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声乐语言学的论文(合集12篇)由网友“艳曦豪”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高校声乐语言学的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篇1:高校声乐语言学的论文
高校声乐语言学的论文
摘要:针对于现阶段大部分高校声乐教师对于声乐教学中语言学的重要性认识存在明显不足的基本现象,首先对声乐教学中的语言学特点以及声乐教学中语言学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最后从教师本身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素养、因材施教以及通过语言加强互动三个方面论述了声乐教学中的语言学实施策略。
关键词:高校;声乐教学;语言学;重要性
一、引言
声乐教学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演唱技能与音乐表现力,因此,在声乐教学当中语言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实施声乐教学的基础。教师在进行声乐教学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充分发挥语言学的魅力,通过正确、科学、有趣地讲解,有效引导学生提升声乐技能。但现阶段大部分高校在进行声乐教学的过程当中,更多的是从学生的声乐技能出发进行教学,教师对语言学的重视程度不足,这就必然会影响到学生,无法有效提升自己的声乐水平。因此,在本文当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对声乐教学中的语言学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二、声乐教学中的语言学特点
语言学是声乐教学的基础,但是在声乐教学中语言学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特征,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规范性:在声乐教学当中,虽然部分学生在嗓音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由于教师没有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训练往往也会导致学生无法达到一个完美的状态。在声乐训练中教师需要通过系统性训练提升学生的实际能力,而语言则是教师提供训练的基础,因此,在声乐教学中语言必须要具有一定的规范性,才能提升声乐教学的有效性,最终促进学生实际能力的发展;2.艺术性:从本质上说声乐是艺术的一种基本形式,因此,在声乐教学当中语言往往也具有较为明显的艺术性;3.形象化:在声乐教学当中,教师必须要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学生所需要接受到的内容有效的传递给学生,但是由于大部分学生在初学阶段无法有效理解较为深奥的声乐内容,因此,教师必须要不断提升语言的形象性,从而引导学生对歌唱的认识;(4)审美性:审美是声乐教学的重点之一,只有不断强化语言审美才能让学生在接受声乐训练的过程当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三、声乐教学中语言学的重要性
任何教学活动当中,语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直接制约着教学的最终效果,对于声乐来说语言具有更加鲜明的重要性。声乐属于一门较为特殊的学科,它不仅包含了知识、技能,同时还囊括了艺术与实践性的特征,这就必然导致语言在声乐教学中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声乐教学语言拥有自身独特的表达方式、表述习惯、语言内涵和使用规范,是一种既区别于专门用作演唱表现的歌唱语言,又区别于专门用作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的声乐理论语言的.特殊声乐语言表达形式,而对其语言规律的研究,无论是对声乐教学实践还是对声乐理论学术研究均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声乐教学语言是指教师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进行声乐教学的艺术实践活动。在声乐教学当中尽管教学活动的丰富性对于声乐教学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不管教学活动的丰富性如何,其内在的艺术性依然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因此,只有不断提升通过语言学的应用才能充分提升教学活动中的艺术感染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一般说来,声乐教学中的教与学包含的语言活动主要有讲授、解释、讨论、提问、回答、复述、概述、修正或纠正等。此外,还有一些为吸引或保持对方注意、控制讲话音量,以及表现彼此关系的表达,它们都是课堂语言的组成部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经这样说过:“教师的语言是作用于受教育者心灵的不可替代的工具。”同时在教学当中,语言也是教学的媒介,在任何教学活动当中学生基本只能通过语言去了解可能存在的知识,在任何学科的教学当中教师语言的艺术性将直接制约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在高校声乐教学当中,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感染力,才能让声乐教学的内容有效的传递给学生。
四、声乐教学中的语言学实践策略
从上文的论述中可以发现在高校声乐教学当中语言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种情况,当前阶段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要积极主动的提升语言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具体来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师本身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素养。作为声乐专业教师,必须要具备良好的素养才能满足教学的实际需求。首先,教师必须要对声乐专业本身的教学语言具有充分的了解。其次,教师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学语言素养,即通过合适的语言将声乐教学的具体内容传递给学生,从而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具体来说在声乐教学中的语言可以分为有声语言与无声语言两种不同的类型,所谓的有声语言是指普通语言,而无声语言则包含了肢体动作、手势、表情等符号语言。教师在进行声乐教学时必须要巧妙地运用不同语言的具体功能,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应用能力。
(二)因材施教。在声乐演唱当中,器官以及肌肉的运动并不是完全可见的,但是通过学生的歌唱,教师可以有效的对学生的器官以及肌肉运动的实际状况进行判断,并通过对应的语言引导学生改善自身所存在的缺陷,并找到正确的演唱方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做到因材施教,具体来说主要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对学生的声乐语言知识教育,例如,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语言分类、定义、特点以及表现力等内容的教学;
2.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在性格方面的具体特征,采用具有针对性的语言来解决问题:
3.在实际教学中,当有声语言无法有效表达教学的本质内容。
教师还必须进一步加强无声语言的应用,例如,通过肢体语言、表情、状态等等示范来引导学生进一步感知。(三)通过语言加强互动。根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基本观念,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能力的提升。在声乐教学当中,只有不断加强语言的互动性才能促进学生知识接受的效率。因此,师生间必须增多感受方面的交流。然而,在声乐教学中,声乐语言在表达方面也具有明显的自我特征,教师与学生之间对一个技术点进行处理时,完全不同的身心感受会让互动产生阻碍,最终导致学生无法正确、快速理解歌唱技术的方法。所以,专业教师对于声乐技术语言、音乐审美语言进行科学、规范地处理与加工便显得尤为重要。
五、结语
在声乐教学中语言是实现教学内容传播的基本载体,因此语言学在声乐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在现阶段的高校声乐教学当中,大部分教师可能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教学语言使用的重要性。基于此种情况,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在枯燥、抽象的声乐教学中,通过正确、科学、优质的语言使用,大大提升教学成效!
篇2:高校声乐教学论文
一、高校声乐教学现状分析
(一)高校声乐教师水平有限
当前我国很多高校声乐教师的教学水平是非常有限的,这就造成了教学效率的普遍低下,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学质量,
也限制了很多有音乐天赋的人才挖掘自身的潜能,造成了声乐人才的大量流失,同时在声乐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也会出现因为错误教学而破坏了学生嗓音的问题,总之教师的教学水平有限,就会严重的影响了声乐教学效果。
(二)忽略了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在传统声乐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都只是开展单纯的教学活动,这就造成了很多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水平较低,比如有些学生虽然声乐技术水平较高,但是其道德素质、文化素质都比较差,
再比如有些学生的心理素质比较差,因此在上台表演时很容易因为紧张而变得忘词、跑调,因此在教师进行声乐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声乐发声、气息等方面的指导,另一方面也需要重视对学生的声乐理论和综合技能培养指导。
二、提高高校声乐教学质量的有效对策
(一)创新教学方式
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要对以往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加以创新和变革发展,可以通过采用集体课、一对一课程、小组课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在一对一声乐教学过程中,
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生域特点和演唱水平等展开独特的教学过程,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和优势扬长避短的开展声乐教学课程,这样才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才能。
小组课是学生演唱水平提高,知识量积累的一个发展过程,按照学生的某一个特征进行划分,作为一个小组成员,这样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就可以形成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过程,实现取长补短的教学方式,共同取得进步。
在开展集体课教学活动过程中,需要将学生组织起来,然后进行声乐基础理论知识和教学方式的学习和进步,能够加强对演唱方式、中外声乐作品等方面的研讨和欣赏指导,使得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概念和发育技巧,不断提高自身对于声乐技巧和技能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掌握有效的声乐技巧和技能。
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为学生分配教师时需要根据学生的进步和变化不断进行教师调整,让每一位教师可以充分的发挥所长,扬长避短。
通过采用双向选择的方式,让教师可以选择擅长教授的内容给予同步需要的学生开展指导工作,而学生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师进行指导,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二)高校声乐教师自身能力的不断培养和提升
教师是指导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组成成员,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具备较高的教育才能,才能够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教学理念,
树立正确的歌唱艺术价值观念,能够具备不同声乐风格的鉴赏能力,这样在完成教授课程时,才能够针对学生的表现做出正确的指导和评价,在示范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不断提升舞台及其演唱的能力,做到言传和身教有效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三)理论联系实践,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高校声乐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一方面需要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提升,另一方面也需要鼓励学生拥有大气优雅的演唱气质和演唱风度。
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能够给予学生心理、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健康指导,使得学生在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也不断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
除此之外,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学态度也需要温和有礼貌,语言要得体大方,重视学生声乐演唱技巧、技能等方面的掌握,同时也需要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能够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得学生获得成就感,加倍努力,不断取得进步,增强自信心,使得学生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能够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加强认识和改进,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高校声乐教学模式和教学制度的不断变更发展,针对当前高校声乐课程教学现状,对其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有效的分析,进一步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能够不断完善高校声乐教学过程,
让学生能够立足于当前社会需要,勇敢突破传统束缚,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掌握良好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自己的`音乐才能和音乐优势,有效的提升了我国声乐表演水平。
篇3:高校声乐教学论文
一、我国高校音乐专业声乐教学的现状
(一)声乐教师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
声乐课程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如内容广泛、所涉猎的范围大等,对声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声乐教师除了要掌握教学所必需的歌唱技能,还要有丰富的声乐实践经验,不能总是纸上谈兵,要具有扎实的声乐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
[1]现阶段,我国声乐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不乏优秀的专业教师,也有一部分人只是敷衍了事,毫无责任心。
(二)不能因材施教
目前的声乐教学不能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的声乐基础不同,对声乐也有着各自独特的见解,所以,在进行声乐教学时不能“一刀切”,不能对每个学生都采用同一套教学方法。
这就要求授课教师要对学生有全方面的了解,包括其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能力、个性特征等,进而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不同层次的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避免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因跟不上课程节奏而丧失学习兴趣。
二、改进高校音乐专业声乐教学的对策
(一)完善高校声乐教学体系
要想更好地实现高校声乐教学的目的,建立和完善一个完整的声乐教学体系非常重要。
有了明确的教育体系,才能明确声乐教学的目标,实现培养优秀声乐人才的计划,达到促进声乐发展的根本目的。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有可能走弯路,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认真对待,及早发现错误并及时纠正错误,可以借鉴他国声乐教学的优秀方法和手段,为我所用,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我国传统声乐教学一路向前,走出自己的特色。
(二)合理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
任何科目的教学都与教学内容的选择息息相关,只有科学的、先进的声乐教学内容才能培养学生的声乐素养。
作为授课教师,首先,应该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的声乐常识,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声音类型和声部的定位。
其次,还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声乐理论知识,并结合声乐歌唱实际,要求学生按时练习,以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
最后,要培养学生对于好的、美的声乐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声乐的主动性。
(三)全面提升教师素质,优化教师队伍
教师在教育中扮演的角色不言而喻,教师具备较好的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是完成声乐教学的重要前提。
从事声乐教学的教师需要提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一是要具备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并能将这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指导实践活动。
二是要能够对学生进行声乐技能、技巧的培训,引导学生投入到声乐课程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是要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
教师要有创新精神,可以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也能进行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进而推动声乐教育的不断发展。
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所以,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与深造,坚持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掌握前沿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声乐教育的整体水平。
三、结语
教育作为培养人才、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越来越受到重视。
声乐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也备受重视,在音乐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进入21世纪后,高校声乐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虽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有新的问题不断出现,但政府和高校都制定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将高校教育向更好的方向指引,使其与时代发展相结合,
篇4:高校声乐教学研究论文
高校声乐教学研究论文
题目:高校声乐教学模式下微格教学研究
近年来,我国在积极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深入贯彻、实施了新课程改革,希望通过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及理念,促使学生在对理论知识产生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的综合实践能力。微格教学模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有效应用于我国的高校声乐教学当中的,该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极大的提升了教学效率和质量,对于我国声乐人才的培养起到了促进作用。
一、微格教学概述
近年来,我国在积极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引进了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模式,微格教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的。根据其英文含义,微格教学指的是微型、微观以及小型教学。本文在对微格教学展开研究的过程中,主要指的是将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当中,从而对学生的教学技能进行培训。在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这一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发生转变,微格教学模式应用过程中的形式也有所增加,包括视听设备、多媒体等。微格教学具有较强的微型性,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提升了课堂交流能力,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提升了针对性。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在对该教学模式进行应用的过程中,有助于对我国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传统高校声乐教学模式中的缺陷
(一)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高校声乐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封闭性,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以歌曲演唱和发声练习为主,经过反复的练习来提升自身的声乐演唱实力。而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一味的向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枯燥而单一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在长时间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下降,同时,无法对自身声乐学习中的不足产生深刻的认知,在以后的学习中也不能提升学习的针对性等。由此可见,高校声乐教学传统的模式,不仅无法提升教学效率,甚至会导致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想象力、创造力无法得到激发,无法在声乐的学习中提升自己。例如,在对陕北民歌《二月里见罢到如今》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对演唱技法、理论等讲解以后,学生就以反复练习为主。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不仅缺乏新意,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不利于对学生潜能的充分开发。
(二)学生知识面过于狭窄
现阶段,高校声乐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用相对单一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在学习中,以提升自身的声乐技能为主要学习目标,这种只注重提升自身学习技能的学习方式,很容易导致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产生较窄的知识面。例如,在对莫扎特歌剧选段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由于过于注重技能的练习,却没有加深自己对莫扎特和歌剧历史的了解,很容易导致学生无法从思想上和心灵上对歌剧产生深入的了解,在演唱的过程中,也将严重缺乏情感的投入,不利于演唱出动听的歌曲。事实上,不同历史时期创造出来的歌剧都具有自身独特的历史背景和特点,学生要想成为专业而成功的歌剧家,必须首先从思想上和心理上对歌剧的历史、故事产生深刻的理解,并通过自身的努力,将情感同技术进行完美的结合,才能够演绎出完美的作品。由此可见,高校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不利于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微格教学模式在我国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一)微格教学有利于提升声乐教学质量
在应用微格教学的过程中,高校声乐教师以小组的形式,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专门指导。在分组的过程中,注重分组的科学性,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了解,保证小组学习和交流过程中的顺畅性,才能够促使学生在互相监督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事实上,学生在传统的学习模式下,是无法彻底了解自身的演唱形象以及声音的,在对微格教学模式进行应用的过程中,通过对多媒体的应用,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有助于学生对自身演唱技能以及形象等产生深刻的认知,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能够以演唱者的身份进行学习,更能够以观众的角度,对组内成员的行为进行观察,从而反思自身的不足。由此可见,在对微格模式进行应用的过程中,更有助于学生全方面的`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二)微格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教学能力
在对微格教学模式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可以灵活的进行角色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在凭借自身的努力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对知识产生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能够提升自身的教育技术能力。高校声乐专业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还应当掌握一定教学技巧。应用微格教学,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能力、创造能力都能够有所提升,因此,微格教学有利于促使学生掌握一定教学经验,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以教师为课堂教学主体,应用相对单一的教学模式,不仅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的知识面过窄。微格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不仅有利于提升高校声乐教学质量,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的长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本文对微格教学模式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展开了探讨,希望对我国声乐人才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沈明春 单位: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海鸥.高校声乐教学模式的新探索———高科技音像技术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及其价值[J].齐鲁艺苑,,(05).
[2]李首明.关于构建科学、合理的声乐教学模式的探讨———高校声乐教学改革的一些设想[J].中国音乐,,(03).
[3]杨莉.“双平台进阶”高校声乐教学法研究———论微格教学平台在声乐小组课中的建立[J].价值工程,,(06).
[4]唐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地方高校声乐教学改革的探究[J].音乐时空,,(03).
[5]王维娜.高校声乐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音乐时空,2016,(07).
篇5:高校声乐教学改进探讨论文
高校声乐教学改进探讨论文
一、高校声乐教学改进的作用
(一)满足不同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
高校的学生一般都来自不同的地域,基于学生生活的地域、成长经历有着极大的区别,声部、嗓音条件也是不同的,所以音乐教师在进行声乐教学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配置不同风格、不同音域的作品。良好的声乐教学可以满足学生学习声乐的不同需要,从而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这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使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可以极大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二)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声乐教学在没有改进之前,音乐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的是一个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学生只是呆板地接受知识的灌输,师生之间的交流是比较少的,师生关系是比较紧张的。声乐教学在改进后,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和蔼可亲的,教师用和蔼的态度、温柔的语言,给学生耐心地指导。此时的音乐教师就如朋友一样和学生一起在音乐的世界里尽情地遨游,探索音乐的奥秘。学生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可以向音乐教师敞开心扉,遇到不懂的问题向音乐教师请教。可以看出,在高校声乐教学改革后,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平等的。
(三)提高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
传统的声乐教学只是关注学生掌握的音乐理论知识以及歌唱技巧,而声乐教学在进行改革后,学生的分析、欣赏、表演、创作能力是音乐教师高度关注的。例如音乐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声乐的时会给学生模拟一些舞台演出的环境,这样学生可以在逼真的舞台环境中投入到表演中。学生通过一次一次的舞台表演可以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以及舞台表演方面的不足,慢慢提高自己的舞台表演能力。音乐教师使用这样的方式可以为学生在真实的舞台表演中展现自己的表演技能积累大量表演经验。
二、高校声乐教学改进对策
(一)在教学中注重对作品内涵的理解
声乐教学不应该只是指导学生简单地分析音乐作品,做好声乐教学的核心工作是指导学生对作品的内涵进行深入地理解。音乐教师在指导学生分析作品时,应该使学生对曲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个人遭遇等有系统地了解,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在学生对曲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个人遭遇有了系统地理解后,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曲作者的情感以及作品风格,学生做好了这些工作可以对作品的内涵有深入地理解。这样学生在演唱作品时才能使自己的`情感与作品融为一体,才能用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作品的唯美。
(二)使用互动远程课堂教学方式
在当前的高校声乐教学中,多媒体设备是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条件,除常规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外,还有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是互动远程教学方式。音乐教师可以邀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有表演经验和艺术影响力的歌唱表演者通过远程教育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声乐指导。学生通过使用这样的方式可以学习到最先进的声乐理论知识,学习一些舞台表演技能。研究发现,在声乐教学中使用远程课堂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舞台表演技能,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
(三)开展和声乐有关的实践活动
声乐教学是一门艺术学科,所以它的教学应该是具有实践性和创新性的。音乐教师可以定期结合声乐教学内容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加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消化学习的声乐理论知识,提高舞台表演技能。高校可以组织一个声乐表演大赛,在表演大赛中的前三名学生可以获得奖励;高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去校外参加一些社会上的艺术交流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可以选出表演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参加选秀节目,让学生能够在电视台展现自己的音乐技能,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信心。高校组织学生参加这些实践活动,不仅会使学生积累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也可以帮助学生塑造完美的人格。
(四)优化声乐测评指标
高校声乐教学改革不仅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还需要对测评指标进行改革。传统的测评指标是比较单一的,是难以客观地对学生学习声乐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的。音乐教师可以在测评指标中加入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绪、情感价值观的培养、音乐审美能力、舞台表演技能等内容。这样一来测评才是比较全面的、系统的。如果教师在测评中学生的某一方面的指标没有达标,可以给学生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帮助学生弥补在声乐学习中的不足。例如,学生在接受了测评后,发现自己的舞台表演技能是比较差的,这时音乐教师可以给学生全面地分析在舞台表演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学生在认识到自己在舞台表演方面的不足后,可以通过学习他人表演技能、勤奋练习的方式改进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舞台表演技能。
三、结语
高校声乐的教学改革之路没有平坦可言,在改革中是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的。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需要在声乐教学改革中深入反思教学中的不足,探究新型的教学方式,使高校声乐这朵艺术之花美丽绽放。
参考文献
[1]王黎.民办院校音乐专业声乐课程创新教法及评判机制问题的研究[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02).
[2]郭博理.“院团结合”的声乐教学改革初探——以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为例[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02).
[3]高剑霞.普通高校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声乐教学为例[J].大众文艺,(23).
篇6:如何提高高校声乐教学质量论文
如何提高高校声乐教学质量论文
摘要:在文化产业日益发展的今天,高校声乐教学在得到众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首当其冲的就是一些快餐类音乐文化产品给学生造成很大影响,严重威胁者高校声乐教学的质量。因此,我们需要就如何提高高校声乐教学质量进行深刻的探讨。
关键词:高校;声乐教学;提升质量;分析研究
高校学生正处在人身观、价值观逐渐成熟的重要阶段,因此其价值观念极易受到社会氛围的影响,一旦社会中的不健康文化观念、音乐理念侵蚀学生,那么学生对于高校声乐教学的认识就会产生偏差,而声乐教学的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针对新时期的这一新现象,如何提高高校声乐教学质量。
一、当前高校学生声乐学习中的错误观念
(一)过渡沉溺于明星梦。当前流行的音乐选秀类节目在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喜爱的同时,也使部分学生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殊不知这样不仅不利于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还会使学生在为人处世方面总想着走捷径,难以形成独立的人格。
(二)使学生价值观念发生扭曲。以选秀类节目为代表的当前快餐式的文化产业氛围,会对学生思想价值观念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使部分学生思想价值观念发生扭曲。部分学生过度沉迷于低俗、价值观错误的歌曲,导致其价值观念发生扭曲,影响自身健康成长。而学生价值观的变化,无疑会给声乐教育带来很大困难。
二、如何提高声乐教学质量
(一)创新教学思维。音乐是一种艺术,在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创新。借鉴选秀类节目的特色,教师也应该在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大胆创新,从而为音乐教育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传统的声乐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缺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社会中常见的音乐选秀类节目所具有的音乐流行性特征,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思维模式的束缚,培养学生独特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对音乐进行探索。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声乐教育本身具有的模糊性及自由性特点,给予学生足够的思维想象空间,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大胆思考、积极创新。同时,要引导学生认识快餐式音乐产业有益的一面,引导学生学习选秀类节目敢于创新的特性,从而使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及能力得加大提高。这样声乐教育也能够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教学质量自然也能够得到提高。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音乐选秀类节目之所以能够吸引众多高校学生的关注,恰恰是因为它们抓住了高校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够通过节目塑造的一个个成功的艺人为榜样,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也能通过这种方式取得成功,因而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其进行追捧。对此,教师在开展声乐教学时也应该让学生看到声乐学习的好处,例如,向学生介绍声乐界一些成功的名人事迹、举例朗朗、王力宏等年轻学生所熟知的声乐界名人,让学生认识到学好声乐自己也能向朗朗一样在音乐界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名人事迹、榜样的刺激,学生对声乐学习的热情自然高涨,学习效率也自然会得到提高,声乐教学质量也会得到提高。
(三)加强情感教育。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常常注重对于音乐技巧等方面的教育,而在一定程度上会忽略对情感方面的教学。殊不知,唱歌最打动人的地方就是运用情感,而不是华丽的炫技表演。因此,教师在进行声乐教育的'过程中,应重点加强对学生情感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在歌曲演唱的过程中真正带入个人的真情实感,从而加深对音乐的体验和理解。另外,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还应从旋律起伏、力度强弱、节奏长短和音色变化等方面入手,重点指导学生如何在演唱时准确的表达出真情实感,从而使学生能以感情来感染别人,进而提高声乐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
(四)教师应提高自身能力。在声乐教学工作中,为有效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师应切实提高自身的能力。在声乐教育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实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者,教师只有具备足够的能力才能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例如:教师需要具有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在实际教育工作中,由于部分教师自身的鉴赏能力不足,因而其难以对学生的作品做出客观的评价,导致学生经常被教师否定,其创作的积极性自然大受打击,学习兴趣就大打折扣,进而导致教学质量不理想。因此,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学生声乐学习中的错误观念,并就高校如何提高声乐教学质量提出了自己的一点看法。当前快餐式的音乐文化氛围对高校学生带来很多不良影响,以至于影响学生声乐学习的兴趣,降低了高校声乐学习的质量。因此,高校应该认清这一点,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加强情感教育以及提高教师自身能力等方面出发,做好声乐教学工作,最终提高声乐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喜梅.探析高校声乐教学的现状和发展途径[J].大舞台,2012,(8):196-197.
[2]浦彤伟.论如何提高高校声乐教学的质量[J].戏剧之家,,(7):145-146.
[3]李丽.高校声乐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艺术科技,2013,26(3):288.
篇7:高校声乐教学的论文
一、学校规章制度不健全,导致音乐教育角度的制度欠缺
在学校教育制度的规章影响之下,音乐领域发展不健全是整个教育领域的通病。
就在这种不健全的制度影响之下,音乐发展也遇到了相应的瓶颈。
学校规章和教育大纲制定存在的问题也不是这个教育制度解决等完全改变的。
以此同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大纲建设,更加有助于教学计划的缓步推进。
很多学校在声乐教学方面都是盲目的,他们并没有结合实际,调查一下我们国家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音乐人才,又需要多少这样的人才,社会的饱和度是多少,人民喜欢什么样的音乐,哪种音乐传统需要创新。
这些都是目前最需要知道答案的问题,但是大部分学校却没这方面的了解。
因此导致制度制定的不合理,不完善。
二、针对现在高校声乐教学的发展途径
(一)改进学校管理制度,优化课程结构
学校领导一定要建立一个合理的、健全的高校声乐管理制度,对学生的教学制度和考核制度应该做一个调整,不能对学生太过放纵,严格管理学生的上课情况,务必保证学生的上课出勤率。
但同时,学校更应该以服务者的身份出现,结合同学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提供方法,设备等为同学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制定服务与管理相结合,相贯穿的制度。
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程结构,使教学课程更加丰富多彩,可以借鉴其他国内或国外优秀高校的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要做到与时俱进,针对现在声乐的发展,结合一些流行的新鲜元素,加入到课程教学中。
多给学生们实践的机会,在一些学校或者社团的活动上,调动声乐系学生的积极性,增加他们的信心,增加他们的舞台经验,锻炼他们的气场,这样能起到一个调动学生的兴趣的作用。
还要加强与其他高校声乐方面的学习研究和讨论,在成长的路程上共同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借鉴,共同推动声乐的发展前进。
另外,学校也应该加强学生之间的竞争,使学生产生危机感,让他们在竞争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学习。
从而,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出真正的人才。
(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方法,吸引年轻、有新鲜活力的教师
教育的一大主力就是教师,而教师又是推动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力,教师在教育中所占的位置是及其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教师一定要改变旧的教学方法,一定要与专业知识和现代的流行元素相结合,不仅要讲到声乐的基本乐理知识,还要结合它的时代背景,让学生们深切的体会到这个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强大的生命力,运用到现在流行的元素可以增加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听课效率,这样学生才能真真正正的体会到它在当时存在的意义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同时,老师应该对自己的身份进行重新的认识,不要把学生看作是瓶子,对其进行填鸭式的教育。
在教学中,应该成为朋友,而不是成为对抗的“敌人关系”。
师生之间加强交流,亦师亦友,学生了解老师,老师懂得学生,这样才能有利于教学工作,才能因材施教。
吸引年轻和有新鲜活力的教师,主要是为声乐教学注入新的力量,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素质,改变传统教师的思想和教法,把整个教师队伍“搞活”。
提高教师的待遇,吸引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
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不断提高老师的整体素质。
(三)学校应该加强对声乐教学的建设,提高声乐的教学地位
现在的一些高校还是觉得声乐教学不太重要,但是就目前社会发展的情况来讲,声乐教学的重要性是越来越突出,在一些西方国家,声乐教学不论是在教学手段还是教学制度上都已经很完备了,至今我国大学的音乐普及教育还相当落后,绝大部分还没有建立起来。
在越来越国际化的中国,声乐教育一定不能落后,而且现在社会对声乐方面的人才需求量大,一定要把声乐教育做一个长期重点发展项目建设。
声乐的教育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思想意识的发展,启发他们的创造力,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全发展都是很重要的。
当前,文化软实力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声乐作为一种文化,在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所以声乐发展是不容忽视的。
我们应该加强对声乐教学的建设,提高其地位。
(四)注重培养社会对音乐教学的重视,培养声乐教育的社会性氛围
培养社会性音乐教育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同时,进行全社会对音乐知识的普及也是进行音乐教育的一项重要方法。
在一个懂得欣赏艺术和音乐的社会氛围中,整个音乐教育事业才能更加富有成就感。
这种对音乐教学事业的重视和有效维护更加能够促使音乐事业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和发挥。
对于整个音乐事业的发展来讲,音乐发展取之于社会生活,并且实践于社会生活。
只有真正的重视到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和重要意义,才能更加有效的提高音乐教育的实践性,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加具有有效地艺术审美。
同时,这对提高民族的整体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多国民的文化修为又着重要意义。
推动我们的民族成为一个有水平,有修养的民族。
三、结语
总之,声乐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全发展、提高他们对美的感知和多维的思维方式起着重要作用,也是一种对大学生智力开发、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
现在经济的飞速发展确实给声乐教育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和问题,但是我们一定要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做到理论与实践、传统与时尚的创新和发展,健全我国的教育行业,绝对不能固步自封。
作者:陆宗武 单位: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篇8:高校声乐教学的论文
一、突出创新重点,使声乐教学改革的创新做到有技可施
声乐教学改革的创新要做到与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需求相结合,首先必须要了解和认识到目前高校声乐教学的现状存在着那些与社会需求不相符合的方面。
笔者认为,存在着几个“不符”。
1、教学对象的培养目标与社会的需求不符。
普通高校音乐学院的招生对象与专业音乐学院的招生对象有所不同,在招生规模、录取标准、专业教学的师资配备等多方面都有区别,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不能用专业音乐学院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来进行声乐教学,把培养目标确定为“歌唱型、表演型”是不切合实际的,也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声乐教教师们应当理性地看待他们的声乐教学对象,“先天不足”的学生是普通高校音乐学院的多数。
所以,重新确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音乐人才培养目标,成为声乐教学改革创新的`先导。
2、教学课程设置单一与社会多元化的需求特性不符。
普通高校的声乐教学课程设置单一是一种普遍的现状。
声乐技能课,乐理、和声、钢琴和视唱练耳都只是围绕声乐专业主体的基本课程,缺乏与社会实践、社会需求能力培养相结合的课程。
即便是声乐课堂上,也没有系统的声乐基础理论的讲解,学生跟随老师简单、盲目的模仿歌唱,这样的教学,肯定是缺乏创新意识的。
3、教学内容脱离实际与社会文化环境的需求不符。
一直以来,普通高校声乐教学从演唱方法到声乐教材的使用上基本沿用了专业音乐学院声乐教学的一整套做法。
“重洋轻民”与中国社会文化环境的需求不符,许多声乐教师一味地要求学生学唱大量的外国作品,而对歌曲的实际内涵不知所云。
这样的教学与演唱根本谈不上音乐情感的表达,更不用说去很好地表现歌唱的技巧与能力了。
二、确立创新策略,使声乐教学改革的创新做到掷地有声
(一)确立培养目标
普通高校的声乐教学改革创新只有切实把加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服务社会,传播音乐文化艺术的思想意识相结合,才能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化艺术的繁荣,才能赢得社会的肯定和认可。
1、培养学生的歌唱审美能力和音乐文化的鉴赏能力。
在普通高校的声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歌唱技能技巧的训练是必要的,但如果只是停留在这一层面,忽略声乐艺术是美和情感表达艺术的本质。
学生就只能成为“发声机器”。
歌唱的技能技巧是表现音乐美和情感的手段,而进行美育的教学才是声乐教学创新的关键。
因此,在声乐教学改革的创新中,强化审美意识,培养审美能力是声乐教学中的重点。
同时,在社会音乐文化多元化的环境中,学会鉴赏各种音乐文化类型也是十分重要的,培养这种能力,才能自觉地抵制一些“低俗、媚俗”的音乐文化对自己的干扰和腐蚀,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立足社会、服务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2、培养学生服务大众声乐文化的创新意识。
大众声乐文化的形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群众性声乐文化的普及是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具体表现。
同时,高雅音乐文化对文化艺术市场的辐射作用,也是大众声乐文化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这种社会现实的客观存在,要求声乐教师在声乐教学改革的创新中,要研究其特性,理性地认识这种文化现象对高雅音乐文化的冲击和影响。
大众声乐文化具有“市场性与通俗化”的基本特征,但又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市场性与通俗化”的文化,它依然承载着社会的民俗民情、心理审美意识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容,认清这些,才能主动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服务大众声乐文化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帮助大众提高声乐文化的鉴赏能力和对不同声乐文化的理解和认知能力。
3、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普通高校声乐教学改革的创新要突出加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成为“一专多能”、综合素质高,服务社会意识强,适应社会能力强的实用型、复合型的人才。
一、提升文化素质。
音乐生在人校前,由于要通过专业考试,将大量的时间用在了找声乐老师上小课,培训、补习视唱练耳和第二专业的学习上,对文化的学习放松了。
而且,音乐生的文化要求要比其它专业低,客观上造成了音乐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先天不足,主观上也存在着一大批本身文化成绩较差的学生,希望通过艺考的捷径,跨进大学的门槛。
所以说,文化素质差成了培养创新性音乐人才的一大障碍。
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培养音乐人才的文化素质,开设各种与音乐艺术相关的其它课程,优化和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
二、加强专业素质。
专业素质的培养应当注入新的内涵,声乐专业的学生不应当只能唱几首歌,还应具有伴奏的能力、编曲的能力、指挥小型演唱会的能力等等综合性的专业素质,这样才能使声乐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锻炼艺术实践能力。
声乐教师应当组织学生在校内、校外进行一些声乐演唱活动,用以检验声乐教学改革创新的成效。
在活动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和能力,又能从另一方面开发学生的其它素质和能力比如:组织协作能力、交往活动能力、抗压能力等等。
(二)、创新教学模式
创新教学模式是声乐教学改革的实质性主体,一切新的观念、方法、措施都将从教学模式的创新上体现出来。
新的教学模式应当是旧模式的扬弃,而不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全盘否定。
比如,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在保留的基础上,可以发展成一对二、一对四,一对多人的模式,在课堂时间的设置上可以相应地进行调整;声乐理论的讲解应当从声乐教师凌乱,无系统的传授中,利用现代多媒体的直观感,使学生能更加形象、具体地理解和认识发声器官的发声原理;
确立相对全面、综合的评价机制,声乐考试不能只用一、二首歌曲的演唱作为考评的标准,这样会使得多数演唱能|力较弱的学生逐渐丧失自信心和学习的动力;创设实践教学平台,为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创造条件。
作者:汤飞宇 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音乐学院
篇9:高校声乐教学的论文
一、教学模式问题
课程设置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学模式是完成课程设置内容的重要手段。
尽管随着新时期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普及,高校声乐教学模式更新了不少,但是从整体上看,各高校基本上还在沿袭专业音乐院校的精英化教学模式,采用“一对一”的小班形式传授技巧,而用“大合班”的形式讲授理论知识。
从形式上看这种“大”“小”结合的教学模式似乎颇为合理,但是对于扩招以来生源日益增加的我国各高校来说,“一对一”的授课模式很难惠及学生全体,而“大合班”的模式则很难有针对性,教学实效无法保证。
因此,大小课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只是流于形式,客观上是降低了教学成本,却并未取得教学效果的实质性改进,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的削弱。
其最终结果往往是,经过一个或多个学年的声乐教学,学生仅仅学会了演唱几首歌曲,但这一切只是数量的增加而非质量与学习能力的提升。
第四,评价体系问题。
在教学活动中,评价体系不仅是对教学活动的引导,而且是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保证。
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声乐教学中,评价体系不太科学。
首先,评价内容不够全面,过于重视对学生声乐技巧的考察,而对技巧之外的情感、态度等因素则轻视甚至忽视,也就无法真正检验学生的整体素质。
其次,评价主体基本都是教师,这种主体单一的评价模式剥夺了学生以及家长、社会参与评价的机会与权力,不利于对教学的合理引导,而且在单一的教师主体评价下,有时教师很难做到评价的客观公正,其评价往往受情感、经验等因素影响,这些都是评价不合理的表现。
第五,师资建设问题。
师资是教学活动得以开展的重要保障。
当前我国高校中,除了专业音乐院校以外,大多数高校音乐教育师资较为薄弱,而在声乐教学方面则更显得捉襟见肘,不仅数量上远远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教学需求,质量上更是无法短期内达到预期要求。
究其原因,一方面,高学历的理论人才欠缺,不能为声乐教学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另一方面,高技能的行业专业人才欠缺,不能为声乐教学的纵深发展提供实践支持。
除了“高精尖”的学科带头人欠缺外,整个行业的人才梯队建设也是不成体系,无法从上至下满足不同的教学需求。
二、当前高校声乐教学发展的对策
通过对近年来我国高校声乐教学现状的梳理与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声乐教学在改革的大潮之下,既取得了一些成绩,更暴露出一些问题。
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一定要从这些问题出发,为高校声乐教学的健康发展寻求对策。
第一,合理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为了切实发挥人才培养目标的导向作用,其制定必须因地制宜,即各高校要结合本校校情与社会实际,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培养目标。
音乐专业院校可以强化“精英音乐人才”的培养;而大多数师范院校或普通高校中的音乐教育专业一定侧重“师范性人才”的培养,为国家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输送人才;而高职高专院校则要侧重于实践性人才的培养,从而为基层文化事业的繁荣提供人才支持。
当然,这几个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目标不能完全割裂开来,每种院校在突出重点的情况下,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让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声乐知识。
第二,优化课程设置。
从整体上说,声乐教学课程设置必须要多元化,不能再盲目照搬某一权威院校的课程设置模式,而要把自己学校特点融入到教学当中。
除了开设普通的乐理知识、声乐作品分析、钢琴等课程之外,还可以把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声乐加入课程中。
这样课程既包括了通识课,又融入了地方民族特色,同时也把高校教学与社会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了。
在课程设置中,各个科目不能是拼凑式的,而应当是有机联系的,科目之间应当互相促进,既要重视理论,又要重视实践技能,二者并行发展。
第三,更新教学模式。
虽然高校扩招以来,生源不断增加,教学师生数量的矛盾日益凸显,但是永远不能忽视现代教育的重要本质: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发展学生的个性。
首先,把数量大而且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根据其声乐知识水平、个性、嗓音等特征分成不同的层次,实施分级教学。
其次,在分级教学的基础上,争取在最小范围内实施通识课“大班教学”,以提升教学效率。
对于“一对一”的专业课也要做出相应调整,在做好“一对一”的典型示范后,更多关注全体学生。
另外,在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等现代技术的前提下,增加实施任务教学的机会,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之下更多地自主探索。
第四,调整评价体系。
在现行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体系下,教师一定要采取客观科学的评价标准,降低教师个体因素对学生评价的影响,而且要真实反映日常教学。
另外,评价形式应该多样化,不能纯粹对学生声乐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进行考查,还要对学生学习过程以及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进行评价,以了解学生综合素质。
此外,评价主体要多元化,除了教师之外,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从学生的视角评价可以带来新奇的效果,还可以引入社会评价,比如让学生通过一次社会实践,让相关专家、部门对其评价等。
第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对于高校声乐教学的师资来说,当前形势下,首先,要大力引进人才,既要引进高学历的声乐理论人才,也要引进行业内部经验丰富而且水平高的技能人才。
其次,高校声乐教师积极参加培训,可以轮流到国内知名高校或研究所进修,也可以实施惠及范围更广的校本培训,也可以让教师深入行业内部增加社会实践经验,从而全方位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最后,教师要深入进行科学研究,在日常教学和参加培训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研究指导教学,让教学与科学研究相互促进。
三、结语
高校声乐教学是集理论性与实践性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但是我国音乐教育体系还不够完善,存在着诸多问题。
在当今各高校扩大招生规模、生源差异较大的`形势下,声乐教师只有立足现状,带着问题意识和改革意识,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在教学中注意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把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声乐人才。
作者:郑健
篇10:高校声乐教学的论文
一、声乐课堂对钢琴伴奏教师的要求
(一)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音乐内涵
声乐作品的不同也会使得艺术作品呈现出的情感、风格、内涵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钢琴伴奏者必须以较强音乐涵养正确的表达出音乐中的情感,因此教师必须对音乐有较强的艺术洞察力。
对于声乐作品的把握除了旋律外,还应注重风格、音色等方面的控制,同时还应该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创作理念,从而在对作品进行分析时有更多的参考依据。
(二)教师必须具备娴熟的弹奏技巧
钢琴伴奏不同于一般的独奏形式,钢琴的触键、踏板以及整体的艺术处理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其与独奏的共通点仅仅是一些钢琴的基本技巧。
(三)钢琴伴奏必须与演唱者高度契合
在不同的演唱阶段,音乐的表达也会不断的变化,在衔接的空档时可以利用钢琴伴奏进行填充,当然这对演奏者和伴奏着的默契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演出者和钢琴伴奏者不断的配合演练以提高默契程度,才能够呈现流畅的艺术作品。
二、强化伴奏教师教学质量的途径
(一)重视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
具有丰富的音乐理论知识是完成艺术作品创作的基本前提,理论知识设计音乐史学、音乐美学、音乐作曲等众多内容,如果教师对这些理论知识的理解较为表浅,那么就难以对音乐作品进行艺术化处理,同时也不能够完全理解艺术逻辑的发展关系和音乐艺术的潜在的音乐框架,在进行演奏时候也显得缺少情感,无法体现音乐蕴含的艺术价值。
所以必须让教师加强音乐理论的学习,在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后才能够在伴奏中融于更多的艺术情感,也有助于教师正确的理解音乐作品的审美价值以及风格特征。
(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除了有完备的音乐理论知识外,教师还应该采取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主要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只有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才能够体现钢琴伴奏教学的特殊性,因此教师必须有正确的教学理念以及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最终增强钢琴伴奏教学的教学效果。
(三)以创新意识提高教学效果
在钢琴伴奏教学中需要呈现出的伴奏内容和风格种类较多,所以教师必须能够了解各种风格的伴奏特点,并且在教学中灵活的改变教学方法,以创新意识寻求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并经过实践验证后得出一套完善的教学理论,最终应用在教学当中,对教学做出正确的指导。
这是一个总结教学经验经过创新得出理论,然后再将理论应用在实际教学中的过程,而创新意识是整个过程的关键所在,利用创新意识能够让教师更加主动的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孙专 单位: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
篇11:高校声乐有效教学研究论文
高校声乐有效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高等院校的声乐教学课程中,教师要想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潜能,提升教学的效率,有效教学是一条适合的途径,其在限定的课时内,充分发挥师生之间的主观能动性,探索声乐教学的新格局。想要达到这一点,需要转变观念,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科学管理,提高学生声乐素质;积极探究,确立科学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校;声乐;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教师通过正确合理的教学计划,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策略和行为,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潜能,提升教学效率的教学方式。在高等院校音乐专业教学过程中,声乐课程与一般的课程不同,其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即实践性、应用性极强。当前,声乐课程主要在师范院校和音乐院校开设,从教学目的来看,师范院校声乐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学会如何教好声乐,这是其教学的主要目的。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不一定每人都是歌唱家,但是必须懂得声乐的基本理论和基础演唱技术,掌握声乐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能够将上述知识传授给学生。而音乐院校声乐课程的主要目的则大为不同,其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唱歌,学会使用各种乐器等,而声乐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等并不是特别需要掌握的。由此看来,两种不同类别的学校,教学的目的有所差别。但是我们看到,当前存在一种现状,即师范院校声乐教育基本与音乐学院声乐教育的教学模式几乎一致,从课程的安排到教学形式、教学手段都基本相同,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师范院校是否有效,值得商榷。有效教学理念的提出,对于师范院校声乐教学来说,关键在于抓住教学的主要目的,充分发挥师生之间的主观能动性,以最快的速度最大限度的挖掘出学生的声乐潜能,使得其不仅学会声乐的基本理论、基础演唱技术等,还必须学会传授上述知识和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一、转变观念,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在声乐有效教学活动中,教师是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主体,为保证每位教师能够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尽职尽责地完成指导工作,学校必须建立起科学的教师管理和评价机制,促进教师在课程中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在教学方面,我们发现,声乐教学与其他教学有一定的区别,即很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能够对声乐的基本理论、基础演唱技术有清晰的掌握,大部分的学生没有教师的教授,很难掌握声乐的理论、演唱的技术。尤其对于师范院校中的学生来说,与音乐院校学生相比,由于接触声乐知识较晚,对于怎么样发声、怎么样唱歌有所欠缺。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带有生活中发声的惯性。这就需要教师注意每个学生的特点,从最为基础的发声练习开始,建立歌唱的声音概念和发声运动习惯。要想达到这一点,需要教师一方面掌握丰富的声乐基本理论和全方位丰富的声乐知识,另一方面还需要具备敏捷的辨别声音的耳朵和思维能力,能够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正确发声及时进行纠正。第一,加强理论学习。教师应该加强理论学习和钻研,要为自己制定一个学习的计划,明确学习的内容以及时间。教师既要学习新课程的基础理论和知识,也要深入钻研活动课程的相关理论。同时,为了提高自身在声乐课程领域的业务水平。第二,强化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着重将学生尽快成为培养合格的音乐师资。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声乐基础、努力程度以及声乐天赋的不同,每个学生掌握的声乐基本理论、声乐发音正确程度都是存在一定差别的,如何让条件较差的学生能够更快更好的提高,这就需要教师对症下药。在每次教学活动以后,教师应该养成反思的习惯。要结合学生的各种表现,及时对学生尤其是基础较差做出评价。并对照自身的教学与活动指导过程中予以分析,及时发展问题并予以总结,探索有效教学的方式,将声乐理论、正确发声方式等简明扼要教授给学生,同时教学方法深入浅出、教学手段灵活有效,能够易于学生接受。同时,教师应该积极撰写反思日记,将自己活动中的感受、想法真实的记录下来,为自己未来开展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二、科学管理,提高学生声乐素质
对于声乐课程来说,不仅是一门声乐学习的课程,更是一门教育学课程,不同于音乐院校的声乐课程。对于师范院校的声乐学生来说,演唱得好是专业特长,能够教好学生则是他们的责任,这对于师范院校的声乐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需要懂得声乐的基本理论和基础演唱技术,掌握声乐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而且能够将上述知识传授给学生,知识结构要更宽更合理。这就需要我们科学管理,提高学生音乐修养。当前声乐课程,必修课在一、二年级开始,主修课在三、四年级开始。必修课的开课形式为集体课的形式,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声乐基础知识、基本的歌唱技巧。主修课开课形式为个别课,主要要求能演唱有—定难度的作品,对于声乐作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的声乐教学能力,为未来到课堂上教授课程打下基础。笔者在实践中发现,现行的教学内容与方式有如下可以优化之处,以便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第一,采取学习激励机制和末尾淘汰机制。在现行的体制中,学生在对应的年级学习一样的内容,无论掌握知识的程度如何,最后能够顺利升到上一个年级。这样学生一方面容易产生无所谓的心理,另一方面,滥竽充数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基于此,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学习激励机制和末尾淘汰机制,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可以提前学习主修课,逐步学习比较有难度的作品,提前接触声乐教学的方式方法;对于表现较差的学生,则要求其继续在必修课程中进行学习,达到必修课程要求之后才可以继续学习主修课课程,以竞争机制促进学生努力学习,而不是单纯以年级进行区分。第二,考核应该体现出一定的区分性。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其考核的主要方式在于基本的声乐基础知识、基本的歌唱技巧掌握情况;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除了上述要求之外,还应该考核声乐教学基础知识,并采用实际教学的考核能力。第三,教学内容应该体现实用性。除大纲要求的.基本教学内容之外,可以适当教授中等师范院校和中学音乐课的内容,让学生尝试对其进行模拟教学,并指导学生之间互评,相互之间取长补短,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积极探究,确立科学教学方法
在声乐艺术中,声音似乎是最主要的,其实不尽然。通过刻苦的训练、科学的教学,坏嗓子是可以变成好嗓子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在声乐教学中起到关键的作用。第一,讲授教学。讲授教学是指教师在讲授知识、原理中的教学方式,适用于理论课教学和对音乐作品的分析以及声音训练课的原理、原则、要求等的讲解。讲授艺术的要素是:既要讲授内容充实,逻辑性强,条理清晰,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还要例证生动恰当,趣味性强。同时,论证合理,易于接受,在得出结论之前,最好启发诱导学生试作结论,以收心领神会、一拍即合之效。第二,训练教学。训练教学是指教师在声乐训练课中的教学方式。训练艺术的要素是:一要选择练习曲目具有吸引力,使学生一听就爱,就想学;二要教师范唱生动感人,并可慢速,使学生得其要领;三要练习突出重点,抓住难点,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要捡了芝麻丢西瓜;四要“微笑教学”“平等练声”,上演成功的“师生二重唱”;五要纠正学生发声弊病时可采取教师学唱夸张法,把学生的毛病置于“放大镜”下乃至“显微镜”下,使其发觉、认同,以利纠正。第三,语言教学。无论是讲授还是训练,都离不开语言,所以语言艺术是体现教学艺术的有力工具。语言艺术的要素是:一要准确精炼。不要说模棱两可的话,也不要说废话;二要规范标准。要说普通话,不要说“这个”“那个”“那么”“然后”等赶时髦的话;三要生动幽默。要用巧妙的、出入意料、引入发笑的双关语、歇后语和比喻、夸张、排比、借代、设问、反话等修辞手法,加强语言的生动性。如用“打哈欠”状态比喻发声时喉咙张开的姿态,用“叹气”的感觉体会低声区的气息流动,用“笑”的肌肉运动提醒颧骨和面部肌肉的积极运动等等;四要富有节奏感。声乐教师要懂节奏,使语言具有音乐美与节奏美,轻重缓急、高低快慢、抑扬顿挫,都要十分讲究,要避免平铺直叙的“一字调”和“催眠腔”。第四,组织教学。笔者在课程中尝试让学生上台扮演教师角色,使得其既学会唱歌,又学会怎么讲教授唱歌。组织教学包括课堂组织与课外辅导组织,都要讲究技巧,尤其是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以便学生未来能够更好的适应课程教学的节奏。
四、师生互动,注重学生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发挥。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知识被动的进行接收,教学的效果令人堪忧。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们必须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让传统意义强调把知识从教师声音中传送到学生的声音中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在此过程中,教师只是发起者、组织者、监督者和评价者,而学生则是参与者、活动者、学习者与收获者。声乐教学的目标只能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活动得以实现。因此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其自学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声乐课程的教学效果。声乐课程中的目标教学要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发挥,将学生置于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要实现这一点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第一,充分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师范院校的声乐专业学生尽管不能熟练掌握声乐基础知识等,但是其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如果让几个学生一起进行声乐学习,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将呈现几何数级别的增长。声乐学习以及声乐教学恰好就是一种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又能够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实践性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应该信任每一个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搞好声乐教学的前提。第二,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在学生学习声乐过程中,如果将学生组织起来一起进行自主学习,他们的兴趣将会更加浓厚。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探索让学生既充当学习者,又充当教学者,使得他们既学会学习声乐,又学会如何教授声乐。第三,充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声乐教学的课时紧,教学活动需要讲求一定的效率。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充分利用课堂时间,通过观察、思考、研究,总结出相对科学的声乐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当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等同于完全否认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对于高校声乐课程教学来说,教师的引导和辅助作用更加明显。因此要确立“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基本原则和教学观。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并不容易,其要求学生在基本知识、声乐教学等方面都有较高的修养,但是如前所述,当前学生基本声乐素质还达不到以上要求。因此,在进行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通过各种形式使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同时加强相关的指导引导,成为学生主体地位目标实现的引导者。
参考文献:
[1]陈晓鹏.浅谈高校声乐课的有效教学[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08).
[2]郑莉.现代音乐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篇12:浅谈高校声乐课教学改革论文
摘要:百色学院作为地处偏远山区的地方高校,近年来为了适应学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在声乐科目教学中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创新教学理念,以培养出更多在新时代背景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合格人才。本文将以百色学院声乐教学为例,分别从教学现状、观念、模式及内容等几个方面浅谈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声乐课教学改革。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声乐教学;模式;改革
一、声乐教学现状
声乐课是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声乐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声乐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发声方法,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能够精准阐释歌曲的美,从而为其未来的歌唱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百色学院,每年大一开学第一周,声乐教研室都会进行一次新生水平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制定每个学生的教学方案。声乐学习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学习过程,在教学时间安排上每个学生每周一个学时,形式上对大一、大二实行一对一的教学方式,大三、大四以小组课、个别课相结合的方式。在各个年级段期末结业考试时,学生也能够很好地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大部分学生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在大四阶段从很多学生的就业实习单位反馈来看,学生们很难与实习单位的要求相适应。出现以上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声乐教学缺乏对社会发展的关注,教学实践和教学评价比较单一,为了适应这种就业的变化,声乐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声乐教学观念的改革
(一)新型的办学定位。学校的办学定位就是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既需要大量的学术型高端人才,也需要大批从事技术开发与应用的应用型人才。在这种背景下,必须明确一个原则来培养人才。百色学院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毕业之后去了广西当地中小学从事教师工作,也就是说声乐教学要从以前的声乐表演型向师资型人才倾斜。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声乐的学习不仅要学会如何唱歌,而且还要学会教别人如何唱歌,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舞台实践能力,还要具备说课、做示范的能力。从学校的角度出发,培养的`音乐表演学生必须适应社会的需要,在办学思想和办学定位上要突出自己的特色,使学生学有所长,学即能用,培养以为社会音乐文化服务为宗旨,集理论、表演、教学、演唱于一身的应用型人才。
(二)教学角色的转换。以往的声乐教学和别的其他科目教学过程一样,教师和学生是传授知识和被传授知识的关系,教学的中心是教师,学生唯师是从,学生很难主动参与到教学当中。还有的教师十几年不换教材,声乐教学曲目和时代脱节,使学生学习的曲目难以满足社会需要,教学效率、效果大打折扣。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教师必须制定新的教学方案,不断改变灌输式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当中,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去经历、去探究、去比较、去感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以协助者的身份只在关键性步骤上略加指引,鼓励学生增强自我意识和创新意识,正确面对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总结适应自己的学习方式,使教学效果大大提升。
三、声乐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小组课与个别课的改革。个别课就是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非常适合因材施教,教师会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方案,非常具有针对性,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歌唱天赋,而且还能够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这也是我国声乐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延续过来的教学模式,几乎存在于所有音乐院校。随着教学的深入,小组课也有它的弊端,特别是在知识的信息量上了解偏少,无法使学生系统性、完整性地了解声乐教学规律。另外一方面一对一的教学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并不适用,无法使他们对所学知识及时消化,还会加剧他们的疲劳,这时就需要小组课的加入,让基础较差的学生们在谈论比较中逐渐掌握声乐学习技巧,提高声乐表演技能,然后教师逐步对他们进行一对一指导。
(二)分年级教学模式安排。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声乐教研室将教师四个学年教学计划进行了重新规划,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方面。一年级新生主要是声乐基本技能的训练,每个月三次“一对一”的个别课,教师主要讲解呼吸、发声、咬字吐字及共鸣等方面的知识;一次小组观摩课,让学生们彼此评价,分辨正确的发声、呼吸方式。二年级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作品的情感处理,主要是以个别课和小组课交叉结合为主,教师结合音乐作品本身进行详尽讲解,同时进行启发式引导。三年级以声乐实践训练为主,模式上主要以小组课、集体课、合班课为主,同时带领学生到声乐实践基地进行实地演出训练,培养学生舞台表演综合能力。四年级是实习训练阶段,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的实际演唱能力和水平,带领学生深入学习基地,为学生赴社会实习保驾护航。
(三)启发式教学的反馈。启发式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以问题设置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应多开一些小组课、集体课、合班课,教师以讲座式的教学方法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设置一定量具有引导性、启发性的问题留给学生在课下自己解决,在下次回课的时候教师就不同学生所回答之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点评,鼓励学生多思考、勤实践,自我创造、更新,从自身出发去学习和掌握声乐技能,在相互了解中提高学习进度。这种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独自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近一步的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演唱水平和舞台实践能力。
四、声乐教学内容的改革
(一)课程内容的多元化。在以往的声乐教学中,在教学内容上主要是以教师的口传心授、模仿、范唱为主,专业课的学习只让学生在演唱技能上得到了提高,关于声乐基础理论方面的知识就相形见绌了。所以在学生大一、大二两学年,学校就将学生的主专业课改叫声乐基础,这个基础除了小组课、个别课之外还涉及声乐演唱发声的原理与方法、歌曲艺术风格处理、嗓音保护、钢琴伴奏与演唱声部的配合等相关理论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能够更好地使学生对声乐专业术语进行掌握,了解演唱审美,明确声乐演唱基本方向,为学生以后从事声乐教学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突出地方特色。众所周知,广西是山歌的海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布置适量的山歌让学生学习是必要的,引导学生发现壮族山歌的艺术美,定期带领学生到民间采风,向当地的歌王、山歌传承人请教,设置相关教学环节带领学生去户外举行山歌对唱,或者是晚会、歌圩等。这种不拘泥于课堂的交叉教学方式不仅丰富了声乐教学内容,而且还使学生掌握了不同的演唱技能。
(三)歌唱语音的训练。歌唱语音在声乐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是声乐教学内容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来说,歌唱语音训练在声乐教学中分为嗓音歌唱发声训练和声乐作品训练两个部分,在百色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台词正音这门课也在一定程度上起歌唱语音训练的任务。为了集中解决学生在歌唱语音知识和语音发声训练中遇到的问题,学校必须开设包含歌唱语言学、歌唱语音学、普通话语音、意大利语音等专门的歌唱语音训练课程。当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了应对一些英文、德文、法文、俄文歌曲的唱歌要求,还可以开设这些不同语言的训练课程,这是因为学生不可能只学习一种语言的歌曲,世界上有几百个国家,语言种类更是成百上千种。所以唱未经改编的歌曲是最能领会作曲者的创作内涵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习者对歌曲风格的把握,进而完美诠释歌曲内涵。通过语音课程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了解语言学、语音学和歌唱语音发声技巧,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控制语音发声能力,改正不正确的发声习惯,进而提高语音歌唱控制技术,最终达到吐字、咬字符合歌唱发声要求,完美诠演绎唱语言内涵。
五、结语
声乐教学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紧跟社会的发展步伐,适当调整教学方式,增强学生业务能力,使其能够使用今后的社会发展。作为一名应用型本科高校声乐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更新声乐教学观念、变通教学模式、改进教学内容,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引导学生深入声乐作品的本体,挖掘与声乐作品相联系的音乐知识,带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型、适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林雯.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校声乐教学改革[J].艺术百家,2016,(06).
★ 民族声乐教学论文
【高校声乐语言学的论文(合集12篇)】相关文章:
歌唱教学的科学性与规律性论文2023-06-10
高校视唱练耳课程改革与思考论文2022-04-30
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现状与优化路径论文2022-11-27
钢琴伴奏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论文2023-11-21
声乐发展史在高师声乐教学的重要性论文2023-03-06
师范院校电脑辅助传统声乐教学的研究论文2022-11-21
声乐论文2022-05-17
音乐剧教学中声乐艺术指导思考论文2023-03-25
建设和谐声乐教学生态环境的构想论文2022-06-16
高校教学类论文2023-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