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开放及其管理的探讨论文(锦集15篇)由网友“猛于虎也”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开放及其管理的探讨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篇1: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开放及其管理的探讨论文
摘要: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开放实验(实训)室不仅对学生的技能掌握,而且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开放实验(实训)室管理制度、开放实验(实训)室的资金来源和开放实验(实训)指导教师三个方面介绍开放实验(实训)室的方法与对策以及实践体会。
关键词:实验(实训)室;开放;管理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开放实验(实训)室不仅对学生的技能掌握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高职教育与高等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高职教育所培养的是应用型、技术型人才,而实验(实训)室是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不仅对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实验(实训)室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仅仅局限在有限的实验学时内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实验内容,远不能满足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因而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开放实验(实训)室就显得十分必要。开放实验(实训)室有利于学生充分利用实验(实训)室的空间和资源,自主地进行实验(实训)活动,自主安排学习时间,从而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篇2: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开放及其管理的探讨论文
实验(实训)室建制目前,高职院校大多是模仿高等院校的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方法,由校—院(系)—中心(基地)组成三级管理模式,或由校—中心(基地)组成二级管理模式。这两种管理模式由于跨部门管理,实验(实训)室资产、教学、科研、服务等分别由资产设备处、教务处、科研处和实训中心等职能部门管理,而这些管理职能的重心是不一致的,因职能不一致而分离,人为地削弱了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和管理,说明学校对实验(实训)室的管理职责尚未明确,相应的管理制度还未完善;而且大多数实验(实训)室从属于实验中心,规模小,力量分散,重复建设多,功能单一,效率不高,使得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和仪器设备、技术保障工作难以实现统一协调,不利于实验室的规范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实验(实训)室建设与学校规模扩张的不适应性高职院校发展迅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专业不断增加,但实验(实训)室建设受资金、场地的困扰扩建和新建缓慢,有些专业没有实验(实训)室或实验设备仪器老化,这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实验(实训)室师资队伍不健全由于学校规模扩大,高职院校师资数量严重不足,特别是实验师资更加缺乏;一些学校受学校条件限制缩减或取消了实验(实训)课,与实践教学的要求矛盾异常突出,而且实验人员由于管理不严,工作单一,工作量不明确,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与当前实验(实训)室建设管理要求不相适应。
高职院校开放实验(实训)室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开放实验(实训)室必须在教师、实验工作人员、实验项目、仪器设备、环境场地以及管理制度等诸多方面具备了一定的条件才能实行。各个高职院校都在探索做好实验(实训)室的开放工作,探索开放实验(实训)室方法和模式。笔者从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开放实验(实训)室的实际出发,从开放实验(实训)室制度建设、开放实验(实训)室资金来源和实验(实训)人员指导三个方面介绍开放实验(实训)室的方法与对策以及实践体会。
近几年来,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在硬件(实验设备)设施和软件(教师及课程改革)设施上投入了大量资金。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验(实训)基地是集多种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于一身的综合性实验(实训)基地,在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院实验(实训)室与浙江物产集团等省内外行业企业协会共建,实现资源共享。本着“立德为本,致用为宗,崇尚优化,追求卓越”的人才培养的宗旨,在学院内共建立了54个实验(实训)基地,3个校办实习工厂,覆盖各个专业,面积达到18000平方米,投入资金达5000多万元,在校外与企业合作建立了100多个定点实习基地。这些为开放式实践教学提供了条件。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在开放实验(实训)室过程中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开放实验(实训)室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开放式实验(实训)室与常规封闭式实验(实训)室相比,存在实验时间的不确定性、实验项目的多样性和实验内容的多变性等特点,要求开放实验(实训)室的时间长、仪器设备完好率高、环境稳定等,所以开放实验(实训)室必须设有专人管理,并认真做好实验设备使用、实验项目、实验人数、使用时间、实验(实训)所需的耗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等情况的详细记录,并形成制度。随时做好实验(实训)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定期检查,确保实验(实训)设备的正常运行。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在开放实验(实训)室方面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以确保实验室开放的顺利进行。如《实验室开放的管理办法》、《实验室开放项目》、《实验室开放学生管理办法》、《实验室开放的预约办法》、《实验室消防安全与卫生制度》、《实验室仪器设备共享办法》、《实验室开放奖励办法》等制度的实施,使设备仪器能跨专业使用,达到了资源共享。但是针对在使用过程中所损耗的材料以及所产生的费用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 开放实验(实训)室的资金来源资金是开放实验(实训)室正常运行的根本保证,主要用于仪器设备的添置与更新、维修与保养,购买实验(实训)所需的低值易耗品,实验室日常运转维持费用和实验室人员的部分津贴等。开放实验(实训)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各种实验(实训)耗材也在相应增加,因此在资金来源与使用上应该得到学院的大力支持。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将培养人才放在第一位,学院承担绝大部分资金,并对资金的使用审批手续方面进行简化。此外还有以下几种资金来源:(1)在开放实验(实训)室时适当收费,如学生在计算机实验室使用计算机搜索资料1元/小时。(2)实验(实训)设备仪器出租,如物流实训室里的部分叉车等实验(实训)设备在课余时间出租给企业。(3)开展校与校合作,利用学院重点实训室的资源(实训设备和师资)优势为其他学院提供实训场地与实践教学,如我院与长征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水利水电高等专科学校合作,为物流专业的学生提供实训场地和实训教学。(4)开展校企合作,如我院经济信息实训室与浙江物产集团合作,由学院经济信息实训室承担浙江物产集团的网站建设和网页制作等任务。不仅可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训机会,而且还为企业节约了成本。总之,资金一定要到位,并给实训室一定的自主权,确保实训教学的质量。
开放实验(实训)室的人员管理实验(实训)室实行开放式管理,是为满足开设日益增多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的需要,这不仅要求实验指导教师延长工作时间,也要求实验指导教师有较广的知识面和较强的指导能力。开放实验(实训)室的人员管理可分为学生管理与教师(实验人员)管理。对学生的管理,要严格落实登记制度,遵守实验(实训)室内的各项规章制度,控制学生数量和学生进出。对实验指导教师,一方面要强化专职教师的.培训,注重业务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同时制定相应政策,鼓励优秀教师参与开放实验(实训)室的管理和实践教学。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正在推进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全面改革。“能力本位”课程体系改革取得阶段性、实质性成果,实训基地由系部直接管理,可以充分利用教研室的师资优势,调动全体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我院依托强大的产业背景与集团支撑,与浙江省物产集团公司有着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集团在我院设立了浙江物产集团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下设研发中心、培训中心和人才培养中心,具有长效的合作经费保障,与我院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实战性强的产学合作。我院从浙江物产集团中聘请了思想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实验指导教师,建立了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素质高、能力强的实验指导教师队伍。针对开放式实验(实训)管理的专兼职实验教师,制定了特殊的鼓励政策,肯定他们的工作成效,对在实验技术、仪器设备使用效益、实验室管理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教师予以奖励,激励他们的工作热情。
实验(实训)室的开放是一个新的运行模式,加大实验(实训)室的开放力度,促进实践教学改革,改善实验条件,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是适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做好实验(实训)室的开放工作,必须领导重视,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同时加大实验(实训)设备的投入力度,扩大实验(实训)室的规模,增强实验(实训)设备的功能,提高实验(实训)室的管理水平,增加实验人员的待遇。在满足实践教学的同时,进一步探索实验(实训)室向社会开放,让实验(实训)室面向社会,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扩大实验(实训)室的社会影响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单成明.高校实验室开放教学的探讨[J].宁波大学学报,,(3).
[2]陈宁宁,林善法,郑育华.开放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7).
[3]郑春龙.实验室层次开放的思考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
[4]苏沛群.浅谈高职院校实验室的开放[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
[5]尹成良.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室开放的探索与实践[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5,(10).
[6]徐澎敏,刘鲁平.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12).
篇3:高职院校实验室开放及其管理的探讨论文
高职院校实验室开放及其管理的探讨论文
摘要:主要针对现阶段考试模式的存在的诸多弊端,提出如何通过转变考试观念,革新考试内容、实施综合性、多样化考核新模式。
关键词:高职教育;考试模式;考试功能
众所周知,就其本质而言,考试是一种有目的、有对象的考核和检测手段,即对人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以及其它某些心理特征的测量。考试的主要功能包括:评价功能,评判学生成绩,检测教学效果;督促功能,督促学生认真学习,巩固所学知识;反馈功能,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改进教学工作,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改进学习方法;导向功能,引导教师教什么、如何教,引导学生学什么、如何学。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考试模式还存在诸多弊端。
1 目前高职教育考试模式存在的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就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高级应用型人才,尤其是为地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目前高职教育的考试模式存在诸多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考试的功能存在认识偏差。
考试的基本功能是评价功能,同时,导向功能也是考试的一项重要功能。但目前高职院校考试中普遍存在着“重评价、轻导向”的认识偏差,造成评价中的“一锤定音”,过分夸大分数的价值功能,强调分数的能级表现,甚至将学业分数同奖学金、评优评先紧密结合。只重视分数的多少,不去深究分数体现的价值,这样只能使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并在考试中作弊以求较高分数。考试功能的片面化必然导致教学的异化――师生教学仅为考试服务,老师不注重改进教学;学生学习只为对付考试,不注重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2)考试内容注重理论知识轻实践能力。
虽然目前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但是考试局限于“教材所述”和“课堂所授”,存在着明显的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考试内容大多局限于教材中基本知识掌握程度,缺乏对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综合考查,而且考试题型多为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等。客观性试题、记忆性试题所占比例大,综合性思考题、分析题少,使得考试成为对死记硬背的一种鼓励,而这种死记硬背又逐渐导致学生对思考、判断的依赖性。不利于学生思维、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也局限着学生的知识和思维结构。
(3)考试方式比较单一。
目前高职考试方式虽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是闭卷多,开卷少;笔试多,口试、答辩方式少;理论考试多,实践能力考察少;这种考试模式有很多弊端。在这种考试模式中,记忆力的考核处于主角地位,而实践操作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处于边缘角色,所以这种考试对于学生的考查是不全面的,无法测出学生真实素质的发展状况,且与高职教育培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不相吻合。造成了学生中普遍存在“平时松、考前紧、考后忘”的现象。同时,这类考试一般客观题较多,在一定程度上阻抑了学生创造性、个性的成长,也限制了学生主动求知探索的主体性的发挥,不利于创新素质的培养。
(4)考风考纪有待整顿提高。
尽管高职院校实行了较为严格的考试管理,但是受社会不良思想影响,现实中学生作弊现象依然十分严重;部分学生平时不学习,考前不复习,考试时一心作弊:考风考纪的破坏,不仅会打击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可能会导致整个考试制度名存实亡。
2 关于考试模式改革的可行性对策
2.1 树立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能力测试”考试观念
根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高等职业教育应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并将这种要求内化到考试模式中,普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通过考试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等。
2.2 构建综合性全程性考试新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而全面、系统、公正地评价教学效果,就要建立全程性考核为主的考试模式,主要内容包括:
(1)改革考试内容,确定考试的能力导向。
在考试内容选择方面,既要能够反映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和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综合性、创造性应用知识能力的考核,而不是教材内容、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真正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和素质,使考试真正能够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测试评价。
(2)改革考试方式,采用多元化考试方法。
改革考试方式,注重突出多样性、针对性、可操作性。考试形式采用多元化包括开卷考试、课程论文、大作业、口试、实际操作、小组辩论、调查报告、综合考查等多种形式;就具体一门课程的考试改革,可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采取不同的考试形式。更重要的是考试方法的选择应根据课程的性质、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等进行确定;如“两课”类课程、大学语文等基础性公共课,可实行闭卷考试;对于英语等相关专业的口语类课程实行口试的考试方法;对于计算机等应用类课程实行上机操作考试。无论何种方法的考试,都应以考核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着重检验学生获取知识、处理信息的能力。 (3)实行全程性考核。
考试不再局限于期末考试“一锤定音”,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平时过程性学习的考核,考核的次数依据课程的`性质而定,考核结果既包括到课率、平时作业完成情况、课堂问答的表现等平时考核。又包括课程设计、单元测试及期中考试成绩等。这种全程的考试形式,有利于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的全部过程,促使学生良好学风考风的养成。
2.3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开展考试改革的关键
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考试改革必然要通过教师去实施完成。教师对考试认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考试改革能否顺利开展。
考试制度的改革,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适应考试模式改革的需要,认真研究教学规律,研究课程特点,不断更新和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同时,在考试改革中,教师对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观性评价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良好职业道德。因此,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是搞好考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2.4 改革教学管理制度是考试改革的保障
考试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考试改革的顺利开展必然要求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改革。
(1)在新的考试制度中,成绩不能简单的以期末考试一次结果计入,必须将学生的平时成绩以及其他考试形式的成绩一同计入,全面反映学生学习情况。
(2)在新的考试制度中,有必要在部分课程实行5分制或者ABCD级记分方式。
(3)考试改革过程中,需要对学分制和学籍管理制度中的相关规定进行改革,探索新的、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创新精神形成的人才质量全面考核机制。
总之,考试模式改革的目的,是使师生对考试有进一步的理解,把教学和考试有机地结合起来。必须鼓励教师大胆地对考试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从而推动教学改革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促进和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邱林.专业基础课多元化考试模式的构想与实施[J].高等建筑教育,,(12).
[2]@谢文静.高职教育考试改革探讨[J].教育与职业,,(13).
[3]@刘映宏.对建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考试制度的思考[J].云南电大学报,,(3).
篇4:高职院校实训资产管理制度探讨论文
摘要:
实训资产管理是我国各大高职院校资产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非固定资产管理在全面化的院校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科学、合理、可行的管理措施对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培养管理人员资产管理意识,获得良好的实训资产管理效果等均具有重要作用。但现阶段,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的非固定资产实训资产管理工作中尚存在许多问题,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整体管理效果不佳。因此,各大高职院校需依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实训资产管理制度与内部控制机制,并强化管理制度实施过程管理,以提高校内实训资产管理效率及整体管理质量。
关键词:
篇5:高职院校实训资产管理制度探讨论文
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教学与新型教育改革在我国教育行业中的不断深入与推广,各级教育机构中的校内管理事务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高职院校的非固定资产实训资产管理工作。结合现代化教育发展趋势,现阶段各大高职院校需依据新课程标准,制定科学、可行的实训资产管理制度并积极落实,以强化管理人员的资产成本意识,通过对实训资产的估值与分管,取得更好的实训管理效果,提高院校整体管理水平。笔者详细收集并整理了多项相关的研究资料与文献报道,主要探讨了新时期背景下高职院校中实训资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有效实施策略,现简要论述如下。
篇6:高职院校实训资产管理制度探讨论文
2.1实训资产内控制度的建立
面对高职院校实训资产管理工作现状,当前环境下我国各大高职院校需结合校内实际情况,通过院方财务部门专业人员,组织行政管理部门与资产使用部门等集体商议和讨论,制定和建立实训资产管理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市场采购、产品信息保管、资产使用与管理等多个方面,例如:分级管理网络制度,要求院校内不同部门的实训资产管理工作需采用分级负责、分级管理及“责任到人”的管理网络,并指派相应管理人员(专职人员或兼职人员等)。同时,高职院校中各个部门需依据非固定资产实训资产的特性,制定相应的管理细则,例如:建立账目,保证账册完整、信息更新及时,以确保账册、账卡与实际账务相统一。
2.2管理制度实施
在建立实训资产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各大高职院校需引导各部门积极落实并及时调整,具体表现如下。①要求校内各部门提供准确、详细的资金预算,且不能由各自部门中直接说了算,而是需通过相互之间的交叉交流、讨论,最终得出相应的预算结果。②依据实训资产管理制度对资产采购的合理性进行审批,评估或判定其是否为闲置、重置,并要求相应管理部门定期对其进行清查和盘点,保证各项资产信息准确、可靠。同时,在实训资产管理制度试运行过程中,院校的财务部门专业人员需及时对制度运行情况进行科学梳理,对部分需要改进的细节提出解决方案,以保证管理制度正式运行顺利。例如:实训资产管理部门需制定完善的“资产明细账”,并定期与财务部、使用部等核实校对,做到真正的账实相符,避免重复或遗漏。当物资入库时,各部门需严格审核和验收采购单据,并准确填写对应物资的名称、采购时间、供应商、场地、规格、价格及购买数量等,依据入库单据进行登账处理;若学校购买的物资到账后,物资管理部门需对其进行现场验收,一旦发现差错,及时寻找原因,与有关部门交涉联合制定解决策略,并经过集体探讨和试运行成功后,才可正式通过。总之,当实训资产管理制度正式实施后,管理人员需定期评价其实施结果,并针对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整改意见或反馈信息,以持续改进,使管理措施获得良好的实际运用效果。
3实训资产管理工作的优化策略
3.1注重前期采购论证
现阶段,各大高职院校在实施或运行实训资产管理制度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或控制其前期采购的随意性,但其论证仍不够充分,如未全面考虑“同类资产”之间的“互相抵触”作用。例如:某高职院校在与分别采购了用友ERP财务管理系统、网中网会计综合实习的平台等,二者属于同类实训软件,如此一来就造成了资产浪费。此种情况下,实训资产管理部门需提前做好前期论证,有目的性地减少同类资产采购,并考虑同类的专业实训资产是否可共用,以减少整体预算额度。
3.2培养管理人员资产成本意识
现阶段,在一些高职院校实训资产管理部门中,许多资产使用人员自身不具备成本意识,往往单方面地认为采购的是院校资产,尚未形成成本意识,该资产最终成了学院办学成本;再加上,校内实训资产管理工作并未涉及网络信息化平台,其仅仅表现为表格形式,甚至有些单纯使用手工处理账页。尽管该项工作由多个部门的管理人员互相兼任,但其管理效率仍较低。故当前环境下,各大高职院校需依据实际情况,适当借助现代化教学软件对各部门管理人员进行实训资产管理培训,并利用网络平台,促进各项管理信息数据同步,以培养和强化管理人员的资产成本意识,提高其工作效率。
3.3对实训资产进行科学估值
对于部分高职院校来讲,其校内多存在一些闲置的、无法产生价值的实训资产,同时各个使用部门又无法对其进行随意处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该资产的管理成本。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高职院校需对这部分闲置的实训资产进行科学估值,并于校内建立实训资产“退出管理”机制,若确定资产无价值,可一次性集中处理,避免资产浪费。
3.4实施实训资产分管策略
一般情况下,高职院校中层以上的领导者,大多数均处于一线教学岗位,或者是某专业领域的教育专家,其工作繁忙,压力较大。此种情况下,学校可考虑分摊资产管理职责,让每位中层以上领导分管某专业的实训资产采购、使用与监管过程,必要情况下可通过不同部门之间的交叉审核开展管理工作,以增强资产管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以取得良好的实训资产管理效果。
4结语
目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实训资产管理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相应的管理制度缺失等,从整体上来讲管理效果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建议各大高职院校在校内管理工作中结合当前环境下的资产管理现状,建立、完善并有效实施实训资产管理制度,同时还需从注重前期采购论证、培养管理人员资产成本意识、实训资产科学估值以及实施实训资产分管策略等多个方面对管理措施进行适当优化,以取得良好的实训资产管理效果,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姜楠.高职院校实训室资产管理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6).
[2]王锦东.高职院校实训基地资产管理机制的构建路径思考[J].求知导刊,2015(24).
[3]吕晓辉.高职院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践与思考[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
[4]唐佩,张斌,余学文.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共建共享:意义、原则与路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4).
[5]杨亚端.高职院校实训资产管理制度实施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12).
[6]何远方,周伟,赵磊.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队伍建设的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14).
篇7:高职院校实训资产管理制度探讨论文
当前形势下,已有多项教育调研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非固定资产实训资产管理工作中均普遍存在以下几种问题。①归口管理不当。在许多高职院校中有一些尚未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非固定实训资产,品种繁多,数量巨大,单价较低,其市场采购、日常使用及管理等均由各自使用部门负责,在院校的实训资产管理工作中并未对其进行科学的归口管理。②采购前期论证随意。对于①中所述的不达标实训资产,大多数高职院校中均未对其制订科学、详细的采购计划,且对其产品供应及产品质量把关不严,如对于产品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质量、供货条件、价格及交货情况等未实施即时管理和评价。同时,一些高职院校并未依据市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采购方式,也未进行产品问价、采购活动,采购前期论证随意性较大,易导致资金占用过度,造成采购不足或采购过量的情况。③缺乏相应管理制度。部分高职院校在(依据既定的'资金预算执行情况下)管控(非固定资产)实训资产的采购总额时,尚未建立完整的资产使用与管理制度,在大多数情况下均是由资产使用部门保管和负责,缺乏院校监管,易导致其价值减损。④实训资产管理信息联动不佳。在许多高职院校中,其均未建立科学、先进的资产管理技术、保管与领用机制等,无法对不同部门中实训资产的采购、保管等工作进行统一调配,资产管理信息联动不佳,易出现采购重复的情况,浪费资源。
篇8: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与实训基地建设论文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与实训基地建设论文
摘要:随着酒店业的不断发展,使得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因此,加强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的建设,对提高酒店专业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管理能力,促进学生的就业都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从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与实施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性的建议,希望对我国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一、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一)旅游及酒店业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如雨后春笋般的迅速发展起来。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的旅游总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人次数,与相比,分别增长了26%、28.5%、23.1%。高速发展的旅游业,不仅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还带动了酒店业的迅猛发展。使得酒店业的发展使酒店的数量猛增,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增加了酒店管理的人才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大高职院校也相继推出了酒店管理专业,培养了大批的酒店专业人才。
(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学生的就业,使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技术专业能力,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贡献力量。但从当前的高职院校的学生现状来看,学生对自己的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概念还存在模糊不清的现象。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意识,充分认识到自己职业的重要性,就需要实训基地来为学校和社会建立一个良好的平台。酒店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包括两个方面: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是通过对职业环境的模拟实验来达到学习效果的;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则真正的实现了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
二、酒店管理专业高职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酒店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规模太小,数量不多。投资一套配套设施完善的酒店,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高职院校属于非营利的机构,因此,要建设这样的酒店存在很大的困难。同时,受到管理模式和地域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很多学校对实训基地的建设都选择了招待所、餐厅等规模比较小的投资方式,并且数量也不多。这些建设远远达不到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需求,对培养酒店管理专业的管理人才和基层服务人员都存在一定的欠缺,难以达到实训的目的。第二,操作不规范,管理不到位。从当前的各大高职院校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方面的现状来看,很多院校在对实训室的建设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从整体的管理方面来看,还存在操作不规范,管理不到位的现象。有的实训室的建设规模一般,受这些客观条件的制约,服务方面的项目显得单一,装饰效果和客源方面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制约。针对这些问题,管理方面就可能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也难以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对自己的要求也会降低,不能达到星级酒店的服务标准。第三,经营与教学存在矛盾。对于实训基地建设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一定要真实,这不仅能够让学生真正的投入到高标准的酒店服务当中,又能创造经济利益。实训基地的所有权归学校所有,但是经营权却属于企业或者其他承包者。因此,实训基地的所有权的校方和经营权的企业方,考虑更多的便是酒店的经营情况,这对学生的实训教学造成了一定的限制。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对于酒店的使用主要考虑到学生的实训练习,一般根据课程安排,这就造成了经营与教学相矛盾的情况产生。第四,师资水平的限制。校内实训基地的管理主要是高职院校的教师。因此,对于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来说,应该具有教师和实验工作者的双重工作性质。但是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师资情况来看,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大部分都缺乏相关专业的工作经验,在单个的项目教学方面能够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但是从整体的酒店管理和工作经验来看,就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欠缺,这对学生的实训练习指导方面造成了限制。
(二)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酒店选择和学生个性发展不协调。很多学校在对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选择时,往往比较关注的是酒店的档次,但是酒店的市场定位方面考虑的不周全。因此,校外实训基地的酒店一般都比较类似,学习形式单一。而有的高职院校甚至会和中介进行合作,从中抽取利益,让中介安排学生的校外实训课程的酒店选择,这样会造成更多的问题出现。例如,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接触到的客户类型比较单一,就会对酒店业的发展产生质疑,不利于学生就业需求和职业的发展。第二,对实训基地的利用率低。学校的生源方面,酒店的经营状况方面,都可能对已经建立了合作关系的学校和酒店方造成一些影响。例如,学校的生源不多,就有可能造成酒店的实习生较少的情况;酒店的经营状况不好,客户资源少。各大高职院校对校外实训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仅仅将校外实训作为对学生的实习基地,并没有对学校的教师也同时进行培训,这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三,合作形式单一,缺乏创新。一般情况下,学校都是将校外的实训基地看作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有的酒店就利用了这一现象,为了减少劳动成本,积极的与学校进行合作。但是这只是表面形式的合作,不能达到学生真正的学习目的。而从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目标来看,学校应该与企业建立稳定的、多样化的联系,才能从根本意义上达到学生学习的目的,从而也为酒店方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并且酒店方也会加强与学校的合作,使大家都能够从中受益。第四,管理机制不完善。校外实训基地的酒店管理方面对学生的实训影响巨大。由于旅游业的迅速发展,酒店业的服务人员短缺,因此水平也参差不齐,高素质的服务人员并不多。因此,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学校方也正是看到了这一专业的优势,一般对实训的学生不再过问,而是直接交由酒店进行管理。学校与学生和酒店之间的这种沟通性的减少,缺乏对实训基地学生的管理,对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方面都有一定的限制。
三、提升酒店管理专业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的策略
(一)提升酒店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策略
第一,加大投资规模,增加基地数量。校内实训基地在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训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学校应该加大对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规模,增加基地的数量。学校可以从其他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汲取成功的经验,并且挖掘校内外可以利用资源,加大对校内实训基地的投资力度。在对实训酒店进行建设时,还可以参照经典的酒店设计,建造小而齐全的设备,从而节约投资。第二,规范操作流程,构建科学管理机制。校内的实训基地在对酒店的硬件设施进行模仿的过程中,还要对实训基地设置不同的管理层,如经理、主管、服务员等等,并且严格按照酒店的标准对学生进行要求和管理,这样就保证了酒店的正常对外经营。此外,还要注意对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结合实训课程的需要,根据岗位的不同和能力的不同,对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并完善教学计划。学校的实训基地管理还应该结合当前酒店业的发展情况,顺应时代的发展和服务理念、服务方式的不同,及时做出调整。最后,校方还应该对参加实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考核,从而达到实训目的,完成学校与酒店的接轨。第三,经营与教学相结合。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对学生的实践学习,因此,学校在与企业方进行合作时,应该明确这一主旨。校方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调控作用,以学生的学习为主要目的,与企业约定管理方式,并对企业的管理进行监督。在酒店的实际管理过程中,要将酒店的实际管理权交到管理专业的学生手中,使学生的实训实践过程能够真正的达到提高自身能力的目的。学校也要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真正的发挥实训基地的功能。第四,加强师资水平的建设。对于加强学校教师的'水平这一问题,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将学校的教师送到专业的酒店进行实地的培训,并且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以增加教师的专业水平。另外一种是对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进行专业指导老师的讲座,但是这种方案一般都是理论性的讲解,很难收到实效。所以学校应两者结合,一方面增加教师在酒店学习时间,另一方面请专业酒店管理人员定期培训,同时对实训基地进行管理,从而让教师和学生得到更多的学习和启发。
(二)提升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策略
第一,完善酒店选择措施。产学结合是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产物。产学结合的模式对于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教育、就业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在,许多高职院校都有很多产学合作的模式,例如“2+1模式”、“订单式”、“学工交替模式”等,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酒店管理专业一般采用的是“2+1模式”和“订单式”,“2+1模式”即指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期间,前两年是对酒店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后一年到酒店进行实习。“订单式”指的是酒店与学校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完成对学生的专业培养,学生毕业后直接到酒店就业。需要注意的是,学院在进行这些模式的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院的教学特点和酒店的经营模式,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如在酒店的旺季,可以与酒店签订短期的协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二,提高实训基地的利用率。酒店管理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不应仅局限于酒店,还应该兼顾与酒店相关的其他行业。如酒水、设施设备、酒店用品等方面,学校不可能对这些方面都兼顾到位,因此,就可以与大型超市和专营店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的实训提供更多资源。第三,与多家酒店进行合作,提高创新意识。对实习酒店的区位进行合理的划分,可以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高职院校的生源不仅局限于某个省份,而来源于多个地方,因此就业时的地域选择范围比较广。学校应该顺应这一特点,从学生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角度出发,合理的对实习酒店进行选择,避免实训基地过于集中。第四,完善管理和运行机制。专业实训是一个系统学习的过程,因此,选择合理的运行机制是校外实训的有利保障。学校可以选择业务能力和责任心较强的教师,对校方和店方的实习生进行监督、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并且建立学校、酒店、行业于一体的质量评估体系,对酒店管理和行业进行专业的评估,从而提高酒店对学生的实训管理,促进双方合作关系的和谐发展。
四、结论
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促进学生的就业都有重要的影响。我们应该从校内、外两个方面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从校内、外两条途径采取措施提升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增强学生社会就业的竞争力。
篇9:浅谈如何加强高职院校管理会计的实训教学
浅谈如何加强高职院校管理会计的实训教学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任务,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职业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育内容,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高职院校要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积极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培养模式,加强技内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内江科技 英文刊名:NEIJIANG KEJI 年,卷(期): 30(12) 分类号:G71 关键词:实践经验 管理会计 工学交替 项目导向篇10: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论文
会计电算化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重要的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发展状况,提高教学效果,保证培养出的学生能够适应社会需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建设专业教师队伍
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素质对教学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应严格做好教师职业素质的提高,保证师资队伍的质量。对于一些刚进入学校经验比较少的会计教师,应在其正式讲课前对其指导实践技能进行测评,并保证其通过理论课试讲,保证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发挥良好的实践指导能力。同时应建立起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保证教师队伍的建设更加科学规范。同时对于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应给予其职务及工资等方面的奖励提高,吸引更多专业的技术人才涌入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中。同时学校应做好双师型教师的资格认定和职务聘任的问题,保证优秀的教师和更多的具有实践经验的人才能够留在学校。同时可以建立起一个比较稳定的兼职会计教师的队伍,解决会计教师资源不够的问题,兼职会计教师主要是一些社会中的会计人才,拥有丰富的经验、高超的技能,并且授课的方式也比较丰富,学生能学到很多东西,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实践教学的力度和效率。但这种方式也有一定的缺点,这种兼职会计教师聘用成本比较高,上课的时间也不够连续,并且还缺乏相应的考核体系。因此,学校可以邀请一些企业的会计专家到学校来,定期为学生开展专题讲座,为学生补充更多的会计知识。
2改进校内实训模式
高职院校应对校内实训进行改革,首先应完善高职院校的会计模拟实验环境,建立起设备齐全的会计模拟实验室,为会计专业的学生配备相应的硬件设备,进行理实一体化的实训,保证既能够做好实践教学,又能满足学生的实习要求。同时学校在组织学生实训时,应采取分项实训和综合实训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在进行分项实训时,学校可以通过模块化实训,其主要涉及的课程有会计基本技能实训、基础会计实训、财务会计实训、成本会计实训、审计实训等,主要实训的内容包括数字书写、收银、点钞、珠算、账户与复式记账、金融融资、财务报表、材料费用、制造费用、货币资金审计、报表审计等一些单项实践操作训练。学校在组织学生进行综合实训时,可以选择在学生完成会计大部分专业课程的学习之后再进行实训,实训时可以以一个公司某一阶段的`综合业务为背景进行相应的模拟实验,然后进行项目化实训。同时学校在组织学生进行校内实训时可以模拟企业财务工作岗位的设置来安排学生的位置,并将其按照对于的模块分成相应的小组,针对小组来安排相应的实验项目,再让组内成员选择不同的岗位角色,完成对应的实训任务。同时应采取轮岗制,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各个岗位的工作形式和内容,完成更多的实训内容,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同时学校应改进校内实训课程的考核模式,考核方法可以通过检测学生的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的内容来进行,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3完善校外实训模式
校外实训主要是采取校企合作的模式,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和企业的优势,来培养出更加专业的技能型人才。并且通过校外实训基地,能够让学生拥有更多参与实践以及就业的机会,同时也能为高职院校的会计教师提供相应的社会实践的机会,增加其对会计实践技能更全面的认知,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并且教师在实践中也能够了解更多关于会计的问题和知识,增加实践教学案例,完善教学内容。并且学生通过在校外实训基地培养能够更快速的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让学生更早的了解社会对会计人才的专业要求,熟悉自己以后的工作岗位和环境,更好的将自己锻炼成符合社会需求的职业技能型人才。学校在组织学生进行校外实训活动时应注意与校内的专业课程教学同步,科学展开对应的校外实训。校外实训课程主要包括职业认知课程、核心职业能力课程、综合职业能力课程。对于职业认知课程,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外的一些中小企业进行参观,积累对会计行业的认知。对于核心职业能力课程,学校应先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然后在一些大中型的制造业、服务业等各行业进行企业的参观学习。对于综合职业能力课程,学校除了要安排学生进行校内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及仿真模拟实训外,还需要选择一些大中型企业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训机会,让学生能够亲身体会会计岗位的专业要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完成综合实训。总之,会计专业的学生应精通会计业务和电算化技术,提高自身专业能力,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高职院校应妥善安排好会计实训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机会,提高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赵蕊芬.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以会计电算化专业为例[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2,(04):56-57.
[2]孙巧美.谈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J].管理观察,2014,(9):72-73.
篇11:高职院校财务会计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探究论文
高职院校财务会计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探究论文
在传统教学中,大多数老师还是沿用着灌输式教育方法,这样的教学虽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学生并没有真正融入在课堂中。在新的形势下,作为教育者应该转变自身教学方式,更新教学观念,这样才能让学生深入到课堂中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还能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1]。在高职院会计实训教学中主要是学生运用财会知识以及动手能力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技能培训,还能丰富学生的知识素养[3]。本文将针对高职院校财会会计实训课程教学改革进行针对性的分析。
一、财会会计实训教学的重要性
(一)能够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认知
在财会会计实训教学中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会计教学中的教学质量。在实际会计教学中包含较多的内容,主要包含理论教学课程以及实训教学等相关内容[2]。具体来讲对于会计理论教学在理论教学中较强,在具体教学过程存在着一定的抽象性,因此学生会存在难理解的现象发生。在教学中学生通过实训课程教学能够营造出一个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过程,这样的方式能够实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按照具体经济业务填制一些原始凭证、登记帐薄、编制财务报表等等,进而在真正意义上对会计工作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1]。这样的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最终在会计工作中形成系统的认识,同时也能提高老师在教学中的教学质量。
(二)能够完善理论教学体系
在财务会计实训教学中不仅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趋势,而且还能加快教育改革中的进程。财务会计实训教学在会计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对于会计教学来说是为会计职业所服务的[3]。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快速发展,市场对于人才需求以及会计职业环境等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仅要求会计人员能够提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实际状况信息,还应具有相关分析财务信息的能力。除此之外,对于会计来说在经济管理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整体上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完善以及发展的[1]。要想在真正意义上使会计教育适应国家经济需要,就应培养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同时还应重视会计实践中的教学,积极完善相关的实践教学体系,这样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进而在真正意义上加快教育改革中的进程。
二、财务会计实训课程教学改革中的积极探讨
(一)更新教学观念
在实际教学中,在整体上应该树立老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相结合的教学观念,对于教学来说在教和学上是一种双边性活动,在这个具体活动中,脱离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就变成了单一的以老师为中心[2]。反之,离开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就变成了单一以学生为中心。只有将两者结合开来,这样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应,进而在教学中达到较好的效果。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的教学观
在高职院校实际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能力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对于会计人才来说应该具有较强的处理会计实务的'能力,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创造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通过创新教学而展开的,对学生创新意识进行训练的一种教育。同时还应尊重学生在个性中的发展,通过人本教学进而使学生在學习中能够进行独立思考,进而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增强综合能力。
(三)将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教学观念
在实际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在能力中的培养,同时还应注重实践性教学,进而形成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以及相关的操作技能,在整体上形成一种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综合实践能力相结合的一种实践性教学[2]。在会计教学中动手实践能力占有重要的成分,理论是实践中的指导思想,在整体上应该重视理论和事务并重的教学观念,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基础理论水平,还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会计人才。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财务会计人才,需要在已有的课程教学基础上进行一定的课程教学改革,完善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走出校园之后得到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世云.高职院校财务会计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商业经济,,18:44-46+69.
[2]张丽萍,纪清艳.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经营管理者,,28:370.
[3]武冬铃.高职院校会计实训教学改革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01:126-127.
篇12:浅谈高职院校物理实验教学改革论文
近几年来,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承担着培养社会建设所需高技能人才的重任。与此同时,高职院校的物理实验教学方法也应与时俱进,以适应社会生产所需人才的培养。物理实验教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所需人才培养的要求,也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因此,物理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1、高职院校实验教学现状
我国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高职院校大部分是从原来的中等职业学校和中等师范学校升格或合并而成的,物理实验教学器材比较陈旧,升格后由于重视不够或投入不足等原因,教学所需器材没有得到及时地补充和更新完善,极大地影响了教学质量。再者,一些任课教师还没有从原来中等学校的教学思路过渡到高职院校的教学思路,教学中还是老师做得多、学生看得多做得少,或是学生按部就班地照做,课堂上老师对元器件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分析讲解的时间多,实验的内容还是以前的,跟不上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的步伐,考试还是做平时做过的实验。这些因素都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因此,物理实验教学必须进行改革,才能符合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培养要求。下面将从教学设备的配备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和实验考核方式的改革等方面进行探讨。
2、实验教学设备的更新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1)教学设备的更新。现代化的实验教学必须要有现代化的实验设备和多媒体设备作为教学的基本条件。中职学校升格或合并而成的高职院校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等因素,部分实验教学设备还是原来遗留下来的,很多已经过时,已不能满足现代化的教学需求,因此,学校加大投资,及时补充和更新教学设备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2)教学水平的提高。实验教学教师是学生实验的指导者,应具备实验教学的各项技能技巧,如扎实的实验理论知识和表达能力,确保做实验前能对实验理论知识和实验目标等做详细地讲解;熟练规范的实验操作能力,确保演示实验的成功;实验的设计和改进的能力,确保一些效果不明显或比较复杂的实验能够得到改进,使学生更易操作,更感兴趣;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能力,确保一些无法直接通过演示实验表述的物理过程和现象(如分子运动特点、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玻尔模型、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等)能够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增强教学效果;对学生实验效果分析总结的能力,确保能够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及存在的问题等等。高职院校中实验指导教师也基本上是升格前的教师,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理念尚未进入高职院校的教学角色,对一些教学技能技巧不扎实的教师,一方面要转变教学观念,加强自身学习,主动到实验室亲自做实验,多锻炼多总结,不断提高自我;另一方面,学校要提供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到一些办学较久较有经验的兄弟院校学习进修等。这样,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了,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提高。
3、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
首先,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教材。目前很多实验教材是本科院校教材的简化版或是中职学校教材的升级版,陈旧的内容比较多,和对应专业课程结合不够紧密,可读性和可操作性都不够强,不利于教师的教学和激发学生做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应选择和对应专业课程结合紧密和生产建设及生活实际联系紧密、插图多、通俗易懂、实验易操作的教材。其次,应增加设计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求知的欲望。
4、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通过板书或教学课件对实验原理和过程进行详细讲解,然后按照实验步骤演示给学生看,学生只需拿课前老师准备好的实验器材按部就班地操作就可以了,学生往往比较依赖老师。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更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正确的方法应是教师给出实验目标和要求及相关提醒,学生自行选择实验器材、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自行完成实验操作,教师指引学生解决实验过程中发现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改进思路等,这样,学生既动了手又动了脑,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5、实验考核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考核方式实验操作成绩占40%左右(百分制),这不利于调动学生动手做实验的积极性,应采取平时成绩占30%、出勤率占10%、实验报告占10%、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占50%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平时成绩由教师根据平时做实验时的规范性、仪器使用的熟练程度及数据处理的正确性等进行当堂打分,考试时单人单独完成实验,根据实验的正确性和效果进行打分。
总之,物理教学过程中强化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我国社会生产建设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国娟.高职高专课程体系改革背景下的大学物理教学[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
[2]魏俊华.通过物理探究实验培养能力[J].成功(教育),.
篇13: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实训建设的思考论文
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了适应这一目标,现许多高职院校开设了文秘专业课程,因文秘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为了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把基础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完美结合,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实训来巩固课堂知识, 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培养文秘专业学生掌握文秘职业的技能,提高文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培育学生的秘书职业意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实践创新的职业能力,达到和满足市场的需要。
一、文秘实训建设的主要形式
为不断加强文秘专业实训的建设,同时不断完善实训内容,使实践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目前,各高职院校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学生的实训能力。
一是从实训模块方面的建设。
所有实训、实践课都结合相应理论教学,在适当的时机穿插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并在课程中体现“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再认识理论、发展理论”的基本思路,从而使学生从入学之初到毕业前夕都有非常明确的实训目标。如结合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开设秘书写作与训练模块、会务工作模块、办公室事务模块、接待与礼仪模块、公共关系技巧模块、信息管理模块、商务谈判模块、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和办公自动化模块等多个模块的专项实训项目。
二是从真实情景方面的建设。
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必须建设和专业发展相适应的实务实训。在教学中,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可利用情景教学与仿真教学方式,有效的教学方式也是快速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综合实训项目的锻炼,既可以使学生的前期学习成果得到一次综合检验和提升,也可以使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得到较好的锻炼和提高,让学生在到校外实习之前就对真实的工作环境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从而为学生到校外进行专业实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实训室提供的情景教学、仿真教学,为进行文秘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主要包括:商务洽谈实训室、办公自动化实训室、形体礼仪训练室、会议接待实训室、档案管理实训室等。
三是从实践能力方面的建设。
文秘专业必须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广泛建立相应的实践能力训练,其目的是为适应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需要。通过在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的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顶岗实习,使学生深入到文秘办公现场,实现理论在实践中的升华,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四是从技能培训方面的建设。
以国家对该专业的能力要求和就业所必需具备的职业技能为依据,来确定课程的体系结构和开设次序,加强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高职院校可以根据文秘职业岗位特点,积极组织学生申请职业技能鉴定,推行双证书制度,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并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注重专业课程与职业资格认证课程的互相融合,要求学生在毕业时必须获得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水平一级证书、普通高职高专英语能力等级考试证书、国家秘书职业四级(中级)证书、普通话二级以上证书等。
二、文秘实训教学的主要内容
在秘书人才培养模式转变过程中,开始人们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从实践的效果看,课堂教学的改革为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这种能力的延续性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进而使我们认识到有必要建立一套实训体系与课堂教学体系并行,而且两者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两套系统的作用。提高秘书人才的素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应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要善于调查研究和捕捉业务信息,善于协调和处理人际关系,善于写作和使用现代办公设备。
二是应具有改革开放的头脑和开拓创新的本领。要善于接受新知识,善于学习新知识,善于运用新知识。
三应具有与时俱进的政治思想品质。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去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四是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时刻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要甘于奉献,乐于服务。
本着重实践、重创新的理念,以职业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向,致力于实践教学方面的创新,采取课堂实训、实训室实训、校内见习、校外见习、竞赛活动、毕业实习等实训方式,配合开设的主要课程应包括秘书实务、办公室管理、信息与档案管理、组织会议与活动、商务沟通与接待、摄影与摄像、企业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法律与法规、广告实务、秘书礼仪、办公室工作规范等。主要培养学生从事秘书工作相关的边缘能力, 能根据秘书工作中实际情况进行创造性地工作, 并为自己将来拓展打下基础。课程设置应遵循“必需、够用、实用”原则。基础课以“必需、够用”为度,强调针对性;专业课侧重高级秘书业务素质的提高,强调适应性;实现可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强调应用性;拓展学生创新思维与个性发展,强调前瞻性。在课程设置上,既要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对秘书人才的素质要求,又要体现专业特点,还要结合本校的专业特色要做好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衔接,又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将培养对象定位“管理型”“商务型”秘书。充分利用资源, 强化实训教学文秘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强, 服务面广的应用专业,而随着社会对文秘专业人员综合素质要求的提高,文秘专业教学必须置身于社会实践之中, 使学生及早熟悉繁杂的人际关系, 适应多种层次的综合办公部门的工作。通过实训,使秘书人员应具有“六会一高”,“六会”,即会做人、会办文、会办会、会办事、会说话、会学习;“一高”,即办文办事办会效率高。
篇14:高职院校报关货运专业实训教学研究的论文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本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应市场经济和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掌握报关、报检和国际货运代理的基本技能、方法,能在各类报关货运企业从事报关、报检、国际货运代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本专业要求学生熟悉并掌握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报关货运中的基本单据的缮制和操作;熟练使用各种办公操作软件,具备较好的协调组织和交际沟通能力。
我国高职院校作为报关货运人才的培养单位,担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的报关货运人才的重任。各个高职院校在培养模式上均以复合型、实用性人才作为自己的培养目标,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资金、师资等种种问题的限制,导致实训教学环节的缺失或不足,学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不强,操作能力欠缺的问题,没有真正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最终导致培养的学生素质与市场需求脱节,无法满足报关货运企业的人才需要,同时造成学生毕业后就业困难,并影响了学生的长远职业发展。因此,分析目前高职院校报关货运专业的实训教学的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和途径,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目前高职院校报关货运专业开展实训教学的现状:
1、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实训课程设置较少,忽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多数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沿用了本科院校的模式,理论课程设置较多,如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概论、国际商法、海运地理、商品检验检疫等,但像外贸单证实务、报关实务、报检实务、进出口商品归类技巧、国际货运代理实务等实践性课程却较少。
2、其次,在师资力量上,教师本身缺乏实训经验,导致理论和实践脱节。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报关货运专业的教师没有从事过实际报关货运工作,仅仅对理论性知识掌握得比较充分,而对实际报关货运流程的了解还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这就客观上造成教师在授课时侧重于理论教学,忽视实训教学,从而导致教师讲课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的问题。
3、再次,在实训设施配备上,校内实训设备匮乏,无法满足实训教学需要。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由于资金问题的制约,在实训室建设上步伐缓慢。很多高职院校把有限的资金更多地投向生物、机械、化工等理工专业的实训室建设中去,而报关货运实训室的建设还处于空白状态,有的甚至实施多媒体教学都存在困难。
4、第四,在实训基地建设上,高职院校缺乏长期合作并行之有效的实训基地。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缺乏实训基地已成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难题。由于学校和企业有不同的发展目标,相互联系和沟通较少,从而造成学生实训机会缺乏。尽管学校和企业分别拥有教学和实训资源,但由于合作模式等原因,多数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上力度不够、收效不明显,从而制约了实训基地建设工作的开展。
二、高职院校报关货运专业开展实训教学的重要意义
1、通过实训教学可以深化报关货运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体现本专业操作性、实践性强的特点
就培养目标看,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培养与我国经济建设相适应,掌握报关、报检、国际货运相关理论和实务知识,熟悉海运、空运、集装箱运输以及多式联运相关业务和操作技能的复合型、应用型的专门人才。通过在实训室实施实训教学,学生可以总体上把握报关货运业务操作的全过程,增强学生对所学理论内容的感性认识,使得实践教学环节得以顺利完成。
2、通过实训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掌握实践业务操作技能
就专业设置看,报关货运专业按“实际、有用、有效”的原则设置课程体系,不断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加大实训课比重,使学生不但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和业务能力。通过实施实训教学,让学生进行报关货运环节中填单、制单的实际操作,同时进行角色模拟扮演,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为其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提供良好的锻炼机会。
3、通过实训教学可以使学生提前熟悉工作岗位的职责和要求,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良好的保障
就校内和校外实训情况看,通过在校内设立专门的报关与国际货运实训室,安装报关、国际货运模拟软件,使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掌握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同时,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教学资源和实训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不仅为学生的实习就业提供了理想的场所和岗位,也让学生提前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从而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有力保障。
三、高职院校报关货运专业开展实训教学的途径
1、改革课程设置,提高实训课程比例,突出实践技能培养。
高职院校应当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结合培养实际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要求,本着“理论够用、技能为主”的原则对课程设置进行大胆改革,逐步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为了使培养的学生具有更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课程的设置要更加注重实训,突出实训环节,大幅度删减理论课程,增加实训课程,在学时安排和授课内容方面向实训课程倾斜。同时,继续根据社会需要和职业资格证书要求设置相应课程,如开设报关员、报检员、货代员、单证员、外销员等资格证考试的相关课程,通过教学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考试以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从而为学生顺利就业增加一项重要的砝码。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高水平“双师型”具有实训经验的教师队伍
高职教育的性质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教师既要懂专业理论知识,更要具备很强的实践技能。培养一批适合本校特色的高水平的教师,成为推动高职院校健康发展的关键。在具体做法上,可以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办法,提升专职和兼职教师教学水平,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首先应该鼓励本校专职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到报关行、货代公司挂职锻炼、外出进修、参加相关会议,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同时可以聘请海关、货运公司、商检部门、银行国际业务部等报关货运有关单位的专家和教师进行信息交流,不断吸收最新的报关货运方面的信息动态。其次可以打破学历、职称界限,聘请一批具有生产、管理一线实际操作经验的优秀人才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积极拓宽“双师”型素质教师队伍的来源,打破师资来源以高校研究生为主的做法,鼓励社会上从事实际报关货运工作的优秀人才到高职院校任教,这样既有利于加强实训教学工作,又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一举两得。
3、加强校内实训室建设资金投入,为实训教学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模拟实训教学是报关货运专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实训可以使学生熟悉报关货运业务的具体操作程序,从中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已学过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校内报关货运模拟实训室设备除包括计算机、配套网络、投影仪、业务流程沙盘和挂图等硬件外,还包括软件设备,例如购买专业的符合教学要求的报关货运软件,既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使学生增强对所学知识的感性认识,还可以模拟填写报关单、报检单、国际货运单等各种单证,并可以章节练习和自测习题等形式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扮演报关员、海关官员、货运代理人、承运人、托运人等角色,熟练掌握报关货运中的商品归类、货物申报、关税缴纳、货物托运和承运等各种业务技能,真实体会报关货代业务中不同当事人的不同地位以及面临的具体工作,为将来步入实际工作岗位奠定良好基础。
4、加快实训基地建设和校企合作步伐,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合适场所和岗位
实训基地建设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环节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成为连接学校和实习就业单位的桥梁,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首先,在实训基地建设中各高职院校应积极谋划,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渠道,借助企业的实训资源和资金优势,不断拓展实训空间,积极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与当地报关行、货运代理公司等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其次,校外实训基地建成后,除定期可以向基地派遣一定数量的学生进行实习外,还可聘请实习基地经验丰富的报关、货运人员参加教学培训工作,协助教师一起完成学生实训课程的教学工作。再次,通过学校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培训服务,促进企业资助学校的实训室建设、指导学生的实习就业等。学校也要适时承担企业的技术开发和改革项目,向企业转让新成果,向企业职工传授新技术发展所必须掌握的新知识,从而使学校的人才培养和企业的发展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何学坤,刘淑芬,《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 《职业教育研究》, , (9) : 141 — 142。
[2] 张汝根,《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7) : 105 — 107。
篇15:高职院校电视摄像实训课程教学改革初探的论文
电视摄像实训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修课,课程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影视专业学生的整体职业技能水平。本文结合我院办学特色和本专业学生培养目标,探索总结出电视摄像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和途径,以期切实实现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摄像操作技能分层训练
电视摄像技术是一切创作的基石,只有在娴熟地掌握摄像技术的前提下,才能进一步完成作品的艺术创作。如何使学生熟练掌握摄像机的操作呢?通过教学实践对比,总结出摄像操作技能分层掌握教学效果良好。
(一)全自动模式拍摄实践练习
从我校生源来看,對于绝大多数影视编导专业的学生而言,摄像机是一个全新的陌生事物。因此在刚入手的练习环节中,围绕画面造型元素的拍摄要求和拍摄技巧,提出明确的练习目标,利用摄像机的全自动模式练习完成画面不同构图方式拍摄、不同景别角度人物景物拍摄、常用运动镜头的拍摄方法和技巧。在掌握拍摄技巧的同时,结合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理论知识中所讲的不同画面造型元素的画面表现力和呈现出的艺术特点。
(二)手动调整模式拍摄实践练习
在以往教学中,一般在课程一开始先集中讲授练习摄像机各功能键的使用要领和操作方法,学生会用了却不知为何要用和何时要用,教学效果欠佳。而在摄像操作技能分层训练中,学生在全自动模式拍摄实践练习中逐渐熟练掌握了常规拍摄技巧,但也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惑:画面过亮过暗、虚焦等问题,带着疑问、困惑再讲授练习摄像机的手动调整设置,解决了学生的学习困惑,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培养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模块化训练方式
摄像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技术是手段,艺术是灵魂。在电视摄像课程教学中不能单纯地停留在技术性操作上,还需要更侧重于培养学生实际拍摄中的应用能力和艺术表现力,即用何种拍摄方法来表现画面,如何运用镜头语言来表达主题和创意。通过电视摄像实训课程的教学,探索采用不同模块化训练的方式,这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摄像技术和艺术能力的提高。
(一)初期模拟仿拍训练模块
在学习电视摄像课程初期,绝大多数学生在拍摄中存在不知需要拍什么、应该拍什么、怎样去拍、用什么方式去拍的困惑,不知如何将所学的知识合理应用于实际拍摄。针对学生此阶段的学习现状,采用经典影视作品片段的模仿拍摄训练,改变学生只停留在熟练掌握摄像的基本操作和拍摄技巧的思想意识,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电视摄像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练习任务的视频片段,在仿拍练习中引导学生体会如何根据作品表现需要完成机位的架设、角度景别光线的.选择、不同镜头的构图方式等,帮助学生理解在表现某情节或表达某意义时为什么要这样拍摄以及拍摄意义,初步了解场面调度和镜头间的组接规律,从而提高学生摄像的技术技巧和镜头语言的艺术表达能力。
(二)仿照案例完成校园活动场景拍摄训练模块
在电视摄像实训课程中充分利用校园各种活动,让学生拍摄演讲比赛、社团活动、学生文艺节目演出等活动。教师提前收集各电视台拍摄的相应活动节目视频,共同观摩、分析、讨论、交流,探讨领会不同拍摄要求、不同活动场景的镜头需求和拍摄技巧,同时考虑后期镜头剪辑组接的需求。这种形式的拍摄练习虽然有现成的案例模仿拍摄完成,但场景布局环境又有所差别,学生在拍摄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对现场出现的状况需要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不同的活动场景拍摄任务,不同拍摄方式,要求也不同,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拍摄经验,可以真正地提高拍摄水平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教学结合专业技能大赛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结合省内每年举办的专业大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参赛作品的制作中,从策划、文本撰写、分镜、拍摄、剪辑制作及协调组织中,让学生按各自优势分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学生兴趣特点不同,关注点和视角不同,彼此交流探讨,可以相互启发,灵活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发挥特长共同协商完成作品制作,同时,学生能主动发现自己的不足,教师在指导中也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弥补纠正,讨论交流寻找解决方案,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意能力,培养了团队交流合作能力,获得了更全面的专业成长和发展。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多部作品获得省级一二等奖。
通过电视摄像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学生电视摄像技术的专业技能、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高职教育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大胆探索、更新观念,寻求适合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适应当今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鲁莉卓,肖习.高职《电视摄像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11).
[2]赵晓清,邹霞.电视摄像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2).
[3]王金红.电视摄像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J].新闻世界,2011(5).
【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开放及其管理的探讨论文(锦集15篇)】相关文章:
面向市场需求的开发类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论文2022-08-15
简谈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论文2022-08-19
探索双语教学在高职院校航空服务类课程的模式论文2022-11-09
CBE模式下高职医学检验专业教学课程论文2022-05-07
开放医学机能学实验室管理探讨论文2022-10-27
工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开放性试验教学探索论文2022-06-22
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的论文2023-11-10
创新能力培养下高职实践教学分析论文2022-10-23
浅谈现代高职教育会计教学模式论文2023-09-19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论文2023-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