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音的认识教学设计(推荐16篇)由网友“kalory”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Re音的认识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Re音的认识教学设计
Re音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在认识了mi 、sol、la三个音宝宝之后,小朋友对听音及学习这方面的音乐知识越来越感兴趣,从听辩三个音的不同音高到听辩五个音宝宝的不同音高,这期间小朋友也花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他们的时间和精力并没有白花,因为他们从这些音乐活动中找到了乐趣,同时也找到了许多价值。在认识re宝宝之前,小朋友刚刚接触认识do宝宝,所以过程中的有些形式与认识do的时候有点相似,为了进一步巩固和让幼儿认识不同音的不同音高,所以在认识re的过程中,我还设计了类似“五线谱”的示意图,把它比作是音宝宝所居住的楼房,从而让他们感知每个音的不同音高位置,让他们在今后的歌曲中更好的、更准确的唱准音高。
二、音乐活动
(一)目标:
1) 在听听、唱唱、敲敲的过程中,认识音宝宝re,让幼儿知道re的声音比mi低比do高。
2) 复习练声歌曲“小鸡在哪里”,引导幼儿用比较正确的方法发声。
(二)重点与难点:
认识re宝宝,知道re的声音比mi低比do高
(三)活动准备:
八块音块;黑板图示;水彩笔;
(四)流程:
练声“小鸡在哪里”----->认识re音宝宝---->游戏“开汽车”。
(五)过程:
(一) 练声“小鸡在哪里”
幼儿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从c调----->f调练声。(故事情节:有一群小鸡不见了,鸡妈妈非常着急,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找。一楼是鸡妈妈的家,幼儿来到鸡妈妈的家唱这首歌曲“小鸡在哪里”如果没有听到小鸡回答的声音就代表没有找到小鸡,。以此类推,二楼是鸭妈妈的家,三楼是羊伯伯的.家,四楼是牛伯伯的家,五楼是大灰狼的家。到大灰狼的家中找到了小鸡,就说明小鸡被大灰狼抓住了,幼儿就要帮助小鸡逃跑。这时可以请出音宝宝来帮忙,即:幼儿唱歌谱从f调----->c调下行练声。)
(二) 认识re音
1. 听re的音高
教师出示re的音块,敲奏它,一边敲一边唱re的音高介绍自己:“小朋友,你们好,我的名字叫re、re、re”
2.辨别音高
1) 教师边敲边唱“小朋友们好”,幼儿随着re的音高唱“re re re你好”。(练习3次后,与个别幼儿打招呼)
2) 出示音块do mi sol la与re比较音高
今天这几个音宝宝说要来比比谁的声音高,你们来当裁判,好吗?
a). re和la比,幼儿听着音块发出的声音进行比较。老师问:他们谁的声音高谁的声音低?(幼儿唱唱比较一下)
b). re和sol比(方法同上)
c).re和mi比(方法同上)
d). re和do比
老师:这两个音宝宝听上去好象有点一样,仔细听听他们俩谁的声音低谁的声音高?
(引导幼儿讲出"re的声音比mi低比do高")
e).老师敲由这四个音组成的乐句,幼儿跟唱(老师指导幼儿唱准音)
3.幼儿进一步感知音高
1)老师出示黑板上的音阶图示,问:mi住在第几格?sol住在第几格?la住在第几格?do住在第几格呢?
他们谁住的最高,谁住的最低?
2)re宝宝应该住在什么地方呢?(引导幼儿讲出“re 住在mi的下面do的上面)
3)幼儿随着老师在黑板上点的音高,用好听的声音唱出来.
篇2: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Re音》
中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Re音》
设计思路:
在认识了Mi、Sol、La三个音宝宝之后,小朋友对听音及学习这方面的音乐知识越来越感兴趣,从听辩三个音的不同音高到听辩五个音宝宝的不同音高,这期间小朋友也花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他们的时间和精力并没有白花,因为他们从这些音乐活动中找到了乐趣,同时也找到了许多价值。在认识Re宝宝之前,小朋友刚刚接触认识Do宝宝,所以过程中的有些形式与认识Do的时候有点相似,为了进一步巩固和让幼儿认识不同音的不同音高,所以在认识Re的过程中,我还设计了类似“五线谱”的示意图,把它比作是音宝宝所居住的楼房,从而让他们感知每个音的不同音高位置,让他们在今后的歌曲中更好的、更准确的唱准音高。
(一)目标:
1)在听听、唱唱、敲敲的过程中,认识音宝宝Re,让幼儿知道Re的声音比Mi低比Do高。
2)复习练声歌曲“小鸡在哪里”,引导幼儿用比较正确的方法发声。
(二)重点与难点:
认识Re宝宝,知道Re的'声音比Mi低比Do高
(三)活动准备:
八块音块;黑板图示;水彩笔;
(四)流程:
练声“小鸡在哪里”――>认识Re音宝宝――>游戏“开汽车”。
(五)过程:
(一)练声“小鸡在哪里”
幼儿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从C调――>F调练声。(故事情节:有一群小鸡不见了,鸡妈妈非常着急,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找。一楼是鸡妈妈的家,幼儿来到鸡妈妈的家唱这首歌曲“小鸡在哪里”如果没有听到小鸡回答的声音就代表没有找到小鸡,。以此类推,二楼是鸭妈妈的家,三楼是羊伯伯的家,四楼是牛伯伯的家,五楼是大灰狼的家。到大灰狼的家中找到了小鸡,就说明小鸡被大灰狼抓住了,幼儿就要帮助小鸡逃跑。这时可以请出音宝宝来帮忙,即:幼儿唱歌谱从F调――>C调下行练声。)
(二)认识Re音
1、听Re的音高
教师出示Re的音块,敲奏它,一边敲一边唱Re的音高介绍自己:“小朋友,你们好,我的名字叫Re、Re、Re”
2、辨别音高
1)教师边敲边唱“小朋友们好”,幼儿随着Re的音高唱“ReReRe你好”。(练习3次后,与个别幼儿打招呼)
2)出示音块DoMiSolLa与Re比较音高今天这几个音宝宝说要来比比谁的声音高,你们来当裁判,好吗?
A)Re和La比,幼儿听着音块发出的声音进行比较。老师问:他们谁的声音高谁的声音低?(幼儿唱唱比较一下)
B)Re和Sol比(方法同上)
C)Re和Mi比(方法同上)
D)Re和Do比
老师:这两个音宝宝听上去好象有点一样,仔细听听他们俩谁的声音低谁的声音高?
(引导幼儿讲出“Re的声音比Mi低比Do高”)
E)老师敲由这四个音组成的乐句,幼儿跟唱(老师指导幼儿唱准音)
3、幼儿进一步感知音高
1)老师出示黑板上的音阶图示,问:Mi住在第几格?Sol住在第几格?La住在第几格?Do住在第几格呢?
他们谁住的最高,谁住的最低?
2)Re宝宝应该住在什么地方呢?(引导幼儿讲出“Re住在Mi的下面Do的上面)
3)幼儿随着老师在黑板上点的音高,用好听的声音唱出来。
4)老师小结幼儿学习的情况,鼓励幼儿多多在音块或八音琴上练习Re宝宝。
(三)游戏《开汽车》
玩法:请2到3名幼儿扮演司机,用不同节奏作为不同的开车方法。音乐响起时,司机开着自己的小汽车去载客,所载的客人上车后要跟在司机后面与司机做一样的动作(打出一样的节奏),到最后看谁的汽车载的乘客多就算是赢了。
规则:
1)乘客上车后不能和别的车子上的乘客搞错,一定要和自己的司机所做的动作相同。
2)司机一定要等一段音乐结束时才能站在乘客面前请他们的上车。
教学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篇3:do re mi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第十二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一课。歌曲选自电影《音乐之声》,全曲为C大调,2/4拍,是以B音为核心的回旋变奏体结构――A+B+C+Bl+D+B2。作者用七个音的唱名和英语中与这些唱名发音接近的词,巧妙地编成了不同的故事教给孩子。按孩子的年龄的不同,安排每个孩子代表一个唱名,并从“Do、Re、Mi”构成的音阶出发,写成了以B段为核心的几个对比段落,使孩子们在不断的反复变化中将“Do、Re、Mi、Fa、Sol、La、Xi”这个音阶深深地印在脑中。本课的教学任务是欣赏全歌,学唱歌曲的核心乐段B段。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Do Re Mi》,体验音乐的美,加深对音乐的兴趣,在伙伴间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感受集体的友好氛围;
2.能用欢快的情绪和优美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Do Re Mi》及曲调:
3.初步认识自然大调音阶,了解干变万化的旋律都是由这七个唱名构成;
4.尝试创编旋律片段和为歌曲创编歌词,体验创编歌词的乐趣,提高音乐的创编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学唱歌曲《DoRe Mi》,并能准确演唱。
教学准备:制作《Do Re Mi》歌谱课件;学生分成七个小组,每组七名学生。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学生在歌曲《Do Re Mi》音乐声中走进教室。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和良好的学习氛围。)
(1)听一听
师:同学们听过这首歌曲吗?有谁知道这首歌选自哪部电影?能不能给大家讲一讲故事的梗概?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歌曲导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歌曲《D。Re Mi》选自影片《音乐之声》。该剧通过描写一个善良美丽、生性活泼、不受繁文缛节约束的修女玛利亚,应聘到一个海军上校家里当家庭教师,教孩子们从学唱“Do Re Mi”开始,在游戏中学会了唱歌、懂得七个音符能创造出美妙音乐的魔力。《Do Re Mi》是该剧中著名唱段之一。下面,我们来欣赏这个片段。
(设计意图:简单了解影片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说一说
师:请同学们在欣赏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家庭教师玛利亚是怎样教孩子们唱歌的?孩子们喜欢吗?从哪里能看出来?播放电影片段,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片段内容,体验歌曲的情绪,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锻炼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师:玛利亚用七个音编成了故事,并给每个孩子安排一个唱名,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认识“DO、Re、Mi、Fa、Sol、la、Xi”这七个音。板书音阶及其对应的唱名。
(设计意图:让学生加深对音阶与对应唱名的印象。由于将音名编成了故事来学,所以孩子们感觉非常轻松、愉快。让我们也跟着玛利亚,唱一唱吧!)
2.学唱
(1)唱一唱――歌曲
师:播放《Do Re Hi》范唱,学生轻声跟唱、默唱。
(设计意图:轻声跟唱后再默唱,可以让学生更准确感受音准、情绪。)
教师指导学生跟琴学唱,重点指导有变化音的乐句。
(设计意图:解决难点。)
教师指导学生分角色学唱。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群体精神和合作能力让学生全员参与,用游戏的形式来学唱歌曲,提高学习的趣味性。)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演唱,七个小组,分别学唱指定的一句。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分角色表演,每个孩子分别代表音阶“Do、Re、Mi、Fa、Sol、La、Xi”中的一个唱名,小组内练习接唱。
老师到小组内辅导。
(2)演一演
全班同学分组接唱,并用拍手来伴奏,最后一句由老师接唱。
(设计意图:培养音乐表现能力,激发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当众、自信、有表情地歌唱”。)
(3)唱一唱――曲谱
师:同学们认识“Do、Re、Mi、Fa、Sol、La、Xi”这七个唱名了吗?歌曲《Do Re Mi》的旋律就是由这七个音组成的。
教师范唱歌曲曲调。
(设计意图:教师示范,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先自学各自代表的乐句。
(设计意图:培养自学能力和小组合作精神。)
分组组织展示。
让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学生代表,教其他组的同学学习本组的乐句曲调。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教学生”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组织学生在琴的伴奏下齐唱歌曲曲调。
3.拓展与创编
(1)拓展
师:同学们还记的歌曲《小星星》的旋律吗?我们来唱一唱它的旋律,当唱到你所代表的唱名的时候请站起来。
(设计意图:巩固学生对七个唱名的认识,让学生知道,我们身边美妙动听的旋律就是由这7个唱名组成的,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2)创编旋律片段
师:根据我们刚才认识的七个唱名,你能简单地创作一句旋律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音乐创作能力。)
(3)创编歌词
师:你能不能把《Do Re Mi》歌词改编一下,把这七个唱名与我们生活中与这些唱名发音相似的词联系起来,唱一唱,教一教身边想认识这七个唱名的朋友?
(设计意图:通过歌词创编活动,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发展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学生思考讨论。出示教师改编歌词后的歌谱,供学生参考。
Do是朋友多呀多,Re是大家来唱歌,Mi是脸上笑眯眯,Fa是发出光和热,Sol是锁住门和窗,La是用力往回拖,Xi是太阳朝西落,然后我们再唱Do!
(4)展示与评价。
(设计意图:展示学生学习成果,分享成功的喜悦,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表演进行适当的评价,在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努力目标。)
4.小结
师:今天同学们学习的这七个音符并创造出美妙音乐的魔力,希望同学们好好使用它们,在音乐的海洋里快乐地遨游!
篇4:do re mi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欣赏歌曲DOREMI,了解歌曲出处。
2、学唱歌曲DOREMI,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
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能参与歌曲表演。
4、通过欣赏《音乐之声》插曲,感受歌曲形象和情绪,扩大音乐视野。
教学重难点:
学唱七个音符;唱准简谱中有休止符、升号和降号的音。
教学准备
电子琴、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1、导言: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共同走进电影音乐。美国电影《音乐之声》是一部音乐片。故事发生在70年前的奥地利。上校的七个孩子由于失去了妈妈,在父亲的严厉管教下没有丝毫的快乐,自从家庭教师玛利亚来了之后,孩子们变得快乐起来,她是用了什么方法让孩子们快乐起来的呢?老师请同学们看一段影片片段,在观看影片的同时,要注意聆听影片中优美的音乐。
2、观看电影片段
3、问:玛利亚是用什么方法让孩子们快乐起来的?(音乐)学习音乐首先要学习什么?(音符)
4、师:仅仅这七个音符,就能构成许多优美动听的旋律,给人们带来无穷的欢乐和美的享受。
出示课件
玛利亚根据七个音符的英文谐音,把每个音符的唱名编成了不同的故事教给孩子们,方便了孩子们的记忆,也使学习音乐变得活泼有趣。下面,我们也来读一读歌词,看看你能不能用最快的'速度记下这些音符。(按节奏朗读)
5、跟电子琴有节奏的朗读歌曲,并回答: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活泼、轻快)
6、学唱歌曲:
(1),轻声用LU模唱
(2),填词唱。全体跟伴奏齐唱,注意升号和降号的词,休止符的唱法
(3)引导学生用恰当的声音和力度演唱每一个乐句。
(4)脱离歌谱,集体背唱。
7、表现歌曲
(1)老师唱唱名,学生来接唱后面的部分。
(2)全体分为七个小组,分别演唱DO、RE、MI、FA、SO、LA、SI七句歌词,最后一句全体唱。
(3)请出七个同学,与大家共同演唱这首歌曲。
8、拓展
刚才我们学习的歌曲是来自美国影片《音乐之声》里的经典插曲,电影音乐大家是怎么理解的呢?(指电影中所用的一切音乐和歌曲)这个影片中曾经一度风靡全球,影片中的片段歌曲至今已经成为世界名曲。世界各国的人们、歌唱家都来传唱,还有那些好听的歌曲呢?让我们来听听
(1)欣赏《孤独的牧羊人》
(2)欣赏《晚安歌》
9、七个简单的音符,却构成了美妙的音乐,愿同学们也能从音乐中感受到快乐。下课!
篇5:do re mi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音乐之声》影片两首插曲,学生能够在欢快活泼的音乐中,体验童年的快乐生活。
2、知识与技能:辨别歌曲中“#”、“b”变化记号在音高上发生不同变化,以及认识歌谱中的反复记号。
3、过程与方法:运用律动教学及柯尔文手势,让音乐更加生动、活泼。
2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六年级学生,六年级的孩子有两大特点,对歌曲的吸收、理解、想法更有自主性,因此在歌曲设计中可以通过学生去想、去听、去感受展开。但六年级大孩子而言,在歌曲的表现力中就显得很被动,不愿意去大胆的尝试,在互动中,也因为害羞而不敢上台表现。因此可以在音乐的情景创设中,多尝试鼓励和师生朋友式交流,或者是站在老师的角度设想来突破他们的心理的障碍。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辨别“#”、“b”记号在歌曲中的表现力。
2、认识反复记号
教学难点:
1、完整的演唱歌曲,并且正确的演唱好歌曲中的变化记号部分。
2、能够自如的.运用柯尔文手势来表现歌曲。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组织教学
1、随着钢琴伴奏《蓝精灵》拍手进入音乐教室。
2、师生琴声问候
活动2【导入】情景创设,导出新课
①节奏模仿
②竖笛试奏《雪绒花》主部旋律。
③师:(展示课件)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吗?拿出你们的竖笛吹一吹,来告诉老师歌曲的名字。
师:是的,这首曲子是上学期老师竖笛实践课学过的《雪绒花》。
问题:那你们知道这首歌曲出自那部影片,而这部影片又讲述了什么样的故事情节呢?
④简介影片背景。(播放雪绒花配乐—师讲剧情)
(这是一部来自美国著名影片《希望之声》的插曲,影片讲述一位修道院的修女名叫玛利亚,她很喜欢音乐而且人也非常善良。一天,她被一位上校聘请为家庭教师,这位上校家里有七个孩子,由于他常年海军生活及亡妻悲伤之情,在管教孩子方面就如对待士兵那样,孩子们渴望得到父亲注意,时常捉弄家庭教师,可是玛利亚的出现不仅打破了这个传统教学方式还深深的赢得孩子喜欢,她带孩子们去游玩、野营,还教孩子们学唱歌。渐渐的,上校也受到感染,在一次特别的音乐节中,上校亲自为孩子唱的这首曲子就是—雪绒花)
活动3【讲授】欣赏教学,引出新课
1、(第一次聆听)师:今天老师带来的这首曲子是《音乐之声》影片中非常著名又经典的插曲。我们看一段视频来告诉老师,玛利亚是用怎样的方式来教这般完全不懂音乐的孩子们学唱歌的。
2、善良聪明的玛利亚运用七个音符,绘制了一段美妙的音乐,来教孩子们的。这首歌曲在当时也是轰动很多国家,中国的作曲家也将它翻译成中文,我们来欣赏下,从四个方面(ppt)来说一说歌曲有什么特点?(第二次聆听)
活动4【活动】体验教学,歌曲互动
1、还记得老师刚才在聆听中加入什么?(
①复习柯尔文手势do---do’---do的手势和歌唱旋律音高走向
互动孩子们一起体验。(播放doremi加入柯尔文手势互动)
②同学们,你们再来想一想,我们不仅用手势来表现歌曲,我们还可以运用什么来丰富音乐的表现力。
2、(加入奥尔夫打击小乐器)师:你会把乐器加在那个地方来表现?
2/4强弱规律(可以演奏在强拍上,也可以演奏在弱拍上)
但是2/4的歌曲强拍只有个,弱拍只有()个。
3、同学们,你们再来想想,你还可以再音乐中加入什么来丰富音乐的表现力,让这些孩子感受更多的快乐?(播放旋律---舞蹈律动--师生互动)
活动5【讲授】歌曲分析
①同学们,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这首看起来简单的歌曲,却藏着带魔力的宝盒,让我们一起打开课本跟在音乐一起轻声的哼唱一下,来挖开课本中你觉得宝盒你藏着怎样的神奇?
②师:是呀,音乐中的特别记号,把歌曲的音调、风格都变得不一样了。那么这些记号又是什么?在旋律中带来哪些特别?
举例1#记号:①345||②3#45||哪一中的3、4音区要更宽一些呢?哪一个4要更高?(所以# 代表升记号是升高右边音符半音)
举例2b记号:①176||②1b76||哪一个7的音更低一些呢?(所以b是降记号是指降低右边音符半音)
它们统称:变化记号
③师:同学们来看屏幕,一起用“lu”来唱剪辑的两个旋律,首先用不带变化记号演唱,再用带变化旋律演唱,对比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作曲家要用变化记号呢?
生:略
④师小结:带变化记号让歌曲更生动,而且你们有没有发现这几句旋律带了变化记号,让歌曲更有相似了?
生:略
⑤师:这就是歌曲带有的模进。
什么是模进,我举例你来说
123-|234-|345-|(456-)||
355-|244-|(133-)||
(完成课件的宝藏)
⑥师:同学们,你们很棒,一下子找到了好多处宝藏,还发现它们的秘密。那老师还观察到这里也有宝藏:帮小兔子寻找红萝卜并说出它的线路图。
反复记号||::||12
(从开始唱到第一部分结束反复到从头再开始唱到:||为止跳过第一部分直接唱第二部分结束)
师:祝贺同学们成功收齐宝藏,你们真棒。
活动6【活动】学唱歌曲
1、师:让我们打开歌喉,一起来欢唱成功的喜悦了。首先请同学来看老师是如何表现愉快心情的?(播放doremi伴奏,老师用带节奏有感情的范读歌词)
(学生表现—共同感受)
下面谁有自信一口气读对歌词又能节奏都读的到位?
(由于歌曲的节奏比较快,带节奏朗读可以加快而准确的演唱歌曲)
2、歌曲学习
师:那下面,让我们一起乘着歌声的翅膀,来用欢快、饱满的情绪来一起歌唱吧。
①师调整坐姿,好的姿势会让你的歌声变得更动听
②师:把你们遇见带附点的节奏加长一些(附点四分音符一拍半节奏。师示范,学生划拍)板书
③最后复习“>”是重音记号。
④带人歌词齐唱歌曲。
⑤小组比一比,谁的歌声唱的最准确最优美。
(时刻调整学生坐姿、情感情绪、解决歌曲中的错误节奏。)
活动7【练习】拓展实践
今天,我们收获好多,现在还在为探索出来的宝藏兴奋不已,那同学们,就让我们一起通过(律动、音乐小乐器、柯尔文手势)+你们的歌声在这片漂亮的草地上一起载歌载舞共同演绎吧。
活动8【活动】小结
哇,今天我们班同学真棒,来一起复习下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今天我们学习的歌曲叫《doremi》,是来自美国的著名影片《音乐之声》。我们在歌曲中学到了“#”“b”记号以及反复记号。同时我们把相似乐句成为模进。恩,真棒。一堂课过得真快,真希望让这些快乐的音乐伴我们成长,就让我们一起记住这些美好的音乐时光吧。
篇6:教学设计-认识左右
教学设计-认识左右
“认识左、右”这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具体场景里体会左右的位置关系,能按左右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根据儿童年龄特点,让他们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学生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较好地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新思想。
(1).把数学知识的学习融于生动有趣的、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中,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体验左右的置关系及其相对性。如组织学生利用自己身体上的右开展有趣的游戏活动,组织学生运用身边的学习品进行探索性的操作活动,创设购买玩具的情景组织学生开展猜测、推理活动,组织学生表演上下楼梯体会左右位置与判断者的关系,这些无不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实践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的理念。
(2).注意数学学习和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充分利用书上的练习与场景,并由此延伸和挖掘大量的生活实例,无论是新课引入、范例的选择还是练习的`设计、作业的布置都将学生置于生活的大背景中,去感受、去发现、去比较左和右的不同,学会用辩证的观点了解其相对性,真正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运用数学,实践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的理念。
篇7:小学音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演唱歌曲,感受音乐风趣幽默的表现方式同时感受音乐中表现的蛤蟆和青蛙的动物形象。
2、感受音乐要素中音色、力度的变化塑造的形象生动的音乐形象。并了解蛤蟆和青蛙的区别,增强科普知识,引导学生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3、学习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弱起节奏。
二、教学重点:
1,正确掌握歌曲中出现弱起节奏和音乐中出现的节奏难点
2,通过学唱歌曲,感受音乐中表现的不同的力度、音色塑造的不同的动物形象。
3,感受歌曲风趣幽默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出现的节奏和旋律难点2,体会音乐要素中不同的力度和音色塑造的不同的音乐形象。学习体验各种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不同作用。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欢迎同学们走进今天的音乐课堂,今天的音乐课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同学们听一听歌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生:好玩生2:风趣生3幽默
师:节奏呢?
师总:这首一首节奏欢快而且风趣幽默的歌曲。故事的主人是?
生:癞蛤蟆和小青蛙
(二)师跟伴奏读节奏
师:癞蛤蟆小青蛙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你仔细听。
生:癞蛤蟆错把小青蛙当成她的爸爸,小青蛙错把癞蛤蟆当成她的宝宝。
师:这是一个发生在癞蛤蟆爸爸和小青蛙宝宝之间的故事。讲的是池塘里的一只癞蛤蟆和一只小青蛙一个晴朗的夏夜里出来散步,由于天太黑距离太远看不清楚,癞蛤蟆就把小青蛙错认为她的娃娃,小青蛙把癞蛤蟆当成她的爸爸。两只小动物越走越近,走到月光下一看,原来这是一场误会。
(三)生学习节奏,完整读一遍
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有节奏的讲一讲这个故事。同学们在讲的时候注意声音的强弱对比要明显。请你模仿老师的声音和语气。
完整读第二遍:
师:同学们读的很认真,强弱对比也非常明显。如果同学们在读的时候能够像乒乓球一样弹跳起来会更好。
难点节奏教唱:
师:大家觉得哪句歌词较难?大家在读的时候要找准强拍,同时把每个字说的轻巧有弹性。
复听歌曲:
师:同学们的故事讲得非常生动。老师都被你们打动了。下面让我们再次走进歌曲听听这首歌曲跟我们以前学过的歌曲有什么不同?同学们可以边听边用拍手的方式给歌曲伴奏。
生:加入了对白
学习念白节奏
师:这种念白在歌曲中我们经常遇到,哪位同学能给老师读一读?
再次聆听:
师:这首歌曲有唱有说,说唱结合,非常热闹。癞蛤蟆和小青蛙的声音好像有点不同,请同学们他们的声音有什么不同?请同学们边听边小声跟唱歌曲。
生:癞蛤蟆爸爸的声音粗
生:小青蛙宝宝的声音细
师:癞蛤蟆爸爸声音浑厚圆润小青蛙宝宝的声音清脆明亮
学习声音对比:
师:请你跟着老师来模仿癞蛤蟆爸爸浑厚的声音和小青蛙宝宝明亮的声音。
跟琴完整学唱第一遍:
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声学唱,老师唱一句,同学们跟唱一句。注意唱出声音的强弱对比。
跟琴第二遍:
西边有只癞蛤蟆,东边有只小青蛙
对比聆听两句旋律的高低(教师画两条旋律线)
师:同学们请你听一听癞蛤蟆的声音高还是小青蛙的声音高?
西边有只癞蛤蟆,东边有只小青蛙
癞蛤蟆瞪着小青蛙,哎,他好像我娃娃。
师:同学们在唱的时候要用说话的声音,如果同学们的声音能再轻巧一点那就更好了,我们试试好吗?听一听哪位同学能够唱出轻巧有弹性的声音。
跟伴奏唱第三遍:
师:请你跟着老师的琴声完整演唱歌曲
跟琴唱第四遍处理力度记号:
师:同学们想一想当癞蛤蟆和小青蛙相遇的时候他们确不确定?有点怀疑?那我们应该用什么的样的声音演唱肯定的语气还是怀疑的语气?
生:怀疑
教师对比演唱
师:老师这样唱行不行?为什么?
生:太肯定了,
师:那我们应该唱的弱一点,但是不能太弱
教师弹琴学生演唱
师:同学们注意癞蛤蟆和小青蛙的怀疑的声音。
两个跳到月光下把那眼睛眨一眨哎,他不是我娃娃,咦他不是我爸爸
师:癞蛤蟆和小青蛙这次看清楚了吗?看的很清楚了,这一次是怀疑还是肯定?
生:肯定
师:肯定的声音应该怎样演唱?
师演唱
师:老师这样行不行?
生:行
师:同学们也来试一试。
跟伴奏完整唱第五遍:
师:同学们让我们跟着老师的琴声完整的演唱歌曲,唱的时候注意我们应该用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同时注意歌曲中那个地方应该用怀疑的声音,哪个地方应该用肯定的语气。
第六遍完整聆听跟唱歌曲:
师:老师在唱的时候表现出癞蛤蟆爸爸浑厚圆润的声音,小青蛙宝宝清脆明亮的声音。同时还要注意那个地方是肯定的语气,那个地方是怀疑的语气。
分角色演唱歌曲跟原唱:
师:老师就把同学们分成两组,一组同学扮演癞蛤蟆爸爸,一组同学扮演小青蛙宝宝。
师:老师听到了一只音色浑厚,而且身体臃肿,不善于跳跃的癞蛤蟆爸爸,同时我也听到了一只音色明亮,声音清脆,善于跳跃而且有调皮的小青蛙宝宝。
拓展延伸:
师:他们对我们有什么益处吗?
科学家研究发现,青蛙能造福人类,因为它们的外皮含有对付疾病的化合物,包括抗菌和抗病毒物质,从青蛙皮提炼出的药物‘几乎是无限的’,‘青蛙可提供大量的新药’,它们俨然是‘随街跳着的药房’。
蟾蜍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动物。它全身都是宝!蟾酥、干蟾皮、蟾衣、蟾头、蟾舌、蟾肝、蟾胆等均为珍贵药材,可治疗多种难治之症。
师:可是我们慢慢的发现癞蛤蟆的小青蛙在慢慢的减少,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捕杀青蛙会给我们造成哪些危害?
生:工业、农业污染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臭氧层变薄,紫外线辐射量上升,将使两栖动物的卵无法孵化为幼体,而农药和激素的大量使用导致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两栖动物出现变异和畸形,致使物种逐渐衰落。
情感升华:
师:同学们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动物呢?
生:坚决不能捕杀
生:减少污染
师:怎么样保护我们这些小动物吗?
生:减少捕杀保护环境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保护小动物,争做环保小卫士吧。
篇8:认识线段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59——6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段。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学习,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线绳、直尺或其他可画线段的工具、长方形纸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出示四边形、三角形、五边形、六边形等,要求学生说说是什么图形,分别由几条边组成(并作为练习从图形中找线段的素材)。以五边形为例,说明组成这些图形的边也是一种图形,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二、认识线段
(一)、感受线段的“直、两个端点”
1、老师出示一根毛线。老师手中拿着的是什么?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毛线,放在桌上,看一看是什么形状?(弯弯的),你能想个办法让这条毛线变直吗?请小朋友们拿起桌上的毛线试一试。(指名到讲台前示范)你是怎样让它变直的呢?(拉、用点力)
2、学生在位置上演示,指名上台演示,并交流:大家看看,原来弯的已经变了,要想拉直,应该怎么做?(捏紧,用点劲拉)。
3、揭示线段的初步概念。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板书课题:线段。)变换不同方向,认识线段的初步特点。
4、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线段。(板书课题:认识线段)读两遍。
5、出示投影,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手捏紧的两头,在数学上我们称为线段的端点。几个端点,
6、结合刚才的交流,看着这条拉紧的线,谁来说说线段有什么特点?(直的、两个端点)(反复指名说),教师可以画出线段和端点。
7、请大家说一说,下面哪些是线段,哪些不是。拿出作业纸,完成第一题。交流时紧扣线段的特点。
(二)、找线段
1、过渡: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在生活中像直尺、三角板的边都是直的,它们的边有两个端点,所有我们把这边看成线段。用实物指边和端点。
2、那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边也可以看成线段?小朋友们找一找。(生说说:线段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课件出示图片)如:门框的边、楼梯台阶的边、屋檐的边、护栏的栏杆、桥的牵拉绳等等,这些都可以看成线段。大家真棒!
(三)、折线段
(出示正方形纸)这是什么图形?我现在把它对折,抹平,中间出现了一条折痕,折痕也可以看成一条线段。为什么?指名说,并演示说。(直的、有两个端点)
1、要求学生按照要求这一条同老师一样的线段。(便于学生折长或短线段比较。)
2、你能折出比这条线段长的折痕吗?
学生折后,与老师的比较。
3、你能折出比这条线段短的折痕吗?
学生折后,与老师的比较。
小结:折出的这些折痕都可以看成线段。通过比较,我们发现,有的线段长,有的线段短。
(四)、画线段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线段,知道了线段的特点(特点可以再强调一下),那你能
自己画一条线段吗?
可以用什么工具画?怎样画的?(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学生说,老师演示3中画法:1、先画中间一根,在把两个端点;2、先画两个端点,再画他们之间一条直直的线;3、先画一个端点,画直直的线,再把另一个端点补充完整。)
学生选择其中最喜欢的一种方法画一条线段。
(五)图形中的线段
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在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图形,它们的身上也藏着线段,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数一数。出示想想做做第二题,第一个图:什么图形?有几条线段?上黑板指出来,注意按照顺序数。
出示第2题(课始的复习图形),完成作业纸,并指名说
拓展两个稍微难点的图形。
(六)深化认识
1、想想做做3
几个点,你能把这两点练成线段,连接着两点可以画几条线段,快速的完成作业纸的第三题。
2、出示想想做做4
师:给你三点呢?在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你能画几条线段,画出的是什么图形?完成作业纸的第4题
3、出示想想做做5
师:给你四个点呢?在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看看能画出多少条线段?学生完成,(展示作业),出示学生画4条线段的图形,大家看看对不对?有什么想要说的。请小朋友们观察,是不是两点之间都已经连成线段学生说。指导从外到内,其次是按照顺序连。拓展给你五个点呢?欣赏有线段建筑的图片。
三、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线段有什么特点?
篇9:认识线段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认识线段》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内容,线段是几何初步知识中比较抽象的概念,这里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由于学生年龄小,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比较低,为了方便学生理解,教材从具体到抽象,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由“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作一条线段”引出线段,使学生形象、直观的感受线段“直的”特点。第二个层次借助生活中的一些实物的边,如黑板边、桌子边等,让学生知道这些边都可以看成线段,进一步感受线段“直的”特点。第三个层次,给出几条线段的直观图,说明线段的特点:,直的,可以量出长度。教材教学线段时,要把握好教学要求,只要求学生直观了解什么是线段,并通过与曲线的对比知道线段“直”的特征,通过量线段知道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就可以了。教学用尺子画出给定长度(限整厘米)的线段时,要注意对画法的指导:画线段时,要注意从尺子的刻度0开始画起,是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刻度几。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
2、让学生经历从实物中抽象出线段的过程
3、学会用直尺画给定长度的线段。
【教学重点】
通过操作、观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
线段表象的建立。
问题生成单
我知道
1、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 )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 )作单位。
2、数学书长约( )厘米,宽约( )厘米。图钉长约( )厘米。
3、尺的刻度“2”到刻度“5”的长度是( )。
4、1米=( )厘米。
我会学
自学课本5页,完成以下问题。
1、找一条毛线,拉拉看,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作( );
2、摸摸桌子边、书边。桌子边、书边都可以看成是( )。
3、找一找,还有那些东西的边可以看成线段。
4、量出下面线段的长度。
【教学过程】
预设
1、独立自学
生:自学课本第5、6页,完成问题生成单。
二、互动交流、合作探究
(一)情景导入(优教通课件出示图片)
1、课件出示学生活动场景。
师:观察课件,说说两幅图的区别?
一组同学在跳绳,绳呈弯曲状;另一组同学在拔河,绳呈直线状。
师:老师手里有一根毛线,你有办法使这根弯弯的毛线变直吗?学生试着动手操作,找学生上前演示。
生:两手把毛线两端拉直。
师:这根线用两手拉直后,两只手之间的这一段就可以看成是线段。在数学上,直线上两个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线段。(板书:认识线段)
(2)新知探究
1、认识线段的特征
(1)认识线段是直的
师:老师手上的这根毛线,我把它放松,它还是线段吗?为什么?拉直呢?
生:线段是直的不能是弯的。
(2)小结: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线段?
生:线段是直直的,有两个端点
2、找线段
师:我们身边有没有线段?找找看
生:实物的边,如黑板边、桌子边、书边等,知道这些边都可以看成线段。(优教通课件出示)
3、折线段(小组合作交流)
(1)师:同学们喜欢玩折纸游戏吗?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玩一玩吧!(拿出课前准备的长方形纸,对折,打开)
(2)师:现在纸上有了一条折痕。想一想,这条折痕也能看成是一条线段吗?为什么?
(3)组织学生拿大小不同的纸来折一折:你有什么发现?
生:通过折纸游戏,明白线段是有长有短的,可以测量长度的。
4、量线段(优教通课件出示)
量一量教材第五页这些线段的长度
(1)师:怎么量?(小组合作探究)
生:掌握测量线段的方法。
(2)组织动手量
动手操作量线段。
5、画线段(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例4(画线段)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应该怎样画呢?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画法,动手操作。
汇报: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画到3厘米的地方。
三、课堂小结
交流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组织汇报交流。
四、运用拓展
引导思考,组织练习。
1、判断
(1)判断哪些是线段。
(2)判断小朋友说得话对吗?
2、你能画出几条线段?
3、数一数,下面的图形由几条线段围成?
4、连接每两个点画线段,一共画出了几条线段?你能看出画出的是什么图形吗?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认识线段,“线段”的`概念在二年级上学是很抽象的。我主要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先由实际操作拉毛线团,得知线段的表象,再通过找一找、折一折、量一量、画一画这几个环节,抽象概括出线段。整个过程由具体直观到抽象,并由易到难逐层进行,创设开放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篇10: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钟面:12个数字、时针、分针。
②会书写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7时、7:00。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钟面的组成,认读、写整时时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整时的认读与书写
教学难点:
会看钟表上的时间
教学准备:
对媒体课件、钟面模型、展台
教学过程:
导入
1、今天老师带来一个谜语,看看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能猜出来!
2、课件出示谜语
3、课件出示闹钟的图片。
师:你们真聪明,棒棒哒!夸夸自己(生:棒棒,我真棒,我是你们的好榜样)这节课我们就来———————揭示课题板书领孩子读。
4、师出示钟面教具,
师:这是老师动手制作的钟面教具。孩子们把你们制作的钟面学具拿出来我们一起观察钟面上都有新授。
1、组织学生认识钟面
1、1重点1:12个数字
生1、钟面上有12个数字,(师,你能从小到大把这12个数字数出来吗)
生:数12个数字,(师:请小朋友们快速找到钟面上数字1,用小手指着从1开始从小到大数数看看是不是12个数字)
师:还有什么
1、2重点2:分针时针
预设孩子怎么回答
预设1生:还有分钟和时钟,(老师过去抱抱孩子,你太聪明了,你能区分哪个是分钟,哪个是时针吗)生:短————长。
师:哪个小盆友再来说说(让孩子拿着自己的学具上黑板指着针认分针时针)
预设2如果有孩子说出还有两个针等等,师顺着学生思路往下追问,让学生自己说出长针师分钟短针时针。
1、3重点12个大格:如果孩子说不上来,老师可以告诉。
1、4重点每个大格又分了5个小格,钟面60个小格。
师:还知道:时针走一大个1小时,分钟1小格1分钟,可以介绍时钟走一大个,分钟走60小格。
今天同学们的表现非产好,我们一起去大象家去做客好不好大象家里有一个大座钟。大座钟的肚子里藏着秘密,你们想不想知道认真听,仔细看,视频结束后看看谁是聪明的宝宝,知道了大座钟的秘密是什么。
(出示动画巩固钟面知识)
2、认识整时
你们这么聪明,老师再带你们去一个地方。
(展示羊村图片)同学们知道这是那里吗没错,这里就是羊村,让我们一起走进羊村的钟表店看一看吧!
羊村图片这么多种钟表,你们想要哪一个老师这里有做好的,想不想要奖励给表现好的同学。
谁能告诉大家太阳花表示几时。
时针指1,分针指12,就是1时。
2、1练习:看一看,说一说,拨一拨。
时针指向几。分针指向几。是几时。
2、2互动活动:同桌一组每人说出3个不同的整时,另一人波,老师只给3或2分钟活动,然后时间到,指明一组演示。
同学们认识了时间,老师要考考大家,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小芳是几时起床的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还在哪见过像这样表示时间的。
3、电子钟
出示各种电子钟
像手机一样的表,也可以告诉我们时间,我们把它们叫做电子钟。
那电子钟上的时间你会读吗!
3、1写一写:两种写法
7:009:0012:00
7时9时12时
3、2练习:连一连
巩固练习
1、生活中的时间
小明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呢!
2、早上和晚上
老师发现一个问题,在九时时,小明一个在看书,一个在谁觉,他一个人时怎么做到的呢
时间分早上、晚上。每一个时刻,在一天当中都出现了2次。
2、1说一说
你早上9时在你做什么晚上9时在做什么8时呢,10时呢
知识拓展
我们现在有各种各样的钟表帮助我们来确定时间,那在很久以前的古代,那时的人们又是如何确定时间的呢!你知道吗
让老师来告诉大家吧
1、日晷
这是日晷,人们就是通过......来确定时间的。
2、铜漏壶
这是铜漏壶,它是通过.,来确定时间的。
总结
我们古代的先人们是不是很有智慧,很聪明呀!你想不想做一名聪明有智慧的人呢
那聪明的你说一说今天都学到了哪些知识呀!
学了这么多对钟表的认识,回家后讲给家人听好不好呀!
下课!
篇11:《认识时间》教学设计
课题:认识时间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教材第90-91页里1、例2,练习二十三的部分习题。教材主要分三个层次:认识时间单位“分”,认识半时(同时理解时分的关系)、认识几时几分。第一层次通过直观演示、学生操作感知分与钟面小格的对应关系,并学会利用5的乘法口诀与大格进行转换;第二层次主要是理解时分之间的关系,同时认读特殊的时刻几时半;第三层次通过一组动态的时钟认读,整体感知几时几分的认读策略,突破难点,整理方法。主要学习五分五分地数,认读几时几分和时分的关系,半时只是其中的一个特殊时刻而已。教学时要多给学生观察、实践操作的机会,为进一步学习一分一分地数认读时刻打下基础。
学习目标:
1.在数一数、填一填、说一说等活动中,认识时间单位分,知道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走一大格是5分,熟练掌握分针从12起,走到数字几是多少分。
2.通过教具钟演示及学生自主拨钟验证,理解时和分的关系,知道1时=60分。
3.通过说一说、拨一拨、写一写的活动,学生能正确地读、写几时几分。
评价任务:
1.能正确填写学习单第一部分的内容,在说一说环节中能够5分5分地数时间。
2.观察教具钟演示及自主拨钟验证后,能准确说出分针走一圈,同时时针走了一大格,进而知道1时=60分。
3.集体交流后,知道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分针从12起走过多少个小格就是多少分,并会用两种方法表示时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铃声响了,上课时间到了,你们认识这个时间吗?你是怎么知道的?钟面上还有什么,谁来介绍一下?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了这么多关于时间的知识,太了不起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认识时间》(板书课题:认识时间)
二、认识时间单位分
师: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了,这时的时间你认识吗?那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师:①时针指向8,是正对着8吗?等2S,我们来看一看,是过了一点点。②走过了8一点点,是吗?我们来看看,的确是这样,你观察的真仔细。
那分针呢?分针指向1是5分,你是怎么想的?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分针从12起,“走一小格是1分”,(板书)。走两小格是两分,走三小格是三分,你来接着数,你来数。一大格里有5小格,所以“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板书)
那分针从12起走到2是多少分呢?10分表示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个小格?10小格就是10分。
师:拿出学习单,完成第一部分的内容。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填的?同学们来看大屏幕。(手从12起边比划边说)
分针走到6是30分,30分表示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个小格?30分也可以说成半小时。
他写的全部正确,对照一下你写的,你写对了吗?把学习单放回桌角。
分针从12起走了一圈,是多少个小格?60个小格就是60分。
师:闭上眼睛让我们小脑袋里的分针也来转一转,滴答滴答分针从12起走到1是几分?走到2呢?走到3呢?——12呢?
师:睁开眼睛看一看,你们都记对了吗?如果没有数字提示,你还会说吗?分针从12起,走到 3是?走到6,你来说走到9,你来试试走到12。
师:有的小朋友回答的特别快,你用了什么好方法呀!2S能和大家说说吗? ?如果你还有其他好方法,可以和小伙伴们课下说一说。
?同学们的方法可真多!你可以选择好的方法去记忆。现在请同桌两个互相提两个。
三、认识时及时分关系
师:时针看见分针转得那么开心,也想和分针一起转,请看,现在是什么时间?请一位同学上来拨一拨。我们让分针走一圈,看看钟面上有什么变化?你发现了什么?你也来说说?你们也发现了吗?
让我们拿起小钟表都来试试。准备!开始!拨好了吗?举起来让我看看,快速的把钟表放回桌角。这一组同学动作又快又轻,已经坐直了。
刚才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60分)同时时针走了一大格,一大格是几时?(1时)我们就可以说1时?=60分,反过来60分?=1时。(板书)齐读:1时=60分,60分=1时
四、读写钟面时刻
师:我们来看[8:30]这个时间你们认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恩,有道理。谁能再来说一说?你说的也不错。
师:你们的意思是说时针走过了8,还没到9,是8时多,多多少分呢?30分表示分针从12起走了30个小格是30分,所以是《8时30分》。
在生活中,8时30分也可以说成8时半
师:[8:45]这个时间你们认识吗?
生:8时45分,9时45分《
师:你们同意吗?为什么不是9时45分?你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吗?(时针在8和9中间→你再看看,时针?走过了8,还不到9。)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谁还能再说一说?你解释的真清楚,快把掌声送给他吧!
师:想象一下,如果是9时45分,时针和分针在什么位置?你来说!你的意思是:时针走过了9,还不到10。分针从12起走到数字几?9。是这样吗?
师:我们来看看,这个钟面上,时针走过了8,还不到9,是8:45,这个钟面上,时针走过了9,还不到10,是9:45,
师:我再来考考大家,时针走过了1还不到2是几时多?时针走过了7还不到8是几时多?谁想当小老师也考考同学们?请你,你来。
师:咱们已经认识了这些时间,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认识时间的?谁愿意来说说你的想法?同学们总结的都很好
(①时针走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多”,②分针从12起走过多少个小格是“多少分”。)
师:你们看,这是文字表示法,电子表表示法怎么写呢?我请三位同学上来写,其他同学写到学习单的背面。他们写的怎么样?谁来评价一下。
如果分钟数不到10,在分钟数的前面要加“0”占位。把学习单放回桌角。
五、学习拨钟表
师:下面,我要邀请一个坐的最端正的小朋友跟我一起做游戏,请你来拨2时半。同学们来当小老师,看看他拨的对不对。他拨对了吗?你怎么知道他拨对了?你说的真准确。咱们向他俩竖起大拇指吧!请回位。(小老师们看的可真仔细,你再调整一下吧?)
师:拿出小钟表,拨2时50分。拨好了举起来让我看看,请你带着小钟表到前面来,把钟表平放在桌子上。他拨对了吗?你是怎么判断的?
师:再来拨一个,请拨3时5分。同桌之间互相检查一下拨对了吗?(放一个学具)
现在把你的小钟表轻轻地放到桌子的右上角休息一会儿。
六、巩固练习
师:现在是3时5分,再过20分钟是?你们知道吗?每周五下午的这个时间是我们淮河路小学校本课程的上课时间,我们班的孩子最喜欢粘土课了,瞧,粘土课开课啦!看他们做的多认真呐!一个个胡萝卜真美味!
你认识这些时间吗?请你把这三个时间写在学习单的第二部分。
谁来展示?他写的不仅全部正确,而且字迹工整,对照一下你写的,不对的请订正。
把学习单放回桌角。
七、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又认识了时间,(出示课题)你学到了哪些关于时间的新知识呢?
生活中还有这样的时间,以后我们再来学习。
板书设计
认识时间
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走一大格是5分。
1时=60分
8时5分 8时30分 8时45分
8:05 8:30 8:45
篇12:《认识时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钟面,认识时间单位时、分。
2.让学生经历1时、1分的时间,初步建立时分的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用几时几分表示钟面上的时间,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
让学生准确读出某一时间和推算经过的时间。
第1课时 认识分和几时几分
教学目标
1.借助钟面认识时间单位“分”,知道1时=60分;初步认识几时几分(5分5分地数),会读写几时几分和几时半。
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会用5分5分数的方法认识时间。
教学难点
直观理解1时=60分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地不停地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钟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
生:时间。 师: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时间。(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__ (1)课件出示例1情景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生:图上画的是同学们正准备新一天的第一节课,同学起立,师生在互相问好。 师:同学们刚开始上课,钟表上表示的时间是多少?你知道吗?钟表上的短针叫什么?它指在什么位置?
生:钟表上的短针叫时针,时针指在8和9之间,说明现在是8时多。 __ (2)教师演示教具钟面,指导学生观察。
师:钟面上的12个数字把钟面分成了12个大格,这12个数字表示12个刻度,每个大格里面有什么?
生:每个大格里面有5个小格。
教师指着钟面上放大的部分讲述:分针走1小格是1分,分针从刻度12到刻度1,经过了5个小格,一共经过了5分,即分针走1大格是5分。
议一议:钟面上1个大格的刻度表示哪些含义? 学生交流,指名汇报。
强调:当1个大格表示时针的刻度时,表示“1时”;当它表示分钟的刻度时,表示“5分”。
师:分钟走1大格是5分,走2大格是2个5分,说明钟面上数1表示5分,数2表示10分??从数1开始5分5分地数,就可以知道每一个大格刻度分别表示多少分了。 学生在教材上独立填出每一个大格表示的时间。 __ (3)教师利用教具钟面演示连续拔针的过程,探究分与时的关系。 第一个钟面是起始状态,时针和分针均指向12,表示12时;
第二个钟面,时针指向12和1之间,表示12时多,分针从12走到6,转到6大格,表示30分(也就是半小时);
第三个钟面表示当分针转了一周以后,时针从刻度12转到了刻度1,也就是60分钟。
板书:1时=60分
2.教学例2。 (1)课件出示例2的三个钟面,引导学生观察,确定是几时。
师:三个钟面上的时针都指向刻度4和5之间,可以确定都是4时多,再看分针指向几。
第一个钟面,分针指向1,说明分针从12起走了5小格,就是4时过了5分。 板书:4时5分 4:05 强调:在用电子表的形式表示时间时,分钟不到10分,在分钟数前面加0。 第二个钟面,分针指向6,说明分针从12起走了5×6=30小格,就是4时30分。
板书:4时30分或4时半 4:30 第三个钟面,分针指向9,说明分针从12起已经走了5×9=45小格,就是4时45分。
板书:4时45分 4:45 (2)学生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看钟表的方法,利用所学的知识,在小组内说一说是如何读钟面上的时间。
指名汇报,教师归纳:读时间要根据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来确定。先看时针的位置来确定“时”,再看分针的位置来确定“分”,合起来就可以确定当时的时间是几时几分。
三、巩固应用
1.完成练习二十三第
1、
2、3题。
2.完成练习二十三第8题。(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后一个钟面总比前一个钟面多一刻,也就是15分。)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时间》教学设计
篇13:《认识时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书第81页、例1、例2,练习六第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探索、直观演示,使学生会用5 分5分数的方法来读、写某些比较特殊的时间。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重点难点:
使学生知道1时=60分,会用5分5分数的方法来读、写 某些比较特殊的时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出示主题图。 让学生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钟表上表示的时间是多少? 引导学生利用“几时半”的认识,根据时针的位置在8和9之间粗略地说出是8时多。
2.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说说哪些情况下要用到时间?
二、引导操作,探究新知 ㈠认识钟面刻度。
1.出示钟面: 让学生观察钟表上的刻度,说出一共有多少个大格,每一个大格里有多少小格,每个大格的刻度所对应的数表示什么? 教师对学生说明:时针转过一大格1小时,分针转1小格是1分钟。
2.让学生观察分针从刻度12转到刻度1,一共转过了多少小格,是多少分,刻度1可以表示几分? 学生填写书上钟面上每一个大格的刻度分别表示多少分。
3.学生观察操作:分针转一周,共转过了多少小格,是多少分钟。
4.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钟面上每个大格的刻度作为时针的单位时是几时,作为分针的单位时又是多少分。
5.学生交流、总结。
㈡用5分5分数的方法来读、写某些比较特殊的时间。
1.出示时间是9时5分的钟面。 让学生说说钟面上时间是几时几分,是怎么看的?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9时5分”,并让学生说说如果用电子表的表示法应如何表示(9:05),向学生说明:如果分钟数不到10,在分钟数的前面要写0。
2.出示时间是6时25分的钟面。 让学生说说钟面上时间是几时几分,是怎么看的? 让学生用两种时间表示法表示。
3.学生小组讨论应如何读出钟面上的时间。
小结归纳:要读出一个时间,要根据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来共同确定。可以先看时针指在哪两个数之间,确定是几时多,再看分针指向哪儿,根据每一大格的刻度对应多少分来确定是几时几分。还可以先根据分针位置确定是多少分,再根据时针来确定是几时几分。
㈢认识时与分的关系。
1.出示三幅图,表示时针与分针的动态关系。 让学生观察这三幅图的变化,使学生看到时针与分针转动范围(即阴影部分)的对比和关系。
2.学生拨一拨:从12时到12时半。 学生观察时刻12时30分,让学生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出是几时几分。
3.思考:为什么12时半和12时30分是一回事?
使学生明白在几时半时,时针转过的是一大格的一半(半小时),而分针转过的是整个钟面的一半(分针指向刻度6,即30分)。
4.学生拨一拨:从12时半到1时。同时让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分别是怎么转的。
5.讨论:时针转一大格(走1小时),分针转了几小格,也就是几分。1时等于几分。
6.小结:1时=60分。
7.做一做第1题。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十五第1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每幅图中的学生在做什么,读出时间是几时几分,再用两种方法记录下时间。最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做这些事情时大概是几时几分,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和自己生活的联系。
第2题:连线。
四、拨一拨,读一读
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拨一拨,读一读”的游戏。
五、课堂小结
说说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时间
钟面有12个大格 ,每个大格里面有5小格
时针转过一大格是1小时, 1时=60分
分针转过一小格是1分 ,分针转过一大格是5分
篇14:《认识时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章第81页例1 教材分析:
“认识时间”这一教学内容的编排,是用5分5分数的方法来读取时间,并通过实际的操作,知道1时=60分。与一年级上册的内容联系起来看,教材对时间的认识是按照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编排的,这样的编排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平时人们看表读时间的经验与习惯。 分析学生:
“认识时间”这一内容的教学是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以前的学习,学习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如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有12个数字等,并已经掌握了如何看整时和半时。 设计理念:
一、知识的呈现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由于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在教学注意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更好地理解时间。为什么半时在两点的后面用30来表示,就是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二、在直观中来呈现知识
在教学时,运用多媒体直观地演示,通过看钟面上的阴影部分,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1时=60
分时,让学生自己拨钟,通过直观形象的实物操作,就能对时与分的关系一目了然。 教学目标:
1.知道大格刻度对应分时表示几分,会正确读出、写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根据时间拨出时针和分针。
2.让学生自己探索看时间的方法,掌握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分针走过几小格就是几分。
3.通过观察时针和分针走的关系,知道1时=60分,理解几时半就是几时30分。
4.体会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正确读出、写出几时几分,会拨几时几分。 教学难点:读出接近整时的时间,比较快速地说出几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钟,学生准备小闹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
同学们喜欢唱歌吗?会唱《时间像小马车》这首歌吗?跟着音乐唱起来吧!时间像小马车不停地奔跑,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时间》。(板书课题)
二、直观演示,探索新知
1、认识钟面
(1)你在哪里见过这些钟表。
(2)钟面上都有什么?
(12个数字、时针、分针、认识大格、小格)
2、认识几时
(1)时针短,时针指着12,当时针走过一个大格时,就表示时间经过1小时。
(2)时针从12走到3,现在时针经过了几小时? (让学生说理由)
(3)时针从12走到7,时针经过了几小时呢? (4)时针从12走到8和9之间,现在是几时呢?
小结:我们认识了时针是怎样计时的,它走到数字几就是几时,超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多。
3、认识几分
(1)分针又是怎样计时的呢?分针走过1小格,时间经过1分钟。 (2)分针从12走到1是几分钟?说说你的理由。 (3)分针从1走到2是几分钟?说说你的理由。 (4)分针从12走到2是几分钟? (5)分针从12走到5是几分钟?
(6)25分再走5分是多少分?当分针指向6的时候,分针刚好走到钟面的(一半),所以半时就是30分。当分针指向9的时候,是多少分?
(7)比较时针和分针 观察比较,找出不同的地方。
4、认识几时几分
(1)读出钟面上的时刻。(9时)
(2)钟面上发生了变化,时针和分针悄悄地挪动了脚步,现在的时刻你能读出来吗?(9时5分)时针和分针有什么变化?时针刚走过几?分针从12起走过了几个小格?(板书:9时5分)电子表表示法9:05 点的前面表示时,点的后面表示分,还是读作9时5分。(板书:9: 05)为什么5的前面有个0呢? (3)让学生独立认识6时25分。 说说:早上6时25分你们在做什么? 小结认识几时几分的方法。 (4)练习认钟面上的时间。 P82做一做。
5、时分的关系 (1) 学生分组操作。
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小闹钟,拨一拨,看一看分针走一圈,时针走几大格,并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自己的操作结果。 (2)学生反馈交流结果。
学生反馈,教师出示课件:分针走一圈,同时时针走一大格。 (3)引出“1时=60分”。
师: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分?(60分)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1时)
师:通过同学们的操作,我们知道:1时=60分 (板书) (4)感受: 1分、1时有多长?
三、巩固练习。
小芳的一天(练习十五第1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每一幅图中小芳在做什么,分别读出时间是几时几分,再用两种方法记录下来。学生完成后,两人为一小组,相互说说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是什么样的。
四、扩展知识
1、老师向学生介绍中国古代计时器。
2、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
篇15:《认识时钟》教学设计
【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时针、分针之间的关系,掌握整点、半点并知道其规律,结合日常生活理解时钟的用途。
2.培养观察力、思维力、动手能力及大胆尝试精神。
3.培养幼儿每天准时来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活动准备】
1.课件PPT(反映幼儿一日生活内容的图片(起床、上学、午饭、午睡等),时钟演变过程图片。)
2.人手一只可以拨动的小时钟。
3.空白的钟面每位幼儿一份
【活动过程】
一、谜语引出课题
小小圆形运动场,三个选手比赛忙,跑的路程有长短,最后时间一个样。
这是什么呀?请小朋友们一起猜一猜。
二、观察活动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时钟
通过观察活动比较钟表上时针、分针的不同,认识12个数字以及数字的排列位置。
提问:
1.每只钟面上都有什么?
2.比比看,两根针什么地方不一样?(长短、粗细之分)它们的名称叫什么?(了解时针、分针的名称)
3.钟面上的数字排列位置是怎样的?(认识典型的几个数字位置12、9、3、6)
三、幼儿第一次尝试活动
让幼儿理解并掌握分针、时针与数字的关系(幼儿人手一只时钟)
提问:
1.请小朋友看一看钟面上时针和分针都指在哪一个数字上?(12上)
2.请小朋友把时针从12拨到1上,看一看分针有什么变化?(分针从12走一圈又回到12)
3.小朋友自己拨钟试一试,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教师课件操作)
4.得出结论:当时针走一个数字(一格),分针就要走12个数字(一圈),这就是一小时。
四、认识整点,寻找和发现它们之间的规律。建立正确概念
这是几点你们知道吗
1.教师课件演示,让幼儿观察三只钟
2.提问:①三只钟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它们分别代表几点钟?②整点时,分针总是指在哪里?③想一想,2点整时,时针应在哪个数字上,分针应在哪个数字上?
3.老师归纳:整点时,时针指在一个数字上,分针总是指在12上
五、帮助幼儿理解时钟的功能,重点说明时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提问:小朋友,你们家里有钟吗?你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钟?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钟呢?(启发幼儿通过明明愉快的一天来理解钟的用途)
小朋友第二次尝试练习:结合日常生活图片拨出整点,小组中的幼儿互相检查准确与否,并说一说时针、分针指向的数字。
2.教师归纳:时钟和手表都是计时工具,它可以告诉人们,现在是什么时间了,应该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钟是人类的好朋友。
小朋友认识了钟,可以按时起床,按时上幼儿园。老师可以根据钟上的时间按时上课,按时做游戏,按时让小朋友吃午饭,钟的用处可大啦。
延伸活动
1.认识半点
2.提供制作钟的材料,鼓励幼儿制作时钟
篇16:《认识时钟》教学设计
教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教学内容:《认识钟表》第一课时(84-85页)认识整时。
一年级学生已经储备了一些认识钟表的生活经验,因此大多数孩子会看整时,但这些只是粗浅的,感性的.教材安排了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情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时间.学情分析:
钟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时间的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学生每天起床、吃饭、上课、下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就感知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而且一年级学生在学前教育时就初步认识了钟面,所以本节课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陌生.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的时间。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3、建立时间观念,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认识钟面及整时 教学准备:
钟面模型、学生学具钟面、课件。 教学策略:
动手拨一拨、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谜语导入:
(一)、师导言: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预设生齐说:喜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请你们来猜一猜
知识改变命运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师说谜语:小马不停蹄, 日夜不休息,嘀嗒嘀嗒走,催人早早起。
师:谁猜到了这是什么?
生可能说:钟表(板书:钟表)
(二)、同学们见过钟表吗,你在哪见过钟表?
钟表的兄弟姐妹可多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钟表。(课件出示:闹钟、挂在墙上机械钟表、手表中的机械表、电子表、构成了形形色色不同的钟表。)
这些钟表都是我们的朋友,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都离不开它。
要想与这些钟表交朋友,了解钟表的秘密,首先要学会认识钟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请大家齐读课题。(板书)
二、探究新知。
(一).联系生活,感知钟表面结构。
1、拿出自己的钟表学具,仔细观察,看看钟面上都有什么?
【课件演示】学生汇报:(1)仔细观察两根指针:哪根是分针、哪根是时针,对比有什么不同。(2)有12个数字,一起按顺序数一数这些数字朋友。分针、时针也是按数字从小到大的顺序旋转的,把它称为顺时针转动。
2、刚才我们认识了钟面,请指着自己的钟表学具和同桌说说:哪根是分针,哪根是时针?有什么区别? 师板书:时针、分针。
(二)。教学整时
过渡:同学们,你们认识时间吗?(生说:认识)看来同学们的生活经验还真不少。那么现在我们就试着认一认下面几个钟面上的时间,
1、(课件出示84页情景图)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谁能说一说这是什么时间?图上的人在做什么?
生说:这是早上7点,妈妈在叫孩子起床
师:平时生活中我们所说的“几点”是口头语,正确的书面用语是“几时”。所以同学说的7点我们就要说成7时
板书7时,是几时直接在几的后面加上汉字“时”就可以, 这是整时的第一种表示方法叫中文表示法。
师:谁能说一说7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分别指着几? 生说:时针指着7,分针指着12
知识改变命运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师:你真是个爱观察的好孩子。
师说明: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7就是7时。谁能像老师这样说。
2、请同学们再用刚才的方法,说一说:下面3个钟面上的时间。
30秒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说时间,师引导说:8时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几? 3时时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几?
6时时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几?
师:再仔细观察 3个钟面,通过观察你们又有什么新发现吗?
生可能说1)这几个都是整时
(2)分针都指向12
师:谁能用一句话总结一下:整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的特点?
生试说:略
师小结: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几就几时,这就是认识钟面整时的方法。这些钟面表示的都是整时。
指两生说方法,再男生说,女生说,最后集体说方法。
3、时间表示法
师:同学们,请你们打开书84页,认真观察刚才的三幅图,看一看书上又怎样表示时间的?那么7时,怎样表示?
生说:略
师小结:时间有2种表示法:第一种是中文表示法,即“数字”加上“时”字,几时就写几;第二种是电子表示法.1个数字加上冒号再写两0(通常电子表和电视屏幕上会使这种表示方法)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过渡:你们通过多次观察,发现了整时时针和分针的特点,认识了整时, 我们光会认整时,写时间还不够,生活中还需要我们自己去安排时间,知道什么时间干什么事情。
1、(课件出示85页情景图)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一位好朋友—小明,你们欢迎他吗?让我们走进小明的生活,看一看他一天什么时间都在做什么?请同学们帮他完成他的作息时间表。打开书85页,请你快速写出来。
2、生在书上写,师巡视指导2种写法.(1)汇报出示:小明在几时做什么。(先出示电子表表示法,再出示中文表示法。两种方法都可以)
(2)特殊钟面12时、6时。
知识改变命运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提问:12时为什么只有1根指针,是表坏了吗?(时针和分针都指向12,重合在一起,只能看到一根指针)。
6时钟面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有什么特点?(两根指针在一条直线上)
师小结:6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在一条直线上,12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重合, (3)小明9时在做什么?9时出现了两次,为什么做的事完全不同?
(原来一天时针要转2圈,有上午的9时,经过中午、下午,又有了晚上的9时。因此,有时为了准确表达时刻前面还会加上上午、下午、晚上等表示时间词语。)
(4)你觉得周末小明的一天安排得比较合理吗?(较为合理,有学习有休息有运动)
过渡:我们要像小明一样,每天按时起床,按时学习,按时休息。合理科学地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相信同学们也会把自己的一天安排好的,做一个珍惜时间的好孩子。你们自己觉得这一关表现怎么样啊?
师:那就鼓励一下自己吧!
过渡:刚才我们了解了朋友小明的作息时间,现在你想了解老师的一天吗?
1、师说时间,生自己动手拔一拔。
师:请同学们按我说的时间在钟表上拨出来
(1)我们每天早上8时上课,请同学们拨4时。
(2)老师每天下午6时到家,请拨6时。
(同桌之间和小组之间可以互相看一看拨的对不对)
师:你们可真棒!拨的都很准确
2、连线,找朋友、出示课件。
师:今天同学们表现得真不错,老师为你们自豪.在老师心中你们永远是最棒的! 现在请你帮助钟表找找朋友吧!
3、改错
4、快乐的周末 5过1小时
四、总结梳理,知识升华。
时间过得真快啊,一节课的时间即将过去了。这节课你们认识了哪位好朋友呢?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知识改变命运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板书设计
认识钟表
分针 又细又长 时针 又粗又短 7时 7:00 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几就几时。
沁园春·雪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知识改变命运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克
知识改变命运
《认识时钟》教学设计
★ 雪绒花教案
★ 辅音音标课件
★ 乐理教案
★ 韩语音标课件
【Re音的认识教学设计(推荐16篇)】相关文章:
初中英语音标学习法2023-09-22
音乐教案设计牧童谣2022-08-17
初中英语音标教学教案2023-05-23
初中音乐《雨花石》课件2022-04-30
有趣的脸谱的教学反思2022-08-16
音标教学课件2023-01-11
小学音乐教育叙事2022-12-28
音乐之声(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2022-04-29
法语论文范文2023-05-29
《英语》三年级起点第一册第9模块教案2022-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