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书列传十四》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时间:2023-08-07 08:19:01 阅读答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周书列传十四》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精选10篇)由网友“流年”投稿提供,这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过的《周书列传十四》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供大家阅读参考。

《周书列传十四》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篇1:《周书》列传第二十二阅读答案及翻译

《周书》列传第二十二阅读答案及翻译

窦炽,字光成,扶风平陵人也。父略,平远将军。炽性严明,有谋略,美须髯,身长八尺二寸。少从范阳祁忻受《毛诗》《左氏春秋》,略通大义。善骑射,膂力过人。魏正光末,炽乃随略避乱定州,因投于葛荣。荣欲官略,略不受。荣疑其人有异志,遂留略于冀州,将炽及炽兄善随军。

魏永安元年,朱荣破葛荣,炽乃将家随荣于并州。时葛荣别帅韩娄数万人据蓟城,不下,以炽为都督,从骠骑将军侯深讨之。炽手斩娄,以功拜扬烈将军。

魏孝武即位,茹茹等诸番并遣使朝贡,帝临轩宴之。有鸱飞鸣于殿前,帝素知炽善射,因欲示远人,乃给炽御箭两只,命射之。鸱乃应弦而落,诸番人咸叹异焉。时帝与齐神武构隙,以炽有威重,堪处爪牙之任,拜阁内大都督。

魏废帝元年,炽除原州刺史。抑挫豪右,申理幽滞。在州十载,甚有政绩。州城之北,有泉水焉,尝〖ZZ1〗与僚吏宴于泉侧,因酌水自饮曰:“吾在此州,唯当饮水而已。”及去职之后,人吏感其遗惠,每至此泉者,莫不怀之。

世宗以炽前朝忠勋,望实兼重,欲独为造第。辞以天下未定,干戈未偃,不宜辄发徒役。世宗不许。寻而帝崩,事方得寝。

天和五年,出为宜州刺史。先是,太祖田于渭北,令炽与晋公护分射走兔,炽一日获十七头,护获十一头。护耻其不及,因以为嫌。至是,又以高祖年长,因劝护归政之议,护恶之,故左迁焉。

炽既朝之元老,名位素隆,至于军国大谋,常与参议。尝有疾,高祖至其第而问之,因赐金石之药。帝于大德殿将谋伐齐,炽时年已衰老,乃扼腕曰:“臣虽朽迈,请执干橹,首启戎行。得一睹诛剪鲸鲵,廓清寰宇,省方观俗,登岳告成,然后归魂泉壤,无复余恨。”齐平之后,帝乃召炽历观相州宫殿。

及宣帝营建东京,以炽为京洛营作大监。宫苑制度,皆取决焉。隋文帝辅政,停洛阳宫作,炽请入朝。属尉迟迥举兵,炽乃移入金墉城,简练关中军士得数百人,与洛阳刺史元亨同心固守。属隋文帝初为相国,百官皆劝进。自以累代受恩,遂不肯署笺。

隋文帝践极,拜太傅。开皇四年八月薨。

(选自《周书》列传第二十二,有删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投于葛荣 投:投靠

B.事方得寝 寝:停下

C.无复余恨 恨:怨恨

D.简练关中军士得数百人 简:挑选

10.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荣疑其人有异志 其皆出于此乎

B.因欲示远人 因人之力而敝之

C.尝与僚吏宴于泉侧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D.又以高祖年长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11.以下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窦炽备受皇帝敬重的一组是

①以炽为都督,从骠骑将军侯深讨之

②至于军国大谋,常与参议

③高祖至其第而问之,因赐金石之药

④齐平之后,帝乃召炽历观相州宫殿

⑤世宗以炽前朝忠勋,望实兼重,欲独为造第

⑥属隋文帝初为相国,百官皆劝进

A. ①②④ B.①③⑥ C. ③④⑤ D. ②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窦炽仪表不凡,须髯英美,身高八尺二寸,性情严肃明达,有计谋韬略,善于骑马射箭,体力超过常人,从小跟范阳的`祁忻学习。

B.魏孝武帝在朝堂设宴招待茹茹等番国使者时,让窦炽用御箭将在殿前飞鸣的猫头鹰射下来,赢得了各蕃邦客人的赞叹。

C.西魏废帝时窦炽任原州刺史,打击豪强地主,清理沉滞积压的案件,任刺史十年,政绩突出,十分清廉,赢得百姓爱戴。

D.窦炽任宜州刺史时与宇文护跟随宇文泰打猎,宇文泰命二人射杀野兔,宇文护不及窦炽,因而恼恨他,降低了他的职务。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及去职之后,人吏感其遗惠,每至此泉者,莫不怀之。(5分)

(2)辞以天下未定,干戈未偃,不宜辄发徒役。(5分)

参考答案

9.C(恨,遗憾。)

10. D(A.代词,这;表示揣测语气,大概。B.连词,因而;介词,凭借。C.介词,同,和;动词,结交,亲附。D.因为)

11. C(①“以炽为都督”的是朱荣,并非皇帝。⑥隋文帝刚任宰相时,朝中百官都劝窦炽称帝,他认为自己世代受朝廷恩惠,便不肯接受。)

12. D(“窦炽与宇文护跟随宇文泰打猎”一事,发生在任宜州刺史前。降低窦炽的职务,是因为武帝宇文邕年龄已经长大,窦炽劝宇文护将朝政归还武帝掌管,宇文护很是恼恨他。) 四、(24分)

13. (1)等到他离职以后,官吏百姓感念他遗留的恩惠,每到这处泉水旁,没有人不想念他。 (2)(窦炽)以天下还未平定,战争还未止息,不应该轻易征发工役为理由拒绝。

参考译文

窦炽,字光成,扶风平陵人。窦炽的父亲窦略被封为平远将军。窦炽性情严肃明达,有计谋韬略。须髯英美,身高八尺二寸,仪表不凡。从小师从范阳的祁忻,学习《毛诗》和《左氏春秋》,粗通其中的大义。他善于骑马射箭,体力超过常人。北魏正光末年,他随父亲逃难到定州,投奔了葛荣。葛荣想让窦略做官,窦略不接受。葛荣怀疑他有二心,便将他留在冀州,让窦炽和窦善兄弟二人跟随军队。

魏永安元年,朱荣打败葛荣,窦炽才带领全家随朱荣迁至并州。这时葛荣的别帅韩娄等占据蓟城,朱荣的军队久攻不下,便任窦炽为都督,跟从骠骑将军侯深前往讨伐,窦炽亲手将韩娄斩杀。因立功被封为扬烈将军。

魏孝武帝即位后,茹茹等番国都派使者朝拜,并奉献贡物,孝武帝亲临朝堂设宴招待他们。这时,一只猫头鹰鸣叫着在殿前飞来飞去。武帝知道窦炽善于射箭,因而想向远方的客人夸示,便给了窦炽两只御箭,命他将猫头鹰射下,猫头鹰随着弦声响过便落了下来,各番邦的客人都惊异得连连赞叹。这时,孝武帝与齐朝神武帝之间产生分岐,孝武帝因窦炽威名颇重,可以充任自己的心腹爪牙,便封他为阁内大都督。

西魏废帝元年(552),他任原州刺史。在任上他打击豪强地主,清理沉滞积压的案件。任刺史十年,政绩突出。原州城北有一处泉水,曾与僚属官吏在泉水旁边宴饮,因而斟了一杯泉水一饮而尽,说:“我在这个州,只应当饮泉水,其他一无所求。”等到他离职以后,官吏百姓感念他遗留的恩惠,每到这处泉水旁,没有人不想念他。

世宗(周明帝)顾念他是前朝旧臣,功勋和名望都很重,想单独为他建造府第。他以天下还未平定,战争还未止息,不应该轻易征发工役为理由拒绝。周明帝不允许。不久明帝去世,事情才停下来。

天和五年(570),他出任宜州刺史。先前宇文泰在渭北打猎,命窦炽与宇文护分别射杀奔走的野兔,窦炽射得十七只,宇文护仅十一只。宇文护为此感到羞耻,因而嫌弃他。这时,窦炽又因为武帝宇文邕年龄已经长大,因而劝宇文护将朝政归还武帝掌管,宇文护很是恼恨他,所以降低了他的职务。

他为朝中元老,名高望隆,军中大事,武帝常与他商议。他曾经患病,周武帝亲自到家中去探视,并赐给他贵重的药品。武帝在大德殿商议讨伐北齐,窦炽年纪已经高迈,仍扼腕慷慨陈词:“我虽然已年迈老朽,请求披坚执锐,愿首先与敌人交战,再看一看那些凶恶的人怎样被杀戮。廓清环宇,到天下四方观风问俗。登上山岳祭拜天地,宣告大功告成,然后闭目屏气,魂归黄泉,不再有什么遗憾。”北齐被平定之后,武帝与窦炽一起游遍相州的齐国宫殿。

等到周宣帝营建东京洛阳,命窦炽任京洛营作大监,宫殿苑林的布局规划,都由他来决定。杨坚任宰相辅助北周朝政,停止了洛阳宫殿的兴建,窦炽请求回朝。尉迟迥举兵反叛,他便移入金墉城,挑选训练关中军士几百人,与洛州刺史元亨同心协力,共同把守。隋文帝刚任宰相时,朝中百官都劝窦炽称帝,他认为自己世代受朝廷恩惠,便不肯接受。

文帝杨坚即皇帝位,封他为太傅。开皇四年(584)八月,窦炽去世。

篇2:《周书·列传二十六》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周书·列传二十六》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杨摽字显进,正平高凉人也。摽少豪侠有志气。魏孝昌中,尔朱荣杀害朝士,大司马王元徽逃难投摽,摽藏而免之。孝庄帝立,徽乃出,复为司州牧。由是摽以义烈闻。擢拜伏波将军、给事中。元颢入洛,孝庄欲往晋阳就尔朱荣,诏摽率其宗人收船马渚,摽未至,帝已北度太行,摽遂匿所收船,不以资敌。及尔朱荣奉帝南讨,至马渚,摽乃具船以济王师。

时东魏迁邺,太祖欲知其所为,乃遣摽同行诣邺以观察之。使还,称旨,授通直散骑常侍、车骑将军。稽胡恃险不宾,屡行抄窃,以摽兼黄门侍郎,往慰抚之。摽颇有权略,能得边情,诱化首渠,多来款附,乃有随摽入朝者。时弘农为东魏守,摽从太祖攻拔之。摽父猛先为邵郡白水令,摽与其豪右相知,请微行诣邵郡,举兵以应朝廷。太祖许之,摽遂行,与土豪王覆怜等阴谋举事,密相应会者三千人,内外俱发,遂拔邵郡。众议推摽行郡事,摽以因覆怜成事,遂表覆怜为邵郡守。

太祖以摽有谋略,堪委边任,乃表行建州事。时建州远距邵郡三百余里,且深处敌境,然摽威恩夙著,所经之处,多并赢粮附之。比至建州,众已一万。东魏遣太保侯景攻陷正平,敌众渐盛。摽以孤军无援,且腹背受敌,谋欲拔还。恐义徒背叛,遂伪为太祖书,遣人若从外送来者,云已遣军四道赴援。因令人漏泄,使所在知之。摽分遣讫,遂于夜中拔还邵郡。朝廷嘉其权以全军,即授建州刺史。时东魏以正平为东雍州,遣薛荣祖镇之。摽将谋取之,乃先遣奇兵,急攻汾桥。荣祖果尽出城中战士,于汾桥拒守。其夜,摽半步骑二千,从他道济,遂袭克之。

保定四年,迁少师。其年,周军围洛阳,诏摽率义兵万余人出轵关助之。然摽自镇东境二十余年,数与齐人战,每常克获,以此遂有轻敌之心。时洛阳未下,而摽深入敌境,又不设备,齐人奄至,大破摽军。摽以众败,遂降于齐。摽之立勋也,有慷慨壮烈之志,及军败,遂就虏以求苟免。时论以此鄙之。

(节选自《周书·列传二十六》,有删改)

【注】①稽胡:古族名,匈奴的别种。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摽遂匿所收船,不以资敌 资:帮助

B.诱化酋渠,多来款附 酋渠:首领

C.请微行诣邵郡 微:隐蔽,藏匿

D.所经之处,多并赢粮附之 赢:获得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杨摽有谋略的一组是(3分)

①摽乃具船以济王师 ②乃遣摽间行诣邺以观察之 ③与土豪王覆怜等阴谋举事

④因令人漏泄,使所在知之 ⑤摽率步骑二千,从他道济 ⑥数与齐人战,每常克获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③④⑤ D.②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摽有豪侠义烈之气。大司马王元徽逃避尔朱荣的杀害时投奔杨摽,杨摽将他隐藏起来使他免于祸患。杨摽也因此而闻名。

B.杨摽不居功自傲。杨摽暗中与邵郡豪门大族密谋举事,内外响应,攻取了邵郡,杨摽认为是覆怜成就了此事,就让他做了邵郡郡守。

C.杨摽向来声威显著。太祖任命杨摽兼管建州事务,当时建州远距邵郡三百多里,然而杨摽所到之处,很多百姓都归附了他。

D.杨摽苟且投敌,节操不保。因与齐军作战常常获胜,杨摽有了轻敌之心,他在协助围攻洛阳时兵败投降,世人因此轻视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稽胡恃险不宾,屡行抄窃,以摽兼黄门侍郎,往慰抚之。

(2)时洛阳未下,而摽深入敌境,又不设备。齐人奄至,大破摽军。

参考答案

4.D(赢:背,担)

5.C(①体现杨摽忠义豪侠之气②是太祖的做法⑥体现杨摽军事才能)

6.B(杨摽因为倚仗王覆怜做成这件事,于是上表让朝廷任命王覆怜为邵郡郡守。)

7.(1)(5分)稽胡依仗(凭借)险峻的'地势不归顺朝廷,多次进行掠夺偷盗,(太祖)让杨摽兼任黄门侍郎一职,前去慰问安抚他们。【“恃”,“宾”(译成“不归顺朝廷、不臣服、不称臣),“抄”(译成“掠夺、抢夺、抢劫、劫掠等)各1分,省略句补足主语1分,句意1分】

(2)(5分)当时洛阳还没有被攻下,然而杨摽深入敌境之内,又没有设置防备。齐兵突然到达,大败杨摽的军队。“洛阳未下”为被动句式,“而”(译成转折关系,但是、却、然而),“设备”,“奄至”(译成忽然到达、急速到达或偷袭)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杨摽字显进,正平郡高凉县人。杨摽少年时豪爽侠义有髙远志气。魏孝昌年中,尔朱荣杀害朝臣,大司马王元撖逃难投奔杨摞,杨摞把他隐藏起来因而使他免于一死。孝庄帝即位,王元徽才又出来做官’又担任司州牧。因此杨摽凭借侠义忠烈而闻名。杨標被提拔任命为伏波将军、给事中。元颢攻入洛阳’孝庄帝想要前往晋阳投奔尔朱荣’下诏让杨摞率领他的族人在马渚收集船只‘杨標没有到达’孝庄帝已经向北越过太行山’杨搮于是藏匿收集来的船只’不用它们帮助敌人。等到尔朱荣奉孝庄帝的命令向南征讨’来到马诸,杨標才准备好船只来帮助朝廷的军队。

当时东魏迁都邺城,太祖想要知道他们做什么’于是派遣杨標从小路到邺城来仔细察看他们的情况。杨標出使回来,报告的事情适合皇上的心意,被授予通直散骑常侍、车骑将军。

稽胡依仗险峻的地势不归顺朝廷,多次进行掠夺偷盗,太祖让杨標兼任黄门侍郎—职’前去慰问安抚他们。杨標很有随机应变的谋略,能了解边地的情况’诱导教化部落的首领’很多人都来诚心归附,于是有人跟随杨標入朝朝拜。当时弘农为东魏守,杨標跟从太祖打败了他。杨標父亲杨猛先前任邵郡白水县县令’杨搮与那里的亲门大族相互交好’于是杨標请求隐藏行踪到邵郡,发动他们起兵来响应朝廷。太祖答应了他。杨標于是前行,与当地豪族王覆怜等人暗中谋划发动叛变,秘密响应参加的有三千人,城内外一同发兵,于是攻占了邵郡。众人商议推选杨標管理郡中事务’杨標因为倚仗王覆怜做成这件事,于是上表让朝廷任命王覆怜为邵郡郡守。

太祖认为標有谋略,能够委以边境的任务,于是下表让杨標兼管建州事务。当时建州深入在敌境三百多里,然而杨摞声威向来显著,他经过的地方’很多老百姓都背着粮食来归附他。等到达建州,己经有一万人,东魏遣太保侯景攻陷正平郡’敌军渐多。杨摞因为孤军无援,并且腹背受敌’于是谋划想要撤兵。他担心义兵中有人背叛,于是伪造太祖书信’派人好像从外面送来一样’信中说已派遣四路大军前来援助。趁机令人漏泄这件事’使人们知道这件事。杨搮分派完毕’于是在半夜撤军回到邵郡.朝廷赞许他权宜变通保全军队’就任命他为建州刺史。当时东魏以正平郡为东雍州’派遣薛荣祖镇守。杨搮将要谋划夺取它,于是先派奇兵,急攻汾桥。薛荣祖果然全部派出城中战士,在扮桥抵御防守。夜里,杨摞率领二千步骑兵,从他处过河,于是偷袭攻克了正平郡。

保定四年,杨摞被任命为少师。这年’周朝大军包围洛阳’太祖下诏让杨標率义军一万多人从轵关出发辅助攻打洛阳。然而杨摞自从镇守东境二十多年,数次与齐人作战’常常战胜’因此就有轻敌之心。当时洛阳还没有被攻下,然而杨摞深入敌境之内,又没有设置防备。齐兵突然到达,大败杨搮的军队。杨標因为军队战败’于是向齐军投降。杨搮起初建立功勋时,有慷慨壮烈之志向’等到军队战畋’就投降敌人求得苟且免死。世人因此轻视他。

篇3:《晋书列传十四郑袤 》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晋书列传十四郑袤 》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郑袤,字林叔,荥阳开封人也。高祖众,汉大司农。父泰,扬州刺史,有高名。袤少孤,早有识鉴。荀攸见之曰:“郑公业为不亡矣。”随叔父浑避难江东。时华歆为豫章太守,浑往依之,歆素与泰善,抚养袤如己子。年十七,乃还乡里。性清正。时济阴魏讽为相国掾,名重当世,袤同郡任览与结交。袤以讽奸雄,终必为祸,劝览远之。及讽败,论者称焉。

魏武帝初封诸子为侯,精选宾友,袤与徐干俱为临淄侯文学,转司隶功曹从事。司空王朗辟为掾,袤举高阳许允、扶风鲁芝、东莱王基,朗皆命之,后咸至大位,有重名。袤迁尚书郎。出为黎阳令,吏民悦服。太守班下属城,特见甄异,为诸县之最。迁尚书右丞。转济阴太守,下

车旌表孝悌,敬礼贤能,兴立庠序,开诱后进。调补大将军从事中郎,拜散骑常侍。会广平太守缺,宣帝谓袤曰:“贤叔大匠垂称于阳平、魏郡,百姓蒙惠化。且卢子家、王子雍继踵此郡,使世不乏贤,故复相屈。”袤在广平,以德化为先,善作条教,郡中爱之。征拜侍中,百姓恋慕,涕泣路隅。迁少府。高贵乡公即位,袤与河南尹王肃备法驾奉迎于元城,封广昌亭侯。徙光禄勋,领宗正。

毋丘俭作乱,景帝自出征之,百官祖送于城东,袤疾病不任会。帝谓中领军王肃曰:“唯不见郑光禄为恨。”肃以语袤,袤自舆追帝,及于近道。帝笑日:“故知侯生必来也。”遂与袤共载,日:“计将何先?”袤日:“昔与俭俱为台郎,特所知悉。其人好谋而不达事情,自昔建勋幽州,志望无限。文钦勇而无算。今大军出其不意,江、淮之卒锐而不能固,深沟高垒以挫其气,此亚夫之长也。”帝称善。转太常。高贵乡公议立明堂辟雍,精选博士,袤举刘毅、刘寰、程成、庾峻,后并至公辅大位。及常道乡公立,与议定策,进封安城乡侯,邑千户。景元初,疾病失明,屡乞骸骨,不许。拜光禄大夫。五等初建,封密陵伯。

武帝践阼,进爵为侯。虽寝疾十余年,而时贤并相推荐。固辞,久之见许,以侯就第,拜仪同三司,置舍人官骑,赐床帐簟褥、钱五十万。

九年薨,时年八十五。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下车旌表孝悌

官吏到任

B.垂称于阳平、魏郡

流传,留名

C.百官祖送于城东

祭祖

D.遂与袤共载

乘坐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俱为临淄侯文学

毋从俱死也

B.故复相屈

好自相扶将

C.久之见许

府吏见丁宁

D.以侯就第

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袤年少丧父,叔父郑浑带他投靠华歆,华歆抚养他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

B.郑袤任济阴太守时,尊重贤才能人,兴办学校。之后,宣帝因为广平太守空缺,就把他调到广平,任太守。

C.册丘俭作乱,景帝亲自征讨。郑袤向景帝提出深沟高垒以挫其锐气的策略,景帝很是赞同。

D.常道乡为君主,郑袤因参与商议拥立之事,进封安城乡侯,封邑一千户。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袤以讽奸雄,终必为祸,劝览远之。及讽败,论者称焉。

(2)帝谓中领军王肃日:“唯不见郑光禄为恨。”肃以语袤,袤自舆追帝,及于近道。

参考答案

4、C

5、D

6、B

二: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歆素与泰善 善:善良

B.司空王朗辟为掾 辟:征召

C.唯不见郑光禄为恨 恨:怨恨

D.置舍人官骑 置:放置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字林叔,荥阳开封人也 肃以语袤,袤自舆追帝

故知侯生必来也 深沟高垒以挫其气,

终必为祸,劝览远之 昔与俭俱为台郎,有所知悉

固辞,久之见许 今大军出其所不意

7.下列各省略句都有多处省略,省略处数最多的一项是 (3分)

A.随叔父浑避难江东 B.讽名重当世,袤同郡任览与结交

C.自昔建勋幽州,志望无限 D.征拜侍中,百姓恋慕,涕泣路隅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郑袤早年即有很强的识辨能力,父亲死后投靠叔父郑浑的旧友豫章太守华歆,华歆待他如同自己的孩子一般。

B.郑袤曾先后任临淄侯文学、司隶功曹从事和尚书郎,后改任黎阳令、尚书右丞、济阴太守和侍中等职,任上都很有作为。

C.毌丘俭作乱,景帝亲自出征,问计于郑袤,郑袤为景帝分析毌丘俭处事的特点,并替景帝出谋献策,深得景帝认可。

D.泰始年间皇帝下诏任命郑袤以要职,郑袤坚决辞让,亲自把印绶交给皇上,但最终还是未能拒绝皇上的封赏。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下划横线的句子断句。(4分)

武帝践阼进爵为侯虽寝疾十余年而时贤并相推荐泰始中诏曰光禄密陵侯袤履行纯正守道冲粹退有清和之风进有素丝之节今以袤为司空。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转济阴太守,下车旌表孝悌,敬礼贤能,兴立庠序, 开诱后进。

②景元初,疾病失明,屡乞骸骨,不许。

[参考答案]

5.答案B。(A相好,交好; C恨:遗憾;D添置,备办)

6.答案。D。都是名词性的“所”字结构。A也:助词,表判断,可不译;助词,表陈述(感叹)语气,“啊,呀”。B以:介词,把;连词,表目的。 C之:代词,“他”; 助词,衬音作用)

7.答案D.省略了四处成份: (郑袤)征拜侍中,百姓恋慕(郑袤), (百姓)涕泣(于) 路隅;A.两处: (郑袤)随叔父浑避难(于)江东; B两处: 讽名重(于)当世,袤同郡任览与(魏讽)结交 ; C两处:自昔(毌丘俭)建勋(于)幽州,志望无限。

8.答案C。(A豫章太守华歆非郑袤叔父郑浑的旧友;B临淄侯文学和尚书郎任上原文没有说他做官的情况;D是派自己子女把印绶交给皇上的。

9.(1)武帝践阼/进爵为侯/虽寝疾十余年/而时贤并相推荐/泰始中/诏曰/光禄密陵侯袤/履行纯正/守道冲粹/退有清和之风/进有素丝之节/今以袤为司空。(每对3处1分,共4分)

(2)①(郑袤)改任济阴太守,到任即表彰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者,礼待贤者能者,兴建学校,启发引导后辈。

评分说明:转:改任(1分);旌表:表彰(1分);全句句意(1分)

②景元初年,(郑袤)患病双眼失明,多次请求告老还乡,没有被许可(皇帝没有答应)。

评分说明:屡:多次(1分);乞骸骨:辞官归乡(1分);全句句意(1分)

参考译文

郑袤,字林叔,是荥阳开封人。父亲郑泰,曾任扬州刺史,名声很大。郑袤很小时便成了孤儿,很早就有较强的识辨能力。郑袤跟随叔父郑浑到江东避难。当时华歆做豫章郡的太守,郑浑前去投靠他,华歆一向与郑泰关系很好,他把郑袤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抚养。十七岁那年,郑袤才回到自己的家乡。郑袤性格清纯正直。当时济阴人魏讽做相国的属官。魏讽在当时名重一时,与郑袤同一郡县的任览与魏讽结交成了朋友。郑袤认为魏讽为奸诈之辈,终究会有一天会带来灾祸,劝说任览远离他。等到魏讽落难,谈论此事的人都称赞郑袤。

魏武帝起初分封其子为王侯,精心挑选门客,郑袤与徐干都做了临淄侯文学,后来郑袤做司隶功曹从事。司空王朗征召他做自己的属官,郑袤推选高阳的许允、扶风的鲁芝、东莱的王基,王朗都给它们委任了官职。这些人后来都官至高位,名望很高。郑袤调任尚书郎。外调做黎阳县令,当地官员和百姓十分满意,服从管理。太守班下下属的地方负责官员中,被郑褒提拔任用的那些优异人才,为各县之最。郑袤升任尚书右丞。

郑袤)改任济阴太守,到任即表彰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者,礼待贤者能者,兴建学校,启发引导后辈。郑袤在广平任职,把道德教化放在第一位,他擅长起草法规和教令,郡里的'人都很喜爱他。郑袤征召侍中时,老百姓十分留念他,都在道路的偏僻处哭泣。

毌丘俭发动叛乱,景帝亲自征讨他,文武百官到城东饯行送别,郑袤因为生病未能赶来。景帝对中领军王肃说:“没有见到郑袤来我感到很遗憾呀。” 王肃把景帝的这番话告诉了郑袤,郑袤亲自驾车追赶景帝,从近路赶上了景帝。景帝笑着说:“本来就知道你会来的啊。”景帝于是与郑袤共坐一台车,说:“首先当实施什么计策?” 郑袤说:“过去我与毌丘俭都做过台郎官,对他有所了解,他这个人喜欢谋事但却不能通达事务的真相,自从过去他在幽州建立功勋,他志向愿望膨胀。他属下大将文钦有勇而无谋。如果我们的军队出其不意,江淮的兵士锐利但并不稳固,我军深挖沟濠,加高壁垒来挫败敌人的锐气,这就是当年大将周亚夫所擅长的方法。”景帝认为很好。景元初年,郑袤得病失明,多次请求告老还乡,没有被许可。后来郑袤被授予光禄大夫。官分五等初步确立时,郑袤被封为密陵伯。

武帝登基后郑袤官位晋升为侯爵。他虽然患病十年才治愈,但是当时贤良之士都一同推荐他。泰始年间,皇帝下诏说:光禄大夫密陵侯郑袤,办事公正,不在官位时,有清静平和的风尚,为官之时,有清白清廉的节气,将让郑袤作司空。郑袤前后推让,派儿子郑称把绶印送回皇帝,竟达十多次。郑袤坚决拒绝做司空,不久被许可了,皇上以侯爵的待遇去郑袤府上,授予郑袤仪同三司一职,给他添加了门客车马,赏赐给他帐簟褥钱物十万。(武帝)九年去世,享年八十五岁。追谥为“元”。

篇4:《周书列传第十八》阅读答案及译文

《周书列传第十八》阅读答案及译文

张光,字景武,江夏钟武人也。少为郡吏,以牙门将伐吴有功,迁江夏西部都尉,转北地都尉。

初,赵王伦为关中都督,氐、羌反叛,太守 张损战没,郡县吏士少有全者。光以百余人戍马兰山北,贼围之百余日。光抚厉将士,屡出奇兵击贼,破之。光以兵少路远,自分败没。会梁王肜遣司马索靖将兵迎 光,举军悲泣,遂还长安。肜表光”处绝围之地,有耿恭之忠,宜加甄赏,以明奖劝“。于是擢授新平太守,加鼓吹。

陈敏作乱,除光顺阳太守,加陵江将军,率步骑五千诣荆州讨之。刺史刘弘雅敬重光,称为南楚之秀。时江夏太守陶侃与敏大将钱端相距于长岐,将战,襄阳太守皮初为步军,使光设伏以待之,武陵太守苗光为水军,藏舟舰于沔水。皮初等与贼交战,光发伏兵应之,水陆同奋,贼众大败。弘表光有殊勋,迁材官将军,梁州刺史。

先 是,秦州人邓定等二千余家,饥饿流入汉中,保于成固,渐为抄盗,梁州刺史张殷遣巴西太守张燕讨之。定窘急,伪乞降于燕,并馈燕金银,燕喜,为之缓师。定密 结李雄,雄遣众救定,燕退,定遂进逼汉中。太守杜正冲东奔魏兴,殷亦弃官而遁。光不得赴州,止于魏兴,乃结诸郡守共谋进取。燕唱言曰:”汉中荒败,迫近大 贼,克复之事,当俟英雄。“正冲曰:”张燕受贼金银,不时进讨,阻兵缓寇,致丧汉中,实燕之罪也。“光于是发怒,呵燕令出,斩之以徇。绥抚荒残,百姓悦 服。

时逆贼王如余党李运、杨武等,自襄阳将三千余家入汉中,光遣参军晋邈率众于黄金距之。邈受运重赂,劝光纳运。光从邈言,使居成固。既而邈以运多珍货,又欲夺之,复言于光曰:”运之徒属不事佃农,但营器杖,意在难测,可掩而取之。“光又信焉。遣邈众讨运,不克,贼遂大盛。光婴城固守,自夏迄冬,愤激成疾。佐吏及百姓咸劝光退据魏兴,光按剑曰:”吾受国厚恩,不能翦除寇贼,今得自死,便如登仙,何得退还也!“声绝而卒,时年五十五。百姓悲泣,远近伤惜之。

4.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光以兵少路远,自分败没 分:料想

B 呵燕令出,斩之以徇 徇:示众

C 光遣参军晋邈率众于黄金距之 距:拒绝

D光婴城固守 婴:环绕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张光有军事才能的一组是()(3分)

①以牙门将伐吴有功,迁江夏西部都尉。

②光抚厉将士,屡出奇兵击贼,破之。

③刺史刘弘雅敬重光,称为南楚之秀。

④光发伏兵应之,水陆同奋,贼众大败。

⑤呵燕令出,斩之以徇。

⑥光从邈言,使居成固。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①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氐族、羌族反叛,张光在太守张损战死的情况下,带百余人坚守马兰山北,孤军奋战,连续几次出奇兵打败敌人,突围而出。

B 讨伐陈敏乱军时,张光率五千兵马参战,与友军密切合作,为战役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C 讨伐邓定时,张光斩杀了与贼人勾结的张燕,才逐步平定了战乱,安抚了百姓。

D 抵御李运、杨武时,张光因轻信晋邈,最终固守孤城,内外交困,愤激而死。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皮初等与贼交战,光发伏兵应之,水陆同奋,贼众大败。弘表光有殊勋,迁材官将军,梁州刺史。

⑵复言于光曰:”运之徒属不事佃农,但营器杖,意在难测,可掩而取之。“

参考答案

4.C 距:通“拒”,抗拒,抵御。

5.C

6.A

7.⑴皮初等人与贼人交战,张光派出伏兵来配合他们,水军与陆军共同奋战,敌人大败而逃。刘弘上表朝廷表彰张光有特殊的功勋,调任他为材官将军、梁州刺史。(“发”、“表”“殊勋”各1分,句意2分)

⑵又对张光说:“李运这些人不从事农耕生产,只是在准备武器,他们的意图难以预测,我们要赶紧包围并捉拿他们。”(“事”“但”“掩”各1分,句意2分)

二: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光以兵少路远,自分败没 分:料想

B.率步骑五千诣荆州讨之 诣:到

C.呵燕令出,斩之以徇 徇:示众

D.但营器杖 营:军营

5.以下各组句子中,表明张光有一定的军事才能的一组是

①以牙门将伐吴有功,迁江夏西部都尉②光抚厉将士,屡出奇兵击贼,破之

③刺史刘弘雅敬重光,称为南楚之秀④光发伏兵应之,水陆同奋,贼众大败

⑤呵燕令出,斩之以徇⑥光从邈言,使居成固

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②④D.①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氐族、羌族反叛,张光在太守张损战死的情况下,带百余人坚守马兰山北,孤军奋

战,连续几次出奇兵打败敌人,突围而出。

B.讨伐陈敏乱军时,张光从水陆两面巧设伏兵,与友军密切合作,为战役的最后胜利

做出了巨大贡献。

C.讨伐邓定时,张光斩杀了与贼人勾结的张燕,才逐步平定了战乱,安抚了百姓。

D.抵御李运、杨武时,张光因轻信晋邈,最终固守孤城,内外交困,愤激而死,令人

叹惋。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皮初等与贼交战,光发伏兵应之,水陆同奋,贼众大败。弘表光有殊勋,迁材官将军,梁州刺史。(5分)

(2) 张燕受贼金银,不时进讨,阻兵缓寇,致丧汉中,实燕之罪也。(5分)

参考答案

4.D 营:营造、准备。(3分)

5.C (3分)

6.B (3分)

7.(10分)

⑴皮初等人与贼人交战,张光派出伏兵来配合他们,水军与陆军共同奋战,敌人大败而逃。刘弘上表朝廷表彰张光有特殊的功勋,调任他为材官将军、梁州刺史。(“发”、“表”“殊勋”“迁”各1分,句意1分)

⑵张燕接受了贼人的金银,不按时进兵讨贼,阻止军队进发,延缓剿匪进程,导致我们丢失汉中,这确实是张燕的罪责。(“时”“阻”“ 缓”“ 丧”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张光,字景武,江夏钟武人。年青时就担任郡吏,担任牙门将的职务讨伐东吴有功,被授予江夏西部都尉,后调任北地都尉。

当初,赵王伦担任关中都督,氐族、羌族反叛,太守张损战死,郡县中的官吏与士人很少有能保全下来的。张光率百余人驻守马兰山北,被贼人围困一百多天。张光安慰勉励将士,屡次出奇兵袭击并打败敌人。张光因为兵力太少(并且离主力部队)路途遥远,认为自己一定会兵败身亡。正好梁王肜派遣司马索靖领兵接应张光,部队会合时,全军痛哭,于是就回到了长安。梁王上表朝廷表彰张光“身陷隔绝围困之地,仍像东汉耿恭那样保持忠诚,应该受到提拔与奖赏,以此表明朝廷奖励劝勉之意”。于是,朝廷被提拔他为新平太守,并赐他享用有鼓吹的仪仗。

陈敏作乱,朝廷任命张光为顺阳太守,加授他为陵江将军,派他率步兵与骑兵五千人到荆州讨伐陈敏。荆州刺史刘弘一向十分敬重张光,称他为南楚之秀。将要与敌人交战,襄阳太守皮初率领步军,派张光设好伏兵等待敌人,武陵太守苗光率领水军,预先把舟舰隐藏于沔水。皮初等人与贼人交战,张光出动伏兵来配合他们,水军与陆军共同奋战,敌人大败而逃。刘弘上表朝廷表彰张光有特殊的功勋,调任他为材官将军、梁州刺史。

在这以前,秦州人邓定等二千余家因饥饿流浪进入汉中,在成固驻扎下来,逐渐成为匪盗,梁州刺史张殷派遣巴西太守张燕讨伐他们。邓定窘困紧急,假装向张燕乞求投降,并且馈赠张燕很多金银,张燕十分高兴,因此而延缓发兵。邓定秘密勾结李雄,李雄派遣军队救援邓定,张燕退军,邓定于是就进逼汉中。张光的军队不能进入汉中,停留在魏兴,他就召集诸郡守共同谋划进攻之事。张燕宣扬说:“汉中荒凉破败,又靠近强大的敌人,攻克收复的事情,就只有等待英雄了。”正冲说:“张燕接受了贼人的金银,不按时进兵讨贼,阻止军队进发,延缓剿匪进程,导致我们丢失汉中,这确实是张燕的罪责。”张光因此大怒,呵斥张燕,命令将他拖出,斩首示众。以后逐步平定了战乱,安抚百姓,改变荒凉破败的局面,老百姓心悦诚服。

当时逆贼王如的余党李运、杨武等人从襄阳率三千余家进入汉中,张光派遣参军晋邈率军队在黄金阻挡他们。晋邈接受了李运的重赂,劝张光收容李运。张光听从了晋邈的话,让李运停留在成固。不久晋邈认为李运拥有很多的珍宝,又想要夺取,就又对张光说:“李运这些人不从事农耕生产,只是在准备武器,他们的意图难以预测,我们要赶紧包围并捉拿他们。”张光又相信了他。派晋邈率军讨伐李运,没有攻克,贼人的势力于是就越发强大。张光据城固守,从夏天到冬天,因愤激而得病。辅佐的官员和百姓都劝张光退守魏兴,张光握着剑说:“我蒙受国家的厚恩,不能为国家清除贼寇,现在能够自己死去,就如同升天成仙,怎么能(随便)退兵呢!”话刚说完就死去,时年五十五岁。百姓都悲痛哭泣,远近的人都为他感到伤心惋惜。 (《晋书》卷五十七)

篇5:《周书·列传第十八》阅读答案及译文

《周书·列传第十八》阅读答案及译文

长孙俭,河南洛阳人也。本名庆明。俭少方正,有操行,状貌魁梧,神彩严肃,虽在私室,终日俨然。性不妄交,非其同志,虽贵游造门,亦不与相见。孝昌中,起家员外散骑侍郎,从尔朱天破陇右。贺拔岳被害,太祖赴平凉,凡有经纶谋策,俭皆参预。时西夏州仍未内属,而东魏遣许和为刺史,俭以信义招之,举州归附。即以俭为西夏州刺史,总统三夏州。

时荆、襄初附,太祖表俭功绩尤美,宜委东南之任,授荆州刺史、东南道行台仆射。所部郑县令泉璨为民所讼,推治获实。俭即大集僚属而谓之曰:“此由刺史教诲不明,是我之愆,非泉璨之罪。”遂于厅事前,肉袒自罚,舍璨不问。于是属城肃励,莫敢犯法。魏文帝玺书劳之。荆蛮旧俗,少不敬长。俭殷勤劝导,风俗大革。务广耕桑,兼习武事,故得边境无虞,民安其业。吏民表请为俭构清德楼,树碑刻颂,朝议许焉。在州遂历七载。

征授大行台尚书,兼相府司马。尝与群公侍坐于太祖。及退,太祖谓左右曰:“此公闲雅,孤每与语,尝肃然畏敬,恐有所失。”他日,太祖谓俭曰:“名实理须相称,尚书既志安贫素,可改名俭,以彰雅操。”

及梁元帝嗣位于江陵,外敦邻睦,内怀异计。俭密启太祖,陈攻取之谋。于是征俭入朝,问其经略,对答自若,太祖深然之。乃谓俭曰:”如公之言,吾取之晚矣。“令俭还州,密为之备。寻令柱国、燕公于谨总戎众伐江陵。事平,以俭元谋,赏奴婢三百口。

尝诣阙奏事,时值大雪,遂立于雪中待报,自旦达暮,竟无惰容。其奉公勤至,皆此类也。天和三年,以疾还京。为夏州总管,薨,遗启,请葬于太祖陵侧,并以所赐之宅还官。诏皆从之。追封郐公。荆民仪同、赵超等七百人,感俭遗爱,诣阙请为俭立庙树碑,诏许之。建德四年,诏曰:”昔叔敖辞沃壤之地,萧何就穷僻之乡,以古方今,无惭曩?哲。而有司未达大体,遽以其第即便给外。今还其妻子。"子隆。

(选自《周书·列传第十八》,有删改)

【注】曩(nǎng):先前

4.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事平,以俭元谋 元:开始

B.以古方今,无惭曩哲 方:比较

C.举州归附 举:发动

D.是我之愆,非泉璨之罪 愆:过失

5.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直接表现长孙俭能力出众的一组是(3分)

①吏民表请为俭构清德楼,树碑刻颂,朝议许焉。

②于是属城肃励,莫敢犯法。

③此公闲雅,孤每与语,尝肃然畏敬,恐有所失。

④凡有经纶谋策,俭皆参预。

⑤俭以信义招之,举州归附。

⑥于是征俭入朝,问其经略,对答自若,太祖深然之。

A.①③⑥ B. ②③④ C.①④⑤ 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长孙俭年少时就品行端正,行为庄严谨慎,平日保持恭敬庄重的态度,更从不与人胡乱结交。孝昌年间,他被从家中起用担任员外散骑侍郎。

B.百姓状告长孙俭的部下泉璨,后经审问查证情况属实,他立即召集部属并且宣布罪不在泉璨,而源于自己的失职,并且肉坦自罚,来警戒众人。

C.长孙俭曾和众位大臣侍坐于太祖皇帝,太祖对长孙俭的进退举止十分满意,但是认为他的名字不好,所以赐他名为“俭”,来彰显他的高雅情操。

D.长孙俭后来因病回京,不久病逝。在他的遗书中请求皇帝同意自己葬于太祖皇帝陵墓之侧,并且将所赐的府第归还给朝廷。

7.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俭殷勤劝导,风俗大革。务广耕桑,兼习武事,故得边境无虞,民安其业。(5分)

⑵尝诣阙奏事,时值大雪,遂立于雪中待报,自旦达暮,竟无惰容。(5分)

参考答案:

4、C 解析:举:全部

5、D 解析:①“吏民表请为俭构清德楼,树碑刻颂,朝议许焉”为侧面;②“于是属城肃励,莫敢犯法。”是其举措的效果和作用,属于侧面描写;③“此公闲雅,孤每与语,尝肃然畏敬,恐有所失”是太祖皇帝对长孙俭的评价;

6、C 解析:太祖皇帝确实建议长孙俭改名“俭”字,但并没有认为他的名字不好,而是希望名与实相符合,来彰显他的德行。

7、⑴长孙俭反复地规劝开导,民风民俗大为改观。百姓都致力于农桑,闲暇时还兼习武功,所以边境没有忧患(即太平无事),百姓安居乐业。(“殷勤劝导”“大革”“无虞”各1分,句子通畅2分)

⑵(长孙俭)曾经进京禀奏相关事宜,当时正值天降大雪,于是立于雪地中等待回复,从早上一直等到了晚上,始终没有委靡不振的神情。(“诣阙”“待报”“竟”各1分,句子通畅2分)

【参考译文】

长孙俭,河南洛阳人。原名叫庆明。长孙俭年少时行为品行端正无邪,有操守和高洁的品行,身材高大魁梧,神情严肃,即使在内室 ,(也是)整日保持恭敬庄重的态度,生性谨慎不胡乱与人结交,只要不是和自己有共同志向的人,即使是王公贵族登门拜访,他也不会见。孝昌年间,从家中被启用担任了员外散骑侍郎的职务,跟随尔朱天攻占陇西。贺拔岳被杀害,太祖皇帝亲赴平凉,凡是与制定谋划国家大事有关的事情,长孙俭都参与其间。当时西夏州还未归属朝廷。而东魏派遣(任命)许和为刺史,长孙俭用诚信和大义招纳他,许和于是率部归顺朝廷。朝廷就让长孙俭担任西夏州的.刺史,统一管理三夏州的事务。

当时,荆州,襄阳刚刚归附朝廷,太祖表彰长孙俭的功劳,对他赞许有加,认为应该将东南重任交付于他。授予他荆州刺史、东南道行台仆射的官职。长孙俭部属郑县县令泉璨被老百姓所告,经过调查审问,证实泉璨确实有罪。长孙俭就召集所有的官僚部属对他们说:“这样的事情发生是因为刺史教导的不够明确,是我的过错,并非是泉璨之错误。”于是就在厅堂前,肉袒谢罪,来惩罚自己,放过了泉璨,不去追问他的罪责。于是他管辖的地区整饬有法度,没有人违法乱纪。魏文帝亲下诏书慰问他。荆州蛮夷之地,那里旧有的风俗,晚辈不尊敬长辈。长孙俭反复地规劝开导,民风民俗大为改观。百姓都致力于农桑,闲暇时还兼习武功,所以边境太平无事,百姓安居乐业。当地的官吏和百姓上表朝廷请求为长孙俭建造清德楼,立碑刻颂功德,朝廷商议之后,答应了这个请求。在荆州任职七年。

曾经与众王公大臣在太祖面前侍坐谈话。等到告退的时候,太祖对身边的人说:“(长孙俭)这个人举止情趣娴静文雅,我每次和他说话,都严正恭敬,担心有所失误。”后来有一天,太祖对长孙俭说:“名字和事迹理应相称,尚书你的志向既然是安于清贫、寒素,那么可以改名叫做俭,来彰显你高雅的节操。”

等到梁元帝在江陵继承帝位,对外表现敦厚,于邻国和睦,对内心怀不轨的图谋。长孙俭暗地里密报太祖,陈述攻取的谋略。于是朝廷征召长孙俭入朝,皇帝详细地询问他的计划和打算,应答从容,太祖皇帝听后,对他的看法非常认同,于是对长孙俭说:“正向你所说的,我夺取江汉太晚了。”于是命长孙俭返回荆州,秘密准备。不久命令柱国、燕公于谨总领军队讨伐江陵。平定之后,因为长孙俭是最早的出谋划策者,于是赏赐他奴婢三百人。

长孙俭曾经进京禀奏相关事宜,当时正值天降大雪,于是立于雪地中等待回复,从早上一直等到了晚上,始终没有委靡不振的神情。他对于公家的事情勤奋认真,都类似这样的情形。天和三年,因为疾病回到了京城。担任夏州总管,死后遗文上表世宗皇帝,请求葬于太祖皇帝的陵墓之侧,并且将所赐的府宅归还朝廷。皇帝下诏都依从了他的请求。追封他为郐公。荆州百姓仪同赵超等七百人,被长孙俭的恩情、德行所感动,进京请求为长孙俭建庙立碑。朝廷下诏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建德四年,朝廷下诏说:“昔日孙叔敖和萧何都是忠心不二的贤臣,不为地位钱财所动,拿古代的人和长孙俭相比,他一点都不输于先哲。而相关部门不识大体,很快拿长孙俭的府第给了别人。现在将它赐还给他的妻子儿女。”子孙后代人丁兴。

篇6:《周书》卷二七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周书》卷二七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赫连达字朔周,盛乐人,勃勃之后也。曾祖库多汗,因避难改姓杜氏。

达性刚鲠,有胆力。少从贺拔岳征讨有功,拜都将,赐爵长广乡男,迁都督。及岳为侯莫陈悦所害,军中大扰。赵贵建议迎太祖,诸将犹豫未决。达曰:“宇文夏州昔为左丞,明略过人,一时之杰。今日之事,非此公不济。赵将军议是也。达请轻骑告哀,仍迎之。”诸将或欲南追贺拔胜,或云东告朝廷。达又曰:“此皆远水不救近火,何足道哉。”贵于是谋遂定,令达驰往。太祖见达恸哭,问故,达以实对。太祖遂以数百骑南赴平凉,引军向高平,令达率骑据弹筝峡。时百姓惶惧,奔散者多。有数村民,方扶老弱、驱畜牧,欲入山避难,军士争欲掠之。达曰:“远近民黎,多受制于贼,今若值便掠缚,何谓伐罪吊民!不如因而抚之,以示义师之德。”乃抚以恩信,民皆悦附,于是迭相晓语,咸复旧业。太祖闻而嘉之。悦平,加平东将军。太祖谓诸将曰:“当清水公遇祸之时,君等性命悬于贼手,虽欲来告,其路无从。杜朔周冒万死之难,远来见及,遂得共尽忠节,同雪仇耻。虽藉众人之力,实赖杜子之功。劳而不酬,何以劝善。”乃赐马二百匹。达固让,太祖弗许。魏孝武入关,褒叙勋义,以达首逆元帅,匡复秦、陇,进爵魏昌县伯,邑五百户。

从大将军达奚武攻汉中。梁宜丰候萧循拒守积时,后乃送款。武问诸将进止之宜。开府贺兰愿德等以其食尽,欲急攻取之。达曰:“不战而获城,策之上者。无容利其子女,贪其财帛。穷兵极武,仁者不为。且观其士马犹强,城池尚固,攻之纵克,必将彼此俱损。如其困兽犹斗,则成败未可知。况行师之道,以全军为上。”武曰:“公言是也。”乃命将帅各申所见。于是开府杨宽并同达议,武遂受循降。

六官初建,授左遂伯。达虽非文吏,然性质直,遵奉法度,轻于鞭挞,而重慎死罪。性又廉俭,边境胡民或馈达以羊者,达欲招纳异类,报以缯帛。主司请用官物,达曰:“羊入我厨,物出官库,是欺上也。”命取私帛与之。识者嘉其仁恕焉。寻进爵乐川郡公。建德二年,进位柱国,薨。

——《周书》卷二七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日之事,非此公不济。

济:成,成功

B.赐马二百匹。达固让,太祖弗许。

让:辞让

C.以达首逆元帅,匡复秦、陇,进爵魏昌县伯,邑五百户。

逆:背叛

D.虽藉众人之力,实赖杜子之功。

藉:凭借,借助

7.以下各组句子中,都能表明赫连达“仁恕”的一组是

①此皆远水不救近火,何足道哉。

②穷兵极武,仁者不为。

③不如因而抚之,以示义师之德。

④然性质直,遵奉法度,轻于鞭挞,而重慎死罪。

⑤达请轻骑告哀,仍迎之。

⑥杜朔周冒万死之难,远来见及,遂得共尽忠节,同雪仇耻。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⑥

D.④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赵贵建议迎接太祖主持军务,诸将犹豫未决。赫连达却说夏州刺史宇文泰先前担任左丞,谋略过人,是一时之杰。这是委婉地反对赵贵的建议。

B.太祖见到赫连达后放声痛哭,询问赫连达来这里的原因,赫连达才以实相告,太祖于是领数百名骑兵南赴平凉,率军向高平进发,并命令赫连达率领骑兵占据弹筝峡,这说明太祖对赫连达还是信任的。

C.赫连达在跟从大将军达奚武攻汉中时,达奚武让开府杨宽等人同赫连达商议,将帅各述己见,达奚武最后接受了萧循的投降。

D.边境的胡民有人送羊给赫连达,他就以缯帛进行回报。主管官员请求使用官物,赫连达说:“羊被送入我的厨房,而用官府仓库的东西去回报,是欺瞒上司。”这体现了赫连达遵奉法度,品性廉洁的特点。

9.把第I卷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 远近民黎,多受制于贼,今若值便掠缚,何谓伐罪吊民。(5分)

⑵ 不战而获城,策之上者。无容利其子女,贪其财帛。(5分)

参考答案

6.C

逆:迎接

7.B

8.D (A夏州刺史宇文泰和太祖是同一人,赫连达同意赵贵的意见。B.是赫连达见到太祖后痛哭。C“开府杨宽并同达议”的意思是“开府杨宽等都同意赫连达的提议”。)

9.⑴(5分)远近的黎民百姓,大多被贼寇蜂管制,如今要是遇到就加以抢掠捆绑,怎么能称为讨伐罪人安慰百姓!(民黎、吊、值、受制于贼,各1分,大意1分)

⑵(5分)不作战就能取得城池,是最上策。不可把得到他们的子女当利益,不可贪图他们的钱物。(“不战而获城,策之上者”句式特点、而、利、贪各1分,大意对1分)

【参考译文】

赫连达字朔周,盛乐人,是赫连勃勃的后裔。他的曾祖父库多汗,因为避难而改姓杜氏。

赫连达性情刚强鲠直,有胆力。他年轻时跟随贺拔岳征战有功,被任命为都将,赐爵长广乡男,又迁任都督。到贺拔岳被侯莫陈悦杀害后,军中惊扰不安。赵贵建议迎接宇文泰主持军务,诸将犹豫未决。赫连达说:“夏州刺史宇文泰先前担任行台左丞,谋略过人,是一时之杰。今天的事情,非此公不可。赵将军的建议是正确的。我请求率领轻骑去报告哀讯,并迎请他前来。”诸将中有的人想要向南追回贺拔胜。有的人想要向东报告朝廷。赫连达又说:“这些都是远水不救近火,没什么好说的。”赵贵于是把迎接宇文泰的计划定下来,命令赫连达立即赶往夏州。宇文泰见到赫连达痛哭,问他缘故,赫连达将情况如实讲出。宇文泰于是带领数百名骑兵南赴平凉,率军向高平进发,命令赫连达率领骑兵占据弹筝峡。当时百姓惶惧不安,四散奔逃的人很多。有几个村的百姓,正扶老携幼,驱赶牲畜,想要入山避难。赫连达部下的军士都想抢先劫掠他们。赫连达说:“远近的黎民百姓,大多受制于贼,如今要是遇到就加以抢掠捆绑,怎么能称为讨伐罪人安慰百姓!不如因此来加以安抚百姓,以显示义军的恩德。”于是以恩德信义来加以安抚,百姓都乐于归附,此后百姓相互转告,都恢复旧业。宇文泰听说后颇为称赞。侯莫陈悦被平定后,加赫连达为平东将军。宇文泰对诸将说:“当清水公(贺拔岳)遇害之时,你们的性命都控制在贼人手中,虽然想要来告诉我,但无路可通。杜朔周冒万死的危险,远道来向我报告,于是我们才能共尽忠节,同雪仇耻。虽然这是靠众人的力量,但他所起的`作用十分关键。这样的功劳还不加以酬报,怎么能劝人行善。”于是赐给赫连达二百匹马。赫连达一再辞让,宇文泰不许。魏孝武帝入关后,褒赏助劳,因为赫连达首先迎请元帅,匡复秦、陇,给他进爵为魏昌县伯,封邑有五百户。

他跟随大将军达奚武进攻汉中。梁宜丰侯萧循抵抗许多日子以后,才表示愿意投降。达奚武询问诸将应采取什么对策。开府贺兰愿德等人认为梁军粮食已尽,想要猛攻以消灭梁军。赫连达说:“不作战就能取得城池,是最上策。不可把得到他们的子女当利益,不可贪图他们的钱物。穷兵黩武,仁者是不这样做的。而且看他们的将士马匹还很强,城池也很坚固,即使能攻克,必然将是双方都损失巨大。如果他们困兽犹斗,则成败尚未可知。何况行军作战之道,以保全军力为上。”达奚武说:“你说得很对。”就命令将帅各述己见,于是开府杨宽等都同意赫连达的提议,达奚武遂接受萧循的投降。

初建六官制度时,赫连达被任命为左遂伯。赫连达虽然不是文官,然而性情质朴正直,遵奉朝廷法度,虽多施用鞭刑,而对判处死罪十分慎重。他性格又很廉洁俭朴,边境的胡民有人送羊给赫连达,他想要与胡人相结交,就以缯帛进行回报。主管官员请求使用官物,赫连达说:“羊被送入我的厨房,而用官府仓库的东西去回报,是欺瞒上司。”命令取自己私人的锦帛给予胡人。有见识的人都很称赞他这种仁厚的行为。不久,他又被进爵为乐川郡公。周武帝建德二年,他进位为柱国,同年去世。

篇7:《周书·于谨列传》的原文及翻译

《周书·于谨列传》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

于谨字思敬,沈深有识量,略窥经史,尤好《孙子》兵书。太宰元穆见之,叹曰:“王佐材也。”正光四年,广阳王元深北伐,引谨为长流参军,特相礼接。时魏末乱,群盗蜂起,谨欲不劳兵甲,以致清荡。乃单骑入贼,示以恩信,于是西部铁勒酋长乜列河等领三万余户并款附,相率南迁。广阳与谨至折敷岭迎接之。谨曰:“拔陵兵众不少,闻乜列河等款附,必来要击。彼若先据险,则难与争锋。今以乜列河等饵之,设伏而待,必指掌破之。”广阳从其计。拔陵果来要击,谨伏兵发,贼大败。

孝昌元年,又随广阳王征鲜于修礼。会章武王为修礼所害,遂军中山。侍中元晏宣言于灵太后曰:“广阳盘桓不进,坐图非望。又有于谨者,智略过人,为其谋主。风尘之隙,恐非陛下纯臣。”灵太后诏于尚书省门外立榜,募获谨者,许以重赏。谨闻之,请诣阙披露腹心,广阳许之。谨遂到榜下,曰:“吾知此人。”众共诘之,谨曰:“我即是也。”有司以闻。灵后见之,大怒。谨备述广阳忠款,兼陈停军之状。灵后意稍解,遂舍之。

谨后自以久当权势,功名既立,愿保优闲,乃上先所乘骏马及所著铠甲等。太祖识其意,曰:“今巨猾未平,公岂得便尔独善耶?”遂不受。

及太祖崩,孝闵帝尚幼,中山公护虽受顾命而名位素下,群公各图执政。护深忧之,密访于谨。谨曰:“夙蒙丞相殊眷,今日之事必以死争之。”明日,群公会议。谨曰:“中山公受顾托,军国大事,理须归之。”辞色抗厉,众皆悚动。谨言于护曰:“公若统理军国,谨等便有所依。”遂再拜。群公迫于谨,亦拜。众议始定。

保定二年,谨以年老,乞骸骨,诏不许。及晋公护东伐,犹请与同行,询访戎略。天和三年,薨,年七十六。武帝亲临,加太师、雍州刺史,谥曰文。

谨为人智谋勇毅,善于事上。名位虽重,愈存谦挹。朝廷凡有军国之务,多与谨决。谨亦竭其智能,故功臣中特见委信。选自《周书于谨列传》

译文:

于谨字思敬,性情深沉,有见识度量,读过一点经史书籍,尤其爱好《孙子兵书》。太宰元穆看到他,赞叹说:“他是辅佐帝王的人才。”正光四年,广阳王元深出兵北伐,推荐王谨担任长流参军,对他特别礼遇。当时魏末**,群盗蜂拥而起,于谨想要不动用武力,就达到平定他们的目的。于谨就单骑进入贼兵当中,向他们宣示恩信。于是西部铁勒的酋长乜列河等人,率领三万多户人家都服罪归附,相随着往南迁徙。广阳王和于谨去折敷岭迎接他们。于谨说:“拔陵的兵众不少,他得知乜列河等人前来归附,一定会来拦击。他如果先占据了险要,就难和他争胜。如果用乜列河等人来引诱他,然后我们埋下伏兵等待着,一定很容易打败他。”广阳王听从了这个计策。拔陵果然前来拦击,于谨的伏兵冲出来,贼兵就此大败。

孝昌元年,于谨又随广阳王征讨鲜于修礼。适逢章武王元融被鲜于修礼杀害,于是广阳王在中山驻军。侍中元晏告诉灵太后说:“广阳王徘徊不前,坐观待变图谋不轨。又有个叫于谨的,智略超人,是他的主要谋划者。在战乱之际,他恐怕不是陛下的忠臣。”灵太后下诏命在尚书省张贴告示,招募能抓获于谨的人,答应予以重赏。于谨听说后,请求亲自到朝廷投案,表白真心。广阳王答应了他。于谨就来到布告下说:“我知道这个人。”众人都问他。于谨说:“我就是。”有关官吏得知后上报。灵太后引见于谨,十分恼怒。于谨详细地诉说了广阳王的忠诚,并陈述了停驻军队的情况。灵太后灵太后的怒意逐渐缓解,于是放了他。

于谨自认为长期掌握权势,地位声望隆重,功名既已建立,情愿保住悠闲的生活,就把他所乘的骏马和所穿的铠甲等献上。太祖明白他的意思就说:“如今大奸之人还没有平定,您怎么能就这样独善其身呢?”就没有接受。

到太祖去世时,孝闵帝还幼小,中山公宇文护虽然接受了太祖的临终遗托,但名望地位向来低下,各位王公大臣们都图谋执掌朝政。宇文护很是担忧,私下咨询于谨。于谨说:“我向来蒙受丞相的'特别关怀,今天的事情,我一定会以死相争。第二天,各位王公聚集在一起商议。于谨说:“中山公受到太祖临终的委托,军国大事,理所当然应该归他掌理。”说的时候言语神色严厉,众人都被震惊了。于谨对宇文护说:“您如果统理军国大事,那我们这些人就有依靠了。”于是向宇文护跪拜了两次。王公大臣们受到于谨的逼迫,也跟着跪拜了两次,因此大家的意见才确定下来。

保定二年,于谨因年老,上表请求辞去官职,朝廷没有允许。到晋公宇文护出兵东进讨伐,仍请求他一同前往,在军事战略上请教他。天和三年,于谨死在任上,终年七十六岁。武帝亲自前往吊唁,加授太师、雍州刺史,谥号为文。

于谨为人有智谋、勇敢坚毅,善于为主上效力。他的名望地位虽然很高,但他更加谦让。朝廷凡是有军国大事,大多由于谨决断。于谨也竭尽自己的才智能力,所以在功臣当中,特别受到委用信任。

篇8:《周书》列传第三十二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周书》列传第三十二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颜之仪,字子升,琅邪临沂人也,晋侍中含九世孙。祖见远,齐御史治书。正色立朝,有当官之称。及梁武帝执政,遂以疾辞。寻而齐和帝暴崩,见远恸哭而绝。梁武帝深恨之,谓朝臣曰:我自应天从人,何预天下人事,而颜见远乃至于此。当时嘉其忠烈,咸称叹之。

之仪幼颖悟,三岁能读《孝经》。及长,博涉群书,好为词赋。尝献《神州颂》,辞致雅赡。梁元帝手敕报曰:枚乘二叶,俱得游梁;应贞两世,并称文学。我求才子,鲠慰良深。

江陵平,之仪随例迁长安。世宗以为麟趾学士,稍迁司书上士。高祖初建储宫,盛选师傅,以之仪为侍读。太子后征吐谷浑,栽军有过行,郑译等并以不能匡弼坐谴,唯之仪以累谏获赏。即拜小宫尹,封平阳县男,邑二百户。宣帝即位,迁上仪同大将军、御正中大夫,进爵为公,增邑一千户。帝后刑政乖僻,昏纵日甚,之仪犯颜骤谏,虽不见纳,终亦不止。深为帝所忌。然以恩旧,每优容之。及帝杀王轨之仪固谏帝怒欲并致之于法后以其谅直无私乃舍之。

宣帝崩,刘昉、郑译等矫遗诏,以隋文帝为丞相,辅少主。之仪知非帝旨,拒而弗从。昉等草诏署讫,逼之仪连署。之仪厉声谓昉等曰:主上升遐,嗣子冲幼,阿衡之任,宜在宗英。方今贤戚之内,赵王最长,以亲以德,合膺重寄。公等备受朝恩,当思尽忠报国,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之仪有死而已,不能诬罔先帝。于是昉等知不可屈,乃代之仪署而行之。隋文帝后索符玺,之仪又正色曰:此天子之物,自有主者,宰相何故索之?于是隋文帝大怒,命引出,将戮之,然以其民之望也,乃止。出为西疆郡守。

隋文帝践极,诏征还京师,进爵新野郡公。开皇五年,拜集州刺史。在州清静,夷夏悦之。十年正月,之仪随例入朝。隋文帝望而识之,命引至御坐,谓之曰:见危授命,临大节而不可夺,古人所难,何以加卿。乃赐钱十万、米一百石。十一年冬,卒,年六十九。有文集十卷行于世。

(《周书》列传第三十二)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武帝深恨之 恨:嫉妒

B.然以恩旧,每优容之 优容:宽容

C.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 假:授,给予

D.命引出,将戮之 引:拉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而颜见远乃至于此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世宗以为麟趾学士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C.之仪知非帝旨,拒而弗从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乃代之仪署而行之 悟已往之不谏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颜之仪幼年颖悟,长大后,喜欢写词赋,曾经给梁元帝进献了一篇《神州颂》,文辞典雅富丽,梁元帝亲自回书称赞他的才能。

B.颜之仪曾被选为太子侍读,可后来太子征讨吐谷浑时,在军中有不轨行为,其他人都因不能纠正辅助而受到责罚,只有颜之仪因为屡次劝谏而获赏。

C.宣帝去世后,刘昉、郑译等人伪造遗诏,让隋文帝接替宣帝做皇帝,颜之仪知道不是宣帝的旨意,拒绝相从。

D.隋文帝做了皇帝后,将他征回京师,加封了他爵位,认为颜之仪是一位能见危授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人。

19.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及帝杀王轨之仪固谏帝怒欲并致之于法后以其谅直无私乃舍之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之仪犯颜骤谏,虽不见纳,终亦不止。(3分)

(2)见危授命,临大节而不可夺,古人所难,何以加卿。(4分)

参考答案:

16. A(遗憾)

17. A (A项都当副词竟讲;B项前一个以是介词把,后一个以是介词因为;C项前一个而是连词表顺承,后一个而是连词表递进;D项前一个之是代词,后一个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18. C 让隋文帝接替宣帝做皇帝错

19.及帝杀王轨 / 之仪固谏 / 帝怒 / 欲并致之于法 / 后以其谅直无私 / 乃舍之

篇9:《周书》阅读答案

15.【答案】A(遗憾)

16.【答案】A【解析】A项都当副词“竟”讲;B项前一个“以”是介词“把”,后一个“以”是介词“因为”;C项前一个“而”是连词表顺承,后一个“而”是连词表并列;D项前一个“之”是代词,后一个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17.【答案】C【解析】“让隋文帝接替宣帝做皇帝”错

18.【答案】及帝杀王轨/之仪固谏/帝怒/欲并致之于法/后以其谅直无私/乃舍之(错断一处扣1分)

19.【答案】(1)颜之仪屡次冒犯主上的'尊严进谏,虽然未被采纳,始终未停止上谏言。(“犯颜”1分,“见”1分,语句通顺1分)

(2)危难时刻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而不改变节操,古人也难做到,用什么来嘉奖你。(“夺”1分,“何以”1分,“加”1分.语句通顺1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颜之仪字子升,是琅邪临沂人,晋侍中颜含第九代孙。祖父颜见远,任齐御史治书。在朝中神情庄重态度严肃,居官称职,为人称扬。到梁武帝执政时,以疾病为由辞官。不久齐和帝突然而死,见远大哭而致气绝。梁武帝深感遗憾,对朝臣说:“我自从顺应天命和顺从人心临政以来,参与干涉天下人事,而颜见远竟至于如此。”当时称赞他忠烈,都为他感叹。

之仪幼年颖悟,三岁时能读《孝经》。长大后,博览群书,喜好写词赋。曾经进献《神州颂》,文辞典雅富丽。梁元帝亲手回书说:“枚乘父子都能与梁王游学,应贞两代,都被称赞为有文学才能。我寻求才子,心中的郁塞得到很大宽解。”

江陵平定后,颜之仪按照规定迁到长安。世宗任其为麟趾学士,不久迁升为司书上士。高祖刚设立太子,认真替他选择师傅,选之仪为侍读。太子后来征讨吐谷浑,在军中有不轨行为,郑译等人都因不能纠正辅助而受到责罚,只有颜之仪因为屡次劝谏而获赏。因而授任小宫尹,封平阳县男,食邑二百户。宣帝即位,晋位上仪同大将军、御正中大夫,进爵为公,增加食邑一千户。宣帝其后刑法政治乖僻,越来越昏纵,颜之仪屡次冒犯主上的尊严进谏,虽然未被采纳,始终未停止上谏言。宣帝十分忌恨他。但由于有旧恩,也一直加以优容。当宣帝杀王轨,颜之仪坚持进谏。宣帝大怒,想将他也处死。后来以他诚实正直而无私心,没有执行。

篇10:《周书》阅读答案

颜之仪,字子升,琅邪临沂人也,晋侍中含九世孙。祖见远,齐御史治书。正色立朝,有当官之称。及梁武帝执政,遂以疾辞。寻而齐和帝暴崩,见远恸哭而绝。梁武帝深恨之,谓朝臣曰:“我自应天从人,何预天下人事,而颜见远乃至于此。”当时嘉其忠烈,咸称叹之。

之仪幼颖悟,三岁能读《孝经》。及长,博涉群书,好为词赋。尝献《神州颂》,辞致雅赡。梁元帝手敕报曰:“枚乘二叶,俱得游梁;应贞两世,并称文学。我求才子,鲠慰良深。”

江陵平,之仪随例迁长安。世宗以为麟趾学士,稍迁司书上士。高祖初建储宫,盛选师傅,以之仪为侍读。太子后征吐谷浑,栽军有过行,郑译等并以不能匡弼坐谴,唯之仪以累谏获赏。即拜小宫尹,封平阳县男,邑二百户。宣帝即位,迁上仪同大将军、御正中大夫,进爵为公,增邑一千户。帝后刑政乖僻,昏纵日甚,之仪犯颜骤谏,虽不见纳,终亦不止。深为帝所忌。然以恩旧,每优容之。及帝杀王轨之仪固谏帝怒欲并致之于法后以其谅直无私乃舍之。

宣帝崩,刘昉、郑译等矫遗诏,以隋文帝为丞相,辅少主。之仪知非帝旨,拒而弗从。昉等草诏署讫,逼之仪连署。之仪厉声谓昉等曰:“主上升遐,嗣子冲幼,阿衡之任,宜在宗英。方今贤戚之内,赵王最长,以亲以德,合膺重寄。公等备受朝恩,当思尽忠报国,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之仪有死而已,不能诬罔先帝。”于是昉等知不可屈,乃代之仪署而行之。隋文帝后索符玺,之仪又正色曰:“此天子之物,自有主者,宰相何故索之?”于是隋文帝大怒,命引出,将戮之,然以其民之望也,乃止。出为西疆郡守。

隋文帝践极,诏征还京师,进爵新野郡公。开皇五年,拜集州刺史。在州清静,夷夏悦之。十年正月,之仪随例入朝。隋文帝望而识之,命引至御坐,谓之曰:“见危授命,临大节而不可夺,古人所难,何以加卿。”乃赐钱十万、米一百石。十一年冬,卒,年六十九。有文集十卷行于世。(《周书》列传第三十二)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武帝深恨之恨:嫉妒

B.然以恩旧,每优容之优容:宽容

C.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假:授,给予

D.命引出,将戮之引:拉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而颜见远乃至于此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B.世宗以为麟趾学士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C.之仪知非帝旨,拒而弗从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D.乃代之仪署而行之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颜之仪幼年颖悟,长大后,喜欢写词赋,曾经给梁元帝进献了一篇《神州颂》,文辞典雅富丽,梁元帝亲自回书称赞他的才能。

B.颜之仪曾被选为太子侍读,可后来太子征讨吐谷浑时,在军中有不轨行为,其他人都因不能纠正辅助而受到责罚,只有颜之仪因为屡次劝谏而获赏。

C.宣帝去世后,刘昉、郑译等人伪造遗诏,让隋文帝接替宣帝做皇帝,颜之仪知道不是宣帝的旨意,拒绝相从。

D.隋文帝做了皇帝后,将他征回京师,加封了他爵位,认为颜之仪是一位能“见危授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人。

18.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及帝杀王轨之仪固谏帝怒欲并致之于法后以其谅直无私乃舍之

1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之仪犯颜骤谏,虽不见纳,终亦不止。(3分)

(2)见危授命,临大节而不可夺,古人所难,何以加卿。(4分)

《周书·贺兰祥传》原文及翻译

《史记·儒林列传·伏生者》原文及翻译

货殖列传原文加翻译

陈轸去楚之秦注释及翻译

《史记·管晏列传》原文和翻译

货殖列传(教案设计)

李邦华传原文及翻译

崔篆平反的原文及译文

樊深,字文深,河东猗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周书于翼传》阅读题及答案

《周书列传十四》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周书列传十四》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周书列传十四》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精选10篇)】相关文章:

《货殖列传》读后感2023-08-15

《魏书·卢渊传》原文阅读答案及译文解析2023-01-22

抽以难公文言文翻译2023-01-18

和洽传·李世愉等译原文及翻译2023-04-11

“阳固,字敬安”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2022-10-24

《魏书崔休传》原文及译文2022-05-23

史记翻译2023-08-25

孙子兵法原文加翻译2022-04-30

猩猩,兽之好酒者也阅读答案附翻译2022-04-29

《梁书·江革传》阅读附答案2023-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