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层结构的管理信息系统架构设计探究论文

时间:2022-11-06 08:00:31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基于分层结构的管理信息系统架构设计探究论文(精选14篇)由网友“麻辣小鱼干”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基于分层结构的管理信息系统架构设计探究论文,欢迎您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基于分层结构的管理信息系统架构设计探究论文

篇1:基于分层结构的管理信息系统架构设计探究论文

引 言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MIS)是一个由人、计算机及其他外围设备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贮、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属于是一门新兴的科学, 其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现代计算机及网络通讯技术加强企业的信息管理, 通过对企业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设备、技术等资源的调查了解, 建立正确的数据, 加工处理并编制成各种信息资料及时提供给管理人员, 以便进行正确的决策, 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MIS)由信源、信宿、信息处理、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五个部分组成。其中信息处理是整个系统的核心, 该部分的主要作用是分离和选择信息、对于信息进行分类与识别、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与有效性。衡量M IS 的优劣, 主要通过以下标准:需求信息的确定性与有效性、信息的可采集性与可加工性、能否通过程序为管理人员提供有用信息、能否对信息进行有效管理的同时进行分析与判断这四个方面来进行判断。同时, 必须考虑到随着信源、信宿、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的变化, 评价MIS 的标准的具体内容也随之发生变化, 使得信息处理的方法与要求也随之改变,如何在发展中使得现有系统能够最大限度地适应变化, 保持信息处理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一直是MIS 面临的挑战之一。

1 技术发展带来的新挑战

由于MIS 的基础在于最大限度地利用现代计算机及网络通讯技术, 因此MIS 必然是随着现代计算机及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现有的管理信息系统在为使用单位带来很多的优越性的同时, 也面临了更多新的挑战。概括起来, 目前, 采用的各种管理信息系统, 大都面临以下新的需求:

(1)随着M IS 的深入, 各种信息数据共享的需求逐步提高, 同时,M IS 也面临着不断提高的安全要求。

(2)管理对信息数据统一查询、提取、管理的需求,种类日益增加, 数量日益庞大, 要求的速度越来越高。

(3)对经过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信息数据缺乏集成,难以为管理信息系统内外用户提供全面、详细、快速、准确的信息。

(4)目前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支持的功能还局限于事后追踪, 还不能够支持如:辅助决策与机器学习等功能。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管理信息系统的功效, 就必须结合技术发展的成果对于信息系统来进行重新思考。

2 现代软件体系结构建模

为了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MIS , 同时易于进行功能的扩充, 需要利用技术发展的新成果来进行MIS 架构的重新分析与设计。软件架构理论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它代表的是面向系统的高层结构指导思想, 是对软件系统结构的总体设计与分析, 对于设计大型复杂的应用系统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采用软件体系结构的思想来设计架构, 面临很多问题, 其中, 最主要的问题是应该按照什么样的原则、应该如何设计模型, 以及应该如何利用模型来表示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模型的主要原则可以简单概括如下:

(1)模型要能够充分反映出软件各个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

(2)模型要能够形成一个总体框架, 同时易于控制与扩展;

(3)模型应该能够反映出软件运行时候的动态关联;

(4)模型还必须能够反映出基于软件生命周期的软件功能演化总体过程;

(5)同时, 模型还必须能够支撑软件功能的发展变化, 并且保持其健壮性与稳定性。依据现在的软件体系结构的研究, 模型能够划分成为结构模型、框架模型、动态模型、过程模型和功能模型等种类, 其中:

a 。结构模型偏重于系统内部各个构件的关系;

b 。框架模型偏重于系统的总体结构与布局;

c 。动态模型偏重于软件系统内外的变动与演进;

d。过程模型偏重于搭建软件体系结构的总体流程与步骤;

e 。功能模型偏重于软件体系结构的功能构件化与功能模块化。

这里, 根据需要, 舍弃了比较抽象的框架模型、动态模型与过程模型, 选择采用以功能模型为主的系统结构描述方式。

篇2:基于分层结构的管理信息系统架构设计探究论文

原有的管理信息系统属于基于当时的技术水平的管理信息系统, 它们大都开发于不同的数库, 使用了不同的软件结构, 都来自于对管理实体内部的物质流、资金流、增值流等流程的运行状态进行分析后, 实现的基于运行状态的数据管理。

总结起来, 其一般性的结构都采用树型结构, 在系统程序进行总的控制下, 基于同步模式, 有多级子系统实现其设计功能, 基于树型结构的M IS 曾经很好地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 用户逐渐增加了对于MIS的功能要求, 同时对于原有系统的缺陷, 也更为敏感。在软件系统日益复杂和庞大的今天, 面向专业领域的软件架构的成功设计能大大降低系统开发的时间和各方面的费用, 提高系统的健壮性和易维护性, 确保系统的可扩展性, 对系统的成功实施具有决定性意义。而在面向专业领域的软件架构的实施原则中, 三个最重要的指导思想就是分层次、面向对象、模块化, 这也是如何改进、弥补原有系统的缺陷的几个最主要方法。其中, 模块化即按照功能或者应用的不同, 将软件划分为若干部分, 一个功能就是一个模块, 这些功能的组合就是一个软件。比如一个营销网站:管理商品的就是商品模块, 管理客户信息的就是客户模块, 管理订单的就是订单模块, 每个人完成自己担当的模块, 以提高效率, 开发完成之后这些功能的组合就是一个营销网站。当然, 一个大的模块还可以分成若干小的模块。

模块化的系统设计方法有许多的优点:

(1)模块化遵循传统SA/SD 方法遵循的软件设计原则(如:信息抽象、信息隐藏及模块独立性等), 易于实现或修改。

(2)模块化实现的软件, 能够很好地同分层次、面向对象等设计理念相结合。

(3)模块化实现的软件, 其功能相对独立, 因此在架构上可以分开, 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易于进行软件复用。同时, 请注意, 面向对象技术的本质就是模块化的构件思想, 通过对于对象的数据抽象与数据封装, 形成具有模块化功能的构件, 然后根据各个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 进行模块功能层次性划分, 从而在保证了各个模块的独立性的前提下, 通过层次性功能模块, 形成了

软件的总体运行框架, 从而实现了安装不同层次、基于体系框架、进行软件功能的调整。

1)这就为软件功能的调整带来了简单易行的可操作性。

2)软件设计者能够依靠框架、基于模块、针对不同层次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功能改进。通过将问题分解,既降低了问题的直接难度, 又易于分层次进行实现。

3)由于对象及其操作都封装在一个抽象数据类型或对象中, 因此,易于采用模块化的实现方法。而采用层次架构的含义, 是指将软件的框架设计成为相互独立、彼此提供服务与接收服务的层次结构,其中, 各个层次接收下一层次提供的服务, 并且为上一层次的功能提供服务。为了实现易于维护、软件重用等特点, 需要对于层次的功能进行明确划分, 对于层次之间的接口进行精确定义, 同时适当地进行数据、业务流程的抽象, 可通过建立拓扑约束模型等方法, 增加层

次设计的抽象性, 同时明确层次接口的约束条件, 如果软件的规模确实非常大, 还可以考虑各个层次之间实现基于不同应用的数据交换协议。同样, 层次架构的采用, 能够对整个软件系统的功能实现, 产生良好的作用:通过接口的约束, 能够实现功能模块化;通过层次设计抽象, 能够促进模块功能泛化;通过层次间功能划分, 能够实现功能的标准化, 同时保证稳定性、健壮性与灵活性;通过建立拓扑约束模型,能够实现系统功能设计的抽象性;通过采用数据交换协议, 能够保证软件的拓展性与软件可支持系统的规模。

总的来讲采用分层次架构来实现,有许多优点:

(1)能够支持软件设计的抽象。可以从上而下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 同时, 能够在设计阶段将功能实现的具体细节与软件系统的框架的实现完全区分开来。

(2)实现了功能的稳定性与灵活性。通过保持各个层次功能的相对独立性, 能够实现功能的可靠维护,同时, 易于进行功能实现方法的调整, 进行功能的拓展。

(3)提高了系统开发的可重用性。提高功能的模块化与实现的层次化, 能够在模块与层次规模上进行软件的重用, 从而提高了软件开发效率。

(4)支持模块化。模块化遵循传统SA/ SD 方法遵循的软件设计原则(如:信息抽象、信息隐藏及模块独立性等), 易于实现或修改, 同时, 基于模块化实现的软件, 能够很好地同分层次、面向对象等设计理念相结合。

(5)能够结合面向对象技术, 也是采用分层次架构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抽象数据类型概念对软件系统有着重要作用, 目前软件开发已经非常重视使用面

向对象技术。面向对象技术的主要优点在于数据抽象与数据封装, 因为抽象, 所以能够描述大多数实体及其关系;因为封装, 所以就能够根据实体之间的关系变动进行数据抽象, 通过数据抽象与数据封装, 就能够比较好地为功能模块化、软件层次化、架构体系化提供支持。根据软件架构的分层次思想, 针对MIS 使用中出现的问题、用户的需求, 通过对于现有的管理信息系统结构进行分析、对比与研究, 发现该分层次架构。能够满足以下要求:

首先,MIS 所要达到的直接目的'是确保对信息流的掌控, 提高信息反馈的速度和质量。而信息流则是对管理实体内部的物质流、资金流、增值流等流程的运行状态的表达, 因此, MIS 基本上可以游离于物资流、资金流的日常运作之外, 不应该过多地涉及或者绑定业务流程的变动。这样, 可以在设计上按照逻辑而不

是依据流程来实现对于数据的控制, 因此, 能够采用同步模式与异步模式相结合的工作原理。其次,MIS 应该按照管理实体内部的层次来划分业务逻辑层次, 可以按管理实体内的职能部门划分模块。在统一规划好数据关系、编码方式和共享的单一数据源后可以按职能模块分别开发, 然后在不同的层次进行流动, 某些条件不成熟的部门甚至可以暂时不参与MIS 系统的运行。这样, 可以在设计上按照分层次的软件体系结构来实现系统。最后,M IS 的作用是向各类管理人员提供更快、更准、更有价值的经过提炼的信息, 因此, 除了减员增效以外,MIS 不应该因为物资流和增殖流的运行状态改变或优化而改变, 其设计理念应该是确保管理者运用MIS 提供的信息来作出相应的更有利于管理实体效益的决策, 应该把重点放在如何管理数据、分析数据、利用数据上。这样, 可以在设计上利用专门的数据资源层来进行数据的相关处理,实现信息数据的集成管理。

为了保持MIS 的可扩展性, 除了采用分层次架构进行系统的设计外, 还需要确保系统能够随着高新科技与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而不断扩展、充分利用如: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仓库技术、图形化技术、GPS/GIS 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信息交换技术、中间件技术、在业务应用这一层次上, 由系统来提供基于嵌入式平台的数据获取与数据输出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基于分层结构的管理信息系统结构)的主

要优点是:

(1)可以支持系统的层次化设计;

(2)可以支持系统的模块化设计;

(3)易于进行功能的调整与实现;

(4)易于系统的维护与升级;

(5)能够很好地同面向对象等设计理念相结合;

(6)在架构上可以分开, 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易于进行软件复用。最终, 能够支持实现全面支持嵌入式终端的管理信息系统, 可以将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水带上一个新的台阶, 实现功能的自动化、智能化。通过采用基于分层架构的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就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了能够利用高新科技与信息化技术进行可扩展性设计与模块化实现, 就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以下各点:

①能够确保将数据、图像、多媒体等信息集成处理, 统一管理, 充分利用;

②确保能够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先进的信息技术及其产品, 整合现有的内部业务系统、信息资源和OA系统, 重构起具有统一角色和权限、安全稳定可靠的管理信息系统平台;

③确保能够为决策层、经营层、管理层提供信息互动和信息共享, 以期能够不断提升信息管理手段和管理水平。M IS 应该是发展变化的,MIS 也有其生命周期, 一个好的MIS 应该是基于软件结构的、可扩展性的、分层架构的、基于模块化的。

4 结束语

一个MIS 的真正生命力应该位于其感知变化、跟踪变化与适应变化上, 因此一个好的信息系统的架构应该是能够满足以下要求的:

(1)能够满足用户目前的需要;

(2)能够进行扩展, 满足用户今后的需要;

(3)能够与不同的系统、平台进行数据的交互;

(4)能够支持随着应用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进行改进, 同时仍然能够正常运行的系统。可以预计, 随着技术的发展、进步,MIS 的架构会不断进步, 基于分层架构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思想, 也会面临更多的实践的考验。

篇3:班组管理信息系统架构组成论文

班组管理信息系统架构组成论文

班组作为企业中最小的生产单位是企业的基石,管理得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反映出企业是否具有生机和活力。大家在相关论文写作时,可以参考这篇题目为“班组管理信息系统架构组成”的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摘要:班组信息化管理系统将主要的业务流程分类集成,形成通用模块。不但能够快速地处理各种业务,还提供丰富的流程定制工具,迅速搭建起面向具体业务的工作环境,方便快速地处理各种业务。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班组建设;系统模块

一、班组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班组作为企业中最小的生产单位是企业的基石,管理得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反映出企业是否具有生机和活力。但是,在传统的班组管理模式下,管理只是依靠班组长的个人经验来进行,班组长不仅要掌握大量的人员信息,还要兼顾设备管理,班组管理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管理形式单一、机械化

企业在进行班组管理的过程中,大多以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自上而下垂直管理,信息流量多纵向传达,少横向传递,班组建设只是一味地服从,不论是生产型班组还是检修型班组,都是按照上级下发的文件、制度等统一执行,体现不了班组的自主管理和特色。久而久之,容易产生疲劳管理、应付差事的现象,激发不了员工积极性、能动性,班组建设的实际作用和意义也就无从发挥,此项工作逐渐变成班组工作的累赘。

2.班组建设工作与日常工作重复

在企业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因为岗位职责分工不同、业务分管部门不同等,往往会发生同一任务多个部门以不同方式布置,同一业务内容要求以不同形式记录。比如,某公司一个系统维护班组,它按照信息保密性的要求在机房内设有点巡检记录,每次进入机房巡检必需要有登记,每次处理的事件也要有处理时间、方式、处理人、事件关闭时间记录等,而这些记录往往在班组建设的安全台账和设备台账上也要求有记录,此类重复事件在班组日常工作中经常发生。

3.管理模式效率低下,难以形成常态

在传统的班组管理过程中,班组的资料多是手工进行录入,录入速度慢、不全面、不及时,并且在需要查询的时候操作也不方便,效率低下。因为多是纸质资料,也不容易保存,有些班组往往新的一年刚刚开始,去年的档案资料就随手丢弃了,认为没有保存价值,且保存建档与查询过程也浪费极大的人力与精力。特别是班组星级评定中,一般都是班组管理职能部门带领相关专业人员对班组相关资料台账进行检查。由于班组相关业务资料台账不一定全部记录完整,还需要迎检人员全程陪同并解释,不仅消耗大量的人力、时间成本,而且检查组也不一定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基层班组管理工作的情况,基层班组临近检查集中补资料、补记录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利于班组管理的常态化进行。

4.班组建设与企业管理信息化脱节

目前,很多企业已经建立了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其在安全生产管理、财务管理、办公自动化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其中,虽然也包含一些班组管理的内容,但从班组建设的角度上来看,体现出不系统、不规范、不统一的特征,缺乏可比性和通用性,也完全没有实现信息的上传下达,在管理层与班组之间出现了管理信息的断层与脱节,班长与班组成员信息沟通不顺畅。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通过现代化工具和管理手段来实现班组规范化管理已是大势所趋,信息系统的使用能够使班组管理实现规范化。班组信息化管理系统以网络作为传输平台,将主要的`业务流程分类集成,形成通用模块。不但能够快速地处理各种业务,还提供丰富的流程定制工具,企业可以运用这些工具迅速搭建起面向具体业务的工作环境,方便快捷地处理各种业务。通过班组信息化建设,工作流程得到简化,有效减少了管理的中间环节,使一些专业管理工作直接指向班组,保证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指令迅速落实到班组;同时,上层领导能够准确获知基层信息,为日常的决策提供了依据。班组的日常管理工作将通过信息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实现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减轻了班组负担,解决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还方便了相关部门对班组工作情况的检查、考核、指导与评价。

二、班组管理信息系统架构组成

根据班组的工作内容与其他相关信息,可以把班组管理信息系统划分成6个功能模块,分别为班组信息模块、新闻通知模块、绩效考核模块、数据管理模块、文档管理模块、系统设置模块。班组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如图1所示。

1.班组信息模块

班组基本信息管理模块包括班组成员信息、班组安全规程、班组技术标准、班组工作计划。班组信息管理模块如图2所示,主要用于企业各个班组内部基础数据的管理,实现对管理对象、任务工序、评价指标、单位部门、危险源、风险类型、事故类型、专业类别、岗位定义、工作计划、监测设备等基础数据信息的管理。一方面,上级领导、班组长可以准确掌握班组成员的信息,方便对特殊工种的资格审查;另一方面,也方便普通职工查阅相关作业标准和个人职责。

2.新闻通知模块

新闻通知模块作为班组信息发布公告的平台,一方面班组成员可以实时查看班组的重要通知,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班组文化建设对外宣传的窗口。

3.绩效考核模块

绩效考核模块包括出勤管理、绩效考核管理、学习与培训模块,如图3所示。出勤管理模块包括了上工出勤、会议出勤、班组其他活动出勤三个方面,从而使员工出勤考核变得更加全面。绩效考核管理模块主要包括班组考核细则、计分方法,班组长可以通过该模块对班组成员进行考核,班组成员可以通过该模块查询自己的得扣分点,月末系统自动进行核算分数,从而使考核变得更加方便快捷,有据可依。学习与培训模块中,班组长可以利用系统设置的学习材料和专业知识题库带动班组成员进行学习培训,实现自测、群测。

4.数据管理模块

数据管理模块主要记录日常工作进度,班组中的材料、备件及各种图纸材料台账的录入,入库、出库,材料短缺情况、材料计划、缺少材料登记、报废材料统计、领料统计、消耗情况等。

5.文档管理模块

文档管理模块主要用于班组对一些重要文件的管理,各个班组都有各自的文件管理库,方便各个班组成员查询和下载一些重要文件。这样完善对文件的管理,使每个员工需要什么文件都可以快速查找并下载使用。

6.系统设置模块系统设置模块

有两个十分重要的功能:

第一,角色维护。角色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对用户进行权限管理,对各种角色的用户采用分组的方式,对每个角色的权限根据实际业务需要进行分配。在新增一个用户后,只需选择其所属的角色即可,这样实现了用户权限的批量分配。

第二,用户维护。权限管理模块采用用户和角色双重验证机制,如图4所示,在登陆时用户需要提供用户名和密码,合法的用户将进入到请求页面,请求页面会对用户的角色进行确认,只有具有相应权限的用户才能进入系统。验证模块贯穿到整个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充分保证了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在用户管理子模块中实现了用户的增删改。由于系统采用的单点登陆方式,子模块提供自己注册的用户审批功能,只有管理员审批通过的用户才是合法的系统用户。用户权限管理子模块负责用户的权限分配,系统管理员可以添加自定义角色,并且给角色赋予相应的页面访问、数据查看、数据修改权限,充分保证了系统权限分配的灵活性。访问权限可以设置系统的某一特定模块允许访问的角色列表,与用户权限管理子模块并用可以更好地发挥权限验证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基于信息系统的班组管理依托局域网,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各类信息的共享,减少了移动介质和纸张的使用,克服了诸多管理弊端。班组信息管理系统作为标准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手段,已融入到班组各项工作之中,对班组的日常工作、生产运营情况进行集中规范管理,并对相关工作内容进行检查和汇总,让班组从手工记录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此外,班组信息化管理系统既是公司信息流通的载体,也是公司所有对内对外数据运行、采集加工的平台,使企业能够对随时出现的问题做出快速响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决策水平。

篇4: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应用论文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应用论文

在现代信息科技的整体推动下,越来越多的领域与行业都将信息系统的完善设计与应用作为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旅游业作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朝阳产业,信息系统的有效应用更具有实际价值。基于此,本文就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展开分析,其中,系统设计方面主要介绍了设计原则、模块与操作流程的设计方式,在系统应用方面,通过模拟应用介绍了应用优势等内容。

引言

旅游产业是我国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精神生活的不懈追求,促使旅游业拥有了十分广泛的发展前景。旅游企业由于成立与运营成本较低,运营模式较为简单等特点,导致旅游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在这一发展形式下,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完善设计与应用,能够显著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因此,要充分利用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对旅游业经营模式、管理模式、业务开展等的.影响作用,推动行业的整体发展,满足游客的需求。

一、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一)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作为辅助企业经营与管理的信息化工具,作为旅游管理信息化的实现基础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完善建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适用性与实用性原则。旅游企业的经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利润获取方式较为单一,是一种“积少成多”的方式,将每一位旅游参与者的团费减去组织成本,再乘以参团人数即为最终利润,所以,利润水平与成本控制具有极大的关联。因此,在设计系统的过程中,需要以提升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效率、满足游客需求为核心,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旅游业的发展需求、游客的使用需求。

(二)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模块设计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模块包括五个,一是数据收集模块;二是人机交换模块;三是操作执行模块;四是中央处理器模块;五是通信模块。这五个模块的功能各有不同,但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是系统正常工作的基础。数据收集模块即数据库,在旅游管理活动中,大量的数据是管理工作的主要支持,比如景点人数、导游数目、经济效益等,管理需针对上述情况具体开展。人机交互模块是指人员与计算机进行交互的程序,人员输入的指令通过该模块实现,如人员输入“九寨沟”,信息系统可以给出九寨沟的基本情况,包括主要景点、门票价格等。其他模块的功能也与此类似,均是在满足使用的前提下,进行设计和集成的。

(三)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流程设计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流程,以简单、快捷为基本原则,因此减少了层次,将执行层(输出层)、交互层(输入层)与中央处理器(控制层)直接进行连接,但输入和输出系统是分离的,不会相互影响。当人员将相关内容输入后,中央处理器会直接做出反应,给出相关内容,这一流程大大简化了工作内容,提升了效率。

二、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一)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优势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优势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效率优势;二是资源优势。效率优势主要体现在其工作流程和模块设计上。上一小节中,给出了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流程,即输入-控制-输出两个基本层次,一切指令的反映速度均得到了有效保证,这一设计好比高速公路,分离的输入和输出层,就像双向通行的快车道,信息读取和反馈速度得到了保证。资源优势主要建立在数据库方面,在旅游管理信息系统中,收集了大量的相关数据,无论人员想了解旅游地点何种信息,均可以得到有效满足,包括美食、车辆、景点、文艺特色等,这是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又一个突出的应用优势。

(二)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模拟

以武侯祠旅游为例进行模拟,人员进入成都后,向系统输入关键词“武侯祠”,可以得到相关信息包括武侯祠距离、门票价格、游客状况(淡/旺季)、最佳路线、旅游指导、附近景点等,游客按照相关信息进入景区后,又可以通过系统了解相关资料,包括诸葛亮生平、纪念馆建设等。文字资料、视频资料和语音资料在系统中兼容,可供游客自由选择,同时游客可以随时调节声音、控制播放速率、暂停播放等,应用效果非常良好。此外,在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中,系统具体较高的可操作性。就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形势与发展趋势来看,旅游业国际化将是所有旅游企业的共同发展目标,因此,在系统设计的过程中兼容了多种语言,外国游客可以选择英语等语言应用系统辅助旅游。模拟应用中,这一设计的效果也非常良好,兼容的英语、法语等发音准确,且文字清晰,能够很好地满足外国游客的需求。

三、结语

对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进行分析,有利于促进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获得显著提升。通过相关分析,能够明确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价值,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集成技术等,推动旅游产业中的信息技术革命,进而更好地满足游客的使用需求。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将逐渐成为顺应时代潮流与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篇5:排污权交易管理信息系统设计论文

排污权交易管理信息系统设计论文

摘要:为我国的排污权交易设计了一套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设计采用C/S和B/S混合架构体系,充分发挥了二者的长处。系统一方面可以同时为环境管理部门、排污企业和社会公众三类主体提供信息化服务,大大方便了排污权的交易过程,并保证了排污权交易的公平与透明;另一方面可以使环境管理人员方便地查询和检索相关企业,简化了环境管理工作。

关键词:排污权交易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架构系统功能

1 引言

排污权交易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在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允许排放量的前提下,内部各污染源之间通过货币交换的方式相互调剂排污量,从而达到减少排污量、保护环境的目的。它主要思想就是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利即排污权(这种权利通常以排污许可证的形式表现),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那样被买入和卖出,以此来进行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它是政府用法律制度将环境使用这一经济权利与市场交易机制相结合,使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和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紧密结合来控制环境污染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手段。该制度的确立使污染物排放在某一范围内具有合法权利,容许这种权利像商品那样自由交易。这一制度的实施将会迫使污染者为追求盈利而降低治理成本,进而设法减少污染。

在排污权交易整个过程当中,政府相关管理部门――一般为地方排污权交易管理中心,应当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推动排污权交易的蓬勃开展。政府部门不仅仅要充当在企业间牵线搭桥的媒介,而且还要具备一些其他职能,比如制定总量控制、分配初始配额、在线监测污染以及处罚超标排放。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利用现代化的管理工具,来最大限度地帮助我们工作。因此,本文设计了一套排污权交易管理信息系统,以便对排污权交易管理工作实现电子化、信息化,为行政决策部门提供系统性的支持平台和强有力的实施保障。

2总体架构设计

其中,数据库用于存储空间数据、专题数据、业务数据等,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应用服务器可以是一组服务器的集群,用于实际业务规则的执行,负责分析并处理用户通过客户端或浏览器发出的各种数据请求。Web服务器用来提供用户服务,通过可视化的用户界面输出信息和收集数据,是用户使用系统的接口。

Client/Server(客户端/服务器,简称C/S)架构的信息系统具有较强的事务处理能力,能实现复杂的业务流程,而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简称B/S)架构的信息系统具有易用性、通用性和良好的可扩展性等优点。因此,系统设计采用C/S和B/S混合架构体系:环境管理部门内部通过C/S架构在局域网系统的客户端上运行排污交易系统办理日常业务,排污单位和公众可通过B/S架构在业务大厅公众服务终端或网页浏览器上查询环境管理部门公开的排污交易等信息,并能通过公众参与模块参与相关污染控制与监督。

3 系统功能设计

3.1 排污企业网页版功能设计

3.1.1功能模块概述

排污企业在互联网计算机上用浏览器打开排污权交易管理信息系统网页版,登录系统以后,将看到以下六大模块:基础信息管理模块、环保业务咨询模块、排污权申购模块、排污权交易模块、排污权缴费模块以及排污权监控模块。

3.1.2基础信息管理模块

在基础信息管理模块中,排污企业可以录入本企业基本信息和本企业的污染源信息,保证企业信息的实时更新。

3.1.3环保业务咨询模块

在环保业务咨询模块中,排污企业可以在线对话环保部门,咨询相关问题,也可以在此留言,等待环境管理人员上线后予以解答。

3.1.4排污权申购模块

在排污权申购模块中,功能包括信息查询和业务申报。排污企业可以在此查询到排污权转让信息,也可以在此申请购买排污权。

3.1.5排污权交易模块

在排污权交易模块中,功能包括排污权转让、排污权变更和排污权回购。排污企业可以在此出让节省下来的排污权,还可以变更转让信息,或者回购排污权。

3.1.6排污权缴费模块

在排污权缴费模块中,功能包括排污权管理费在线缴费、排污权交易费在线缴费和排污权缴费记录查询。排污企业可以在此通过网上银行实现网上转账缴费,而无须去环境管理部门现场排队缴费,大大节省了排污企业的时间和精力。缴费成功后,系统还可以自动打印出缴费单据,凭此单据就可以送至财务部门,由会计人员入账。

3.1.7排污权监控模块

在排污权监控模块中,功能包括排污权总量查询、排污权超标报警和排污权公众监督。排污企业与社会公众可以在此查询到一定区域内已发放的排污权总量的实时数据。对于超出排污许可证核定的排放标准而超标排污的企业,系统将在此显示红色闪烁的报警提示信息,系统也将在该排污企业上线时弹出窗口提醒。社会公众在排污权公众监督子模块中,则可以参与环境执法,举报超标排污的企业,环境管理部门将受理举报并现场执法,一旦发现违规排放将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或处罚通知书。

3.2环保部门客户端功能设计

3.2.1功能模块概述

环保部门在局域网计算机上安装排污权交易管理信息系统客户端,运行并登录系统以后,将看到以下六大模块:基础信息管理模块、环保业务答疑模块、污染物总量控制模块、排污权初始分配模块、排污权交易管理模块、污染源监控管理模块。

3.2.2基础信息管理模块

在基础信息管理模块中,环境管理人员可以录入、修改、查询所有排污企业基本信息和所有排污企业的污染源信息,还可以输入污染源的经纬度,以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出该污染源的具体地点。电子地图实现了污染源的可视化管理,可以直观地显示出某区域内的污染源分布情况,方便了环境管理和环境决策。

3.2.3环保业务答疑模块

在环保业务答疑模块中,环境管理人员可以在线对话排污企业,回答来自于各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在此解答排污企业的留言问题。排污企业将在登录网页版系统的时候看到环境管理人员的解答。

3.2.4污染物总量控制模块

在污染物总量控制模块中,环境管理人员可以将所管辖区域内各排污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输入进系统,由系统帮助环境管理人员实施总量控制。

3.2.5排污权初始分配模块

在排污权初始分配模块中,环境管理人员可以在各排污企业间分配不超出总量控制指标的初始排污权,并图形化地显示在系统中。

3.2.6排污权交易管理模块

在排污权交易管理模块中,功能包括信息查询、成交查询和缴费管理。环境管理人员可以在此查询到排污权申购、转让、变更和回购的信息,排污权交易的成交记录和历史数据,并可以在此管理排污企业的.缴费情况。该模块内含电子竞价系统,可以实现对所拍卖排污权的匿名竞价申购,进一步规范了排污权交易竞价行为,防止和预防了竞价过程中的暗箱操作,充分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电子竞价系统采用限时、连续、竞争报价的方法,按照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选择报价最高、时间最早者为受让方的交易方式,具有“安全、高效、低成本”的优点。

3.2.7污染源监控管理模块

在污染源监控管理模块中,功能包括排污权总量查询、排污权超标报警和排污权举报受理。环境管理人员可以在电子地图上直观地看到排污企业的排污权使用情况和剩余情况。对于超出排污许可证核定的排放标准而超标排污的企业,环境管理人员可以在电子地图上直观地看到红色闪烁的报警提示信息,系统也将在环境管理人员上线时弹出窗口通知。在排污权举报受理子模块中,环境管理部门将受理来自于社会公众的在线举报并现场执法,一旦发现排污企业超标排污,将对该企业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或处罚通知书。

4总结

排污权交易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同时为环境管理部门、排污企业和社会公众三类主体提供信息化服务,大大方便了排污权的交易过程,并保证了排污权交易的公平与透明。与此同时,这套系统还可以按照区域、行业、污染物性质、排污企业规模等对数据进行处理,使环境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地查询和检索相关企业,简化了环境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Karl-Golan Mailer,Jeffrey Vincent.The Handbook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M].Amsterdam:Elsevier Science,.

[2]马中,(美)杜丹德.总量控制与排污权交易[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123-177.

[3]李寿德,黄桐城.初始排污权分配的一个多目标决策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6):41.

[4]刘建辉.排污权交易的中国困境[J].决策,,(1):30.

[5]都日娜.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篇6:网上银行安全架构设计浅析论文

网上银行安全架构设计浅析论文

网上银行(Online Banking),也称为互联网银行(Internet Banking)或网络银行、在线银行。美联储对网上银行的定义是,利用互联网为其产品、服务和信息的业务渠道,向其零售和公司客户提供服务的银行。网上银行的出现给银行业带来一种地域无限、时间无限的经营方式,从而改变了银行业的竞争格局。这种改变使网上银行成为网络经济时代提供金融服务的一种重要手段,引发了一场银行业的革命。

但是,同其他任何行业一样,网络安全风险的阴霾如同网络技术的孪生子,伴随着网络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全面应用而全面笼罩在金融行业各个业务角落。尤其是网上银行系统,由于其基础环境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使其和传统银行业务相比会面临更大的技术风险,因此,如何保障网上银行交易系统的安全,关系到整个网上银行的健康发展,安全是网上银行建设中最重要的问题,也是对客户资金安全的根本保障。

信息化为金融行业的业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台支撑。然而,如果信息缺少了安全的保障,那么信息化对于企业来说不是竞争力的提高而是一场灾难,可靠的计算机安全防御系统是金融行业保障网上银行安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一、网上银行应用架构及安全风险分析

1、网上银行业务整体架构

网上银行客户通过互联网登录到银行的门户Web服务器,通过CFCA认证后连接到该行网上银行的Web服务器,同时进行RA的身份认证。随后,客户的请求数据通过加密后传达至网上银行应用(APP)服务器并与银行的核心业务系统主机进行联机,享受全方位的网上金融服务。另一方面,银行网点通过登录网银管理服务器进行客户证书签发、客户信息管理等相关操作,整体应用架构大致可划分为用户接入层、应用前置层和系统数据层(见图1)。

2、网上银行安全需求分析

(1)用户接入层。该层主要完成网上银行客户接入和访问需求,主要包括企业Web服务器和网银Web服务器,由于网银Web服务器直接暴露于互联网上,经常成为互联网基于Web攻击的首要对象,因此,Web服务器前不仅要通过防火墙实现基于网络层或传输层的访问控制,通过部署IPS实现深度安全检测,还需要通过SSL安全网关实现数据加密的接入。此外,还需额外部署流量清洗设备实现DDOS攻击防御,以期打造网银第一道坚固防线。

(2)应用前置层。该层主要完成网银系统的相关业务操作,主要包括网银APP服务器、网银前置、网银管理服务器等。网银APP服务器提供网银系统的业务逻辑,包括会话管理、提交后台处理以及向Web服务器提交应答页面等;网银前置(或ESB系统)负责将APP服务器提交的业务请求经过协议处理、数据格式转换或加密后转交到综合业务系统的主机进行处理;网银管理服务器实现网银用户管理功能(如开户、注销、证书下载、密码修改等)。对其要求主要是保障服务高可用性与网络访问安全性。因而有针对的`部署服务器负载分担设备可实现业务流量在多台服务器间的均匀分配,从而提升业务的响应速度和服务高可用性。在访问安全方面,可以通过异构的防火墙系统进行访问权限控制,通过漏洞扫描设备实现整体的主机安全性能加固。

(3)系统数据层。该层主要完成网银和综合业务系统的数据交互,主要包括网银数据库(DB)服务器和综合业务系统主机。网银DB服务器的主要作用是保存、共享各种及时业务数据(如客户支付金额)和静态数据(如利率表),支持业务信息系统的运作,对登录客户进行合法性检查。

综合业务系统主要完成网银的账务处理、客户数据及密码的存放等。这个区域的显著特点是要保障数据的高速交互能力和高可用性,应该相对弱化安全设备的部署而加强服务器以及磁盘阵列的冗余操作。主要通过异构防火墙设备进行区域间的访问策略控制。

二、网上银行安全架构及典型拓扑分析

1、网上银行安全整体架构

前文从网银业务的角度分析了网银系统中各类服务器的网络安全需求,将整体的网银业务划分为三个安全需求层次,各安全层以防火墙作为区域安全边界。为提高网银的整体安全性,各区域边界防火墙最好采用不同厂家的产品,由此在整体布局上形成了多层异构防火墙的安全架构(见图2)。

网上银行用户数据通过SSL加密再经过流量清洗和IDS/IPS检测,到达网银Web服务器,Web服务器提供网银的登录界面和操作环境,网银APP服务器发起业务逻辑,根据用户交易请求获取相关数据,完成网银交易。合理的安全架构设计使得数据流向清晰可控,各类安全技术手段有机结合,有效地保障了网上银行的信息安全。

用户接入区

安全区集中管理系统数据核心审计工具日志分析内部防火墙网银APP、验签、网银应用前置漏洞扫描工具应用负载分担外部防火墙数据中心内网网银Web服务器SSL卸载非军事区SSL加密网上银行用户流量清洗链路负载分担CFCA互联网2、网上银行分区的典型拓扑各商业银行由于自身业务系统的差异,网银系统安全架构会有不同的设计,但基本的技术构成类似,各部分的功能也相似。图3是较为典型的商业银行网银分区拓扑设计。

(1)系统高可用性设计。网上银行是一个实时在线的系统,因此要着重考虑系统的高可用性设计。

负载均衡设备、防火墙等网络设备采用双机设计,并在对等设备之间启用热备份协议,以实现设备之间的热备切换。设备之间均采用双路由链接,以保障设备之间的路由互相备份,实现高可用设计。

SSL安全网关、IPS入侵防御等网络安全设备采用双机双路设计,由负载均衡设备进行Web服务器探测,检测到故障时切换到另外一路。

网银Web服务器采用双机设计,对等双机之间采用专用HA,主机和网络设备链接均采用双路由链路互相备份。同时,配置链路负载均衡设备可以实现两个链路自动负载均衡和动态DNS解析。由运营商1的互联网用户发起的访问自动访问银行端运营商1的接口IP地址,并自动从运营商1的线路返回。当其中一条互联网线路中断后,所有用户访问的流量和返回的流量均走一条链路。

(2)系统安全性设计。外部互联网和DMZ区接入互联网直接面对各种攻击,对系统安全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进行整体安全架构设计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系统对安全方面的特殊要求。一般来说,在网络安全方面有如下要求:①网银Web服务器和外部互联网间用防火墙进行隔离,网银Web只能访问位于DMZ停火区的服务,并在该防火墙上只接受443端口的HTTPS访问。前置系统主机只接受网银Web的特殊端口调用,防火墙全部拒绝其他访问。②所有的HTTPS访问由SSL安全网关认证客户身份,并建立SSL安全通道,实现通信安全。SSL安全网关双臂链接,确保外部密文、内部才有明文。③SSL安全网关将解密的请求提交给IPS入侵防御服务器,检测各类攻击,阻断恶意通信。IPS入侵防御采用双臂链接方式。④内网防火墙与外网防火墙实现异构。

篇7:基于B/S结构的矿产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基于B/S结构的矿产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本文结合我国矿产资源管理的实际情况,探讨在矿产资源管理领域采用基于B/S结构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并提出其设计思路和解决方案.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中国矿业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A MINING MAGAZINE 年,卷(期): 15(7) 分类号:P963 关键词:B/S结构   矿产   资源  

篇8:丰满水电站进水口分层取水结构设备布置设计论文

丰满水电站进水口分层取水结构设备布置设计论文

1概 述

丰满水电站是我国第一个因病坝,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全面治理重建的工程项目。工程位于吉林省境内第二松花江干流上的丰满峡谷口,距吉林市16 km.新建工程为一等大(Ⅰ)型,开发任务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城市及工业供水、养殖和旅游等综合效益,新建电站共安装6台机组,总装机容量1 200 MW.

2进水口分层取水金属结构

设备布置进水口分层取水采用单管单机布置,6台机共设置6个引水管道。在每个进水口沿水流方向各设置1道叠梁闸门、拦污栅、检修闸门和快速闸门。

近年来,随着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降低下泄低温水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进水口分层取水方式正逐渐被采用。丰满重建工程是我国北方第1座进水口利用叠梁闸门实现分层取水措施的大型水电站,进水口分层取水设置在大坝右岸。国内已建的分层取水进水口布置,通常为沿水流方向由上游至下游依次布置为拦污栅、叠梁闸门、检修闸门及快速闸门。由于该工程地处东北严寒地区,冬季时间长达5个月之久,并且极端气温可达到-42.5 ℃,进水口处冬季有冰盖形成,厚度约1.5 m左右,并且水位变化幅度较大,这样,拦污栅布置在最前端处于校核洪水位之上,冬季会由于冰盖上下位置的变化而被破坏,为保证拦污栅冬季的正常运行,解决冰冻问题,进行了多方案的比较,但由于拦污栅栅体前后为动态水流,采用除冰方式来解决冰冻问题的方案并不十分可靠,且投资较大。为此,该工程采用拦污栅后置于叠梁闸门方案,解决了拦污栅冰冻问题。

3叠梁闸门及其启闭设备

叠梁闸门为分层取水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之一,运行期间随库水位的变化,可通过增加或减少叠梁门数量达到控制下泄水温的目的。在每个进水口前端布置3孔叠梁门,共设置叠梁闸门18孔18扇,为避免叠梁闸门的检修、维护及损坏对工程正常运行的影响,另设置一扇备用叠梁闸门。每扇叠梁闸门分9节,单节高度3 m,共171节叠梁闸门。叠梁闸门的功用要求其门顶过水,闸门会出现振动现象,加上机组出现事故,快速闸门的突然关闭对闸门产生反向水锤压力。因此,其结构设计不同于其他闸门,通过多方案比较人工计算及模型试验,闸门结构型式门顶部为流线型的平面滑动式。闸门孔口尺寸为7.0 m×27.0 m(宽×高,下同)。按4 m水头差设计计算,其下节闸门作用在220.00 m高程的底槛上,闸门检修平台高程为269.50 m.闸门为焊接结构,主体结构材料根据其工作环境温度、操作条件及设计工况选为Q345B,主横梁采用工字型实腹等截面焊接结构,为防止梁格内积累污物,造成闸门结构破坏,面板布置在上游侧,闸门主支承采用复合滑道支承兼做侧止水,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及较高的耐磨性,可以大大减小启闭力,降低启闭机容量,节省了工程投资。

闸门的操作方式为动水启闭。为减小坝面的布置宽度,节约工程投资,选用与拦污栅共用的2×400 kN双向门式启闭机配抓梁来操作。双向门机的容量及轨上扬程由拦污栅确定,总扬程由叠梁闸门操作要求确定,可分别携带2套抓梁1套起重吊具及清污抓斗,用于进水口叠梁闸门的启闭、拦污栅的启闭及栅前的清污。启闭机现地操作,门机由小车机构(包括起升机构及小车行走机构)、机房、清污抓斗、大车行走机构、门架、走梯、电缆卷筒、夹轨器、风速仪及电气组成。启闭机上设有带数码显示仪表的高度限制器、过负荷装置、风速仪等安全措施。 门机轨道安装在269.50 m高程坝面上,叠梁闸门的检修与维护也在此坝面上进行,叠梁闸门冬季无运行要求时置于门库内。

4拦污栅及其启闭设备

为有效地拦截污物,保证机组有效出力,在叠梁门的下游侧设一道潜孔直立式活动拦污栅,每个进水口设3孔3扇,共设置拦污栅18孔18扇。

拦污栅孔口尺寸为8.0 m×11.2 m,设计水头差为4 m,底槛高程为222.00 m,其检修维护及清污平台高程为269.5 m.拦污栅结构设计为框架直立式板梁焊接结构,结构按国家运输单元划分标准沿高度方向设计成7节制造运输,节间采用销轴配合连接板活动连接,在工地组装。以利于提栅清污时装卸方便和检修维护,拦污栅正反向均设有铸钢滑块,侧面设有钢滑块导向。

通过对原丰满库区污物情况的调查了解,原电站进水口处污物很少,近些年来未对机组发电运行产生实质性影响。但是考虑洪水时期库区存在污物堆积情况,为安全起见,在分层取水口双向门机上设置了清污抓斗,以便清除拦污栅前至叠梁门之间水面上堆积的污物。

选用与叠梁门共用的启闭容量为2×400 kN双向门机配自动抓梁进行操作,采用提栅人工及辅以清污抓斗联合清污。门机轨道安装在269.50m高程坝顶上,拦污栅的清污、检修与维护也在此坝顶处进行。

5检修闸门及其启闭设备

在拦污栅的下游侧设一道平面滑动检修闸门及与其相应的埋件,依据闸门的使用频率,6孔可配置1扇检修闸门,用于快速闸门及其埋件检修时挡水。检修闸门孔口尺寸为8.0 m×11.2 m,其底板高程为222.00 m,按正常蓄水位设计,取系列水头为45 m.检修闸门为焊接结构,主体材料根据其工作环境温度、操作条件及荷载工况设计为Q345B,主横梁采用工字型实腹等截面焊接结构,为降低启闭机容量,节约工程投资,主滑道选用摩擦系数低,抗压强度高的钢基铜塑复合材料。门叶结构按国家运输单元划分标准沿高度方向设计成4节设计、制造、运输。在现场焊接连成2节,节间采用销轴配合连接板活动连接。

闸门的'操作条件为静水启闭,考虑进水口流速较小,采用节间充水平压方式,进行充水平压,当闸门前后水位差达到预先设计值时静水启门,不工作时存放在门库内,结合快速闸门启闭设备的安装与检修选用2×1 250 kN双向门式启闭机配液压抓梁来操作。门机轨道安装在269.50 m高程坝面上,闸门的检修与维护也在此坝面上进行。

6快速闸门及其启闭设备

在检修闸门的下游侧设一道平面快速闸门及与其相应的埋件,共设6孔6扇快速闸门,在机组和引水隧洞发生事故时可起到快速保护作用。快速闸门门型选择:经比较,快速闸门采用上游止水,定轮支承时,闸门不仅自重较重,而且还要另需加配重,采用下游止水,滑道支承时,闸门自重较轻,可利用水柱下门,而且不需另加配重,且对水工结构有利。经综合比较,快速闸门采用滑动式支承较经济合理,水工布置结构紧凑。闸门平时停在喇叭口上游孔口以上约1.0 m左右。快速闸门按正常蓄水位263.50 m设计,其底板高程为222.00 m,闸门孔口尺寸为8.0 m×9.6 m,设计水头为45 m,闸门为焊接结构,主体材料根据其操作条件荷载工况及其工作环境温度设计为Q345B.门叶主横梁为焊接组合工字梁,纵隔板为实腹T型焊接结构,主横梁采用工字型实腹等截面焊接结构,为降低启闭机容量,节约工程投资,主滑道选用抗压强度高、减摩系数低的钢基铜塑复合材料。门叶结构和吊耳结构按国家运输单元划分标准沿高度方向设计成4节设计、制造、运输,在现场采用连接板焊接成整节,闸门的检修与维护设置在241.36 m高程的平台上。

闸门的操作方式为利用水柱动水闭门,充水阀充水平压静水启门。经布置和计算,为保证闸门能快速闭门,启闭设备采用液压启闭机配拉杆操作安全可靠,并便于远程控制。每扇快速闸门各由1台5 000 kN/3 200 kN(持住力/启门力)液压启闭机配拉杆操作,采用一机一泵站布置,为了使坝面整洁、美观,临时交通方便,将泵站布置在坝面269.50 m高程以下的266.00 m高程的平台上。启闭机能在中控室远控或机旁盘及现地手动操作。

每扇快速工作闸门的控制不仅具备现地、远方“手动”和“自动”控制功能,还具备对快速工作闸门的启闭控制、液压泵站的自动启停、工作泵与备用泵切换等的控制,并能够对启闭过程中各种工况参数自动监测、显示以及对各种故障状态进行声光报警,“自动”工作模式下的控制系统还能对故障实施必要的处理。泵站内设有足够的照明设备。液压启闭机吊点型式为单吊点,工作行程10.3 m,最大行程10.5 m,液压启闭机的安装与检修利用QMS-2×1 250 kN双向门机来操作。

7结 语

丰满重建工程进水口分层取水金属结构设备布置设计,成功解决了寒冷地区拦污栅冬季运行防冰冻问题,节省了大量资金。各闸门及其启闭设备选型合理,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叠梁闸门操作运行灵活可靠,满足了下泄水温的要求,保证了下游生态平衡,成果具有创新性,可在同类工程项目中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篇9: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

引言

目前,旅游业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兴的支柱产业,随着旅游的大众化、经济化和曰常化的发展,人们对旅行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旅行社想要取得长远的生存和发展,就要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和质量。与传统的手工办公相比较,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旅行社的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并且对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提升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作用。因此,对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研究显然是非常重要的。

一、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一)首先是进行软件开发的经济可行性的分析。

对于经济价值的软件开发其开发成本的高低可能会影响到成本效益的评估及发展的执行与否,原系统收入会增加原因是增加了利率的使用,开发的新系统也是如此,收入不会减少,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积极地开发新的软件,降低开发成本,目前经济上的优势是与先关类软件开发相比起来最为重要的一面。此次设计的软件系统涉及到—台服务器,在目前市场上主流服务器就完全可以达到使用要求,再加上辅助的网络设备,这项系统得运行费用就可以保证到很低,所以在经济使用上存在一定的优势的。

篇10:石油工程计量管理信息系统设计论文

摘要:石油工程计量管理信息系统是针对工程板块计量管理需要设计开发的综合管理软件,遵循灵活性、易用性、通用性、安全性的设计原则,规范了主要业务流程和基础数据管理方法,开发了9大功能模块及62个子模块,具有信息的提示预警、资料快速查询下载、可视化图表自动生成、丰富的分析统计等功能。通过多家石油工程公司的应用表明:实现了计量工作流程、计量技术规范、计量数据信息的统一化管理和网络共享,并建立了石油工程计量管理数据库。

关键词:石油工程计量管理信息系统架构设计集群式部署功能模块信息预警

1石油工程板块计量管理需求分析

1.1石油工程板块计量管理难点

1)专业跨度大、施工队伍分布广,现场计量管理难度大。中国石化集团石油工程公司的业务领域涵盖地球物理、钻完井、测录井井下特种作业、海洋石油工程、油田综合服务、工程建设设计与施工等。施工队伍分布在国内560多个勘探区和海外38个国家,专业类型多、跨度大,市场分布广、队伍流动性强,计量器具种类和数量多,且调动频繁。加之大量智能化的仪器仪表在施工现场的使用,很多石油专用计量器具的量值传递[6]和量值溯源能力存在空白。因此,石油工程板块的现场计量管理工作难度非常大。2)基层计量管理工作效率低。工程板块的基层计量管理人员配备不足,多数都是兼岗,而且缺乏专业计量知识。目前,基层计量管理中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多是依靠手工台账或简单的电子表格形式,计量管理部门需要用大量的时间处理各种报表,采集到的信息很难做到规范、准确和及时,且无法提供信息查询,信息的可靠性更是无法保证。3)计量基础数据管理不规范。计量数据来源于被测对象的计量检测,经采集、分析处理、报表和反馈等环节,直到数据输出,报告到有关部门。计量数据管理就是对这些环节的管理,而这些环节的关键就是基础数据管理,也称“数据中的数据”[7]。长期以来,由于专业和管理制度的差异,工程板块各单位计量基础数据存在定义不规范、数据标准不统一、格式千差万别等问题。这些都使得数据在出具、统计、传递、使用、反馈等环节难以快速流转,更无法实现数据共享。

篇11:石油工程计量管理信息系统设计论文

1)建设目标。建立既能在整个板块内通用,又可在细分专业扩展的计量管理信息系统,达到计量工作流程信息化、计量数据统一共享化、计量人员操作简单化。2)建设范围。覆盖石油工程公司所有管理单位的计量管理层级。

1.3需求分析

石油工程公司按照管理层级划分,包括:石油工程公司总部、地区(专业化)公司(局级)、二级管理单位(处级)、基层计量管理单位等四个大的层级,各层级根据单位设置的不同又分为若干个小的层级。根据管理职责和实际工作需要.

篇12:石油工程计量管理信息系统设计论文

2.1系统设计原则

1)灵活性。采用自主研发的可复用柔性构件的软件技术开发平台,系统主界面、系统管理模板等均可灵活配置,适用于企业机构等的动态重组,针对流程的转变可以及时地调整,不需要重复开发。2)易用性。具有良好的操作界面,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使普通操作人员可迅速掌握并熟练操作系统,满足了石油工程公司基层计量管理人员的使用需要。3)通用性。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要覆盖石油工程各级计量管理层主要管理业务,管理流程设计既要符合通用业务流程需要,又要支持用户对于表单、窗体、报表等的自定义。4)安全性和容错性。保证数据安全一致,可靠性高。提供防篡改、备份和恢复功能,防止SQL注入攻击;提供详细的系统操作日志、Web服务软件日志、系统操作管理后台日志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建立基于角色的权限分配机制,提供运行状态的监控手段。支持系统主机、操作系统、网络、数据库长期平稳运行。5)可扩展性。支持多个层面的可扩展性,能够实现快速开发、重组、业务参数配置、业务功能二次开发等,使得系统可以支持企业未来不断优化升级的管理需求。6)开放性。具有标准的外部接口集成机制,依据标准的数据传输协议和数据格式,方便与外部系统集成共享,实现企业内数据有效联通,避免信息孤岛问题发生。7)先进性。系统的设计开发应遵循标准化、模块化、组态化,并具有前瞻性[3],保证系统有良好的升级和功能扩充能力,能适应计量业务的变化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并能保证系统较低的维护成本。

2.2系统架构设计

系统采用基于MVC(modelviewcontroller)框架的J2EE技术设计开发,系统架构为解耦合的三层架构,使用标准的JSON(javascriptobjectnotation)及XML(eXtensiblemarkuplanguage)数据包格式交互数据,应用主流数据库Oracle和J2EE(java2platformenterpriseedition)中间件以及HTML5(hypertextmark-uplanguage)技术,并在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易用性、可扩展性等方面进行了强化设计。

2.3系统部署方式设计

针对石油工程板块施工范围广、计量管理业务量大的特点,系统部署在多台物理服务器和Web服务器上形成集群式应用,以此来提高并发能力,增加吞吐量,提高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增加了服务的可用性。

2.4管理业务标准化设计

以Q/SH0100.1—2013《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计量管理与考核规范》[7]和《石油工程计量管理办法》的要求为依据,设计了计量人员取证管理、器具检定管理等6大通用业务流程及20个关键性节点的信息化管理方案,实现了管理流程的统一化和信息化;建立了2个包括21类基础数据的石油工程专业数据字典集,实现了数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及数据共享;设计了计量标准化管理通用角色权限,共4大层级8组,并支持个性化角色权限扩展,实现了管理业务通用、功能个性配置,充分满足了各单位的不同需求。

3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开发

石油工程计量管理信息系统是针对工程板块计量管理需要设计开发的综合管理软件,包括法规体系文件管理、计量人员管理、计量器具管理、计量标准管理、实验室管理、交流中心、通知管理、权限管理、基础数据管理等9大功能模块62个子模块。

3.1首页页面结构及主要功能

系统首页页面由登录入口、通知公告、政策法规查询、交流中心、下载服务、系统帮助、计量业务相关机构的快速导览等模块构成。主要功能包括:通知公告的快速浏览;法规体系文件的快速模糊查询、浏览、下载;交流中心的发帖信息、更新浏览;使用工具、操作手册下载服务;国家计量局、各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等30个计量相关机构的快速访问入口。

3.2法规体系文件管理模块主要功能

分类、分级管理国家法律法规、集团公司计量文档、单位管理文档;提供文档的上传、浏览、更新、检索和下载等功能。

3.3计量人员管理模块主要功能

计量人员信息管理包括:录入、查询、证书查看、修改、删除、导出Excel,台账数据模板的下载等;计量人员证书管理,证书到期和超期提示和预警;年度培训计划的一键生成、编辑、查询、导出Excel等;人员按职称、岗位等可视化图表汇总展示。

3.4计量器具管理模块主要功能

计量器具按照通用和石油专用计量器具[8]分别建立台账,实现台账信息的分类、分级、分项管理、维护、编辑、统计、查询、导出等;计量器具年度、月度检定计划的一键生成、编辑、查询、导出等;器具分类统计的可视化图表展示;计量器具配备率、受检率/周检率、周检合格率的实时和阶段统计汇总,待检信息的提示等;计量器具检定证书信息到期、超期提示和预警、功能限用器具提示等;计量器具的检定、维修、更新改造、报废等动态信息记录及查询等。

3.5计量标准管理模块主要功能

计量标准台账建档管理,包括计量标准器具、主要配套设备、计量标准考核授权及开展的检定项目等信息的录入、查询、更新、导出等;计量标准考核申请相关资料的自动生成、自主编辑等;计量标准考核申请、审批、上报等流程运行;标准考核(复审)信息的提示与预警;台账信息的汇总分析的可视化图表展示。

3.6实验室计量管理模块主要功能

实验室台账信息建档管理,包括实验室人员、仪器设备、检测能力、证书等数据的录入、查询、更新、导出等;实验室评审/复审申请资料的'自动生成、自主编辑等;实验室评审/复审流程的线上审批等实验室证书复审信息的提示与预警;实验室台账信息汇总分析及可视化图表展示等。

3.7基础数据管理模块主要功能

基础数据管理包括:计量管理网络图查询、编辑、更新、上传;各类基础数据字典的查询、添加、编辑、导出;通用字典数据的编辑、添加、导出;机构变动时各类台账数据的批量调拨。

3.8权限管理模块主要功能

权限管理包括:组织机构信息建档和维护;在组织机构框架下系统用户的查询、添加、修改、删除、密码维护、导出等;用户角色的查询、添加、删除等;系统模块功能权限字段;用户或角色可操作性权限维护等。

4应用情况

自2017年4月起,该系统先后在石油工程公司所有管理单位全面上线运行。目前系统用户总数1039个。管理器具达2100种共59162件、人员信息1543人共46000个数据项、计量标准信息123条共14000个数据项、实验室信息36条共8700个数据项。系统的成功应用健全了石油工程公司的计量管理网络,带来了石油工程公司计量管理模式的变革,实现了计量信息管理的规范化和网络化,使计量管理工作效率和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得到显著提高。1)以文件管理为例。以往从工程公司总部行文经逐级下发,至少需要20多天时间,而且还不能保证覆盖到所有目标用户,且文件在流转过程中还会存在人为的解读误差。系统建成之后,文件通过网络发布,利用系统的通知管理功能可以定时、定点(目标用户)发布,用户可通过消息提示及时接收信息,系统自动记录用户浏览情况,用户还可通过交流模块进行线上交流。对于总部计量主管来说,文件从顶层发布到末端用户最快只需要十几分钟就可以获得反馈。2)以计量器具管理为例。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公司共有计量器具5600余件、1200余种,每年计量器具管理的工作量及难度非常大。仅器具检定计划就至少需要经过15个环节,器具送检过程又需要经过层层审批,最后的送检结果再逐级上报,业务流转十分缓慢。器具检定情况定期统计汇总工作量大、易疏漏,而器具超检期服役会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缩短器具使用寿命,增加工程事故的发生风险。计量系统上线之后,器具检定计划、器具送检单据根据台账生成,器具送检流程线上审批,汇总、统计也是一键生成,环节简化、数据准确,上级管理层可以实时查看器具台账、检定计划、送检运行情况、检定结果等,信息无需层层上报,管理可以从顶层直接到基层,系统具有数据的分类统计和可视化图表展示功能。系统可根据台账生成器具检定情况的提示和预警,以便管理控制,根据工期及时送检或安排调换。系统在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公司上线运行一年多,避免了800余件器具超检期服役,延长了100余件器具的使用寿命、至少规避了5起工程施工事故的发生,保证了施工质量,提高了顾客满意度。系统上线以来,经过一年多的运行,用户普遍反映该系统设计先进、运行平稳、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可扩展性、适应性、安全性强,没有出现过宕机及数据丢失现象,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5结束语

石油工程计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改变了中石化石油工程公司的计量管理方式,建立了计量人员、计量器具、计量标准、实验室台账,形成了工程公司企业级的信息数据库,实现了石油工程板块计量管理信息的动态管理。解决了工程板块长期存在的计量管理难度大、基层管理工作效率低、基础数据标准不统一的主要技术难题。有效减轻了各层级的工作强度,加快了管理业务处理速度,并且有助于管理层实行关键流程管控,能够有效地节约生产、管理成本,避免工程复杂情况的发生,降低事故的发生率。该系统的应用使工程板块的管理效率明显提升,社会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篇13: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

有关系统设计的硬件和软件以及客户需求和受限,加之技术是否支持兼容等等都需要进行实际的可行性的探讨及分析研究。软件系统对于信息处理的算法需求,开发人员的技术要求以及使用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包括在内。基于此此次系统的设计可以采用Java语言用于系统间的交流,对于WEBMASTER来说,也就是网络的软件使用来说JSP的写作界面应该是随着实际的需要而进行相应的改变。对于一个对反应速度比较高的系统来说,也只有在NSAPI写出的JSP程序才能达到实际要求。SQLServer数据库和其它的像Oracle等比较起来操作更为方便简单,但这并不会影响到以后它的使用功能,因此在数据库这方面将不会遇到过多的难题,所以此系统具备技术的可行性。

(三)系统设计的操作的可行性的分析。

在系统设计完成后,就可以很容易的在用户手里得到使用。大部分网络用户就可通过阅读此系统的使用说明,就可完全掌握如何使用。除此之外此系统的管理员要求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平,由此可见此设计系统具备操作可行性。通过以上三点的可行性的研究分析,可以得出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对旅游公司是必须的,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可确定此次对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绝对可行。

二、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一)系统总体设计模块

本文对当前国内外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经了研究,本系统在系统功能、数据库设计以及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和改进,并加入了Flash功能。旅游信息数据库的设计根据系统功能实现的设计原则进行了调整,系统在设计中始终坚持“政府统筹管理,景区自助开发”的基本原则。本系统的设计采用的是最新技术,前台的设计采用的是Java语言、Struts2,旅游管理信息数据库设计选用的是SQLServer,前台和数据库相结合从而推动了该系统的实现。前台选用Java语言的优势在于,该项技术自开发使用以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且在多种领域已经得到了应用和认可,目前Java技术也曰臻成熟,使用起来比较方便。Java语言具有面向对象、跨平台以及多线程三个特性,是该技术作为网络应用开发设计首先工具的前提条件。Struts2属于一种全新型的MVC框架,它的发展是建立在WebWork基础之上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再加上Struts2集中了Strutsl和WebWork的优点,故而Struts2是一种值得信赖的框架。SQLServer2005数据库采用的C/S模式,该数据库的实际操作比较简单,功能比较强大,并且界面友好,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目前受到了广大企业的青睐。

本系统的模块总共被分为五个部分,即:客户接待管理模块、客户信息管理模块、客户组团模块管理、旅游资源模块管理、统计管理模块。从表面上来看,每个模块是相互独立的;但是从对书库库的访问的角度来看,每个模块之间又是紧密相连的,因为在每个功能模块访问的都是同一个数据库,而被访问的.表是不相同的。

(二)数据库的设计

1、数据库设计的简述。数据库是旅游管理信息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前台应用程序正常运行强有力的后盾。数据库的创建对该系统的工作质量和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选取SQLServer2005数据的优势有:⑴数据资源能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SQLServer2005除了为业务处理和分析应用程序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数据平台之外,还具有一个嵌入功能的接口,这就意味着数据库能够对数据的潜在价值进行挖掘;(2)可易编程,CLR集合有效的解决了编程的难度和输入代码时可能造成的内存泄露问题;(3)数据库包含非常清晰的安全模型、对象和权限;(4)SQLServer2005为系统设计开发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易化的开发环境和自动化管理工具,让数据库的开发设计更具有实用价值和经济效益。数据库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库的创建和技术的应用两个部分,数据库的设计属于整个系统设计的核心技术部分。应用环境的构造主要是为了满足用户的信息和处理要求,这也是整个系统开发的重点研究方向。

2、数据的分析。数据的分析指的是通过分析和分类两种方式来完成所有信息的获取,能够实现模型和数据库结构的直接转换。数据分析的过程是和逻辑和物理结构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应用程序所需要使用的信息进行确定、编制、组织和筛选。

信息建模技术对信息的定义是通过实体、关系和属性这三种基本对象来完成的。其中,实体代表的是使用和维护相关特性的几何体;实体的特性或者特征就是属性;关系指的是实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关系构建了模型。

三、系统的实现

(一)主界面的实现

此次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结构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左面一部分是用来展现出这个系统当中涉及到的所有模块以及模块的功能,右面则是将左面模块的相关信息显示出来。

(二)各个设计模块功能的实现

1、资源管理部。在系统用户登录之后,系统将会让旅游资源的管理人员添加第一个地理信息,。当再一次登录的时候就会看到酒店、餐厅以及娱乐等很多方面的信息,为了方便使用,在系统的最后一行有一个可以创建地理覆盖的范围代码,点击创建系统就会自动跳转到创建范围的页面当中去,选择要求的地址代码信息,然后再单击功能按钮,选择一个喜欢的的酒店,在点击想去的餐馆这样你就看到了你想要吃的东西和所在地,之后还可以选择娱乐地点,点击娱乐系统就跳转到娱乐区,向你展现各种娱乐活动,并给你指出到达娱乐场所的具体路线。

2、接待部的实现目标。在旅客进行旅行时设定一个固定的线路,这样客户在旅行时就会有突出的关注,同时也设定了旅客的大致旅游范围,要想更好的完成接待任务,可以与旅行社达成联系,选择合适的旅行社带领客户进行旅游,当然这一项是游客自由选择的,客户根据自己的自身需求选择是否跟队,在导游带领游客进入酒店旅馆的时候,导游也需要使用此系统对游客进行登记,不是数量上的登记,而是游客的具体信息的登记,比如说名字、旅游路线等,这样有助于保证游客的安全。

3、团体部要实现的目标。用户登录以后,此系统就可以看作信息管理团队,其中包括一个领导者、导游以及有关运输集团的订单旅游时间的分配及统计,系统在设置起两天后,具体的旅游信息就发送到了各客户手中,最后一次构建的团队记录包括系统控制用户的数量、对有关信息的投诉数量,导游带领游客完成的信息表也可以通过系统査到,包含有关旅游信息的査询、修改等内容,一些旅行社配置的高级管理人员可以提供更好的数据库信息,比如说用户可以通过系统看到很多其它用户的反馈、投诉及意见表等,有的还存在有关领导者的投诉数量,旅行社员工的工作绩效、奖罚制度,根据这些信息可以制造出一个将客户与销售部门结合在一起的分析图表。

结语:总而言之,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灵活性、可维护性以及跨平台性。该系统的应用既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又能够满足旅行社的需求,该系统的设计为游客和旅行社带来便利,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研究意义。

篇14:污水处理系统架构设计分析论文

污水处理系统架构设计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PLC工业网络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架构设计,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结构框架、系统选型、传输系统及使用协议,该方案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性价比高,对相关工程项目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PROFIBUS;PLC;工业以太网;污水处理系统

1PLC控制系统在污水处理中的优势

我国是个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为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而且我国的水资源在时空和地域上分布不均匀,更加重了缺水的实际情况。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的加速,水资源的需求缺口也日益增大。在这样的背景下,污水处理行业成为我国非常重要的绿色产业。目前污水处理厂分为大、中、小三种规模:日处理量大于10万m3为大型处理厂,1-10万m3为中型污水处理厂,小于1万m3的为小型污水处理厂。近年来,大型污水处理厂建设数量相对减少,而中小型污水厂则越来越多。如何搞好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特别是小型污水厂,是近几年许多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比较关注的问题。随着全球水资源供应的紧张和对自动化要求的增加,我国的污水处理厂必然是向着高度自动化和无人职守的方向发展。PLC控制为主导的控制方式始终处于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的主战场,为各种各样的自动化控制设备提供了非常可靠的控制应用。其主要原因,在于它能够为自动化控制应用提供安全可靠和比较完善的解决方案,适合于当前污水处理厂对自动化的需要。本文主要针对小型污水处理系统提出架构设计。

2基于PLC的污水处理系统总体框架及选型

本系统设计考虑到小型污水处理厂地理位置相对较为集中,对数据传输可靠性及实时性要求高,不需要频繁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降低后期运行成本,系统使用工业网络结构,采用有线信息传输方式,确保在各类恶劣自然环境及工业环境下可靠地将数据及时传输,总体结构分为控制中心(包括上位机和PLC)和现场通信模块(包括各类传感器和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两级。在PLC的选型上,综合考虑控制中心采用中国汇川公司的AM610PLC作为主机,系统功能上除包含正常分断、短路、过载、隔离等功能外,还包含触摸屏、PLC、变频器、PROFIBUS-DP通讯模块、工业以太网通讯模块、接触器、继电器、中间继电器、DC24V稳压源等;现场通信模块采用汇川AM600-RTU-DP,还包含PLC模拟量输入、PLC模拟量输出、各类传感器、现场控制器等模块。

3工业网络设计

该系统的'PLC网络采用两种网络混合搭配组建,一种采用以太网通信,用在控制中心,鉴于控制中心各类信号较多,又要和上位机及组态软件通信,各类传输协议较多,以太网能够很好地完成各类通信,且控制中心一般室内环境较好,工业干扰较少,系统设备相对集中,以太网传输距离和网速均能满足使用要求且成本较低,可以实现优良的性价比。本系统中的上位机和AM610的通信以及触摸屏IT5104E-J和AM610的通信均使用以太网。第二种采用Profibus通信,用于现场控制,现场工况复杂,干扰源多,鉴于Profibus通信技术已在各类现场控制中得到验证,传输距离远,信号稳定可靠,抗干扰性强。AM610,变频器,AM600-RTU-DP上均包含Profibus接口,组建网络非常方便,各类现场传感器,阀门控制信号都可以连入输入输出模块,AM600-RTU-DP与控制中心AM610双向通信,AM600-RTU-DP将现场信号传递给AM610,AM610将指令下达给AM600-RTU-DP。系统总体架构图如图1所示。此系统的优点是充分考虑了现场工况,确保了系统通信的可靠性和实时性,性价比高,并能抵抗一定程度的外部恶劣环境。该系统综合使用了传感器、PLC、组态技术及工业网络通信。特点是自动化程度高,系统集成度高;可以实现大量智能化站点集成,兼容市场主流的各家仪表,易于实现。

4结束语

本系统设计的PLC网络,通过Profibus实现远程模块AM600-RTU-DP与控制中心AM610对现场设备采集及控制,上位机与触摸屏通过以太网实现与AM610的通信系统,可靠性高,能抵抗恶劣的自然环境,系统兼容性好,各类厂家的传感器都可以使用,而且后期维护工作量小,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钊.污水处理控制系统中PLC的应用[J].自动化应用,2018(04).

[2]杨锦春.基于PLC的污水处理控制系统设计[J].智库时代,2017(17).

[3]王新颖,杨华峰.我市污水处理自动化控制系统展望―――基于PLC控制与触摸屏的应用[J].北方环境,2011(03).

通信核心网NFV的部署策略探究论文

毕业论文总结内容

计算机毕业设计论文

程序开发中异常的理解及处理异常论文

国企人事管理强化思路论文

微课下高校计算机教学应用论文

Java开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浅谈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设计的论文

物理学科教学论文

果树栽培技术的发展及新思路论文

基于分层结构的管理信息系统架构设计探究论文
《基于分层结构的管理信息系统架构设计探究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基于分层结构的管理信息系统架构设计探究论文(精选14篇)】相关文章:

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优化设计研究论文2023-08-28

实施网络化作文教学论文2023-09-09

复杂网络理论下计算机网络拓扑研究论文2022-04-29

计算机教学应用论文2022-04-30

财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与策略探讨论文2022-05-26

新过滤技术在剩余氨水除油中的应用2023-03-31

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思考论文2023-04-17

高校人事管理业务流程优化论文2023-09-27

广播电视供电系统配置及运维分析论文2023-06-15

教历研究的内涵流程和实现条件教育论文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