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教学中声乐艺术指导思考论文(精选16篇)由网友“o刘令姿o”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音乐剧教学中声乐艺术指导思考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篇1:音乐剧教学中声乐艺术指导思考论文
音乐剧教学中声乐艺术指导思考论文
【内容摘要】近年来,高校音乐剧专业课堂教学普遍将声乐艺术指导作为教学主要内容,但是由于声乐艺术指导教学发展时间较短,尚且处于摸索阶段,因此其教学效果还不尽如人意。本文将从音乐剧教学中声乐艺术指导基本职责、分层教学的意义、合唱与重唱训练的重要性等方面详细探究音乐剧教学中声乐艺术指导教学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音乐剧教学;声乐艺术指导;分层教学
音乐剧是一种集合舞蹈、戏剧、音乐三种艺术形式为一体的综合艺术表演形式。随着社会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音乐剧的热衷程度不断增加,因此音乐剧专业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加,各个高校为迎合社会对相关人才的大量需求相继开设了新的音乐剧专业,以培养专业的音乐剧编导、音乐剧演员等人才。而声乐艺术指导在音乐剧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其教学成效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整个音乐剧教学质量的优劣。那么,在音乐剧教学中如何提高声乐艺术指导效果,是教师急需思考的问题。
一、音乐剧教学中声乐艺术指导的基本职责
音乐剧中涵盖五种艺术元素:舞美、舞蹈、音乐、剧诗、剧本,这些艺术元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支撑、相互渗透的关系。声乐艺术指导教学是音乐剧教学中的核心内容,其教学活动不可孤立进行,而是和其他各种艺术元素融合在一起综合开展的。这就需要高校声乐艺术指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表演的声乐剧本(涵盖戏剧冲突与情节叙事)、剧诗(剧本中角色需要演唱的韵文)及音乐作品的风格、舞美规格的审美与设想、舞蹈类型等有透彻而到位的研究与了解,然后依据学生的演唱特点、演唱水平、自身素质等相信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角色塑造、音乐表现能力等进行个性化的指导,从而逐渐培养学生在具体的剧本情境中依据剧中角色内心独白深情演唱、精准表现音乐故事内涵的良好习惯。
二、采用分层教学模式的重大积极意义
在音乐剧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高校音乐剧专业各个学生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学习能力、音乐基础等有很大差异,因此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很难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与发展,这就需要声乐艺术指导教师可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并依据一定的标准将学生恰当分层,在分层的基础上制定恰当的艺术指导教学方案,尽可能使得每个音乐剧专业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中有所提高与进步,都能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表现水平。在实际操作中应做好以下几点:①针对音乐理论知识不够扎实,但是音乐感与演唱水平较高的学生,在教学中应加强对他们读谱能力的训练,要求他们严格按照乐谱上的节奏和音准进行演唱,严禁随意更改演唱速度与节奏,并且还应重视他们听钢琴伴奏能力的提升,确保他们可较为准备地看懂有伴奏需求的乐谱,从而为高年级阶段教学中的剧目合乐排演活动做好充足准备。②针对对音乐不够敏感的学生来讲,应重点训练他们聆听能力,使得他们在大量的聆听过程中逐渐领会到曲目乐段、乐句之间的关系,真切体会戏剧冲突与情节陈述的不同感受,以逐渐增强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最终有效提高学生传神表演音乐作品的能力。③针对演唱水平较低的学生来讲,不应片面重视对其进行演唱技巧的训练而忽略了对其音乐表达能力的培养。否则,即便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训练学生的演唱技巧有显著提升,但是其所演唱的作品也只会是空有形式而缺乏感染力。因此,声乐艺术指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仅应重视这类学生演唱技巧的培养,而且还应同步提升其表达能力。
三、合唱与重唱训练的重要性
合唱与重唱在音乐剧演唱过程中占据核心地位,因为学生综合素质差异性较大,所以排演剧目活动中要想取得良好的合唱与重唱效果还具有较大难度。在日常的音乐剧声乐艺术指导教学中,教师除了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安排合唱与重唱训练活动外,还应积极协助剧目教师训练学生的声部平衡、节奏、音准等水平。声乐艺术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自主练好声部的基础上,还应了解其他学生声部特点,以便在合唱重唱中进行高质量的配合。在完成声部基础训练之后,就可引导学生将舞蹈、表演融入到音乐作品演唱中。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声乐艺术指导教师应始终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急功近利,应极可能做到“演”、“动”、“唱”有机结合,应引导学生在读准乐谱、细致处理音乐之后再将演唱与舞美、舞蹈、对白、表演等恰当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每个学生才能正确了解自己的演唱特点并对团队成员的演唱特点有正确的了解,并恰当地将各种艺术元素融入到演唱过程中,从而切实提高音乐剧排演中合唱与重唱的质量与水平,才能为观众奉上更为优质的音乐剧盛宴。
参考文献
[1]范文彦.声乐研究生艺术指导教学现状及改革实践研究[J].音乐天地,,04:53-55.
[2]刘文洁.对普通高校开展音乐剧教学实践的思考[J].大舞台,2013,08:198-199.
[3]刘丹.第六届中国音乐剧教学与创作研讨会综述[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3,04:150-153.
[4]郭宇.我国音乐剧教学的本土化[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01:63-67.
篇2:声乐教学中艺术指导的重要性论文
1前言
借助交通、通信提供的有利条件,当下世界文艺得到广泛深入的交流。藉此便利,笔者有幸参加了多次世界级声乐大师班的观摩课,聆听了多位声乐大师的指教,其中不乏旅居国外多年的华裔歌唱家、国外歌剧院的终身演员等等。大致而言,大师们授课时,多把教学重心放在唱法上。具体程式为先介绍歌剧的梗概、咏叹调的主旨涵义等,然后通过对谱面的解析来指导演唱。然而,这次的主讲者并不是一位歌唱家,而是一位陪伴世界级著名歌唱家们成长的艺术指导,在这里隐去主讲者的名字,只是对他的一些观点所折射出的高师声乐教学中因为艺术指导缺乏而显现出的问题进行反思。这次艺术指导的大师课,从蒙特威尔第到格鲁克,从莫扎特到贝利尼,从威尔第到普契尼等歌剧作家的叠代推进,以及从炫技神曲《风雨飘摇》(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的歌剧《巴亚捷》中高难度的女中音花腔咏叹调),到《卡门》中的《塞尔维亚的老城墙边》等歌剧演唱,在艺术指导合理、清晰的讲解指导之后,声音更加符合角色定位,歌唱者能清楚地做出声音的对比,声音像是有了“方向感”一样,拓展了声音的表现魅力,能给观赏者一种身临其境的独特享受,让我们徜徉了一次美妙的歌剧艺术之旅。课程上在听完一首作品后,艺术指导会对学员的演唱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然后再分句进行解析,并根据学员的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指导。笔者经过仔细聆听,发现这位大师对歌剧人物角色的把握、对咏叹调的处理等都能驾轻就熟,甚至对乐曲的伴奏也几乎到了能够脱谱弹奏、脱谱降调弹奏,可以说个人能力及艺术指导的造诣是毋庸置疑的。一个能力全面的艺术指导,能给予歌唱者专业性的建议和指导,使其发现自我声音的价值,发掘自身声音的潜质,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声音的魅力。让你感受到了立竿见影的改变,也在思考我们的声乐教学真的需要专业的艺术指导,盲目的靠着热情和闭门造车不能让我们进步,多的只是一个个被“耽误”的声音。
2课程上体现角色对音色的作用
2.1角色决定音色的定位
角色对音色的决定性作用尤其明显。《漫步街上》这个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咏叹调,基于角色的需求,最后一句要唱出恶狠狠的性格心理,而不能以连贯、缠绵的方式演唱。这样演员的演唱音色更贴近角色、更为生动鲜活,音乐中人物角色的表现力吸引了现场所有的聆听者。若赋予同样的咏叹调以不一样的演唱处理手法,所表现出来的效果亦会是“天壤之别”。只有赋予角色清晰的性格定位,演唱者才能更为准确地诠释出相应的音色,我们应该不缺乏具备世界级声音条件的人,我们缺乏的是合理、正确的“开发”声音的伯乐。
2.2音色质量限定角色取向
艺术指导就是歌唱者的伯乐,他能准确地判断出,技术全面的歌唱者声音处于什么发展阶段、更适合什么角色,从而避免其盲目地选择不能胜任的角色的咏叹调,而失去其最擅长的一面。一个技术全面的歌唱家不是什么角色都唱就显得他全面,而是找到其专属的可以驾驭的角色,才是声音发展的一个最合理、科学的方式。“你的声音更适合唱莫扎特歌剧里的凯鲁比诺,属于偏次女高音而不是女中音。”听了他的建议,这位学员当场换了一首选自莫扎特的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凯鲁比诺的咏叹调《不知道我自己干了什么》。艺术指导对她的演唱给予形象生动的讲解,为了深化伴奏所营造的音乐意境,其亲自弹奏演示。“钢琴伴奏把一个交响乐队的声音都融在了两行钢琴谱上,弹奏者要有驾驭一个乐队的气势来弹奏、要为演唱者建立歌唱的氛围,这样才能激发出演唱者声音的表现力,达到更好地诠释作品角色的目的。”联系一下我们实际的教学,要把它落到实处却困难重重。在声乐课的教学中,这一人尽皆知的观点却长期被熟视无睹。即学生对自身的声音音色,适合什么歌剧角色关注的相对较少,而多注重对音高的追求,这明显缺乏音色的界定意识。一位德国的教授来我院讲学时也指出,学生们并不适合演唱所有的歌剧咏叹调和艺术歌曲,他(她)们应根据自己的音色去决定角色和声音的“去向”。这就如同我们的国粹京剧,有行当的区别一样,触类旁通。
2.3角色定位决定情感色彩的“浓淡”
在演唱歌剧咏叹调时,我们通常会简单地通过单支曲谱上对应的中文翻译来了解其大致含意,这种以偏概全的做法往往忽略了歌剧整体的角色定位意图。比如,有位学员唱了贾科莫普契尼的歌剧《蝴蝶夫人》中平克尔顿的著名咏叹调《永别了,爱恋的家》。在剧中,当平克尔顿再次返回曾经的爱巢时,触景生情,唱起了这首咏叹调。这位学员以动情的声音演唱,令在场的多数听众为之动容。但却有另一番解释:“平克尔顿当时并未付出真爱。巧巧桑执着地坚守这份感情并为他生下了孩子,平克尔顿却在异地另寻新欢,他根本没有意识到巧巧桑还在苦苦地等待着他。所以演唱时不能表现得过于悲伤,他可能还觉得自己很无辜呢。”要结合歌剧的总体角色设置,不能脱离对角色心理变化的考量,而追求个别咏叹调里面片断歌词的中文翻译来表达人物的情感,无疑为断章取义。如此,歌唱者的音色最终也不能准确传递真实的角色心理。因此,歌唱者必须要学会整体把握歌剧剧情,以及人物心理的动态变化,而不仅仅只关心其所演唱的咏叹调的字面局部,不能盲目为之。
3对高师声乐教学的启示
3.1声乐艺术指导匮乏亟待解决
在欧美的建制齐全的音乐学院,艺术指导专业已相当成熟规范,几乎每一位声乐教师都配备有一名或者多名艺术指导,声乐教师只要注意学生发声的部分即可,至于歌曲的选择、歌曲的处理以及作品的处理,都交由艺术指导来完成,学生每星期都有专门的艺术指导课程,由多名艺术指导教师配合着学生不同时期的作品,对学生进行各国艺术歌曲、咏叹调的指导训练,艺术指导教师同时也对学生的歌曲处理、舞台表演进行教学与实践指导,甚至有些艺术指导也会兼顾一些声乐发声方法的指导。有些有着多年经验的艺术指导,由于广泛的接触了各类声音,他们对声音的正确与否的判断力,往往不亚于专业声乐教师,艺术指导在声乐课中确实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艺术指导老师的合理配置,是评判音乐学院声乐发展师资力量的一个重要标准。高等师范类音乐学院声乐艺术指导是很缺乏的,各种各样的因素导致了这一师资的配备很少,现状是学院大部分的精力用在扩大高学历师资队伍上,人才的引进、学科带头人的招募,大部分都是理论上的引进。以我院来说,大力发展作曲专业和中华民族、民间音乐方向、音乐史论方向的博士引进,初衷是想利用理论和作曲上的建树,来提高音乐学院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度,引进的人才必须本科第一学历就是专业音乐学院的博士毕业生,人才的入职考评也是相当严格,一方面没有这方面的编制,另一方面根本没有那么多艺术指导方向的博士,即使有也不会选择高等师范类的音乐学院等等,诸多的因素制约了高等师范类音乐学院声乐的发展。已有的高等师范类音乐学院的艺术指导们,也多数停留在伴奏的层面,上升到艺术指导的层面还有待时日,并且任务多、担子重,声乐方向研究生的音乐会伴奏的随堂指导及音乐会伴奏,器乐研究生的随堂艺术指导及音乐会伴奏,都需要他们指导,工作量不是一般的惊人,再没有时间和精力开展本科学生的艺术指导工作了。
3.2高等师范类音乐院校声乐老师身兼多职
目前声乐课配备专业的艺术指导尚存在诸多困难,声乐教师兼顾很多的职责,使得声乐教师必须以变通的方式,来满足实际教学中需求。在工作中多学习、多关注,更全面地开阔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对外国歌剧艺术特点和表演形式的认知。在工作之余,应多参加一些大师班,走出去多观摩、多学习,除了提升自己的演唱水平,还要提升自己声乐的判断能力、鉴赏能力。不但要唱得好、教得好,还要多看一些理论的书籍,让自己有实践的经验,更有理论的支持。纵观高等师范类音乐学院,艺术指导在声乐教学中的配备都不完善,可以用“稀缺”来形容,一个有责任、有追求的声乐教师,往往要担任钢琴伴奏、艺术指导、声乐指导等多重角色,这对声乐教师的要求是相当高的,当然面对这样的压力,也是一种敦促和刺激。声乐教师需要有一定音乐历史的积累,要熟悉大部分的歌剧故事梗概、咏叹调里的角色形象定位、声音的音色要求、咏叹调里面的表情记号处理;了解不同国家的艺术歌曲的作者、外国艺术歌曲中的语言发音、艺术歌曲演唱与歌剧演唱的区别、不同艺术歌曲作者作品的风格及演唱的差异、不同年代的艺术歌曲的演唱差异等等。同时,还要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声音的问题、适合的作品等有一个基础定位,一个学生一个声音的发展方案,一系列演唱作品的目录。这些作品的选择,可以帮助学生摒弃不好的歌唱习惯,慢慢建立正确的声音演唱状态。哪些同学适合什么样的作品,都是在课堂中间慢慢摸索和总结出来的,一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声乐教师,也是多年“摸爬滚打”磨砺出来的。
3.3钢琴伴奏和艺术指导的区别
3.3.1分步骤解决钢琴伴奏紧缺的问题
为了使学生在平时上课的时候,能接触到所演唱歌曲的正谱伴奏,一般采取学生自己找钢琴专业的同学帮忙弹奏,如果只是考试之前找,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磨合、练习,也没有办法建立默契,所以这个方法的优点是:让学生随堂带上自己的同学帮忙弹伴奏,声乐老师可以在课程进行到最后的时候合伴奏,这样让学生聆听正谱伴奏是什么样子。缺点是:有的钢琴专业的学生能力有限,没有那么多时间练习,曲子伴奏不能完全弹出来,伴奏谱的难度不亚于一首乐曲,比如节奏上三连音对十六分音符的节奏也很让人“抓狂”,只能选择性的简化伴奏。刚开始钢琴专业的学生对声乐作品的处理不熟悉,弹得比较生硬,没有对比,建立不了歌唱的意境,这时候就需要声乐教师“出场”了,慢慢的学生对作品熟悉了,伴奏就有点样子,但这只局限在弹熟伴奏,离上升到艺术指导的水平差距甚远。
3.3.2开设艺术指导选修课的意义
我院开设了艺术指导的选修课,现在局限于钢琴表演专业的'学生可以选修艺术指导课程,平时上课因为人数不多,就是小课的形式,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声乐作品,只是自己在识谱弹奏,没有学生合作也不能很好地锻炼合作及临场的应对能力,于是就和声乐教师合作,声乐老师的学生唱哪些作品,就把曲目提前给选修艺术指导课的学生,这样弹熟悉了之后再跟声乐专业的学生配合练习,达到“双赢”的目的,既锻炼了钢琴专业学生的配合能力,又提升了自身的弹奏水平。艺术指导课是需要声乐专业的学生的配合才能展现的一种表演状态,对学生的识谱、舞台经验、心理素质、临场应变能力等都是很好的锻炼。虽然只是一些尝试,希望长期的坚持加上系统的课程内容的填充,能够带来很大的效果。虽然目前可以选修这一课程的人数,对于逐年增加的声乐专业的学生来说,可谓杯水车薪,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希望可以常态化和系统化。
3.3.3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当引进专业的声乐指导教师、钢琴伴奏教师不能被允许的时候,可以通过此方式来培养有经验的学生做声乐伴奏,来弥补这一欠缺;开设大课形式的艺术指导课程,形成长效的机制。但这些只是声乐作品伴奏,和真正的艺术指导还有很大的区别,要让学生有机会接触艺术指导课,哪怕只是短短的一首歌的时间,或者观摩一下也是好的,有知名的艺术指导的课程、讲座、大师班等,可以组织学生观摩学习,感受声乐艺术指导的过程,对此不陌生,理解其主旨,学会对不同时代的作品的艺术处理,不是盲目地成为歌唱的“机器”,要学会利用声音的“乐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积极性,也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声乐教师的负担。
4结语
在国内声乐界,拥有“漂亮”音色的人很多,但是他们往往过于追求声音的表现力,却忽视了让声乐“成长”和“准备”的过程。就像美国著名的声乐艺术指导琼道纳门在她的《完美的准备》里说的那样:“要具备很多的条件才能开始一段声乐艺术的完美之旅”。歌唱者要循序渐进,要在艺术指导的指引下去放声歌唱,才能更好地学习各种艺术歌曲、咏叹调之长,以更好地诠释作品,服务于歌唱艺术。此次艺术指导大师班的学习,是一次完美的听觉体验和学识提升之旅。也对比折射出高等师范类音乐学院声乐艺术指导的现状,丰富和完善声乐艺术指导教师队伍的迫切性。提高高等师范类音乐学院的声乐教学水平和质量,声乐艺术指导的配备不可或缺且意义重大。期望这样的普遍的现象能得到解决和重视,为我们将来更好地开展合理规范、有的放矢的声乐教学提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王德才.声乐艺术指导在高校教学中的困惑和发展[J].黄河之声,,(3):96-99.
[2]刘辉,康爱琪.钢琴艺术指导与声乐表演课程接洽的问题与策略[J].大家,2011,(4):48.
[3]道纳门,契亚切亚.完美的准备———歌剧咏叹调演唱试听(应考)指南[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篇3:声乐艺术中情感融入思考论文
声乐艺术中情感融入思考论文
摘要:作为情感艺术,声乐相当于上帝无私地馈赠给人类的独特情感;声乐将人类掩埋在心中,无法通过语言进行描绘的真实情感,通过歌唱加以表达;所以有关声乐的作品中含有人们对于世间万物的情感。而歌者最重要的使命无疑是向听众们完美展现歌曲所要表达的意境与情感,再现声乐创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心情绪;这就要求演唱者在演唱声乐时相应地融入情感;当演唱者引起听众们的情感共鸣时;声乐的作品便深入听众们的心灵深处。所以情感相当于声乐作品的灵魂,更是精髓;在对声乐作品进行演唱时;演唱者对情感的处理至关重要。本文章探究与讨论了怎样在声乐艺术中更好融入情感。
关键词:声乐;演唱;情感
声乐的演唱;即凭借歌者的音色、发声的方法、吐字方式、运气方法、演唱技巧等途径表现声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在不同的环境和背景中;人们会呈现迥然不同的心理上的反应。当人类的情感渴求某种特殊、夸张和优美的适当发泄时;歌唱自然成为内心情感的发泄而产生了。在声乐的演唱中;歌者所怀有的情感极其重要;如果歌者在演唱的过程中没有融入个人情感;而片面着重发声的方法或炫技;那么他就类似于发声的设备;使听众无法完整地领略包含在声乐中的意境,于是听众觉得枯燥乏味。但倘若在对声乐的作品进行演唱时;演唱者融入恰当适宜的情感;不仅会取得成功;而且能唤起听众在情感方面的共鸣;让听众们喜欢这个声乐作品。
一、情感和声乐的演唱间的关系
1、相结合的情声
在声乐的作品里;蕴含其中的情感能将声乐作品的魅力和艺术美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就是说,只有情感饱满的声乐的演唱才会形成强烈震撼的艺术渲染力;才会带给听众持久的情感方面的共鸣。因此;声乐的作品的演唱者必须充分挖掘自身潜藏的情感与体验;进而更好地提高在声乐的表演方面的水平;达到情与声的结合。有四步可以培养演唱者的情感,即第一,要对声乐的作品有充分的理解;并以此为基础,深入挖掘这些声乐的作品中所蕴含的特殊情感;第二,融合自身和作者;切身体验着作者的真实情感;第三;融会贯通那些特定情感;最后;在对声乐的作品进行演唱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而创造新意。
2、相融合的声和情
声和情相融合的声乐的演唱才是真正成功意义上的演唱;并且在听众看来,只有这种演唱才可谓美妙无比的演唱。“声”是说歌者声音的技巧;“情”是指声乐的作品中的相关内容;歌唱者在演唱声乐时,首先要深入理解声乐作品的内容,体会作品中包含的`情感;然后利用与此相对应的声音技巧把声乐的作品完美地演奏出来;这样就能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从而将声乐的作品的所有内容更完整地呈现给听众。久负盛名且擅长高音的女歌唱家卡拉斯曾经说过;美声不仅仅要求具有美丽动听的声音,还应具备将声音恰当地分解成几块以把服务提供给音乐的能力;在某种意义上,这句话道出了实现声音的技巧和情感的融合的重要地位。
二、在声乐的演唱方面的情感上的处理
1、了解创作声乐的作品时的背景
在创作有关于声乐的作品时;作者一定处在确定的年代背景下;而且有某些情感方面的体验和关于写作声乐的念头;其实这些都是创作声乐作品时的背景。在从事音乐的创造时;作者需要源自生活的灵感,所以声乐的作品中势必包栝该作者对于生活的真实体验和独特感悟。由此看来,充分了解创作声乐的作品时的背景;能帮助演唱者准确体会出作者的独特情感和真实意愿;这样在他演唱声乐时;就能充分把握自己的情感。
2、全面理解所要演唱的声乐的作品中的歌词
对于相同的声乐的作品来说;演唱比乐器的演奏更加感染人心;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歌者在演唱的过程中;可以使听众们借助歌词来仔细体会这个声乐的作品;还可以传达出声乐作品中蕴含的情绪和情感;引起听众的共鸣。歌词是核心;因此在进行声乐的作品的分析时;要着重分析其中的歌词。与诗歌及小说和散文不同;歌词需受音乐的束缚;因此歌词本身有其独特的内在衍变的方式。故演唱者在演唱声乐时;一定要认真分析并正确理解歌词;准确把握其中的思想情感。
三、准确地把握与声乐相关的作品中的音乐的风格
形成并发展音乐的风格需要一段历史进程;不同的历史时间段有各自独特的音乐的风;因而;要想准确分析声乐的作品所体现的音乐的风格时;必须结合创作者当时生活的年代、区域、民族和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原因在于迥然不同的民族或者地区;会形成不相同的音乐的创作风格。例如中国南方和北方的音乐创作风格显然就有十分大的差别性。江南小调温柔、婉转、秀丽;而东北民歌大气、幽默;在声乐的演唱中;情感不仅成为表达演奏声音的技巧的根基;同时也被看作其灵魂;二者不可或缺,构成有机的艺术综合体。为了更好把握声乐的演唱情感;演唱者需通晓正确的对情感进行处理的方法;这就需要充分了解创作声乐的作品时的背景,分析声乐作品的歌词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
参考文献
[1]韦平楠;王一人.寓情于声;声情并茂――论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J].大众文艺;,12
[2]张梦.对声乐演唱中的情感处理问题的探讨[J].世纪桥;2011,09
[3]胡世长.声乐演唱中的情感处理[J].大众文艺;,12
篇4:音乐剧在声乐教学中的实践分析的论文
音乐剧在声乐教学中的实践分析的论文
【摘要】如何呈现出更多的本土音乐剧作品,为中国音乐剧市场输送人才,这与我国当前高校声乐课程中的音乐剧课程设置和教育理念等息息相关。本文将从音乐剧的声乐教学实践入手,分析、总结其成因并开拓思路,以求在今后的教学中得以致用。
【关键词】音乐剧;声乐教学;实践
一、音乐剧的研究意义
随着音乐剧市场的成熟发展,它不仅逐步进入各大音乐类院校的课程设置范畴,其表演形式的娱乐性也广为社会大众所接受。如:百老汇音乐剧《Q大道》于在上海演出后的回访调查显示,被调查的观众中有60%是人生中第一次看音乐剧,而同样的受访观众中98%的观众表示非常喜欢音乐剧这种形式。这说明,音乐剧作为一个新的综合艺术门类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对一个国家的音乐文化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好的音乐剧从业者可以提供给消费者最好的内容,不仅能够陶冶大众的情操,提升大众的审美品位,甚至能引导观众的价值观。为了广泛地引导不同层次的观赏者对音乐剧作进一步的理解,在声乐教学中引入音乐剧演唱及表演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二、音乐剧演唱在声乐教学中的现状
音乐剧的演唱风格是在美声唱法的基础上融合几乎囊括欧美所有风格的流行唱法,比美声唱法更受大众喜爱,比通俗唱法又更具高雅美,这使其在当今的声乐课堂中广受学生的喜爱和传唱。目前国内开设的音乐剧专业均为音乐剧表演方向,而音乐剧独特的唱法以及音乐剧进入中国的时间短、教学经验缺乏使得对该专业学生的培养难度提升,其课程设置和教学理念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自20世纪西方音乐剧事业空前繁荣以来,国内观众对西方音乐剧的`接触较为广泛。如:《音乐之声》《悲惨世界》《猫》《西贡小姐》《小王子》等经典作品。国内各高校对于音乐剧在声乐课堂中的教学大多以模仿西方教程为主导,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全面的相对完整的教学体系。
三、关于音乐剧在声乐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一)在多元音乐文化发展下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在当前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背景下,音乐剧演唱在演唱语言上不再保持美声唱法所运用的意大利语、德语等语言,而是采用英语,甚至在以日本为代表的一些亚洲国家也开始引进日语版等不同的语言。在演唱方法上,打破传统美声唱法的壁垒,也不硬性地规定使用流行唱法,而是以剧情和音乐风格的需要为基点,用最符合当代观众听觉需求的唱法。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应考虑到根据音乐剧风格的多样性,引导学生在演唱语言、演唱方法、演唱风格等方面进行变化和混合,教学内容应涉及到古典的美声唱法音乐剧以外的现代剧目,并将中国原创音乐剧经典曲目引入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尽量激励学生尝试歌剧、轻歌剧、爵士、布鲁斯、摇滚、POP等不同风格的作品;学生在开展音乐剧的排练时需要有针对性地安排与剧本相关的文化背景课程,让学生在熟练掌握演唱技巧与演唱方法的基础上,更加生动地表现出原作之精髓。其次在音乐剧教学教材的选择中,也要因材施教,兼收并蓄。根据学生不同的嗓音特点及演唱基础来进行分类。
(二)增强音乐剧教学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联系。音乐剧剧目的教学及演唱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音乐水平与演唱状况来酌情创作与演唱。如中央三套的一档综艺节目《心灵俱乐部》,其中的歌曲就是用人们所熟知的歌曲来根据剧情需要改词演唱的。在进行音乐剧教学活动时要以音乐为载体,拓宽知识面,注重音乐对创造性思维与智力的开发,拓展交叉学科研究。我们可以从音乐的基础理论、音乐剧常识、欣赏音乐剧入手,逐步加入简要分析音乐剧、音乐片段视唱、台词及形体训练等课程,并根据具体情况让他们选修音乐创作、电脑音乐制作、作曲、技巧、和声等相对专业的课程。
(三)加强音乐剧教学与艺术实践环节的相互渗透。音乐剧是一门结合了舞台艺术、形体艺术、表演艺术等综合性很强的艺术。不仅仅是歌曲,音乐剧的舞蹈和台词也都是为烘托剧情、抒发角色感情而生。要想完美地呈现一个角色,就要多角度出发,载歌载舞来打动观众。作为传教者也应积极为学生争取更多的演出机会,一方面能够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演练中得到迅速成长;另一方面能够让更多的群众接触到音乐剧。因此在音乐剧传播的过程中艺术实践环节必不可少。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定期安排剧目主题,并且进行相关主题的舞蹈动作与台词训练,分小组让学生进行自我编排,并辅助其在歌、舞、说、演之间进行灵活转换。以举办专题或综合实践汇报音乐会等形式公演,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声音塑造、肢体语言塑造及角色感。
参考文献:
[1]余翌子.“音乐剧唱法”的演唱风格及其声音概念[J].中国武汉音乐学院报,(4).
[2]訾娟.中国音乐剧教育与教学的思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02).
[3]刘思思.高校音乐剧专业培养模式探索――中央戏剧学院音乐剧“全能型演员”琢塑[J].大舞台,2011(2).
[4]谭洁.体验式教学在音乐剧专业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黄河之声,2011(3).
作者:张亚丽 单位:海南热带海洋学院艺术学院
篇5:声乐教学中的换位思考的论文
声乐教学中的换位思考的论文
摘要:在声乐教学中,大都采取以教师为主以学生为辅的常规教学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艺术个性的发展,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试从教学方式、教学手法、教学态度等三方面探讨教师主体与学生客体的换位思考,以求声乐教学走出一片新的天地迈向新台阶。
关键词:声乐教学; 换位思考; 方式; 手法; 态度
目前,在我国歌唱声乐教学领域中,主要采取的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即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在众多声乐理论典籍中,不少教师及声乐工作者总结了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科学的教学模式。但这种教学模式往往都是站在教师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声乐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制约了学生艺术个性的发展。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声乐教学可探索出一条新思路,将教学中的主体与客体进行换位实践。这种新的教学理念也可理解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一、教学方式的换位思考
在歌唱学习中,一些声乐教师往往只是站在教师自己的角度进行教学,而没有站在珠角度上去思考问题,常常把自己以往的学习和教学经验原封不动的用在现在的学生身上,从而忽略了学生在声乐学习中的感受。我国著名的声乐教育家沈湘先生曾经说过:“作为老师尤其重视听觉训练,因为你不是判断一个人,你同时教授若干学生,虽然教学原理是一样的,但具体到每一个人身上,出现的现象是不一样的,有时甚至很不一样,教师千万不能用自己的某一个经验,某种现象来代替学生们千差万别的状况,也就是说,你教出了一个学生,你不能用这个经验原封不动的套在另外一个学生身上,这是决不应该发生的。”所以,在声乐教学中,声乐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个体的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声乐是抽象的艺术,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他需要声乐老师的认真指导,而且,声乐艺术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声乐学习的特殊性,在练声过程中,针对不同的人,应当采取不同的练声方式,同样是高音,他们的最佳声区并不一定是一样的,有的高一点,有的低一点。在开始练声时,应从学生的最佳声区开始。
二、教学手法的换位思考
一个好的声乐教师,应能很好的运用各种教学手法把歌唱技巧传授给不同的.学生。但是,一些声乐教师却常常把同一种教学手法用在不同的学生身上。比如说,有的声乐书上说到“闻花香”的气息状态就是歌唱的气息状态。因此,有些声乐教师在教授学生掌握气息状态的时候,常常会教学生去体会“闻花香"的气息状态。这对于爱花,经常闻花的学生来说,能很快的理解和掌握,但是碰到一个不喜欢闻花的学生,这种教学手法就不一定奏效。教学手法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它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两种,就拿上面的例子来说,歌唱气息的掌握就不止闻花香一种手法,像小声哭泣、大笑、负重、弯腰九十度、离远嘁人、半蹲等等。教学手法应该根据不同的人而相应变化,因为人与人的个性是不同的,对性格比较内向、腼腆心细的女生,用闻花香、小声哭泣的手法可能使她很快掌握歌唱的气息状态;对于性格外向、开朗活泼的学生,就可以采用“大笑”、“离远喊人”等手法,因此这就需要老师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态度的换位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一个声乐教师的教学态度对于声乐学生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学态度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教师的教学态度。其二、教师在教学中对待学生的态度。
就第一方面来说,绝大多数的老师对于教学是非常认真的。但是,在偶然的情况下,譬如一个声乐教师上了一天的课,已经是非常疲惫了。这个时候,来了最后一个学生上今天的最后一堂课,而此时的老师已经是疲惫不堪了,实在是无法再上课了。此时老师应当与学生协商,另约时间上课,千万不能勉强应付。
第二方面,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时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教师的意图,以致教学无法进行。此时教师千万不能出现急躁心理,甚至对学生发火,进行语言的讽刺和挖苦。讽刺和挖苦往往适得其反,时间久了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逆反心理,对声乐学习产生厌倦情绪。这是老师和学生都不愿看到的情况。这时,通过换位思考就可以避免老师和学生产生对立情绪,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
学生的生理条件和悟性是参差不齐的,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共鸣腔体和声带,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文化底蕴。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符合其个性化发展的教学方案。有多少学生,就应该有多少种教学方案。学生领悟不到老师的意图,教师就应该进行一下换位思考,找出原因、拓宽思路,改变教学方式,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综上所述,歌唱教学不是简单的文化课教学,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是情感的交流,是思维方式的认同。换位思考就是老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当成自己的家人,用你的真诚去教育他们,用你的心灵去感化他们。毕竟“师生是合作关系,学生成功了,老师就成功了;学生失败了,老师就失败了,老师是为学生服务的”。
参考文献:
[1]《沈湘声乐教学艺术》上海音乐出版社4月上海73页.
[2]《沈湘声乐教学艺术》上海音乐出版社194月上海76页.
篇6:声乐艺术指导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论文
声乐艺术指导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论文
【内容摘要】在艺术指导的学科划分下,声乐艺术指导是专门针对声乐演唱家、歌剧艺术表演家而进行排练合作的专门性人才。声乐艺术指导不仅为声乐演唱者进行钢琴伴奏,同时对声乐演唱者的曲目处理起到艺术指导的作用。文章分析了声乐艺术指导在技术支持、心理支持和教学支持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以期进一步探讨声乐艺术指导所具有的特殊价值。
【关键词】声乐艺术指导 声乐演唱 独立价值
杰拉尔德穆尔——世界知名艺术指导,著有《无愧的伴奏家》一书,此书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从事艺术指导专业的人必读的一本著作。穆尔在这本书中谈到艺术指导在当今世界舞台上的重要地位,几乎每一位声乐艺术表演家、器乐演奏家都非常重视对艺术指导的选择,而伴奏关乎演唱家、演奏家能否顺利进行演出。很多艺术家会指明要求与其心仪的某位艺术指导进行合作,以求达到更好地演出效果。因此,作为不是舞台中心的声音艺术指导,穆尔强调“伴奏者真是勿需惭愧”。演唱者在进行舞台表演的时候,需要与其他人合作,这就涉及到不同声音个体之间的音量平衡问题、音色统一问题、呼吸协调问题、舞台突发状况等一系列具体内容。声乐艺术指导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本文对声乐艺术指导的独立艺术价值进行剖析。
一、技术支持的独立价值
对于声乐艺术演唱者来说,声乐艺术指导是舞台演出时的得力助手。一位训练有素的成熟歌者在舞台演出时,常会由于场地的变化,歌者自身的嗓音状况、身体状况的变化等影响其歌唱的表现效果。面对歌者的各种状况,声乐艺术指导都需要随之进行相应的调整。因此,舞台的演出经验显得尤为重要。错音、错词、跑调、少拍等,歌者任何一个小失误都需要声乐艺术指导敏锐地发现并及时做出调整,并通过技巧与经验帮助其掩盖失误,从而达到帮助歌者维持音乐演出的进行、表达音乐的完整性,同时还要帮助歌者稳定心理。声乐艺术指导在关注自身弹奏的同时,还必须时刻关注与聆听歌者的表演,并冷静地捕捉种种变化以便及时应对。再者,声乐艺术指导需要用钢琴引领歌者,甚至调动歌者情绪,两者合作表达乐曲内涵。
二、心理支持的独立价值
舞台是考验艺术家的平台,但是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即便是有大量舞台演出经验的歌者,登台时心情大多也是难以平静。那么对于年轻的、无演出经验的歌者,这种紧张情绪可能会更加严重。面对精神上的紧张,歌者的技术水平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甚至出现意外与失误。在这种情况下,声乐艺术指导便需要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声乐艺术指导是歌者的伙伴,更是其精神依靠与心理支柱,所需做的不仅是排解歌者紧张的心理情绪,还要对有可能出现的失误进行及时处理和补救。因而,性格沉稳的、经验丰富的声乐艺术指导是歌者的定心丸。能够给予歌者信心,是一位优秀的声乐艺术指导的过人之处,也是一位成熟的声乐艺术指导的独特价值。面对舞台,歌者与声乐艺术指导是相互倚重的,彼此鼓励与支持才能够使音乐演出顺利进行,才能使双方合作的音乐表演达到最佳状态。
三、教学支持的独立价值
传统观念认为,声乐学习者只要在期末考试或者登台表演的时候,与声乐伴奏合奏几次即可。殊不知,声乐艺术指导对于教学的支撑是非常重要的,声乐艺术指导在教学中的价值处于首要地位。只有在日常与优秀的声乐艺术指导进行反复合作,才能够使歌者更快成长,并更进一步促进两者进行舞台表演。声乐艺术指导在日常教学与训练中对于声乐学习者价值的体现是多方面的,主要分为如下几点。
(一)在声乐气息方面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强调最多的便是气息问题。能否有效地调整和控制气息已经成为歌者的声音是否具有活力和艺术感染力的一个重要评判依据,气息对于歌者的演唱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这种情况,声乐艺术指导应能够有效地运用心理上的暗示与指导,对歌者进行气息的指导。首先,一首歌曲对意境的描绘、对风格的展示通过声乐艺术指导的前奏而出现,这种钢琴的引入能够逐渐引导歌者进入演唱状态,使其调整呼吸并趋于自然。当歌者的呼吸节奏与音乐节奏同步时,歌者便进入了最自然的气息状态。这种心理方面的训练是一个歌者无法独立完成的,也是声乐教师无法在教学中教授的。其次,在一首乐曲中,歌者首先需要处理好每一个乐句,最终才能够完成一整首音乐作品的演绎。因而,歌者需要用良好的气息来表现完整的乐句,形成整体的音乐意象。在这一过程中,钢琴伴奏声部也同样需要演奏出一个乐句,由钢琴演奏出的音乐带动歌者的气息走向便成为歌者日常训练气息的有效途径。因为,这种方式表面上看来是由钢琴伴奏引导歌者的乐句并达到锻炼呼吸控制的目的,但实际上是钢琴伴奏所表达出的音乐情感激励了歌者的吸气与呼气,钢琴伴奏演奏出的节奏起伏引导着歌者的呼吸控制。这种在音乐中完成自然的呼吸正是歌者最需要练习和掌握的。如此,不仅歌者的`气息控制自然,而且达到十分良好的效果,能够提高声乐气息的运用技巧。声乐艺术指导的独特价值显露无疑。
(二)在声音共鸣方面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除强调气息,还会强调声音的共鸣。由于歌唱中需要使整个身体形成一个大的共鸣箱,充分发挥口腔、头腔、胸腔等器官的良好协作,以达到音色明亮、音量适宜的发音效果。因而,在长期的声乐教学中,共鸣的寻找与训练对于形成良好音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点。面对这种情况,声乐艺术指导有效地发挥其独特作用,才能对歌者的共鸣训练提供有力帮助。钢琴是具有良好的共鸣特性与多变的音色的乐器。首先,钢琴这一乐器由于自身属性具备庞大的共鸣箱,因而在榔头与琴弦敲击的瞬间能够形成良好优质的基音,并产生共鸣的泛音,虽然弹奏的音高由于物理特性逐渐减弱,但是引起的共鸣是听觉能够把握的。面对钢琴表现出的这种良好的整体共鸣音色情况,歌者完全可以借助钢琴乐器优质的共鸣特性,从听觉角度寻找自己的共鸣,提升演唱效果。因此,在声乐教学中,声乐艺术指导利用钢琴的共鸣效果与歌者配合,歌者必然会为追求人声与钢琴相融合所产生的浑厚丰满的音质而不断练习,并在声乐训练中下意识地学习运用人体共鸣箱的方法。声乐艺术指导运用钢琴大共鸣体与人声腔体融合的方式,使歌者感受自己的腔体发生转变,变为一个合作的共振腔体。歌者在声乐艺术指导的支持下,一步步体验这样的感受。歌者逐渐确立良好的信心,并学会仔细聆听观察自己的共鸣发声,寻找自身正确的音色音质。这种建立在声乐艺术指导基础上的、有效感知音乐并训练共鸣的方法,能够让歌者更加自然地呼吸和感受腔体变化,并让歌者意识到无须紧张,只需要自然地打开腔体,歌者便能够寻找到宽广的、完美的共鸣音质。
(三)在声音语言方面
语言是声乐的载体,正因为有了语言,声乐才变得更加动人。因此,声乐这种综合艺术形式的表现,更需要语言与音乐元素的完美结合。声乐教师在语言教授过程中也需投入心力。世界声乐艺术的海洋中,语言是极其复杂的。由于民族和地域的差异,不同语言必然带来不同的歌唱风格。意大利语、德语、法语是声乐教学中最常见的外语语种,对以上各语种的声乐教学,既十分重要又极易被忽视。然而随着声乐艺术指导对歌者的辅助作用被愈加重视,语音语调的习得也将更加准确自然。声乐艺术能够达到今天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认知,离不开其起源地——意大利及周边地区的支持。在欧洲早期的音乐中,美声唱法从起源、发展再到繁盛多得益于意大利国力的昌盛及意大利语的清晰明了。意大利语的发音特征非常简洁,它的元音发音清晰,音色、音响明朗饱满,其作为一种拼音文字规律性较强,且简洁明了。意大利语音发音单纯,常用开口音的特征使歌者在演唱过程中能够较为容易地获得良好的气息,并寻找到正确的共鸣状态。因而,这种语言与音乐结合,便能较为轻松地将整体音乐进行完美的表现。在早期大量的意大利语声乐作品中,作曲家对于钢琴声部的创作都较规范。这样,更加便于声乐艺术指导在简单明了的伴奏音型下,观察歌者的状态。同时,歌者也能够在简洁的伴奏中清楚地咬字,迅速地放松自我,发出更加纯正准确的音,达到音乐与语言的有效结合。
(四)在声乐教学的其他方面
音乐教育家、音乐表演理论家张锦华曾谈到:“声乐属于音乐艺术范畴,是由诗人,作曲家,歌唱演员及器乐伴奏等共同创造的综合艺术,它通过声乐表演的艺术形式把音乐作品转化为现实的音响,从而实现其审美价值。”艺术指导除具有上述对声乐气息、共鸣、语言等方面的独特价值外,还能够从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风格、旋律、节奏、强弱等多个方面,对歌者的演唱进行指导与补充。声乐艺术指导应能够进入音乐体会创作者的感情,并且对歌者进行指导,协同歌者对作品的内涵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例如,很多学习声乐的学生会感觉难以应对乐谱中比较复杂的节奏,此时声乐艺术指导通过钢琴与其配合,便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也有很多学习声乐的学生对于一首新作品的演唱没有做到先阅读谱子,而是直接聆听各种版本歌唱家的演唱,在掌握大体旋律之后便凭借对旋律的感知进行演唱,属于学生没有经过自己深入研习后的简单模仿。这样做的弊端在于,部分歌唱家的演唱属于二度创作,大多带有即兴性。因而,对于声乐学习者来说,在初步接触乐曲的时候,没有对谱子进行客观深入的分析便自由演唱,非常不利于声乐学习的深入。这种学习方式可能导致学生在与艺术指导合作过程中出现拍子、情绪等方面配合不佳的情况。在乐曲学习过程中,为了进行更加有效的合作,声乐艺术指导可以引导歌者先遵从作曲家的音乐创作原本,后期在充分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再进行具有个性化的艺术处理。这样声乐艺术指导与歌者才能实现共同的二度创作,实现歌者的艺术追求。
结语
声乐艺术指导是一门具有独特艺术价值的学科,这种独特性对于声乐教学是有极大益处的。它不仅在舞台演出中是声乐演唱的合作者,更在声乐教学中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笔者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对声乐艺术指导学科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抛砖引玉之效。
参考文献:
[1].穆尔.无愧的伴奏家[M].台北:世界文物出版社,1995.
[2].张锦华.关于声乐表演的几点思考[J].中国音乐学,(4).
篇7: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的思考论文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的思考论文
一、影响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因素
(一)学生入学时音乐“零”基础
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同于专业音乐院校需要对单独学科内容精通,所以入学前没有音乐特长加试,属于无门槛入学,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接触过声乐这门学科,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多数学生存在音准问题,甚至个别学生存在五音不全的现象,集体演唱时更是各唱各的调。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并不了解学前教育专业,更谈不上热爱学前教育,之所以选择该专业的原因主要是将来就业比较容易,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显现出对歌曲的把握程度个体差异较大。因此,在音乐学习中会出现学习困难和厌学等现象。
(二)授课时数严重不足
学前教育专业的班级人数普遍在30~35人之间,声乐课每周安排2节,一个班级一分为二,由两名教师负责授课,名为小组课,可因为人数多,授课方式也只能采取集体课的形式进行,每周短短2节课要完成教学任务,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教师对于教学内容只能是点到为止,而能达到教师要求的也只有少部分学生。由于时间和人数限制,在授课中往往无法根据学生的基础和水平进行分组训练,教师在有限的时间里,只能有选择性地针对具有共性的问题进行讲解、纠正、练习、分析与指导。
(三)课程设置没有以实用性为主
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中,幼儿歌曲的学习时间所占比重较小,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教学计划要求,75%的时间都在教授艺术歌曲,而没有从幼儿教学的特点出发,弱化学习的专业性,强化学习的实用性,从而造成学生美声、民族唱法不精,儿童歌曲的演唱方法也未能很好地掌握,课程安排与实际需要相脱节。
(四)教材过于单一,创新性不足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师大多数都在使用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复旦卓越全国学前教育专业系列之声乐教材丛书,此书出版于6月,虽然编录了一些当时比较流行的艺术歌曲,但时过7年,现今未编入当下传唱度较高、较新的歌曲,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少了学习兴趣。
(五)专业教师缺乏幼儿园实践经验
目前多数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师来自音乐学院,从校门进校门,虽然在音乐学院接受的是声乐课程的专业学习,但没有接触过学前教育专业的相关知识。尽管许多教师对艺术歌曲的把握能力很强,但对幼儿园的实际却知之甚少,更没有在幼儿园实践和工作的经验,导致在教学中所用方式仅局限在音乐学院所学内容进行教学。
二、学前教育声乐教学的改革设想
(一)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学前教育专业是为幼教行业培养不同类型的幼儿教育人才的专业,其专业定位明确,就是不定期地为各幼教机构输送适合实际工作需要的具有较好综合素质的优质幼儿教师,而不是培养艺术类的专业人才。所以,在声乐教学活动中就不能模仿音乐院校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也不需要过分强调专业演唱标准,更不需要用专业演唱标准的好与坏来衡量每个学生的学习成果。要结合幼儿年龄段的接受能力,采取适合这一阶段儿童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传授相应的声乐理论知识和演唱技巧,增强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二)根据行业发展需求,合理设置课程,改进教学方法
学龄前儿童正处于艺术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在声乐课程的设置上,应围绕幼儿园音乐课程的培养目标,根据本专业学生的现状,合理规划课程设置,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分配贴合实际需要,体现课程设置的基础性、启蒙性、教育性。与此同时,教师还应结合教学情况和幼儿园工作的实际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将教学重点与市场和社会需要相结合,以培养合格的、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幼教人才为目的进行教学,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点的把握由浅入深,从课本到实际合理化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独立思考,互相讨论,最终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投入到课堂中来。
(三)加大儿童歌曲的教学比重
学前教育是为幼儿教育工作定向培养师资的专业,其综合性及实用性非常强。由于学生面对的教育对象都是学龄前儿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多选择一些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儿童歌曲来学习。而在教材选择上,也应注意内容选取的广泛性,同时也应有一定的侧重点,除学校使用的教材外,还应适当加入一些教材以外的内容进行学习,可从现阶段幼儿的喜好、流行性及实用性等角度出发,选取一些幼儿感兴趣、社会传唱度高的歌曲。
(四)强化儿童歌曲教学的范唱能力
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师绝大多数毕业于专业性较强的音乐院校,学习内容都采用正统的美声、民族的发声方法,这些教学方法虽然专业性、技巧性很强,但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却并不是很适用。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的`就业方向以幼儿园、早教培训机构为主,所以作为一名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师,在教学中除应掌握专业的发声方法,还应掌握儿童歌曲的演唱方法,教师先从自身增强儿童歌曲的范唱能力入手,使学生可以通过聆听教师的范唱,明确艺术歌曲与儿童歌曲演唱时所采用的不同的发声方法的区别,让学生在学习中正确掌握儿童歌曲的演唱方法,使之成为真正的技能型人才,符合幼儿园的教学工作要求。
(五)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学习中由于受到课程安排和课时的限制,我们可以将声乐教学中一些未完善的内容延展到第二课堂中进行,可以不定期地举办一些声乐讲座,安排本专业教师轮流试讲,这样既可以让学生通过不同教师的讲授从中汲取精华,同时也可以加强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学习。此外,还可以举行各种形式的演出和比赛,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见识,也为师生间的相互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六)强化教师的调研和实践
作为一名学前教育专业的一线教师,除对本学科的理论知识应掌握扎实外,更需要了解本专业的行业、企业需要的人才培养要求。平时应抽出适当的时间下到幼儿园中去,与幼儿园的在职专任教师和有经验的专家进行沟通与交流,通过调研活动和亲身实践,教师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本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同时,利用互联网、书籍、学术期刊等相关信息和资料,多关注和学习与学前教育专业声乐学科的教学和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有关的最新情况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师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才能把最新、最实用的教学内容和理念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走上幼儿园工作岗位后能够学以致用。
(七)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
要想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优质幼儿教师,首先必须拥有一支过硬的教育团队。这就需要提高学前教育专业专职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走出校门,到有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去学习、观摩,把全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带回课堂进行尝试。还可以请幼儿教育方面的专家进校开展讲座活动,让教师能够直接与专家进行零距离沟通与交流,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三、结语
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课程安排与实际需要之间的差别,需要不断地探索、研究、改革,并逐步加以完善,才能真正解决好培养方式与现实需要之间的矛盾,才能真正达到培养目标与实际需要之间的无缝对接,源源不断地为各类幼儿园输送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合格的专业人才。
篇8:艺术职业学院声乐教学分析论文
艺术职业学院声乐教学分析论文
【摘要】目前,许多的艺术职业院校并没有对自身的发展做出正确的定位,因此,在选择教学方式上是也缺乏主见,无法做到真正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声乐能力。课题将研究重点放在艺术类职业学院转变教学理念的必要性以及具体的实施对策上,希望可以为服务于未来艺术职业学院的长远发展提供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声乐教学;教学理念;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职业学院与普通的学校存在着教学本质上的差距,对于职业院校来说主要指的是,培养一些直接面向未来就业岗位的学生,为了能够提高学生毕业后的就职率,大部分职业学校都是以一些专业技能与知识的讲授为课堂重点,力求帮助学生在短暂的学习时间内掌握一门真正有用的技术,为面向就业岗位做好充分的准备。因此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学校应该更好的针对职业类院校的特殊性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模式与方针政策,对于艺术类院校来说也是如此。因此,学校和教师应该根据艺术职业院校的特殊性针对学生进行教学方式的调整,帮助学生在能够快速的适应教学节奏的同时掌握真正的声乐技巧,最终让学生成功走向就业岗位。
一、艺术职业学院声乐教学理念转变的重要性
针对艺术类院校所进行的声乐教学领域来说,存在着许多需要注意的环节与问题,要想能够制定出最恰当合适的教学模式,首先要确定的就是一个正确的教学理念,这对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在一些艺术类职业院校中,声乐教学是一门针对性以及专业性都非常强的专业领域,这就要求指导教师一定要具有足够的资质与能力,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声乐知识,一般来说,学校都会聘请一些履历丰富并且具有专业声乐资格证的人作为声乐教师,这些人为学校组成了一直精锐的声乐师资团队,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技术支持与基础,尽管如此,由于大部分的职业类院校都还保留着传统的治学理念,在各个方面的管理上都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这样来看再好的教师团队力量都显得过于单薄,无法帮助学生真正学习到专业的声乐技能。由于学校止血理念的落后,导致学生无法按照正确的方式开展学习。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对学习产生懈怠心里,对将来的求职之路感到十分渺茫,最终失去斗志,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职业。这些都是现阶段艺术职业学院的现状以及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在如今的`艺术职业学院的声乐教学过程中,必须明确正确的教学理念,才能带领整个学校团队都能够紧密配合,专注于培养学生的声乐技能水平。具体来说,对于教师而言,应该大胆的创新教学方式,制定适合职业院校学生的针对性教学与训练。对于学校来说,要对每一位教师在入职前进行严格的技能培训测试以及职业素养测试,以确保师资质量,同时开展一系列特色的课程,培养学生学习声乐专业的兴趣,在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贯彻职业化理念,不断的优化校内基础设施的建设,最终才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真正的专业技能。
二、艺术职业学院声乐教学的对策
1.培养目标的定位。作为教育机构以及教育者来说,首先要确定的就是培养学生进行优秀的职业技能训练目的是为了什么,对于职业院校来说,最终的任务就是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毕业以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同理,对于声乐专业来说,也是将学习声乐的学生在未来的职业方向定位在了“声乐”二字上,在学校期间交给学生与声乐有关的知识技能就是希望能够在日后的工作岗位中得以灵活运用。通过对比能够发现,艺术职业类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开展声乐课程的目的是不一样的。普通艺术类高等学院开展声乐课程是希望学生将来能够到一些专业的声乐机构去做专业的声乐演员,而一些艺术职业院校的声乐学生在毕业以后通常都是去到一些私人性质的艺术区担任声乐演员或者是参与到一些声乐课程的辅导团队中担任辅导教师,仔细来分析能够看出职业类艺术院校将来的就业范围更广也更细。只有先确定好艺术职业学院学习声乐的学生在校培养的目标与定位,才能够更好更准确地帮助学生确定就业方向,让学生努力实现自身价值。
2.在课堂上注重培养良好的情感,来推动声乐教学。正所谓,课堂上的教学才是真正进行知识传授的场所,因此在课堂上进行声乐教学要求教师合理的规划与安排。对于声乐这一专业领域来说,离不开情绪的把握与控制,只有情绪能够符合曲目的风格时,学生唱出的旋律才能够更加深刻的打动人心。因此,作为教师来说,在讲述声乐演唱技巧的时候,更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了解学生对于新知识产生的疑问与想法,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调动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让学生紧紧地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学习的综合效率。在对歌曲的鉴赏与演绎时,教师要注重学生情绪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充分的感受曲中的情感表达,帮助学生提高鉴赏水平。举例来说,在欣赏《歌剧魅影》这首歌曲的时候,教师让学生闭上双眼,用心聆听旋律的变化并且充分在脑海中描绘音乐所讲述的故事画面。随着音乐的缓缓进行,学生逐渐感受到了的曲中丰富的音乐旋律设计以及人物之间的情节转化,仿佛在听一个故事一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的感受到了情绪能够被音乐所带动,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声乐教学不但让学生能够学习到一些优美旋律的演唱技巧,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徜徉在动听旋律的海洋中,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兴趣,让学生提高对声乐的认知与敏感性。除此之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肢体动作与示范性的演唱传达出所学习的曲目表达出来的情感,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的去接触这种饱满的情绪带给乐曲的独特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对于不同领悟的能力的学生基于针对性的训练与指点,帮助他们克服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逐渐的,学生会接受并且适应这种通过培养情绪的方式来掌握声乐相关技巧,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情绪与领悟能力,在声乐领域的学习上能够不断进步。
三、以舞台表演实践为指导,来进行声乐课堂教学
对于任何一个专业在进行教育指导的过程中都离不开实践教学这一方式,只有恰当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够提高学生对于这门专业的综合领域与应用能力。对于声乐课程来说,可以开展组织一些声乐类舞台表演,让学生能够将平常学到的声乐知识真正运用到表演过程中,锻炼综合的应用与应变能力。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将一些舞台上进行表演时需要注意的细节教给学生,让学生从接触声乐的一开始就养成严格要求自己的习惯,这样一来,走上舞台也能够沉着应对。此外,教师还需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参加舞台表演的积极性,在平时上课时就组织一些小活动让学生到前面进行小曲目的演唱与表演,逐渐让学生适应舞台表演的状态。比如,在讲解有关《铁蹄下的歌女》这个曲目的时候,教师先是对其创作背景以及想要表达的故事情节做了讲述,然后让学生熟悉旋律与曲调,接下来通过一段时间的联系,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团队的形式用声乐表现手法将这首曲子中歌女面对黑暗势力的压迫时不得不忍耐的悲痛情绪演绎出来,并且随后对学生的表演进行打分与总结。通过这种日常训练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快的适应舞台节奏,提高演唱技能水平,以此同时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表演中来,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寻找正确的人生定位。
参考文献:
[1]王知音.对高职院校声乐教学问题及改革策略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
[2]蒲海星.高职院校声乐的学习策略初探为[D].福建师范大学,.
[3]夏海蕾.高职院校声乐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篇9:声乐教学中的换位思考
人们总是站在自己的位置或某种角度考虑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常常达不到预期效果。所以现在很多人开始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即变换角度或位置的方法去思考、理解和解决一些问题。在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上,我国著名的小品演员郭冬临也提到了换位思考,可见,换位思考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在声乐教学中如果老师和学生能换一下位置,各自从对方的位置、角度进行教与学的思考,又会是怎样的效果呢?
下面本文从声乐教学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法、教学态度几个方面来阐述换位思考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一、教学方法的换位思考
在声乐教学中,一些声乐教师只是站在教师的角度进行教学,而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进行教学。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在声乐学习中的感受,把自己以往的学习经验和教学经验原封不动地用在学生的身上。我国著名的声乐教育家沈湘先生曾经说过:“作为老师尤其要重视听觉训练,因为你不是判断一个人,你同时教授若干学生,虽然教学原理是一样的,但具体到每个人身上,出现的现象是不一样的,有时甚至很不一样,教师千万不能用自己的某一个经验、某一种现象来代替学生们千差万别的状况。也就是说,你教出了一个学生,你不能用这个经验原封不动地套在另外一个学生的身上,这是决不该发生的。”所以,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人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可以说,每一个来学习声乐的学生都想通过声乐老师的指导,掌握声乐的真谛,学到真本领。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莱·泰巴尔迪曾直截了当地宣称:“歌唱的秘密就是找到一位好老师。”因此,在上每堂课的时候,学生必须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解每一个要点。但是声乐艺术是抽象的艺术,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完全需要声乐老师的指导,而且声乐艺术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声乐教学的特殊性。在练声过程中针对不同的人应该采取不同的练声方式。同样是男高音,他们的声区是不一样的,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在开始练声时应该从学生的最佳声区开始。此时老师是否可以进行一次换位思考呢?第一个学生,我的学习声乐的个性条件是什么?我需要老师给我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我有什么样的感悟和要求?……老师可以根据我的最佳声区小字一组的g、a、b 进行下行音阶的练习。第二个学生:我又是什么条件?有什么特点?长处是什么?我需要老师对我进行什么样的指导?我的最佳声区是小字一组的d、e、f,要比第一个学生的最佳声区低一些,老师如果用同样的高音对我进行练习,我会感到很困难。所以老师应该降低练声高音,从小字一组的d、e、f 开始上行音阶的练习,这样我唱起来会很舒服,也能达到好的练习效果。
通过换位思考,声乐教师就能够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符合其特点的教学方式。
二、声乐教学手法的换位思考
一个声乐教师,他的教学手法应该是多样的,不仅仅局限于一、两种教学手法。就拿声乐里的气息来说,掌握歌唱的气息运用,就不止闻花香一种手法,还有小声哭泣、大喊远处的人、负重、半蹲等等。
教学手法应该根据不同的人随时变化,因为人与人的个性是不同的。
比如对性格比较内向的、不爱说话、心思细腻的女生,用闻花香、小声哭泣的手法可能使她很快掌握歌唱的气息状态;对于性格外向、开朗活泼的学生,就可以采用大笑、远离喊人等手法。但是,即使是同一个人也应该作相应的变化。在声乐教学中,应当充分考虑声乐学生的特殊性,人与人是不一样的,一个人的性格特点、思维方式等都是由他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等诸多因素决定的。一个人又不是时时都一样的,遇到什么事、人都可以影响他今天乃至几天的思想状况以及感情状况。声乐是一门情感艺术,情感在声乐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作为一个声乐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做一次换位,一种思维的换位,一种情感的换位。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它要求声乐老师平时多和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生活背景,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感情状况等。作为学生,也应该多主动同老师接触交流,把自己的想法、感受以及在声乐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都告诉老师。
三、声乐教学态度的换位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一个声乐教师的态度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其一,声乐教师对于教学的态度;其二,声乐教师在声乐教学中对待学生的态度。就第一方面来说,声乐老师对于声乐教学的态度应是认真和严谨的。首先,要有正确的歌唱艺术概念,掌握正确的`唱法。只有老师明白了学生才能明白,如果老师自己都没搞懂正确的唱法,教学中难免陷入“盲人骑瞎马”的境地。再就是声乐教学这门艺术主要是通过听觉来进行的,声乐中的绝大多数问题只能说个梗概和一般原则,更具体的就要通过听觉去把关了。声乐教师必须借助敏锐和有经验的听觉去准确地判断学生发声和演唱时的音准、节奏、音色、共鸣、气息、读字等情况,并及时对学生的演唱作出调整。每位声乐学生在声乐学习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歌唱发声技巧和歌唱艺术表现上的问题,声乐教学实质上就是师生合作,及时发现问题和动用有效的训练手段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不妨把声乐教师比喻为医生,把声乐学生比喻为患者,教师用听觉去判断学生的歌唱发声,就相当于医生通过望、闻、问、切和运用先进仪器检测设备,为患者诊断出病因;再用有效的训练手段解决学生的问题,则相当于“对症下药”。作为一名优秀的声乐教师,训练手段必须是又多又好,以解决好声乐可能遇到的众多难题。再有,声乐老师必须具有全面的文化修养和相关的科学知识。声乐是音乐、诗歌和演唱技巧完美结合的艺术,好的演唱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发声技巧、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基础之上。要使自己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史学修养、语言修养、美学修养和音乐理论修养,并知晓一些姊妹艺术,同时还必须具备相关的物理学知识、生理学知识,并懂得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
第二方面,声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在很大程度上声乐教师与学生是合作伙伴关系,学生成功了,老师就成功了,学生失败了,老师就失败了。因此,师生之间应该经常地进行学术交流、思想感情交融,建立良好的合作互助关系。其次,应建立无权威性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教师不要主观、武断、生硬、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在一切可能的教学环节上,都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和质疑。第三,教师是为了学生而存在的,应加强师德修养,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成为学生所期待的良师益友;学生也应该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尊重教师的劳动。这样,通过换位思考就可以避免老师和学生不愿看到的情况发生。
学声乐的学生天赋条件和悟性是参差不齐的,但他们的愿望和目标是一致的,都希望学有所成。声乐又是一门抽象艺术,看不见摸不着,完全需要声乐老师的引导和启发,完全需要声乐老师专业的耳朵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声音。声乐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声乐教学也体现了它的特殊性。它不像物理化学那样有固定的公式,不像政治历史那样有标准答案。声乐就是声乐,没有两个人的声带长得完全一样,没有两个人的共鸣腔体完全一样。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共鸣腔体和声带,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都有独特的生活习惯、独特的文化底蕴,因此,每一个学生对于声乐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声乐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符合其个性化发展的教学方案,有几个学生就应该有几套教学方案。学生领悟不到老师的意图,说明声乐教师目前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可能不适合这个学生,此时声乐教师应该进行一次换位思考,找出学生不适应自己教学的原因,开拓思路,变换不同的教学方式,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综上所述,声乐教学不是简单的文化课教学,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直接对话,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是情感的交流,是思维方式的碰撞,是生活习惯的融合,是文化底蕴的积累。换位思考就是老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用真诚去教他们,用心去教他们,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教学的成功。
篇10:中职学前教育声乐教学思考论文
中职学前教育声乐教学思考论文
【摘要】文章概述了新疆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现状,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声乐教学效果的建议:教学大纲、教材及教学内容符合专业培养和民族性、区域性特点;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逐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硬件和提高师资水平。
【关键词】新疆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具有现代教育观念,熟练掌握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的应用型、技能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而声乐课又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必修课程,在学生应必备的基本技能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然而,根据笔者的实地调查和多年的教学实践,新疆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那就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口传身授”为主要传承方式,不能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因材施教,忽略学生的学习具有差异性、阶段性和长期性的特点。
一、当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现状
1、生源专业基础薄弱
由于新疆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生源主要来自于全疆各地州初中毕业生,在招生中不需进行专业测试,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几乎没有音乐基础。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可以说从来没有听说过声乐,没有音乐节奏感,对声乐要学什么、怎么学、学了有什么用一无所知,再加上少数民族班级没有汉语基础,声乐教学可以说难上加难。因此,生源的现实情况是教育者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也是制定教学内容及进度计划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2、声乐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内容的设置超出了学生能力
新疆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是以全疆培养幼儿园教师为目的,因此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的选用及教学内容的安排一定要符合本专业、本地区以及多民族的特点。新疆中职学生由于自身音乐基础较差,地域教育水平的差异,语言沟通及接受能力的局限,加上学时量过少、学生人数较多,致使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课堂上很难得到及时有效的练习、巩固和消化。以本校为例,学校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越来越高,近五年来近700多名学生中,有80%的学生为各地州少数民族学生,大部分学生听不懂汉语,不认识汉字,基本语言交流都很困难,想要完成教学大纲内容几乎不可能。
3、学生学习声乐的动力不足、兴趣不高、练习不够
动力促使兴趣,兴趣带动学习。声乐课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学好声乐技能,光靠课堂上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课下大量地进行练习。大多数学生由于从没有接触过声乐,甚至认为发声练习很可笑,没有学习动力导致学习兴趣不高,再加上初中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多同学课下的练习时间不足,导致课上所教的内容没有消化,作业完成率低,教学任务难以顺利进行。
4、良好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是保证教学实践顺利有效的保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切合实际、与时俱进、因材施教,不能一直沿用着学院派传统的教学方法及手段,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接受能力,制定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多多借鉴内地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勤学善思,更新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二、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
1、教学大纲、教材及教学内容符合专业培养和民族性、区域性特点
(1)制定一份合适、合理的声乐基础课教学大纲。大纲中既要体现出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特色,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教学,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同时,面对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双语教学,当然新疆各地区教学岗位要求的不同,开展符合实际需要的声乐教学。(2)教材的选用及内容的设置,要突出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及地域特点。首先,教会学生基本的声乐演唱技巧要和幼儿园教师岗位工作需要相结合,注重儿歌弹唱、表演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将儿歌伴奏、舞蹈编导融合训练,将一些脍炙人口的儿歌如《粉刷匠》、《哇哈哈》、《找朋友》等为基础来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要回到家乡进行幼儿教育工作,教材中要加入一部分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作品,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逐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技能性较高的声乐课教学,教学的质量提高不仅要求学生课下勤于练习,更重要的是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首先,由于新疆目前中职学生生源基础薄弱的客观实际,教师要面向全体、具体分析、因材施教,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把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作为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前提。其次,教师要深究声乐教学方法,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有针对性的开展集体课、小组课、表演课以及分层次教学等相结合,在课堂上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增加学生表演唱、自弹自唱的机会。
3、更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硬件和提高师资水平
首先,作为中职声乐教师要不断学习先进的专业知识,更新教学理念,研究教学方法,深入幼儿园,了解岗位所需技能和知识,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把培养符合新疆特点的幼儿园教师作为终极目的。其次,教学条件和师资水平是提高声乐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中职学校要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满足声乐课教学配备条件,增加学生课下练习的琴房,巩固教学效果;学校要培养高素质的师资,就要提供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机会和平台,如外出学习交流、技能竞赛等,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提供有力保障。
总之,新疆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应切合实际,有的放矢。教师要准确把握培养目标,分析学生声乐基础,采用实用的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注重对学生学习声乐兴趣的激发,不断提高声乐课教学效果,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符合新疆学前教育特点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曹燕.转变旧观念,迎接新应战—对幼师音乐教育状况的思考.昭通师范初等教育专业学报,.6.
[2]任秋英.强化实际教学,促进幼师实际教育.江南论坛,.1.
[3]肖璟.幼师专业音乐课教学实际中的效果剖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8.
篇11:高校学前教育声乐教学思考论文
高校学前教育声乐教学思考论文
【摘要】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教师应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需要合学前教育专业的基本能力目标以及当前幼儿园对教师声乐能力的具体要求出发,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应确定“专业教学而非专业要求”的教学目标,采取丰富多样的授课形式。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创新思考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一线的的专业幼儿园教师,因此在培养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声乐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专业技能课程,是训练和提高学生音乐演唱水平的重要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专业能力的主要课程。[1]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教师应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前教育专业的基本能力目标以及当前幼儿园对教师声乐能力的具体要求出发,使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质量有所提升。
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创新诉求
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起步相对较晚,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阻碍了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本文将阐述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来表现其创新诉求。
(一)教学目标定位模糊
就目前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着教学目标定位模糊的问题。教学目标指导着教学思路,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教学目标的制定,主要从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两个方面出发,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就要根据声乐教学内容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情况来制定教学目标。但在目前的声乐教学中,声乐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学会专业的声乐技能、能够运用声乐技能完整并富有表现力的演唱声乐作品。众所周知,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都没有学习过声乐课程,没有声乐基础,从而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很难达到教师的专业标准,导致学生的积极性降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不是一线的声乐教师,而是一线的幼儿园教师,因此用声乐专业学生需要达到的目标来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是不合理的,这是教学目标的定位模糊。
(二)授课形式乏味单一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每个班级学生人数为40—50人,每周2节声乐课,通常由1个专业声乐教师负责教学,主要采取集体课的授课形式。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有一定的难度,教学过程中也无法给学生足够多的教学指导。集体课上,教师要照顾到所有学生是很难的,对学生的个别指导也是少之又少,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学到技能要点,不能掌握正确的声乐技能,从而影响学生声乐能力的发展。
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创新策略
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问题出发,本人认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可以有以下两个创新策略:
(一)确定“专业教学而非专业要求”的`教学目标
声乐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声乐教学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声乐更是幼儿园教师的必备技能。准确定位声乐教学的目标,是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重中之重。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创新思考中,应从学前教育专业培养一线幼儿园教师的大目标下进行统筹定位。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目标应明确定位界限,将针对声乐专业学生和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目标区分开来,紧扣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这一背景,尽量符合幼儿教师的发展需要,更要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基础出发,综合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与能力需要,最终确定“专业教学而非专业要求”的教学目标。所谓专业教学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专业的教学水平进行教学;非专业要求指的是学校不需要达到声乐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水平。在该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声乐训练为主线,加强对学生声乐技能的训练和培养,既让学生的声乐能力有很大的提升,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艺术素养,将学前教育专业的特色与声乐教学内容相结合起来,重点训练学生的儿童歌曲演唱、声乐表演能力、声乐教学能力等。教学目标的进一步清晰,对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有所帮助,更能够帮助教师确立合适的教学模式、厘清教学结构与教学思路,从而有助于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质量。
(二)采取丰富多样的授课形式
单一的集体课授课方式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消极影响,但就目前的教学条件,声乐课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授课形式呢?什么样的授课形式效果最好呢?本人认为,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采取的授课形式可以丰富多样的,具体可以是以下三种形式:1.大班授课。大班通常是40人以上的班级规模,适用于理论性的课程。[2]声乐教学强调的是讲练结合,要先让学生声乐基础理论,再对学生进行基础训练。基础理论课程的内容主要是“什么是声乐?”、“什么是呼吸?”、“什么是共鸣”等理论性的内容,只需要进行基本的讲解与巩固,也就可以采取大班授课的形式,这样既可以节约教学的时间,又能够全面地对学生进行教学。2.小班授课。小班通常是20人左右的班级规模。在声乐训练中就可以采取小班授课的方式,把学生集中在一起进行声乐训练,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小班授课形式下,就是要让学生学习歌唱,要突出学生的特长,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在训练中获得一定的进步。3.现场授课。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要重点培养学生声乐教学能力,因而要通过现场授课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声乐教学能力。在现场授课中,进一步引导学生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幼儿园教师的岗位需求,引导学生观摩幼儿园教师是如何开展声乐教学,幼儿园教师需要具有什么声乐能力,幼儿园教师如何用音乐组织活动,并请学生模拟进行练习,从而训练学生的实际声乐教学能力。三种授课形式的重点不同,作用也是不同的,在教学创新中就可以将三种授课形式相结合运用。
参考文献
[1]胡水静.浅谈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集体课教学[J].华章,(8).
[2]孔冬晓.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改革[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篇12:变革声乐教学的若干思考论文
变革声乐教学的若干思考论文
我国的声乐教学是在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开始的,上海成为了我国的声乐教育的启蒙地。发展至今,我国早已经完善了大致的声乐体系,各地不同规模的艺术院校、专业的音乐学院、普通的中高等声乐职业学校等已经遍地开花。在很多地方声乐学校作为一项艺考的最终地,受到了非常多人的向往和追求。不但如此,我国在声乐方面的最高端艺术殿堂也是才人辈出,一批批的歌唱家、艺术家,诸如宋祖英、阎维文等,在世界的舞台上完美的展示并演绎了我国的艺术风采。如今的很多电视台声乐节目诸如《星光大道》等对于新人的声乐培养也是下足了功夫。我国的声乐事业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这对于我国的整体声乐发展是一个正面的促进作用。
一、合理科学的声乐教学的过程
事实上我国声乐的表面繁荣还是难掩实质上的不足。历经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沧桑之后,我国的声乐教育还是停步不前,虽然经过了一些所谓的改革措施,但只是“治标不治本”,均是传承前人的经验进行适当改变,缺乏根本性的创新。大部分的声乐学校都是在进行经验式的教学,教材单一单调,缺乏自主创新和个性,甚至有的教师的教学理念混乱,导致所教授的学生也根本无法自清。他们往往忽视了要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让学生有一个全面综合能力的提升。
要想有一个良好的结果,就需要有一个完善的过程作为前缀。我国现有的声乐教学体系想要实现真的革新,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 就需要彻底在整个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大力的进行创新,革除陈旧的思想理念,增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传递积极向上的思维理念。如果没有这种想法和理念,就无法实现根本上的声乐体系的变革,甚至还会在行为意识上造成混乱和盲目性。树立明确的思维方式,确立正确的变革理念是成功的前提。作为一门感知方面的艺术,声乐教学需要独特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不同于其他理论性为主的学科,声乐教学有着一套严格的体系,并遵循着所有艺术门类的发展规律。我国的声乐教师要以这个为出发点, 着重的体现出教学中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理论化等。
二、声乐教学教案部分的撰写
声乐教学和其他学科相比有着自身的不同, 特别是在教学模式上,往往不会拘束在理论课本和理论知识上,要更加注重实践练习。例如:教师会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进行对口训练和教学。教师的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值得提倡的,但对于教学的方法则有待商榷。因为在如今的声乐教学中所构建的传统教学体系和理念根深蒂固,使得教师往往局限在了这个框架之中而欠缺应有的自主思考,导致教学效率不高。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声乐课没有其他学科那么严肃, 教师也没有其他理论课教师那么多的要求,有的教师课程很多,要负担很多的学生,所以难免会力不从心。对于教师而言,往往疲于奔命,而导致忽视了重要的课前备课环节, 变相的加剧了声乐课程的随意性。其实声乐课程与其他的课程一样,教师的备课环节也是不容忽视的。要想一堂声乐课拥有其真正的价值,并让学生真的能够把知识点融会贯通, 提升自身的声乐水平,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十足的准备。教师应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并进行仔细的分析思考,因人施教,对于不同类型的声乐课程进行不同的备课。当在练习声乐基础技能的时候,针对不同的学生可以进行不同的练习,如哼鸣练习、吹唇练习、顿音练习、连音练习等。声乐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 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和重视。要科学、合理的构建有着自身特性的声乐模式体系,变革传统的教学理念,形成一条清晰的教学思路。
在新课改的全面推行之下,声乐教学也要首当其冲。各个高校的声乐专业要逐步的系统规范化自身的教学方式,为声乐的体系变革做出贡献。例如在一所音乐职业学校中, 学校可以安排每一名声乐方面的教师都填写一份教案, 让教师在学期的开始阶段就要明确自身在这一个学期中所要进行的课程分类、名称、性质等相关信息,明确自身的目标。与此同时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什么样的教材,什么样的辅助教学手段,针对现有的教材进行因材施教,以及要借助什么多媒体技术来教等等。教师在详细的填写完教案后, 学校便会对教案进行整体的整理,并印发后发放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对于自己教师的教学计划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对于不足和不理解的地方,学生可以进行及时反馈, 提出建议与意见让教师虚心接受意见,做出正确的调整,以便达到最终的全面提升。这对于学生而言不仅是一个利好, 更是对于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一个全新的认知和提高。如今有很多声乐学校都采取了此种办法,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例如:有的教师会在教案中写到自己着重加强呼吸和力度控制练习。那么就会有很多学生提出质疑,声称自己的气度已经很足了,自己的体质很好,从小锻炼体育等,肺活量很大,不需要再在这方面浪费时间。于是教师便会采纳学生的意见,认真的修改教案。这既节省了时间,节省了很多不必要的教学环节,又可以增加师生间的互动,减少师生间的隔阂。教师可以在每次上课的时候对学生的发声练习和歌曲练声等的情况记录下来, 这对于教师来说工作量可能会比较大,但出于一颗心灵工程师的义务和责任,这也是值得的。毕竟只要能提升学生的自身音乐素养,就是可以试行的。
教师需要归纳总结出自己的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就要从制定的教案上入手,总结平时的点点滴滴,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不断的丰富自己的教学阅历,增加自己的教学体会和能力。教案的书写和设计一定要走心,不能流于形式,这是对学生负责的一种表现,也是对于一名教师是否具有师德和责任感的一种宏观的体现。对于学习声乐的学生而言, 他们还处在一个需要引导和进步的阶段,教师在总结一般性规律的同时,还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不同的细致教案,针对每一个人的差异性来相应的设计不同的方案。这无论是对于学生、教师、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和国家的长远大计而言, 都是非常具有促进作用的。
三、声乐教学的合理科学的教材选择
声乐教学科目区别于其他理论专业性学科,它具有的教材是以练声曲目、感观训练、相关歌曲作品为基础进行编写的。教师想要让学生的综合声乐素养有一个质的飞跃,则需要从原来的量变到质变,转换成量变到质变再到量变的过程。
对于现阶段的教材选择,教师要着重的注意学生的基础部分的训练。打好根基才能更上一层楼,才能在一个良好的学习基础上发挥自身的创造力。教师要在整个过程中起到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由浅入深、逐步提高,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授。考虑到教材的不用风格、类型以及内容上进行多样化的选择。
练声曲作为声乐训练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是对于学生的声乐基础训练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手段。对于最为基础的训练诸如连音、音程、跳音等的练习;另外在完成了基础的训练后,就可以针对技巧性练习进行训练,不再单一的清唱,而是加以简单的伴奏,同时添加歌词进行针对性的演唱。在声乐课中《斯皮格高级练声曲》就是一个常见的训练曲目。
基本功的练习永远是一个主题性的话题。在如今的科学合理的声乐教学体系下, 对于练声这一个阶段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对于一些地域性所造成的方言严重的学生而言,就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发声练习。例如《歌唱咬字练声曲》《晨声一声字结合练声曲》等,就可以让口语不准的学生先进行咬字的训练,加强字准的调整。而对具有一定声乐基础的学生, 就可以进行更加高难度和高强度的训练,让他们在对作品有一定的自己的认识,在原有的作品上添加自我的发挥,演绎出自我的风格。
四、科学合理的对学生的演唱能力评估
如今的声乐考试方式都是由学生自报曲目, 其实在声乐变革的过程中, 对于考试评估的方式也可以有一个适当的改变。例如把学生的自报自选曲目的环节更改为教师随机出题,进行抽样检查。这样可以对学生的能力进行一个全方位的综合考察。教师也可以在整个过程中对于学生的不足之处有一个正确及时的认识, 并相应的制定不同的策略和计划进行弥补和提升。例如有的学生擅长古典低声音乐,但却随机选到了现代曲目著名的《我心永恒》。在表演的过程中必定会捉襟见肘,教师就可以在对其进行评估的过程中, 对于他的不足之处和发音不准的地方进行纠正,让学生的综合声乐能力得到提升。
五、结语
声乐的变革在如今已经是迫在眉睫的课题,要想科学合理的构架出一套全新的声乐教学模式体系, 就需要所有的声乐教育工作者都要亲力亲为, 不断实践, 不断探索,进行规范的总结。要尽量的避免在整个过程中出现盲目化,不可片面的追求成绩,进行应付,切记不可为了变革而变革,要真正做到科学合理化的改进。这不是简简单单的过程, 是一条长远的路。这也不是几个人就能实现的, 甚至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能使其最终得到真正的完善。对于我国的声乐教育发展事业,要不断的进行实践、创新、探究,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对于如今的传统声乐教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大胆的创新,大胆的变革,积极为收取成效而努力。让我国的科学合理的声乐模式早一日能够完成构建。
篇13:声乐艺术指导的作用及发展现状论文
在我国,绝大部分人认为艺术指导只是指为声乐表演者进行乐器伴奏的工作者的美称而已。这其实是对艺术指导的一种误解,或者说此种理解太过于狭窄。在声乐艺术指导范畴中,乐器伴奏确实是众多音乐院校声乐教学的一个分支,它有力的支撑着声乐教学。但声乐艺术指导绝不仅仅只有声乐伴奏,乐器伴奏是一门不可或缺的音乐表演艺术,是音乐作品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声乐演唱中,乐器伴奏是歌唱家顺利完成声乐作品的关键之一,也是推动歌唱表演者达到完美表演境界的助推器。因此从这个方面来说,乐器伴奏和艺术指导两者之间存在不可切断的联系,同时又是本质不同的两个概念。声乐艺术指导一般来说具有进行乐器伴奏(如钢琴等)的能力,也具有歌剧乐队指挥的能力,声乐艺术指导可能会经常从事这个方面的工作,但与此同时,声乐艺术指导更重要的是作为教师的指导功能对声乐演出者或者声乐学习者在音乐处理、语言把握、风格切换、声音运动等方面进行引导。
2声乐艺术指导的主要分布情况
不同的学校、不同的资质直接导致声乐艺术指导教师工作内容的不同。在专业的音乐院校中通常有四种情况的声乐艺术指导:第一,随堂伴奏,即在声乐老师的课堂中专司伴奏,一般这些都是由年轻的助教或者学生来担任,主要工作内容就是乐器伴奏,而不用使用语言来对自己伴奏的节奏旋律或者风格进行解释。第二,教授助手,很多著名的教授由于本身演出繁忙,工作众多,日常教学中较不重要、较简单的工作会交给自己专门的.艺术指导来完成,教授本人只进行一些关键的技术点拨或者曲目安排方面的教学。第三,艺术指导教授,这种声乐艺术指导会负责除了声乐的发声技巧以外的所有与之有关的教学工作,和声乐教授一同对学习者的发展负责。第四,在一些名校中,也会有名望极高的艺术指导教授,他们极为权威,可以说他们与声乐教授几乎没有区别,可以独立带领学生进行声乐方面的研习。这些教授的特点是威望极高,都是些有着很多年艺术指导和声乐伴奏经验的顶级大师,并且经常与顶尖声乐家合作,但是这种艺术指导教授的数量极为稀少。
3声乐艺术指导的合作与指导性作用
在钢琴伴奏的过程中,钢琴演奏者要注意两点要求:一是要衬托出演唱者的主导地位;二是要为演唱者进行旋律与节奏的引导。因为在正式演唱中,钢琴伴奏主要是使整个声乐作品达到一种完美的效果,既要为演唱者提供旋律基础,同时也要为演唱者起到指导与纠正的效果。所以,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是彼此影响与作用的,谁也离不开谁。在演唱过程中,钢琴伴奏就是在渲染整个声乐演唱效果的艺术性,演唱者在钢琴伴奏下更能把握自己的声调、情绪与演唱风格,同时,演唱者自己特有的演唱技巧也在演唱的过程中影响着钢琴伴奏,两者之间需要进行渗透与合作。在间奏中钢琴伴奏可以舒缓或增强演唱者的情绪或整个声乐作品的高潮。要想在不同的声乐作品中渲染出伤感、激情、大气、柔情等不同的情调,就需要利用钢琴伴奏来实现旋律与情调之间的把握,尤其是在渐高潮或渲染的间奏过程,就更需要钢琴的艺术指导来把握其中的效果。在声乐演唱的后期,钢琴伴奏主要是为了实现演唱效果的升华,这就需要钢琴伴奏与演唱者之间默契的配合。所以,此时的钢琴艺术指导就不能是单纯的引导与渲染,它需要时刻与声乐演唱者保持同样的节奏,甚至在演唱者发挥的时候,演唱节奏成为主体,钢琴伴奏成为一种修补,将声乐演唱部分的“尾声”充分地表现出来,而钢琴伴奏的旋律既要兼顾整体声乐作品的主节奏感,同时也要兼顾声乐演唱者的主节奏感,充分地发挥出演唱者的艺术升华效果,使整部声乐作品的艺术显现出滴水不漏的效果。
4普通高校开设声乐艺术指导课的迫切性
国外的声乐艺术指导专业已发展了近百年,在我国,声乐艺术指导作为国外引进到我国的新兴专业音乐学科,其指导方向的专业名称还未统一。尽管我国九大专业音乐学院中的个别院校已开设艺术指导这门课程,并且已有初步性的学科建设以及阶段性的学术成果,但声乐艺术指导专业在我国仍处于初级起步阶段。目前,在普通高等音乐院校里,能独自承担声乐艺术指导课程的专业教师占少数,个别高校还未引进声乐艺术指导的相关人才,这对于声乐教学来说是一个严重的阻碍,更是对声乐教师的严峻考验和专业挑战。声乐艺术指导教师的缺失与匮乏导致声乐教师不仅承担着声乐教学本身的技术内容,还要兼任声乐伴奏。即使是很简单的音型节奏,也难以体现出实际伴奏的效果,同时还分散了声乐教师教学的注意力。如此看来,教学内容的繁重与过量知识点的传授,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无法全面的教与学,更别说细致、全面地进行声乐课堂教学了。在时间本就不多的“一对一”声乐教学讲授发音技巧、歌唱基本功练习之外,还要进行声乐艺术指导教师的“分内之事”———语言发音、节奏以及音准的纠正,并且连带为学生进行原谱伴奏,但结果必定是事倍功半,顾此失彼。在传统的声乐教学中,没有得到更好的良性循环,必然会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或是学生的声乐演唱停滞不前。因此,声乐艺术指导课程的开设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总之,声乐艺术指导专业于近些年在部分音乐院校相继开设,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们已经具备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各大院校,特别是音乐学院,已经形成了该课程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拥有比较稳定的师资队伍,同时,随着各相关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该专业建设所需的语言、歌剧知识、艺术歌曲知识、综合音乐知识、心理学、教育学等内容,都具备了课程开设的可能,也为培养该专业的优秀人才提供了条件。
参考文献:
[1]…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范晓峰.声乐美学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3]…张冠宇.浅谈声乐艺术指导老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教育立交桥,2004.
[4]…陈汝锦.声乐教学中应重视指导学生塑造艺术形象[J].星海学院艺术学报,.
篇14:声乐艺术中声乐美学发展思路论文
【摘要】美学是客观事物给人们带来的直接外观感受,是人们相对独特的一种体验方式。在传统的声乐教学过程当中,教学方式显得过于单调乏味,基本上都是以教师的现场示范和学生的机械模仿来完成教学工作,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性,教师教学目标单一,教学也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其实声乐教学自身是具有很强的美感的,但是当前的声乐教学正在不断的弱化这一美感,从而声乐艺术当中的很多审美特征难以充分完整的显示出来。本文正是以声乐教学当中的声乐美学为研究对象,在对声乐美学进行简要阐述的基础之上,对声乐美学在声乐教学过程渗透的一些方法加以介绍,希望能够被广泛的应用到声乐教学过程当中,提升学生的声乐审美水平,带动声乐美学教育的有序发展。
篇15:声乐艺术中声乐美学发展思路论文
声乐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要能够准确的把握好每首作品的内涵,从审美的角度有序的推进开展声乐教学活动,是声乐教学的重要发展思路。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总是潜移默化的将声乐的美感不断的传递给学生,启发学生,让学生学会欣赏声乐艺术,陶冶学生的情操。
一、声乐美学的基本特征
声乐艺术的美学不仅仅包括传统美学的一般特征,还在不断的变化发展过程当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征,具体表现如下:
(一)声乐美学具有空间性特征
声乐审美其实和听众自身的感官是紧密相关的,周外很多外界客观因素的变化都会直接的影响到听众的判断。当听众处于比较缓和的情绪的时候,声乐艺术会带给听众一种宁静的美感,相反,当听众处于一种较为悲伤压抑的情绪的时候,声乐就会给观众带来悲凉的美感。不仅仅是外界环境,声乐作品本身就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听众内心情绪和作品的整体基调背景都是具有直接关系的。
(二)声乐美学具有创造性特征
声乐作品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作者寄情于作品之中进行情感的'抒发。其实同很多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一样,声乐作品当中也有自己的音乐形象,声乐作品通过词和曲塑造创作者想要表达的形象,进而打动人心。声乐作品具有十分强的创造性,创作者通过自身的感受和灵感不断的对作品进行整合,表达出自身的情绪,向听众呈现出一个不一样的声乐美学的表现形式。
(三)声乐美学具有时间性特征
其实相比较其他文学作品,音乐作品只有经历过更长时间的沉淀和凝练,才能够更加的富有价值,也更能够绽放其艺术魅力。声乐美学同样具有十分典型的时间性特征,听众从第一次听到声乐作品到对声乐作品有一个细致的感受,认真细致的对声乐作品进行体会和感悟这些都是需要花费一定时间的,所以声乐美学具有时间性特征。
二、声乐美学在声乐艺术当中的渗透方法
声乐美学是现当代美学的一个部分,通过对声乐教学过程中的不断了解和渗透以及听众自身的感受加以实现。教师要准确的掌握作品的内涵,不断的把声乐美学渗透到教学活动当中,不仅仅让学生的声乐表演技巧得到提升,同时还要帮助学生获取层次更加丰富的审美情操和感受。
(一)教师要加强专业性的知识教学,不断提升个人素养
声乐美学是声乐艺术当中较为内在的一个层次,它需要表演者能够用心的去感受和体会。作为教师而言,教师要不断的强化个人的素养,把握好声乐教学发展的脉络和实质,掌握最先进的方法,循序渐进稳妥有序的进行声乐美学的渗透,积极的教导学生。同时,教师还要积极探索、不断的开创更加先进,更加现代化适合学生自身需要的审美方式,对声乐艺术的审美进行大力度的革新和改良。
(二)加强对声乐艺术的整体宏观审美的培养
声乐艺术的美学在于整个声乐作品的综合之美,从作品的创造到作品的演绎整个过程都集中了很多美学因素于一体,每个部分都具有独立的美感,整合在一起美学特征也就更加的突出。包括曲词、曲调、旋律等等,这些都具有自身独特的美感,整体感知在听众面前就形成了一首完整的作品。因此感知声乐作品的声乐美学就要把作品当作一个整体进行欣赏。在具体的教学环节当中,教师也要不断的把握好学生的理解状况,在进行表演的过程当中不断启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学会整体感知声乐作品。
(三)加强对其他艺术形式的学习,拓宽美学视角
声乐艺术的声乐美学欣赏还要求学生掌握一些最基本最通用的美学体验。美学原理在日常生活当中无处不在,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学生要努力的尝试把一般的原理广泛的运用到声乐艺术的审美当中,遵循美学的一般原理,不断的在实践活动中加以体现和应用。此外,声乐艺术的美学体验学生也不能够仅仅的依靠感觉,学生需要与其他科目进行交叉学习,不断的拓宽自身的审美视角,提升声乐艺术的美学体验。其实归根结底声乐艺术的本质就是人们对美学的一种追求和反应,只有真正的对声乐美学有着系统本质性的了解和认识才能够有效的进行声乐艺术活动的赏析。教师是教学活动过程当中的重要引领者,教师要不断的革新自身的教学方式,不断的对学生进行熏陶和传输,真正的做到让审美艺术在学生身上得到贯彻,不断的优化声乐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声乐艺术的声乐审美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增赋:声乐美学在声乐教学中的渗透[J],黄河之声,(09).
[2]王珞:论声乐表演中的美学思维问题[J],音乐研究,(03).
[3]黄志勇:论声乐教学中的美学渗透[J],艺术教育,(04).
[4]赵琴:声乐教学中的美学体验[J],音乐研究,(03).
篇16:钢琴伴奏在声乐教学中艺术指导性研究论文
钢琴伴奏在声乐教学中艺术指导性研究论文
[摘要]当今,学科边缘化逐渐成为学科发展的趋势,在音乐领域亦然。因此笔者在本文中以声乐钢琴伴奏以及声乐教学为主题,在总结已有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经历,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本文主要侧重于探讨声乐钢琴伴奏具体是如何引导声乐教学的。
[关键词]钢琴伴奏;声乐教学;艺术指导
钢琴伴奏和声乐教学分别从属于不同的课程体系,可以说二者之间既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又具有必然联系。钢琴伴奏在声乐教学理论以及舞台实践表演方面均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本文旨在理清声乐钢琴伴奏的指导作用,充分发挥钢琴伴奏的实践价值。
一、声乐钢琴伴奏和声乐教学的关系
(一)声乐钢琴伴奏
众所周知,钢琴伴奏的最主要作用就是烘托演唱氛围,营造更好的演唱效果。钢琴享有“乐器之王”的美称,既能独立演奏也可以和其他乐器配合使用,声乐钢琴伴奏作为钢琴伴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在本文中所指的钢琴伴奏即为以钢琴弹奏的伴奏方式,具体又由乐谱和演奏者两个方面构成。
(二)声乐教学
有关声乐教学的研究在国内已经颇有成果,和其他学科相比声乐教学具有独特性质,即声乐教学采取的是一对一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特别是声乐初学者,需要将学习的重点侧重于声乐作品的技巧练习,有了一定铺垫之后再进行舞台实践环节,但是无论在声乐教学的哪个步骤都离不开两方面因素的辅助:其一是教师指导,其二就是钢琴伴奏。所以应当提高声乐钢琴伴奏对声乐教学艺术指导的重视程度,从而增强声乐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学习声乐表演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三)声乐钢琴伴奏的艺术指导性
正如前文提到的,钢琴艺术指导对于提高声乐技能和演唱者水平而言,具有重大的意义,声乐钢琴伴奏对于声乐表演来说并不是辅助性的、衬托性的,二者是一种相辅相成关系,在相互促进的基础上又相对独立。
二、声乐钢琴伴奏在声乐教学中的艺术指导性
(一)钢琴伴奏有助于认知
演唱者在演唱之前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对作品的背景了解,例如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风格,创作特点、句法以及歌词内容等。特别是语句和语调,因为语言、语调和句法是声乐演唱必不可少的三个要素,分句和呼吸是钢琴演奏的重中之重。现在越来越多的演唱者青睐二度创作,有些甚至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但是依然存在相当多的演唱者并没有坚实的理论背景知识为基石,盲目地进行“自由型”演唱,表现为在随着伴奏的时候出现不合拍的现象。为了最大限度避免这种情况,必须以尊重原创为前提,辅助钢琴伴奏,引导演唱者学会以节奏、音准和歌词为基础,融合演唱者的理解。
(二)钢琴伴奏有助于情感体验
体验环节自始至终都是声乐教学的薄弱内容,但是体验环节事关表演的前期准备和现场表演,所以重要性不容忽视。在完成了上一步对声乐作品背景进行了解后,紧接着进入到对创作者情感的感受,即体验环节。因为声乐作品是创作者的情感表达,所以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要和创作者感同身受,那么钢琴伴奏可以通过调整音调从而营造跌宕起伏的效果,给予演唱者在表达情感时加以引导。
(三)在表现环节中的艺术指导性
声乐艺术表演需要调动起情感表达和肢体表达,所以要在情感体验和肢体训练中突出声乐钢琴伴奏指导的功能。首先是眼神,演唱者的情感主要是通过眼神向外界传达的,在声乐表演中,如果是在演唱者没有唱词的时候,眼神的表达就很容易缺失,但是有了钢琴伴奏则完全不同,人的喜怒哀乐、形形色色,细微的差异都会产生不同的情感。无论是在音乐剧还是歌剧中,常会见到利用钢琴伴奏模拟各种情境中的声音来配合演唱者的眼神。其次是手势和表情,手势语同样是用于表达演唱者情感的重要途径,能够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例如在国外的很多作曲家在进行钢琴伴奏创作时,纷纷都将创作的.焦点转向利用手势表现乐曲的节奏型和音乐性,这种形式会使歌曲的情感融合收到较好的效果。第三是形体表现,科学表明,随着有节奏的音乐舞动身体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当人们听到喜爱的音乐时,身体会不自觉地随之摆动,而身体的摆动又能将音乐的表现力加强,声乐、歌词、形体都是声乐演员常用的表现形式,三者相辅相成,互补缺陷。所以,在声乐表演中应当发挥钢琴伴奏对形体动作的指导作用,首先钢琴艺术指导应当帮助歌唱者找到完整和准确的角色定位,以实现自我代入。先捕捉其形象,创造一个准确、鲜明,而又真实、准确、鲜活的人物形象,例如卡门在节奏和音乐风格上显现出热情奔放,狂野不羁的音乐形象,钢琴伴奏通过节奏引导演唱者动作形体表达上,满怀着激情和挑逗。在全面了解了角色的前提下,对于典型的角色应当适当地模仿,在进行声乐艺术表演时注重姿态、动作、手势、眼神的角色特征,预先设计,并激发应有的感情,演员是声乐和观众互动的媒介。不同的声乐曲目也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形体动作设计,才能够让群众融入到乐音背景中。最后是舞台实践,归根到底声乐理论教学还是要以服务舞台实践为宗旨,也就是说舞台实践是声乐教学的关键所在。在舞台上,声乐钢琴伴奏一方面能够帮助表演者养成情感节奏,除此之外还可以达到控制、调节演唱者临场心理作用。由于钢琴艺术指导中演唱者必须调动多重感官,通过耳听、眼看去思维去演唱,要求声乐学习者用心观察钢琴伴奏的细微变化并适应这种需要应变的环境,使学生临场应变得到提高,反映更加灵活。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保持心态平衡,缓解紧张情绪
根据以往的经验,在舞台实践缓解如何把控情绪,不要被情绪带动是表演成功的关键所在,尤其是想要在场上获得比平时更好的表现,这种心理常常会导致演唱中出现大脑空白、怯场甚至是晕倒现象,不仅无法超常发挥就连平时水平也难以展现。相比之下,如果舞台上有钢琴伴奏特别是演唱者熟悉的老师或者是同学等,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缓解其紧张的情绪。此外,克服了现场恐惧感之后,在日常练习中有意识地模拟舞台上严肃、紧张的气氛,让演唱者在“身经百战”中逐渐适应舞台实践,从而在面对舞台表演时做到自如,并消除恐惧感。
(2)前期铺垫,导入情感
声乐钢琴伴奏在舞台上最主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帮助演唱者进入人物情感状态,发挥的是“铺路”或者是“清道夫”的作用,为演唱者顺利进入人物情感打好坚实基础。常见的形式有以一段富有感情色彩的钢琴乐开场,让演唱者产生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让听众的注意力被吸引过来,从而使演唱者和观众都能渐入佳境。声乐钢琴伴奏导入的作用对于初学者尤其明显,因为他们学习经历尚浅,对于很多曲目的创作背景并不熟悉。例如曲目《送上我心头的思念》,这首歌要向人们传递的是歌颂为新中国建设作出伟大贡献的周恩来总理,但是如果没有亲身那段由苦难和黑暗走向幸福和光明的历史,很难发出真实的情感和对伟人的敬意。虽然之前已经对作品有了详细的了解与分析,建立了基本情感基调。上台前的“入戏”引导也是十分关键的。
综上所述,在声乐教学的不同环节,都可以运用钢琴伴奏的艺术指导,培养演唱者的节奏感和对演唱的整体把握,因此钢琴伴奏在声乐教学中的艺术指导作用巨大,应当在声乐教学及舞台实践领域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楠.论声乐钢琴伴奏音乐本体与声乐演唱的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2007.
[2]刘新巧.声乐教学艺术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7.
[3]季丰来.声乐教学中钢琴伴奏的技巧[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06).
[4]张佳林.钢琴演奏与伴奏技巧[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5]景蓝,马岩峰.钢琴伴奏的编配与写作[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5(08).
[6]卿泽.浅谈声乐作品中的钢琴伴奏[J].内江科技,2005.
【音乐剧教学中声乐艺术指导思考论文(精选16篇)】相关文章:
大学毕业论文范文2022-08-21
声乐演唱与声乐教学论文2022-05-06
大学毕业论文格式2022-12-15
高校音乐学个人开题报告2022-10-18
学前教育声乐教学论文2023-11-06
高校视唱练耳课程改革与思考论文2022-04-30
民族声乐教学论文2023-10-24
声乐审美与声乐教学融合研究论文2024-02-22
声乐论文2022-05-17
大学计算机教学内容体系建设与改革论文2023-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