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心理学》教学中的几点思索的论文

时间:2022-08-15 08:01:33 其他教学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广告心理学》教学中的几点思索的论文(精选18篇)由网友“时尚酷哥”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广告心理学》教学中的几点思索的论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并能积极分享!

《广告心理学》教学中的几点思索的论文

篇1:《广告心理学》教学中的几点思索的论文

关于《广告心理学》教学中的几点思索的论文

《广告心理学》是广告学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如何学好、如何教好该课程是学生和教师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本人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经过教学实践、梳理、思索,总结出几点个人心得,现阐述如下。

《广告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强,内容抽象的中间性、边缘性学科,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有着一定的难度,但又是广告学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开设本课程,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广告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以及整个学科的基本框架,能够利用所学的心理学理论原理来解释广告实践中出现的现象、问题,将有关理论原理自觉不自觉地应用到广告活动之中,使广告活动变得更加科学、更加有效。

如何学好《广告心理学》,如何教好《广告心理学》是学生和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本人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教学过程进行教学回顾、理性思索与反思,其中既包含对“失”的反省,也包含对“得”的归纳。现总结如下:

一思:教学“特色”是否突出

根据《广告心理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实际,本人根据视觉的效果和功能特点,制定了“EQ -IQ”并存的教学模式。通过精选大量的优秀广告故事、广告作品和图像作品,激起学生的注意和探索欲望,使学生能通过对广告故事、广告作品和图像作品的认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进而吸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体现出该课程的独特风格,时常思索教学方法是否独具教学特色?给学生的感受是否是别样的?是否落实了教学目标?是否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从教学效果上来看,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具体方法有如下几点:

1.故事导入。根据学生文化素养和喜爱故事这一特性,在典型的故事之中,自然导入广告这一课题。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加深了学生对广告心理学的实际应用效果的理解,在课堂上收到始趣亦生的教学效果。如:讲到中国历史上运用广告心理学的知识点时,我就讲了刘邦斩白蛇起义的故事。刘邦斩白蛇起义,将自己说成是赤帝之子,他的老婆吕雉在背后积极帮忙策划。在一次公开的场合下,刘邦故意当众问自己的夫人:“夫人啊,无论我在哪个地方,为嘛你老能找到我呢?”——其实当时刘邦正逃亡于山中。吕夫人答:“每次我想找你的时候,就抬头看天上的彩云,我知道彩云下头准是你。”这夫妻俩就属于一吹一唱,在外人面前做起了广告。在封建社会,迷信的人到处有,刘邦就以此为自己做了最廉价也最好的宣传。在讲故事时,我加上面部表情和适当的方言,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广告心理学的学习热情。

2.欣赏导入。在教学过程中,本人收集了大量国内外的优秀广告作品在课堂上放映,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广告对象进行欣赏、评价,充分感知优秀广告作品的创作构思、情景设定、色彩搭配、画面效果、语言与声音的和谐统一,真正能够体会优秀作品的可贵之处,提升自己的欣赏水平。如欣赏中国移动的广告 ——独龙族亲情篇、雕牌洗衣粉广告——下岗篇、可口可乐广告——韩国篇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意切忌将“欣赏课”变成“讲赏课”,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创设虚拟教学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自觉组合成几个小组,分小组进行现场心理销售分析,揣测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学生自行设定消费场所、出售产品、消费者的年龄及消费者的经济状况。其中一组的情景设计为:(1)销售人员:一个销售薯片,一个销售纯牛奶;(2)消费者:母亲和一个6岁的孩子;(3)情景矛盾:母亲和孩子的购买物不一致,母亲想为孩子买营养的牛奶,孩子要吃喜爱的薯片;(4)两位销售员最后谁能凭自己的能力,售出产品。通过现场模拟情景变化,通过对消费心理学的实际运用,学生加深了对心理学的理解。在学生情景对话中,我补充了 “心理推理”这一部分,将抽象的心理学知识简单化,及时介绍新知识让学生探索,从而有效的把学生引入到学习的情境之中。在学生模拟场景当中,我注意到新知识的输入时机一定要恰当,否则将会影响学生的发挥,破坏教学效果。

4.师生互动。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流、互动,我深知它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的这一趋势。在80后教80后的这一师生关系中,作为教师,我是学生的朋友,更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在欣赏、评述教学时,尽量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以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增强对广告活动中的心理规律和特点的认知能力和实际分析能力。在《广告心理学》课程教学中本人常用的基本教学方法是让学生初步感知这门课的重要性,在学习的过程中乐中求知,积极讨论探索,进而扩展知识;对于教师要注意引导观察学生,在课程设置上创设情景教学模式,注重启发点拨,每次课程结束后汇总归纳,思索改进。一堂课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要求教师备课充分,在课堂上合理地调控、引导,这样才能做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二思:课堂“精彩”在哪里

精彩的教学片段不仅深深烙在学生们的脑海里,也常常依附在老师的教学方法中。如在欣赏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自主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广告欣赏课中,我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将往日的“讲赏”课变成“欣赏”课,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评价,避免了老师投入,而学生漠然的尴尬局面。

1.我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先播放一段优美的广告片。我发现学生看优秀广告片的时间,是全部学生精力最集中的时候。下面以播放百年润发广告为例,在广告播放第一遍时,下面还没有完全安静下来,播放完毕后我问学生广告展示了什么?一个学生回答是影视巨星周润发拍的,在给一个女子洗头发,里面出现了京剧的背景音乐,其他学默不作声。

2.第二遍播放前,我引导他们注意广告的背景、色彩、画面组合、音乐配置、文字语言。第二遍播放完后,我问了他们相同的问题,广告展示了什么?这时候就有几个学生很快站起来回答,这则广告故事大约发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男主人翁深情地在为他的爱人洗发,在画面的右下角出现了洗发品牌—— 重庆奥妮,中国国粹京剧的音乐背景中,突出其历史文化,最后画面打出了“青丝秀发,缘系百年”的文字,整体风格一致……还有学生在下面回答:我很喜欢周润发,男主人公的演技也很好,爱慕、焦虑、欣喜、微笑都很到位,很深情,女人都喜欢深情的男人,很容易打动女性消费者……期间也有学生的.回答不完全、令人尴尬甚至是错误的说法,我都未予批评,而是适当地予以点拨,鼓励学生尽量想出与别人不同而又能自圆其说、合情合理的说法。回答不准确没有关系,重要的是要想、要思考、敢说。课堂的气氛慢慢开始活跃起来,各抒己见。

3.第三遍播放前,我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广告意境、分析策划者的创意、广告目标、广告定位、广告主题等。第三遍播放后,学生有的自动组成小组讨论,自由发言,并使他们畅所欲言(无论他们回答的对与错,我都给他们以鼓励,肯定的眼神或赞赏的语言),这时课堂上的气氛异常活跃,完全体现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一些学生的回答,已经超出了这堂广告欣赏课的教学目标。如:广告中不但有京剧,还能听到锣鼓、二胡等声音,这也是发扬民族文化的最好体现;“百年润发”有白头偕老、呵护百年,树立百年品牌的决心;在商业文化浓厚的现代广告案例中,这则广告将商业气息融入文化中,将商业气息与文化氛围结合的天衣无缝,树立了典型的民族品牌形象;中国美德下的爱情,体现了青丝白发,百年好合,永结同心的美好祝愿,可以激发消费者的情感,促进百年洗发水的销售;百年润发的包装与品牌定位也非常吻合,甁形方形,各角圆形,造型也很端庄,从细微处可以体现品牌精神……到这时,我感到由衷的惊讶,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你给他们充分的发挥空间。因为学生欣赏、评述的能力是一种自主性的主体能力,这种能力与其说是“教”出来的,还不如说是学生“悟”出来的,没有感受、体验、思索、品位的过程,没有这样一个“内化”的过程,要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似乎也像骆驼穿针孔一样难。

在整个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以学生的朋友身份出现,以学生朋友式的口吻去引导学生,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积极创设生动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做,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思考的意识。我个人认为这是一堂精彩的广告欣赏课。

三思:教学“缺失”在何处

尽管每次上课前,都认为自己准备的比较充分,但课后总会感慨课堂上有这样或那样的缺失。如某个环节安排不合理;某些内容处理不当;某一问题设计不科学;某一合作落实不到位;某一交流时间不充分;某一语言评价不得体等。通过每次反思,发现了不少新问题,尽力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想出解决办法,以便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如在上第一节《广告心理学》时,我让学生自动站起回答,你认为哪些是好的广告片?并叙述其内容。结果没有一个人站起来,我环顾一周,许多学生是趴在桌子上的,我进一步提示他们,现在电视、报纸、网络上每天循环播放那么多的广告,难道就没有你们印象深刻的吗?还是无声!我走到后面,用期待的眼神看着他们,难道一个都想不起来吗?这时候,有个男生说:“我们知道,但我们没有回答问题的习惯,老师你以后就别问了。”这次下课以后,我知道了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制定了解决方案。根据每位学生都有平时成绩30分,我给他们每人基础分10分,提出每回答一次问题加2分,满30分为止。初期每位回答问题的学生,我都带头给以掌声,并认真落实加分策略,慢慢开始回答问题的学生多起来。中期,我调整了加分策略,回答充分的加2分,其他的加1分,并要求学生上台回答,因为初期已经收到了较好效果,中期的调整也就顺利地实施,一直到课程结束。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有学生思维出现的闪光点,而我未能充分挖掘并培养其创新意识;有时课堂的气氛非常活跃了,而我未能很好地调控课堂纪律,把握好课堂的活跃程度;过于抽象的理论知识,讲解时未免显得枯燥乏味,没有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等等。由于经验不足,教学“缺失”之处仍时有发生,好在本人每次课后都及时反思,总结经验。

四思:教学“效果”如何

每次课后,本人都认真反思教学预案的实施情况,是否达到了预定的教学效果。根据课堂实际反馈情况,做出如下调整方案。其一,根据学生现有程度、整体水平、个体差异的不同,经过仔细斟酌之后,对大纲要求做了适当调整,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了大胆的取舍;其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贯彻,将学生的情商(EQ)与智商(IQ)的结合贯彻到教学的整个过程,我深深地感触到学生的情感和情绪直接影响课堂的学习效果,甚至延伸到课外,因为“积极的情感也是一种智慧”;其三,强调课堂中的师生互动,以知识结构为指导,以赏析优秀作品和模拟消费者心理为主线,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方案实施落实到位,从整体上看,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听课兴趣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以上几点是本人在教授《广告心理学》课程中的一些经验总结,恰当与否,欢迎各位同行共同探讨。

篇2:数学教学中的心理学论文

数学教学中的心理学论文

一、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美国心理学家韦纳将成败的原因分为三个维度:

1.内归因和外归因。努力、能力、个性等原因都是内归因,任务的难度、运气、家庭条件等原因都是外归因。

2.稳定的归因和非稳定的归因。任务的难度、能力、家庭条件等原因都是稳定的,努力、运气、心境等原因都是不稳定的。3.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努力、能力等原因都是受个人意志控制的,运气、任务的难度等原因都是不受个人意志控制的。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和帮助“学困生”进行积极的归因,调动他们继续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对初中生的成功归因于学生学习能力较强、学习比较努力;把失败主要归因于外部因素,即试题较难、运气不好,也可归因于可控的内部因素,如临场发挥欠佳等。这样的归因虽然有时不完全符合客观现实,但这对于帮助初中生克服自卑感、树立自信心起着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

二、利用心理暗示化解困扰

研究表明,只要存在合适的教学条件,绝大多数的初中生都能学好数学。初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心理困扰大都产生于学习过程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避免使用命令式的口气,应尽量使用鼓励性的、商量式的语气说话。例如,“请继续讲”、“你的分析是不是这样”、“请听听我的想法”、“如果这样说是不是更全面”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使用上述积极的语言暗示,增加初中生对自己数学思维活动的认可度,在不知不觉中消除对数学学习的畏难情绪,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分层评价产生积极期望

教育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高期望会使学生向积极的方向发展,教师对学生的低期望则会使学生越来越差。对于优等生,教师不能一味地大肆表扬,助长他们的自满情绪,而应该通过各种恰当的方式阻止其骄傲自满的心态滋生暗长。对他们的“为难”,在于使其懂得“山外有山”,认识到“学海无涯”,促使其朝着追求卓越的方向发展。对于班上的“学困生”,如果一味地严厉批评,就会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最终导致学生无心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如果及时捕捉“学困生”的闪光点,多给他们表达和表现的机会,并适时降低对他们的要求,进行积极的引导和肯定,帮助他们强化学习动机和意志,就会使他们逐渐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积极参与者和学习上的进取者。

四、畅通交流渠道

初中生对教师有一种情感上的依赖、人格上的信任、能力上的崇拜,即使在数学学习上有困难,他们也会在课堂上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从而改进学习过程,提升学习效果。在现实教学中,数学教师和初中生在进行学科问题的探究和讨论时,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畏难情绪。如果教师利用非正式场合、采用非正式的方式与他们畅谈非正式的话题,他们与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势必拉近。如果得到足够的、合理的强化,这种对教师的依赖就会在潜移默化中迁移到数学课堂教学中,逐渐转化为对数学学习的喜爱。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利用心理学,既能健全学生的人格,又可以切实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篇3:数学教学中的心理学的论文

数学教学中的心理学的论文

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只有通过学生这个主体才能发挥主导作用。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故数学教师对课堂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

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促进和增强学习者内部的学习过程。教师不应简单地去“给出”问题、并通过各种方法施加压力使学生“被动地”为教师工作,而应努力使学生感到相应的学习活动是有趣的和有意义的,从而主动地承担起解决问题的责任。在教学中,教师不應以师长自居、居高临下,应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相处,尊重学生。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不应成为从天而降的“救世主”,而应成为一个鼓励者和启发者——通过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启发学生的思考;在学生取得进展时,教师应充分肯定成绩并帮助建立起良好的自我意识、特别是能作出必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在获得初步的结果后,教师又应督促学生对结果进行自我检查,并总结得与失;在存在不同意见时,教师不应成为正确与错误的“最高裁定者”,而应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思想交流和自我批评。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没有什么教学目标比学生成为独立的、自主的、高效的学习者更重要。

(二)观察、了解、分析学生,确定正确的教学方法

在我们平常的备课中,提出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前者大多数教师做得好,而后者往往停留在理论上。备学生就是指我们应当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实的思维活动,这才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实际出发点。为了了解学生真实的思维活动,我们不仅应当采取适当的方法,如个别谈话、问卷调查等,也可利用现代的技术手段如录音、录像等,必须树立正确的态度。后者即是指教师应当”接受”和“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尽管这些思想可能是错误的或幼稚的。但因为这些思想具有一定的“内在的”合理性,故教师不应对此采取简单否定的态度,而应认真的理解它们的性质、产生等等,采取适当的教学措施以帮助学生作出必要的改进。

(三)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

建构主义的观点认为: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新的认识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在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前,教师应帮助学生获得必要的经验和预备知识。培养一个平等、开放、团结的集体,每个人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而不是受到轻视和压制。每个人都应保持思想的开放性,包括不同思想、见解进行充分交流,乐于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善于接受各种合理的新思想等等。教师要在尊重学生、服从理性、保持思想的开放性等方面起到示范作用,才能培养一个平等、开放、团结的集体。

(四)重视对于学生错误的纠正

为了有效地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教师应注意如何提供适当的外部环境来促进学生的自我反省和“观念冲突”。如适当的提问和举出反例正是两个最有效的方法。由于各个学生的特殊性,因此我们不应过分强调思维活动的`规范性和统一性,应提倡思想的开放性与创造性。

通过心理学理论的学习、完善及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方法、技巧的研究,使各位教师更加熟悉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更加强了教师理论的提高及教学思想的转变,总结自己过去教学的成败,找到根源,加快教学改革的进程。经过学习和研究,教师不仅重视数学应用的教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时也重视数学中的思想、方法、情绪、态度、价值观教育等多方面的价值。通过研究,使教师大胆创新,适应新的形势发展,调整教学内容,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堂负担,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心灵深处强烈的探求欲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经过学习和研究,通过心理学原理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建立一套在数学教学中正确的数学学习心理学。

篇4:电子商务教学革新思索论文

电子商务教学革新思索论文

笔者通过担任《网上支付》、《网络营销》、《电商网站》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对于于电子商务专业课教学有些设法以及建议。跟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出产、流通、消费等领域的企业已经认识到电子商务的优势。电子商务专业是1个复合型新兴专业,触及到技术、经济、贸易、管理等诸多学科。目前开设该专业的各高职院校有的将该专业放置于计算机或者信息学院,课程开设着重于“大电子、小商务”模式;有的将该专业放置于经管学院,课程开设着重于“小电子、大商务”模式。综合来看,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应是“电子技术是手腕,商务是本色”。而电子技术与商务课程的比例设置多少为好,应依据行业以及区域经济对于该专业的需求来肯定。

电子商务是1个触及面较广的专业,为了能培育出特点光鲜、技巧凸起、较快胜任企业岗位的电子商务专门人材,症结问题之1是在设计试验实训课程体系时,充沛体现“以用为主”的原则,妥善处理1个“度”的问题,即:1是深度要适量,必需能够知足实际利用的需要;2是广度要足够,应笼盖“电子商务岗位”必须的相干知识。在实践教学中应以施行立异教育为主线,推动试验实训课程体系改革,树立“基础+核心+特点”的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等措施,培育学生的立异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试验实训课程体系建设中,应坚持“以专业课为主体,以技巧培育、实训操作为重点”,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到达岗位合格的目标,贴近工作实际,强化能力培育,踊跃进行教学改革。

一电子商务专业人材培育的主要特色

电子商务是1门交叉性以及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集经济、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与信息技术、法律等相干学科的内容于1体,触及知识面广,特别强调在实践中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立异能力。所以,在电子商务专业人材的培育进程中,主要有下列特色:

一.一利用领域广,技术发展快,请求教学内容迅速更新跟进

电子商务相干技术以及利用迅速拓展,为了使学生能够掌握新的技术以及知识,更好的适应社会需要,请求教师必需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跟进世界前沿领域,从理论与实践上随时更新教学内容。

一.二基础理论领域宽,理工管学科交叉大,加大了教学难度

电子商务专业通常可能是开设在管理学科中,课程大纲中数学的比重小于工科的学生,专业基础课中有良多的经济学以及管理学的课程,而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的课程相对于较少而且课时量有限,这类课程设计模块的偏移,使患上良多管理类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在进行软件设计以及互联网利用时感觉技术能力不足。在课程设计模块中如何掌控各学科课程的比例以及各课程中相干内容的比例也是正在探索的1个困难。

一.三电子商务需要实践能力强,请求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不管是在网络技术利用方面,仍是商务流动方面,电子商务教学都需要给学生大量的实践机会,在实践中了解网站建设的问题、电子支付安全保证方式、电子商务虚拟流动如何与物流相对于接等,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能发现理论教学中知识的不足。对于此,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要尤其强调“双师型”,要尤其强调试验实训设施前提,同时应尽可能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比重。

二电子商务教学进程中的问题从教方面来看,主要触及教师、实践前提等方面的问题:

二.一“双师型”教师队伍尚未树立

教师知识结构不完美,影响知识体系的系统性以及总体性,电子商务是1门新兴学科,许多教师并不是本专业毕业,有些是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老师,有些是管理专业的老师。因为横跨了管、工两个学科,造成1方面工科的老师在讲信息技术的时候只能从纯理论的角度讲授,而不能从如何利用该技术的角度讲解,教学内容显患上枯燥、难懂;另外一方面管理类的老师只是能讲解1些商务、管理方面概念,不能将信息技术如何利用于商务、管理流动和信息技术新的发展方向等知识讲解给学生。再加之多数教师都是出校门进校门,本身的实践能力就较差,达不到“双师型”教师的标准。因此,树立并调和“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无比紧急。教师队伍的先秉性不足,导致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没法实现课程模块的完全系统性、商务实务以及网络技术的调和性、电子商务专业的现代性。

二.二试验前提较差

实践前提不能知足教学请求,理论以及实践脱离,主要是通过互联网以及电子通讯技术晋升商务流动的效力以及效果,许多技术都需要通过实践才能掌握,许多技术已经经利用到实践中,但却没有人开发相应的教学软件,而且许多电子商务类的公司受范围以及前提的限制也不愿意接受学生的实习,学校追求实训场地很艰巨,因为经费紧张学校本身的试验前提也很难适应。

三提高电子商务专业人材培育水平的建议

三.一增强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

培育知足社会需求的电子商务人材,首先要复合型、“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师资质量的提高是培育高质量人材的症结,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力。1方面,加强师资培训,电子商务专业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深造,特别是实践性的培训与深造,尽量多地介入实训基地的实践技术流动;另外一方面,制订轨制束缚,促使专业教师介入真枪实弹的电子商务工作,如与运营企业合作展开电子商务流动、技术攻关以及钻研利用课题研发等,使教师能够在理论以及实践中取得提高。

三.二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从教与学的瓜葛上看,教占主导地位,教师对于改善电子商务教学效果施展着主要作用,教师要通过各个环节的教授引导,使学生能够明了自己的专业领域、应当掌握的知识以及技巧、业务操作程序、容易呈现的问题及解决法子、和当前的专业运作趋势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从而使学生捉住理论学习以及实践训练的重点,缩短就业上岗的时间,为毕业就业提供优势前提。

三.三强化实践教学,增添与电子商务公司的交换

采用多种灵便情势与电子商务的公司展开合作:1是请进来,请电子商务的人士来校为学生介绍电子商务工作的实践经验以及教训;2是走出去,让学生带着教师课堂上讲授的内容以及自己思考的问题,到电子商务公司进行实习实训流动,实际了解电子商务流程、易出问题的部位以及环节和解决的法子、亟待解决的技术管理问题以及潜伏的可以晋升运作水平的思考。加强校企合作,主要面向区域经济,敢于承接实际项目,在实践中培育学生综合能力;同时各种情势的联合办学,具体方式包含:可以树立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可以学校为企业“定单式”培育,企业资助学校办学经费;可以约请企业共同钻研专业方向的定位以及课程体系的设置及职业岗位分析;有些实训课程可以通过到企业承接实际项目来完成。例如:中小企业网站建设与推行、网络营销方案的设计等等。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要使合作延续发展下去,最症结的是互惠共赢,还像过去那样完整依赖企业无偿提供前提是不可能的。

三.四完美实际操作平台,改革评分轨制

电子商务是从网络以及商务实践中发展起来的,而且还在不断地拓展当中。只有凸起能力的培育,强化实践教学,凸起动手能力,凸起实战性特征,才能使电子商务学生迅速理解、适应以及从事电子商务实务流动,晋升其就业机率。树立实践教学的总体观念,打破各个实践环节各自为政的局面,经由系统设计,对于应于教学模块,可将实践教学分为基础试验、专业实训、现场实习3部份,使其构成1个完全体系。校内计算机机房以及外贸公司、物流公司、广告公司等校外实训基地相结合,构建实践教学利用平台,培育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主动介入能力,凸起计算机利用、信息管理、商务网站的建设与开发、现代商务运作的技巧培育以及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利用实践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与延续发展能力。

强化实践教学是保证高职教育特点的首要措施。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着重职业技巧的掌握与提高,激励教师在计算机前教学、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在实训基地教学,同时进1步巩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另外,激励、举荐学生应用节假日参加1些与电子商务相干的社会实践流动。同时,从试验实训课程评分轨制上加以改革,可以与学生将来可能从事的实际工作挂钩。评分不采取百分制,代之以“优秀、优良、合格、不合格”的方式或者者5档制,让学生在试验实训进程中感受的是“我要做”,而不是“要我做”,调动学生的学习踊跃性以及创造性,这1点对于学生的能力培育有很大的增进作用。其次就是要充沛应用现代化装备,优化教学手腕。要在广泛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加强运用什物、现场等直观教学手腕,要充沛应用互联网、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腕优化教学进程,拓宽学习渠道,丰厚学习内容,同享教育资源。

总之,电子商务在全世界规模内迅速发展以及普及,电子商务的概念以及领域是1个变频很高、频幅很宽的动态概念。因而,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及其培育的专业人材亦应不断自我充电,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与法子,以保证电子商务对于人材规格与标准的请求,增进我国电子商务事业的迅速发展。

篇5:中学语文教学革新思索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革新思索论文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可谓博大精深,从古至今,文学样式亦是异彩纷呈,然而,近年来新课改轰轰烈烈地进行,随着新大纲的不断修订、新课标的积极实施以及新教材的投入使用,什么都是新的,社会各界对初中语文的课改评价满意度还比较高,似乎语文的改革正走向春天,但其实不然,不只是初级中学的语文课程,任何一个年级的语文课程都还存在问题。

一、初中语文的现状

语文的发展不尽如人意,相比以前而言,有改观的地方,但依旧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学没有根本性改变

语文课程涵盖很广泛,其中一个作用是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阅读理解能力是学生学习所有课程的前提,由此可见,语文在教学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事实是,语文这门基础学科在中学的教学中地位并没有真正提高,依旧容易被忽略。在教育部门制定的课程标准中,语文虽是排在主要课程的首位,但是随便走进一个学校,学校规律的课程表上,语文被无情地排在数学、英语、语文三大主课的最后一个,由此看来,语文始终无法和高深的数学以及越来越热门的英语相提并论。之所以为出现这样的景象,是因为学校、教师以及家长和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达成一个“共识”:能把数学和英语的成绩提上去的就是中考的赢家。正是这样的思想,让语文课程一再靠后,学生自然也就忽略对它的关注。其实很多学校对新大纲语文新教材的学习培训也有积极的一面,但真正要贯彻落实时就没了兴趣,再加上很多学校对语文课教学资源的投入不够,导致学生缺乏学好语文的环境,相比起来,在与其他课程尤其是和数学、英语竞争时,自然也就败下阵来,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

(二)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力不足

随着世界之间文化的交流传播越来越多,学习外语自然是有必要的,但是语文作为中国人的母语课,是一门最重要的工具课,是一门最具人文性质和感染力的人文学科,但是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一直以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来对待语文课程,他们始终觉得语文课可听也可不听,可学也可不学,在成绩上并不会像数学或者其他学科那样容易出成绩。他们大多人文,语文课无论花多少工夫,始终都只有一般水平,不能突出也不至于落后。从这几年的中考中可以看出,虽然这几年中考命题的思想和题型发生很大变化,语文考查的重点落在了阅读与写作上,题型多为主观问答题而不再是答案唯一呆板的客观题目,语文的作文也由命题作文转变为话题作文,给了学生很大的自由性和灵活性,新课程的改革目的是要引导学生花时间多读、多想、多写、多练,争取提高语文素养。愿景总是美好的,但实际却不是那么完美,让学生自由发挥,他们对阅读的解答仍不着边际,绞尽脑汁、粗制滥造地写文章。始终是以一种敷衍的态度在面对这门课程。对于临近中考的学生来说语文更是被忽略得厉害,努力提高数学和英语的分数才是主要目的,他们大多苦攻数学难题,多记英语单词,猛背政、史、地等文科学科,都忘记了语文课的存在。这种尴尬的境地,让学生对语文的积极性越发微弱,能力自然越来越低下。

二、初中语文教学的思考

语文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要想让其发展更适合新课改的要求,则还需要持之以恒,从多个方面着手,才能让语文课程回归到应有的地位上。第一是要注重方法的传授。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古语有云:“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说的就是要传教的是方法,而不是成果。教授的过程要做到不仅传授知识而且传授方法,这才是让学生提高能力的根本方法。当然,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特点,教授方法不能完全相同,针对语文的特点,教师要将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变成学生的学习方法,被学生所接受,才能真正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文的教授方法有太多种,常用的`有情景教学、多媒体教学、启发教学等。

(一)情景教学

情景的构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步骤,很多时候,语文抽象的意思让学生无法理解,尤其是在诗词领域,此时,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合适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能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文字内涵。

(二)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教学中,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信息。多媒体教学可以提供图文并茂、声画结合的直观效果,与情景教学有异曲同工之妙,均使学生把客观事物联系起来更加容易理解课程的难点。

(三)启发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启蒙作用,式教学中最基本的方法,其实,无论是语文,还是其他学科,教师的启发方式都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巧妙地启发,可以有效地激起学生思考的能力,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发展学生智能。每节课的时间只有四十五分钟,学生一天的课程并不多,还需要在每个学科间均等分配,因此,课堂的四十五分钟就显得尤其重要。想要利用好这四十五分钟,就必须要在课前做好预习工作,对需要学习的课文或者文章提前了解,才能有助于课堂上对所学内容的吸收。对学生有了要求,也需要对教师进行要求,教师在教授课程时,要抓住精髓,在有限的时间里讲出最有价值的知识。

教学方法虽各有千秋,但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教学平台的建设,一个良好的环境能促进一个学生发挥最佳的学习状态,由于目前学校对语文课程的投入力度不够,很多时候阻碍了语文的发展,因此,加强各个学校对语文的投入,也是一个必要的步骤,比如优化多媒体教学设施,建立丰富的图书馆供学生阅读等都是不错的方式。

中华的文化博大精深,语文课程也有悠久的历史,由于语文教学的现状还不是很完美,依旧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除了语文课程的教学工作者自身努力外,学生也应增强自己的积极性,同时社会各界还应加强对语文课程的理解和支持,尤其是在教学改革和考试机制方面,只有强化语文学科的地位,才能真正让语文学科彰显出不可取代的重要性。

篇6:高三语文教学思索论文

高三语文教学思索论文

一、管理至上,指导为重

高三语文教学中,教师课堂上大量讲述,学生课后大量训练。这种做法不仅本末倒置,消弱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而且这种做法“投入”多,“产出”少,得不偿失。并且旷日持久,教学成效在高密度和大强度的讲述训练中也被逐渐地抵消。高三语文教师必须要做的工作,一是应给学生创造宽裕的自主学习的基本条件,教师不再以居高临下的姿态面对学生,不再施以不必要的压力;二是应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适当的、必要的指导和管理,尝试从管理追求效益,从指导收获成就。要真正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益,教师就应放弃盲目蛮干式的延长时间、增加题量的做法,而是应该要精选试题,精于讲述。

教师对语文知识的讲解,不应是面面俱到、事无巨细的简单讲述,而是富有针对性的、具有启发性的、含有前瞻意义的“指导”。教师教学是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有些内容甚至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消化,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要想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就要对已有的知识精心筛选,忍痛割爱,要考得少,要考得精,考得有质量有成效。而从有效考试中,我们可以审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让讲述转化为指导,让指导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能力,让考试有利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语文教师要明确且要践行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的理念,要创设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情境,就必须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首要条件。只有给学生以时间,让他们有解决存在问题的条件,进行知识的积累与归纳,为有效训练作有针对性的准备。给学生学习的空间,他们才有可能自主选择,正确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可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学生才有思考的空间,有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和可能性。只有这样,高三语文教学因此才能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二、调动和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一个教师的真正本事就是解放学生、开发学生、发展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立足于把学生当主人;立足于发动学生积极主动、快乐、有效地学习,课堂教学才会充满生命力。各个层次的学生觉得自己是课堂主人,都有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时间和机会,就会学得积极、主动、快乐,自然就会取得好成绩,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让教师的目的和学生的行为产生共震。高三复习课中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大量的练习,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用自己的热情和信心去点燃学生的热情。教师应对学生在学习上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表扬,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奋发向上不懈追求。

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扬民主,允许而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说出不同见解,然后师生共同探讨,创设一个最佳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特别是面对这么多的习题,高三学生自然会有些疲累和厌烦,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的热情引导以及趣味横生的语言,常常会给高三学子带来些清新和活力。老师应给学生多创造些认识自我的机会,多让他们参与到老师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来,从而引导他们主动学习。比如,选定训练题后,学生可以提出自己做训练题时发现的疑难问题,如果这一疑难问题带有普遍性,教师课堂上便给予回答。如果没有普遍意义,待下课后个别解疑。这样,就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动脑、动口、动手。练习的最终目的不是找到训练题的答案,而是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多年来的高三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不断优化课堂结构,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高考语文复习,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篇7:心理学教学中人本主义教学思想应用论文

心理学教学中人本主义教学思想应用论文

【摘要】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心理学教学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始终做到人本主义思想。本文首先论述了当前学校心理学教学现状,指出了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接着论述了针对性解决策略。

【关键词】心理学;人本主义;教学

一、学校心理学教学现状

学生都认为心理学的学习会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有利,因此对心理学学习抱有很大的期望。希望能够学到较为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为了适应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心理学教师一直对此进行着细致的研究,但取得的效果却并不理想,一学校不能对心理学课准确定位;因为存在着财力紧张、人员缺少,以及学生家长对学校的期望很大等问题,所以学校时时刻刻都想引进专业能力强、技术水平高、讲求职业道德的心理学课教师。但当前设置的心理学教学目标,却着重于对学生讲解一些基本性知识。二教学内容没有针对性与实用性,在当前的心理学教材中,只有简单描述了人的一些心理与行为,而关于人的心理与行为有影响的内容却非常稀少;三教学手段过于简单,与前面的论述相同,很多教师在讲解心理学知识时还是以课堂讲解为主,而没有重视到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心理学教学中人本主义思想应用方法

1.调整和完善课程结构体系

教育心理学重点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规律与学习条件。在当前的教育心理学学习中,主要内容是在“心理发展与教育”一章中讲解维果斯基、皮亚杰和柯尔伯斯等人的心理学研究;在“一般学习心理”一章中主要讲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迁移和学生的生理机制等;在“分类学习心理”一章中讲解如何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学习方法、以及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等;在“学习理论与教学”一章重点讲解了最近出现的基础理论知识,而删除了一定内容的旧理论;在“教学心理与教师”一章重点讲解了如何设计教学内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等。学生的学习与教学心理结合在一起学习,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形成了较为严谨的教学结构。

2.加强实践操作

设置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学生今后的教学解决遇到的各种实践问题,从而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因此,教育心理学的重点内容应该是如何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态度、掌握知识、学习动机与道德教育等。如在学习“知识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创造合适的活动内容,教会学生如何整合知识,如何形成自己的概念等,要重视理解高层次的知识和进行高层次的学习。再有,教师在讲解上述有关内容时可以应用一定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设计一定数量的思考题、案例分析题和讨论题,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中掌握知识,在掌握一定内容理论的基础上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创新教学内容

现代教育心理学重点研究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重视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重视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在应用教材的同时发挥教材中重点内容的作用。同时重点学习“学习心理”、“品德心理”、“心理发展与教育”等三个方面。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做到以学生为主,将学生心理的发展做为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真学习皮亚杰等心理发展理论和教育的深层次内容。再有,还需认真研究学习的本质、过程和学习条件,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教育心理方面,要重点讲解教学设计、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还需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学习个别差异一章时,要重点讲解多元智能理论,以及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如何应用等,再有,也要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式等。

4.不断改善教学方式和评价手段

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可以利用师生共同讨论的'教学方法。讲解教育心理的基础知识时,通常情况下都是教师在前面讲,这时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利用师生间的对话帮助学生找到知识中的疑点和难点,从而展开讨论和研究,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教师要以精细为主,而且需要重点讲解有关主题方面的内涵与逻辑之间的联系,学生才能系统的理解。

5.积极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教师要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如在研究学习知识、形成技术与遵守法规等内容时。教师还需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感受知识的发生和发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在实际教学中,要求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要针对某一问题展开思考,拥有自己的观点和结论,然后在小组当中进行讨论,每个人都要表达自己的见解,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合作意识。教师最后做出总结,纠正学生认识中的失误之处,进一步将理论知识加以深入,提高教学效率。

结语

总之,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教育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为今后其他课程的改革积累经验。教师要认识到自身在课程改革中具有主体作用,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讲求师生间的协调配合,教育心理学教学改革得以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王丽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问题与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03).

[2]沈承春.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0).

[3]张莉,廖全明.浅析高校心理学课程的实践应用性教学体系[J].教育与职业,(02).

篇8:幼儿钢琴教学中教育心理学论文

幼儿钢琴教学中教育心理学论文

一、幼儿钢琴教学中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

想要提高幼儿钢琴教学的质量,就要从现在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其中的不足之处,对现有的教学方法做出合理的调整。现阶段的幼儿钢琴教学问题,大多数的问题原因都是教师不能够很好的了解幼儿期学生心理,单方面的重视教学,不能与学生做到有效地互动。影响教学质量。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学习与心理发展的学说,通过学习教育心理学,幼儿钢琴教师可以更加的了解到学生的心理学习特征,通过这些特点来进行儿童教学,设计出更加适合幼儿学习的教学方案。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教育心理学,才能够使得日常的`钢琴教学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钢琴的学习最重要的就是通过教师加强教育心理学知识的学习,更加了解幼儿学习时的心理变化,从而能够更好地提高幼儿钢琴的教学水平,幼儿教师应当注意到教育心理学与日常教学相结合的重要性。

二、幼儿钢琴教学中的与教育心理学相结合的方法

1、培养幼儿学习钢琴音乐的兴趣

现代教学最常用的说法就是“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用让学生对老师所教授的知识感兴趣,才能够保证课堂教学的良好开展,尤其对与幼儿学生,只有提起他们的兴趣,才能使得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教育心理学最认可的方法就是通过兴趣来推动人的学习,并且为学习提供强大的支持力。教师在进行钢琴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幼儿期的孩子对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在学生进行钢琴练习中,讲述不同的故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学生在学习认识曲谱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乐符的形状,通过乐符的排列的不同来讲述不同的故事,这样能够通过新奇故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可以用故事方法来帮助学生记忆曲谱。良好的兴趣培养可以显著提高幼儿钢琴学习的积极性。

2、利用榜样效应提高学习效率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说幼儿期的孩子非常需要外界的肯定,并且他们会为了肯定做出很大努力,这个时候如果一个孩子获得教师的表扬,他会做的更加优秀,而且其他孩子也会消防他的行为来获得肯定。在幼儿钢琴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这样方法,不是采取批评教育,而是表扬孩子做的好的地方,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也可以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但教师对学生的一些错误也不能不管不问,这时候的孩子好坏观念分辨弱,很容易把一些有不好的习惯的孩子当成榜样来学习,教师一定要采取适当的方法来引导孩子对榜样的学习。

3、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钢琴的知识与经验积累需要长期的练习,这样的枯燥工作需要强大意志力的支持,这就需要培养孩子的意志力,而且,教育心理学认为,幼儿时期的良好习惯最易养成,并且可以跟随人的一生,加强学生的意志培养对孩子发展影响深刻。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帮助孩子意志力的养成。

三、结语

幼儿钢琴教学与教育心理学有密切联系,幼儿的钢琴教学想要取得显著效果,就要要求幼儿教师掌握相关的教育心理学知识,了解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努力促进孩子钢琴水平的提高,推动孩子的全面发展。

篇9:美声教学心理学论文

关于美声教学心理学论文

一、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与自信

心理是指客观的事物在人的大脑中所造成对这件事物的感知,这个过程复杂且比较微妙。一件事物不同的发展会造成不同的结果。而对于学习美声的学生来说,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是对学习声乐最起码的认识。在进行美声教学过程中,有一些学生自身的音感比较好,就会在学习中容易产生自负的心理,致使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进步不大。而还有一些学生,音感比较差,基础知识也累积的不足,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容易会产生自卑的心理,最终也会影响自身的学习。根据上述两种情况,在进行美声教学的过程中,就要采取心理学的教导,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及时的采用心理暗示或是心理指导的方法,区别对待学生。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适当的泼一些冷水,让学生自觉的保持冷静的头脑,及时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而对于一些基础较差,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教师应当适当的进行引导,及时帮助学生,让学生感觉自己是被信任的,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摆脱自卑的心理,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积极正确的引导学生能够提高学生的身心的发育,增强自己的思考能力。学生唱歌的音准与行为取决于学生的自信心,当教师通过学生对于歌曲抓音的准确程度就可以判断一个学生是否存在自卑心理。教师在不损伤学生自信的前提下指出学生存在的不足点,如果一个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把某一个音唱低或者过高的话,教师进行鼓励教学的方式,让学生的情绪再过饱满一些与保持身心的愉快等等,这样在不伤害到学生的前提下,有效的教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习方法。

二、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坚定信念

一个人的意志力能够准确的调动自身的行为,在遇到障碍时,能够采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难,最终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而意志力是否坚定则来源于一个人的自我意识与自控意识。这同样适用于美声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在发声技术上与涵养上进行教导学生,还要注重对于学生意志力的培养。从心理学上说,一个人的意志力与他的情绪本身是分不开的,他们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积极的情绪能够更好的让学生坚持到底,而消极的情绪则会影响学生的从事任何活动,半途而废。在进行美声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与反控能力,在消极情绪出现时能够及时的进行调节,用坚定的意志来抵抗负面情绪,如果任由负面情绪长期的影响下,就会影响学生无法完成学习任务,不能实现人生目标。积极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是一个教师需要长期进行的教学任务。如何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心理学,利用心理学的特点来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奋发向上。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及时进行督促与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增强学生的实践

美声教学过程中有一项重要的课程就是采取有效的措施,让学生在进行演唱的过程中,及时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首先,要弄清楚学生紧张的原因,然后通过科学合理的引导,让学生进行自我调节,促进学生自我进行放松,克服弱点,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其次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加强基本功的练习,对曲目进行科学的安排,适应舞台,熟悉舞台。从而达到成功。

四、结语

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状况,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让心理学融入到美声教学过程中。进行美声教学,不仅局限于学生的心理活动,更为重要的是,在学生的心理支配与控制上,相互依赖,相互共存,教师对心理学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用与掌握,同时将心理学在美声教学上的意义充分发挥出来。新进行美声教学的过程中,不论是主观因素,还是客观因素,都对学生的心理上有着一定的影响,通过在美声教学过程中融入心理学,可以让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授课的过程中,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状况,这样才会让心理学在美声教学中发挥实际意义,为社会提供美声的演唱人才。

篇10:技能教学心理学论文

一、技能的形成

技能动作的形成一般要经过反复练习和及时反馈两个过程。以钳工实训技能当中的锯割为例,许多学生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太重视规范的操作方法,结果锯下去后发现锯缝是歪歪斜斜、参差不齐的。实际上,规范的锯割操作,从锯条的安装方向、起锯的角度、锯弓的握法、站立的姿势、身体与胳膊运动的配合、锯削的力度与频率、眼睛的前后观察都有明确的操作要领。学生一开始训练时就要对这些方面反复练习,逐步加强动作规范性,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随着训练的持续,逐渐提高锯割的精度,锯削后的余量在0.20mm—0.30mm之间才算达到锯割技能的训练要求。再比如锉削加工时,学生对锉刀的握法、站立的姿势、左右手的平衡用力等方面的掌握也都需要大量的反复练习。如何将锉刀端平,更是需要学生反复训练、反复纠正的。学生对自己的训练情况往往会“当局者迷”,所以通常会安排两个人一组,互相检查从而使锉削的结果得到及时的反馈。只有这样,锉刀在加工过程中才能尽量保持水平,避免中凸的出现,从而获得较高的平面度。

二、心理学知识与技能教学实践的结合

这里涉及到心理学知识当中的两个专业术语:练习曲线和高原现象。

(一)练习曲线

技能水平的提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反复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技能的掌握情况可以用练习曲线来描述。练习曲线就是时间与训练效果之间函数关系的曲线图。以钳工锉削技能训练的练习曲线为例,有以下几个特点。进步的速度先快后慢。在练习的初期进步较快,以后逐渐缓慢。先快后慢的主要原因是:开始练习时,教师往往把复杂的学习分解为一些比较简单的任务进行练习,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加之练习初期兴趣浓,情绪饱满,比较努力,所以练习初期进步较快;训练后期对锉削表面的粗糙度、与大平面的垂直度及尺寸精度要求提高,单个表面的加工速度变快,加之后期训练的积极性可能会降低,所以提高较慢。教师在指导时,应加强后期的指导和训练。经常变化训练任务,逐步提高训练难度,使学生始终保持较高的训练热情。比如开始训练时可以只要求学生把锉刀端平,保证平面度和表面粗糙度合格。接下来就要求学生提高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最后进行锉削配合训练提高配合精度。在技能形成的过程中,虽然练习曲线有共同趋势,但因为每个班级学生人数众多,当然也会有明显的个别差异。个别差异的原因会有多种,除了某些客观原因,如设备问题、工具、量具有缺陷外,主要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练习方法和努力程度有密切关系。练习中既然学生存在着个别差异,教师就要及时了解差异情况及其产生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单独指导学生练习,使学生的技能水平得以顺利巩固和提高。

(二)高原现象

学生在练习中期会出现暂时的停顿现象,即所谓练习曲线上的“高原期”。产生高原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由于技能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需要改变旧的训练方法,而代之以新的训练方法。在学生没有完成这种改变之前,技能水平的进步就会处于停顿状态,甚至在适应新的训练方法的过程中还可能出现暂时的退步,一旦适应新的训练方法后技能水平又会提高。以钻孔技能训练为例,刚开始练习的时候,钻孔的精度要靠打样冲的准度来控制。这时孔的`位置精度可以保证在0.20mm的公差范围之内。但是当孔的位置精度要求提高到0.10mm的公差范围之内时,原先打样冲的钻孔方法就无法达到现在的精度要求。这时就需要采用修孔的方法进行加工。二是学生经过一段时期的训练之后,兴趣和积极性降低、身体疲劳,甚至出现厌烦情绪,这也会造成高原现象。学生在训练当中出现高原现象时,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分析产生的原因并指导他们采用新的方式方法,或者是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使其重拾训练信心,突破高原期从而继续进步。另外,当技能发展到较高阶段时会出现成绩相对稳定,曲线上升呈几乎停滞的状态,似乎训练已经到达了“极限”。在这里应当指出的是,每个人对技能的掌握水平与其机体的生理限度和心理状态有密切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生理限度的存在是不能否认的,但是实际上钳工技能是划线、锯削、锉削、钻孔、铰孔、螺纹加工等多项技能的综合,不可能每一项技能都同时到达生理“极限”,而且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技能的提升有很大帮助。比如自信心、锉削配合时的耐心、细心等。所以说,进一步提高的潜力还是很大的,尤其对青年学生更是如此。许多参加过技能大赛的优秀学生在加工同一套零件时一次比一次完成得出色就是很好的证明。所以不能轻易说某人的技能水平已经到达了极限,不能再提高了,应当指导他们改进工艺结构、调整好心理状态,鼓励他们取得更大的成绩。

三、制定合理的训练任务

通过练习曲线可以大致了解学生的技能发展水平。这样就有利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训练任务。训练任务是根据教学模块进行制定的,每个实训任务都应该体现本模块的教学内容。根据钳工技能教学的特点,可以把教学模块大致分为:划线、锯削、锉削、孔加工、螺纹加工和综合锉配六个部分。例如,在进行锯削模块教学时,就要针对锯削技能训练要求给学生布置实训任务,专门进行锯削训练。训练时间的长短可以根据学生对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确定。一般情况下当一个班级中有90%以上的学生能够达到锯削合格要求时就可以考虑进行下一个模块的实习教学。至于其他个别还没有达到合格要求的学生就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和督促,争取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训练任务的教学实施过程一般分五个阶段进行:

(1)根据教学模块制定出相应的实训任务。此时实训任务的难度要根据学生当前的技能水平,比上一个任务的难度有适当的提高。以常见的燕尾锉削配合为例,开始的时候可以要求学生在燕尾处钻工艺孔或者进行沉割处理。当学生逐渐掌握燕尾角度的加工方法后就要提高任务难度。不再钻工艺孔和沉割处理,而是让学生利用锉刀结合锯条进行“清角”处理。这样训练下来学生的技能水平才能稳步提高。

(2)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加工工艺流程。要尊重学生的思考意见,允许存在不同的工艺方案。

(3)任务实施,学生明确工艺流程后进行零件的加工。加工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巡回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规范操作习惯。

(4)检查评估,先由学生对自己的加工成果进行自评和互评,再由教师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加工当中出现的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

(5)总结归纳并进行点评。点评的关键是帮助学生找到实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例如,锉削配合模块是钳工等级考核当中的重要内容。在进行锉削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学生会出现许多问题,如锉削面不平、量具使用不规范、测量方法不正确、工艺安排不合理等等。这些都要在实训时给学生指出,使其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另外,总结评价要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在进步。即使是对学生进行批评也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要过分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三、总结

总之,钳工实训是一项具有涉及面广、实践性强、不易掌握等特点的专业技能课程。在钳工教学中,如果能够结合学生训练的心理特点,运用科学合理、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提高技能水平。

篇11:教学公共心理学论文

教学公共心理学论文

1教师对公共心理学现状的认识

本文对4名担课教师(2名工作3年以上的老教师,2名工作3年以内的新教师)进行了无结构访谈,来了解公共心理学的存在问题。教师集中反映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点:

1.1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高

少数学生在听课;一半左右的学生在玩手机、看小说、浏览空间;剩余的学生中,有的趴在桌上睡觉,有的聊天。对于公共心理学,有的学生甚至扬言:只要考试给60分,老师天天不来上课都可以。究其原因,可能是学生对这门课程的作用认识不清。因为这门课程一般是在大二阶段开设,所以学生对找工作的现状还不是很清楚,对于未来工作的期待非常高,对从事教师工作兴趣不高。再者,课堂教学历来存在知识性和趣味性相互制约的矛盾:知识性强,趣味性会有所降低;趣味性增强,知识性又会受到牵制。由于大学生均已成年,所以课堂教学是在保证知识性的基础上提高趣味性的。最后,也存在部分大学生,自从步入大学,只为求得文凭,而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的情况。

1.2教师主要精力不在教材研究

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无止境的过程,只有经过常年累月的学习、实践、进修、思考与钻研,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所以,教师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做教材的研究上。但是如同胥青山教授所指出的,当前高校职称指标数字化现象明显,这是高校追求“学术GDP”的体现,它使“教师”变成给科研打工的“匠人”,越来越脱离教师教学的本质,也脱离了大学育人的本质。这种模式下的高校教师没有时间去交流、去反思课堂教学,而埋头于自己的研究,所以考核评估压力和职称晋升压力所锻造出来的学校大师,仅仅是学术上的大师,而不是课堂上的大师。

2公共心理学的改革前景与展望

2.1公共心理学上升为高校大学生的通识课

本文调查也显示出,大学生普遍认为公共心理学开设的目的是为改进与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服务的。自以来,大学普遍扩招,高等教育逐渐普及化,但是大学生的文化程度提升了,心理素质却未得到相应的.提升,反而由于心理问题带来的社会危害,像马加爵事件、复旦大学投毒事件令人触目惊心,当然大学生自杀事件也屡见不鲜。一位心理学家提出,青年初期最宝贵的心理成果是发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大学生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自尊心越来越强,受择业、自卑、爱情等问题的困扰,常滋生人际困扰、人生压力过大等心理问题。所以,公共心理学应该重新定位其开设意义和目的,需要上升为高校大学生普遍的通识课。

2.2教师自身做好表率

德高为师,行高为范,教师应该首先改变态度。教师需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认真备课,专心研究教材,公共心理学教师本人应该成为应用心理学原理指导课堂教学的表率;教师要理论联系实际,准备合适的教学案例库,及时更新储备的知识;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基础,同时结合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育技术,使课堂生动化;选用合适的教材,既充实又实用。程学超所提倡的将公共心理学的教材内容分为绪论篇、学习篇、教学篇、管理篇、心理卫生篇、教师篇与研究方法篇的理论框架将有助于公共心理学教师筛选合理的教学理论。

篇12:浅谈中学数学教学心理学论文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心理学论文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历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一、结果过程并重,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学习的结果与学习的过程构成学习的整体,两者密不可分。只要结果,不管过程,反映的是一种不管白猫黑猫逮住耗子就是好猫的片面意识。同样,只要过程,不管结果,苦也是空苦,劳也是白劳。因此,教学活动中,必须坚持“过程与结果并重”,不仅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其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怎样进行学习。高中生已基本具备了一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自己该学什么,怎样学,学的怎样,有明确的计划和目标,而高中数学注重的是思维的培养和理念的形成,为了让学生体验解决数学问题过程的乐趣,享受得到结果的喜悦,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必要加强学生对“过程与结果并重”意识的重视,引导他们用辩证的思想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自主学习是结果与过程并重理念形成的升华,随着高中生自我意识的逐步建立,使得他们有能力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主动性。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构造自我驱动的学习动机,自我选择的学习内容,自主调节的学习策略,以及自我计划和管理的学习时间。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启发、诱导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有效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尽可能留出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自主活动,以保证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以此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自我探索真理的'能力,自我意识和自我强化的能力。针对高中数学的内在特点,只有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行学习,主动地对学习内容进行认识,主动地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才能实现自己的发展。

二、呼唤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由于先天条件和后天发展的差异,人的素质是各具特色的,有着各自特点和发展潜能,正因为如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时刻注意发掘学生的聪明才智和个性特长,全方位地从学生个性发展的不同角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应该因势利导地加以发掘,启发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有必要创造学生个性发展的氛围和条件,在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引导他们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用灵活性的技能途径解决问题。同时,要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个性施加不同的影响,进行多层次、多侧面的引导,提供不同的学习上的帮助,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创新能力是个性发展的再延续,创新发展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创新即是通过已有素材的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提炼出带有普遍的规律性的东西或构想出不同于常人的解题思路、模式与方法。对于高中的数学教学,必须正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通过一定的教学措施和手段,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引领学生探索发现,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空间,使学生在思维实践中得以创新发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提出不同的解题方法,提出新的结论以及提出新的解释和新的观点,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凡是有价值的东西都加以肯定,凡是言之成理、论之有据都加以表扬,同时还要帮助学生从特殊例子中抽象出一般性东西,引导学生认识规律和发展规律,并且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真正达到数学素质的提高。

三、提倡爱心教育,加强学生的情感意识

高中生的情感是复杂多变的,有理性的一面,也有感性的一面,针对此类情形,并结合高中数学的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和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情感教育。另外,教师应该利用生动形象的、有感染力的语言和满腔热情来激发和唤起学生的情感,并且要恰如其分地把教材内容的情感表达出来,这就是“爱心教育”的具体体现,即教师要给每个学生以母爱的仁慈、父爱的严格、胞爱的平等和尊重。

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观点来看,情感意识的培养是教学活动的一个手段,它可以提高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活动能量,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获得某种成功、产生自信、愉悦的情感,并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挖掘其中隐含的情感因素,使得情知交融,情通理达。既要教会学生学习,也要教会学生做人。在此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美的情感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该以美的思想、美的形象、美的语言来施教,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美,从而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这对学生的数学发展会起到促进的作用。

总之,在现代社会的大环境下,并结合现代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强对高中数学理念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新型的教育理念,完善教学思想,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和兴趣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篇13:生活中的心理学论文

生活中的心理学论文

心理学是个宽广的话题,覆盖的范围深入各个角落。衣食住行均离不开它,只是在我们平时没有仔细去讨论和在意这个问题。小时候基本就不懂这个,大学的话能明白有这么回事,但真要谁能说出个所以然,估计也是半斤八两的样子。当然老师就除外了,所以怀着强烈学习的心情选了这个课程。

有朋友说:“学心理学的人能看透别人的心理,知道他人心里想什么,好厉害!”这些说法把心理学神化了,其实,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心理学者只是在尽可能的按照科学的方法,间接的观察、研究或思考人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过程)是怎样的,人与人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和那样的不同,即人的人格或个性,包括需要与动机、能力、气质、性格和自我意识等,从而得出适用人类的、一般性的规律,继而运用这些规律,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的生产和实践。

这样给我们就有一种感觉,也就是心理学产生的标志---感觉。在逻辑层面上,心理现象包括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思维、想象、情感和意志等,到底是那一种心理现象的出现标志着心理的诞生?即心理产生的标志是什么?是何种心理现象的产生宣告了心理的产生?

有现象必有其本质,心理现象产生了,就会有心理产生。在所有心理现象中那一种是最先产生而又最基本心理现象,又能合理推出发展其他心理现象?显然是感觉。只有感觉才产生的最早又能发展出其他心理现象,应该是心理诞生的标志。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推理:

(1)感觉是其他一切心理现象的基础,没有感觉就没有其他一切心理现象。感觉诞生了,其他心理现象就在感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感觉是其他一切心理现象的源头和“胚芽”,其他心理现象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发展、壮大和成熟起来的。感觉是其他心理现象大厦的“地基”,其他心理现象都是建立在感觉的基础上。

(2)个体心理学表明:刚出生的婴儿就只有无条件反射,只有简单的感觉,而知觉和表象等等还没有发展起来,但我们不能否认婴儿就没有心理。这样我们在潜意识中实际上承认了只具有感觉的婴儿也具有心理!心理随着感觉的诞生而诞生,一旦有了感觉也就有了心理。单单有了感觉,就标志着心理的诞生,其他一切心理现象都是以感觉为“胚芽”发展起来,是胚芽成长的不同阶段。随着婴儿的发育,其心理也逐渐发展起来,心理现象愈来愈复杂。

(3)动物进化史也表明了感觉是心理产生的标志和“胚芽”。感觉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呢?也就是说感觉在动物进化史中是在那种动物身上开始出现的呢?动物进化史中。最开始出现心理现象的动物是腔肠动物。具有网状神经系统的腔肠动物以简单的感觉对外界刺激作出反映,腔肠动物具有最简单最低级的心理现象,也即有了心理,心理在腔肠动物身上诞生,以后随着动物的进化和发展,心理也在逐渐发展,丰富,渐次出现了知觉、表象、想象和思维等等。心理进化史是动物进化史的附着物,并随着动物的进化而进化的。心理也是从只具有感觉的动物随着生物的进化而发展起来的,心理在感觉的基础上随着生物的进化而纷繁复杂起来,出现了知觉、表象和想象等等,直至出现了意识和思维等高级心理现象。

而要将它们深入到生活中来看待还是具有普遍的意义的,尤其是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用一句俗套的话来说,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生长在社会的环境中,所以有些问题就必须是我们要考虑的。例如学习问题,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次是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再有就是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对大学生心理产生影响和作用的`环境包括生存环境、成长环境、学习环境、校园环境等。

还有情感问题也是现在大学生所面临的。现代的校园已不再是五六十年代的校园。大学生恋爱已经是普遍的现象,出入的双双对对,亲亲我我也不会被认为不正常的行为,虽然爱情可以让人陶醉,让人更好的工作、生活,但在另一方面,不成熟的恋爱心理也会给恋爱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心理充满矛盾各大校园因此每年都会有因失恋或别人的感情的原因而跳楼或割脉的现象。所以我觉得应该注意恋爱过程,轻视恋爱结果。现代大学生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一些大学生把恋爱当作一种感情体验及时行乐,借次寻求刺激,满足精神享受,一些大学生为了充实课余生活,排除寂寞,填补空虚,把恋爱当作一种消遣文化。有的同学一旦缀入情网就不能自拔,强烈的感情冲击一切,学习同样受到严重影响。还有的恋爱观念开放,传统道德淡化。随着时代发展,当今大学生恋爱观念日益开放,传统道德逐渐淡化。面对失恋的态度宽容,承受能力较弱。一部分学生摆脱不了“感情危机”,有的失去信心,放弃对爱情的追求,立下誓言,“横眉冷对秋波,俯首甘为光棍”。

所以,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已是刻不容缓的事了。要遵守恋爱道德。大学生谈恋爱时,遵守恋爱道德的主要内容是相互尊重恋爱自由、彼此忠诚,行为端正文明。举止文明,有分寸,不可随心所欲,无视社会公德。正确处理爱情与事业关系。大学生正确认识,对待和处理爱情与事业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如何正确认识,对待和处理恋爱和学生的关系,正确处理恋爱与集体活动、社会工作的关系,正确处理连爱与其他同学团结的关系等方面。肩负重任的大学生应处理好爱情与学业关系,珍惜青春,把握青春,使青春更美好,更富有积极意义。正确处理恋爱挫折。莎士比亚说过:“爱是一种甜蜜的痛苦。真诚的爱情不是走一条平坦的道路。”爱情是生活中美好的事情,但在恋爱中遭遇挫折是常有的事。在处理失恋的问题上,正确的态度是做到失恋不失德,失恋不失态,失恋不失志。爱情是美妙的,它教会我们许多的人生道理,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树立良好的爱情观,正确处理好恋爱问题,同时当遭遇恋爱困难时也应比较强的,能体现大学生素质的方法来解决,做到堂堂正正的恋爱大学生。

总之我认为现在大学生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应与身体健康同等重要。这是大学生成才的内在条件,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毕业后面对社会随之而来的更大的压力会让我们更加无从喘息。所以说在大学期间应该培养一颗健康强大的心理,无论将来遇到多大的挫折我们都将能够勇敢的去面对,这样我们才能成就一番美好的事业。

篇14:高中数学教学的思索和实践论文

高中数学教学的思索和实践论文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课堂的主人,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关注的就是学生,一切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学生为中心。例如在学习了不等式的性质后,我就让学生们自己去归纳总结,不等式的性质有哪些?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主动地去思考问题,探求真理。

二、给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学生学习数学的时候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始终是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走向知识殿堂的顶端,感受数学知识的神奇和奥秘。课堂学习情境是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的,能够“润物细无声”地、让学生不知不觉的`学到数学知识的真谛。在学习弧度的定义的时候,我事先准备好了一根毛线,之后把毛线的一段固定在黑板上,用粉笔沿着毛线的另一端画了一个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马上就被调动起来了,他们很好奇我在干什么?我要讲什么?之后我又画出了这个图形,学生看后很容易地就理解了弧度的定义。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就学会了知识。而且这样的知识是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下学生获得的,他们记忆的更深刻,理解的更容易,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探究中进步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就成了教师在新课改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有效地学习方式。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既可以自主探究,也可以合作学习,只有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交互作用下,学生的学习状态才会呈螺旋式上升;同时教师要把握好合作的条件和时机,这样才能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例如在复习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时候,我就在黑板上画出了一个图像,之后让学生根据图像写出他们的单调区间、对称点和对称轴。学生看到图像后,很是感兴趣,纷纷和小组的其他成员开始了热烈地讨论,他们一边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画下图像,一边讨论着写下了我提出的问题,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学生都积极地进行着思考和探究。

四、激发学生从多方面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教师在给学生设置问题的时候要激发学生从多方面思考,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对于数学练习题的选择要精挑细讲,给学生更多接触更多题型的机会,让学生能够见多识广,知道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从而锻炼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例如有这样一道练习题:若sin2x+cosx+a=0有实根,试确定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学生们根据学过的知识很容易就可以解出来这道题,可是教师要教给学生的不仅仅这道题的解法,教师要启发和鼓励学生进一步去思考,看看如果把试题变了学生还会不会解。例如我就把试题变成了:若关于x的方程式sin2x+sinx+a=0有实数解,求实数a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学生如果第一道题会了,那么第二道题岂不是“小菜一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鼓励学生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不变应万变。

五、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的学习一定要放在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可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生活化,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当学生发现他们所学的知识马上可以应用到教学中的时候,学生就会拥有更大的学习兴趣,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去探索生活中更多的与数学相关的知识。这种良性循环会使他们增加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提高数学成绩。

总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均衡发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能够在具体生动的教学实例中去探索、发现,掌握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引导学生关注课堂学习全过程,关注同伴的学习行为,使学生逐步养成主动参与评价的意识,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更好的实现高效课堂,和数学成绩的提高。

篇15:校园图书馆信息教学思索论文

校园图书馆信息教学思索论文

面临着种类各异、数量巨大的信息,如何准确、完整以及安全有效的去获取、利用和鉴别信息,已成为人们必备的基本素质和技能之一。信息素养教育正是为了提高学生利用信息资源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自学能力。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大学生必须不断地提升个人的信息素养,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各种变化,运用各类信息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生存和发展下去。因此,开展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培养大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已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的必然趋势。[2]

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及成因

通过对图书馆日常工作的观察,结合本馆每年一度的“读者问卷调查”发现,目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普遍不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信息意识淡薄刚步入大学生活的新生,尚未走出高中学习模式,对知识信息的关注点还习惯于停留在书本上;而高年级学生对知识信息的关注过多的集中于所学学科及相关知识上,缺乏对信息的察觉和认识,不知道如何主动的去获取所需信息,从而导致信息意识和科研意识比较淡薄。其成因多是高校教育部门忽视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对信息素养的认识和信息素养教育师资配备的不足。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差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已实现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的转变,图书馆是校园里最主要也是最大的信息源,然而大多数学生面对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和网络资源不知怎样为我所用,他们信息获取渠道的单一,以及在图书馆的现代技术应用及信息资源检索方法上的缺陷,导致了大学生在信息获取能力上的一知半解,甚至是空白状态,更谈不上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形成二次、三次文献了。信息道德和信息法规意识淡薄当今社会网络和计算机广泛普及,不但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更丰富了信息载体,随之而来的就是知识版权问题的扩展。而大学生对信息道德、信息法规及知识版权的认识普遍不足,如果学校在信息素养教育上,只注重技术的传播和教育,而忽略信息价值层面和道德层面的教育,就很容易造成日后的知识产权和个人隐私的侵犯、学术不端、恶意下载等行为。因此,在信息素养教育中,必须加强信息道德和信息法规意识教育。

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上的独特优势

在素质教育的大潮下,大学生信息素养优劣直接关系到其综合素质的整体水平。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理应承担起这项职能。信息资源优势无论是传统的纸质文献还是新时期的电子文献,图书馆的资源优势都是毋庸置疑的。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高校图书馆文献的总馆藏量占全国图书馆文献总藏量的一半以上;而一直以来,高校图书馆都凭借着拥有的现代化计算机网络环境和硬件设备,肩负着校园网建设与维护的重任,同时,各高校图书馆都依据本校的办学特色,订购了丰富的数据库资源和电子资源。高校图书馆的这些系统完整而又极具校园特色的馆藏资源,为在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技术平台优势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图书馆已然迈入了计算机化、网络化和自动化的数字图书馆时代。高校图书馆的现代化设备比较完备,多媒体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和视听室等现代设施完善,同时,高校图书馆的联网合作与资源共享,也极大的丰富了信息来源渠道。以本校为例,我馆已承担起“豫北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和资源共享工程”,工程完成后将形成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和技术平台,极大的丰富各种资源和资源获取渠道。这些都将是图书馆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的最大优势。专业人才优势图书馆不仅拥有海量的信息资源,还拥有一项更加宝贵的资产,那就是图书馆员。与普通图书馆员相比,高校图书馆员具有更高的专业学历和职业化素质,他们从事着信息的加工、整理和文献的二、三次开发利用工作,是一批会学习、能升华的“馆藏资源”。他们熟悉文献信息资源状况,熟悉学校的专业设置与馆藏,是一支拥有专业知识、计算机知识、外语能力及相关知识的职业队伍,是图书馆进行用户信息素养培训和教育工作的重要人力资源[3],因此在帮助学生提高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敏感性上将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学术氛围优势高校图书馆向来是校园内最主要的信息中心,有着浓厚的学术氛围和求知气氛,是学生吸收知识信息的集聚场所。同时,幽雅的环境和舒适的阅览空间,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高校图书馆还经常举办各种展览、讲座等学术交流活动,不仅能最大限度的开放教育资源,满足每个学生个性化自主化的学习需要,还能让读者置身于其中,接受阅读、学习、交流、感受文化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策略

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利用好这些优势,开展真正意义上的信息素质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引导新生,增强信息意识刚刚步入大学的新生,尚未走出高中生活模式和思维模式,对图书馆的布局和作用知之甚少。对新生进行入馆教育,能够让他们尽快了解图书馆的馆藏、布局、各种规章制度以及图书馆提供的各项服务。同时,图书馆要加强自身宣传,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宣传板详细介绍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功能、文献资源布局和实用使用指南、读者的权利与义务等等,以便于新生学习和利用。[4]同时,在新生入学教育中,要适当的引入信息素养话题,使他们在头脑中形成信息素养的概念,增强信息意识,为随后的信息素养教育打下基础。发挥优势,强化信息素养教育增加信息教育课时,改革教育模式,提升大学生信息获取和加工处理能力。要不断增加计算机技术与文献检索课的课时,增强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技术;更要改革教育模式,实现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整合,将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与信息素养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信息加工处理的实践性。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信息意识,还提高了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和自学能力。让学生在准确高效地获取、创造性地使用信息等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为信息时代大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5]举办课余讲座和培训,增强信息道德和信息法规意识。信息素养教育不仅包括“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养,还要注重有关信息知识的法律法规和道德修养等诸多方面。这其中不仅包括基本的信息伦理与道德准则,还涉及到知识产权等法律,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不可控性,加上不少大学生信息识别能力差,信息道德知识和法律意识淡薄,很容易受到不良影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而不自知。因此,在不可或缺,这样才能有效的减少不道德的信息行为甚至是犯罪行为。由于课时有限,这些知识可以通过课余时间的讲座和培训来讲授。加大力度,增强信息素养教育师资力量虽然在信息素养教育师资力量上,图书馆向来就拥有着最强的优势,但是当今社会日新月异,发展迅猛,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在现有的技术和师资力量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和引进现时最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技术人才,同时要保护好原有的信息资源,加强图书馆员的学习和培训,做到积淀历史和与时俱进两手抓、两手硬,真正做到图书馆是高校校园的信息领跑者,这样才能将信息素养教育真正的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结语

新世纪的高等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而信息素养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部分,要培养出与时俱进、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就必须重视和加强信息素养教育。而高校图书馆理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承担起自己的教育职能,做好信息素养教育,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栋梁之才。

篇16:高校古代文学多媒体教学思索论文

高校古代文学多媒体教学思索论文

一、多媒体运用于高校古代

教学实践中的前提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高校古代文学的教学的前提条件是: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1992年提出的一个概念,它将媒介素养定义为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你呢管理、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1]从目前各高校开设古代文学课程的情况来看,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的学习兴趣不高,存在这样的问题当然与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模式有关。根据调查现实,大学生对于网络的因爱程度越来越强,大多数的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是网络。网络的开放性使学生形成了对知识信息的挖掘和创造意识。从这个层面来说,不可能再像传统的教学方法一样要求学生必须在图书馆里或者课堂上接受唯一的来自于教材中的知识,这种教学方式显然已经不适合学生的未来发展。作为教师也不能仅仅依靠粉笔和一本书讲授课程。虽然在许多高校中在古代文学课堂上运用多媒体现代技术,但是,仅仅是通过电子教案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各种知识,而没有运用多媒体技术形成互动,现代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处于分离隔阂状态,学生没有参与空间,从本质上来讲,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仅仅是教学工具的革新,而非是在教学理念更新状态下的教学模式改革。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必须使教师形成新的观念,多给与学生参与课堂,展示自己的机会和渠道,这需要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通过媒介信息平台实现。这也是古代文学教师必须具备的媒介素养。而作为学生也需要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完成论文不能一味的在知网上下载而完全没有个人观点。高校古代文学教学实践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拥有必要的媒介素养,教学改革需要在现有的学生认知状态基础是外行通过多媒体技术的介入让学生将知识进行连线,通过借助网络实现教学效果。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到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中就必须具备对于各种资源的辨别和运用的有效正确,而这些都依赖于媒介素养的规范性。

二、多媒体技术在高校古代教学中运用

1、多媒体技术能够督促教师反复对教案审视

教师在讲课之前必须对教材吃透,许多高校古代文学教师一辈子只用一本教案,但是在信息技术时代,当多媒体技术介入到教学中,学生也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师不能在马虎备课,而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不断的更新自己的教案,将古代文学与现代社会现象做衔接,在课堂逻辑上注重整合,吸引学生注意力。

2、多媒体技术能够扩大课堂信息量

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教师不需要板书,只用使用电脑就能够显示自己所需要讲授的内容,这样就节省了大量时间,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有组后的时间讲授与文本相关的内容。比如在讲到王维的诗歌的时候,就可以配以图画,让那种宁静清幽完全融入课堂,通过图文的变换,让学生对诗词的意境转换进行体悟,领略色彩在诗文中运用的重要性,使学生对文学具有高度敏感性。这个过程其实是对于学生学习认识能力的激发的过程,是对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开发的过程。

3、多媒体技术能够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古代文学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具有古代诗词歌赋的鉴赏能力,对于古代诗文的鉴赏最重要的就是需要有一定的情境,在情境中学生才能更快的对意义进行阐释,多媒体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较具有明显优势。因为多媒体技术能够使用图文、音乐还原历史,让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中能够快速的进入特定的艺术氛围,最终完成提高学生对诗文的鉴赏能力。对媒体教学将对每首诗词的单纯的音韵的抑扬顿挫、中心思想、写作手法的讲授转换为了学生的自主感受,通过其本身的审美性实现信息的传递,通过信号刺激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形成清晰的印象。比如在讲授陶渊明《归去来兮词》的时候其中有一句:“忽然见南山”,从语言的角度是无法理解的,而通过多媒体技术就能够将这样的画面展现出来,这也让学生了解到古代诗文经常用语言表现画面的意境,而这是语言媒介无法实现的。作为教师可以由此出发引出诸如此类在诗词中运用过这种手法的诗文,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就大大的拓展了自己的思维。

三、结语

教学技术的更新仅仅只是表面上的现象,其实质是对古代文学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思想的根本改造。高校古代文学教学“现代化”不只是对教学基础设置的更新,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对教学的现代意识的一种革新。多媒体技术在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中的使用,我们不能只是看到其对教学的促进,任何工具的使用都具有两面性,只有当使用符合人的学习规律,才能真正的为教学服务,否则,多媒体技术在高校古代文学的教学中运用不过是噱头。

篇17:对物理教学加强德育教育思索论文

对物理教学加强德育教育思索论文

新课改在教学目标中明确要求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即教学时要关注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养成,哲学方面的教育也是重中之重,这给高中物理教师确实提出了难题。笔者认为,我们高中物理教学工作者必须要在课堂中渗透进哲学式得德育教育的内容,这样不仅能达到教材改编者的期望值,而且能在教学效果上有一个大的跳跃,更重要的是能帮助学生认识物理的本质,培养起对物理学习的浓厚兴趣。

哲学就是用简单的说话来体现出隐含深层意义的道理,其特征在于追问本质,不断反思。而物理学与哲学同系一个源头,只不过随着物理学和哲学的发展,各自都构建了独立的学科体系,才有了如今哲学与物理学的分科,看上去泾渭分明,实质是紧密相连。哲学听似高深莫测,实则在物理学中处处皆是,可以说任何物理学上的伟大成就,都与物理科学家的哲学观不无关系。新课改一直强调物理思想的渗透和科学精神的形成,但是目前确实很难在照顾分数的前提下渗透进这些内容,笔者特别做了一些研究,即找到适当的方式,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哲学影响,抓住哲学和物理学的深密联系,课堂上就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哲学教育。当然,前提是作为教学的组织者,教师首先应当提高自身的哲学修养。笔者在这方面下了一些工夫,如读了一些关于哲学的书籍,在书本中认识了很多哲学思想家,感慨他们深邃、自由思想的同时,一直考虑如何引入到课堂中来,并粗浅地进行了一些尝试,获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最近的《用归谬法解决和质疑物理问题》文章在《物理教学》杂志02期发表,欣喜于得到肯定的同时,在这里愿与大家一起分享拙见,特举几例如下。案例1:在两个带电导体板之间是否存在如图1(a)所示的电场,它的电场线互相平行,但间距不等?

课堂引导:许多学生首先想到可能不存在,但是说不出理由。姑且我们就以承认存在这样的事实来分析,如图1(b)所示,根据等势面与电场线垂直的特点,它的等势面ac、bd应该如图中虚线所示,a、b两点的电势差Uab应该等于c、d两点的电势差Ucd,从图中很明显看出来,a、b两点的距离Sab等于c、d两点的距离Scd,a、b间的场强大于c、d间的场强。根据公式U=Ed(在很窄的横向范围内可认为是匀强电场),可得Uab>Ucd,这就与Uab=Ucd矛盾,所以我们就用归谬法得出结论:这样的不等距电场不存在!哲学教育:这里用到了归谬法,归谬法论证是一种间接论证,它先假定对立面的论点是正确的,然后以其为前提,经过推理分析,引出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使其不能自圆其说,不攻自破,值得注意的是,归谬法与反证法是有区别的,反证法是通过对反面论点的否定来证明某一论点是正确的方法,即以事实、事理证明同自己论点相矛盾的论点是错误的,根据矛盾法则,从而证明自己的论点是正确的。如果说反证法是“欲擒故纵”,归谬法则是“将计就计”。

案例2:如图2(a)所示,一带电质点,质量为m,电量为q,以平行于x轴的速度v从y轴上的a点射入图中第一象限所示的区域。为了使该质点能从x轴上的b点以垂直于x轴的速度v射出,可在适当的地方加一个垂直于xy平面、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若此磁场仅分布在一个圆形区域内,试求这个圆形磁场区域的最小半径(重力忽略不计)。课堂引导:学生拿到该题,往往都是无从下手,原因就在于电荷性质、磁场方向、区域大小等都存在着不确定性,以致不能很快地作出轨迹图,从而感觉很乱。正确的思路应当是这样的:读了该题,马上意识到自己掌握了两个条件,一个就是半径为r=mvqB,另一个是进出未知磁场的初速度、末速度方向。其实有这两个条件就足够了,如图2(b)所示,先作出两速度的延长线(或反向延长线)相交角的角平分线,再用圆规作出已知半径的`轨道圆,O′即为圆心,c,d分别为进入和离开圆形磁场的两位置,所以cd即为磁场区域的最小直径,则R=12cd=2mv2qB哲学教育:在探索未知世界时,应当从已经掌握的知识入手,充分利用能够得到的条件。不必为未知的东西而迷茫,往往因为对未知太过耿耿于怀,从而使问题越发模糊。另外,也许很多事物看似复杂,但只要你思路正确,也就能够化繁为简了,要有解决问题的信心。案例3:如图4(a)所示,小木块可以分别从固定斜面沿左边或右边由静止开始滑下,且滑到水平面上的A点或B点停下。假定小木块和斜面及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斜面与水平面平缓连接,O点位于斜面顶点正下方,则( )A.距离OA等于OBB.距离OA大于OBC.距离OA小于OBD.无法做出明确判断课堂引导:大家先来分析两木块下滑过程的相同量―――高度h,动摩擦因数μ,再找到不同量―――倾角θ不同。现在突破口找到了,我们只需要研究滑行的水平距离与倾角θ的关系。如图4(b)所示,易分析PC段匀加速,CB段匀减速,P到B由动能定理得,mgh-μmgcosθ?hsinθ-μmg?CB=0又有 OC=hcotθ两式联立得OB=OC+CB=hμ,即滑行水平距离OB与倾角θ无关,故答案为A。哲学教育:要比较两个事物,首先应当找到相同的条件,并予以排除,再分析两事物的不同点,并从不同中找到两事物形成差异的原因或可能导致的结果。好比分析两位同学成绩差异的原因,应当将学习环境、教师水平等相同条件排除,而主要从学习动力、学习方法等不同点进行分析并找到原因。以上所举三例,题目在教师眼中相当简单,但是对于学生,着实困难,所以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我们不能轻描淡写,而应当着力讲清思考方法,同时注重哲学的教育,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题目的理解,也能将我们的教育延伸到课堂之外,使学生获益匪浅。这里笔者就不多举例了,以下就是在课堂中渗透哲学教育的零星摘要。

1.在物理上学生对于一些渐进线的理解有疑惑,如图5所示是恒定功率下汽车启动时的v-t图象,学生认为加速度不断减小接近零,但不会等于零,即不可能最终做匀速直线运动。如举“阿喀硫斯与乌龟赛跑”这一哲学谬论与学生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思考意识。

2.热力学第二定律世界上的事物发展规律都是向着一个方向而自发前行的,但如果给某些事物加上约束,是能够反其道的。一个班级,如果没有纪律的约束,只能成为一个乱班,一个人不遵循社会法则,也很难获得成功。

3.混联电路中,只要局部某个电阻增大,整个回路的总电阻就增大。看似混乱复杂的事物,如果我们细心分析,总能发现非常简单的规律,所以别让混乱停止了自己探索的脚步。

4.超导体本来是普通物质,只有达到相当低的温度(转变温度),才会具有超导性能。千里马不是天生的,都是由顽劣之马锤炼而来,所以,要想成功,就别埋怨客观条件的不公,重要的是做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准备,勇敢地接受任何挑战。

5.楞次定律

唯物辨证法告诉我们,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就像电磁感应现象一样,相互排斥的矛盾双方往往又是相互依赖的关系,看似阻碍的东西,可能正是让你成功的动力。

6.波粒二象性看似相互对立不可调和的事物,也许只是我们并没有真正了解它们,如果换一种角度,可能柳暗花明又一村―――原来它们可以这样水火交融,达到令人惊赞的和谐场面。7.阴极射线管内虽然各处电子速度、电子密度不一样,但是各处电流相等。事物的表象总有多面性,但往往不是问题的实质。如果成绩现在不好,别埋怨客观条件不如别人,还是从最内心深处去分析,去争取成功。就像阴极射线管内的电流相等一样,其实摆在每个人面前的机会也是均等的,抓住她!

总之,只要我们意识到应当主动地在课堂中进行哲学式德育教育的渗透,实施时应该不会有多大的困难,因为素材满地都是,其实我们可能早就在做了,如实验时我们常对学生说,要善于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遇到复杂题目时,我们又会说,研究问题应当从简单的开始,得到规律后再往普遍推广,继而将问题简单化了。如此等等,渗透哲学教育,不仅能顺利完成三维目标,而且在教育教学一举两得的情况下,更提高了学生的哲学意识与思辩能力,增强了德育教育的效果,这不就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吗?

篇18:当代动画的教学思索论文

当代动画的教学思索论文

后期合成设计中学生应具有的素质

动画片的创作是一门综合艺术,后期创作中学生要注重的能动性的发挥,还要求学生具有专业能力,自律能力,交流能力,处理信息能力,耐挫能力,创作力和团队合作的意识等。动画后期的制作是艺术与技术的产物,学生对各种功能的组合运用直接决定着所制作的动画片的质量。画面运动是否富有节奏、色调的搭配是否和谐、音乐使用是否恰当都直接影响着动画的效果,要完成这项项目,必须依托较高审美水平和动画修养的人才。影视动画的后期制作是一个极其有逻辑性的工作,每一个镜头的处理每一个特技效果的运用都需要反复考量,另外需要各方力量的通力配合,所以协作精神和虚心的求学态度必不可缺的。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

动画设计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有机结合。学生掌握软件技能的操作只是设计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将原来的动画技法的基础,如:剧本、造型、场景、分镜、视听语言、特效等各方面知识,将这些作为组成元素融会贯通运用到后期合成创作过程中去,成为一个综合的整体,做到“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统一”。比如,课堂的知识点、理论和案例密切相关,实践教学中我们收集了大量动画后期的案例,把资料提供给学生,让其在练习中不断摸索研究。做实例时注意指导学生发现镜头之间的`有机联系,进行巧妙的镜头组接,实现故事情节的完整性、逻辑性,保证画面的真实性。由于合成镜头是通过对来源不同的素材进行编辑加工,这些镜头往往有错位和色调上不统一的序列画面,因此要保证镜头的协调一致又不会相互冲突,都需要动画后期制作者熟悉内在的逻辑,熟练特技的处理,而不是片面追求艺术效果。片面过多运用表现性的镜头,反而显现画面失真,暴露合成的痕迹。同时还要根据情节的需要重点凸显一些人物和环境,实现强调的效果,总之目的是实现画面和镜头的自然衔接,不着痕迹,使观众对动画影片镜头和画面的理解和记忆更加顺畅。

专业教学和项目教学结合

使学生尽早了解行业,尽早认识设计与市场的关系,也要让学生明确实践的重要性。关于后期合成课程的实践,也可以走与校企联合,安排学生在动画公司实习和在专家与学校教师联合指导下进行毕业创作,让学生参加动画生产实践环节,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和提高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同学们一起开展动画专业的研究,同时按学院制定的教学总要求,将文化课贯穿始终。使学生有针对性的做,而且做出的东西就可变成为产品,进而创造市场上的价值。这是一种主动的实践教学方式,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过去被动实践教学带来的不良因果。使得教学目的已不再局限于一门课程,提高和检验了教学效果和质量。结语随着多媒体动画逐渐成为当前最为大众化、最具影响力的媒体形式,而在动画的创作与制作中,对作品进行后期合成又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是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过程。但影视动画的后期创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画面、镜头、音乐、特效等组成元素的设计与运用,作为动画专业的学生要了解掌握各个元素及其相互关系,精心设计使各要素实现协调统一、从而创作出高质量的动画作品,带给观众美好的视觉享受,为今后从事动画制作,影视后期制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科生开题报告范文

本科生开题报告英语

本科生开题报告

高三语文教学思索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如何写

教学设计论文范文

学生机械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论文

平面设计中的趣味性探析论文

VI设计中色彩的运用策略探析论文

历史毕业生自荐信

《广告心理学》教学中的几点思索的论文
《《广告心理学》教学中的几点思索的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广告心理学》教学中的几点思索的论文(精选18篇)】相关文章:

历史专业 自荐信参考52023-09-16

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与“传播”学2023-08-20

艺术设计类毕业论文2023-07-26

项目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应用初探论文2023-12-01

高中语文教学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研究学论文2022-12-27

突破僵化的思维模式的语文论文2023-01-17

教学相长论文文献2022-05-24

如何撰写大学毕业论文2022-04-30

历史专业自荐信参考2023-12-25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学设计2022-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