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跨界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研究论文(共14篇)由网友“觉非”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构建跨界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构建跨界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研究论文
构建跨界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研究论文
跨界教师学习共同体是教师跨界学习的新载体,其创新机制和知识共享模式,为教师突破专业束缚、打破固有思维、拓宽知识结构、提升内在素养和创新课程改革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教师跨界学习的组织架构
跨界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形式是多样化的,但主要有以下四种。第一,跨年龄、跨学段,主要表现形式是通过不同年龄、不同学段教师的思维碰撞,使教师的“缄默知识”得到外化,经验得到共享,获得成长。第二,跨时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网络平台为载体的在线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构和运用已成为国内外教师教育交流的主流趋势,典型的有教师博客群、微信群、教学反思论坛和教师研修网等平台等。互联网使教师跨越时空的学习和交流更加便捷和高效。
第三,跨学科,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开展跨越学科差异的交流研讨活动,增进各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教师突破自身专业界限、丰盈知识储备提供服务。第四,跨领域,学校和社会其他领域的跨界。学校可以邀请社会各界精英与学校教师进行跨界的学习探讨,促进教师的跨专业学习,拓展视野,丰富知识。
我校积极探索跨界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组织架构,组建了跨越学科边界的“无边界思维坊”、跨越时空边界的“酷课·创学中心组”、跨越领域边界的“科学创智home”“青年教师创意沙龙”,以及跨越学段、跨越年龄边界的“1+3+N工作室”等五大跨界教师学习共同体。这些形式多样的跨界教师学习共同体,对于促进教师团队创新意识的树立,加快实现知识共享,推动教师适应性专长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1.“无边界思维坊”:为跨界融合提供平台
“无边界思维坊”成立于,由二十多位各学科骨干教师组成,涵盖了所有学科。它是一个研究跨界教学的创新团队,是一个集聚了多个学科教师的学习共同体,打破了学科的横向壁垒,破除了年级学段的纵向屏障,开展了丰富的无边界教研活动。“无边界思维坊”的成员每周会有一次聚会,大家带着自己的问题和思考一起探讨、交流,通过交叉融通、整合教材、优势互补、协作开发,开创了多门“无边界课程”,带给学生多角度、多视角的全新课程体验。“无边界思维坊”不仅组织坊内教师进行学习和交流,还聘请社会各界精英人士、教授学者来校授课,以此拓宽教师的视野,增长知识。
2.“酷课·创学中心组”:让学习变得无处不在
“酷课·创学中心组”由我校信息技术较好的骨干教师组成,他们跨越时空的边界,开启了对微视频互动教学平台的实践研究,带动了教师在混合式交互环境下进行线上线下学习。
“酷课·创学中心组”借助微博、微信、数字化平台,为教师学习提供更完善的教学服务和管理服务,使教师的教与学不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我们采用了行动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既整体设计、多点切入,又聚焦个案、跟踪调试。教师在共同体中互相学习、互相碰撞,在思维的火花中找寻灵感,在突破时空的实践中逐渐成长。
3.“科学创智home”:让优质资源垂直贯通
“科学创智home”以理科教师及科技辅导教师为主,其他教师为辅,主要负责开发科学类校本课程,整合初中阶段理科实验,指导学生参加科技类竞赛等。自成立以来,该团队已合作完成了《卢湾中学理科小实验》《算法程序设计》《航模制作》《趣味实验DIY》《航模操纵体验》等科学类校本教材的编写,进一步凸显了学校的科学教育办学特色。我校还为教师牵线搭桥,提供校外资源,推动“科学创智home”活动的有序开展。我们与上海市科协、科学社和区青少年活动 中心等专业团队合作,与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院校的教授、专家结对,帮助学校教师提升科技辅导水平。
4.“1+3+N工作室”:为经验插上创新的翅膀
为了改变成熟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年轻教师缺乏经验的情况,我校成立了“1+3+N工作室”知识共享团队,构建了由一名专家、三名骨干教师、N名青年教师组成的“经验+创新”的学习共同体。我们重点遴选三名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以及一批有创新意识的青年教师,组织他们在资深专家的引领下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学研究。老中青相结合,实现了年龄结构互补、经验互补、知识互补、思维互补,促进了教学上的传、帮、带,帮助青年教师尽快走出困惑期,度过磨合期。同时,青年教师的参与也为团队注入了创新活力。
5.“青年教师创意沙龙”:以创意活动点缀精彩校园
“青年教师创意沙龙”是我校一个特色群体组织,是学校最有活力、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沙龙由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组成,通过富有创意的活动,相互学习,彼此交流。他们跨越校内外围墙的界限,捕捉当今最流行的生活时尚元素,结合发达的网络信息,以创意点缀精彩校园,彰显青年教师的生机活力,展现青年教师的风采。“青年教师创意沙龙”的主题为“幸福”,灵魂是“创意”,学校在青年教师的心目中不再仅仅是工作的场所,而是分享幸福生活的场所,具有如家庭一样温暖和谐的氛围,是一个有利于教师事业发展的生态乐园。
教师跨界学习的基本范式
1.主题派对式跨界学习
主题派对式跨界学习就像一场知识的狂欢,在确定跨界学习的主题后,教师们在高强度的学术学习和Party式交流中,拓宽学习视野,激发灵感与热情,在合作、交流、共探、共享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跨学科素养。当然,在跨界学习前,选择一个能抓住大家兴趣点的主题非常重要。如前不久,我们以“线条”为主题组织跨界学习,各个学科的教师都很兴奋,感觉有话可说。音乐教师和数学教师从《多姿的线条》一课说起,带大家走进音乐可视化的世界,帮助其他学科的教师打开新的视角寻找灵感。艺术、体育教师向大家介绍了人体线条和建筑线条之美;语文教师介绍了“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中的曲线美;化学教师认为熔解曲线中的“线形”可以表示规律、趋势;物理教师用实验演示了声波、光线和磁感线;历史教师介绍了奇妙的气温与历史发展的关系;还有教师提到了社会心理学中“恩格尔系数”等,这些都是看不到、摸不到的“线条”,其实都有规律可循。原来看似简单的“线条”有这么多的学问,整场研讨火花四射,脑洞大开。
2.问题研究式跨界学习
问题的提出来自教学实践,源于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遇到的真实问题。这些问题不是单一学科能解决的,需要借助各学科教师的力量来共同解决。学习前,组织者会事先收集整理大家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然后将问题下发给各位教师分头学习准备。在跨界学习时,相关学科教师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大家的困惑,激发创新的灵感。如语文教师在教授虞世南的名篇《蝉》时,有学生提出质疑,蝉真的是餐风饮露吗?为什么古人会把蝉作为高洁的意象?这些问题不仅引发了语文教师的兴趣,还引发了各学科教师的探讨热情。科学教师从蝉的生活习性等方面谈到了自己对“垂矮饮清露”的理解,历史教师介绍了“玉蝉”在古人心中的地位,美术教师介绍了蝉的国画添香,物理教师用科学的态度批判了“居高身自远”,可谓妙语连珠,高潮迭起。基于问题的跨界研究,强调把学习放置在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教师合作,使其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技能,旨在使学习者建构起深厚而灵活的知识基础,有效提高问题解决技能和合作能力。
3.体验探索式跨界学习
体验探索式跨界学习的特质是活动化、多样化、高创意性,一般分为体验、交流、分享、整合、运用等环节,是理论学习与行动学习相结合的跨界学习方式。体验探索式跨界学习让参与者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每个参与者参与体验探索式跨界学习时都会带来相关的经验,有些经验可直接应用,有些可能需要在实践中摸索。整个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令人享受的过程,它能提供给参与者一个深入且意义深远的学习体验。如某一次体验探索式跨界学习活动,要求教师们用两张轻薄的纸牌承重20本厚重的书本。这让所有参与者都沉浸在孩童般的探索乐趣之中,他们在自由愉快、畅所欲言的气氛中,自由交换想法或点子,并以此激发创意及灵感,运用各种设想制作承重结构,引发了一场创造性风暴,欢笑声与赞叹声充满了整个教室。
社会的转型与发展呼唤教育的转型优化,而教育的转型必然催生新的教研组织形态。跨界教师学习共同体是一种有生命的学习系统,是教师二度生长的新阶梯,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值得推广与运用。
篇2: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论文
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是一个学校转型的重要标志,对于课堂学习共同体来说,最为主要的是营造一个系统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共同体成员有机会获得来自环境的给予的帮助和支持。倘如此,学习就会真正发生,并能够有效地达成师生的个人发展目标和学校的共同体发展目标。
一、共享愿景,寻求共同的情感归属
博耶尔(ErnestL.Boyer)在《基础学校:学习的共同体》一书中首次使用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并把“有共享的愿景”作为“在学校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共同体”必须具备的第一个条件提出来。根据博耶尔的观点:学习共同体是所有人因共同的使命而朝共同的愿景一起学习的组织,共同体中的成员共同分享学习的兴趣,共同寻找通向知识的旅程和理解世界的运作方式。麦克米兰(McMillan D.W.)和查维斯(chavis D.M.)从心理学的角度将共同体界定为:“一种成员所拥有的归属感,一种成员彼此问及与整个群体休戚相关的感情以及对成员的需求将通过他们对共同生活的认同而得到满足的共同信念。”共享的愿景作为课堂学习共同体所有成员“共同信念”的具体表现能够使共同体成员寻找到共同的情感归属。
从价值观的角度来看,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需要有一个观念认同的过程”,有了“观念认同”,共同体成员才有可能将共同体的要求和规范转化为自身的自觉行为。在课堂学习共同体发展的初级阶段,特别是新的课堂学习共同体组建的初级阶段,共同体成员都有很强烈的归属感,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别人喜欢、被别人接受,并试图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在该阶段,班级应该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构建“理想说话环境”,从熟悉彼此的名字开始,让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以包容的心态和欣赏的原则建立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联系,建立共同体共享的愿景,促进共同体成员间相互包容,让个体觉得已经被他人接纳,体验到自己是共同体的一员,从而在心理上彼此接受。
二、建立规章,确定内化的行为标准
规章制度是共同体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建立规章制度是为了实现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目标,保证课堂学习共同体有序地运行。但是在传统的班级中,规章制度大多来自于学校意志,借助于外部力量执行规章制度。学校为执行制度而执行制度,把重点、精力都花在了强调制度检查制度上,把推行制度的过程变成了对师生行为进行约束、限制的过程。规章制度实效性就具体表现为学校师生对制度内化的程度和效度,因此规章制度必须内化到师生的心灵,把课堂学习共同体的要求,转化为师生的自身需求,内化为共同体成员的情感体验和对现实情景的感悟,从而把规章制度变成师生的惯常行为。
(一)规章制度要符合实际
规章制度内化为师生的行为标准的前提是规章制度必须符合实际,这是因为教育过程是知、情、意、行综合作用的过程,也就是师生社会化的过程,课堂学习共同体的规章制度应该体现这一要求。因此,共同体的规章制度应该重视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教育的作用,从师生的生活需要和发展需要出发,激发情感,引起情感共鸣,并能够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内化为师生的行为标准。为此,学校就要“广开言路”,在规章制度制定前和在规章制度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中听取师生的意见和见解。
(二)规章制度要凸显人文关怀
规章制度经过讨论后就要由口头转变为书面,在组织语句书写的时候,所用词语句子尽量体现人文关怀,批评与表扬相结合,尽量少用或者不用“严禁”“必须”等词语,多运用“请”“需要”等更具有浓浓人文关怀的词语。只有浓浓人文关怀的规章制度才能放飞师生的心灵,发展师生的个性,构筑他们的梦想,营造一种师生心情舒畅和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使课堂学习共同体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三)规章制度要发展创新
社会是发展的,没有发展就没有进步,一个学校的规章制度也必须遵循这样的规律。一般来说,规章制度具有较强的时间性和场合性,学校要需要根据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实际需要,及时地调整、补充和完善规章制度,不断发现新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使规章制度能够根据学校内部和外部情况的变化进行动态地调整。
三、解决冲突,建立互惠的合作关系
课堂学习共同体作为一个缩微的社会组织是存在冲突的。课堂学习共同体建设的过程中,师生个体内心的、师生个体间的和师生群体间的冲突经常发生。特别是在课堂学习共同体形成的初期,师生在知识基础、智力水平、认知风格、思维方式、性格、兴趣、自我期望等方面的异质结构,使得每个师生个体都用其独特的“视域”去感知世界,因而往往会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看法。但是,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真正发展需要共同体成员间认知上的冲突,冲突对课堂学习共同体起着驱动的作用。但是,冲突不会自动转化为课堂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动力,期间学校必须发挥引导作用,使师生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建立互惠的合作关系,促使课堂学习共同体由不平衡向平衡地进行动态发展。
(一)营造互惠合作氛围
研究表明:“当外部威胁降到最低限度时,学生就比较容易觉察和同化那些威胁到自我的学习内容。”学校要营造互惠合作氛围,为师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师生在自由选择、自行决定中解决学习冲突。通过营造积极协商建立相互支持和信任的学校氛围,使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师生的多种不同观点受到尊重和鼓励,师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学校成为满足师生的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和成就需要的地方。
(二)培养互惠合作意识
互惠合作不只是一种学习方式,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生活的价值观。教师和学生有其主体性,营造互惠合作氛围就是将个体间的差异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倡导不同主体价值的创造、建构与分享,将学校的话语权移交给师生,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和对话为手段,通过批判地思考,进行内部协商,培养学生的互惠合作意识。通过培养互惠合作意识,学生能形成自我感受和辨别意识,提高自尊水平,增长社会经验和规则意识,并最终达到个体社会化进程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
(三)增强互惠合作技能
课堂学习共同体产生冲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共同体成员缺少合作的技能,因此,增强互惠合作的技能在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合作的基本技能主要有10项:听取、说明、求助、反思、向控、帮助、支持、说明、建议、协调。在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教师和学生应该多种方式培养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和学会互助等方面的技巧和技能,让师生带着善于倾听的耳朵走进沸腾的学校生活,倾听成功者的真实声音,倾听残疾者的生命表白,倾听一串串鲜活的学校故事,并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四、沉浸体验,达成双赢的发展目标
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学者们对学习共同体有不同的理解。但是,无论将学习共同体视为一种“学习形式”“组织关系”还是将学习共同体视为“教育存在方式”,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本质是课堂中教师和学生具有共同的目标,离开了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共同目标的追求,课堂学习共同体就丢掉了灵魂。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关注点不是将“必须掌握”的信息“灌进师生的大脑”,而是关注师生在面对各种问题情境时所进行的“对话”过程中的思想生成和持续改进的过程中,实现共同的目标。共同目标在课堂学习共同体中起着导向作用,决定着课堂学习共同体的计划安排、组织的形式和方法的选择,但是,课堂学习共同体也必须同样注重个人目标的实现,只有将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共同目标转化为共同体成员的个人目标体系,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共同目标才能实现。可以说,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发展过程就是课堂学习共同体目标和个人目标共同实现,达成双赢的发展目标的过程。
(一)确立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共同目标
现状与历史是走向未来的起点,在确立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共同目标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共同体及其成员的历史与现状,并进行系统的分析,从而找出课堂学习共同体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据此确立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目标。但是,目标总是指向未来的前景描绘明天和后天的蓝图。因此,课堂学习共同体共同目标的制定又要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具有前瞻性的课堂学习共同体共同目标。
(二)在“沉浸体验”中实现个人目标
课堂学习共同体发展到这一阶段开始进入平稳运行的阶段,也是共同体成员在自己学业目标上取得重要进展的阶段。谢里尔·斯波尔丁(Cheryl Spaulding)以讲故事的方式告诉人们选择权需求和自主需求是非常重要的。有关研究也告诉我们,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共同目标不是强迫师生削足适履地适应已设计好的教学序列,而是强调具有不同背景文化的学习者,利用各自的专长,相互支持与合作,共同完成其共同协商确定的学习目标。在该阶段,不要过度地强调外部动机,而是必须随时掌握师生的思想动态,在关注师生需求的基础上,强调学习的内在价值,不断提高他们的抱负水平,不断增强师生的自我效能感,并在“沉浸体验”中逐步实现自己的个人发展目标。
(三)不同发展阶段目标有所侧重
课堂学习共同体中的共同目标和个人目标并不是在课堂学习共同体构建的过程中平均发展,而是随着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发展,体现出课堂学习共同体共同目标和个人目标实现的层次性,在不同发展阶段共同目标和个人目标的实现有所侧重。在课堂学习共同体建立的初级阶段,我们要建立起课堂学习共同体共同目标和师生个人发展目标;在课堂学习共同体建立的稳定运行阶段,学校要下放权力,张扬师生的个性,促使个人目标能够充分有效地实现;在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成熟阶段,我们要在师生个性发展和个人目标实现的基础上,通过参与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管理等渠道,把共同目标和师生个人发展目标融为一体,在追求课堂学习共同体共同理想的过程中达成双赢的发展目标。
五、反馈信息,实现动态的持续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课堂学习共同体进入了成熟的发展阶段,但是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发展仍然面临着接受新的考验,实现持续发展的问题。特别是在学期、学年转换的时候,学生转学、教师调动等原因而出现的变动和长假中共同体成员长时间分离等因素所带来课堂学习共同体成员情感上的变化会使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发展会出现一些新的特点,甚至会出现一些新的冲突。因此,我们要及时有效地反馈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有关信息,根据课堂学习共同体发展在不同时期的特质,适时地调整发展策略,不断调整甚至重新设计各项措施、方案,实现课堂学习共同体动态的持续发展。
在该阶段,课堂学习共同体要适时地进行信息反馈,并进行以下反思:如果课堂学习共同体已经达到了目标,要分析做了什么,能否有更好的方法达到目标,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等等。如果没有达到目标,学习共同体就应该在掌握足够信息的基础上考虑策略是否得当,执行是否到位,并重新考虑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发展策略和实施过程。
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并要为之付出巨大的努力,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长期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
篇3:构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运行机制
构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运行机制
陈瑞
摘要: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手段和学校变革与改革的有效策略。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实现个体自我价值超越,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高效,创设共同愿景,构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有效运行机制。
篇4:构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运行机制
日本教育家永井到雄曾经说过:“办好教育的关键,第一在于教师,第二还在于教师。”教师专业发展是国际教育领域乃至全球社会普遍关注并给予极大重视的教育教学研究的问题之一。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手段和学校变革与改革的有效策略,已成为全国学校改革的前沿话题。
一、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内涵
约翰。杜威最早把共同体的概念引入到教育教学领域,他认为:“在共同、共同体和沟通这几个词之间,不仅字面上有联系,人们因为有共同的东西而生活在一个共同体内。为了形成一个共同体或社会,他们必须具备的是目的、信仰、期望、知识、共同的了解和社会学家所谓的志趣相投。”杜威的许多观点与学习共同体的理念是相符的。学习共同体强调的知识建构的社会性、多元主体的互动等学习社会文化观适应了群体对学习观的转变和理解,也适应了教师专业发展观的生态取向,即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发展并不能全然依靠自己,而应将其置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人际关系中,利用各种人力资源以实现专业发展;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提升到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水平的高度。
总之,学习共同体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寻找一种符合知识获取方式的社会空间,不仅为教师提供组织的归属和人际关系的连接,更重要是为知识的创生提供肥沃的土壤。因此,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是一个学习组织,向教师提供一个寻求帮助,获得个人专业发展的积极场所,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能力为根本目标,探寻各种学习形式,注重成员之间的社会确认与资源共享,支持教师终身学习和发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实现互促共进的教师学习型组织。
二、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意蕴
追溯“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意蕴,是我们理解其所承载的教育主张和教学策略的必由之路,彰显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性。
(一)借助专业学习的平台,实现个体自我价值超越
巴特勒指出:教师学习教学的过程以及教师专业知识的建构首先是一种社会性的交往和对话活动,教师不是在真空中建构知识,他们的知识、能力、态度和技巧是在社会文化情境中形成的。由于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实现了追求知识和探索真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社会服务和职业责任的统一。为教师自我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良好的资源环境及有利的条件。由于教师学习共同体建构了一个充满专业自觉且具有独特文化氛围的将公共知识转化为个体文化的'动态结构,引导教师打破思维定式,审思自身教育实践,唤醒专业自觉性,激发专业发展欲望的平台。作为教师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获得自我超越学习的机会能够充分体现和发展人生价值和学习价值。
(二)保障学习成果的共享,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高效
合作学习是建构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基础。共同体搭建共同合作、相互学习、互动发展的智力平台,要求每一位成员都尝试着从同伴那里获得帮助。同时也尽力帮助别人实现资源共享,使共同体中的每一位成员在交流与互动、对话与合作、信任与开发中实现自我更新和发展。
知识分享作为学校知识管理的核心,它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意义即在于教师之间通过交流、学习,彼此分享到了对方在教育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和感受,通过“各取所需”后的“取长补短”获得了自身教育知识的增长和教育技能的提高,这种知识的增长和技能的提高,最终会影响到教师教育教学的各方面,而已有研究表明,教师知道什么以及怎样表达自己的知识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教师知识的深化是促进他们自身学习和发展的主要途径。
三、建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运行机制
一)创设共同愿景是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运行的前提和基础
研究表明,共同愿景对于学习共同体至关重要。彼得。圣吉认为,共同愿景是引导这种组织发展的一个组成要素,其核心是共同的目的感和使命感。也就是说,共同愿景是教师学习共同体中所有成员共同持有的意向或愿望,它是全体成员发自内心想要追求并实现的奋斗目标,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是共同体中个体价值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它能激发成员的希望,唤起成员的积极性,进而乐于学习、大胆创新、勇于思辨、协调合作成就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宏伟蓝图。
从共同愿景理论来讲,共同的工作目标源自教师“内心渴望能够归属于一项重要的任务事业或使命,它不断召唤教师去实现专业理想”。共同愿景有助于教师群体成员从组织系统的角度理解知识的结构,从而有能力识别所交换和整合的知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潜在价值。故尊重教师个体文化,持续不断地鼓励教师成员发展自己个体愿景,让有所差异的个人愿景自由充分表达及开放分享成长之后,实现群体共同愿景的完善发展。
二)构建有效运行机制,确保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实效性
确保学习活动的实效性,机制是保障。教师共同体的构建能帮助教师获得更好的专业发展资源,提高教师经验分享的力度,改善日常教学工作难度,实现优势互补,相互提升的目的。
1、管理机制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是一种生态趋向的专业发展模式,从宏观和微观的视角关注教师的学习、文化和专业发展等综合素质。因此,要很好地践行这种专业发展模式,就需要构建一种和谐、民主的管理机制。根据“领导―成员”交换理论,领导信任会激发教师的知识分享意愿。对共同体成员的管理,在思想、生活、和工作等各方面爱护教师、关心教师,处处体现一种情感的渗透,采取自上而下的教育行政方式进行沟通和管理,避免出现以管理行政人员的兴趣、意愿为出发点进行运转。
与此同时,管理者应在人本主义基础上提出明确合理的学习管理机制,理解共同体成员的心理需求并满足教师多种需求。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从这一角度来讲,对教师的管理不能只是单一的“经济人”的管理办法,对每一位教师的正常需求进行分析和定位,尽量满足物质需求和精神需要,以人为本优化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管理。
2、流动转化机制
创建学习流动转化机制,让教师保持前瞻的目光,改善心智模式,坚持同中求异,通过对话和讨论,凝聚共识,进而将学习积累转化为教育智慧,自觉地把成果的精髓学到手,实施成果的迁移、转化和再创造,并在学习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创建学习流动转化机制,一方面,要把教师个人的学习动机转化为共同体组织的学习动机;把教师个人的学习行为转化为共同体组织的学习行为;把教师个人的学习能力转化为共同体组织的学习能力。促进共同体成员的学习与实践结合,让成员在共同体组织中体验收获,体验成功,带动组织成效发展,从而让组织和成员不断成功的良性循环下实现专业发展。
3、激励机制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有效运行机制,需要一定的外部动力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较为完善的激励制度和教师工作绩效办法,是群体组织得以有效开展的关键所在。尽管激励和绩效系统无法直接地,长期地保障成员之间互惠互助,然而,将激励和绩效系统纳入学校教师规范管理系统中,显示出互助互惠在组织中的重要性,呈现学校对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重视。学校领导可以把这一分享的工作纳入奖酬以及绩效系统中,鼓励更多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教师帮助新教师,鼓励更多的新教师向其他优秀教师学习。对于合作行为能够及时激励和表扬,使教师不断获得成就感,不断促进教师提升合作意愿。
4、评价机制
主张在宽松的环境下,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实现教师个体发展目标和自身价值的教师评价制度是依据目标,重视过程,及时反馈,促进发展的形成性评价,促进教师发展需要与学校发展需要统一和融合的有效策略,对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也具有重要意义。
好的评价机制其导向、信息反馈功能显而易见。学校对教师考核评价,而评价的结果是与工资待遇、职务晋升相联系。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讲建立共同体成员继续发展的晋升机制,不仅能满足优秀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心理需要,而且推动共同体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构建以专业发展为核心的教师评价体系,是共同体成员重要的交流学习机会,对于教师工作有更深刻的共鸣和更准确的理解。通过评价机制,个体成员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及经验,从而促进教育教学和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1][美]杜威。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加)康内利,等。专业知识场景中的教师个人实践知识[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5-16.
[3][4][5]【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郭进隆,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6]李小霞,熊梅。教师在学习共同体中实现专业发展路径的探析[J].教师发展论坛。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篇5:对建设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研究
对建设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研究
教师学习共同体是以促进教师主体性发展为目标,以促进知识与经验共享、以深度的教育教学反思和交流为载体,重组教师个体经验,分享彼此对于教育教学的认知和理解,以此达到共同发展.
作 者:马世新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哈尔滨,150020 刊 名: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年,卷(期): 28(4) 分类号:G451.2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 区域学习共同体 校际交流合作体 城乡支援协作体 社团互助体篇6: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论文
摘要:会计的不断发展对会计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提出了构建以“项目库”为平台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指出其构建思路、主要内容及保障措施,培养满足现代企业要求的会计人才.
关键词:项目库;会计实践教学;构建
随着会计的职能由“核算”到“管理”的变化,高级管理型会计人才成为现代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高级管理型”会计人才要求学生不仅要具有实践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还要求具有规划、预测、决策及创新等综合能力.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及素质的重要手段,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提高学生实践应用和综合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构建完善、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成为会计专业的一个重要课题.
篇7: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论文
现有校内的实践教学一般是在所有理论教学完成后,在学生毕业的在最后一年或一学期进行一些校内会计模拟实验或校外实习,在此之前,尽管学生已经学习了很多专业课程,但学生甚至都没有见过具体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各种账簿等,对具体的业务账务流程一知半解.毕业前短期内进行一些综合性模拟实验教学,这不遵循能力发展的一般规律,对于培养高级管理型会计人才的要求相距太远.基于项目库平台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提出建立实验项目库,项目库里有各专业课程对应的章节性单项实验项目或单元实验项目、也有分课程的综合性实验项目,还有专业和学科性的综合性的集成实验项目,这种多层次多梯度的实验项目库可以满足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以此项目库为平台,可以开展和专业课程同步的实验教学,也可以进行高层次的综合性集成实验项目,还可以满足毕业实习项目要求,大大有益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基于项目库平台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重点在于项目库这个平台的建立,其建立的成功与否,是否遵循能力发展的一般规律,直接关系着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及综合能力的高低.项目库是由很多实验项目构成的,它是开展会计实践教学的物质基础,项目库的建立应遵循以下原则:(1)围绕理论课程,循序渐进的原则.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由理论到实践的原则,围绕理论课程,建立起由章节性单项实验项目、课程性综合实验项目、专业性综合实验项目和学科性综合实验项目四个层次组成的校内模拟实验项目和校外实践项目组成的项目库.(2)体现既重视应用能力培养、又开拓创新能力的原则.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项目库既要有训练单项会计基本技能的实验项目、又要有培养会计专业技能的综合性实验项目,还要有在此基础上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和决策的创新性实验项目,体现了对会计人才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开拓.(3)项目丰富多样,具有可选择性原则.无论是何种实验项目,都有多个实验项目资料可供实验教师和学生选择,避免所有学生都进行同一个实验项目.项目的丰富多样性,既便于教师分组实验教学,也便于学生根据教学重点或自身掌握知识的薄弱环节自行选择实验项目,进行针对性训练.另外,实验项目库要与时俱进,根据理论知识的最新变化,及时进行更新与升级.(4)既包括校内模拟实验项目,又有校外社会实践项目.校内模拟实验的最终目的就是将校内所学灵活、熟练运用于实际当中.校外社会实践项目可以检验校内教学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促进校内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加完善.
2基于项目库平台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基于项目库平台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教学内容是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利用项目库资源,将实践教学的具体实验项目,合理安排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这就构成了会计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根据理论教学进度安排以及应用能力发展规律,基于项目库平台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四层次”:
2.1校内模拟实验部分
2.1.1课程章节性单元实验项目该类实验教学一般是伴随着理论教学开展的,目的是加强对理论课程中某个章节重点知识的认知和掌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它是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最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第一步.比如在《基础会计》理论课程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利用项目库中的实验项目,开展理论教学同时进行实践教学,可以进行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实验,然后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并进行审核的实验,再进行开设和登记会计账簿实验,还有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实验,以及结账和错账更正实验、最后进行编制会计报表的实验等,这些单项实验均随同理论课进行,让学生切实掌握会计的基本技能.在《统计学》课程中,根据理论课程教学进度分阶段开展调查问卷设计、数据收集、数据整理与显示、相关与回归分析等实验.在《成本会计》课程中,根据理论教学可以开展分配要素费用实验、归集与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实验;再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实验;还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实验.在《会计电算化》课程中,可以单独分子系统开展系统管理实验、总账系统实验、应收款管理、应付款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实验、供应链管理、工资管理实验、UFO报表管理等实验项目.对《财务管理》课程,可以按教学进度分步进行融资规模、融资方式、融资结构决策实验;项目投资决策实验、证券投资决策实验、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实验、存货决策、财务预算实验、财务报表分析实验.在《审计学》课程中,分阶段开展制定审计计划实验;货币资金审计实验以及四大循环审计实验;最后出具审计报告实验.
2.1.2课程综合性实验项目经过第一阶段课程章节性单元实验项目的教学之后,学生掌握了有关一些单一知识点的基本应用方法后,再开设课程综合性实验项目,使学生系统、完整地掌握某一专业课程的知识、方法和技能.专业课程性实验项目可以根据《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在该课程理论教学和配套的章节性实验教学全部完成之后,开设专业课程综合性实验周,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业务,从填制与审核原始凭证开始,直到编制会计报表,使学生完整系统地掌握整个会计循环,形成对会计工作流程的初步、整体的认识.开展《会计电算化》实验,将启用的其他子系统与总账系统统一起来,完成一整套电算化处理,这样既进行手工方式处理,又进行电算化处理,使学生会计核算技能得到有效的巩固和提高.
2.1.3专业综合性实验项目专业综合性实验是指将同一专业的多门主干课程的知识、方法和技能加以综合运用的实验,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通过实验将专业主干课程的知识、方法和技能融通与整合,形成系统、完整、全面的专业知识、方法和技能体系.在所有的专业课程理论教学和前两阶段实验教学之后,开设《会计专业综合模拟实验》,从原始凭证的取得、填制及审核开始,到编制会计报表,并进行财务分析和会计报告审计,完成一个会计期间的会计业务处理、财务分析、审计等工作,涉及《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分析》、《审计学》等课程.完成了手工方式处理之后,再利用相关软件进行会计电算化处理、财务分析及计算机审计等,并将手工处理与电算化处理结果进行比较,让学生从多方面扎实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2.1.4学科综合性实验项目现代企业需要具有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级管理型会计人才,不仅要扎实掌握会计专业技能,还要熟悉相关专业的知识、方法和技能.学科综合性实验是指将会计专业与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等相关专业的知识、方法和技能融会贯通组成的集成实验,使学生获得一个有机整合的、彼此关联的方法、技能体系,培养其综合思维与创新能力.《ERP沙盘模拟实验项目》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与创新能力的重要实验,它模拟真实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财务角度透视了仿真企业整体运营过程,实验内容涉及企业战略及目标的制定、财务预算的编制、市场预测、资金需求计划及筹资、物料需求计划与采购、市场营销、新产品的.研发与认证、生产能力规划、固定资产的投资与改造、生产管理、业绩评价与股利分配、财务分析、人力资源的管理等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的内容,在实验时均要予以综合考虑和平衡规划,为实现企业目标,实验人员必须全力配合,由此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与想象思维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该实验项目一般是将实物沙盘和ERP管理软件结合运用,利用ERP管理软件对模拟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实现动态管理和实时控制,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融合.该实验项目通常以分组对抗性的形式进行,增加了该实验的灵活性和趣味性,也更加接近企业实际环境,提升学生知识体系构建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2.2校外社会实践部分
该部分包括社会专题实践项目和社会综合实习.社会专题实践项目是指定具体的实践内容,有针对性的进行社会实践,可以组织会计学专业学生下基层开展专题调查活动,并撰写专题调查报告.社会综合实习是深入到企业,进行真实的企业会计工作.
3实施基于项目库平台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措施
3.1多样化的实验场所
现在大多数老师和学生都认为要进行实验教学,一定要有一个专门的固定的实验室,实验教学一定要在实验室集中进行,因为实验室的有限性,这种传统思想会减少实验教学的开设.基于项目库平台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要求转变思想,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条件,可以根据课程和实验项目特点,随理论课程同步在教室进行,或学生自己在寝室、自习室分散进行,也可以建立网上“虚拟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学,只有那些需要实验教具才能完成的实验项目才有必要建立专门的实验室.
3.2灵活多变的实验教学时间安排
现有校内模拟实验都是在规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在校集中统一进行.由于受教学时间安排的局限,实验效果也大打折扣.基于项目库平台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可根据实验项目特点,可以要求学生在某一时间段内,在课余时间或课堂与理论课同步完成;也可以安排在假期由学生自主完成(如社会调查、统计分析等);还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集中完成等形式.这样充分利用了“课外”时间,摆脱了课时的限制,能够极大地提升实验效果.
3.3创新独特的实验教学方式
现有校内实验教学方法一般主要是通过教师的面对面指导,让学生在实验室集中完成,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消化和吸收知识,甚至由于时间过紧,只知道照着老师的指导来完成实验任务,根本来不及消化和吸收,更别说思考了.改革后的实验教学体系,要求变革教学方式,改变教师的“主导”地位,根据实验项目特点采用独特的适宜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主动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实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先研究讨论,老师再集中分析答疑;对于实验中个别存在的问题,可个别答疑辅导.答疑辅导方式可以是面对面式、电话答疑、网络在线答疑与辅导等方式,随时随地进行教学,做到“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综合素质及能力.
参考文献:
〔1〕鞠成晓.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当代会计,(5):68-69.
〔2〕杨惠,张更生.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讨[J].凯里学院学报,2015(2):173-176.
〔3〕汤健.论构建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实践教学体系[J].财会月刊,(33):96-98.
〔4〕李勤.应用型会计本科实践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财会月刊,(21):106-108.
〔5〕赵秀芳.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讨[J].财会通讯,2011(16):34-36.
〔6〕杨定泉.会计实验教学体系构建初探[J].财会月刊,2010(15):97-98.
篇8: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流程构建研究论文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流程构建研究论文
摘要: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是促进实践教学效果的关键要素。根据社会需求目标结合高校内部情况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管理流程,是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保证。要想发挥实践教学管理流程的作用,需要防止管理流程流于形式,注重提升流程各环节的质量,塑造良好的流程运行环境,正确处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
关键词:实践教学;教学管理;高校教育
创新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源泉。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人才,是一个国家提升创新能力的保证。中国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强调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当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不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了满足社会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很多高等学校都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纷纷改革课程体系,增加课堂实践教学,建立实验室,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等,但各高校的实践教学效果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一、文献回顾
已有文献对实践教学进行了广泛深入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对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例如周伟提出从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理念、从业资格证书教育等方面进行努力,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1]。时伟认为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课程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三部分[2]。杨琳琳和郑芳把DIO教育模式引入实践教学研究中,提出从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和考评机制四个方面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全面改革[3]。二是对实践教学模式和机制进行分析。王明华和鲍长生构建了“双联互动”即“学校与企业”、“教师与学生”两个层次的双向多元互动实践教学机制,来提升实践教学效果。三是对开展实践教学的工具和平台进行研究[4]。以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为例,谢恽认为利用网络进行实训教学,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可以大幅度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5]。黄茜强调推进仿真模拟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空间里亲身体验与操作外贸业务的各个流程环节,将课堂知识具体化、技能化[6]。张君斐则分析了仿真实验教学的不足,认为仿真实验教学不能引入真实的进出口业务。提出以“外贸平台+工作室”为载体的国际贸易实践教学模式,来弥补仿真教学的不足。四是从实践教学的目标设置的角度来分析阻碍实践教学效果提升的因素[7]。李敏华提出对高校文科实践教学目标的不正确认识,是导致我国高校文科实践教学绩效不高的一个重要因素。五是从实践教学的管理角度分析实践教学效果不好的原因[8]。刘哲认为当前不少高校对实践教学管理不够重视,管理不规范,实践课教学管理制度与理论课教学的管理制度相比,不够完善,在实践教学各环节缺少严格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监控手段,实践教学质量没有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9]。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认为高校教育的关键要素包括“人”“道”“器”“术”,其中“术”指的就是一流的管理。结合已有文献的丰硕成果,本文认为实践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设置合理的实践教学目标和教学体系、采用先进合理的实践教学手段和工具、制定科学的实践教学管理流程,注重实践教学的每个环节,提升每个环节的教学质量,才能从整体提升实践教学的效果。既然是一个系统工程,就需要构建一个合理的管理流程。目前一些高校的实践教学管理大多是各院系自主管理,不同的院系有着不同的管理模式,管理环节比较分散、管理程序碎片化、无系统规划,无法保证实践教学各环节的质量,从而降低了实践教学的效果。本文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根据实践教学各环节运转的逻辑顺序,构建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流程框架,探讨保证高校实践教学流程管理有效运转需要注意的问题。
二、实践教学管理流程的构建
(一)根据社会需求设置实践教学目标
一些调研机构的调查结果表明,近些年来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结构的不匹配是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需求结构不匹配又表现为,高校专业结构和社会需求结构的不匹配和高校人才素质能力不适应社会的需求。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整除了要尊重社会需求外,还需要考虑专业知识的历史延续性,不完全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对人才素质能力的培养,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才能提升高校人才服务社会的能力促进高校人才的顺利就业。因此,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需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来设置,实践教学管理流程的构建要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前提。
(二)实践教学管理流程
流程管理是以规范化地构造端对端的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地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的管理方法。进行流程管理是提高组织运行效率的关键。流程管理的核心是要构建一个顺畅、高效、清晰明了的管理流程,有了科学合理的流程才能保证流程各环节之间无障碍地衔接和交流。本文结合实践教学实际运行情况,构建了实践教学管理流程(见图1)。
1.社会需求调研
为了全面掌握社会对高校人才的需求情况,各高校应当组织成立专门的实践教学管理部门,负责与社会的企业、事业单位等组织机构进行沟通联系。建立高校实践教学管理部门和社会组织单位之间的长期稳定的交流机制,采用科学的调研手段,洞悉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要求及专业人才需求数量、需求地理分布等信息。对社会需求进行调研后,实践教学管理部门需要根据社会需求情况,撰写社会需求调研报告,把调研报告信息,传递到学校各院系,作为各院系设置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和开展实践教学的目标指导。
2.各院系根据社会需求设计实践教学方案
根据高校实践教学管理部门提供的社会需求报告,结合各院系以往的实践教学经验,各院系设置或调整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整合院系师资队伍、准备和改建实验室操作所需硬件和软件,做好实践教学规划方案。(1)设置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根据社会需求结合各专业的课程特点设置合理的实践教学课程是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基础。结合社会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素质能力的要求,来确定各专业实践课程的内容和授课方式。例如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除了要熟悉国际贸易交易的流程外,还要具备较强的交际能力,熟练掌握英语。因此,实践课程的开始,不仅要考虑贸易实践流程的训练,还要考虑学生交际能力和商务谈判能力的培养。因此实践课程就不仅仅局限于实验室内的贸易流程软件的操作训练,还要注重学生的企业实训环节的培养。(2)整合院系师资队伍良好的师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通过建设,不断优化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注重在岗教师的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是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前提。建立高校实践教学教师与实践教学基地企业人才互动机制,增强高校教师的社会实践管理能力,避免社会实习缺乏内容,流于形式,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同时,应当多渠道地引进人才,打破只从高校毕业生中引进人才的单一渠道,可考虑引进有企业经营经历的在职人才从事教学工作。(3)实验室操作软件和硬件只有实验室的软件和硬件运行稳定良好才能保证实验效果的稳定性。因此,在注重软件和硬件设施的保养和维护的同时,需要不断对软件和硬件进行更新,提升软件和硬件的运行效果。注重引进平台广阔的软件,增强各高校之间的交流。例如一些高校之间建立专业联盟,以实验室软件为平台,开展一些实验和实践技能比赛。通过比赛不仅加强了各校的交流而且还提高了学生上实验课的兴趣和效果。(4)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注重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保证实践教学基地的稳定性,加强与实践教学基地的交流,建立稳定的沟通和联系机制,是提升实践教学企业实习环节培训效果的保证。积极探索创新高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方式,打破只在毕业班开展企业实习活动的单一方式,充分利用暑假、寒假或小学期,组织非毕业班学生去实践教学基地参与社会实践学习。另外,在实习环节要注意避免实习培训流于形式,加强对学生的实习监督,与实践教学基地单位合作做好实习考评工作,提高实习效果。
3.建立科学的多主体、多层次实践教学考评机制
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考评制度,对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管理,对实践教学对象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进行评价,构建科学合理细致的考评指标,对实践教学过程和效果全面考评,不仅能够督促实践教学教师重视和认真进行实践教学,而且还可以及时发现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进行调整和修改,提高实践教学管理流程的运行效率,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实践教学培养目标逐步与社会需求完全契合。注重实践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实行高校实践教学管理部门、实践教学各院系、社会企事业用人单位和高校学生四维主体的评价制度。高校实践教学管理部门对各院系的实践教学过程和实践教学师资、课程和实践教学方式进行评价,各院系实践教学部门对本部门教师的实践教学履行情况进行评价,社会用人单位对实践教学的对象即高校参加实践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进行评价,高校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师资、课程和实践方式进行评价。最后由实践教学管理部门综合四个评价主体的评价结果,撰写评价报告,分析实践教学各环节存在的问题,作为实践教学各院系部门进一步改进实践教学的参考。
三、流程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避免流于形式
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管理流程只是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基础,切实按照管理流程对实践教学进行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管理流程的作用。实实在在地贯彻管理流程,首先要严格按照流程规划执行实践教学工作,注重流程各环节的衔接和接洽,不跳环节,不落下任何环节。其次,要注重流程中每个环节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如果只是走过场,流程就会成为一个干枯的框架形式,失去了建立流程的初衷。
(二)构建流程运作的良好环境
充足的实践教学资源是保证实践教学顺利运转的物质基础,这些物质资源包括人才的配置、资金的投入、管理的投入等。做好实践教学的硬件和软件建设,丰富和充实实践教学每个环节的应用手段,是提升实践教学每个环节质量的前提。例如在市场调研环节,实践教学管理部门进行实践调研不仅需要具有丰富经验的调研人才,还需要充足的调研资金和广阔的调研渠道的支持,必要时还需要委托一些资源丰富、实力强大的第三方机构提供调研服务,这是使调研结果更接近实际市场需求的保证。在实验环节,运行良好的计算机设备和比较科学的实验室软件是实验教学的基础,具有较强的实验教学能力的师资是提升实验教学质量的保证。因此,各实践教学单位要注重实验教学的软硬件的质量提升,做好实验室的硬件设备的采购、维护、保养和管理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对实验教学教师进行培训。在社会实习环节,不断提高学生实习基地的数量和质量,既需要资金的保证又需要有一批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沟通交往能力的实习管理教师。而在实践教学效果评价阶段,客观科学的评价方法和结果是激励和鞭策整个实践教学体系所有相关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前提,要摒弃评价指标设置的随意性,防止为实践教学体系提供错误的指导,从而挫伤实践教学相关的管理人员、实践教学教师的积极性。
(三)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
注重实践教学不等于忽视理论教学,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是学生从事实践学习环节的思想源泉。因此理论教学内容的设置需要结合实践教学的需求,双向考虑。现在有很多高校都存在由于毕业班学生在最后一学年就开始奔赴实习单位,理论教学课堂的出勤率无法保证的情况。这样就导致一些理论课程流于形式,很多学生根本就没有学习相关专业课程,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高校需要做好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的衔接管理,理论教学一定要先于实践教学,这样才能提升实践教学的效果。总之,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管理是保证实践教学效果的前提。因此各高校需要结合本校各专业的开设情况和社会需求确定实践教学培养目标,根据本校的组织结构设置情况构建符合本校的实践教学管理流程。
参考文献:
[1]周伟.独立学院国际贸易实践教学的研究[J].企业家天地,(10):155-156.
[2]时伟.论大学实践教学体系[J].高等教育研究,(7):61-64.
[3]杨琳琳,郑芳.基于CDIO理念的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评论,(6):106-108.
[4]王明华,鲍长生.双联互动”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理论和实践,2014(9):39-41.
[5]谢恽.利用网络教学提高国际贸易实践教学质量的研究[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4):80-82.
[6]黄茜.仿真型实验室在国际贸易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3):118-119.
[7]张君斐.以“外贸平台+工作室”为载体的国际贸易实践教学模式[J].教学研究,2014(6):95-97.
[8]李敏华.试论我国高校文科实践教学绩效的提高[J].江苏高教,2014(6):95-96.
[9]刘哲.高校实践教学管理工作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46(6):95-96.
篇9:地理综合实践活动中培育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研究教育论文
地理综合实践活动中培育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研究教育论文
摘要:针对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中小组合作学习效果不好的状况,笔者设计并开展了“地理综合实践活动中培育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研究”。研究以高职高专初等教育专业五年制定向生为对象,在组建学习共同体,安排及组织活动、评估学习活动的情况等方面开展研究,实现学生培育学习共同体,促进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开展的目标。
关键词: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学习共同体;培育
一、研究的缘起
笔者在江西省20教改课题“基础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与师资培
养对策研究”中,对176名中、小学教师,264名中、小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中发现,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是以小组的形式开展,但在开展过程中,往往是少数1―2个同学完全包揽,其余的成员基本上置身度外,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也导致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不甚理想。笔者就此与上述中小学教师中的部分教师进行了深入探讨,一致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要达到这一教学目的,必须加强对小组活动的指导,以此推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为此,笔者尝试开展在初等教育专业五年制定向生的地理综合实践活动中培育学习共同体的研究。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综合实践活动与学习共同体的基本内涵及特征
1、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中首次出现的课程形式,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和劳动与技术教育。作为初等教育专业的五年制定向生必须掌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习得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策略和方法。
2、学习共同体
学者张建伟认为:“学习共同体(learningcommunity)是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固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1]在学校教育中除了构建学校共同体和班级共同体外,还可以在班级中以小组的形式构建学习共同体。
3、两者之间的特征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开放性、生成性的特点。它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自然而然产生共同学习,相互作用的集体。学习共同体具有“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四种基本素养。它的本质特征是行为主体性、系统开放性、成员组织性、目标整体性和活动整合一致性,恰恰符合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特性:学习者不断质疑、不断探索、不断表达个人见解的历程,学习者个体理解、想象和创造得到确认,学习活动成为“手―心――脑,实践――感知――思考,以及身体――心理――灵魂”等共同参与的“整体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倡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活动,这也与学习共同体可在班级中以小组的形式构建是相一致的。
三、研究的开展
(一)组建学习共同体
理想的学习共同体,是共同体成员共同学习(learningwitheachother)、互相学习(learningfromeachother)和互利学习(learningonbehalfofeachother)的统一。[2]因此,笔者在初等教育专业五年制定向生进校时,联合班主任对学生进行调查,开展地理综合实践活动中,组建学习共同体时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特征、学习风格、兴趣爱好以及家乡所在地等因素来安排共同体成员,尽量把性格互补、风格各异、来自不同县区、性别平衡但兴趣爱好相似的学生组建为一个共同体,成员人数为6―8人。以真正做到每个成员都有相对优势和相对劣势,都能够在学习活动中有所收益又有所贡献。
创设环境,让学习共同体更有形。“共同体”在作为一个人类学概念被提出时,就具有以地缘为纽带、关系亲密、自然情感一致的意涵。[3]学习共同体与一般的教师在课堂上临时组织的学习小组的一大区别,在于共同体成员在学习生活中进行经常性的广泛而频繁的互动,在情感上相互依赖、相互支持。
为了让学习共同体得以维系和发展,在配置好共同体成员后,笔者首先鼓励学生给自己所在的共同体“冠名”,旨在让每一个成员拥有一种组织的归属感。其次,发挥大学校园学生座位的不固定性,要求地理课堂上学习共同体的成员在座位上靠近,以便于课堂上和课间进行经常性的接触和交流。第三、构建“理想说话环境”,从熟悉彼此的名字开始,指导学生以宽容的心态和欣赏的原则,建立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联系,促进共同体成员之间相互包容,让个体觉得已经被他们接纳,体验到自己是共同体的一员,从而在心理上彼此接受。第四,建立规章制度,明确共同体成员的行为标准,保证学习共同体的有序发展。
(二)安排学习共同体开展地理实践活动
要使组建的学生群体成长为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使他们在共同学习中学会学习,需要教师对共同体的学习活动予以合理安排和组织,在活动过程中对学习的方式和流程进行有效指导。
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是以乡土地理为依托,以问题为中心,以调查、参观、野外考察、专题研究、条件分析、汇报交流等为学习方式,整合了地理、历史、政治、理化生等多种学科知识的综合实践活动。它是课堂地理学习过程的升华,是将应用主题知识解决问题提升到更高层次――利用地理知识去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活动强调以能力发展为中心,以素质整体发展为价值取向,适于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初等教育专业五年制定向生年龄较小,学习热情高,可塑性强,并且学习时间、空间灵活、充足。综合上述因素,笔者为学习共同体安排了以真实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真实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需要宽广的视域和灵活的思维,另一方面需要有效运用各种解决策略,因此有必要将学生组织起来,使他们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尽可能多地从各个角度探索问题。或者探索问题睥各个侧面,并且切身体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如何以及为何被运用的,从而真正习得这些学习策略,具体说来,学习共同体开展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的一般流程如图1所示:[4]
(图1: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过程)
1、发现问题。鼓励学习共同体的成员产生尽可能多的不同的想法,而不去深入追究这些想法是否完善。由于小组内成员思维的异质性,思维的想互激荡作用特别明显,新的想法也就容易涌现。首先,笔者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其次,要求每一共同体成员共同遵循“讲问题、听问题、谈问题”的模式,指导每一成员把自己发现的问题讲出来,同时,认真倾听其他成员的问题,最后讨论大家提出的问题,根据大家的兴趣爱好、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围绕问题开展调查研究的可行性等方面确定共同体要开展的地理实践活动。如,学生们曾提出过以下地理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杨歧寺的宗教文化”、“萍乡市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神奇武功山”、“萍乡城区太阳能热水器使用调查”、“走进‘凤凰天成’――萍乡精品小区设计中的问题”等等。这些主题由学生自发提出,兴趣高、实践性强,因此可行性高。
2、分析问题。确定活动主题后,学习共同体首先根据主题要求和成员的实际情况,推选出活动的负责人,学习共同体的每个成员都尽可能地充分发表自己对问题意涵的认识,进而提出拟进一步获取的知识信息以及获取的途径和方式。例如:理论搜集、实地考察、数据收集与处理等,其他成员给出反馈或建议。其次,负责人根据讨论的情况,组织成员制定活动方案,根据活动过程进行成员分工,每个成员明确自己要获取哪些知识信息以及怎样获取这些知识信息,并分头展开相应的信息搜集和知识学习活动。
3、解决问题。每一成员在共同体中汇报自己信息收集、知识学习情况中,所有成员在共同评估这些知识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的基础上,确定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而,每个成员再次获取相关的知识信息。最后,共同体成员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综合获得的知识信息,表达自己对问题解决的初步见解,并撰写活动报告,在全班进行交流、展示、评估。
(三)评估学习共同体活动的情况及效果
1、评估内容多元化
对学生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应主要对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探究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评价。在进行评价时,可对每一项目提出更为具体的区分内容(见图2)。
评价内容评价要点1评价要点2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否善于发现和提出地理问题,经常独立提出问题,具有提出问题的积极性;
是否能有效地利用已有信息提出地理问题,能否补充问题的必须条件;
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探究价值,即问题是否具有一定的广度、深度,是否新颖。在各项探究活动中是否表现出下列情感与态度:兴趣、好奇心、探索欲、投入程度、合作态度、意志毅力、创新精神等。
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能否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或通过收集相关信息,将已有的地理知识与问题相联系,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
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能否分析信息,得出结论;
能否从不同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是否具有独立思考与反思的习惯和质疑意识;
能否与他人合作解决地理问题。
表达、交流探究成果能否条理清晰、完整地表达探究过程与结论;
能否将论据与论点联系起来,得出基本合理的解释;
能否用语言、文字、地图、图表等多种方式表达学习成果。
(图2: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要点) 2、评估主体多元化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因此,学习共同体开展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主体也应是多元的',首先,成员在共同体内部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其次,成员之间进行相互评价,第三,共同体之间通过活动展示,交流等进行评价,第四,教师通过活动过程的观察,对每一学生进行评价,最后得出学生的综合评价。
四、研究的结论及遗留问题
(一)培育学习共同体有利于促进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教师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培育学习共同体,可以让其所有成员拥有共同的兴趣,形成共同的目标。在活动过程中,具有不同背景文化、学习风格的学习者,利用各自的专长,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完成其共同协调确定的学习目标,这就保障了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这既让五年制定向生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又懂得了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二)培育学习共同体对新课程改革有指导意义
在地理综合实践活动中培育学习共同体,充分尊重学习者的异质性,让学生充分地交流沟通,不断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重构学习者之间的社会结构和对话机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与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学习方式是相适应的,特别是对于初等教育专业五年制定向生,能够从学习经历中树立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习得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策略,将对今后在实际教学推进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本次研究,笔者发现学习共同体的培育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程,它需要教师有新课程的理念,在与学生沟通交流中形成平等、对话、理解的师生关系,同时还要有较强的活动指导能力,帮助学生共同努力完成目标,让学生产生成功的体验,从而强化学习共同体的发展。这些工作都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何调动教师进行这项工作的积极性是学校管理者必须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建伟,孙宴青.建构性学习―――学习科学的整合性探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98.
[2]胡咏梅,英国中小学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系统[J].外国教育研究,,(8)
[3]赵健.学习共同体[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6
[4]黄娟,徐晓东.校际主题综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实践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10)
[5]肖川.教师与新课程共成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07
[6]顾建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75-278
[7]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地理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篇10:谈跨界族群音乐研究的基本出发点论文
谈跨界族群音乐研究的基本出发点论文
一、民族音乐学理论创建的社会基础
自中国学者开始着眼研究中国自己的传统音乐之始,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规律,并为音乐创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1980 以来,西方民族音乐学理论开始进入中国,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与民族音乐学之间便开始了一种“暧昧”关系。各自独立?还是相互融合?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共同之处是,无论是中国传统音乐研究,还是中华民族音乐学研究,两者都受到了西方民族音乐学理论的影响。
我们这些从事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人,或是从事中华民族音乐学研究的人,似乎没有人反对我们所研究的音乐是具有民族性的,但我们所从事的研究在方法论上是否具有民族性呢?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科学研究的探索精神,材料的丰富性与真实性,解读和分析材料的有效性,结论推理的逻辑性,以及论证的严密性和语言运用的准确与清晰,等等,所有这些无论哪个民族的学者都是需要遵守的准则,所以,我们似乎可以认为科学研究在方法论上是没有民族性的。但是,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更多的是关注社会与人文景观中的现象。研究者所处的社会不同,人文景观不同,自然会衍生出不同的问题。如果这一点是正确地话,说明了音乐学的研究焦点是与研究者所处的社会语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研究的方法没有民族性,但是所研究的问题却受到了研究者所处社会的影响。在民族音乐学领域,自20 世纪80 年代开始,我国学者深受美国民族音乐学者所提出的理论的影响,把文化中的音乐研究作为中华民族音乐学建立的基础。近十几年来,一些美国学者提出的理论对中华民族音乐学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比如,“三重维护”理论、性别研究、飞地、语境、互文性、社会音声,这些概念逐个地进入到了中国音乐学的研究话语之中。应该承认,这些思潮对中华民族音乐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为这些概念在促使我们去思考,思考更加广泛的问题。试想,如果这些术语没有进入到中国音乐学学术研究领域之内,我们近些年的民族音乐学研究是否隔绝于世界之外呢?
然而,我们也应看到另外一方面的事实,即我们所接受的理论大部分来源于美国。美国学者的研究是基于美国学术的语境和美国国内的研究需要,而这种需要又是基于美国的社会现实。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其特点是历史短暂,但族群众多,所以,美国学者思考问题善于从多元文化的角度来思考。比如“飞地”(或称“离散族群”)的提出与“Chinatown”等类似的“区域”在美国大城市中的存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大城市中,有一小块地区被中国文化所覆盖,这在法国、英国、澳大利亚,或西方的许多国家中普遍存在,这便是中国的“飞地”,但他国“飞地”在中国并不存在。20世纪初,在上海、天津、青岛、厦门等地,曾出现外国的“租借地”,那是西方国家对中国“半殖民”的结果,这种情况在1949年后消失了。现在,在中国的城市中,除了北京有较集中的外国使馆区,在北京、上海等地有较集中的国外商业公司办公楼,较集中的国外公民的聚集地很少。据说在某些城市中出现了非裔和韩裔的聚居区,但是,还没有达到“飞地”的程度。所以,中国的“多元文化”是由中国的汉族和少数民族文化组成的,他国文化在中国并没有扎根。倒是西方文化被中国人主动地引进来,并逐渐吸收,逐渐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化的一部分。在这样的社会状况之下,西方学者所提出的“飞地”被引进到我们的学术视野之中,并挖掘出了某些具有“飞地”或“离散族群”特征的音乐文化生活。甚至可以根据中国的社会现实,把这种理论扩展到农民工进城后所形成的“离散”人群和他们的音乐生活。
中国有着漫长的历史,谈任何事情,说其有一千年或两千年的历史并不稀奇,所以,中国学者常常是从历史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任何问题的提出,首先思考的是所言及的对象有多么悠久的历史。但是,西方学者似乎并没有受到我们所具有的“历史观”的影响。在以往的数十年中,中国学者跟随美国学者学习,引进了许多西方的理论与方法,但是,我们贡献于世界的认识却很少。未来能否有所改变?这在很大程度上要看我们的理论是否有独特的视角,且又能对世界具有普遍意义。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似乎找到了一个视角,即跨界族群的音乐研究。国家、民族、族群是一个复杂且长久的话题,许多国家是由不同的民族或族群构成的,而有许多民族或族群又被划分到了不同的国家之中,这种状况使得“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也成为了国际关系中许多矛盾的来源。而在中国的少数民族中存在多个跨国界族群,对这些跨界族群的研究,可以从音乐的角度来探讨音乐伴随这些族群被划分在不同的国家之后所带来的问题。这是中国人研究音乐的一种新视角,虽然出自于中国自身的情况,但对国际人群结构与国家政治具有普遍意义。所以,跨界族群研究又可能是中国学者贡献国际音乐学界的途径之一。
美国的学术语境产生了美国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方法,中国人拿来用于中国自身的传统音__乐研究之后,一方面促进了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理论(或中华民族音乐学理论)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显现出了某些不适,因为,有些理论脱离了中国的社会状况。比如,在中国有两个话题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中:一是上面所提到的历史话题,使我们不断思考历史与现实的“接通”问题;另一个是汉族与少数民族关系的话题,也使我们不断思考以汉族为中心的多族群的音乐关系。这时候我们发现,其实有些族群已经超越了中国的国界,所以,我们有必要来探讨跨界族群问题。其实,汉族本身就是跨界的,新加坡华人是该国的主体民族,马来西亚的华人是该国的主要族群之一,西方国家的华人是这些国家的“飞地”中的族群,他们在延伸着中国的汉族文化,也同所在国的其他族群文化发生着关系。然而,目前我们所思考的是处在边界两边的同一族群的音乐问题,他们不是“移民”,是长期居住在自己土地上的“本土人”,只是“国界”把他们放在了不同的“国家认同”之中。探讨这种特殊的跨界族群是基于中国本国情况衍生而出的特殊视野;同时,由于这种情况并非中国所独有,所以对世界各国所存在的类似情况具有参考价值。由此,中国学者所提出的跨界族群研究便可成为中国学者对世界民族音乐学研究理论贡献才智的可行途径。12月5日,《音乐研究》在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举办“跨界”问题专题研讨会,会上各位学者对跨界这一概念阐述了相互完全不同的理解,其中包括学科间的跨界、研究方法的跨界、研究对象的跨界、历史与现实的跨界,等等。
在世界许多国家中流传一种多元音乐文化的融合音乐,称之为“Fusionmusic”,此类音乐在中国称之为“跨界音乐”。如果从埃利斯的研究算起,现代意义上的民族音乐学研究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至今在中国学者中还在讨论着什么是中国传统音乐,什么是民族音乐学的问题。其实,研究本身自始至今一直在变化着,但是,人们却习惯地以不变的眼光来界定学科含义,所以,难得出一致性的看法。就跨界族群音乐研究而言,赵塔里木和杨民康在此方面的努力是众所周知的。塔里木近些年在大会小会上不断阐述他的“跨界”研究理念,并亲自组织题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跨界民族音乐文化实录”的音乐研究项目;杨民康《跨界族群与跨界音乐文化――中国语境下跨界族群音乐研究的意义与范畴》是较早提出跨界族群音乐研究的文章。民康以中国少数民族中的跨界族群为出发点,把这类少数民族音乐与中国汉族音乐和境外世界音乐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音乐文化的“中间层”和“外围层”,以此来探讨“原生文化层”“次生文化层”和“移民音乐文化”。我本人曾主持“环喜马拉雅山音乐文化研究”课题。该课题是以藏族文化为中心的“界内”(喜马拉雅山)和“跨界”(不同国家)的比较研究,与上文所界定的“跨界族群”为基点的研究有所不同(由于这一地区的族群关系和分布相对复杂,有些还是我们不可为的敏感话题),是以某界之内的相关族群的音乐文化为研究焦点,比较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
如果单纯谈“跨界”,读者不清楚是哪个视域下的跨界,所以,在“跨界”概念之外,还需要另外一个定语,来界定是什么方面的跨界,诸如“族群跨界”“方法跨界”“学科跨界”,或是其他什么的“跨界”研究。本人曾发表《“跨界”能否成为国际化概念――“跨界”高层论坛后的思考》一文,主张在音乐学研究领域把跨界研究专门用于族群跨界,以便在世界范畴内贡献出中国学者的智慧。方法论上的跨界在世界各国并不新奇,是科学研究中热衷的一种追求,但是族群跨界是一种独特的研究视角,目前还没有普遍开来,也没有形成一套特殊有效的研究方法,困难与机会并存。
二、“界”对族群的影响
约翰・布莱金(John Blacking)写了一篇文章,标题是《音乐分析的普遍有效性》(Universal Validityin Musical Analysis)。文章中提出了两个概念:其一,文化的特殊性(Culture-Specific),即某种文化中所具有的特殊属性,该属性是他文化中所不具备的,而且是不能被传递的,只能在自身所属文化中存在,所以是“ 文化的特殊性”。他特别指出,音乐分析应该从两方面来进行:一是直观层面的分析;另一是“把一种美学上的现象放到了社会行为的其他形态之中,而这种美学的现象,无论它是什么形式的,是用何种技术创造出来的,都将与社会行为的其他形式一起进入到一种特殊的生活形态的结构之中,而且这种结合经常是一种地域化的。”其二,物种的特殊性(Species-Specific)。这是一种天生的、生物的特殊的认知系列和感觉上的潜能,这种潜能是人类为了用来交流而天生具来的,是为了使他们的环境有意义(这里是把“音乐”作为人类的潜能)。音乐是人类具有的特殊属性,虽然我们在疑问:“鸟儿为什么歌唱?”但鸟是在歌唱吗?我们无从而知,但我们知道,动物界的“叫声”与人类的“歌唱”是不同的!那么,音乐能力是否是由人类所具有的特殊基因所引起的呢?
除了以上两种“特殊性”外,我们还可以衍生出第三种“特殊性”,即“语境的特殊性”,即某种音乐特点只发生在某种特定的社会语境之中,离开了该语境,此特点便不复存在。由于这种特定的语境中的因素是复合性的,其中包含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哪一种因素的缺失都会对其音乐的存在和特点产生影响。最近读到一篇文章,介绍英国科学家研究语言与基因的关系,他们发现了“FOXP2”基因,该基因控制着人类的语言能力。该成果发表在了 年10 月4 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之后,德国科学家斯万特・帕博(Svante Pabo)又研究了“FOXP2”基因的进化历史。根据他们的研究,大约在7000 万年以前,人类、灵长类动物和小松鼠在此基因上是一样的。后来相继发生了3 次变化,其中2 次发生在600 万年以前,这种基因变异使得人类具有了语言能力。不仅如此,该研究表明,语言的不同是由基因的不同引起的,也就是说,不同人群的不同语言是因为不同族群之间的语言基因不同。
在中国的知网上还看到另外一篇文章,标题是《文化能力的进化――兼谈基因、语言和文化关系》。作者认为,自然选择不仅影响到了生物体的身体结构,也影响到了行为方式。从制造工具的角度来理解文化时可以发现大猩猩通过习得也可以制造出不同的工具;语言是文化的典型体现,但判断动物界没有语言能力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体现,因为每一物种都有自己独特的交流系统。最后作者得出结论,即人类的文化能力是自然选择的产物。我们从事音乐学研究的人对于这样的科学研究报告基本上看不懂,只能通过介绍性文章了解大概的意思。如果我的理解是正确的,英国科学家的研究报告指出了语言是基因变异后赋予人类的特殊能力。那么,我所关心的问题是,音乐是否也具有相同的可能性呢?是否可以认为,音乐性是人类特有的属性,人类创作音乐的基因代代相传,即布莱金所说的“物种的特殊性”呢?
虽然动物界有着多样的交流方式,站在人类的角度上看(即上文中所提及的“人类中心主义”),它们的交流不是通过语言,只有当它们与人交流的时候它们似乎才知道有语言的存在。比如,家里的宠物,人们用语言与它们交流,它们似乎也能够理解人类的许多话语,但是它们不会说出人类可以理解的语言;有些鸟类可以模仿人类的语言,但是,这些模仿而出的语言对于人类和鸟类在意义层面上完全不同。语言是人类这一物种的特殊属性,而音乐与语言在这一点上具有相似性。鸟儿为什么歌唱?我们提出这样的问题并不是说鸟儿真的在歌唱,它是不是在歌唱我们无从可知。既然我们不是动物界本身,我们怎么能知道它们的认识呢?我们的假设是,所有动物界所发出的声音都不具备人类所定义的“音乐”内涵,所以,那些声音也就不属于音乐。为什么?首先,音乐是人类所特有的一个概念,体现着人对对象本质属性的认识,动物界没有形成概念的高度;其二,音乐必须是一种创造性的声音,即便是来源于自然界,也必须经过再创造过程;其三,音乐必须是结构化的声音,即经过人的结构处理,即便是有意图地随机化,其意图本身便是一种结构。所以,我们确定音乐是人类特有的属性。这种属性是与生俱来的,是由人类特殊基因决定的,属于人类的“物种的特殊性”。
但是,我也在思考着另外一个问题,如果说语言是由基因引起的,不同族群所说的不同语言也是由不同族群的基因决定的,那么,这里是否存在“转基因”因素?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新生儿在自己所属的文化之中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说话”。如果一个新生儿成长在“他文化”之中,他/她学会的自然是“他文化”的语言,并把他语言作为自己的“母语”。所以,尽管语言能力是由基因所致,但是,说什么语言则为后天“习得”的。这时候我们发现,就语言来说,不仅仅涉及到基因问题,也包含文化问题。基因赋予了人类有说话的能力,这是“物种的特殊性”;但是说什么话则是要看成在什么文化之中,文化可以把其应有的族群语言基因转换,这便是“文化的特殊性”。
音乐也与此相同,一个人成长在某一文化圈内,该文化圈所有的音乐变成为了他的“母音乐”,即他是此音乐的“局内人”。我们说非洲人天生具有节奏感,如果把一个非洲儿童放在中国成长,他/她的这种节奏感还能够体现出来吗?如果能的话,是其基因在发挥作用吗?如果不能,是否是其所在的文化环境使其纳入到了中国的音乐文化之中,在音乐上,他/她是否已经成为了中国音乐文化的“局内人”呢?目前,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来回答这些问题。但是,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们似乎觉得,这个在中国成长的非洲孩子,由于其来自种族和家族的基因,在其音乐的表现上会与中国的孩子有所不同;与此同时,由于其所成长的环境,也会使其与同族并成长在非洲的孩子也有所不同。如果此假设成立的话,基因与文化中的习得便成为了音乐能力的双重属性。音乐本能是由基因所致,而不同文化的音乐品位则含后天习得因素。由于音乐基因的存在,人在音乐上有可塑性,动物则没有;但是,学什么音乐则是一种文化选择;而能否学得好则由多重原因所决定,这时候,基因便被理解成为了一种“天赋”。我们期待有一天能够找到“天赋”的来源,以便塑造我们的新认识。说了这么多,这些与跨界族群音乐研究有关系吗?回答是肯定的!人类具备制造音乐的基因,也具备制造不同音乐的文化环境,其结果便受到了基因和文化两种因素的制约。同一个族群,他们具有相同的音乐基因,处在相同的文化环境之中,形成了一种适合自身生活方式和生活行为的音乐文化。当他们被国界分割后,在他们同一的民族身份之上又加入了不同的国家身份,这自然会引发文化的变化,长此以往,基因或因某些外界因素而引发变异。我们可以断想,始终住在一起的双胞胎和始终不住在一起的双胞胎在行为方式上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一个具体的例子是湖南的翦氏家族,他们之中能够说维吾尔语的人已经很少了,音乐上的维吾尔族特征已经消失殆尽。
由此可知,音乐特征并非随族源的一致性而始终保持统一,同一族群分属在不同的国家,面对各自国家的其他族群,在保持自身民族身份的同时,音乐会有变化。怎样在音乐中保持自身族群的特点和适应各自的国情和文化语境?这些便构成了跨界族群研究的意义,也使得跨界族群的音乐研究有一定的比较性的,否则便失去了“跨界”的意义。
三、跨界族群研究的三个视角
如果说跨界族群的音乐研究是比较性的',那么,具体的比较内容是什么呢?其实,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等都是个人化的,依不同研究者的兴趣而定。一般说来,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在以下三个层面具有普遍性:
1.音乐本体的变异
尽管民族音乐学强调文化的重要性,但是从来没有拒绝对音乐本体的研究,而且把音乐本体作为解释文化的出发点。所以,对于我们来说,跨界研究的首要问题是音乐本体的变化,即比较在跨越国家界限的同一民族之间,其音乐是否有着一致性和差异性,以及造成异同的原因。应该说,没有对音乐本体的认识便不能构成民族音乐学跨界研究的逻辑基础。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其自身的音乐类型。当我们进入田野对跨越两方的同一民族进行调查时,我们自然会把焦点放在这些音乐因素之上,我们渴望了解这些音乐的基本情况,渴望对音乐进行深入分析。孙敬慧在其硕士论文中探讨了中国赫哲族和俄罗斯那乃族的音乐变迁,这是一篇较早探讨跨界族群音乐的文章。作者发现那乃族音乐中的合唱因素较多,显然受到了俄罗斯音乐文化的影响。最近一篇博士论文《泰国老挝Mawlum 与广西末伦的比较研究――同源异流辨析》探讨了在泰国、老挝流传的一种声乐品种同我国广西流传的声乐品种末伦进行了比较,发现在泰国和老挝的品种中用排笙伴奏,而在广西却用三弦伴奏。作者认为泰国和老挝的所属人群与广西壮族是同一族群,但在历史上向泰国和老挝迁徙的过程中,路经西双版纳地区,而当时,这里居住的人群是克木人,受到克木人所用排笙影响,使得泰国和老挝的Mawlum也用排笙伴奏。可见,在以往的跨界族群音乐的研究中,音乐本体关系均是研究者所关注的焦点。
2.音乐行为方式的变异
所谓音乐行为是指音乐的奏乐方式,人们怎样奏乐?为什么奏乐?什么时间奏乐?谁在奏乐?为谁奏乐?等等这些问题也在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力。研究中努力对这些问题一一解答,之后发现了我们不仅知道了奏的是什么音乐,而且理解了奏乐的意义,进而理解了音乐对人的价值。民族音乐学把此层面的研究称之为“作为文化的音乐研究”。但是,这种文化并非文化的“泛指”,每一个问题都与“音乐”相关,都是相关音乐的问题,所以是“音乐的”研究。
民族音乐学所面对的“音乐制造过程”是把音乐创造和音乐表演合二为一的。所以,理解和解释这样的音乐制造过程必须把音乐结构和表演行为结合起来。梅里亚姆的“思维、行为、声音”的三段论在数十年前,当人们聚焦于音乐的声音层面的时候,他转向了音乐的行为层面,这在当时是具有前瞻性的。这种理论现在看起来已经过于老道了,但是,声音和行为共同构建了我们研究的基础,梅里亚姆的历史贡献便体现于此,其价值在于把音乐研究从单纯的声音研究拓展到了音乐的声音和行为的研究。不加舞蹈的佤族木鼓演奏是不存在的,今天,当我们走进沧源翁丁村的时候,木鼓演奏却没有舞蹈的伴随。为什么?因为其意义由原来的生殖崇拜转向了旅游产业。当我们欣赏川剧锣鼓、潮州大锣鼓、山西锣鼓的演奏时,鼓的演奏者演奏中有很多动作。在川剧锣鼓中,这些动作基本上局限在两个鼓键之上,具有指挥的作用;在潮州大锣鼓中,由于加入了双臂的动作,更具有音乐的表情意义;而在山西锣鼓中,由于指挥者在舞台上来回奔跑,使其更具有舞蹈性。虽然以上3 种锣鼓乐并非跨界族群所属,但却很好地说明了“演奏”中的“行为”的意义。在仪式音乐研究中情况则更加复杂,音乐与整个仪式的关系变得非常重要。音乐在哪个特定过程中出现,所演奏的音乐和所采用的演奏方式是怎样的?这些对于民族音乐学的仪式音乐研究来说都是基本的问题。如果对所研究对象的这些表层现象不了解,很难建立起研究的理论根据。
3.音乐意义的变异
跨界族群的研究,当把焦点聚焦在不同国界的两方之时,研究本身具有一定的比较性,比较音乐样态的异同,也比较音乐行为的关联,在此基础上构成对同一族群分属不同国家之后的认识。某一族群,由于其族性的一致性,在音乐制造过程中所显现的音乐本体和音乐行为上原本是一致的,然而,通过以上的比较研究,我们可能会发现两种结果,一种是以上两个方面在某些方面没有变化,仍然保持着一致性;另一种是在某些方面可能发生了变化。那么,为什么把同一族群分属在不同国家之后他们的音乐会发生变化呢?这便构成了对音乐意义的探讨。在音乐美学界长期讨论的话题之一是音乐除了本体结构意义之外,是否还包含其他意义?音乐美学在这个悖论中行进。《乐记》与《声无哀乐论》与西方音乐的自律论与他律论的重合说明了人类所关注的问题的一致性,尽管中西的这两种理论跨越了近两千年。本文认为,为音乐结构的音乐创作与表演也体现着一种追求,但这种独立的、以结构存在为目的的音乐存在方式在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对象中很难存在,因为音乐的意义不能依赖于音乐自身,一定会在音乐所属的人群中放射出来。对于民族音乐学者来说,当人把内心融入到音乐结构之中的时候,一定有结构之外的追求。尽管在研究中,把这种“追求”与实际的音乐“结构”之间建立关联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是,民族音乐学者至今没有放弃这一渴望。经过音乐本体和音乐行为的比较分析之后,我们发现了“第三因素”的存在,即跨界的双方各自有着不同的“他者”,而且双方都在各自的“他者”中关照自己。
目前,跨界族群多居住在边缘地带,是国家中的少数民族。这样的少数民族被划分在了不同的国度之中,两方面所面对的文化主体是不同的。比如,居住在中国的跨界民族属于中国的少数民族,所面对的文化主体是汉族文化,他们的音乐在与中国的汉族音乐发生着关系,即所谓的“汉化”;与此同时,该民族中被划分到另外国家中的部分则属于其他国家的居民,他们面对着其所属国的另一个文化主体,其音乐也在与其所属国的音乐发生着关系。两方作为自己所处国家之中的少数民族开始与各自所处国家中的不同文化主体发生着关系。一方面,他们共同用自己的音乐来体现自身的民族身份;另一方面,在本国文化主体的压力下,不得不改变自己,以适应所属国家的需要。长此以往,同一民族的两方开始分化,相互关系将越来越远。与此同时,在变异发生的同时,同一族群的两方在面对各自的超文化主体之时,也会用音乐的力量来体现自己的族性,这时候,音乐便趋于保守,成为身份认同的手段。保守与变异在两个极端之间随音乐之外的语境摇摆着,有时左,有时右,体现着音乐与人的互动关系。跨界族群的研究为这种类型的研究提供了有效手段。结论由以上论述可知,跨界族群音乐现象实际探讨的是背后的人群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文化关系、身份认同与国家主义问题。最近听到了一次杨沐的讲座,他提到了把“Nationalism”翻译成“民族主义”的问题,他认为这是一种误译。他的这种敏锐的视角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认为:把“Nationality”翻译成“民族”或把“Nationalism”翻译成“民族主义”本来不是一个问题,德国人与德国、英国人与英国、法国人与法国,日本人与日本,等等,长期以来,民族与国家之间的一致性是主流,非一致性所占比例较少;但是,现在情形不同了,不仅同一民族被划分到了不同的国家之中,而且某一国家也是由不同民族构成的,国家与民族之间的非一致性越来越明显。这时候,在西方出现了对“Nationalism”的新解释,即国家主义,使得该词汇与“民族主义”的内涵不同了。中国学者根据中国的国情创造性地提出了“跨界族群音乐研究”,实际上是由音乐进入到了文化关系、人群关系、族性与国家主义的探讨,必然也会在“国家”“民族”“族群”之间进行新的理解。
最后想强调的是,无论是音乐、文化,还是人群关系、民族关系或国家关系,这些都是处在动态之中的,也就是说它们是不断变化的。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现象是以往的这些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不去预言以后会发生什么变化,但我们知道,随着变化一定会造成另外的结果,为此跨界族群的音乐研究会给我们留下永远完结不了的课题。
篇11:《纳税实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论文
1引言
我们采用问卷、座谈等多种方式对、、届会计专业毕业生以及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调查得知:会计专业毕业生的重要技能是会计核算能力,而税务核算和纳税申报能力是最欠缺的。《纳税实务》是以操作为主的理论与实务一体化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税款计算、涉税业务账务处理和纳税申报等能力。经过课题组教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研究,我们构建了《纳税实务》课程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方法体系和组织管理评价体系,该实践教学体系为高职院校《纳税实务》课程实践教学提供借鉴,能够促进该课程实践教学效果的有效提高。
篇12:《纳税实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论文
2.1“四级双轨”的纳税实务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在《纳税实务》的实践教学中,经过长期研究和实践探索,我们构建了“四级双轨”的纳税实务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四级”是指纳税实务基本技能实训、纳税实务专业技能实训、纳税实务综合技能实训和企业顶岗纳税实务实训,“双轨”是指纳税实务手工处理能力训练和税务软件运用能力训练。(1)纳税实务基本技能实训。纳税实务基本技能实训是在每个项目的各个任务中进行,以训练税收基本技能为主要目标。在进行项目的'各个任务教学时,学习了某个任务的若干知识点后,针对重要知识点开展应用能力基本训练。纳税实务基本技能实训对税务业务主要以手工处理为主。基本技能实训主要包括“三证合一”的企业开业税务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普通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领购、发票管理,网上开票和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认证训练,运用税法基本知识处理税收业务训练,使学生认识税务会计的基本工作,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2)纳税实务专业技能实训。纳税实务专业技能实训是每个项目学习完后的仿真纳税申报实训。各个项目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税法基本要素、税款计算、税务账务处理及纳税申报。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纳税申报能力,我们采用模拟仿真企业业务资料进行该项目的专业技能实训,按照企业涉税业务处理流程,从业务分析到税款计算训练、从账务处理到申报表填写再到纳税申报训练,该实训可以进行税务业务手工处理,也可以运用税务软件进行。经过这样系统训练,可以提高学生涉税业务的计算分析能力和纳税申报的动手操作能力。(3)纳税实务综合技能实训。纳税实务综合技能实训在课程学期综合模拟仿真实训教学中进行。纳税实务综合实训一般会安排1周进行。课题组编写有《纳税实务》模拟仿真实训指导书,在综合模拟实训教学中使用。在综合技能实训时,对企业的综合仿真业务资料先进行分析,综合计算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然后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和纳税申报表的填写,最后进行模拟纳税申报。该实训采用税务业务手工处理和税务软件应用结合进行。综合技能实训能够训练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税收的纳税申报能力。(4)企业顶岗综合实训。企业顶岗纳税实务实训在学生最后一学期的顶岗实习中进行。企业顶岗实训内容在顶岗实习方案中体现,包括会计账务处理能力训练,涉税业务处理能力训练,会计报表编制、纳税申报等。企业顶岗综合实训是学生在真实的企业进行的会计岗位实训,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税务会计实习情况要进行了解和必要的指导,使学生的税务业务处理能力有所提高。纳税实务基本技能实训、专业技能实训、综合技能实训和企业顶岗纳税实务实训的“四级”能力训练是通过纳税实务手工处理能力和税务软件运用能力“双轨”结合能力训练来进行的。可以在纳税实务课堂教学中进行,也可以在纳税实务实训教学中专门进行。
2.2《纳税实务》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的具体实施
(1)继续改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纳税实务实践教学的改进和提高,一是教学内容要作改进和调整,教学内容要反映税收业务实践,增加税务业务的现实实例,融入“真题”教学,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二是在“互联网+”背景下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采用云课堂、蓝墨云班课开展实践教学,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学习兴趣。(2)运用税务会计实训软件进行实训教学。我院建设了税收实务实训室,实训软件有福斯特的仿真报税系统软件、纳税实务软件,用友的模拟报税实训软件,我们在该课程实训教学中都已应用这些软件。用税务软件进行实训教学,可以让学生用软件进行课程的自主学习和与老师同学的互动,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税务软件的应用操作能力。运用软件进行教学,可以根据企业的现实需求增加相关的操作技能,把当前经济的热点问题引入实训课堂讨论,使实训教学的内容更丰富,更能跟上时代的步伐。(3)建立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手段。高职院校可与当地税务机关联系,带领学生到税务局报税大厅观察税务业务流程,增加办税业务感性认知,也可以邀请当地税务部门的业务骨干来校为学生做税务报告。可以与会计事务所、代理记账公司合作,协商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学院可以安排学生在实践教学基地进行顶岗实习,让学生多方面接触实际,获得纳税实践经验。
篇13:《纳税实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论文
工学结合、培养学生岗位能力是高职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指导思想,而“教、学、做”一体化则是突出岗位能力培养的重要模式。实践证明,在纳税实务课程教学中,我们根据企业办税业务的工作特点,针对不同学习内容、不同学习情境,分别采用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仿真模拟教学法等多种实践教学方法,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3.1任务驱动教学法
该教学方法,是《纳税实务》课程实践教学采用的首选教学方法。课程教学按照任务导入、引起重视—学习税法内容,掌握资讯—分析任务、完成任务(“学中做”)—任务训练、学习检测(“做中学”)模式来进行,能够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对于增值税的计算学习,我们就采用该种教学方法。采用模拟企业增值税纳税业务情景资料进行任务导入,先让学生明确任务;然后,引导学生学习增值税计算的相关税法知识点内容,分析情景任务需要使用哪些税法知识点来解决;其次老师带领学生进行任务的分析、完成各个业务应纳增值税额的计算、完成任务;最后,教师布置任务,进行任务检测,检测完成后,教师作反馈总结。
3.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通过典型案例引出需要讲解的内容或需要讨论的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学习有关税法内容和税务业务操作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课程组建立了《纳税实务》案例库,收集编写了十几个典型案例,内容涉及各税种的计算、会计核算及纳税申报,以供该课程案例教学使用,使用效果良好。
3.3仿真模拟教学法
仿真模拟教学法是通过模仿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进行教学,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该课程的学期综合仿真模拟实训教学,我们运用了该教学方法。《纳税实务》仿真模拟实训需要有仿真业务资料以及与实际业务相符的各种单证资料,纳税申报表等。经过多年的积累,我们课程组编写了《纳税实务》仿真模拟实训指导书,书中增值税和消费税都使用模拟公司真实的税务会计凭证,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都使用模拟企业纳税资料来编写。经过我们使用,该实训指导书能够很好满足这门课程学期综合仿真模拟实训教学需要,使用效果好。
篇14:《纳税实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论文
组织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学院、教学系部、教研室三级实践教学组织运行管理体系;评价体系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社会评价等。
4.1《纳税实务》课程实践教学组织管理体系
(1)学院对《纳税实务》课程实践教学管理。学院对该课程实践教学管理包括制定课程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制定课程实践教学考核标准,审批课程实践教学计划,进行课程实践教学检查等。(2)系部对《纳税实务》课程实践教学管理。系部对该课程实践教学管理包括安排教师制定该课程实践教学课程标准、编写该课程实训指导书、制定该课程实训计划并进行审批,下达该课程实践教学任务并进行实践教学检查,为该课程实践教学提供服务等。(3)会计教研室对《纳税实务》课程实践教学管理。会计教研室对该课程实践教学管理包括落实该课程实践教学任务,检查实践教学教案和实践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完成效果等。
4.2《纳税实务》课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该课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主要通过听评课、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社会评价来进行。(1)听评课。听课评课主要包括各级领导听课、督导组听课、带该课程的教师互相听课等。通过听课和评课,掌握教师教学基本状况,了解教师实践教学组织实施情况,了解学生对纳税实务课程的学习和掌握情况。及时做好指导和交流,提出针对性意见和建议。(2)学生评教。每学期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对该门课程教学包括实践教学满意情况;组织学生评教,了解学生对该门课的意见和建议,明确今后实践教学改进方向。(3)教师评学。教师通过对学生考核测试和作业批改、辅导答疑等方式,及时了解、分析和总结学生对纳税实务课程学习状况,分析结果反馈给学生,使学生以后改进学习方法,提高该课程学习效果。(4)社会评价。通过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税务业务操作能力和纳税申报能力表现情况,企业人员对该门课程实践教学效果做出评价,并提出该门课程实践教学改进意见,以供教师参考和改进。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纳税实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不仅可以将纳税实务课程学习与税务会计工作岗位相融合,保证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更能促进高职教育持续发展和体现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特色。可为高职教学管理模式理论研究提供依据和思路,为高职院校提供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新模式。
参考文献
[1]王艳利.纳税实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5.
[2]王艳利.基于理实一体化的高职《纳税实务》实践教学方法探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24).
[3]刘杰.论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纳税实务》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研究,2016(2).
[4]李晓红,谢晓燕.高校税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会计之友,2010(10).
[5]陈小娟.高职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改革探索[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5).
[6]张登宏.试论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1(33)
★ 绩效管理论文
★ 线上营销成功案例
【构建跨界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研究论文(共14篇)】相关文章:
采用市场营销理念发展职业教育2022-12-10
“互联网+服装”的成功转型2022-05-25
互联网金融年终工作总结2023-11-07
摄影大赛领导讲话稿2022-08-31
传统媒体跨界风险及对策的论文2023-06-16
大学校长教师节致辞2022-09-30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会计电算化》微课程的开发与探究2023-07-30
基于侨乡文化的分析论文2023-09-15
成功的营销案例2023-05-29
体验营销成功案例2022-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