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认知的美文随笔:认知的边界

时间:2022-11-13 07:53:25 经典美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学习认知的美文随笔:认知的边界(共19篇)由网友“烛息”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学习认知的美文随笔:认知的边界,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学习认知的美文随笔:认知的边界

篇1:学习认知的美文随笔:认知的边界

认知的边界

思维当然有边界的。比如,思维理解不了无限。人能感知有,但不能感知无;人能见色,不能见空。

说这个世界无限大,没边没际,人无法理解。没有边界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我们无法想象。我们只能想象有边界的事物。但如果有边界,就意味着有边界以外;有边界以外,就不是什么也没有;既然不是什么都没有,那么之前所谓的边界就不是边界。

无穷或无限,是思维的禁区。因为既然是“有”,不管这个“有”是声音还是气味还是颜色还是具体可触摸的物品,它就总有边界。“有”本身就意味着“有限”。问题是肯定有限,就肯定了有限以外。有了边界的这边,就有了边界的那边。我们能想象有限的世界,但是想象不了无限的世界。因为我们感知事物,是因为其能被感知;能被感知,在人看来,才是有;而在人的感知里,所有东西都有个边。

当我们说一个东西无穷大的时候,我们首页肯定的是它的大。我们能肯定它的大,就说明我们感知到了它的大。当我们感知到它的大的时候,这个事物对我们而言,是有。一个有的东西,再大也不会无穷大啊。哪怕包含了整个宇宙,那么宇宙之外呢?

也许问题不在感知对象上,而是在感官上。我们自己才是问题的答案。

意识——或者说思维——是怎么产生的。意识或思维是和合的一种现象。由感官和感知对象和合而成的。有感知器官,感知器官感知到了信息,两个因缘一聚合,就有了意识。就好比有了电灯,有了电线,有了电,联起来,就有了光。

因为光是由其他事物构造生成的,光本身就受制于构造的因缘。同理,构成意识的因缘,就规定了意识的属性。我们的感知器官是有限的,我们能感知的只有存在的且可被感知的事物,所以世界在我们面前展开的样子,就是有限的样子。

我们的认知的边界不是无限,不是无穷,不是空,是我们自身。是我们自己囚禁了意识。人死,灯灭,意识的光辉也灭。

人可以幻想万千事物,可以感知万千事物。但这无济于事。我们应该抛开对感官的依赖,以至于抛弃对感知对象的依赖。这是佛学的道理,也是瑜伽教派的道理。般若不是思维,是大智慧。用思维思维世界,是误入歧途。用大智慧思维世界,才能般若波罗蜜(大智慧到彼岸)。

那么这个大智慧到底是什么?我也不清楚。

公众号:

篇2:刷新我们认知的边界散文

刷新我们认知的边界散文

一周一篇,碎碎念……

【本周事】

BobDylan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记录】

先是七天的长假,全国的高速公路让你免费跑疯,然后是连着七天的工作,让你蓝(nan)瘦(shou),香(xiang)菇(ku)――这就是拥有一份稳定工作的最大好处,否则你怎能感受如此冰火般的幸福和苦痛呢?在此,感谢并问候全国假日办!

置身于这个急遽变化的时代,新的事物和观念层出不穷,原有的认知会频频受到挑战。固守在原有的生活经验中,注定会成为一只井底之蛙。不断刷新对事物的认识,才是我们需要经常做的事情。当然,中国足球是个例外。

不知从今年的'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小区电梯里的显示屏上,经常能看到各种视频直播网站和APP的广告。同时关于互联网直播的各种新闻也频繁见诸报端。

1、“洪荒少女”傅园慧从里约回国,在某视频网站直播一小时,累计观看人数达1055万,吸金32万元。(这TM挣钱也太容易了吧。)

2、某女网络主播,为了吸粉,每天直播自己狼吞虎咽的吃饭,结果吃成了一个十足的胖子。

3、某男,为了博眼球,竟直播自己捅马蜂窝,结果被送进医院抢救,差点丢了小命。

这些匪夷所思,光怪陆离的事情,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而我们常常却无动于衷。作为一个曾经的IT从业者,一直相信自己在技术和应用的潮流和趋势方面,还是能跟得上的。但是,在内心深处,已经有了一种思维定式:这些新潮的玩意儿,跟我这个年过四十的机关动物又有何关系?

本周,为了准备一个读书分享会的演讲,专门做了PPT,本想对着电脑练习一遍,可那天突发奇想,决定体验一把网络直播的感觉。于是在手机上安装了一个叫“斗鱼”的APP,注册了账号,固定好手机的位置和角度,按下“开始”,就是这么简单,没有任何门槛,谁都可以。

对着电脑上的PPT,开始了我的讲述,旁边还有一个手机对着我,通过它,理论上地球的任何角落,都可以看到我的直播。那种感觉真的有点怪怪的,它不同于现场的观众,你能够看见他们。网络的直播,你根本无法知道,谁在围观你,他在何处,长什么样子……真的有种被偷窥的感觉。

说实话,哥也是个上过讲台的人,读研的时候就在国内知名学府(某电视大学)讲过计算机基础,上台说话还是不怵的。可是对着手机这么个怪东西,竟然屡屡有点思维短路。

过了不到五分钟,我还在坚持着。此时,屏幕上的弹幕显示已经有两个人在观看我的直播了。顿时,我的舌头竟有点不利索!

终于还是放弃了。看来,这东西确实不是我能玩的,或许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适应。

由此,我也在想,互联网,包括它的末端设备――手机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手机除了晒微信和追剧之外,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可能。但这一点,很多人还未意识到。

另一方面,如我一般,作着机关里普通的工作,每天重复而严谨。脑子里想的,眼睛里盯着的,都是有限的那么点东西。可曾想过,那些在我们日常关注之外的,真的就和我们没有任何关系吗?

第三,应该有一些更高的坚持,在某个方向或某件事上。这份坚持,应超越你工作的职位、部门和属性,即使人在机关,身不由己,更应如此。

本周,BobDylan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同样刷新了我对这一奖项的认知。

起初我根本无法理解,虽说写歌和文学沾边,但应该不是一回事吧,这跟川菜厨子得个西餐大奖有何区别?那些西餐大厨都死绝了吗?

后来仔细探究下来,诺贝尔文学奖之前是颁给过诗人的,而BobDylan正是上世纪60年代公认民谣界的“游吟诗人”。并且,这哥们儿已经不是第一次获此提名,分别在,两次被提名,所以他的诺奖历史比村上春树要长得多。

由此可见,在你成功之前,不会有太多人关注你付出多少,甚至不关心你做过什么,直到你成功了依然有很多人不解,并可能将它归功于运气。

只有自己知道,所有的一切都是你应得的。

篇3:中学生学习认知规律

让中学生在认知规律中茁壮成长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老师授课的核心,要让中学生在认知规律中茁壮成长。 在教学中对学生认知规律的尊重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是对学生成长成才的最大关怀,并应该成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重要的价值取向。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并老老实实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任何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教学,都将受到规律的惩罚。

为了探讨这个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通过研究初步认为,从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心理特点的结合上去考察,中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主要有以下四条:

l、学生的知识是通过主体活动建构的,而认知活动是与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及个性心理倾向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

2、学生的认知活动总是遵循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顺序,螺旋式上升。

3、学生自身的认知结构是继续学习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

4、学生的认知发展是稳定性与可变性、阶段性与连续性,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发展过程中存在关键期。

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数学教育,就必须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就必须激活数学知识形态,让学生充分感受与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就必须激活学生思维,不断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一句话,就是要让数学教育充满生命的活力,使教师从中获得一份生命提升的快感,学生得到一份求知悟道的享受,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老师授课的核心。

一、更新教育理念,提倡返璞归真

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学观念的更新,要在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下,以新的视角去研究和审视整个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按照数学内容本身高度抽象的演绎表述方式进行定论形式化教学,是数学教学困难的一个重要根源。数学传授人们的不仅仅是一种高级的数学技术,从现代教育的观点看,它更是一种理性主义文化的传输。我们知道,数学教学中要重视抽象数学特殊认知规律研究的重要性,倡导用基于微积分学认知规律去从事教学。

数学概念的学习不是学生简单地感知,被动的接受,而须学生自己积极、能动地在行为上、心理上构造,通过连续不断地建构得以完成的。即数学概念的习得只有通过学生自主建构才能真正完成,概念形成实质上可以概括为两个阶段:从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使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过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应该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生的“数学现实”,使学生形成完整的表象,从而归结出数学概念,在学生发生错误和矛盾的地方加以引导,这样一来,使得学生在对概念的理解又深了一层。数学概念的教学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表象到规定,从规定到新的表象,从新表象引出更高一级的规定,它体现了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一个螺旋渐进的过程。

二、引导学生探索式的创造性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该为学生提供大量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去探索、交流、发现,从而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告诉我们,新的教学理念应该是从现象到本质、具体到抽象、简单到复杂、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基础上,坚持有思想内蕴和结构原理的有灵魂教学,注重思维层面上的剖析和诱导,注重数学思想和方法的传授与实践,引导学生开展探索式的创造性学习。使学生不仅求得真才实学,而且受到创造精神的

篇4: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

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

●自60年代以来,一直在有关人的思维、学习和发展的各种观点中占据着无可争议的领导地位的认知的信息加工观点,今天已经受到情境认知理论的挑战。

●情境认知已成为一种能提供有意义学习并促进知识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的重要学习理论。

●随着知识的经济与社会形态的出现,认知与情境学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模式的开发正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一、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理论提出的背景

在过去的1中,有关学习的理论研究经历了三个主要范型的转变。世纪之初,以动物行为研究建模的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学习理论的假设在心理学界占据主导地位。行为主义学习观虽曾受到来自于格式塔心理学派的挑战,然而,终因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主张“学习是对理解的探索”的格式塔心理学的`学习假设终究没有能得到广泛的接受。直到50年代以计算机建模的认知心理学的崛起以及内涵更为丰富的、跨学科研究领域“认知科学”的创建才提出了基于认知的信息加工理论的学习隐喻――“学习是知识获得”,形成了挑战行为主义学习观的新的学习理论。然而,在进入80年代以后,作为认知科学“长期战略”的两大目标受到了质疑,因为这两大目标均定位于“还原说”:其一将人类复杂的行为同基本的信息加工及其组织联系在一起,试图将复杂行为还原为一连串的简单行为;其二,在说明信息加工的神经基质时,试图表明人类思维可以还原为神经生理学。为此,作为认知心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奈瑟和作为认知的信息加工理论主要倡导者的西蒙分别在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后期都对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模型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提出认知心理学应该作出更加现实主义的转变,主张以生态学的方法取代信息加工的方法,强调研究自然情境中的认知,更多地关注环境对于智能的影响。进入90年代后,研究情境认知和情境学习以及情境化人工智能的热潮已在认知科学领域出现。这表明认知科学家正试图努力突破信息加工理论的局限,更多地关注社会、历史、文化等外部因素对智能系统内部复杂的信息加工和符号处理的影响并力求将人类智能的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由此可见,自60年代以来,一直在有关人的思维、学习和发展的各种观点中占据着无可争议的领导地位的认知的信息加工观点,今天已经受到情境认知理论的挑战。

自80年代末以来,情境认知已成为一种能提供有意义学习并促进知识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的重要学习理论。随着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随着脑科学有关人的高级认知机制研究成果的呈现,随着建构主义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随着基于知识的经济与社会形态的出现,学术界对人的学习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入,基于情境认知与情境学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模式的开发正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学习理论的研究首次参照人脑的认知机制构建学习隐喻――“学习是知识的建构,是意义的制定”。这一隐喻的提出开创了真正意义上有关人的学习的研究。而且,与这一有关人的学习隐喻的建立相应的是有关计算机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也开始以人脑为隐喻。人与计算机隐喻的互换标志着人类正在长期以来分析、还原、简化研究的基础上开始直面世界的真实性与复杂性,其中包括正视人的学习的本质。在20世纪90年代,苏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有关人的心理发展的文化历史学说的传播对整个世界的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改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此外,网络时代的到来也为广泛意义的协作学习提供了物质与理念相结合最有力的支持。目前,正在形成第四种有关学习的隐喻,即学习是社会协商表明,有关学习是知识建构的隐喻正在被修正,认知-建构正在被纳入学习的社会和文化情境之中,人的认识、认知与学习的情境性本质正在被逐渐揭示出来。

二、知识

[1] [2] [3] [4] [5]

篇5:跟苏格拉底有关的随笔:认知的苏格拉底

如果以从古代流传下的苏格拉底半身雕像作为依据的话,苏格拉底是个秃顶,有大而扁的脸,深陷眼眶,还有一个大酒糟鼻的外貌很一般的人。但是他忠厚朴实,即便相貌平平,也成了雅典优秀青年推崇备至的良师益友。

逢人就喜欢侃侃而谈,用这种方式把很多优秀的年轻人聚拢在自己的周围。追随苏格拉底的人来自三教九流,柏拉图、亚西比德都是贵族子弟,安提西尼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亚里斯提帕斯是无政府主义者……

苏格拉底不干活,也不考虑明天的生计,经常学生宴请他。但是他在自己的家里不怎么受欢迎,因为他对妻儿不管不顾,在他的妻子桑蒂普看来他是个游手好闲的懒汉,不仅没有给家里带来多少面包,反而给家里带来了很多的麻烦,但是桑蒂普还是爱他的,苏格拉底70岁之后被处死,桑蒂普很悲伤。

可是有一个问题是这样的苏格拉底为什么会备受他学生的尊敬?

最主要应该是他思想的魅力。

也听说他还有一些富有人情味的、勇敢的举动,譬如他曾在战场上冒着生命危险救过亚西比德;

而他酒风很好,很有绅士风度,不怯场,但是也不滥饮;

尤其是他还特别的谦虚,尽管他那么有智慧,可他不自夸自己是个智者,只说自己是智慧的爱好者。他说: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

苏格拉底和他之前的哲学家有什么不同呢?

在苏格拉底之前,有很多很有名的哲学家,譬如泰勒斯,赫拉克利特,还有巴门尼德,毕达哥拉斯等等,但是他们大多都是自然哲学家,他们探寻的是外界事物的本质和客观世界的原理,苏格拉底认为这些很有价值,但是他觉得有更值得关注的对象,那就是人的心理,人到底是什么?将成为什么?带着这样的问题,他在探索人类的灵魂。

他常常对一些假说进行论证,对确定无疑的事情提出自己的质疑,如果有人不假思索地谈正义,他就会很平静的问正义是什么呀?

你用来解决生死问题的那些抽象的字眼儿是什么?

你自己又是什么?

而且他问题多,答案少,常常让人陷入思考,有时还会让人的思维比接触他问题以前更加的混乱。

他特别关注两个问题,一个是美德的含义是什么?其二是什么是理想的国家呢?他说有什么比在冲动暴民控制下的民主政治更可笑?还有什么比这种吵吵嚷嚷的团体领导下的政府更滑稽?还有比什么随便申请罢免和处决将军更荒谬?还有什么比这种不论材质高低而按字母顺序把头脑简单的农民和工匠选入国家最高法院更令人哭笑不得呢?

他着力思考两点:应该有什么样的道德?要如何拯救这个国家?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追问,最终使苏格拉底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是也让他名垂青史。

他说美德意味着要拥有智慧。

有智慧的人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冲动,不会动辄像野兽那样残暴。

他说人多未必就能够做出英明的决定。愚昧的人聚在一起,要比独处时更加糊涂、更残忍。他认为治理好一个国家,需要人民奉献出自己全部的才智,需要杰出的思想家畅所欲言的发表自己的意见。智者来领导,这个国家才能得到拯救。

苏格拉底之死是令人震撼的。因为他是革命派的精神领袖,而革命爆发了民主派却获胜了。民主派认为苏格拉底是青年人思想的教唆者,要想扭转风气,就要处死苏格拉底。判决让苏格拉底饮鸩而死,而苏格拉底的朋友去探望他的时候,给他提供了一条很容易的脱身之计,他们买通了所有官吏,但是苏格拉底拒绝逃跑。觉得自己该寿终正寝了,此后恐怕再也没有这样死得其所的机会了。

他侃侃而谈然的将毒酒一饮而尽。他身旁的阿波罗杜拉斯看着他喝下毒酒,放声痛哭,而苏格拉底却很沉稳的说:哭哭啼啼像个什么?你们应该知道,人应该在平静中死去,请安静下来,耐心等着吧。等毒酒到达心脏,小腹开始变凉的时候,他揭开盖在身上的被单,露出脸来对克利特说:我还欠别人一只公鸡的债,你能替我还清这笔债吗?这句话竟然成了苏格拉底的临终遗言。

苏格拉底去世了。他不相信权威,不固守传统,不断的怀疑和探索。而在死亡,在真理的面前从容淡定。难怪会被人称为,智者,哲人和圣人。

公众号:深圳波波语文

篇6:学习自我认知课程心得体会

3月9日的广州课程结束至今,我除了总结自己的笔记、做练习之外就没有能好好坐下来写写心得,当然借口是很多的,比如工作很忙,孩子常常黏着我,等等,而另一面还仍旧有别人都写了好多好棒的心得我怎么能落后的焦虑存在着——所以,亲爱的古老师,您看,我真想找个安宁而不是被驱赶着的时机来写,这样的理由就使得我一直拖了快一个月才动笔啦。

我是第一次参加老师的课程,早先一直在三七养生网泡着,深受三七里一干众等老师的粉丝影响,对您的课程充满了向往。不过,我自认在三七粉丝感召下,化性,追求心灵成长有一定时日了,所以,自认为对这心灵成长领域是不陌生的,或者还可沾沾自喜的认为是颇为资深的。哈哈,上了课,才知道,又一扇新的窗口打开了,原来,原来,许多许多的原来是这样的啊,在我的面前展开来。

上课的那几天,我并没有体会到内在的喜悦或是生命力,但是却有一种似乎从未有过的安宁和平静驻扎下来。最明显的是:

头脑不再乱纷纷,而能停下来,不再追着层出不穷的念头跑。要知道,我从小爱看各种乱七八糟的书,头脑里各种乱七八糟的联想幻想是一刻不停的,以前往往在上课,做事的时候,不经意的就被无数的念头拉的天远地远,突然醒过神的时候,告诉自己要专注,但是下一秒立刻又被拉跑了。现在也是在做注意力的训练,但关键是老师教诲我们,那个真正的自我并不是这无数个念想和意识,不和这些意识念想认同,能够抽身出来清楚的看着它们,从这一刻起,我终于能做到如何去驯服注意力了。我不再是我,不再是那个乱纷纷的在思考的我,这样的觉醒力量如同一束光一般,照进来,黑暗自然就消融了,而不再像以前一般拼命想控制如脱缰野马般的注意力,而实际正如拼命想逃离黑暗一般,却无处可逃。

看到众位同学聚在一起热火朝天的聊育儿,侃大山,我不再如以前那般有急迫、焦虑和恐慌——急迫想融入进去,恐慌被排除在外,焦虑自己能否表现得体和出众,而是能安静的在一旁做自己的练习——我能够与自己安静的相处了,我不需要再用被认同被记住被肯定来继续喂养从前那些个一直转个不停的小我。这样的觉察和清醒,让自己获得了一种力量——一种可以处理很多源于自己的无意识导致很多问题的力量,比如我要扩大社交,来赢得更多朋友,要是不交际哪有朋友帮忙啊,很焦虑;但是真正交际中又觉得老是交不到交心的朋友,很泄气很颓唐。而实际这不都是自己在和自己作对么?就是那些个无意识的小我需要喂养,需要增强搞出来的嘛。现在我可以独处了,我可以安下心来,反倒诸多的焦虑颓唐恐慌就不在话下了,自己真正有了掌握自己命运的那种有力感,原来这就是内在的力量,这就是来自本源的力量,是“传说”中最强大的力量啊!

在独处中安然自在:从小到大,只要是自己独处在一刻一地,心里就会慌乱起来,那种慌乱引发身体从腹部升起一种不舒服的抽搐感,我从来没搞明白过是怎么回事,所以就干脆尽量减少独处。而课程中一天做练习,我独自待在湖边的亭子里,在琴案边坐下来的时候,这种熟悉的恐慌引发身体的不舒服感又一次降临了。我现在明白了,原来是某个小我来捣乱,它不愿意与临在,与觉知共处,它让我要重复以前的模式逃避临在。所以,我把注意力放回到自己身上,我把注意力放在腹部里升起的不舒服的感觉上,我清清楚楚的看着它,我真的愿意接纳它,放松自己,放松的接纳它,与它和平共处。不到一会,这种感觉就化为虚无了,并且心波澜不惊的未起一点念头,就这么安静的待着。事后回顾起这样的经历,让自己欣喜不已,我一直搞不明白的原来这就是向外求——而以前早就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只有自己做过,练习过,知道如何从注意力的训练开始,时刻保持现量,能够临在,那么才真正体会了破除向外求是怎么样一种经历了!知行合一,我一直崇尚的知行合一原来是如此达到的呀!

篇7:高中数学学习认知与学习指导

高中数学:学习认知与学习指导

认识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差异

1、知识差异。初中数学知识少、浅、难度容易、知识面窄。高中数学知识广泛,将对初中的数学知识推广和引伸,也是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完善。如:初中学习的角的概念只是0180范围内的,但实际当中也有720和30等角,为此,高中将把角的概念推广到任意角,可表示包括正、负在内的所有大小角。

2、学习方法的差异。

(1)初中课堂教学量小、知识简单,通过教师课堂教慢的速度,争取让全面同学理解知识点和解题方法。而高中数学的学习随着课程开设多,每天至少上六节课,自习时间三节课,这样各科学习时间将大大减少。

(2)模仿与创新的区别。

初中学生模仿做题,他们模仿老师思维推理教多,而高中模仿做题、思维学生有,但随着知识的难度大和知识面广泛,学生不能全部模仿,即就是学生全部模仿训练做题,也不能开拓学生自我思维能力,学生的数学成绩也只能是一般程度。

3、学生自学能力的差异。

初中学生自学那能力低,大凡考试中所用的解题方法和数学思想,在初中教师基本上已反复训练,老师把学生要学生自己高度深刻理解的问题,都集中表现在他的耐心的讲解和大量的训练中。但高中的知识面广,要教师全部训练完高考中的习题类型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较少的、较典型的一两道例题讲解去融会贯通这一类型习题,如果不自学、不靠大量的阅读理解,将会使学生失去这一类型习题的解法。

4、思维习惯上的差异。

初中学生由于学习数学知识的范围小,知识层次低,知识面窄,对实际问题的思维受到了局限。高中数学知识的多元化和广泛性,将会使学生全面、细致、深刻、严密的分析和解决问题。也将培养学生高素质思维。

5、定量与变量的差异。

初中数学中,题目、已知和结论用常数给出的较多,一般地,答案是常数和定量。在高中数学学习中我们将会大量地、广泛地应用代数的可变性去探索问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高中数学:如何学好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高中数学课即将开始与初中知识有联系,但比初中数学知识系统。高一数学中我们将学习函数,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它在高中数学中是起着提纲的作用,它融汇在整个高中数学知识中,其中有数学中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1、有良好的学习兴趣

两千多年前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说,干一件事,知道它,了解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乐在其中。好和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这就是兴趣。兴趣是的老师,有兴趣才能产生爱好,爱好它就要去实践它,达到乐在其中,有兴趣才会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数学学习中,我们把这种从自发的感性的乐趣出发上升为自觉的理性的认识过程,这自然会变为立志学好数学,成为数学学习的成功者。那么如何才能建立好的学习数学兴趣呢?

(1)课前预习,对所学知识产生疑问,产生好奇心。

(2)听课中要配合老师讲课,满足感官的兴奋性。听课中重点解决预习中疑问,把老师课堂的提问、停顿、教具和模型的演示都视为欣赏音乐,及时回答老师课堂提问,培养思考与老师同步性,提高精神,把老师对你的提问的评价,变为鞭策学习的动力。

(3)思考问题注意归纳,挖掘你学习的潜力。

(4)听课中注意老师讲解时的数学思想,多问为什么要这样,这样的方法怎样是产生的?

(5)把概念回归自然。所有学科都是从实际问题中产生归纳的,数学概念也回归于现实生活,如角的概念、至交坐标系的产生、极坐标系的产生都是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来的。

2、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

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重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高中数学的良好习惯应是: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

3、有意识培养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数学能力包括: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共五大能力。这些能力是在不同的数学学习环境中得到培养的。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开发不同的学习场所,参与一切有益的学习实践活动。

篇8:学习认知4的组成

教案目标:

1、学习将数量为4的物品分成两份,感知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2、认识、理解分合号和分合式,并用语言描述分合的过程和结果。

教案准备:

橘子图片、记录表若干,笔、两面分别是红、绿的圆片若干,有分合号的记录纸若干。

教案过程:

一、“分橘子”游戏,感知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初步感知4的组成。引导语:老师想请小朋友把4个橘子分给爷爷奶奶,首先请小朋友数出4张橘子卡片,并在最上面的括号里写上数字4,分一次并记一次,记的和分的要一样,看看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二、幼儿展示记录结果,师幼分享交流。

1、提问交流:你们把四个橘子分给爷爷奶奶,可以怎么分,有几种分法?(要求幼儿看着自己的记录卡回答,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2、引导幼儿表述:第一种方法是爷爷分到1个橘子,奶奶分到3个橘子,合起来是4个橘子。

三、用数字和分合号记录分合结果

1、“”是分合号,表示分合的意思,可以读成“4可以分成1和3”

2、师幼互动,分别填写4可以分成2和2,2和2合起来是4,4可以分成3和1,3和1合起来是4。

四、幼儿分组操作,进一步感知4的组成。

“翻圆片”游戏:分别从篮子里取出2,3,4个圆片,每次游戏时先把圆片按照同一种颜色排好,翻动前面一部分圆片,看看翻出的不同颜色圆片有几个,写上数字几原来颜色的圆片又有几个,也写上数字。每次翻出的结果不能一样,看看各有几种不同的结果。

篇9:学习认知4的组成

教案准备

课件、山洞4个、水果(每人4个)。

教案过程

一、师幼随音乐进入教室。

二、以故事引入,让幼儿初步感受3添上1是4。

师:小朋友,你们过生日吗?过生日的'时候会邀请谁来和你们一起过?今天我们班也来了一位客人(出示猴奶奶)因为今天她过生日,她邀请了小猴子来和她一起过生日。

1、师:小朋友你们看来了几只小猴?(出示课件3只猴子)师幼点数。

师:3只小猴用数字几表示?(数字3表示)

师:除了这3只小猴,你们看还有没有客人来?

师:又来了一只小猴,现在一共来了几只小猴?(4只小猴)我们一起数数吧(师幼点数)。

师:4只小猴用数字几来表示?(数字4来表示)。

师小结:3只小猴添上1只小猴变成4只小猴,也就是3添上1是4。

2、师:有只小猴可调皮了,看!它躲起来了(师操作课件,去掉一只小猴子)。

师:现在剩了几只小猴?(剩了3只小猴)师幼点数,看!它又回来了,(师点出一只小猴子)现在是几只小猴?(4只小猴)。

三、巩固复习3添上1是4。

1、师:4只小猴都到齐了,猴奶奶为小猴们准备了很多好吃的,你们说小猴子爱吃什么?(幼儿自由讨论)

(屏幕上出现3只香蕉)师问:这是什么?有多少?(师幼点数)

2、师:一共有几个香蕉?数一数。师幼点数。4只小猴,3个香蕉够不够吃?怎样才能让每只小猴都有1个香蕉?(引导幼儿说出3添上一是4)。

师幼小结:3个香蕉添上1个香蕉变成了4个香蕉,也就是3添上1是4。

3、师:(看课件)桌子上有几个杯子?(3个)4只小猴3个杯子够不够用?怎么才能让每只小猴都有1个杯子?(引导幼儿说出3添上1是4)。

师幼小结:3个杯子添上1个杯子变成4个杯子,3添上1是4。

四、幼儿动手操作,进一步巩固4的形成。

师:猴奶奶请你们帮她分一下水果,你们数数盘子里有几个苹果?(3个)怎么才能把盘子里的3个苹果变成4个?(幼儿操作)

师小结:3添上1是4。

五、游戏——智斗大灰狼

游戏规则:场地内有4个小圈做山洞,师扮狼。游戏开始时放音乐,幼儿围成大圈顺时针绕小圈走,音乐一停大灰狼出现,幼儿快速躲进山洞中(每个山洞只能躲3个幼儿)幼儿躲好狼开始打洞,当狼发出“砰”的声音时,这个洞口被打开,在洞里的孩子要快速的转移到其他三个洞里,但是每个洞里只能再进一个孩子(游戏可以循环进行)。

篇10:情感美文:我认知的喜欢

情感美文:我认知的喜欢

那天我上晚自习,很认真的做作业在,你突然发来一条信息:为什么我总忘不了她?

我愣了一会才想到你说的那个姓的人。然后又发给你确认一下。你很快回了:

嗯,是的。我努力想要忘掉她,可她总会在脑海中不停浮现。

我组织了会语言:

如果你不说的话我已经把她忘了。你看,你身边没有人认识她,不会提及她的名字以及关于她的一切,而她也不会主动出现在你面前你还怎么忘不掉了?唯一的'答案,你不想忘掉。你自己不断提醒自己忘掉她忘掉她,实际是在向你强调她的存在。

你沉默了会,又发来一条:

你说什么是喜欢?什么又是爱?

这个倒把我难住了,我思考了一段时间,一再思考,才勉勉强强回答到:

现在我们的喜欢其实很简单,喜欢她的面貌气质行为性格语气动作,简单点,她身上有一点正好符合你的标准。如果说喜欢是青少年的话,那么爱就是成年人。青少年是叛逆的,你可以很快喜欢她的某一点,也可以很快讨厌她的某一点。而爱是成熟的。

当你喜欢她的某一点,慢慢的你和她在一起,这时你突然发现她身上有一点你不喜欢,你比较喜欢你刚认识她的样子,却发现她根本“变”不回去了,于是你们分开了。而成年人却不会,他的喜欢已经演变成了爱,已不在只喜欢某一点了,他的爱已经包容了她的一切,青少年自私的喜欢,成年人宽容的爱,这就是区别。

而青少年总会成人,喜欢也是爱的前身。而爱就是你的灵魂伴侣,现实的依靠与你一起经历平淡,风雨,然后开花,结果,再经历平淡。而这时爱也不再存在,你和她已经不再只用爱可以形容,你们之间有一种莫名的感情,它不仅仅是爱,还有血肉相连的亲情,你们的灵魂连接在一起,或者你们就是一个整体。

当然,这是完美想象的。

你没回信息,我也继续做作业。

篇11:注重整体性认知提高学习效率

注重整体性认知提高学习效率

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对所谓差生形成的'原因十分关注.通过细致对比优生与差生在学习上的差别,我发现造成差生做题时经常出错、成绩总是难以提高的原因固然很多,例如学习不刻苦、注意力不集中、智力水平低、基础差等等,但教师缺乏对学生进行整体性认知习惯的培养、学生自身缺乏对学习内容的整体组织能力是导致学生成绩差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

作 者:吉云光  作者单位:山西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凤巢小学 刊 名:小学青年教师 英文刊名:YOUNG TEACHER IN ELEMENTARY EDUCATION 年,卷(期): “”(2) 分类号: 关键词: 

篇12:英语词汇学习中的认知策略

英语词汇学习中的认知策略

英语词汇学习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种意志的`磨练,虽无捷径可走,却有技巧可寻.本文从认知心理学理论入手,结合联结主义理论,分析记忆的种类、过程、知识遗忘及其原因,希望通过对记忆原理的探讨,来帮助英语学习者实现词汇学习的飞跃.

作 者:牛跃辉 李继  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2206 刊 名:中国电力教育 英文刊名:CHINA ELECTRIC POWER EDUCATION 年,卷(期): “”(17) 分类号:H3 关键词:英语词汇   认知策略   记忆   注意   联想  

篇13:广州认知自我课学习心得体会

广州认知自我课学习心得体会

老师,广州认知课回来,已经快十来天了。上了三天课程,身心都很疲劳,感觉内在重新被洗过了一遍,掏空了以后空落落的感觉。知道了以前所有的行为、思想和情绪,都是不停地投注自我,寻求身份认同,寻找爱、安全和认同,知道了一切都是虚幻的。第一个星期,感觉自己就像死了一样,身体很困倦,念头很少,有种空落落的感觉,内在比较清明。我很害怕这种状态,非常不安,不知道自己内在发生了什么,极其不适应这种状态,常常会无意识地又去抓一些东西。后来,和小力沟通了一下,知道了这是颠倒。原来我们一直习惯了颠倒,一下子不颠倒了,也是如此害怕哦。

静静地和自己低落不安的感觉呆在一起。双休日回家,老公打牌、孩子外出,在老公打牌的地方玩了一会,自己一个人回家了,洗漱后躺在床上看书。内在挺平静的,没有孤独寂寞的感觉,稍有点害怕的感觉(以前,家公去世后我不敢一个人呆在家里)。我突然发现,我内在对别人的需要降低了,要是以前老公在玩,我肯定是要坐在他旁边的。要么要求他陪我,如果他做不到或者回来迟了,我就会生气、怨恨、愤怒和不满。现在老公的陪伴有也可,没有也没有关系。以前觉得他打牌熬夜,我不能接受,现在好像也好很多了,其实老公可能也不是那么喜欢打牌,但是内在的空虚、匮乏,总是会让人不自禁地去抓住一些东西。我能体会到他的感受和需求了,自然也能理解接受他的行为了。

周日加班,老公把我送到单位陪我上班(周六我们下乡,周日上来,加班结束后再回家),我挺感动的。我发现老公对我挺好的,当我不再执著别人的.爱时,我就能感受的到别人的爱。加班结束后,买了好多菜带回老家,到家后,一个人在择菜、洗菜、切菜、烧菜,很享受整个过程,老公和堂哥等其他家人在外间看电视,我内在没有任何抱怨(以前肯定会想你们都在玩,凭什么让我一个人闻油烟味,或者一个劲地使唤老公,帮我这样帮我那样)。当很专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内在的妄念杂念是很少的,心情也比较愉快。当全家人围在一起吃饭的时候,我体会到施比受快乐,同时也有点担心自己做的菜是不是好吃的担忧,内在有期待家人对于我厨艺的认同。看到了这些,呵呵,照吃不误,我就是需要别人的认同啊,没什么呀。

另外 向老师汇报一件事,原来家婆和我说话的时候,语气不是很温和,总感觉有点剑拔弩张的味道。我和家婆的关系一直不温不火,不怎么亲近的起来。原来我一直以为是家婆的问题,为什么说话总是这么凶这么冲?我观察了一下,其实家婆和每个人说话的时候都是这样子的,只是我的内在对于家婆说话的方式起反应了而已,她并没有针对我什么的,我原来以为家婆在和我之间筑起了藩篱,其实是我把家婆推到了心门之外,我在把自己保护起来,防御着别人对我的攻击和伤害。哈哈,发现这个我好惊奇啊,原来和家婆的沟通交流可以很轻松很畅通的。当我敞开自己的心扉,别人自然也会这样对待我的。当家婆以那样的方式说话时,我感觉家婆其实也在通过提高嗓门保护自己防御别人,家婆好可爱啊,想起家婆这几年对于这个家的付出和对我们的照顾,无限的感恩,忏悔以前的种种恶念和对家婆的不敬。

本周自己的身体状态不好,我什么工作也不想干,一直不停地在看书,在用思想,我一直很用力地去除我的妄念,贪求没有任何妄念的清净舒服。我在观察事物,观声音,观呼吸,我在拼命地找一切办法找那个“知道”,我想通过自己的观,彻底地把自己的妄念去掉,结果发现,一切的努力都是白费,越用力,妄念越多,越排斥,妄念越纷飞。我很挫败,很难过,内在的情绪积累了很多,坐在办公室上班,觉得自己好无助,想起老师和师母,大哭了一场。

我就是很排斥自己的妄念,我就是很不喜欢自己的妄念,我就是很害怕自己的妄念,念了好多遍以后,我发现我要求自己完美,不让自己有任何瑕疵。妄念和排斥害怕妄念的背后,是不被人爱被抛弃被毁灭的深度恐惧。深深地进入这种恐惧,浑身发抖,手脚冰冷,呼吸急促,胸口发紧,脾胃很不舒服,眼泪肆意地流淌。这一刻没有思维,我只是和自己在一起。感觉体会了一会后,好像就没有了。想起老师两次对我说:记得回家后,多做挤牙膏啊。写到这里,眼泪忍不住掉下来,谢谢老师对我的帮助和接纳。午饭后,我一个人在办公室,畅快地挤了一次牙膏,心情放松了不少。原来,情绪会走,念头也会走,念头不走,是我一直死拽住她不让她走啊。

我最近的新体会是:灵修书读的再多,但如果不实践体验修证,估计也只是多了点知识而已,脑子懂了不顶用哦。修行的时候,耍小聪明没用,唯有老老实实、脚踏实地,诚实地去面对自己,功利性、目的性太强,分别心太重,分别好的坏的境界,或者通过修行达到一个清静舒服的境界状态,都是不可取的。我目前的状态就是很用力,舍弃不好的状态,贪求好的状态。修行就是不取不舍,不贪不嗔,我习气太重太深,目前还做不到,但我会努力的。

昨晚开始打坐,坐了一会,妄念纷飞,有的时候还会被妄念带走,知道了就拉回到自己的呼吸上,我真的发现妄念被发现了,就不见了。为什么原来妄念一直不断,其实并不是一直是一个妄念,只是第一个妄念泡沫破了以后,我还在不停地创造新的泡沫,把自己搞的很累。打坐的后半段,腰酸背疼,难受的想下坐,呼吸粗短,我看到了疼痛,深深地进入疼痛,一会疼痛不见了,回到自己的呼吸,一会疼痛又一次袭来,继续深深地和疼痛在一起,和自己的难受想逃在一起,慢慢地疼痛不见了,难受不见了,45分钟很快就过去了。

老师,原先我对佛法一无所知。上完课回来,对佛法很感兴趣。最近在看圆觉经略说,希望有所收获。

最后祝老师、师母、小古老师顺遂吉祥、健康快乐

学生:王芳敬上

3月23日

篇14:日语学习指导与认知心理学

日语学习指导与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有关认知过程结构的学问.了解读书、计算、推理、制定学习计划等等各种各样的认知活动的.结构,了解语言情报处理过程中的构筑过程,是认知心理学最重要的研究内容.依据认知心理学,从文字表现模式、语言处理模式、认知发展模式来讨论认识、探讨认知心理学对日语教学的指导作用.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黑河学刊 英文刊名:HEIHE JOURNAL 年,卷(期): “”(5) 分类号:G623 关键词:认知心理学   语言信息处理   日语学习指导  

篇15:路在认知里延长的美文

路在认知里延长的美文

时间是无形的飘渺轨迹,却在生命中的漫漫长路里有迹可循。

十几年前,一个天真的农家孩子,揣着满腹的不只是无知的无知,成天混迹在乡间的小路上,踏着厚厚的尘土,看着青山绿水,偶尔抬头盯着蓝天白云,自由自在的活在那小小的一方山村里,以田地为乐园,以山坡牛羊为伙伴,知足而欢乐的成长着。

长久的一段时间里,不知道山村的外面还有怎样的天地,不知道外面的生活是否如我们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依靠一亩三分地而自食其力的生活?有时会情不自禁凭空幻想山外的延伸,只是有限的眼界里,绘画出的图景千篇 一律,没有繁华似锦,只有温饱里的安足而乐。

童年,偏安一隅的闭塞,落后生活延伸的无知,贫穷引发的思维匮乏,把那份本该活力无限的岁月,流逝在了茫茫的空白里,催生的只是认知里犹如坐井观天的青蛙般的.广度。宽度与广度翻滚在村子周边的地界里,何谓广袤无边,何谓海角天涯,只是童稚心里牛羊蹄印踏过的痕迹而已。

日子在黑与白的交替中离去,心思和认知也在逐日提升。步子随着日子的晃动越迈越远,遮眼的山峰也一座高过一座,风景把那份狭隘的认知慢慢塞满,拓展成憧憬下一段的勇气与底气,缓缓走远。

闲暇时,三五成群的围坐在一起,或听老人陈述新中国的革命生涯,或听他们讲述离奇的鬼怪故事,只是心态都是一致,打发滴答滴答的时间,任最美好的年华荒芜,葬下明悟后的一丝丝遗憾。

童年的似懂非懂,一直萦绕着那些初心未泯的日子,只是不知道何为历史的真实,何为口口相传的故事?当听到革命者的事迹时,心里不禁想他们是否活着,现实中是否有他们的身影?莫能两可的判断,吹散的不是已有的疑虑,而是卷起了更多的不明不白。

时间的流逝,加快了发展的步伐。随着外出打工潮的帷幕掀起,黑白电视机走进了山沟里的村子,新闻、电视剧、晚会等节目,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信息,掘开了封闭的思想,一缕微弱的光滋生,认知的光环愈显愈浓。只是朦胧习惯了的思想,一时还是无法彻底的消除和接受某些事情,混沌依然盘旋在心底。新闻里讲述的事情是刚发生的吗?那些涉及到的人是真实的吗?我们国家不是唯一吗?一个个分不清真假的问号,挤满了那颗幼小的心,却不知该如何去找寻答案。

时间流逝,疑虑在前行的步子里,慢慢被认知烙上了清晰的注释,一穷二白的记忆,如饥似渴的攫取着积淀的追逐,不停的寻觅,不断的学习,积淀飞跃的底蕴。日子的流逝里,思路渐渐变得明了了,认知辐射出了一座座大山的包围,走向宽阔的大海,蔚蓝的天空,补充空白里的色彩。

路不断的延长着,认知不停的增加着,精彩不停的增幅着。走在繁花似锦的道路上,时不时的停驻,回望走过的一段段路径,记忆里那些无知里的浅薄认知,一丝丝泛上心头,让人啼笑皆非的同时,也有一种天壤之别的真实感觉。也许,那就是成长的收获,也是死亡的馈赠吧!

昔日的愣头青,带着浅薄认知的理所当然,走出了季节山山水水的轮回,跳出了一方狭隘,顺着铁犁翻滚的泥土,一坎一坎的爬过世代的思想阻碍,站在旭日东升的方向,留下离开的初心气息,跟着光束奔跑,跑过一株株青苗,登临岁月的山峰,看历史更迭的剧幕,吹时代进步的清风,掘开坚定的信念,继续繁复里的追索。

懵懂的童年,清纯的心生活在清新的环境里,虽然错失一段积攒底蕴的认知年月,但却成长出丢不弃的追逐。回首,是一种遗憾,也是一种获得。

时间依旧是时间,认知却脱离了沿袭的枷锁,在慢慢拓宽的人生路上,积累那份心底诞生的求知欲,把温馨里奔跑的无知,酝酿成警醒的铃声,叫起沉沦在遗憾里的心,用追赶的收获,给空白一份交代,给无尽的后路一份期许。

路,在认知里延长着,心却沉浸在追逐的认知里,是一场延续,也是一场开始。

篇16:高中化学学习困难及认知因素分析论文

高中化学学习困难及认知因素分析论文

摘要:高中化学学科是高中阶段学生所学的重点学科之一,该学科学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新课程改革后高中阶段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否,以及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但是,由于受到我国传统应用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现阶段高中化学学科教学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化学作为一门理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困难的问题与现象,既对高中化学知识结构不了解、知识储备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素质与能力的提高,以及高中化学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不断深化研究高中化学新课程学习困难等问题意义重大。

关键词:高中化学;新课程学习;认知因素;研究;分析

前言:现如今,高中化学学科课程改革已经逐步从理论阶段过渡到实践阶段,并得到的不断的深化,现阶段,从新课标改革实施区域来看,高中化学新课程推出后引发学生学习难的问题不容我们小觑,具实际调查研究显示,学习困难这一问题在不同教育阶段都存在一定的比例,这一数字虽然无法得到有效的精确,但是经过专家多年的研究总结出这个比例大于百分之十,而这一比例在某一个特定的学科里会表现的更高,研究者专门对化学这门学科展开过调查,高中阶段化学学科学习中有百分之五十的学生感觉学习化学学科是相对困难,而在这部分比例中又有百分之二十五的学生因为化学学科的难而失去了学习兴趣,甚至出现厌学、逃课的现象。因此,新课程改革后化学学科学习困难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当今化学教育教学界所存在的一个普遍显现,而这一问题的出现对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实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因此,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将这一问题重视起来。本文就是基于此背景下展开对高中化学新课程学习困难问题的研究,分析了新课改后高中化学学科的特点,并提出了解决高中化学新课程学习困难问题的有效策略。

1高中化学学科的特点分析

1.1本文经过研究分析总结出高中化学学科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们先来探讨下高中化学学科知识的特点。我们知道,高中化学学科知识相对于初中化学来讲,在内容上得到了深化,知识点也明显增多,在强度增加的情况下,很多学生出现学习难的现象。高中化学学科在新课程改革后,出现了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在选修课程中知识点就有二百多个,必修课程中知识点也达一百左右,所以,这就给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带来了难度,而化学学科过于理性,知识点过于分散,导致学生在记忆化学知识点时难度加大。再就是高中化学知识点的.深入,知识点的抽象%复杂使学生难以理解,需要学生自己去思考,知识的运用也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在化学专业用语的学习中,由于抽象度升高,学生一时间难以理解,导致部分学生产生厌倦心理或者恐惧心理,影响学习的信心;最后,高中化学内容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而对两种相似现象的教学却用不同的理论来解释,知识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学生在区别的时候容易混淆,比如,水解与电离等。

1.2其次,我们再来从学生的角度来探讨下化学学科的特点。高中学生相对于初中生而言,学习思维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在初中学习阶段,学生大多数习惯于机械记忆,而到高中学习阶段,这种思维学习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更深层次的学习。尤其是对于高中化学这门理性思维较强的学科,由于教学内容较多、逻辑思维较强,导致教学教学节奏的加快,同时也加快了学生的学习节奏,这就导致有些学生跟不上,出现学习困难的问题。其次,除了学习思维意外,学生的身心发展也是造成高中化学新课程学习困难的重要因素。对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牢牢把握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开展有效的教学,促进化学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效的解决新课程学习困难的问题。

2解决高中化学新课程学习困难的有效策略

2.1高中学生在化学新课程学习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这是正常现象,但是要想解决高中学生学习困难的问题,就必须从根底查找原因,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思维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主要从学生方面和学校方面来进行工作的开展,提高学生的认知度,优化化学课程设置。第一,引导学生加强自主学习锻炼。由于思维方式的限制,导致许多学生出现了学习困难的现象,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手段,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学习,并且布置适当的课下作业,学生要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且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使学习有规有矩,养成良好的习惯,当遇到教学内容的重点或者有难度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的讲述与提问,来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鼓励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建立起真正的抽象性逻辑思维。

2.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完善高中化学知识系统,让学生展开有条有理的学习。因为高中化学的知识点较为零碎、繁杂,教师要把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整合,建立起一张完整的化学知识点网络,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并且要让学生掌握好知识体系构建的方法,优化知识体系,避免学习的盲目性,突出整个高中化学的知识主干,这样,学生在不断完善枝干的时候,对知识点也加深了印象。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解题思路的讲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学生才能真正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还要加大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监督力度,防止学生因为不适应产生厌学情绪,影响学业,着重加强对成绩暂时落后的同学的指导,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

3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后学生出现学习化学难的问题是普遍的,但这一问题并不是无法解决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强化正确的指导,让学生更快、更好的融入到新课程下高中化学学科的学习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找到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最终为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化学的知识能力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牛卫华,等.西方有关学习困难问题研究的新进展[J].心理科学,2003(3)

[2]王后雄.论中学生学习化学的难度及其成因[J].化学教育,2003(11)

[3]孟昭辉,王云.物理学习困难的认知因素分析[J].

篇17:浅谈外语学习个体差异的认知语言学分析

论文关键词:个体差异 认知语言学 语言认知能力 学业弱势群体 大学英语教学

论文摘 要:我国高校里外语学习方面“学业弱势群体”(ADG: academically disadvantaged group)的存在是不容忽视和回避的现实,这引发了语言专家对外语学习中个体差异的关注。造成个体差异的因素一般被分为两类:情感因素和认知因素。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外语学习个体差异进行分析,在认同个体语言认知能力差异存在的同时,指出应该在实际外语教学中体现对该差异的尊重,并在认知语言学理论指导下改善现有的外语教学。

1. 引言

笔者所在的学校为学历类军事工程院校,属高考提前批次一本。和全国其他高校一样,虽然近年来学员英语入学分数日益高涨,但仍有为数不少的学员严重偏科,对英语学习充满畏惧情绪和痛苦回忆。这种个体差异给英语教学活动带来严重影响的同时,也给善于思考的教师带来了诸多困惑和思考:造成个体差异的根源在哪?英语是刻苦努力就能习得的吗?教师应该怎样帮助不擅长英语学习的学生征服英语?

其实,几乎在中国的每一所高校里(尤以理工科类院校为典型),都有这样一批外语学习方面的“学业弱势群体”。因缺乏外语学习能力而焦虑不安、失望沮丧,他们的外语成绩要大大低于其他课程的平均成绩。甚而,他们中的一些人更是因为英语方面的弱势影响到毕业后的深造和就业。这一现象的普遍性引起了很多外语和教育方面专家和学者的关注(顾伟勤,:62)。

2. 个体语言认知能力:造成外语学习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

现实中经常会发现,很多人轻松就能把英语学得很好,而另外一些人则是费时低效。这两类极端的例子带给语言学家和英语教师很多启发和动力,于是他们纷纷开始了外语学习个体差异的因素研究。在过去的十多年,我国外语界在该领域的研究蔚然成风并且成效显著(文秋芳,1995;马广惠,;单士坤、谷旭,2008)。这些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形成个体差异的原因:学习方法、动机、策略及性格。而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探讨外语学习个体差异的研究还不是很多,本研究即是这方面的一次尝试,希望给现有的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一点借鉴。

2.1 语言学能和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能力观

语言学能(language aptitude)也称语言潜能或语言能力倾向。综合许多语言学家的解释,预言学能就是学习外语所需要的认知素质或者学习外语的能力倾向,即一种固定的天资(杨连瑞、李绍鹏,:148)。它取决于学习者的某些相对稳定持久的特性的总和,是一种类似于音乐或绘画天赋的特殊才能。语言学能由以下四种认知能力构成:(1)因素代码能力;(2)语法感知能力;(3)语言归纳能力;(4)机械记忆能力。因此,语言学能是一整套由不同的能力所构成的组合,它能使某些学习者比其他人更快地学会一门语言(转引自顾伟勤,2008:63)。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能力(language competence)是一个结构有序的、具有规约性意义的语言构式组成的清单库,是总体认知能力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与社会、文化、心理、交际、功能相互作用。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能力观意味着,语言能力以具体的语言项目为基础,具有社会文化特征,语言项目之间形成一定的结构关系,是逐个习得的(刘正光,2009:29)。

2.2 认知语言学对个体语言认知能力的解释

不难看出,尽管表述不同,以上两个概念实际上指的是同一事物:个体的语言认知能力。Chomsky的《句法结构》发表后,“语言能力论”理论风靡一时(1980)。根据以上定义,语言是具有生物学意义的能力。正是这只“无形之手”,操控着外语学习者的语言习得。有的学者认为语言是一种能力,外语能力的形成和获得应该是一个学习者生理和心理发展变化的过程(宁春岩、宁天舒,:39)。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语言学家在承认个体间的确有语言学习能力差别的同时,也反对“语言习得天才说”。因为天赋只是认知的生理基础,没有通用认知处理机制,尤其是记忆功能的启动和不间断运行,再好的语言学能也是资源浪费。顾伟勤(2008:62)就认为,在各项技能学习中,学能的差异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比对任何其他技能学习的影响似乎都要显著。不过学能低并非意味着学不好英语,只是意味着必须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也让课堂教学和教师大有作为。

3. 认知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认知语言学紧紧抓住人类是怎样认识头脑所处的世界的,认为语言研究应该融于对人类的经验的研究,而不是将语言视为纯粹的、不受其他因素干扰的形式(蓝纯,:109)。基于这种认识,认知语言学诞生的30年间,人们越来越多地把目光从对语言和认知的研究上逐渐转向对语言习得与语言教学的影响上(刘正光,2009:29)。

3.1 考虑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分级教学很必要

既然承认存在着个体语言认知能力的差异,在教学上就应该充分体现出对个体差异的尊重。但现实是,我国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还停留在大班教学及总结性评估阶段,忽视个体差异,缺少个性化学习环境,对过程评估关注不够。对于技能性极强的外语教学来说,“千人一律”的非学分体制,“千篇 一律”的教材和教学进度,显然是不可取的(宁春岩、宁天舒,2007:40-41)。

承认个体差异,缩小差异,就必须使学习对于学生富有实际意义。当学习符合学习者的目的时才会有意义;当学习者负责任地参与学习过程时,就会促进学习;涉及学习者整个人的自发学习才会最持久、最深刻。鉴于目前英语大班教学现状和学习者语言水平参差不齐,对他们进行分级教学是比较现实的做法。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在保证基本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允许不同水平的学习者选择难度不同的英语课程进行分层学习。教、学双方在这种情形下都可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分级教学尤其可以帮助学生从一开始就对自己的学习承担起责任,完成学业上的自主建构。

3.2 语用教学应被给予足够重视

语言是以交际为终极目标的。认知语言学的三个基本特征(语言以使用为基础;语义具有中心地位;所有符号单位都有意义)里面,“语言以使用为基础(usage-based)”列于首位(赵艳芳,2009),这就决定了语用教学的必要性。但在传统英语教学中,语用知识一直被认为是与语法不相干的附属品,又因其主观性和不确定性,所以地位一直很尴尬。长期以来,关于“语用可教性”的论证也曾经是语言学界争议的焦点(段伶俐,2007:140-144)。但有足够的实验证明,语用不仅是可“教”,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课堂教学。语用能力和语言能力同等重要,到高级阶段也许比语言能力更重要(刘润清、刘思,:218-225)。何自然也认为:学习一门语言就是培养该门语言的语用能力的过程。学英语只求增加词汇量,只求造出合乎语法的语句,还是远远不够的(2008:199)。

在具体的语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多采取交际法教学,尽量输入能创造真实语言环境的、自然的语料信息;(2)适当增加语用知识和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因为语用能力很大程度上涉及“跨文化能力”;(3)同时兼顾语言的形式和意义,在输入中凸显语用特征。

3.3 提高学生的语言认知能力教师大有可为

提高学生的语言认知能力,教师的指导至关重要。但“学习不是对学生发生的事(happen to students),而是由学生发生的事(happen by students)”(刘新荣,:35-38)。这时的教师不应该霸占课堂话语权,而应该作为中介者在需要时介入教学过程,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必要而有效的“干预”。William和Burden这样概括教师的中介作用:“赋予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协助学生获取并有效处理语言材料;师生互动;促成学生对教师中介意图的理解与反馈。”

教师的中介者角色是一个集建议者、促进者、合作者和合伙人于一身的角色。可以根据学生各个阶段不同的需求给予及时的指导,以帮助他们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变“无意识”为“有意识”。

此外,教师还应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情境,因为真正的、完整的语言知识只有在真实语言学习情境中获得,才能有效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独立而积极的思维。

3.4 增强显性知识和显性教学意识

从年龄上来说,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在任何年龄都可以学得,而隐性知识(implicit knowledge)的学习则在儿童期效果较好(转引自陈斌蓉,彭金定,2008:89)。我国现阶段的大学英语学习显然已不是“习得”隐性知识的最佳年龄。显性知识让学习者直接准确地掌握抽象规则,还可以作为输入不充分的补充。

对于显性教学,Ellis提出了10条原则:(1)确保学习者掌握丰富的城市化表达式并获得以规则为基础的能力;(2)确保学习者主要关注意义;(3)确保学习者同时关注形式;(4)不忽略显性知识的同时关注学习者隐性真实的发展;(5)考虑学习者的“内嵌大纲”;(6)大量的语言输入;(7)大量的输出机会;(8)尽可能地用目的语进行互动;(9)考虑学习者的个体差异;(10)评估时,同时考察学习者的自由输入和控制输出。

3.5 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

Holec(1981)将自主学习定义为一种学习者自我管理语言学习的能力。Zimmerman和Bandura则把自主学习理解为:学习者能够激发内在的动机,能够应用有计划的或已经熟练达到自动化程度的学习方法,能够定时而有效地安排学习时间(1994)。他们能够意识到学习的结果,并对学习的物质和社会环境保持高度的敏感和随机应变的能力。简言之,自主学习理论有三个维度:自主规划;自我监控;自己评估。

然而,心理学家Vygotsky在承认学习过程中有自我差别的同时却认为,与他者的互动是知识得以产生的重要前提(转引自谭芳、刘永兵,2010:44)。自我学习与合作学习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学习方式,它们以对话的范式、对话教学、对话课堂及课堂互动等形式将学习的发展过程纳入社会因素与认知因素相融合的更加整体与宏观的理论视阈之内(ibid.)。

为了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发展学习者的语言认知能力,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和互动必须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这有利于学习者的怀疑性、独立性、主动性、挑战性和创造性得以尊重、构建和发展。20世纪90年代,自主学习理论最具挑战性的观点之一就是自主意味着相互依赖、相互合作(转引自徐锦芬等,2010:61);21世纪时被Benson概括为“more interdependent than dependent”(转引自乔梦铎等,2010:13)。

4. 结语

造成外语学习个体差异的因素有情感方面的,还有认知方面的,而后者极有可能权重更大。个体的语言认知能力是一种内在机制,外在表现依赖于各种语言形式和技能。但它就像一块“认知海绵”(顾伟勤,2008:63),能将新的知识或技能自然而然地吸附到现有的知识或技能上,使两者迅速地融合一起。

个体语言学能的差异带给英语教学的启示是:要在教学上体现和尊重这种差异;结合学习者年龄因素多开展显性教学;重视语用教学,以输出带动输入;发挥教师的中介作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有机结合,促进学习过程中社会因素与认知因素的融合。

参考文献

Chomsky, N. Rules and Representations[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0.

Holec, H.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 Oxford: Pergamon Press, 1981.

William, M. & R. L. Burden. 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 A Social Constructivist Approach[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Zimmerman, B. J. & A. Bandura. Impact of self-regulatory influences on writing course attainment[J]. American Education Research Journal, 1994(31).

陈斌蓉、彭金定. 论弱接口说与中国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J]. 中国外语,2008(4):87-90.

段玲琍. 语用能力的可教性研究[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5):140-144.

顾伟勤. 重谈语言学能——外语学习中个体差异的一个重要构成[J]. 中国外语,2008(6):62-67.

何自然. 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199.

蓝纯. 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109.

刘润清、刘思. 语用习得的认知特性和影响因素述评[J]. 2005(3):218-225.

刘新荣. 对研究生教育后现代主义角度的审视[J].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04(5):35-38.

刘正光. 认知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 中国外语,2009(5):29-35.

马广惠. 高分组学生与低分组学生在学习策略上的差异报告[J]. 外语界,1997(2).

宁春岩、宁天舒. 试论外语教学的自然法则[J]. 中国外语,2007(2):38-41.

乔梦铎等. 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分析与问题解决思路[J]. 中国外语,2010(5):8-14.

单士坤、谷旭. 大学英语学习不成功者的元认知策略培训研究[J]. 山东外语教学,2008(3).

谭芳、刘永兵. 语言、文化、自我——论巴赫金与维果斯基理论核心思想之“殊途同归”[J]. 外语研究,2010(3):40-45.

文秋芳. 英语学习成功与不成功者在方法上的差异[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2).

徐锦芬等. 培养大学新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三维一体”教学模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实验研究[J]. 外语教学2010(6):60-64.

杨连瑞、李绍鹏. 国外二语习得个体差异研究的新进展[J]. 外语学刊,2009(5):148.

赵艳芳. 认知语言学概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篇18:高中化学新课程学习困难及认知因素探讨论文

摘要:化学是学生进入高中之后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之内,被逐渐应用到军事、物理、生物等方面,培养高中生的化学创新思维能力,可以让学生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创新型、综合性人才,这是当前高中化学教师最主要的任务之一。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使得从事相关教育的工作的人员在具体执行方式上并没有独树一帜的新型教学方案,对教学生活化的不充分理解,让化学日常教育工作依旧机械、呆滞。全然教授理论的模式从很大程度上并不利于学生的扩散性思维,对其创造力和动手能力造成了严重阻碍,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养成。

篇19:高中化学新课程学习困难及认知因素探讨论文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改革之后,提高了对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导致了高中化学学习困难的状况普遍存在于各大高校之中。学生认为化学难学。并且逐渐对学习化学失去了兴趣,这就引起了相关人员的反思,高中化学为什么那么难学?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我们要找到正确的措施解决这一学科难题,相关人员应该从个体认知发展阶段性特点、化学学科学习的特征、学生的认知风格、化学认知结构和元认知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到高中化学新课程学习困难的根源。目前,高中学生对化学的认知依然处在困难的阶段,导致学生已知化学知识储备量不足、知识结构化程度低的局面,在本文中笔者就改变高中化学新课程学习困难的措施,做一个简要的列举。

一、学好高中化学能力的重要性

在化学的课堂上经常会出现需要推理的题型,这一类题叫做推理题,涉及化学领域的各个知识点,在答题中,需要很严谨的进行思索,以防漏掉任何一个步骤,任何一个条件,造成失分,高考对类似的推理题的推理步骤的要求极其严格,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细致入微,培养极强的逻辑推理能力。2.使学生更有韧性如果一个人要征服一片长满荆棘的丛林,在此过程中,难免会受伤,会流血,但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理想,坚持到最后也不会向自然屈服。化学也是一样的,在学习的时候,我们总会遇到一些我们暂时攻克不了的化学难题或者是我们无法理解的知识点,但是为了增加知识,使自己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学生,我们不会就此驻足,不再前进,我们会想尽各种办法去解决这一难题,坚决不低头,不屈服。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变得更加有韧性,更加坚强。

二、对高中化学改变困难认知的对策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的知识结构很广、很复杂。要学会这么学科必须要有必要的兴趣,学习动机要明确,思维要活跃,要有自信心和吃苦耐劳的品质。有人觉得学习化学很枯燥乏味,这就需要老师的积极引导,老师上课时一定要以幽默风趣的'或者其他学生能够接受的具有亲和力的语言把化学语言表述出来。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常人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转化为积极的因素树立自信心,所以对于学习数学来说,兴趣很重要。

2.引导学生树立学习目标

虽说学习成绩不是衡量一个人学习能力的标准,但是自我检测,总离不开试卷,而学生学习也不能没有目标和动力,更应该以此衡量为提高成绩,树立目标,向着目标行进,把大困难化成一个个小的困难,化整为零,使自己向着目标前进,更有学习动力。学好化学并不是什么远大的理想,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就会有所成果,有同学觉得化学难学,是因为思维不够活泛宽度和广度不够,没有形成化学立体思维,而在这一方面,只要多加锻炼,多写,多练,多问,就可以解决一切困难。

三、结语

21世纪大环境下,新课程改革已经由实验阶段走向了全面实施的阶段,六项改革目标正在逐步实现。在改革期间,高中化学的教学活动也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被动化趋于主动化,以均衡为主、兴趣为主的教学方式正逐渐被广泛师生所接受,但从事相关教育的工作的人员在具体执行方式上并没有独树一帜的新型教学方案,对化学难度的不充分理解,让化学日常教育工作依旧机械、呆滞。全然教授理论的模式从很大程度上并不利于学生的扩散性思维,对其创造力和动手能力造成了严重阻碍,化学是一门让人生活的更好地学科,学习化学,能够让你认识自然,并且学会用专业的理论知识解释自然。化学的知识结构很广、很复杂。要学会这么学科必须要有必要的兴趣,学习动机要明确,思维要活跃,要有自信心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化学知识很抽象。很多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能只靠记忆,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很重要,它能补充学生所缺少的化学思维,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化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后雄.高中化学新课程学习困难及其认知因素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6:117-123.

[2]范颖霏.高中化学新课程学习困难及其认知因素分析[J].亚太教育,2016,04:52.

[3]宋京美.高中化学新课程学习困难与认知因素探讨[J].数理化学习(高三版),2014,06:75.

说鼠不说鼠感悟随笔

醒痛悟情感美文

灵魂死了都救活随笔

教育随笔:区角材料的再加工过程

九年级语文教学随笔

低配人生的作文

也谈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

电影《爱的延续》观后感

去东莞路上的随笔美文

关于教师责任的教学随笔:责任在肩不敢懈怠

学习认知的美文随笔:认知的边界
《学习认知的美文随笔:认知的边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学习认知的美文随笔:认知的边界(共19篇)】相关文章:

我害怕阅读的人经典美文2023-03-04

小学语文教师教科研总结2023-06-06

写语文教学随笔2022-09-28

绘本教育随笔爱的方式2024-04-03

思想的碎片美文摘抄2022-05-20

活着,死亡美文随笔散文2022-09-27

让学生爱上英语教育随笔2023-05-18

随笔不可放弃的努2022-05-07

镜头下的另一种美美文随笔2023-02-24

界线高二作文2023-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