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语禅心经典语录感悟人生(精选13篇)由网友“暗流”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佛语禅心经典语录感悟人生,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并能积极分享!
篇1:佛语禅心 感悟人生
《阿含经》有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证严法师说:“土地不耕种,则必杂草丛生,所以行善,要日日行,时时行,不断去行,哪怕是举手投足也要存有一分善念。”
一个人作恶时,他的心智就有了污垢;一个人不作恶时,他的内心就清净。清净与污垢完全在你自己,别人帮不上忙。我们要一辈子都不懈地身体力行,才能屏绝恶而不断接近善,人格才会日臻完善人生才会日臻完美。
佛语禅心(7)
黄檗禅师有首诗:“心如大海无边际,广植净莲养身心;自有一双无事手,为做世间慈悲人。”
古诗云:“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有了慈悲心,我们的生命才能够是善的循环,而不是恶的叠加;有了恶性,就会无法突破自我。博爱者必得人爱,作恶者终害自己。
篇2:佛语禅心 感悟人生
《佛陀的格言》中说:“在这个世界上,永远不可能用仇恨来止息仇恨,仇恨只可以用慈爱来止息,这是一个永恒的真理。”
不要把别人带来的伤害,深深地留在你的记忆中,在那里继续侵蚀你的心;忍辱求和,受辱不怨,既是一种处世方法,也是一种高尚情操。
宽容是一种雅量,是文明和胸怀,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你宽容了别人就等于宽容了自己,宽容的同时也创造了生命的美丽。宽容还是制止报复的良方,善于宽容的人不会被世上不平之事所摆弄,即使受了他人的伤害,也绝不去冤冤相报,而是时时提醒自己:“邪恶到我为止。”
佛语禅心(9)
《佛经译本》上说:“爱产生爱,恨产生恨。若以怨报怨、以恶待恶,将会形成恶性循环!和气致祥、诚心和气比疾言厉色、怒发冲冠的效果好。若能人人诚心和气,势必乾坤朗朗、霁日光和、祥瑞普降。”
报复是一柄双刃剑,它在将剑刺进对方身体与心理的同时也伤害了自己。但愿我们生活的世界,多一些怀有仁爱宽容之心的人少一些对人施报复的人!
篇3:佛语禅心经典语录感悟人生
若不自我设限,人生就没有跨不出的藩篱。
做人就要敦伦尽分地活在责任、义务中。
能把自己压得低低的,才是真正的尊贵。
我们要感恩逆境,逆境就是我们的名师,是我们成就佛道的增上缘。
不要担心爬得比别人高,应该永远试着超越自己。
力能折人于一时,德可服人于一世。
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
把你的观念强加在别人身上,保证你活的痛不欲生。
佛法不是纯理论,而是要切切实实的去做,才会相应。
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闭关是要你认识自己的本性,还有关闭你的一切恶业,并不只是要把身体关起来而已。
明心见性不是像死人,不是什么都没有作用;是什么都作用,而什么都放得下。
吠犬之用,胜于睡狮。
人生便像一出自导自演的戏,主角就是自己,而「公演」的机会仅此一次。
默默地关怀和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我们是佛的弟子,应当时时刻刻以整个佛教的兴盛为考量。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是非,把它看作很正常,你就不会难过。
倾听每一个人的意见,可是只对少数人发表你自己的意见;接纳每一个人的批评,可是保留自己的判断。
一个技术高明的木匠,毋须因未受到外行的赞美而伤心。
古云:「世间欲免刀兵劫,除非众生不杀生。」
当你用手指指向别人的错误时,有三只手指是朝向你自己。
不肯挑五十斤的人,就永远担不起一百斤。
感恩每个人,用感恩心过日子,舒畅多了。
常以为别人在注意你,或希望别人注意你的人,会生活得比较烦恼。
文明即是无明的面纱,由无明所发明出来的产物也是无明。
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在娑婆世间大彻大悟的人,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去,就是)清净法身,常寂光净土。
一个道场如果没有正法,就如同一个人只有躯壳没有灵魂。
一个人如果不被恶习所染,幸福近矣!
一条又长又好的链子,中间坏了一个小环,就不能佩带。
君子慎独,恶小莫为,阎王虽酷,也不收无恶之人。
破天下之至巧以拙,驭天下之至纷以静。
当死亡来临时,你所面对的,是一生所造邪恶的负担。
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智慧是生命的泉源。愿望是生命的动力。行动是生命的展现。
用你心中的温暖烛光,点燃你周围的另一支烛光,这世界就亮了起来。
面对现实,逆境也会变为顺境,总有机会转机。逃避现实,虽暂时偷安,但没有翻身余地。
「空」不是否认万物的存在性而是透视它的不永恒性。
所谓的神通就是把内心的烦恼弄通。
彻悟,不是向外悟到了什么大道理,而是彻底认识了永恒的自己。
世间事,无不成于慈忍,败于忿躁。
「明心见性」就是运用在这现实的社会当中才会有意义。
智者知幻即离,愚者执幻为真。
不要绝对相信权威,因为权威有时也会犯错误。
以伤害别人的手段来影射自己的优点,都是愚痴的人。
了解永恒真理的人,就不会为任何的生离死别而哀伤悲泣,因为生离死别是必然的。
菩萨无心,以众生之心为心。
活出你真正的生命来,否则生命即失去意义。
骄傲与偏见,好像双面刀片,面面都能伤人。
篇4:佛语禅心语录精选
佛语:诸苦以爱为本。得爱则喜。犯爱则怒。失爱则悲。伤爱则恨。爱尽苦灭,得安乐处。
心清净了,一切都清净;心自在了,一切都自在。
她和东华,应的是那句佛语,说不得。说不得,多说是错。说多是劫。
爱斯基摩人捕狼,将涂有血液的刀刃倒插于雪地,狼远远嗅到便趋往舔舐,舌尖割伤,鲜血汩汩,狼也舔的更欢,直到失血晕倒,轻易被俘。正合乎佛语: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舔之。则有割舌之患。有些事当止则止。
【佛心佛语】佛曰:1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2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3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4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三千繁华,弹指刹那,百年过后,不过一捧黄沙。
你若不疑,人间不寒。你若不离,世界不远。你若不恨,苍天有暖。你若不语,四海升平.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禅定无烦恼,心如莲花开。
“随其心静,则佛土净”。
人生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五取蕴苦;
万苦贪嗔痴,一经戒定慧
人生如蔷薇,弃世者鄙其刺,乐世者乐其芬。
传说惠能就因经中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经文而开悟。
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生命太脆弱了!生死只在呼吸间,连一口气呼出去,能不能再吸回来都是未知。
避世青丘的两百多年算不上什么清静,但这两百年里倒是很难得再想起东华,来到九重天,却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看东华的模样,并未将她认出来,她真心觉得这也没什么不好。
她同东华,应的是那句佛语,说不得。说不得,多说是错,说多是劫。
佛经有云,闻佛语,要像听情人的话,亲近的人说的深情话,历来是比较入耳的话。想来,以情语来论禅,也是这个道理。
佛语有云:一切皆为虚幻。是的,在这无边无际的苍穹中。人类是最渺小的存在。同蝼蚁般渺小。但是,纵然渺小,人类也是不可忍视得存在。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佛语有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禅钟佛语何把归人劝,换得泪落西湖三月天。
她与东华,应了那句佛语,说不得,多说是错,多说是劫。
篇5:佛语禅心语录
1. 心的转变是最重要的,每个人都想解脱,希望活得快乐,死的安心,一切功夫都要下在心上,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念时念心,观时观心,这就是修行。
2. 真正的快乐不是你拥有的多,而是你计较的少。
3. 欲望越高,失望越大。不要怕失去,真正地放下了就什么都有了,一切如梦如幻,有什么可执着的。
4. 整个宇宙是我家,所有的众生都是我的家人。
5. 寂静处不在山上,也不在庙里,只要有一颗清静的心,到处都有寂静处,到处都是净土。
6. 真正想修行,在家修,在社会上修,修怎样做人,怎样处事,怎样对境。想逃避现实是不可能的,智慧是历炼出来的。
7. 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最殊胜,能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解脱。
8. 除了你自己的心,哪里有净土呀!心净土净,不要向外找,什么也找不到,心就是土,土就是心。
9. 你什么时候随缘,什么时候就顺利。当你无所求时,才会无所不有。
10. 不知什么是佛,没有目标,盲目地念佛,念了好几年,还照样分别执着。真正的佛在哪?清静心就是佛,清静心是什么?用智慧放下一切。
11. 修行不在表面,就在心上,每个起心动念都是修行,真正有修行,谁也障碍不了你。
12. 自性就是一个完全自然的状态,完全放松,没有任何所求,来也自然,去也自然,顺其自然,不取不舍,无求无欲,保持一种安祥的状态。
13. 佛法就是解脱的方法。佛法是和生活融合在一起的,在哪都能修,行住坐卧都是修行,工作学习都是修行,时时刻刻观照自己的心,老老实实地认真修。
14. 不依止善知识,就不能成就,没有上师就没有佛,一切诸佛都是依止上师而成佛的。
15. 福报不是求来的,是修来的。痛苦烦恼不是别人给你的,是你自己找来的。
16. 智慧是没有烦恼的,慈悲是没有敌人的。
17. 佛法是成佛的方法,有了真正的佛法,就有了办法。只要认真修,坚持修,就一定会解脱,一定能成佛。
18. 真正随缘了才能顺利,真的放下了才能得到。
19. 很多人因得不到而痛苦。得到了,又失去,还是痛苦。痛苦的原因,害怕得不到,害怕失去。你想得到就能得到吗?你不想失去就不失去吗?不攀任何缘,就能顺其自然,放下了不是没有,放下了才有。
20. 为什么活得累?是因为你的心四处漂泊,没有归处,找不到家,没有休息的地方,所以心累。把他带回自己的家,让他好好休息,就轻松自在了。
21. 看人是好人,看事是好事,看境是好境,一切都是自己的心。
22. 什么是善恶?一切为自己就是恶,处处为别人就是善。
23. 内心的快乐是真正的快乐,精神的享受是最大的享受。
24. 弄明白自己的心叫明心,见到了自己的本性叫见性。
25. 一切随缘就叫解脱。不执着不攀缘,苦乐完全取决于自己。
26. 一切境都是由内心呈现的,不要跟着跑,跟着境转就是奴才,没有自由,把握住自己的心,让一切境随心转,这叫大自在。
27. 如理如法的好好修行,这才是真正地供养上师三宝,布施父母众生。
28. 一切痛苦的根源是自私自利,我执我爱。饶益一切众生,承办众生的利益才是快乐的源泉。
29. 别人伤害你,愉快的承受,无怨无恨,才能了结怨恨,不再继续结怨。
30. 只有得到暇满的人身才能解脱,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千万不要虚度此生。
篇6:佛语禅心语录
1、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2、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3、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4、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5、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6、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7、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8、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9、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10、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11、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
12、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13、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14、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15、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16、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17、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18、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19、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21、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21、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22、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23、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
24、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25、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26、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27、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28、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29、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31、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
31、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32、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33、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
34、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35、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篇7:经典佛语禅心语录
1、三世诸佛以自心为本师。
2、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3、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4、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5、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6、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7、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8、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9、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10、一切皆为虚幻。
11、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12、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13、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14、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则堕在骨董袋中。
15、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16、不离当处常湛然,亲切无过此语,觅则知君不可见,但于当处湛然,二边坐断使平稳。
17、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18、信得心及,见得性彻于日用中无丝毫透漏,全世法即佛法,全佛法即世法,平等一如。
19、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法,总在心源。
20、做工夫全仗精进之力,真正办道人,无剪爪之工。
21、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22、却物为上逐物为下,此乃是学道省力工夫。
23、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
24、自性发时,业识来空。
25、自见性者一切业障刹那灭却。
26、以精进力,身无疾病,一切怨害,慈心相同。
27、无量善事,菩提道业,因一事增,谓不放逸。
28、次于自身善起防护,不应放逸,于刹那中有少动念,应当观察,以正智钩制令正住。
29、向外驰求,不知摄心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
30、道人非同善人,如鹤立鸡群,劲挺自持,不顺人情,超群脱俗。
31、佛祖奚以异于人,而所以异于人者,能自护心念耳。
32、妄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工夫时节。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久纯熟,自然妄念不起。
33、佛法无多子,长远心难得,学道如初心,作佛也有余,始终总不变,真是大丈夫。
34、修行要使妄相由多而少,由强而弱。定功由暂而久,由脆而坚。
35、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致太平。
36、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37、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38、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39、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40、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41、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42、赤肉团上,人人古佛家风。毗卢顶门,处处祖师巴鼻。
43、不住一切处心即是佛心。
44、若信愿坚固,临终一念十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之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
45、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46、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47、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48、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49、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50、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篇8:佛语禅心语录「精选」
卢舍那
站在佛前,他的力量让我无法仰视。
恒古不变的姿态,悲悯万物的笑容,涌上心中的佛语有很多,不知道哪一句更合适。
万物有万象,人们在他面前驻足拍照,留念,而他只面对滚滚东去的流水,无声的撒播佛的语言。
我闭目屏息,聆听佛的慧语,佛之光照耀大地。
不知道多少人能感受他的召唤,他的跟随岁月而去的兰花指化做尘土,化为灵气,浓郁的芬芳滋润万物。
笑看芸芸众生,多少痴人痴语,只为求得心中的安慰。
莲花台
莲花台上,一女子含笑弄姿,留下她美丽的形象。
青石的莲花台上光影可鉴,想来不知有多少人在上面端衣打坐,留下足迹。
我喜欢莲花,喜欢莲花池里的鱼。菩萨是不是在莲花池中沐浴,是不是只有池中之水能洗去凡尘之扰?那池中修行的金鱼终日聆听木鱼经书,是不是就忘了前生今世的约定?即便它哭了流泪了,菩萨能看见吗?
我在莲花台前站定,不想上去坐。我的心不够虔诚,姿态不够端方,我怕我俗世的心玷污那方宝座。
无名佛
在陡峭的拐角处有两尊佛,一尊没有头,一尊眉眼虽很模糊,身姿却非常美妙,我感觉到他是美的,我叫他无名佛。卢舍那太过高远,不能接近,而这伸手可触的感觉,比卢舍那更来得真实。因为模糊所以朦胧,我猜想他是微笑的,忧郁的,安静的,没有表情的,我强烈地感觉到他是美的,近距离的美,粗糙而细致的美,润而硬的美。远离了他,他却深印于心,没有理由。
无佛洞
在绝壁上高高的有很多空着的洞窟,不知道是本来就没有,还是遗失了,悬在半空中,像空洞的没有眸子的眼睛,黑黑的。好像久远的历史,深不见底,心也被拉了进去,空空的,没有尽头……。山体上,被岁月侵蚀的痕迹,使人感到时间的残酷与无情。空着的洞窟可能是雕刻的工匠为自己的心中的佛留的吧,这是我的想法。
山无言,佛无言,水东流。
篇9:禅心经典佛语语录
1、不讲粗恶的话,不伤所有的众生,依照佛陀的告诫实行戒律,饮食有节制,在宁静的地方生活,专心致力高尚的觉知,这就是佛陀的教诲。
2、贪爱一百件事物,就有一百个苦恼,贪爱九十件、十件、五件、两件事物,就有九十个、十个、五个、两个烦恼。
3、人生难免一死,应该趁有生之年多做一点事,宛如从一堆花朵做成许多花圈。
4、纵使天上下金雨,仍不能满足感官的欲望。感官的欲望没什么快乐可言,只有痛苦。
5、没有信仰、不忠厚、爱撒谎、不考虑到来世的人,将可能做出种种邪恶的行为。
6、别人的过失容易发现,自己的过失不易察觉。传布别人的过失如同去弃稻壳一般容易。可是隐藏自己的缺点却像赌徒隐藏骰子那般地狡滑。
7、生、老、病、死、忧伤和失望,跟自己不喜欢的人在一起,永不满足的欲望,这些存在的属性都是苦。
8、不应挑剔别人的过失,批评别人已做和未做的事情。应时常反省自己的过失,考虑自己所做和未做的事情。
9、寻找别人过失,而且容易发怒的人,苦恼越来越多。离开没有烦恼的境界也越来越远。
10、当罪恶的行为还没有成熟(尚未产生结果)时,愚笨的人视罪恶的行为如同甜蜜。可是当他的行为成熟时,他便有了忧伤。
11、不做任何坏事,培养所有的善行,清净自己的心念,这是佛陀的教诲。
12、愿我能坚决勇敢,有毅力和恒心。愿我能仁慈、友善、富有同情心。愿意我能谦卑、平和、宁静、沉着、安详。愿我能迈向完美的道路,而且能完善地服务别人。
13、愚笨的人得到知识和名誉对自己毫无益处,不但损了他的幸福,而且还会使他刚愎自用。
14、孝敬父母,爱护妻子,职业安定,是大幸福。
15、情感是由过去的缘份和今世的怜爱所产生的,宛若莲花是从水和泥土这两样东西孕育出来的。
16、当一个人品尝到孤独的美味时,便不会产生恐惧的心理和犯罪的行为。
17、智慧是从禅定产生的,没有禅定就不能生出大智慧。
18、人们爱戴忠于真理,态度良好,言而有信,对职位负责的人。
19、所有的境界都是以心为引导者。心是主人,所有的境界都是由心造成的。假如一个人本着污秽的境界都是由心造成的。假如一个人本着污秽的心去言谈举止,那么苦恼便会立刻跟随他,宛如车轮紧随着挽牛的足蹄。
20、急躁地裁断事理是不妥的。智者应该同时明察正确与错误两方面。
21、从爱欲产生忧愁,从爱欲产生恐惧,拔除爱欲的人,既没有忧愁,也没有什么恐惧可言。
22、所有遥众生都渴求安乐。为了求得自己的安乐而以刑杖杀害众生的人,以后不得安宁。
23、同时,假如别人给我戴高帽子,过于赞美我的教法和僧侣,你也不要太得意,因为这样也会损害你内在的(心智)发展。你应该接受事实的部份,而且向他们表明实际的情况。
24、当一个人感觉到不满而刻意追求时,他就成了爱渴的奴隶。
25、锻炼心智的形式有三种:第一种是高尚道德的训练,第二种是高超思考方的训练,第三种是高等领悟力的训练。
26、无常就是一种(很微细的)苦。译注:凡不是永恒的事物,终究会产生变质、变迁、消失的现象。所以感觉敏锐的人才能察觉出它的不完美。
27、聪明的人不奢望未来,也不追悔过去。
28、不贞洁是妇人的污垢,吝啬是施舍的污垢。所有坏的言行和意念都成为今生和后世的污垢。
29、到老年还一直保持良好品德的人是快乐的,信心坚固的人也是快乐的。得到智慧的人快乐,不做恶的人也快乐。
30、假如一个人活了一百岁而没有真实的智慧,又不能自我规律,那倒不如只活一天,具有智慧和定静的功夫。
31、没有贪爱和憎恨的人,就没有束缚。
32、衰老和死亡驱逐众生的生命,宛如牧人手工艺里拿着棍子赶着牛群到牧场。
33、欲望会导致痛苦,其主要原因乃是欲望永远无法完全满足。
34、良好的行为可帮助人们将来诞生到更美好的境界,而且使他更接近自由和解脱。
35、杀生、偷窃、妄语和邪淫,聪明的人永远不会赞赏这四种邪恶的事情。
36、固执某一件事物(或某种见解),而轻视其它事物是卑鄙的,智者称它为“束缚”。
37、讲话有分寸,谈吐婉转,言之有理,那么你讲的话就会美妙动听。
38、愿我慷慨施舍,乐于帮助别人,愿我身心清静,做人正直,朴实列华,品性良好,不起恶念。愿我不自私、不占有、而且大公无私,甚至牺牲小我。愿我聪明伶俐,能够把趔和知识的好处告诉别人。
39、你们应勇于向别人承认自己的过错!
40、人们总是随著自己的信心和喜好而施舍。嫉妒别人的饮食和所有,白天和夜晚都得不到安宁。
4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42、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43、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44、一切皆为虚幻。
45、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46、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47、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48、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49、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50、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篇10:佛语禅心语录精选
8: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五灯会元》释:只要明白身心一切皆空,这样的人与佛有什么不同呢?能彻悟自性便成佛。
9:快马一鞭,快人一言。《景德传灯录》释:骏马只要抽上一鞭,就能远行千里;有悟性的人只要对他说一个字便可豁然贯通。
10:禅师同弟子外出,见一犬嫌骡子拉车慢,在旁吠叫,被骡子一脚踢开。禅师:不要自以为是,做超越自己范围的事,会招人厌。
11:佛:世间何为最珍贵?弟子:已失去和未得到。佛不语。经数载,沧桑巨变。佛再问之,答曰: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正拥有!
12:一教授向禅师问禅,禅师将茶水注入其杯,溢出后继续。教授:漫出来了。南隐:你不先把你的杯子空掉,我如何对你说禅?
13:智者寂寂总无为,愚人碌碌把身缚。万物之间无差别,虚妄偏爱何执着。整天思虑太用心,岂非犯了大过错?摘自三祖僧璨《信心铭》
14:奉养父母亲,爱护妻与子,从业要无害,是为最吉祥。-《吉祥经》。注:奉养父母,爱护妻儿,从事无害事业是最大的吉祥
15:问神山僧密禅师:请说生死之事。禅师问:你什么时候死过?答:不曾。禅师曰:既不曾,那只有亲自死一回方知生死之事
16:贼偷东西,掏面包给狗,狗却咬住他的腿。贼:给你面包,咋还咬我?狗说:正因你想收买我,我才判断出你是坏蛋!禅师:智者明辨是非。
17:镜明而影像千差,心净而神通万应。《景德传灯录》释:镜子明澈,映出影像千姿百态;心地澄清,成就众生的法力就千变万化。
18:如过蛊毒之乡,水也不得沾著一滴-《五灯会元》。释:要保持心的清净须严格约束自己,好比途经蛊毒之地,一滴水也不沾。
佛语禅心语录精选2016(三)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 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佛说一切法, 为渡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需一切法,此心本如真,妄想始蔽覆,颠倒无明,长沦生死,犹盲人独行于黑夜,永不见日.
缘起情空,诸xx转,是以一切生减俱为无常幻想.
未成佛果,先结善缘.
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
佛号放入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
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令一切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月影松涛含道趣,花香鸟语透禅机.
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人天福报非久计,苦海茫茫莫留连.
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脱.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篇11:佛语禅心语录精选
1.佛说,“人的生命,只在一个呼吸间:
生命短促,我们应该善待自己的菩提身,思索活着的意义。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也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它是用来愉快地生活的。人生多一分烦恼,就需要有一分禅心来解救。
红尘凡夫,人人都需要有一颗禅心。
2.梦窗国师诗云:青山几度变黄山,世事纷飞总不干。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
境由心造,心既主人,心无物欲,方寸之间皆海阔天空永无崖畔。胸怀坦荡,宛若长空浩日烦恼则无处藏身。我们何不也做一个这样的快乐佛呢!
3.初祖达摩说:不谋期前,不虑其后,不念当前。”
行也安然,坐也安然;穷也安然,富也安然;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得失无意;看天际云卷云舒。这才是真正的解脱。
燃灯法师曰:如果我们破除一切执着尘劳,丢掉身外乱性的贪婪和物欲,找回自己,这样就能获得身心的自然安宁,惬意舒适安逸;幸福的生活也随之而来。
一切只知道追逐名利而不知道享受的人心是最苦累的,可惜世上扔有大多数人为了各种物欲拼命占去所有清醒时刻,只留下少许时刻来追寻生命的意义。
4.证严法师说;宁静是美,安定最乐。这是习禅,修身,养性,怡悦,且最高最美的境界。
佛经的本质就是安详。我们可以在佛经中找到【安详】的真正意义和追求安详的途径,无论是谁要追求,要达到愉快,美满。充实,潇洒的人生境界,都绝对不可缺少安详的心。
5.耕耘先生说;人一旦失去了安详,同时便会褪去了生命的华彩,是女孩子,不会再蓉光照人,是男孩子,就面目可憎”
是啊,倘使生活中缺少了安详,而怀着挫折 无奈 怀疑,忧虑的心态去过活人生,那生活对生命来说,毫无疑问就是始终惩罚了。一个人要学会安顿自己的心灵,做到内心宁静安适,那我们的人生一定才会美好快乐。
6. 众生念念在虚妄之相上分别执著,故名曰妄念,言其逐于妄相而起念也;或难知是假,任复念念不停,使虚妄相于心纷扰,故名曰妄念,言其虚妄之相随念而起也。
7. 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8. 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无净无无净,即是毕竟净。)
9. 与外不染色声等,与内不起妄念心,得如是者名为证;得证之时不得作证想,名无证;得无证时,亦不得作无证想,是名无无证。(无证无无证,是名毕竟证。)
10. 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11. 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12. 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
13. 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14. 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15. 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16. 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17. 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18. 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19. 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20.平常心是道, 趣向即乖,到崮里正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孤*危峭,不立毫发知见。
21. 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
22. 道贵无心,禅绝名理忘怀泯绝,乃可趣向回光内烛,脱体通透。
23. 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无相,岂可将质碍水洗无为身。
24. 不忆一切法,乃名禅定。
25. 一切众生皆自空寂,真心无始,本来自性清净。
26. 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27. 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知见生。
28. 见无所见即名正见。
29. 众生身中有金刚佛,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
30. 终日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终日谈人过,便伤天地之和。
篇12:佛语禅心语录精选
1、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2、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3、佛菩萨只保佑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
4、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5、如果你自己明明对,别人硬说你不对,你也要向人忏悔,修行就是修这些。你什么事都能忍下来,才会进步。就是明明是你对,你也要向他人求忏悔,那就是修行了。
6、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7、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8、因果不曾亏欠过我们什么,所以请不要抱怨。
9、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10、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篇13:佛语禅心语录精选
1:譬如种子别,生果各殊异,业力差别故,众生刹不同。譬如心王宝,随心见众色,众生心净故,得见清净刹。《华严经》
2:罪从心生还从心灭。所以心为根本也。若求解脱者,先须识根本。若不达此理,虚费功劳,于外相求,无有是处。
3:应该怎样,就表现怎样的心,既不矫揉造作,又不虚伪处世,完全是一种真实自我的流露,在这种真我里心自然解脱自在了。
4:求教者问药山禅师:怎样才能不被外境迷惑?药山:任由外境来去,有什么关系?求教者:不会。药山:什么外境使你迷惑?
5:日休禅师:人该活在进步中。徒弟:何谓进步?日休回答: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天天好一点,就是进步。
6:敞蓬车飞驰,急拐弯处几乘客被抛出,躺在地上大骂。杨树:凡被抛下的,大都因自己没站稳脚跟。禅师:灾难多由自己造成
7:聪明与智慧是不同的,否则何以有“大智若愚”之说呢!智慧能使人了脱生死、解除烦恼。
★ 经典佛语禅心语录
★ 佛家禅心经典语录
★ 佛语禅心语录精选
★ 佛教的经典语录
★ 佛语中的座右铭
★ 佛语签名
【佛语禅心经典语录感悟人生(精选13篇)】相关文章:
佛教佛学佛语经典语录2022-05-19
关于佛语的哲理语录2023-03-01
佛语情感哲理经典语录2023-07-05
富含哲理的佛语经典语录2023-08-05
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语录2023-03-04
佛语感悟人生的句子2022-05-06
人生感悟的佛语经典句子2023-09-10
落梅风骨的散文2022-06-27
弘一法师语录2022-08-15
诗词中所有的相遇的句子2023-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