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第二册《识字7》优秀教学反思

时间:2023-09-10 08:57:26 教学反思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人教课标版第二册《识字7》优秀教学反思(推荐15篇)由网友“一枚花匠”投稿提供,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过的人教课标版第二册《识字7》优秀教学反思,供大家阅读参考。

人教课标版第二册《识字7》优秀教学反思

篇1:人教课标版第二册《识字7》优秀教学反思

人教课标版第二册《识字7》优秀教学反思

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就是识字。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教学的目标中提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愿望”。一年级的识字教学,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遵循汉字教学规律,采用多种形式把学生识字的主动性调动起来,使学生真正喜欢上识字,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识字前,利用教学挂图和教师的导入语创设游戏情境,有利于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在识字教学中,我和学生共同创设了“识字列车”“汉字王国”“汉字天地” 等情境,每一个生字就成了“字宝宝” 的角色。我们把学习汉字的过程想象为乘坐“识字列车” 到“汉字王国” 去和“字宝宝” 交朋友、做游戏。有时候,我也会根据具体的课文内容来创设相应的情境,认读生字的`过程往往枯燥乏味,我把这个过程取上有趣的名字,如“和字宝宝打招呼”“把字宝宝请回家”等,使认读生字成了有趣的游戏过程,因此对于读读说说孩子们倒是挺乐意的。

识完字以后当然得写了,可是一年级的小朋友还是刚刚接触汉字,在他们的小脑袋了不曾有过间架结构,笔画,笔顺等概念,写的是不堪入目,常听老教师们或有经验的老师说对于初学者要求要放低,遇到难写的字,应该要多强调,多示范,我想是应该这样的,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更注意细节,更应该遵循小学生的心理规律,这样才是更有效的办法,才能有更好的结果

篇2:人教课标版三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人教课标版三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说说我自己》这一节口语交际课,上完这节课后,我的感受颇深:

首先,这节课,我让学生介绍最喜欢动画片中的人物,调动了学生生活积累,又激发了学生的欲望。接着以一个自然的话题介绍老师自己为例,进行口语互动,然后向学生说明这就是在口语交际。

其次,我让学生介绍我们身边的同学,介绍时力求把这个人的特点说出来,让大家猜一猜说的是那个同学。这样,增强了本次口语交际的趣味性和目的性,使学生想说自己的.欲望再次升华。

最后,我让学生在介绍别人的基础上想一想怎么把自己介绍给同学,激起了学生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欲望,同时出示了说和听的要求,这样学生在说的时候有一个目标,不会出现胡说、乱说的现象,听的同学也回根据提示给予说的同学以补充和点评,既训练了学生的说,有培养了学生听的能力。

本节课,学生说的欲望非常高,听的同学也十分认真,课堂气氛空前高涨,达到了我意想中的效。

篇3:人教课标版《小抄写员》教学反思

人教课标版《小抄写员》教学反思

《小抄写员》是人教版六年级第十一册的一篇课文,节选自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文章通过写小叙利奥在长达四个月的时间忍受着父亲的责备、误解和冷落,却仍然坚持每天深夜偷偷帮助父亲抄写签条的事,表现了体贴父亲、热爱父亲、父子情深的感情。

文章对于当今的独生子女有很深的现实意义,学生应当从中学习关心体贴父母,关心他人的高尚品质。

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弄清故事的背景及原因----叙利奥家境贫寒,父亲为生计辛勤操劳,叙利奥偷偷帮父亲抄写签条;

接着紧紧围绕“叙利奥共有几次受到父亲的责备,心里感受和心里活动如何”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让学生体会到叙利奥情愿忍受父亲严厉的责骂和渐渐的冷淡,一次又一次地帮父亲抄写,他对父亲的爱多深啊!而父亲的感情变化,正是说明了他宁可自己受苦,也不愿占用儿子的学习时间,对子之爱多深沉啊!这是一对多么令人敬佩的父子啊,他们是那样执着地爱着对方,他们的心灵是那样美好而崇高,学生从中探寻到了美,受到了美的熏陶。

为了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我花了很多时间指导学生在读中领悟叙利奥的.品质,领悟叙利奥坚持、执着的背后是对父亲的体谅,对家庭的责任,,从而深刻感受到叙利奥是一个了不起的孩子。

在点拨中,我注意运用板书来理清叙利奥行动的线索:请求抄——瞒着抄——继续抄——含泪抄——被发现;

还有父亲感情变化的线索:不答应——责备——冷淡——不爱——懊悔、慈爱。让学生一目了然。

篇4: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人教课标版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人教课标版

一、设计说明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作为书法作品,历来为人推崇,被尊为“书圣”,有“天下第一行书”之誉。作为入选教材的文章,它也是文辞优美,识见高远,脍炙人口。如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妥善处理好“文”“言”关系,打破传统机械的先“言”后“文”教学模式,的确值得探讨研究 。笔者以“文言相融相生”为教学理念指导,试图将“因言释文”和“因文悟言”相结合,另辟一条文言教学蹊径。

二、教学目标

1.梳理掌握本科出现的重要文言知识。

2.理解并掌握写景言情时关键词语(重点文言词语)的作用及影响。(“因言释文”)

3.在了解兰亭宴会的基础上,理解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人生哲理。(“因文悟言”)

三、学生活动设计

课前预习

1.借功课下注释,朗读课文,了解其意。

2.注意课文生动语句的赏析。

3.归纳文意,疏通结构。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又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导入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由于本课作者是位书法家,故以提问的方式导入:“大家是否喜爱中国的毛笔书法?你们最喜欢谁的书法?”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作者;然后引导学生欣赏课本前页的插图,欣赏《兰亭集序》摹本,由此引出课题。

二、作者简介

欣赏完插图后,再出示王羲之的`其他书法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其书法“飘若游云,矫如惊龙”的特点,同时简介作者和文章体裁特点,扩充学生的相关知识,

三、整体感知,朗读全文

通过播放课文朗诵带,让学生注意字音和语调、语气,初步感受《兰亭集序》的语言特色。听完录音后,再让学生齐声朗读一遍,教师相机作诵读指导,这一环节是教法和学法的落实。

四、小组合作,逐段疏通文意

由学生六人小组共同合作,结合课文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教师巡视点拨,比如第一段中的:

1、“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应掌握以下实词:

修:做。 禊事 :禊,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禊事,古代一种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游,并进行祈福消灾的仪式。

2、“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处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毕:都。 咸:都 。 修:长、高。 映带:映衬,围绕。

3、“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引以为流觞曲水:引,引导。引(之),省略宾语“之”,清流激湍。

篇5:人教课标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人教课标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核心提示:本节课由于组织测量的活动比较多,所以在组织教学方面也花费了一定的时间,影响了后面作业量的时间;另外,还有少数学生还要加强对测量方法准确性的指导。

本节课我由一组填适合的长度单位引入新课:

1、一棵大树高14。

2、粉笔长约7()。

3、有地区上个月一次降雨量达18()。

4、课桌长6()。

前三题学生很容易就填出了适当的长度单位,但在第四小题时,学生就很快发现选用前三个单位都不合适,这时有个别学生说:“用分米”,在学生的探究欲望被充分调动时,很自然的导入到新课的教学中。这一导入的设计充分向学生渗透了“分米”这个长度单位也是从实践中产生的,既符合新课标提出的“数学运用生活”这一理念,又为学生直观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我首先通过比一比——用手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帮助学生建立初步建立1分米长度的概念和感受1分米=10厘米;再通过量一量——量课桌面的长和宽等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表象,最后通过找一找——找身边大约是1分米长度的物体,进一步巩固所建立的概念。本节课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概念,我设计了许多的`实践操作活动,整节课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在大量的动手操作中,多数学生已经建立了1分米长度单位的概念。

在本节课的巩固练习中,除了完成书中的基本练习后,我还增加了思维拓展题:一根绳子长4米,剪下同样长的3断后还剩下190厘米,剪下的每段长多少厘米?学生由于有了书中练习一第6题的基础后,有近1/4的学生解答出来了。

当然,本节课由于组织测量的活动比较多,所以在组织教学方面也花费了一定的时间,影响了后面作业量的时间;另外,还有少数学生还要加强对测量方法准确性的指导。

篇6: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第三册《一分钟》教学反思

首先,创设生动地教学情境,用猫和老鼠的动画片把孩子们吸引到数学活动中来,因为每一个孩子都喜欢动画片。这样,学生爱学、乐学,把学生的内在需求激活了,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

另外,创设各种有趣地活动,让孩子们参与其中,在活动中逐步感受一分钟的长度。本节课,我设计了一系列有趣的活动:

1、读书,一分钟大约阅读多少个字;

2、写字,一分钟大约书写多少个汉字;

3、背口诀,一分钟大约能背多少句乘法口诀;

4、做口算题,看看自己一分钟能做多少道口算题;

5、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估计一下一分钟时间的长短孩子们在这些有趣的活动中自主、合作学习,探究、体验一分钟的长度。学生在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下,又有了新的体验。

最后,让学生了解一分钟还能干什么?例如:一分钟,银行点钞机大约可以点1500张***。;一分钟,中央电视台播音员大约可以播800个字; 一分钟,人大约可以走80米。;一分钟,汽车大约可以跑1200米;一分钟,激光大约可以走1800万千米。从而让学生感知一分钟的重要性。

存在的不足:

1、上课比较粗糙。课已经上完了,但学生的1分钟还在老师的计时表中,还没有形成自己的1分钟,还没有内化。

2、课堂语言的描述不够精练,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

3、在制作课件上能力不够,需要加强技术上的学习。

篇7: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第三册《一分钟》教学反思

《一分钟》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二组课文中的一篇课文。它讲述了小朋友元元多睡了一分钟,迟到二十分钟的故事。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受到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的教育。我由一分钟本应该等于六十秒,......

《一分钟》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二组课文中的一篇课文。它讲述了小朋友元元多睡了一分钟,迟到二十分钟的故事。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受到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的教育。

我由一分钟本应该等于六十秒,但元元却让一分钟等于了二十分钟,这个小问题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揭开了本节课的序幕。接着,我又通过课件引导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生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的很顺利。下一个环节是整节课的中心环节,及整体感知课文。在这个环节中,出现了几个问题:

首先,我让学生带着“你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这个问题读课文。我在给学生提问题时,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而是以自己的主观意识为出发点,认为自己能理解的问题,学生们应该也能理解。正是因为我的这种不从学生实际出发的思想,使大多数学生对我提出的问题不理解。因此,他们在读课文时,并不能很好的感知课文,也就使这个教学环节失去了它本身的教学作用。

其次,我让学生听范读的录音,并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划出来再说说为什么这部分给你的感受最深。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就是把整个环节让学生自己去把握,而丧失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我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个环节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正如前面所说的,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没有从一个二年级小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而是从我自身的理解出发编设问题。

篇8:人教课标版一年级下册《识字4》教学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

杨希东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春天过去了就是夏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夏天吧。(出示多媒体课件)在这美丽的季节里,有哪些动物朋友呀?请你们仔细观察,小动物在做什么呢?在生活中你们见过这些小动物吗?在什么地方见过它们?

学生1:蜻蜓在空中飞呢。

学生2:蝴蝶在跳舞。

学生3:蝌蚪在水里游泳。

学生4:……

学生:我在家里见过蜘蛛。我在河里见过蝌蚪。……

(运用多媒体课件,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世界,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将学生带入学习的情境之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拉近学生与课本的距离。)

二、读儿歌,识生字

1、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有一首儿歌就写了这些小动物有趣的活动,你们愿不愿意自己先读读?

如果你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比如,有的字你不认识了,怎么办呢?

学生1:可以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学生2:可以问老师,问同学。

(变个角度提出学习的要求,自然,有亲和力。在不动声色中,渗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2、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现在请大家读读儿歌,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学生自由读书。

(1)哪些同学读完了,快快打个胜利的手势。这些字你们认识吗?教师出示“展、运、网”。

学生:展展翅蜻蜓半空展翅飞。(个别读,其他同学跟着读。)

教师:谁能学学小蜻蜓做个展翅飞的动作?

(让学生通过动作对“展”这个字加以理解,巩固学生的认识。)

学生:运运食粮蚂蚁地上运食粮。(个别读,其他同学跟着读。)

(此处对“运”的指导教师忽略了。)

学生:网结网蜘蛛房前结网忙。(个别读,其他同学跟着读。)

蜘蛛结的网叫蜘蛛网,咱们班有小画家吗?谁能到黑板上简单地为我们画张蜘蛛网?一名学生上台画。

教师在图画上写“网”,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网字外面的框就像是蜘蛛的网,里面的小叉子就像是小蜘蛛。

(这个环节的设计非常巧妙,学生在图和字的比较中,立即发现了“网”字象形的构字特点,增强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教师:你还知道什么网?

学生纷纷说:球网铁丝网电网渔网上网

(运用组词的方式,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加深学生对“网”的认识。)

(2)我们大家一起合作来读读儿歌,一人读一行,怎么样。听的同学们要注意,他们的字音读准了吗?

学生一人读一行。(评价:字音读得真准确。)

这么多同学还想再读读,这次一人读一句。

学生一人读一句。

3、还有这么多的同学都想读,这次我们这样试一试。先读读儿歌,然后在儿歌中找一找这些小动物的名字,用横线画出来。等你同桌的小伙伴也画完了,把你认识的小动物的名字读给小伙伴听,不认识的你可以问问他。

学生读书并画出小动物的名字。不认识的同学之间互相学习。

(1)检查:你都画出了哪个词?

学生:我画出了蜻蜓蝴蝶蜘蛛蚯蚓蚂蚁蝌蚪

(2)谁和他画的一样呀?聪明的孩子让我们一起呼唤这些小动物,把它们请出来吧!学生

齐读。

(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初步认识儿歌中表示小动物名称的词。)

4、小动物们从儿歌中跑出来了,你们还记得它们的名字吗?(出示课件)

(1)注意看屏幕,谁能带着大家读读这些词?(图画、拼音、词语全部出示)

一名同学读词语,其他同学跟着读。

男生、女生比赛读。

(运用比赛的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小动物们回家了,还能读出他们的名字吗?(去掉图画)愿意读的一起读。

学生自由朗读。

(3)拼音不见了,还认识吗?

分小组读词语。同学之间互相帮助。

5、排列顺序读:在这些词中你还有哪个词不认识?请你的好朋友来帮助你。还有谁不认识?快问问你的同桌。谁全认识了?全认识的同学请起立,我们大声读一读。

(在以上环节里,教师采用多种方式,不断复现所学词语,从看图读拼音识字,到读拼音识字,再到去掉拼音识字,生字的识记体现坡度,在反复与生字的见面过程中,学生认识了生字。)

6、同学们的字音读得真准,老师送给你们一份礼物。你们收到什么礼物了?(小动物的照片和名字)我们让照片、名字手拉手,成为好朋友吧。大家一起来玩找朋友的游戏。教师示范:“嘿嘿,我的朋友在哪里?你的朋友在这里。我们的名字叫:蝴蝶”……

12名学生分别上台做找朋友的游戏,其他同学一边拍手一边读词语。

(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游戏中巩固生字,增强了识字的兴趣,不仅营造了融洽的学习氛围,而且加强了对生字词的复习巩固。)

三、感悟方法,培养能力

1、(根据黑板上展示的小动物名字)同学们,快快睁大你的眼睛,注意观察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都有虫字旁。

2、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1)引导发现形旁:这些字都有虫字旁,虫字旁与这些字有关系吗?

学生1:这些字都是小动物的名字。

学生2:这些字都是虫子。是昆虫。

学生3:小动物中有的是昆虫,有的不是昆虫。

(评价学生:你真是个会思考的孩子。)

(2)引导发现声旁:“蚂”这个字念什么?[遮住虫] 读什么?

学生:蚂蚁的蚂,右边念马,加上虫子旁也念马。

这个“马”字在“蚂蚁”的“蚂”中表示什么?

学生:表示读音。(评价:你真是会动脑筋的孩子。)

3、小结:像这样,在一个字当中,一部分表示字的意思,另一部分表示读音,这样的字

叫--形声字。一起说:形声字。在汉字中有许多形声字,抓住这个特点可以帮助我们牢牢地记住这些字。

(教师在学生认识了蜻蜓、蝴蝶、蚯蚓、蝌蚪和蜘蛛等生字后,引导学生寻找规律。在“你发现了什么”的引导下,学生感悟到借助形声规律识字的方法。这样在完成识字教学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识字能力,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四、指导书写

1、今天我们不仅认识了形声字,我们还要一起写写形声字呢。听,小姑娘对我们说什么了。你们想对她说什么呢?(课件出示三个“蚂”字)

请看这三个字你认为哪个字最漂亮,为什么?

学生:中间的字最好看,因为左边的字两部分分开了。右边的字左右两部分又太挤了。

范书:讲解要求。在写这个字时我们一定要注意把两部分写紧凑。

(引导学生观察三个“蚂”字,让学生在比较中感悟。教师的示范指导放在学生的感悟之后,使教师的指导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2、蚁:这个字念什么?伸出小手我们写一写。我们再看看这个字的右半部分,你们认识吗?伸出你的小手,我们来写写这个字的右半部分“义”。学生书空。

3、提醒写字的要求:写字时我们一定要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争取把字写正确、写漂亮。这些要求你都做到了,就会得到小红花。

4、学生书写。描红。仿写。

5、评价:有很多同学得到了小红花。相信你们平时多练习,一定会写得更漂亮。

五、拓展延伸,仿写儿歌

1、今天我们和这么多小动物交了朋友,你最喜欢哪种小动物呀?请你读一读你最喜欢的这种小动物的活动,可以边读边加上动作演一演。练好之后,读给同桌听。

同学自己练习读书,再读给同桌听。

齐读。指名读。

(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选择朗读的内容,不以老师的指派来代替学生的阅读。边读边加上动作,一方面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另一方面让学生的学习得到一定程度的调节。)

2、哪些同学愿意为大家读一读呀?

分别请了六位同学朗读儿歌,其他学生评议。

3、除了今天我们认识的小动物,你还对哪些动物有了解呀?你们能不能学着儿歌中的句子,说说这种动物的活动?比如,什么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学生1:白兔地上蹦蹦跳。

学生2:小猫房前喵喵叫。

学生3:小狗屋里汪汪叫。

学生4:大象河边在洗澡。

……

教师把学生的即兴创作在电脑上打出来,投影在屏幕上。

(在完成识字教学基本任务后,教师设计了仿照儿歌句式让孩子练说的环节,这种安排是比较好的。它打开了孩子思维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过,是否还可再做一些调整?比如,让学生先想一想,然后再说一说。甚至鼓励学生自己写一写,写完后,进行展示交流,让每一个孩子都动起来,都有成就感。

五、教师小结

课下,可以把自己创作的句子在儿歌后面写下来,这首儿歌的内容就更丰富了。还可以把写的儿歌给老师看看,课下我们还可以观察这些小动物,或者搜集一些你喜欢的小动物的材料,来丰富我们的知识。

评价:

这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识字课。在教学中,教师把握住了低年级识字教学的主要任务--识字、写字,把课文读通、读顺、读熟。并通过多种有效的方式,将这些任务落在实处。其中,最突出的有三点。

1、识字教学体现层次性,运用多种方式复现生字。

一年级学生识字的一个特点就是“认得快,忘得快。”因此,识字教学要根据儿童识字的这一特点,对生字的认记要采取多种方式,反复认记。这堂课,教师根据生字的不同特点,采取了多种识字方式,从看图读拼音识字,到读拼音识字,再到去掉拼音识字,在游戏中识字,生字的识记有层次、有梯度,通过这样反复训练,学生对生字的认记得到了巩固。

2、注重引导发现,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

识字教学不仅仅只是把教科书上规定的那几个字教给孩子,它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独立识字。老师比较准确地把握住了识字教学的这一目的,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识字的方法。如,画蜘蛛网的图,再写“网”这个字,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发现了什么?”。又如,在学生认识了蜻蜓、蝴蝶、蚯蚓、蝌蚪和蜘蛛等生字后,引导学生发现借助形声特点识字的方法。在整个识字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

教学中,教师还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如,在读儿歌前,问学生,如果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启发学生自己想办法。

3、迁移学习成果,发展学生语言。

教师充分利用教材,在完成识字、读书基本任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语言实践活动。通过说话练习,鼓励学生运用课文的句式说句子,让学生感到“我也能编儿歌”,“我也可以做一个小诗人”,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乐趣,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人教课标版一年级下册《识字4》教学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

篇9:人教课标十一册语文教学反思

有关人教课标十一册语文教学反思

一、创设平等的学习氛围,使合作学习成为可能。

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平等、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需要教师、同学合作交流的机会。

首先,我从建立师生之间平等关系入手,为合作学习做精神准备。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更应该与学生共同参与合作,与学生一起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因此,我总是以一名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到课堂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教学《索溪峪的野》之前,我带领学生进行了关于搜集张家界资料的小组合作。在合作中,作为一名合作的参与者,我和学生们一起进行资料的收集。和同学们一起上网浏览;和他们一道做资料整理等。通过这样的交流与合作,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同学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总是愿意与我一起讨论与解决,也敢于对我的看法提出质疑,师生间进行合作与交流成为了可能。

其次,引导学生相互尊重,形成平等氛围。

在小组合作中,组员之间的平等与尊重是他们合作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我在班级中引导学生平等互助、相互尊重,以构建良好的班级氛围。以往成绩好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常常独领风骚。成绩较差的同学存在着自卑心理,往往是一言不发。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从平时出发,让这些差生多表现自己的优点,使他们自己树立信心,让那些优生发现他们的长处。

本课时采取适当的评价方法,使合作学习充满活力。

不足之处是:老师扶得太多了些,还有本节课的反馈和评价不够,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学习合作积极性不高。

5《詹天佑》教学反思

《詹天佑》第二课时是通过学习詹天佑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感受詹天佑杰出的才干。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想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来感受詹天佑的杰出。因此,我这样设计整个教学过程的。

一、自主阅读开凿隧道的段落,根据文字的描述画出居庸关和八达岭的开凿隧道的示意图,并做好文字说明的准备。

二、模拟工作布置会,再现詹天佑的工作布置会的情景,工作人员心中若有疑虑和意见可以当场向提出,由詹天佑予以解答。

三、共同讨论工作人员提出的疑虑。

在“工作人员”充分质疑和“詹天佑”耐心释疑的过程中,学生对詹天佑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开凿隧道发出了衷心的赞叹。讨论最后,还遗留两个问题“詹天佑”无法当场圆满解答:1、开凿居庸关隧道,从两端向中间凿进之时,倘若两部分隧道因位置不同,无法接通怎么办?2、当隧道开凿到一半时,上方的岩石塌陷下来怎么办?

对于第一个问题,“詹天佑”只是一口否定不会有这样的事发生!而怎么不会发生却明显的底气不足。我觉得这是让孩子们进入文本,细心琢磨的好时机。于是,我要求学生再仔细读课文,能从课文中找到决不会发生此事的有力证据。不多久,孩子们的小手陆续举了起来。如(生一:上文勘测线路时就提到“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作人员之口。” 詹天佑的工作态度这么严谨,这么一丝不苟。开凿隧道这么重要的事情也绝不会出半点儿差错的。)

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之间互相启发,互相碰撞,激活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感受到詹天佑的杰出才干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9《穷人》教学反思

其一,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心理描写、对话描写等体会人物的内心。

作者在描写桑娜时,采用了多种形式的心理描写:让人物直接流露自己的心理活动,如桑娜“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些什么呢?……”或者从旁边介绍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她的心跳得很历害,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此外还用了幻觉描写“仿佛有人进来,桑娜一惊!”景物衬托“古老的钟嘶哑地敲……”等方法来表现人物内心活动,表现了桑娜善良美好的品德。

从文中找出写桑娜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桑娜的美好品质对学生并不困难,难的是如何让学生从这些描写中体会出这样写作的妙处。我以为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进行艺术再创造应该是可行的。

其二,如何围绕“穷人”做总结。

这篇课文围绕课题,从穷人桑娜和渔夫人穷心灵却很富裕的对比描写中赞扬了广大穷人善良美好的品质。无论是从作者的写作手法上还是从情感的体验上引导学生在课文结束进行一个整体回顾是必要而且必须的。

我以为,用学生开课前的一个提问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以《穷人》为题?”学生定能从几个方面对课文进行一个很好的总结和回顾,此时老师再设计一个开放性的话题:“渔夫掀开帐子,看见西蒙的两个孩子,又会和桑娜说些什么?他们以后又会发生什么事?请你发挥想象续写这个故事。”学生带着意犹未尽的情绪和开放的问题结束课文学习,又带着新的思考走进新课堂。

16 * 《青山不老》教学反思

《青山不老》是一篇阅读课文,而语文阅读教学其实就是一种对话,而对话的实质在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走进文中情境,感受文本形象,感受文本或悲壮、或优美、或激昂的美的过程。对于略读课文,这应该放手让学生透进语言文字自主感悟。

上《青山不老》这一课时,我在总结前几篇阅读课文教学和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后,试着把握好阅读读文教学的“度”。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把“教本”变成“学本”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略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体现课程理念创设了条件。那么略读课文的教学是否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

通过本节课证明,学生是不能完全放手的。因为小学生,他们认知水平的提高与学习方法的运用都离不开老师适时、适当的指导。但是,略读课文也不能过多的指导,以前我总是放不开手,生怕学生什么也不会,而过多给予引导

,这样就大大束缚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了。

本课教学时,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抓住重点问题“老人在什么情况下创造了奇迹”和难以理解的句子,“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等,进行启发,把握引导学生的“度”,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同时本课还找准了切入点,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学习。联系实际、际深入思考是本课的一个成功之处。通过本个切入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第一个是开课开始增强感性认识,引导学生联系资料或实际情况谈晋西北沙化现象,引发思考。第二个是在感爱老人生活艰辛时,让学生联系自己家庭生活情况想象如果只有“三间房”什么家具也没有的情况下您会怎么过?还让学生想象一下自己的爷爷在子女三番五次接他进城而他却坚持在山里生活时,你会对爷爷说些什么?通过这种想象,使学生体会老人的精神。

教无定法,但对阅读课文老师的恰当引导会让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的。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

《最后一头战象》这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课文记叙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坑,庄严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生动,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本课课文比较长。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边读边思的习惯已经养成。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先从整体入手,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在整体感知课文后,让学生谈谈对嘎羧的印象,然后抓住重点语句重点研读,但从实际教学来看并不理想。我抓住文中的几处重点语句分别让学生体会嘎羧的怀旧、英勇、善良育忠诚等,但由于课问内容与生活差距太远,没有图片的辅助,使悲壮与感人之情大打折扣。因此入情入境地朗读与想象也就无从谈起。

反思本课的教学,形式过于单调:扎重点语句——谈感悟——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本该释放的情感遭到遏制,在教师一步步的牵引下之体会了文中的几句话而已,也难怪课堂上会如此沉闷。我在不停地反思:如何进行长文短教的教学?是否应重点抓住一处(如嘎羧在打洛江畔凭吊的那动人的一幕)进行透彻的研读,继而辐射全文:二十六年前是怎样的一幕?从而体会嘎羧的英勇。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去想象,去填补文中的空白。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反思

一、既重文字,又抓思想。

在本节课里,我对课文中的基础知识字斟句酌。如对第三段开头两句话的归纳——时间、风势、天色、行人以及寒冷的程度;对“淌”“流”“滴”等词语的辨析比较;对“扶、蹲、跪、来、洗、敷、扎”等动词的推敲,无不精雕细镂。更可贵的是,在语言文字的讲解过程中,启发学生进一步认识到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高贵品质,从而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我这样做,一是从诱发感知入手,启发学生的认识;二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促使学生将认识在实践中具体体现。这两层意思又都紧密地联系语言文字训练,既提高学生的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又锻炼了语文能力,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

二、创设情境,丰富想象。

创设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作者的心境,体会作品的意境,深刻地理解课文。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本节课里,我是这样处理的:1、运用插图,启发想象;2、结合课文、展开想象;3、延伸情节,丰富想象。

总之,结合课文,引导学生想象鲁迅先生可能会回答的话,既帮助学生悟出课文的真谛、又使学生从中受到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

《 综合性学习》教后记

本次综合性学习的目的要求是: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能搜集并按一定标准给诗歌分类;能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通过朗诵诗歌、欣赏诗歌、学写童诗等活动,感受诗歌的魅力;能写简单的活动总结。

根据我们前两次开展综合性学习的经验,在活动之前,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制定活动计划。有了好的活动计划,就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因此我特定开了个班会:专门讨论如何制定活动计划,并详细制定小组分工安排。我还向同学们推荐研究中国古诗词的相关网站和书籍。

因为准备充分因此这次综合性活动完成的较好。在这次活动中,我们走出了语文课堂,把语文学习的过程延伸到了其他课堂和学校以外的其他地方,在这样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中,大家都有了一些收获,今天,我们就把自己点滴的收获总结一下,让我们今后的活动开展得更好。

不足之处是:学生家中没有电脑,老师推荐研究中国古诗词的相关网站只能利用学校的电脑室来查阅,这要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根本无法很好的利用资源,以致于不能够很好的拓展如诗歌交流会进行受到阻碍。

21《老人与海鸥》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第一,充分的让学生读。语文教学要“读占熬头”,特别是阅读教学中,如果离开了声情并茂的朗读,只是老师串讲,那这样的阅读教学是残缺的。要以读代讲,以读悟情。

第二,合作中互助提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尝试析疑、评价、研讨、感悟,够接受知识的更新、学习方法的辅导,同时尝试做简单的学习汇报,这本身就是一个学习能力训练的过程。

第三,创新思维的发展。学生在课文学完后进行创编献给海鸥老人的碑文。这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智力发展情况设计的课文练习。特别拓展延伸阅读,贯穿了“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超文本阅读,这也是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分层教学的需要而精心设计的。

失败之处: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首先是对学情把握不足。新班学生对教师教学风格不熟悉,胆怯害羞不敢发言;不能领会教师的教学要求,所以课堂气氛沉闷。

其次,教学时间把握不准,前松后紧,导致拓展延伸不到位。

最后,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有些急于求成,有以教师思考代替学生思考的现象,过于强求教学的完整性而忽略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应该以学定教!

25《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在小学阶段学习深奥的文言文,我尝试用朗读法入手,读出味道,读出情意,读出韵味。

我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的遍数不下二十遍。从刚开始接触课文时读三遍,要求读通顺,读流利,到读得有节奏,再到一句一句感悟读,引读,换词读,配乐读等。每次的朗读并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环环相扣,步步提升。而这样多层次,多元化的朗读,都由一条“情感”主线紧紧地牵引,那就是教师抓住文本的“情脉”——伯牙与子期的心心相通,花大力气地品味语言的情思,毫不保留地敞开爱生的情怀,不遗余力地沟通互动的情意,在不经意间,学生的真情自然地流淌出来了。

品出意境,品出心境,品出德性。

整堂课,我还引领着学生在字里行间,去品读,去感悟。如让学生找出“善”字一共出现了几次,每次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在现代文中,这个字的意思又是什么。这一品,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伯牙琴技的高超,子期对伯牙琴声的喜爱,以及他们之间的情谊。再如,让学生想象:伯牙在断绝弦的时候,还断了什么?通过想象说话,再一次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伯牙失去知音的那种刻骨铭心的痛。最后再让写一写安慰伯牙的话,这一品味,让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那就是“千古知音最难觅”,珍惜拥有,珍惜友情。

篇10:海浪(人教课标版 三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简介: ppt制作 直观形象的演示让您耳目一新,帮助您更好的理解课文。指导您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 上传者:tianxing123

相关课件:

篇11:人教课标版《雪孩子》的教学设计

人教课标版《雪孩子》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童话,讲述一个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快乐,为小白兔解除灾祸,最后自己变成了云朵的故事。课文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将水的变化常识融于故事之中,易于激发兴趣。

本篇首次为不注音的.课文,让学生尝试看自己阅读,激发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教学要求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瓜、衣、来3个字,认识1个偏旁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教学重点

认识10个生字,知道雪会变成云

教具准备

雪与云相互变化的课件

学前准备

布置学生课前读通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认识10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教学重点

认识10个生字,知道雪会变成云

教学过程

一、揭题激趣

1、板书孩子教认孩字,再补上雪字

2、激趣:雪孩子是什么样的?课文说了什么事?今天我们学习19、雪孩子

二、看图自读课文

1、仔细看图,想想每幅图上画了什么?

2、读读图旁的句子,画出不认识的字,请教同位

3、标画课文的自然段

三、检查自读情况,读后正音

1、指名接读课文,互相评价。

2、正音后同位互相接读课文

四、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议论:雪孩子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变成了什么?先小组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雪孩子救了小白兔后自己化了变成水)

雪孩子是怎样飞到天上的?还会回来吗?(让学生看课件,水蒸发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云变成雨和云变成雪的过程)

2、指导朗读

本课因不注拼音,朗读中注意读准字音,还要正确处理轻声的读法。

如:房子上、树上、地上的上

休息的息

读出雪地、云朵的美丽,小白兔的快乐与伤心,他/飞到了空中,成了一朵/白云,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后半句很美很美白云读得慢些,表达出赞美喜爱之情。

五、想想说说

1、看图8,说说小白兔望着白云会说些什么?

2、你想对雪孩子说些什么?

六、续编故事

《雪孩子又回来了》,想像小白兔与雪孩子见了面会做什么,说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练习正确书写3个生字

3、指导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回答课后练习题:雪孩子还会回来吗?

二、分小组自学生字

1、认字

注意读准让、往、烧、知4个字的字音

起、玩、往、觉、知、化都可以利用熟字变化来记忆

可以进行同音字比较化-画,到-到,只-知,还-孩

2、写字

写好瓜、衣、来的关键是撇与捺对称

瓜:上撇平短,左撇竖长,竖提起笔对准撇中部,点较小,捺起笔低于竖提

衣:点居中,不与横相连,第三笔处横中间看起笔,最后捺低于右撇并相接向右伸展

三、复习巩固

1、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

⑴理解题意,又字连用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左边一栏说的是动作,右边一栏说的是特点

⑵学习练习可说老师纠正

2、布置作业

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四、讲评小结

篇12:生命 生命(人教课标版 四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上传者:guihao1221 guihao1221@163.com 简介:课件的的导入,既是一种“预热”,也是一首教学“前奏曲”。其原则是“预热”,要与即将进行的课堂教学,与即将学习的文本无缝接轨,完美“合拍”,让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文学作品的美是内敛的,是开放的,就看你如何去发现美、创造美、表现美,这需要我们去想象。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是知识进化的‘源’,通过本课件的辅助,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会更加透彻,真正挖掘出了学生个体的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更开拓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达到创造想象的升华。

相关课件:

篇13:人教课标版数学第6页练习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课标版数学第6页练习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页的7~12题。

教学要求: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的含义。

2、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性质,能根据等式的性质正确地解方程。

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等式的性质正确地解方程。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说出下面的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为什么?

20+17=37 12-Y=4 a+12=35

21-b<14 x=14+23 16+a=27+b

2、解方程

X+125=370 520+X=710 X-4.9=6.4

120-X=25 7.8+X=2.5 X+8.5=12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板演。

选3题让学生说说想的过程。

集体订正,帮有错的同学分析错误原因,使其明白。

二、完成第6页的7~12题。

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使学生明白:根据等式的性质是含有未知数的一边只剩下未知数,就

能很快知道最后的结果。

第9题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学生说:错在哪里,帮他分析一下,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

样改正,我们在做题时要注意一些什么?

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特别关注前面解题还有错的学生,争取人人过关。

集体订正,分析错误原因。

第12题

学生读题后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只要学生说出的方法是有道理的,教师都要给于肯定。

三、课堂作业

第6页的第10、11题。

板书:

学生的板演

篇14:人教课标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的教学反思

人教课标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笔算的方法与前面的相同,所以本节课我采取的是正向迁移的方法进行教学的。

首先我复习了几题加法口算和一题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题,请学生说说它的计算过程,旨在帮助学生回忆起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接着我又利用主题图中的数学信息,让学生发现并找出问题,引出今天所教学的内容。

出示教学内容后,我并没有直接讲解,而是让学生独立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试算出结果,再指名演板,结果多数学生的计算是正确的。为了巩固计算方法,我还重点请学生讲解计算过程,交流在计算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问题。由于这是一节计算课,所以整节课感觉很简单,课堂气氛还可以。但是作业做下来,却不尽人意,错误率很高,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多数学生没有加到进位1。

计算教学看似简单,教师在平时还是多多要加强训练,以切实达到提高全体学生计算能力的要求。

篇15:人教课标版《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研讨性学习,弄清伽利略是怎样不盲目迷信权威的话的,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情感与态度:学习伽利略独立思考,敢于破除迷信,尊重实践的科学精神和认真研究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能理解伽利略怎样用实践来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话是靠不住的。

[教学难点]:初步学习通过对具体事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这节课我们认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就是17世纪意大利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谁能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互相补充,对伽利略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这就是意大利著名的比萨斜塔,1590年,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就在这里做了举世闻名的实验。板书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去感受这次意义重大的实验。

二、检查预习,学习生字词。

1、掌握“违、妄、执”三个字的读音

2、重点字的书写提示

让学生仔细观察课后生字表的汉字,找出容易写错的地方,并让学生在本子上写一写自己容易写错的.字。

3、学生快速默读课文。

4、思考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文章的主要人物是谁?

三、结合重点语段,感知人物形象

1、结合课文内容填空,并说明理由。伽利略是一个( )的科学家。

2、指名朗读能体现伽利略善于思考的品质的语句。并让学生结合课文的句子理解

“信奉”一词的意思。

3、齐读第三自然段,把有关伽利略思考过程的句子划出来。

4、四人小组讨论伽利略的疑问是怎样产生的,并用简单的方式说明伽利略的思考过程。老师进行适当的点拨。

5、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读出伽利略思维的严密,注意“如果……那么”“……但是”“如果……就……”这样的关联词语。

四、升华情感,小结课堂内容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课后的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思考:伽利略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是怎样进行试验的?别人有哪些反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知道伽利略怎样用实践来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话是靠不住的。:讲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齐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亚里士多德讲过什么话?伽利略对这话是怎么看的? 2、伽利略为什么怀疑亚里士多德说的话?他是怎么想的? 3、伽利略的分析,是把亚里士多德的话当作两种假设,推出两个结论。这两个结果一样吗?是什么样的结果? 4、他打算怎么做?

(二)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1、读后思考:伽利略是怎样用事实来证明的? 2 为什么要进行多次试验? 请找出能反映试验多次的词语,说说它的意思。 3、伽利略多次试验的结果怎样? 4、齐读这段话。

(三)朗读第五、六自然段 1、齐读后思考: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前,人们是怎样想的? 2、人们为什么会这样想? 3、当看到试验结果时,人们的态度有什么改变? 4、这说明什么? 小结: 5,读了这篇课文,伽利略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6、这篇课文在写作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总结

(四)板书设计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怀疑(亚里士多德的那句话)-------不迷信 伽利略分析(两个相互矛盾的结论)-------善于思考 试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科学态度

(五)课堂作业设计 朗读课文。

用数学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新课标教学计划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语文素材《半截蜡烛》说课稿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我选我》教学反思

人教课标十一册语文教学反思

第二册数学教学计划

小学五年长相思说课稿

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

小学语文第二册期末的测试卷

空间与图形--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六年级总复习)

人教课标版第二册《识字7》优秀教学反思
《人教课标版第二册《识字7》优秀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人教课标版第二册《识字7》优秀教学反思(推荐15篇)】相关文章: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2022-10-24

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倾斜的伞》说课稿2022-08-30

小学语文说课稿一等奖2022-06-16

(1)圆锥的认识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2022-07-25

小学六年级语文老师工作计划2023-04-17

关于数的认识的复习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2022-08-02

两只小狮子的命运小学作文2023-01-23

六年级毕业班语文复习计划2022-05-20

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2023-06-07

二数下册教学计划2023-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