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模式弊端及改革思路论文(共14篇)由网友“xgvidujndst”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物业管理模式弊端及改革思路论文,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
篇1:物业管理模式弊端及改革思路论文
物业管理模式弊端及改革思路论文
1.落实《物权法》,完善物业管理市场
“业主委员会”是全体业主的代表机构,根据法律代表全体业主行使业主的所有共同权利和履行公共职责。完善物业管理市场,使物业管理行业健康发展和保障物业管理公司利益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也是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彻底改变原有物业管理模式中强买强卖的性质。物业项目应该强制性的规定必须成立业主委员会,随着物业交接和入住和正式投入使用,业主委员会就必须得成立并且发挥作用。其次简化业主委员会成立程序,根据约定的竞选方式,民主公平的竞选。对于以前遗留的一些没有成立业主大会的小区或者商铺,写字楼,政府方面应该督促社区,街道办事处,居委等机构帮助这些小区和写字楼完成业主委员会的组织,并在一定的时间内,把业主委员会组织情况作为片区居委会,街道办事处的考核内容。确立“业主委员会”有独立的民事行为能力和法律地位,在出现业主违约等物业管理纠纷后,业主委员会可以是原告或者被告,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物业管理公司的利益也可以得到切实保障。业主自行决定物业管理方式,打破单一强制性的物业管理模式。随着业主委员会的成立和发挥作用,单一的由开发商前期直接指定的物业管理模式终将被彻底淘汰,由“业主委员会”征集全体业主意见,决定管理方式,根据《物权法》的规定,决定自行管理,还是聘请相关专业人员,对物业进行管理。
2.摆脱物业管理模式的依附性,物业公司依法独立经营
鼓励独立自主经营的物业管理模式,逐渐淘汰依附性强的物业管理公司。内部福利型的物业管理模式,在经济上依附于房地产商和企业,不能独立自主的经营和运作,这样的物业管理模式,不但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也不具备长期可行性,开发商无法做到长期的不断补贴物业费用,企业单位的福利和人事也随时变动。随着物业管理市场的完善和物业管理模式实现多样性,市场最终会淘汰依附性强,缺乏竞争力,盈利能力差的物业管理公司,随着社会发展,内部福利型物业管理模式会自然消失,摆脱对开发商的依附性,鼓励独立自主经营的物业管理公司发展,公司制物业管理公司占据主导地位是将来物业管理模式的必然结果。物业公司的任免权由业主委员会决定。随着“业主委员会”的成立,明文规定物业管理公司由业主委员会招标和选择,房地产开发商不得介入,彻底改变由开发商前期指定物业管理公司,以后逐年续签的模式,物业管理公司能否取得管理权,不再由房地产开发商决定,而由“业主委员会”负责招标决定。规范物业管理公司竞标程序,透明度,建立一个相对比较公平的物业管理市场竞争机制,让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物业管理公司拥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和竞争环境。承接检验物业时以科学数据为标准。物业管理模式的依附性得到改善后和物业管理任免权不由开发商掌控以后,物业管理的承接检验就会更加规范严格,以明确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数据来规范房屋交接的具体标准,房屋的交接必须通过检验测量,达到规定的`标准后,才接收管理,所以国家的法律规范应该尽快的完善关于承接检验的相关科学标准,物业的承接检验必须要达到标准后才移交。
3.对物业公司服务范围和资金使用范围加以细分
明确政府公共服务区域。物业管理模式多样性的实现,笼统一体的物业管理模式也不复存在,物业管理服务将划分为很多小的板块,政府就无法以建筑区域为借口,不履行公共义务,该由政府履行的公共服务区域,就由政府履行,明晰政府责任范围,把本该属于政府公共服务的部分。将物业管理服务内容中的政府公共服务部分踢出,这一部分公共服务内容由政府相关部门来完成。这样既可以提高政府的威信力,加强政府的参与度,又可以还原物业管理核心内容和减轻物业管理公司的管理负担。物业服务内容细分,资金使用途径明确。随着物业服务板块的细分,物业管理专项资金的使用将得到明确的界定和“业主委员会”的监督,物业管理公司不能再利用界定模糊,业主不知情等情况,擅自使用物业管理专项资金。有了业主委员会,就可以开设账户,业主委员会也可以充当法人,专项维修基金就可以由业主委员会持有管理,物业管理公司要动用转向维修基金,必须通过业主委员会同意和鉴定为是专项维修项目,再由业主委员会拨付资金。物业管理服务范围的细分可以避免物业管理公司动用专项维修基金维修维修本该属于物业管理公司责任范围内的项目。
4.物业公司应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外国物业管理公司的冲击和物业管理市场的逐步规范,物业管理市场必然会朝着专业化和市场化发展,物业管理企业必须以科学的管理方式,来精简成本。专业化的人才提供专业化的服务,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想要追求更加高品质的的生活,必然要求物业管理公司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物管公司想要保持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节约开支,发展壮大必然会走专业化的道路。物管项目由专业公司来完成或者物管工作由专业人员来完成,要求持证上岗是物业专业化的要求,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物业管理公司证书的检测和监督,专业化分工,专业化管理,专业化人员,在这样的基础下物管公司不但能够节俭开支,精简机构,压缩成本,为业主提供更加精良的服务,而服务水平的提高和规模化的经营,让物业管理公司保持强势的竞争力,获取利润。
篇2:物业管理模式反思及改革论文
物业管理模式反思及改革论文
摘要:迄今为止,物业管理作为一项专业化、市场化的不动产管理模式在我国已走过30余年的发展历程。在这之中,我们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市场化程度地、法律地位不明确、组织结构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不利于我国物业管理的长远发展,还可能引发各种社会问题。鉴于此,笔者在分析我国物业管理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对其中问题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我国物业管理新模式的改革框架。
关键词:物业管理;业主;物业服务
物业服务这一不动产管理模式是我国住房商品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其有效填补了集体制住房体系解体后的住宅管理空白,改进了住宅社区环境,提升了广大业主的生活质量。经过30余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以现代企业为主导的一体化物业管理模式,物业服务企业数量与从业人员总人数不断增长,人们逐渐认可这一消费模式,行业地位正式得以确立。但值得注意的是,物业管理作为一项引自国外的市场经济产物,其在我国的本土化实践仍处于初级阶段,管理模式粗糙,管理设计不合理仍制约着物业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
一、对我国传统物业管理模式的反思
(一)物业服务市场主体不健全,市场竞争机制失灵
经济学将市场定义为“对某一特定产品展开交易的买方与卖方的集合”。通过定义可以看出,市场应当既有卖方,也有买方。但当前我国物业管理却不完全满足市场的定义,物业服务作为一项商品大部分情况下买方缺乏主动选择权,仅由卖方参与市场运作。我国《物权法》中指出,业主作为物业服务的主体应当能够自主选举业主大会代表行使权利。然而,目前大部分业主大会仍处于民事行为能力不完整状态,尚不具有成为市场主体的能力。这导致市场的双向选择与竞价机制等无法发挥作用,整个物业管理市场缺乏买方监督,也缺乏市场活力,业主只能被动接受“服务”,物业管理总体质量迟迟得不到提升。
(二)业主大会法律地位不明确,缺乏顺畅的运行机制与监督机制
首先,业主大会的法律地位尚未明确。目前,《物业管理条例》对业主大会的行为能力及行为权限未做出明确规定,业主大会仍不能成为物业服务合同的签订主体,其在司法中的地位不被承认,因而无法对外行使法律权力。其次,业主大会缺乏顺畅的运行机制。由于缺乏流程完善的运行机制,业主大会的日常运行往往面临四难,即“筹备难、备案难、决策难、选举难”。最后,业主大会缺乏有效的监督制度。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制度,业主又难于自我规范,导致滥用权力现象突出。一些业主大会成员擅自挪用住宅维修基金,擅自出租、出售公共区域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前期物业承接查验主体缺失,缺少可操作性强的技术标准
首先,前期物业承接查验主体缺失。单个业主应当能够对其购买的物业专有部分有专有权,全体业主应当对物业共有部分有共有权。在进行物业交接时,建设单位应当对专有部分及共有部分进行协同查验。但就目前来看,建设单位仅落实了专有部分查验,无法完成共有部分的查验工作。其次,物业承接查验缺乏可操作性较强的标准。现阶段,我国各地区物业查验方法与标准尚未统一,查验的具体环节与详细标准尚未确立,致使高质量的交接查验无法实行。
(四)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管理制度缺乏合理性,寻租现象严重
我国现行的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管理制度主要由政府主导,这其中就包含了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管制和干预的行为。长此以往,市场的作用被削弱,竞争机制无法得到有效发挥,企业难以凭借自身条件参与公平竞争,社会资源被浪费,业主也无法从市场上获得自己最满意的服务。与此同时,现行资质管理制度缺乏可行性,无资质经营、超资质经营、出借资质等情况难以得到明显遏制。以超资质经营为例,《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管理办法》中对物业服务企业超资质运营的,“由县级以上政府对主管部门发出警告,责令整改,并处1万~3万罚款。”其中,责令整改部分的相关细节与标准并没有明确,责令整改后的资质问题也未提及,这就使得问题难以得到实质性解决。
二、我国物业管理模式的改革构想
(一)成立或完善业主大会,培养物业服务买方主体
对于新建项目而言,业主大会的.成立与运行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运用“准强制性”手段选举组建业主大会,即建设单位应当在物业专有部分达到一定交付比例后向该处物业所在街道办报送首次业主大会所需材料,准备相关事宜;二是,确定业主委员资格门槛。一般来讲,占建筑物总面积5%以上的业主可自行向街道办提出资格申请,其余业主可由建设单位、居委会推举产生。对于已经入住的项目,业主大会的完善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进一步明确业主大会的组织结构,细化运行过程中相关人员的职责,记录运行情况并纳入考核体系;二是,制定社会组织参与物业管理指导的相关政策与措施,鼓励专业性较高的社会团体参与业主大会工作。
(二)实行业主大会登记制度,明确业主大会法律地位
首先,业主大会需设立独立账户。业主大会成立后,工作人员可持登记证书、组织机构代码证等相关证件到银行开立业主大会独立账户,以处理日常运营过程中的资金往来问题,降低资金被挪用的风险,更好地实现业主共同管理的目标。其次,可登记共同财产。业主大会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后,可对公共场所、公共设施等建筑区域内业主共有项目进行登记。这样能够方便业主对物业进行维护与保养,同时,也可对物业公共部分的收益进行合理分配与利用,建立更为和谐的业主关系。
(三)建立权责明确、监管到位的业主大会运行机制
具体来讲,业主大会保持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需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健全组织架构。对业主大会的理事机构、监事机构、决策机构、专职人员等进行选拔,优化相关人员工作能力与综合素质。二是,设立业主共同基金。将物业管理资金、物业公用部分经营收益、专项维修资金以及其他合法收益等集中起来,建立业主共同基金。业主共同基金存入到开立的独立账户中,定期向广大业主披露资金使用情况。三是,改进管理规约,明确业主同业主大会的法律关系。业主大会可代表业主行使公共区域的管理权力;可代表业主向物业服务企业支付费用;可按照规约对未缴纳服务费用的业主进行催缴或起诉,以保障全体业主的共同利益。
(四)改革前期物业管理制度,完善承接工作
首先,前期物业管理期限需重新界定。从首位业主入住开始到全体业主同建设单位完成物业交接的整段时间界定为前期物业管理期限。在期限到来之前,业主大会需对公共部分进行查验,从源头上保证物业管理顺利开展,杜绝前期开发过程中问题的遗留现象。其次,制定物业项目承接与查验标准。进一步明确承接检查的相关技术标准对公共部分的验收质量、功能情况进行综合性、具体性的查验与记录。同时,对物业查验的适用范围、程序、方法等做出具体规定,以提升查验工作的可操作性。
三、结语
物业管理作为一种专业化社会化企业化的不动产管理模式,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并显示出其巨大的社会作用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应当根据国内外成熟经验,深入剖析我国物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创新我国特色的物业管理新模式,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业主。
参考文献:
[1]李爱民.浅论业主委员会的民事责任承担[J].经营管理者,.
[2]陈仕菊,王济维.浅议小区业主成员权[C].当代法学论坛,2010.
[3]王亮.我国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及其成员管理[C].当代法学论坛,2010.
篇3: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改革论文
摘要:如今,处于新时代新世纪的今天,科学不断的进步,社会不断的发展,近年来,处于各个领域的企业都在不断的进行着管理模式的改革,当然,电力企业也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处于一种发展的模式,并且在寻找着符合自身企业发展进步的管理模式,物资管理是企业管理模式中一个很重要的方向,要在物资管理中不断的创新改革,随着电力改革的深入,所以也要将相应的电力企业不断的规范化,专业化,不断的将电力企业向着更具有科学化的方向进行发展,当然,在电力企业管理中,特别是物资管理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要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寻求新方案进行目的性改革,将企业发展效率逐渐提高。
关键词: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改革;创新;应用前景;科学化
如前文所说,要将电力企业逐渐发展,首先要清楚明白企业的各个方向上出现的问题或是需要改革的方向。物资管理是在电力企业管理模式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管理方向,物资管理,简而言之就是清楚明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接触到的物资,即在企业生产销售过程中将所利用的物资进行控制与相应的管理手段。电力企业本身是以专业性为基础建立的一个企业,企业最需要的技术发展就是管理模式专业化,所以,相应的改革模式要在管理模式专业化,科学化的前提下进行,所面临的物资管理也要符合市场的需求,使物资在面对市场需求多元化的时候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值,使电力企业的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同时发展。
1.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目前出现的具体问题分析
根据近年来不同形式的.电力企业的发展模式和发展前景可以发展,企业要在各方面均衡发展才能取得相应的成果,单独发展,或者是特别重视某一方向反而会得不偿失。物资管理看似是在电力企业管理过程中微不足道的一个小的方向,但是更是要格外得注意,通常物资管理起到细节上的作用。举例来说,电力企业的物资管理有很多的方面,其中一点,当电力企业的供电的变压器老化或是其他一些电力设施没有定期及时的排查问题,在电控上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不仅仅是盈利方面会造成损失,甚至对于人身安全也会出现不可预知的后果,所以,物资管理问题一定要重视。现在,物资管理出现的问题还有,电厂检修,技术升级甚至还有设备维护的不重视,电力企业没有重视到问题的根源,盈利小时通常忽视以上问题,电厂的检修不及时,研究人员甚至是工厂的技术人员的技术手段不过硬,在遇到问题多样化时不知如何处理,从而增加了问题出现的时间使问题的解决程度变得更加复杂。设备只是知道一味的使用,没有保养阶段,使物资消耗严重。另外,电力企业的整体物资管理联系网络不能够明确,所以在物资分配时会出现拥堵现象,自己部门的需求也会出现迷惑,大大降低了各部门工作的效率。物资管理过程中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使进出口的物资价格不能符合企业的消费额度,所以会出现成本太高的情况,严重甚至出现盈利不能满足成本的需求。物资管理出口不及时,针对市场的销售也经常会出现停滞的现象,企业不能合理利用营销手段,导致电力企业生产的产品不能及时营销,出现产品堆积,供大于求的现象,电力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与其他企业出厂产品类型不一样,例如电线,一段时间不销售就会出现老化腐烂的现象。
2.关于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的相关改革经验
2.1制度革新,科技创新
根据前文所述,在电力企业管理模式中,企业的物资管理制度经常缺乏创新,物资管理模式处于比较陈旧的人工记录方式,简单来说就是用人工定期去各个部门进行咨询检查物资的缺乏情况,再经过统计记录后进行物资更换和增加,但是,因为情况问题的多样化,所以经常会在物资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但是人工记录筛查,所以过程较为复杂,查缺补漏就比较难,因此一旦出现问题不太容易处理。经过一定的经验累计,发现可以进行信息化管理,电力企业因为和电力化产品接触的比较多,当然企业就更容易接受信息化管理,在物资管理过程中与信息化的电脑网络相连接,数据通过网络进行上传,每使用或缺失一件产品时电脑上都会有相应的记录,一段时间后,物资管理人员只需要在网络上检查需要大量供应的产品,之后再网络上与各个部门沟通,也减少了部门间物资供应的拥堵问题,可谓一举多得。
2.2电机定期检修和保养
电机的保养和检修可谓在电力企业物资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有些电力企业为了增加企业的发展效率,经常会加班加点的使用电力企业的电机设备,一段时间后,各种电机设备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不易发现。电机内部变压器的老化就是其中一种,电机内部电压器老化后,通过的电压不能够被变压器变压到合适的电压值,严重会出现安全隐患,因此一定要定期检修。
2.3制定适当的营销策略,增加销售后的市场调查
营销策略,在电力企业中同样很重要。电力企业所需要面对市场的产品与其他企业所销售的产品有一定的区别。这类产品主要以电力企业的电机制造产品为主,所以,首先要质量过关,要对物资进行仔细的检查,验证。其次就是营销,不要刻意为了营销而营销,要切实落实产品的需求,大企业通常会接收比较多的物资,所以要做好物资承接工作,及时运输,按照合同进行签约,签约后严格按照合同执行。
2.4增加部门协调能力
部门之间的协调能力很重要,虽然企业可以采取信息化管理,但是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一定要适当进行,比如说监管部门要设立在各个角落,使监督实施在整个企业中,工厂制造方面也要与项目范围,安全检测部门相联系,可以在电机厂内部进行现场的监控,制造加工过程也可以在工厂内部先做调查,提升了接下来各步骤的效率,还有营销部门也要第一时间将市场的趋势动向向科研制造部门进行报告,使其增加市场的多样化生产。
3.结语
电力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在不断提高的时候要符合当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所以其物资管理要符合科学化,专业化的宗旨,在专业的基础上创新改革,提高管理效率,在如今企业多元化的时代,电力企业更是要学会面对市场,增加自身优势,增加市场竞争力,所以,在物资管理模式进步的同时,一定能够带动企业的整体进步发展。
参考文献:
篇4:现代城市园林管理模式创新思路论文
现代城市园林管理模式创新思路论文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其产生的不利因素也逐渐增多,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就是给环境造成的影响,环境污染程度的逐渐增大,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这其中包含了温室效应、热岛效应以及雾霾等,不但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影响,同时也危及了人民的身体健康。为了有效降低城市污染程度,城市园林建设开始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虽然大多数城市已经开展了园林建设工作,但是由于没有认识到园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使得城市园林工程自身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下面,本文将重点围绕这一问题进行探究,提出了现代城市园林管理模式的创新思路。
一、现代城市园林管理模式创新的意义
随着工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在环境发展中,逐渐产生了绿化经济管理改革,并具备时代性阐述意义,这给我国经济发展策略的构建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为了迎合城市生产需求,同时给广大群众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就必须站在社会不间断发展的角度上,落实现代化群众生产建设工作,并且借助合理化建设方式,实现关键性标准业务的规划建设,利用园林绿化环境,在谋略上,产生一些影响。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城市绿化管理也显得格外重要,加强城市绿化管理力度,能够保证园林发展要求建设工作可以更好开展,这针对园林绿化管理而言,可以实现绿化养护管理配置的分级管理。运用分级管理的方式,落实各个等级的规范化标准建设。换句话说,也就是在消耗一定人力的条件下,起到对建设资金合理管控的效果。针对管理人员具备的适应性要求来说,利用高质量的管理方式,可以实现精细化管理策略的构建,进而对各个阶层管理模式展开全面探究,借助区域安全性理论构建方式,同时根据城市形象,在提升环境美化度的同时,还能实现城市环境的绿化、环保。
二、现代城市园林管理模式的创新思路
随着现代化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模式的不断形成,站在不同的角度来说,其园林管理形式也会存在较大的差距,因而,在构建现代城市园林管理模式的创新思路时,我们主要从三方面入手;第一,基于分级管理的创新思路;第二,基于分组管理的创新思路;第三,建设与养护相结合的管理创新。下面,本文将重点对这三种现代城市园林管理模式的创新思路进行介绍。
1.基于分级管理的创新思路
在开展管理工作时,园林本身采用的分级管理形式,针对管理质量,以及标准性模式而言,会构建一条合理的资金管理流程,这给园林规范化管理以及目标,提出了高效的谋略。站在管理标准角度来说,人力以及财力的消耗标准,主要会受到管理标准的影响。采用分级管理形式,会给管理环境提出更高的工作需求,除了要加强管控力度之外,还要做到精细化管理,从而实现城市各个基层的合理管控。并且,针对城市关键区域要求来说,在进行园林规范化建设时,可以利用城市关键途径,来明确各个阶级的园林政策,从而起到对基础环境策略全面探究的目的。在运用管理形式时,借助群众生活区域保障的方式,来落实路边绿化地带的基本建设,从而保证园林绿化基础政策的全面开展。站在基层管理战略的.角度来说,开展基础设备建设工作,可以起到对园林城市形象修整和完善的目的。针对管理方式而言,不管是园林本身的城市形象,还是优化环境的基础方式,都会实现城市本身形象的完善和修整,从而为城市提供更好的经济效益,通过管理形式,落实管理方式框架上有关政策实现全面改革。
2.基于分组管理的创新思路
在开展园林建设工作时,因为管理地区范畴比较广,所需管理工作人员的数量比较多,采用分级管理方式,针对环境基础建设而言,会使得体系构建上管理丧失,从而造成工作建设不成功。为了迎合实际生产需要,在进行地区配置工作时,需要加大基础信息的明确力度,同时实现对综合绿化模式的高效管控。针对地域基层建设而言,要想实现化整为零的操控形式,就要站在基础战略改革的角度,来落实地域高效管控工作,并通过地域划分的方式,来起到在不同地域下绿光作用的高效建设。借助多种渠道的合理构建,从而实现各个地域安全形式建设,在绿化作用的基础上实现形式修整,同时结合园林绿化标准,明确各个框架下的安全构建设施,并借助基础形式上的规范性构建,落实基础设施下的综合环境修整和完善。
3.建设与养护相结合的管理创新
为了迎合当前现有的绿化管理形式,在开展施工建设工作时,需要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来落实繁琐阶层框架下的规划性管理工作,借助安全保护措施,来保证建设安全,同时在和养护相融合的条件下,借助安全防护设施,落实各个地域的安全建设工作,并且借助双层安全模式,进而保证建设框架保护工作的全面开展。因为在开展现代化基础建设工作时,需要借助有关工程的干预来明确生产需求构建工作,同时通过安全问题的合理管控,来实现各个框架阶层建设工作的固化明确,借助安全保护,推动各个阶层性养护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落实管理形式的规范性建设。在迎合养护工作中,对基础园林拓展方式多样性进行统筹建设,在满足新建设需求的条件下,利用城市绿化园林构建,起到因素式改革全面管控的目的。
三、现代城市园林管理创新的保障措施
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快速发展,其构建战略以及管理形式,针对管理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以及自身含有的管理意识来说,都会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途径;针对管理事物浇筑战略方案而言,园林管理知识种类,对于其所了解的环境来说,能够进一步提高其自身的管理战略。下面,针对现代园林改革,起到对基础管理意识有效提高的目的。
1.管理观念的创新
针对现代化城市园林管理工作来说,管理工作人员不仅要掌握一些平时管理措施,同时还要具备规范管理意识。这样可以有效保证现代化城市园林管理工作更好开展。对基础地域面积管控而言,在提升本身管理能力的条件下,保证绿化工作的合理管控。对于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来说,需要站在多个角度来掌握更多的管理知识,从而了解更多的基础信息。只有管理工作人员掌握了更多的知识,才能实现自身管理水平的稳定上升,进而保证现代化城市园林管理质量。
2.强化对管理目标的综合控制
在进行整体管理标准特点整理时,需要结合城市经济发展需求,实现其水平构建的修整和完善,而这一现象的发展,针对基础化处理形式而言,可以结合城市美观度,实现其稳定提升。当城市美观度得到了稳定提升时,人们的观赏审美水平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借助高效的管理方式,实现信息美观度的提升,并结合实际发展情况,从而强化对管理目标的综合控制。
3.健全城市管理体系
针对现代化城市园林管理工作而言,还想促进城市经济稳定发展,就要对绿化环境建设工作进行规划修整,同时采用高效的管理模式,进而起到对相关责任机制的干预目的,并通过此种方式,实现机制上的全面管理。针对基础科学性监管理念来说,其养护性监管,可以推动其综合机制的更好构建。
四、结语
总而言之,城市园林管理形式的重要意义已经得到充分的显现,并且管理形式的多样化可以让城市居民结合城市特性进行管理,从而保证管理效果的优质化。但是,无论采用哪种管理形式,管理工作人员都要具备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并且秉持主人翁的态度来开展城市园林管理工作。并且,在进行城市园林管理时,管理工作人员还要具备较强的观察力,及时找出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并提出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勤于总结,确保现代化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在不断的完善中得到稳定的发展,进而造福人类。
篇5:医院管理体系改革思路论文
医院管理体系改革思路论文
1医院管理系统的构建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Hospital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的构建:我们利用网络通讯技术以及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现代化科技手段,对医院以及其所属部门的人流、物流进行综合管理,对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存贮、提取、传输、整理、加工,经过计算机对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分析并保存,对医院的整体运行提供全面自动化的管理对医院的各种服务提供信息支持。本院的HIS设置为门诊急诊管理子系统、药物药房管理子系统、住院病人管理子系统、病案管理子系统、医疗统计子系统、人事管理子系统等。
2医院管理系统的改善方法
2.1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
完善HIS,从病人挂号开始到医生开处方、住院、后勤管理以及库房等各方面如有信息管理未涉及到的地方要及时的建设好信息网络系统,并要建立和完善自己的医疗网站,通过网络对患者提供各种服务;所有终端采用医院网络管理系统,从病人挂号到住院、病例书写、以及出院等都要通过网络输入数据库;采购新型医疗仪器,使医疗过程更加简单快捷和安全。另外管理模式实现现代化,通过完善HIS,真正做到医院上级领导要缩短和科室的下级医护人员的距离,保证信息的快捷畅通。
2.2做好对医务工作者的培训工作
由于医院管理系统采用的是现代化信息网络管理系统,许多医生和护士等缺乏相关认识,更缺少管理系统的相关专业人员,因此医院管理存在很多漏洞。管理者要积极的把握我院信息产业的发展情况和发展方向,避免资源浪费,统筹兼顾,结合现状做好投资,并且引进管理系统的相关专业管理人员,对医务工作者进行管理系统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HIS的应用水平。
2.3加强管理,制定相关医院管理制度
HIS对于不同的子系统有不同的要求,管理目标也不尽相同,因此对不同部门要完善各种管理制度,加强各部门的管理,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使用者的应用能力。完善各种规章制度,真正的做到医院的各个部门都能够有章可循,有章必循,将医院的管理发挥出最佳水平。
2.4增加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
HIS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软件开发有很广阔的空间,对软件的开发目前如流行的编程软件Access、VB、Borland、C++等是HIS重要的一个方面,对其中一种比较熟悉,在不影响医院正规运行的资金投入上对医院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增加投入,这样才能使HIS发挥更大的效益。
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所有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的方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将检验标准设为a=0.05,当P<0.05,认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1)对医院管理系统配置前后医院工作效率以及处方划价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结果显示2组医院管理系统配置前后医院工作效率有明显差别(P<0.05)。(2)在医院管理系统配置前后分别对120例和140例住院患者进行了对医院管理系统满意度的'问卷调差,结果如表2所示,结果显示和2组满意率有明显差别(P<0.05)。
5讨论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HIS是一种提升医院竞争力,提高医院工作效率的一种科学管理的工具[2]。本文通过对医院实行科学的医院管理系统并进行改善,结果发现,医院管理系统配置后医院管理效率包括平均住院天数、床位应用率、病床周转次数均明显优于医院管理系统配置前(P<0.05),医院管理系统配置后患者对其满意度要明显高于配置前(P<0.05),说明通过对医院管理系统的配置以及改善,可以全面的提升医院的工作效率,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医院的综合能力。因此要重视医院管理系统的改善,提高医务工作人员对医院管理系统的认识,加强HIS管理,从而有效的促进医院的持久发展,最终更好的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篇6:高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改革论文
高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改革论文
目前,高等教育中本科生的教学管理模式以学年制为主,研究生大多实行学分制,作为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学年制管理占主导地位,那么在高职院校中实施学分制管理是否有必要呢?一个专业的建设应从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开始,为凸显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采取“走出去”的方式,广泛深入自治区二十多家企业,通过发放问卷和召开研讨会等形式,就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进行了调研。调研发现,企业对学生的需求与学生的毕业时间往往存在“不同步”的尴尬,往往是企业急需用人时,学生在学校的学年课程还没有修完不能离校,学生毕业时又错过了企业的用人时间。推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无疑是解决这种供需矛盾的“良方”。
一、学分制较学年制的优势
(一)缓解集中就业压力,利于学生就业
高职院校以学年制为主的教学管理,一般学制为三年,每年的毕业季大量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学生就业压力大、竞争激烈。采取学分制,学生如修完所有学分,即可提前毕业,能避开毕业高峰顺利就业,对就业岗位也有较大的选择余地。
(二)减轻贫困生的学费困难
家庭贫困的学生,如果能力允许,在两年半或两年内修完全部学分,既可以提前就业有工资收入,还可以减少接受高等教育的总费用(学费、住宿费和各种管理费用)。有的贫困生可以通过适当少修学分、延长修业年限、半工半读学费负担。
(三)能够增强教师的竞争意识,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
基于自主选课制度的学分制模式,为教师自主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有利于教师发挥个人特长和潜能,开设各类选修课;对激励广大教师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将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同时,通过学生自主选课、挂牌上课,尤其是学校把选修课的选修人数作为评价老师教学水平的标准之一,将竞争机制引入教学,鞭策老师努力深化业务水平和提高教学质量。
(四)能够真正实现“选我所爱,爱我所选”
实施学分制管理后,每个专业开设的课程门数大大增加,更加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有能力的学生,可按照自己的爱好和实际情况,在全校范围内跨院系、跨专业选修个人感兴趣和利于今后职业发展的课程,在有限的时间里修读尽可能多的课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有效地开发了学生的潜能。
二、学分制管理模式的实施
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从开始试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通过召开专业理事会会议,专家与专业教师经过反复研讨和论证,确定机电系级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两个专业的新生试行学分制教学改革,通过三年多的探索与实践,用学分制进行教学组织和管理取得阶段性成果,从级开始在学院所有专业全面推行学分制。
(一)以人文素质教育为基础的公共文化课平台
公共文化课平台主要修读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德育等人文素质课程。人文素质教育在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关键能力,学会认识事物的能力,包括动手能力与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同时还学会协调参与及合作的能力。使学生的思想、情操、心理和个性得到锻炼,具备在一定社会条件与环境下的工作与生存的能力。公共文化课修读学分为34学分。
(二)分专业方向的专业课程平台
以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专业课程平台最低修读学分为84学分,专业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活动为核心,是对职业岗位、典型职业特征、职业素质形成起重要作用的课程,由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限选课和专业自选课构成。专业基础课是为专业课学习奠定必要基础的课程,具有不同于其他基础课程的特殊性。本专业将课程与培养目标、基础知识与专业能力有机结合,筛选出学科中与培养职业能力直接相关且使用频率较高的专业基础知识,配合实践性教育环节,搭建了包含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机械制图和工业企业供电5门课程的专业基础课平台;专业核心类课程围绕典型职业工作任务,依据职业活动的逻辑顺序、遵循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开展职业技能训练,并有针对性地传授相关专业知识,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活动获得职业经验,促进职业能力发展。形成了涵盖过程检测仪表、过程控制仪表、过程控制技术、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5门课程的专业核心课平台;专业限选课是根据专业业务范围、方向,深化、拓宽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课程,教学内容是从事特定专业岗位必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本专业教学团队经过深入企业调研,将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的专业限选课平台细分为A、B两个专业方向,A方向侧重现场仪表的维修维护,B方向侧重中控室仪表计算机控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期望和职业能力自由选择选修方向。专业自选课平台旨在促进学生在课程中的选择性,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优化学生的智能结构,允许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选修,由传感器技术及应用、电力电子技术、化工仪表维修工、维修电工4门课程构成。
(三)创新素质拓展课程平台
高职学生并不是只局限于技术的工匠,还应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在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之外,我们还要构建素质拓展体系。素质拓展的内涵不仅包括专业素养的拓展,还应包括社会综合能力的扩充训练、精神气质的陶冶和思想品质的全面提升。注重人文教育对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作用,注重科学精神的启蒙对成人、成才、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因此,将素质拓展体系全面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是高职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创新素质拓展课程平台是针对学院全体学生的公共选修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促进学生果敢、顽强、自信、团结等优良品格形成的目的,该平台由教务处统筹全局,设置具体课程。
三、学分制管理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
首先,学生选课时必须厘清先修与后续课程的关系。专业课程体系中,课程的修读是有顺序性的,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中的一些课程必须先修,才能修读后续的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其次,要避免选修课程的盲目性。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自主安排学业的自律性、计划性较差,容易盲从随大流,若缺乏具体、详细指导,可能无法顺利完成学业。所以对新入学的学生,由系部对新生选课进行指导,并配发人手一册《学生选课指南》。最后,后勤保障工作需进一步加强。学分制的实施决不是教学单位或教学管理部门能独立完成的,需要全校各部门如学生管理部门、图书馆、后勤保障部门等通力合作,要建立与学分制配套的、灵活的学籍管理制度。特别是师资力量,因为学分制增设了许多课程,原有的师资力量明显不足。我校采取了送部分教师外出培训和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来学校担任实训课程的指导教师等方法,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的教师队伍,解决了师资短缺的问题。
篇7:高等学校学生管理模式改革研究论文
素质教育是一种能力培养,也就是让学生不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理论,还要让他们掌握一定的动手能力,高等学校必须整合一切资源加大实践或者实习场所的建设,让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技能,素质教育还有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以人为本,高校学生管理必须以学生为本,这就要求高校既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也要注重学生人文等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高校的学生管理改革。
(1)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改革能够全面提高高校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形势上来看,笔者大胆的预测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将会向市场化的方向发展,那时候学校与学校之间争夺生源将不可避免,竞争将会异常激烈,而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处于优势地位,那么其核心必须是高校完善的学生管理理念、蕴含的发展潜力和较强的教学科研等整体水平。
(2)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改革有助于有效整合优势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最集中的地方就是高等学校,那里有优秀的师资力量,能培养出最优秀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最大的人力资源。
2当前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管理工作中,方法的科学性不足。
就目前来看,国内绝大多数高校现在的学生管理模式都是由学校和学院分级管理的情况,在对学生有重要影响的评优评先、推荐或保送学生等方面,学校都是把一部分权力下放到学院,由学院组织先进行初选初评,最后再报送到学校相关审核部门最终决定,也就是最终决定权在学校,而对学生的日常学生管理等这些事务性的工作主要是由各二级学院的专职思想政治辅导员或者班级导师负责进行。
(2)学生管理工作理念存在偏差。
目前大多数高等学校的学生管理思想和理念都严重的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程序化、行政化、认识不足或认识有偏差等一系列问题,受此影响,作为高校学生管理的管理者也很难有好的工作方法,很难真正的摆正自己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位置,很多学生管理工作者或者工作部门甚至认为自己是一个权力部门,学生是被自己“管理”的对象,可以任意对待学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方法简单粗暴、态度粗暴,甚至谩骂学生,没有一点儿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官僚思想相当严重,这势必就会造成学生管理工作的混乱、出现一些难以解决或者棘手的问题,相应的学生管理的工作效率也不可能有很大的提高。
(3)学生管理工作中,网络环境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网络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已经成为我们学习生活以及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更是如此,他们从网上获取一切信息,查阅大量的学习资料,但是,网络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问题,网上的信息鱼龙混杂,色情暴力泛滥,这对于没有太强辨别能力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危害,会严重影响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比如,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网上购物、网络游戏等成为他们每天的主要任务,根本不上课、不学习,导致学习成绩一塌糊涂。这些问题的出现对高校一线的学生管理工作者和学生管理部门而言将是极大的挑战,不得不引起重视。
3对解决上述问题的建议和思考
(1)切实转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理念。
理念的转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也需要正确引导并指明方向,必须正确引导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转向一种观念,让其将传统的学生行政管理工作转变到现代的为学生服务的理念上来,即行政管理像服务职能转变,学生管理工作不是“管学生”而应该是“服务教学”和“服务学生”,且要实行去行政化的管理,才能改善高校学生管理的模式。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也越来越丰富多彩,每个学校都做出了相应的成绩,但是从总体上来看还是远远不够的,高校一定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要用先进的科学文化和正确的思想道德来牢牢占领和强化以校园文化为主体的课外活动整体建设。
4结语
新的历史时期,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教育的发展,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这就要求我们改革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不能将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者与专任教师相分离,要统一管理,就学生管理工作而言,对专任教师也不例外,也需要明确其在这方面的工作职责,以此来完全发挥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的优势的巨大作用,将学生管理与专业课教学结合起来,形成学生管理的另一主阵地,这就要求老师不能上完课就走人,课上课下要跟学生经常进行沟通和联系,这样才能实现在专业教学过程的同时达到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篇8:博士后公寓物业管理模式探析论文
博士后作为科研领域中的重要补充力量,对高校以及社会整体发展可起到极为明显的推动作用。从我国近年来人社部提出的相关精神要求便能够发现,国家对于博士后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力度不断增强,然而在博士后的管理和服务的实际工作当中,仍需要面对各种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博士后公寓管理问题仍较为突出,不合理的模式成为制约博士后公寓物业管理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做好博士后公寓物业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一、博士后与博士后公寓物业管理的相关概述
关于博士后制度,其在国内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首批设站单位为上海交通大学。自此开始,博士后规模便呈现逐年增加趋势,流动站极多,据相关数据统计表明,截至,上海交通大学在站人数已突破500人。这样无论从人才建设规模方面,或科研工作角度,博士后规模的扩大都将表现出极大的`作用。但这种规模扩大背景下,使进出站管理以后勤保障等工作面临较多难题,特别在公寓管理与服务方面,更应进行不断完善。从目前大多博士后公寓物业管理模式现状看,多以套房类型为主,相关的设施包括厨卫设施、基本家具等,且由专人进行管理。这种模式下公寓管理工作完全体现出福利住房性质。博士后一旦进站后便可在在站时间内使用住房,若不愿居住或住的时间较少,便会出现转租等现象。对此现状,物业管理工作中很难有效监管较为分散的方房源,不利于公寓利用率的提高,博士后规模的扩大与有限的公寓资源间的矛盾更为突出。因此,现行公寓物业管理工作对博士后的住房保障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需使博士后队伍稳定的同时使公寓使用效率得到提高。
二、博士后公寓物业管理完善的具体措施
1.从住房规模管理角度。
保证住房规模与进站博士后数量在比例上较为合理,是提升管理水平的关键。以清华大学博士后公寓物业管理模式为例,其自建站至今,博士后进站人数突破3000余人,每年平均上涨的速度都保持在百分之十几,需要物业管理工作中做好住房需求量分析工作。根据每季度进站数量情况,适时开展公寓维修粉刷等工作,且为满足博士后住房需求直接进行宿舍楼改造,将原有套间进行增加,为单身博士后体提供单间住房。这样,房源紧张问题得以缓解,公寓住房数量与进站人员规模在比例上极为适当。另外,管理工作中可针对单身或已婚博士后进行住房分配管理,如单身博士后采取单间公寓方式,而对于已婚博士后分配其套房。采用这种模式便可保证公寓的分配更为合理,使进站人员规模、公寓资源二者在比例上较为适当。
2.从公寓设施管理角度。
通常进站后博士后往往有一定的工作周期,这就为物业管理工作提出相应的住房周转问题。一旦有博士后出站,为保证新进站博士后居住环境质量有所保障,便需做好完善公寓基础设施工作。现行在博士后公寓在类型上多以单间、套房为主。一般对于单间,在设施管理过程中应注意很多单身博士后并不喜欢做饭或不会做饭,所以设施配备仅需集中在基本桌椅、衣柜、床以及其他电气设备等,并考虑几个单间设置一个共用淋浴室、卫生间等,而在卫生管理方面物业可组织专人每天按时进行清扫。另外,为保障公寓住房安全,可将电子门禁系统引入其中,防止闲杂人员进入楼内。若住房期间内单身博士后因结婚需进行住房调整,可直接进行申请,便转至套房中。而对于套房公寓管理问题,要求物业管理工作中主要需做好基本维护工作,可在单间设施基础上将其他厨卫用具等设置其中,这样可为博士后的生活条件提供保障。
3.从进出站管理角度。
进出站的有效管理是保证住房更为合理的基础条件。公寓物业可直接进行相关住房管理制度的构建,或与博士后进行进站、出站住房问题协议的签订,尤其应注意对于出站博士后,应考虑将住房时间延长一个月,这样可为博士后的后续处理工作提供充裕的时间。而在协议签订方面,物业管理工作中可考虑在与博士后进行协议签订的同时,应有在站人员为其住房进行担保,使协议的有效性得以提高,这样看可使各项公寓管理要求落到实处。需注意的是包括进出站管理在内的所有物业管理工作,都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其是适应现代我国智力帮扶工作的重要内容,特别在租金方面,管理过程中应以住房面积、楼层以及区域环境等为根据进行租金设置,由博士后进行自主选择。
4.从其他相关规范管理角度。
有效的规范制度是公寓物业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在相关规范完善过程中,首先可从进站管理方面进行规范的完善,对于进站的博士后,物业管理部门在登记办理、费用管理以及房屋钥匙等管理方面制定具体的规范内容,同时对于单间与套房公寓等管理也需明确相应的制度要求,特别针对博士后进站后再次转租等问题,需要通过相应协议的签订使物业管理部门与博士后的权责得以明确。其次,对于住房期间问题,物业管理部门应将具体的联系方式与维修电话等留给房主,这样一旦公寓出现问题可直接与管理部门联系,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最后,在进出站管理方面的相关规范也需完善。如对于出站后的公寓,物业管理部门应注意及时进行维护与粉刷工作,对陈旧的基础设施做到及时更换与处理。且为使公寓住房安全得以保障,管理部门需将房门锁进行及时更换,并将具体的安全管理措施向新进站博士后进行明确,以此使居住环境舒适度得以保障的同时满足住房安全需求。且为改善住房条件,可对其他设施等进一步完善,如电话系统方面,可引入智能卡式电话,无需缴纳月租费便可在校内进行通话,并能够装入宽带,既为博士后提供极大的便利,而且物业管理中许多不必要的费用也因此得到节省,如空房间进行的电话月租费的缴纳,在智能电话引入后便可得到解决。另外,为实现人性化管理目标,相关规范在完善过程中也可提出关于校外租房补贴内容,如当学校无法提供充足的住房资源给博士后,可给予相应的补贴限额,由博士后自行租房,但应注意在补贴额度上也做好明确规定。
三、结语
博士后公寓物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是保障博士后公寓合理运行、改善博士后人员居住条件的必然要求,只有使人才的各项生活条件得到保障,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实际管理过程中,应立足于现行博士后公寓管理现状,从住房规模、基础设施管理、进出站管理以及相关规范制度的完善等方面着手,促进公寓物业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玲,傅和平.博士后公寓管理改革浅谈[J].才智,,27:303.
[2]韩振.高校青年教师公寓管理问题的分析与探讨——以同济大学为例[J].高校后勤研究,,03:55-57.
[3]范德尚.美国博士后调查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1:152-156.
[4]王晓丹,刘玉江.深化博士后住房管理改革探讨[J].高校后勤研究,2010,01:59-60.
[5]王超.中国博士后制度产生及其主要特点——兼谈东南大学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J].明日风尚,2015,10:100-101.
篇9: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思路论文
1当前我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1.1农村土地资源与城市化建设之间存在矛盾
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量呈现爆发式的增长,据统计,随着我国城镇化率提高百分之一,农村的耕地将减少675万亩,甚至在建设过程中一部分基本农田被占用,国家提出的耕地红线受到严峻的挑战,我国土地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当前可用于建设的农村用地已经十分有限,如何解决城市化发展与农村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优化配置农村土地资源,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1.2农村土地经营模式落后
我国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然而这种分散经营的模式导致土地利用效率极为低下,远不能满足我国建设农业现代化的需求,导致此种情况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的农村耕地分配过程中,未达到公平公正的要求,是按照人口、土地的肥沃程度以及距离远近等因素进行搭配分配的,因此同一个家庭的不同地块之间距离较大,较为分散,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和设施很难得到大规模的推广和应用,因此无法满足现代农业规模生产、集约经营的要求;第二,当前农村土地分散经营的方式很难与市场形成良好的对接,由于过分追求产量也忽视了产品的质量,大量农药和化肥的施用导致对大面积土地形成面源污染,使我国农村土地质量不断退化。
篇10: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思路论文
2.1不断健全农村土地产权责任体系
在现行的农村土地管理体系中,由于农村土地产权不够清晰导致地方政府、企业等钻空子侵占土地的现象比比皆是,要想解决这样的现实困境,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农村土地资源进行保护。实际工作中,要不断健全农村土地产权责任体系,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明确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由村内所有农户建立农户集体组织,农村土地的变更等情况必须经由农户集体组织商议通过后实施,这样就可有效避免由地方政府或村委会对土地的擅自处置,有利于肃清农村土地管理的“灰色地带”。第二,对土地的收益分配方面要做到透明化,包括程序、过程、方案的透明化,农民享有土地收益过程的知情权。第三,国家应当通过立法来约束地方政府在农村的征地行为,改变由于政府垄断土地市场造成的土地收入不平等的局面,允许不同所有制的土地进入到土地市场,在法律的框架内减少审批环节,明确农民对土地产品的权利,通过多主体的土地供应来逐步消除城市和农村在土地收益分配方面的差距。
2.2农村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改革
在我国,出于国家性质和国情方面的考虑,仿照国外将农村土地彻底私有化的做法并不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因此,为了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农户生产投入的积极性,并使农村土地市场更有活力,可从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方面尝试改革。具体来说,要延长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年限,除了国家在特殊情况下对公共用地的征用外,农民承包的.耕地和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权可永久归农户所有,允许农村用地的使用权进行交易、出租、入股、抵押和出售等,不仅能够形成农户在农业生产中的长期行为,而且还可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促进农业生产产生规模效应,从而提高我国农村土地利用效率,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基础。
2.3合理征收土地使用税和房地产交易税
在明确农村土地产权责任和延长土地使用权限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势必受到影响,为稳定地方政府的收入来源,可通过征收土地使用税和房地产交易税的方式来代替从前土地出让金等各种收费。在土地使用税和房地产交易税征收过程中,地方政府应当科学统筹,秉着公平、公正、保护弱势群体的原则,采用高收入者多征,占地过多、房产面积过大者多征,低收入者少征的方式,既稳定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又有助于对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分配。
2.4实行城乡一体化的土地管理制度
要消除城市土地和农村土地的收益差距,并协调好城市用地和农村用地之间的关系,就要在制度的层面逐步实行城乡一体化的土地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对土地资源的宏观调控作用,将城市建设用地、农村建设用地、基本农田、工矿用地都纳入到城乡建设用地的统筹范围之内,对用地规模实行总量控制和增量控制。具体来说,首先,要合理制定土地利用规划,重大决策的实施必须经过法定程序,接受社会的监督;其次,明确不同区域土地的用途,建立城乡一体的土地产权登记制度,设定红线,未经批准不得随意改变土地用途,对违法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确保基本农田等关乎国家粮食安全的用地。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当前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不合理之处很多,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体系的不断健全,相信我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一定会走出具有我国特色的新路。
篇11:经济会计学理念改革思路论文
经济会计学理念改革思路论文
一、经济学关于销售收入实现和确认的理论
(一)经济学关于销售收入实现的层次
销售收入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经营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企业会计准则一收入》,将“收入”定义为: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企业的销售过程是企业货币资本循环过程的一个部分,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将企业货币资本的循环过程描述为:/———生产资料货币资本—商品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货币资本\———劳动力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销售收入的获得过程是商品价值形成、增值和实现过程的统一。“销售收入的实现过程”与“销售收入的实现”在经济学上是有差别的。实现过程是指企业投入货币资金购买原材料,通过生产过程将其转变为产品;企业为产品寻找市场和用户,进行营销;发送产品完成销售并取得债权,直到最终收到货款的全过程。只要销售收入尚未到达终点,销售收入就仍然处于实现过程之中。只有当销售收入实现过程到达终点(即收回全部货款),才是真正的销售收入的实现。由于销售收入的获得是一个过程,因此,销售收入在获取过程中可以分为三种形态:(1)处于产品形态的销售收入。指产品尚未发出,市场交换行为没有发生之前的销售收入。(2)处于债权形态的销售收入。指市场交换行为已经发生,并己获得了索取货款权利的销售收入。(3)处于货币形态的销售收入。指真正获得了货币资金的销售收入。经济活动完成程度的不同,体现了销售收入成熟程度的不同,也就是销售收入质量的高低。将货币资本的循环过程与销售收入的实现过程结合起来,我们不难发现并体会到企业销售收入的实现过程贯穿于企业资本循环过程之中。其中,处于最终的货币形态的销售收入成熟程度最高,它是经济活动完成的最终表现;处于债权形态的销售收入还需要完成收帐活动才能转化为货币形态的销售收入;处于产品形态的销售收入还需要完成必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才能被转化为债权形态的销售收入。销售收入的质量就是指某种存在形态的销售收入与它在经济上得以最终实现之间的联系程度。
(二)经济学关于收入的确认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当销售收入在其刚刚形成(产品完成)时,由于其质量层次低,存在着较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与它在经济上的最终实现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在这时我们没有必要对其进行确认与计量,而使其仍然以成本的形态存在着。当销售收入质量提高到一定的层次,伴随于产品价值的不断增值,以及各种后续费用的明晰化和风险的弱化,这时我们就有必要对销售收入进行确认和计量。销售收入形态的变化及其成熟程度由低到高的过程为:产品形态销售收入一债权形态销售收入一货币形态销售收入。销售收入所体现的经营成果不仅表现在数量的大小,同样也体现在质量的高低上。因此,销售收入的确认不仅要确认数量,同时也需要确认其质量,其质和量必须同时并重。销售收入的确认,是指将处于某种存在形态和某种质量层次的销售收入在账簿中加以记录及在财务报告加以反映和披露的财务行为。人们常用“实现原则”来决定应确认的销售收入。经济学意义上的“实现”,就是指经济上的“真正实现”,即只有当货币资金真正完成了它的整个循环过程,才被确认为销售收入的实现;在商品变为货币资金时被确认的销售收入叫做“已实现的销售收入”,也就是货币形态的销售收入。
二、会计学中关于收入的实现和确认的理论,以及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的启示
(一)会计学的收入确认原则
收入确认在会计信息系统特别是在收益信息系统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企业目标和会计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我国会计信息使用者对财务报表批评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报表提供者利用收入确认进行利润操纵和报表粉饰。传统会计的收入确认标准在会计理论上称为收入实现原则或收入确认原则,它是基于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经济环境,它与经济学关于收入确认的理论是一致的。在当时的环境下,经济活动极为单一,绝大部分市场交易是钱货两清的一次性买卖行为。或者说,交易要么不发生,要么就一次性发生完成,与交易对象(商品)有关的风险和报酬的转移,也是一次性完成的,这样收入实现的时点比较容易甄别、确定。因此,传统收入实现原则强调,只有在收入的赚取过程已经完成、且收入是己实现(收到现金)或可实现(有收取现金的法定权利)时,才在账面上确认收入。当时,国际上对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规定,对收入的确认除了必须符合确认的一般标准———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外,还应满足:已实现或可实现;己取得;收益过程基本完成。20世纪50年代起,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步伐加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就不断创新各种为顾客降低风险的交易活动,如分期收款销售、售后回购、售后回租、期权期货等。在交易创新下,各项活动很少是一次性行为,大部分交易活动都持续一个较长的时间段,甚至商品的交付、货款的清收也是逐期的,不再像传统交易下者的风险提高。这样,传统的收入实现原则难以合理地反映现实经济活动,会计界开始提出新收入和交易活动之间存在明显的联系而易于辨认。同时,购买者承担的风险降低,而商品销售的收入确认标准。1982年颁布和1993年修订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8号———收入》认为会计学意义上的“实现”,也就是会计准则中规定的销售收入实现的标志。即销售已经形成,并满足了一定的确认条件:(1)如产品已经交付,劳务已经提供,销售方己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买者;(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售出商品实施控制;(3)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4)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时,就可以而且应该被确认为销售收入,而不论它在经济上是否己得到了真正的实现。用这种观点确认的销售收入,我们可以把它称作“已确认的销售收入”。由此可见,会计学上“已确认的销售收入”分为两种类型收入:一种是“可实现的销售收入”,包括债权形态和产品形态的销售收入;另一种是“已实现的收入”,指货币形态的销售收入。从销售收入质量的角度来讲,“可实现的销售收入”是一种在会计上予以确认,但在经济学上还未真正实现的收入。它的质量层次低于“已实现的销售收入”。会计学关于收入的确认,其优点在于:可以全面、及时、公正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缺点是企业的销售收入成为具有不同质量层次销售收入的混合体;重视了销售收入的数量,忽视了其质量,从而影响了对企业业绩的正确评价。就已确认的销售收入来计算本期损益,必然要超前交纳税金,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还有可能会虚增销售收入。如果公司销售的产品质量、规格有问题,发生销售退货,这时该笔已确认的销售收入就构成了虚增的销售收入,依据它去计算公司损益,就会虚增利润;即使没有退货,上述收入不是虚增的销售收入,在未到达“已实现的销售收入”的层次时,依据它计算本期损益也会导致公司利润超前体现。
(二)经济学相关理论对会计收入确认的启示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依据收入准则确认的收入,对于销售收入的数量给予了较多的关注,而对于质量的把握则更多是依靠会计人员对经济事项的职业判断,而准则中对收入的确认标准又只做了原则性的规定,在实务操作中难免会带有较强的主观性。笔者认为,通过经济学关于收入确认的原则较为谨慎,对会计学中关于收入的确定也有一定的启发性:会计人员有必要对销售收入的质量层次进行区分,以求更为客观、贴切地刻画和表现企业经营的原貌。具体的改进操作方法为:在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总账账户下增设两个二级账户,即“己实现的销售收入”和“可实现的销售收入”,用以分别核算上述两个质基层次的销售收入,并同时在会计报表中列示。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真实、全面、及时地提供销售收入的信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科学性。
三、会计学中关于收入确认的方法以及方法的改进
(一)会计学中关于收入确认的方法
收入确认的核心问题是收入何时确认的问题,解决收入何时确认的一个前提是要选择适当的时间基础,对此通常有两种选择:
1.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足以现金收到为标准来确认收入,以现金付出为标准确认费用。在收付实现制下,所有收到的现金都作为本期收入,所有现金支出都作为本期费用。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纯粹的收付实现制是不存在的,实际应用的.是一种修正的收付实现制,即在遵循按现金收入来确认收入,现金支出来确认费用的总体原则之下,对其它一些事项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加以确认。
2.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又称应计制,是以权利和责任的发生与否作为标准来确认收入和费用。权责发生制是现代财务会计的三大支柱之一,正因为有了权责发生制,收入和费用确认中大量的应收、应付、预提、待摊项目才会存在,大量的估计判断程序才能得到应用。权责发生制还是收入实现原则、配比原则的基础,这三者共同构成了现代财务会计确认的基本原则。
(二)会计学中关于收入确认方法的改进
权责发生制取代收付实现制成为收入确认的重要基础后,仍然受到一些会计学者的批评:其一,权责发生制的最大缺点是面向过去,其所确认的收入和费用都是已实现的收入和己发生的费用,这样确认的结果必然导致会计信息不具有相关性;其二,权责发生制不能直接取得有关企业过去和未来现金流量的信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净收益的计算并不考虑现金收付的时间;其三,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确认收入和费用,将不可避免地运用应收、应付、预提、待摊等会计程序,这就难免使会计确认和损益计量具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作为决策的依据不太可靠。因此,一些会计学家提出了现金流动制,现金流动制是基于可能的现金流量来确认收入和费用并确定净收益的。在现金流动制下,净收益的确定采用盘存法,即净收益是前后两期净资产的变动额,期未持有的净资产被视为虚拟的现金流入,期初的净资产被视为虚拟的现金流出,二者比较相当于当期的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的对比,其差额(虚拟的现金净流量)就是当期所取得的净收益。可见,现金流动制体现了“资产负债表重心说”。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现金流动制是与不同的经济环境相对应的,收付实现制适应于早期商品买卖为主、商业信用不发达的经济环境,权责发生制则适应于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而现金流动制则更适合金融活动充分发展的金融社会和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社会。因此,我们在确定收入确认的基础时,必须联系具体的经济环境。从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来看,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建立,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商业信用仍普遍存在,金融活动和知识经济将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作用,但工业仍是最主要的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因此,权责发生制仍将是收入确认的主要基础。同时,为了适应日渐增多的交易创新,还应该结合采用现金流动制,对知识资源、衍生金融工具等加以确认。
篇12:高中生物教学课程改革思路论文
高中生物教学课程改革思路论文
摘要: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历时数年,在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些实践成果,但也存在教学深度难以把握、探究活动难以落实、课程评价难以实施、课程选择难以自主等问题,因此,要在政府层面、学科层面、教师层面加大改革力度,促进课改深入推进。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实践;课程改革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Michalell.Posner)的研究表明,“如果一位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有的教学经验也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因而,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经验+反思”的著名论断。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约翰杜威(JohnDewey)最早认为,最好的思维方式是“反思性思维”,它是“对某个问题进行反复的、认真的、不断的深思”。我国著名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也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对于教师来讲,反思非常重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作为一名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实践者认真反思如此重大的教育变革是十分必要的。
一、课程改革的实践成果
(一)教学模块概念的运用
生物教材不再像过去那样称全一册、上下册,而是分成必修(三个模块)和选修(三个模块)。每一个模块都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这样易于教师设定明晰的教学目标,整合相应的教育资源。既便于学校进行课程安排和管理,又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规划进行选择,增强了学生的课程选择权。高中生物六个模块既相对独立,又有学科内的逻辑联系,开设顺序也可选择,方便了教和学。每一模块学习结束后都有学分认定的过程,学分认定兼顾了学生学习的方方面面,对学习情况做出一个相对完整的评价。从课程层面来看,教材各模块将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四要素体现完整。
(二)三维目标意识的加强
课程改革以来,教师们提高了对教学目标的认识,如明晰了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的根本区别、知道了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确立了以生为本的目标理念、明确了教学目标的达成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体现等。教师的教学的三维目标意识进一步加强,改变了过去那样只重视对学生生物学知识的传授和生物学技能的培养,在教学中,还关注学生生物学学习的过程以及生物学学习应掌握的一些学习方法,并注重学生对一些生物学科思想、生命价值情感、生产生活价值的感悟和积累等,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整体化、立体化。
(三)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视
新课程重视学生成长的发展性、过程性和生成性。课堂教学中不仅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注重得出结论的过程〔1〕。教学要注重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设定。生物学科的教学的过程性学习非常重要,如生物学科的实验多、学习实践活动多、科学探索成功的例证多,要想学会必要的实验技能、掌握归纳分析演绎的一般方法、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就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亲自体验,在学习、内化中增强科学素养、领悟科学精神、涵养科学情怀;生物学的知识非常丰富,学生只有经历自主梳理、网路建构的过程,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在的逻辑联系,为知识的应用打好基础。
(四)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新一轮课程改革特别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许多重要的发现如光合作用的发现史、遗传物质探索的过程、生长素的发现等事例的分析,可以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会对比、学会分析,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而染色体数目的最终确定、促胰液酶的发现等事例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质疑创新的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很好作用;遗传病的调查、生态模型的构建、微生物的培养实验等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为学生接触社会、关爱自然、学会观察进而探究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五)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生物学科的特性之一就是生命性,课堂教学要体现学习主体———学生的生命性,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成为生命与生命对话的场所。课堂教学不仅目标的设定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学习活动设计也要考虑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去经历、去体验,特别是生物学中的实验探究、科学研究的历程分析必须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并将教师的角色定位于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学情境的创设者、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参与者、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者,而学生才是学习真正的主人。
(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换
新课程倡导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高中生物适合探究式学习的内容很多,除了实验探究之外,还有很多实验数据、实验结果也适合进行阅读分析探究,如分析能量流动规律的赛达伯格湖、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构建等;适合开展合作学习的内容更多,分组、分工、让学生学会合作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精选适合开展合作学习的内容、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对合作学习节奏的把握及点评是提高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关键。生物学科知识点多,接受式学习仍然是必要的学习方式,而主动学习、参与式学习和体验式学习是学生学习目标全面达成的关键。每一种学习方式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因内容而异、因学生而异,适时适地地选择应用,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七)课程评价方式的完善
一是用学分管理课程,强调学习时间的保证、学习内容的覆盖、学习过程的表现、学习质量的高低,体现高中教育的大众化、合格性和全面性。二是强化过程性评价〔2〕,关注过程性教学目标的达成。三是强调评价的即时性。四是将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结合起来,增强评价的客观性、准确性和综合性。
(八)不同版本教材的使用
长期以来,生物教学使用的教材只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种,没有其他的选择。课改后教材呈现多样化,有的地区选用苏教版,有的地区选用人教版,但无论选用哪一版本的教材,考试说明只有一个,而考试说明是遵循生物学科课程标准制定的。不同版本的教材编写时也都是遵循国家统一的学科课程标准,只是组织的素材、呈现的方式和设计的活动不同而已,在教学中,教师逐渐习惯于以一种版本的教材为主,并参考另一版本的教学素材,并且树立了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某种教材来教的观点,最核心的还是对学科课程标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
(九)学科前沿知识的渗透
新一轮课程改革生物教材的一大亮点是将生物科学发展的前沿知识、存在问题、引发的争论等渗透在教学内容中,如《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模块中的克隆技术、转基因食品、试管婴儿、基因“身份证”、胚胎干细胞、基因治疗、单克隆抗体等内容,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木村资生的分子进化的中性学说,生态工程建设的模型、精准农业等知识的介绍,即便受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限制,有些新进展不在正文内陈述,会在后面的继续探究、知识海洋等栏目内介绍。让学生学习的知识与时代同步、与发展同步,对问题的认识和研究跟上时代的步伐。
(十)教师专业成长的推动
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展现的知识内容、教学形式和管理方式都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教学的技术和手段又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手段让一线的生物教师深感专业成长和发展是那么的紧迫、那么的急需、那么的重要,要自觉学习、自我学习、自主学习,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深化、在深化中超越,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助推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
二、课程改革的实践困境
(一)教学深度难以把握
由于教材内容有一定的开放性(正文后面有不少拓宽和加深的内容)、不同版本教材组织的内容有一定的差异性,使得生物教师在教学深度的把握上有较大的困难,如半自主细胞器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内遗传物质复制的区别、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特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等到底应讲到什么程度、要不要进行深度挖掘、是否存在重知识轻能力的隐患等很值得研究。
(二)探究活动难以落实
新课标教材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但由于多种原因有些活动难以落实。如DNA粗提取和鉴定实验材料鸡血的采集是一大困难,SARS后菜场禁止活禽宰杀,何来鸡血?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实验,由于受超净工作台数量的限制,要想人人动手来完成此实验是需要很长的周期的;一些课题研究,限于时间、高考压力、评价导向等因素,很少有学生肯在这些方面有过多的投入。
(三)教学课时难以保证
生物教材每个模块的教学时间设定为36个课时,而教材中有许多实验和探究活动需要完成且比较费时,即使36课时得到保证的情况下,受生源质量、教学内容和作业处理等的制约,完成实验是非常紧张的,更何况现如今假期颇多且不允许补课,要高质量地完成模块教学任务是有很大难度的。
(四)课程评价难以实施
新课改评价的理念深入人心,但操作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过程性评价的实施,由于学生的数量多(多数每班54人),生物实验时教师对那么多学生进行评价是很困难的;过程性评价的内容多而繁琐,生物教师带的班多,有那么多的作业要改、那么多的学生需要辅导,还要备课、准备实验等,过重的负担很难让教师坚持下去。
(五)课程选择难以自主
由于我国高中办学的体制和机制的限制,高考及选拔人才手段的单一,目前虽大力提倡尊重学生的课程选择权,而实际学生选择的空间却有限。如选考生物的学生按照江苏省高考要求必须选选修一模块《生物技术与实践》、选修三模块《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别无他选,因为高考除了考必修的三个模块的内容之外,还会考这两个模块的内容,没有选择性的内容。再者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和水平均有限,学生也很难选到高质量的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六)课程理念难以深化
课程改革之初的培训轰轰烈烈,但其后的学习提高要靠个性化的自主学习,相当多的教师因受艰巨的考试任务的限制很难去自觉学习和深化理解,以致对课改理念、方法的领会一知半解。例如,将合作学习简单理解成相互讨论、三维目标理解成三个目标;将生物教材中不适合开展探究式学习的内容进行探究式教学、将过于简单的内容用来合作学习;只关注课堂教学内容的处理,将教案上写的目标和完成目标的措施以及对目标的评价分离脱节,根本体现不出教、学、评的一致性;模块教学只关注教学的进度安排,而不从课程的高度来谋划教和学的安排,等等。
三、课程改革的实践启示
(一)政府层面
1.措施要得当
课程改革既要传承又要发展,而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就成为一种必然,但有些改革措施必须要考虑我国的实际。如走班制,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每个学校、年级、班级人数相比发达国家是很多的,在这种情况下选科走班无论是课程开设、教学场地安排、考试安排还是教学班级管理等,都会引起相当程度的混乱,如果采用小班化教学,走班的效果可能就会好些。
2.关系理顺当
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必须理顺各种关系,统筹规划,才能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课程选择权,除了国家提供的课程之外,还要考虑到校本课程开发难度较大的实际,处理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之间的关系;我国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几乎是分设的,有些课程开设的软件、硬件条件不同类型的学校互不具备,要考虑一定基础上的分流,大力发展综合高中。当前不少学校只教高考要考的知识,国家的课程方案得不到落实,配套的教育立法、督导工作应该及时跟进;要研究高考选拔与中学教学之间的衔接、过度和甄别,让高中教学和高校选拔都能得到良性发展。
(二)学科层面
1.要求具体化
学科三维教学目标的叙写和界定对大多数教师而言是困难的,课程专家要在研究中适当展开并加以明晰,以便给教师有一个参照;教师要明确生物学科最重要的核心素养有哪些,具体到每一节的内容,教学的要求有哪些,学生的学科学习要达到什么程度才算是合格、良好、优秀,学业水平测试各等级具体的要求到底怎样,事先了解到这些,不仅教学的评价有参照,考试的等级要求也明了,教学的针对性就增强了。再者,每一模块就是一门课程,其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的具体内容需明晰,实施起来也要强调一致性。
2.关注可行性
学科教材活动的编排要关注可行性,特别是生物实验的材料、器具、场地等硬件条件的配备;过程性评价的项目设计要合理,既要突出重点、关注导向,又要关注评价的理论性和可操作性,切不可脱离实际;教学内容的安排既要符合学科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也要符合中学生物教学的实际,不能盲目追求宽、广、深,要充分考虑有效落实的各种因素;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学校课程实施的条件等紧密结合起来,要强调有效果、有效益的课程改革。
(三)教师层面
1.善于做总结
课程改革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要正确认识成绩与不足,正确分析原因与问题,只有认真总结、深刻反思,才能真正找出问题,才能改进不足,才能坚定改革的信心、激发改革的动力,从而才能让自己全心全意的、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改革大潮中来,做出应有的成绩,让改革的成果惠及更多的人,使教育更好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2.勤于抓学习
课程改革永无止境。教师不仅要把上一轮课程改革相关的理论和知识吃透、搞懂,还要不断学习新的研究成果、掌握新的方法,不断让自己的思想、方法、行动跟上时代的步伐。当然学习的深化离不开研究,要从课程的高度去理解生物学教学,从核心素养的高度去思考学生生物学科素养的培养,从培养创新人才的高度去思考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社会责任感的高度去思考生物学教学的社会价值,从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诸多如粮食、人口、资源、污染、健康、医疗等问题的高度去思考如何展现生物学科的巨大魅力等,这些都是值得重视、学习和研究的。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漷,吴刚平.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6.
〔2〕刘恩山,汪忠.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80.
篇13: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思路论文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思路论文
[摘要]本文梳理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历史,简析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现状,并提出了发展方向。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历史;现状;方向
一、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概览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是从以就业为导向,对某一专业或整个课程体系建设的原则、改革等不同角度进行的。纵览已有的研究成果,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大多是对高职课程体系的某一点或某一层面的内容进行研究,缺乏从历史视角的系统分析。只有充分把握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发展轨迹,才能为教育实践提供符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理念和原则。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实践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起步早、水平高、层次多,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开发、研究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了较为成熟且各具特色的课程体系,例如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社区学院、澳大利亚的技术与继续教育等均是课程体系理念和实践的表现。任何教育类型的培养目标都是通过课程体系实现的,课程体系决定教育质量的高低。为了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达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建设合理的高职课程体系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起步较早,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时间较短,在课程体系建设上一直处于在摸索中实践,在实践中优化的状态。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过程中,国内和国外都在克服学科体系中理论与实践分离的弊端,尝试以工作过程为载体,以工作过程知识为核心,将课程内容与工作进行高度整合建立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我国现代高职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考察的起点也定位于此。从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的视角考察,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随着政治时局、宏观经济变化呈现出阶段性特征。总体上,高等职业教育在建立之初时的课程体系借用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科式课程体系;到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受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影响,社会对从业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前强调的以“知识”为基础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开始引进和借鉴国外以能力本位、职业分析导向式课程体系,突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但由于制度、文化等差异,国外的课程体系并不完全适合我国的国情。我国职业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在借鉴国外课程体系改革理念的基础上探索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课程体系———“宽基础、活模块”、项目化课程体系、学习理论导向课程体系。到21世纪,国际流行的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被广泛地应用于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中,该课程体系的建设理念和实践由德国教育者最先提出,目前已被我国引进并在一些示范性院校践行。
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现状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历史、现实与发展方向研究”课题组的调查结果和相关的理论研究,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现状可以做如下简析。
(一)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校间差异
受教育管理者、教师的职业教育价值观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多重影响,我国当代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校间差异明显。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及相继的骨干高职建设院校工作对我国当代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大多高职院校均在实践本位、能力本位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寻求改进和变革。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在近年来广泛地应用于多类高职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逐渐成为当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模式,该模式的应用已经由制造类专业扩散到了服务类、管理类、农业类等其他专业类别,多所职业院校(包括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淄博职业学院、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在国家精品课程、示范(骨干)院校建设、职业院校名师评选等活动中明确地提出并践行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
(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理念
在培养人才的社会教育实践中,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与其他类别教育实践比较,有着许多不同的表征,这些表征是由高职教育本身的职业性、生产性和社会教育特点性决定的。我国现有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实际存在着两种课程价值取向:一种是学科知识本位的课程价值取向,另一种是以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价值取向。这两种价值取向相互缠绕,“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的发展史,就是一个学问化与职业化的竞争史”。我国高职教育对这种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还停留在概念层面,课程体系实际上仍旧是学科体系的变形,没有真正根据职业能力的要求构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设计课程结构和选择内容。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经历了实践本位对学科本位的改良,基于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模式改革仍旧不够彻底,课程建设也没能深入进行。
(三)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
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具有极大的相关性。受到我国教育管理的影响,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思想较为统一,只有少数院校在公开的文档、网页、文件等资料中没有及时更改人才培养的相关说明。在人才培养内容表述上与时俱进的多数院校,课程体系的认识和实践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基于工作过程理论的课程体系改革成为当代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重点,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仍旧未能领会其真意,受课时、师资、师生价值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以工作过程为依据的课程体系改革出现了口号化、形式化的现象。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最终落实在具体的课程中,而课程内容的选取与授课教师的专业、行业经验直接相关,课程体系改革既需要宏观管理的介入,又需要教育教学工作者以课程为单位具体落实。
三、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发展方向
在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国内和国外都在克服学科体系中理论与实践分离的弊端,试图以工作任务为参照,以工作过程知识为核心,将课程内容与工作进行高度融合,建立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其开发路线经历了“学科系统化———职业分析导向———学习理论导向———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发展模式过程。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是一个开放、复杂的系统,受到职业教育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只有运用教育系统论、教育哲学等学科的理论从职业教育发展性上考察,才能准确判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发展方向,才能构建符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传统的职业教育,注重书本知识的教授与讲解,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忽视了与相关工作的联系,使学生不能很快地适应工作岗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时,应该兼顾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性和职业性,对培养目标指向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分析,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将对传统的职业教育观进行新的学习、认识及提升,应该把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对待。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要为学生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现实需要的能力及迁移性的发展能力、职业精神、团队精神的培养显得至关重要。为了突出学生能力培养和全面发展,应将课程体系改革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让学生参与完成工作任务,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及课程开发方法,形成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的排序(结构)应该契合工作过程的完整性,课程内容应该贴近学生的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的课程体系要充分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原则,在实践中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应该并列开设,专业核心课与综合实践课可以交替开设,专业课中先开设综合实践课,再切入到理论、原则性的课程内容。总之,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仍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近中期发展方向,目前工作过程导向的教育模式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主要教育形态,这为职业精神发展从潜在的多种可能状态向现实发展的转化提供了条件。
[参考文献]
[1]鲍洁.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现状研究[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姜大源.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现象与规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4).
[3]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4]徐平利.职业教育的历史逻辑与哲学基础[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5]邓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0.
[6]薛栋.精神重建与中国职业教育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8).
篇14: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改革论文
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改革论文
中国加人WTO给高等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经济全球化使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了必然趋势。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高等学校开始试行学分制管理,学分制的宗旨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突出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主题。学分制所具有的动态性、开放性,更能适应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对人才的需要。实行学分制是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要求管理者更新观念,探索更具生机和活力的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一、学分制对教学,理模式的要求
1.由标准化刚性管理向柔性管理转变
标准化管理是凭借制度约束、纪律监督、强迫等手段进行的一种刚性管理,是以规章制度为本的管理。这是一种在学年制条件下比较适用的管理模式。学分制条件下,学生的创新性、个性化培养是重点,学分制的动态、开放性以及学分制下学生的流动性,使得完全标准化的管理模式不再适用,标准化的管理应该与柔性管理相结合,相辅相成,并逐步向柔性管理转变。柔性管理以严格的规范管理为基础,突出人的自我管理,尊重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才能,承认人的劳动。它“以人为本”,强调创新、开放、灵活和竟争。
2.人才培养以多样化和个性化为目标
学分制比较注重目标管理,以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管理制度,其根本出发点在于鼓励多样化。它具有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自由选择的特征。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以及其他个人因素,自主地选择专业、课程、任课教师、授课时问、修读方式、修课门数等.这使学生有很大的学习自主性。
3.灵活的学制与灵活的选择是核心
弹性学制给了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能够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地选择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教学管理的灵活性,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学业。选择制是学分制管理的核心,它包括选课和选择学习进程与方式。其中选课制是在学校规定的范围内自主选择,包括选择课程、上课时间、教师等。这是学分制的主要内容之一。学习方式及进程的选择,使部分学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如免听、免修、增减选课量等,从而达到加快或减慢学习进程的目的。
4.培养、强化学生的自制与选择能力
实行学分制后,学生对课程的选择及课余时间的掌握将有更多的主动权。但是,有的学生缺乏自制能力和自我选择能力,使学习计划受到一些影响,质量不易保证。学分制条件下,学生的流动性较大,学校对学生的约束相对减弱,学生的学习过程全靠自己,学生的自由度加大,纪律难以保证,这就容易导致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的缺乏。因此,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
二、更新观念,推进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
1.建立学分制条件下教学管理工作的良好运行机制学分制是一种比较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它不仅涉及到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而且涉及到整个教育观念、办学体制、管理方式等。新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要从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出发,明确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设计相应的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在形成与学分制有关的教学文件、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联系紧密、信息通畅、高效有序、便利可行的运行机制。
2.与国际接执,采用学分互换制
高等学校只有互相承认学分,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更加灵活的学习途径。因此,必须构建不同类型教育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教育体制,使学生实现跨校选课,同时实现不同学校之间学分的认同。要推动各校教学的国际化,提高课程质量,这样高等学校才能实现互相承认学分,采用学分互换才能成为可能。
3.具备良好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
学分制条件下的教学管理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它的管理成为一种流动管理,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难以适应,必须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 高校行政管理论文
【物业管理模式弊端及改革思路论文(共14篇)】相关文章:
浅谈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论文2023-01-12
人才培养开放教育论文2023-05-25
数学教学法改革分析论文2023-10-16
现阶段畜牧业养殖中存在的弊端论文2022-05-25
高等数学教育教学改革探索论文2023-11-02
污水处理开题报告书2023-07-21
医学美容实训规范化整合模式的构建研究2023-03-24
现行勘察设计体制亟待改革论文2023-09-07
大物实验2-2课程论文 范文2023-02-06
高校钢琴教学新思路论文2022-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