

“无禄,文公即世;穆为不吊,蔑死我君,寡我襄公,迭我淆地,奸绝我好,代我保城。殄灭我费滑,散离我兄弟,扰乱我同盟,倾复我国家。我襄公未忘君之旧勋,而惧社稷之陨,是以有淆之师。犹愿放罪于穆公,穆公弗听,而即楚谋我。天诱其衷,成王陨命,是以不克逞志于我。

“穆、襄即世,康、灵即位。康公,我之自出,又欲阙翦我公室,倾覆我社稷,帅我螫贼,以荡摇我边疆,我是以有令狐之役。康犹不俊,入我河曲,伐我涑川,俘我王官,翦我羁马,我以是有河曲之战。东道之不通,则是康公绝我好也。

“及君之嗣也,我君景公引西望曰:‘庶抚我乎!’君亦不惠称盟,利吾有狄难,入我河县,焚我箕、郜,芟夷我农功,虔刘我边垂,我以是有辅氏之聚。君亦悔祸之延,而欲徼福于先君献、穆,使伯车来命我景公日:‘吾与女同好弃恶,复修旧德,以追念前勋。’言誓未就,景公即世,我寡君是以有令狐之会。君又不祥,背弃盟誓。白狄及君同州,君之仇雠,而我昏姻也。君来赐命曰:‘吾与女代狄。’寡君不敢顾昏姻。畏君之威,而受命于吏。君有二心于狄,日:‘晋将伐女。’狄应且憎,是用告我。楚人恶君之二三其德也,亦来告我日:‘秦背令狐之盟,而来求盟于我:“昭告与昊天上帝、秦三公、楚三王曰:‘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不谷恶其无成德,则用宣之,以惩不壹。’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寡人帅以听命,唯好是求。君若惠顾诸侯,矜哀寡人,而赐之盟,则寡人之愿也,其承宁诸侯以退,岂敢徼乱?君若不施大惠,寡人不佞,其不能以诸候退矣。敢尽布之执事,  俾执事实图利之。”

8、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文公恐惧,绥靖诸侯    绥:安抚

B、寡我襄公,迭我淆地    迭:侵扰

C、穆公弗听,而即楚谋我  谋:商量

D、是以不克逞志于我    克:能够

9、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①是穆之成也    ②此诚意急存亡之秋也。

B、①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    ②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

c、①则用宣之,以惩不壹。    ②申之以孝悌之义。

D、①东道之不通,则是康公绝我好也  ②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参考答案:

8C   9C

(鲁成公十三年)夏季四月戊午日,晋厉公让魏铸之子魏相写信与秦国断绝关系,信中说:“过去我们献公和秦国穆公友好,并力同心,共同用盟誓来约束,并用通婚来加固友好关系。上天降祸到晋国,让文公重耳到了齐国,惠公夷吾到了秦国。不幸,献公下世。穆公没有忘记原来晋国的恩德,让我惠公能够继续供奉晋国的祖先。但惠公没有能建立大功,而却在韩地兴师与秦国打仗。但他后来内心悔恨,用来成就了我们文公,这是穆公成就了我们。

我们文公亲身披戴甲胄,跋涉山川,跨越险阻,征伐东部的诸侯,使虞、夏、商、周的后代都向秦国朝见,那文公也就已经报了秦国原来对我们的恩德了。郑国人去激怒你们边疆的守卫,我们文公率领诸侯同秦国一起包围郑国。秦国的大夫们不向我们君主征求意见,擅自同郑国订盟。诸侯对秦国很痛恨,要进攻秦国,文公恐惧,安抚镇定了诸侯,秦军才顺利回去没有受到损害。这是我对西部邻国有大功劳。

不幸,文公下世,穆公不干好事,轻视我们死去的君主,小看我们襄公,突然袭击我们的肴地,断绝了与我们的友好,侵伐我们的城堡,灭掉我们的滑国,拆散了我们的兄弟国家,阻挠扰乱我们的同盟,颠覆我们的国家。我们襄公没有忘记你们原来对我们的功劳,害怕社稷的灭亡,所以发动了肴地的战役。但还是希望得到穆公的谅解。穆公不听从我们的意见,而跟楚国来谋划我们。可上天之心顺从我们,楚成王恰在这时死去,穆公所以不能从我们这里得到满足。

秦穆公、晋襄公下世,秦康公、晋灵公即位。康公,是晋献公女儿穆姬所生,但他又想要损害我们的公室,颠覆我们的国家,带领着公子雍那个危害我们的贼人,用他来动摇我们的边疆,我们因此进行了令狐战役。康公还不改过,率军进入我们的河曲,进攻我们的涑川,俘虏了我们王官地方的人民,夺取了我们的羁马,我们因此而进行了河曲战役。你们东方的道路不通,是因为康公拒绝了我们对你们的友好。

“等到你继承了君位,我君景公伸着脖子向西望着说:‘希望来抚恤我们吧。’可你也不给我们恩惠来与我们举行盟会,反而利用狄人进攻我们,率军进入我们黄河沿岸县份,焚掠了我们的箕地、郜地,抢劫收割了那里的庄稼,屠杀我们边地人民,我们因此才发动辅氏战役来抵抗。你也害怕祸患的延续,而想求得先君献公、穆公的福佑,派伯车来命令我们景公说:‘我与你共同友好放弃怨恶,重新恢复过去的友好关系,用来追怀前人的功绩。’发出的誓言还没有写下来,景公下世了,我们君主所以才与你举行令狐会盟。你又不干好事,背弃了盟誓。白狄与你同在一地,他是你的仇人,却跟我们有婚姻关系。你来向我们下命令说:‘我与你一起征伐狄人。’我们君主不敢顾及婚姻关系,畏惧你的'威力,而给官吏下了征伐狄人的命令。可你对狄人又持两种态度,告诉他们说:‘晋国正准备进攻你们。’狄人一面接受你的消息,一面又对你憎恶,所以就把这些告诉了我们。楚国人讨厌你们的左右摇摆,也来告我们说:‘秦国背叛令狐之盟,而来要求与我们建立同盟,在我们这里祭奠并明白地告诉苍天上帝、秦国的穆、康、共三公与楚国的成、穆、庄三王说:我虽然与晋国往来,但我是只看利益而行动。我们君主憎恶秦国没有稳定的道德立场,所以把这事暴露出来,用来惩戒那些不能始终如一者。’诸侯们都听到你在楚国说的这些话,对你痛恨到极点,都亲近我们晋国。我们仍然率领着他们听从你的命令,只想求得同你们友好。你如果能很好地体谅照顾各位诸侯,同情怜悯我们,而给予订立盟约的机会,那就是我们的愿望了,可以让诸侯退兵,哪里敢寻求战乱呢?你如果不肯施予大的恩惠,我没有才能,那也就不能让诸侯们退兵了。请将这些都向你们执掌权力者公布,以便让你们那些执掌权力的人好好考虑怎样有利。

《左传》原文翻译及赏析

我国历代公文体制、名称、用途简介

After the elections原文及翻译

猜古诗词的谜语

临城范文杰之死

范仲淹《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原文赏析

《蔺相如墓》《咏蔺相如》原文阅读答案

《秦楚之际月表》阅读答案

书愤原文及翻译

檄,檄李峤,檄的意思,檄赏析

《吕相绝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吕相绝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吕相绝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锦集9篇)】相关文章:

《筠州学记》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2022-12-10

《廉颇蔺相如列传》课文教案设计2022-09-20

白头吟,白头吟李白,白头吟的意思,白头吟赏析2023-08-27

《宋史·列传一百八十七》的阅读答案解析及译文翻译2023-03-07

廉颇蔺相如列传古今异义及成语总结2022-04-30

苏教版高一作文必修文言文2023-11-17

《三国志·孟光传》阅读练习题及翻译2022-08-07

文心雕龙翻译2023-11-26

高中语文《吾彦传》原文及译文2023-04-07

高二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202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