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佛语禅心语录

时间:2022-05-02 22:07:12 语录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牛牛公主”为你分享15篇“经典佛语禅心语录”,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经典佛语禅心语录

篇1:佛语禅心语录精选

佛语:诸苦以爱为本。得爱则喜。犯爱则怒。失爱则悲。伤爱则恨。爱尽苦灭,得安乐处。

心清净了,一切都清净;心自在了,一切都自在。

她和东华,应的是那句佛语,说不得。说不得,多说是错。说多是劫。

爱斯基摩人捕狼,将涂有血液的刀刃倒插于雪地,狼远远嗅到便趋往舔舐,舌尖割伤,鲜血汩汩,狼也舔的更欢,直到失血晕倒,轻易被俘。正合乎佛语: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舔之。则有割舌之患。有些事当止则止。

【佛心佛语】佛曰:1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2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3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4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三千繁华,弹指刹那,百年过后,不过一捧黄沙。

你若不疑,人间不寒。你若不离,世界不远。你若不恨,苍天有暖。你若不语,四海升平.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禅定无烦恼,心如莲花开。

“随其心静,则佛土净”。

人生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五取蕴苦;

万苦贪嗔痴,一经戒定慧

人生如蔷薇,弃世者鄙其刺,乐世者乐其芬。

传说惠能就因经中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经文而开悟。

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生命太脆弱了!生死只在呼吸间,连一口气呼出去,能不能再吸回来都是未知。

避世青丘的两百多年算不上什么清静,但这两百年里倒是很难得再想起东华,来到九重天,却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看东华的模样,并未将她认出来,她真心觉得这也没什么不好。

她同东华,应的是那句佛语,说不得。说不得,多说是错,说多是劫。

佛经有云,闻佛语,要像听情人的话,亲近的人说的深情话,历来是比较入耳的话。想来,以情语来论禅,也是这个道理。

佛语有云:一切皆为虚幻。是的,在这无边无际的苍穹中。人类是最渺小的存在。同蝼蚁般渺小。但是,纵然渺小,人类也是不可忍视得存在。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佛语有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禅钟佛语何把归人劝,换得泪落西湖三月天。

她与东华,应了那句佛语,说不得,多说是错,多说是劫。

篇2:佛语禅心语录

1. 心的转变是最重要的,每个人都想解脱,希望活得快乐,死的安心,一切功夫都要下在心上,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念时念心,观时观心,这就是修行。

2. 真正的快乐不是你拥有的多,而是你计较的少。

3. 欲望越高,失望越大。不要怕失去,真正地放下了就什么都有了,一切如梦如幻,有什么可执着的。

4. 整个宇宙是我家,所有的众生都是我的家人。

5. 寂静处不在山上,也不在庙里,只要有一颗清静的心,到处都有寂静处,到处都是净土。

6. 真正想修行,在家修,在社会上修,修怎样做人,怎样处事,怎样对境。想逃避现实是不可能的,智慧是历炼出来的。

7. 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最殊胜,能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解脱。

8. 除了你自己的心,哪里有净土呀!心净土净,不要向外找,什么也找不到,心就是土,土就是心。

9. 你什么时候随缘,什么时候就顺利。当你无所求时,才会无所不有。

10. 不知什么是佛,没有目标,盲目地念佛,念了好几年,还照样分别执着。真正的佛在哪?清静心就是佛,清静心是什么?用智慧放下一切。

11. 修行不在表面,就在心上,每个起心动念都是修行,真正有修行,谁也障碍不了你。

12. 自性就是一个完全自然的状态,完全放松,没有任何所求,来也自然,去也自然,顺其自然,不取不舍,无求无欲,保持一种安祥的状态。

13. 佛法就是解脱的方法。佛法是和生活融合在一起的,在哪都能修,行住坐卧都是修行,工作学习都是修行,时时刻刻观照自己的心,老老实实地认真修。

14. 不依止善知识,就不能成就,没有上师就没有佛,一切诸佛都是依止上师而成佛的。

15. 福报不是求来的,是修来的。痛苦烦恼不是别人给你的,是你自己找来的。

16. 智慧是没有烦恼的,慈悲是没有敌人的。

17. 佛法是成佛的方法,有了真正的佛法,就有了办法。只要认真修,坚持修,就一定会解脱,一定能成佛。

18. 真正随缘了才能顺利,真的放下了才能得到。

19. 很多人因得不到而痛苦。得到了,又失去,还是痛苦。痛苦的原因,害怕得不到,害怕失去。你想得到就能得到吗?你不想失去就不失去吗?不攀任何缘,就能顺其自然,放下了不是没有,放下了才有。

20. 为什么活得累?是因为你的心四处漂泊,没有归处,找不到家,没有休息的地方,所以心累。把他带回自己的家,让他好好休息,就轻松自在了。

21. 看人是好人,看事是好事,看境是好境,一切都是自己的心。

22. 什么是善恶?一切为自己就是恶,处处为别人就是善。

23. 内心的快乐是真正的快乐,精神的享受是最大的享受。

24. 弄明白自己的心叫明心,见到了自己的本性叫见性。

25. 一切随缘就叫解脱。不执着不攀缘,苦乐完全取决于自己。

26. 一切境都是由内心呈现的,不要跟着跑,跟着境转就是奴才,没有自由,把握住自己的心,让一切境随心转,这叫大自在。

27. 如理如法的好好修行,这才是真正地供养上师三宝,布施父母众生。

28. 一切痛苦的根源是自私自利,我执我爱。饶益一切众生,承办众生的利益才是快乐的源泉。

29. 别人伤害你,愉快的承受,无怨无恨,才能了结怨恨,不再继续结怨。

30. 只有得到暇满的人身才能解脱,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千万不要虚度此生。

篇3:佛语禅心语录

1、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2、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3、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4、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5、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6、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7、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8、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9、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10、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11、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

12、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13、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14、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15、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16、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17、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18、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19、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21、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21、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22、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23、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

24、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25、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26、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27、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28、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29、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31、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

31、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32、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33、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

34、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35、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篇4:经典佛语禅心语录

1、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

2、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3、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4、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5、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6、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7、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8、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9、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10、一切皆为虚幻。

11、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12、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13、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14、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

15、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16、不离当处常湛然,亲切无过此语,觅则知君不可见,但于当处湛然,二边坐断使平稳。

17、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18、信得心及,见得性彻于日用中无丝毫透漏,全世法即佛法,全佛法即世法,平等一如。

19、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法,总在心源。

20、做工夫全仗精进之力,真正办道人,无剪爪之工。

21、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22、却物为上逐物为下,此乃是学道省力工夫。

23、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

24、自性发时,业识来空。

25、自见性者一切业障刹那灭却。

26、以精进力,身无疾病,一切怨害,慈心相同。

27、无量善事,菩提道业,因一事增,谓不放逸。

28、次于自身善起防护,不应放逸,于刹那中有少动念,应当观察,以正智钩制令正住。

29、向外驰求,不知摄心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

30、道人非同善人,如鹤立鸡群,劲挺自持,不顺人情,超群脱俗。

31、佛祖奚以异于人,而所以异于人者,能自护心念耳。

32、妄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工夫时节。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久纯熟,自然妄念不起。

33、佛法无多子,长远心难得,学道如初心,作佛也有余,始终总不变,真是大丈夫。

34、修行要使妄相由多而少,由强而弱。定功由暂而久,由脆而坚。

35、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致太平。

36、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37、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38、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39、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40、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41、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42、赤肉团上,人人古佛家风。毗卢顶门,处处祖师巴鼻。

43、不住一切处心即是佛心。

44、若信愿坚固,临终一念十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之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

45、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46、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47、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48、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49、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50、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篇5:佛语禅心语录精选

8: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五灯会元》释:只要明白身心一切皆空,这样的人与佛有什么不同呢?能彻悟自性便成佛。

9:快马一鞭,快人一言。《景德传灯录》释:骏马只要抽上一鞭,就能远行千里;有悟性的人只要对他说一个字便可豁然贯通。

10:禅师同弟子外出,见一犬嫌骡子拉车慢,在旁吠叫,被骡子一脚踢开。禅师:不要自以为是,做超越自己范围的事,会招人厌。

11:佛:世间何为最珍贵?弟子:已失去和未得到。佛不语。经数载,沧桑巨变。佛再问之,答曰: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正拥有!

12:一教授向禅师问禅,禅师将茶水注入其杯,溢出后继续。教授:漫出来了。南隐:你不先把你的杯子空掉,我如何对你说禅?

13:智者寂寂总无为,愚人碌碌把身缚。万物之间无差别,虚妄偏爱何执着。整天思虑太用心,岂非犯了大过错?摘自三祖僧璨《信心铭》

14:奉养父母亲,爱护妻与子,从业要无害,是为最吉祥。-《吉祥经》。注:奉养父母,爱护妻儿,从事无害事业是最大的吉祥

15:问神山僧密禅师:请说生死之事。禅师问:你什么时候死过?答:不曾。禅师曰:既不曾,那只有亲自死一回方知生死之事

16:贼偷东西,掏面包给狗,狗却咬住他的腿。贼:给你面包,咋还咬我?狗说:正因你想收买我,我才判断出你是坏蛋!禅师:智者明辨是非。

17:镜明而影像千差,心净而神通万应。《景德传灯录》释:镜子明澈,映出影像千姿百态;心地澄清,成就众生的法力就千变万化。

18:如过蛊毒之乡,水也不得沾著一滴-《五灯会元》。释:要保持心的清净须严格约束自己,好比途经蛊毒之地,一滴水也不沾。

佛语禅心语录精选2016(三)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 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佛说一切法, 为渡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需一切法,此心本如真,妄想始蔽覆,颠倒无明,长沦生死,犹盲人独行于黑夜,永不见日.

缘起情空,诸xx转,是以一切生减俱为无常幻想.

未成佛果,先结善缘.

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

佛号放入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

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令一切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月影松涛含道趣,花香鸟语透禅机.

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人天福报非久计,苦海茫茫莫留连.

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脱.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篇6:佛语禅心语录精选

1.佛说,“人的生命,只在一个呼吸间:

生命短促,我们应该善待自己的菩提身,思索活着的意义。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也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它是用来愉快地生活的。人生多一分烦恼,就需要有一分禅心来解救。

红尘凡夫,人人都需要有一颗禅心。

2.梦窗国师诗云:青山几度变黄山,世事纷飞总不干。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

境由心造,心既主人,心无物欲,方寸之间皆海阔天空永无崖畔。胸怀坦荡,宛若长空浩日烦恼则无处藏身。我们何不也做一个这样的快乐佛呢!

3.初祖达摩说:不谋期前,不虑其后,不念当前。”

行也安然,坐也安然;穷也安然,富也安然;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得失无意;看天际云卷云舒。这才是真正的解脱。

燃灯法师曰:如果我们破除一切执着尘劳,丢掉身外乱性的贪婪和物欲,找回自己,这样就能获得身心的自然安宁,惬意舒适安逸;幸福的生活也随之而来。

一切只知道追逐名利而不知道享受的人心是最苦累的,可惜世上扔有大多数人为了各种物欲拼命占去所有清醒时刻,只留下少许时刻来追寻生命的意义。

4.证严法师说;宁静是美,安定最乐。这是习禅,修身,养性,怡悦,且最高最美的境界。

佛经的本质就是安详。我们可以在佛经中找到【安详】的真正意义和追求安详的途径,无论是谁要追求,要达到愉快,美满。充实,潇洒的人生境界,都绝对不可缺少安详的心。

5.耕耘先生说;人一旦失去了安详,同时便会褪去了生命的华彩,是女孩子,不会再蓉光照人,是男孩子,就面目可憎”

是啊,倘使生活中缺少了安详,而怀着挫折 无奈 怀疑,忧虑的心态去过活人生,那生活对生命来说,毫无疑问就是始终惩罚了。一个人要学会安顿自己的心灵,做到内心宁静安适,那我们的人生一定才会美好快乐。

6. 众生念念在虚妄之相上分别执著,故名曰妄念,言其逐于妄相而起念也;或难知是假,任复念念不停,使虚妄相于心纷扰,故名曰妄念,言其虚妄之相随念而起也。

7. 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8. 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无净无无净,即是毕竟净。)

9. 与外不染色声等,与内不起妄念心,得如是者名为证;得证之时不得作证想,名无证;得无证时,亦不得作无证想,是名无无证。(无证无无证,是名毕竟证。)

10. 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11. 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12. 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

13. 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14. 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15. 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16. 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17. 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18. 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19. 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20.平常心是道, 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孤*危峭,不立毫发知见。

21. 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

22. 道贵无心,禅绝名理忘怀泯绝,乃可趣向回光内烛,脱体通透。

23. 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无相,岂可将质碍水洗无为身。

24. 不忆一切法,乃名禅定。

25. 一切众生皆自空寂,真心无始,本来自性清净。

26. 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27. 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知见生。

28. 见无所见即名正见。

29. 众生身中有金刚佛,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

30. 终日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终日谈人过,便伤天地之和。

篇7:佛语禅心语录精选

1、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2、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3、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4、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5、如果你自己明明对,别人硬说你不对,你也要向人忏悔,修行就是修这些。你什么事都能忍下来,才会进步。就是明明是你对,你也要向他人求忏悔,那就是修行了。

6、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7、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8、因果不曾亏欠过我们什么,所以请不要抱怨。

9、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10、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篇8:佛语禅心语录精选

1:譬如种子别,生果各殊异,业力差别故,众生刹不同。譬如心王宝,随心见众色,众生心净故,得见清净刹。《华严经》

2:罪从心生还从心灭。所以心为根本也。若求解脱者,先须识根本。若不达此理,虚费功劳,于外相求,无有是处。

3:应该怎样,就表现怎样的心,既不矫揉造作,又不虚伪处世,完全是一种真实自我的流露,在这种真我里心自然解脱自在了。

4:求教者问药山禅师:怎样才能不被外境迷惑?药山:任由外境来去,有什么关系?求教者:不会。药山:什么外境使你迷惑?

5:日休禅师:人该活在进步中。徒弟:何谓进步?日休回答: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天天好一点,就是进步。

6:敞蓬车飞驰,急拐弯处几乘客被抛出,躺在地上大骂。杨树:凡被抛下的,大都因自己没站稳脚跟。禅师:灾难多由自己造成

7:聪明与智慧是不同的,否则何以有“大智若愚”之说呢!智慧能使人了脱生死、解除烦恼。

篇9:佛语禅心语录「精选」

卢舍那

站在佛前,他的力量让我无法仰视。

恒古不变的姿态,悲悯万物的笑容,涌上心中的佛语有很多,不知道哪一句更合适。

万物有万象,人们在他面前驻足拍照,留念,而他只面对滚滚东去的流水,无声的撒播佛的语言。

我闭目屏息,聆听佛的慧语,佛之光照耀大地。

不知道多少人能感受他的召唤,他的跟随岁月而去的兰花指化做尘土,化为灵气,浓郁的芬芳滋润万物。

笑看芸芸众生,多少痴人痴语,只为求得心中的安慰。

莲花台

莲花台上,一女子含笑弄姿,留下她美丽的形象。

青石的莲花台上光影可鉴,想来不知有多少人在上面端衣打坐,留下足迹。

我喜欢莲花,喜欢莲花池里的鱼。菩萨是不是在莲花池中沐浴,是不是只有池中之水能洗去凡尘之扰?那池中修行的金鱼终日聆听木鱼经书,是不是就忘了前生今世的约定?即便它哭了流泪了,菩萨能看见吗?

我在莲花台前站定,不想上去坐。我的心不够虔诚,姿态不够端方,我怕我俗世的心玷污那方宝座。

无名佛

在陡峭的拐角处有两尊佛,一尊没有头,一尊眉眼虽很模糊,身姿却非常美妙,我感觉到他是美的,我叫他无名佛。卢舍那太过高远,不能接近,而这伸手可触的感觉,比卢舍那更来得真实。因为模糊所以朦胧,我猜想他是微笑的,忧郁的,安静的,没有表情的,我强烈地感觉到他是美的,近距离的美,粗糙而细致的美,润而硬的美。远离了他,他却深印于心,没有理由。

无佛洞

在绝壁上高高的有很多空着的洞窟,不知道是本来就没有,还是遗失了,悬在半空中,像空洞的没有眸子的眼睛,黑黑的。好像久远的历史,深不见底,心也被拉了进去,空空的,没有尽头……。山体上,被岁月侵蚀的痕迹,使人感到时间的残酷与无情。空着的洞窟可能是雕刻的工匠为自己的心中的佛留的吧,这是我的想法。

山无言,佛无言,水东流。

篇10:禅心经典佛语语录

1、 不讲粗恶的话,不伤所有的众生,依照佛陀的告诫实行戒律,饮食有节制,在宁静的地方生活,专心致力高尚的觉知,这就是佛陀的教诲。

2、 贪爱一百件事物,就有一百个苦恼,贪爱九十件、十件、五件、两件事物,就有九十个、十个、五个、两个烦恼。

3、 人生难免一死,应该趁有生之年多做一点事,宛如从一堆花朵做成许多花圈。

4、 纵使天上下金雨,仍不能满足感官的欲望。感官的欲望没什么快乐可言,只有痛苦。

5、 没有信仰、不忠厚、爱撒谎、不考虑到来世的人,将可能做出种种邪恶的行为。

6、 别人的过失容易发现,自己的过失不易察觉。传布别人的过失如同去弃稻壳一般容易。可是隐藏自己的缺点却像赌徒隐藏骰子那般地狡滑。

7、 生、老、病、死、忧伤和失望,跟自己不喜欢的人在一起,永不满足的欲望,这些存在的属性都是苦。

8、 不应挑剔别人的过失,批评别人已做和未做的事情。应时常反省自己的过失,考虑自己所做和未做的事情。

9、 寻找别人过失,而且容易发怒的人,苦恼越来越多。离开没有烦恼的境界也越来越远。

10、 当罪恶的行为还没有成熟(尚未产生结果)时,愚笨的人视罪恶的行为如同甜蜜。可是当他的行为成熟时,他便有了忧伤。

11、 不做任何坏事,培养所有的善行,清净自己的心念,这是佛陀的教诲。

12、 愿我能坚决勇敢,有毅力和恒心。愿我能仁慈、友善、富有同情心。愿意我能谦卑、平和、宁静、沉着、安详。愿我能迈向完美的道路,而且能完善地服务别人。

13、 愚笨的人得到知识和名誉对自己毫无益处,不但损了他的幸福,而且还会使他刚愎自用。

14、 孝敬父母,爱护妻子,职业安定,是大幸福。

15、 情感是由过去的缘份和今世的怜爱所产生的,宛若莲花是从水和泥土这两样东西孕育出来的。

16、 当一个人品尝到孤独的美味时,便不会产生恐惧的心理和犯罪的行为。

17、 智慧是从禅定产生的,没有禅定就不能生出大智慧。

18、 人们爱戴忠于真理,态度良好,言而有信,对职位负责的人。

19、 所有的境界都是以心为引导者。心是主人,所有的境界都是由心造成的。假如一个人本着污秽的境界都是由心造成的。假如一个人本着污秽的心去言谈举止,那么苦恼便会立刻跟随他,宛如车轮紧随着挽牛的足蹄。

20、 急躁地裁断事理是不妥的。智者应该同时明察正确与错误两方面。

21、 从爱欲产生忧愁,从爱欲产生恐惧,拔除爱欲的人,既没有忧愁,也没有什么恐惧可言。

22、 所有遥众生都渴求安乐。为了求得自己的安乐而以刑杖杀害众生的人,以后不得安宁。

23、 同时,假如别人给我戴高帽子,过于赞美我的教法和僧侣,你也不要太得意,因为这样也会损害你内在的(心智)发展。你应该接受事实的部份,而且向他们表明实际的情况。

24、 当一个人感觉到不满而刻意追求时,他就成了爱渴的奴隶。

25、 锻炼心智的形式有三种:第一种是高尚道德的训练,第二种是高超思考方的训练,第三种是高等领悟力的训练。

26、 无常就是一种(很微细的)苦。译注:凡不是永恒的事物,终究会产生变质、变迁、消失的现象。所以感觉敏锐的人才能察觉出它的不完美。

27、 聪明的人不奢望未来,也不追悔过去。

28、 不贞洁是妇人的污垢,吝啬是施舍的污垢。所有坏的言行和意念都成为今生和后世的污垢。

29、 到老年还一直保持良好品德的人是快乐的,信心坚固的人也是快乐的。得到智慧的人快乐,不做恶的人也快乐。

30、 假如一个人活了一百岁而没有真实的智慧,又不能自我规律,那倒不如只活一天,具有智慧和定静的功夫。

31、 没有贪爱和憎恨的人,就没有束缚。

32、 衰老和死亡驱逐众生的生命,宛如牧人手工艺里拿着棍子赶着牛群到牧场。

33、 欲望会导致痛苦,其主要原因乃是欲望永远无法完全满足。

34、 良好的行为可帮助人们将来诞生到更美好的境界,而且使他更接近自由和解脱。

35、 杀生、偷窃、妄语和邪淫,聪明的人永远不会赞赏这四种邪恶的事情。

36、 固执某一件事物(或某种见解),而轻视其它事物是卑鄙的,智者称它为“束缚”。

37、 讲话有分寸,谈吐婉转,言之有理,那么你讲的话就会美妙动听。

38、 愿我慷慨施舍,乐于帮助别人,愿我身心清静,做人正直,朴实列华,品性良好,不起恶念。愿我不自私、不占有、而且大公无私,甚至牺牲小我。愿我聪明伶俐,能够把趔和知识的好处告诉别人。

39、 你们应勇于向别人承认自己的过错!

40、 人们总是随著自己的信心和喜好而施舍。嫉妒别人的饮食和所有,白天和夜晚都得不到安宁。

41、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42、 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43、 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44、 一切皆为虚幻。

45、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46、 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47、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48、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49、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50、 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篇11:佛语禅心精选

1.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2.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3. 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4. 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玻

5.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6. 众生念念在虚妄之相上分别执著,故名曰妄念,言其逐于妄相而起念也;或难知是假,任复念念不停,使虚妄相于心纷扰,故名曰妄念,言其虚妄之相随念而起也。

7. 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8. 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无净无无净,即是毕竟净。)

9. 与外不染色声等,与内不起妄念心,得如是者名为证;得证之时不得作证想,名无证;得无证时,亦不得作无证想,是名无无证。(无证无无证,是名毕竟证。)

10. 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11. 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12. 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

13. 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14. 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15. 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16. 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17. 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18. 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19. 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20.平常心是道, 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孤*危峭,不立毫发知见。

21. 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

22. 道贵无心,禅绝名理忘怀泯绝,乃可趣向回光内烛,脱体通透。

23. 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无相,岂可将质碍水洗无为身。

24. 不忆一切法,乃名禅定。

25. 一切众生皆自空寂,真心无始,本来自性清净。

26. 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27. 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知见生。

28. 见无所见即名正见。

29. 众生身中有金刚佛,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

30. 终日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终日谈人过,便伤天地之和。

篇12:佛语禅心

佛语禅心300句

1、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2、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4、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5、要把修行放在第一位,没有什么事比修行更重要的事了,除非你不想解脱。

6、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7、前生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8、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9、当你欢乐时,你要想,这欢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10、人,也许必然要学会坚强,人生的秘诀,寻找一种最适合自我的速度,莫因疾进而不堪重荷,莫因迟缓而去空耗了你的生命。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谁不遇悔恨之事,关键是如何对待。做了不好的事,仅有悔恨,才能理解教训。

11、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12、慕道真士,自观自心,知佛在内,不向外寻。

13、佛为增上慢人,说离淫怒痴为解脱耳。若无增上慢者,佛说淫怒痴性,即是解脱。

14、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15、心中装满着自我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16、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世间过,即非真修者。

17、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我。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我。

18、妄身临境照影焉,妄身不殊,但欲去影留身,不知身本同虚;身本与影不异,不得一有一无,若欲存一舍一,永与真理相疏,更若爱圣憎凡,生死海里沉浮,烦恼因心故有,无心烦恼何居,不劳分别取相,自然得道须臾。

19、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20、六道凡夫用的是妄心,说的话都靠不住,不要当真,你要当真,决定要上当。

21、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22、惟独佛菩萨看得清楚,明白六道轮回怎样发生的,就是在这一念错误。

23、万法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

24、眼睛不要老是睁得那么大,我且问你,百年以后,那一样是你的?

25、修行修什么?修心,念佛念什么?念心。

26、不让别人起烦恼自我也不起烦恼,这叫有修行了。

27、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妄物。若知无佛复无心。始是真如法身佛。

28、一个人为另一个人,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做得多,还是做得少,都是极其自然的。世上没有一杆称得出感情斤两的秤。

29、知见立知,即无名本。

30、若以静处为是闹处为非,则是坏世间相而求佛相。离生灭而求寂灭。

31、将生命结束在爱人面前,瞬间的痛苦,永恒的幸福,无法抵挡的**。

32、修行不在表面,就在心上,每个起心动念都是修行,真正有修行,谁也障碍不了你。

33、不要为别人委屈自我,改变自我。你是唯一的你,珍贵的你,骄傲的你,美丽的你。必须要好好爱自我。

34、一朝起,一朝落,一朝挥墨一朝过错。一念佛,一念魔,一念心痛一念折磨。一颗心,一盏灯,一念清净一念解脱。

35、当我们发心为一切众生一切有情而修持成佛的时候,自然消除了所有的业障;圆满了无量的福德。

36、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37、欲得净土,但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38、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39、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40、当你明白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明白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41、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42、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

43、刹那便是永恒。古寺月色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亦凉。

44、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我,这一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

45、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我。

46、所有的一切都是佛字的含义,弄明白了佛字,一切都是那么清净平等。

47、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48、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49、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

50、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51、真正的布施,就是把你的烦恼忧虑分别和执着心通通放下。

52、真正的强者,不是没有眼泪,而是含着眼泪依然奔跑的人。不要把自我所有的不如意都推给命运,勇敢地为自我的行为承担起职责,别让命运为你背黑锅。很多时候,不是命运的不幸,而是你自我还不够努力。

53、如理如法的好好修行,这才是真正地供养上师三宝,布施父母众生。

54、要容纳,好坏都能容纳,要圆融,凡事都能圆融。

55、若信愿坚固,临终一念十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之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

56、作在心,秧在身,不须怨诉更尤人,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

57、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58、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

59、浅夏,没有春日的妖娆,没有夏日的燥热,没有秋日的繁盛,没有冬日的凄冷,淡如烟,轻似柳,如约而至,在岁月里浅浅而行。喜欢了这样浅浅淡淡的花香,喜欢了这样浅浅淡淡的日子,喜欢了这淡若云烟的浅夏。

60、人之所以不知足,就是有着太多的虚荣心。俗话说知足者常乐,但又有几个人能到达这样的境界。人不是因为拥有的东西太少,而是想要的东西太多。

61、若欲放下即放下,欲待了期无了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62、直到此刻,才渐渐明白,原先大部分我认为好的不好的人,在我短暂而又漫长的人生里,他们可是是匆匆过客而已。就算当时印象多深,交情多铁。到最终,或许只是匆匆一瞥,分开了就很难再有交集,仅此而已。

63、愚者为自我,所以烦恼痛苦。智者为别人,所以幸福欢乐。

64、你每一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

65、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66、为了,不让幸福来得太快,不让幸福走得太急,尽管岁月难耐,我们一齐等待。不要把别人看做自我的期望,生活的每一天,都要自我走过,要靠自我的双手,打开生活一扇扇的门;要靠自我的脚,走出自我的路。

67、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68、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块遥远的梦土,有些梦想可是是对现实的嗟叹,它并不是驱策人生的动力,而只是抱怨的借口。我们不断地找借口,不肯在此刻就努力地踏出第一步,也许是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吧。

69、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70、不能欠别人,只能还别人,多干点有什么?少说一句能怎样?

71、清晨微风吹得窗帘飞扬,孤独的身影穿过窗帘透射出寂寞的幻觉,万绪般的思念在寂静的早晨显得格外静谧。

72、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

73、解脱是彻底明白,是大智慧,是会解决处理家庭工作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74、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所以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着。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75、吾有一躯佛,世人皆不识,不塑亦不装,不雕亦不刻。无一滴灰泥,无一点彩色,人画画不成,贼偷偷不得,体相本自然,清净非拂拭。虽然是一躯,分身千百亿。

76、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77、人生中,有些东西,只是数字,不必太刻意;有些人,只是过客,不必太留恋;有些事情,也只是事情,不必太奢望。拥有一份美丽的心境,一个简单的心境,一种幸福的感觉,即使不完美,也是最美。

78、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79、事来不受,一切处无心,永寂如空,毕竟清净,自然解脱。

80、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我,这一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

81、请记住,欢乐的人不是没有痛苦,而是不会被痛苦所左右。人生难免会和痛苦不期而遇,其实痛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内心背叛自我,成为痛苦的帮凶。

82、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我的修养不够。

83、发菩提心者,非为己利,原为尽十方遍法界,一切极苦有情之所依怙。

84、你所需要的都在你自我的心中,追求不来!越追跑得越快,越求越不理你。

85、期望你常对自我说,闻到了佛法,我是最幸福的人,除了这幸福外,再没有别的了。

86、生命中的许多,不必期许一种永恒,花谢花开,自然如水,念着,伴着,自是暖阳,而回首处,一个在字,融化了一个人心中多少的冷冰寒雪。

87、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

88、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89、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90、佛家四字经:一是缘。世间万物皆有相缘,缘是机遇,缘是达观;二是空。四大皆空,空是境界,看破红尘,放眼世界。

91、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92、你的身体不属于你自我,是属于上师三宝的,属于众生的,是普渡众生的工具,是用来成办众生利益的,所以要珍惜。

93、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94、要去掉自私自利的念头,时时增长好的念头,使之成为一种习惯,成为我们的生活,这就是成就,就是净土,就是佛。

95、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我。

96、不懂得自爱的人,是没有本事去爱别人的。

97、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

98、认识自我,降伏自我,改变自我,才能改变别人。今日的执着,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99、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我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100、慈悲跟世间所讲的感情是一桩事情,一个是觉悟,一个是迷惑。

101、契证佛祖妙道,最宜上智利根,忘怀体究,不坠机境,直下拔萃超群。

102、待到,宁静的花,开在了一段旅程的间罅,甚或开在了感悟的一瞬,那一种默默,原先与自我灵犀相通,心灵相拥。

103、我怀着期待和好奇,很认真地学着小四教的用纯洁的度角仰望天空,当我真正做到的时候,却没有流下泪水。

104、自性就是一个完全自然的状态,完全放松,没有任何所求,来也自然,去也自然,顺其自然,不取不舍,无求无欲,坚持一种安祥的状态。

105、永远不去只看众生的过错。你只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我。

106、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107、内心的欢乐是真正的欢乐,精神的享受是最大的享受。

108、但识自心,恒沙法门,无量妙义,不求而得。

109、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110、真正能够修持佛法的人身才是暇满人身,这是生生世世修来的,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错后以后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不要轻易的放下。

111、生活之道,应当多一点爱,少一点恨。多一点微笑,少一点忧愁。多一点阅读,少一点嘀咕。多一点运动,少一点美容。

112、平常心是道,然才起念待要平常,早乖差了也,此最为微细难凑处。

113、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114、如果你有智慧,就不会有烦恼,如果你还有烦恼,那你还是愚者。

115、若人生百岁,不见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见之。

116、先悟妙心,行无修之修,证无证之证,不用向外驰求,只自回光便了。

117、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118、不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用甜蜜的口舌迷惑他人,以免到头来落得伤身败德,害了他人也害了自我。

119、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120、若是有缘,时间空间都不是距离;若是无缘,终日相聚也无法会意。

121、当你明白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明白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122、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123、你不要直不满人家,你应当直检讨自我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我。

124、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125、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126、是金子总会发光,黄沙掩不住珍珠的光华。等到有一天,你回过头来看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留下的不是仅有痛苦和欢乐,还有很多其它的东西。

127、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我,不尊重别人,别人也不会尊重你。

128、无论做什么事,不要忘了正知正念,一切功夫下到心地上。形式上表面上的东西都不是修行,除了修心,别的哪有什么可修的?

129、施主一粒米,重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130、修行不在表面,就在心上,每个起心动念都是修行,真正有修行,谁也障碍不了你。

131、所谓郁闷,就是灵魂失去了哄骗自我的本事。心中无缺叫富,被人需要叫贵。人生,活着,那就是一种心态。

132、语言无力时,让沉默发声。人生在世,注定要受许多委屈。而一个人越是成功,他所遭受的委屈也越多。要使自我的生命获得极值和炫彩,就不能太在乎委屈,不能让它揪紧你的心灵扰乱你的生活。

133、万物皆无常,有生必有灭;不执着于生灭,心便能寂静不起念,而得到永恒的喜乐。人因企求永远的完美不死而生出了痛苦。

134、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135、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136、佛法就是我们生活的方法,简便自在完美的活法叫佛法。

137、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138、能看到自我的缺点最殊胜,能改正自我的错误才能解脱。

139、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140、报君今日是十六,念佛须当戒淫欲。淫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

141、一切痛苦的根源是自私自利,我执我爱。饶益一切众生,承办众生的利益才是欢乐的源泉。

142、时光,就是一个智者。它,默默无言,却始终是流淌的,仅有用心的人才可感知;它,从不会为谁停下脚步,仅有用心的人才能追逐;它,有情又无情,仅有用心的人才聆听。

143、不要认为,我是我,佛是佛,这都是分别,就会离开佛,我们和佛是没有距离的,佛即是我,我即是佛。

144、别人伤害你,愉快的承受,无怨无恨,才能了结怨恨,不再继续结怨。

145、该用什么去渲染季末,又该用什么去渲染离别,鹊桥一散,你成了回忆,我成了过往。我们站过的地方叫终点。多少年以后,便成了时光的驿站。你说你会回来,我说你会离开。

146、若信愿坚固,临终一念十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之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

147、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148、外婆修筑的篱院,种了一些花木。春桃秋菊,夏荷冬梅,还有她最喜爱的茉莉。茉莉花期很长,从暮春开到深秋,枝繁叶茂,花瓣如雪。每至晨昏,那淡淡幽香,飘过黛瓦青墙,弥漫至整个村庄,悠悠不散。

149、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50、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51、一切皆为虚幻。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152、佛祖妙道径截,唯直指人心,务见性成佛尔,但此心源,本来虚静明妙。

153、如果你不给自我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我的内心,你放不下。

154、有一种人,彼此心里藏着一句话,却始终暧昧着。这是满怀期待却连自我都没有勇气应对的人。有一种人,让你不再骄傲,却又给你满满的骄傲。这是注定在一齐的人。

155、时时刻刻观照自我的心就是念心,时时刻刻调整自我的心态就是修心。

156、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157、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158、一切皆为虚幻。

159、曾是谁醉迷红尘,为你拢一帘幽梦,伴伊共愁眠?浅掬时光,谁还在固守一份无约的期盼?几番风雨飘摇,那刻骨铭心的思念,依然深藏在岁月的褶皱里。

160、悟自本性,一悟永悟,不复更迷,如日出时,不合于暗,智慧日出,不与烦恼暗俱,一心境界,妄想即除即是无生。法性本有,有不假修,禅不属坐,坐即有着,若见此理,真正合道,随缘度日,坐起相随,戒行增薰,积于善业,但能如是,何处不通。

161、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162、所有的病患,医生最难治,所有的众生,自以为是的人最难渡。

163、为心无染,妄念不生,我人心灭,毕竟清净。以清静故,能生无量知见。

164、年龄大,没文化这些都不是问题,信心不足才是最大的问题。

165、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166、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位官端正的人。

167、实相是无相之相,真心是无心之心,真得是无得之得,真用是无用之用。

168、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

169、佛陀:净化自我完全在于自我,别人无法代替。心要怎样净化呢?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170、人心与佛陀一样,都有同等的爱心;但因后天的习惯及习气不一样,以致有不一样的言语行动。所以,修心养生必须自我下功夫。

171、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确定,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172、慈悲心是菩提心的基础,如果凡事只想自我,不替别人研究,慈悲心就发不出来,更谈不上发菩提心了。

173、用平常心来生活,用惭愧心来待人,心来处事,用菩提心契佛心。

174、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175、合上书,迎着北方吹来的寒风,一个哆嗦,咦,冷,准备回去吧。一步一阶梯,如同一步一尘世,缓步而下,尽赋予了大道的痕迹。推着自行车,不准备骑了,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辨别了一下方位,复此,天涯一人,独步向东而去。

176、别为难自我,别苛求自我,拓宽自我的心,让它包容伤害和痛苦。心宽了,烦恼自然就少了,日子自然就顺了,人生自然就自在了。

177、欲望越高,失望越大。不要怕失去,真正地放下了就什么都有了,一切如梦如幻,有什么可执着的。

178、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寂寞。

179、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180、真正的感情要双方你情我愿,有因有缘才能成就,不是自我想要就要。

181、慈悲心是拔出一切众生的痛苦,给予一切众生安乐。

182、你要感激告诉你缺点的人。能为别人设想的人,永远不寂寞。

183、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184、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85、每点每滴的成就都要付出代价,没有牺牲,没有收获。与众不一样的你是幸运的,在人生的旅途中,无论你如何规划自我的人生道路,都不要忘记,也不要忽略你人生旅途中的风景,让这些路边的风景来装饰你的人生,丰富你的回忆。

186、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187、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理解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188、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

189、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定会后悔的地方上。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190、现代人中,学佛的人多,但如理如法修学的人少。

191、当你明白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明白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192、如果一个人的家里,什么东西都摆得满满的,这说明这个人的内心很空虚。如果家里就是一些简单的必需品,这说明这个人的内心很丰富,不需要外在的东西来衬托。

193、不依止善知识,就不能成就,没有上师就没有佛,一切诸佛都是依止上师而成佛的。

194、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195、你不要一向不满人家,你应当一向检讨自我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我。

196、寂静处不在山上,也不在庙里,只要有一颗清静的心,到处都有寂静处,到处都是净土。

197、一僧得意的对独园和尚说:心佛众生皆空,无悟无施无受。独园打了僧一下,僧大怒,独园:一切皆空,哪来如此大火?

198、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

199、荡一叶轻舟,找寻心灵的缱绻;种一颗红豆,做经年的印记,我用最温柔的善待,细读你的影子,以明媚的姿态,赠你一缕暖香,牵着你的手,对岁月微笑,哪怕幸福只是短暂的停留,我也愿意倾一世柔情,勾画与你初见的模样。

200、原先看不惯的,如今习惯了;以往很想要的,此刻不需要了;开始很执着的,之后很洒脱了。失去产生了痛苦,也铸就了坚强;经历付出了代价,也锤炼了成长。

201、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202、不要刻意去曲解别人的善意,你应当往好的地方想。

203、不分彼此随处随时,皆是现量,这就是平等独立,大无畏,本来的面目。

204、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205、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206、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207、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误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208、与外不染色声等,与内不起妄念心,得如是者名为证;得证之时不得作证想,名无证;得无证时,亦不得作无证想,是名无无证。

209、不离当处常湛然,亲切无过此语,觅则知君不可见,但于当处湛然,二边坐断使平稳。

210、当我们发心为一切众生一切有情而修持成佛的时候,自然消除了所有的业障;圆满了无量的福德。

211、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212、信佛是信因果,如果你真的信因果,就不会有想不通的事。

213、佛曰: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恨,爱别离,求不得。

214、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215、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我。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我。

216、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217、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

218、众生念念在虚妄之相上分别执著,故名曰妄念,言其逐于妄相而起念也;或难知是假,任复念念不停,使虚妄相于心纷扰,故名曰妄念,言其虚妄之相随念而起也。

219、如果一个人没有苦难的感受,就不容易对他人给予同情。你要学救苦救难的精神,就得先受苦受难。

220、不能只顾自我,谁也不管,那不是放下,是放下,那样会失去众生,伤害众生。

221、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周遭的世界,我们就只好改变自我,用慈悲心和智慧心来应对这一切。

222、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223、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224、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225、有钱也苦,没钱也苦;闲也苦,忙也苦,世间有哪个人不苦呢?越不能忍耐,越会觉得痛苦,何不把苦当磨练?

226、远离那些纷争和抱怨,很怕自我被世俗所浸染,所以,热情如火的自我,还是改变了姿态,让骨子里的热情变得不那么张扬。岁月因为经历而沧桑,生命因为懂得而美丽,走过了才明白,万事不可过分强求。

227、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228、什么是吉祥圆满?身心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和睦就是吉祥圆满。

229、死生之变亦大矣,衲僧家坐断报化佛头,不立纤毫知见,直下透脱。

230、心是最大的骗子,别人能骗你一时,而它却会骗你一辈子。

231、我们应为别人的成就生欢喜心,视他人的成功犹如自我的成就,这就是菩萨心。常常抱持利益众生之心,就可永远不离喜乐。

232、感情这条绳索捆住你,阿弥陀佛拉都拉不动,没有法子,必须要把这个断掉。

233、你每一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

234、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235、当你用烦恼心来应对事物时,你会觉得一切都是业障,世界也会变得丑陋可恨。

236、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237、慈悲心发出来了,心胸自然就能打开,烦恼业障自然而然地就会消失,心胸打不开,永远活得累。

238、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239、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240、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我,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241、观照自我的心,就是要明白自我在想什么,做什么,要随时将恶的念头转换为善的念头。

242、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样办?真正的布施,就是把你的烦恼忧虑分别和执着心通通放下。

243、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可是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244、别说别人可怜,自我更可怜,自我修行又如何?自我又懂得人生多少?

245、菩提心是一切大乘佛法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根本就没有进入大乘法门。

246、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故。

247、人家怕你,并不是一种福,人家欺你,并不是一种辱。

248、解一即千从,迷一即万惑,若人守一,万事毕。是悟道之妙也。

249、此灵觉性,不能够智慧识,不能够言语取,不能够境物会,不能够功用到,诸佛菩萨,与一切蠢动含灵,同此大涅盘性。

250、你在等待,你在坚忍,你在静默。你在等一场春华秋实,你在等新一轮的春暖花开,你在等从未有过的雷霆万钧。这静默的日子有些长,有些闷,可是也会等下去,时光总是会带给你额外的惊喜。

251、个常常看别人缺点的人,自我本身就不够好,因为他没有时间检讨他自我。

252、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

253、心不驰求,不妄想,不缘诸境,即此火宅尘劳便是解脱。

254、爱上一个人的时候,总会有点害怕,怕得到他,怕失去他。不用等待的人,是幸福的。我们真的要过了很久很久,才能够明白,自我真正怀念的,到底是怎样的人,怎样的事。------爱的时候,让他自由;不爱的时候,让爱自由。

255、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256、如果有所付出就想有所回报,将会招来烦恼;所以,希施若不是真正心存喜舍,则非但没有功德,反增烦恼业。

257、一个人的日子我们微笑,微笑行走,微笑应对。人生无奈,这一生真短,计较无用伤害无情。生活,本就得失起伏,学会理解尊重,走好这一生。

258、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259、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260、静寂的夜,不看书,不写字,单单就一盏清茶,听歌,余音袅袅,茶凉了,人还未觉。闭上眼睛,一些暗香幽凉,一些草木清气,一些流水光阴,闲闲地,从睫毛上扫过,泪痕,微微凉。

261、世事早就已经擦肩而过,我们又何必反复追忆,反复提起。是时候和昨日告别了,忘记一切,也原谅一切。是真的忘记,做到心平气和,在安稳的现世里,循规蹈矩的过日子。

262、我的财富并不是因为我拥有很多,而是我要求的很少。

263、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264、不要太肯定自我的看法,这样貌比较少后悔。

265、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

266、眼睛不要老是睁得那么大,我且问你,百年以后,那样是你的。

267、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理解。

268、以一切觉故,当知菩萨,不重久习,不轻初学。

269、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270、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271、你不但不能相信人,对自我都不能相信,为什么?自我的感情都会变化。

272、这个世间仅有圆滑,没有圆满的。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273、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274、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样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我的看法。

275、人出生时,是一身赤裸裸地来;在世间忙碌了几十年,到最终也是一物不带而赤裸裸地走!

276、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277、古老的北欧流行这样一个传说,“当你在天边看到一道绿光闪过的时候,许下一个完美的愿望,在你再次看见绿光的时候,这个愿望就会成为现实”。

278、心不妄取过去法,亦不贪着未来事,不于此刻有所住,了达三世悉空寂。

279、佛法越修越简单,越修离你越近,你真正的修进去了,学进去了,佛心自现,自然光明。

280、菩提本无树,明境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281、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

282、厌离未切终难去,欣爱非深岂易生。铁围山外莲花国,掣断情缰始放行。

283、握紧拳头,你的手里是空的;伸开手掌,你拥有全世界。

284、他觉得女人仅有在活动的时候,挣取自我的面包和过着独立生活的时候,才有意思。他甚至觉得,唯有这样,女性的风韵,动作的轻盈,感官的灵敏,她的生命与意志的完整,才能完全显露出来。

285、打开你的心胸,放开你的心量,就会变得越来越圆融,越来越豁达。

286、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287、别人伤害你,愉快的承受,无怨无恨,才能了结怨恨,不再继续结怨。

288、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289、遇到违缘障碍,能够历炼你的心性,提高你的层次,增长你的智慧,有什么不好?

290、仅有得到暇满的人身才能解脱,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千万不要虚度此生。

291、要克服死亡的恐惧,你必须要理解世上所有的人,都会死去的观念。

292、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293、喜欢时光如此自然而然地清隽流淌,柔风夹着花香,细暖裹着闲情,岁华的美妙拥满夏日中的情怀。此刻,辞去那些光阴中的纷繁,颔首的时间,专情臣服于当下,怀着一颗悠逸而风雅的心,去赏花捕蝶,去追风寻香。

294、认识自我,降伏自我,改变自我,才能改变别人。

295、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296、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297、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298、笑声在空气中互相撞击,有碎了一丝丝的,再也聚不拢来,就让新的起来,追着未碎的那一个,又立刻把它也撞碎了。

299、因为没有修行,我们来到了今日,如果我们还不修行,还将无边际地走下去,等待我们的是无尽的黑暗。

300、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篇13:禅心佛语

佛语禅心(1)

赵州禅师说:“你不缺少的东西,正是你没有的东西;你没有的东西,恰恰就是你本来不缺的东西。”

人生是场无休无情的战斗,做人要时时刻刻向无形的敌人作战。本能中那些致人死命的力量,乱人心意的欲望,暧昧的念头,使你堕落使你自行毁灭。在人生追求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保持知足的心态,心灵安定才是最大的幸福!

佛语禅心(2)

梦窗国师诗云:“青山几度变黄山,世事纷飞总不干;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

境由心造,心即主人。心无物欲,方寸之间皆海阔天空永无涯畔;胸怀坦荡,宛若长空旭日烦恼则无处藏身。

我们何不也做一个这样的快乐佛呢!

佛语禅心(3)

初祖达摩说:“不谋其前,不虑其后,不恋当今。”

行也安然,坐也安然;穷也安然,富也安然;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得失无意,随天际云卷云舒。

这才是真正的解脱!

佛语禅心(4)

燃灯法师说;“如果我们破除一切执著尘劳,丢掉身外乱性的贪婪和物欲,找回自己这样就能获得身心的自然安宁、惬意、舒适、安逸:幸福的生活也随之而来。”

一生只知道追逐名利,而不知道享受的人心最苦累。可惜世上仍有大多数人,为了各种欲望拼命占去所有清醒时刻,只余下少许时间来追寻生命的意义!

佛语禅心(5)

证严法师说:“宁静是美,安定最乐。这是习禅、修心、养性、怡悦且最崇高最美好的境界。”

佛经的本质就是安详,我们可以在佛经中找到“安详”的真正意义和寻求安详的途径。无论是谁要追求要达到愉快、美满、充实、潇洒的人生境界,都绝不能缺少一颗安详的心!

佛语禅心(6)

耕云先生说:“人一旦失去了安详,同时便会褪失了生命的华彩。是女孩子,不会再容光照人;是男孩子,就面目可憎。”

是啊!倘使生活中缺少了安详,而怀着挫折、无奈、怀疑、忧虑的心态去过活人生,那生活对生命来说,毫无疑问就是一种惩罚了。一个人要学会安顿自己的心灵,做到内心宁静安适我们的人生才一定会美好。

佛语禅心(7)

静慧大师说:“学佛几十年,我对佛教最重要的体会只有六个字的体会:看破,放下,自在。”

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著心。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我们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著,淡泊明心放下贪、嗔、痴,不绝望于人生的苦也不执著于人生之乐。

佛语禅心(8)

弘一大师说:“恬淡是养心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歉退是保身第一法。”

贪得者身富而心贫,知足者身贫而心富;居高者形逸而劳神,处下者形劳而神逸。人生的苦恼是不分贵贱的,要么你去驾驭生活要么生活驾驭你,你的态度决定了谁是坐骑谁是骑者。

佛语禅心(9)

佛说:“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宣化上人曰:“一念光明就是佛,一念黑暗就是鬼。你念念光明就时时都是佛,你念念黑暗就时时都是鬼。这个心,一念的善,就造天堂的因;一念的恶,会结地狱的果。”

佛和魔也许只在一念之间,运用之妙存乎于心。所有的境界都是由心造成的,当你的心趋向恶时,地狱之门便打开了;当你的心趋向善时,天堂之门则打开了。

佛语禅心(10)

灵泉宗一禅师有诗云:“美玉藏顽石,莲花出淤泥。须生烦恼处,悟得即菩提。”

凡有奢求必得烦恼,所以不要去追求什么,只问自己该做什么这就是安分。求心安,求解脱,首先应该做明白人,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怎样获得。明白人既能努力改变环境,更能努力改变心境;改变环境靠聪明,改变心境靠智慧。

佛语禅心(11)

弘一大师说:“人生随缘,便会活得自在。能够安分守己,不被环境所转,心中就不会有障碍。”

佛之随者,不是跟随,不是随便,是顺其自然,不怨尤、不强求、不激进。不明此意的人只是在听天由命,他所认知的随缘仅是任之弃之,悲观之见溢于言表。其实,一切随缘并不是消极等待或不再追求,而是,要用一颗平常心看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人,不刻意地要求结果,关键是你自己是否做到了你应该做的,你的心里是否满意你自己。有了这样的心态,你就不会过于执著,也就有了一颗平常心,此即随缘。

佛语禅心(12)

尊者米拉日巴说:“远离嗔恨损害得安乐,抛弃傲慢嫉妒获安乐,平等安住万法亦安乐,以心观心即得此安乐,无别智慧法界中安乐,自然而然本性之安乐,此乐于我乐乐有许多,无所希盼世间之欢乐!”

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安乐一直存在于心性光明中,了悟这一本性就会“生亦安详,死亦安详。”了。

佛语禅心(13)

耕云先生说:“内心安适,俯仰无愧,从一天到一年,从一年到一生,都能够俯仰无愧,心安理得,活得很踏实,秒秒感受安详,活在至真、至善、至美当中,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幸福。”

现代人都有事业心,而且志向不小,要想有所成就,须知欲安天下必先安心的道理。古语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古时之人就把修身放在了第一位。安家、安国、安邦,必先安心,之后才能安天下。

佛语禅心(14)

《辅教篇》云:“孝出于善,而人皆有善心。”

百善孝为先,没有孝心的人,所谓的善心只是一幢空中楼阁,是虚幻的或者说是徒俱形式的。孝心是稍纵即逝的眷念,是无法重视的幸福是一旦错过成为千古恨的往事。不要让你的孝心来得太迟,更不要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伤痛和遗憾。

篇14:禅心佛语

佛语禅心(15)

证严法师云:“行善要及时,功德要持续。如烧开水一般,烧开之前千万不要停熄火候,否则重来就费事了。”

修行是点滴的功夫,要有耐性,一直保持一颗行善的心。常有人把修行误认为是出家人的事,其实修行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是人人应有的生活修养:“修”是修身养性,“行”是端正行为。

佛语禅心(16)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上对人们提出警告:“有一种人,早晨看经、念经、忏悔,晚间纵口业骂詈人,次日依前礼佛忏悔。卒岁率年,以为日课。殊不知,梵语忏摩,此云悔过,谓之断相续心,一断永不相续,一忏永不复造。”

修行就是学会文明的生活,文明的生活就是于己于人都有健康向上的意义的生活,或者说是逐渐远离一切过失远离一切违背生命与自然规律的生活。

佛语禅心(17)

海涛法师说:“为了修持慈悲心,一个人必须丢开自私的爱,这个世界有太多的爱是以自我为中心,人们只爱个人的自我。”

与任何人接触时,要常常问自己,我有什么对他有用使他得益?我们要用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学问、修持的力量来使人受益把善良修炼成一种信念。

佛语禅心(18)

证严法师曰:“天堂和地狱,是用心和行为造作的。不要怕天堂和地狱,要怕的是心的偏向。”

我们之所以做出善恶的行为,是由于我们起善恶之心的结果。人们的一切善恶言行,都是由心而生起。“若能伏心,则伏众法。”要想防止做恶业,就必须制服我们的心。

佛语禅心(19)

《佛经译本》上说:“爱产生爱,恨产生恨。若以怨报怨、以恶待恶,将会形成恶性循环!和气致祥、诚心和气比疾言厉色、怒发冲冠的效果好。若能人人诚心和气,势必乾坤朗朗、霁日光和、祥瑞普降。”

报复是一柄双刃剑,它在将剑刺进对方身体与心理的同时也伤害了自己。但愿我们生活的世界,多一些怀有仁爱宽容之心的人少一些对人施报复的人!

佛语禅心(20)

达摩大师说:“无妄想时,一心即是佛国;有妄想时,一心即是地狱。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故常在佛国。”

我们应该经得起各种物欲的考验,坚守正义守持清心寡欲这样最终才能避开灾祸迎来吉运。

佛语禅心(21)

证严禅师说:“心田要多播善的种子,多一粒善的种子,就减少一棵杂草。及时行善,以免你的心里再起坏念头。凡是做善拖延的人,内心不易与恶事绝缘。”

善心对坚硬而言是柔和,对难以克制而言是容忍,对冷酷而言是温暖,对厌世而言则是乐趣。善心代表着一种能够被他人欣赏和尊重的巨大的内在力量,随和、仁慈可以激励人们忘我地工作而孤意、强硬则无能为力。

佛语禅心(22)

达摩大师说:“若一念心起,则有善恶二业,有天堂地狱。若不以心生心,则心心入空,念念归静,从一佛国至一佛国。若以心生心,则心心不静,念念归动,从一地狱历一地狱。”

一念不生,万法庄严。一念不生的时候就正,万法归一,无处不庄严,无处不是妙有。修行的根本就在正念,平时一定要提起正念。

佛语禅心(23)

慈航法师说:“一个好人,一生当中最耀眼的,是他那充满仁慈的行动,虽然微不足道,默默无闻,也没有人会记住。一切天性仁慈的人,总是热心地做些不求报偿的善事。”

仁慈的底蕴是高尚的情操,慷慨豪迈是它的风格,仁慈是自觉自愿地投入,与人同行让人一生快乐。人生在世,要做好人好事善于给予爱,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爱和幸福。

佛语禅心(24)

佛陀说:“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万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恶言,永远不要出自于我们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坏有多恶。你骂他,你的心也就被污染了。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己能不扬人恶。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在意别人的过失与缺点而是懂得宽容。

做人,应该看到他人的优点宽容他人的不足。

佛语禅心(25)

《佛陀的格言》中说:“莫轻视小恶,以为我不会受报应。莫轻视小善,小水滴不断地落下,最后能灌满整个瓶子。所以聪明的人逐渐积集小善,而致使他整个人充满着福德。”

人应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如果不能防微杜渐,小恶可以积成大恶,终必酿成大害。

佛语禅心(26)

《阿含经》有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证严法师说:“土地不耕种,则必杂草丛生,所以行善,要日日行,时时行,不断去行,哪怕是举手投足也要存有一分善念。”

一个人作恶时,他的心智就有了污垢;一个人不作恶时,他的内心就清净。清净与污垢完全在你自己,别人帮不上忙。我们要一辈子都不懈地身体力行,才能屏绝恶而不断接近善,人格才会日臻完善人生才会日臻完美。

佛语禅心(27)

黄檗禅师有首诗:“心如大海无边际,广植净莲养身心;自有一双无事手,为做世间慈悲人。”

古诗云:“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有了慈悲心,我们的生命才能够是善的循环,而不是恶的叠加;有了恶性,就会无法突破自我。博爱者必得人爱,作恶者终害自己。

佛语禅心(28)

《佛陀的格言》中说:“在这个世界上,永远不可能用仇恨来止息仇恨,仇恨只可以用慈爱来止息,这是一个永恒的真理。”

不要把别人带来的伤害,深深地留在你的记忆中,在那里继续侵蚀你的心;忍辱求和,受辱不怨,既是一种处世方法,也是一种高尚情操。

篇15:禅心佛语

宽容是一种雅量,是文明和胸怀,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你宽容了别人就等于宽容了自己,宽容的同时也创造了生命的美丽。宽容还是制止报复的良方,善于宽容的人不会被世上不平之事所摆弄,即使受了他人的伤害,也绝不去冤冤相报,而是时时提醒自己:“邪恶到我为止。”

佛语禅心(29)

静慧大师说:“苦在一切人面前都是平等的,只不过苦的方式不同而已。人活着为什么会感到很累很累呢?就是因为总被种种外在的事相所迷惑,总期求得到的越多越好以致肩上的担子越来越沉重连步子都迈不开了。”

人生是苦的,充满烦恼,但如果放下执著,苦当下就是空,烦恼就是菩提,人生就是解脱。当下就放下,无分别,凡夫就是佛,婆娑世界就是净土,在繁忙的人生中就能实现最大的自在。

佛语禅心(30)

净空老法师说:“凡夫看佛菩萨,佛菩萨也是凡夫;佛菩萨看凡夫,凡夫也是佛菩萨。”

心里光明的人看别人也是光明的;如果心里阴暗,看别人也是阴暗的。一个人应该时时保持内心光明,不要让任何邪恶念头萌发,防微杜渐使自己的品质更加高尚。

佛语禅心(31)

净慧禅师说:“古语讲: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人世间的事情,有了付出才有回报,付出越多得到的回报越大,只想别人给予自己,那么得到的源泉终将枯竭。”

佛家说“善有善报”,并非是唯心的因果报应之说。多行善事,或许别人不会报答你的善举,但至少不会给你带来祸端。行善的人,在心理上容易心安理得,帮助别人自己也常处在快乐之中,这本身就是对你的善报。所以,人生在世,要乐于助人,要善于给予爱,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爱和幸福。

慈爱是人类重要的美德,在众多重要的美德中,怜悯、同情、善良、慷慨、服务、忠诚、宽恕,这一切构成了慈爱的美德。爱是不希图回报的无私情怀,是宇宙当中最强大的力量,它对于爱者和被爱者的影响都是无法估量的。

佛语禅心(32)

《佛陀的格言》上说:“高尚的人施舍东西时,心中不存在有任何意图或目的。这种不求果报的施舍所产生的功德是很难测量的。”

做好事不要为求名,也不要为求功德,只有抱着“尽本分”的心去做好事,才是真正的好事才是至诚无私的善事。付出与得到互为转化,懂得其中奥妙的人会乐于付出,做慈善事让它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佛语禅心(33)

耕云先生说:“我们积功德莫过于救人,救人最好是救他的心。你要救他的心,把他的颠倒心变成安详心,你就彻底地救了他。”

一个善良的人,能用自己的善良去感染去改变那些迷失了方向的人,使他们最终能够找到自己的方向,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拼搏。

佛语禅心(34)

《四十二章经》中说:“心若调适,道可得矣。于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恼,行即退矣。其行即退,罪必加矣。但清净安乐,道不失矣。”

其意是说:心意如果调整适宜道就可得了。在修道过程中,如果一味地急躁冒进,身体就会疲倦。如果身体疲倦了,心意就会恼恨,恼恨如果产生了,自然会后悔而不愿继续修行。修行一旦悔退,罪业必定会增加了。只有心身清净,道才不会失去。佛曰:“度人自度”也许这就是安心的最高境界。

佛语禅心(35)

耕云先生说:“人活着只求心安无愧,你我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并不建立在少数主观和偏见者的好恶之上。人要是没有这种坚持,没有这种自我做主的态度他会活得很无奈。”

没有自我的生活是苦不堪言的,没有自我的人生是索然无味的,没有自我和丧失自我是悲哀的。所以,你只管活你自己的,不必去介意别人的扭曲与是非。

佛语禅心(36)

《菜根谭》中说:“持身涉世,不可随境而迁。须是大火流金而清风穆然,严霜杀物而和气蔼然,阴霾翳空而慧日朗然,洪涛倒海而砥柱屹然,方是宇宙内的真人品。”

真人品的持身涉世是在各种环境都立定不变,即使是在流金铄石、严霜杀物、阴霾翳空、洪涛倒海的时候,也依然不随境而迁。

佛语禅心(37)

证严法师说:“同样一个‘得’字,有‘舍得’,也有‘得失’,两种完全不同的心境。有智慧的人就能够舍,能‘舍’也就能‘得’,能得无限的快乐;不能‘舍’就会有‘失’,失去了心境的安宁。”

舍弃不是失掉幸福,而是成就完美这是经过淘洗的完美。人生不能追求绝对的完美,但我们可以追求经过舍弃的完美。就像背上包袱太多,我们须舍弃一些轻松上路一样。放弃自我,真我就出现了;放弃有限,就会赢得无限;放弃偏执,就可得到内心的安详。如果能够保持一颗平实不乱的真心,佛性当下就会开显。

佛语禅心(38)

《佛遗教经解》中说:“汝等比丘,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常乐,即是福乐安稳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居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

做人不可让贪欲堵塞自己的心智,蒙蔽住自己的眼睛。物欲太强会让人的灵魂变态,变得永不知足以致精神上永无宁静永无快乐。

佛语禅心(39)

证严法师说:“才华横溢的人,一方面很容易达到目的,很快就获得了世俗的满足;另一方面,因所求没有止境,又永远不容易寻得内在的圆满,才华反而成了自苦的根源。”

做人必须要有节制,节制是抵制诱惑的力量,不节制只会是烦恼和痛苦缠绕的人生甚至会走向灾难。人生有节制,生活就有幸福。

佛语禅心(40)

佛陀说:“人的生命,只在一个呼吸间。”

佛语禅心经典语录感悟人生

佛家禅心经典语录

佛语禅心语录「精选」

佛语禅心语录精选

佛语禅心净化心灵经典语句

佛语禅心感悟人生收藏篇

佛教的经典语录

佛语中的座右铭

让人心静的佛语经典语录

佛教佛学佛语经典语录

经典佛语禅心语录
《经典佛语禅心语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经典佛语禅心语录(共15篇)】相关文章:

关于佛语的哲理语录2023-03-01

佛语情感哲理经典语录2023-07-05

富含哲理的佛语经典语录2023-08-05

佛语签名2022-08-07

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语录2023-03-04

落梅风骨的散文2022-06-27

佛语感悟人生的句子2022-05-06

人生感悟的佛语经典句子2023-09-10

弘一法师语录2022-08-15

给法师的祝福语2022-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