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论文(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教学论文)(共19篇)由网友“凉面宿傩”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习作论文(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教学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篇1:习作论文(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教学论文)
厚 积 薄 发
--习作教学之管见
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难教,学生习作难字当头,我们教师在积极地探寻和尝试,力图改变这一现状。提高学生作文质量是很难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长期的积累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就存储不了丰富的语言词句,就谈不上良好的语感、生动流畅的表达;没有积累,就不能在大脑有效存储自然景象、人文景观和人生的历练,就不能积累丰富的体验和习作素材,以致于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没有积累,就不能真正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那么怎样促使学生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抓好积累,厚积薄发呢?
一、阅读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由选择阅读材料。教师指导学生要充分地阅读课内外读物。课内外读物可拓展课程时空,它打开学生的视野,把过去、现在、未来的有关知识浓缩在一起,供学生阅读,它跨过地域的界碑让学生占有人类的全部精神财富;它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发现,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在读中充实自我,在读中积淀,在读中丰富自己的语言,在读中领悟写作的技能。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会发现,语文成绩好、习作能力强的孩子,阅读量一定较高。习作能力差的孩子让他多读多思,习作能力慢慢就上去了。因而我们语文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培养兴趣,形成习惯。很多学生知道阅读能有效地提高自身素养,但大部分学生并不知道主动去阅读积累,只是把阅读当成老师布置的一项作业任务。为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体验到阅读的重要和乐趣,可采取一些教学措施,比如词句接龙游戏,精彩句段大比拼,读书讲故事、朗诵会等。鼓励学生从自己最感兴趣的故事书看起,把印象深刻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开办“你知道吗”的趣味信息交流会,交流学生从书上学到的趣味知识信息。在阅读内容的吸引和活动的指导和促进下,学生就会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爱好阅读的习惯。
2、引导阅读,内化知识。可采用教师推荐,学生推荐的方法引导学生选择好的书来读。要引导学生阅读健康有益的书籍,并且能内化阅读知识,这是阅读积累的关键。一本好书不一定对孩子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但一本坏书很有可能毁掉孩子。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增强学生对不健康书籍的抵御能力,并形成一种对阅读内容摒弃的态度,正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学生读书积累并不是读书的目的,目的是让学生从有益的书籍中学到知识,能把书中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可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日记,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交流读后感、读书收获和读书方法,进行好书推介。这些活动能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形成正确的阅读态度和习惯,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丰富习作素材,并从文章中获得表达的技能。著名作家路遥,他曾花了一年的时间专门阅读以人民日报为主的报纸,后来才创作了著名的小说《平凡世界》。可见阅读积累对写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古人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二、生活积累
叶圣陶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施开放式教学,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多留心、多观察、多思考、多动笔。让他们在生活中经历风雨,感受人生的苦涩与甜美;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用脑子想,用心灵感悟,用口述说、交流,用笔记录倾诉。习作教学要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拓展教学时空,使习作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把社会生活提供给学生了解和体验,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使他们不断领悟人生的意义,知道人应该如何做人、做事,使他们在与世界的沟通中感受生命的崇高,精神世界与习作内涵日益丰富起来。
1、学会观察,主动积累。生活教会学生思考,生活给予学生创作的广阔空间,生活丰富了学生的体验和情感,生活充实了学生习作内涵。然而学生如果对身边的人与事,景与物无动于衷,熟视无睹,其习作素养是得不到有效培植的。不会观察就不会作文,这就需要老师启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在生活中观察发现,培养他们善于观察思考、乐于表达的习惯。我带领学生游赏校园,指导学生掌握有重点、有顺序,注意细节,用观察加联想的观察方法去观察校园景物,并表述出景物的特点和自己观感,还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保持留意周围的人与物的注意力,把学到的观察方法予以运用,在大脑中积累生活万象,丰富习作源泉。
2、多写多练,练笔积累。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观后感、读后感、读书笔记、片断描写、内心独白,表述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指导他们在学习中认真完成单元习作,并积极进行一个个小练笔活动;在口语交际及日常生活中,围绕一个个话题,注重有条理有重点的表达交流,说写结合。鲁讯说:“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写作是一种需百般锤炼才能具备的能力,必须在反复的写作实践中体味、揣摩才能获得写作的技能。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滴水穿石,熟能生巧。只有多写,坚持多种形式的练笔,才能实现由量变到质变,才能下笔如有神。
总之,写好作文的根本在于多读多积累多练习,厚积薄发。只要学生有博览群书的兴趣,有爱好动笔的习惯,学会一些观察和写作的方法,积累了一些素材,锤练好扎实的习作技能,就能在作文时笔随意欲,内容应笔而生,无话变成有话,不会写变为会写,千篇 一律变为百花齐放,万芳争艳,学生习作水平自然就会提升,使学生习作不再难作,作文教学不再难教。
[习作论文(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教学论文)]
篇2:花开无语(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教学论文)
夏天是花开的季节,虽然炎夏即将过去,但那些花开的精彩依然会感动我们。如果把在座的各位比作花的话,那么在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日子里,我们都会在**学校这片沃土上尽情绽放,只不过每朵花开的时间和方式不同而已。今天我把这份材料的题目定位《花开无语》,愿和大家一起分享一年来我工作中的喜怒哀乐,一年来我的工作得到了上至领导,下到同行的大力帮助,在次我一并表示我最衷心的感谢!期待大伙能一如既往给我指导和帮助!谢谢大家!
(一)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首先应该反思过去,这就不能不提到期末考试成绩,昨天看到成绩单,心里感觉那时意料中事--考得肯定不理想,有些自责;但又觉得是意料之外的事--怎么会如此糟糕?还有些不服气。这一矛盾的心理只能说明一点:工作,仍将继续努力!去年接班时我就不太乐意,因为57班是全校出了名的捣乱班,可是领导一直鼓励我,面对他们的信任我别无选择,更何况我还年轻,和这样一个所谓的乱班共同成长,我想我会比别人收获更多,事实也证实了这一点。回顾过去的做法,我认为有几点值得一提:
1、坚持以德育为首,狠抓学生的养成教育。树人先树德。针对本班部分学生思想出现躁动,课上讲话多的现象,我及时将“行成于思毁于随,业精于勤荒于嬉”名言张贴在墙报,并借学校组织的“我为梦想在行动”活动的东风,正确有效地引导学生制定小目标,将“言必行,行必果”作为日常警言,督促学生努力达成目标,有效地改进了落后学生的不良习惯。
2、规范学生行为,小到书写行走,大到听课做作业,我都和学生共同制定具体的措施,并身体力行给学生做榜样,比如我要求学生书写统一用钢笔,我批改作业时也一直坚持用钢笔批。在这方面我坚持原则,对不规范行为绝不姑息。升国旗列队时,校长总表扬我们班纪律好,这是我和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3、严慈相济。真心从心里关爱学生,对有生的骄傲自满情绪给予适当的挫折教育;对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则给予更多的鼓励与帮助。在尊重爱护学生的前提下,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不放松,不迁就,如此放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给我顺利开展工作做了铺垫。
4、培养班干部。接班时由于情况不明,一直沿用旧的班干部,当摸请本版大体情况和学生具体轻况后,我对学生加以分析,选择那些有威信有能力全面发张的学生做班干部,另外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有锻炼的机会,我又采取“短期该选制”及“值日班长制”。但由于种种原因,这方面做的还不够扎实,以至于很多制度成了摆设。
5、踏实教学,创新教法。
(1)、我的信念是:不打无准备之仗!57班学生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大多数,尖子生相对少,讲得太深照顾不到全体。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可能取得明显的授课效果。在讲《鲁兵逊漂流记》一课时,由于教学难度大,我不的不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在备课上,在网上找了好多资料并进行筛选,课堂上和学生分享,降到一般时我在电脑商播放了一段视频,让学生观摩,教学效果十分理想,这或许就是昨天张老师在会议是那个说的“以学定教要从备课抓起”,这一理论在我教学中得到验证。
(2)、培优辅差是这个学期的重头戏。对于后进生我总是给予特殊的照顾,并制定具体计划和目标。我将这批学生分为三个组:第一组学生最大特点是“懒”,我在自习课上采取集体辅导,分配固定任务,不给他们偷懒的机会,让其发挥应有的水平:第二组学生最明显的特点是“弱”,即能力不强。 对他们我用更多的耐心适当引导,只要他们肯努力,成绩就有望提高;第三组学生及人们眼中的“最差生”,纪律松散,学习不认真,基础又不好,对其应该个别辅导,因为他们需要一个不受干扰的环境才可以静下心来学习,只要坚持辅导,这些学生的成绩会慢慢提高。
(3)、作业中积极创新。对31本日记我坚持每天亲自批改,并抽出一定时间来集中解决日记中的问题;而对31本练习。我就调动优生和有强烈表现欲的学生共同批改。然后复批;作文隔周一次,对于相对简单的作文我就放手让班里几个爱好写作的学生批改,当然在之前要对她们进行集中培训;没学完一个单元,我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以表格的形式进行总结评价此阶段的作业情况,还让家长参与其中,最后进行师评。这样不仅让家长即使了解孩子的学习动态,也给学生一定压力,督促自己规范做作业。
6、不足之处。
(1)、缺乏思考。一味地模仿和套用别人的成功经验,导致优秀教学经验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精讲多练”等一些先进经验不是适合于所有的课堂,不假思索地照搬结果可能以失败做代价!
(2)、华而不实,眼高手低。很多东西我想到了,也写到了纸上,可没落实。学生制定的小目标也确实提到了一些确实的问题,可没有坚持行动。步入阅读三步法,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人?读书计划真正践行的又有几人?
(3)、疲于应付。无论是管班还是教学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屡教不改的错误,对此我竟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只是疲于应付。
认识自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看到的只是表面的自己。虽不能以成绩论成败,但期末考试至少证明了一点:我是一块缺水的海绵,需要各方面的只是来充实自己,从不同的方面进行自我增值,从失败中总结,从失败中成长!
(二)心宽天地间 心静世间静
面对困惑我们庆幸的是在开学初,领导及时给我们传达是那攻击的先进理念,武装我们的头脑。下面我和大家交流会议的内容,权做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两会一再强调的重点是:
1、四育素质教育。即健康、养成、责任、创新。
2、教育模式八字核心:阅读、体验、互动、巩固。
3、以学论教。六个改变。
(1)、由评价教学环节的完备性为主变为评价教学环节的合理性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为主。
(2)、由评价教师讲解的精彩度为主变为评价评价学生的参与度为主。
(3)、由评价课堂的活跃度为主变为评价每个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为主。
(4)、由评价教师的板书设计为主变为评价学生的作业笔记等练习为主。
(5)、由评价师生的交流互动为主变为评价学生的交流展示为主。
(6)、由评价教师的基本功为主变为评价学生的基本素养和能力为主。
整理会议笔记,我认为以下几点也需要我仔细学习和认真思考:
1、下一阶段如何推广有效的教学模式?
2、如何组织生本教研?
3、如何开展薄弱学科教学?
另外,对于会议内容,我感触最深的是:
1、思想引领,配合发展。把孩子由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
2、尊重人格,尊重差异。以学定教,让教学超越课堂;让知识超越课本;让学生超越教师。
3、逐步完善已有的教学模式,形成特色特点。
4、管理名言:成绩是盯出来的!
5、平时要善于积累教育智慧案例。
6、新型的教师观。
教师是一份职业,教学是一项专业,教育是一份事业!
学则了教师就选择了奉献。
教师要终身学习。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期末考试就是一种考验,无论成绩的高于低都体现了我一学期的教学效果,教育是一种高难度的工作,无论多苦,我的思考不会停止,我的努力不会停止,因为我相信“天道酬勤”的古训。“心宽天地间,心静世间静”,我愿以天地的心宽做教育;以止水的心静做教师。
花开,无语,但会留痕!有领导的大力栽培,有同事们的热情相助,有自己的不懈努力,在**学校这座花园里,风雨中的铿锵玫瑰,定然会不弃不馁无惧无畏!
8月23日
[花开无语(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教学论文)]
篇3:习作五(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教学设计)
课 题习作五 课 型 新授 第1、2课时
教 学 目 标 1、完成习作: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一位小伙伴的特点,也可根据所给材料进行合理的续写。
2.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重 点 分 析 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难 点 分 析 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 具 准 备 小黑板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交流谈话,激趣导入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交谈兴致很浓,都介绍了自己记忆中印象深刻的一个人。谈到了自己的小伙伴的特点。大家都有了强烈的写的欲望,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我们的小伙伴。
选材命题,明确要求
1.复习指导,范文引路
2.开启思路,确定对象。
3.题目举例,拓展思维:
《爱国的肥猫》写一个外号叫肥猫的同学的爱国事例。
《馋猫记事》写一个特别嘴馋的朋友。
试写初稿,进行修改
1.组织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指导学生进行自我修改
3.组织组内互读互改。
4、组织再次修改习作,抄写习作
优秀习作赏析
1、引导学生读自己的文章。提醒其他学生认真倾听。
2、师生共同评价学生所读文章,指出优点,点明不足。 1、听教师导入本课
2、复习《少年闰土》的写作方法,明确怎样写出人物的特点来:抓住人物的的语言 、行动、神态来表现人物,不仅可以把人物写活,而且能够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写得打动人心。
3.思考并回答问题,确定写作对象:我的写作对象是谁?他有怎样的特点?围绕这一个特点,可以用怎样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特点?这几件事情可以怎样安排顺序?
4.听教师例举范例,拓展写作思维
5.进行习作,
6.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7.组内互读互改。
8、朗读赏析,交流评议
A.每小组推荐一至两位同学,教师作适当调整,由学生朗读,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B.学生交流评议,重点注意是否写出了特点。
C.教师点评。
9、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清楚认真地抄写在作文誊写本上。
10、学生毛遂自荐,读自己习作中的精彩语段。提醒其他学生认真倾听。
11、师生共同评价学生所读文章,指出优点,点明不足。
教学反思
[习作五(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教学设计)]
篇4:德育节约从现在开始(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教学论文)
当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较以前有大幅度的增长,一般家庭的消费主要用在孩子身上,现在的不少孩子成了家中的“小太阳”,买东西大手大脚:要买品牌的衣服、高档的文具、广告中的新奇东西......有一部分队员对自己的物品不善保管,东西随处乱扔,;对待他人的劳动成果毫不珍惜,随手丢弃,一点都不会心疼。
让我们的目光聚焦这样一组镜头:
小卖部:许多男孩子挤在那里买方便面,只见他们买来后把包装袋拆开,取出里面的卡片,把整块方便面扔在一边,就比起谁收集的卡种类多。
教室里:讲台上放着几支不知道是谁捡到的铅笔,老师问了好几次,大家都说没有丢。卫生角的纸篓里,静静地躺着一些只用了一点或写了个错别字或只写了几个纸张。
如此种种,是我们眼中经常会看到的镜头,从这些看似简单的画面中,可以看出我们队员的节约意识相当淡薄,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正在竭尽全力用爱和物质为孩子铺设了阳光大道,在这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的孩子面临的将不是无知,而是比无知更可怕的对一些诸如浪费现象的熟视无睹。若是这样,我们的教育无疑是失败的。因此,在这个突飞猛进的知识经济时代,我想说:别忘了教育我们的孩子,让孩子具备最起码的节约意识和习惯!
节约,是对他人劳动的肯定;节约,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节约,是一种细节,举手之劳就能做到;节约,不是“小气”,不是“吝啬”。节约,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的精髓。
我们都知道,榜样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开展节约好习惯培养的活动中让“榜样”起到它应有的作用。我们让队员寻找书中的榜样、生活中的榜样、身边的榜样、讲榜样的故事。可以从网上、书上查找我国历史上名人生活节俭的故事:毛泽东的“一双棉布鞋”、朱德的“一根扁担”、周总理的“八个铜板”、雷锋叔叔的“一颗螺丝钉”,这些伟人的节俭故事震撼着我们队员幼小的心灵。再去找找身边的榜样,比如有的同学铅笔用到短得不能再用了还舍不得丢掉,当然,像这样的榜样大家可以找到很多,我们可以根据大家的推荐和事迹介绍,评选出我们班级的“节约之星”,使更多的队员有了学习的榜样,也使大家感到其实自己也能和他们做的一样好。
[德育节约从现在开始(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教学论文)]
篇5:美哉,语文!(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教学论文)
一堂生动的语文课,首先是一篇流淌着诗意的散文,它是浓缩的精华,其内在的人性美、自然美、韵律美令人咀嚼不尽。师生应共同徜徉于这个广阔的审美空间,尽情领略其美妙的神韵。
语言美
“培养文字能力”是我们语文教学最直接、最具体的目标。对一个教师来说,他不但要有又专又博的知识,还要有敏捷的思维和良好的语言素养。教学语言是在逻辑语言、科学语言的基础上提炼而成的、形象化的、优美动听的语言。教师如果运用这种审美化、情感化的语言去讲课,对学生来说,是一种熏陶,是一种享受,是一钟感染,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也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充分显示教学语言的美。
情境美
古人说:“披文以入情”,“情动而辞发”。有位老师说过:“一旦学生的认知活动能伴随着感情活动,那么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将更为丰富、更为深刻,也更为生动。”教师应引领学生沉浸于情境之中,从生活化、艺术化、人性化等各方面创新语文教学内容,使学生身在课堂而如入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一堂生动、活泼、充满魅力的语文课会让学生激情燃烧,真正体会到“大语文”的神妙境界。
思想美
叶圣陶先生说过“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语文,其实就是一块磨砺石,磨利我们常常生锈的思想,磨亮我们渐渐黯淡的感情,让学生在阵阵油墨的芬芳中感悟人生,领悟真理。古人说:“文以载道”,我们给予学生的,除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人格、修养、精神!
语文之美,叫你心智明晰,使你心神俱醉,让你心悦诚服。那些蹄叫的文字,会无数次唤醒你的良知。
我们的岁月流淌在语文中,我们的血液浸润在语文中。
一笔一划、繁间有序的语文丛林,异香弥漫,让我们别再拒绝这美丽的诱惑,走进来吧!
[美哉,语文!(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教学论文)]
篇6:习作教学的论文
关于习作教学的论文
目前,很多农村学校小学生习作还存在着编、抄、仿、背的写作方法。教师们认为:如果不这样做,学生自己写出来的文章总是内容贫乏、千题一式、千人一面,没有层次,更谈不上联想与想象。几年来,本人就学生兴趣作文进行探索,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肤浅的体会。
一、多鼓励,少批评,激发习作兴趣阅读不少学生作文,总觉得不尽人意。其实,如果仔细品尝学生习作,不难发现其中有很多优秀地方,只不过我们用成人的标准、个人主观意识去衡量罢了。作为教师,应该做学生习作的引路人,要充分挖掘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哪怕只有一句话,也应给予肯定,不要一味地戴上眼镜找学生的不足。多鼓励,少批评,可以让学生既尝到成功的喜悦,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达到“让我学”为“我要学”的目的。记得有一次,我让学生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竟然有一位同学写不喜欢我,虽然文采并不好,的确列举了我不少缺点。一般教师也许把这位学生大骂一顿,我却没有这样做,而是把他的文章作了认真修改,在班下表扬了他敢于正视老师缺点的胆量,还把这篇文章推荐到“小学生网上作文编辑部”发表了。从此这位学生写作兴趣便激发起来了,还经常把自己的作文交给我给他修改。
二、积极撰稿,消除“作文难”《黔江日报》科教周刊开辟了“学生时代”栏目,《今日教育》有“小学生天地”,网络上有“站”。鼓励学生积极向其撰稿,可以消除学生的`作文畏难情绪。在农村孩子眼里,写出的文章不被老师批评,就是最大的满足,撰稿,想都不敢想。一年来,我们不断从各年级学生习作中挑选作文推荐到《黔江日报》、《今日教育》、《小学生网上作文》。当一篇篇习作登上了《黔江日报》、《今日教育》,发表于《站》,贴进了学校的宣传窗,各班很快掀起了作文高潮,每天总有不少学生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的作文投向你的办公室。就本学期就有近二十多篇作文发表于不同报刊或网站。
篇7:如何认定一节好语文课(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教学论文)
如何认定一节好语文课
杭锦后旗 西城小学 马燕
内容提要:
一、虚假的美丽只能取悦一时,真实的精彩才能恒久的打动人心。要称得上好课必须是“上真课”。
二、好课是上到孩子们心里的课。
三、 好课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四、好语文课,教师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回归语文本色。
五、一节好课教师能为学生创设乐学氛围。
六、好课是折射出教师极高素养和极强基本功的课。
七、好课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八、好语文课“以读代讲”“读、说、写、演”巧妙结合。
九、好课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做到以人为本。
关键词:
好课 上真课 语文素养
引言: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同样的课有好多教法,那如何认定一节好语文课呢?现谈谈我的浅见:
正文:
一、虚假的美丽只能取悦一时,真实的精彩才能恒久的打动人心。要称得上好课必须是“上真课”
所谓“上真课”就是课前不打埋伏,不彩排,不掺水分,不对口型。
“上真课”需要“真上课”。所谓“真上课”就是以自己的学养和人格为背景,以自己的智慧与情怀为魅力,与学生对话,把课上到学生的心里。这样,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教学。只有个性化的教学才有个性化的学生。个性化的教学处处闪烁着不可复制的原创美和生命美的金辉。
“上真课”教师真教,学生真学。教师用真气教孩子求真知、做真人,拿出“真枪”解放一切禁锢、愚弄、戕害孩子心灵的“白区”,释放真情,唤醒与升华孩子内心中潜存的诸如亲情、友爱、感恩、敬畏、羞耻、怜悯等永恒的感情,并努力把教学的每一个细节都做精、做亮,把教学的每一个场景都缔造的刻骨铭心、经久不磨,把教学的每一个乐章都谱写得气势恢宏、悦目赏心,陶冶在场的每一个人。教师不粉饰门面,不丧心悬挂招牌,不谋求话语霸权,不追逐世俗功利,而对人类核心价值有着虔诚的尊奉,对道义和良知有着不懈的吁求,对“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有着坚强的守护。
二、好课是上到孩子们心里的课
把课上到孩子们的心里,在我看来,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其一,情感撞击;其二,心灵对话;其三,学会分享。
所谓情感撞击,首先意味着课堂是一种情感的课堂;其次意味着师生情感同时运动,相互碰撞,碰撞出创新的火花;再次意味着它是促使学习者以最佳心境投入到学习中的有效保证。真正意义上的情感撞击,将带给师生同品共享合作学习的愉悦,将带给师生曼妙丰盈的心路历程。
所谓心灵对话,它既是优秀课堂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又是艺术课堂教学的一种具体操作。只有师生彼此敞开心扉,话,谈清了;理,摆透了;情,交融了;心,贴紧了,哪有心声不能聆听?哪有心灵不能理喻?哪有心灵不能点燃?哪有心花不能怒放?
所谓分享,是双向的沟通。彼此的给予和共同的拥有。分享,意味着教师更多的唤醒,而不是灌输;更多的引领,而不是强制,更多的平等给予,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
所谓学会分享,首先意味着学会倾听,学会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学会用儿童的眼光看待世界。课堂上的倾听是师生心与心的碰撞,爱与爱的交流,情与情的融汇;是一种亲切的对待,一种由衷的信赖,一种美妙的心境。一个心情浮躁、功利熏心、心胸如豆、城府深藏的教师 ,由于缺少颖悟的耐心、适度的宽容、舒展的心灵、好奇的天真,他所能听到的只能是铜臭的撞击、生活的噪音,而不是学生真情的呼唤、心灵的呐喊。其次意味着学会欣赏。教师学会欣赏学生的本意在于欣赏学生的真。豪华落尽见真淳,铅华洗却见本真。真,是生命固有的本色;真,是生命美的极致;真,是每位教师永远值得欣赏的生命图画。在教学中欣赏,在欣赏中教学,教师就会变得胸襟开阔,气度恢宏,就会变得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就会变得心智灵慧、行为机敏,就会变得尊重多样性、珍视个性,就会变得习惯于“一个世界,多种声音“。
把课上到孩子的心里,是一种观念,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境界。它需要教师具有一种心胸宽广、乐观向上的气质;需要教师具有自尊、自信、自持的精神;需要教师具有一种关心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情怀;需要教师具有一种求实致远,质朴高雅的品味;需要教师具有一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
三、 好语文课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教师在课上不仅关注学生个性、情感态度、思想境界的发展,充分体现三个维度的整合,着眼点指向于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因此一节好语文课要做到以下几个关注:
1、关注学生,做到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
语文不只是知识能力,更是一门人学,“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是语文的逻辑起点和最终归宿。一节好课上,要贯穿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引领学生,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去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尤其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与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体现时代要求人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育人的价值,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强化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使学生从储存知识的容器状态下解放出来,学会关心,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关注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差异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教师必须关注差异、善待差异,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和主动意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个性,发现和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分层教学,区别指导,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创造和成功的机会,让绝大多数中等生发展的同时还让学有余力的优生脱颖而出,学有困难的学生学有所得,达到基本要求,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2、关注语言,做到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
“语文素养”的关键要素是语言,包括语言积累、语言理解和语言运用。小学阶段我们要从写字抓起,从阅读、写作做起,让学生能够正确识字,应用每一个词句,熟读背诵美文佳作;要引导学生善于表达自己的主观意志;要唤醒少年儿童的灵性和创造意识。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语言的感悟,理解,应用中捕捉、汲取前人留下的丰富的精神养分,滋养、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拓宽他们生命的宽度,锻造他们生命的厚度,发掘他们生命的深度,从而使他们建构起丰富的精神世界。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应多关注语言积累,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积累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好词好句的积累。二是读背过程中有关语言感受的积累。积累语言中所蕴含的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感。三是语言表达特点的积累。四是规范语言的积累。积累了语言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将积累的词句用于口语和习作中。
3、关注素养
素养是一种综合的涵养水平,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自然渗透和有机结合,需要教师的文化底蕴和修养水平。一节好课教师应不囿于语言文字本身,把学习的触角深入到其背后更为深厚的人文内涵。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注重学生读书、倾听、思考、合作、探究习惯的培养,以增进现代人文素养。
4、关注过程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产物。语文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质疑、合作、探究、解疑、交流的过程。学生的有效学习都要经历一个从少到多,从片面到全面,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学生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等。一节好课上,教师要赋予人文关怀,保护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热情鼓励和真诚赞赏引导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之中。教学过程首先要关注教师是否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有效组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起到组织者、引导者更多是参与者的作用。其次,教师是否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努力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再次,关注教师能否讲究一定的教学艺术,合理的安排课堂结构,时间安排科学恰当、信息反馈较为及时。
5、关注提升
语文课堂教学最忌讳“教与不教一个样”的平移式的教学模式,追求的是一种“变化”的状态。变化意味着对现状的改变,变化预示着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正是由于不断的变化带来语文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为了提升在课堂教学中应:其一,寻求文本创意补白。教材中的许多文章往往在该详处大段铺陈,该略处惜墨如金,有意无意地留给读者可以驰骋想象的空间。我们可以让学生把那些精炼的文字展开,细致地描绘具体的情形。文章的创意补白是对文章的二次加工,这样有力于读写结合,学生在领悟现有信息后推导出未知内容,拓展了思维空间。其二,与课外资源有机联系,包括文本资源、音像资源、乐曲资源、生活资源。教育学生搜集相关文本资料,从而提升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但拓展一定要适度,不要变成孩子的负担。其三,学生自我体验在先,课后教学在后。语文教学要“为提升而为,为提升而教,为提升而学”。一节好的语文课力求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6、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有些教师只注重朗读感悟和积累,而忽视学生自己的质疑问难,即从“一讲到底”、“一问到底”变成’“一读到底”。质疑是一种典型的主动学习,一节好课教师应激活学生思维,引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在解疑时以“疑”为线索组织教学,让学生边解疑边感悟。更多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与发现。因为学生并不是只有回答问题的权利,更有问的权利,问方能体现出学生的思考,方能体现出学生的智慧。我们应时时告诉学生,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胜过一个精彩的回答。“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著名教育家赞科夫也指出:“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最有价值的本钱。”要留给孩子沉思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放开自己的双手和大脑,让他们的思想与情感和文本内涵、生活场景去碰撞,去交融,去渗透。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引导他们主动的探求新知,促使其完成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一节好课必须突破“教师问,学生答”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变教师“自我设疑”为学生“主动质疑”从而形成“学生问,师生答”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聪明才智,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7、关注学法指导
课堂上学生不应满足于现成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会学习的关键。教法指导学法 ,让学生从具体的教学中接受学法的指导。这些读书方法的领悟与揭示均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教师的安排与引导下,让学生用较短的时间,通过相关的经验,发出相关的联想,从而悟出学法,并利用这种方法解决别的更多问题。
四、好语文课,教师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回归语文本色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教育的特点。但在课改的过程中,好多教师过分彰显人文性,大大削弱了工具性。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小枣树和小柳树》时,学完课文问“你从文中学会了该怎样做人?”学生只能说出不能骄傲,可教师完全不知道人文教育贵在渗透熏陶,切不可强求,硬让再想再说,白白浪费了十几分钟时间,也没再说出什么。像这样的课还很多。何必给语文课加个“政治尾巴”呢?这样的无用功恰恰强化了人文性削弱了工具性。语文是承载着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人文精神教育,但不是直白的而是在于渗透、熏陶。学完课文的剩余时间应让学生多读多背,从而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语文的解读是多元的,但不能远离文本。如:一位教师教学《长征》时,为体现“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多元解读文本,让学生搜集资料,竟忽视编者意图,远离文本,把课上成资料展示课,这是不可取的。
要使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需要通过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来实现但千万别把语文课上成活动课--“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园”。课改几年来曾有许多热热闹闹,融音乐、舞蹈、美术于一体的语文课。课上学生玩得开心、唱得尽兴,但静下来想一想,目标的落实是既虚又浮的。这样的课不是真正的语文课。真正的语文课是提高了学生语文素养的课。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课件等现代化手段的运用,目标都是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落实教学目标,它仅仅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手段,如果刻意地追求课堂所谓的“丰富”而不管目标的落实,它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节注重形式的课。真正的好课,教师应引导学生潜心研读文本,因为文本中包含着作者对社会现象的理解,对世俗观念的爱憎,也包含着特定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这些都浸润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只有引导学生去认真阅读,反复揣摩,大胆发现自己对文本的见解,积累好词佳句,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五、一节好语文课教师能为学生创设乐学氛围
语文教学不仅是认识过程,而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双边活动过程,师生以什么样的心境进入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取得教学效果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要时刻注意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真诚和蔼的对待每位学生,把微笑带进课堂,将欢乐带给学生。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力求与学生达成情感的交融、心灵的默契,创造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条件,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处在无拘无束、自由宽松、民主和谐的空间,他们才会“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才会勇于表现自我,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发挥,才能使师生双方以对话、包容、平等的关系相处,积极主动配合,使学生形成一种自由的、独立的、主动的探索心态。学生的心情舒畅了,求知欲望才能旺盛,思维才会活跃、流畅。这样,学生个体才能敢想、敢问、敢说,学生群体才有“跃跃欲试”的热烈氛围。
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倡导六个“允许”。即:答错了允许重答;答的不完整允许补充;没有想好的允许再想;不清楚的允许发问;不同意见允许争论;教师错了允许指出,甚至必要时允许学生不举手自由发表意见。课堂教学中要减少对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的占领,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与合作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多一些自由的体验。我们要为创造富有个性化、人性化的学习氛围和空间,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学习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
六、好语文课是折射出教师极高素养和极强基本功的课
好课应设计理念新颖;“三维目标”整合;组织形式得当;重点难点突出;内容丰富充实,科学严谨;知识深度和广度符合《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教学方法得当;教学步骤清晰、有效;教学方式多变、教程流畅。
好课教师教态自然、亲切、大方,感情饱满,举止端庄,语言简洁、准确、生动、有效,有较好的应变能力,能机智处理突发事件,较好的组织教学、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目标。板书工整、书写规范、言简意赅。教师还要很好的挖掘教材的隐性资源,多元解读文本,既立足教材,又超越教材,不仅知道如何“教”,还要知道如何整合教学内容,组织好学生的学习活动,自如运用和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做到收放有度,进退适时。教师还能根据需要妙用教具、学具、现代化教学手段,坚持教学创新,凸显教学风格,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大胆实践、勇于探索,表现出个人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熟练的实践操作能力,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课程资源开发能力及良好的教学基本功。
七、好语文课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要由主要的讲授者转变为背景材料的提供者,交流环境的设计者,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参与者,对话教学的引导者和学生表现独立见解的倾听者,解决问题当中的帮助者、促进者、合作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给学生以鼓舞和力量,使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但不放任。教师在学生思路受阻时给予疏通;认识模糊浮浅时给予点拨;方法不当时给予指导;表达不畅时给予帮助;学有成就时给予鼓励。只有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去攫起,才能使他们在学习实践中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产生无穷的学习内驱力。让教师教的最优化与学生学的最优化融合在一起,达到教学最优化。
八、好语文课“以读代讲”“读、说、写、演”巧妙结合
话不说不清,意不读不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只有多读,才能感受到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优秀灿烂的文化。读中有悟,悟中有说,说中有情,情景交融,情感得到升华,心智得到启迪,心灵得以净化,思想得以熏陶,节操跃上新台阶,是我们育人的根本。一节好的语文课把“读”贯穿全程,确保“读”的有目的,有层次,有方法,有效果,而不是泛泛地读。使学生直接面对文本用心感悟并将感悟说出来、写下来或创造性表演。做到读与说、写、演巧妙结合,因为读是吸收,是内化,而说、写、演是表达是升华。但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读、说、写、演”的尺度。低年级应以“读”为主。
九、好语文课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做到以人为本
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实际经验和体验出发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有机结合,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多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注重课堂的动态生成,不仅能实现教学目标,还能多元解读文本、超越文本,构建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好的课也很难全部体现上述内容,让每个听课者满意。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教师建立了大语文教学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积累语言、练就能力、发展思维、发挥潜能、学会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全方位的满足和发展,,并受到没熏陶,做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坚持教书育人,就可称得上好课。
参考文献:《名师课堂实录》
[如何认定一节好语文课(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教学论文)]
篇8:新课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新课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析新课标下历史教学的开展作者/潘德斌
摘 要: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新课标得到贯彻和执行,这使得教学活动都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就高中历史教学而言,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新课标对于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要从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角度出发来完善其教学行为以实现新课标的要求。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特点;对立性
一、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的一些新特点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与以前相比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
1.历史教学的综合性增强
在新课标下,高中历史分为若干个模块,每一模块是一特点的主题,该模块内容以该主题为核心展开。在模块的设计上,都有着鲜明的指向性和目标性,这些都为教师教学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比如,在“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这一教学模块,便从多方面介绍了民主和专政的背景,并介绍了民主思想的产生及实践,其包含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是为了更好的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使得教学更具综合性。
2.高中历史教学变得较为开放
新课标的贯彻执行,使得教师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在新的教学理念引导下,教师应用多种教学方式来推进其课堂教学,使得高中历史模块教学呈现出多种开端、多系列和多层级的特点。以模块教学内容为基础,根据教学需求不断地丰富教学内容并完善其教学方式,使得历史教学更具开放性。此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教学资源更为丰富、可以使用的教学方式也更为多样化,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式将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这样一种多手段和多种资源综合应用的教学过程,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从而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的目标。
3.高中历史教学就有相关的对立性
历史教学模块的设计使得教材内容被分成若干不同的独立单元,并去对教师教学等做出了一定的要求,模块间相互独立又有一定的联系,为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更多便利条件。()高中历史教材的模块设计,使得不同的主题模块具有自身的特点,从而为教师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性,使其能够更加自由地安排其教学行为,实现教学的灵活性和科学性。
二、新课标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措施
为了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实现新课标的要求,便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推进高中历史教学。
1.以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方式来推进高中历史教学
教师要在对教材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来进行课程的设计,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丰富其专题教学的内容,将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实现教学内容的全面贯穿,从而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其历史思维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2.以模块为基础合理设计其教学内容
高中历史教学中,以模块设计作为教学的基础,通过教师的引导,使模块教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师将模块的主题内容不断地丰富,通过独立模块的学习及其不同模块之间内在联系的讲解,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脉络,便于其更好地了解历史,提高其历史学习和应用的能力。
3.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情境教学的.应用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开展具有更多的便利性条件。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创设有利于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学习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内容,创设相关度较高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使课堂教学效果能够更大的提高。通过情境教学的应用,使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得到锻炼,激发其爱国主义的同时也使其获得自身的全面发展。
新形势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要结合学科教学自身的特点,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设计并完善其教学方法,保证教学效果的同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其良好的历史思维习惯,为其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 安徽省宣城市第二中学)
篇9:新课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新课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提高园区薄弱初中学生语文能力之我见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斜塘学校 周丽萍
【摘要】
该文阐述了新课标下语文能力的内涵,分析了园区薄弱初中学生语文能力低下的现状与原因,并从提高家长认识,摆正家庭教育位置;改变家长观念,提升语文教育期望;搭建家校平台,促进家长素养提升三个方面初步提出了改善家庭语文学习环境的家校合作策略。
【关键词】
园区薄弱初中 语文能力 家校合作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并明确指出: “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笔者认为,新课标提出的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是以语文知识为基础,以语文能力为核心,以语文情感为驱动,以语文思想为指导的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据此,笔者在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中,就提高园区薄弱初中生语文能力进行了持续的探索与实践,现做一初步总结,以与同行交流共享。
一、新课标下语文能力的内涵
新课标下的语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很多语文专家都认可:语文能力是指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语文能力一般可概括为听、说、读、写能力。
1.听话能力。新课标要求: “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能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可见,听话能力主要包括分辨语音能力、理解语义能力、分析语段能力、概括内容能力和判断思想能力等。
2.说话能力。新课标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可见说话能力主要包括学会汉语拼音讲普通话的能力、选择恰当的词汇表达意思的能力,运用语言进行日常口语交际的能力等。
3.阅读能力。新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可见阅读能力主要包括文字认读能力、语言释义能力、文章解析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作品研读能力等。
4.写作能力。新课标明确:“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可见写作能力主要包括思辨立意能力、布局谋篇能力、文字书写能力、语言运用能力、联句构段能力等。
二、园区薄弱初中生语文能力的现状分析
(一)园区薄弱初中学生语文能力的现状
1.听说能力低下。笔者听课发现薄弱初中生连清楚、连贯的说话都做不到,更不用说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了。问卷显示,42%的学生因听说能力低下,导致听课似懂非懂,说话词不达意,在家庭和社会的世俗影响下,常常感情用事、表面论事。如学习《在烈日暴雨下》时,笔者让学生谈谈“祥子为何要顶着烈日、冒着暴雨去拉车?这说明了什么”,一个学生竟然说: “祥子想比其他车夫多挣些钱。这表明祥子比较积极向上。”这与新课标对学生听说的要求相去甚远。
2.阅读能力薄弱。从园区教研室-上学期初三期末质量分析报告看,薄弱初中生在古文内容理解、课内现代文阅读理解、课外议论文小阅读和课外散文大阅读等题的得分较低、排名都靠后。这主要是由于学生缺乏阅读兴趣,阅读能力低下。问卷显示:约59%的学生没有阅读习惯。每周课外阅读th以内的占54%,1-2小时的占31%,2小时以上的仅占14%.很多学生连新课标要求阅读的书籍都没翻过。可见,阅读量少和阅读面窄导致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低下。
3.写作能力欠缺。同样从前述的质量分析报告来看,薄弱初中生的作文均分都位列于后。平时学生的作文错别字连篇、遣词造句用词平淡苍白、通篇假大空套话,()抄袭行为普遍,甚至东拉西扯、偏离文题。调查显示:薄弱初中52%的学生缺乏作文兴趣,约有30%的学生直言不喜欢作文。除了勉强应付老师布置的写作任务外,仅6%的学生能经常练笔,25%的学生能偶尔写写,而高达69%的学生平时不进行任何写作训练。学生的写作习惯也让人担忧:仅8%的学生行文前有简单的提纲,68%的学生都没有。有修改习惯的只占18%,这与新课标“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的要求相去甚远。
(二)园区薄弱初中生语文能力低下的原因分析
薄弱初中生语文能力低下的原因必定与小学阶段的语文基础差有关,但笔者认为,其根本原因还是家庭语文学习环境差。家庭语文学习环境主要包括家长的语文教育观念、教育期望和家庭的语文教育环境。
问卷调查显示,薄弱初中生的父母因自身素质和生活所迫等原因,未能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他们寄希望于学校,把责任推给祖辈,很多家庭对孩子的学习任其自然,绝大多数家长没有阅读的习惯,因长期缺少家庭文化氛围的熏染和缺位家庭教育和督促,使薄弱初中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学习习惯差,知识基础弱,信息积累贫乏,自主建构知识的水平很低,严重影响他们语文能力的生成。加上教师未能经常和家长联系,给予一定的家庭教育引导,也加剧了学生语文能力差的现状。
综上分析,笔者认为,薄弱初中生语文能力差的症结在于缺少阅读积累和口语交际实践,缺乏写作的正确指导和练笔训练,而学生差是造成现状的根本原因。
三、改善家庭语文学习环境的家校合作策略
提升园区薄弱初中生语文能力的策略除了老师教的策略、学生学的策略和师生合作配合的策略外,家校的沟通合作对改善学生家庭语文学习环境显得尤其重要,而这一点却是被一线教师所忽略的。在此笔者仅就改变家庭语文学习环境的家校合作策略做一初步的探讨。
(一)提高家长认识,摆正家庭教育位置
苏霍姆林斯基说: “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影响的一致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心灵的第一位耕耘者,家长的言谈举止和思想品德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深远的影响。所以,学校和教师要通力合作,提高家长认识,摆正家庭教育位置,做好孩子的表率。要通过各种途径改变对孩子高期望而对自身低标准的现状。本地拆迁失地的'家长要减少自己看电视上网的时间,戒掉玩麻将等陋习;外来务工家长要尽量抽出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通过“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等途径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创造浓郁的语文学习家庭环境。如读一些如《别和青春期孩子较劲》《卡尔・威特的教育》《哈佛家训》等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增加对孩子的理解和认识,努力借鉴、掌握合理的教育方式,提高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家庭生活中,营造书香氛围,与孩子共阅读,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孩子,唤醒孩子读书的乐趣,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的语文能力就会随之慢慢提升。
(二)改变家长观念,提升语文教育期望
首先,要改变薄弱初中生家长根深蒂固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观念,使其认识到: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初中阶段积累语文知识和提高语文能力,不仅是为了中考,更能为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基础。其次,要提升家长的语文教育期望,并以此影响和引导孩子,让孩子明白学习语文不仅是为了追求高分,更是为了积累能力。最后,要努力给孩子提供一个安静阅读和学习的空间,督促孩子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作业,鼓励孩子多读多写多积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孩子在点滴积累中,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
(三)搭建家校平台,促进家长素养提升
薄弱初中教师虽然也可利用“网上家长学校”和“家校路路通”等便捷的现代化平台与家长联系,但因家长工作时间弹性小、自身能力和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笔者觉得教师还是要利用好以下两种传统的家校联系方式。一是家长会。家长会每学期仅1-2次,很多时候还要求师生家长三方互动,所以,家长的出勤率一般较高。面对这一与家长全面沟通的机会,语文教师也要充分准备,积极参与,如有重点地介绍一些学生的学习情况,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等,以赢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又如有选择地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使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给予他们方法的指导。二是上门家访。上门家访不仅是班主任的事,也是语文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有效渠道,虽然会花费更多业余时间,但这可与家长进行有针对性的一对一的有效交流。通过家访,语文教师可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课后的语文学习情况,以便寻求分层教学、个性化教学等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语文能力,更可向家长传授家庭教育知识、方法及经验,营造良好的家庭语文学习环境。
苏格拉底说: “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作为一名园区薄弱初中的一线语文教师,深感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责任重大。所以,笔者立足于自身十余年的教学实际和问卷调查的数据,在分析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家校合作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策略,旨在反思中行动、在行动中提高、在提高中实现师生共同成长与发展。
篇10: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解决问题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况运用三位数的加法解决问题。
2.使学生会使用竖式计算三个数的连加。
3.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估算和精算的区别和适用范围。
学习重点:会使用竖式计算三个数的连加。
学习难点:会根据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选择合适的计算策略并解决它们。
一、复习旧知
1.商店上午卖出147千克苹果,下午卖出295千克苹果,一共卖出
多少千克苹果?
2.填空。
(1)小明家到学校有488米,约是( )米。
(2)学校买来的故事书767本,约是( )本。
二.自主学习
1.自主学习例4,并完成以下任务。
(1)任务一: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2)任务二:收银员应收多少钱?
可以把问题换成:
列式: 竖式:
(3)任务三:小红的爸爸应准备多少钱?
三、当堂检测
1、完成练习九第2题。
2、完成练习九第12题。
3、完成练习册第38页。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篇11:年月日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简介: ppt制作 本课件系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 月 日》一节的教学课件。课件由18幅幻灯片组成。设计了“导入、讲解、实践、拓展”等四个板块。各个板块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年龄实际,准备地把握内容的呈现方式,做到“形象直观,图文并茂”。 课件整体构思巧妙,采用了多种形式的动画方式,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进行了形象化的处理。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 上传者:tingju888
相关课件:篇12:翠鸟 教学案例(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教学要求:
1、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及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喜爱生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认真朗读课文,读懂每一节的意思。弄清课文从哪几方面抓住特点写翠鸟外形的,读懂描写翠鸟捕食小鱼时动作敏捷的句子。能说出第三节的主要内容。
3、认读本课生字,理解“透亮、灵活”等词语,能结合语言环境辨析“希望、愿望、失望”的词义,积累词语10个。
4、背诵第一节。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认真朗读课文,读懂每一节的意思。弄清课文从哪几方面抓住特点描写翠鸟的外形的;并读懂描写翠鸟抽鱼时动作的重点词、句,体会其动作的敏捷。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读通课文,自学生字);
2.课外收集对鸟外形描写的精彩片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齐读
翠鸟,又名“叼鱼郎”、“小鱼狗”。它体长约15厘米,头大、体小,嘴长,它是一种很可爱的小鸟,以鱼虾、水生昆虫为食。
2.这篇课文是通过动作、住处、外形三方面来描写的翠鸟的(出示),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找出这三方面各有什么特点,分别用两个字来概括,然后给这三方面排序,说说哪几节写了这三个方面,。
3.检查,出示:外形美丽(1)
动作敏捷(2、3)
住处安全(4)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外形
1.下面我们来玩一个电脑填色游戏,出示一幅翠鸟白描图。
同桌互相帮助,把第一节背出来。哪一组先背出,老师就请哪一组上来做填色游戏。(请2-3组)
2.齐背。
3.师:课文对翠鸟的描写,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言之有序地描写的。
4.课外补充:
《丹顶鹤》《可爱的燕子》《鹦鹉》
①齐读;②你最喜欢哪一篇;③请你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整体到局部;有生动的比喻)
5.同学们在课外已经收集了不少有关对鸟外形描写的精彩片段,所以知道任何一篇文章要把它写好,都要做到言之有序。请拿出自己收集材料我们来交流一下。
(二)动作敏捷
过渡:翠鸟的外形是那样得美丽,它的动作更是敏捷。
1.默读课文2、3节,划出表现敏捷的词句,请你用朗读表示出来。
2.指名一生朗读,大家评价一下,他哪些词句读出或没有读出表现翠鸟敏捷的词句。
3.生边交流,师边在电脑上红色点出。然后齐读。
疾飞,一眨眼,锐利,隐约可见,像箭一样,刹那间,叼,只有那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4.看录象《翠鸟捕食》。
5.读课文2、3节,读出语气。
(三)住处安全
过渡:这么可爱、机灵的小生灵,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这个愿望能不能实现呢?
1.请同学自由朗读第四节,找出表达作者喜爱的词语。交流,朗读表示。
2.出示选词练习口答(题3),多媒体出示
3.老师和同学配合朗读填空。
4.老师读老翁的话,你们读作者喜爱的话。
三、总结
1.今天,我们不但学习了课文,了解了翠鸟外形美丽、动作敏捷、住处安全,而且课外还收集了资料,说明我们的收获还真不少呢。
2.通过对翠鸟课文的学习,我们也对翠鸟产生了感情。下面,我们就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翠鸟 教学案例(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篇13:《可能性》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年级上册教科书第104页主题图及第105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①通过猜测和简单试验,让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②培养学生的猜想意识、表达能力以及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③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合作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
能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做出正确判断。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硬币;每个小组准备两个盒子(1号盒和2号盒),8个白球,4个白球和4个橙球;水果模型。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一元硬币:“这是什么?用它可以干些什么呢?”
师:利用这个硬币我们可以玩一个游戏,同学们想玩吗?
教师先介绍硬币的正面和反面,再介绍游戏的玩法。
经过好几次的“猜正反”。(学生有的猜正面,有的猜反面。)
师:结果能确定吗?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可能性”。(板书课题)
出示主题图(第104页),联系生活,让学生发现:在生活中像这样的事件存在着可能性,这些可能性是数学课中的一项内容,可见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一)、小组合作摸球活动
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好两个纸盒。
请每组的组长在1号盒里放入8个白球。
1、1号盒,体验“一定”
* 猜一猜,摸一摸
请每位小朋友从1号盒里摸出一个球,每次摸球之前先猜猜是什么颜色,摸球之后看看是什么颜色,看看猜得对不对,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颜色启示录下来,记录后,把球放回盒子中摇匀,再轮到下一个同学摸。
* 议一议,说一说
各人摸完后,根据各组记录球的颜色情况讨论一下有什么发现,再汇报摸1号盒的情况和猜的结果。
师小结:当我们知道摸的结果只有一种情况时,我们可以用“一定”来描述这件事情。(板书:一定)
2、体验“不可能”
师:大家都知道1号盒里只有白球,你还想问什么问题吗?
引导学生发问:在1号盒里能不能摸出红球?蓝球呢?……
让学生体验到“不可能”。(板书:不可能)
3、2号盒,体验“可能”
师:我们继续摸球,请小组长在2号盒里放入4个白球和4个橙球,然后按照摸1号盒的方法来摸球。
师:这次我们又发现了什么?(盒子里面放了白色和橙色的球,所以摸出来的可能是白球,也有可能橙球。)
师:像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用“可能”来描述。(板书:可能)
4、小结
师:通过整个摸球活动,我们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发现,回答后。
师小结:一般事情的发生都有“一定”“可能”与“不可能”三种情况。
(二)、小组合作学习例1
课件出示课本105页例1的图。
师:请同学们找开书本105页,认真观察例1,然后小组讨论图中的问题。
学生讨论后汇报结果。
三、联系生活,巩固新知
* 请你来当判官
出示例2
师:原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可能性”。那么,你能用“一定”、“可能”和“不可能”对下面几个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现象进行准确的判断和说说理由吗?
“一定”的,画√;“不可能”的,画×;“可能”的,画○。
小组讨论后,教师指名汇报,师生共同解决。
(注:判断第六幅图时教师可引入小资料:经调查东莞市每天大约有2410人出生。供参考:www.stats.gov.cn/index.htm
zhidao.baidu.com/question/15066672.html)
* 说一说
师:同学们,生活中到处都有“可能性”,你还能想哪些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请大家在小组里说一说。
小组说一说后,教师指名说说。
四、实践活动,巩固新知
* 说一说
师:小精灵看到我们玩得这么高兴,他也想加入我们的游戏,大家欢迎吗?
课件出示,教师述说题意:老师把小精灵的眼睛蒙上,在3个杯子中放了一些球。一号杯放有红球、黄球、蓝球;二号杯里全部是红球;三号杯放了黄球和蓝球。现在有3个问题请同学们来解决。
① 在哪个杯子里小精灵一定能摸到红球?
② 在哪个杯子里小精灵不可能摸到红球?
③ 在哪个杯子里小精灵可能摸到红球?
* 涂一涂
课件出示书本108页第2题,让学生按要求涂一涂。
(注:正方体为红色,球体为蓝色,锥体为黄色)
五、巩固升华,活用新知
师徒四人西游
唐三藏:在这漫漫长的取经路上,三位徒弟保护师傅都很用功,为师准备了人参果、蟠桃和西瓜来奖赏他们,小朋友们你能帮帮我分一分这些奖品吗?不过,我这三位徒儿的口味可不一样:
孙悟空说:“我最喜欢吃蟠桃了,我要在我的袋子里任意拿一颗,都能拿到蟠桃。”
沙悟净说:“我最不喜欢吃人参果了,其他的就无所谓。”
猪八戒说:“我最喜欢吃了,要求不高,只要能吃到西瓜就行了。”
唐三藏:怎样分才能使我这三位徒儿都能满意呢?
请同学们先在小组里讨论,再合作装好奖品,然后汇报每袋的的方法,看看哪个组装得又快又好。
六、总结评价,深化新知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不明白、有疑问的地方?
让学生畅所欲言。
师小结:像这样存在“可能性”的问题,是数学课里面的知识,它包含“一定”、“不可能”和“可能”三种情况,它跟我们的生活是紧密相关的,请同学们回去留意一下,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类似的数学问题,看看谁最有侦探头脑,善于发现和分析问题。
七、板书设计
可能性
一定
确定事件 不确定事件: 可能
不可能
篇14:荷花 教学案例(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教学要求:
1、 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欣赏荷花的美丽,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 学习作者观察荷花的方法。
3、 研究作者是怎样把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的。
4、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5、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要出一个谜语考考大家,咱们比一比,看谁最聪明!“美丽小姑娘,立在水中央,身穿白衣衫,绿裙水上漾。”打一植物 (荷花)
2、今天咱们就一起去荷塘看荷花。(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看,说着说着,荷塘就到了(出示挂图)。师范读课文。
2、 看了荷花,听了描述,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三、研读课文,体会感情
1、 学习第一、二、三自然段
自由读课文,思考:在这三段中,你最喜欢哪一句?
(挂出: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得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刚才同学们说了那么多好的句子,老师为什么只挂出这一句?
①、 在这一句中,作者把荷花池比作一幅画。这是一幅极富色彩且让人赏心悦目的画儿,你来找一找,荷花池都有哪些色彩?(绿、白、嫩黄 色彩丰富)(朗读)
②、 荷花池的美景是由一株株荷花组成的,你来看看作者都描写了荷花的那些姿态?(注意与挂图的联系,把具体形象和文字训练统一起来)(朗读)
③、 荷花的姿态是不是只有这几种?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朗读)
④、 你还知道荷花有那些姿态?作者为什么只描写了这几种?
⑤、 你认为,在这句话中,哪个字用的好?为什么?(活)这一个字,写出了作者欣赏荷花的感受。在他文章的字里行间处处都可以找到荷花的“活”。你来找找看。(朗读)
⑥、 (挨挨挤挤:挨挨挤挤是什么意思?同桌表演表演。
冒:同桌合作,用手势来表现
露出:重点讲出小莲蓬的可爱和莲蓬是在花瓣中包裹着的科学道理。
饱胀:用手势来表现)
⑦、 这幅画呀,色彩多、姿态多还得是活的,这么好的画儿是谁画的呀?(大自然)那大自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⑧、 感情前三个自然段。
⑨、 这节课,我们寻着清香到了美丽的荷花池。它就像一大幅(活的画)。这幅画的作者(大自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这三个自然段,体会体会荷花的美。
(第二课时)
2、 第4、5自然段
①、 我听着大家的朗诵,好像看到了美丽的荷花池,我忽然觉得(范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②、 看到了这美丽的荷花池,你想到了什么?
③、 自由读课文,当作这陶醉在这种美的境界中的时候,他眼前出现了怎样奇特的景色?
④、 如果,你也变成了一朵荷花,想象一下,会有哪些动物来告诉你什么?
⑤、 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呢?
⑥、 齐读第四、五自然段,体会荷花的美。
四、总结写法
1、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 作者是怎样写出荷花的美的呢?
3、 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板书:闻到清香---看到--想到--回到现实)
五、回到整体,小结全课
1、 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美丽的荷花,大家都被这美景陶醉了。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荷花的美,齐读课文。
2、 下课之后,把课文读熟,把你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
板书: 16 荷花
清香 活的画 变成荷花
闻到 看到 想到 回到现实
(色彩、姿态)
[荷花 教学案例(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篇15:惊弓之鸟 教学案例(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大吃一惊、本事、悲惨、愈合、孤单失群、裂开“等词语,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2. 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3. 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解题:
1、你知道哪些成语故事?
2、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成语故事《惊弓之鸟》
3、解题:“惊”是惊吓,“鸟”在文中指大雁。“惊弓之鸟”讲述的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不用箭,只拉了一下弓,就让天上飞的大雁掉了下来。
3、引入下文:这个射箭能手是谁?他真的只用弓不用箭就能让大雁掉下来吗?大雁掉下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这个生动有趣的成语故事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一)、出示学习步骤
1、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2、想办法认识圈出来的字,可以看生字表拼音,可以查字典,也可以问老师问同学,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3、再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二)、学生按步骤自学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哪个同学还有那个字不会读?学生举手提问,师生共同帮助,扫清每个学生的文字障碍。
2、利用生字卡,采用多种方式认读生字。教师强调:“更”是多音字,在课文里读ɡēng,不读geng,“弦”读xian,不要读成xuan,共8画。“愈”读yu,不读yue;
“惨”是平舌音。
3、出示“惊弓之鸟”等词语,学生教读,教师纠正不正确的读音,再齐读。
4、检查是否能把课文读得通顺,教师根据学生读书时存在的问题指导学生读好问句等。
5、默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四)、书写指导:
1.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识记方法以及应该注意的笔画.
2.教师重点指导:“弓”是独体字,笔画是三画;“魏”是十七画;“雁”字,“厂”里是两个单人旁。
3.学生把生字练写在生字簿去,组内评改。教师根据存在的主要问题点评。
4.练习:修改错字(教师把学生写错的字写在黑板,让学生亲手修改)
(五)巩固练习
1.我会拼,我会写
Gong jian da yan bei can lie ren tong ku
yu he lie kai la xian she jian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理解更羸最后说的一段话,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惊弓之鸟》。
齐读课题。
二、复习生字新词
三、品析故事原因:
(一)1.自由读文,要求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
2.思考,讨论:(1)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2)你认为“惊弓之鸟”是什么意思?你从哪看出来的?你认为“惊”的意思是?你从哪儿看出来?
3.交流
(二)练习。
1、出示句子: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1)句子中的两个“直”意思一样吗?你有哪些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2)出示“直”在字典中的七种解释:
*不弯曲*是弯曲的伸开*垂直*爽快*一个劲地*汉字笔画,相当于竖*垂直
(注:引导学生反复读句子,感知文章里第一个“直”是“一个劲地”意思,后一个是“垂直”的意思。)
(3)生读句子,自由选择并在同桌之间交流自己的理由。
(三)重点学习7-9自然段
1.指名读
2.出示第9自然段,齐读。
3.讨论:(1)更羸说了几句话?
(2)每句话讲了什么?
(3)用“━━”画出更羸观察到的,用“-----”画出更羸的分析。
(4)每个句子之间有什么关系?
4.汇报交流
(1)更羸说了四句话,第一句和第二句,第二句与第三句,第三句与第四句之间都分别存在着因果关系。
(2)受伤、孤单--弦响--害怕--高飞--使劲--伤口裂开--掉下来。
(3)指名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
5.练习:
(1)大雁飞得慢是因为( ),叫得悲惨是因为( ),大雁听到弦响,心里害怕就( ),一使劲,伤口( ),所以更羸不用射箭,大雁( )。这段话共有( )句话,其中第( )句是更羸看到和听到的,第( )句话是他的分析判断。
(2)用“因为……所以……”改写这段话
(3)这一段主要讲了( )
(4)读了这段话,你觉得更羸是一个怎样的人?
6.“惊弓之鸟”常用来比喻什么样的人?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什么启发?
四、总结板书
10、惊弓之鸟
观察:飞得慢 叫得惨 伤口裂开
↗│
分析:箭伤作痛 孤单失群 往高处飞 ↗ │
推理 心里害怕 ↗ │
↗ ↓
判断:不用箭 只拉弓 听到弦响 ↗ 掉了下来
裂
飞 ↗ ∣
怕 ↗ ∣
“嘣” ↗ ↓
[惊弓之鸟 教学案例(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篇16:《掌声》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掌声》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会认“麻、症、疾、姿、势、况、镇、绪、述”等9个生字。
2、正确理解“小儿麻痹症、忧郁、文静、犹豫”4个词语。
3、在感悟文本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4、通过联系上下文体会两次掌声里的深刻含义,从而懂得并愿意主动关心、鼓励他人,并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鼓励的真情,学习关爱别人。回报别人的付出。
过程和方法:
1、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字词语,学生认读。
2、发动学生采用对比读、分段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读课文,领会大意。
3、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人物的心理和活动。
4、让生互相交流,体悟文中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关爱,从而理解爱、懂得爱,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为善,尊重他人,善待他人,鼓励别人;同时,也要懂得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2、通过师生共学、自主探究、发散想象等方法从语言文字中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教学流程:
一、游戏激趣,创设阅读动机
1、游戏环节:游戏环节:大家一起来做个小游戏?举起你的左手,举起你的右手,按照:X X X X X的节奏。
题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掌声,掌声,给人以激励;面对困难和考验,掌声会给人以信心,以勇气,以奋进的动力。因此,我们要学会鼓掌:为别人鼓掌,为自己鼓掌。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9课《掌声》。
3、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 对比参读,激发情感
1、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仔细想想,以前的英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自由朗读后交流:(自卑、忧郁、不快乐,孤独……)(板书:自卑忧郁)
(1)同学们体会得真好,你们是从哪句话感受到这一点的呢?
课件出示句子: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想象一下当时同学们在干什么?
课件出示: “当同学们( )的时候,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生:在做游戏。
生:在唱歌跳舞。
生:在操场上奔跑,跳绳。
生:在尽情地说笑。
师引读:当同学们快乐地游戏的时候---(生)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当同学们唱歌跳舞的时候---(生)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当同学们在操场上奔跑,跳绳的时候---(生)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2)师:是啊,那是教室的一角,更是孤独的一角,谁愿意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英子的孤独呢!(点击课件,去掉填空)指名读
(指名读评价:“总是”读得重一些,“默默地”读轻一点)
(3)英子为什么会这么自卑和忧郁呢?为什么不和同学们一起游戏,一起玩耍呢?(生)
(出示)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这场可怕的疾病给英子留下了什么?(留下了终身的残疾,留下了痛苦的回忆,留下了伤痛,留下了心灵的阴影……)
让我们带着难过的心情来读读这句话。(生读)
(⒋)深情引读:
师引: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生读:“所以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点击课件)
(点击课件)师引:因为可怕的病魔带走了她的健康,带走了她与人交流的勇气,所以英子总是--生读:“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
(5)、师:是呀,看来,同学们都很理解英子。那时的她不爱说话,默默无闻,多么可怜啊!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体会一下英子的痛苦和孤独吧?(齐读第一段)
她忧郁的眼神,孤独的背影深深地刺痛了我们的眼睛。请带着痛惜的语气再来读读这一段。(再读第一段)
2、品读第二小节,体会开朗
(1)喜欢忧郁的英子吗?
(2)一个人失去了自信,就如同鸟儿折断了美丽的翅膀,享受不了五彩缤纷的生活!此时此刻,你最希望看到一个什么样的英子?
(3)一群善良的孩子,你们的愿望实现了,请看--
[课件出示]:从那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她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甚至在一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
①指名读。问:此时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英子)
②交流(自信,充满笑容的孩子)(板书)自信快乐
③真替英子的变化感到高兴,让我们高兴地来读读这一自然段吧。(齐读)
三 潜心品读,升华情感
过渡:是什么给了她力量,让她有了如此大的转变呢?我这里有一封英子寄来的信,请大家读一读,看看此时英子最想说些什么?(出示最后一段,齐读)
1、是什么改变了英子?(掌声)掌声有这么大的力量吗?请大家默读第2、3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描写英子动作、神态的句子。
新来的老师让同学们轮流上台讲故事,轮到英子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指名说)
( 课件出示: )
A、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追问:英子为什么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当时她的心情是怎样的?(害怕)。她怕什么?(怕同学们嘲笑她)她想上去吗?(不想)她能不上去吗?(不能)
所以,当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那个角落,英子怎么样?--(生接)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假如你就是英子,请你读读这句话,读出你的感受。(齐读)
(评价:你把“一齐”读得比较重,“低了下去”读得轻,读得有感情。老师听出了你的无助/自卑/害怕)
此时此刻,英子真是左右为难,万般无奈,所以
(课件出示)-B、: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犹豫”是什么意思?(拿不定主意)英子在犹豫什么?(上去还是不上去)因此,从“慢吞吞”、“眼圈红红的”我们体会到英子的内心是多么的--(生答:痛苦、无奈)。
5、师引读:在万般无奈下,在无比痛苦下,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课件出示C句)她终于-- (生)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此时英子内心充满了痛苦、无助,甚至快要哭出来了,这个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一角的女孩,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现在--生接: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这个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女孩,在全班的注视下-----生接: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你能告诉大家为什么把终于读得这么响亮?(生答:下了很大的决心)
(评价:理解的多深刻啊!)
2、掌声再现,感情朗读
过渡语:这个残缺的女孩,尽管自卑,尽管紧张,尽管难过,但她还是站了起来,一摇一晃的走上了讲台。就在这一刻改变她一生的东西出现了!是什么呢?(掌声)
请大家默读第三自然段,找出描写掌声的句子,用横线画出。
课文一共出现了几次掌声?第一次掌声是在什么时候响起的?(生答)
(课件出示)“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骤然”还可以用哪个词来代替?(突然 忽然 猛然)
如果现在老师是英子,你们是英子的同学,什么样的掌声是“热烈而持久的”你们能用掌声表示一下吗?(生鼓掌)
这真是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啊,同学们把千言万语化作了这热烈而持久的掌声,这掌声是对英子的(鼓励 、加油) 板书:关心鼓励
如果你是英子的同学,你想用掌声告诉她什么?
生:英子,你能行,我们相信你!
生:英子,你真勇敢!
生:英子,别害怕,我们不会歧视你!
这掌声对英子来说是多么重要啊,
3.引读悟情。
师: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大家一起读)──生接: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师:就在英子忐忑不安的那一刻──生接: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师:就在英子最需要鼓励的那一刻──生接: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如果说,这第一次的掌声,是同学们对英子的鼓励,那么,当英子讲完故事后响起的掌声,又是什么呢?(课件出示第二次掌声: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次的掌声是对英子的(肯定、欣慰、表扬、赞美……--因为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
英子听到了同学们的鼓励、表扬,特别激动,特别感谢同学们。所以她--读:(出示)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同样的姿势,同样的一摇一晃,这一次心情是怎样的?
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激之情齐读这句话:“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同学们,此时此刻,千言万语如潮水般涌上英子的心头,将它们都化作了-- “深深地鞠了一躬”。此时无声胜有声!让我们一起回顾这温暖的时刻。(出示第三段,播放伴奏音乐:最初的雪花)齐读这一段。
总结:(音乐继续)从掌声中,英子终于明白身体上的残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理上的残疾,只要鼓起勇气,生活不再是阴天,让我们带着这份理解与感受,再来读一读。(齐读)
四、回归课题,爱心显现
1、师引导三读课题
课文学完了,现在请大家大声地告诉我:
是什么让自卑的英子变得自信乐观?--(掌声)
是什么能让曾经失去自信的英子,重新找回了自信的,--(掌声)
是什么化解了她心中深沉的忧伤与孤寂?--(掌声)
2、是啊!这一切都来自掌声。读到这里,想到这里,同学们你们认为大家送给英子的,仅仅是掌声吗?那是什么?
从这掌声里传递着什么?(板书:鼓励、关心、帮助)
对,这掌声就是鼓励,支持,帮助,还有那真诚的关爱.
五、总结、升华
(课件:音乐)在课文中我们把爱化作了一阵掌声,其实我们就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世界里。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平凡的小事蕴含着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课件出示:捐款、献血等图片并播放歌曲《掌声响起来》)(让座是最后一张)
让我们记住这样一句话--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同时,也不要忘记珍惜别人的掌声。
{延长时间的拓展:老师这里有一首小诗,想送给大家,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让掌声陪伴你们快乐地成长,自信地生活,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读一读:(出示课件一首小诗)
掌声是一把钥匙,可以打开勇气的大门!
掌声是一场春雨, 能够滋润人们的心田!
掌声是一首美妙的歌,能够唤起人们的勇气!
掌声是一朵芳香的花,能够使人振奋!
掌声是一轮早晨的太阳,能够给我们带来一缕阳光!
掌声是一片宽阔的海洋,能够把害羞淹没!
掌声是闪闪的星星, 能够把孤独的黑夜照亮!}
六、结束语:
同学们,让我们再来做一次上课前的那个小游戏,举起你的左手,举起你的右手,把我们的掌声献给每一个心中充满爱的人:X X X X X。
板书设计:
29、掌声
自卑忧郁-----------自信快乐
关心、鼓励、帮助
[《掌声》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篇17:《绝招》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秦集小学 王丽兵
第一课时
一、设计理念
本着积极践行“53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此教学设计旨在“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合作,突出探究,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课程分自主探究、合作互动、反馈测评三个大的模块,教学流程力求完整呈现导学、自学、互学、展示、测评五个板块。
合理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自主学习,愉快交流,获取知识。
二、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选自义务教育阶段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第四组第16课,围绕着单元主题--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展开,讲述了几个小伙伴之间互比本领,主人公小柱子开始丢了面子,于是下决心苦练绝招,最后在不懈努力下出奇制胜,获得小伙伴们称赞的故事。课文充满着童心童趣,人物形象鲜明,正是这一阶段孩子的真实写照,学生很容易产生共鸣。
三、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学生正处于一个逐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个性活跃,自强,好胜,极其希望获取知识和认可的阶段,容易对自己身边的事情产生好奇心,通过引导,很容易激发浓厚的兴趣。具备一定的自学与互学能力,能借助拼音朗读课文,通过交流简单的了解文章大意。
四、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认读“憋、腮、攥”等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3、理解课文大意,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
4、激发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愿望。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理解课文大意,知道各个小伙伴都有什么绝招,绝招是怎么获得的。
教学难点:1、通过了解和评价每个小伙伴的绝招,分析小领子的绝招为什么引起大家的赞叹,从中体会小柱子的人物性格和精神品质。
2、从绝招的评比中,体会到童年生活的快乐。
六、教学准备
制作简单课件
七、教学流程
教学模块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学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师生问答引入课题
2、课件出示自学提示,指导自学方法
(借助拼音读通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哪几个人物;课文中讲了哪几种绝招;动笔画一画)1、通过精彩的插图导入课题,小伙伴的“绝招”很容易勾起学生的兴趣
2、自学提示告诉学生们要从哪里去学,要怎么学,起到指导作用。
自学1、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进行自学。
2、课件出示“我会读”、“我会填”,指名点读,填空,检查自学效果 1、三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合理的设计检查自学效果是防止学生不知重点的有效手段
互学 1、课件出示“我会评”,学生根据评价标准,讨论交流之后,评一评几位小伙伴的绝招
1、出示评价标准,可以合理的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提示学习要点
展示 1、课件出示“我最喜欢___”
学生根据评价结果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位人物,并说出理由。
1、通过对人物的对比,体会各个人物,特别是小柱子的人物特征,从对比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测评 2、课件出示“我有也绝招”
创设情境:假如“我”也是小伙伴中的一员,在下一次比赛中,“我们”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1、通过学生想象下一次比赛的情境,检测学生是否理解了课文中“绝招是练出来的,要练就要练有用的绝招的道理”
2、通过这一环节将本课与接下来的“教你学一招”口语交际联系起来。
八、板书设计
16* 绝招
人物 绝招 怎么得到的
九、 教学反思
《绝招》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描写的是几个小伙伴之间发生的趣事。讲的是小柱子和小伙伴比本领,第一次输了,感到很羞愧,于是他暗自练习绝招。结果,在他的努力下,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大家对他的绝招赞不绝口。这篇课文富有童心童趣,文中细致刻画的小柱子这个人物形象鲜活欲出,跃然纸上。可以说,他是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典型代表,很多学生都可以从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自尊,好强,不服输。
课文内容简单易懂,学生完全可以自学学通,因此将课堂交给学生自己是这节课的主要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积极践行“53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力求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合作,突出探究,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授课时严格划分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馈测评三个板块,精心设计导学、自学、互学、展示、测评五个学习阶段,真正让课堂回归学生手中。
在本课的教学中,为了更好的教学效果,我在没有网络资源可以利用的情况下,尽自己最大努力制作了简单的演示文稿来配合教学的实施,每一张演示文稿,就是一个教学板块的呈现,每一张演示文稿,也是一个学习要素的提示。
首先利用上节课的数学课,结合课文中小柱子的绝招--心算,再配合课文插图的展示,通过对话导入本课的课题,很快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听到孩子们响亮的回答声,我知道这节课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然后是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进行自学,自学后出示“我会读”和“我会填”进行自学效果评估,并由评估结果决定下一步的互学进度。经过实际的课堂验证,我觉得在课前的阅读提示中有一部分和自学提示有重叠部分,一部分内容可以在学生完成自学测评后通过交流归纳出来会更好,直接给出稍显突兀。
学生的互学和展示是“535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点,在这里我创设了两个比较容易调动气氛的情境:“我会评”和“我最希望是___” ,通过交流评价对于文中人物和他们绝招的看法,评出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和绝招,使学生在互动探究中体会到童年的乐趣,以及绝招的来之不易。本环节有一处需要改进的地方就是在小评委投票环节耗费的时间比预设的要多出了几分钟,稍显拖沓。
反馈测评环节的设计和实施都围绕着引入第四组课文的口语交际来进行,学生讨论“如果自己也是小伙伴中的一员,在下一次比赛中,要展示什么绝招呢?”。这一环节突出了由课文延伸出去的理念,而学生们的表现也非常活跃,话音刚落,他们就迫不及待的交流起了自己的“绝招”,这样接下来的口语交际和习作都得到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总的来说,这节课课堂结构鲜明,对于学生的评价和反馈比较积极和及时。不足之处是时间上的处理还有待加强,对于放手给学生去总结还有些底气不足。
/4/23
[《绝招》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篇18:燕子 教学案例(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长句子,并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基本方法。能用“增添、”“偶尔”造句。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俊俏、吹拂、舒展、光彩夺目、百花争艳、波光粼粼”等词语。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4、通过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能运用单元提示语中读懂长句子的方法,能正确地理解长句子的意思。指导感情朗读课文。理解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课前预习:
1、熟练地朗读课文。
2、词语:俊俏、吹拂、舒展、伶俐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熟练地朗读课文。能用“增添、”“偶尔”造句。
3、学习单元提示,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教师念儿歌《春天多美好》:小燕子,真灵巧,拖着一把小剪刀。剪彩云,彩云飞,剪柳条,柳条摇。一幅图画剪好了,春天风光多美好。
2、同学们,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喜欢燕子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燕子》这篇课文。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郑振铎写的,请打开书,谁来读读。
二、初读课文体会
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4、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这篇文章写的确实很美。下面仔细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的。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师:这自然段是一句长句子,我们怎样读懂一句长句子呢?大家先来看“单元学习提示”
4、读懂长句子的步骤怎样?先……再……,用线划出。
5、下面我们就用“单元学习提示”中的方法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再读这一段。
6、问:这句话写了燕子哪些部分?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样的?
7、句子中用“乌黑光滑、俊俏、剪刀似的”有什么作用?
8、归纳学习这句长句子的方法。
9、指导感情朗读这一段,归纳段意。
四、进行“画图、说话”训练,深入体会。
1、我们能不能把郑振铎写的燕子画下来?我请一个同学读第一段,咱们一起画,怎么样?不过读的时候,要慢一点。
2、同桌的同学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画的燕子。
3、谁愿意到前边来把自己画的燕子向介绍一下?
4、大家注意没有,作者怎么没写眼睛、嘴,是疏忽了吗?
5、这告诉我们,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写。
6、朗读第一自然段。
五、指导用用“增添、”“偶尔”造句。
1、理解词义--说说“增添、”“偶尔”的近义词。
2、指名造句。评议。
3、书面练习造句。
六、布置作业。
作业本1、2、3、4、6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2、3、4自然段,运用“单元提示”中的方法读懂长句;背诵第4自然段。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写的是什么?(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趣)
2、我们先来学习第二句,齐读。
(1)这句句子是句长句子,用学习提示中的方法,怎么学?
(2)说得很对,那么“黄绿眉眼”指的是什么?(再读句子“黄绿眉眼”指的就是柳芽)
(3)作者为什么把柳芽比作“黄绿眉眼”,为什么不就说嫩芽?
(柳树睡了一冬天,发的芽就像睁开的眼睛)
3、学习第三句句子。
(1)我们再来看看第三句写什么?指名同学读句子。
(2)要求学生用理解长句子的方法来理解。
(3)指名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一句长句子的。
师:什么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是怎样形成的?其它词语有什么作用?
(4)什么叫“赶集”?
师:去买的,还有卖的,都叫赶集--请说说赶集的情况,再想想赶集和春天的草、叶、花生长和开放有什么相似之处。
师:古人说:“红杏枝头春意闹”,春天,万花盛开,确实给人以热闹的感觉。
(5)齐读第三句。
4、学习第四句。
这么热闹、美丽的春天,少了燕子可不行,请大家朗读第四句。
(1)谁能简单地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2)“增添”是什么意思,“生趣”是什么意思?
(3)师:同学们,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子,诗人写春天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春天也少不了燕子,可以这样说,少了燕子,春天会失去一半的美,下面让我们以赞美的语气来朗读这一段。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大家再读第三自然段,从这一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燕子飞行的情景,燕子飞得很快,很轻)
2、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再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板书:斜、掠过、唧)
3、师:一个“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以又轻又快的感觉,而且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掠过”这个词字典里怎么解释的?
4、你从中看出了什么?读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体会体会。
5、我们从“唧”这个字也可以看出什么?
6、还有哪些地方看出燕子飞得“轻快”?
7、大家把第三自然段朗读一遍,看谁读得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学生练读)
8、师:“那小圆晕就一圈圈地荡漾开去”要读得慢一点,要有个想象的余地,谁再把这句读一读?
师:“小圆晕”是什么?想过吗?
师:作者为什么不说“小圆圈”而说“小圆晕”“晕”是什么意思?想过吗?
师:“晕”就是日光或者月光透过云层折射出来的七彩圈,你们见过日晕或者月晕吗?那七彩的光圈可真美!在作者的眼里,燕子点水荡起的一圈一圈的波浪就像日晕、月晕。不但作者笔下的燕子美,就连这小圆圈也是美的!咱们再读读这一句,领略一下其中的美。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读了第三自然段,我们知道燕子飞得很轻快,姿态很优美。我们接着读第四自然段,看看写的是什么,谁读懂了谁说。
2、指名说。(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的样子)
3、读懂了,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读读、划划。
4、“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谱啊!”“这”指的是什么?看看书上的插图。
5、老师这里有一段五线谱,也就是曲谱,请想象一下,并对照一下插图,远远地看去,落在电线的燕子连同电线,像不像五线谱?
师:这是一个多么贴切而又生动的比喻!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惊人的想象力!同学们想一想,这会是一首什么样的正等着我们去演奏的曲谱?(这一定是赞美春天,赞美小燕子的曲谱)
6、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7、从课文中,我们进一步领略了燕子的美。这一自然段还有两个词用得特别传神,不知有人注意没有,请读读第二句。
8、这里的“痕”字用得好,为什么不用“条”?(因为电线远,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蓝天里只留下一丝痕迹)
9、大家细细读读这一自然段,再自己细细体会。
10、看图试背。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作业。
作业本第5、7、8题。
[燕子 教学案例(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篇19:设计校园教学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6~10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更加理解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
2. 通过让学生自主调查、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校园。
3.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习惯,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自主调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校园。
教具、学具准备:
电脑投影仪。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一、复习铺垫。
1、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什么方位?后面、左面、右面呢?
2、说说本校校园里八个方位都有哪些建筑物?如果把它画在纸上一般按什么规律来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二、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电脑展示某校校园平面示意图,说说校园的各个方位都有哪些建筑物或教学设施。
师:这个校园设计得漂亮吗?合理吗?你有什么建议?
师:如果能在设计漂亮、合理的学校里面学习,你们会有什么感想呢?你们想不想也自己设计校园呢?今天我们就自己来设计校园。(板书课题)
三、小组活动
1、小组交流:说说每人调查的本校和其他学校都有哪些设施。
2、集体反馈:请几个同学说说的情况。(用学过的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来叙述。)
3、小组讨论:本校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的?必须添置哪些设备等。
4、集体反馈:请几个同学说说自己的看法。
5、出示本校的校园示意图,讨论:
(1)应该在什么地方添置什么设备?
(2)绿化上面你有什么见解?
(3)操场的大小或形状如何?
(4)你还有哪些设想?
6、利用手中的画笔来设计自己的校园。(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合作动手设计,教师巡视指导。)
7、每个小组各派一名同学介绍自己设计的校园示意图。(利用学过的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来描述。)
8、展示每个人的设计图,让同学们去参观交流。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活动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多请几个同学发言。)
师:同学们,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跟数学有关,如设计校园。只要我们细心观察,认真思考,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认真分析,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不断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出自己满意的校园。
★ 有余数的除法(四)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 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笔算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习作论文(人教新课标三年级教学论文)(共19篇)】相关文章:
有余数除法例1,例2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2023-06-24
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2022-12-29
人教版三年级0的乘法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2022-09-04
笔算乘法(进位)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2023-09-14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预案 导学案(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2023-05-22
《出塞》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2023-08-07
秒的认识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2023-02-07
人教五上数学教学计划2023-02-18
练习课/除法验算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2022-09-26
第三单元统计 教学反思(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2022-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