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模拟论文(锦集10篇)由网友“月英”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浅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模拟论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浅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模拟论文
中国加入WTO已经,这期间中国对外贸易飞速发展,也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尽管世界各种经济危机不断,详细内容请看下文浅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模拟。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世界各国的交往仍然不断加强与深化。为此,社会对国际经贸人才的需求层次逐年提高,从外贸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报关员到业务经理、涉外律师、商务谈判师等,各种国际经贸职位在高速增长后保持了稳定需求态势。因而,高等教育要适应与时俱进的要求,适应当前的社会合理需求,培养应用型的国际贸易高素质的人才,其中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模拟教学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开设国际贸易实务模拟课,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通过实验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外贸业务知识的.应用能力,真正为社会培养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贵州财经学院开展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模拟实验教学已6年,在这6年的仿真实验教学开展和探索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就,如仿真实验室硬件建设已具规模、教学模拟软件试用和选购工作完成、仿真实验教研室已成立、教学管理组织和制度已确定、仿真教学大纲编写及习题库建设已完成等。但随着我国外贸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复合性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技能操作性和良好的综合素质的外贸人才深受用人单位喜爱,对此给高校提出了更高的人才培养要求,我校国际贸易仿真实验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如何在初具规模的国际贸易仿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如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课程实验转化为专业综合实验、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外贸人才、实验教学和科研结合及创建国际贸易实验教学特色等问题,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篇2:《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论文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过程的学科,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技能,并且培养良好的专业素质。尽管经过几年的教学改革,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不断丰富,但在教学的过程中,实践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讨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目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
以往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通常以理论教学为主,而忽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直接导致学生虽然掌握了理论知识,但一到实践中就会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而用人单位也普遍反映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1.1教材内容注重理论知识,更新滞后
多数高职国际贸易实务教材过于强调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内容的重点集中在理论阐述上,在实际运用方面却很少提及,一般都是通过案例引出概念,概念引出理论,最后再利用理论分析案例。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疲于对大量的概念、理论的记忆和理解,导致多数学生学习时都不主动去思考如何做一笔完整的进出口业务。而有些教材内容则滞后于国际贸易政策,没有随着国际形势而变化,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
1.2缺乏双师型教师
目前,很多高校缺乏既精通国际经贸知识又熟悉进出口业务操作的双师型 教师,因为多数主讲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师是毕业后直接加入到教师队伍的,他们没有外贸实践工作的经历,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过度的依赖于课本,照本宣科,教学内容显得较空洞。
1.3实训
由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技术性和实务操作性较强,所以除了理论教学之外,实践性教学是必不可少的。而很多学校贸易实训的硬件设施薄弱,学生不能体验外贸业务中商品进出口的操作过程。当然,也一些院校购买了国际贸易实训平台软件,但是从使用效果上看不尽如人意,学生在实训前,通常没有做好准备工作,根本不清楚业务流程,很多学生只是当作好玩,实训达不到既定的要求。
2.教学方法
2.1方法传统,单一
很多老师在教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过程中,一般都把教学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讲解和理论的研究上,他们要求学生针对教材当中的知识点,通过做笔记和练习题的模式来进行学习。虽然很多老师上课都会采用多媒体设备,比如使用PPT课,也会列举案例、提问学生和要求学生分组讨论等。但有的教师使用PPT课时,课件不够生动,加上课件承载的内容多,教师不注意与学生互动,只顾自己讲,学生学习会觉得容易疲劳,不能激发出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
2.2全中文教学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具有很强的涉外性和实践性,该课程与英语紧密联系,其中合同条款的磋商与订立、信用证的开立、审核与修改、提单、汇票、商业发票等出口单据的缮制等都要用英文来完成,因此对英语水平有较高要求。如果该课程继续采用全中文的教学模式,将不利于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很难将理论结合实践。
3.考核方式单一
目前,多数高校考核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单一,期末笔试的卷面分数在学期总评成绩的分值比例较高。而通常笔试的考试内容偏重于知识记忆,有的任课教师甚至在考前划重点,缩小复习范围,这种考核方式不能充分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能会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一些误区,认为只要卷面成绩高,就算学好了实务课程,就会忽视加强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实践性训练,这对于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十分不利。
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措施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1.1选择合适的教材
在教材的选择方面,应该尽量选择一些最新版本的高职高专教材,这些教材往往比较注重实践操作,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而针对那些还没来得及纳入到教材内的新出台的政策、法规及规则,则需要任课教师及时通过网络搜集最近资料,并穿插在课堂教学中,作为对教材的补充。
另外,鉴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涉外性特点,有条件的高校可以选择双语教材或英汉对照教材,这样有利于学生加强对专业术语的学习、掌握和应用。
2.加强师资培训,丰富师资队伍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由于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更需要同时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和较高职业技能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高校应鼓励教师在不影响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利用寒暑假或者业余时间到一些外贸企业做兼职,或者挂职锻炼。通过直接参与进出口业务的实际操作,可以使教师更好地将教学内容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同时也可将企业实际案例引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中。另外,高校还可以请企业或有关部门(如海关、货代公司、银行等)的专家来校进行学术交流或作为兼职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操作性强的业务以及最新、最前沿的国际贸易实务方面的信息和动态。
3.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首先,高校应加强校内的实训室建设,购买用于贸易实训所必须的硬件和软件,使学生在实训室中通过贸易实务模拟实验来巩固和深化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通常,实验项目和内容的设计应尽量模拟真实的外贸业务流程,比如可以从商务谈判开始,然后是签订合同、备货、运输、保险、商检、报关、结算,最后是索赔和理赔。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进口商、出 口商、生产商、进出口地的银行、保险公司等角色,来完成一项进出口业务的流程。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仿真的贸易环境中锻炼谈判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处理相关业务的能力。 虽然目前很多高校的正在使用的国际贸易模拟软件可以模拟外贸业务流程和场景,但它毕竟是一个虚拟环境,和外贸公司实际工作仍有很大差距。要真正实现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目标,就应该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后应进行校外实训。因此,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可以选择当地进出口公司、货运代理公司、外贸代理公司等单位作为实践教学的基地。同时,也可以带学生到海关、码头、运输公司等参观学习,使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渗透结合。
2.教学方法多元化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老师应本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原则来组织教学活动。目前,创新的教学方法有很多,教师可以结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特点,结合一些方法展开多元化的教学:
2.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克服传统的教科书式教学方式的最好方法,它可以增加学生对该门课程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讲授该课程时可以采用两种案例展开教学。第一种,每讲完一个知识点,找一个和该知识点相关的经典案例让学生分析。这种案例一般短小精悍,可以根据内容需要灵活使用,在讲解知识点时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同时还能短时间内调节课堂气氛。第二种是综合性案例,这类案例往往涵盖了较多的知识点,一般可以在讲授完某一章或几章内容的基础上,运用这种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让他们积极发言。这样能够综合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模拟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通过设定的外贸人物角色设计案例,把学生引到实务情境,动态、立体地传授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教学中许多难以理解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模拟真实的贸易环境,在不同的情境下,要求学生完成各项任务。比如在运输、保险、信用证环节的讲授中,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布置学生做情境演示,每个小组选定一个合适的案例,小组每一名成员充当一名当事人,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每一小组在进行展示时,其他小组可与之进行互动。通过这种情境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鼓励团队合作,强化专业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业务能力。
3.采用多元化的考核形式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考核要改变一张考卷定成绩的简单模式,应该结合该课程教学方式的改变,考核内容也可作相应增加,除了传统的平时分和期末卷面分之外,还可以增加实训分、案例教学和情景模拟教学中的表现分等。其中平时分主要考察学生的出勤、作业及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实训分则考察学生在实训室里操作国际贸易业务的情况;案例教学和情景模拟教学中的表现分主要考核学生的参与情况和团队合作程度;而期末卷面分则主要考核学生对一些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各项考核内容的比例可根据实际情况作调整。
三、结论
伴随我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发展,社会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不断赋予新的要求。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改革应从如何培养应用型的国际贸易人才出发,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的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要。
篇3: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建设论文
《国际贸易实务》主要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金融、国际运输与保险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的运用,是国际贸易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之一。设置此课程的目的就是要探索并总结国际贸易实践的一般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进一步指导实践。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具有如下特征:一是注重操作性和实践性。学生学习该课程后能从总体上把握进出口业务操作的全过程,并熟练掌握具体操作的细节,具备比较丰富的国际商务知识、风险防范意识和实际业务操作能力。二是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该课程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外语基础和计算机处理能力,并要求掌握国际结算、货币银行学、市场营销学、经济法、保险学、国际物流等领域的相关知识。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在二十世纪初进入我国的高等院校。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内学者开始立足本国国情,积极致力于国际贸易实务本土化研究。[1]新中国成立后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全面恢复,许多大专院校纷纷设立国际贸易专业,一大批国际贸易实务教材相继问世,涉及的对象几乎涵盖国际贸易实践的所有环节。各院校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建设上不断创新,努力尝试双语教学、实践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模式。当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建设要从国际贸易实践的一般规律及其所表现的新特点出发,紧密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层次和对象,同材施教,培养优秀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不能很好地理论联系实际
国际贸易实务在本质上是一门实践科学,该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必须与实践结合。然而,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和其他专业的毕业生相比,除英语能力较强外,其他方面缺乏明显优势。这主要因为当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片面强调理论知识和已有经验,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使授课内容能够以更加形象。生动、丰富的方式得以体现,过分注重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模式,而不是将重点放在教学内容本身的时效性和操作性。教师的讲授从书本到书本,容易与外贸实际业务脱节。
2、教材编纂和选用方面比较混乱,教学内容滞后于实践
目前,开设有国际贸易专业的院校多达数百所,这些院校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材编纂和选用上缺乏差异性和针对性。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院校在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上大同小异,教材不能很好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的教学需要。据统计,截止3月有关国际贸易实务的教材多达300多个版本,这些教材虽名称各异,但在内容和结构体系上差别不明显。[2](各院校之间缺乏充分的交流与合作,不利搞校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此外,由于国际贸易局势变化较快,国际贸易实务教材往往滞后于实践。一般而言,新政策的出台和新理论的出现往往需要较长时间,而其作为教学内容被纳入教材则耗时更久。例如:UCP600于207月1日正式生效,但许多年以前出版的国际贸易实务教材仍然以介绍UCP500条款为主,这类教材由于不能及时更新就会滞后于国际贸易实践,使用这类教材就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
3、实践性教学环节较少,学生动手能力差当前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实践性教学环节普遍较弱,学生缺少体验进出口业务操作
过程的机会,很难全面、系统、规范地掌握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操作技能和操作方法,在审核和修改信用证,填制各种单证,报验报关和防范商业风险等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另一方面,一般外贸用人单位在招聘人员时往往强调具有基本操作经验,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因缺乏实务操作技能,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要求。学生动手能力差对其在外贸行业的就业将产生不利影响。
4、部分专业教师缺乏外贸实践经验
专业教师与实际的外贸业务脱节,不利于实践课内容的教学。部分讲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师是毕业后留校或直接分配到高校,理论知识掌握较好,但是缺乏直接的外贸工作经历,讲授国际贸易实务实践课程时显得力不从心。有的教师甚至讲了多年实务课程却没有机会接触真实的外贸业务环节,也没有见过外贸业务中使用的各种单证。这种从“书本到一书本”,而不是“从实践到书本”的讲授,培养出的学生很难适应外贸实践的需要。
5、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建设具有趋同性和粗放性
贸易理论的研究重点在于国际贸易的原因及其利弊得失,贸易政策的研究重点在于国际贸易的政策措施及政策效果。国内各科研机构和高校之间多年来在贸易理论与政策的研究方面已初步形成较为明确的分工关系,但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建设方面仍存在粗放性和趋同性问题。各高校在实务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分工模糊,研究重点不能突出,缺乏特色。
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建设重点及改革方向
1、把握课程规律,理论联系实际
在国际贸易实务的课程建设中,首先要积极探索理论规律,努力建立一个教学、科研与实践互动的良性循环系统。通过科研和实践获得最新的信息和丰富的感性认识。这些感性认识通过整理分析,上升为理性认识,并在教材中及时地反映出来。此外,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尝试建立校内模拟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
校内模拟实训室
模拟实训是外贸专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训可使学生熟悉外贸实务的具体操作程序,从而增强感性认识并从中进一步了解、巩固和深化已学过的理论、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校内模拟实训室除包括实验台、传真机、业务流程展示板、模拟相关部门办公柜台及全套进出口业务的空白单证等硬件外,还包括软件设施,例如购买专业国际贸易软件或其他EDI软件,在网上模拟传送订单、发票提单等各种单证,对进出日业务中的文件进行数据处理和资料交换,让学生扮演进口商、出口商、生产商。海关、税务、保险公司和银行等角色,熟练掌握进出口的成本核算、询盘、报盘、还盘等各种技巧,体会外贸实务中不同当事人的不同地位、面临的具体工作和互动关系,为将来步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校外实习基地
在课程建设中各高校应发挥企业优势,不断拓展教学空间,积极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并与当地进出口公司、外贸代理公司、货运代理公司和保险公司等单位签订共建协议,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校外实习基地建成后,除定期向基地派遣一定数量的学生进行实习外,还可聘请实习基地经验丰富的外贸、外企人员参加教学培训工作,协助指导教师一起完成学生的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可为其今后的就业提供一定的门路。
2、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在教学模式上,可积极探索双语教学和网络课程教学:双语教学对于学生来说,不仅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必须会运用英语与外商交流和谈判,如果专业英语知识掌握不好,就很难胜任工作。双语教学可以使该专业与国际接轨,有利于提高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熟知国际统一的规则,有利于提升专业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网络课程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表现并实施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总和。它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按照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指导思想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二是实现教学的网络支持环境。国际贸易实务网络课程的设计、构成和运转具有科学性、多样性、系统性和自助性等特征。
在教学方法上,可尝试采用如下方法:现场教学法,即若条件允许,让学生到业务现场去学习相关知识。例如,讲到国际货物运输时,可带学生到码头实地了解货物运输的全过程;讲到报关时,可带学生到海关了解进出口报关的各个环节等。学生通过在现场听、看。做,使一些看起来复杂的专业知识很快就能理解和掌握;模拟教学法,即提供一个仿真的国际商业环境,针对进出口贸易中业务函电的`草拟、商品价格的核算、交易条件的磋商、买卖合同的签订、出口货物的托运订舱、报验通关、信用证的审核与修改、贸易文件制作和审核等主要业务进行专项训练。通过大量的模拟操作练习,学生容易了解和掌握进出口交易的基本流程和主要的操作技能;案例教学法,即教师把经过筛选、组织、编写的国际贸易活动中的典型事实与材料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引导学生深入角色,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在教学中还可聘请外贸企业、海关、银行、商检等部门的专业人员走上讲台,介绍业务实际操作中成功的经验和教训,通过“现身说法”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案例教学可缩短教学情景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是沟通理论与实践,把认知性和感受性学习方式很好地融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
3、注重教材建设,增强区分度
国际贸易实务教材,在内容上要充分体现国际货物买卖的一般规律。教材的内容,要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区别对待。现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已经覆盖了从博士到中专的所有教育层次。国际贸易实务教材要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根据实务教学的不同层次,在内容和结构上均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具体表现在面向本科以下读者的初级入门教材,应体现国际货物贸易最基本的内容,主要是具体的业务流程和业务知识,必要时可附插图和单据样板;中高级外贸实务教材,主要面向本科以上读者,以及已经有一定实践经验,需要进一步提高的中高级业务人员。中高级教材侧重国际货物买卖的发展渊源和基本规则,其主要目的在于揭示国际货物买卖的一般规律和运行机制。
4、师资队伍培养
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建设中,师资队伍的建设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来自实际部门的意见和反馈,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任课教师要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组织教师外出进修,多与同行切磋技艺,提高教学质量;组织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在与同行的交流中可以获取前沿的学科知识以及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聘请外贸公司、银行国际业务部、外运公司、商检部门、海关等对外贸易有关单位的专家进行信息交流,不断吸取最新的国际贸易实务方面的信息和动态。
5、细分课程,注重特色
高等院校学科发展的重点,要符合高校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同时考虑现实的需要与可能。目前,国际贸易纯理论和政策研究,对多数高校的国际贸易专业而言,未必适合作为其专业发展重点,但在国际贸易实务领域却可以独辟溪径,各显所长。例如,纺织、服装、食品、医药、文具、五金、机械、汽车和IT等行业均是外贸实务课程细分的方向。各院校可以结合自身优势在国际贸易实务学科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目前,课程细分的时代已初现端倪,相关教材也开始出现。例如,现代汽车国际贸易实务、服装国际贸易实务等教材便是课程细分过程中典型的代表。
6、加强合作,与时俱进
国际经贸合作的迅速发展为国际贸易学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随着我国进出口经营权的下放,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迫切需要一批既了解中国市场游戏规则、又掌握国际操作手法的人才。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建设上积极开展国际国内合作能满足当前外贸实务发展的需要。目前,国内已经启动了全国性的国际贸易实务高级研讨会,借此加强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事单位在国际贸易实务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此外,在国际贸易实务的建设中要及时补充国际经贸领域最新进展及前沿内容。国际经贸局势瞬息万变,必须注重国际贸易教学的时效性。课程建设中必须不断学习,跟踪专业学术前沿问题,更新知识结构,时刻关注我国对外经贸政策、措施的发展变化和国际经贸最新动态,将国际贸易方面的最新知识反映到教学中来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时民.“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与研究的若干问题[R],第二届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与研究研讨会,2007年1月30日.
[2]新华书店网站.国际贸易实务相关教材统计,http:/frontend/index.jsp,截止:2007年3月.
篇4: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的论文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的论文
摘要:国际贸易实务作为一门实践性的科学,主要反映国际货物买卖的内在规律及其表现形式。目前,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偏重理论,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院校在教学内容上缺乏明显差别,教材不能很好地满足外贸实践的需要,对该课程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以及教材的编纂等微观层面。如何增强课程的实践性和时效性,如何加强校际合作以整合资源,如何细分课程以彰显特色成为当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建设和改革的重点。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建设;课程改革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不能很好地理论联系实际
国际贸易实务在本质上是一门实践科学,该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必须与实践结合。然而,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和其他专业的毕业生相比,除英语能力较强外,其他方面缺乏明显优势。这主要因为当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片面强调理论知识和已有经验,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使授课内容能够以更加形象。生动、丰富的方式得以体现,过分注重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模式,而不是将重点放在教学内容本身的时效性和操作性。教师的讲授从书本到书本,容易与外贸实际业务脱节。
2、教材编纂和选用方面比较混乱,教学内容滞后于实践
目前,开设有国际贸易专业的院校多达数百所,这些院校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材编纂和选用上缺乏差异性和针对性。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院校在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上大同小异,教材不能很好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的教学需要。据统计,截止2007年3月有关国际贸易实务的教材多达300多个版本,这些教材虽名称各异,但在内容和结构体系上差别不明显。[2](各院校之间缺乏充分的交流与合作,不利搞校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此外,由于国际贸易局势变化较快,国际贸易实务教材往往滞后于实践。一般而言,新政策的出台和新理论的出现往往需要较长时间,而其作为教学内容被纳入教材则耗时更久。例如:UCP600于2007年7月1日正式生效,但许多2007年以前出版的国际贸易实务教材仍然以介绍UCP500条款为主,这类教材由于不能及时更新就会滞后于国际贸易实践,使用这类教材就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
3、实践性教学环节较少,学生动手能力差当前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实践性教学环节普遍较弱,学生缺少体验进出口业务操作
过程的机会,很难全面、系统、规范地掌握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操作技能和操作方法,在审核和修改信用证,填制各种单证,报验报关和防范商业风险等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另一方面,一般外贸用人单位在招聘人员时往往强调具有基本操作经验,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因缺乏实务操作技能,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要求。学生动手能力差对其在外贸行业的就业将产生不利影响。
4、部分专业教师缺乏外贸实践经验
专业教师与实际的外贸业务脱节,不利于实践课内容的教学。部分讲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师是毕业后留校或直接分配到高校,理论知识掌握较好,但是缺乏直接的外贸工作经历,讲授国际贸易实务实践课程时显得力不从心。有的教师甚至讲了多年实务课程却没有机会接触真实的外贸业务环节,也没有见过外贸业务中使用的各种单证。这种从“书本到一书本”,而不是“从实践到书本”的讲授,培养出的学生很难适应外贸实践的需要。
5、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建设具有趋同性和粗放性
贸易理论的研究重点在于国际贸易的原因及其利弊得失,贸易政策的研究重点在于国际贸易的政策措施及政策效果。国内各科研机构和高校之间多年来在贸易理论与政策的研究方面已初步形成较为明确的分工关系,但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建设方面仍存在粗放性和趋同性问题。各高校在实务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分工模糊,研究重点不能突出,缺乏特色。
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建设重点及改革方向
1、把握课程规律,理论联系实际
在国际贸易实务的课程建设中,首先要积极探索理论规律,努力建立一个教学、科研与实践互动的良性循环系统。通过科研和实践获得最新的信息和丰富的感性认识。这些感性认识通过整理分析,上升为理性认识,并在教材中及时地反映出来。此外,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尝试建立校内模拟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
校内模拟实训室
模拟实训是外贸专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训可使学生熟悉外贸实务的具体操作程序,从而增强感性认识并从中进一步了解、巩固和深化已学过的理论、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校内模拟实训室除包括实验台、传真机、业务流程展示板、模拟相关部门办公柜台及全套进出口业务的空白单证等硬件外,还包括软件设施,例如购买专业国际贸易软件或其他EDI软件,在网上模拟传送订单、发票提单等各种单证,对进出日业务中的文件进行数据处理和资料交换,让学生扮演进口商、出口商、生产商。海关、税务、保险公司和银行等角色,熟练掌握进出口的成本核算、询盘、报盘、还盘等各种技巧,体会外贸实务中不同当事人的不同地位、面临的具体工作和互动关系,为将来步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校外实习基地
在课程建设中各高校应发挥企业优势,不断拓展教学空间,积极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并与当地进出口公司、外贸代理公司、货运代理公司和保险公司等单位签订共建协议,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校外实习基地建成后,除定期向基地派遣一定数量的学生进行实习外,还可聘请实习基地经验丰富的外贸、外企人员参加教学培训工作,协助指导教师一起完成学生的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可为其今后的就业提供一定的门路。
2、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在教学模式上,可积极探索双语教学和网络课程教学:双语教学对于学生来说,不仅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必须会运用英语与外商交流和谈判,如果专业英语知识掌握不好,就很难胜任工作。双语教学可以使该专业与国际接轨,有利于提高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熟知国际统一的规则,有利于提升专业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网络课程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表现并实施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总和。它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按照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指导思想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二是实现教学的网络支持环境。国际贸易实务网络课程的设计、构成和运转具有科学性、多样性、系统性和自助性等特征。
在教学方法上,可尝试采用如下方法:现场教学法,即若条件允许,让学生到业务现场去学习相关知识。例如,讲到国际货物运输时,可带学生到码头实地了解货物运输的全过程;讲到报关时,可带学生到海关了解进出口报关的各个环节等。学生通过在现场听、看。做,使一些看起来复杂的专业知识很快就能理解和掌握;模拟教学法,即提供一个仿真的国际商业环境,针对进出口贸易中业务函电的草拟、商品价格的核算、交易条件的磋商、买卖合同的签订、出口货物的托运订舱、报验通关、信用证的审核与修改、贸易文件制作和审核等主要业务进行专项训练。通过大量的模拟操作练习,学生容易了解和掌握进出口交易的基本流程和主要的操作技能;案例教学法,即教师把经过筛选、组织、编写的国际贸易活动中的典型事实与材料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引导学生深入角色,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在教学中还可聘请外贸企业、海关、银行、商检等部门的专业人员走上讲台,介绍业务实际操作中成功的经验和教训,通过“现身说法”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案例教学可缩短教学情景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是沟通理论与实践,把认知性和感受性学习方式很好地融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
3、注重教材建设,增强区分度
国际贸易实务教材,在内容上要充分体现国际货物买卖的一般规律。教材的内容,要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区别对待。现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已经覆盖了从博士到中专的所有教育层次。国际贸易实务教材要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根据实务教学的不同层次,在内容和结构上均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具体表现在面向本科以下读者的初级入门教材,应体现国际货物贸易最基本的内容,主要是具体的业务流程和业务知识,必要时可附插图和单据样板;中高级外贸实务教材,主要面向本科以上读者,以及已经有一定实践经验,需要进一步提高的中高级业务人员。中高级教材侧重国际货物买卖的发展渊源和基本规则,其主要目的在于揭示国际货物买卖的一般规律和运行机制。
4、师资队伍培养
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建设中,师资队伍的建设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来自实际部门的意见和反馈,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任课教师要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组织教师外出进修,多与同行切磋技艺,提高教学质量;组织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在与同行的交流中可以获取前沿的学科知识以及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聘请外贸公司、银行国际业务部、外运公司、商检部门、海关等对外贸易有关单位的专家进行信息交流,不断吸取最新的国际贸易实务方面的信息和动态。
5、细分课程,注重特色
高等院校学科发展的重点,要符合高校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同时考虑现实的需要与可能。目前,国际贸易纯理论和政策研究,对多数高校的国际贸易专业而言,未必适合作为其专业发展重点,但在国际贸易实务领域却可以独辟溪径,各显所长。例如,纺织、服装、食品、医药、文具、五金、机械、汽车和IT等行业均是外贸实务课程细分的方向。各院校可以结合自身优势在国际贸易实务学科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目前,课程细分的时代已初现端倪,相关教材也开始出现。例如,现代汽车国际贸易实务、服装国际贸易实务等教材便是课程细分过程中典型的代表。
6、加强合作,与时俱进
国际经贸合作的迅速发展为国际贸易学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随着我国进出口经营权的下放,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迫切需要一批既了解中国市场游戏规则、又掌握国际操作手法的人才。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建设上积极开展国际国内合作能满足当前外贸实务发展的需要。目前,国内已经启动了全国性的国际贸易实务高级研讨会,借此加强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事单位在国际贸易实务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此外,在国际贸易实务的建设中要及时补充国际经贸领域最新进展及前沿内容。国际经贸局势瞬息万变,必须注重国际贸易教学的时效性。课程建设中必须不断学习,跟踪专业学术前沿问题,更新知识结构,时刻关注我国对外经贸政策、措施的发展变化和国际经贸最新动态,将国际贸易方面的最新知识反映到教学中来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时民。“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与研究的若干问题[R],第二届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与研究研讨会,2007年1月30日。
[2]新华书店网站。国际贸易实务相关教材统计,http:/frontend/index。jsp,截止:2007年3月。
篇5: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论文
1.目前高职类《国际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计划及教材基本上均照搬普高教育模式,偏重理论教学。纵观高职类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大纲和教材,大多数虽然在局部内容上对普高的计划和教材有所扬弃,更注重实践性,但体系上仍然是普高计划和教材的翻版,在实际教学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太理论化或不实用的问题。
2.教学方法单一,缺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往往以理论为中心,教学方法单一,案例教学,互动教学应用不足。学生只能凭想象力,理解力去掌握,导致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掌握得不灵活,不牢固,对课程的学习兴趣降低。
3.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实习实训基地和实习的平台。传统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没有很好地突出知识的实用性。学生缺少体验进出口业务操作过程的机会,造成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差,很难全面系统规范的掌握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操作技能和操作方法,导致学生不能将理论知识用于实际业务中,缺乏外贸业务实际操作技能。
4.严重缺乏双师型教师,师资队伍满足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十分熟练的业务操作能力。可是目前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教师都是大学毕业后就进入高职院校做老师,根本没有外贸实战经验,讲起课来只能是纸上谈兵,使教学效果明显下降。
5.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脱节。职业资格证书是以职业资格为导向的社会考核,即是检验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毕业生是否具有实用型人才类型非常重要的标准。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许多老师并没有把教学与考证结合起来。很多学校也没有制定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的相关制度,导致学生只学课本,与职业技能相脱钩。
篇6: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论文
1.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选用合适的教材。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相应地设置教学目标。使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能紧跟时代的变化。在教材的选择上应该更注重实用性。在高职《国际贸易实务》教材的选择上,应该选择那些在内容上接近工作实际,案例丰富,更多、更详尽地附录了外贸单据样本的教材,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接触到实际业务,理解相关的知识。
2.改进教学手段,加强案例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业务素质。首先,在教学中应广泛运用现代化的设备和手段,如多媒体技术可以向学生提供充足的感性材料,在短时间内输送给学生大量的直观信息,提高教学质量。其次,案例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中占有极为突出的地位和作用。其既可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又可以帮助学生对于一些重要知识点的理解,能使理论与实际有效地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综合业务能力。在案例的选取上要做到真实型、典型性和适应性的统一。
3.加强实习和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实习可分为校内实习和校外实习。校内实习主要通过建立模拟实验室完成。在模拟实验室以交易的基本过程为主线,针对业务函电的草拟,商品价格核算,交易条件磋商、买卖合同签订、信用证审核与修改、出口货物订舱、报验、通关、投保,以及贸易单据制作及审核等主要的业务板块,通过生动的案例、详尽的操作指南、案例评析和具体的图表实例以及大量的操作练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在连贯的案例分析中了解和掌握交易基本程序和主要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校外实习可以让学生真正体验实际的外贸业务操作过程和技巧,使学生在走入社会之前就能亲身去体验社会,提高实践操作能力。高职院校应该大力加强与企业的直接联系,实行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通过“订单式”培养,让企业参与学校招生、学生实习、学生就业的全过程,使学生在入学时就从根本上解决自己就业的后顾之忧,真正让企业来评判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4.狠抓教师培训,让教师到实践中锻炼。强化对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的培训,使之尽快的向双师型教师转变。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对双师型教师的需要,必须安排专职专业课教师到生产第一线进行进行专业实践训练。引导青年教师在重视理论与实践进修的同时,创造必要的条件使理论与实践进修的成果及时转化为实际应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5.推行“双证”教育制度和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所谓“双证”教育制度,即高职生通过二年或三年的学习,一方面获得大学专科毕业证书,另一方面,高职生利用在校学习的有利时机,积极参加学校或社会组织的相关职业培训,通过国家组织的相关考试,获得相关的职业技术资格证书。如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考取外销员、报关员和单证员等职业资格证书,以大大提高其就业力。作为国际商务人才掌握良好的外语听说读写技能是非常必要的。其不仅要与外国客户进行流利的磋商,同时也要缮制相关的英文合同和英文单据,因此,《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应使用双语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教师在讲授该门课程涉及到的国际惯例,应该用中英文相结合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学到的知识与现实联系得更加紧密。同时要加强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和单据的缮制能力,使学生的业务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篇7: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践教学思考论文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践教学思考论文
摘要: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作为中等职业学校财经商贸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培养综合型外贸人才,除了熟悉进出口贸易理论知识外,实践教学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该文从几个方面对中职国际贸易课程实践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有效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能有效地促进课程教学改革。
关键词:中职国际贸易实践教学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都很强的综合性应用课程,财经商贸类专业中职学生毕业很多都要从事国际贸易相关工作,这就不仅要求学生要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理论,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操作技能。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具备综合职业技能,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第一线工作的中初级专门人才高素质劳动者,而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中初级专门人才,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践,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但是囿于条件限制,很多中职学校都偏重于理论讲授,实践环节薄弱,与此同时,中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意愿不强,知识转移能力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无味,不利于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也不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这些方面就显得格外重要。结合《国际贸易实务》这一课程的内容和中职学生的特点以及所在学校的设备条件等可采取以下几种实践教学活动。
1多途径完善课程资源库,运用直观教学手段教学
通过搜集一些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案例、例题、习题、试卷、图片、表格、Flash动画、电子课件、视频、网站微博、实践操作视频等资源,把各个教学模块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与专业操作要求,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微课、微视频等形式,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使以前比较单调的教学内容更形象、更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和掌握。国际贸易中一笔业务从洽谈到交易完成,涉及很多环节和相关机构,海关、物流公司、保险公司、商检机构和银行等,这就要求老师收集各相关业务机构的各种实物资料,包括各种单证、图片、工作场景等,丰富教学模块的内容,制作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或者视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营造轻松、积极向学的课堂氛围,而通过学习,学生对国际贸易中涉及到的有关机构的功能、作用及如何到这些机构办理相关业务进行了解,缩短从学习到就业的适应性,更好地满足社会、企业的需要。
2选取适合中职学生认知特点的案例,构建情境教学环境
中职商贸类教学中比较常用案例教学,对于没有实践经验的中职学生而言,使用恰当的案例,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重难点的深刻理解,还可以帮助学生借鉴实践经验,而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案例选择数量多、典型性较欠缺或者真实性差,不能准确体现出课程所学的内容。对案例的选取应多从生活中进行选取,由易到难,通过对身边案例的解读,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逐步引导到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实现知识迁移,对于涉及的知识点多的案例,按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将案例收集在内,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典型性。需要注意的是,老师应考虑选取此案例时学生的认知情况,及分析此案例时所需的知识储备,对讨论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引导学生提前查找、阅读、小组讨论相关资料,分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引导共同解读,最后归纳总结,实现教学目标。
3利用校内实训设备,加强模拟操作练习,巩固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结合课程内容进行角色模拟,使学生结合模拟情景和过程进行思考和学习。通过教学过程中模拟不同业务环节能够让学生产生配合的同时对相关业务流程有一个相对详细的认知,进而对制单技能和业务流程能够进行熟练操作。模拟操作完成后,可在教学安排中,使用实体单证,构建贸易工作场景,使学生建立起学习内容与实际业务的直接联系机制,学生在以前模拟学习中对流程有整体认识,强化认识,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模块在整个业务环节中处于什么位置,根据工作场景填制单证、报关等练习,如有疑问及时向教师咨询,师生共同探讨,以提出比较合理的解决措施,采用这种方式教学,使教学内容更为直观、实用,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丰富校内实训形式,邀请外贸业务相关专员、操作员等来校进行专题介绍讲演,为师生介绍当今国际贸易发展的状况和新的进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与时代接轨,并结合自身实战经验为师生展示自己的业务案例,结合国际贸易相关业务的动态为学生创造一个多形式、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国际贸易,并且对学习业务知识产生较强的动力,激发学生对于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
4推进校企合作,实现校内外无缝链接
从社会实践的角度对校内实训的空白进行填充,作为校内实训课程的延伸,同时也是对于学生国际贸易课程相关知识的再检验。通过校外实训教学可以使学生得到锻炼,对其在校内总结和发现关于该专业相关实际操作的领悟进行再整理,同时也对学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通过校外实训教学给以客观评价。教学的相关任务来源于真实的工作业务,在完成校内实训教学任务的学生能否达到实训岗位的工作任务要求,是对校内教学成果的一个检验,而结合校外实训过程中学生的总结、教师的反馈及企业的反应是对学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调整、改进,完善教学各方面设置的最佳依据。加强校企合作联系,教学中定期或不定期安排学生进入企业进行教学实习,进行部分外贸业务环节的实践操作,既可以加强学生与企业的密切沟通,为企业培养实用人才,又可以让学生早一点参与国际贸易相关工作实践,实现学习与就业无缝对接。
5为学生建立社会实践档案,发掘学生潜力
将学生的课余社会实践(社区服务、课余兼职)纳入实践教学,根据学生社会实践的岗位,建立社会实践档案,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还能够不断地发现新问题,吸收新知识,从而实现其技能的逐渐完善和提高,通过社会实践还能够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潜能、兴趣,为未来发展打好基础。学生的社会实践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校、老师与企业(社区)负责人要建立有效沟通机制,鼓励、引导学生进行专业以及实践课程的选择,关注社会热点、时事,学校积极为学生联系企业,为学生创设环境安全、实践有效、有益的活动,鼓励学生利用课余实践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实践结束后,收集学生实践与企业(社区)反馈信息,进行校企交流实践总结,讨论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教师作为指导者,要引导学生能将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与创新精神,对学生的实践活动建立评价体系,对于实践完成好、企业反馈好的同学给予奖励,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专业素质,推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要以培养高素质的外贸操作人才为宗旨,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模式,把实践教学作为加强学生操作能力素质训练的过程,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动脑深思在不同的国际贸易活动中所需要的基本理论知识,积累经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葛锦林.中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32):35.
[2]郭赞伟,陈志雄.工学结合模式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1):171-172.
[3]喻馨锐.从工学结合模式看我国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教师的自主发展[J].教育教学论坛,(36):11-12.
篇8:《国际贸易运输实务》课程改革探讨
《国际贸易运输实务》课程改革探讨
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社会最需要的.人才是富有开拓创新思想的人才.而在传统模式教育下的学生是不能满足当前社会需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学校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培养适应当前社会需求的人才,进行新课程改革.
作 者:徐国松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连云港,22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2009 “”(35) 分类号:G420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项目教学 任务驱动 工学结合篇9: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设心得
我们的上机实验结束了,经过了四周的模拟实习,让我认识到了贸易工作的复杂性,变化性,灵活性,困难性,也体会到了作为一名优秀的外贸工作者应加盖具备的基本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
在实习的过程中,有许多环节的操作,是我们以前没有接触过的,虽然一笔进出口业务也没完成,但每天都有新收获,可以说是受益匪浅,这也令我感到非常的满意。我也逐步意识到国际贸易的重要性和其独有的特点:国际贸易既是一项经济活动,也是涉外活动的一个方面;它属于跨国交易,情况错综复杂;受国际局势变化的影响,具有不稳定性;面临的风险远比国内贸易大,线长面广,中间环节多;商战不止,竞争异常激烈。
所以,作为从事国际经贸的人员,不仅必须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而且还应具备开拓创新的能力、驾驭市场的能力和善于应战与随机应变的能力。
基于以上要求,结合本次实习的情况,我总结了自己今后学习这门课程应该注意的事项和学习方法:
1.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以前学过的《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贸易实务》都是书本上的知识,和实际情况脱节较大,实际操作起来和想象中的出入很大,很不习惯。因此要充分利用好类似的机会,多做一些实际的操作,充分理解和掌握已经学到的理论知识。有机会的话还应多去海关、进出口公司等参加实习,或者参观询问,了解情况,提高业务水平。
2.加强商务英语的学习
国际贸易中的绝大多数信息的发布、交流、磋商、谈判、单证、文件等都是以英语为主,而且都是非常专业和正式的英语。所以今后还得在英语的学习上下功夫,把基本的英语技能掌握好,提高双语沟通的能力,进而在专业的商
务英语、外贸函电、商务谈判等课程中能更好的去深入学习,全面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尽量不使语言成为交流的障碍,避免因为对语言的造诣不深,而在出口贸易的过程中蒙受损失。
3.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和了解
国际贸易实务作为综合性很强的一门专业课,和其他相关学科联系很紧密,需要我们去多多了解掌握。比如价格学、商品学、物流学、保险学和法学等。我们平时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各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补充,充分掌握和贸易相关的知识,使我们在做起贸易工作来能对各种流程应付自如,提高效率。
4.要踏实做事,按部就班,不能投机取巧
做贸易讲究的是诚信,所以要求我们真诚待人,认真对待每一个客户。每一件事都要严谨认真,一丝不苟,不能耍小聪明,投机取巧。工作时提前安排,按照一般的流程按部就班,踏踏实实,优质高效的完成。
5.注重培养良好的心里素质
贸易人员要求具有非常良好,非常过硬的心里素质。因为贸易过程的复杂和风险是无法估量的,要有充分的心里准备,同时还要有相应的备选解决方案。贸易人员要做到有耐心,有信心,有恒心,有真心。同时还要做到严谨仔细,责任心强,勇于承担责任。
综上所述,从事国际贸易活动,要求贸易人员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必须具有很强的实际工作能力。通过这次实验,我深刻地了解到了外贸实务操作的困难,也学到了具体的操作流程应该怎么做。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继续吧欠缺的这些只是和技能尽快掌握,以适应工作的需要。
篇10: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设心得
对于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而言,国际贸易实务使我们的学科基础课,是大学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对我们以后国际金融、国际结算、国际经济合作、国际商法等专业的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这段时间的过交易课程设计更是给了我们一个亲自动手实践的机会,让我们真正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为我们了解和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提供了一个平台与机会。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实际工作能力,重新理解了国际贸易实务的知识体系,结合实习内容全面消化和理解专业理论知识,为就业后从事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本次国际贸易课程设计主要从综合贸易业务模拟这个大板块进行实务的操作训练,进行了彩电和白卡纸的出口模拟,业务流程主要包括: 客户资信调查、公司信签(货源调查、建立业务关系、核算、报价、降低核算、在核算、寄约、要求改证、落实货源)、销售合同、信用证核查登记表、购销合同、出库通知单、商业#5@p、汇票、保险单、出口货物报关单、进口审计记录、信用证开立申请书,提单等。经过对这些业务的分析考虑,让我们从中理解并应用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理论来达到我们的工作目的。
第一、客户资信调查。对企业的资信调查是决定着整个交易是否能够顺利进行的关键,应对客户的企业的组织机构情况、政治情况、资信情况、经营范围、经营能力等进行调查,从而了解对方的情况,找到获得有利于我们自己的方面,为我们的交易服务。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们应该对彩电和白卡纸的生产商进行全方位的的资信调查,保证我们的交易有一个安全的前提。
第二、公司信签。其包括货源调查、建业务关系、核算、报价、降价核算、再核算、寄约、落实合同等。货源调查,调查产品的生产及包装情况,了解产品的基本情况。建立业务关系:按正常业务习惯,向客户发函,介绍可供产品及公司情况,争取与之建立业务联系,表达我们合作的意向。核算:对调查来的信息进行核算,计算FOB、CFR、CIF出口价格,为我们的报价做准备工作。报价:在国际贸易中一般是由产品的询价、报价作为贸易的开始;其中,对于出口产品的报价主要包括:产品的质量等级、产品的规格型号、产品是否有特殊包装要求、所购产品量的多少、交货期的要求、产品的运输方式、产品的材质色彩等内容;充分考虑各个贸易术语,在争取下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降利核算和再核算:
在妥协以后的核算后再根据材料进行再一次的核算。购销合同:在修改完国外来证后开始拟定交易购销合同,其包括:供方、价格、质量标准、交期、交货地点、运输方式、包装、验收、结算、违约等内容,保证产品的数量与品质和交易的合法进行。 第三、单证办理。其主要业务包括:信用证核查登记表、信用证开立申请书、提单、保险单、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库通知单等。信用证核查登记表和信用证开立申请书:在开信用证和核查过程中一定要明确各个条款,保证货物交易是受到国家法律保护的。提单:是证明海上运输合同成立和证明承运人已接管货物或已将货物装船,并保证至目的地交付货物的单证,是货物装船时间的必要证明。保险单:投保的金额和各项条款决定着你的货物有损害时得到的保障程度不同,他是索赔的和CIF贸易中清官的必要单据。出口货物报关单:由海关总署规定的统一格式和填制规范,由出口企业或其代理人填制并向海关提交的申报货物状况的法律文书,是海关依法监管货物出口、征收关税及其他税费、编制海关统计以及处理其他海关业务的重要凭证。出库通知单:要注意各个事项的填写准确(时间、地点、交货单位、数量、审核人、日期等),即时通知买方接货,保证每个环节的安全进行。
第四:进出口通关手续:是国际贸易交易流程中比较繁琐的过程,在办理过程中必须确保报关单数据和货物装箱清单的准确性,要完整的办理进出口所需要的各项单据,保证进出口贸易顺利进行。
第五、结汇,出口货物装出之后,进出口公司即应按照信用证的规定,正确缮制(箱单、#5@p、提单、出口产地证明、出口结汇)等单据。在信用证规定的交单有效期内,递交银行办理议付结汇手续。商业#5@p:是交易的合法证明文件,是卖方向买方发送货物的凭证,是卖方缮制货运单据的中心单据,是买卖双方办理报关、清关、纳税的凭证,所以这是交易中必须要得到的凭证。汇票:是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在接受会汇票时要注意其时间,避免过期现象发生而造成损失。
经过本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设计让我对其操作有了初步的了解,在课程设计中所涉及到的各项业务都是国际贸易工作中的一部分,这些知识帮助我们理解并运用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理论,帮助我们掌握其中的基本内容,并不能完全的帮我
们克服以后我们所遇到的国际贸易问题,所以我们更要从中获得解决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论与应用体系。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收获了很多:
一、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是我们工作的重要前提。专业知识是我们从事外贸工作的基础,外贸工作的的繁琐和高风险要求我们必须熟练地掌握好专业知识理论。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严重暴露了自己对基本知识掌握不好的缺点,做题时难以全面考虑问题、分析问题,所以要注重国际贸易实务中基础知识,不断强化基本概念基本流程的重要性;同时增加实训课程的课时,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进入操作环节,培养好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逐步形成自己的理论应用体系,更好的运用国际贸易知识解决问题,这才是我们最终要达成的效果。
二、专业实践能力是我们巩固专业知识的平台。课程设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巩固专业知识的平台,让我们用理论知识实践和再实践中理解理论,通过课程设计我发现国际贸易专业是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它不仅要求我们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必须具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还必须加强社会实践,运用好实践机会,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来适应专业的要求和以后的工作要求。
三、外语学习是我们专业工作的必要条件。国际贸易涉及国家多,所以作为过通用语言的英语是我们学习的重要部分,在写外奥函电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外语的重要性,外语是我们对外交流的桥梁,因此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必须加强对外语的学习和口语的练习,这是我们外贸工作的基础。所以外语的学习刻不容缓,专业英语的学习我们学习的重中之重。
四、缜密的思维是我们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贸易中,我们的工作所涉及到的业务比较繁琐,所以我们必须有缜密的思维才会把事情的始尾考虑得很周到,这样就会减少问题的出现,大大降低了贸易成本,并且可以提高了工作效益。
五、严谨的学习态度是我们知识掌握的关键。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感到自己当初的学习态度很差,导致专业知识掌握不牢,致使设计过程中不能熟练分析得到所要结果。我必须纠正自己的态度,在未来的学习中要更加努力,只有掌握了,才会应用。
我们目前在学校里所学习的国际贸易课程,都是很系统、很全面的理论知识。这些知识在我们以后的工作中并不一定能完全应用到,以后的工作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岗位职责,自己的工作内容并不确定,所以我们必须掌握全方位的理论知识体系和实践能力,来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下坚实的基础,这样我们做工作才会得心应手。
这段时间的模拟操作,我受益匪浅,认为本次课程设计提高了我们的专业技能,充实了专业知识,督促了我要严谨学习,为我们的未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增强了适应工作需要的自信心。感谢老师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次机会,能让我们为自己的学习、工作做好大学学习的准备。
★ 会计实践论文
【浅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模拟论文(锦集10篇)】相关文章:
法学实践教学体系论文2023-02-08
基于案例教学法应用在国际贸易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对策研究2023-07-18
国际贸易论文2023-03-02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实习实训总结2023-05-30
应用型院校的虚拟现实技术课程教学探讨2022-09-18
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2023-11-20
案例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的应用探析的经济论文2023-06-07
课程课堂教学改革论文2022-10-19
国际金融教学内容改革研究论文2023-06-01
反应堆热工课程设计研究论文2023-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