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 治水必躬亲 教案(八年级上)

时间:2023-08-02 07:42:28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二十五 治水必躬亲 教案(八年级上)(集锦16篇)由网友“奔跑东子”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二十五 治水必躬亲 教案(八年级上),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二十五 治水必躬亲 教案(八年级上)

篇1:治水必躬亲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通过正反对比论述观点。

2、认识海瑞这一人物形象。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文言大意。

2、难点:论证方法的运用。

[教学时数]

一教时

一、导入

1、作者简介

钱泳,清代江苏金匮人。工诗,善书画,著有《履园丛话》《履园谭诗》等。

2、海瑞简介

海瑞,明广东琼山人。明代嘉靖举人。曾上疏批评世宗迷信道教、不理朝政等事,被逮入狱。世宗死后获释。力主严惩贪污,病逝于任上。谥忠介。著有《海瑞集》。

二、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停顿。

三、疏通文意

弄清主要词语意思。

执一:固执一端,不知变通。泥于掌故:拘泥于古代的典章制度。

妄意:随意。相度:观察和测量。咨询:访问,征求意见。

穷其致:彻底摸清情况。穷:追究到底。致:事理。

躬历山川:亲自登山涉水。胼胝:手脚因劳动而磨成的茧子。

布袍缓带:指轻便服装。缓带:宽束衣带。

远嫌而避怨:远远躲开嫌疑,避免抱怨。

参考译文:

治理水患的方法,既不能固执不知变通,拘泥于古代的典章制度,也不能随意相信别人的话。原因是地形有高有低,水流有快有慢,池塘有深有浅,河流的形势有弯有直,不经过观察和测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实情况,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情况,因此必须亲自登山涉水,亲自辛劳,不怕吃苦。

从前海瑞治理河流的时候,轻装便服,冒着风雨,在荒村乱流中间来来往往,亲自发给民工钱粮,一厘也不克扣,并且随同的管理差役也不曾横索一文钱财。必须像这样,才能做成事情。如果贪图安逸,害怕辛劳,计较私利,忘记公益,只想远远地躲开嫌疑,避免抱怨,那么事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就办不好了。

四、理解内容

篇2:治水必躬亲

第二段,以海瑞为例,说明治水落石出但要躬亲,而且要清廉。这段先从正面说海瑞治水不但躬亲,而且清廉。后从反面说,如果海瑞不吃苦,想谋利,怕得罪人,那么水利肯定办不好。

五、探究

家喻户晓的海瑞,在你的心目中是怎样一个形象?读了课文之后,你对这个人物有哪些新的认识。

明确:海瑞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个清官,他为民请命,清廉公正,力主反贪,刚正不阿等等。课文中写他躬亲治水,不畏艰辛,为民着想,清正廉洁。

五、小结

课文论述躬亲是治水的必要条件,强调亲自登山涉水察看水情的重要性,通过正反对比深刻地指出治水与利和义之间的关系。道理简明,论据确凿,令人信服。

六、布置作业

篇3:《治水必躬亲》教案设计

《治水必躬亲》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课文论述躬亲是治水的必要条件,强调亲自登山涉水察看水性的重要性,通过正反对比深刻地指出治水与利和义之间的关系。道理简明,论据确凿,令人信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并理解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2.了解文学常识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3.培养学生的文言诵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学习正反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进一步了解海瑞其人其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不只是治,做任何事都要“躬亲”、“清廉”的道理,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1.治水必躬亲的道理。

2.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交错使用整句和散句。

难点

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教学突破

导读解析一、二段的关系,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在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整句和散句的表达作用,最后能流畅地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安排课前预习,收集海瑞或他人治水的资料运用多媒体作为直观教具。

学生准备

课前借助工具书预习课文中的字词,收集海瑞资料,了解其人其事。

教学步骤

(1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1.导入新课,文题解析。

2.整体感知,文意点拨。

3.启发引导,研读课文。

4.质疑问难,难点商讨。

学生活动

1.了解大禹、海瑞,明确写作背景。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句翻译。

3.踊跃回答,分析课文结构。

4.联系实际,挖掘课文主旨。

篇4:治水必躬亲读后感

治水必躬亲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治水必躬亲》这篇文章,受到很大启发。它让我懂得了“不亲身查看,就不知道实际情况;不亲自询问,就不能彻底了解事实真相”这个道理。

《治水必躬亲》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治水既不能固执地采用一种方法,也不能随便听信别人说的话。因为地势有高有低,水流有急有缓急,河流的积水有深有浅,河流有曲有直,不亲身查看,就不知道实际情况;不询问,就不能彻底了解真实的底细,所以,一定要亲身经历、亲自查看才有发言权。

生活中有很多因为不知道实际情况而引发的小矛盾。有一天,我下课上完厕所回到教室,发现我同桌正用一支自动铅笔写字,那支自动铅笔和我的自动铅笔一模一样,我上前一把就夺了过来,并问她:“你为什么要拿我的铅笔?”同桌大声争辩,说她没有拿我的笔,还嚷嚷着让我还给她的笔,显得很委屈,旁边围来了很多人。我大叫:“胡说,这就是我的笔!”她的眼红了,这时,有人报告了老师。我不管,自顾自地打开文具盒,发现我的自动铅笔安然无恙地躺在那里。我猛然醒悟过来,脸带愧色赶紧把笔还给她,并说“对不起”,可她不但没有停止哭泣,反而因为委屈,哭的声音更大了。我也很后悔了,要是我在和她吵之前检查一遍文具盒不就行了吗?我多么希望我不再这么鲁莽了呀!这时老师走了过来,以我欺负女生为名,罚我抄23课5遍,天呀!要抄5遍!我在心里发誓以后再也不鲁莽了。()

篇5:治水必躬亲课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说出文言实词和虚词在句中的意义

2、能说出治水必躬亲的道理

3、学习摆事实,讲道理和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对“治水必躬亲”这一基本道理的理解。

2、难点:理解文言实词和虚词在句中含义的基本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通过对话来促进相互间的交流和沟通,它不仅可以增进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而且还能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由此可见对话的作用很大。

其实,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对话方式。我们可以和文本对话,与同学对话,与老师对话,还可以与现代媒体对话。今天我们就通过对话这种学习方式,学习古人钱泳的'一篇文章,这就是《治水必躬亲》。大家可以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文本,例如可以诵读,可以默读,也可以几个人组成一个小组一起朗诵等,要求能读通顺。

二、与文本对话,解读文本

与课文对话,利用旧知,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尝试读懂、理解文章,将自己不懂的字词语句作出标记。

三、与同学对话,释疑解难

与小组同学对话,交流自己对于文章字词以及内容的理解,互相合作,解答疑难。将小组合作依然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

四、与老师对话,交流心得

五、与生活对话,理解文意

1、叙述故事

要求学生讲述古今几个有关“治水”的故事,并且能够做到故事情节完整,叙述重点突出。如:鲧治水、大禹治水、西门豹治水、李冰治水、历史上中华民族治黄等等。

2、比照分析

要求学生结合故事,对照文本,理解治水必躬亲的道理。

(结合所讲的故事是重点,在评述故事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主题。如:鲧治水不成,因为他执一、拘泥于“水来土掩”的掌故,未能躬历山川,亲劳胼胝;李冰修建都江堰虽然是堵水,但他成为造福后人的功臣,这是因为他知山知水,知情知势。大禹治水能躬历山川,亲劳胼胝,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三过家门而不入……在具体事例中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六、援疑质理,掌握方法

“治水必须躬亲”,文章是怎样阐述这个问题的呢?

(明确摆事实,讲道理是最基本的论证方法,也是本文所采用的方法。同时引导学生结合对历史上不同治水人物的正反方面的评价,引导学生关注文章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七、拓展延伸

家喻户晓的海瑞,在你的心目中是怎样的一个形象?读了课文之后,你对这个人物有哪些新的认识?

八、作业

请同学以“治学必躬亲”为题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300字左右的片段,阐明治学也要躬亲的道理。

通过仿写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无论做什么事情躬亲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进一步加深对文章写作方法的感悟——能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篇6:治水必躬亲课件

研习1、作者认为治水成功必须要避免哪些不良现象?

答:执一,泥于掌故,妄意轻信人言;

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

研习2、作者认为“事举”、“水利兴”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答:躬亲、清廉。

研习3、请结合文章简要谈谈作为领导者,海瑞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

答:从“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可看出海瑞是一个躬亲治水、不畏艰辛、为民着想、清正廉洁、以身作则、严律下属的人。

研习4、文中作者用了多种论证方法来证明“治水必躬亲”这一观点,请结合文中具体内容列举一例加以说明。

答:事实论证:列举海瑞治水的例子,具体直观地论证了“治水必躬亲”的道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性。

正反对比论证:例列举海瑞治水最终成功的事例,与“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做对比,突出了治水必躬亲的道理。(任选一种)

研习5、对文中“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中的“如是”作解释,并指出“是”指代文中哪些内容。

答:像这样。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研习6、课文举“海瑞治水”的事例说明了什么道理?我国历史上治水的名人很多,你还能举几个吗?

答:做任何事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举例:李冰父子,孙叔敖,范仲淹,王安石,西门豹。

研习7、海瑞墓室后扩建了“扬廉轩”,亭柱上刻有海瑞的两幅对联,其一是“三生不改冰霜操,万死常留社稷身”,请结合你所了解的海瑞,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海瑞一身正气、清正廉洁、大公无私。

研习8、主题思想:

本文论述了治水必躬亲的道理,说明只有躬亲清廉才能治好水。

研习9、段落分析:

第一段:先说明治水要防止的现象,然后论述治水必躬亲的原因。

第二段:以海瑞为例,说明治水不但要躬亲,而且要清廉。论证方法:采用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先正面说海瑞治水不但躬亲,而且清廉。再反面说如果海瑞不吃苦,怕得罪人,那么水利肯定办不好。

研习10、第二段就治水问题作者讲了两个方面,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这两个方面的结果,并用自己的话概括造成这两种结果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举”是因为海瑞能深入实际不畏艰辛,清廉治水。“不举”是因为好逸恶劳,贪财求利,不听取正确的意见。

研习11、为什么说治水“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用课文原句回答。

答: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

研习12、海瑞当年是如何治河的?请用课原话回答。

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研习13、海瑞是一个廉洁奉公的清官,也是一个身体力行、操劳奔忙、造福百姓的实干家。下面这些句子,分别表现了海瑞哪些方面的品质?

答:①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为真实、全面地了解情况,不辞劳苦、事必躬亲。

②亲给钱粮,不扣一厘……廉洁奉公、造福百姓。

篇7:《治水必躬亲》阅读及答案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泥于掌故( )

(2)非咨询不穷其致( )( )

(3)势有曲直( )

(4)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 )

(5)不可执一( )

(6)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

(7)冒雨冲风( )

(8)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

2、与“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

B.送孟浩然之广陵

C.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D.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

3、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是( )

A.治水/必躬亲

B.泥于/掌故

C.昔/海/忠介治河

D.而随官人役/未尝/横索一钱

4、翻译下列句子。

(1)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海忠介”即_________,是_________(朝代)曾骂过皇帝的清官。第二段,运用了_________论证方法,,阐明治水不但要________,而且要_______的道理。还用了_____论证方法,先从____说海瑞治水不但要躬亲,而且要清廉,后从____说如果不躬亲,不清廉带来的后果是“ _________”。

篇8:《治水必躬亲》阅读及答案

1、(1)拘泥

(2)彻底摸清,追究到底;事理

(3)河流的'形势

(4)因为;亲自

(5)固执一端,不知变通

(6)这样

(7)顶,形象的描述在大风大雨中行走的艰难

(8)好,成功

2、C

3、C

4、(1)如果不经过观察和测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实情况,如果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情况。

(2)因此必须亲自登山涉水,亲自辛劳,不怕吃苦。

5、海瑞;明;事实论证;躬亲;廉洁;正反对比;正面;反面;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篇9:治水必躬亲原文翻译

注释

⑴[治水必躬亲]选自《履园丛话·水学》,作者钱泳,清代人;海瑞,明代人。(上海古籍出版社《续修四库全书》本),题目是编者所加的。[躬亲]亲身。

⑵[治]治理。

⑶[法]方法。

⑷[执一]固执一端,不知变通。

⑸[泥于掌故]拘泥于古代的典章制度。泥:拘泥。掌故:古代的典章制度

⑹[妄意]随意。

⑺[盖]表示原因的句首语气词,原因是。承接上文,表明下文就自己的观点发表议论。

⑻[潴(zhū)]水停聚的地方。

⑼[势]这里指河流的形势。

⑽[相度(xiàng)(duó)]观察和测量。

⑾[情]真实情况。

⑿[咨询(zī )(xún)]访问,征求意见。

⒀[穷其致]彻底摸清情况。穷:追究到底。致:事理。

⒁[是以]因此,所以。以:因为。

⒂[躬历山川]亲自登山涉水。

⒃[胼胝(pián)(zhī)]手脚因劳动而磨成的茧子。

⒄[海忠介]海瑞,明代的清官,谥“忠介”。

⒅[布袍缓带]穿着轻便服装。缓带,宽束衣带。

⒆于:在

⒇横(héng)索(suǒ):横行勒索。

(21)计利而忘义:计较私利,忘记道义;计:盘算,考虑。

(22)远嫌而避怨:远远躲开嫌疑,避免抱怨。

(23)举:办事成功

篇10:治水必躬亲原文翻译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参考译文:

治理水患的'方法,既不能固执不知变通,拘泥于古代的典章制度,也不能随意相信别人的话。原因是地形有高有低,水流有快有慢,池塘有深有浅,河流的形势有弯有直,不经过观察和测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实情况,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情况,因此必须亲自登山涉水,亲自辛劳,不怕吃苦。

从前海瑞治理河流的时候,轻装便服,冒着风雨,在荒村乱流中间来来往往,亲自发给民工钱粮,一厘也不克扣,并且随同的管理差役也不曾横索一文钱财。必须像这样,才能做成事情。如果贪图安逸,害怕辛劳,计较私利,忘记公益,只想远远地躲开嫌疑,避免抱怨,那么事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就办不好了。

篇11:治水必躬亲精彩课件

治水必躬亲精彩课件

本文说明了治水要防止的现象,论述治水必躬亲的原因,再以海瑞为例,说明治水不但要躬亲,而且要清廉。治水必躬亲精彩课件,我们来看看。

一、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文中所讲述的道理。

2.理解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积累文言词汇。

3.学习文中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二、学习重点、难点:

1.掌握文中的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了解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三、教学设想:

本文是文言文,当以诵读为主,加强学生的文言语感,养成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习惯,因此在课堂上应重视文章的诵读和习惯的养成,重视文言词汇的积累。其次,文章短小精悍,脉络清晰,正反对比论证方法运用鲜明,因此,通过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了解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学生容易接受。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因地制宜,终将水患制服,被后世传为佳话。清官海瑞,他体恤民情,严惩贪官污吏,与包公齐名,被称为“海青天”。可同学们知道吗?他在治水上也颇有成就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海瑞治水的文章《治水必躬亲》(板书),看看他是如何治理水患的。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朗读课文(自主学习与合作)自由读,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去读,扫除文字障碍。

2、同桌之间互读互听,指出并纠正错误。

3、指名朗读并及时评价

4、集体朗读。

5、理解课文(培养学生养成“三看一查”的习惯)

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对照注释认真阅读课文(看课文,看注释)

试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有疑问的字词查找工具书(查工具书)

看课后的探究与练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6、合作交流

小组交流:将自学得到的成果在小组内加以展示。(小组互译、互评、互议,最大程度上理解课文。)

全班交流:组织学生翻译课文,学生评议,教师作适当的补充与归纳。

师生相互质疑,加深理解。

(三)研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正反对比论证)

1.请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完成下列问题:(投影显示)

(1)请在文中划出表示中心论点的语句。

(2)若治水不躬亲将带来怎样的'后果?为什么?(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3)文章以海瑞治水为例说明了什么道理?它是怎样证明观点的?

2.学生思考讨论,教师作适当补充。(完成板书)

课文第一段:文章开头一句,用两个“不可”,从反面强调治水不可固执一端;接着用“盖”领起下文,解释不可固执一端的原因,并用两个“非┅┅不┅┅”双重否定句式,强调治水必须观察、测量和广泛征求意见的重要性;然后用“是以”一句,得出结论,提出论点。

课文第二段:这一段先正面讲海瑞治水不但躬亲,而且清廉;接着从反面说,用假设论证的方法来说明不躬亲,不清廉带来的后果是治水不成。

(四)加强巩固:

1.反复诵读课文,争取当堂成诵。

2.完成“探究·练习”中的习题二。

(五)课后作业:

1.课后查阅有关海瑞的文章,进一步了解海瑞其人其事。

2.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难道只有治水才要躬亲吗?请谈谈你的感受。

(六)板书设计:

海瑞治水躬亲,清廉(正面)

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不躬亲,不亲廉,则治水不成(反面)

(提出论点)(摆事实,讲道理)

篇12:治水必躬亲阅读答案

阅读《治水必躬亲》,完成以下问题。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泥于掌故( )

(2)非咨询不穷其致( )( )

(3)势有曲直( )

(4)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 )

(5)不可执一( )

(6)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

(7)冒雨冲风( )

(8)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

2、与“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

B.送孟浩然之广陵

C.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D.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

3、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是

篇13:治水必躬亲阅读答案

B.泥于/掌故

C.昔/海/忠介治河

D.而随官人役/未尝/横索一钱

4、翻译下列句子。

(1)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海忠介”即_________,是_________(朝代)曾骂过皇帝的清官。第二段,运用了_________论证方法,,阐明治水不但要________,而且要_______的道理。还用了_____论证方法,先从____说海瑞治水不但要躬亲,而且要清廉,后从____说如果不躬亲,不清廉带来的后果是“ _________”。

【答案】

1、(1)拘泥

(2)彻底摸清,追究到底;事理

(3)河流的形势

(4)因为;亲自

(5)固执一端,不知变通

(6)这样

(7)顶,形象的描述在大风大雨中行走的艰难

(8)好,成功

2、C

3、C

4、(1)如果不经过观察和测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实情况,如果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情况。

(2)因此必须亲自登山涉水,亲自辛劳,不怕吃苦。

5、海瑞;明;事实论证;躬亲;廉洁;正反对比;正面;反面;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篇14:治水必躬亲原文及翻译

治水必躬亲原文及翻译

原文: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pián zhī)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hèn)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译文:

治理水患的方法,既不能固执一端,不知变通,拘泥于古代的典章、制度,也不能随意相信别人的话。因为地势有高有低,水流有慢有快,水塘有浅有深,河道有弯有直。不经过观察和测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实情况,不经过探访就不能彻底摸清它的情况。因此必须亲自登山涉水,亲自劳动不怕吃苦。

从前海瑞治理河流的时候,轻装便服。冒着风雨,在荒村乱流中间来来往往,亲自发给民工钱粮,一厘也不克扣,并且随同管理的差役也不曾横行勒索一文钱财。必须要像这样而后才能办成事情。如果贪图安逸而害怕辛劳,计较私利忘记公益,只想远远躲开嫌疑避免抱怨,那么事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就修不好了。

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钱泳

原名:钱鹤

字号: 字立群,号梅溪居士。

时代:清代

简介:钱泳(1759-1844),金匮(今江苏无锡)人。工诗,善书画,著有《履园丛话》《履园谭诗》等。尝客游毕沅幕中。工篆、隶,精镌碑版,作印得三桥(文彭)、亦步(吴迥)风格。有缩临小汉碑,集各种小唐碑石刻行世。其后扬州江人骥,得其残石数十种,俞樾言之梅小岩中丞,出白金百两,嵌之杭州诂经精舍之壁。惟诸碑中伪字甚多,泳未能——正之。画山水小景,疏古澹远。有仿赵大年柳塘花坞图,藏故宫博物院。著履园丛话。卒年八十六。

钱泳出身于名门望族却不事科举,这到底是因为家里有钱,不用稻粱谋,还是因为个性使然,已无史料可查。这在今天也有点不可思议。这就像孩子能考大学却执意不考。也许正因为如此,钱泳才会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不人云亦云,也才会年过八秩仍著述不辍,身后留名史册。

早年客居毕沅幕僚。工篆、隶,精镌碑版,“作印得三桥(文彭)、亦步(吴迥)风格”,终其一生以访碑、刻帖、著述为乐,齐学裘《见闻随笔》云:“钱梅溪能诗,工书,缩本唐帖,至其分书,一味求媚,不求古雅,名虽远播,终不近古”。嘉庆二年(17)二月完成小楷《昼锦堂记》。晚年时用八分书写《十三经》,因过度劳累而中辍。著有《履园丛话》、《履园谭诗》等。

篇15:《治水必躬亲》教学设计

《治水必躬亲》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和停顿,通过注解理解文章大意。

2.掌握文中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了解一些固定的文言句式。

3.学习本文通过事实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4.认识海瑞这一人物形象。

教学步骤:

一、导入:中国历来就是一个多水害的国家,也正因此,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些治水的'佳话,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因地制宜,终将水患治服。 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人——海瑞。同学们了解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体恤民情,严惩污吏,被称为“海青天”。)可同学们知道他在治水上也颇有成就吗?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停顿。

1.老师范读。

2.听读要求:听准读音和停顿。

3.找个别同学朗读,其他同学帮助纠正读音和停顿。

4.两个一组朗读,继续纠正读音和停顿。

三、借助注解,疏通文意。

1.两个同学一组,对照注解和自己的理解疏通文意,互相纠正,疏通不了的,记录下来,准备质疑。

2.质疑,大家讨论解决。

3.找学生口头疏通,其他同学帮助纠正。

四、再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文中画出表示中心论点的语句。(用文中原话回答)

2.若治水不躬亲,会带来什么后果?为什么?(用文中原话回答)

3.文章两段文字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五、探究拓展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难道只有治水才要躬亲吗?请写一篇短文论证一下干什么还要躬亲?

六、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朗诵可望而不可课文,能够背诵下来。

课后学习:

1.背诵课文。

2.书面翻译全文,继续整理文言字词。

篇16:治水必躬亲阅读训练及答案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1.对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既不可执一(掌握一种方法) B.泥于掌故(古代的'典章制度)

C.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横行勒索)D.远嫌而避怨(远远躲开嫌疑)

2.下列加粗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 B.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C.庭下如积水空明 D.全石以为底

3.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语句的意思。

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提出了治水必须(用原文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要想使水利“兴”,治水的官员除了“躬亲”以外,还应怎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D

3.不经过观察和测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实情况,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情况。

4.躬历山川,亲劳胼胝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

其致

5.廉洁、不怕艰辛、不怕得罪人

二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工作反思

二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反思

八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教案

《墨池记》教学卡片:自读练习教案教学设计

练习二(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第五单元教案5

《练习4》的教案教学设计

古人云诗必穷而后工阅读答案及翻译

七年级政治同步练习《身边的诱惑》测试题

小学语文练习测试题

二十五 治水必躬亲 教案(八年级上)
《二十五 治水必躬亲 教案(八年级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二十五 治水必躬亲 教案(八年级上)(集锦16篇)】相关文章:

五上第二单元教案2023-04-10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教学工作反思2023-05-22

《杨震暮夜却金》的扩写作文2023-05-30

人教版数学六上第五单元教学设计2023-08-12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2022-11-09

小学生寒假作业答案2023-03-06

高中教师教学座右铭2022-04-29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2022-10-02

公开课课件2023-01-01

初一年级的作文2023-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