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巷工程教学下的案例教学探析论文

时间:2022-10-23 07:49:39 其他教学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井巷工程教学下的案例教学探析论文(共19篇)由网友“呜哇”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井巷工程教学下的案例教学探析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您。

井巷工程教学下的案例教学探析论文

篇1:井巷工程教学下的案例教学探析论文

井巷工程教学下的案例教学探析论文

一、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比较分析

1.更好实现理论知识与能力并重的教学目标。

案例教学是一种教学思想和观念的更新。传统教学方法的目的主要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案例法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把学习如何更有效地方式获得知识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案例教学的实质应该看成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实践,所追求的是一种新的课堂教学结构和新的学习方式,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会探索知识形成过程的规律,发展并不断完善知识体系,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2.选取教学材料不同。

传统教学方法使用的是教科书。虽然教科书的知识具有系统性,但往往书中内容多为长期积累,存在部分成书即过时的现象。而案例教学法中使用的都是典型的鲜活的案例材料紧跟科学技术发展与工程进展的.步伐。第三,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不同。案例教学的过程主要不是教师讲授,而是学生之间的讨论和辩论。案例教学中,教师实际上更多地从讲台前站到了学生的背后,这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使学生有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案例不是对理论的系统阐述,而是对一个真实情景的描述,这个情景中包含一定的思考题,并要求学生思考、分析、消化吸收。可以说,案例是为适应特定的教学目的而编写的。第四,教学效果评价方法不同。案例教学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可能会形成多种可行方案,这些方案各有特点,各有所长和不足。因此,不能指望通过量化的标准答案评价一个问题的对与错。教学评价真正关注的是通过案例学习,知道在一个特定情况下,如何进行分析和做出不同的选择,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并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在井巷工程教学中的实施

1.案例的选择。

案例教学的第一重要环节是挑选案例,然后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加工编写。如一个对采区巷道支护技术与施工工艺进行优化的案例,在案例选择上是依据煤矿现场收集的真实工程地质和工程技术装备条件,要求学生对该类条件下的采区巷道支护技术与施工工艺进行优化决策。这一案例情景中包含了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基本的思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潜能,切实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案例分析与讨论。

课堂上,教师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自由讨论的气氛和环境。教师向学生布置相关的教学案例和思考题,并且给学生留出一定的准备时间,以便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阅读案例,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思考。首先要求学生自学解决基础知识问题,再尝试思考解答案例中的问题。如要对采区巷道支护技术与施工工艺进行优化决策,必须解决破岩方式、支护方式、施工工艺与施工组织等三项关键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在深入分析矿井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已学的矿山岩体力学知识和破岩原理进行巷道开挖工艺决策,为了降低支护成本必须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尽力选择经济可行的支护方式,同时结合施工工艺实现快速施工组织。这些问题的提出与解决都是学生自主分析、讨论和研究的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原本枯燥的理论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学生在参与案例分析讨论的同时,极大地激发了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去探索知识。教师可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讨论,然后每组指派一名代表综合记录学习小组对每一个问题的解答,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总结,逐步使学生从个别典型案例到掌握一般原理,再到理论知识向实际能力的转化,使学生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4]。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中直接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和评价,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自己去分析、解决问题,为锻炼、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自由宽松的环境条件。

3.效果评价。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是案例教学法的核心。在讨论结束后,应由教师根据教学要求理清知识要点,引导学生共同归纳总结。并不是简单地给出所讨论案例的答案,而是指出本次案例讨论的思路、讨论的难点、重点、主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利用理论知识,并评价本次讨论的不足与成功之处,以达到教学、实践、训练等多重目的。

三、井巷工程案例教学法的一些体会

案例教学法可以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得到发展。它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原理具体化,让它们处于一定的情境之中,这样学生可以更清楚、更深刻地把握和理解这些概念、原理。虽然案例教学法可以使教学内容显得生动、更具有说服力,但在井巷工程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典型案例少。

选择案例的标准不仅要求其具有典型性、直观性、针对性、趣味性,从而达到通过案例讨论使学生加深理解基本理论、掌握课程内容的目的,同时要避免案例难度过大、背景过于复杂,使得没有工作经历的学生,因其知识储备不足而无从下手,丧失参与的兴趣,因而难以达到案例教学应有的效果。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充分利用我校广大懂事单位的优势资源,广泛收集、调研、整理相关生产实践案例,从这些基层单位的典型实例中提炼,建成具有专业特色的井巷工程案例库。

2.教师知识储备与系统接受过案例教学法培训的教师缺乏。

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具有全面的知识素质,知识结构趋向综合化,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须了解本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更好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才能对案例进行正确的评判和总结。我校开展了以青年教师为主的“力行计划”,通过有计划地选派任课教师到煤矿现场挂职锻炼,可以系统参与煤矿的技术管理活动,熟悉基层环境,为案例教学法从煤矿实践中收集丰富典型案例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法。为解决师资问题,也可以邀请煤矿企业优秀的技术管理人员到课堂来提出问题、主持学生的研讨活动,引导学生掌握矿井关键地下工程施工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

四、总结

案例教学法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督促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方面较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有明显优势,但不等于在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可以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方法。课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基础理论、原理内容需要依赖传统的逻辑讲解进行教学。通过讲解使学生在具备一定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教师才可以从容应用案例教学法,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篇2:浅析矿山井巷工程质量管理论文

1工程质量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1.1工程质量管理下的施工计划组织要素分析

井下坑道施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系统全面地对整个坑道建设项目工程进行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而施工计划组织是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只有构建起完善的工程施工计划组织,才能保证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操作技术和施工工序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作为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要素,施工计划组织在整个工程中起到一个“标杆”的作用。施工计划组织的制定,能够明确工程实施标准,确定工程施工阶段工序、具体施工技术要求以及施工技术控制关键,保证了后续施工的进度和施工质量。工程施工计划组织从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工程概况、工程特点、施工方案、工程进度、资源需量计划等方面,为工程控制与管理,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框架支持。施工计划组织,全面的反映了工程初期的工程执行标准和工程进度计划。从整个工程总体考虑,是一个整体的初期规划工程,对保证整个井下坑道工程的按质按量完成,提供了准确的科学依据和完善的质量监管。于整个矿山井巷工程质量控制和管理来说,工程施工计划组织从制定阶段开始,就成为其最重要的工程执行标准,它从工程的构成出发,考虑到矿山井下工程的各种困难,以解决施工过程中工程施工阶段的工序技术标准不明确、施工技术要求不到位以及施工技术控制未执行等问题,是确保整个矿山井下工程建设的关键。

1.2矿井坑道建设过程中的质量因素分析

矿井坑道建设过程中,工程质量关系到整个矿井的安全性、实用性、耐久性和可靠性,因此控制和管理好矿井工程的工程质量是保证工程安全性和后续开采的一个重要环节。从坑道工程建设来看,坑道工程建设具有单一性、过程性、综合性和重要性的特点,其坑道建设工程拥有其独特的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施工过程中也拥有独特环境下不一样的施工工序和施工工艺,所以说,保证矿山井巷工程的质量,就必须在工程质量控制和管理上花功夫花时间,在工程质量的管理上,严格遵循国家相关工艺标准,确定目标,明确责任;分解落实,详细交底;针对难点,组织攻关;样板示范,摸索经验;跟踪控制,严格把关,做好质量控制;定期对产品质量进行有效监测。建立健全质量全过程监控制度体系,以科学的方法、手段及运用三全控制基理对工程质量进行干预和控制,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动态管理之中。由于矿山井下工程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体系,其工程质量涉及到的影响因素很多,如施工设备、井下的工程地质状况、施工工艺、井下地质周围环境温度、施工材料质量及配比、质量执行标准等,因此,在矿井坑道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就成为决定工程质量是否合格的重要手段,而这一过程中,需要科学可靠的技术手段对质量缺陷进行缺陷类型、位置、程度、可靠性等级进行评判,并通过大量的测试样本进行统计分析评价,进而调整质量控制方案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及质量管理解决方案。因此,矿山井巷工程质量控制,是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各因素进行调整的一种重要手段,是保证井巷工程质量达标的一种有效方法。

1.3工程质量管理中的人力资源要素分析

作为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中的一种客观因素,人力资源要素在控制与管理中起到一个执行的作用。在矿山井下工程中,人作为主要的操作主体,其对工程质量及工程进度的作用是最直接也是最客观的。因此,只有在控制和管理中充分运用人力资源要素,才能确保工程的质量。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过程中,人力资源要素集中体现在矿山井下工程建设队伍素质、技术人员现场技术水平,在整个矿井工程质量建设过程中是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矿山井下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其要求各系统要素相互协调,相互补充,作为工程的主体,人力资源要素是监管和实施相关工程工艺的主要实施因素,其在整个系统中起到一个执行的能动作用。从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中人力资源要素的特点和作用出发,其在矿山井下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具有能动性、时效性、有序性的特点,在整个工程中,它处于工程建设的主要环节,处于工程建设的主动地位,是工程建设过程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在工程各个阶段,如工程初期施工计划组织方面、施工中期施工建设方面及施工后期工程质量验收方面,人力资源均存在于工程每个阶段,并与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直接关联,因此说,在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中,人力资源因素是整个系统工程的主体。

2工程质量管理的系统结构与分析

2.1工程质量管理的系统结构

矿山井下工程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整体工程,其基本结构同样也较为复杂,它在时空次序结构观念中既相互交错又相互融合,从时空角度的层次原理出发,矿山井巷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系统可分为:初级原料层次、次级人力资源要素层次和要素间关联层次。其中,初级原料层次,包含了矿山井下工程所需的建筑原材料及相关设备,次级人力资源要素则囊括了工程各阶段的责任主体,而要素间关联层次,是对初级原材料层与次级人力资源层次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一个总体呈现。该系统内部各要素间存在着较为复杂的关系,在由人力资源构成的次级系统内,作为工程的主体,人力资源存在于工程整体的各个部门,建设过程中工程各人力主体在矿井建设中既相互关联,又相互作用与制约,人力要素之间是一种交叉存在的关系,从人力资源存在的各部门分析,从上至下存在着工程项目总部———工程监管———施工单位的三级组织,他们从项目工程计划组织,施工工程监管及主要施工工序方面呈自上而下的监督管理模式,同时,又能实现工程总体的三级组织责任落实,实现工程主体间的相互协调、相互制约,使整个系统实现总体的稳定性。在由工程原料构成的'初级原料层次中,从矿山井下工程所需的各种设备与材料到工程质量监测的仪器和机械,存在着相互间监督检测的关系,同时初级原料层次中各要素间也存在长关联、时效性的特征。对整个工程系统结构而言确保初级原料层次间各要素间的稳定性,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条件。在要素间关联层次角度分析,其涵盖了初级原料层次和次级人力资源要素层次,该层次从空间角度,分析工程要素间的整体关联性,并依此协调配置好矿山井下工程各要素间的关系,保证工程质量安全。

2.2工程质量管理的系统结构分析

对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系统结构分析,要构建起完整的分析方法,在此我们选用从巴雷洛图演变而来的工程主体到工程要素的多维评价体系,从工程质量单一性、过程性、综合性和重要性角度出发,按初级原料层次、次级人力资源要素层次和要素间关联层次的层次构成角度,对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结构做出相应评价,评价选用各层次的主要相关要素,并按其在矿山井下工程中的重要度,按大小排列,采用巴雷洛图的形式体现出来。在整个矿山井下工程中,按初级原料层次、次级人力资源要素层次和要素间关联层次的三层要素结构构成分析,对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影响最大的是工程所需原材料、施工工艺、人力资源要素和施工条件,次要因素是工程操作工艺、设备状况等,而其他因素,虽对整个工程有一定影响,但其作为一般影响因素存在。为进一步分析矿山井下工程中各要素在工程中对工程质量的影响,进一步总结出了影响整体工程质量的各因素,并对其进行详细分析,得出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系统结构分析图,如图:

篇3:浅析矿山井巷工程质量管理论文

矿山井巷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作为井下坑道工程管理工作的重点,是确保矿山井巷工程质量及工程进度以及工程建设项目顺利开展的关键。从矿山井巷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的特点出发,针对工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强化矿山井巷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从以下几点出发确保工程进度及工程质量:

3.1施工质量与管理体系的充分融合

(1)建立起完备的施工组织方案。在矿山井巷工程施工组织计划编制过程中,必须从工程质量角度出发,统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项因素,从工程质量、监督、成本以及安全管理计划考虑。从施工组织方案编制初期开始,考虑到不同的施工阶段存在的问题,建立起完备的应急处置预案,同时严格执行质量控制管理条例,以提高矿山井巷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水平。

(2)健全矿山井巷工程施工管理制度,从工程质量出发,采取和落实相关有效措施严把工程质量关。根据矿山井巷工程施工组织方案,从工程施工管理的角度出发,严格质量控制措施,保证工程质量,同时还要落实完善管理制度,实现管理制度的责任化和有序化。所以,健全矿山井巷工程施工管理制度,要从工程特有的自身实际情况出发,以工程质量角度出发,建立健全工程施工管理制度。

(3)矿山井巷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动态控制管理的加入。在矿山井巷工程项目建设实施阶段,必须从工程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有目的的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动态控制管理。在项目建设的开展阶段,按工程实施组织计划要求,根据前期项目建设预案中的相关要求进行研究,建立并明确质量保障体系,在技术和人员培训和运用过程中,以项目建设的基本要求作为出发点,保证技术人员达到项目技术要求。工程开展阶段,从工程项目主体开始,落实工程项目监理负责制度,从项目设计和规范要求的角度出发,对施工工序以及施工技术进行全面有序监管。工程结束阶段,则严格相应质量标准体系要求,从技术技标准的角度出发,对矿山井巷工程实施全方位,有效的质量验收工作。

3.2矿山井巷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

(1)补充和完善工程质量控制方法,强调工程质量控制在工程实施阶段的重要性。针对矿山井巷工程的特点,强化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同时完善工程建设计划组织过程中质量管理体系的缺陷,以矿山井巷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从矿山井巷工程中的工程复杂性和建设质量多发性问题的实际情况出发,对质量控制和管理办法进行有针对行的调整与补充,保证施工过程中各环节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能够有序开展。

(2)对工程施工队伍的专业化和素质化建设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关键所在,从施工队伍的专业化和技术水平全面化角度分析,矿山井巷工程项目是一个复杂的难度极大的工程主体,在施工中其包含较多层面的施工主体和施工要素,因此加强施工队伍建设是保证工程有序实施的前提。在确保矿山井巷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下,对施工队伍专业化和素质化要求就变得非常重要,在这一过程中,对项目施工参与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素质的要求较高,同时要求项目施工人员能够明确施工过程中不同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要点,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开展施工作业,确保施工质量控制目标得以实现。

(3)从矿山井巷工程施工材料与设备的角度出发,对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及机械设备应该加强管理。由于矿山井巷工程项目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程体系,其施工所需的原材料和设备要求也比较严格,为强化矿山井巷工程质量保证,提高施工安全水平,因此要控制矿山井巷工程施工质量,保证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原材料和设备符合相关质量水平,满足工程特殊施工环境的需要。

(4)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施工质量、进度以及造价的统筹管理。施工质量、造价以及进度作为施工管理的三要素,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在施工管理上,应该统筹结合,协调管理。

篇4:建设工程法规案例教学初探论文

建设工程法规案例教学初探论文

【摘 要】建设工程法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法》《招投标法》《安全生产法》《合同法》等法律规章知识。应用案例教学法将抽象的建设工程法律法规知识融入生动典型的建设活动实际案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建设工程法规知识解决建设活动中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关键词】案例教学 案例引入 案例讨论 案例评价总结

建设工程法规是建筑施工专业一门重要课程,学习掌握相关建设工程法规知识,对于建筑业从业单位、从业人员依法从事建设活动,合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恰当履行应尽义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设工程法规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建筑法》《招投标法》《安全生产法》《合同法》等法律规章知识,应用案例教学法将抽象、枯燥的建设工程法律法规条款知识、融入生动典型的建设活动实际案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建设工程法规知识解决建设活动中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一、案例教学简介

案例教学法又称“个案法”,它缘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通常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解剖分析,引导学生从个别到一般,进一步理解掌握教材中相关知识、原理。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作为主要教学素材,将学生引入到实际的案例背景中,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在面对实际工作情景的分析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思想,目前在中等职业学校许多课程教学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采用案例教学法具有以下突出的优点:(一)案例教学法可以将抽象枯燥的知识具体化,使之处于形象生动的情景中,通过联系实际工作,缩短教学与实际工作的差距,让学生可以更清楚、更深刻地理解掌握相关知识原理。(二)案例教学可促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发展。在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同时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成功与不足,进而针对不足之处寻求进一步完善的方法。(三)案例教学法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案例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单纯由教师讲学生听的状况,把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紧密地结合起来,使理论知识讲授变得生动活泼,从而有助于学生掌握抽象的知识原理,并能达到灵活应用举一反三的教学成效。

二、建设工程法规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首先,建设工程法规课程的自身特点决定了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建设工程法规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建筑法》《招投标法》《安全生产法》《合同法》等法律规章知识,这些法律规章知识本身显得抽象,也比较枯燥乏味,采用传统课堂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将抽象的法律规章知识具体化,通过建设活动工作中实际案例情景,拉近教学与实际工作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其次,教学工程法规课程的教学目标决定了采用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学习建设工程法规知识目的在于应用,学生将来毕业后在建设活动工作中,能够应用所学的法律规章知识,做到依法从事建设活动,合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恰当履行应尽义务。这就要求建设工程法规课程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应结合建设活动实际工作情景,解决实际问题,突出实践应用性。采用案例教学法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

最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决定了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目前,国家在各行各业广泛推行执业资格制度,建设行业也不例外,学生将来毕业后参加各级各类建设执业资格考试时,建设工程法规是必考科目之一。从考试试卷考核的内容来看,主要通过一些实际工作情景或案例的形式来检测考生对建设工程法规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来看很有必要采用案例教学法。

三、建设工程法规案例教学的实施

(一)案例引入

在建设工程法规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相关建设活动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来确定相应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选择案例背景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以帮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所以案例的选择是案例教学的核心,离开案例,案例教学也就无从谈起。选择适当的案例对教学目标的实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建设工程法规教学案例通常应满足以下原则:一是实践性,指建设工程法规教学案例应符合建设活动的实际,不能随意主观臆造脱离相关建设活动;二是相关性,指教学案例必须与建设工程法规知识紧密相关,能有效地实现相应教学目标;三是代表性,指教学案例能反映建设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一般情况,对学生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四是全面性,指教学案例背景资料应尽可能涵盖建设工程法规的主要内容。例如,在学习《建设工程招投标法》时,在实际建设招投标活动中,由于施工单位一些不恰当的行为方式,可能导致投标文件被拒绝,或者成为废标,情形严重的甚至可能被没收投标保证金,给施工单位造成巨大损失。根据上述案例选择原则,对于建设工程招投标法案例选择时,则应尽量涵盖什么样的投标文件会被拒绝,或者成为废标,甚至被没收投标保证金情况方面的建设工程法规知识。教学案例具体内容如下。

【背景资料】

某建设工程项目依法进行招标,招标文件规定3月15日为投标保证金提交的最后时间,203月16日上午9:00为投标截止时间。A、B、C三家公司在年3月14日提交了投标保证金,在2011年3月16日上午,A公司由于路上塞车赶到投标现场时已是9:01,但此时开标工作尚未开始,B公司在2011年3月16日上午8:30递交了投标文件,由于时间仓促投标文件密封签上忘了加盖单位公章,决定在开标时予以澄清说明,C公司在2011年3月16日上午8:45递交了投标文件,为了满足招标文件要求,在投标文件中伪造了一项工程业绩证明资料。

【问题】

招标人是否应接收A公司递交的投标文件?说明理由。

B公司递交的投标文件是否应作废标处理?说明理由。

招标人对C公司提交的投标文件及投标保证金可做怎样的处理?说明理由。

(二)案例讨论

建设工程法规案例教学目的在于配合课堂教学进度,通过教师教授有关建设工程法规条款知识,然后进行案例引入,组织案例讨论。例如在讲授完建设工程招投标法知识后,引入上述案例背景资料,并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和督促学生应用招投标法知识,经过调查研究、独立思考、独立决策、小组讨论、集中交流,最终解决案例中提出的问题,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具体来说应遵循以下步骤:

学生熟悉案情,拟写发言提纲。案例背景资料及问题一般提前一周左右印发给学生,学生课前预习熟悉案例,然后查阅资料,调查研究,解答问题,拟写发言提纲。比如在组织建设工程招投标法教学时,我将上述背景资料及问题提前分发给学生,有的学生非常认真,上网搜索招投标法相关资料,有的走访招标代理公司、施工企业,请教有关专家,深入调查研究,做好案例讨论的各项工作。另一方面教师要做好学生课前准备的检查督导工作,并将学生拟写的发言提纲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分组进行讨论,推荐小组代表。为了便于案例讨论顺利开展,采用4-6人一个小组的形式进行。由于学生个体素质的差异性,在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时,一般遵循“异质分组”的原则,即各小组成员由不同层次学生组成,推选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各小组长负责召集本组内学生进行组内案例交流,这一阶段工作可安排在自习课或课余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后综合各人不同意见的基础上,修改补充,完善讲话稿,推荐口头表达能力强的.优秀学生作为小组代表,准备参加全班的案例讨论。

全班案例讨论,各组代表发言。全班案例讨论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各组代表逐个上台发言,为保证公平性,发言顺序采用抽签方式确定,在各小组代表发言时,要求其他各组成员保持安静,并做好记录;第二阶段各小组观点相互辩论,目的是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最终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例如,在组织建设工程招投标法案例教学时,在案例讨论阶段,根据前述案例背景资料对问题1,有的小组认为招标人可接受A公司递交的投标文件,理由是路上塞车属于客观原因而非主观意愿,同时迟到仅1分钟时间且开标工作尚未开始,不会影响到招投标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也有小组认为招标人应拒绝接收A公司递交的投标文件,理由是A公司递交投标文件时为9:01,而招标文件载明的投标截止时间是9:00,依据招投标法的有关规定,招标人应拒绝接受投标截止时间以后递交的投标文件。对问题2,有的小组认为B公司递交的投标文件应为有效标,原因是投标文件密封签上未加盖单位公章,显然属于一般性工作失误,不影响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经过澄清说明之后不影响投标文件的有效性;但也有小组认为,B公司递交的投标文件应作废标处理,因为投标文件密封签上未加盖单位公章,可能会影响投标文件的法律效力,失去法律效力的投标文件应作为废标处理。对问题3也引起了各组间的激烈讨论,大家各执己见针锋相对,可以说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此阶段,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加以引导,为大家创造一个有序、自由的讨论氛围,不必参与讨论和发表个人意见。

(三)案例评价总结

在学生对有关建设工程法规案例讨论结束后,首先,教师应对各小组的情况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依据各小组表现情况评选出优秀、良好、一般三类等级,并记入平时考核成绩,作为学生学期综合成绩评定的一部分,以此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其次,教师要根据案例背景资料及问题,并结合学生小组发言情况,进行归纳总结,阐明有关建设工程法规案例分析的要点,指出各小组发言讨论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例如,在前述招投标法案例教学时,根据背景资料对问题1的分析应主要围绕“投标截止时间”这一要点进行,并结合招投标法有关规定展开论述,而不是从“情理”上去推论,情与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前面谈到的各小组对问题1所持的两种不同观点,孰是孰非也就不言而喻了。最后,在教师评价总结结束后,要求学生进一步独立撰写案例分析的心得体会报告,由教师逐份批阅,评定作业成绩,以此锻炼学生运用建设工程法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有关建设工程法规条款知识的理解。

实践表明,建设工程法规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法,将抽象、枯燥的法律法规条款知识融入生动形象的典型案例中,通过建设工程法规案例引入、案例讨论及案例评价总结教学环节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加深了学生对建设工程法规知识的理解掌握,从而最终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建设法规知识解决建设活动过程中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军业.案例教学[M].天津教育出版社,.

[2]徐艳霞.引入案例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J]. 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11).

[3]王影.浅谈案例教学法及常见问题与对策[J]. 科技资讯,(18).

篇5:案例教学论文

【摘要】科技的高速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快速进步,教育传承作为人类文明的延续与革新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

故此,以教育改革为名的素质教育逐渐取代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手段,将学生以教学主体为目标进行科学培养。

在素质教育培养过程中,教育内容的深化改革固然重要,然而令教育深化改革落于实处,重要因素则要着眼于课堂教学的实践。

金融学是的金融专业基础课程,由于其大量数据分析与数字应用,故此使得金融学成为学生最为头痛的科目,

当前在新课改教育理念下,落实案例教学将案例应用于金融学教学中,将金融学知识回归于生活,加深学生记忆,让学生明确金融学学习的意义,以此大大提升金融学教学效率。

基于此,本文以案例教学法为出发点,分析案例教学在金融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金融学。

金融教学。

应用

0.前言

当前我国经济基本已经走上经济发展新型轨道,面对新时期的到来的同时,我国和经济社会也将面临新常态下长久性、全面化发展的改变。

在此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金融学教学价值逐渐突出,并深深作用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稳步增长也为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但从当前金融学教学填鸭式教学现状来看,

其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更好的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故此应积极进行探索将市场案例结合到金融学教学之中,

以此不断创新教学方式,结合案例更加真实的还原金融学知识,将金融学应用于案例之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案例教学法概述

案例教学顾名思义运用案例进行教学的一种方式,案例教学是现阶段较为科学的自主学习方法,其具有开放型与互动性。

案例教学对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配合度要求较高,教师在进行教学前,应做好一定的计划准备,并结合导入等方式,

将案例穿插到实际的教学之中,以此师生通过案例中显示的各种信息进行讨论。

从案例教学法的性质来看,案例教学也是一种实践教学的方式,是以案例为基础开展的教学方式,

将理论知识放置于案例之中,更加注重的是学生对于金融知识以及相关技能实践应用情况,使得学生在解析案例过程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通过实践与探索解决问题。

案例教学是一种知识的转化过程,案例教学以扎实的基本功为基础,只有学生掌握了一定金融知识后才能通过实际案例来检验知识,

因此也可以说案例教学法是将学生应用能力以及理论学习能力的综合,通过不断的时间探索,提升自身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不断开发学生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知识转化能力[1]。

2.案例教学在金融学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金融专业人才需求也逐渐增多,金融发展日新月异,各种金融业务种类也逐渐增很多,经济市场发展也为金融学教学提供了众多教育素材。

在面对瞬息万变的经济市场,如何紧随市场步伐进行实践教学,这些金融学教学提出了众多挑战。

在金融学教育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可确保受教群体更好的掌握金融知识,并活学活用金融学相关数据分析的技巧,由此可见,案例教学法是充分展现学生自主性的现代教学方法。

一方面,从金融学学科的教材内容来看,无论是基础金融学还是高级金融学知识,

都需要在做好特定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的前提下不断深入教学内容,而所有金融知识体系又都需要以相关概念作为基本[2]。

金融学每章知识的第一节都包括着本章知识的概念、内容以及金融学技能运用的相关步骤流程等。

每章知识后面又都会针对本章知识内容进行高度的概括总结。

由此可见,教材如此编制的意义不外乎是出于引导学生在学习金融学知识后,要求学生要将所学习的金融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之中,以此来巩固知识。

学生预先掌握知识梗概,并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对金融学知识的掌握,将其应用到实际的案例之中,也就是说,

学生对金融知识的应用能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对知识的掌握质量,更关乎着学生未来对金融知识的掌握能力。

另一方面,金融学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学习中由于缺失一定的金融应用环境,因此导致学生学习金融困难重重。

当前在教育中存在一种普遍现状,即学生可以掌握金融学相关知识,但在日常学习中,仍然很难运用金融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金融学专业之中。

故此应积极为学生搭建良好的环境,帮助学生将金融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

一方面有助于加深学生对金融知识的掌握程度,另外,也有利于将金融知识还原与生活之中,促使学生运用金融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通过锻炼培育学生金融应用能力,促使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金融学。

3.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金融学研究

3.1金融学学习兴趣的调动

关于案例教学过程的本质,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有着相应的研究,结果表明,

案例分析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而案例分析行为的最大驱动力即是兴趣。

本文认为,兴趣绝不仅仅是最好的老师,在案例利用领域更是能够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氛围。

出于兴趣的金融学能够最大程度汇集学生的全部注意力,使学生在全神贯注的过程中凝聚更多的思考,

从而基于此通过自主创新促进思维的发散,为金融学实际应用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然而当前却有大部分教师并未认识到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加之金融学知识的复杂性,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对金融学学习的兴趣。

对此,本文认为在进行金融学指导之前,应使学生对化学金融学形成新的认识与高度的重视,

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同学生进行深入交流,挖掘学生的兴趣点,结合案例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让学生掌握最近的市场金融动态。

3.2金融学学习习惯的养成

客观地讲,案例分析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处心积虑冥思苦想的过程,因此案例分析需要消耗大量的心思。

对于金融专业的学生来说,该学习阶段的特点决定了其压力较大,倘若学生平时没有案例分析的习惯,

则将会出现普遍出现的学生可以很好的掌握金融学知识,但却无法将其运用在实际生活之中。

换个角度来讲,无论是何种学习习惯,其核心环节都是受思维所主导,一旦学生对于金融学习生畏难情绪,无疑会大大折损案例分析的实际效果[3]。

对此,本文认为应当在全面调动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致力于帮助学生养成学会案例分析的良好习惯。

金融学学科虽然属于一门应用性学科,但其所具有的抽象性本质却毋庸置疑。

与此同时,金融知识又源于生活,因此为了保证学生能够真正从兴趣出发养成案例分析习惯,

应当通过情景创设将学生的兴趣点带回课堂教学当中,让学生在案例中学会分享,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3金融学技能的提升

金融学学科作为一门理科,同数学、物理等学科一样,均需要通过大量的习题将知识内化,达到对金融学学科的全面理解与掌握。

当前,金融学的习题主要为选择题、填空题与简答题,只有学生具备良好的应用能力,才能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得出正确答案。

而在当代教育改革的驱动作用下,金融学的习题又开始趋向于信息类和图像类题目发展,对于学生金融学能力的要求亦在不断提升。

总体而论,金融学知识相关要求较多,对于金融学相关技能要求也较高,因此学教学过程中加大金融学实际应用的培养力度已迫在眉睫。

只有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接触案例,并逐渐养成案例分析的习惯,教师才能通过有针对性的引导提升学生金融学知识应用的技能水平。

4.案例教学在金融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4.1创设教学情境,合理选择案例,引导学生指出问题

创设教学情境,就是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创设的一种有目的的学习情境。

通过情景创设,为案例量身打造合理的应用环境,对于进到学生进行金融学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创设情境的关键就在于设置出精彩、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带着一定的疑问去分析案例,全方位的对案例进行解析。

创设情境,在教学中添加案例,其目的就是要以师生之间的情感为纽带,以学生的思维为中心,通过案例实际应用,

探索出实际问题,在案例中锻炼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适当合理的选择案例,促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去发现、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4]。

例如选取8月初较热门的话题如“针对滴滴打车公司收购优步兼并收购案例,

当前针对滴滴打车公司收购优步这一话题众多媒体纷纷进行报道,这一约70亿美元的交易,是滴滴公司为最大赢家很是优步是最大赢家,

以及滴滴合并优步后对双方公司产生的影响等等为话题,进行详细的讨论。

4.2精心设计案例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案例应用教学

在应用案例时,要注重对案例的实际分析,教师要想到案例应用后教育预期的效果,故此,为了更加精心的设计出案例,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对案例应用进行详细的探究。

首先教师应明确指出案例教学所达到的预期效果,其次,了解案例教学中的相关顺序,最后结合案例教学,

探究案例中出现的重点与难点,结合PPT等对案例进行全面的阐述与描述,让学生明白案例,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习的金融学知识进行案例分析[5]。

例如在讲解“链家网房产快速发展之路时,与学生共同分析近些年我国房产交易价格走向,

并针对相关国家贷款政策进行分析,如中国央行将贷款利率从原来的5.1%到4.9%对于房产行业发展的影响等,选取最新的相关讯息,从案例分析到案例解答每一步骤做好准备,以期不断提高金融教学效率。

4.3案例选取具有典型性,逐渐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案例选取对于整节课程来讲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在选取案例是应尽量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案例,应用案例后,教师逐渐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当前新课改教育理念的实施要求让学生自己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对此,教师在帮助学生发现问题之后,

要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师只要扮演好辅助的角色就好,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沟通、共同探究的方式去解决难题。

例如在与学生共同探讨“英国脱欧“日币升值事件时,将“南海仲裁等事件结合到案例中,分析“英国脱欧对国际经济金融的影响,以及“英国脱欧“日币升值几种事件之间的关联性。

让学生自主发表见解,将金融知识学生上升到爱国主义教育,学生之间的主动谈论,让学生在讨论中逐渐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5.结论

综上所述,金融学是一门技术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因此在金融学学科知识学习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帮助学生掌握金融实践经验对于提升学生金融知识运用技能,了解金融学课程来讲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证金融学教学的有效开展,应结合案例教学灵活进行金融学习,不断创新金融学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不断提升自身对于金融知识的掌握程度,以此提升学生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石巧荣.案例教学在金融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1,04:75-77.

[2]孟令国.案例教学法在金融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1:129-131.

[3]张庆君.大案例教学法在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中运用的思考[J].金融教育研究,,02:77-80.

篇6:案例教学法下高职会计教学论文

1、案例教学法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1.1准备阶段

任何教学法要想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实现良好效果,就必须重视其准备阶段,案例教学法在会计专业的课堂教学中也一样。案例教学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具备极强的实践性,其教学目标是围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中心的,而实践能力的培养及提高则建立在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因此要想使会计专业课堂教学高效进行,教师就必须在课前要求学生对本课理论知识做好预习,对预习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思考并记录。教师方面,则要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学案例及素材,案例的选择要充分结合社会生活实际,能引发学生共鸣,案例中问题的设计对学生要具有很好的启发性和引导性,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案例材料,并提前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做好预习准备,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预先思考,并对问题的处理方法有个大概的了解,从而为案例教学奠定良好的课前准备,为高效实现本课教学目标打下基础。

1.2教学阶段

案例教学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该教学方法要想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就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而不是教师单一的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及讲解案例,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会极大的挫伤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也是十分低下,因此在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中,教师要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其成为课堂的主人公,积极参与到对案例的讨论及分析中来,教师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在旁边给予及时的指导,对于学生案例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及出现跑题的情况要予以及时指导并纠正。教师在讲解案例时要注重其引导作用,不轻易发表自己看法,而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会计理论知识去分析,得出应对案例中问题的解决办法,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思维逻辑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对于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及看法,教师要予以合理评价,促进其学习兴趣的提升。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根据案例开展一些如让学生角色扮演等实践活动。

1.3讨论阶段

此阶段是案例教学法最为重要的阶段之一,该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案例中发现问题,并对其进行讨论及分析,教师可以就案例提出能够反映案例精髓的问题,然后根据学生座位对其进行分组,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负责对各组信息资料的汇总及发表。教师在提出一个问题后,可以让各小组进行讨论分析,小组成员间自主协调好,合理分工,对案例所需资料进行收集,小组成员间进行讨论交流各抒己见,展开激烈的讨论,由小组长汇总所有成员的看法,并从中筛选出合理的看法及结论,并经过组织加工后,在教师的组织安排下,各小组发表各自对案例的分析及观点,教师予以评价,并和全体学生一起讨论总结得出本案例的中心主题及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此外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对学生就案例中某一问题的看法进行正反分组,两组学生进行正反辩论,规定辩论时间,教师对辩论双方的论点秉承公正、公平、开放的宗旨对学生的辩论结果进行评价,选出获胜一方。此阶段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

1.4完成案例分析报告的编制

学生经过前面几个阶段对案例内容的了解,并展开激烈的讨论交流及分析后,各小组间分别得出了自己对案例的理解及观点,形成了自己的案例分析报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案例分析报告进行修改完善,最终编制完成自己的案例分析报告。通过分析报告的整个编制过程,学生在解决会计案例中问题时,形成了一套高效的思维分析模式,对问题解决的理论方法也有了一定的掌握,其运用会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1.5总结提高阶段

教师对学生的案例分析报告进行评价,向学生讲解会计专业案例中如何突出其重点,发现其难点,同时对学生在案例分析及评价中出现的问题予以指导纠正,对学生优秀的方面给予表扬,并由此进一步发掘会计案例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自我反思自己分析思路及得出结论中存在的不足并予以改进。在各小组案例分析成绩的考核方面,主要有学生信息收集能力的考核、学生案例分析能力考核及其案例分析报告质量的考核等,以全面考核学生综合素质。

2、会计案例实例

教师在进行“会计恒等式”教学中,在讲解知识点“资产与权益”两者关系时,其案例教学设计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案例的导入。教师可以就准备的案例,提出问题“企业要开设下级原料公司,应处理的问题?”;二是对学生进行引导。引导其建立公司需要资金,而资金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总公司下拨资金筹建,另一种是吸引外界资金的投入及募集资金;三是引发学生思考,“企业在获得了足够资金后怎样有效使用”;四是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公司要想良好运行,首先要完成生产厂房等各种基础设施建设,设备的引入以及原材料的采购”,此外资金的使用还要考虑到给员工发工资及剩余一些流动资金备用等;五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分析及得出的结论,对其进行评价及总结。得出“资产=权益”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结论。本知识点通过应用案例教学法,能够使学生加深对“资产和权益是同一资金的两个方面”的理解。同时充分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其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师生间及生生间充分交流合作,此过程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思维方式及问题解决能力,对于提升高职会计教学效果有着重要作用。总之,案例教学法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极大的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效果的有效达成,同时对于学生会计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有着积极意义。

篇7:中学语文教学案例论文

1开发中学语文教学案例的必要性

1.1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不足

传统语文教学模式是以知识为本位,强化知识的传授,忽视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性,自主性和选择性。这种模式只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忽略其个性发展,因而从根本上失去了对学生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学习效率低下。

在教学目的上,传统的语文教学过多重视知识的获得,忽略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在课程设置上虽然设有实践课程,但其安排并非与知识学习结合在一起,即语文知识的学习与实践课程独立进行,且实践课时数远少于知识学习课时数,时间较短,流于形式,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其实际运用相脱节;在教学材料和授课方式上,传统的语文教学以语文教科书为主要材料,并采取教师为主的讲授法进行教学,使得教学内容与时代发展相脱离,且很难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导致其知识掌握与技能发展都不充分。

1.2使用教学案例进行教学的优势

语文教学案例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生动的语文课堂,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还能让学生学会运用。具体来讲,其优势有三点:

(1)知识方面:一方面教学案例的典型特征是真实性,即课堂上学生面对的是生动真实的教学案例,而不是枯燥罗列的材料。这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课堂使用教学案例便于学生对真实的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所获得的知识不再是对书本知识的概括,而是内化的知识,蕴藏在真实情境中的知识。

(2)技能方面:运用语文教学案例进行教学,其目的不仅在于通过案例分析获得蕴含其中的已成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首先,案例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教学模式,学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对复杂多变的案例进行分析,并对问题情境做出判断和决策,可锻炼其运用语言文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一个案例的解决方案并不是唯一固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为学生提供适宜创造的情境,让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案例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主要是以小组学习讨论为主,即小组成员需要互相交流观点,并进行总结。这一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教学方面:通过教学案例实施教学,是教学走向低耗高效境界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制定标准,确立规范,开发各类教学案例,为语文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材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开发中学语文教学案例的策略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中学课堂要灵活开放,呈现具体生动的教学资料,融入经验的“体验”机制和平等交往的“对话”机制,创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气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①开发语文教学案例既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需要,也是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一般来说要遵循以下方法和步骤:

2.1拟定语文教学案例的开发计划

拟定语文教学案例的开发计划要考虑五个方面的因素:为什么要开发教学案例,即开发教学案例的目的;为谁而开发,即教学对象;教学案例的内容如何选择和确定,即教学案例的教学内容;怎么开发,即开发的具体方案,包括教学案例的呈现与课堂组织等;何时完成,即开发的时间安排和分工。

2.2选择语文教学案例的内容

语文教学案例的选择与确定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依据教学需要以及教师特有的教学经验,独立创造的教学案例;二是借鉴他人的优秀教学案例。

(1)独立创造教学案例。根据教学需要,教师需要设计教案。而设计或编写教学案例,需要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来确定其案例内容,设计可行的呈现方式以及课堂组织方式等,突出案例的生动性,概括性和针对性。

(2)借鉴和获取他人的优秀教学案例。这种教学案例的获取途径主要有三种:

①进入名师课堂获取教学案例。听课是提高教师技能的方法之一,这种方式不仅加强教师间的交流合作,还让其相互借鉴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模式,改善自己的教学。走进名师的课堂,感受他们独特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借鉴他们优秀的教学方法,是获取教学案例材料的重要途径。

②通过报纸、杂志等文献资源获得教学案例。这是传统获取教学案例的途径之一。书店、图书馆中引进的教学案例参考文献,可为教师提供广阔的选择空间。而报纸、杂志等,可以向教师显示教学名师的.最新教学案例,及时掌握教学动态。教师便可根据自己的课堂需要选取有价值的教学案例,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思路。

③通过教学视频等多媒体网络资源获取教学案例。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获取名师案例。通过观看上传的全国各地的名师教学视频,教师可以便捷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名师教学案例。

除了要遵循教育性、科学性和教学性原则之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问题性原则。教学案例通常以问题为导向,围绕主要问题或者任务展开。在开发统整教学案例的过程中,要突出关键性问题,即解决何种问题。第二,程序性原则。任何一个案例的开发和应用,都有一定的程序,切忌急于求成。第三,客观真实性原则。对教学案例的统整与开发,需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对案例的理论论证,做到不偏不倚,对案例进行验证,做到客观真实。第四,针对典型性原则。教学案例的主题应该明确典型,即进一步突出教学中的重要事例、规律和特征等,对次要的事例、规律和特征等要做到相应的简化。

2.3试用并修改案例

案例的开发必须要用实践检验,即在课堂中运用,试图寻找不足并修改。在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其进行反思,并与同行教师及时交流合作,此外,学生作为阅读案例的主体,教师也需要观察倾听学生的感受。因而,不仅教师对教学案例的内容与质量产生影响,学生同样也贡献着自己的智慧。

篇8:中学语文教学案例论文

要创设一个和谐的课堂,应该协调好各种方法和手段以及结果。有些不协调造成了笔者在教学中的困惑。对此,语文教学中的一些矛盾是否可以协调?对这些矛盾的协调到底有无实际意义?笔者观察整理一些身边的案例做了一番思考。

一、协调好课内与课外,二者相互促进。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太纲》(试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中指出:“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形式”,“语文课外活动和语文课堂教学是相辅相成的”。

开展语文课外活动要处理好课内和课外的关系。其基本原则是:课内指导课外,课外发展课内;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法,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是课外活动的原则和规范;益,指应用和实践,是课内教学的继续和延伸。要得法于课内,必须做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得益于课外,必须作到课外活动的广泛性。课堂教学指导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拓展课堂教学。

案例一: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校一老师都信奉:“不管语文怎么改,我就靠作业和书本”。她班学生语文的基础一如既往的扎实,但是近几年,她遇到新问题:学生在阅读写作上翻跟斗,每次期末考试卷面分析,她的班级在阅读和作文上失分最严重,把她辛苦在抓基础中得到的优势丧失殆尽。这让她困惑了。

案例二:我校一位新老师,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阅读特别重视,每周都带学生到阅览室读书,写阅读笔记,学生非常喜欢他这样上课,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也表现的非常积极主动。这位老师也积极准备着每一节课读的环节,读的同时也注重读写的练习。但是,这个班的学生每次在反馈练习中基础知识失分严重,特别低分每次都最多。该老师为此很是困惑,有放弃这种教学方式的念头。

思考:语文是一门基础科学,特别重视读写能力,中考对读写的考察更为重视。几年的中考反馈告诉我们:忽视语文的读写的教学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初三语文课时相对少,内容又非常紧凑,很多基础不扎实的学生往往前学后忘,繁忙的课务不容他们对学过的知识迸行归纳和总结。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好像成了打好基础的唯一手段。

殊不知,课本上的知识和课外阅读一个有机统一体,扎实的课本基础知识更加促进学生对阅读的理解和领会。而阅读又可以将课本的知识化为实践,行动记忆和理解虽掌握慢,但这种知识的掌握更具稳定性。现在语文教学成功的老师往往将课本知识与课外阅读形成有机整体,使其相互促进相互巩同。

二、协调好深度和广度,有利于语文的整体提高。

案例三:张老师在语文中考复习的时候,喜欢挑战有难度的题目,他对其他学校和过去中考中出现的文学作品阅读题特别感兴趣,他的想法:“难度取胜,居高临下,势如破竹”。到了最后阶段,语文课就是找难题,解难题和破难题。沈老师在语文中考复习的时候,就死抓基础,到了最后阶段,语文就是背背背和默默默。几年下来,一个奇特的规律出现了:中考语文简单,沈老师的班级强一些;中考语文难点,张老师的班级强一些。

思考:语文复习时,一味挑战阅读难题,虽然满足了优秀的学生,但无形中把中下层次的学生给放弃了。一味的背和默,只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一般一个班级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是呈正态橄榄形分布的,取张老师和沈老师的长处,协调好深度和广度,无疑会兼顾两头,受益中间,赴于临界的学生也会受益良多。

三、协调好方法和结果,有利于统一教师的立足与学生的提高。

案例四:我一位同学刚踏上教师岗位时,踌躇满志。他把精力放在提高课堂的质量上:他除了上好自己的每一堂课还积极去听其他老师的课,并且对所听的内容在课后作总结,第一次期中考试,由于经验不足与其他老教师存在很大的差距,校长叫他转行去教“副课”,几年后好不容易又回到语文教学前沿,他倍感珍惜,放弃掉自己原有的特点,在成绩上取得巨大“成功”,但是他在与我交流的时候也充满疑惑:难道靠死记硬背和加大学生作业量来提高学生语文成绩是自己想耍的?

思考:还有很多学校把“成绩”当作学校的唯一生命线。积极去尝试和改革在某些学校中很难立足,成绩差就没有机会来完成一个长远的学习,急功近利成了套在教师颈上的枷锁。久而久之,教师也就没有完善自己教学方法的动力了,为了立足,不得不采用自己“最有效”的方法。最后,学生永远在一个模式中成长,教师也一代一代的重复前人。

好多好的语文老师在坚守成绩这块阵地的时候,反思总结,循序渐进的完善自我。在尝试各种好的有效的方法和理念的时候实现师生共同成长。他们就是协调好了方法和结果。

四、协调好语文与其他学料的关系,有利于学生综合发展。

案例五:有个问题一直困扰学生和教师:主课和副课如何分配?语文课上涉及到的其他科目上的知识,学生是一副茫茫然的样子。很多学生在上其他副科的时候总是感觉浪费时间,上课也不听而是奔波于语数外的书山题海之中,结果写出的作文思路狭窄,内容没有深度,在这一个小坎上栽跟斗,小小的不统一可真的害苦了学生。往往副科老师强势的班级学的认真,往往副课老师不强势的班级那副科就流于形式,没有实质的教学效果了。

思考:语文和政史是姊妹学科,语文中有政史,政史中也有语文。学科间的割裂使学生产生疑惑和不解。“语政史”是一家,可以互相转化的,很多其他学科的成功经验也适合在语文中推广。包括其他学科的优秀教学经验也是值得我们语文学科学习的。

篇9:中学语文教学案例论文

我国实施全面式教育改革,从教师和学生双方面入手,创新课程教学的形式和教育内容,完善教育结构。提问式教育模式的课堂设计,一方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设计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设置提问教学课堂,注重问题在课堂教育中的实际作用,实现高效的中学语文教学。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提问设计教学的构成要素

1.课堂主体——学生。中学语文教学是中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是开展课堂教育的主要部分,实施中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提问教学模式,需要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思维方式,开展双向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发挥教学主体的作用,与学生被动学习或是主动学习的模式存在联系,教师开展语文教学时,对学生的语文知识之类进行摸底,设置课堂教学时,适当的以引导旧知识作为新知识讲解的重要引导,实现新知识与旧知识的完美连接;另一方面,语文学科的学习,是逐步积累的过程,充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发挥语文提问式教学模式的作用。

2.课堂主导——教师。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是辅助学生完成教学知识学习的逐步主导部分,中学语文教师实施提问式教学模式,要坚持课堂设计优先,同时实现课堂实际教学与课堂教学相融合。例如:初中语文教学《匆匆》,教师应用课文最后依据“聪明的,你告诉,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教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是怎样体味日子的消失与变化的呢?我们该怎样回答作者留给我们的问题呢?学生:作者告诉我们要珍惜时光。

3.课堂知识载体——教材。教材是教师开展课堂教育的重要依据,是抽象语文知识的重要体现。教师开展提问式教学模式时,引用提问作为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连接的途径之一。教师设置的问题要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例如:初中语文《春》开展提问设计教学模式,教师应用《春》中对生活中的描绘,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教师:同学们通过对朱自清《春》的学习,结合朱自清生活的时代背景,理解“春”的含义?为何作者要赞美春,换成夏、秋的描绘有什么不同。学生在教师提出的问题和主要引导下,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实现教材在中学语文提问式教学中的接合理应用。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提问设计教学的应用

1.教学设计的应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提问设计教学,在实际中的实施,首要步骤是教师在课堂设计中,设定完整的课堂教学内容。提问设计教学一方面需要教师依据语文知识,从语文课文内容、课文主体思想上,设定提问内容。例如:关于《春》的主题思想的探究,关于《春》的深层含义的探究,设置提问设计课堂可以引导学生形成语言深入探究的深层次理解,是发挥中学语文在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课堂提问设计教学内容的设计可以从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入手,设定科提问设计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的作用。例如:对《出师表》中,古文赏析中“通假字”、“同音字”的识别,对《木兰诗》中,顶针、双关等语文知识开展提问设计模式的课堂教学。

2.课堂教学的实践。课堂教学中实施语文学科提问设计模式。教师要把握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将提问设计的问题融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避免语文课堂设计提问内容在语文教学课堂中突兀的出现。例如:教师:同学们,通过我们对《出师表》的学习,课文中诸葛亮进行自我身世叙述的诗句是哪一句?这句诗体现了诸葛亮怎样心理?,结合全文,对《出师表》的全文主体思想进行探究。教师依据课堂设计,通过灵活的教育形式,对课文内容进行提问教学内容的引导,实现了中学语文教学课堂的循序渐进的开展。此外,实施提问设计教学模式,不是教师应用课堂教育设计内容,对学生语文学习模式的限定,而是通过设计好的教学模式对中学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进行引导,因此,中学语文教学提问设计模式开展教学必须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教育形式进行课堂教育。

3.课后作业的引申。语文学科实施提问设计教学模式,是应用语文知识结构之间的联系性,促进语文教学知识的学习,提问设计教学模式的开展,可以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课后作业的延伸。例如:教师通过课堂设计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探究,能够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初步了解,结合课堂教学成果,指导语文学科的巩固,包括:语文学习写作水平的探究,实现了提问设计课堂教学方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合理应用,进一步完善中学语文教学知识结构的紧密性和完善性的提高,推进我国中学语文教学知识结构体系的完善,同时,也最大限发挥课后作业辅导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作用。

4.学科评价的反馈。实施中学语文教育中实施提问设计课堂模式,在学科评价中也可以得到应用。这里的学科评价是作为一种促进中学生语文学科能力提高的手段,即开展小型的课堂测验,适当的课堂测试,可以看做是课堂提问设计的一种体现,学生为了可以在课堂测验中取得好成绩,对教师在课堂中进行教学引导的问题认真分析,并认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分析,长期良性循环,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同时可以增强学生的注意力,提高爱、课堂学习效率。例如:某中学语文教师开展课堂字词测验,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起到了辅助作用。

三、结语

中学语文学科是中学教育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焊提问设计教学模式,可以应用语文教师的课堂引导,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模式,引导学生深入对语文教材知识的巩固与延伸,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中学语文学科中开展提问设计教学模式,是我国实施全面化改革取得成效的重要体现。

篇10:案例教学行政管理学论文

案例教学行政管理学论文

一、案例教学在行政管理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学生的问题。案例教学法在行政管理学的运用中可以达到一个很好的教学效果,不仅仅是老师单方面的努力,还需要学生的配合。这对于学生的自身素质、知识量的储备和学科的创造力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我国教育体制过分的应试化,往往将学科的学习目标定确为成绩的考察,这极大的遏制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考疑问的能力,而且学生在学习中缺乏自主性,以往都是在老师的带领要求下进行学习,完全没有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参与其中,互动其中,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同伴间的互相配合、互相帮助是达到教学效果的最重要的因素。但是不同的学生自身素质性格等等存在着差异。部分性格开朗的学生对于案例教学法的情景模拟的参与热情较高,配合能力较强,这在于活动中可能就会得到较多的参与实践机会。但是相对于比较内向的同学,不善于表现自己,参与度不高,没有更多的兴趣参与案例教学活动,这对于行政管理知识的学习就会处于一个不利的状态。同时案例教学法在行政管理的运用中对于学校的班级人数有较大限制,对于各个学校扩招生源,学校班级学生量比较大,这样的教学环境对于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是不利的,班级的学生过多,参与活动的机会可能相对减少,不能达到人人参与自然影响案例教学法在行政管理学中的运用效果。

2. 案例的问题。案例的选取决定了案例教学法在行政管理学中运用的成功与否。好的案例教学可以充分完全的将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表现出来,但是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我国行政管理学中的案例资源需要较大的完善跟补充。就数量而言,我国行政管理教学中的案例较少,对于案例教学在学科中的运用无法满足。同时,在较少的案例教学中西方的案例占较大比重,行政管理所学知识是结合我国基本国情运用到我国行政体制当中,对于西方的案例运用到我国的行政管理学中不够恰当,使学生理解困难,不容易融入到案例模拟当中。就质量而言,案例的选择标准较多,如时效性、有代表性、真实有效性等等,能够同时达到符合标准的案例很少。几乎都是符合一个或者两个,这对于案例教学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同时这些案例缺乏更新,一手资料较少,这对于案例的时效性和真实有效性都是一个考验。

二、案例教学法在行政管理学中运用的意义

1. 教学观点的落实。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是为了学科知识在学生的后继发展中的运用。人是学习的主体,学科的教学要以人为中心,要求从传统的传授行政管理知识转化为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对于学生的尊重、指导和参与是案例教学运用的根本目的。案例教学法在行政管理学中的运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有利于以人为中心教学观点的落实。

2. 教学气氛的调动。传统的行政管理教学模式过于单一,老师独自讲解传授知识,学生只坐在下面听讲,被动的学习。案例教学法在行政管理学中的运用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课堂气氛,老师在案例教学的活动中邀请学生积极参与,形成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传统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这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知识的'探索求知欲,学科的创造思考能力都具有很大的意义。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模式,调动了学习氛围,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行政管理知识充分的了解学习。

3. 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案例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需要老师选择鲜明具有代表意义的案例,更要求在活动中学生的配合跟参与。案例教学法在行政管理学中的运用,这是老师与学生为了达到更好学习效果这一目标的共同努力。例如,老师在案例教学活动中,给出经典案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组合自由讨论,在讨论之后让学生对于讨论结果发言分析进行自我展示,在展现自身的讨论结果时也虚心听取别人的结果,从而看到自身的不足,加以弥补。在这样的案例教学活动中,不但改变了单一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而且加强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这对于学生不仅仅是课本知识的教育,更是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培养。对于学生后继投身到工作岗位是有很大益处的。

三、案例教学法在行政管理学中的教学策略

1. 选择优秀案例。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中老师对于案例的选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优秀的案例有利于学生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行政管理学学习目标的完成。老师在选择案例时要考虑到自身对于案例的理解和把握程度同时要考虑学生对于案例难易程度的接受能力。所选择的案例最好是我国的本土案例,行政管理学是贴合我国国情,实际行政管理部门的学习。案例的本土化有利于学生对于行政管理学知识的理解记忆,同时优秀的案例还应具备真实有效性和代表性。老师要选择比近期和受关注度较大的案例,这便于学生很快的融入到案例情景模拟中,有代表性的案例有利于学生在活动参与过程中对于所学知识的举一反三,归纳理解,达到最好的行政管理学教学效果。

2. 改变师生角色。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要求老师重新摆正自己的角色。老师不仅仅是传统教学模式中知识的传授者跟引导者,更多的是邀请学生参与到案例活动中,充当与学生学习的互动者。学生也不再是只听讲的受教者,更多的是行政管理教学的参与者。经过师生角色的改变达到教学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跟学生在案例活动中相互协作,共同进步,为同一学习目标而努力。这是达到学生对于行政管理知识更透彻的理解和长久记忆的学习途径。

3. 革新。成功的案例教学活动要求老师跟学生默契的配合。在活动当中,老师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即使学生处于不了解、不知情的情况下,老师也能在最快最好的气氛中将学生带入到案例情景模拟。这对老师的案例教学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要求老师在教学之前对于案例的时间、背景、事件等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进行案例分析然后联系实际的行政管理知识,创造活动范围和知识讨论空间等等。老师对于的革新,有利于案例分析法在行政管理学中成功的运用,以便于学生的学习和对知识认识的强化加深。

4. 深化课堂讨论。案例教学活动的参与讨论之后,要求学生对于讨论结果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在参与之后,进行自主发言,可以是参与活动的心得也可以是对知识的加深理解等等。最后老师对于每一位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分析,好的予以鼓励,不完美的予以总结补充。老师在点评分析的过程中,使案例教学中体现的行政管理知识得到深化跟提升,同时在讨论分析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任何普通教学方法都达不到的效果。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默契配合达到了一个较好的学习效果,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在行政管理学中的不足。本文通过对案例教学在行政管理学中的问题现状、价值体现和教学策略进行了简单分析,使得案例教学法在行政管理学中的运用更贴合实际,更为学生提供良好便捷的学习途径。

篇11:财政学案例教学论文

一对案例教学的认识及应用型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分析

1.案例教学的定义、特点。一般的研究将案例教学与讲授法进行对比,其特点表现为: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角度来看,案例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分析决策能力;从教学内容角度来看,切合教学内容、具有教学情境的案例是其核心,但案例不是穿插在讲授过程中引用的案例,而是需要学生参与、讨论分析的案例;从教学方式角度来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从教学过程角度来看,打破教师教为主的惯例,推崇师生交流、互动、讨论,但不是完全摈弃教师讲授环节;从教学评价角度来看,不能再以卷面考核定成绩,需要建立过程评价体系。需要强调的是,虽然案例教学的核心是契合主题的案例分析,但需要前期基础理论的掌握,包括教师课堂讲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等,中期还需要学生围绕案例提问展开查询、分析、讨论、形成结论,后期仍需要教师适度点评,并不是完全放任无目的的案例讨论。案例教学通过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的教学方式,可以提升学生思考、合作、沟通等综合素质,并且能够结合各个专业课程的特点加以应用,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式。

2.新形势下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变化要求。虽然不同的高校对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有所差异,但不论应用型、研究型、复合型还是创新型等,均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财政学专业人才作为一个共同的核心。随着我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逐步确立,财政专业人才就业由过去的主要面向财政、税务、国有资产管理等“对口”部门,逐步转向服务各类社会中介、公检法、金融、企事业单位,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财政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结构,更强调对学生具有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等应用能力。案例教学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引入到财政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来,充分发挥其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参与的特性,锻炼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财政学专业课程案例教学推广的必要性

1.高校教学改革的需要。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正处于一个大变革酝酿时期,多方面因素促使高等教育谋求改革、谋求出路。一是由上而下的高校转型顶层设计促使全国600多所高校面临转型发展;二是每年高校700多万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与各行各业难觅合适人才的矛盾不断凸显;三是高考生源减少带来的高校竞争加剧,危机意识增加。虽然千头万绪,但高校提升发展、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最终目标还是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核心环节就是教学的过程,反思过去传统单一的讲授型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弊端,案例教学作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方式就成为各高校培养各类应用型专业人才过程中广泛运用的新模式。

2.案例教学能较好地契合财政学专业课程教学的特点。财政学专业课程多数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专业性,同时涉及到的学科也具有一定的政策性和应用性,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及财政经济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对复杂的财政现象有所识别、甚而对政策后果有所预判,把握好理论知识和经济实践的逻辑关系。此外,我国财政学专业课程基础理论基本上是引进西方国家财政理论,在解释我国财政现象和发展路径上有诸多不适应。现实中的财政问题也是综合式的,不是孤立的、概念式的,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依靠教师单方面讲授传送知识的教学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只背记知识不深入分析、只了解现象不明晰实质、只坐等灌输不主动思考、只单独学习不注重沟通的问题出现。案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针对财政专业课程的特点,通过教师先期从社会经济生活中选取典型的案例,从相关知识角度出发通过整理并根据教学需要完善教学内容,使学生置身于情景中,分析、讨论,在此过程中完成各种能力的培养。

3.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型的需要。案例教学是一种在自主学习理念下诞生的教学方式,它不仅能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更新速度日新月异的趋势,破除传统的单纯地以知识教授和掌握为主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沦为学习的被动接受者现象,而且可以将学生设置为学习的主体,围绕学习目标,主动向前追溯理论知识,向后拓展讨论、交流、分析、探索能力,充分调动自我掌控能力。在财政学专业课程中合理运用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理解运用学习内容,梳理学习思路,通过对实际问题进行介绍和分析,提高其对专业的认知和感悟水平,加深对财政理论的理解,通过参与课堂发言、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辨能力。

4.激发教师不断丰富教学经验、拓宽教学思路的需要。案例教学不仅将学生置于学习主动者的地位,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上的案例教学,不是简单地由学生发言、讨论占据主位,而是需要教师在其中起到关键、适宜的引导、拔高作用。这样,不仅要求教师有相当的对专业课程整体把握的力度、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度、课题实践研究的广度、语言表达的准确度,而且对教师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现场应变能力、学生反应响应能力等外部素质也提出了新要求。换句话说,教师既要自己做编剧又要做导演,适当的时候还要当好演员。因此,在案例教学模式中,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专业技能、授课技巧,增强社会实践,丰富教学经验,拓宽教学思路。

三财政学专业课程案例教学应用中应该重视的几个问题

1.对应用案例教学理解有所偏差的问题。据已有资料统计,案例教学在财政专业课程教学应用中有四种不同的类型:引导式、讨论式、作业式、综合式。其中,引导式、讨论式属于课堂案例教学,作业式和综合式属于课后案例教学。一般来说,引导式、讨论式、作业式要契合章节理论,综合式是在学生阶段学习完成后涉及各章理论应用的案例教学。引导式多用于教学内容导入、阐释;讨论式、作业式、综合式则多用于对教学内容的巩固和再认识。引导式多由教师展示、用于激发学生章节学习兴趣,少有涉及讨论、分析;讨论式、作业式、综合式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并且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论的掌握程度要逐个递增。受现有教学时间、教学场所、教师各自考核方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财政学专业课程案例教学较多使用的是引导式,少数情况使用讨论式,作业式尤其是综合式使用相对较少。事实上,细观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案例教学模式可以发现,后两者的案例教学模式才是其精髓,才可以更好地发挥其优势。

2.案例采集不足、可用性不强的问题。案例采集不足、可用性不强,是目前财政学专业课程案例教学法应用的一个重要障碍。其原因是:一是没有建立案例收集团队或者案例共享平台,基本是由课程教师单独采集,独自使用,不仅案例数量难以保证,而且案例使用效果也没有交流、沟通的`渠道;二是契合课程基础知识和理论的经典案例不多,案例本土性、时效性、系统性不强;三是针对案例设计的提问不能较好地引导学生有深度地分析问题。

3.教师对案例教学把握和实施问题。教师虽然不再“满堂灌”进行授课,但不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行学习,案例教学对教师各项能力和教学经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对整个教材的熟悉程度、把握程度决定了教师能否根据教学难点、重点展开案例教学;其次,案例教学不仅要求教师精心准备好契合教学内容的案例,还要根据学生特点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和控制整个教学过程,要研究案例涉及到的每一个知识点,做到得心应手,讲解起来深刻透彻;再次,在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还应该总结相关知识,点评、提升。此外,考核方式改革等也需要教师耗费更多的精力设计,才能达到较准确考量学生能力和知识掌握程度的要求。

4.课时设置、考核方式等教学制度配套问题实际工作中,由于已有的教学管理制度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配套,从而牢牢束缚了案例教学方法的实施。其主要表现就是课时设计学时固定、时间固定、场所固定、考核方式固定等,不利于案例教学在课程教学中的灵活运用。众所周知,每门课程的教学课时在学生入学前就通过教学计划安排好,大学四年必需严格按照教学计划执行,不能充分考虑到这四年内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而进行适当调整;上课时间和场所也是按已排好的课程表严格执行,教师如若更改要经过繁复的签字审批程序,并且受到考核制度限制不得多次更改,致使教学只能局限于课堂,教学是否完成也只论课堂是否到课;同时,对学生的考核方式限定过多,在教学计划中安排的考试课一般不得变更为考查课,而考试课以识记考核为主,不能配合案例教学反映学生的分析、沟通、合作、表达等能力。此外,教学计划过分强调教学的逻辑性和系统性,重点和非重点章节都要讲授完毕,导致教师无法在课时较少的课程中大胆取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费时较多”的案例教学的应用。

四规范构建财政学专业课程案例教学模式的对策和建议

1.完善案例教学教材编写体系。首先,要组建教学团队,编写针对性强、操作性强、时事性强的课程案例。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带队,组织团队成员按课程或者相近课程组成专门小组,将用过的经典案例、正在发生的典型事件、课题案例等堆积共享,再对案例进行拣择,严格设计案例讨论题目,并且做到一定年限部分更新一次;其次,搭建案例教学的沟通交流机制。除了编写规范案例教材期间的沟通外,对同一门课程还应建立不定期交流的平台,研究案例应用效果,学生反馈情况、学生考核方式、应对措施等;最后,要积极走出去,学习校外经验,寻求合作编写案例教材的机会,探索案例教学与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有机结合的模式。

2.创新与案例教学相配套的教学制度。通过改革与创新,逐步消除束缚案例教学方法开展的教学管理制度,尝试建立与案例教学配套教学管理制度。要想实现案例教学在财政学课程教学的合理运用,建议各高校采取三个配套措施:一是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允许教师不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打破教材逻辑性、系统性的束缚,自由安排章节课时,留有足够的时间实施案例教学的讨论这一核心环节;二是将授课时间、地点交给教师灵活掌握,由现有的多层审批制改为简单的备案登记制;三是考核方式不只局限于卷面考试,应该建立课前、课中、课后考核点,建立信息获取、团队合作、交流辩论等综合能力考核体系。

3.建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机制。案例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而过程的执行者是教师,教师综合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生能力的高低。因此,需要各高校建立教师入职后的有计划、有专业针对性的再培训机制,改变教师“自教自学”的状况,不断更新教学技能、理念,激发教师教学热情,防止教学方式、心理老化。我们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建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机制:一是给专业教师充足的再学习时间。这不仅需要改变目前师生比例过高的现状,周课时也不宜过多,以便教师能有足够的课余反思、学习、研究的时间。二是建立短、中、长期轮流培训机制,短期培训是几天不等的临时性学习,中期的培训是为期半年或一年的脱产挂职锻炼,长期培训是一年以上的脱产学习。一般以短期培训为主,中长期培训为辅。三是规范培训内容,可以设计为教学内容、教学技术手段研讨会议,或者是课题项目实践调研、外出挂职锻炼、课程访问学者等。

4.完善教学基础配套资源。各高校不仅要配套建设有利于发言、讨论的案例教学教室,有利于小组交流、讨论的桌椅摆置设计,也要建立校内外资源共享平台,包括校内外资源整合平台、师生交流平台等软件支撑和制度支撑,更要用好校外合作基地,提供互惠互利的案例教学研究合作机会。

篇12:案例教学的论文

关于案例教学的论文

关于案例教学的论文一

统计学原理案例教学问题及教改措施

摘要:《统计学原理》现已经成为各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当中一门核心的基础课程。

对于统计学的教授不仅仅只限于理论教学,而是更多的应用案例教学进行演绎和归纳。

本文将针对《统计学原理》在案例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措施,有针对性的提出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确保在教学当中能够科学有效地采取案例和实践教学,并且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最终实现良好的教学互动。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教学改革;统计学

案例教学法(Casemethodsofteaching)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兰代尔曾经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早年应用于法学教育,主要是针对各种案件作为案例的研讨学习,之后广泛用于医学、经济学、管理学以及其他学科[1]。

经管类专业《统计学原理》应用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将传统教学进行改革,更是改变了传统条件下的信息传输主体单一化的格局——只有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模式,这种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

所以案例教学法应用在《统计学原理》的教学优势在于可以将丰富的案例知识带入课堂,远离传统的应试教育,取代满堂灌和填鸭式的课堂讲授;并且作为重要纽带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讨论交流。

但是在当前的统计学案例教学过程当中却存在着缺少结合经管专业特点的案例选取、课程设置不合理以及不完善的教学定位和教学模式问题。

如何化解和进行合理的教学改革成为变革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的首要任务,所以《统计学原理》推行案例教学法势在必行。

一、经管类专业《统计学原理》应用案例教学的问题

1.缺乏实践操作的课程设置

目前各高校对于经管类专业《统计学原理》的课程设置缺乏实践环节。

统计学又是一门实践型的课程,对于经管类专业的统计学课程设置只有统计学原理,多数是围绕理论教学为主,然而对于统计方法的应用领域并没有完全打开。

部分院校基本限于课时安排所迫,对于像Excel这一类的统计应用软件并未受到重视,这造成了教材课后练习当中对涉及Excel软件操作的内容让学生无法实现上机操作练习。

课堂上对其也忽略讲解,这导致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统计知识的学校,丧失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首先,财经类专业的统计学授课内容对于像计算总量指标、平均指标、相对指标等,在教学过程中都只是侧重于统计数据的粗加工,更是缺少通过案例教学传授给学生进行数据挖掘的实践学习。

可以说,在教学过程当中多数授课时间停留在书本上的案例习题,老师讲授,学生习题。

学生基本上参与不到案例搜集与选择、案例统计设计、案例统计整理以及处理统计数据的方法当中。

其次,缺少上机操作。

课时安排基本上侧重于理论教学,对于学生上机操作利用Excel、SPSS等统计软件进行数据计算并没有安排上机操作的时间。

学生很难将时事案例数据信息挖掘与现代算机技术有效结合。

实践环节的缺乏造成学生认为统计学难学、枯燥乏味以及感受不到兴趣学习的效果。

2.缺少结合经管专业特点的案例选取教学

经管类专业《统计学原理》在教学过程当中对于案例的选取经常会忽略几个因素:(1)案例缺少层次性。

在授课教学当中可根据教学进度的推进逐步做出调整,对于案例的选取可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样的方式,

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教师可在案例的选用过程当中循序渐进地增加难度和深度,同时还可以将选用经管专业方面的特殊案例从多样性到复杂性的案例进行教学。

(2)案例缺少完整性。

对于案例选取的题目和内容更应简要明了;引言要清楚地概括某一特定案例所处的内容、时间、地点。

在案例教学当中更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学生可以通过某一特定的时事案例进行对案例的思考、剖析和辩论等展开独立地分析能力。

(3)案例具有客观真实性。

在案例的选取过程当中需要考虑到能够针对经管专业方向的特殊案例进行整理,让统计学的案例保持它固有的基本特征、基本内容、基本结构和实际数据、背景等,

让学生设身处地体会到统计知识的实用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于统计学的学习兴趣。

3.教学效果和教学手段薄弱

在实际教学当中,对于经管类专业《统计学原理》案例教学上课模式相对较为单一,多是采用多媒体模式教师讲课学生听课为主,在课堂上教师上课以概念、公式和推导为主,

师生互动较少,教师忙于教学内容的传授,学生忙于记录,缺乏多种类型的授课模式,比如不能够进行像自悟互教、讨论合作型等课堂教学模式。

从而对于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进行一定影响,使其教学效果欠佳。

单一的案例教学模式也不能够充分地培养学生们的统计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也不能够提升学生们自己的统计应用能力。

二、经管类专业《统计学原理》案例教学内容改革

案例的选用:开展经管类专业《统计学原理》案例教学的关键在于选用恰当的案例。

由于《统计学原理》课程的概念生僻抽象、计算公式较多,方法丰富以及技能要求强等特点,直接影响着教学案例的选取,教师可根据统计学在教学过程中的内容和性质进行调整。

尽可能以“学以致用”的原则来选编经管类专业方向的时事案例。

对于案例种类的选用我们可以分为实操型案例、描述型案例、分析型案例三大类(顾爱春,)。

(1)实操型案例。

选用实操型案例主要将授课的侧重点放在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该案例只给出相对应的任务,让学生亲自动手搜集案例资料,比如学生通过填写自己日常的衣、食、住、行、学习消费、文化娱乐消费

等相关资料并结合统计学中“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总量指标”、“结构相对数”等形成相关的案例分析和学习。

该类案件的学习让学生对于统计学的知识进行独立和主动操作的能力。

(2)描述型案例。

在案例教学当中采用此类型的案例内容教学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事物内在的关系。

这类案例可以是有关生活中统计的小故事,也可以是一篇经管类的论文。

主要是针对学生对疑问的统计知识而编撰的,比如“结构相对数”的教学案例而言,可通过对本班出勤率、及格率、优秀率、三好学生所占百分比等等一系列的实际资料作为案例进行教学。

教师可围绕同学们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案例引导,增进学生对于结构相对数的统计意义的理解,同时,又掌握了统计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3)分析型案例。

我们可以借助一些统计软件让学生对时事案例进行统计分析,比如:市场调查与预测、相关分析、证券分析等问题。

这样可帮助学生通过分析型案例的使用过程中解决了大量的实际问题。

所以,在经管类专业《统计学原理》案例教学改革过程当中,恰当合适的案例选用会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与知识经验水平,最大限度地让不同类型的案例与学生过去的知识经验相结合。

从而可以对统计学的知识得到迁移和推广。

三、经管类专业《统计学原理》案例教学方法改革

1.增加实践操作课程设置

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对于案例教学当中加强实践环节势在必行。

对于经管类专业的学生而言,如果能够把Excel的运用与经管专业的时事案例相结合进行数据的加工处理,那么学生可以亲自动手实操数据分析、制表和对数据库管理的技能。

学生则可以通过熟练运用该软件处理经管专业案例当中的数据,将可以大大提高应用技能。

与此同时,学生们在进行案例分析当中结合实践操作可进一步加强统计学的技能学习。

案例教学中增加实践环节的比例,可以选择机房,也可以选择让学生自带电脑。

通过统计软件的使用让学生体会统计学的实用性。

教师也可以把相关统计软件操作的步骤做成教学视频,以此方便学生在课后也能对照学习,进一步达到熟能生巧。

篇13:统计学案例教学论文

统计学案例教学论文

一、运用统计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统计教学包括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基本要素。教学目的是教学的核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是为实现教学目的而服务的。统计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是统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因此既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也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较好地实现统计教学的目的。

统计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对案例情况的熟悉,运用所学的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对案例中待解决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对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选择一个最优解决方案的过程。

与一般的课堂讨论不同,案例教学是以现实中的实践问题和实际观测数据为依据,以学生为主角,学生运用所学的统计理论和方法,对从社会实践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讨论、分析、研究和论证,选取最优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老师只起引导作用。统计案例教学本质上是一种模拟统计实践的过程,它对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专业素质、提高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学习方法的自觉性、有效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统计学案例教学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死板、教学方式单一和教学效果不佳的缺点,从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培养创造能力的角度,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它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1.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传统教学方法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掌握知识,其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学生味同嚼蜡,学生只是被动地吸收知识,最后得到的效果就是使其不思进取缺乏新意。统计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引导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在讨论中,各抒己见。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一种信息的交流,学生会积极思考,相互启发、讨论,他们会觉得这一学习过程很有趣,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这一过程中,对抽象的理论知识能有更直观、透彻的理解。

2.重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传统讲授法是教给学生正确答案,下结论的教学方法。统计案例教学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案例与教科书上的例题不同,例题的作用是单一的、有限的,通过例题只是掌握和熟练所学的统计方法及计算公式,而案例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让学生了解了分析问题的思路,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应用什么理论和方法,需要什么数据,怎样解读计算结果,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3.注重教师在教学中的“导演”作用。

在传统讲授法中,教师的教色是讲解员,强调的是老师对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教师的责任在于把自己知道的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师生之间互动、交流很少。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导演者,其角色是指导案例教学的全过程,课前要有针对性地精选案例,课堂上组织案例讨论过程,去解决讨论中发现的问题,最后要进行总结,对整个讨论情况做出评价,因此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是简单的知识“单向”传递,而是师生之间思想、心得、智慧的“双向”交流,教师和学生都承担了更多的教与学的责任。

三、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案例教学法有很多自己的独到之处,经过近百年的探索,在美国和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显示了案例教学法的重要作用和强大生命力。

但全面运用案例教学法时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首先应编写出本专业特色的案例教材,建立教学案例库。

教学案例应该本着“以用促学,学以致用”的原则,围绕不同的教学内容建立。每个案例都必须是真实事例,并配有相应的数据库以供选择各种统计方法进行分析,为了使学生对案例有全面深入的了解,还需对每个案例所涉及的数据的取得程序和方法、调查表的表式、样本点的分布、数据的含义以及案例的约束条件等作具体说明。

教学案例要突出“精”和“新”,所谓“精”就是不求量多,但求质高,所谓“新”就是案例要与时进步,具有时代特征。对此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有体会:如每逢年末,组织学生适时地搜集国家统计局、地方统计局、网络系统等公布的有关统计方面的`主要资料和数据做与教学相关的新的案例,学生在完成案例的编写过程中,既锻炼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也提高学生们运用知识的能力,正是统计课的一个教学目的,因此这项工作能取得一举两得的效果。

2.统计案例教学方法应和传统授课方法相结合。

案例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应与所对应的理论知识有直接联系,即案例教学一定要在理论基础上进行。只有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理解得透彻,才能充分开展案例讨论,取得实效。而在理论知识普及和更新方面,传统讲授式教学法具有其独到之处,它能全面、系统地向学员传授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但在讲授中要注意理论部分力求少而精,并注意启示学员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使学员在系统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统计案例教学方法对授课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它要求统计教师不仅要融会贯通统计理论和方法,而且要对案例中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有熟练的把握。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主角,教师起引导作用,针对不同的统计教学案例,教师只有事先亲自采用各种方法进行计算和分析,才能对学生使用哪些统计方法和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计算和分析提出建议,并对学生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和得到的分析结果作出比较透明的比较和评价。因此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是案例教学法对教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4.实施统计案例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增加教学效果。

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是在授课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投影仪、网络等多种现代媒体,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的方式。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人们的学习有1.0%是通过味觉,1.5%是通过触觉,3.5%是通过嗅觉,11.0%是通过听觉,83.0%是通过视觉取得的。因此在实施统计案例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采用多媒体手段配合案例教学,能方便快捷地处理统计图形、统计图表,使教学过程变得直观、形象,与传统黑板加粉笔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还能节约板书时间,增大课堂信息量,而且图文并茂、动感力强的课件又能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习兴趣,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参考文献】

[1]闫晓波。非统计专业统计课程的建设问题[J].北方经贸,,(2):116~117.

[2]胡嘉牧。案例教学法在统计探究学习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1):53~54.

[3]黄金梅。高职院校统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4,(6):69~71.

篇14:教学营销教学案例论文参考

教学营销教学案例实用论文参考

案例讨论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打破当前市场营销专业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降低教师在课堂讲授的比重,根本改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只“听”不“讲”的局面,全面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参与性,改革师生角色定位,在共同思考与讨论中完成学生能力提高的量变积累过程。案例讨论教学模式具体应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课堂教学环境重新安排,撤除讲台,使其虚拟化,摒弃“黑板营销学”,让教师与学生在相对平等的环境中进行讨论。

二是革新教材。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使用多年一贯制的固定教科书的做法,编写介绍讲解基本理论的讲义,而课堂讨论的案例则根据市场环境的发展变化情况重新选取,保证其一定时期的更换频率。

三是改革授课方式。传统教学模式是都教师讲,学生听,廛堂讲授是教学的重点和中心。安全讨论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同参与对实际安全的讨论和分析。案例构成课堂讨论的基础,通常是在课前把书面形式的案例报告交给学生阅读,要求学生在课前查找与案例相关的背景资料,准备讨论素材,然后再在课堂上讨论。

四是改革教师的角色和责任。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其角色定位是把自己知道的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只要教材熟悉,表述清楚即可。在案例讨论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和推动者,要领导案例讨论教学的全过程。其责任一是课前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案例,应尽可能选择时效性强、针对性强、争论性强、指导性强,可有效将理论根植于其中的案例;二是课堂上教师要领导案例讨论过程,不仅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争辩,去“解决”案例中的特定问题,进而从案例中获得某种经历和感悟,而且要引导学生探寻特定案例情景复杂性的过程及其背后隐含有各种因素和发展变化的多种可能性。因此,教师既不能无所事事,任课堂讨论自流,也不能严格控制讨论过程,不让学生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三是教师要负责案例更新,要使案例教学跟上时代的要求和反映当前的市场营销实际。案例更新是保持课堂活力的血液,如果案例不作更新,多年不变,那么,学生也只能处理几年前的事情和得到几年前的知识。

五是改革学生的角色和责任。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角色是听讲者和知识的接受者,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在案例讨论教学中,学生必须扮演一个积极的参与者的角色。课前必须仔细阅读教师指定的案例材料,进行认真分析和思考,并得出现实而有用的结论。在课堂上必须积极发言,讲出自己的思考和结论,并与他人展开争辩。学生是教学的主角,既可以从自己和他人的正确决策和选择中学习,也可以从承受的错误中学习。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就不再是本本上的教条,而是活的知识以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六是案例的形式多样化。可是文字资料形式,可以是多媒体音像资料,可以是案例当事人在课堂上现身说法,也可是组织深重实地参观。

七是改革传统的以考试为主的成绩评定制度。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实际表现、在设置的模拟市场策划项目中的能力展现以及理论考试得分等多个环节来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应该说,案例讨论教学是适应市场营销专业发展和21世纪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的,受学生欢迎和接受的市场营销专业课堂教学的一种具有实际意义和可行性高的实验性质的新型教学模式。它的推广必将为校其他专业的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二案例讨论教学的特色与创新

案例讨论教学的特色与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突破了传统的大学文科类专业课堂教学改革模式。过去大学文科类专业课堂教学改革基本沿袭了在保持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师生角色定位明确、距离间隔明显的课堂教学模式基础上引进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本项目则是在借鉴和引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基础上根本改变了传统大学文科类专业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不再以教师讲授为主,而以师生共同计论为主;师生角色定位不再明确,师可听、生可讲,师生共同讨论,共同分析、共同提高;师生距离不再明显,将拉大师生距离的传统讲台撤除,将讲台虚拟化,把师生共同融进一个平等的环境氛围之中。

二是最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过去课堂教学改革的普遍特点是将某种或几种最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引进课堂,不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使用是单一性的,缺乏相互结合与综合运用。本项目则是将当前最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成果综合运用,根据课堂教学改革不同阶段的不同需要,在案例讨论教学中将多媒体技术、社会实践与参观、专业人士讲座与座谈等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组合运用,强调引进和使用的复合性,而不是单一性。

三案例讨论教学的基础:

案例编写进行案例讨论教学,案例的选取得基础。一般而言,案例的选取有三种途径:

一是选择公开出版的案例分析类教材,但由于印刷出版周期的原因,这类教材所刊载案例的时效性较差,对于需要时刻关注市场细微变化的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而言,案例的滞后必然影响讨论的效果与学生的收获。

二是根据教学需要随时从各种传媒工具上节选,这类资料时效性强、针对性强;但这类资料只能是资料,为能称为案例,因为它不系统,特别是背景材料的缺乏和营销理论难以贯穿其中导致影响讨论效果。因此,笔者主张采取第三种途径,即任课教师根据课堂教学需要,从传媒工具中(包括报刊、网络等)收集相关原始资料,在根据课堂讨论案例的基本要求,对资料进行重新编排和整理,加入一些理论分析背景材料介绍,编写出时效性强、指导性强的适合课堂讨论的案例。

如何编写案例,目前并没有一套基本规则。但笔者认为最起码应注意三个问题:

一是选择好主题。一个好的案例提供的必须是真实的问题、矛盾和困境,并且存在着从各个侧面进行研究、分析和解释的可能性。通过对个案主题进行实证分析与研究,虽然不一定能够完全证实和证伪什么,却能够有所发现。如果把案例研究搞成一个主题选择封闭的体系,就无法对真实的英雄活动过程作出恰当描述和中肯分析,甚至可能产生极大的偏差。

二是安排好内容。一个完整的课堂讨论案例必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案例背景。包括案例主体企业的发展背景、市场影响、财务实力、技术秘产品开发及市场状况,以及案例主体问题的特征与相关信息。其二是定义问题。在编写案例时应注意提示案例使用者列出所有问题,并将问题按内在联系连接和排列起来,一般应考虑七个问题:发生的事情是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问题解决或不解决的后果是什么?需要改善的情形是什么?需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期望的结果上什么?案例中涉及的理论原理有哪些?其三是解决案例中问题的各种设想方法。在提出设想方法框架的同时,应尽可能提供详尽的材料,包括财务数据、竞争对手信息等,使案例使用者也就是学生能更容易地通过SWOT进行分析。其四是预测不同设想方法的导致结果。通过提供事实、证据、线索或提示,帮助案例使用者进行预测。

三是注重理论性。必须明确,教师编写案例的目的是要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课堂讨论达到理论内化和技能培养的目的,不是给学生写几个故事看看,因此,理论性是案例编写的精髓,必须注重理论假说的提出及其有效性。

同时,在案例编写中提出理论假说并加以检验,既是把实例一般化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在理论上开拓创新的主要途径。在将理论贯穿于材料中时,不论是对既在理论的否认和支持,还是提出新的理论,都要进行理论和事实、理论和理论比较,既要说明原有理论为什么解释不了新的现实,也要提供作出修正和新的解释的依据,从而使学生有所发现,有所提高。同时,在对理论进行描述和分析时,方法要避免单调,最好能采用文字描述和图表描述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尽可能构造一个规范化的分析模型。

篇15:案例教学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案例教学初中生物教学论文

一、案例教学的概述

1.案例教学的特征

案例教学中的案例来源于生活,案例的编写都是根据生活中的人、事进行的。案例中塑造的人物、时间和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情境有共通点,学生进行案例分析的时候,需要设身处地的去判断才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就像进入了实战,这就是案例教学的拟真特点。客观条件不完善的例子经常在生活中出现,因此在案例教学中就会造成该实例答案的多元性。案例教学使用的目的就是对学生进行启发,案例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时间和背景限制的,所以是有实效性的,在实效性过后该案例就不再适合教学,就需要对案例教学进行实时更新。

2.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现在大范围地普及素质教育,但学校和社会还是以学习成绩来评价学生,这样的情况下对于案例教学的实施还是有一定影响的。而除了这个方面外,案例教学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既要求在课堂上灵活运用案例教学,又要在保障课堂纪律的前提下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到案例教学中来;其次案例教学是独立的个体,目前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对于一个知识点的教学是有很好效果的,但不能够将所有知识点进行融会贯通。

二、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

1.以情境教学来实施案例教学

情境教学法是采用模拟情境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参与到案例教学中来。这种方案重点是在于模拟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案例,来达到使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教学目的。例如:苏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的传染病章节,教师在讲授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的时候,可以安排两个学生通过模拟具体的情境,同学A为腮腺炎潜伏期,和同学B小聚时进行了热烈且愉快的`交谈,在一周后同学B的腮帮开始肿大,去医院检查确诊为腮腺炎。

2.以结合教学来实施案例教学

结合教学法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教师在课前对案例进行分析后将课本上的知识点融入案例中,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时能同时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掌握。

3.以讨论教学来实施案例教学

案例讨论法指的是将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作为案例,让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讨论形式的教学调动学生对生物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培养学生分析和判断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沟通和表达的能力。例如:苏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章节,教师可以举例让同学们讨论:大雁在南迁时,会有一两只身体孱弱的大雁站岗放哨,在发现有敌害侵犯的时候,这些放哨者通过嘶鸣狂奔向整个雁群传达警报,使雁群尽快做出御敌或逃生准备,而报警的孤雁最终难逃敌害的袭击。通过这个案例,教师让学生分析讨论孤雁冒险“放哨”对雁群有什么意义?

4.以辩论教学来实施案例教学

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学生对于案例分析的结论是多种多样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让学生分组对分析结果开展正反方的辩论赛,在辩论的过程中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辩论赛后,教师需要及时对辩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改进,表扬学生优秀的方面,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例如:苏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的生态系统章节中提到:“外来物种的入侵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系统平衡,同时也会给当地经济带来不可预估的经济损失。”根据这个知识点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讨论“生物入侵是否会破坏当地生态系统平衡”,讨论后将学生分为两个组进行辩论。

三、结语

总之,案例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来说更适于现在社会的发展,是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针对学生的情况选取合适的案例来进行教学。

作者:顾海艳 单位:江苏省建湖县城南实验初级中学

篇16:地理案例教学论文

地理案例教学论文

摘要:高中地理新教材设计了许多案例,案例直观、形象、典型,有助于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思考,加深了对抽象地理知识和原理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实际,将发生在身边的一些地理现象、事件设计成案例,这样更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我针对月食问题,设计了《用简单器材演示月食的成因》这样一个教学案例。

关键词:中学地理案例教学实例

高中地理新教材知识新颖,内容丰富,是使学生们“获得有用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的教学目的的具体体现。因此,教学中应该避免照本宣科,让地理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们通过积极参与来获得知识和认识自然发展规律的一个平台。自然界的许多现象和规律需要我们用地理知识去解释和研究,如何用更有效,更直接的方法去让学生们理解这些知识,是我们地理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和思考的问题。

新教材设计了许多案例,案例具有相关的背景资料,而且具有直观、形象、典型等特点,利于学生感知认识的深化,有助于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思考,加深了对抽象地理知识和原理的理解。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地理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观察、调查、分析、讨论、实践、思考和归纳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不仅有传授学生“知识”的方法,还包括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即教“知识”的同时渗透“学知识的方法”;在让学生学“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的方法”,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教法和学法的有机结合,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所以如何充分的利用这些案例,就成了我们备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结合实际,将发生在身边的一些地理现象、事件设计成案例,这样更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前几天,出现了月全食现象,有的学生就问我:“老师,月食是怎么形成的呢?”对于月食、日食现象,学生们也见过几次,但他们并不明白这种现象的成因。这个问题高中地理教材上并没有讲到,于是我就想能不能设计一堂生动形象的课,让学生们理解这个问题呢?在这种情况下,我想到了用一些简单的器材来演示月食、日食的形成原理。

经过反复思考,我想到了用两个体积比较大的球体――篮球和足球分别来代替地球和月球,用手电筒来代替太阳,让学生在课堂上演示月食、日食的形成。在上演示课之前,我给学生留了一个作业,让他们到网上查找一下月食、日食的相关资料。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观察,我特意选了一节晚自习来演示。在上课之前,我到体育组借到了篮球和足球,并且准备了一个手电筒。

“咦,老师,你收的是谁的球啊?”当我带着篮球和足球进教室时,一个学生好奇地问我。我说“不是的,是上课要用的。”于是,同学们就先议论开了,并且纷纷猜测篮球和足球是干什么用的。我没有跟他们解释篮球、足球的用途,而是让他们继续好奇下去,以激发他们的兴趣。

“我想大家前天晚上都看到月食了,那么大家知不知道月食是怎么形成的呢?”很多同学都说不知道,也有的同学说知道。我就让几个同学简单的说了一下从网上查的资料并相互讨论了一下。“同学们讨论完了,那我们这节课就来演示一下月食的形成过程。”说完这段话后,我拿出了篮球和足球以及手电筒。下面一片哗然,终于知道了两球的用途。我说我需要几个同学来做我的助手,同学们显得非常积极,争先恐后的来做“演示者”。最后,我在班里选了两名学生来在教室里演示。我先分配好两人的工作,一个学生拿着篮球代表地球,另一个学生拿着足球代表月球,我拿着手电筒代表太阳。在我的指挥下,“地球”站在教室的正中央,“月球”在不断的移动。我把教室里的灯全都关上,然后拿着手电筒走到讲台前,用它照射“地球”,在“地球”的.后方立刻出现了一片阴影区。首先,我让“月球”站在“地球”的右侧能够被“太阳”照射到的地方,这时我问:“同学们,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什么月相?”同学们想了想说这是满月。这时我让“月球”向阴影区移动,当 “月球” 移动到一部分进入阴影区的时候停下。当这两位同学在演示时,我留意了一下其他同学,发现他们也在很认真地观察。这时我就让一个同学来说一说他观察到了什么。他就回答说“月球的一半被地球挡住了”我继续问“那这是什么现象?”这时不光是这位同学,其他同学也都抢着说道“这是月食”。我说“很好,不过准确的说是月偏食”。然后我让“月球”继续移动,当“月球”完全移动到阴影区内的时候停下,这时“月球”完全被“地球”挡住了,同学们都说这是月全食。“月球”继续向另一侧移动,直到完全出了阴影区,又恢复成了满月状态。至此演示就结束了。

我总结道:“刚才同学们都看到了月食的形成以及结束的整个过程。月食就是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位于一条直线上,且太阳与月球分别位于地球的两侧时,照射到月球的太阳光线就会被地球挡住,也就形成了月食。如果只挡住一部分,就是偏食;如果全部挡住,那就是全食。”之后,我又让同学们演示了日食的形成过程。整堂课形象生动,又是通过学生自主参与来完成的,同学们的兴致都很高,教学效果比较好。

这个案例来源于实际,因为贴近生活,激发了学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这个案例教学的过程,调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运用新学的知识来理解月食、日食,使知识变得鲜活、有趣。在这个案例的教学中,融入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体现了地理教学的育人功能。

由此我想到,地理课堂教学特别是案例教学不应局限于课本,可以适当的将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或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地理现象、事件设计成案例,让学生搜集资料,参与活动并相互讨论,最终得出结论。案例教学的过程,采用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促进了学生思维,开阔了学生视野,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积极探索、研究地理问题的兴趣,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篇17:案例计算机教学论文

案例计算机教学论文

一、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过程

1.案例的选择

首先,需要采用典型的案例,选择的核心需要对计算机课堂中所包含的教学知识进行涵盖;其次,需要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案例,在教师方面需要达到因材施教的目标,也就是根据实际情况来对案例进行设计与完善;再次,需要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案例,其原因是只有合理的案例才会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最后,需要从系统性入手,在课堂中教师可采用多个案例的方式,并且每个案例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并且出现的顺序应该从易到难。

2.实施阶段

在对案例进行设计后,就可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首先教师需要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引导,然后需对案例进行展示。伴随着互联网与多媒体技术逐渐完善的情况下。展示案例的种类较多,如可以通过录音播放、幻灯片播放等,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下还可以通过表演的方式教学。而从教师的角度来分析,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来分析与设计下一步的案例。

将案例展示后即正式进入到正题,教师可以根据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向学生提出,而学生对问题进行解剖与分析,对于问题的展现,可按照难易程度、内外顺序等方式,逐渐引导学生向解决问题的方向靠拢。而探讨与分析的样式也逐渐增多,首先在学生内部可以自由构建小组对课堂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一定时间后可派出每个小组的代表与教师进行沟通。在遇到意见不统一的情况时,教师可以对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引导,保证学生能够在寻找正确答案时获取更多的知识,并且在个人学习能力与知识层面上也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3.案例总结阶段

在课堂的最后,教师需要对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表现或者其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总结。具体来说,就是对案例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重复与巩固,达到学生彻底理解案例教学的目标。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案例所包含的内容进行反复的分析,与此同时将理论知识进行扩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举例分析

以开发程序为例,教学初期可通过留言板的方式,对留言板应该具有的功能进行分析与整合。然后,教师对学生的想法进行整理与完善,经过一系列分析后可判断出以留言板而开发程序为案例共需要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用户登录、注册、找回密码和发表留言。设计后需要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以对程序进行具体步骤进行设计,如对用户注册阶段数据库的建立以及登录界面的优化等。在面对不同案例时,学生都需要遵循寻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同样,在对数据库与注册用户的数据连接时,需要采用什么技术手段来解决该问题。对此,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或者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自主解决,实在解决不了时教师可以将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汇总,对出现问题较多的地方进行集中处理。

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不但解决了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同时还完成了学习任务,在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过程中增强了他们的实际应用技能。最后,需要对课堂中的案例进行总结。根据不同类型的案例,可以以学生自己评价、学生之间进行评价和教师评价集中方式,可以保证在完成案例后获取更多的知识与经验。以在后期的学生中有着明确的努力方向。例如,在前端界面与数据库连接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字符串编写代码或者数据库连接控件等多种方式,并且每种方式都可以成功连接,那么在设计的后期就需要考虑每种连接类型的优势与劣势以选择更好的连接方式。

总之,通过对计算机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后,可以看出采用案例教学法不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进而达到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学生的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对案例设计之前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要求以及教学目标等多方面考虑后,设计出完善的教学案例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尽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最终达到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三、结语

通过分析后可看出,案例教学法作为当前较为流行的教学方式,已经成为主流。那么,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实现,不但可提升学生的合作、创新与动手能力,同时也可增加学生实际应用的操作能力。总之,通过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合理的运用,必然会达到解决问题,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

篇18:工业工程教学论文

一、工业工程专业定位与特色

三峡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工业工程专业开设在机械与材料学院,XX年开始筹备,XXX年获准开设,XX年正式招生,XX年培养出第一届毕业生,同时开展工业工程专业的学位硕士培养。

我校在XX年筹备工业工程专业时就充分考虑了工业工程学科特点及校企互补、产学研相结合培养人才的目标,将专业设置在机械与材料学院,专业定位于近机类专业,明确了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培养方向定位为主要为机械制造企业培养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工业工程依托机械优势学科开展专业建设,因此专业建设强调制造工程相关技术和理论在工业领域内的应用,应体现以机械制造技术为基础,以生产系统管理基本理论为核心,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手段,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思路。

我校机械学院在工业工程专业的规划与建设中,基于机械大类教学平台,注重依托本学院的湖北省重点学科、国家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以及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水电机械设备设计与维护实验室,

充分利用该学科较强的师资力量及制造实验室大环境,使工业工程专业成为学院现代制造系统大平台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共享教学实验资源。

我校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向生产制造业,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能从事工厂规划设计和改善、产品制造工艺设计、生产制造过程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工作,具备经典工业工程的应用能力和现代工业工程的创新能力。

二、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规划

1.实践教学目标

基于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我校确立本专业实践教学规划的目标和指导思想为: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验证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加强IE基础理论方法和基本意识的训练;突出现代IE中信息化和集成化的特点,

强化IE的制造工程背景,强化学科交叉和综合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制造系统分析、设计、优化、控制、评价和创新的能力;满足本科生、研究生教学,教师科研活动的需要。

2.实践教学体系

针对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目标设计的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涵盖了实验教学、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专业课程设计、专业综合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等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实践环节。

(1)认识实习。

认识实习是学生取得对企业一定的感性认识,培养IE人才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时间在一周左右,安排在基础理论课之后,专业基础课之前。

认识实习应广泛涉及企业产、供、销、质管、技术等多方面,并选择典型工业企业作为实习对象,使学生通过考察,增强认识,提高专业学习兴趣,为专业教学打好基础。

(2)金工实习。

金工实习是学生真正通过上岗操作了解机床、了解产品生产过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并且能够为后续的生产实习做直接的准备,采用集中的方式在校内实习工厂完成。

涉及车、铣、刨、磨、铸、钳、数控加工等工种,目的是让学生将机械工程知识综合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工程能力。

(3)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IE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让学生验证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模拟工业企业生产制造经营系统的设计与运行,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分析与设计的技能。

实验教学可以通过模拟企业的工作环境、实际业务,如模拟沙盘、仿真等,让学生了解和参与企业运作的整个过程。

(4)生产实习。

生产实习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创造性发挥的重要平台,要求学生通过参加以顶岗为主的生产实践,学习、掌握和深入了解制造企业实际情况,应用所学的IE理论与方法对企业的生产运作系统中的规划、设计、评价及创新等问题进行了解、分析并力所能及地提出一些符合实际的解决方案。

基于实习效果及学生兴趣等方面考虑,生产实习宜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

我校主要采取集中方式,由教师加强过程控制。

(5)课程设计及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学生在掌握了所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综合运用知识完成设计要求,目的是通过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IE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养。

我校IE专业课程设计通常采用集中的方式,由指导教师指定一组课题,内容主要有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专业综合课程设计等,分别针对工业工程专业主干课程进行实训活动。

(6)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IE实践教学体系最后一个环节,一般安排在最后一学期所有课程完成后,采取学生自选课题、教师推荐课题及学生到企业生产第一线寻找课题三种形式,

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根据课题收集、整理、综合分析、应用科学技术资料的能力及查阅和翻译外文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工业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规划与实践

工业工程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交叉性学科,要求理论联系实践,特别强调实践环节对学生的训练。

本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时就把实验和实践放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在实践环节的设置、课时的分配等问题上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实践教学环节占总学分比例达到20%。

在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指引下,我校在参考著名高校工业工程实验室的基础上,确立了基础IE实验室+现代IE实验室的工业工程专业综合实验室建设方向,将基础IE实验平台与现代IE实验平台有机融合在一套实验平台中。

我校工业工程实验室建设思路:营造一个类似真实的自动化制造系统生产运作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的、创新的、密切联系工业实际的'实验教学平台,能满足主要专业课程教学实验需要,保证实验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连续性,以达到锻炼和提高学生对制造系统的认知和操作能力以及生产运作与管理水平、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的目的。

作为实验体系的核心部分,综合实验室中教学实验的设置,不应是相互独立的单项实验,而应根据IE专业的课程与知识体系,运用系统原理,设计一套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

覆盖多门专业课程与知识领域的实验形式多样的教学实验体系,它能够提供验证理论知识和综合应用相关技术的环境,模拟真实生产系统的场所和开发应用工业工程知识的条件。

在模拟真实的自动化制造系统生产运作环境的建设思想下,我校工业工程综合实验室的规划是:在实验室里建立一个微型工厂(Mini-factory),营造一个类似真实的生产环境,

主要从事制造系统规划设计研究、设施规划及物流分析研究、时间分析与作业研究、人因工程实验研究、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实验与研究等,以加强学生对基础工业工程的知识和技能、现代工业工程的技术和方法的掌握。

要求:实验体系模块化、可扩展性、可重构。

我校工业工程综合实验室的微型工厂基本配置规划为一套功能设备较为完备的模块化的自动化制造系统FMS,包括:环形可扩展生产流水线,微型化、教学型的生产设备(至少一台立式,一台卧式数控加工中心),一台教学型工业机器人,一套RGV系统,微型化立体仓库、相关控制系统等。

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验教学需要,适当添加工业摄像机、电子看板及其他数据采集及分析处理设备。

微型工厂化配置是我校实验室建设的定位,也是相当一部分高校工业工程实验室规划的一种趋势。

这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在进行实验室规划过程中,学院充分考虑到院、系现有的以及待建的实验资源共享问题,以避免重复性建设。

为此,学院一方面利用机械工程学科现有实验资源,另一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购置设备,建立和完善专业实验室。

工业工程综合实验室主要功能模块包括:基础工业工程实验模块、自动化制造系统实验模块、人因工程实验模块、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实验模块、生产计划与控制实验模块等。

目前已经建设好并投入实验教学的是基础工业工程实验模块、自动化制造系统中的仓储与物流分析实验模块、人因工程实验模块。

该实验室主要针对工业工程专业的“基础工业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生产自动化与制造系统”、“人因工程”、“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工业机器人”等多门课程。

同时与机械工程学科资源共享,提供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先进制造技术”、“机械制造装备”、“机电传动控制”、“机电系统设计”、“企业生产管理”、“工业机器人”等课程。

四、建立校企合作教学科研实践基地

IE是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在IE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课外实践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进行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的技能,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高校与企业共建实习基地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这种课外实践教育环节是课内实验教育环节的延伸,也是对课内实验教育环节的弥补。

换言之,建立校企教学实习基地是建设校内实验室在物理空间上的拓展,并在技术时间上的跟踪。

另一方面,建立校企教学实习基地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工业工程专业人才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践教学内容是否先进、有效、体现企业的实际需求直接影响着学生实践应用能力,通过与地方企业建立生产实践基地,实现实践教学与企业、社会的紧密联系,顺应了时代对大学教育的要求。

以生产实践问题为主导的实践教学活动,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了学生的实践应用意识。

对接地方企业生产实践,首先满足了学生课外实习实践的要求,其次,典型企业的典型生产实例也成为理论课程案例、实验、课程设计的实践素材及教师科研活动的对象。

因此,学院与本地企业和地方政府积极沟通与合作,先后与多家知名制造企业如葛洲坝集团船舶工程公司、力帝机床工业公司、中船重工中南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等达成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协议,依托企业开展相关课程实践教学,使教学结合企业生产和科研活动进行,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结语

我校在工业工程专业实践体系规划建设中,围绕培养目标,探索了一条依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优势学科,基于机械大类教学实验平台,整合现有资源,分阶段逐步建立完善的工业工程专业实验室,积极与地方企业合作,建立校企合作教学科研实践基地的道路。

实践表明,工业工程专业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实践体系的建设只有满足社会需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才有助于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工业工程人才。

工业专业教学及人才培训

1、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包括的内容

(1)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

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生既要有广博的基础,又要掌握熟练的技术。

因此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实验教学

工业工程专业要求学生有比较强的动手能力,工业工程实验在此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探索进取精神;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作为实践教学环节之一的实验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

能够提高教育者对实践的应变能力和对社会事物的领会、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对事物实事求是的严谨科学态度,这些是单纯的课堂灌输式教学不能达到的。

相对于课堂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探索性和启发性的特点。

(3)专业实习环节

目前笔者所在学校工业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社会调查、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

①社会实践调查一般安排在假期,学校给学生开具介绍信,学生自己联系单位去实习。

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特点及个人兴趣,到有关单位以生产实习、市场调研等形式进行的调查活动,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加深对所学专业的了解,为以后的就业方向选择奠定基础。

②认识实习是学生取得对企业一定的感性认识,是培养工业工程人才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时间在一周左右,一般安排在基础理论课之后,专业基础课之前。

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认识实习,对生产现场和体系进行考察,了解一些概念,并建立起初步的工程意识,激发学生能够对IE专业后续课程的求知欲望;同时,通过在现场的实际感受和认识及某些方面的实际动手实践,为以后的专业理论课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实践基础。

篇19: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

小鸟的邂逅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面临重重压力与挑战。在种种压力与挑战面前,教师需要高度的专业素养和各项相关技能。在教学中实践中教师会遇到各种教学无法与设的问题。作为教师怎样才能快速正确的处理教学中所面临的突发问题呢?我觉得这是一门深奥的学问。需要自己在处理此类问题之后不断的反思与总结,以达到完美。

我在教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早晨,我正在给一年级上语文第二册的《两只鸟蛋》,突然一只小鸟撞到教室外的玻璃上,掉了下来。顿时,安静的教室热闹起来,学生根本没有上课的心思了。巧的`是,这课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热爱小鸟,热爱动物的思想感情。于是我就灵机一动运用这个好机会,来引导学生爱小动物。我把受伤的小鸟捧到学生中间,让他们观察有没有受伤?以及其学生的怜悯之心。经过观察体外没有伤,可小鸟依然耷拉着脑袋,紧闭双眼,这时,有的同学说:“小鸟受伤了,好可怜啊!”,有的说:“他为什么会撞到玻璃上呢?”,还有的说:“我们给小鸟治病吧!”面对学生的疑问,我只做了简单回答,然后把小鸟放到窗台上,下课再救治。我又趁机说:“既然小鸟受伤了这么可怜,以后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小鸟和小动物呢?”我就让学生自由发言,很多学生都说到:要保护动物,保护小鸟。下课了,我走出教室后一个学生对我说:“小鸟死了。”我就让学生把它扔了。

课后我就在想我处理问题的整个过程,我觉得还算满意,完成了教学目标。可是,经过我有反复的想,是有问题的:对小鸟死后的处理太草率了。表面上我是完成了教学目标,实际上是没有完全完成。自从国家实施课改,提倡素质教育以后,教学中的教学目标改为“三维目标”而他的第三条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本节课我来说,学生已经有了爱护动物的情感,在后面的谈话中也表明了态度。那么怎样让这种思想在学生的生活中实施呢?这就是价值观的形成。如果我能在小鸟死后,通过榜样示范,引领学生怎样的爱动物?亲自带领全班学生把小鸟埋了,就能更好的促使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我认为这样才算是,真正正确的运用教育机智处理教学中的突发问题。

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对策论文

水利水电施工工程中开挖支护技术研究论文

采矿工程中现代化采矿工艺技术分析论文

采矿工程中的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论文

分析我国环境工程专业发展的现状论文

电力营销工作的现状及有效措施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选题

施工组织设计开题论文

本科专业学生自荐信

化学方向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与选题

井巷工程教学下的案例教学探析论文
《井巷工程教学下的案例教学探析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井巷工程教学下的案例教学探析论文(共19篇)】相关文章:

会计学论文题目推荐2023-04-09

会计学论文题目2023-09-16

地铁工程调度信息管理系统应用论文2022-04-29

论文题目审核表范文2023-02-02

会计学专业论文题目2022-05-06

金融学建设银行论文2023-12-06

高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析2022-11-06

农学方向专业毕业论文题目选题2023-02-10

教师人事管理机制改革措施探析论文2023-07-29

论文题目2023-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