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的综论文

时间:2023-09-11 07:36:41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大学生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的综论文(整理16篇)由网友“LynnLee”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大学生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的综论文,欢迎您能喜欢,也请多多分享。

大学生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的综论文

篇1:大学生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的综论文

大学生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的综论文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而大学生的归因方式与其心理健康存在很大的关系。文章对近十年国内外关于对大学生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述,同时,提出为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而对大学生进行归因训练的必要性。

关键词:大学生归因方式心理健康

一、引言

归因方式,也称“归因风格”或“解释方式”,是指个体对事件发生的原因习惯上倾向于作怎样的解释,具有个性的特点,通过个体对多个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判断来评定。归因研究领域的专家(Arkin,1979;Weiner1985)认为,个体对客观事物的归因认知评价与个体对未来目标的期望、某种情感体验的产生是紧密相连的。在成就范围内,当人们把成功结果归因于自身内部原因时,会体验到自豪、自信等情感,从而提高自我价值感;相反的,当把失败结果归因于内部原因时,则会体验到悲伤、挫折等消极情感。因此,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而进行归因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希望通过对大学生的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的综合来探讨两者之间的具体关系。这样,为更好地提高学校更好地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提供参考。

二、大学生归因与心理健康的概述

关于归因方式的纬度,虽然心理学家们有不同的看法(B.Weiner.1978;孙煌明、雨田),认为包括不同的维度,但一般认为归因方式有内在――外在、稳定――不稳定、可控――不可控三个个维度,后来增加了整体―局部这个纬度。对于这三个维度,韦纳提出每一种维度都联系着一批独特的情绪、情感。

大学生是我国的高级知识人才,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他们的心理健康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些学者发现,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其对自我及客观事物没有进行正确的归因,于是难以正确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最终导致产生心理障碍。因此,从根本上排除发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可能,提高大学生应对问题的能力,对大学生进行归因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三、国外有关研究的回顾

国外的早期研究就有许多涉及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面,如Peterson等指出,由于低自尊和抑郁高度相关,与一般人相比,情绪低落或抑郁的人倾向于将消极事件的结果归于内在的、个人的和必然的原因,而将积极事件归于外在的、特殊的原因。Cohen报告说,严重抑郁者不会有公正的归因,而更多地表现出自我批评的归因。

TracyR.G.Gladstone等人对成年人性别差异、归因方式和抑郁之间关系的研究证明:采用消极的归因方式的人更有可能出现抑郁症状。日本研究者ShinjiSakamoto和MasahikoKambara()对日本研究生所做调查发现,不管是面对正性事件还是负性事件时,采用消极的归因方式进行归因的人更容易感到压抑。JohnM.Chamberlain()等人对归因方式的特点和评价的研究中表明,采用消极的归因方式的人更容易出现无助感从而导致抑郁。SuanG.Assonline()等人对天才学生的归因方式的研究显示,天才学生更倾向于把失败归于学习努力不够(积极地归因方式)而不是不够聪明。这样的归因方式也会带到生活中的其它方面,从而获得健康的身心。

从国外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得出:采取消极的归因方式的人更容易患上抑郁症,从而影响学习和生活。但是,也有研究从正面证实了那些积极归因方式的人能够更好的处理学业和生活中的事情,具有较为健康的心理。

四、国内有关研究的回顾

施承孙、钱铭怡(1998)研究了易羞耻者的归因方式与应对风格,发现易羞耻者和不易羞耻者仅在可控性中等的正性事件上易羞耻者倾向于作他人的归因。而在对负性事件的归因上,易羞耻者更倾向于认为坏事件的原因有较强的自身性、持久性、整体性。李占江、邱炳武、王极盛(2001)研究了青少年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发现青少年的归因方式包括内在性、稳定性、整体性三个维度,对负性事件做出稳定和整体归因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低,而内在性维度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不大。张学军()的研究得出的结论认为大学生在对负性事件归因的内在外在性维度、整体局部性维度和可控不可控维度上得分越高。李成齐(2004)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大学生倾向于把负性事件发生的原因归结为内在的、整体的和持久的,而把正性事件发生的原因归结为外在的、局部的和暂时的,那么他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反之则相反。郑金香、吴真、吉峰()的研究表明:女大学生的社交热虑偏高,心理健康状况偏差对成功的归因多于对失败归因。对人际交往失败的归因仅影响心理不健康组的社交热虑,对学业失败的归因对心理不健康组和心理健康组的社交热虑都有显著影响。从国内的研究来看,绝大多数的研究结论都得出了消极的归因方式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不利的。

五、小结与建议

通过对大学生归因方式特点的研究,可以看出大学生总体基本上还是以比较科学、合理的方式来进行归因的。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某些群体在某些情境的归因过程中做出了有可能损害自身身心健康的归因,如把负性事件的发生归因为内在的、可控的原因(如自己的努力)。此外,通过上述相关研究也发现,个体的归因方式将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创造力水平及未来成就能力。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归因的指导是很有必要的,而且要常抓不懈。

对大学生进行归因训练,可以从大学生的特征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掌握背景信息,重新做出科学归因。由于个体的生活范围、认识能力或主观意识等方面的缘故,个体往往会在拥有有限信息的情况下做出一个归因,导致各种误会的发生。要改变这种归因方式,最主要的就是在归因以前充分搜集相关信息,科学分析相互关系,最后做出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的科学归因。

2.灵活调整归因策略,适时做出有益归因。原因是客观存在的、不可更改的,而人们对它的知觉却是主观多变、可以更改的。有时候,个体对事件原因的无偏归因反而会对其身心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那么,不妨调整归因的策略,用不太符合实际情况的但却对自己有益的归因来代替它。罗斯等人(Rosset.al,1969)的研究表明,让人们将消极的经验归因于某种情绪上中性的因素,有助于提高他们随后在类似情境中应付有关恶性刺激的能力。

3.改善不良归因方式,养成良好归因习惯。首先,个体的归因方式是历经无数次对成功和失败进行归因后才得以形成的,它将会对人们的情绪、动机和行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其次,在遭受失败时要全面地采用那些以前很少用过的方式来考虑造成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导致失败的外部因素上,不要轻率地、习惯性地做出“都是自己惹的祸”之类的反应。最后,因为一个人归因习惯的改变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个体要时时警惕、处处留心,通过一点一滴的改变来纠正以前不良的归因方式。

参考文献:

[1]余洁.大学生自尊与自我效能感及归因的相关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

[2]青少年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的研究.中国心理杂志,2001,15(1):6-8.

[3]张学军.打学生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创造性未来成就能力的相关研究.河南大学,2002.

[4]李成齐.大学生归因方式及其心理健康的关系.华东师范大学,2004.

篇2:大学生社交焦虑与归因倾向关系的研究论文

有关大学生社交焦虑与归因倾向关系的研究论文

一、引言

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历来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已有研究发现,大学生群体普遍体验着不同程度的社交焦虑。吕峰、朱孔香的研究显示大学生焦虑状态检出率为38.52%;社交焦虑受到性别、年级、文理科、生源地等许多因素的影响。彭纯子、燕良轼等人的研究发现男生与女生的社交焦虑水平差异不显著; 理科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显著高于文科学生;大一、大二、大三学生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都明显高于大四学生。彭纯子等人的研究发现男生社交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女生。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情绪,城镇大学生更为突出, 城乡大学生在社交焦虑方面没有区别。

归因方式指个体对事件发生的原因习惯上倾向于做出怎样的解释。海德认为,人们对过去成功或失败主要归结于情境的原因和个性倾向的原因。情境归因是把个人行为的根本原因归为外部力量,如环境条件、社会舆论、企业的设备、工作任务、天气的变化等;个人倾向归因是把个人行为的根本原因归结为个人的自身特点,如能力、兴趣、性格、努力程度等。已有研究发现,社交焦虑者总是害怕别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在社会交往中他们往往关注寻找社交情境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威胁性的信号,并对这些信号进行消极地归因。如他们趋向于将别人皱眉头、打哈欠等中性的信号进行消极的认知,即认为这是他人对自己的讲话方式或谈论主题感到厌倦、烦躁的表现,并进一步进行自我归因,认为自己缺乏吸引力是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

虽然探索大学生社交焦虑方面的研究比较多,但是一些研究得到的结论并不一致。并且已有对社交焦虑产生机制的研究多关注性格、社交技能、自尊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而关于个体认知因素尤其是归因倾向对社交焦虑产生影响的研究比较少,归因的方式不同将直接导致积极、消极认知方式的出现, 而个体的消极认知与社交焦虑又有着密切的`关系。基于此,本研究拟考察大学生归因倾向对社交焦虑产生的影响。

二、方法

(一)被试

随机选取山东师范大学459 名学生, 其中男生212 人, 女生247 人,平均年龄22.5 岁(SD=1.372);其中文科214 人、理科245 人;301人来自农村,157 人来自城镇。

(二)材料与工具

使用交往焦虑量表(IAS)测试被试的社交焦虑水平,共15 项,5 点计分(1=完全不符合,5=完全符合)。本研究中IAS 克隆巴赫=0.811(分半信度系数),信度良好。

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IPC)共24 项,六点计分(-3=很不同意,3=很同意),含内控性(I)、有势力的他人(P)、机遇(C)3 个分量表。本研究IPC 克隆巴赫=0.745,信度较高。

(三)程序

对462 名大学生进行小团体统一施测。共发放问卷462 份,有效问卷459 份,所有问卷当场回收。

三、结果

采用SPSS13.0 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为分析大学生社交焦虑的一般特点, 进行性别、学生来源、文理科等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性别主效应显著F=4.09,P<0.05,=0.05;女大学生(M=45.67,SD=8.61)的社交焦虑显著高于男生(M=44.27,SD=9.19)。来源的主效应显著F=4.33,P<0.05,=0.05; 农村大学生的社交焦虑(M=45.63,SD=8.92)显著高于城市的大学生(M=43.88,SD=8.78)。性别、来源与文理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为分析内控性、机遇与有势力他人与社交焦虑的关系,进行简单相关分析。

采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在控制了性别、来源、文理科的影响之后,探查内控性、机遇与有势力他人对社交焦虑的预测作用。结果表明,内控性、机遇与有势力他人对社交焦虑的预测系数R2 为0.138,即内控性、机遇与有势力他人可以解释社交焦虑13.8%的变异。在进一步控制了内控性、机遇与有势力他人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后(调整后的预测系数为0.134)仍然可以解释社交焦虑13.4%的变异。

四、讨论

研究发现, 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体验到更多、更严重的社交焦虑情绪,这一特点不因年级和文理科的影响而改变。这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其原因可能在于男生的社交技巧更多些,交际范围更广, 男生的社会角色使他们在人际交际过程中更主动; 已有的相关研究也发现女生的交际圈子更小, 人际互动的情感卷入程度更深,对外的排他性更强;相比较而言,男生的交际圈子更广,人际互动的情感卷入程度更浅,群体对外的排他性更低, 这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女生社交焦虑水平相对更高的现象。此外研究发现农村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显著高于城市的大学生,这与已有研究结论一致。可能由于农村大学生来到城市生活环境有所变化,原来生活环境中交际圈相对稳定、狭小,封闭,生活环境的变化和交际圈的扩大要求更多的社交技巧,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种挑战。

相关分析显示, 内控性与机遇(有势力他人)显著负相关,这说明如果个体认为生活主要由自己控制则机遇(有势力他人)对自己的影响较小; 机遇与有势力他人高正相关表明大学生认为有势力他人往往与机遇紧密联系在一起,当有势力他人帮助个体时,则机遇较多。

回归分析显示, 内控性显著负向预测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即大学生内控性得分越高,其社交焦虑越低; 那些认为生活更多地受自己控制的个体在社会交往中体验到更少的社交焦虑;而与之相反,那些认为生活自己无法控制,有势力他人或者像机遇、运气这类不确定因素更能够影响事情成败的个体在社会交往中体验到更高水平的社交焦虑。这与已有研究也是一致的。

篇3:青年人的归因方式及灵活性与心理健康探究的论文

1 归因方式概述

青年人是国家建设的生力军,是重要的群体,受到社会和家庭的普遍重视。青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也是性格形成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期。归因是个体通过相关信息的积累和经验对自己或者他人的行为分析和判断的过程。归因方式是个体在发展过程中通过经验积累,形成自身特有的归因认知,也可以说是个体对事件或者行为发生的原因的认知和解释,个性的不同,对事件和行为的归因方式也不尽相同。在生活中,人们可以说时刻都在对个体或者他人的行为进行认知和评价,对成功、失败、行为结构进行归因,而这些认知因素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日后的行为都具有直接的影响。

对于青年人的归因方式的灵活性与心理健康,已经有很多专家和学者致力于此方面的研究。归因灵活性是个体在某种特殊的环境之下,对事件灵活地做出归因。专家研究认为,归因方式与归因灵活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二者之间又存在紧密的联系,在面对负面事件的时候,归因灵活性较低的个体相对于归因灵活性较高的个体更容易产生抑郁的情绪。

篇4:青年人的归因方式及灵活性与心理健康探究的论文

本文以青年群体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260名青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分为自评抑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正负性情绪量表、乐观量表和归因方式问卷。

正性事件的内外维度、持续维度和归因灵活性与心理健康指标中的正性情绪和乐观呈正相关的关系,而与心理健康指标中的焦虑、抑郁和负性情绪呈负相关的关系。另外,从研究中发现,在归因方式上是具有性别差异的。青年群体中,男性比女性在对负性之间的归因方面更倾向于归因于自身。在面对挫折和失败的时候,男性比女性表现得更有责任感,能够直面自己的缺点,而且在归因灵活性方面,男性也优于女性。

3 正确引导和教育归因方式,促进青年群体心理健康发展

3.1 加强归因意识教育,促进科学的归因观的形成

人们使用的归因方式多是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具有自身特点的归因方式,是在下意识的状态下对自己或者他人的行为或者事件的判断和推理。消极的归因方式的使用,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不良循环,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的'影响。尤其对于青年群体,加强归因意识教育,促进科学的归因观的形成尤为重要。在归因方式的教育中,引导青年人在意识层面上加强正面认知,遇到事件或者问题,从内部归因着手,首先进行主观归因,逐渐形成内外统一、主客观一致的科学归因观。这样对于青年人掌握积极的归因方式,使心理健康良性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3.2 加强归因指导,矫正不良归因

青年人的认知还处于发展的阶段,受社会和生活环境的影响较大,加上青年群体所面对的学习、就业方面的较大的压力,使得青年人在情感和品质方面容易被误导,出现问题。无论是哪方面出现问题,都要对其所具有的归因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和分解,寻找问题的根源,有针对性地对问题归因进行指导矫正。以大学生的归因指导为例,大学校园是青年人的聚集地,学业问题是困扰很多青年学生的主要问题。但是因为归因方式的偏差,很多青年学生将学业失败的问题归因为运气差,以为结果的好坏跟运气的好坏有直接的关系。对于这类青年人,要从自我能力的认识入手进行归因指导,在对成功的归因要引导他们是因为由于能力较强,在对失败的归因要引导他们肯定自身所具有的能力,归因为努力的程度还有所欠缺。通过这样的指导,使他们认识到自身所具有的潜力,增强自信心,激发他们努力的决心。人际关系对于青年群体的心理健康具有直接的影响,人际关系方面的缺失会使他们的心理产生一系列的困扰。对此,应该引导他们首先认识到自身所具有的潜力和特质,增强人际交往方面的技巧学习,引导他们将人际关系方面的成功正确地归因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经营和付出。

3.3 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促进青年人正确归因

青年人对社会和生活的认知还处于发展阶段,经验积累不足,对事物的分析和判断出现偏差也是正常的。不良归因的形成受到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影响,归因的形成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青年人心理机能还不够成熟,对青年人归因方式的正确引导和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应该共同承担的责任。全社会各个元素都应该形成一股正方向的合力,关注青年人的归因方式和心理健康。善于发现青年人的闪光点,对其进行积极的肯定和表扬,尤其不能片面地对优势群体进行关注,使青年人的心理发展处于一个和谐、平等的环境中。

篇5: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一、问题提出

手机媒体依赖指的是因过度沉迷于手机媒体的各种活动,从而对使用的手机产生强烈的依赖,并且伴随着出现了社会功能的损害,有些甚至影响其心理功能。由于智能手机在大学生中的普及,手机的便利使得大学生已离不开手机,特别对于现在的90后大学生,几乎人手一台智能手机,校园内到处有网络,上课、下课、校园内随处可见拿着手机聊天,看视频的低头族。但大学生的主要身份是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对智能手机的依赖已让大学生产生了许多的行为或情绪问题。

已有研究表明,“低头族”、“机不离手”的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已有研究指出,如果每天被手机辐射时间超过10小时,就引起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对年轻女性甚至会引起妇科问题。姜永志的研究指出,手机使用时间过长会引起个体的孤独感,并可能导致对人冷漠、缺乏爱心等人格障碍。该研究指出个体如果在课堂中忘记带手机或长时间没有查看手机信息就会产生各种不适应,如:暴躁、不安、生气等。也有研究表明,手机依赖会影响到人的身体及心理健康,手机的过度使用会引起颈部、肩部与背部疼痛等一系列身体问题[1],也有研究认为,手机媒体的过度使用会减弱个体和朋友或亲人的关系,导致个体逐渐脱离现实生活,严重的手机依赖可能引起焦虑、抑郁、孤独等心理问题[2],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探讨高校大学生的手机依赖与其心理健康有何关系,为以后大学生顺利度过校园生活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抽取湖南某高校280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282份,回收有效问卷262份,有效率为92.9%。有效问卷中男生125人,女生137人;文科生124名(男生62名,女生62名),理科生138名(其中男生63人,女生75人);大学一年级74人,二年级64人,三年级64人,四年级60人;年龄在1723岁之间。

可以看出,大学生手机依赖总分大部分在20~100分之间。手机依赖总平均分是56.48分,标准差是12.038。

(二)大学生手机依赖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1.手机依赖大学生在文理专业和性别的区别

由表1可得知,大学生手机依赖在男女性别上没有区别,但是在突显性因子和戒断性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戒断性和突显性两个因子上,女生明显高于男生;手机依赖总分和各因子在专业上无显著差异。

2.恋爱与否者在手机依赖上的差异

由表2可以得知,大学生手机依赖总分在恋爱与否这一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t=2.923,P<0.01),恋爱大学生比未恋爱的大学生有更高的手机依赖,在戒断性、技术性、突显性三个因子上,恋爱中的大学生与没有恋爱的大学生差异显著。

(三)不同水平的手机依赖者在心理健康上的差异检验

将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总分按高分组27%、低分组27%的比率分成两组,对两组被试进行

独立样本T检验。由表3可知,高手机依赖者与低分组被试在心理健康量表的总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高依赖者与低依赖者在各因子上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四)手机依赖得分与SCL-90的相关性分析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得分与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得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

三、讨论与分析

在手机互联网时代,我国智能手机用户数量已达到6.2亿,大学生是智能手机使用的主体,跟以前的网络成瘾一样,手机成瘾或手机依赖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问题行为并引起了大学生诸多的问题。本研究中手机依赖总平均分是56.48分,说明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依赖于智能手机,大学生手机依赖倾向越来越严重。这一现象应当引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总分和各因子均在专业上没有显著差异。因为对于现代大学生而言,不管文科生还是理科生,几乎人人有手机,对手机的使用频率相当。与以往研究不同

的是,男女生在手机依赖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在戒断性和突显性两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许颖的研究认为,手机既能够满足女生需要的及时沟通和社交需求,又具备有男生所喜欢的娱乐和刺激游戏功能,因此,手机对男女生的吸引力更为中性,不存在性别差异。[5]还有一种可能是因为随着手机的普及,社会的进步,性别差异会越来越小,女生跟男生一样使用手机社交软件,利用手机查阅资料等,但相对于男生而言,女生在离开手机或不能使用手机时出现的负面情绪更强烈,并且对比男生而言,女生认为手机对她的意义更大。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总分在大学生恋爱与否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恋爱大学生比未谈恋爱的大学生更容易出现手机依赖症状。本研究也表明,有无恋爱状态的大学生在戒断性、技术性、突显性三因子上差异显著。这可能是因为恋爱中的大学生需要手机来联络感情,手机是他们主要的通讯工具,所以当不能使用手机或中断已使用手机的习惯时会产生强烈的消极情感。

本研究把手机依赖总分分成两组,对两组被试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高分组与低分组在SCL90的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上差异显著,并且手机依赖各因子与SCL90的各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相关,说明具有手机依赖的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易发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已有研究表明,手机依赖与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显著相关。[6]而本研究发现,手机依赖者还存在躯体化、强迫症状、偏执、恐怖、精神病性等方面的'问题,对于高手机依赖的大学生,学校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进一步的干预,也提示未来可以通过去手机依赖的方式来有效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四、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高校大学生的手机依赖会引起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手机依赖会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消极的影响。因些,高校教育工作者如何利用智能手机的优势,发挥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积极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1)可以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手机媒体,让手机成为大学生的学习工具,利用手机或网络来阅读积极健康的资料,教师也可以利用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来设计相应的教学资料如翻转课堂等,引导学生健康合理的使用手机。

(2)对有手机依赖的学生进行朋辈或团体辅导,让大学生正确J识时间管理、手机的合理使用对其的重要性,利用团体辅导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使有习惯,去手机依赖干扰。

(3)高校积极创建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大学校园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丰富的活动吸引大学生参加,帮助大学生们去手机依赖,并通过各种活动满足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的心理需求。大学校园也可以通过开展文化节活动、各种专业讲座等,满足大学生对知识获取的渴望,形成优良的学习风气,营造积极美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并在一系列的校园活动中消除学生的孤独感,最终帮助大学生从手机依赖中摆脱出来。

篇6:大学生心理健康及父母教养方式相关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及父母教养方式相关研究

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学生从事学习及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心理健康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目的、学习方式的'重要变量,其本身也是学校教育的首要目标.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至关重要,是影响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调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父母教养方式同子女心理健康显著相关.

作 者:李丽 陈庆良 洪明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系,贵州,贵阳,550001 刊 名: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年,卷(期): 20(4) 分类号:B845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父母教养方式   相关  

篇7: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应对方式抑郁情绪关系研究的论文

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应对方式抑郁情绪关系研究的论文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心理测量和数理统计等方法,探讨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对方方式、抑郁情绪的关系问题。结果表明:(1)男女大学生在体育锻炼量得分方面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表现为男生的运动量明显高于女生,而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和抑郁情绪方面男女不存在显著差异;(2)体育锻炼与积极应对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抑郁情绪存在显著负相关;抑郁情绪与积极应对显著负相关,与消极应对显著正相关;(3)中等及以上锻炼量与小运动量在积极应对和抑郁情绪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随着锻炼量的增加,大学生更趋向于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抑郁情绪水平降低;(4)积极应对在体育锻炼与抑郁情绪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消极应对对抑郁情绪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关键词:体育锻炼;应对方式;抑郁情绪;中介作用

1前言

抑郁症是心理障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通常是由于个体不能正确应付生活应激事件,导致心理失衡造成,表现为情绪低落、沉默寡言、行动迟缓等症状,对身心健康会产生严重影响。已有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在发病期间较多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较少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应对是指个体在应激事件或应激环境中,为了解决因应激事件或应激环境而带来的行为问题,或为了平衡应激事件或应激环境而带来的情绪问题,而采取的种种对付方法或策略活动。国内外关于应对的大量研究也证实,应对是影响身体康复和协调应激以及与应激间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心理应激影响个体生理和心理健康的重要中介变量,对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始探索身体锻炼与应激的关系。研究表明,身体锻炼可以使处于忧虑情景的个体变得放松,注意力得到转移或心境得以改善,身体锻炼为应对应激提供了一种情绪调节或生理对抗,身体锻炼是一种积极的应对方式。国内的多数研究结果也支持了适宜的体育锻炼对应对方式具有积极意义。例如,骆积强对身体锻炼与高中生应对方式的调查、崔冬雪对体育锻炼与女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研究、刘彬对体育锻炼与老年人应对方式的研究等。但是也有类似的研究得出相反的结论,比如刑建辉的研究发现,体育院系大学生在应对应激时更趋向于采用进攻的方式,这种缺乏区分应激源性质的应激应对是一种错误的应对策略。由此可见,上述研究尽管存在一定的分歧,但绝大多数研究还是支持体育锻炼对应对方式具有积极意义,但两者之间究竟是何种关系,尚未形成共识,二者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相互影响或作用的路径究竟如何,还需要进一步探讨。本研究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应激角度(心理生物过程)探讨体育锻炼与应对方式、抑郁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大学生抑郁的预防和干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云南省具有代表性的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西南林业大学五所大学的本科生1350人,回收有效问卷1223份,有效率为90.59%。其中,男生558人,女生665人。平均年龄在20.84±2.45岁。

2.2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问卷包括:⑴《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构成。其中积极应对分量表12个条目,消极应对分量表8个条目。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0.90,重测信度0.89。⑵体育锻炼等级量表。采用《体育锻炼等级量表》PARS-3,由武汉体育学院梁德清修订,该量表从身体锻炼强度、时间和频率三方面考察体育锻炼量。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⑶自评抑郁量表。该量表由WilliamW.K.Zung于1965年编制,用于衡量抑郁状态的轻重程度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共有20个条目,按1—4级评分。抑郁指数=各条目累积分与80的比值。指数范围在0.25~1.0之间,指数越高,抑郁程度越重。

3结果与分析

3.1不同性别大学生的体育锻炼量、应对方式、抑郁情绪的差异分析

通过对男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量、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和抑郁情绪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见表1),结果表明,男女生在体育锻炼量得分方面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表现为男生的运动量明显高于女生,而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和抑郁情绪方面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究其原因,男女大学生在锻炼量上存在显著差异一方面是由于社会、历史对两性角色定位的不同所产生的。从历史上看,男性比女性运动更多,尽管这种差异在近代已经明显缩小,但在锻炼行为模式上的性别差异仍旧存在。例如,加拿大男性(47%)比女性(41%)更喜欢运动。类似的,美国女性比女性保持惯于久坐的生活方式的人数高出14个百分点。另一方面,从男女的性格特点来看,男性比女性更喜爱参与各种高强度的锻炼或力量训练,而女性通常喜欢选择中小强度的锻炼项目。关于应对方式的性别差异问题目前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例如,叶金辉等人的研究发现,大学特困生中男生和女性在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的性别差异到达显著水平,男生的积极应对得分高于女性,女生的消极应对得分高于男生;郭玉江对840名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存在性别差异;温岚[等人通过对广州地区在读大学生的调查表明,男女生在消极应对方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左茜颖等人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调查却发现,男女大学生在应对方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抑郁的性别差异问题研究结果也模棱两可,大多数研究表明,大学生群体中,女性抑郁情绪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少数研究认为男性大学生比女性大学生更易发生抑郁。而本研究却得出,男女在抑郁情绪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至于产生上述研究结果截然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研究对象不同、研究方法的差异所致。

3.2体育锻炼量、应对方式、与抑郁情绪间的相关分析

对体育锻炼量、积极应对、消极应对、抑郁情绪间关系进行相关分析(见表2),结果表明,体育锻炼量与积极应对存在显著正相关r=0.088(P<0.05),与抑郁情绪存在显著负相关r=-0.142(P<0.01);抑郁情绪与积极应对显著负相关r=-0.400(P<0.01),与消极应对显著正相关r=0.279(P<0.01)。根据上述研究结果,进一步考察不同体育锻炼量对积极应对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效果。根据体育锻炼等级量表将大学生体育锻炼量情况分为三组,即大锻炼量(分值≥43分)、中等锻炼量(分值在20~42分之间)和小锻炼量(分值≤19分),对不同组别大学生的积极应对和抑郁情绪进行考察。分别以积极应对和抑郁情绪为因变量,以不同组别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组别在积极应对和抑郁情绪方面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对不同组别的积极应对和抑郁情绪的差异状况进行事后比较,结果发现,中等及以上锻炼量与小运动量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随着锻炼量的增加,大学生更趋向于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抑郁情绪水平降低。该研究结果支持了以往的研究结论。即进一步证实中等及以上的锻炼量对应对方式具有积极的意义。适宜的体育锻炼能够有效地改善抑郁情绪,促进锻炼者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降低应激反应,提高锻炼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3.3积极应对方式在体育锻炼与抑郁情绪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本研究的假设是应对方式在体育锻炼量与抑郁情绪之间起中介变量作用。采用BaronandKenny提出的三步中介效应方法检验提出的假设模型。由于在前面的研究中积极应对与体育锻炼量相关显著,而消极应对与体育锻炼量之间相关不显著,因此只考察积极应对在体育锻炼量与抑郁情绪间的中介作用。具体步骤:首先,以体育锻炼量为自变量,积极应对为因变量,考察体育锻炼量对积极应对的预测作用;其次,以积极应对为自变量,抑郁情绪为因变量,考察积极应对对抑郁情绪的预测作用;最后,采用层次回归分析考察在加入积极应对后,体育锻炼量对抑郁情绪的影响。体育锻炼量是积极应对的主要预测源,其β值为0.088(P<0.05),其解释的方差变异量为0.8%,说明体育锻炼量对积极应对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由以抑郁情绪为因变量的方程2可知,积极应对是抑郁情绪的主要预测源,其β值为0.400(P<0.001),其解释的方差变异量为16%,说明积极应对对抑郁情绪具有显著地预测作用。由以抑郁情绪为因变量的方程3结果可以看出,体育锻炼量是抑郁情绪的主要预测源,其β值为-0.152(P<0.01),其解释的方差变异量为2.3%;当同时考虑体育锻炼量、积极应对时,积极应对对抑郁情绪具有显著影响,体育锻炼量对抑郁情绪影响显著,但其β值减为-0.110(P<0.05),其解释的方差变异量为17.1%,解释量增加了14.8%并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积极应对对抑郁情绪具有中介作用。

3.4消极应对方式的作用分析

在相关分析中,消极应对和体育锻炼量的相关不显著,而与抑郁情绪有显著相关。所以采用多层回归分析考察消极应对方式的作用。结果表明,在控制了性别、体育锻炼量和积极应对的作用后,消极应对对抑郁情绪仍然具有显著地正向预测作用。图1显示了体育锻炼量、积极应对、消极应对与抑郁情绪的标准化回归系数。结合前面的研究结果,体育锻炼量对抑郁情绪的影响显著,该影响由于积极应对方式的加入而变小。这说明体育锻炼量对抑郁情绪影响既有直接作用,亦有间接作用,其间接作用是通过积极应对实现的。该研究结果说明积极应对在体育锻炼量与抑郁情绪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也进一步证实积极应对是体育锻炼影响抑郁情绪的机制之一。这提示我们,要更好地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降低抑郁水平,既要强调体育锻炼量,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另外,本研究显示,消极应对对抑郁情绪具有显著地正向预测作用,验证了不同的应对方式在抑郁情绪中起的不同作用。

4结论与建议

4.1男女大学生在体育锻炼量得分方面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表现为男生的运动量明显高于女生,而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和抑郁情绪方面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

4.2体育锻炼量与积极应对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抑郁情绪存在显著负相关;抑郁情绪与积极应对显著负相关,与消极应对显著正相关。

4.3中等及以上锻炼量与小运动量在积极应对和抑郁情绪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随着锻炼量的增加,大学生更趋向于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抑郁情绪水平降低。

4.4积极应对在体育锻炼量与抑郁情绪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消极应对对抑郁情绪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4.5体育锻炼可以作为一种积极有效的应对资源、应对策略和方式直接或间接影响应对过程,降低抑郁反应,促进锻炼者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彭瑛,郭文斌,王国强.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应付方式与人格关系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1(3):230-231.

[2]颜军,陈爱国.体育锻炼应对应激研究的述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42(11):58-61.

[3]骆积强.身体锻炼与高中生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8(3):391-393.

[4]崔冬雪,刘希佳.高师女大学生身体锻炼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抑郁倾向的相关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5,19(4):66-68.

[5]刘彬,王小垒.浅析体育锻炼对老年人应对方式的影响[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6(3):125-126.

[6]郭玉江.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应对方式的调查与分析[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2(3):142-144.

[7]温岚,黄时华,刘自强.自我效能感对抑郁影响: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8(2):201-203.

[8]左茜颖,杨军,丹娟.体育专业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41(9):53-56.

[9]张泽武,吴赤蓬,刘国宁等.广州市医科大学生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7(1):51-52.

[10]张录,赵静波,梁军林.高中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通径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2)194-195.

篇8: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身体素质关系分析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身体素质关系分析论文

摘要:近些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所增加,体质状况有所下降,该文通过查阅总结近几年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大学生体质关系的文章,研究发现:大多是单方面研究大学生体质状况或者是心理健康现状,表明大学生体质下降和心理健康存在问题;有关体质的研究,基本上以体质测试成绩来决定体质状况;研究体质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文章,研究多数是先研究体质状况,再研究每个体质等级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表明学生体质状况与心理健康联系密切。针对不足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心理健康体质研究综述

1背景分析

自20世纪80、90年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得一些学生在上学期间休学、退学、走上犯罪道路甚至自杀等[1];最近几年,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贫富差距加大,独生子女越来越多,高校不断的扩招。当代大学生处在大变革的社会环境中,他们通过网络等其他途径参入到社会中,致使心理健康受到社会各种消极的因素影响。有一项对全国12.6万名大学生的心理调查报告,其中20.23%的人显示有一定的心理障碍。偏执、抑郁、焦虑、孤僻、冲动、嫉妒、猜疑、自卑等现象已使得大学生们的心灵受到伤害,也影响到他们的生活习惯、生活乐趣、学习效率、身体健康等[2]。由于学习因素、宿舍矛盾、恋爱问题、经济状况、人际沟通、就业压力等各方面影响产生心理问题甚至精神问题,现在是日益增多。所以说,全国各个高校要重视并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心智健全的建设性人才。国家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在6月共同颁布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于新学年开始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推广实施,并自起,在全国逐步开始实施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上报的工作。通过近几年上报的数据统计来看,高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分数下降,有多项不合格,整体状况有下降的趋势。而高校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体,高校大学生体质状况的变化会影响到未来社会发展的动力。客观的分析高校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提出科学的改进措施与建议,让大学生拥有“健康第一位”的思想意识,养成天天参加锻炼的好习惯,带动身边的家人朋友共同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每位学生的体质状况与心理状况两者之间是否有关联,体质良好的学生是否有健全的心理,两者是否是正相关的;另外,是否还有其他的影响因素。通过查阅以往的研究资料,观察这几年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体质状况的研究,提出笔者的建议。

2研究现状

(1)在心理健康研究方面,国外有关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集中在焦虑、抑郁等大量心理问题上,仅是揭示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和流行率,以及心理健康的标准和评价工具。国内的研究大部分是对大学生思想动态、心情、性格、学习成绩、人间交往等发现心理健康问题,指出高校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是有必要的。还有部分是研究体育运动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意义,提出建议与对策。,段军钢运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维尔维克指数来测量青海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的心理与身体形态及素质状况,研究心理健康与身体素质之间的关系,不同的心理健康状况对身体素质的影响。建议在体育教学中采用一些娱乐性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要区别对待,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20,李志刚,王向晨用体质健康标准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来衡量评估部分大学生体质和心理健康的状况,研究指出:研究对象大一、大二学生体质测试的成绩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体测成绩高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要好于体测成绩低的。2005年,王虹采用专家访谈法、心理与体质测量法等研究方法,来调查分析河南理工大学2003级不同体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建议:高校要重视对体质成绩差的大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并指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指标体系应进一步完善,以更好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孙立海采用体质测试法和心理SCL-90量表来研究不同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质状况的相互关系,得出:学生的体质好坏与心理障碍程度有一定的关系。,韩晔运用《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和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以及自尊量表,对433名大学生做了体质和心理状况的测试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身体速度灵敏性与个人的自尊水平正相关,身体柔韧和力量性与学业满意度呈正相关关系,大学生体质测试成绩高能预测心理健康状况好。20,郑小真、夏菲菲运用心理问卷测试、体质指标测试等研究方法,抽取一部分丽水学院的大学生做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来研究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相关状况,寻找影响他们体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针对增强学生体质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出参考建议。,蔡灿龙、陈秋斌通过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闽南地区高校部分学生进行SCL-90的测量与因子分析来了解闽南地区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在掌握与分析数据、材料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加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与建议。,张伟,陈华卫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江苏地区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心理症状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随年龄递增,身体素质水平、体育锻炼程度呈先增后减趋势;苏中、苏南、苏北地区间学生体质水平有较大差异;并且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也有差异。,刘根平采用UPI诊断量表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对江西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调查并研究分析,并根据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来评定研究对象的体质状况,综合分析江西省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质状况之间的关联,发挥高校体育课及活动特点来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完善体育教学的功能。

(2)根据查阅的文献资料发现,国内近些年对大学生体质状况的研究不少,主要是围绕大学生体质测试成绩得出体质下降,分析研究体育课和体育锻炼状况,提供一些建议。,张传义、刘兆厚、吕琦采用数据统计法、资料分析对比法,对国内高等农业院校一年级学生的形态机能、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把这些大学生们各项数据分别与全国同年龄组、日本东京农大学生的平均值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国内农业院校一年级学生的身高、体重高于国内同年龄组大学生;与日本京农大学生相比,国内农大学生体质各项指标互有高低优势等。建议加强国内农大学生体育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等。20,路静通过对河南省4所高校大学生体质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把河南省当代大学生体质状与全国同龄学生的指标进行比较研究,以便于为新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方面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能有效的为教学与科研服务。2006—20,蔡陵江对厦门理工大学本科不同专业的部分女生的体格、体能测试成绩进行追踪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除个别体质健康指标有所提高外,其他内容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均呈下降趋势,此校女生的体质发展水平不容乐观,反映出目前厦门理工大学体育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增强学生体质提出对策。2008—2009年,孟庆光抽取内陆与港澳台男、女生各20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国家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与评分办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经测试统计后发现:港澳台籍学生正常体重人数比例优于内陆生,同时肥胖比例略高;内陆学生的总成绩与耐力项目成绩要高于港澳台籍学生,并且差异显著。20,田常军针对陕西省6所民办高校阳光体育开展的现状,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心理量表测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分析这几所民办学校的大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行为方式,得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质的相关关系,为民办高校如何开展阳光体育来提高心理水平和增强体质提出建议依据。

3研究的不足

(1)观察以往的有关研究,大多是单方面研究大学生体质状况或者是心理健康现状,发现大学生体质下降和心理健康存在问题。还有一部分是从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方面研究,缺少体质状况分析。

(2)有关体质的研究,基本上以体质测试成绩来决定体质状况,没有从学生的遗传因素、营养健康现状、健康认知及健康行为现状、休闲活动现状等方面综合考虑研究。(3)研究体质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文章,研究多数是先研究体质状况,再研究每个体质等级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找出两者的联系,学生体质状况与心理健康联系密切,体质优良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4建议

(1)在研究大学生体质水平时,首先要考虑学生遗产因素的影响,有的学生有天生性疾病,参加体育活动少,体质水平肯定差。其次还应该研究学生的营养条件、健康认知及健康行为现状、课外体育锻炼现状、休闲活动现状以及生活环境等来综合研究体质状况,研究效果会更好。(2)在研究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质两者密切关系之后,要从健康认知及健康行为、课外体育锻炼、休闲活动等方面为高校大学生体质和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对策与建议,使体育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真正的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大学生,为社会持续发展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孙乡,戴剑松.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43(6):95-98.

[2]毛军.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与对策[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8,23(2):198-200.

[3]刘军.辽宁省大学生体质现状及高校体育课程改革[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8,12(1):139-142.

[4]段军钢.大学生不同心理健康水平与身体素质的比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28(2):189-190.

[5]李志刚,王向晨.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8(1):42-45.

[6]王虹.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29(10):1351-1352.

[7]孙立海.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其体质状况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8,43(5):80-82.

[8]韩晔.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相关性研究[J].体育学刊,2018,15(5):61-63.

[9]郑小真,夏菲菲.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状况相关因素的比较研究[J].丽水学院学报,2017,31(5):68-71.

[10]蔡灿龙,陈秋斌.闽南地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8,22(11):89-91.

[11]张伟,陈华卫.江苏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8,27(11):87-91.

[12]刘根平.江西省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2018,24(7):44-45.

[13]张传义,刘兆厚,吕琦.对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体质现状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2018,21(6):20-23

[14]路静.对河南省高校学生体质的调查与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8.32(4):108-111.

[15]蔡陵江.对我院女生体质发展水平的初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8,26(4):126-127.

[16]孟庆光.内地与港澳台籍大学生体质比较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8(5):75-77.

[17]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课题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篇9:长春市老年人的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间的关系研究

长春市老年人的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间的关系研究

对长春市374名老年人进行了问卷研究,结果表明:(1)老年人采取的应付方式从多到少依次为淡化、面对、探索、退避和幻想,文化程度低、经济状况较差的'老人更多采取退避和幻想;(2)女性、文化程度较低及经济状况较差的老人心理健康水平较低;(3)淡化、退避和幻想普遍能调节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面对和探索不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作 者:郭娟 张威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吉林,长春,130024 刊 名: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SHAN NORMAL UNIVERSITY 年,卷(期): 4(3) 分类号:B842.3 关键词:老年人   应付方式   心理健康  

篇10:父母惩罚教养方式与初中生学业归因关系的实证论文

父母惩罚教养方式与初中生学业归因关系的实证论文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韦纳于1972年提出的成败归因理论,“归因就是人们对他人或对自己的某种行为或倾向的原因进行分析、解释的过程”。[1]学龄儿童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矫正自己的学习行为,同时也在逐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而学生的归因方式,是在与其他人不断交往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根据“多维―多向归因量表(MMCS)”的分类,归因方式可归为两类,人际关系归因与学业成就归因。学生归因方式的建立过程十分重要,是影响其成长的重要因素。归因方式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对学生人格的形成也会产生影响。有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业成就动机及学业归因与学业表现相关,因此,不可忽视个人品质因素对学业表现的影响。[2]但是外界环境的影响,如父母教养方式是否会影响其个人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其学业表现?应该说对学生而言,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和其人格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但是,这两个环境之间是否也会互相影响,从而也综合地影响到学生的人格发展及学习风格呢?就此问题,本文尝试讨论父母教养方式与学生对其学业成败的归因两者之间是否会互相影响,为家庭和学校引导学生形成正面的归因方式提供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被试选自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初一、初二两个年级的部分学生,共200名,有效样本数为151名,其中男生73名,女生78名。被试平均年龄M=12.75岁,标准差SD=0.75。问卷完成情况良好。

(二)研究工具

1.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的父母惩罚严厉分量表

采用由Perris C编制、岳东梅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抽出其中父母惩罚严厉的分量表作为测量工具,共21个条目。其中父亲惩罚严厉因子的同质性信度为0.83,分半信度是0.76;母亲惩罚严厉因子的同质性信度为0.80,分半信度是0.82。[3]

父母教养方式调查问卷(EMBU)是一个自评量表,让被试通过回忆来评价父母的教养方式。问卷要求被试在正式回答问题前除了仔细阅读指导语外,还需要回答关于被试的人口统计学特征背景资料,如性别、年龄、父母健在情况、父母婚姻现状、父母亲文化程度。经岳冬梅修订后为115个条目,其中父亲教养方式分量表有58个条目,包含的惩罚严厉因子有12个条目;母亲教养方式分量表有57个条目,包含的惩罚严厉因子有9个条目。量表采用四点评分方法,分量表所含条目得分之和即为分量表的总分。[4]

在本实验中,父亲惩罚严厉因子的同质性信度为0.840,分半信度为0.838;母亲惩罚严厉因子的同质性信度为0.812,分半信度为0.849。信度系数都较岳冬梅修订的EMBU中的惩罚严厉维度的信度高,说明本实验数据有效。

2.多维―多向归因量表(MMCS)的学业成就归因分量表

采用由Lefcourt等人编制的“多维―多向归因量表(MMCS)”中的学业成败归因分量表,其α系数在0.58至0.80之间。在本实验中,学业成就归因分量表的同质性信度为0.753,分半信度为0.665。信度系数较高,说明本实验数据有效。

三、结果与分析

(一)初中生父母惩罚教养方式特点分析

图1 父母亲总和分数整体均值发展趋势图

从图1看出,在回忆父母亲采取惩罚严厉的控制行为中,得分都随年龄变化而变化,整体来说,父亲采取的惩罚严厉行为明显比母亲采取的更频繁,且会随着子女年龄的增大而增加频率。

在回忆父母亲采取惩罚严厉的控制行为中,男女生的分数趋势有所不同。男生中回忆到的惩罚严厉行为总是比女生的多,且有随年龄增大而增多的趋势。

(二)初中生学业成就归因方式特点分析

根据“多维―多向归因量表(MMCS)”设置,共有48个条目,学业成就归因分量表有24个条目,成功与失败的结果归因各占一半,四种归因倾向各占三题。其中能力和努力归为内向归因,情境与运气归为外向归因。通过差值比较法,将内外向归因分数相减得到学业成就内外向归因方式程度。即在学业成就归因分量表中,内向归因分数减去外向归因分数,得到“总差分”,可以了解学业成就归因水平。

图2 学业成就归因方式分布图(%)

总差分若是正数,则分值越大,内向性归因越强;若是负数,则绝对值越高,外向性归因越强。根据频数分析,在151名被试中,有11名是属于外向性归因方式,占7.3%;135名是内向性归因,占89.4%;其余5名的归因方式较不明显。由此可看出,在151名被试中,就学业成就的归因方式,采用内向性归因方式的人明显多于采用外向性归因方式的人。

总差分的平均数为11.22分,标准差为8.15,中位数为11分,众数为13分,分值范围在-5分~31分之间。针对于总差分,其男女获得的分数以及不同年龄获得的分数描述统计如下:

表1 总差分的均值比较结果

平均数 频 数 标准差 均值的标准误 方 差

女生总计 11.74 788.45 0.96 71.39

男生总计 10.66 737.83 0.97 61.37

被试总计 11.22 1518.15 0.66 66.40

在所有被试中,男生总差分的平均数比女生总差分平均数和总体平均数都低1分,女生总差分的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差不多,即男生对自己的学业成就,内因性归因方式的程度较低。但男生总差分的离散程度比女生总差分和整体总差分的更集中,说明男生在学业成就内因性归因方式的程度表现的差异性较小。在学业成就归因方式中,女生表现出年龄越大,内归因程度越高,而男生则无明显变化趋势。但总体来说,表现出年龄越大,内归因程度越高。

(三)父母惩罚教养方式与学生学业成就归因方式的关系分析

表2 父母惩罚严厉教养方式得分与学生学业成就归因方式得分的相关系数

父亲总和 母亲总和

总 差 分 -0.289** -0.295**

成功差分 -0.234** -0.287**

失败差分 -0.202* -0.156

父亲总和 1 0.599**

母亲总和 0.599** 1

父母亲惩罚严厉分数的总和分别与总差分、成功差分在0.01显著性水平上呈负相关;父亲惩罚严厉分数的总和与失败差分则在0.05显著性水平上呈负相关。这表明,父母亲在子女成长阶段所采取的惩罚严厉措施频率越高,其子女在学业成就归因上就越容易偏向外向性归因方式,即非归因为自身的努力以及能力水平。

此外,父亲惩罚严厉分数的总和与母亲惩罚严厉分数的总和呈显著正相关。所以说,在家庭中,父母采取的惩罚严厉行为的频率是相互影响的。

四、结论与讨论

(一)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惩罚因素特点

采用的父母教养方式惩罚严厉分量表的.21个条目得分中,所有题目得分的平均数都处于1分至1.5分之间,在18道题中,近85%的被试回忆父母亲惩罚严厉的情况时都选择“从不”。这表明学生已懂得父母的惩罚严厉行为的初衷是帮助自己成长,而不是恶性伤害行为。但在被试的回忆中,母亲当众责骂的情况比父亲要频繁得多。这符合我国传统家庭“男主外,女主内”的情况,所以在管教孩子方面通常由母亲主理,但也有可能是父亲较母亲能控制惩罚严厉的合适时机。因为对于儿童来说,当众被责骂会使其自信心受挫。父亲常在子女心目中或是家庭中都扮演中心威严角色,对家中事务或是子女的行为控制欲较强,所以题目提到的这一情况出现频率较高。

在父母亲总和分数方面,显示出父亲总是较母亲多采取惩罚严厉的行为。但是对于所有父亲来说,惩罚严厉的程度相差较大,而相反大部分母亲的惩罚严厉程度都差不多。这表明,父亲在家中塑造权威角色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偏向使用惩罚严厉措施使子女对自己产生畏惧感,据此建立威严。另外也因性别差异,女性惩罚严厉的程度往往没有男性强烈,所以在初中生的回忆中,可能对父亲的惩罚严厉措施印象较深刻。

此外,父亲总和与母亲总和呈正相关,可以看出,在家庭中,父母采取的惩罚严厉行为频率相互影响。

(二)初中生学业成就归因特点

在学业成就归因方式上,从总差分可以看到,151名被试中,有135名都属于内向性归因,明显比采用外向性归因方式的多。这对学生日后学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因为大部分学生能清楚认识到自己的学习能力不足等自身原因,通过学业成就不断调整自己。在学业成就的内归因方式程度上,女生普遍表现出年龄越大,内归因程度越高的趋势,而男生则无明显变化趋势。但总体来说,这151名被试都表现出年龄越大,内归因程度越高。

在学业成功归因方式中,女生在对自己学业成就获得成功的内因性归因方式程度较高。在学业成功的内归因方式程度上,151名被试整体表现出年龄越大,内归因程度越高。从成功差分的四个组成分数与成功差分、总差分的相关性检验中可知,成功能力与成功努力、总差分、成功差分呈正相关;成功努力与总差分、成功差分呈正相关;成功情境与成功运气呈正相关;成功情境与总差分、成功差分呈负相关。这表明,对学业成功的归因外向性程度越大,其学业成就归因方式也越偏向内向性归因程度。这对初中生在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阶段有积极意义。初中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成功,同时仍能继续根据自己能力做出调整,而努力获得长期的成功,这是令人感到欣慰的。

(三)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惩罚因素与学业成就归因的关系

从父母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与子女学业成就归因方式的相关分析看,前者给后者带来的影响以负面影响为主。父母亲总和分数分别与总差分、成功差分呈极显著负相关;父亲总和与失败差分则呈显著负相关,母亲总和与失败差分也呈负相关,但不显著。这表示,父母亲在子女成长阶段所采取的惩罚严厉措施,会深刻影响其子女在学业成就的归因方式。子女容易对学业成就采取偏向外向性的归因方式,即非归因为自身的努力以及能力水平,无法正确看待自己的能力,更可能影响他们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在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上,父亲比母亲对子女造成的影响会更大。这与父亲被赋予的社会角色以及社会责任有关。子女感受到父亲的权威性,其素质发展情况必然会受到父亲的惩罚严厉行为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父亲应给予更多鼓励,树立子女的自信心,教予正确的归因方式。相比较而言,母亲的惩罚严厉行为影响没有父亲深刻,但依然会对子女的学业成就归因方式带来负面影响。

(四)初中生父母惩罚教养方式与学业成就归因的发展趋势分析

在回忆父母亲采取惩罚严厉的控制行为中,男生回忆到的惩罚严厉行为总是比女生的多,且有随年龄增大而增多的趋势;相反,女生回忆到的惩罚严厉行为随年龄增长而减少。这表明,男女生在家庭中受到的教养方式有明显差异,且随着年龄增长,父母会对儿子使用越来越多的惩罚严厉措施,以此来控制并矫正其行为;相反,对女儿则逐渐减少此类教养方式。

随着年级的升高,初中生的学业成就归因方式发生了转变。女生随着年龄增长,其学业归因方式更趋于内向性归因,将学习事件逐渐正确归因于自己的努力、能力等内在因素。这较好地解释了初中学习阶段学习拔尖的学生常以女生居多的现象。需要指出的是,家长和学校应时刻留意男女生在青少年时期发展的异同。随着年龄增长,女生越容易在学业成就归因上偏向内因性,但同时也容易造成自责、自卑等过多负面情绪;相反,对于男生,则需要多引导其内归因,正确认识到自己的努力与能力才是影响学习结果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孔国忠.学生学业成就归因倾向及其效应的研究[J].阴山学刊,2002(1).

[2]王停程利国.父母教养方式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论坛,(7).

[3][4]罗红玲.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青少年发展研究综述[J].考试周刊,2007(2).

篇11: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之研究论述论文

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之研究论述论文

中学为学生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段,学校应该积极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使其有效的处理生活、学习以及交际活动中的多样化问题。在困难与挫折面前,个体应用的认知方法与行为方式是检测中学生适应能力高低的有效指标。本文以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为论点,辨识出有效型应对方式,最大限度的提升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一、应对方式的研究

(一)理论模型

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应对理论研究为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Lazarus与Folkman共同提出的场合模式(contextual model),其是现阶段众多研究者善于应用的一个概念模式[1]。该模式最大的特征体,把应对看作个体用来解决多样化问题的系列性、带有变动特征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Lazarus与Folkman提出了以下两个论点:一是应对行为的产出过程体现出繁杂性特征,应对方法的有效性大多数与个体能否对情势改变的正确评估环节上,问题指向影响应对方式的产出效率,否则个体将会在主观情绪的影响下应付各种难题与困局;二是多样化应对方式在不同的场景中应用价值上体现的差异性,一个应对方式在某一场景中体现出巨大的应用价值,但是在其他条件下可能是一无是处的,若个体对其盲目应用可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二)影响因素

1。性别与应对方式

应对方式是否在性别上存在差异性,关于这一问题黄希庭等人经过大量的研究与分析工作发现,面对来自生活与学习上的压力,中学生应用宣泄、幻想与忍受三种应对方式在性别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性。与男生相比较,女生在应用宣泄与忍受这两种应对方式次数更多;与女生相比较,男生喜欢以幻想的模式去应对与排解来自生活与学习上的压力。其他类似研究结论也与上述结果体现出相似性特征。此外,还有部分研究证实个体在初中时期,女生更善于应用和情绪相关的或消极的应对方式,参与上述研究工作的`人员还发现,从对保护心理健康的功能层面上解析,男女生在主动式、积极型应对压力上体现的差异并不明显,换句话说男女选用的应对方式的功能上没有明显的差别。

造成男女生应对方式存在差异性的原因是多样化,普遍认为的是人格差异,多数人主观的认为,从始至今女性成功范例较少,这也是其应对困局主动性差、积极性低的外在原因,此时其自信心不足,也没有控制欲望;从某种角度上分析,应对方式的确定与情景因素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性,女性生活情景被允许主动应对情况较少;社会期望多数指向男性,这也是男性产生主动式应对模式的驱动力。

2。年级与应对方式

个体的惯性思维是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成熟,应用的应对方式将会愈发完善化、实用价值更大[2]。肖计划等人的研究证实,个体伴随年龄的增长,成熟型、有效型应对方式的使用量处于不断增加的态势中。而就我国的教育实际情况而言,高中阶段面临的压力比初中阶段面临的压力大得多,学业负担更重,竞争更激烈。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对暂时缓解压力比较有效,使用就比较多。所以,高中生更迫切地需要关怀。

二、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应对方式的选择与个体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性[3]。问题处理是一种主动型积极的应对方式,其在维护与强化心理健康水平方面体现出一定的应用价值。而寻求帮助和逃避应对方式均为中间型应对方式,其有助于缓解中学生的心理压力,在特殊情况下逃避也是一种上策;宣泄、忍受以及幻想为被动式应对方式,其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经过进一步验证,发现在问题处理维度上,心理健康的中学生与轻、中度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得分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在求助维度、逃避维度上,中度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两项得分显著大于轻度心理健康问题及心理健康的学生;在宣泄、幻想以及忍受维度上,不同心理健康水平学生的得分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具体体现在中度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得分最高,心理健康的学生最低,轻度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处于中间层次。

三、对中学生应对方式的思考

(一)对研究的思考

对中学生应对方式的研究刚刚起步,还有诸多缺陷尚未弥补,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分类标准缺乏统一性,各类分类方法出发点存在差异性,最终使混乱局面频出;二是应对方式测量工具一致性缺乏,截至今日我国尚未出现与SCL—90量表类似的、信度与效度均优良、被公认的测量工具。

通过本次研究,证实中学生在面对困难之时通常采用的应随方式具有一定的规律可寻,问题处理占首位,其次为忍受、逃避、宣泄、幻想与寻求帮助[3]。上述结论与黄希庭研究成果相一致,代表着中学生伴随年龄的增长与生活阅历的丰满,认知水平愈发完善,善于应用理智的方法解析与处理问题。

(二)对进行应对方式辅导的思考

抑郁情绪与焦躁情绪在青少年群体中是极为普遍的,尤其是在中国应试体制长期作用下,初中生群体的升学压力以及来自社会环境的竞争压力长期得不到缓解。那么,在这样的情景中,中学生能管控与调整的只有自我的应对方式。

四、结束语

在中学时期,学生的各项能力塑造的潜力是极大的,这也是其应对方式发展与强化的重要时段,问题处理这一应对方式的高频率应用,证明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抗压能力这一结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者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引导学生正确选择应对方式,应对多样化情景,最终维护自身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易娟,宋丽娟,冯淑丹。汶川县中学生震后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02:225—227。

[2]吴瑞,李建桥,刘琴,王宏。留守中学生生活事件与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卫生研究,2014,04:586—590。

[3]张军勐,晏丽娟,苏雪飞。高职院校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03:461—465。

篇12:浅谈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论文

浅谈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论文

一、明确心理健康教育与品德教育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品德教育帮助其把握方向

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道德上能够接受的方式,以有价值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影响。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健全的人格,而学生健全人格的标志与学生健康心理的标志有着高度的统一,即是“以积极进取的,符合社会进步方向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作为人格的重要核心,并且具有高度的社会义务感和责任感,希望能够通过对自己身心潜能与创造力的不断开发来不断的体现出自身的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从这里可以看出价值观、世界观、信念等道德内容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标。品德教育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二)品德教育能够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具实效性

如今,品德教育的实效性问题已经成为了大众所关注的焦点。我们必须要清楚的认识到我国的`德育没有能够联系到学生的心理、生活实际。德育已经成为了一门有名无实的学科,实效性越来越差。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的实际身心特点,为学生传授各种心理知识、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心理问题,避免简单出现简单的机械灌输和理论教化,采用丰富多彩的讨论、角色扮演、心理疏导等灵活的教学方法,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发学生的潜能。心理健康的这些特点正好弥补了直接进行品德教育的不足。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品德教育中,借助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等进行渗透,能有效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二、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小学生品德教育中的优势

(一)与品德教育有共同的教育目的

心理健康教育与品德教育的对象都是学生,基本职能都是“育人”,都需要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二)内容相互融合

无论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还是品德教育,都需要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进行关注,两者侧重点不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解决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心理层面上的东西,而德育则主要是解决道德认知、爱国主义情感、遵守道德观念的意志等各种思想道德层面的东西。

(三)职能相互衔接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成才,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健康的心理是一个学生是否能够成才、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品德教育的基本前提。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改善,让学生能够保持一种主动接受教育、积极完善自我的良好的精神状态,为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与其他教育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而德育则是通过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熏陶与塑造,可以对学生的心理状况的稳定进行积极的影响。

(四)拥有可共同遵循的教育规律

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他人的价值观、重视个性发展等等都是心理健康教育与品德教育所应该共同遵循的教育规律。

三、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品德教育中的具体措施

在教育实践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品德教育都有着各自的优势。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品德教育工作中,能够促进学生的的道德内化,提高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一)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品德教育理念之中

在进行品德教育时,德育工作者不仅仅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政治导向与道德导向,还应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重视,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同时,还需要分析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加强对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增强他们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让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全面发展。

(二)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品德教育方法之中

在进行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采用一些心理学理论和方法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从而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与调试。同时要尽可能的改变过去的那种单项灌输的教育方法,让学生拥有自我选择、判断的机会,让他们学会如何进行判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品德教育内容之中

教学中对学生最显而易见的道德影响体现在教学内容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了认知、情感、意志、性格、气质、能力、动机、学习、人际交往等多个方面,这些都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做人产生影响。在进行品德教育时,不仅仅需要重视政治思想教育,还需要将现代人所应该具有的观念和素质、各种心理问题的防范和调节等各种内容纳入到德育中,让学生在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还学会如何为自己创造健康、幸福、美好的心理条件,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四)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品德教育过程之中

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必须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解,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对相关内容进行领悟,并对自己的心理状况进行调适,让学生能够处于一种自觉自主的心理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将“说服”真正转变成学生自己的“心服”,从而成为学生自己的内在素质和个性品质。

四、小结

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品德教育中有多种措施、方法,这里所讲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或学者去对如何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品德教育中进行深入的研究,作出更趋完善的诠释。

篇13:浅析心理弹性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间的关系论文

浅析心理弹性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间的关系论文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显得日益突出。 年富士康科技集团连续发生员工跳楼事件,该事件的受害者主要是产线员工( 即流水线员工) ,而目前的产线员工大多数为 90 后。他们的工作方式大多为生产流水线,是一种典型的单调静力作业,它的特征是体能消耗不大,工作单调、枯燥,容易产生隔离感、疲劳感。他们大多刚踏入社会,年龄小且文化程度低,在进入社会时他们心智不成熟,生活、社会经验不足,心理也比较脆弱,对各种压力的调节能力都不够,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而这些问题都与他们的心理素质、应对方式和心理状况有关。

目前,国内外研究表明,心理健康与多种因素有关,心理弹性、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间存在关联,且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应对方式在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间能起到某种作用,但这些研究大多数集中在学生人群。本文针对制造企业产线员工,探讨心理健康、心理弹性和应对方式间的关系,以期为企业解决员工的心理问题,建立心理健康干预措施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提供依据。本文采用 3 个国内外通用的量表 Connor-Davidson 心理弹性量表中文版 ( Chinese Conne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 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 )和 一 般 健 康 问 卷 ( genera healthquestionnaire 20,GHQ-20)分别测量产线员工的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状况。明确不同性别和年龄间的差异; 分析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间的相关关系; 并且进一步探讨应对方式在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间所起的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 1 研究对象

年 7 - 9 月选取深圳市 3 家制造企业新招( 即入职一周) 之 1990 年之后出生的产线员工为研究对象。在征得研究对象同意后,以入职日期为单位进行整群抽样。由 3 名公共卫生专业学生负责指导和回收问卷。共发放问卷 800 份,剔除无效问卷,最终得到 753 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94. 13% 。其中男性 530 人,女性 223 人; 独生子女 256 人,非独生子女 497 人; 年龄为( 21. 01 ±1. 96) 岁。

1. 2 研究工具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和公开发表的心理弹性 CD-RISC、简易应对方式 SCSQ 以及心理健康 GHQ-20 三个通用量表。

1. 2. 1 Connor-Davidson 心理弹性量表中文版CD-RISC 采用 Likert 5 级评分: 1 ( 从不) 到 5 ( 总是) 。量表包含 3 个维度: 坚韧、自强和乐观。得分越高,心理弹性越好。该量表的克朗巴哈 α 系数为 0. 84。

1. 2. 2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SCSQ 包含 20 个条目,由积极应对( 12 项) 和消极应对( 8 项) 两个维度组成。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分量表的克朗巴哈α 系数分别为 0. 51、0. 56。

1. 2. 3 一般健康问卷 GHQ-20 是在 GHQ-30 的基础上修订而成,该量表是由 20 个条目,3 个维度: 自我肯定( 9 项) 、忧郁( 6 项) 、焦虑( 5 项) 组成,其中忧郁和焦虑采用反向计分的方法。得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好。该量表的克朗巴哈 α系数为 0. 84。

1. 3 质量控制

首先,对问卷的.内容进行初审和复审; 其次,在调查前,对本专业的 3 名学生进行包括问卷内容、问卷技巧和工作态度的培训; 正式调查前先进行预调查; 正式调查后进行审查,对漏做、错做进行重新调查。

1. 4 研究方法

采用 SPSS 17. 0 对数据进行录入、统计、分析。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方面,采用独立样本的t 检验来分析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得分间的差异; 在年龄、学历、月收入、工作年限方面,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来探讨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得分间的差异; 采用 SNK-q 分析两两间的差异; 在探讨心理弹性、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相关关系时用 Pearson 相关系数; 应用结构方程模型软件 Amos 17. 0 进行路径分析,检验水准为α = 0. 05。为了检验应对方式是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 Amos 17. 0,构建以自我肯定、忧郁和焦虑作为因变量,心理弹性为自变量,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为中介变量的关系模型。结合文献,方程拟合优度的判断标准为:GFI、AGFI、NFI、RFI、TLI、CFI 的值均应大于 0. 9;RMSEA 与 SRMR 的值均小于 0. 05。

2 结果

2. 1 心理弹性、心理健康和应对方式的差异分析

在不同性别方面,心理健康和积极应对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且男性的心理健康和积极应对得分大于女生,而心理弹性和消极应对差别则无统计学意义; 在学历方面,心理弹性、心理健康和积极应对得分间存在差异( P<0. 05) ,在进行多重比较时,采用 SNK-q分析发现,都是初中及以下学历与高中( 含中专、技校) 学历间有差别,其他学历间无差别; 在是否独生子女、年龄、月收入、工作年限方面,心理弹性、心理健康、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得分间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

2. 2 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量表各因子间的关系

从总体上来看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间都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具体来看,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总分及各维度存在正相关关系( P < 0. 01) ; 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总分及各维度均与积极应对存在正相关关系 ( P<0. 01) ; 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总分及各维度均与消极应对存在负相关关系( P <0. 01) 。

2. 3 心理弹性、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路径分析

采用 SPSS 17. 0 分析,发现数据符合多元正态分布,并且数据的 KMO( Kaiser-Meyer-Olkin) 检验系数为 0. 89,表明数据适合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采用最大似然法( maximum likelihood) 进行估计,修正指数( modification indices) 进行修改,最后获得的模型见图 1。经结构方程分析,本模型的 x2/ f 为 1. 218,P = 0. 249; GFI、AGFI、NFI、RFI、TLI、CFI 的值分别为 0. 994、0. 985、0. 995、0. 991、0. 998 和 0. 999;RMSEA 与 SRMR 的值分别为 0. 017 和 0. 012。从模型提供的各项拟合指标可以看出,所得路径模型较好地拟合了数据。由图 1 可见,除积极应对与忧郁、消极应对与忧郁和焦虑的路径系数不显著之外,其他的路径系数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经分析发现: 首先,心理弹性对自我肯定、忧郁和焦虑有直接的影响,其次,心理弹性对自我肯定、忧郁和焦虑也有间接的影响。对自我肯定的影响: ①心理弹性→自我肯定( β = 0. 67) ; ②心理弹性→积极应对→自我肯定( β = 0. 77 × 0. 15 = 0. 12) ; ③心理弹性→消极应对→自我肯定( β = 0. 045) 。总的影响因子为 β = 0. 67 + 0. 12 + 0. 05 = 0. 835。对忧郁的影响: ①心理弹性→忧郁( β = 0. 82) 。总的影响因子为 β = 0. 82。对焦虑的影响为: ①心理弹性→焦虑( β = 0. 64) ; ②心理弹性→积极应对→焦虑( β =0. 77 ×0. 11 = 0. 08) 。总的影响因子为β = 0. 72。这说明心理弹性既可以直接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又可以间接通过应对方式产生影响,即应对方式是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中介变量。

3 讨论

JOFF 等指出,应对是个体对现实环境变化产生的有意识、有目的和灵活的调节行为。本研究显示,不同性别积极应对的得分间存在差异( t =2. 524,P = 0. 012) ,且男性的积极应对得分大于女性,说明男性在遇到事情时与女性相比更多采用积极的应对措施,这与郭双的研究结果不一致。这可能是因为研究对象不同,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产线员工,不同于以上学者所研究的大学生群体,产线基层员工因受教育程度低,常常从事最基本重复性、机械性手工劳动,而且毫无技术含量,加上基层管理的粗暴,工作时间长,内容单调,有时连工资、生活、医疗等都得不到保障等因素影响,会使他们感觉待遇差,工作压力大,成长空间小,前途渺茫等。而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则比较安逸,压力小,且学历高,在社会中能够找到一份满意工作,工作机会、待遇、发展平台相对来说都会好很多,学历、工作、生活等因素的差异导致了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提示企业及政府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把改善产线员工的生活、工作环境作为重点。心理健康得分显示男性与女性间存在差异( t =2. 504,P = 0. 013) ,且男性的得分高于女性,说明男性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性,这与陈四兰[10]和唐丹等的研究结果不一致。这可能与产线员工的生活环境有关。首先,女性面对的生活压力和生存压力远大于男性; 其次,在就业过程中,女性往往会受到性别歧视,与男性相比她们更容易受到伤害,这也造成了其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还有就是心理健康状态与面对困难时的心态有关,如上所言,男性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与女性相比更多的是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提示应该重视女性的心理健康问题,可以从给予女性更多的关心与关爱方面着手。

通过 Amos 17. 0 路径分析可以看出,心理弹性可以直接影响心理健康; 而在加入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后,心理弹性对自我肯定、忧郁和焦虑的影响依然是显著的,说明心理弹性又可以通过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间接地影响心理健康,即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是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中介变量。这与李玲、傅亚强等的研究结果一致。心理弹性水平较高的产线员工对生活热情、乐观,他们善于用积极的态度和乐观的思考方式来看待所面对的问题,善于用积极的态度来处理问题。因此,这类产线员工在面对困难和逆境时,常常能冷静地思考事情发生的真正原因,积极地发现事情对自身有利的一面,坦然地接受事情不利的一面,充分利用自己的能力和各种人际资源,采用积极的情绪去解决问题。综上所述,本文揭示了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内在机制,为企业开展产线员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依据。但仅仅通过采用心理弹性和积极应对两种方式并不能完全解决产线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进一步探讨影响产线员工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为提高产线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

篇14:中医药大学生人格类型及其归因和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论文

中医药大学生人格类型及其归因和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目的:探索中医药大学生人格类型差异,及其不同归因与应对方式,为进行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测查河南304名中医院校大学生,采用卡特尔16PF测验、内―外心理控制源量表、应付方式问卷进行测试,对测试有效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多重比较分析。结果:所测中医药大学生可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积极型、稳重型、一般型和情绪型,P<0.001;四种类型学生在归因和应对方式上得分差异大多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所测中医药大学生可分为积极型、稳重型、一般型和情绪型四种类型,每种类型学生具有不同归因和应对方式。

论文关键词:中医药大学生 人格类型 归因 应对方式

对中医药大学生进行人格分类与归因和应对方式测查,以便更好地了解不同人格特点的学生不同的归因和应对方式,进行针对性教育。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调查河南中医学院1~3年级5个专业学生304名,回收有效问卷265份,男生117名,女生148人。其中大一学生90名,大二学生92名,大三学生83名。平均年龄21岁。来自农村222人,城市43人。

1.2 方法

采用问卷法,随机抽样团体测试,让被试完成三个问卷:(1)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包括187道题,16个人格因子。(2)美国社会心理学家Rotter编制,于欣修订的内―外心理控制源量表(I-E量表),包括23个项目和6个插入题[1]。(3)肖计划修订应付方式问卷,包括62个项目,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6个因子[2]。

1.3 统计分析

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测试数据进行K-Means Q型聚类分析、F检验和LSD多重比较分析。

2 结果

2.1 被试与全国大学生常模16PF测评结果比较结果见表1。

表1所示,男生兴奋性、世故性、独立性低于常模,恃强性、幻想性、忧虑性高于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女生恃强性、兴奋性、怀疑性、世故性低于常模,稳定性、有恒性、敏感性、幻想性高于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被试人格、归因和应对方式相关分析见表2。

如表2所示,归因与应对方式和人格多个因素具有相关关系,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归因和应对方式具有相关关系,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被试人格聚类分析

采用K-Means Q方法进行聚类分析,共迭代10次,将被试分为四类:积极型、稳重型、一般型和情绪型,遗失2例。对四类进行描述统计、F检验及LSD检验(见表3)。由表3可见,四类学生人格绝大部分因素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说明此分类较为合理。

由表3可见,a类学生怀疑性、忧虑性、独立性、紧张性诸因素得分最高,乐群性、稳定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幻想性诸因素得分最低,敏感性、世故性得分较高(居第二),表明此类学生沉默孤独,忧虑抑郁,易敏感激动,即非智力因素较差,容易陷入不良情绪之中,命名为情绪型,共计57人,占21.5%。b类学生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兴奋性、敢为性、幻想性、世故性诸因素得分最高,忧虑性、独立性、紧张性诸因素得分最低,恃强性、有恒性、实验性、自律性得分较高(居第二),表明此类学生乐群聪慧,情绪稳定,能干自信,又较好胜争优、自律谨严,即智力和非智力品质俱佳,故称积极型,共计63人,占23.8%。c类学生有恒性、实验性、自律性诸因素得分最高,恃强性、敏感性、怀疑性、世故性诸因素得分最低,聪慧性、敢为性、独立性得分较高(居第二),表明此类学生有恒负责、自律严谨,谦逊理智,即心态平衡,行为稳重,命名为稳重型,共计75人,占28.3%。d类学生恃强性、敏感性诸因素得分最高,聪慧性、实验性、自律性诸因素得分最低,其余因素得分基本处于中间水平,表明此类学生较好强固执、感情用事,行为保守,故命名为一般型,共计68人,占25.6%。

2.4 被试不同人格的不同归因和应对方式见表4。

由表4可见,各类学生在归因和应对方式上得分差异大多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情绪型学生多采用外部归因和退避的应对方式,最少采用求助和解决问题的方式。积极型学生多采用内部归因及解决问题和求助的方式,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得分都是最低。稳重型和一般型学生归因得分居中,能比较理智地分析内外因,应对方式较多采用解决问题,较少求助、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一般型学生自责、幻想和合理化得分最高,较多求助,解决问题得分与情绪型和积极型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所谓“归因”是指对人的行为原因或事情结局进行解释或推测,可分为外部控制点和内部控制点,前者指将行为原因或事情结局归因于外部因素,如客观条件、社会背景、运气或其他人;后者指将行为原因或事情结局归因于个人内部因素,如个人行为、个性和能力。心理学家韦纳研究指出,把失败归因于内就会使人产生内疚和无助感;把失败归因于外,就会产生气愤和敌意[3]。心理学家罗特认为多内部控制的个体通常多有不现实的信念,而多外部控制的个体一般表现出较低自尊和较高焦虑。两种极端在社会适应中会遇到困难和障碍。人们的归因在内外两端的平衡过程也是人格不断完善的过程,即归因具有人格上的'差异[4]。应对方式指个体面对挫折或压力时所采用的认知和行为方式[5]。同一生活事件发生在不同个体身上所引起的应对方式不可能完全相同。面临某一生活事件时,采用什么样的应对方式,可能会受到个性特征、情绪状态、生活经验、所处环境的影响[6~9]。对中医药大学生进行人格分类及归因和应对方式的测查,可以了解不同人格特点的学生不同的归因和应对方式,进行针对性教育。

从研究结果看,归因和应对方式与人格的多个因素具有相关关系,归因与应对方式具有相关关系。那么,我们就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人格特点及归因和应对方式,采取相应方式教育引导。

从研究结果看,积极型学生情绪稳定,心态积极,聪慧进取,面对困难时能积极解决并适时求助,这类学生可以说是品学兼优、受人喜欢和信赖,但多采用内部归因,将事情结局过多归因于个人的行为和能力容易使这类同学在遇到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失意和挫折时产生情绪困扰,教育时注意培养其平和宽容心态。稳重型学生自律严谨,谦逊理智,面对事情时能比较理智地分析内外因并积极解决,这类学生心态较平衡,能较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环境。一般型学生有着年轻人常有的感情用事和好强固执,同时智商一般,行为保守,面对事情时能比较理智地分析内外因并适时求助,但多采用自责、幻想和合理化的应对方式不利于他们心智健康发展,教育时对他们有必要进行认知调整和行为训练,培养其良好思维和行为习惯。情绪型学生沉默孤独,忧虑紧张,容易陷入不良情绪之中,面对不如意环境时怨天尤人,认为事情结局主要是因为自己运气不好、社会背景差或其他人影响,不是去积极解决和求助,而是退避,自责、幻想和将其合理化。这是一类不易接近却有可能出现问题的学生,应该是教育者重点关注和帮助的对象,对于他们不仅进行情绪认知调整和行为训练,培养积极心态和良好行为习惯,还有必要进行个别心理咨询、团体心理咨询和心理危机干预,帮助他们以积极心态面对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生活中表现出成熟的行为方式和稳定的个性特点。

参考文献:

[1]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330-332.

[2]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09-115.

[3]孔令智.社会心理学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

[4]俞国良.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Freud A. Ego and the Mechanisms of Defense[M].London:Hogarthpress,1937.

[6]Bolger N,Zuckerman A.A Framework for Studying Personality inthe Stress Proces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5,69:890-902.

[7]McCrae R R,Costa P T.Personality,Coping,and Coping Effectiveness in an Adult Sample[J].Journal of Personality,1986,54:385-405.

[8]Mc Crae R.Situational Determinants of Coping Responses:Loss,Threat,and Challenge[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4,76:117-122.

[9]Kardum I,Hudek-Knezevic J.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ysenck sPersonality Traits,Coping styles and Moods[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341-350.

篇15:大学生劳动关系管理研究论文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大学生劳动关系管理已成为一种常见的行为,然而由于其劳动关系的特殊性,在我国现有的劳动法体系中,对大学生勤工助学缺少明确、有效的法律保护。在现实中,勤工助学大学生不可避免地成为不稳定劳动关系中的弱势群体,面临维权的困境。

一、勤工助学中劳动关系的不平等

大学生勤工助学中的劳动关系呈现出明显的不平等性,大多数情况下用人单位均处于优势地位,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对勤工助学大学生的劳动合法权益进行损害,从而减少自身的成本,获取相关利益。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经济主体地位的不平等,导致多方面的不平等。在传统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相比,自然处于优势地位,而对于缺少社会经历和经验的勤工助学大学生来说,其优势更加明显。这直接导致信息获取上的不平等,勤工助学大学生往往对于工作性质、国家以及地方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用工风险、工作安全保障等事宜毫无概念,甚至一无所知。

2.劳动合同确立中的不平等。虽然《劳动保障部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意见》规定可以订立书面或者口头劳动合同,但实践中,用人单位往往利用社会经济主体地位以及信息获取的优势,利用大学生勤工助学的短期性和时间不固定性,故意不与勤工助学大学生提及、签订相关劳动合同或协议,从而逃避其用工风险和成本。考虑到我国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现状,劳动者尤其是勤工助学大学生更是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缺乏与用人单位谈判的能力和资本。

3.实际工作中劳动关系的诸多不平等。社会经济主体地位的不平等、劳动合同确立中的不平等最终导致大学生在实际勤工助学工作中面临诸多不平等待遇:劳动报酬偏低。许多用人单位甚至故意压低工资,远远低于国家或地方规定的当地最低工资。早在几年前,媒体就曝光了几家知名连锁餐饮企业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对大学生非法用工的事件。劳动工作时间过长。由于勤工助学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法律意识淡薄,某些用人单位往往无限期地延长其劳动时间,远远超过法定工作时间,并对延长工作时间不按照国家规定予以相应补偿,这种情况在餐饮等服务行业中尤为明显。勤工助学大学生缺少劳动保险。用人单位在与勤工助学大学生确立短期或者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关系时,即使签订了劳动协议或口头协议,用人单位也可以以勤工助学大学生不是劳动主体、工作时间过短或者不固定等多种理由不为其购买劳动保险,直接导致勤工助学大学生的劳动安全无法得到保障,一旦发生工作事故,往往无法得到相关保险和补偿。

二、勤工助学大学生劳动关系不平等成因分析

1.劳动主体资格的模糊性和不明确性。由于我国目前的劳动立法中对劳动者定义过于宽泛和模糊,尤其未对勤工助学大学生的劳动主体资格进行明确界定,存在立法缺失,致使勤工助学大学生劳动者主体资格无法得到明确,其劳动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得到劳动法的保护。

2.我国劳动保障体系不完善。虽然我国目前可通过劳动仲裁、诉讼以及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进行保障,但在劳动主体资格缺失的情况下,勤工助学大学生一旦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纠纷或争议,往往找不到有效的维权途径,绝大多数由于承担不了维权成本或学业的要求无法承受较长的纠纷解决时间,只好选择忍气吞声屈服于用人单位。

3.大学生自身经济原因和法律权利意识淡薄。大学生勤工助学主要是出于两种考虑:一种是增加自身社会经历;另一种是为了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经济困难,具有强烈的就业欲望。在目前劳动市场就业竞争激烈、压力巨大的现状下,勤工助学大学生非常珍惜就业机会,对于劳动关系中的不平等甚至受到用人单位的欺诈、劳动权益受到侵害时,往往会选择退让。我国大学生法律权利意识淡薄,缺少必要的法律知识,往往不能意识到自身权益受损,一旦遇到维权困境,甚至不知从何途径进行维权,加上不能得到有效的维权援助,致使勤工助学的大学生只能接受现实。

三、勤工助学劳动关系中大学生的劳动主体资格的认定

对勤工助学劳动关系中大学生劳动主体资格的认定,是切实保护其合法权益、解决其维权困境的根本途径。现行劳动法中并没有对勤工助学大学生的法律主体资格作出明确规定。只是在1995年颁发的《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的第十二条中提及了相关问题。条文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可见,在校大学生并不在合法劳动主体范围中。但从实际情况出发,虽然大学生勤工助学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不能等同于一般的劳动者,但在整个劳动法律保障体系中,也应该予以相对的明确和保护,毕竟大学生只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就有通过自身劳动获取报酬的权利,应该具有劳动主体资格和合法的劳动者身份,更需要受到劳动法的调整和保护。

1.《若干意见》对勤工助学大学生的规定与劳动法上的劳动者的界定是相冲突的,不符合劳动法的立法精神。劳动法上的劳动者分为广义上的劳动者和狭义上的劳动者,前者指具有劳动主体资格的自然人,即劳动市场中的劳动者;后者指具有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显然勤工助学大学生可以在合法的劳动者范围内。在我国飞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颁行于1995年的《若干意见》还带有一丝计划经济的色彩,与现实的社会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的现状存在不和谐之处:第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大学生已不是过去的由国家完全负责培养的就业不存在问题的“天之骄子”,大学生有充分接触社会、增加社会经验、适应就业压力的迫切需要;第二,高等教育的市场经济化,国家教育经费的严重紧缺已迫使国家开始寻求由国家完全承担大学生培养成本向建立成本分担机制转变,目前高昂的学费对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压力极大;第三,大学生勤工助学满足了市场上诸多用人单位临时用工的需求,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用工方式,需要法律规范。可见,根据《若干意见》第十二条认为在校学生课余打工不是劳动者,既没有法律依据,也缺乏社会基础。

2.对公民是否是劳动者的判断,主要依据公民是否具有劳动者资格。在我国相关立法中,主要通过对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认定,对劳动主体资格进行认定,劳动权利能力具有平等性,按照相关立法凡具有劳动行为能力的公民,其劳动权利能力不因种族、民族、信仰、性别、财产状况等因素的不同而受到限制或剥夺。我国一般从五个因素来确认公民是否具有劳动能力行为:年龄、健康、智力、自由和就业愿望。大学生具备支配自己劳动能力所必需的行为自由;只要勤工助学大学生年龄符合法律规定,具有完全行为能力;身体健康,无疾病限制和残疾限制;智力完备,精神正常且具有完成工作所需的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就应该认定其具有劳动行为能力,从而认定其劳动者主体资格。

3.《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规定,勤工助学活动主要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说明在校大学生的勤工助学已经在事实上形成劳动关系。同时,我国现行劳动法的调整范围是非农业劳动力市场,而在校大学生勤工助学的工作范围主要包括校内勤工助学,即助研、助管、图书管理、学校文明监督等;校外勤工助学,即家教、科技开发、信息咨询、市场调查等。这些工作全部属于非农业领域且不在我国现行《劳动法》不适用的五种社会群体(公务员和参照执行公务员制度的劳动者,以及农村农业劳动者、现役军人和家庭佣人)。综上所述,大学生具有劳动主体资格,是合法的劳动者,应受劳动法调整和保护。

四、勤工助学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保护

1.完善我国劳动法相关法律体系,确立勤工助学大学生的合法劳动者主体资格。对于如何确立劳动者主体资格问题,可以借鉴大陆法系的人格从属性标准,通过对于劳动者提供劳务是否具有形成的权限,作为区分劳动者与自营作业者的标准。德国法律规定从几个方面来考察公民是否具有劳动者身份,如通过在工作时间、地点、内容、方式等,考察被雇佣者是否按照雇佣者的指示来工作;被雇佣者是否对工作具有主动性,是否通过自身行为完成工作;被雇佣者是否使用雇佣者提供的劳动资料;雇佣关系是否持续存在。在勤工助学劳动关系实践中,可以对大学生是否属于合法劳动者的范围进行判断和确定,从而使其劳动权利受到劳动法的调整和保护。

2.学校作为对大学生的直接管理部门,应该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从而更好地指导和规范大学生勤工助学。通过设立大学生勤工助学中心、大学生法律维权中心等专业性指导机构,在用人单位的选择、工作内容确认,劳动合同签订、劳动保险购买以及劳动报酬支付等方面,提供相应的指导和维权援助。同时,当大学生的劳动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学校相应的维权机构也可以出面为其进行法律维权,降低大学生的法律维权成本。

3.加大社会监督和社会组织的帮助。通过新闻媒体调查暗访等监督方式,对用人单位的用工不法行为及时曝光,从而配合劳动部门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督。对勤工助学大学生合法权益进行切实有效的保护。面对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走向社会进行勤工助学,虽然有些学校成立了维权机构,但其服务能力不能满足现实的要求。社会法律维权组织的出现可以缓解学校维权机构的压力,为勤工助学大学生维权提供获取更有效帮助的平台。

4.加强在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素养。在大学生维权过程中,法律途径往往被很多学生所放弃,或是缺少面对纠纷的勇气,或是因为不懂法律知识,更主要的是缺乏法律权利意识。学会“为权利而斗争”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并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当面对工作困境,面对社会竞争,面对法律纠纷时,我们无法退缩。社会在进步,法治社会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无论是社会还是学校,不仅仅是针对大学生勤工助学劳动关系中的法律问题,更应该全方面地对大学生进行相应的法律培训和教育。

篇16:大学生劳动关系管理研究论文

在我国合同法体系中,准合同关系是较为特殊的一类,一般来说,准合同在形式和内容上与普通合同没有根本性区别,只是准合同的实现附带得有一定的先决条件,如相关许可证、资金到位证明、银行保函等等。从法律意义上来看,准合同关系与合同关系差异却很大,按照《合同法》、《劳动法》等法律的相关规定,准合同关系中权利义务的实现是以先决条件的实现为前提的,若先决条件丧失,则准合同相关权责关系失效,而合同相关方无需承担任何损失,亦不构成违约。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式不容乐观,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调查数据,2009年我国过剩劳动力已接近2000万,而大学生未就业以及失业人数仍超过500万,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在就业环节中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相比,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千人抢百个就业岗位的情况早已不是新闻,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各个企业与大学生的合同关系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而准劳动合同关系就是当中的一类。

一般来说,准合同劳动关系是用人单位与大学生建立正式劳动合同之前的一种意向性协议,实际上也包括了用人单位与大学生签订的劳动合同的附则或附属性文件,对此我国法学界和法律体系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和区分,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这样的准劳动合同关系介于无劳动合同关系和建立完整劳动关系之间,以协议等形式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并约定实现完整劳动关系的要件。准劳动合同关系因而界定不清且很容易和可撤销合同、违约责任等概念相混淆,同时对于建立准合同关系的大学生身份定位也不甚明了,这直接导致了准劳动合同关系中大学生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案例日益增多,同时在现实社会中大学生与企业建立准劳动合同的情况也越发常见和普遍,于是,这一问题的研究逐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研究大学生与企业建立的准劳动合同关系,对于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规范用人单位的行为,以及丰富和完善我国《合同法》、《劳动法》都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相关问题的研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大学生与企业建立准劳动合同关系的类型

正如前文所言,目前我国的法律系统对于准劳动合同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和界定,只是强调其实现需要一定的先决条件,而当下用人单位与大学生建立的准劳动合同形式也是五花八门,但是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类型:

1.1建立正式劳动合同之前一段时期内大学生于企业之间特殊的劳动关系

这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通常情况是用人单位经过初步考察有接受大学生作为正式员工并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意愿,大学生也愿意到该单位工作,但是一方或者双方在某些问题(如薪资、休假、工作内容)上尚未达到完全一致,或是用人单位需要对大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考察,根据考察期内大学生的表现来做出最终是否与其签订正是劳动合同的决定,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双方签订的意向性或是具有完整权利义务的协议(合同)便属于准劳动合同,常见的有就业协议、见习协议、带薪实习协议等等。

1.2企业与大学生建立的劳动关系需要一定构成要件(先决条件)的实现才可最终成立

这种类型的准合同关系通常对大学生而言并不十分公平,企业与大学生签订了“形式和内容均与完整劳动合同无异的劳动合同”,但是却又附加了合同生效的条件,例如要求大学生达到一定的工作业绩,一段时间后达到相当的职业技能等等。而在实际情况中,这种准合同形式往往被企业故意曲解,成为随意增加试用期、见习期,或是辞退大学生,已经在工作中给大学生显失公平待遇的工具,这是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

2.当下大学生与企业建立准劳动合同关系的现状

2.1建立的随意性

应该说大学生与企业建立准劳动合同关系对于加强双方的沟通和了解,帮助其最终做出更科学合理的决定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但是在就业压力巨大的当下,准劳动合同关系在我国有蔓延和滥用的趋势,不少企业甚至将建立准劳动关系作为了大学生在其内部工作必经的一个环节,更有甚者,将准劳动合同的建立作为其压榨大学生,降低人力成本的“法宝”对于大学生一律全部建立准劳动合同关系,一段时期后以各种理由将大部分辞退,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大学生的权益受到了严重侵害。

2.2大学生应有权利得不到保障

根据我国法律的定义,准劳动合同与合同在内容和形式上没有本质差别,只是准劳动合同需要一定先决条件的实现,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企业不但设置大量限制大学生与之建立正式劳动合同关系的先决条件,还大量删改其劳动合同内容,将职工应有的福利和薪资等下调,使大学在准劳动合同期间享受的待遇与正式员工差距甚大。不仅如此,我国对于与企业建立准劳动合同关系的大学生处于何种角色也并不明确,2003年劳动部颁布试行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到参加工伤保险的企业实习的在校学生发生伤亡事故的,可以参照该办法的有关待遇标准,由当地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发给一次性待遇”,而随后在2004年施行的《工伤保险条例》中却又将此项规定删除,完全没有类似规定,反而是指出“本条例所称职工,是指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各种用工形式、各种用工期限的劳动者。”根据对此条文的理解,与企业建立准劳动合同关系的大学生并不属于企业的正式员工,其与企业建立的关系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完整的劳动关系”,于是相关的纠纷或是期间大学生发生的意外和人身伤害,便不能按《劳动法》、《合同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等进行维权,而应该按照民事诉讼的程序进行。由此一来,大大增加了大学生维权成本,加剧了大学生应有权利被侵害的.局面。

2.3限定条件缺乏规范和约束

由于准劳动合同关系中权利义务的实现需要一定先决条件的实现,于是这些先决条件便成为了影响大学生与企业之间劳动关系的重要因素,然而这些先决条件是什么,应该或是可以包含什么内容,其程度和期限又是怎样?目前我国的相关法律体系对这些问题并没有做出明确的回答,只是在劳动部颁发的《关于大学生就业中权益保障问题的若干指导意见》中指出“这样的准劳动合同应该按照自愿平等的原则进行,且用人单位不得提出显示公平的条款”。而我们注意到,在现实生活中“显失公平”的度是很难把握的,所以这一保障性条款的实际操作性并不强。于是大量企业在合同权利义务完全实现的先决条件方面大做文章,人为设置很多障碍和不公平条款,如与学生约定一定数额的“就业协议保证金”,大学生毕业之后必须到该企业工作,否则将赔偿,而保证金的数额,目前我国就没有明确规定,于是很多企业在其提供的薪资、福利和发展平台等因素不甚明确的情况之下便与学生约定了高达数万元的违约赔偿金,最终对大学生择业造成严重束缚。

3.完善大学生与企业建立准劳动合同关系的措施

3.1建立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要想规范准劳动合同关系中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行为,就必须建立起一套完整且相对独立的专门针对大学生与企业建立的准劳动合同的法律法规,在当中对准劳动合同做出准确的定义和界定,并完整描述其构成要件,同时对实现合同关系的先决条件进行规范,改变准劳动合同关系中大学生权益受到侵害只能通过民事诉讼途径维权的现状,使得大学生权益的保障有法可依,降低其维权成本。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建立准劳动合同范本,可以由通用条款和专用条款构成,其限定条件在专用条款中由双方协商决定;

(2)规范专用条款内容,对涉及大学生切身利益的条款做出强制性规定,限制企业的自由裁量权,例如,规定准劳动合同的最长期限和薪资的最低标准;

(3)约定双方基本的权利义务,并明确大学生权益受损时相应的诉讼途径和受理部门;

(4)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制定相应条款明确企业的责任和处罚措施,对于构成犯罪的还应追究刑事责任。

3.2加强相关法律知识宣传教育

我国普法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是与大学生就业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在我国目前高校的教育体系中并没有将其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这使得大学生法律意识不高,而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也往往没有通过法律途径维权的意识。所以完善大学生与企业建立的准劳动合同关系,必须提升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让他们掌握基本的《合同法》和《劳动法》知识,在签订准劳动合同时懂得规避风险,保护自身权益,这也能从另一方面促使企业在相关问题上的转变。

3.3完善准劳动合同法律保障体系

由于大学生和企业相比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所以我们应当强调大学生的权益,并以法律的形式建立保障体系。以收益的权益为例,目前很多企业以建立准劳动合同关系为由,任意降低大学生的薪资等劳动所得,有的企业还沿用《关于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通知》中的相关规定,对建立准劳动合同的大学生采取发放生活补助的方式取代薪资。其实这些做法都缺乏相关法律依据,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便指出:“中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与劳动者之间,只要形成劳动关系,即劳动者事实上已成为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并为其提供有偿劳动,适用劳动法。”也就是说,企业与劳动者之间无论是否建立了书劳动合同关系,只要构成了符合法律规定的劳动事实,企业就应当支付相应酬劳,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建立准劳动合同关系之后,企业便必须为大学生的劳动支付合理的酬劳。除此之外,还应该从法律的角度对准劳动合同中涉及到大学生的休假、福利等权利作出保障性规定。

3.4建立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我们主要应该从学校、政府和社会机构这三个层面来构建。政府主要是通过法律和政府公权进行控制和监督;而学校则应该建立专门的管理和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并跟踪评估,同时加强对大学生的信用管理;而社会机构则应该加强建立专门的大学生维权机构,也可将准劳动合同期间大学生的保险商业化、社会化,使大学生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得到及时的补偿。

大学生与企业建立的准劳动合同关系是法学界的一个新课题,它涉及到学校、社会、企业、政府等多方面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研究体系,但同时也确实是目前就业问题中客观存在且必要的一个事实,只要我们能够积极分析总结目前的问题和不足,完善法律法规和社会保障体系,那么相信这一准劳动合同关系必将朝着更加完善、公平的方向前进。

贾平凹《黑氏》简介

中学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第一学期开学校长讲话稿

散曲学的成绩与危机论文

贾平凹作品风筝读后感

《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岑参唐诗鉴赏

HR该如何认定员工不胜任工作?

第一学期开学典礼讲话稿

贾平凹作品吃烟

汉民族形成 范文澜

大学生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的综论文
《大学生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的综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大学生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的综论文(整理16篇)】相关文章:

班级快讯范文2022-05-06

共享雨伞商业策划书2022-04-30

开业快讯范文2022-10-27

贾平凹作品《祭父》2023-01-06

分析孟浩然的仕与隐情结2022-04-30

文献 地方文献 地方文献学论考2022-05-06

浅谈学习动机的培养2024-05-05

成人学习理论的个人总结2023-04-25

教师教学效能感对教学影响的论文2022-05-07

《物种起源》语文教案2023-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