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时: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一)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精选14篇)由网友“好运降霖´ʚ`”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过的第四课时: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一)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第四课时: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一)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课本第85、86页的内容及练习二十的第1~10题。
教学目标:
1.是学生会解决简单的发芽率、成活率等问题。
2.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2.正确理解发芽率、成活率的意义。
教学用具: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学前导入:
1.出示复习题:六年级有学生160人,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有120人,占六年级学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回顾分数中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
二、展示学习目标:
1.学会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应用题方法。
2.学会解决生活中有关百分数问题。
三、自学指导:
出示例1的第(1)题。
说明:达标率是指达标学生的人数占学生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思考:1.与复习题相比,什么没有变?问题有何变化?
2.如何求达标率?
明确:1.条件没有变,单位“1”没有变,只是把几分之几换成百分之几。
2.和分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一样。(老师引导)
即:求达标率要用达标的人数除以学生总人数,在吧结果化成百分数。
通常用下面的公式计算:达标率=达标人数/总人数×100﹪100
(学生演示计算)
120/160×100﹪=0.75×100%=75%
答:六年级学生的达标率是75%。
(提醒:算式后面不要忘记乘100%,因为达标率是一个百分率。)
四、讨论发现:
出示例1的第(2)题。
1.读题,说说什么是发芽率?
2.如何求发芽率?
3.你能说出一些百分率的例字吗?举例说明。
明确:
1.(多叫几名学生说明)归纳:发芽率就是求发芽的种子数占实验种子数的百分之几。
2.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种子总数×100%
板书演示:78/80×100%=0.975×100%=97.5%
46/50×100%=0.92×100%=92%
19/20×100%=0.95×100%=95﹪
3.小麦的出粉率、一批树木的成活率、学生的出勤率等等。
五、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第87~89页练习二十的第1~10题。
六、作业安排:
练习二十第1、2、3题。
篇2: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第一课时:求百分率的应用题
教学内容
课本第85--86页的例1
教学目标:
1、理解生活中百分率问题的含义,掌握 求百分率的方法。
2、理解此类应用题的一般结构和求百分率思考过程的主要步骤,提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
理解百分率问题的含义,掌握求百分率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知识准备:
1、什么叫百分数?
2、口答:
10是50的几分之几?
13厘米是43厘米的几分之几?
明确计算方法。
二、授新课
1、教学例1
(1)出示例1的第(1)题
①明确什么叫达标率?
达标率是指达标学生的人数占学生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提问:题中谁与谁比?应把谁看作单位“1”
②引导学生归纳总达标率的关系式:
达标率= ×100%
请学生自己独立求出达标率
2、教学例(第(2)题)
(1)什么叫发牙率?
引导完成发牙率关系式: 发牙率= ×100%
(2)学生独立求出三种种子的发牙率。
(三生板演,其他自算)
(3)哪种种子的发牙率高?说明发牙率的作用。
3、介绍其他百分率
学生的出勤率,产品的合格率,小麦的出粉率等。
4、练习:
(1)完成“做一做”的第1题。
先小组讨论完成,再交流汇总。
(2)完成“做一做”的第2题。
完成合讲评。
第二课时:稍复杂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教学内容:
课一第90页例2及“做一做”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百分数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会利用已有的基础知识,来探索解决新问题。
重难点:
进一步掌握百分数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旧知识准备
出示: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学生独立解答:14÷12≈1.167=116.7%
二、授新课
1、出示例2(把复习题的问题改为: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了百分之几?)
2、比较两题的不同,明确问题意义,画线段及帮助理解。
3、学生独立列式。
(14-12)÷12 要求学生明确各步骤的意义
2÷12
≈0.167
=16.7%
引导学生想一想,还有其他解法吗?
讲评其他解法。
4、介绍: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用“增加百分之几”
“减少百分之几”“节约百分之几”--来表达增加、减少的幅度。
讨论这些话的含义:
增加百分之几表示增加的占原来的百分之几。
减少百分之几表示减少的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节约百分之几表示节约的占原来的百分之几。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
提问:比原来节约了百分之几,表示什么意思?把谁看作单位“1”,学生独立解答后讲评。
2、完成练习二十一的第1--3题。
xkb1.com
第三课时: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教学内容
课本第93页的例1和“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理解并掌握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以及解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解答百分数应用题的能力。
2、通过弄清百分数问题和相应分数问题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
重难点:
理解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这类题的解答方法,并能正确解答。
教学过程
一、知识准备
出示题目:学校图书室原有的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
今年增加了多少册?
学生独立解答:1400× =168(册)
把上题问题改为:现在图书室有多少册图书?
学生独立解答:1400+1400× =1568(册)
1400×(1+ )=1568(册)
二、教授新课www.xkb1.com
1教学例3(改原题中 为12%)
(1)分组讨论如何解答。
汇报交流:方法一:1400+1400×12%
=1400+168
=1568(册)
方法二:1400×(1+12%)
=1400×112%
=1568(册)
(2)通过以上解答比较百分数应用题与相应的分数应用题,有什么异同点。
相同点:它们的数量关系一样,都是用乘法计算。
不同点:一个呈现的分数,一个呈现的是百分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的第1题。
提问:0.5%的这道题里把谁看作单位“1”
学生独立列式后,全班讲评,要求用两种解法解答。
2、完成“做一做”的第2题。
提问:如何理解“由原来的12m增加到25m”?拓宽的路面是占 谁的百分之几?
学生独解答,再讲评。
篇3:《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6)教师对学生的进行补充讲解。再让学生板演在黑板上。对学生的做题情况进行评价,适时表扬鼓励。
(7)师生共同总结出两种解答方法。让学生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最优。学生纷纷陈述自己的理由。
(8)比较百分数应用题和分数应用题的区别和联系。
相同点: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完全相同
不同点: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用百分数来表示;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用分数来表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过了思考再进行小组合作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并且注意了解题策略的多样化,最优化。)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幸福镇去年收粮食300万吨,今年比去年多20%,今年生产粮食多少万吨?
2、.龙泉镇去年有小生2800人,今年比去年减少了0.5%。今年有小学生多少人?
3、思考:如果例3改成:学校图书室现有图书1568册,比原有图书册数增加了12%,图书室原有多少册图书?(这题单位“1”的量不变,要比较的量也不变,例3单位“1”的量是已知量,这题单位“1”的量是未知量。)
(设计意图:巩固应用环节让学生从基本应用、综合应用、思维拓展三个层次进行了练习, 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及迁移。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解决这类题的关键是什么?
师述:今天我们学习了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解决这类题的关键就是要找准单位“1”,然后根据问题列出文字算式来帮助大家列式计算。
百分数应用题和分数应用题的思路和方法是一样的,只不过表示形式不一样而已。
板书设计:
百分数应用题(三)
例3: 方法一: 方法二:
1400+1400×12% 1400×(1+12%)
=1400+168 =1400×112%
=1568 (册) =1568 (册)
答:现在图书室有1568册图书。
篇4:第五课时: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二)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应用题。课本第90页例2。
教学目标:
1.在学习解答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应用题的基础上,学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2.掌握分析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重点难点: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应用题的分析方法,能够正确地列式计算。
教学用具: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学前导入:
1.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关键是什么?
(找应用题中的标准量,也就是单位“1”,哪个量是标准量,哪个量就作除数。)
2.出示复习题: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时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若将问题变为“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了百分之几”应该怎样解答呢?)
进入课题。
二、展示学习目标:
学会掌握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应用题的方法。
三、讨论发现:
出示例2.
1.读题观察例2与复习题有什么异同?
2.“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是哪两个量在比较。哪个量是单位“1”?
3.你有几种解法呢?
明确:
1.复习题求的是实际造林时原计划的百分之几,例2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百分之几。
2.增加的÷原计划的(单位“1”)
3.(学生板书演示)
①(14-12)÷12=2÷12≈0.167=16.7%
答: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了16.7%
②老师提示:把原计划造林看作百分之百,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116.7%,两个百分数之差就是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百分数。
14÷12≈1.167=116.7%
116.7%-100%=16.7%
老师说明: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用“增加百分之几”“减少百分之几”“节约百分之几”……来表达增加、减少的幅度。
四、实践练习:
将例2中的问题改为“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
思考:
1.根据问题分析,哪两个量在比较?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
2.如何列式计算?
明确:
(学生分组讨论,板书演示。)
1.是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的公顷数和实际造林数比较,把实际造林的公顷数看作单位“1”,先求出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的公顷数,再求出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
2.(14-12)÷14或14÷14-12÷14
五、巩固练习:
完成第90页“做一做”。
六、作业安排:
课本第91页第1、2、3题。
篇5:第六课时: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三)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课本第93页例3。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数量关系,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2.正确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学会掌握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数量关系。
2.正确分析解答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学前导入:
出示复习题:一堆煤重2500吨,用去3/5,用去了多少吨?
学生分析题中数量关系和单位“1”并列式计算。
明确:把煤的总吨数看作单位“1”,求用去多少吨就是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即:2500×3/5=1500(吨)
若将3/5改成60%则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球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思路一样。
进入课题。
二、展示学习目标:
学会掌握“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方法。
三、讨论发现㈠:
出示例3:学校图书室圆又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现在图书室有多少册图书?
1.题中已知什么?哪个量是单位“1”?
2.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
明确:
1.已知原有图书册数,把原来图书的册数看作单位“1”。
2.(多名学生回答并板书演示)
方法(一):原来的册数+增加的册数=现在的册数
1400×12%=168(册)
1400+168=1568(册)
方法(二):1400×(1+12%)
=1400×112%
=1568(册)
答:现在图书室友1568册图书。
四:讨论发现㈡:
例题中的两种解法有什么异同?
(学生分组讨论)
明确:相同点式都把原来的图书册数看作单位“1”,都是用乘法计算。不同点是第一种方法用原来的图书册数加上增加的册数,算出的就是现在的图书册数;第二中方法是先求出现在的图书册数相当于原来的百分之几,再算出现在的图书册数。
五、巩固练习:
完成第93页的“做一做”。
六、作业安排:xkb1.com
课本练习二十二第1、2、3题。
篇6:第四课时:用百分数解决问题(1)求百分率应用题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理解生活中百分率问题的含义,掌握求百分率的方法。
2、理解求百分率应用题的一般结构和求百分率思考过程的主要步骤,提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生活中百分率问题的含义。
教学难点:掌握求百分率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xkb1.com
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
口答:
1、24是50的几分之几?
2、13厘米是43厘米的几分之几?
3、10千克是45千克的几分之几?
提问:要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应怎样求?
每个题中的单位1是什么?
二、新知探究
(一)教学例1(1)
1、课件出示自学提纲:
(1)审题,理解题意,明确已知条件及问题。
(2)掌握什么是达标率.
(3)怎样求达标率。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发现疑难。
3、学生逐步汇报。
达标率是指达标学生的人数占学生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达标率=达标学生人数/学生总人数×100%
120/160×100%
=0.75×100%
=75%
(二)教学例1(2)
学生自学85页教学内容,了解发芽率的计算方法。并进行计算填写在表格中。
教师提问:
什么叫发芽率?(发芽率是求发芽种子数占实验种子数的百分之几。)
这三种种子哪种种子的发芽率高?(大蒜发芽率高。)
让学生感知发芽对农民伯伯的重要性,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珍惜粮食。
(三)其它百分率学生完成做一做第1题,了解:
出勤率=出勤人数/应出勤人数×100%
成活率=成活棵树/种植棵树×100%
命中率=命中球数/投球总数×100%
岀粉率=面粉重量/小麦重量×100%
出油率=油的重量/花生的重量×100%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进行总结。
三、当堂测评
练习二十的1至4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呢?学生畅所欲言。
设计意图
1、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培养学生自学习惯。
2、从达标率到出油率,拓宽知识面。
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练习课
第六课时:用百分数解决问题(2)
稍复杂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教学目标:
1、掌握稍复杂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答方法。新课标第一网
2、提高学生迁移类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
1、把下面各数化成百分数。
0.63 1.08 7 0.044
2、说说下面每个百分数的具体含义,是怎么求出来的?(哪两个数相比,把谁看作单位“1”)
(1)某种学生的出油率是36%。
(2)实际用电量占计划用电量的80%。
(3)李家今年荔枝产量是去年的120%。
二、新知探究
1、根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出示例2的情境图,让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条件提出用百分数解决的问题。
(1)计划造林是实际造林的百分之几?
(2)实际造林是计划造林的百分之几?
(3)实际造林比计划造林增加百分之几?
(4)计划早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
2、让学生先解决前两个问提。解决这类问题要先弄清楚哪两个数相比,哪个数是单位“1”,哪一个数与单位“1”相比。
3、学生自主解决“实际早林比计划增加了百分之几”的问题。
(1)分析数量关系,让学生自己尝试着用线段图表示出来。
(2)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理解“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百分之几”的?(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百分之几,就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的公顷数与原计划造林的公顷数相比的百分率,原计划造林的公顷数是单位“1”。)
(3)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根据分析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列式计算出结果。
方法一:(14-12)÷12=2÷12≈0.167=16.7%
方法二:14÷12≈1.167=116.7% 116.7%-100%=16.7%
(4)小结解题方法:像这样的百分数问题有什么特点?解决它时要注意什么?(这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问题,它的解题思路和直接求一个数是另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的分析思路基本相同,都要分清哪两个量在比较,谁是单位“1”,但是这里比较的两个量中有一个条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必须先求出。
(5)改变问题:问题如果是“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该怎么解决呢?xkb1.com
学生列出算式:(14-12)÷14
(再次强调两个问题中谁和谁比,谁是单位“1”。使学生体会到,用百分数解决问题和用分数解决问题一样要注意找准单位“1”。)
三、当堂测评
1、练习二十二第1、2题。
四、课堂质疑、谈表现
这节课都学到了什么?
还有什么不懂的?
自己表现得又怎样?
相对自己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
紧扣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再通过讨论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尝试,并理解两种不同解法的含义。
教学后记
第七课时:练习课
篇7:第二课时解决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9页的例2。
教学目标:
1. 学习运用线段图帮助分析数量关系。
2. 学习列出方程,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3. 在分析数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准备
1. 根据题意,看图写出代数式。
(1)苹果有x kg,西瓜的质量比苹果重1/4。
西瓜比苹果重kg,西瓜重()kg。
(2)鸡有x只,鸭的只数比鸡少1/3。
鸭比鸡少()只,鸭有()只。
2. 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1)六(1)班有15人参加了合唱队,占全班人数的1/3,六(1)班有多少人?
(2)美术小组的人数比航模小组多1/4,美术组的人数比航模组多5人。航模组有多少人?
二、教学例2
出示例2。
1. 审题。
(1)看例题的插图,理解题目的意思。
复述题意,说说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2)分析题意,说说你对“美术小组的人数比航模小组多1/4”这一条件的理解。
(航模小组人数看作单位“1”,美术小组的人数多,多的人数相当于航模小组4等份中的1份。)
(3)理解数量关系,让学生自己试着画图表示两个小组的人数关系。(学生可以选用条形、线段或其他图形表示人数)
2. 分析、解答。
(1)出示线段图。
(2)说说数量关系。
根据已知条件“美术小组的人数比航模小组多1/4”直接得出数量关系:
航模小组的人数+美术小组比航模小组多的人数=美术小组的人数
或者:航模小组的人数+航模小组的人数×1/4=美术小组的人数
(3)学生根据得到的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4)交流各自的解法。
(5)阅读课本,完成课本上的填空。
3. 改变例2。
出示:航模小组有20人,美术组的人数比航模小组多1/4,美术小组有多少人?
(1)根据题意改变线段图。(只要改变已知数与未知数的位置)
(2)根据图意解答。
(3)启发学生与例2进行比较,说说你发现什么?
(数量关系相同,已知条件与未知问题交换后,仍然可以根据例2的数量关系列式)
教师:上面用方程解例2的思路与分数乘法问题的思路统一,我们应该好好理解、掌握它。
4. 再次改变例2。
出示:美术小组有24人,美术小组的人数比航模小组少14,航模小组有多少人?
(1)根据题意改变线段图。
(2)改变方程,解方程。
5. 小结:关键是搞清哪两个量比较,谁多谁少,多或少了谁的几分之几。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 看图口头编实际问题。
(1)
(2)
2. 根据条件列方程。
(1)小红买了一本书和一枝钢笔,书的价格是10元,正好比钢笔价格少3/8,钢笔的价格是多少元?
(2)白兔的只数比黑兔多2/3,白兔有450只,黑兔有多少只?
(3)白兔的只数比黑兔多2/3,白兔比黑兔多180只,黑兔有多少只?
3. 根据所给方程口头编实际问题。(小组内交流)
四、全课总结(略)
篇8:用百分数解决问题(3)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求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并能正确地解答这类应用题。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
正确、灵活地解答这类百分数应用题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复习题: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 。现在图书室有多少册图书?
2、学生找出这道题目的分率句,确定单位“1”,并根据数量关系列式:1400×(1+ )
二、新授
1、教学例3
(1)出示例题: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现在图书室有多少册图书?
(2)学生读题,找条件和问题,明确这道题是把谁看成单位“1”。
(3)引导思考:从“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这句话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① 今年图书增加的部分是原有的12%。
② 今年图书的册数是原有的120%。
(4)学生讨论后分小组交流,并独立列式计算:
第一种:1400×12%=168(册)
1400+168=1568(册)
第二种:1400×(1+12%)
=1400×112%
=168(册)
2、通过这道题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都要用乘法计算)
3、巩固练习:完成P93“做一做”第1题。
三、练习
1、补充练习
(1)出示练习:
①油菜子的出油率是42%。2100千克油菜子可榨油多少千克?
②油菜子的出油率是42%。一个榨油厂榨出油菜子2100千克,用油菜子多少千克?
(2)分析理解:
A、出油率是什么意思?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B、第(1)题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应用什么方法计算?第(2)题是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求这个数,可以怎样解?
(3)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2、学生做教科书练习二十二的第1、3、4题。
教学追记:
本部分内容是“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这部分内容与“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应用题相似,只是相应的分率转换成了百分率。因此,在复习上,我安排了与例题较为相似的分数应用题,通过对题目的改变,让学生了解二者的联系。因为题型及解题方法几乎都相同,学生学起来也较为容易。
新课标第一网
篇9:第九课时:折扣/第八课时:用百分数解决问题(3)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稍复杂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求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并能正确地解答这类应用题。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
正确、灵活地解答这类百分数应用题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
1、出示复习题: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 。现在图书室有多少册图书?
2、学生找出这道题目的分率句,确定单位“1”,并根据数量关系列式:1400×(1+ )
二、新知探究
(一)、教学例3
1、出示例题: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现在图书室有多少册图书?
2、出示自学提纲:
(1)读题,找已知条件和问题,明确这道题是把谁看成单位“1”。
(2)思考:从“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这句话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3)学生讨论后分小组交流,并独立列式计算:
3、学生汇报全班交流。
① 今年图书增加的部分是原有的12%。
② 今年图书的册数是原有的120%。
第一种:1400×12%=168(册)
1400+168=1568(册)
第二种:1400×(1+12%)
=1400×112%
=168(册)
1、通过这道题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都要用乘法计算)
(二)、巩固练习:完成P93“做一做”第1题。
三、当堂测评(课件出示)(每题25分)
1、(1)出示练习:
①油菜子的出油率是42%。2100千克油菜子可榨油多少千克?
②油菜子的出油率是42%。一个榨油厂榨出油菜子2100千克,用油菜子多少千克?
(2)分析理解:
A、出油率是什么意思?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B、第(1)题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应用什么方法计算?第(2)题是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求这个数,可以怎样解?
(3)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2、教科书练习二十二的第1、3、4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查看,小组内订正。
四、课堂回顾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
本部分内容是“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这部分内容与“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应用题相似,只是相应的分率转换成了百分率。因此,在复习上,我安排了与例题较为相似的分数应用题,通过对题目的改变,让学生了解二者的联系。因为题型及解题方法几乎都相同,学生学起来也会较为容易。
教学后记
教学目标:
1.明确折扣的含义。
2.能熟练地把折扣写成分数、百分数。
3.正确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4.学会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锻炼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视频播放)
。节日期间各商家打折促销的活动场面:买二送一、八折、七五折、五折……
学生分析各商家搞了哪些促销活动?谁来说说他们是怎样进行促销?(学生汇报调查情况。)
教师讲解:打折出售,大家调查到的打折是商家常用的手段,是一个商业用语,
二、新知探究。
(一).教学折扣的含义,会把折扣改写。
1、课件出示自学提纲:
(1)什么叫折扣?
(2)几折如何用分数表示?百分数呢?
2、学生自学课本第97页的第一自然段。教师巡回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几折”是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3、练习检查自学情况。
八折:( )/10 ( )/% 七五折: ( )/10 ( )/%
六折:( )/10 ( )/% 四五折: ( )/10 ( )/%
( )折:9/10 ( )/% ( )折: ( )/10 25/%
个别学生回答,并说出是什么意思。集体订正。
4、小组长说出几折、十分之几或百分之几,组员轮流说出相应的数。教师各小组间查看。
5、讨论,找规律。
原价乘以( )%恰好是现价;现价除以原价是( )%;现价除以( )%是原价。
(二).运用折扣含义解决实际问题。
例4:爸爸给小雨买了一辆自行车,原价180元,现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
1、教师提出自学问题,指导学生分析题意:打八五折怎么理解?是以谁为单位“1”?
2 、学生试做,教师在学生中了解学习情况。
3、小组内讲评。
4、教师问:谁还有什么不懂得请提出来。并讲评。
5、学生独立完成课本97页“做一做”。
三、当堂测评(课件出示)
1、判断(20分)。
① 商品打折扣都是以原商品价格为单位“1”,即标准量。( )
② 一件上衣现在打八折出售,就是说比原价降低10%。( )
2、练习(40分)。
①四折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
②六折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
③七五折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
④九二折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
3、解决问题(40分)
爸爸买了一个随身听,原价160元,现在只花了九折的钱,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讲评、得分。教师让学生说出“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理解情况。
四、课堂总结;
在节日里你能否购买打折的商品?
设计意图:
1、重视情景教学。让学生初步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求知欲。
2、以学生自学为主,培养学生自学习惯的养成。
3、当堂测评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后记:
篇10:第三课时: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第四课时: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一)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第三课时: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
教学内容:课本第81、82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九的第3~8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百分数和分数互化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
2.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重点难点:
1.掌握并能熟练运用百分数与分数互化的方法。
2.把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化成百分数。
教学过程:
一、学前回顾:
1.把下面百分数化成小数或整数。
25% 0.04% 500% 48.48%
2.把下面各数化成百分数。
0.36 4.05 0.9 7
提问: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是什么?进入课题。
二、展示学习目标:
掌握熟练运用百分数与分数互化的方法。
三、学习讨论㈠:
出示观察例1:把 、 、 化成百分数。
提问:
1. 怎样把分数化成百分数?
2. 试归纳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明确:
(指名书写)
1.提示:可以先把它们化成小数,然后再化成百分数。
提问学生口述过程:(板书)
=0.75=75%
≈0.167=16.7%
=1.6=160%
(在讲解把 化成百分数时,应注意讲清取近似商的方法和约等号的使用:分子除以分母,如果除不尽时,商一般要除到小数点后面第四位,再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商(保留三位小数),然后化成百分数(百分号前的数保留一位小数)。因为 ≈0.167,而0.167=16.7%,所以前面应用约等号,后面应当用等号。如果要求直接写成百分数,则应当用约等号“≈”,写成: ≈16.7%。)
2.(多提问几个学生)总结出把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把分数化成百分数,一般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四、学习讨论㈡:
出示观察例2:把17%、40%、12.5%化成分数。
提问:
1. 怎样把百分数化成分数?
2. 试归纳百分数化成分数的方法?
明确:
1.(引导学生动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尝试练习,教师巡视,把出现的各种情况,板书在黑板。)
17%= 40%= 12.5%=
提示: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要把百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但还不是最简分数的,要化成最简分数;分子是小数的,应当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子分母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使分子变整数,然后再化简。
2.进一步引导学生总结出百分数和分数互化的方法:
五、巩固练习。
1. 完成第81页的“做一做”。
2. 完成练习十九的第3~8题。
六、作业安排
练习十九第5~8题。
第四课时: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一)
教学内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课本第85、86页的内容及练习二十的第1~10题。
教学目标:
1.是学生会解决简单的发芽率、成活率等问题。
2.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2.正确理解发芽率、成活率的意义。
教学用具: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学前导入:
1.出示复习题:六年级有学生160人,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有120人,占六年级学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回顾分数中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
二、展示学习目标:
1.学会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应用题方法。
2.学会解决生活中有关百分数问题。
三、自学指导:
出示例1的第(1)题。
说明:达标率是指达标学生的人数占学生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思考:1.与复习题相比,什么没有变?问题有何变化?
2.如何求达标率?
明确:1.条件没有变,单位“1”没有变,只是把几分之几换成百分之几。
2.和分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一样。(老师引导)
即:求达标率要用达标的人数除以学生总人数,在吧结果化成百分数。
通常用下面的公式计算:达标率=达标人数/总人数×100﹪100
(学生演示计算)
120/160×100﹪=0.75×100%=75%
答:六年级学生的达标率是75%。
(提醒:算式后面不要忘记乘100%,因为达标率是一个百分率。)
四、讨论发现:
出示例1的第(2)题。
1.读题,说说什么是发芽率?
2.如何求发芽率?
3.你能说出一些百分率的例字吗?举例说明。
明确:
1.(多叫几名学生说明)归纳:发芽率就是求发芽的种子数占实验种子数的百分之几。
2.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种子总数×100%
板书演示:78/80×100%=0.975×100%=97.5%
46/50×100%=0.92×100%=92%
19/20×100%=0.95×100%=95﹪
3.小麦的出粉率、一批树木的成活率、学生的出勤率等等。
五、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第87~89页练习二十的第1~10题。
六、作业安排:
练习二十第1、2、3题。
篇11:第四课时混合运算练习题/2.解决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8÷2/3-4 计算:1/5÷(2/3+1/5)×15
=8×3/2-4 计算:1/5÷[(2/3+1/5)×15]
=12-4 =1/5÷[(10/15+3/15)×15]
=8(朵) =1/5÷[13/15×15]
=1/5÷13
答:小红还剩8朵花。 =1/65
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
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练习内容:教科书第36页内容
练习过程:
1、由学生独立完成
2、在小组内探讨交流
3、汇报应用题解题思路(在全班内)
第2节
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能熟练地列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加深对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理解,学会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会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3、会解答“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4、掌握列方程解答文字题的分析方法。
5、能用方程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
1、解答“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2、如何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实施】:
第一课时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一说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计算25/36÷30
3、用等式表示下列数量关系
① 鸡的只数是鸭的3/4
② 女生是男生的一半
③ 梨重量的3/5相当于苹果的重量
④ 儿童体内的水分占体重的4/5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例1的条件和问题
根据测定,成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2/3,而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4/5。
小明体内有28千克水分,小明的体重才是爸爸的7/15,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2、设疑讨论
问题:①题中有几个等量关系?各是哪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②所求问题在哪个或哪几个等量关系中?
③哪个等量关系中只有所求问题是未知的?
④找出这个关系式后用线段图表示它们的数量关系
分组讨论后,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板书:
小明体重×4/5=小明体内的水分质量
?×4/5=28
师:如果用方程解这道题,你会吗?试一试
(学生独立解答并汇报结果)
1、爸爸体重是多少千克?(学生分组讨论完成)
讨论设疑①爸爸的体重在哪一个关系式里?写出这个关系式
②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它们的关系。
③如果用方程解答这道题该怎样做?
(学生讨论结束后独立完成 后,让组长检查后汇报,教师板书
2、学生独立阅读教材并填充教材。
④课堂练习
(1)教科书第38页“做一做”
(2)一条裤子75元,是一件上衣价格的2/3。一件上衣多少元?
四、板书设计: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例一:
解:设小明的体重为x千克 解:设爸爸体重为x千克
4/5x=28 7/15x=35
x=28÷4/5 x=35÷7/15
x=35 x=75
答:小明体重35千克。 答:爸爸体重75千克。
第二课时
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一、复习xkb1.com
写出下面数量关系(用等式)
(1)裤子价钱是上衣的2/3
(2)裤子的价钱比上衣少1/3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二
爱华小学的同学非常喜欢课外兴趣小组,他们学校参加美术小组的有25人,比航模小组人数多1/4,算一算,航模小组有多少人?
1、讨论设疑
(1) 题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条件和问题)
(2) 怎样用线段表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3) 问题和条件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4) 这道题用什么方法解答?理由是什么?
2、讨论要求
① 将4个问题在小组内充分讨论
② 由组长或小组学生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3、学生独立解答
4、由组长汇报检查并汇报解法过程。
三、课堂练习:www.xkb1.com
1、教科书练习十第4题
2、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吃了5/8,还剩15千克。这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3、修一条公路,修了200米,还剩2/3没有修。这条路长多少米?
四、板书设计:
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的应用题
问题参加运算,用方程简单
解:设航模组有x人
x+1/4 x =25 x×(1+1/4)=25
5/4x =25 5/4x=25
x =25÷5/4 x=25÷5/4
x=20 x=20
答:航模组有20人。
篇12:第八课时:用百分数解决问题(3)/第九课时:折扣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第八课时:用百分数解决问题(3)
稍复杂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求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并能正确地解答这类应用题。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
正确、灵活地解答这类百分数应用题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
1、出示复习题: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 。现在图书室有多少册图书?
2、学生找出这道题目的分率句,确定单位“1”,并根据数量关系列式:1400×(1+ )
二、新知探究
(一)、教学例3
1、出示例题: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现在图书室有多少册图书?
2、出示自学提纲:
(1)读题,找已知条件和问题,明确这道题是把谁看成单位“1”。
(2)思考:从“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这句话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3)学生讨论后分小组交流,并独立列式计算:
3、学生汇报全班交流。
① 今年图书增加的部分是原有的12%。
② 今年图书的册数是原有的120%。
第一种:1400×12%=168(册)
1400+168=1568(册)
第二种:1400×(1+12%)
=1400×112%
=168(册)
1、通过这道题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都要用乘法计算)
(二)、巩固练习:完成P93“做一做”第1题。
三、当堂测评(课件出示)(每题25分)
1、(1)出示练习:
①油菜子的出油率是42%。2100千克油菜子可榨油多少千克?
②油菜子的出油率是42%。一个榨油厂榨出油菜子2100千克,用油菜子多少千克?
(2)分析理解:
A、出油率是什么意思?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B、第(1)题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应用什么方法计算?第(2)题是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求这个数,可以怎样解?
(3)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2、教科书练习二十二的第1、3、4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查看,小组内订正。
四、课堂回顾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
本部分内容是“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这部分内容与“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应用题相似,只是相应的分率转换成了百分率。因此,在复习上,我安排了与例题较为相似的分数应用题,通过对题目的改变,让学生了解二者的联系。因为题型及解题方法几乎都相同,学生学起来也会较为容易。
教学后记
第九课时:折 扣
教学目标:
1.明确折扣的含义。
2.能熟练地把折扣写成分数、百分数。
3.正确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4.学会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锻炼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视频播放)
。节日期间各商家打折促销的活动场面:买二送一、八折、七五折、五折……
学生分析各商家搞了哪些促销活动?谁来说说他们是怎样进行促销?(学生汇报调查情况。)
教师讲解:打折出售,大家调查到的打折是商家常用的手段,是一个商业用语,
二、新知探究。
(一).教学折扣的含义,会把折扣改写。
1、课件出示自学提纲:
(1)什么叫折扣?
(2)几折如何用分数表示?百分数呢?
2、学生自学课本第97页的第一自然段。教师巡回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几折”是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3、练习检查自学情况。
八折:( )/10 ( )/% 七五折: ( )/10 ( )/%
六折:( )/10 ( )/% 四五折: ( )/10 ( )/%
( )折:9/10 ( )/% ( )折: ( )/10 25/%
个别学生回答,并说出是什么意思。集体订正。
4、小组长说出几折、十分之几或百分之几,组员轮流说出相应的数。教师各小组间查看。
5、讨论,找规律。
原价乘以( )%恰好是现价;现价除以原价是( )%;现价除以( )%是原价。
(二).运用折扣含义解决实际问题。
例4:爸爸给小雨买了一辆自行车,原价180元,现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
1、教师提出自学问题,指导学生分析题意:打八五折怎么理解?是以谁为单位“1”?
2 、学生试做,教师在学生中了解学习情况。
3、小组内讲评。
4、教师问:谁还有什么不懂得请提出来。并讲评。
5、学生独立完成课本97页“做一做”。
三、当堂测评(课件出示)
1、判断(20分)。
① 商品打折扣都是以原商品价格为单位“1”,即标准量。( )
② 一件上衣现在打八折出售,就是说比原价降低10%。( )
2、练习(40分)。
①四折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
②六折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
③七五折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
④九二折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
3、解决问题(40分)
爸爸买了一个随身听,原价160元,现在只花了九折的钱,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讲评、得分。教师让学生说出“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理解情况。
四、课堂总结;
在节日里你能否购买打折的商品?
设计意图:
1、重视情景教学。让学生初步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求知欲。
2、以学生自学为主,培养学生自学习惯的养成。
3、当堂测评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后记:
篇13:解决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P100 例2、做一做及练习二十三P103 第10题、P105第14-16题。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并学会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 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并学会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正确分析连除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问题,并用数学语言叙述解决问题的思路。能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用连乘的方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还记得吗?考考你:
1、根据问题选择条件解答。
条件:①、同学们植树,分成了3组。
②、每组都有12人。
③、一共植树144棵。
问题:①、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植树?
②、平均每组植树多少棵?
2、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为了庆祝六一,我们学校从每班挑选部分同学参加集体舞表演。(出示P100例2情景图:)看!这是他们新编的造型:
(1)从图中你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2)出示:集体舞新造型,把同学们分成2大组,每组有5个小圈,每个小圈有6人,学校共挑选了多少人参加这次集体舞表演?
3、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的数学问题,只是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不了的。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板书:解决问题)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现在,老师将这题变一变。看!你发现哪儿不一样了吗?(后面一个条件和问题交换了)现在要你解决什么数学问题?
(1)学生齐读题目。谁来说说:从题中你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数学问题?
(2)要解决“每个小圈有多少人?”,能一步求出来吗?
(3)那需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请根据你的想法列出算式,做完后互相说说,互相说一说你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叫解法不同的同学板演)
(4)小组讨论,指名汇报,评价、鼓励正确的想法和不同的想法。
2、反馈(理解算理)(让学生在黑板上板演)
方法一:60÷2=30(人)
30÷5=6(人)
(1)哪些同学跟他一样?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先算每大组几人,再算每小圈几人)
60÷2表示什么?(每个组有几人?)
30÷5表示什么?(每个小圈有几人)
(2)、先算:平均每个组有多少人?60÷2=30(人)
再算:平均每个小圈有多少人?30÷5=6(人)
(3)这种方法也可以用一个综合算式表示,意义一样,谁再来说一说?
综合算式:60÷2÷5=6(人)
(4)请学生说说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方法二:5×2=10(个)
60÷10=6(人)
(1)这样列式的同学请举手,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5表示?(2组共有几个小圈)
60÷10表示?(每小圈有几人)
(2)分析:先求两大组共有多少个小圈?引导学生明确:已知平均分成2大组,每组有5个小圈,要求每个小圈有多少人,可以先算一算分成多少个小圈,再求每个小圈有多少人?
(3)、先求:一共分了多少个小圈?5×2=10(个)
再求:平均每个小圈有多少人?60÷10=6(人)
(4)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综合算式:60÷(5×2)=6(人)
(5)请学生说说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方法三:60÷5÷2 (若没有同学用这种方法就不讲)
(1)你是怎么想的?
60÷5表示什么?(2小圈为一组,每组有12人)
12÷2表示什么?(每小圈有6人)
(2)你真聪明,会想到用这种方法。
3、讨论比较:说一说这题的两种解题思路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第一种解法先把60人分成两个大圈,每个大圈再分5个小圈,求出每个小圈有多少人?而第二种解法是每个大圈有5个小圈,两个大圈一共有10小圈,求出每个小圈有多少人?第一种解法第一步用除法,第二种解法第一步用的是乘法;所以:第一种解法是用连除,第二种解法是先乘再除;虽然列式不相同:但结果都是一样的,都是求的是“每小圈有多少人?”。都要两步来计算,第二步都是用除法,
4、小结:其实,有很多数学问题都能用多种方法解答,虽然解法不同,但目的却是一样的。所以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应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选取相应的信息、选用自己喜欢的、容易理解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但不管用什么方法算,我们都应该弄清楚每一步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并正确写出单位名称。像今天所学的这类问题,在解题时我们可以用连除,当然有的时候也可以用先乘后除的方法来解决。
5、指导看书,梳理知识
(1)独立阅读教材P100例2,然后同桌互相说说每一个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2)质疑提出自己还不懂的地方。
6、现在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吧!
三、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把问题和相对应的算式连起来
学校有3层教学楼,每层8个教室,一共安装了168台风扇。
①平均每层安装风扇多少台? 3×8
②平均每个教室安装风扇多少台? 168÷3
③一共有多少个教室? 168÷3÷8
2、(课件出示:P100 做一做:)看,这是我们在活动中为家长、同学们准备的杯子,你能帮忙解决吗?
3、(课件出示:P103 第10题)请你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下面这两题生活中问题?
(1)请看图,从图中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做在练习纸上。
(3)反馈:方法一:9600÷2÷4=1200(千克)
①你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列式?
(我是先算:每辆车要运几千克,再算:每辆车每次装几千克。)
②(9600÷2表示每辆车装几千克,再除以4表示每辆车每次装几千克)
③还有其他方法吗?
方法二:9600÷4÷2=1200(千克)
①说说你的想法?(我是先算:2辆车每次运几千克,再算:每辆车每次装几千克。)
②还有其他方法吗?
方法三:9600÷(4×2)=1200(千克)
①你是想法是?(我是先算:2辆车一共要运几次,再算:每辆车每次运几千克。)
小结:我们班同学非常聪明,能想出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4、P105 第14题:
5、选择正确答案序号
小红和妈妈浇了一共浇了192棵小树,小红浇左边的3排小树,妈妈浇右边的3排小树,平均每排小树有多少棵?
A、192÷(3×2) B、192÷3÷3
6、拓展练习
在短短的时间内,我们不仅学会正确获取信息,而且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你还有疑吗?
1)、补充条件、问题:变成连除数学问题
学校图书室有126本新书,平均放在3个书架上 , ?
(1) 补充每层放几本,每个书架有几层?
(2) 补充每个书架有几层,每层可以放几本?
(3) 问题解决。
2)①请联系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根据算式:36÷4÷3 240÷6÷2编出一道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互相检查。比一比谁编得合理。
如:医生给小明开了36片药,连吃4天,一天吃3次,每次吃几颗?…
②或者是:编题、解题。
请联系生活中的一些事情,用240、6和2这三个数数编出一道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然后独立解决,互相检查。
如:学校把买来的240本图书分给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2个班。平均每班分得图书多少本?……
③反馈:哪组愿意先来汇报一下?
四、总结: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用连除的方法解决问题,用连除方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往往有不同的算法,我们在解题时只要用其中的一种方法解决就可以了。解答时,我们可以先根据两个有关的条件求出一个中间问题,再根据中间问题求出要求的问题。
希望你们以后学会观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问题,解决问题。
五、板书: 解决问题
方法一: 方法二:
先算:平均每大组有多少人? 先算:一共分了多少个小组?
60÷2=30(人) 5×2=10(个)
再算:平均每个小组有多少人? 再算:平均每个小组有多少人?
30÷5=6(人) 60÷10=6(人)
综合算式:60÷2÷5 60÷(2×5) 60÷5÷2=6(人)
=30÷5 =60÷10
=6(人) =6(人)
练 习 单
1、P100 做一做:
2、P103 第10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 P105 14、
4、拓展练习(1) :补充条件、问题,变成连除的数学问题
, ?
5、拓展练习(2) :编题、解题:
联系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根据算式 : 36÷4÷3或240÷6÷2
编出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的题目。
比一比谁编得正确、合理。
编题:
算式:
编题:
算式:
编题:
算式:
6、堂上作业:
(1)完成P105 第15、16题
(2)完成P103 第13、11、12题
篇14:解决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
《 解决问题 》(开发型)
教 师 李海娟 学 科 数学 执教班级 一(5)、(6)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 教学地点 班级
教学内容 课本19页
教学课时 第 课时 教学课型 新授 是否集体备课 否
教材
分析
教学
目标 初步懂得从教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
重点 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教学
难点 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教学
准备 课件
预设过程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课前让学生背诵语文课文《柳树醒了》
师:哇,小朋友背的真有感情,老师好象真的看到柳树醒了的样子,长出嫩绿的叶子,小花小草也醒了,争着要长大,因为--春天来了。春天的公园特别美丽,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课件演示)。哇,好热闹!小朋友们正玩得开心!你看到他们在玩什么?生:丢手绢、捉迷藏、踢足球
(师指着一处问)师:这边的小朋友在玩什么游戏?
生:捉迷藏新课标第一网
师:我们走近看一看。(放大图片)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
①藏起来有7人,找的有6人,
②13个同学捉迷藏,这里有6个人,
③13个同学捉迷藏,藏起来7人,
(学生说,老师板书)
师:我们先来看第一条信息,根据这个信息,你能提什么问题?
生:一共有几个人在玩捉迷藏游戏?
师:问的真精彩!掌声送给他!(这里应该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使板书更完整)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生:13个人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7+6=13
师:为什么用加法?
生:因为求一共有几个小朋友xkb1.com
师:谢谢你帮老师解决了这个问题,老师知道了,原来这里有13个小朋友玩捉迷藏游戏。像刚才这样,请小朋友根据第二条信息,也来提个问题,然后想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同桌两个人互相说一说。(在这里老师应该总结怎么将一个问题完整的解决,将要点讲清楚)
学生互相说、提问。
师:好,++同桌已经说好了;++也好了。哪两位同桌起来说一说?根据第二条信息,能提什么问题?怎么解决?
学生提问并解决问题。列出算式。
师:第三条信息,谁来提问?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回答。
师:大家看,这3个问题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师小结:同样的活动,我们既可以提出用加法解决的问题,也可以提出用减法解决的问题。为什么有些用加法,有些要用减法?
学生思考。
生:因为问题不一样
师:对,我们的问题不一样,所以解决的方法也不一样。(这里,老师的小结过于笼统模糊,没有将解决问题的关键讲清楚。应该告诉学生,条件是什么,让学生理解了条件,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什么已经知道,什么还不知道,从而想办法把不知道的算出来,这才是解决问题。)
师:这幅图里还有些小朋友在玩什么游戏?
生:丢手绢、踢足球www.xkb1.com
师:好,选一个你喜欢的游戏,提个问题,然后把解决这个问题的算式写在本子上,比一比,谁提的问题多?
生:我提的问题是……我的式子是……
学生反馈交流。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能够根据活动的信息提出问题,还把他给解决了,真棒!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解决问题
师:要解决问题,我们先要干什么?
生:找出信息
师:然后呢?
生:提出问题
师:最后再把式子列出来,把问题解决。
3、师:动物园的问题解决的这么好,那生活中你能解决哪些问题?想一想
学生回答。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配合着图片,老师绕有兴趣的背诵《柳树醒了》,学生课文背的很有兴致,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他们最熟悉的,也是最感兴趣的郊游活动场景,创设了一个好的开端。让学生在观察的同时,教师铺垫了更深层次的更能引起学生兴趣的一个数学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今天的学习重点。)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 第十课时:确定起跑线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 第二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第四课时:分数混合运算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 第二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第三课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 第六单元扇形统计图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1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
★ 四、统计制作扇形统计图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导学案(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2-3)
【第四课时: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一)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精选14篇)】相关文章:
(1)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教学计划(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2022-06-02
《分数乘整数》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2023-05-11
课题:《一个数除以分数》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2023-03-30
第二课时:折线统计图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2022-10-16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区分比和比例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2023-03-01
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2022-11-21
老人与海鸥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2023-05-22
《为人民服务》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2023-03-21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2022-10-24
《分数乘整数》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2024-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