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时间:2023-10-20 08:05:13 阅读答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共10篇)由网友“筝爱一生”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篇1: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1、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开出。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五分之四,货车行了全程的四分之一后,再行28千米与客车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客车和货车的速度之比为5:4那么相遇时的路程比=5:4相遇时货车行全程的4/9此时货车行了全程的1/4距离相遇点还有4/9-1/4=7/36那么全程=28/(7/36)=144千米

2、甲乙两人绕城而行,甲每小时行8千米,乙每小时行6千米。现在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相背出发,乙遇到甲后,再行4小时回到原出发点。求乙绕城一周所需要的时间?

解:甲乙速度比=8:6=4:3相遇时乙行了全程的3/7

那么4小时就是行全程的4/7

所以乙行一周用的时间=4/(4/7)=7小时

2、有一个财迷总想使自己的'钱成倍增长,一天他在一座桥上碰见一个老人,老人对他说:“你只要走过这座桥再回来,你身上的钱就会增加一倍,但作为报酬,你每走一个来回要给我32个铜板。”财迷算了算挺合算,就同意了。他走过桥去又走回来,身上的钱果然增加了一倍,他很高兴地给了老人32个铜板。这样走完第五个来回,身上的最后32个铜板都给了老人,一个铜板也没剩下。问:财迷身上原有多少个铜板?

分析:此题采用逆推法解决。

第5次以后,财迷只剩下32个铜板,相当于第5次过桥前手里有16个;

第4次过桥后给了老人32个,所以第四次结束以后手中有48个,相当于第4次过桥前手中有24个;

第3次过桥后给了老人32个,所以第3次结束以后手中有56个,相当于第3次过桥前手中有28个;

第2次过桥后给了老人32个,所以第2次结束以后手中有60个,相当于第2次过桥前手中有30个;

第1次过桥后给了老人32个,所以第1次结束以后手中有62个,相当于第1次过桥前手中有31个。

解答:解:第五次后有:32÷2=16(个);

第四次后有:(32+16)÷2=24(个);

第三次后有:(32+24)÷2=28(个);

第二次后有:(32+28)÷2=30(个);

第一次原有:(32+30)÷2=31(个);

答:财迷身上原有31个铜板。

3、一个等差数列的第2项是2.8,第三项是3.1,这个等差数列的第15项是。

考点:等差数列。

分析:这个等差数列的公差是:3.1-2.8=0.3,所以首项是2.8-0.3=2.5,然后根据“末项=首项+公差×(项数-1)”列式为:2.5+(15-1)×0.3,然后解答即可。

解答:解:公差是:3.1-2.8=0.3,

首项是2.8-0.3=2.5,

2.5+(15-1)×0.3,

=2.5+4.2,

=6.7;

故答案为:6.7。

4、有一片牧场,草每天都匀速生长(草每天增长量相等),如果放牧24头牛,则6天吃完牧草,如果放牧21头牛,则8天吃完牧草,假设每头牛吃草的量是相等的。(1)如果放牧16头牛,几天可以吃完牧草?(2)要使牧草永远吃不完,最多可放多少头牛?

解答:

(1)草的生长速度:(21×8-24×6)÷(8-6)=12(份)

原有草量:21×8-12×8=72(份)

16头牛可吃:72÷(16-12)=18(天)

(2)要使牧草永远吃不完,则每天吃的份数不能多于草每天的生长份数

所以最多只能放12头牛。

5、小明骑在牛背上赶牛过河,共有甲乙丙丁四头牛,甲牛过河需1分钟,乙牛需2分钟,丙牛需5分钟,丁牛需6分钟,每次只能骑一头牛,赶一头牛过河。

解:小明骑在甲牛背上赶乙牛过河后,再骑甲牛返回,用时2+1=3分钟

然后骑在丙牛背上赶丁牛过河后,再骑乙牛返回,用时6+2=8分钟

最后骑在甲牛背上赶乙牛过河,不用返回,用时2分钟。

总共用时(2+1)+(6+2)+2=13分钟。

6、某列车通过250米长的隧道用25秒,通过210米长的隧道用23秒,若该列车与另一列长150米。时速为72千米的列车相遇,错车而过需要几秒钟?

答案与解析:

根据另一个列车每小时走72千米,所以,它的速度为:7÷3600=20(米/秒)

某列车的速度为:(250-210)÷(25-23)=40÷2=20(米/秒)

某列车的车长为:20×25-250=500-250=250(米)

两列车的错车时间为:(250+150)÷(20+20)=400÷40=10(秒)

7、

A、B、C、D四个同学猜测他们之中谁被评为三好学生。A说:“如果我被评上,那么B也被评上。”B说:“如果我被评上,那么C也被评上。”C说:“如果D没评上,那么我也没评上。”实际上他们之中只有一个没被评上,并且A、B、C说的都是正确的。问:谁没被评上三好学生?

答案与解析:A没有评上三好学生。

由C说可推出D必被评上,否则如果D没评上,则C也没评上,与“只有一人没有评上”矛盾。再由A、B所说可知:

假设A被评上,则B被评上,由B被评上,则C被评上。这样四人全被评上,矛盾。因此A没有评上三好学生。

8、前父亲年龄是儿子的7倍,后,父亲年龄是儿子的2倍。求父亲、儿子各多少岁。

解答:

父亲50岁,儿子20岁。

(15+10)÷(7-2)+15=20(岁)

2、王涛的爷爷比奶奶大2岁,爸爸比妈妈大2岁,全家五口人共200岁。已知爷爷年龄是王涛的5倍,爸爸年龄在四年前是王涛的4倍,问王涛全家人各是多少岁?

解答:

王涛12岁,妈妈34岁。爸爸36岁,奶奶58岁,爷爷60岁。

提示:爸爸年龄四年前是王涛的4倍,那么现在的年龄是王涛的4倍少12岁。

(200+2+12+12+2)÷(1+5+5+4+4)=12(岁)。

9、三个小组共有180人,一、二两个小组人数之和比第三小组多20人,第一小组比第二小组少2人,求第一小组的人数。

分析:先将一、二两个小组作为一个整体,这样就可以利用基本和差问题公式得出第一、二两个小组的人数和,然后对第一、二两个组再作一次和差基本问题计算,就可以得出第一小组的人数。

解:一、二两个小组人数之和=(180+20)/2=100人,第一小组的人数=(100-2)/2=49人。

10、甲、乙两筐苹果,甲筐比乙筐多19千克,从甲筐取出多少千克放入乙筐,就可以使乙筐中的苹果比甲筐的多3千克?

分析:从甲筐取出放入乙筐,总数不变。甲筐原来比乙筐多19千克,后来比乙筐少3千克,也即对19千克进行重分配,甲筐得到的比乙筐少3千克。于是,问题就变成最基本的和差问题:和19千克,差3千克。

解:(19+3)/2=11千克,从甲筐取出11千克放入乙筐,就可以使乙筐中的苹果比甲筐的多3千克。

11、已知一艘轮船顺水行48千米需4小时,逆水行48千米需6小时。现在轮船从上游A港到下游B港。已知两港间的水路长为72千米,开船时一旅客从窗口扔到水里一块木板,问船到B港时,木块离B港还有多远?

考点:流水行船问题.

分析:顺水行速度为:48÷4=12(千米),逆水行速度为:48÷6=8(千米)。

因为顺水速度是比船的速度多了水的速度,而逆水速度是船的速度再减去水的速度,因此顺水速度和逆水速度之间相差的是“两个水的速度”,因此可求出水的速度为:(12-8)÷2=2(千米)。

现条件为到下游,因此是顺水行驶,从A到B所用时间为:72÷12=6(小时)。

木板从开始到结束所用时间与船相同,木板随水而飘,所以行驶的速度就是水的速度,可求出6小时木板的路程为:

6×2=12(千米);与船所到达的B地距离还差:72-12=60(千米)。

解:顺水行速度为:48÷4=12(千米),

逆水行速度为:48÷6=8(千米),

水的速度为:(12-8)÷2=2(千米),

从A到B所用时间为:72÷12=6(小时),

6小时木板的路程为:6×2=12(千米),

与船所到达的B地距离还差:72-12=60(千米)。

答:船到B港时,木块离B港还有60米。

12、

小明住在一条胡同里,一天,他算了算这条小胡同的门牌号码。他发现,除掉他自己

家的不算,其余各门牌号码之和正好是100。请问这条小胡同一共有____户(即有多少

个门牌号码)。小明家的门牌号码是_______。

【答案】

这道题目的具体数值只有一个,所以我们要通过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我们都知道:

1+2+…+10=55,所以和在100附近的应该为1~14、或1~15,

(1)1+2+…+14=105,小明家门牌号为5,共有14户人家;

(2)1+2+…+14+15=120,小明家门牌号为20,不再1~15的范围,所以不符合题意。

13、某校安排学生宿舍,如果每间5人,则有14人没有床位;如果每间7人,则多4个床位。该校有宿舍_____间,学生_____人。

解:(14+4)÷(7-5)=9(间)

9×5+14=59(人)。

14、

用库存化肥给麦田施肥,如果每公亩施6千克,就缺200千克;如果每公亩施5千克,则剩下300千克,那么有_____公亩麦田,库存化肥_____千克。

解:(300+200)÷(6-5)=500(公亩);

500×5+300=2800(千克)。

15、

某校学生参加劳动,分成若干组,如果10人一组,正好分完,如果12人一组,差10人。参加劳动的有_____人。

解:10÷(12-10)=5(组),5×10=50(人)

篇2:小学四年级期末考试奥数题及答案

小李参加了5科的期末考试,数学成绩没有公布,其他4科的平均成绩是90分,如果将数学成绩加进去,小李5科的平均成绩是92分。小李的数学成绩是多少?

答案与解析:

除了数学以外的其他4科的总分是90×4=360分;加上数学后5科的总分是92×5=460分;所以数学的得分是460-360=100分。

以上就是由为您提供的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期末考试,希望您阅读愉快!

[小学四年级期末考试奥数题及答案]

篇3:小学四年级奥数 110 题附答案

小学四年级奥数 110 题

1、6 辆大卡车 5 趟可以运走 50 吨沙,9 辆小卡车 4 趟可以运走 48 吨沙。现在有大小卡车一共 60 辆,这些卡车一起运送 3 趟可以运走沙261 吨。那么有多少辆大卡车?

2、某处楼梯一共有 10 级台阶,若每步走 1 级或 2 级台阶,8 步正好走完。那么,走此楼梯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3、3、A 和 B 两个同学同时从甲地出发到乙地,A 每分钟行 50 米,B 每分钟行 60 米,B 到达乙地后立即返回,若两人从出发到相遇用了 10分钟,则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

4、君君和大伟早晨 8 点整从甲地出发去乙地,君君开车,速度每小时 60 千米;大伟步行,速度为每小时 4 千米;如果君君到底乙地后停留 1 小时立即返回,恰好在 10 点整遇到正在前往乙地的大伟。那么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5、在 后面写一串数字,从第 5 个数字开始,每个数字都是它前面两个数字乘积的个位数字。这样得到一串数字:1,9,8,9,2,8,6,8,8,4,2„„那么这串数字中,前 个数字和是多少?

6、A、B 两地相距 40 千米,甲乙两人同时分别从 A、B 两地出发,相向而行,8 小时后相遇。如果两人同时从 A 地出发前往 B 地,5 小时后甲在乙前方5 千米处。问:甲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7、甲乙两人从相距 2400 米的 A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分钟走 30米,乙每分钟走 50 米,那么相遇时,乙比甲多走多少米?

8、某批货物若每次运 90 箱,则 5 次运完,运 6 次不够运;若每次运75 箱,则 7 次运不完,8 次又不够运。如每次运 28 箱,运若干次正 好运完,那么这批货物一共有多少箱?

9、小学四年级奥数练习:需要多少小时?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21 千米,轮船自甲港逆水航行 8小时,到达相距 144 千米的乙港口,再从乙港口返回甲港需要多少小时?

10、甲乙两个机器人分别从 AB 两点同时、同向出发,甲到达 B 点的时候,乙走了 288 米,甲追上乙时候,乙走了 336 米,则 AB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

11、2018 小学四年级奥数练习:距离地面多少米?一个物体从高空落下,已知第一秒下落的距离是 5 米,以后每秒 落下的距离都比前一秒多 10 米,10秒末物体离地。则物体最初距离地面的高度为多少米?

12、将两个长 4 厘米,宽 2 厘米的长方形拼在一起(彼此不重叠),组成一个新四边形,则新四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13、30 名同学按身高由低到高排成一队,相邻两同学的身高差都相同。前 10名同学的身高和是 12.5 米,前 20 名同学的身高和是 26.5米,那么这 30 名同学的身高和是多少米?

14、在一个雾霾天,狐狸,兔子和狗熊去卖口罩。狐狸说:狗熊卖 1元一个,我就卖 4 元一个;狗熊卖 2 元一个,我就卖 8 元一个;狗熊卖 3 元一个,我就卖 12 元一个„„。兔子说:“我卖的价格是狐狸的一半。”结果它们卖了相同数量的口罩,一共卖了 210 元,那么狐狸 卖了多少元?

15、甲乙两港的航程有 500 千米,上午 10 点一艘货船从甲港开往乙港(顺流而下),下午 2 点一艘客船从乙港开往甲港,客船开出 12 小时与货船相遇,已知货船每小时行 15 千米,水流速度每小时 5 千米,问客船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6、甲乙两个人进行射击比赛,约定没中一发得 20 分,脱靶一发扣12 分,两人各打了十发,一共得了 208 分。其中甲比乙多得 64 分,问两人分别中了多少发?

17、小王去买两条鱼,他把一条鱼的标价小数点看错了一位,付给售货员 51元,而售货员说他应该支付 74.85 元。那么这两条鱼的价格分别是多少?

18、东东和小西练习跑步,若东东让小西先跑 10 米,则东东跑 5 秒就能追上小西。若东东让小西先跑 2 秒,则东东跑 4 秒能追上小西。问东东和小西二人的速度是多少?

19、小王去买两条鱼,他把第一条鱼的标价小数点看错了一位,付给售货员51 元,二售货员说他应该付 74.85,那么这两条鱼的价格分别是多少?

20、举行射击比赛,按照成绩排列名次后,前七名的平均成绩比前四名的平均成绩少 3 环,前十名的平均成绩比前七名平均成绩少 4 环。那么第五六七名的得分之和比第八九十名的得分之和多了多少环?

21、一副扑克牌一共有 54 张,黑桃、方块、红桃、梅花各有 13 张,还有 2张王牌。至少从中取出多少张牌,才能够保证 4 种花色的牌都有 2 张。

22、某个绘画室中有 3 腿的凳子和 4 腿的椅子一共 40 张,房间里面恰好有40 位小朋友坐在这 40 张凳子和椅子上。数了一下,凳子的腿和椅子的腿和小朋友的腿数,总数是 225。那么绘画室中凳子有多少张?

23、有两块地,平均亩产 675 千克,其中第一块地是 5 亩,亩产粮食705 千克,如果第二块地亩产粮食 650 千克,那么第二块地有多少亩?

24、如果 6 个连续奇数的乘积为 135135,那么这 6 个数的和是多少?

25、一群猴子,每只猴每天早上吃 2 个桃子,晚上吃 4 个桃。有一堆桃子,如何这群猴子吃 3 个早上,2 个晚上,还会余下 6 个桃子;如果吃 2 个早上,3 个晚上,还差 8 个桃子。这群猴子有多少个?

26、A、B、C、D、E 五个人在一次满分为 100 分的考试中,得分都是大于91 分的整数,而且得分各不相同。如果 A、B、C 的平均数为95,B、C、D 的平均分为 94 分,A 是第一名,E 是第三名且得分 96分,问:D 得了多少分?

27、一副扑克牌有 54 张,分别是大王、小王各一张,黑桃,红桃,梅花,方块四种花色各 13 张,那么最少抽多少张牌,才能保证其中 至少有 2 张牌点数相同。

28、甲乙两人相距 30 米对面站好,两人玩“石头剪子布”,胜利的一方向前走3 米,负者向后退 2 米。平局两人各向前走 1 米。玩了15 局后,甲距出发点17 米,乙距出发点 2 米。那么甲胜了多少次?

29、农场里面有一些鸡和兔子,一共有 70 条腿。经过一个神奇的晚上,原来每一只鸡变成一只兔子,原来的每一只兔子变成两只鸡。此时,鸡兔一共 100条腿,那么,原来有多少只兔子?

30、老师买了同样多的田格本,横线本和练习本。发给每个同学 1 个田格本、3 个横线本和 5 个练习本。这时候横线本还剩下 24 个,那么田格本和练习本剩下了多少个?

31、乒乓球练习馆里,有 20 名乒乓球运动员在练球,第一个女运动员和七个男运动员练过球;第二个女运动员和八个男运动员练过球;第三个女运动员和九个男运动员练过球;这样一直到最后一个女运动 员,她和全体男运动员都练习过球。请你算一算,这 20 个运动员中,男女运动员各多少名?

32、已知 7 个红球 5 个白球一共重 43 克,5 个红球 7 个白球重 47 克,那么 4 个红球 8 个白球重多少克?

33、个自然数由小到大排成一排,排在奇数位上的各数的平均数是2345,那么偶数位上各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34、从 这个数里面减去 253 后,再加上 244,然后再减去 253, 再加上 244„„这样一直算下去,当减去多少次的时候,得数恰好第一次等于 0。

35、唐唐与甜甜二人进行围棋比赛,谁先胜利三局就算胜利,如果最后是唐唐获得胜利,那么有多少种比赛进程的可能性?

36、点点读一本故事书,第一天读了 30 页,从第二天起,每天读的页数都比前一天多 4 页,最后一天读了 70 页,刚好读完。那么,这本书一共多少页?

37、老师买了同样多的田格本、横线本和练习本。他发给每个同学 1个田格本、3 个横线本和 5 个练习本。这时横线本还剩下 24 个,那么田格本和练习本一共剩了多少个?

38、小刚在上实验课,不小心把 1 克、2 克、4 克、8 克的 4 个砝码中的一个丢失了。这样在只允许将砝码放在天平的一端,而又只能称一次的情况下,他无法称出 12 克和 7 克的重量。你知道小刚丢失的那个砝码是几克重的砝码?

39、小明做了一道加法题,将一个加数的个位 3 看成了 8,将另一个加数十位7 看成了 1,得到的结果是 ,请问正确的结果是多少?

40、小明从家到公园,原本打算每分钟走 50 米,为了提早到 10 分钟,他加快速度,每分钟走 75 米。问从家到公园多远?

41、某县举行长跑比赛,运动员跑到离起点 3 千米处要返回到起点。领先的运动员每分钟跑 310 米,最后的运动员每分钟跑 290 米。起跑后多少分钟这两个运动员相遇?相遇时离返回点有多少米?

42、某工程队预计 30 天修完一条水渠,先由 18 人修了 12 天后完成工程的一半,如果要提前 9 天完成,还要增加多少人?

43、小明家有一个闹钟,每小时比标准时间快 2 分。周日上午 9 点整,他对准了闹钟,然后定上闹铃,想让闹铃在 11 点半的时候响,那么他应该把闹铃定在几点几分?

44、小高上学时候步行,回家的时候骑车,路上一共用了 24 分钟。如果往返都骑车则需要 14 分钟,求往返都步行需要的时间?

45、有两根绳子,第一根长 64 米,第二根长 52 米,剪去同样的长度后,第一根是第二根的 3 倍,求每根剪去了几米?

46、甲乙丙丁在比较他们的身高,甲说:“我最高”。乙说:“我不是最矮”,丙说:“我没有甲高,但还有人比我矮”,丁说:“我最矮”。实际测量的结果说明,只有一人说错了,那么请将他们按身高次序从高到矮排列出来。

47、甲乙丙丁四个人的年龄之和是 64 岁,甲 21 岁时,乙 17 岁;今年甲 18岁,丙的年龄是丁的 3 倍,问丁今年的年龄?

48、某年的 10 月有 5 个星期六,4 个星期日,问这一年的十月一日是星期几?

49、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100,那么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最小是多少?

50、一框苹果分给幼儿园的小朋友,如果每人分 5 个苹果,还剩 32个;如果每人分 8 个苹果,还有 5 个小朋友分不到苹果,这批苹果有多少个?

51、公园里有一个圆形花圃,直径是 16 米,在花圃的周围修一条宽2 米的环形便道,沿环形便道的外边缘每隔 5 米装一盏地灯,一共安装多少盏灯?相当于求直径为:16+2×2=20 米的圆的周长:即:20×π=62.8(米) 需要的灯数是:62.8÷5≈12(盏)

52、公园里有一个圆形花坛,直径为 16 米,在它的周围修一条 2 米宽的环形小道。这条小道的面积是多少?

53、商场开展促销活动,一条裤子 180 元,买 3 条赠一条。一次买 4条裤子,现价比原价便宜了多少?原价四条裤子为:4×180=720 先买三条的一条,那么就是用三条裤子的价钱买四,三条价钱:180×3=540 720-540=180

54、教室门前有一个长方形花坛,长 4 公尺,宽 15 公尺。在它的四周每隔0.5 公尺种一棵凤仙花,四个角各种了一棵,一共种多少棵花?

55、小巍带着一条猎狗骑车离家到 36 千米远的招宝山郊游,他骑车速度是每小时 18 千米,猎狗奔跑速度是骑车速度的 2 倍.当猎狗跑到招宝山脚下后,如小巍还未到,则马上返回迎着小巍跑去,遇到小 巍后再跑向招宝山„这样来回跑一直到小巍到招宝山为止。这时,这只猎狗一共跑了多少千米路?

56、甲乙两人各有一些积分卡,原来乙的张数是甲的 4 倍,如果乙丢了 10 张积分卡,乙还比甲多 20 张,那么甲乙两人原来共有多少张积分卡?

57、在一根长棍上,有三种刻度线,第一种刻度线将木棍分成十等份,第二种刻度线将木棍分成十二等份,第三种刻度线将木棍分成十五等份.如果沿每条刻度线将木棍锯断,这木棍总共被锯成了多少段?

58、某人步行的速度为每秒钟 2 米,一列火车从后面开来,越过他用了 10 秒钟,已知火车的长为 90 米,求列车的速度。

59、快车长 182 米,每秒行 20 米,慢车长 1034 米,每秒行 18 米,两车同向并行,当两车车头齐时,快车几秒可越过慢车?

60、某班有 40 名学生,期中数学考试,有两名同学因故缺考,这时班级平均分为 89 分,缺考的同学补考各得 99 分,这个班级中考平均分是多少分?

61、今年前 5 个月,小明每月平均存钱 4.2 元,从 6 月起他每月储蓄6 元,那么从哪个月起小明的平均储蓄超过 5 元?

62、有 3 根木料,打算把每根锯成 4 段,每锯开一处需要用 5 分钟,全部锯完需要多少时间?

63、在公园一条长 25 米的路的两侧放椅子,从起点到终点共放了 12把椅子,相邻两把椅子距离相等。相邻两把椅子之间相距多少米?

64、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30 厘米,长是宽的 2 倍,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65、某次数学竞赛,试题共有 10 道,每做对一题得 8 分,每做错一题倒扣 5分。小宇最终得 41 分,他做对了多少道题?

66、把 210 拆成 7 个自然数的和,使这 7 个数从小到大排成一行后,相邻两个数的差都是 5,那么,第 1 个数与第 6 个数分别是多少?

67、小明和小红两人爬楼梯比赛,小明跑到第 4 层,小红恰好跑到第7 层,照这样计算,小明跑到第 16 层,小红跑到第几层?

68、一列火车长 200 米,它以每秒 10 米的速度穿过 200 米长的隧道,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共需要多少秒?

69、有一高楼,每上一层需 2 分钟,每下一层需 1 分 30 秒。小明于12 点20 分开始不停地从底层往上走,到了最高层后立即往下走(中途没有停留),13 点零 2 分返回底层,这座高楼一共有多少层?

70、某班有 40 名学生,其中有 15 人参加数学小组,18 人参加航模小组,有10 人两个小组都参加。那么有多少人两个小组都不参加?

71、某人要到一座高层楼的第 8 层办事,不巧停电,电梯停开,如从1 层走到4 层需要 48 秒,请问以同样的速度走到八层,还需要多少秒才能到达?

72、一位老人在公路上散步,从第 1 根电线杆走到第 12 根电线杆处共用了22 分钟。这位老人走了 40 分钟,这时他走到了第几根电线杆处?

73、科学家进行一项实验,每隔 5 小时作一次记录,做第十二次记录时,挂钟的时针恰好指向 9,问第一次记录时,时针指向几点?

74、甲、乙两人比赛爬楼梯,甲跑到 5 楼时,乙恰好跑到 3 楼.照这样计算,甲跑到 17 楼时,乙跑到几层?

75、一个学生为了培养自己的数学解题能力,除了认真读一些书外,还规定自己每周(一周为 7 天)平均每天做 4 道数学竞赛训练题。星期一至星期三每天做3 道,星期四不做,星期五、六两天共做了 13 道。那么,星期日要做几道题才能达到自己规定的要求?

76、小红家养了 20 只鸡,母鸡比公鸡多 8 只,母鸡公鸡各多少只?

77、有 6 筐苹果,每筐苹果个数相等。如果从每筐拿出 40 个,6 筐苹果剩下的总和正好是原来 2 筐苹果的个数相等。原来每筐苹果有多少个?

78、小明练习写毛笔字,前四天每天写 25 个字,以后 6 天又写了 240个字,这些天小明平均每天写多少个字?

79、沿长宽相差 30 米的游泳池 5 圈,做下水前的准备活动。已知跑了 700米距离,游泳池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80、某发电厂有 10200 吨煤,前十天每天烧煤 300 吨,后来改进炉灶,每天烧煤 240 吨,这堆煤还能烧多少天?

81、甲在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天加工了这堆零件的一半又 10 个,第二天又加工了剩下的一半又 10 个,还剩下 25 个没有加工。问: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82、一桶油,连桶共重 138.4 千克,用去一半后,剩下的油连桶重75.5 千克,油桶重多少千克?

83、秋天到了,老师带同学们去秋游,上山每小时走 4 千米,下山从原路返回平均每小时走 6 千米,返回原地用了 4 小时,他们走的路程是多少?

84、工厂食堂买来一批大米,原计划 20 个工人可吃 40 天,实际工厂新招来了 5 人,这些大米够吃几天?

85、间 20 人每天工作 8 小时,8 天完成任务,后来改为 32 人工作,4 天完成,每天工作几小时?

86、有 5 箱鸡蛋,每箱鸡蛋重量相等,如果从每箱中拿出 40 克,那么 5 箱剩下的总克数正好和原来 3 箱的克数相等,原来每箱鸡蛋多少个?

87、四年级三个班的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共植树 220 棵,一班植的是二班的 2 倍,二班比三班多植 20 棵。三个班各值多少棵树?

88、3 台机器 2 小时加工小麦 960 千克,照这样计算 5 台这样的机器1 小时加工小麦多少千克?

89、甲、乙两个仓库共存大米 58 吨,如果从甲仓调 3 吨大米到乙仓,甲仓的大米还比乙仓多 4 吨,求甲仓原来存大米多少吨?

90、四(1)班的小平、小宁、小刚、小超 4 人排了一个小块板,准备“六、一”演出。在演出过程中,队形不断变化。(都站成一排)算算看,他们在演出小快板过程中,一共有多少种队形变化形式?

91、4 台机床 4.5 小时可生产零件 720 个,照这样计算,用 5 台同样的机床生产 1600 个零件,需要多少小时?

92、甲水池有水 60 吨,乙水池有水 30 吨,如果甲水池的水以每分钟 3 吨的速度流入乙水池,那么多少分钟后乙水池的水是甲水池的 2倍?

93、红盒子里有 32 个球,蓝盒子里有 57 个球,以后红盒子里每次放入 9个,蓝盒子里每次放入 4 个,几次后两盒球数相等?

94、炉房按照每天 3600 千克的用量储备了 140 天的供暖煤,供暖 40天后,由于进行技术改造,每天能节约 600 千克煤,问这些煤共可以供暖多少天?

95、2018 小学四年级奥数练习:一次能运货物多少吨?24 辆卡车一次能运货物 216 吨,现在增加同样的卡车 8 辆,一次能运货物多少吨?

96、四年级有 60 名同学去栽树,平均每人栽 4 棵,恰好栽完。随后又派来一部分同学,这时平均每人栽树 3 棵就可完成任务,又派来几名同学?

97、97、学校有排球,足球共有 50 个,排球比足球多 4 个,排球和足球各有多少?

98、甲、乙两个学校共有学生 1245 人,如果从甲校调 20 人去乙校后,甲校比乙校还多 5 人.两校原有学生多少人?

99、陈京参加数学竞赛,准考证上的号码是一个三位数。这个三位数百位上的数字是个位上数字的 4 倍,十位上的数字是百位、个位上的数字之和。请问陈京准考证上的号码是多少?

100、书架的第一层有依次排列的 10 本不同的故事书,现将 2 本不同的小说书也插入第一层,问:有多少种不同的放法?

101、今年爷爷与孙子的年龄的和是 74 岁,两年后爷爷的年龄是孙子的 5倍,今年爷爷与孙子的年龄差是几岁?

102、有红、黄、白三种颜色的球,红球和黄球一共有 21 个,黄球和白球一共有 20 个,红球和白球一共有 19 个。三种球各有多少个?

103、有红、黄、白三种颜色的球,红球和黄球一共有 21 个,黄球和白球一共有 20 个,红球和白球一共有 19 个。三种球各有多少个? 想:由条件知,(21+20+19)表示三种球总个数的 2 倍,由此可求出三种球的总个数,再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就可以求出三种球各多少个。

104、用一只水桶装水,把水加到原来的 2 倍,连桶重 10 千克,如果把水加到原来的 5 倍,连桶重 22 千克。桶里原有水多少千克?

105、36’、某厂运来一堆煤,如果每天烧 1500 千克,比计划提前一天烧完,如果每天烧 1000 千克,将比计划多烧一天。这堆煤有多少千克?

答案

1、答案:21 辆 解析:3 辆大卡车运一趟是 50÷5÷2=5 吨,3 辆小卡车运一趟是48÷4÷3=4 吨。那么这些车一次可以运 261÷3=87 吨。那么大卡车有:(87-20*4)÷(5-4)*3=21 辆

2、解析:28 解析:每步走 1 级或 2 级台阶,则每步必定要走 1 级,一共 10级,所以还剩下 10-8=2 级,分给 8 步,有:8*7÷2=28

3、答案:550 米 解析:两个人合走了 2 个全程,所以(50+60)×10÷2=550米

4、答案:34 千米 解析:二者的路程之和就是甲乙两地的距离

5、答案:12031 解析:先发现乘积个位数的规律,然后计算和

6、答案:3 千米 解析:设甲的速度是 a 千米每小时,乙的速度是 b 千米每小时,所以(a+b)*8=40 从而得出 a+b=5。因为(a-b)*5=5,得出 a-b=1。根据和差公式 a=(5+1)÷2=3

7、答案:600 米 解析:相遇的时间:2400÷(30+50)=30 分钟 乙比甲多走:50*30-30*30=600 米

8、答案:532 解析:由第一波条件可以知道范围是在:450-540 之间,由第二波条件可知范围在 520-600 之间,综合可知范围在 525-540 之间,还能够被28 整除,所以是 532.

9、答案:6 小时 解析:船的逆水速度是:144÷8=18 千米每小时 水速:21-18=3 千米每小时 船的顺水速度:21+3=24 千米每小时 所需时间是:144÷24=6小时

10、答案: 解析:由题意知,甲是乙的 336÷48=7 倍,AB 两点的距离就是288*7=2016 米

11、答案:500 米 解析:5+15+25+„„+95=(5+95)*10÷2=500 米

12、答案:16 厘米或者 20 厘米 解析:有两种情况,,新的四边形长与宽分别是 8 厘米,2 厘米或者是 4 厘米,4 厘米,故新四边形周长为 20 厘米或者16 厘米。

13、答案:42 米 解析:第 1-10 名同学身高和,第 11-20 名同学身高和,第21-30名同学身高和构成等差数列。第 11-20 名同学身高和是 26-12.5=14 米,根据项数为奇数的等差数列项:和=中间项*项数, 身高和是:14*3=42 米

14、答案:120 元 解析:假设狗熊卖了 X 元,由题意知,狐狸就是 4X,兔子就是2X。那么 4X+2X+X=210,X=30,狐狸卖了 4*30=120 元。

15、答案:20 千米 解析:客船开出 12 小时的时候,货船已开出 12+4=16 小时,货船开出 16×(15+5)=320 千米,那么客船走了 500-320=180 千米,客船的速度是 180÷12=15 千米每小时,此时为逆流,还需要加上水流速度,所以船的速度是 15+5=20 千米

16、答案:甲中了 8 发,乙中了 6 发。

17、答案:1、48.35 2、26.5 解析:(74.85-51)÷9=2.65 51-2.65=48.35 2.65*10=26.5

18、答案:6,4 分析:小西的速度为:10÷5*4÷2=4,东东的速度为:10÷5+4=6

19、答案:1、48.35 2、26.5 解析:(74.85-51)÷9=2.65 51-2.65=48.35 元2.65*10=26.5 元

20、答案:28 解析:假设前十名的平均分是 x 环,则前七名的平均成绩为 x+4环,前四名的平均成绩为 x+7 环;第五六七名的得分和比第八九十名得分和多了[7(x+4)-4(x+7)]-[10x-7(x+4)]=28 环

21、答案:43 张 解析:从最差的情况考虑,因为每一种花色都有 13 张,假设前39 次都摸出 3 种颜色的牌,又摸出大王小王,最后剩下的再摸出 2张只能是最后一张花色,则还剩下 11 张,所以至少取 54-11=43 张。

22、解析:鸡兔同笼,也可以用方程解题 答案:15

23、答案:6 亩 解析:第一块地总平均少了:(705-675)*5=150 千克。所以第二块地比平均多了 150 千克,第二块地的亩数:150÷(675-650)=6 亩

24、答案:48 解析:135135=135*1001=3*3*3*5*7*11*13,所以这 6 个奇数为3,5,7,9,11,13,和为 48。

25、答案:7 只 解析:每只猴子 3 个早上,2 个晚上吃了:3*2+2*4=14 个;每只猴子 2 个早上,3 个晚上吃了:2*2+3*4=16 个;猴子就有:(8+6)÷(16-14)=7 只

26、答案:97 分 由题意可以得出,A 比 D 多了 3 分,因为 E 是第三名且得了 96分,故第三名的至少为 97 分,第一名的 A 得了 98 分。所以 BCD 三人中存在第四和第五名,两个名次的总分最多是 95+94=189 分。由于ABC,BCD的平均分是 95 和 94,所以第四名和第五名为 B 和 C。则 D为第二名,由于A 最多为 100 分,比 D 多 3 分,所以 D 至少是 97 分。

27、答案:16 张 解析:要按照最不利原则分析,考虑最差的情况,即两张王,1-13的十三张牌,再抽 1 张就能够保证有 2 张点数相同,所以至少抽:13+2+1=16 张

28、答案:7 次 解析:根据题目的要求慢慢推导就行

29、答案:10 只

30、答案:48 个 解析:根据题意先计算横线本总数,在求得答案。

31、解答: 第一个女运动员和 6+1 个男运动员练过球;第二个女运动员和6+2 个男运动员练过球;第三个女运动员和 6+3 个男运动员练过球;不妨设有n 个女运动员,由此可以推出,第 n 个女运动员,和 6+n个男运动员练过球。不难看出:男运动员比女运动员多 6 名。根据和差问题的解答规律,可以求出,男运动员的人数为:(20+6)÷2=13(人);女运动员的人数为:20-13=7(人)

32、答案:49 克 解析:观察可知,减少 2 个红球,增加 2 个白球,多了 4克,所以每个白球比红球重 2 克。在 47 克的基础上减去 1 个红球,增加一个白球,增加 2 克,为 49 克。

33、答案:2346 解析:有 2010 个数字,那么奇数就有 1005 个,偶数也是1005个。由于奇数平均数就是中间的数字,所以奇数中间数是 2345,那么偶数位上的数是 2346.

34、答案:第 195 次 解析:每次减去 253,加上 244,实际上就等于每一次的操作都是减去 9,以此类推就可得是第 195 次。

35、答案:10 种

36、答案:550 ;

37、答案:48 解析:先计算横线本总数,在求解其他

38、解答:要想知道丢失的是哪个砝码,我们就得先看看题中的已知条件。有四个砝码,分别是 1 克、2 克、4 克和 8 克。要求称重时只允许将砝码放在天平的一端,而且只能称一次。如果要称 12 克,必须要用 4 克和 8 克这两个砝码;如果要称 7 克,必须要用 1 克、2 克和 4 克这三个砝码。现在 12 克和 7克的重量都无法称出,只因为都缺少一个 4 克的砝码。由此得出:丢失的砝码一定是 4 克重的。

39、答案:2053

40、答案:1500 米 解析:原来每分钟走 50 米,十分钟走 500 米。现在每分钟多走25 米,总共多走 500 米,现在走了 50÷25=20 分钟,路程就是75*20=1500 米

41、答案与解析:起、始点的距离-最后的运动员跑的路程=相遇点离返回点的距离。起、始点的距离 3 千米。最后的运动员跑的路程=290×最后运动员所用时间。最后运动员所用时间(3000+3000)÷(310+290) 即:3000-290×[(3000+3000)÷(310+290)] =3000-290×10 =3000-2900 =100(米)

42、解答:18 人修 12 天水渠共:18×12=216 个劳动日,故总工程量为216×2=432 个劳动日,还剩 216 个劳动日,现需 30-12-9=9(天) 完成,故需216÷9=24(人),所以还需补 6 人。

43、答案与解析: 标准时间每走 60 分,闹钟走 62 分。从 9 点到 11 点半一共是 60×2+30=150 分钟,那闹钟应该走 62×2+31=155 分钟,多走 5 分钟,所以他应该把闹铃定在 11 点 35 分。

44、答案:34 分钟 解析:骑车往返需要 14 分钟,那么单程就需要 7 分钟,步行单程的时间就是 24-7=14 分钟,所以步行往返则需要 17*2=34 分钟。

45、答案:46 米 解析:画出线段图就很容易看出来了。

46、答案:乙、甲、丙、丁 解析:丁不可能说错,否则就没有人最矮了。如果甲也没有说错,则没有人说错,矛盾。所以只有甲一人说错,丁一定是最矮的,甲不是最高的,丙没有甲高,但还有人比他矮,那么只能是甲第二高,丙第三高,乙最高。排序就为:乙、甲、丙、丁

47、答案:8 岁 解析:有题目可知,甲比乙大四岁,所以甲 18 岁时,乙就是14岁。四个人年龄和是 64 岁,甲乙加起来是 32 岁,那么丙丁年龄和也就是64-32=32 岁。又知道丙的年龄是丁的 3 倍,所以丁的年龄是 32÷4=8 岁

48、答:星期一

49、答案:40 解析:长*宽=100,积侍定的 100,求的的是最小周长=(长+宽)*2,当长=宽=10 时,(10+10)*2=40,是最小的周长

50、答案:这批苹果有 152 个。分析:本题是一道稍有变化的盈亏问题。已知条件“如果每人分8 个苹果,还有 5 个小朋友分不到”可转化为“如果每人分 8个,还差 8×5=40(个)苹果。转化后的条件:每人 5 个剩 32 个(盈) 每人 8 个差 40 个(亏) 盈亏的总额是(32+40)个,每人两次分配的差是(8-5)个。解答:(32+8×5)÷(8-5)=24(人)„„„„小朋友的人数 5×24+32=152(个)„„„„„„„„„苹果总数

51、答:一共安装 12 盏灯。

52、内半径:16÷2=8 米 外半径:8+2=10 米 面积:3.14×(10×10-8×8)=3.14×36 =113.04(平方米) 答:这条小道的面积是 113.04(平方米)。

53、答:现价比原价便宜了 180 元钱。

54、每隔 0.5 公尺种一棵 长边每边种:4÷0.5=8 棵 宽边每边种:15÷0.5=30 棵 共:(8+30)×2=76 棵 但考虑到四角上的每棵算了两遍,所以总数是:76-4=72(棵) 答:一共种 72 棵花。

55、36÷18×(18×2) =2×36 =72(千米) 答:当小巍到达招宝山时,猎狗一共跑了 72 千米的路程。

56、答案:50 张,画线段图很容易得出。

57、10,12,15 的最小公倍数是 60, 设木棍 60 厘米,60÷10=6(厘米),60÷12=5(厘米),60÷15=4(厘米) 10 等分的为第一种刻度线,共 10-1=9(条) 12 等分的为第二种刻度线,共 12-1=11(条) 15 等分的为第三种刻度线,过 15-1=14(条) 第一种与第二种刻度线重合的条数:6 和 5 的最小公倍数是 30,60÷30-1=2-1=1(条) 第一种与第三种刻度线重合的条数:6和 4 的最小公倍数是 12, 60÷12-1=5-1=4(条) 第二种与第三种刻度线重合的条数:5 和 4 的最小公倍数是 20,60÷20-1=3-1=2(条) 三种刻度线重合的没有,6、5 和 4 的最小公倍数是 60 因此,共有刻度线 9+11+14-1-4-2=27(条) 木棍总共被锯成 27+1=28(段) 答:木棍总共被锯成 28 段。

58、解析:列车越过人时,它们的路程差就是列车长。将路程差(90米)除以越过所用时间(10 秒),就得到列车与人的速度差。这速度差加上人的步行速度就是列车的速度。90÷10+2 =9+2 =11(米) 答:列车的速度是 11 米每秒。

59、182÷(20-18) =182÷2 =91(秒) 答:快车 91 秒可越过慢车。

60、[89×(40-2)+99×2]÷40 =3580÷40 =89.5(分) 答:这个班级中考平均分是 89.5 分。

61、(5-4.2)×5÷(6-5)=4(个) 6+4=10(月) 答:从 10 月起小明的平均储蓄超过 5 元。

62、每根锯成 4 段,需要锯 3 次。所以一共次数:3×3=9 次 一共时间:9×5=45 分钟 答:全部锯完需要 45 分钟。

63、25÷(12÷2-1) =25÷(6-1) =25÷5 =5(米) 答:相邻两把椅子之间相距5 米。

64、30÷2=15 厘米 宽:15÷(2+1)=5 厘米 长:5×2=10 厘米 面积:5×10=50平方厘米 答: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50平方厘米。

65、假设全做对, 做错:(10×8-41)÷(48+5) =39÷13 =3(道) 做对:10-3=7(道) 答:他做对 7 题。

66、解析: 7 个自然数的和是 210,使这 7 个数从小到大排成一行后,相邻 两个数差都是 5,属于等差数列,又是奇数个,210÷7=30平均数是他们中间一个,这个数列是 15、20、25、30、35、40、45。第一个是 15,第六个是40。答:第一个数是 15,第六个数是 40。

67、小明跑到 4 楼,跑了 4-1=3(层) 小红跑到 7 楼,跑了 7-1=6(层) 两人的速度比是 3:6=1:2 小明跑到 16 层,跑了 16-1=15(层) 小红应该跑15×2=30(层) 小红跑到 30+1=31(层) 答:小红跑到第 31 层。

68、(200+200)÷10 =400÷10 =40(秒) 答: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共需要 40 秒。

69、每层用时:2 分+1.5 分=3.5 分 上下共用时:13.02 时-12.20 时=42 分42÷3.5=12(层) 答:这座高楼共 12 层。

70、两个小组共有(15+18)-10=23(人) 都不参加的有 40-23=17(人) 答:有 17 人两个小组都不参加。

71、上一层楼梯需要:48÷(4-1)=16(秒) 从 4 楼走到 8 楼共走:8-4=4(层) 还需要的时间:16×4=64(秒) 答:还需要 64 秒才能到达。

72、22÷(12-1) =22÷11 =2(分钟) 40÷2+1 =20+1 =21(根) 答:这时他走到了第 21 根电线杆处。

73、(12-1)×5=55(小时) 55÷12=4(圈)„7(小时) 9 时向前推 7 小时就是 2 时,故答案为 2 点。答:时针指向 2 点。

74、甲乙的速度之比:(5-1):(3-1)=2:1, 乙跑的层数:(17-1)÷2+1=9(层), 答:当甲到 17 楼时,乙到 9 层。

75、分析:要先求出每周规定做的题目总数,然后求出星期一至星期六已做的题目数。两者相减就是星期日要完成的题目数。 每周要完成的题目总数是4×7=28(道)。星期一至星期六已做题 目 3×3+13=22(道),所以,星期日要完成 28-22=6(道)。解:4×7-(3×3+13)=6(道)。答:星期日要做 6 道题。

76、解:公鸡是: (20-8)÷2 =12÷2 =6 母鸡是:6+8=14 答:公鸡 6 只,母鸡14 只。

77、设原来每筐苹果有 X 个 6X-40×6=2X 解得 X=60 答:原来每筐苹果有 60个。

78、前四天总共写了:25×4=100 个平均每天:(100+240)÷(4+6) =340÷10 =34(个) 答:平均每天写 34 个字。

79、周长=700÷5=140 米 长=(140+2×30)÷4=50 米 宽=50-30=20 米 答:游泳池的长和宽分布是 50 米和 20 米。

80、(10200-300×10)÷240 =(10200-3000)÷240 =7200÷240 =30(天) 答:这堆煤还能烧 30 天。

81、[(25+10)×2+10]×2 =[35×2+10]×2 =[70+10]×2 =80×2 =160(个) 答:这批零件有 160 个。

82、用去的一半油的重量=138.4-75.5=62.9(千克) 整桶油的重量=62.9×2=125.8(千克) 油桶的重量=138.4-125.8=12.6(千克) 答:油桶的重量是 12.6 千克。

83、解析:上山下山时间比为 6:4=3:2 上山时间为 4÷(3+2)×3=2.4 小时 来回路程:4×2.4×2=19.2 千米 答:他们走了 19.2 千米。

84、20×40÷(20+5) =800÷25 =32 天 答:这些大米够吃 32 天。

85、20×8×8=1280(小时) 1280÷4=320(小时) 320÷32=10(小时) 答:每天工作 10 小时。

86、5×40÷(5-3)=100 个。答:每箱鸡蛋 100 个。

87、二班:(220+20)÷(2+1+1)=60(棵) 一班:60×2=120(棵) 三班:60-20=40(棵) 答:一班植树 120 棵,二班植树 60 棵,三班植树 40 棵。

88、960÷3÷2×5 =320÷2×5 =160×5 =800(千克) 答:加工小麦 800 千克。

89、设甲仓原来有 x 吨大米 x-3=58-x+3+4 2x=68 x=34 吨 答:甲仓原来存大米34 吨。

90、4×3×2×1 =12×2 =24(种) 答:一共有 24 种队形变化形式。

91、每台每小时:720÷4÷4.5=40(个) 1600÷5÷40=8(小时) 答:需要 8小时。

92、设 x 分钟以后乙水池的水是甲水池的 2 倍 30+3x=2(60-3x) 30+3x=120-6x 9x=90 x=10 答:10 分钟以后乙水池的水是甲水池的 2 倍。

93、57-32=25(个) 9-4=5(个) 25÷5=5(次) 答:5 次后两盒球数相等。

94、总储煤量 3600x140=504000kg 40 天后剩下煤 504000-40x3600=360000kg每天节约 600kg,实际用量为每天 3000kg 360000÷3000=120 天 总共可烧40+120=160(天) 答:这些煤共可以供暖 160 天。

95、216÷24×(24+8) =9×32 =288(吨) 答:现在增加同样的卡车 8 辆,一次能运货物 288 吨。

96、60×4÷3-60 =240÷3-60 =80-60 =20(名) 答:又派来 20 名同学。

97、解析:排球比足球多 4 个,就是排球是足球的 1 倍多 4 个。足球的个数为:(50-4)÷(1+1)=23(个) 排球的个数:23×1+4=27(个) 答:足球有23 个,排球有 27 个。

98、两校原来相差的人数: 20×2+5=45(人) 甲校的人数:(1245+45)÷2 =1290÷2 =645(人) 乙校的人数:1245-645=600(人) 答:甲校原有学生645 人,乙校原有学生 600 人。

99、解: 因为百位上的数字是个位上数字的 4 倍,所以个位上的数字要尽量小,但又不能是 0,且十位上的数字只能在 0 至 9 间选择,所以百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之和不能大于 9。要满足这两个条件,百位上的数字只能是4,个位上的数字是 1,从而求出十位上的数字是 5。因此,这个三位数是451。答:准考证的号码是 451。

100、解:先放第一本小说书,有 11 种放法(10 本书之间有 9 个空档,加上两端共有 11 个位置可放 ),再放第二本小说书,有 12 种放法,故一共有11×12=132 种不同的放法。答:有 132 种不同的放法。

101、解:两年后爷爷的年龄与孙子的年龄和是 74+2+2=78 岁;因为两年后爷爷的年龄是孙子的 5 倍;所以两年后孙子的年龄是:78÷(1+5)=13 岁;此时,爷爷的年龄是:13×5=65 岁于是两年后两人的年龄差是:65-13=52 岁;所以今年爷爷与孙子的年龄差是 52 岁 答:今年爷爷与孙子的年龄差是 52 岁。

102、想:由条件知,(21+20+19)表示三种球总个数的 2 倍,由此可求出三种球的总个数,再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就可以求出三种球各多少个。解:总个数:(21+20+19)÷2=30(个) 白球:30-21=9(个) 红球:30-20=10(个) 黄球:30-19=11(个) 答:白球有 9 个,红球有 10 个,黄球有 11 个。

103、解:总个数:(21+20+19)÷2=30(个) 白球:30-21=9(个) 红球:30-20=10(个) 黄球:30-19=11(个) 答:白球有 9 个,红球有 10 个,黄球有 11个。

104、想:由已知条件可知,桶里原有水的(5-2)倍正好是(22-10)千克,由此可求出桶里原有水的重量。解:(22-10)÷(5-2) =12÷3 =4(千克) 答:桶里原有水 4千克。

105、想:由已知条件可知道,前后烧煤总数量相差(1500+1000)千克,是由每天相差(1500-1000)千克造成的,由此可求出原计划烧的天数,进而再求出这堆煤的数量。解:原计划烧煤天数:(1500+1000)÷(1500-1000)=2500÷500 =5(天) 这堆煤的重量:1500×(5-1) =1500×4 =6000(千克) 答:这堆煤有 6000 千克。

篇4:小学四年级奥数试题及答案

_____年级 _____班 姓名_____ 得分_____

1. 加工一批39600件的大衣,30个人10天完成了13200件,其余的要求在15天内完成,要增加_____人.

2. 54人12天修水渠1944米,如果人数增加18人,天数缩到原来的一半,可修水渠_____米.

3. 一批产品,28人25天可以收割完,生产5天后,此项任务要提前10天完成,应增加_____人.

4. 某食堂存有16人可吃15天的米,16人吃了5天后,走了6人,余下的可吃_____天.

5. 某生产小组12个人,9天完成,零件1620个.现在有一批任务,零件数为2520个,问14个人要_____天完成.

6. 一项工程预计15人每天做4小时,18天可以完成,后来增加3人,并且工作时间增加1小时,这项工程_____天完成.

7. 某机床厂第一车间的职工,用18台车床,2小时生产机器零件720件,20台这样的车床3小时可生产机器零件_____件.

8. 4辆大卡车5次运煤80吨,3辆小卡车8次运煤36吨.现在有煤77吨,用一辆大卡车和小卡车同时运_____次运完.

9. 某车间接到任务,要在15天制造1个零件.后来任务增加28%日产量也提高 .这样_____天完成.

10. 8个人10天修路840米,照这样算,20人修4200米,要_____天.

解答题:

11. 某工程队施工时,欲将一个池塘的水排完,若用15台抽水机,并且每天抽水8小时,则7日可排水1260吨;若每天抽水12小时,要求14天排水7560吨,则应需几台抽水机?

12. 光华机械厂一个车间,原计划15人3天做900个零件,生产开始后,又增加一批任务,在工作效率相同下,要10个人8天完成,问增加了几个零件?

13. 光明小学有50个学生帮学校搬砖,要搬2000块,4次搬了一半,照这样算,再增加50个学生,还要几次运完?

14. 一根木料,锯成2段,要3分钟,如果锯成6段要多少分钟?

---------------答 案----------------------

1. 10人.

解: (39600-13200)÷(13200÷30÷10×15)-30=10(人).

2. 1296米.

解: 1944÷54÷12×(18+54)×(12÷2)=1296(米).

3. 28人.

解: (28×25-28×5)÷(25-5-10)-28=28(人).

4. 16天.

解: (15×16-5×16)÷(16-6)=16(天).

5. 12天.

解: 2520÷(1620÷9÷12×14)=12(天).

6. 12天.

解: 15×4×18÷[(15+3)×(4+1)]=12(天).

7. 1200件.

解: 720÷18÷2×20×3=1200(件).

8. 14次.

解: 77÷[(80÷4÷5)+(36÷3÷8)]=14(次).

9. 16天.

解: (12000+12000×0.28)÷(12000÷15+12000÷15× )=16(天).

10. 20天.

解: 4200÷(840÷10÷8×20)=20(天).

11. 先求出1台机器1小时排水的吨数: 1260÷7÷8÷15=1.5(吨).

再求出1台机器每天排12小时排足14天的水的吨数: 1.5×12×14=252(吨).

最后求出所需要的台数: 7560÷252=30(台).

综合式: 7560÷[1260÷15÷(8×7)×(12×14)]=30(台).

12. 先求出每个人每天做的个数: 900÷15÷3=20(个).

再求出共做的个数: 20×10×8=1600(个).

最后求出增加的个数: 1600-900=700(个).

13. 先求出每个学生每次运的砖数: 2000× ÷4÷50=5(块).

再求出现在的学生一次过运的砖数: (50+50)×5=500(块).

最后求出还要运的次数: 2000× ÷500=2(次).

简便方法: 4÷[(50+50)÷50]=2(次).

14. 先求出锯一下用的时间: 3÷(2-1)=1.5(分钟).

再求出锯6段用的次数: 6-1=5(次).

最后求出共用的时间: 1.5×5=7.5(分钟).

篇5:小学四年级奥数试题及答案

地理老师在黑板上挂了一张世界地图,并给五大洲的每一个洲都标上一个代号,让学生认出五个洲,五个学生分别回答如下

甲:3号是欧洲,2号是美洲;

乙:4号是亚洲,2号是大洋洲;

丙:1号是亚洲,5号是非洲;

丁:4号是非洲,3号是大洋洲;

戊:2号是欧洲,5号是美洲。

老师说他们每人都只说对了一半,1号_______,2号_______,3号_______,4号________,5号_________。

答案与解析:1号是亚洲;2号是大洋洲;3号是欧洲;4号是非洲;5号是美洲。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回答问题》:假设甲说的前半句是对的,则3号是欧洲,由此推出丁说的3号是大洋洲是错误的。由于每个人都只说对了一半,可知丁说的4号是非洲是对的,由此推出乙说的4号是亚洲是错的,2号是大洋洲是对的。又可知戊说的2号是欧洲是错的,5号是美洲是对的,由此推出丙说的5号是非洲是错的,1号是亚洲是对的,最后得到正确的结论是:1号是亚洲;2号是大洋洲;3号是欧洲;4号是非洲;5号是美洲。

篇6:小学四年级奥数试题及答案

正方体盒子的每个面上都写有一个自然数,并且相对两个面所写的两数之和都相等.若18对面所写的是质数a;14对面所写的是质数b;35对面所写的质数是c.试求a+b+c的值.

考点:奇偶性问题;质数与合数问题.

分析:根据题目已知18+a=14+b=35+c.18和14是偶数,而35是奇数,除2之外所以的质数都是奇数,因为18+a和14+b的和肯定是奇数,所以35+c也只能是奇数,所以a,b肯定是奇质数,不会是唯一的偶质数2,那么c就只能是偶质数2了,知道c=2,也可以知道b=23,a=19.最后a+b+c=44.

解答:解:已知18+a=14+b=35+c.

a,b肯定是奇质数,不会是唯一的偶质数2,那么c就只能是偶质数2;

35+c=35+2=37;

18+a=37,

a=37-18=19;

14+b=37,

b=37-14=23;

a+b+c=19+23+2=44.

点评:根据质数的奇偶性的特点,以及奇数+偶数=奇数的特点,找出c是偶数质数2,再进一步求解.

篇7: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四年级奥数题:速算与巧算(二)

【试题】 计算99+19999+1999+199+19

【解析】此题各数字中,除最高位是1外,其余都是9,仍使用凑整法。不过这里是加1凑整。(如 199+1=200)

199999+19999+1999+199+19

=(19999+1)+(19999+1)+(1999+1)+(199+1)+(19+1)-5

=00+20000+2000+200+20-5

=222220-5

=22225

四年级奥数题:速算与巧算(三)

【试题】计算(2+4+6+…+996+998+1000)--(1+3+5+…+995+997+999)

【分析】:题目要求的是从2到1000的偶数之和减去从1到999的奇数之和的差,如果按照常规的运算法则去求解,需要计算两个等差数列之和,比较麻烦。但是观察两个扩号内的对应项,可以发现2-1=4-3=6-5=…1000-999=1,因此可以对算式进行分组运算。

解:解法一、分组法

(2+4+6+…+996+998+1000)-(1+3+5+…+995+997+999)

=(2-1)+(4-3)+(6-5)+…+(996-995)+(998-997)+(1000-999)

=1+1+1+…+1+1+1(500个1)

=500

解法二、等差数列求和

(2+4+6+…+996+998+1000)-(1+3+5+…+995+997+999)

=(2+1000)×500÷2-(1+999)×500÷2

=1002×250-1000×250

=(1002-1000)×250

=500

四年级奥数题:速算与巧算(四)

【试题】计算 9999×2222+3333×3334

【分析】此题如果直接乘,数字较大,容易出错。如果将9999变为3333×3,规律就出现了。

9999×2222+3333×3334

=3333×3×2222+3333×3334

=3333×6666+3333×3334

=3333×(6666+3334)

=3333×10000

=33330000。

四年级奥数题:速算与巧算(五)

【试题】56×3+56×27+56×96-56×57+56

【分析】:乘法分配律同样适合于多个乘法算式相加减的情况,在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要特别注意,提走公共乘数后乘数前面的符号。同样的,乘法分配率也可以反着用,即将一个乘数凑成一个整数,再补上他们的和或是差。

56×3+56×27+56×96-56×57+56

=56×(32+27+96-57+1)

=56×99

=56×(100-1)

=56×100-56×1

=5600-56

=5544

四年级奥数题:速算与巧算(六)

【试题】计算98766×98768-98765×98769

【分析】:将乘数进行拆分后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将98766拆成(98765+1),将98769拆成(98768+1),这样就保证了减号两边都有相同的项。

解:98766×98768-98765×98769

=(98765+1)×98768-98765×(98768+1)

=98765×98768+98768-(98765×98768+98765)

=98765×98768+98768-98765×98768-98765

=98768-98765

=3

篇8: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四年级奥数题:年龄问题

【试题】:

1、父亲45岁,儿子23岁。问几年前父亲年龄是儿子的2倍?(设未知数)

2、李老师的年龄比刘红的2倍多8岁,李老师前的年龄和王刚8年后的年龄相等。问李老师和王刚各多少岁?

3、姐妹两人三年后年龄之和为27岁,妹妹现在的年龄恰好等于姐姐年龄的一半,求姐妹二人年龄各为多少。(设未知数)

4、小象问大象妈妈:“妈妈,我长到您现在这么大时,你有多少岁了?”妈妈回答说:“我有28岁了”。小象又问:“您像我这么大时,我有几岁呢?”妈妈回答:“你才1岁。”问大象妈妈有多少岁了?

5、大熊猫的年龄是小熊猫的3倍,再过4年,大熊猫的年龄与小熊猫年龄的和为28岁。问大、小熊猫各几岁?

6、前父亲年龄是儿子的7倍,10年后,父亲年龄是儿子的2倍。求父亲、儿子各多少岁。

7、王涛的爷爷比奶奶大2岁,爸爸比妈妈大2岁,全家五口人共200岁。已知爷爷年龄是王涛的5倍,爸爸年龄在四年前是王涛的4倍,问王涛全家人各是多少岁?

【答案】:

1、一年前。

2、刘红10岁,李老师28岁。

(10+8-8)÷(2-1)=10(岁)。

3、妹妹7岁。姐姐14岁。

[27-(3×2)]÷(2+1)=7(岁)。

4、小象10岁,妈妈19岁。

(28-1)÷3+1=10(岁)。

5、大熊猫15岁,小熊猫5岁。

(28-4×2)÷(3+1)=5(岁)。

6、父亲50岁,儿子20岁。

(15+10)÷(7-2)+15=20(岁)

7、王涛 12岁,妈妈34岁。爸爸36岁,奶奶58岁,爷爷 60岁。

提示:爸爸年龄四年前是王涛的4倍,那么现在的年龄是王涛的4倍少12岁。

(200+2+12+12+2)÷(1+5+5+4+4)=12(岁)。

四年级奥数题:牛吃草问题解析

解决牛吃草问题的多种算法

历史起源:英国数学家牛顿(1642―1727)说过:“在学习科学的时候,题目比规则还有用些”因此在他的著作中,每当阐述理论时,总是把许多实例放在一起。在牛顿的《普遍的算术》一书中,有一个关于求牛和头数的题目,人们称之为牛顿的牛吃草问题。

主要类型:

1、求时间

2、求头数

除了总结这两种类型问题相应的解法,在实践中还要有培养运用“牛吃草问题”的解题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基本思路:

①在求出“每天新生长的草量”和“原有草量”后,已知头数求时间时,我们用“原有草量÷每天实际减少的草量(即头数与每日生长量的差)”求出天数。

②已知天数求只数时,同样需要先求出“每天新生长的草量”和“原有草量”。

③根据(“原有草量”+若干天里新生草量)÷天数”,求出只数。

基本公式:

解决牛吃草问题常用到四个基本公式,分别是∶

(1)草的生长速度=对应的牛头数×吃的较多天数-相应的牛头数×吃的较少天数÷(吃的较多天数-吃的较少天数);

(2)原有草量=牛头数×吃的天数-草的生长速度×吃的天数;`

(3)吃的天数=原有草量÷(牛头数-草的生长速度);

(4)牛头数=原有草量÷吃的天数+草的生长速度

第一种:一般解法

“有一牧场,已知养牛27头,6天把草吃尽;养牛23头,9天把草吃尽。如果养牛21头,那么几天能把牧场上的草吃尽呢?并且牧场上的草是不断生长的。”

一般解法:把一头牛一天所吃的牧草看作1,那么就有:

(1)27头牛6天所吃的牧草为:27×6=162 (这162包括牧场原有的草和6天新长的草。)

(2)23头牛9天所吃的牧草为:23×9=207 (这207包括牧场原有的草和9天新长的草。)

(3)1天新长的草为:(207-162)÷(9-6)=15

(4)牧场上原有的草为:27×6-15×6=72

(5)每天新长的草足够15头牛吃,21头牛减去15头,剩下6头吃原牧场的草:72÷(21-15)=72÷6=12(天)

所以养21头牛,12天才能把牧场上的草吃尽。

第二种:公式解法

有一片牧场,草每天都匀速生长(草每天增长量相等),如果放牧24头牛,则6天吃完牧草,如果放牧21头牛,则8天吃完牧草,假设每头牛吃草的量是相等的。(1)如果放牧16头牛,几天可以吃完牧草?(2)要使牧草永远吃不完,最多可放多少头牛?

解答:

1) 草的生长速度:(21×8-24×6)÷(8-6)=12(份)

原有草量:21×8-12×8=72(份)

16头牛可吃:72÷(16-12)=18(天)

2) 要使牧草永远吃不完,则每天吃的份数不能多于草每天的生长份数

所以最多只能放12头牛。

篇9: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试题】1、烧水沏茶时,洗水壶要用1分钟,烧开水要用10分钟,洗茶壶要用2分钟,洗茶杯用2分钟,拿茶叶要用1分钟,如何安排才能尽早喝上茶。

【分析】:先洗水壶 然后烧开水,在烧水的时候去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共需要1+10=11分钟。

【试题】2、有137吨货物要从甲地运往乙地,大卡车的载重量是5吨,小卡车的载重量是2吨,大卡车与小卡车每车次的耗油量分别是10公升和5公升,问如何选派车辆才能使运输耗油量最少?这时共需耗油多少升?

【分析】:依题意,大卡车每吨耗油量为10÷5=2(公升);小卡车每吨耗油量为5÷2=2.5(公升)。为了节省汽油应尽量选派大卡车运货,又由于 137=5×27+2,因此,最优调运方案是:选派27车次大卡车及1车次小卡车即可将货物全部运完,且这时耗油量最少,只需用油 10×27+5×1=275(公升)

【试题】3、用一只平底锅烙饼,锅上只能放两个饼,烙熟饼的一面需要2分钟,两面共需4分钟,现在需要烙熟三个饼,最少需要几分钟?

【分析】:一般的做法是先同时烙两张饼,需要4分钟,之后再烙第三张饼,还要用4分钟,共需8分钟,但我们注意到,在单独烙第三张饼的时候,另外一个烙饼的位置是空的,这说明可能浪费了时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们可以先烙第一、二两张饼的第一面,2分钟后,拿下第一张饼,放上第三张饼,并给第二张饼翻面,再过两分钟,第二张饼烙好了,这时取下第二张饼,并将第三张饼翻过来,同时把第一张饼未烙的一面放上。两分钟后,第一张和第三张饼也烙好了,整个过程用了6分钟。

四年级奥数题:统筹规划问题(二)

【试题】4、甲、乙、丙、丁四人同时到一个小水龙头处用水,甲洗拖布需要3分钟,乙洗抹布需要2分钟,丙用桶接水需要1分钟,丁洗衣服需要10分钟,怎样安排四人的用水顺序,才能使他们所花的总时间最少,并求出这个总时间。

【分析】:所花的总时间是指这四人各自所用时间与等待时间的总和,由于各自用水时间是固定的,所以只能想办法减少等待的时间,即应该安排用水时间少的人先用。

解:应按丙,乙,甲,丁顺序用水。

丙等待时间为0,用水时间1分钟,总计1分钟

乙等待时间为丙用水时间1分钟,乙用水时间2分钟,总计3分钟

甲等待时间为丙和乙用水时间3分钟,甲用水时间3分钟,总计6分钟

丁等待时间为丙、乙和甲用水时间共6分钟,丁用水时间10分钟,总计16分钟,

总时间为1+3+6+16=26分钟。

四年级奥数题:统筹规划问题(三)

【试题】5、甲、乙、丙、丁四个人过桥,分别需要1分钟,2分钟,5分钟,10分钟。因为天黑,必须借助于手电筒过桥,可是他们总共只有一个手电筒,并且桥的载重能力有限,最多只能承受两个人的重量,也就是说,每次最多过两个人。现在希望可以用最短的时间过桥,怎样才能做到最短呢?你来帮他们安排一下吧。最短时间是多少分钟呢?

【分析】:大家都很容易想到,让甲、乙搭配,丙、丁搭配应该比较节省时间。而他们只有一个手电筒,每次又只能过两个人,所以每次过桥后,还得有一个人返回送手电筒。为了节省时间,肯定是尽可能让速度快的人承担往返送手电筒的任务。那么就应该让甲和乙先过桥,用时2分钟,再由甲返回送手电筒,需要1分钟,然后丙、丁搭配过桥,用时10分钟。接下来乙返回,送手电筒,用时2分钟,再和甲一起过桥,又用时2分钟。所以花费的总时间为:2+1+10+2+2=17分钟。

解:2+1+10+2+2=17分钟

【试题】6、小明骑在牛背上赶牛过河,共有甲乙丙丁四头牛,甲牛过河需1分钟,乙牛需2分钟,丙牛需5分钟,丁牛需6分钟,每次只能骑一头牛,赶一头牛过河。

【分析】:要使过河时间最少,应抓住以下两点:(1)同时过河的两头牛过河时间差要尽可能小(2)过河后应骑用时最少的牛回来。

解:小明骑在甲牛背上赶乙牛过河后,再骑甲牛返回,用时2+1=3分钟

然后骑在丙牛背上赶丁牛过河后,再骑乙牛返回,用时6+2=8分钟

最后骑在甲牛背上赶乙牛过河,不用返回,用时2分钟。

总共用时(2+1)+(6+2)+2=13分钟。

四年级奥数题:速算与巧算(一)

-03-25 15:48:06 来源:奥数网整理

【试题】 计算9+99+999+9999+99999

【解析】在涉及所有数字都是9的计算中,常使用凑整法。例如将999化成1000―1去计算。这是小学数学中常用的一种技巧。

9+99+999+9999+99999

=(10-1)+(100-1)+(1000-1)+(10000-1)+(100000-1)

=10+100+1000+10000+100000-5

=111110-5

=111105

篇10: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1.自然数1到100中,含有数字“3”的数有几个,不含数字“3”的有几个?

2.有1杯苹果汁,小李喝了半杯后,将它加满水,然后他又喝了半杯,再加满水,最后全部喝完。问,小李喝的'水多还是果汁多?

四年级答案

1.个位有3的总共有10×1=10个

十位有3的总共有10×1=10个

因33这数出现两次

则含有3的数总共有10+10-1=19个

则不含有3的数共有100-19=81个

2. 一样多。从头到尾共喝了一杯苹果汁。第一次加了半杯水,后来又加半杯水,一共加了一杯水,所以喝的苹果汁和水是一样多的。

三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五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奥数题及答案

六年级奥数题100道及答案

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小学奥数题及答案

小升初经典奥数题及答案解析

五年级奥数题100道及答案

三年级上册奥数题100道及答案

六年级《乒乓球训练》奥数题及答案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共10篇)】相关文章:

小学4年级奥数专项训练题2022-12-06

小升初奥数题以及答案解析2022-05-02

一年级奥数题大全及答案2022-11-06

四年级奥数50道及答案2022-05-07

让静止的图形动起来的奥数题2023-06-18

奥数试题解析2023-01-04

五年级奥数教学总结2024-02-09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计划2023-12-05

基本行程问题训练题的总结2023-08-23

四年级奥数教学计划2023-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