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新闻传播问题研究论文

时间:2022-05-06 11:36:35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跨文化新闻传播问题研究论文((精选15篇))由网友“次仁拉索”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跨文化新闻传播问题研究论文,希望大家能够受用!

跨文化新闻传播问题研究论文

篇1:跨文化新闻传播问题研究论文

众所周知,新闻作为文化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在当前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社会文化角度分析,新闻文化传播是基于大众文化传播消费中的一种。由于新闻的传播具有广泛性和大众化,因此对于社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文化的传播离不开新闻载体,而新闻在文化的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方面具有其重要作用,首先要求新闻信息内容必须符合社会文化需求的总方向,其载体意义必须是面向社会化和大众化这一传播对象,而新闻媒介对于文化进行传递、创造、积累,从广义角度来看,新闻的对外传播具有一定的跨文化特点,新闻作为文化载体是以一种特定的文化编码形式存在,需要在另一种交流文化中进行解码。当今新闻媒体的总方向是面向全球化和多元化,而本土新闻的特点已经显得非常单一,其新闻系统具有统一的世界形态特征。然而据相关研究表明,文化差异是跨文化新闻传播的差异性是其主要制约因素,文化差异势必会造成异种文化交流之间的障碍,而新闻媒介的跨文化传播主要目的则是通过有效途径来克服这类差异所造成的交流困难。

篇2:跨文化新闻传播问题研究论文

跨文化交际或传播的研究,均以各种符号系统里的人群行为及其行为动机为首要研究对象,这其中所涉及到的正是文化习俗以及其基础思维。故而即便跨文化新闻传播的内容看似与政治或是经济相关联,但实际上精神文化才是其最值得关注的核心内容。跨文化新闻传播是信息与背景的全球化体现。而信息全球化则是信息领域中全球化的具体体现,其应该高度关注的是,相比其他领域的全球化它对全球化的.反作用力更甚,通俗来说,全球化进程如何取决于信息全球化的发展。那么,在这样一个信息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对外新闻的挑战源自何处呢?笔者认为,其主要源自于两方面:

1)跨国媒体集团所带来的压力,就目前国际上的局势分析来看,最大的五家跨国媒体集团全部来自于西方发达国家,而其中在中国大陆地区落地的就已占两个之多,如今在广东地区已有时代华纳和新闻集团,另外贝塔斯曼及迪士尼也通过各种渠道大张旗鼓的进入中国市场。

2)国际传播秩序不均衡,其实纵观现阶段全球新闻传播的现状不难看出,世界大部分地区的新闻传播,其中80%~90%被美国为首的西方通讯社占据,也就可知当前国际传播秩序尚需调整。其实,早在1995年便有学者进行了跨文化新闻传播相关的探讨,而这一探讨用时长达十年之久,直至才最终归纳出跨文化新闻传播主要的三大体现方面:

1)误读,即中西方双方对新闻报道的误读;

2)编、解码,其主要是通过对霍尔理论的讨论,而得出跨文化新闻传播产生误读的原因机制;

3)文风,即通过文字报道的具象层面对中西方新闻进行对比。而之所以研究跨文化新闻传播,大部分原因在于跨文化传播令人忧心的现状。失衡问题向来是世界范围内新闻传播最典型的表征之一,它的背后隐藏着经济和政治的博弈,可更多是根植于文化层面的原因。中国目前尚处在发展中,自然避免不了在占据垄断地位的西方新闻中以丑态出现,相对具有积极意义的正面报道人权问题、发展失衡等负面报道明显更多,这也是我国必须亟待改善的新闻现状。

2中国跨文化新闻传播应对建议

2.1全面认识到文化的差异性

针对我国跨文化新闻传播而言,首要任务是充分认识到不同文化间的诧异,夯实其文化基础。全球化涉及范围广,而不同区域间的文化均存在差异性,特别是中西方国家间文化差异破巨,故而只有认识到这一方面的差异,才能真正找到打破文化交流差异的有效手段,由于不同国家、地区、民族以及宗教信仰对于文化的接受程度千差万别;而异种文化的传播必然需要客服差异所造成的困难持续进行。因此,在我国当前新闻媒体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对目标文化具有全新的认识,根据传播目的文化的差异性做好适当的调整,切不可对本民族文化过分守旧,造成文化交流障碍;另一方面,在对新闻国际化的过程中,必须从多个视角来观察,考虑不同文化以及不同地域特征的文化群体所注重的视角,以包容开放的新视角去探索和交流其他文化;此外,从新闻的基本功能点看,我国新闻的传播还必须对世界各国不同的人群心理进行深入了解,对西方媒体受众的心理进行充分研究考虑,由此把握出中西方新闻观察角度的正负方向。

2.2坚持创新,提高认同感

众所周知,新闻传播过程中利用文化的亲近性,对拉近不同文化背景及主体间的心理距离意义重大,其奠定了不同文化背景群体必要的心理接受基础。笔者建议,我国在跨文化新闻传播方面,应坚持以人为本的传播,充分考虑各个文化背景下的国家或区域差异,在每篇报道每个字符间,透露出必要的人文性关怀,方可取得良好的跨文化新闻传播成效。实质上,整个新闻传播的过程,就是对文化认同感提示、文化亲近性创新的过程,同时,也体现出了对不同文化背景下新闻传播规律的尊重。

2.3协调本土化和国际化文化间的关系

上述分析中指出跨文化新闻传播最关键所在,便是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性,针对目前西方主流媒体独霸新闻控制的现象,我国新闻传播还应注意处理本土化与国际化文化间的关系,要做到不过分追求西化新闻,从而对于西方新闻的过分个性与极端观点加以改正;同时还要避免使用固步自封的单一新闻视角,绝不将新闻视角仅仅局限在本国以及本民族视角的限定之中。综上所述,新闻在文化传播方面的本土化与国际化之间的矛盾,实际上是对于观点与视角求同存异的基本要求。新闻传播的全球化与本土化并非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只要新闻传播能够做到对外来文化以及其他观点的客观分析,就能够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使新闻的本土化与全球化矛盾不断调和。故而,新闻传播在主要依托于优秀的本土化文化,坚持其特质的同时,合理借鉴全球化文化的精髓,会增加新闻传播的生机与活力。值得肯定的是,中国五千年来沉淀下来的文化博大精深,但在全球化和信息时代背景下现代化人文气息又略显不足,进而,站在新闻传播角度来看,在认识全球化过程中本土文化现状的前提下,应夯实历史性民族文化彰显其优势,并积极吸收借鉴全球文化的优点,切不可冒昧的使二者对立,以免造成新闻传播的固步自封。

3讨论

综上,我国跨文化新闻传播中的文化差异问题,是我国实现全球化进程中的难题和挑战之一。跨文化新闻传播是一个国家展现自身文化及优势的最佳舞台,在这个舞台上若能与观众共鸣,表演出色,将获得普遍认同,成为主角立足舞台中央,从而得以更长久和完善的发展。中国新闻媒体在对外传播方面,应积极采取各种应对策略,勇于尝试以跨文化的视角对新闻信息进行收集理解和传递,并以本土文化为基础吸收优质的国际文化,针对各种文化背景下的受众对新闻传播策略进行调整,争取在全球化进程中使中国文化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赢得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

篇3:新闻传播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模板

摘要:

众所周知电视就是电子科技发展过程中的产物,现如今电视也成为全球范围内影响力最大的新闻媒体,并且在人们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还有效的改变了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方式,所以科技现如今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有力支撑。在此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的形式也在不断的进行完善,进而给观众带来更的感受。文章对现代科技发展对电视新闻传播方式的实际影响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使新闻传播变得更加完善。

关键词:

现代科技、电视、新闻传播方式、实际影响

科技的快速发展,推动了行业领域的改革和完善,而对于电视更是如此。电视新闻传播由原来传统的采集、制作、传播等逐渐向便捷化、高效化的方式转变,因此可以说电视新闻传播的每一次完善都是在科技的推动下来完成的,不仅使新闻传播方式更加的完善,还使得相关人员的思想和观念在不断的更新,进而更好的投入到电视新闻工作中,为人们提供更准确、更新颖的新闻节目。

一、现代科技背景下电视新技术的进展

数字化的采编设备在现在电视新闻制作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虽然在采摄方面还依旧使用原来的分工模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有效的采编和摄像进行了有效结合。最近几年,在很多新闻事件现场中,电视新闻采编和传播更加及时,这样一来就使得新闻报道更加与观众个体视角相符合,同时还保证了新闻报道的个性化以及色彩化[1]。而使用这种数字化以及小型化的采编设备会变得更加普遍,不仅能够实时将新闻事件与观众进行分享,还让观众可以对事件的发展进行了解,而这种实时传播也被叫做交互式技术,而该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让采访对象和观众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还能对各类信息进行深层次的加工和处理,进而更好的保证电视新闻水平提升。

二、在现代科技背景下电视新闻进行创新的主要表现

在科技发展的进程中,图像传播技术的诞生,使得电视这一高科技产物出现。而电视一经出现就不难发现,它从里到外就都是科技的化身,同时它的应用和进步也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而从电视新闻角度上来说,其自身发展已经不再满足于原本的基础技术,在画面、色彩效果等方面上也有了更好的追求。而计算机以及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进程中,为电视新闻传播形式的改进和创新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并提供了多样化的可能,因此电视一直都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吸收科技成果,进而对自身进行完善和强化[2]。现阶段电视新闻传播在互联网、计算机以及数字化的推动和作用下,正朝着更好更高的层次上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开始对新闻传播时效、采编形式、制作模式以及观众收看形式等进行改变,进而使新闻传播具备高水平、高科技含量,更好的进行创新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1.现代科技推动了新闻采集方式的改变。在传统电视新闻进行远程采集过程中,采集受图像、声音等传输技术的影响和制约,致使新闻记者不能像报社记者一样进行传输采访信息,并且电视记者通常会跨地区进行采访,通常情况下不仅没有SNG的有效配合,也没有跨地区的光缆能够对画面传输进行有效支撑,只能回到电视台里发出,而这样一来就使得新闻的时效性丧失。而近些年,计算机视频以及图像压缩技术的有效发展和应用,使得电视新闻在跨区域采集过程中变得较为便捷。现阶段,电视新闻记者不管是在哪一个地区进行采集新闻,只要该区域有互联网结构,就可以通过电脑将新闻进行处理以后发回本部就可以。也正是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图像传输这一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让电视新闻图像传输像电话传真一样便捷,因此使得新闻采访再也不受异地采访的限制,真正的保证了电视的时效性。例如,某电视台推出了对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的特别报道,多天且连续的对颁奖礼进行报道,而在对颁奖礼进行报道的过程中,通过互联网传播的方式有效将地域的影响进行打破,从而实现电视新闻素材的良好采集,并且保证了电视新闻自身的时效性,同时也达到了跨国报道的目的。此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电视新闻一般都会在异地报道过程中尽可能的规避一些具有加强时效性的新闻选题,而现代科技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原来的跨地区采访变得像在同一区域内一样简单,使得新闻选题再也不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样就保证了电视新闻报道的全面性。现阶段,科技发展为新闻远程的采访和报道提供了便捷的.方式和通道,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新闻采访拍摄的形式进行了改变,从而有效的对新闻采集内容进行了影响[3]。以往电视新闻记者通常采用的事后拍摄的方式来进行报道,而城市建设水平的提升,使得各街道、各地点监控更加完善,对于一些突发事件能够进行有效记录,使得新闻报道逐渐向进行式报道方面上转变。

2.现代科技对以往新闻制作方式进行了完善。众所周知,电视新闻是利用声音和图像来对事件进行表达,因此,声音及图像处理的越好,所能表达出现的新闻就越丰富、越清晰。就现阶段实际情况来看,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完善,都推动了电视新闻表现手法的创新,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电视新闻后期制作的水平。例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以及《今日说法》等节目中,开始融入了FLASH动画这一表现形式,它和监控视频一样,都能够将事件经过进行描述,进而将新闻事件更加直观的展示给观众,而这两之间还有一定的不同,动画手法是后期制作时对事件的还原。因此动画手法的有效应用对较为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通常情况下,传统新闻是在事发后的图像以及文字对事件进行描述,虽然使用了一定的特技或者是其他手法,但实际上收到的效果都不是十分理想,而FLASH这种方式制作相对便捷,并且具有十分良好的表现力,能够有效将事情发生的经过进行展示,使观众有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因此在电视新闻进行传播过程中,这一新技术有效的改变了以往新闻的传播观念[4]。

3.现代科技改变了以往电视新闻的收视习惯。在以往的新闻传播过程中,电视新闻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不可重复性,通常也就是播过以后就过去了,因此这也成为电视媒体最大的缺陷。而近些年,存储技术和水平的发展,有效推动了电视新闻收视属性的改变,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一旦要忘记某档新闻节目的收看,只需要在互联网上找到相应的门户网站,就可以在其中收看到十分完整的节目,现阶段很多电视台都已经实现这种存储,这样就可以使观众观看新闻节目不再受时间、地域等多种情况的影响,只要有网络就可以实现观看的目的[5]。与此同时,在很多网站的浏览边框上,都会将最近两天的新闻罗列出现,因此不管是想看整期内容还是其中的几条,只需要鼠标一点就可以所见即所得。也正是现代科技的完善和进步,使得现阶段收看电视新闻像阅读报纸一样便捷和灵活,不仅可以进行跳跃观看,还能进行有效的挑选,即使需要在观看中间做些别的事情,在完成其他事情以后还能继续观看,所以电视新闻节目在科技力量的支持下,实现了有效的超越。

4.现代科技将观众与事件融合到一起。现代科技中卫星技术、光缆技术、微波技术等等的有效发展,都给电视新闻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电视新闻的直播,这些技术能够打破原有空间格局的阻碍,加之新闻事件所具有的不确定性,都增加电视新闻的传播的魅力[6]。现阶段,电视新闻在进行直播时可以通过两种手段来进行,一种是有线传输,另外一种是无线传输,而使用这两种传输方式就能够将新闻记者和观众放置在同一的时间轴线上,让二者能够一同随着时间的变化来见证某些事件的发生、过程以及结局。因此新闻直播凭借自身同步性,对直播的魅力进行体现。例如,9月3号我国抗战胜利70周年的阅兵式,中央电视台对其进行了直播,充分利用卫星采集的方式实现与观众之间的零距离接受,不仅保证了时间的同步性,还让观众产生了一种亲临现场的感觉。

三、电视新闻在创新传播方式时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

在电视新闻传播方式不断完善过程中,现代科技对其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且直接的,不仅使传统传播观念进行了改变和更新,还有效为新闻节目的创新创造了更加广泛的空间[7]。但是还需注意的是科技也具有一定的两面性,因此怎样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优势,避免其消极方面对新闻的影响,就需要相关人员更加深入的对现代科技进行探究,进而提升运用现代科技的水平和能力。

1.正确看待成本问题。虽然现代科技有效地推动了电视新闻传播的发展,但是这些现代技术的有效应用必须要有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等方面的支撑,因此对于一些规模一般的电视台来说是十分困难的。有时电视台为了实现异地的采访和新闻传输,通常会使用较为昂贵的直播车来进行,同时也可以使用电视传真技术来实现传输,而通过对比可知电视传真技术的成本较低,并且也不会对画面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8]。因此在对新闻节目进行直播时,不仅要选择最为适合的方式,还要保证传播效果的有效化,所以在对新闻节目进行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对直播对象进行考虑,看新闻题材是否重大,观众是否对其进行高度关注等,如果单纯的为直播进行直播,就会出现形式大于内容的现象,进而导致直播效果不足,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

2.注重新闻直播的时效性。对新闻事件进行现场直播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新闻传播的时效性,让观众能够有效的对新闻事件进行了解。同时进行现场直播时也是对新闻记者的一种考核,因为在这一过程中不能出现任何失误,如果出现错误就会被观众看到,严重的还会导致直播事故[9]。所以进行直播也会对记者自身对事件现场的掌控力、业务水平以及综合素质等有着严格要求,而这样就需要记者不断对记者能力进行培养,制定良好的反应机制,进而将消极因素降到最低,更好的对新闻传播方式进行创新。

3.借助各项资源将科技与新闻传播进行整合。就电视新闻传播来说,不是所有能用的科技成果都要运用到新闻传播中去,一定要有选择性的使用现代科技,同时还要充分借助社会力量来实现对科技资源进行整合。例如,虽然部分网站为了增加自身内容的丰富性,增添了网页的点击率,也正是它这种节目留存的操作,有效地的弥补了电视不具重复性的缺点。基于此,电视新闻一定要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加强与各门户网站间的合作,加大对电视新闻的宣传,进而增加电视新闻观众群体结构性。例如,各相关部门在各路口、人流较为密集的区域内安装了监控设备,而这些设备都是二十四小时运行的,可以拍摄到一些事件的发展过程,因此电视新闻一定要加强与各相关部门沟通和联系,进而获得各新闻事件的第一手资料,有效增加电视新闻的内容量,提高电视新闻的收视率。同时,借用社会力量和科技手段来对电视新闻进行创新,进而实现对电视新闻传播进行完善和改善的目的[10]。

4.保证新闻业务与科学技术之间的有效结合

作为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对新闻业务进行良好的认知,真正的对新闻业务的实际需求进行了解,深度挖掘现代科技与业务之间的有效结合点,进而在现代技术良好应用的基础上激发新闻创作灵感和动力,制定最佳的电视新闻传播方案,确保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因此,在电视新闻传播过程中应用的任何一项技术,都需要在客户和相应受众的反应中体现出现,并且现代技术所创造的价值以及效益需要从良好传播服务中进行获取。所以想要使电视传播业务更好的发展,相关人员一定要认识到现代技术的重要性,并不断的听取受众的意见,满足其实际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电视新闻传播的发展。

四、结论

总而言之,电视新闻传播的完善以及发展需要现代科技的推动和促进,而现代科技的实际发展水平也决定了电视新闻传播能否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因此一定要注重现代科技与新闻传播之间的有效融合,将现代科技的作用和影响全部发挥出来,进而更好的促进新闻传播的创新和发展。

篇4:网络与跨文化传播问题初探

作为一个全球性的传播媒介,网络给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也因此大大扩展了跨文化传播的场合、范围。关注网络中的跨文化传播现象,对于我们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恰当的传播策略,以提高传播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助于我们认识网络环境下文化发展的走向。

在跨文化传播方面,各国学者已经开展了很多研究,其研究的角度有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营销传播等多方面,也提出了“区分文化价值观的四个维度”、“语境”等重要概念。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研究网络中存在的跨文化传播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当然,目前直接针对网络进行的跨文化传播研究与分析,似乎还不多见。本文也只是想起一个抛转引玉的作用。

值得强调的是,在从跨文化传播视野研究网络时,我们不应该把网络单纯看作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介。网络是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于一体的一种全新媒介,而跨文化传播现象在每一种传播层面上都存在着。只在把所有这些现象联系在一起认识,才可能真正理解跨文化传播的全部内涵。

一、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对网络传播的影响

美国学者海尔特・霍夫斯泰德在《美国的动机、领导和组织的管理理论适用于外国吗?》一文中指出,文化不是个人的特征,而是包括由相同教育和生活经历共同造就的一群人的特征。文化可以是多层次的,家庭、社会、群体、地区、职业环境以及国家。而区分不同国家文化,有四种维度:

1.权力差距,即一个社会成员接受在机构里和组织里权力分配不平等这一事实的程度。下图所示的权力差距小与权力差距大的文化是两个极端。霍夫斯泰德认为大多数国家都处于这两者之间。

权力差距小

权力差距大

社会上的不平等应缩小

世上存在不平等的秩序,每人在世界上都有自己恰当的位置:人们地位的高低由该秩序保护

所有的人都应当相互依赖

一些人应当独立,大多数人应依靠他人

等级制度意味着角色的不平等,建立它是为了便利

等级制意味着存在的不平等

上级认为下级是“和我一样的人”

上级认为下级是和我不同一类的人

下级认为上级是“和我一样的人”

下级认为上级是和我不同一类的人

上级是可以接近的人

上级是不可接近的人

权力的运用应当正当合法,并服从于权力运用的好坏与否的判断标准

权力是不论好歹的社会的基本事实,与其正当合法性不相关

一切人都拥有平等的权力

掌权者是被赋予了特权的人

权力差距小的社会

权力差距大的社会

掌权者应试图看上去比实际上掌握的权力要小

掌权者应试图尽可能地表现出有权的样子

体系应遭谴责

失败者应遭谴责

改变一个社会体系的方法是重新分配权力

改变一个社会体系的方法是废黜掌权者

不同权力层次的人们较少感到威胁,应准备去信任他人

他人是对一个人权力的潜在威胁,他人不能被信任

有权者与无权者之间存在着潜在的和谐

在权者与无权者之间存在着冲突

无权者之间的合作可以建立在团结的基础上

无权者之间的合作很难做到,因为他们缺乏人际忠诚的规范

2.回避不确定性,即一个社会对不确定和模糊环境所感到的威胁的程度,并试图通过对事业提供更多的稳定性、建立更正式的规则、不容忍离经叛道的思想和行为、信仰绝对的真理和专家的学识,来避免这种状况的程度。在这方面的两个极端文化的对比是:

回避不确定性弱的社会 回避不确定性强的社会

回避不确定性强的社会

对生活中所固有的不确定性比较容易接受 并把它当作每天都会出现的事

生活中固有的不确定性被认为是必须要不断克服的威胁

悠闲自在和较小的精神压力

有较大的忧虑和精神压力

时间是自由的

时间是金钱

努力工作并不是一种美德

有一种内在的动力,要努力工作

不赞成有进取心的行为

接受自我和他人的有进取心的行为

在情感表露方面较少 更喜欢较多的情感表露

在情感表露方面较多

冲突和竞争可以维持在公平合理的水平上并加以建设性地利用 冲突和竞争可以引出攻击

冲突和差距可以引出攻击,因而应该加以避免

可承受容纳更多的不同意见

专注于强烈要求一致

不认为离经叛道是一种威胁,显示出更大的容忍

离经叛道的人和思想是危险的,不能容忍他们处于主导地位

环境中较少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是普遍的

可以看到对较年轻的人有更积极的印象

较年轻的人被猜疑

在生活中更愿意去冒险

篇5:网络与跨文化传播问题初探

在生活中主要考虑的是安全

强调的是相对主义、经验主义

追求的是终极的绝对真理和价值

规范应该尽可能的少

需要书写成文的规章

如果规范不能坚持,我们应该改变它

如果规范不能坚持,我们就是罪人,应当悔悟

信仰存在于知识渊博者和常识中

信仰存在于专家和他们的知识中

有权威者的存在就在于服务于公民

一般的公民没有资格和有权威者相比 一般的公民没有资格和有权威者相比

3.个人主义――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表示一种组织松散的社会结构,在这个结构中,人们应该自己照顾自己和直系家庭。集体主义以紧密的社会结构为其特征,在这个结构中,人们对内群体和外群体加以区分,人们期望他们的内群体(亲属、氏族、组织)来照顾他们,作为这种照顾的交换条件,他们对内群体拥有绝对的忠诚。

集体主义者

个人主义者

在社会中,人们出生于一个大家庭或氏族,大家庭或氏族保护他们,代价是他们的忠诚

在社会中,每个人应照顾自己和直系家庭

“我们”意识居主导地位

篇6:网络与跨文化传播问题初探

3.Intranet 和Internet的结合,为组织传播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渠道。从很大程度上,网络有助于组织成员之间的横向沟通,提高组织内传播的效率,增加组织外传播的机会。但另一方面,网络可能使组织成员的来源复杂化&&在“远程办公”得以真正实现时,一个组织的成员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而网络又使面对面的交流减少,来自不同国家的组织成员之间如果存在文化差异,那么,他们之间的冲突会更多地在网络上体现出来。

4.在网络广告传播、营销传播方面,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受众,由于既有价值观的影响,对于广告与营销活动的接受程度会不同。例如,在对广告创意和表现方式的认同程度、对促销活动的接受程度、对产品的喜爱程度方面,都会产生差异。

5.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审美方面也存在价值观上的差异。例如在对色彩的偏好方面,在对艺术形式偏好方面,在对艺术作品中运用的象征性符号的诠释与禁忌方面等。这些方面,更多地会影响到网站设计。如果不熟悉另一种文化的相关规则,就可能引发误会,或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应该说,这些现象或多或少地在网络中都存在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作为一种全球性媒介作用的发挥。

因此,在网络传播中,我们更有必要提高对跨文化传播的认识,在明确自己传播目的的同时,了解传播对象的价值观,在承认差异的前提下,找到传播的技巧。

二、不同文化下思维与行为习惯对网络传播的影响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思维方式表达方式等方面,也有着鲜明的不同。

东方的思维方式,通常被称为“图形”(configural)的,而西方的思维方式,则往往是“直线”(linear)的。

在图形式思维方式中,一个现象是通过它与另一个现象的关系来加以理解的。即通过“众”去理解“一”。而直线式思维,则是通过“一”去理解“众”。

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了行为方式的差异。其中一个主要方面,就是语言表达上的差异。

美国学者霍尔曾提出了高语境(high context)传播与低语境(low context)传播两个概念。高语境传播指的是:在传播时,绝大部分信息或存于物质语境中,或内化在个人身上,极少存在于编码清晰的被传递的讯息中。低语境传播正好相反,即将大量的信息置于清晰的编码中。

例如,对于家庭成员来说,长期生活使他们形成了许多默契,因此,他们的.交流中,直接编码的信息是较少的,即通过语言或动作来表达的成分较少,更多的内容,存在于由双方共同生活体验形成的心灵感应。相反,两个陌生人的交流,却要花费更多的口舌。

霍尔认为,中国文化是一种高语境传播,而美国文化属于一种较低水平的语境传播。

对于高语境的中国文化,特别是中文的表达的含蓄性,很多外国人都描述过自己的感受。法国哲学家、汉学家弗朗索瓦・于连在《迂回与进入》一书中,引用了美国传教士阿瑟・史密斯的《中国人的特性》中的一段话:

“仅仅听一位天子说话,是不可能明白他要说什么的。某个外国人,中文口语精熟、以至于能听懂每个句子、在需要时可以用中文写下来,但他很可能无法准确地表明说话者的思想。显然,这是因为说话者并不想说他真正所想的东西,而只满足于表达某种与他想法类似的东西,为的是让别人以此推断他的思想,或他的部分想法。

为成功地与中国人交往,外国人除了要有较深的语言知识外,还应具有很强的推断能力。……”

高低语境之间的差别,不仅仅是语言表达方式上的差别,它还与人们的行为特征相关。

威廉・B・古迪孔斯特的研究发现,高语境的人最初与他人接触时要比低语境的人更谨慎,更倾向于以陌生人的文化背景做出假设,问及更多关于陌生人背景的问题。他还提出,在环境对行为的影响方面,环境对低语境文化的影响较小,对高语境文化的影响较大。

丁允珠认为,低语境中的人更倾向于采取对立和直接冲突的态度,而在高语境中的人更愿意采取非对立的和非直接冲突的态度。

其他研究还表明,在“自我披露”(self-disclosure),即把自己知道的信息告诉他人的过程方面,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特点,更倾向于自我披露,而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则为了保住面子,而较少自我披露。在语言的攻击性、好辩性方面,西方人也比东方人要更强。

跨文化传播学者列举的东西文化在思维、行为等方面的差异,为我们在跨文化的情境下更好的开展网络传播,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至少在以下方面,我们需要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提高传播的技巧,以求更好的传播效果:

1.大众传播方面:

目前,许多网站推出面向其他国家受众的服务时,只是把本国文字的版本,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而由思维习惯差异导致的表达差异,往往被忽视。事实上,当我们面向西方的受众时,更要注重他们的思维习惯,并由此改变我们的文字表达方式。例如,在新闻稿件的写作上,我们要尽量适应他们的“直线”式的思维方式,多用“描述”而不是“概括”式的语言。要直接说明事物本身的含义,而不要让受众拐弯抹角地去揣测。要尽可能多地交代事件发生的“情境”,而不指望由受众自己的想象或生活经历去填补,这也就要求记者要了解更多的背景,并用适当的方式,把这些背景融入到新闻中。例如,可以用超链接方式,介绍人物、地理、历史等背景资料。反过来,当西方的记者面对东方的受众时,则应该学会简洁的、概括式的叙述方式。

篇7:网络与跨文化传播问题初探

“我”的意识居主导地位

个性以社会体系为基础

个性以个人为基础

存在着个人对组织和单位的情感依赖

存在着个人对组织和单位的情感独立

加入组织出于道德

加入组织出于一种计划打算

强调的是属于某个组织,成为其成员是理想

强调的是个人的首创和成就,获得领导者地位是理想

么生活受到所在组织和氏族的参与介入,观点是事先预定的

每人都有私生活和自己观点的权力

由组织或氏族提供专门知识、秩序、义务和安全

在社会体系中追求自主、多样性、快乐和个人金融上的安全

友谊事先由稳定的社会关系所决定,但需要在这些关系内的威望

需要的是一种特殊的友谊

信仰由群体的决定来安排

信仰由个人的决定来安排

价值标准在群体内和群体外有区别(特定性)

价值标准应适用于所有人(普遍性)

4.男性化

这一维度测定的是这样一种程度:社会中主导价值观男性化的程度。表现权威和自信、挣钱立业、不顾其他、不管生活的质量、不顾他人等这些价值即被标以“男性化”,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几乎在所有社会“之内”,男性在这一维度上积极意义的价值观方面的得分,都要高于它在消极方面的价值观的得分。它对立的极端是“女性化”。

女性化

男性化

男性不必表现自己的权威和自信,而是也能承担教养孩子的角色

男人应当表现自己的权威和自信,妇女应当教养孩子

社会中的性别角色是相当流动的

社会中的性别角色是明显不同的

性别之间应当平等

男人应当主导社会

生活质量是重要的

表现权威和自信是价值所在

工作是为了生活

生活是为了工作

人和环境是重要的

钱和物是重要的

相互依靠是理想

独立是理想

服务提供动机

雄心提供动机

同情不幸者

羡慕获得成功者

小的慢的是美

大的快的是美

不分男女和雌雄一体是理想

出风头的阳刚之所(男性化)值得欣赏

霍夫斯泰德的四个维度的提法及其相关研究的基础,是1967年至1973年间,从美国的IBM公司在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的子公司的雇员中收集的116000多份问卷。这些国家分布在北美、南美、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包含了美国、中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阿拉伯等各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应该说,得出的结论是有比较雄厚的依据的。

这四个维度,未必概括了不同国家文化之间的所有差异,但是以此作为参照,有助于我们认识不同国家或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

然而,认识差异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还应该知道,在跨文化传播方面,如何针对这些差异来采取不同的传播策略。

在网络中,价值观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场合:

1.媒体网站等网络中的大众传播机构,大多会在立足本国、本地受众的同时,面向海外进行信息传播。特别是一些政府重点扶持的网站,更是强大本国在网络上的声音的重要渠道。但是这些网站传播信息中包含的价值观,可能会与预定接受者的价值观产生差异甚至冲突;

2.在BBS、聊天室等以人际传播、群体传播为主体的网络空间里,不同国家或民族的网民之间会存在价值观的差异。这种差异一方面会影响个体之间相互交流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可能在整体上影响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下网民之间交流的开展;

篇8:网络与跨文化传播问题初探

2.人际传播方面:

在网上进行EMAIL交流或聊天、讨论时,网络的匿名性特点,可能使一些东方人内向的性格有所改变,但是总体上说,大部分东方人,还是会在某些方面保持自己的传统。而网络交流不带强制性,任何一方觉得话不投机,都可能随时撤出。如果东西方网民之间不能彼此理解地话,那么,交流往往会以失败告终。因此,东方人应学会适应西方人那种直露的、喜欢自我披露的表达方式,而不要简单地推断他们自大或看不起东方人。西方人则也应理解东方人在交流方面的含蓄,适应他们交流中的“预热”过程,并且有耐心等到对方进入真正的交流境界。

3.组织传播方面:

在网络的组织传播中,组织的领导,应该针对不同成员的文化背景,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

4.学术研究与交流方面:

东西方“图形”与“直线”式的不同思维方式,也给学术研究带来了两种不同的风格。东方思维更多地注重直觉,往往可以更快地提出新的观点,而西方人注重实验,即使在人文领域,实验式的研究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两种研究方法,各有长短。当网络使东西方学术交流日益增强时,更应该注意到这种差异的存在,学会相互借鉴。对于中国学者来说,更多地吸收国外一些先进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有助于我们与国际接轨,以及在网络中更好地传播自己的学术思想。

三、网络为跨文化传播提出的新课题

借鉴已有的跨文化传播研究成果,来解释网络传播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并且按照相关的理论,来调整、改善传播行为,这是网络中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一个方面。而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关注的是,网络的特点,是否会在一定意义上改变文化之间的差异。

1.网络是否会改变东方人的行为特征?

前文已经简要回顾了关于东西方人的思维与行为特点的研究结果,总体来看,东方的高语境文化导致的是一系列“内向”的性格:较少自我披露,对环境敏感,语言委婉曲折,行动小心谨慎……

而网络似乎为突破这些性格,提供了最好的环境。因为网络传播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匿名性。在匿名状态下,当人可以不必为自己的言行负责时,就不需要再小心地保护自己。

观察网络中的聊天室、BBS,我们也可以感觉到某种转变。一些平日谨小慎微的人,在网络中却显得自由奔放。人们交流的话题,也得到大大的扩展。

但是,因此而得出网络将彻底改变东方人的性格与行为特征,似乎还为时过早。

首先,在网络中人们的行为虽然有了很多解放的迹象,但是,从总体看,不同文化背景下面的人们,在网络中的活动,还是有着不同。例如,美国人在聊天室里,谈论得最多的话题是“性”,而中国人在聊天室或BBS里,更多地谈论的是政治、社会。也就是说,美国人在网络里,仍然关心是“个人”,而中国人在网络里,更多关心的是“集体”。这与他们固有的行为特征,从本质上是一致的。

其次,跨文化传播研究学者认为,东西方人的行为差异,与他们的思维方式有关。“直线”式的思维方式强调的是“一”,即个体;而“图形”式思维方式强调的是“众”,即整体。而这种思维方式的起源,却是不同的哲学体系。直线式思维被认为是由古代希腊罗马哲学家们承继下来的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的思想。而图形式思维则是儒家、道家和禅宗等东方哲学传播的结果。如果这种推论成立的话,那么,我们就有理由认为,要改变东方人或西方人的行为特征,其根本是改变其依赖的哲学体系。而这一点,决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

当然,我们说东西方人有着明显的行为方式的差异,只是指整体,而不是某些具体的个人。也不排除某些东方人具有西方人的性格与行为方式,或者反之。这一点,在网络出现之前,就是如此。只是网络的出现,可能会使东西方人接触的机会增多,这也会使彼此之间在行为方式上相互影响加深。

2.网络是否会缩小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差异?

网络传播,使不同文化的交流有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当不同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有了更多直接交锋的机会时,不同文化之间的价值观差异会缩小吗?

我们不能简单从一些表面现象进行推论。也许一种科学的方法是,依据前面提到的文化差异的“四种维度”进行判断。这样我们会触及更本质的问题。

应该看到,这四种文化差异的维度,只是一种外化的标准,真正导致差异的原因,在于国家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哲学传统、经济发展水平等,例如,“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的维度,与一个社会的组织结构相关。一个紧密的社会结构,必然培养出强的“集体主义”,而松散的社会结构,带来的是“个人主义”。因此,仅仅通过交流或沟通,就想消除价值观的差异,是不现实的。

但是,网络的确给不同的价值观,提供了更多彼此参照的机会。前面也提到,当我们要针对另一种文化进行传播时,也要在一定程度上去适应它的价值观,在此过程中,我们也会加深对这种价值观的认识。因此,网络未必会消除不同的价值观的差异,但会使不同价值观下的人们,能够增加相互的了解与宽容。

网络与跨文化传播问题初探

篇9:新闻传播公共关系论文

新闻传播公共关系论文

1.新闻传播运用公共关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本质上来说,公共关系属于一种传播活动,它会利用各种传播手段与公众进行双向沟通。新闻传播作为一种媒体表达形式,具备双重意义:一方面,新闻传播是开展各项公共关系的重要手段,通过新闻媒体,公共关系活动得以良好发展;另一方面,新闻传播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形态,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公共关系的影响,因此,在新闻传播中运用公共关系是必不可少的。众所周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树立品牌效应,媒体经营亦然。从新闻媒体的角度来说,品牌代表了企业的品质和形象,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新闻传播的良好发展,除了注重新闻质量外,还要有自我宣传的意识,提升媒体的品牌效应和社会影响力。在新闻传播中,加强公共关系的运用,打造良好的媒体形象,加强与公众的'沟通,提升社会影响力,对新闻媒体的发展大有裨益。

2.公共关系在新闻传播中的具体应用

引导新闻传播的价值取向。公共关系在新闻传播中最为主要的应用便是引导其价值取向。在新时期,我国新闻传播已形成一定的价值导向。新闻传播本身便是舆论,它代表了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然而长期以来,媒介与媒介之间缺乏竞争,传播者往往只需要按照自身的价值观进行传播即可。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社会迈入了信息时代,公众逐渐形成自己的媒介价值观,新闻传播需要在公共关系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相应的价值观。影响新闻传播的题材选择。公共关系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体现在对新闻题材的选择上。受公共关系的影响,新闻传播的题材在选取时一般会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为例,在每日的播出中,该节目都会与公众进行互动,不仅保证了公共关系的良性循环,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闻传播的良好发展。影响媒体机构的发展方向。新闻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所秉承的价值理念不同,则传播的内容也会不同。一个只会追求眼前利益、娱乐大众、忽视公共关系的媒介,最终的结果是被社会、受众所淘汰。因此,新闻媒介在传播过程中,无论是从媒介自身还是新闻人角度,都要注重公共关系的运用。

3.公共关系视角下的新闻传播发展

新闻工作应积极引入公关意识,吸收积极因素,弥补自身不足,促进新闻工作的长效发展,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大众,服务于社会。其中,要想从根本上促进新闻传播的有效发展,需要遵循以下几点:新闻工作者要坚持自己的原则立场。对新闻事实进行真实报道,积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不能因为团队以及局部小利益,使整个新闻工作失去客观性,使其成为谋取利益的工具和手段。坚持双向交流,在多方参与下,让新闻报道更加可信、可亲。由于播发载体的局限性,传统媒体在过去基本是单向传播,很难与读者、观众、听众进行互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局限,实现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平等交流。新闻报道在运用公共关系时,不仅能够避免新闻传播的片面性,也能使新闻传播具备一定的群众基础,使整个报道更具有针对性,也更加可信。丰富新闻报道方式,吸引读者深入其中。要想从根本上做到这一点,就要进行新闻追踪以及策划。很多新闻媒体在报道时,往往将新闻作为一个已然结束的事件进行报道,常常采用总结式,致使新闻性较差。而在公共关系的影响下,要将新闻传播看做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不仅要将事实传递给受众,还要拓展报道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良好的舆论监督氛围。与此同时,还要利用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对新闻事件进行追踪报道,在加强舆论引导的同时,促进新闻传播的良好发展。精心组织,紧抓时效性。要想做到这一点,要树立“战役意识”,进入“临战”状态,要在第一时间内获知新闻事件,及时调动各个方面资源,从根本上保证新闻报道的时效性。

4.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公共关系与新闻传播之间不仅有着密切联系,也存在区别。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新闻传播作为信息的主要载体,能够对新闻事件进行表述。公共关系发展至今,给我国各行各业都带来一定的影响,其作用于新闻传播,既有优势,也有劣势,甚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新闻传播的正常运作。因此,我们要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坚持相关原则,从根本上促进新闻传播的发展。

作者:金辉单位: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篇10:品牌跨文化传播的隐含语境问题分析论文

品牌跨文化传播,是指品牌在国际传播的过程中进入不同文化区域的传播和管理活动。品牌的传播不仅有内在的科学规律,而且需要根据输入国的外在社会文化特点和对品牌的既有认知和态度调整策略,更好地实现跨文化沟通。

“隐含语境”概念的提出

“语境”一词是“语言环境”的简称,由波兰人类学家马利诺夫斯基于1923年第一次提出。这个概念最早强调要从语言产生的环境本身来理解语言的意义,后来将语境细分为内部的“语言语境”和外部的“非语言语境”,再不断丰富“非语言语境”的内涵。

至此,“语境”都局限于具体的语言产生内部环境和外部条件之中,而“隐含语境”是将具体的语言环境抽象为沟通环境,是指沟通参与者在沟通活动开始之前,对彼此的既有认知和隐含态度所形成的沟通环境。沟通活动产生之前,沟通双方会根据既有信息产生对彼此的一些认知,这个认知的过程不是机械刻板的反映,它是一种积极的、带有创造性的`活动。任何认识理解的过程都不可避免地会加入主观因素,带上感情色彩,加进想象成分,进而产生对彼此的“隐含态度”。清华大学李彬教授在《传播学引论》中对于沟通互动过程中的认知理解制约,提出五种主要因素:心理预设、文化背景、动机、情绪和态度。

其中,心理预设和文化背景是最具有普遍共通性的因素,也是“隐含语境”的重要内容。心理预设是人们在认知理解活动开始之前,就带着某种根据生活经验、既有印象而形成的心理期待,不知不觉地预先设定了理解对象的面貌。这种预先设定事物格局的心理定势非常顽强,它常常把理解的车轮导向理解者本人所期待的方向,结果导致对实际情形的扭曲和变形。由于心理预设因素的干扰,人们对于客观现实的认识常常难以实事求是。这种既有印象和经验形成的心理屏障,不但很有可能是片面的、落后的、错误的印象,而且由于这种“预设”的强大心理效应,还会影响到正确信息的理解和接受,它形成“隐含语境”的既有认知部分。文化背景是我们每一个人成长的特定文化环境,每个人的行为、观念、习惯、性情都不断地受到这种文化模式的塑造和熏陶。

因此,人们对事物的理解不免要受到自身文化背景的影响,从而带有鲜明的文化烙印。文化背景影响我们对政治、经济、宗教、历史等很多问题的看法和态度,它是我们认知领域的一个参照系,我们以此为参照系去把握事物的性质以及相互关系,对事物进行比较、衡量、评估和判定,形成“隐含语境”的隐含态度部分。无论是既有认知还是隐含态度都表明,沟通者的彼此认知不可能是纯客观的活动,不可避免地含有某种先入之见的片面因素。这类因素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是人们认知活动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这种隐含的沟通环境中,如何突破对方对自己不利的既有认知和隐含态度,成为顺畅沟通的关键问题。

篇11:品牌跨文化传播的隐含语境问题分析论文

在品牌跨文化传播中,“隐含语境”作为一种非语言语境隐含在品牌输入国主流民众的集体意识中,对品牌的跨文化传播管理产生重要影响。

1.既有认知

品牌的跨文化传播是品牌在一个新的文化区域将品牌识别不断转为当地消费者心目中的良好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知名度、认知度、联想度和忠诚度,累积品牌资产的过程。品牌跨文化传播“隐含语境”中的既有认知,对于新文化区域的主流消费者来说,是指对品牌属性的既有经验和印象而预先设定的品牌形象。在跨文化品牌进入输入国市场之前,消费者并没有产品使用体验,对于品牌产品本身符号和特性等相关内容知之甚少,但原产国联想、组织联想、组织本土和全球关系联想等一些品牌延伸识别内容,关联信息更加宏观而宽泛,容易引发消费者相关联想,触动既有经验和印象,从而产生“隐含语境”的既有认知。

2.隐含态度

品牌跨文化传播“隐含语境”中的隐含态度,是指品牌输入国的主要相关利益者(主流消费者、企业和政府)在品牌“既有认知”基础上,在文化背景的影响下,对品牌进行比较、衡量、评估和判定后,所形成的感受、情感和意象。文化背景是千百年来沉淀下来的集体无意识,是人们认知领域的参照系,影响人们对政治、经济、宗教、历史等很多问题的看法和态度,区域主流文化影响人们对跨文化传播品牌的隐含态度。因此对区域文化主要特点进行提炼,可以让隐含态度更加明确。比如,文化中的政治敏感性、(种族/经济)优越感、地域敏感度、宗教敏感度等。对于中国品牌而言,美国是一个“高政治敏感/高经济优越感”的文化区域,因此美国消费者、企业和政府对来到美国的中国品牌的政治属性敏感,在意企业的经济能力等。中国品牌在美国进行传播时,应尽可能避免政治敏感性,强调发展经济的重要性。十多年前,中远集团欲收购洛杉矶长港码头时,在华盛顿邮报头版的新闻标题是:《中远:我们的目的只是营利》。这一标题对企业的营利动机直言不讳,在强调经济发展能力时,也弱化了政治敏感度。

对负面“隐含语境”的化解

以多哥投资促进机构(以下简称“Sazof”)为例,Sazof自参加第一届中国对外投资洽谈会以来,积极展开面向中国的招商引资工作。但中国企业接受度很低,其招商效果不理想,原因是中国企业对多哥这个非洲小国了解很少,加上国内媒体对该国社会治安、经商环境的某些负面报道,让中国企业对多哥敬而远之。中国企业对于多哥的既有印象和不愿接近的态度所形成的不利沟通环境,是一种典型的负面“隐含语境”,造成了Sazof举步维艰。Sazof对负面“隐含语境”的突破策略,是在品牌传播过程中竭力避免提及与负面认知相关的国家形象问题,而是强调品牌自身所能带给招商对象(目标消费者)的利益,挖掘自身的服务优势,并不断强化和创新。其选择了一家熟悉中国文化和市场的本土咨询公司,对整个品牌跨文化传播进行了策略性的分阶段规划和本土化的落地执行。

参考文献:

①闵家胤:《多种文化的星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专家小组的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

②陈曙光:《钱穆的“文化类型说”评析》[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期

③【美】迈克尔津科特尼著,陈祝平译:《国际市场营销学》[M],电子工业出版社,版

篇12:新闻传播类硕士培养问题分析论文

新闻传播类硕士培养问题分析论文

摘要:今天的媒介传播环境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媒介融合成为必然趋势。媒介融合引发对从业者素质和能力需求的新变化,对高校新闻传播类硕士培养提出新要求:新闻传播类硕士培养出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新闻传播类硕士;媒介融合;培养目标;培养模式

一、新闻传播类硕士培养中的问题探析

1.培养目标不明确。,新闻与传播专业型硕士(MJC)成为新增专业型硕士学位之一,高校开始明确定位以学术型硕士及专业型硕士为两种培养目标:培养重科研的学术型人才和重业务的实践型人才。但就实际办学情况来看,各培养单位依然沿用以往学术型硕士的教学方式统一培养两类硕士研究生,最多在原则上按照新闻传播专业学位全国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指导性培养方案执行,可实际执行中却是教学偏重于学术理论教授,实践部分常常被忽略。从各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学分制实施方案中可以看出,在必修环节中,课程学习所占比例较大,而学术活动或实践活动的比例只占极少部分,该学分制方案的实施使得学生难以了解传媒的真实情况,缺少与现实媒体的沟通,增加了毕业后的工作难度。

2.培养模式单一。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推动着媒体不断更新换代、融合互通,以往的传播领域主要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几大领域,高等学校的新闻传播学教育在专业设置方面也主要是以报刊、广播电视、广告、网络等专业为主,如新闻编辑专业、广播电视学专业、广告学专业等,课程设置也仅限定于这几个专业,专业之间、学科之间没有联系与互通,导致学生的专业知识面狭窄,对媒介融合的新动态知之甚少。另外,在授课模式上,各培养单位只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老师与学生互动交流少,导致无法激发学生参与思考、实践的积极性。面对来自媒介融合的挑战,高校应革新单一的培养模式,做出切实的解决措施。

二、新闻传播类硕士培养中的对策研究

高校教育作为新闻传播类硕士人才培养的实现途径,面对媒介融合对新闻传播教育及人才培养提出的新挑战,着重构建新媒体环境下交叉型复合型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体系。

1.以学界和业界需求为导向,明确培养目标。新的培养体系应以学界研究和业界需求为导向,清晰定位培养目标,使专业型硕士走出传统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模式,从根本上改变新闻传播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准确的说,是让学术型硕士更学术,让专业型硕士更专业。①因此,在培养目标上,新闻传播类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要有非常明确的边界,学术型硕士应以培养高校的学术研究者和科研后备军为方向,注重强化学术训练,培养学术能力及科研水平,其培养目标是具备从事规范的学术研究的能力;专业型硕士则以满足市场需要为主要目标和方向,强化专业训练,提升实践操作的能力,其培养目标是可以应对新闻传播实务中的问题。同时,针对不同的培养目标,各高校应有区别地设置课程、选择教学模式,在具体教学实施中,尤其要考虑到设置较晚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型硕士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功能齐全的实践平台,包括课堂教学实践平台、校内媒体为主的综合实践平台和业界为主的'实习实训基地,让研究生有机会进入实践基地参与实习、实训、实战,真正落实“高理论性+强实践性”的人才培养目标。②

2.融合教学资源,培养全媒体人才。随着融媒体的到来,传媒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相应地,高校在培养新闻传播类硕士研究生时,要紧密关注当下的传媒环境对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变化的媒体环境要求新闻传播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在媒体工作的专业能力,还要掌握业界发展新动态及应对新技术的学习能力,也就是说,多面型新闻与传播类硕士是目前各高校培养的目标。由此出发,立足于融媒体时代新闻传媒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教学中实现教学资源的融合互通。首先,打破学科间的界限,拓宽新闻传播学科外延。在媒体融合大潮下,将新闻传播学与社会学、经济学、文学、信息技术等学科交叉设置,如媒介经济学、媒介心理学、体育新闻学、传媒管理学等学科的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强调从培养单一的“应用型人才”向培养能够在社会各行业发挥能量的“战略型人才”转变,从而实现多元化的就业方向。③其次,在课程设置上要开设媒介融合和新媒体相关课程,实现新闻传播学各专业之间课程整合,如构建全媒体实验室,将传统的报刊编辑、电视节目制作、广播节目制作等版块融合为能够在网络、手机等新媒介条件下展示的产品,尽快适应新媒介发展对传媒人才的要求。④尤其是社交媒体盛行、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各项新技术革命的出现,高校课程设置更应涉及最新媒体与信息技术。为适应时代人才需求。

三、结语

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的教育,肩负着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优秀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各高校新闻传播类培养单位应明确培养目标,在专业课程设置、培养模式上有区别地对待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各高校需审时度势,及时改革新闻传播类硕士的培养方式,学习和借鉴优秀院校教育培养经验,同时,还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拓展新闻教育的思路,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媒介融合的新闻传播人才。

参考文献:

[1]董天策.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和模式.新闻与写作,(4).

[2]董小玉,韩丹雨.开放融合实践:建构西部高校新闻传播学硕士生培养体系.现代传播,(10).

[3]孙保营.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与传播硕士培养体系的建构.新闻爱好者,(11).

注解:

①董天策.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和模式.新闻与写作,2014(4).

②董小玉,韩丹雨.开放融合实践:建构西部高校新闻传播学硕士生培养体系.现代传播,2012(10).

③谢天武.“拆墙”与“厚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N].光明日报,2013-03-20.

④刘绍芹.融媒体时代新闻传媒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路径探析.中国成人教育,P120-P121.

篇13:中国电视剧的跨文化传播论文

中国电视剧的跨文化传播论文

作为声音与影像相结合的艺术,电视剧在全球化领域下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容小觑。随着信息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入,来自国外的电视剧通过各种传播渠道逐渐走入我国文化市场。全球化趋势的加深必然导致来自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文化碰撞与融合,就当下形势而言,这种冲突更多地表现为文化强势一方对弱势一方的侵袭,巧妙的文化传播形势无疑能够推动侵袭的成功。凭借着戏剧化的悬念设置、紧张快速的情节发展、复杂多样的人物性格,美剧在我国拥有着颇为广泛、高端与精英化的受众群体,而美剧在我国实现的跨文化传播无疑证明了美国文化输出方式的卓越。国产电视剧应以促进民族文化的全球性传播和增强国家文化实力为出发点,对美剧的跨文化传播予以分析、学习和借鉴,在正确认识自身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力争在国际文化市场中的优势地位。

一、美剧传播成功的深层因素

文化,具有着开放与多元的性质,不同国家、民族乃至个体的相互交流都必然导致不同文化间的碰撞和融合。由此可见,文化的国际传播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在全球化趋势日益深入的当下,各国家、民族都在努力推动着自身文化实力的提升,寻求着将自身文化推向世界的方法。作为美国文化传播的有效方式和良好途径,美剧在我国得以广泛传播有着各方面的深层因素。首先是文化语境方面的优势。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地区、民族的文化被分为高、低语境文化两种不同类别,其中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东方国家属于前者,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则归属于后者。在高语境文化的社会背景下,社会成员的相互交流具有间接和隐晦的特点,而低语境文化社会背景下的社会成员相互间的信息传递则更加直接、明朗①。当下,我国已经步入快节奏发展阶段,社会环境的变化导致社会成员愈加乐于直抒胸臆,而具有直接、明朗表达和交流等特点的美剧也就自然拥有了文化上的传播优势。同时,美剧涉及的主题大都较为虚幻,诸如科幻、罪案、喜剧等同现实生活并无紧密关联,加之中美之间人民生活环境的较大差异,导致我国观众在观看美剧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超脱现实的欣赏位置,并因其主观判断与现实功利色彩的脱节,能够保持更加宽容的态度,游戏性、体验性的观看在很大程度上消磨了异质文化传播可能产生的冲突和碰撞,使突破文化屏障的跨文化传播得以顺利进行。其次是发达国家文化影响力的优势。在当下的国际环境中,一国的政治、经济实力乃至综合国力高低与其文化优劣并不直接相关,然而在市场竞争力以及文化受众者的“弱势崇拜”心理等因素的作用下,发达国家的文化传播相比较发展中国家无疑更具优势。在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的当代中国社会,美剧从各种不同角度向中国受众群体展示了美国资产阶级物质生活的优越,观众的精神需求在观剧想象中得到了极大满足,跨文化传播由此得以顺利实现②。

二、国产剧跨文化传播机遇及挑战

就当下形势来看,国产电视剧在国际的文化传播面临的机遇主要包括:首先,中国的民族文化在世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全球化趋势深入的推动作用下,全球各个国家及地区之间,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在文化、科技等方面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紧密联系,呈现出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作为逐渐兴起的大国,中国在成为国际重要力量的同时获得了世界其他国家从政治、经济到文化、科技的多方面关注。其次,中华文化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意义逐渐展现。近现代社会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构建起以法治、竞争、民主、契约、理性、诚信及个人价值等为主要框架的思想价值系统,对其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发展至今,在这些思想中也显现出了诸如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道德滑坡、过度商业化和娱乐化等多方面社会问题,而中华文化中对和谐、道德、集体主义等因素的强调对上述社会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将目光转向中国传统文化,进而带动了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关注。相对而言,其必须面临的挑战如下:首先是背景文化不同导致的精神需求不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电视受众群体在审美爱好、文化心理等多方面各有差异,其电视剧制作风格也千差万别,例如韩剧大都关注男女情感或家庭生活,节奏缓慢;美剧题材涉及广泛,节奏紧凑出人意料;国产剧则更具有浓厚的教育意味。而要推动国产电视剧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传播就需要了解受众者的精神需求、审美倾向等,借鉴当地电视剧创作风格,学习并吸收有益因素,制作能够符合国际受众喜好而不乏中华民族文化色彩的电视剧作品。其次是电视剧对民族文化的展现。只有能充分展现民族文化的电视剧,才能真正具备独特的民族艺术魅力,能代表我国实现在国际的传播。中华民族文化丰富且厚重,如何通过声、画等具象表现方式传递诸如“仁爱”、“中庸”等深层次、抽象化的文化理念,就成为了国产电视剧必须着重考虑的问题。第三是高低不同文化语境下的交流和传播方式差异。正如前文提及的,处于高文化语境下的中国,其电视剧在制作过程中更倾向于使用较为简洁和隐晦的'表达方式,必然会给处于低文化语境下的西方受众群体造成接受困难。因此,国产电视剧需要充分考虑受众群体的文化背景,选择更能为受众所理解的表达途径。

三、国产剧发展策略

第一,国产剧的对外传播需要政府的支持与鼓励。当下,中国国产电视剧对外传播相关政策偏少,缺乏系统全面的政策支持,不利于国产剧对外传播的顺利实现。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全球性的文化战略意识,制定并完善有关国产电视剧出口政策,例如为对外传播的电视剧提供政策倾斜以及资金技术支持等,鼓励国产剧的出口,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第二,充分考虑多方面的文化要求。受语言、文化差异的影响,国产剧如沿袭传统的制作理念和方式而不加改变,将难以被外国观众所理解和接受。以出口为目的的国产剧制作必须将国际市场、外国受众群体作标准进行相关调查和分析,将满足受众群体的精神需求作为电视剧制作的重要目标。对民族文化的展现是国产剧立足国际文化市场的基础,而在另一方面也需要选择能够引起外国受众兴趣的故事题材,表达积极向上的普世性价值理念,取得受众的认同和情感共鸣;面向海外的国产剧制作需要平衡中国元素、民族文化同国际受众审美标准、认知思维之间的关系,将国产剧教育启发性同娱乐色彩有机结合到一起,以更加通俗和易于吸收的方式展现当代中国的全新发展。第三,积极寻求国际合作。通过与他国间的合作,我国电视剧制作方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国外受众对电视剧的需求,而合作国制作方则能够在我国发现和培养观众群体。与此同时,资金、技术、人才等的引进也有利于提高国产剧的质量。此外,通过合作方式制作的电视剧能够有效解决几国文化市场中由于地方保护主义而引发的跨文化传播问题,同时展示的本国和异质文化能够使几国受众群体产生文化亲切感和好奇心。现下我国与其他国家针对电视剧制作的合作,不仅力度弱,且存在范围窄、层次浅等问题,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制作及国际发行寥寥无几。所以,以国际合作的方式推动我国电视剧的对外传播大有可为。第四,对外传播的资源整合和高效应用。在电视剧对外传播领域,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发行体系依旧有待完善,加之对现有传播媒介的低效利用,国产剧的出口传播遭到限制。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极大地丰富了信息传播模式,面对全新的发展状况,国产剧需要拓宽思路,不能仅仅依靠电视或网络实施对外传播,还应善于利用移动客户端等,与传统媒体相互配合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海外推广体系。在信息时代,国家、地区、民族之间势必发生文化的传播与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美剧在我国实现的跨文化传播成功有其必然性,我们对其应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通过分析学习和借鉴其中成功的电视剧制作及跨文化传播经验,促进我国电视剧跨文化传播的成功实施并不断扩大中华民族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这也是本研究的意义所在。电视剧跨文化传播的成功实现需要多方面的系统性工作,不单意味着追求高质量的精品剧作,同时也意味着对不同文化的深层次理解、国际受众群体需求的把握、对高效对外传播方式的灵活应用等。笔者提出的相关策略并不全面,依旧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

注释:

①王雁:从文化传播角度解读美剧,《新闻窗》,,第5期。

②戴清:软权力与文化软实力—以美剧在中国的传播为例,《中国电视》,,第9期。

篇14:影视作品跨文化传播效果分析论文

影视作品跨文化传播效果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立足于埃弗雷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基于我国影视作品的跨文化传播效果不佳的现状,力图从决定接纳率的几种变量,包括新事物本身的属性,接纳的决策方式,传播渠道以及变革推动者的推广力度四个维度来分析我国影视作品的跨文化传播效果。

[关键词]创新扩散理论;对外传播;传播效果;文化折扣

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当今世界对中国文化的消费需求日益强烈。中国的影视作品也在世界各大影展及国际贸易中崭露头角。中国影视作品跨文化传播已成为一种常态。但是囿于文化差异、生产技术等多种原因,我国少数电影风光的背后依然是我国整个影视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比较薄弱的现状。如何在异文化中获得文化适应,实现有效传播、进行文化外交、树立国家形象是我国现阶段对外传播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创新扩散理论简介

创新扩散理论是传播学领域有关传播效果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43年,美国学者瑞安和格罗斯(Ryan&Gross)曾对衣阿华州杂交玉米推广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美国农村社会学家弗里特罗杰斯再次将农村传播作为专题研究,并在1962年出版了《创新的推广》,该书通过对社会进程中创新成果的推广进行研究,提出了著名的“创新——推广”传播学模式。在这一理论中,他总结了决定接纳率的几种变量,包括新事物本身的属性,接纳的决策方式,传播渠道以及变革推动者的推广力度。

二、影视作品的创新扩散要素分析

根据罗杰斯在1962年提出的决定接纳率的几种变量对新事物的影响理论,对应到我国影视作品的对外传播中,我们可以发现,影响创新扩散的几个基本要素就是节目内容的丰富性、传播方法的多样性、传播渠道的广泛性以及变革推动者的推广力。

1.节目内容

(1)选择普适题材,寻找共通空间美国卡尔戴格勒曾经这样比喻:一种文化的人进入另一种文化时,常常像剥洋葱一样,要剥掉一层又一层的旧习惯。w中国的影视作品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如果完全按照国内的模式照搬照抄,势必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影视作品跨文化传播的关键就在于要找到两种不同文化间共通的意义空间,寻找具有普适价值的民族文化因子,从而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实现社会文化心理的接近,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越是具有普适价值的民族文化,才越容易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1998年美国迪斯尼公司以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的四大巾帼英雄之一的花木兰为原型,拍摄了中国题材的电影《花木兰》。在外形上花木兰保持了中国古典美女形象一-标志性的丹凤眼,而电影中随木兰从军的龙,代表性的是美国编剧眼中的中国形象。因为这个形象本在中国民间传说中是没有的,但迪斯尼却用这样一个龙阐释着他们眼中的中国文化。美国的编剧对中国的忠孝义全、替父从军的花木兰形象进行了适度解构,将“忠”、“孝”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弱化,使花木兰变成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少女,得到皇帝嘉奖会拥抱皇帝,面对心仪的将军会脸红心跳。显然,迪斯尼版《花木兰》更像一个美国文化中的邻家女孩,拥有着个人英雄主义与女性权利意识,强化了中华文化的普适价值。影片在世界上映后,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电影把中国的民族元素如传统的中国女性形象、中国文化符号中的龙巧妙地融合到了故事中,使影视作品既显现出了古老东方的独特神韵,又传递出共通的情感与意义,使之赢得了全球性的接纳和商业上的成功。

(2)翻译精细精准,减小文化折扣语言与文化既相互依存,又紧密相联,语言的翻译就是文化的翻译。因此,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在跨文化传播交流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中国是一个高语境国家,交际信息中的很大一部分信息交际双方已经提前达成了共识,少部分则蕴含在语言本身。同时,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生活情境,使得跨文化传播作品中的文化意向很难有效传播。在文化意象的.翻译方面,首先应该参照相应的影视画面看能否有助于理解;如果文化意象完全缺失,可采用归化的翻译方法,即舍弃或改变这一语言形式,使译介的文化产品更适应当地人的口味。例如电影《花样年华》里的一句话:阿炳:说的是啊,像我这样的人,是个直肠子,哪有心事?牐颍恚辏酰螅簦牐幔睿牐幔觯澹颍幔纾澹牐纾酰.牐桑牐洌铮睿欤牐瑁幔觯澹牐螅澹悖颍澹簦螅牐欤椋耄澹牐ou.“直肠子”是植根于中国文化背景里的文化意象,指想法简单、没有心机的人。对于这个文化意象,国外观众就无法理解。因此译者采用了意译的方法进行了压缩性的处理。[4]

(3)充分运用资源,建构民族符号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包含了像诗词、曲赋、音乐、戏剧等各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也包含了千姿百态的地域风情和丰富多彩的美食文化。这些都是影视创作丰富的素材,因此影视节目创作者可以充分挖掘这些民族特色文化来创新影视节目形式,让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美食文化等与有时代意识的电影电视节目相结合,将传统文明借助现代包装焕发出新的生机。然而,目前我国很多影视作品的创作常常停留在符号传播的表面层次。也就是说只传播了符号的“能指”,而没有展现出符号的“所指”。如2011年我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篇》,该片2个版本共计时长1分钟,以群像的形式展示了我国商界、智库、文艺、体育、航天等领域的华人精英。该片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幕以及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各个频道全球播放。该片以中国红为基底、以名人为符号,试图以“智慧、美丽、勇敢、才能、财富”来诠释中国人形象,但是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在美国人对《人物篇》中出现的绝大多数中国人并了解,并且通篇22个人物群像镜头展现清一色标准化微笑表情,没有故事内涵、显得较为乏味。事实上,民族符号并不仅仅是外在“形象”的体现,更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也就是说我们的民族符号要承载着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央视《舌尖上的中国》在这一方面的做的较为成功。该片以中国特色美食为传播符号,以中国特色美食背后的故事来展现中国深厚传统文化内蕴。通过对一个个丰满的人物形象的构建,展现了我国人民勤劳质朴智慧的民族形象。如:在第一季《自然的馈赠》中的卓玛在挖松茸以后,小心翼翼的填好菌坑,维护着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在第二季《脚步》中,白马为庆祝弟弟考上大学攀爬40多米的大树寻得蜂蜜,如此弥足珍贵的特殊礼物,展现出了深沉质朴的亲情。通过人类共同的情感诉求,将一档美食的节目,赋予了更为深厚的人文内涵,从而建构民族符号、讲好中国故事。

(4)树立品牌意识广泛吸纳明星站在文化研究的角度,品牌传播的本质是文化涵化,品牌涵化又叫品牌培养,就是品牌文化通过大众传播与其自身沟通,维系或修正出文化内一致的价值观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涵化理论认为,品牌传播最主要的效果并非在改变受众,而是维持某种受众的认知结构,使受众的某一认知符合既有的价值规范和政治经济论秩序。一旦品牌的传播范围是跨文化圈的,就很可能发生认知的不一致。151因此选择名人,是增强文化适应性,进而实现对外传播的一种有效途径。正如当年英国派驻印度的殖民官所说,英国宁愿失去印度,也不愿失去莎士比亚。可见名人作为一种象征符对国家文化的重要性。印度的宝莱坞电影,近年在海内外获得良好的口碑。《三傻大闹宝莱坞》《摔跤吧,爸爸》,充满了浓郁的印度色彩,电影主演阿米尔?汗在电影中展现的人文关怀、锲而不舍的精神是全世界共通的。如今,阿米尔?汗俨然成为印度电影在全球的“代言人”。印度领导人出席非洲峰会时,也是带着《三傻大闹宝莱坞》等印度电影参加。可以说,宝莱坞已经成为印度电影的代名词,甚至是印度文化的象征。《摔跤吧,爸爸》在全球首映一周,票房就达到3290万美元。反观我们国家的影视作品和影视演员,有没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本土公众人物,能够承载中国元素、观念和文化来实现国家形象表达的人格化?

2.传播方法

⑴细分市场、精准传播世界有五大文化圈,分别是西方文化圈、东亚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印度文化圈和东欧文化圈。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就要求我们在影视作品开拍之前就要进行国际市场调研,从而细分市场。针对不同的文化圈的特性进行精准定位,实现有效传播。特别是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让我们可以通过数据挖掘精准定位用户喜欢的传播渠道、喜欢的传播内容,甚至是接触某种传播形态的时间和在何种环境上接触。掌握了这些,就能够为用户设置精准的传播平台和与之匹配的内容。我国本土牐桑芯纭独喷鸢瘛吩诤国的火热播出就是一个很好的精准传播的例子。我国与韩国都共属东亚文化圈,对有着天然的文化接近性。实现了社会文化心理的接近以移情的方式顺利的实现了跨文化的传播。同时也使得这部电视剧在当地充分利用了跨文化的接近性而达到了文化融合的目的。

⑵举办活动、加强合作跨国家的文化交流能培养国外受众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兴趣,从而降低文化折,实现有效传播。这种交流的方式主要可以通过举办世界电影节、电影展来实现。也可以通过中外合作拍片来寻找彼此间共通的意义空间。近年来,在“一带一路”政策的带领下,我国已经成功在多个国家举办了中国文化活动,2017年6月哈萨克斯坦中国电影展在在阿斯塔纳哈萨克斯坦国家媒体中心拉开帷幕。同年6月,第二十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推进“一带一路”人文交流的主题活动,成为本届影视节最大的亮点。来自106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影机构共2528部影片报名第二十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其中包括47个国家的1016部影片来自“一带一路”参与国家。161同时中哈合拍电影《音乐家》剧组也登台亮相,可见合作拍片已成为中国电影“走出去”的主要的渠道之一。近年来所谓华语片在海外创造的高票房,大部分均来自合作拍片的收益。以2010年为例,当年中国电影海外总票房收益是35.17亿元,但其中,威尔?史密斯之子贾登?史密斯和成龙主演的《功夫梦》就占据了牐福埃ヒ陨稀S纱丝梢钥闯鲇笆幼髌返奈幕传播可以提髙中国电影在国外的知名度,有利于深化我国与他国的全方位合作,促进经济增长,加强人文领域交流,促进民心相通。

3.传播渠道

传播渠道的创新可以带来传播效果的提升。传统的影视作品的对外传播渠道主要有广播、电影、电视。如今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我国影视作品有效传播拓宽了渠道,数字化的多平台联动传播增强了传播的时效性。如微博、微信、twitter、face牐猓铮铮搿ⅲ伲铮酰裕酰猓宓群D谕庵髁魃缃黄教ǖ南嗷プ发可以带来滚雪球式的传播效果。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相当一批内容精彩的中国影视作品,因播放平台与渠道的缺乏,严重阻碍了自身的对外传播。如何能让强势平台汇聚我国优秀的影视作品节目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今,“一带一路”外交战略为我国影视作品的对外传播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应该立足东亚,走向世界,开拓全媒体“数字丝绸”之路,打开中国影视文化对外传播的新局面。

4.变革推动者的推广力度

在对外传播中变革推动者的推广力度也是实现传播效果的重要一环,除了内容主创、政府政策对传播效果的影响之外,还有一个关键的影响因素就是意见领袖。意见领袖(opinion牐欤澹幔洌澹颍┦悄芄皇涑鲂畔⒑投运人施加影响的人。由于在外华人和在华外国人本身所具有的跨文化的身份,使其在人际传播中有着极高的可信度,这就使得在外华人和在华外国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传播中国影视作品的“意见领袖”,可以说他们是不折不扣的“桥梁人群”。那么如何将我国影视文化中的有效信息解码再转码,减小文化折扣,把信息流转换成影响流传递到其所在的东道国,是意见领袖是对外传播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我国对外汉语教师、留学生都是对外传播中典型的“桥梁人群”,因此,我们要站在全球化的视角,培养其对中华文化和异文化的深度解读,以期产生更好的传播效果。综上所述:在内容生产上,我国影视作品的创作应该选择普适题材、立足内容创新、建构民族符号、寻找共通空间、减小文化折扣。在传播方法上,要学会细分市场,精准传播、举办活动,加强合作。在传播渠道上,要充分利用资源,开拓全媒体“数字丝绸之路”、让优秀作品汇聚强势平台。在推广力度上,要充分发挥意见领袖作为变革推动者的关键力量,从而实现我国影视作品对外的有效传播。

篇15:学徒制教育新闻传播论文

学徒制教育新闻传播论文

一、学徒制作为新闻传播教育模式的可行性

从1993年起,英国政府便在职业教育领域广泛推行学徒制,2001年又在政府的帮助下,成立了现代学徒咨询委员会,将学徒制纳入到了对社会发展来讲极为重要的位置。学徒制不论国外或是国内,都倾向于技能化的学习与工作,并具有共同的特点。

第一,学徒制强调培养学生能力的划分。学徒制必须对学生的基础能力和领悟能力及表现能力,进行全面深入地探索。

第二,师与生的关系是点对点的关系。学徒制,需要师与生在专业技能兴趣上有较大的吻合,建立起来亲密的师生关系,这样点对点的模式,强调学生因类而分,因类而教,而这不同于传统文学教育点对面的培养方式。

第三,学徒制强调实践操作性。学徒制一般来说都与职业技能直接相关。因此让学生学会如何直接处理在事情进行中出现的问题,是核心培养目标。英国的现代学徒制制定了相应的课程体系,一方面是主要技术课程,另一方面是职业技能资格培训,再一方面是技术等级考核培训。通过三方面的考核和具体实践才能决定一个学生是否符合了既定的教育标准。学徒制的三个特点,恰恰与新闻传播教育的诸多特点相吻合,其目标应放在培养具有新闻传播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上。而这种实践能力,需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育,对学生的个人能力进行先导性考查,从而对学生进行更符合个性特点的深入指导。由于新闻传播不单纯等同于某些纯技术领域的技能学习与工作,其工具是文字,而文字的运用是个人文化素质的综合体现,还需要具有深入的.人文思考能力,而不单纯是动手能力,因此在教育上也不能照搬英国的或中国传统的学徒制,而应将传统的中文教育与学徒制相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辽宁新闻传播教育呼唤学徒制的教育新模式

既然新闻传播教育本身与学徒制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应该从学徒制中借鉴相应的优长之处,并结合自身的特点,探索出新的属于辽宁新闻传播教育自身的学徒制新模式。

第一,确立新的培养目标。新闻传播专业属于操作性极强的学科,一般来讲,学生不可能一跃成为管理型人才,而需要他们具有扎实的实践积累。因此,新闻传播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适当向“下”调整,着力培养具有实践能力与思考能力的高级人才。

第二,重新改革教育方法。强调在老师的示范之下,多从事与实践相关的工作,需要老师与学生一起完成相关的具体的新闻传播工作,在老师的示范下,教师与学生共同实践与进步。

第三,调整教育课程体系。新闻传播教育的学徒制,要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形成良好的师生共读氛围,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学和艺术感知力。将每个老师的特点与学生的特点开发出来,体现专业和院校特色。当然,辽宁新闻传播专业教育模式的学徒制改革,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与实践。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新闻传播工作者,培养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新闻传播人才,以服务辽宁,服务社会。而辽宁新闻传播专业教师本身,更应本着事业精神及教师操守,做出更多贡献。

新闻信息传播中的审美构造论文

浅谈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意义论文

开题报告新闻传播范文

3G业务影响人际传播论文

传播学概论读后感

从文化视角看广告传播

浅谈逻辑学在不同传播语境中的运用论文

DV大众信息传播的社会价值观的论文

新闻采编中的心理学运用论文

网络媒体对人们生活方式的负面影响的论文

跨文化新闻传播问题研究论文
《跨文化新闻传播问题研究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跨文化新闻传播问题研究论文(精选15篇)】相关文章:

浅析融媒体时代综艺节目的发展论文2022-11-11

新闻系自我鉴定2023-03-14

新媒体语境下的学校宗教渗透问题刍议论文2022-05-04

新媒体环境中传统戏曲的传播论文2024-02-25

文化传播高考的范文2022-05-17

新闻系毕业生自我鉴定2022-12-12

湖南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复试经验2022-05-14

体育新闻的范文2022-05-06

浅谈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策划论文2023-02-18

公共关系广告论文题目2022-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