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颖悟》阅读答案及翻译(整理11篇)由网友“梅西帝”投稿提供,这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过的《杨修颖悟》阅读答案及翻译,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杨修颖悟》阅读答案及翻译
《杨修颖悟》阅读答案及翻译
杨德祖为魏武主簿。时作相国门,始构槐桷,魏武自出看,使人题门作“活”字便去。杨见即令坏之,既竟:“门中“活”,阔字。”王正嫌门大也。
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众莫能解。次至杨修,修便啖,曰:“公教人啖一口也,复何疑?”
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魏武谓修曰:“卿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魏武亦记之,与修同,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
【阅读训练】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使人题门作“活”字 2.即令坏之
3.众莫能解4.次至杨修
二、选出下面“夫”字义项的正确答案,填人括号中。
A.丈夫 B.发语词 C.那 D.成年的男子
1.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 2.夫战,勇气也( )
3.其夫呓语( ) 4.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三、指出下列疑问句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
1.复何疑?( )
2.且焉置土石?( )
3.子何恃而往?( )
参考答案
一、1.写 2.拆毁 3.理解 4.按次序
二、1.C 2.B 3.A 4.D
三、1.何 2.焉 3.何
参考译文
杨修是曹操的主簿,当时在建相国府的大门,刚刚开始建屋椽,曹操亲自去察看,叫人在门口写了一个“活”字,就走了。杨修看见,就叫人把门拆了,说:“门中间有一个活字就是‘阔’字。”这正是魏王嫌门太大了。
有人送了曹操一杯乳制品,曹操吃了一些,然后就在盖子上面写了一个“合”字,并拿给大家看,大家都无法理解。轮到杨修时,杨修便拿起就吃了,说:“魏王叫我们每人都吃一口,还要怀疑什么呢?”
曹操曾经率军从曹娥碑下经过,杨修跟着他,看见碑后题着“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曹操对杨修说:“理解吗?”杨修回答:“理解。”曹操说:“你先别说,等我想一想。”走了三十里地,曹操才说:“我已经知道了。”让杨修另外记下自己的.理解。杨修说:“黄绢,有颜色的丝帛,解做字就是‘绝’;幼妇,说的是少女,解做字就是‘妙’;外孙:女儿的儿子,解做字就是‘好’;齑臼:说的是‘受辛’,解做字就是‘辞’。连起来就是‘绝妙好辞’。”曹操也写好了,同杨修的一模一样,于是感叹地说:“我才能不如你,走了三十里路才明白这意思。”
启示
要善于灵活应用,多思考,多动脑,从各个方面想问题。
篇2:《杨修颖悟》阅读答案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使人题门作“活”字 2.即令坏之
3.众莫能解 4.次至杨修
二、选出下面“夫”字义项的正确答案,填人括号中。
A.丈夫 B.发语词 C.那 D.成年的男子
1.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 2.夫战,勇气也( )
3.其夫呓语( ) 4.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三、指出下列疑问句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
1.复何疑?( )
2.且焉置土石?( )
3.子何恃而往?( )
篇3:《杨修颖悟》阅读答案
一、1.写 2.拆毁 3.理解 4.按次序
二、1.C 2.B 3.A 4.D
三、1.何 2.焉 3.何
篇4:《杨修颖悟》阅读答案
杨修是曹操手下的官职为主簿,曹操有一次在相国门,进去逛了一圈,看了又看,叫条友在门口提了一个“活”字,就走了。杨修看见,就叫人把门改了。说:门中间有一个活字就是“阔”字,就是说老曹嫌门太阔了。
有人送了曹操一盒奶酪,然后曹操吃了一点点,就在盖子上面提了一个“合”字,并拿给大家看。结果没有一个朋友知道。到杨修了,于是杨修便拿起就吃啦!说:老大叫我们每人都吃一口,大家还奇怪什么呢?
篇5:《杨修颖悟》阅读答案
杨德祖为魏武主簿。时作相国门,始构榱桷,魏武出门看,使人题门作“活”字便去。杨见即令坏之。既而曰:“门中‘活’,阔字。”王正嫌门大也。
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众莫能解。次至杨修,修便啖,曰:“公教人啖一口也,复何疑?”
篇6:杨修颖悟阅读答案
杨修颖悟
杨德祖为魏武主簿。时作相国门,始构榱桷,魏武出门看,使人题门作“活”字便去。杨见即令坏之。既而曰:“门中‘活’,阔字。王正嫌门大也。”
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众莫能解。次至杨修,修便啖,曰:“公教人啖一口也,复何疑?”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使人题门作“活”字便去(2)杨见即令坏之()
(3)众莫能解()(4)次至杨修()
12.选出下面“夫”字义项的正确答案,填入括号中。
A.丈夫B.发语词C.那D.成年的男子
(1)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2)夫战,勇气也()
(3)其夫呓语()(4)一夫当关()
13.指出下列疑问句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
(1)复何疑?()(2)且焉置土石?()(3)子何恃而往?()
阅读答案:
11。(1)写(2)拆毁(3)理解(4)按次序12。(1)B(2)B(3)A(4)D13。(1)何(2)焉(3)何
【参考译文】杨修是曹操的主簿,当时在建相国府的大门,刚刚开始建屋椽,曹操(亲自)去察看,叫人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就走了。杨修看见了,立即让(人)把门拆了。过了一会儿,(杨修)说:“门中间有一个‘活’字就是‘阔’字。这正是魏王嫌门太大了。”
有人送了曹操一杯乳制品,曹操稍微吃了一些,然后就在盖子上面写了一个“合”字,并拿给大家看。众人都无法理解。按次序轮到杨修时,杨修(拿起)就吃了,说:“魏王叫我们每人都吃一口,还要怀疑什么呢?”
篇7:杨修颖悟阅读答案
《杨修颖悟》阅读原文
杨德祖为魏武主簿。时作相国门,始构榱桷,魏武出门看,使人题门作“活”字便去。杨见即令坏之。既而曰:“门中‘活’,阔字。”王正嫌门大也。
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众莫能解。次至杨修,修便啖,曰:“公教人啖一口也,复何疑?”
《杨修颖悟》阅读题目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使人题门作“活”字 2.即令坏之
3.众莫能解 4.次至杨修
二、选出下面“夫”字义项的正确答案,填人括号中。
A.丈夫 B.发语词 C.那 D.成年的男子
1.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 2.夫战,勇气也( )
3.其夫呓语( ) 4.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三、指出下列疑问句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
1.复何疑?( )
2.且焉置土石?( )
3.子何恃而往?( )
《杨修颖悟》阅读答案
一、1.写 2.拆毁 3.理解 4.按次序
二、1.C 2.B 3.A 4.D
三、1.何 2.焉 3.何
《杨修颖悟》阅读译文
杨修是曹操手下的官职为主簿,曹操有一次在相国门,进去逛了一圈,看了又看,叫条友在门口提了一个“活”字,就走了。杨修看见,就叫人把门改了。说:门中间有一个活字就是“阔”字,就是说老曹嫌门太阔了。
有人送了曹操一盒奶酪,然后曹操吃了一点点,就在盖子上面提了一个“合”字,并拿给大家看。结果没有一个朋友知道。到杨修了,于是杨修便拿起就吃啦!说:老大叫我们每人都吃一口,大家还奇怪什么呢?
篇8:杨修颖悟的阅读及答案
关于杨修颖悟的阅读及答案
杨德祖为魏武主簿。时作相国门,始构榱桷,魏武出门看,使人题门作“活”字便去。杨见即令坏之。既而曰:“门中‘活’,阔字。”王正嫌门大也。
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众莫能解。次至杨修,修便啖,曰:“公教人啖一口也,复何疑?”
【阅读训练】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使人题门作“活”字 2.即令坏之
3.众莫能解 4.次至杨修
二、选出下面“夫”字义项的正确答案,填人括号中。
A.丈夫 B.发语词 C.那 D.成年的'男子
1.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 2.夫战,勇气也( )
3.其夫呓语( ) 4.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三、指出下列疑问句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
1.复何疑?( )
2.且焉置土石?( )
3.子何恃而往?( )
【参考译文和答案】
译文
杨修是曹操手下的官 官职为主簿,曹操有一次在相国门,进去逛了一圈,看了又看,叫条友在门口提了一个活字,就走了.杨修看见,就叫人把门改了.说:门中间有一个活字就是阔字,就是说老曹嫌门太阔了.
有人送了曹操一盒奶酪,然后曹操吃了一点点,就在盖子上面提了一个合字,并拿给大家看.结果没有一个朋友知道.到杨修了,于是杨修便拿起就吃啦!说:老大叫我们每人都吃一口,大家还奇怪什么呢?
答案
一、1.写 2.拆毁 3.理解 4.按次序 二、1.C 2.B 3.A 4.D 三、1.何 2.焉 3.何
篇9:《杨慎字用修》的阅读答案及翻译
《杨慎字用修》的阅读答案及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杨慎,字用修,新都人,少师廷和子也。年二十四,举正德六年殿试第一,授翰林修撰。丁继母忧,服阕起故官。十二年八月,武宗微行,始出居庸关,慎抗疏切谏。寻称疾归。世宗嗣位,起充经筵讲官。常讲《舜典》,言:“圣人设赎刑,乃施于小过,俾民自新。若元恶大奸,无可赎之理。”时大珰①张锐、于经论死,或言进金银获宥,故及之。
嘉靖三年,世宗纳桂萼、张璁言,召为翰林学士。慎偕同列三十六人上言:“臣等与萼辈学术不同,议论异。臣等所执者,程颐、朱熹之说也。萼等所执者,冷褒、段犹之余也。今陛下既超擢萼辈,不以臣等言为是,愿赐罢斥。”世宗怒,切责,停俸有差。逾月,又偕学士丰熙等疏谏。不得命,偕廷臣伏左顺门力谏。帝震怒,命执首事八人下诏狱。于是慎及检讨王元正等撼门大哭,声彻殿庭。帝益怒,悉下诏狱,廷杖之。阅十日,有言前此朝罢,群臣已散,慎、元正及给事中刘济、安磐、张汉卿、张原,御史王时柯实纠众伏哭。乃再杖七人于廷。慎、元正、济并谪戍,余削籍。慎得云南永昌卫。先是,廷和当国,尽斥锦衣冒滥官。及是伺诸途,将害慎,慎知而谨备之,至临清始散去。扶病驰万里,惫甚,抵戍所,几不起。
五年闻廷和疾,驰至家。廷和喜,疾愈。还永昌,闻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作乱,率僮奴及步卒百余,驰赴木密所与守臣击败贼。八年闻廷和讣,奔告巡抚欧阳重请于朝,获归葬,葬讫复还。自是,或归蜀,或居云南会城,或留戍所,大吏咸善视之。及年七十,还蜀,巡抚遣四指挥逮之还。嘉靖三十八年七月卒,年七十有二。
慎幼警敏,十一岁能诗。入京,赋《黄叶诗》,李东阳见而嗟赏,令受业门下。尝奉使过镇江,谒杨一清,阅所藏书。叩以疑义,一清皆成诵。慎惊异,益肆力古学。既投荒②多暇,书无所不览。尝语人曰:“资性不足恃,日新德业,当自学问中来。”故好学穷理,老而弥笃。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隆庆初,赠光禄少卿。天启中,追谥文宪。 (选自《明史》,有删改)
【注】①大珰:大宦官。②投荒:被流放边地。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时大珰张锐、于经论死 论:判罪
B.施于小过,俾民自新 俾:使
C.命执首事八人下诏狱 执:执行
D.叩以疑义 叩:询问
5.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杨慎禀性刚直、坚持原则的`一组是( )
①偕同列三十六人上言 ②尽斥锦衣冒滥官
③撼门大哭,声彻殿庭 ④乃再杖七人于廷
⑤臣等不能与同列,愿赐罢斥 ⑥慎闻之,益纵酒自放
A. ①③⑤ B. ①②④ C. ③⑤⑥ D. 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慎为人忠贞,遇事常上书进谏,武宗微服出行至居庸关,他上书抗谏,武宗只得称病而归。
B.杨慎经常讲《舜典》,以此来劝诫世宗不要宽恕张锐、于经等元恶大奸之人的死罪。
C.杨慎讲究孝道,为继母服丧后才担任原官,闻知父亲生病急忙归家探病,父亲去世后又请求归葬。
D.杨慎自幼机敏,谦虚好学,老年更甚;他博闻强记,著作丰富,被誉为明朝第一。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陛下既超擢萼辈,不以臣等言为是,愿赐罢斥。(5分)
(2)尝语人曰:“资性不足恃,日新德业,当自学问中来。”(5分)
篇10:杨慎,字用修,新都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杨慎,字用修,新都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每小题3分)
杨慎,字用修,新都人,少师廷和子也。年二十四,举正德六年殿试第一,授翰林修撰。丁继母忧,服阕起故官。十二年八月,武宗微行,始出居庸关,慎抗疏切谏。寻称疾归。世宗嗣位,起充经筵讲官。常讲《舜典》,言:“圣人设赎刑,乃施于小过,俾民自新。若元恶大奸,无可赎之理。”时大珰①张锐、于经论死,或言进金银获宥,故及之。
嘉靖三年,世宗纳桂萼、张璁言,召为翰林学士。慎偕同列三十六人上言:“臣等与萼辈学术不同,议论异。臣等所执者,程颐、朱熹之说也。萼等所执者,冷褒、段犹之余也。今陛下既超擢萼辈,不以臣等言为是,愿赐罢斥。” 世宗怒,切责,停俸有差。逾月,又偕学士丰熙等疏谏。不得命,偕廷臣伏左顺门力谏。帝震怒,命执首事八人下诏狱。于是慎及检讨王元正等撼门大哭,声彻殿庭。帝益怒,悉下诏狱,廷杖之。阅十日,有言前此朝罢,群臣已散,慎、元正及给事中刘济、安磐、张汉卿、张原,御史王时柯实纠众伏哭。乃再杖七人于廷。慎、元正、济并谪戍,余削籍。慎得云南永昌卫。先是,廷和当国,尽斥锦衣冒滥官。及是伺诸途,将害慎,慎知而谨备之,至临清始散去。扶病驰万里,惫甚,抵戍所,几不起。
五年闻廷和疾,驰至家。廷和喜,疾愈。还永昌,闻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作乱,率僮奴及步卒百余,驰赴木密所与守臣击败贼。八年闻廷和讣,奔告巡抚欧阳重请于朝,获归葬,葬讫复还。自是,或归蜀,或居云南会城,或留戍所,大吏咸善视之。及年七十,还蜀,巡抚遣四指挥逮之还。嘉靖三十八年七月卒,年七十有二。
慎幼警敏,十一岁能诗。入京,赋《黄叶诗》,李东阳见而嗟赏,令受业门下。尝奉使过镇江,谒杨一清,阅所藏书。叩以疑义,一清皆成诵。慎惊异,益肆力古学。既投荒②多暇,书无所不览。尝语人曰:“ 资性不足恃, 日新德业, 当自学问中来。” 故好学穷理, 老而弥笃。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隆庆初,赠光禄少卿。天启中,追谥文宪。
(选自《明史》卷一百九十二·列传第八十,有删改)
【注】①大珰:大宦官。②投荒:被流放边地。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时大珰张锐、于经论死 论:判罪 B. 施于小过,俾民自新 俾:使
C. 命执首事八人下诏狱 执:执行 D. 叩以疑义 叩:询问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圣人设赎刑,乃施于小过 乃再杖七人于廷
B.程颐、朱熹之说也 悉下诏狱,廷杖之
C.慎知而谨备之 故好学穷理, 老而弥笃
D.于是慎及检讨王元正等撼门大哭 及是伺诸途,将害慎
11.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杨慎禀性刚直、坚持原则的一组是( )
①偕同列三十六人上言 ②尽斥锦衣冒滥官
③撼门大哭,声彻殿庭 ④乃再杖七人于廷
⑤臣等不能与同列,愿赐罢斥 ⑥慎闻之,益纵酒自放
A. ①③⑤ B. ①②④ C. ③⑤⑥ D. ②④⑥
12.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杨慎为人忠贞,遇事常上书进谏,武宗微服出行至居庸关,他上书抗谏,武宗只得称病而归。
B. 杨慎经常讲《舜典》,以此来劝诫世宗不要宽恕张锐、于经等元恶大奸之人的死罪。
C. 杨慎讲究孝道,为继母服丧后才担任原官,闻知父亲生病急忙归家探病,父亲去世后又请求归葬。
D. 杨慎自幼机敏,谦虚好学,老年更甚;他博闻强记,著作丰富,被誉为明朝第一。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陛下既超擢萼辈,不以臣等言为是,愿赐罢斥。(5分)
(2)尝语人曰:“资性不足恃,日新德业,当自学问中来。”(5分)
篇11:《送杨真序 欧阳修》阅读答案及翻译参考
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①,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
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操弦骤作,忽然变之:急者凄然以促,缓者舒然以和,如崩崖裂石、高山出泉,而风雨夜至也;如怨夫、寡妇之叹息,雌、雄雍雍之相鸣也。其忧深思远,则舜与文王、孔子之遗音也;悲愁感愤,则伯奇孤子、屈原忠臣之所叹也。喜怒哀乐,动人必深;而纯古淡泊,与夫尧舜三代之言语、孔子之文章、《易》之忧患、《诗》之怨刺无以异。其能听之以耳,应之以手,取其和者,道②其湮郁,写其幽思,则感人之际,亦有至者焉。
予友杨君,好学有文,累以进士举,不得志。及从荫调,为尉于剑浦③。区区在东南数千里外,是其心固有不平者。且少又多疾,而南方少医药,风俗、饮食异宜。以多疾之体,有不平之心,居异宜之俗,其能郁郁以久乎?然欲平其心以养其疾,于琴亦将有得焉。故予作琴说以赠其行,且邀道滋酌酒、进琴以为别。
(选自《古文观止》)
[注]①引:一种乐曲体裁。句意为“学弹了以宫声为主的几支曲子”。②道:通“导”,意为排遣。③尉:县尉。剑浦:地名。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退而闲居,不能治也 治:医治
B. 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 乐:以……为乐
C. 道其湮郁,写其幽思 写:书写
D. 是其心固有不平者 固:本来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知其疾之在体也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C.其能郁郁以久乎
吾其还也
D.故予作琴说以赠其行
常以身翼蔽沛公
10.下列各项中,都属于表达音乐特殊功能的一项是
①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 ②夫琴之为技,小矣 ③其忧深思远,则舜与文王、孔子之遗音也 ④纯古淡泊,与夫尧舜三代之言语、孔子之文章、《易》之忧患、《诗》之怨刺无以异 ⑤然欲平其心以养其疾,于琴亦将有得焉 ⑥故予作琴说以赠其行
A.① ② ⑥ B.③ ④ ⑤
C.① ③ ④ D.④ ⑤ 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赠序,赠序指临别时赠予的文字,内容多是推重、赞许、勉励等;本文是作者为赠别好友杨寘而作的。
B.杨寘因没中进士,不得不到千里之外去当一个县尉,加之体弱多病,因而心绪郁结,作为好友,作者在文中对杨寘进行了直接的劝慰。
C.本文语言形象生动,作者运用比喻和联想,把抽象的琴声描绘得可亲可感,并以自己的切身体验着力写了琴声对陶冶性情的作用。
D.作者作“琴说”表现了对友人的关心和慰藉,在似促膝谈心中给人以劝导和抚慰,深情厚意寓于悠闲平静之中。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 (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予友杨君,好学有文,累以进士举,不得志。(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及从荫调,为尉于剑浦。(2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杨修颖悟》阅读答案及翻译(整理11篇)】相关文章:
《杨氏之子》听课反思2022-06-29
杨修之死公开课教学设计2023-01-30
《杨修之死》教案2024-03-10
课文《世说新语》优秀教案2022-09-09
需要学好语文的作文2023-05-15
《周书列传十四》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2023-08-07
短歌行原文和翻译2023-12-19
《杨修之死》的教学反思2022-11-17
短歌行原文及翻译2024-02-04
《杨修之死》教学反思2023-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