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现状论文(共14篇)由网友“什拉”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现状论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现状论文
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现状论文
【摘要】哈尔滨作为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大都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但仍存在服务导向问题、公益活动设置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加强哈尔滨精神文明建设,切实满足群众业余文娱生活的需求,已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现实性问题。
【关键词】哈尔滨;群众文化;发展
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能够有效地提高群众业余生活的幸福感和愉悦感。哈尔滨市政府等有关部门设定“文化强市”的工作目标,通过策划、开展、创新各种以群众需求为核心的文化活动,营造活跃的城市文化氛围。
一、哈尔滨群众文化活动现状
哈尔滨着重发展与群众紧密联系的社区文化、乡村文化以及广场文化,大大提高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树立了一个文化都市的美好形象。首先,群众文化服务网络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从规模上看,哈尔滨市市级的群众艺术馆有两家;区县级的文化馆则拥有二十余个,配备五百六十九位在岗人员,使用面积高达22639平方米,多个文化馆(站)达到国家三级标准。其中,在社区、乡村设置文化站,共有2200多个,28%达到了国家要求,另有4500多个文化活动场所可供群众开展文化活动。其次,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次数频繁,内容丰富。哈尔滨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开展满足人民需求的群众文化活动,创立了“音乐之都百姓大舞台”演出、针对农民群体,举办了“创新秧歌大赛”、“金色田野”等文艺活动。为使学校、企业等单位享有更多的文化活动项目,哈尔滨市政府等有关部门还设置了“图书漂流站”,以便加速文化传播;第三,打响“哈夏音乐会”品牌。“哈夏音乐会”作为哈尔滨一项独立品牌,受到政府乃至国家的高度重视[1]。
二、哈尔滨群众文化活动的具体特点
特点之一,充分发挥节日的作用。利用各种节假日,因时制宜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特点之二,注重文化品牌的推广作用。当前,“哈夏音乐会”已经成为国际著名品牌,并且在内容上越来越“接地气”。特点之三,注重文化惠民项目的提升作用。将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相结合,进一步推动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
三、哈尔滨群众文化活动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其一,辅导、培训工作缺乏长效性。长久以来,我们国家、省、市财政部门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支持力度非常大,然而,一些行政部门对其投入的资金还有所匮乏,大部分经费投入到文化演出活动上,对于群众文化的重点职能工作投入则少有问津。这种情况所导致的直接结果便是各级文化馆除了组织活动外,在其他惠民工程建设上以及业务的推广上缺少足够的重视态度。
其二,文化品牌单一且缺乏可持续性。当前,哈尔滨知名度较高的文化品牌仅有“哈夏音乐会”一个。尽管哈夏音乐会举办期间不断创新并开展多种多样的满足群众需求的文化活动,然而,这些活动的基本周期十分短暂,仅有十天,十分不利于文化的.进一步推广。
其三,文化工作者自身定位不明确。若想更好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离不文化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四、解决对策
做好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新与开展工作,对于加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具有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
第一,应以群众的文化需求为出发点来辅导培训百姓开展文化活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最终目的在于愉悦民众,相关部门应该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究竟有哪些文化需求,加大调研力度,从而以群众的“口味”为依据,创新文化活动内容;此外,由于群众自身条件所限,在自发举办活动的时候,往往缺乏新意,在这种情况下,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相关辅导工作,帮助、指导群众更好地举办、开展文化活动;
第二,应创立更多的文化活动品牌,最大限度地提升城市的文化凝聚力。若想做到这一点,不应片面追求文化品牌的多样性,而是应该在文化品牌的整体质量上多下功夫。有关部门应不断扩大文化品牌的规模,将其规模拓展到整个城市,并通过媒体等各种途径不断提高哈尔滨文化品牌的知名度,使其闻名于世界,增强哈尔滨文化的凝聚力。此外,还要尽可能延长文化品牌举办的周期,增强文化活动的可持续性,使文化品牌能够深入人心。要加强文化活动的推广与传播,可以通过巡演等方式使哈尔滨下属的各个行政区域的老百姓都享受到文化活动带来的愉悦;
第三,应加强文化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全力推动群众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群众文化事业乃是一项公益性的事业,需要不断涌现为人民群众奉献的优秀文化工作者,同时,还应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进来,动员更多的志愿者帮忙献策献力,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节省相关开销,另一方面也使文化活动更“接地气”。
五、小结
哈尔滨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这对于促进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的腾飞,以及相关工作的日益成熟,群众文化活动工作在未来将会越做越好。
参考文献:
[1]赵丽.哈尔滨市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职工教育,,(06):109-110+116.
[2]蔡克家.从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看哈尔滨市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特点[J].戏剧之家,,(02):39.
篇2: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现状与发展论文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现状与发展论文
一、高职高专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动现状
(一)学生社团是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平台
在调查中,高职高专学生对“你参加最多的文化活动是什么”的回答时,有28.7%的学生“学生社团或协会组织的活动”,这是选择中比例最高的一项。这表明,学生社团是当前高职高专校园中举办校园活动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吸引高职高专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平台。学生社团是学生自己的组织,大学校园中的各种学生社团或协会因其与学生距离最近,对学生的需求、爱好了解最深,在调动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上具有天然的优势,通过它们举办校园文化活动,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所以,学生社团已经成了当前大学校园里举办校园文化活动最活跃、最主要的平台。
(二)娱乐兴趣类文化活动
最受学生喜爱在调查中问道“你最喜欢参加的文化活动是”,选择娱乐活动、艺术活动、兴趣活动这些令人欢愉轻松类型的活动的学生分别占36.8%、20.8%和16.8%,在所有的选项中居于前三位,共计达到74.4%,占了学生中的绝大多数。而在问道“你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最主要目的是”时,有27.8%的学生认为是兴趣所致,在所有可能回答中处于第二位。另外,调查中问到他们心目中的校园文化活动应该是什么样时,有16.9%的学生认为应该是能放松娱乐自己。通过上述的这些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看出,那些有娱乐性、令人感兴趣的轻松欢愉的校园活动在当前高职高专学生中是比较受欢迎的,他们积极性高,参与性比较强。学校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些特点,把那些比较严肃的知识、技能活动参入一些娱乐元素,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这样,既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既得到了锻炼,获得知识和技能,又能在欢快轻松的氛围中释放因学习和社会竞争带来的紧张和焦虑。
(三)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目的
以功利性为主调查中,有77.3%的学生明确回答他们理想中的校园文化活动应该是有利于他们学到东西或交到朋友;而对“你参加最多的文化活动是什么”的`回答时,28.7%的学生选择社团或协会组织的活动,18.7%的学生选择竞技性活动,选择这两种能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和竞争意识的文化活动的学生共计达到47.4%。当在调查中问道“你对你校的学生文化活动的最大看法是什么”时,有17.8%的学生认为自己学校开展的文化活动的实用性不够;而在回答“你最喜欢参加的文化活动”时,只有7.2%的学生选择“公益活动”,4%的学生选择“文化讲座”。高职高专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之所以有这样的选择,可能与他们当前面临的环境有很大关系。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加剧,加之高职高专学生的社会劣势越来越明显,他们就业也越来越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就要求高职高专学生必须要更好地掌握将来工作所需要的技能,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这种要求也直接反应在高职高专学生参加的校园文化活动中。他们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一个主要的目的就是学到今后工作中所需要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公众场合所需要的胆量、勇气等,具有明显的功利性。所以,只要那些有实用性的校园文化活动,他们都比较愿意参加,而对那些注重精神内涵、文化修养、公益性的文化活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就相对较弱。
(四)校园文化活动的内涵有待提升
尽管现在高职高专院校都能在每学期开展一定数量的校园文化活动,但是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所体现出来的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学生需求等这些内涵性的东西还不够。调查中问道“你对你校的学生文化活动的最大看法是”时,有31.2%的学生选择“活动参与性差”,有27.2%的学生选择“活动质量有待提高”,这两项反映校园文化活动内涵高低的选项共计有58.4%的学生选择,一定程度上说明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动还需要在质量上深挖,提升活动的内涵。另外在关于“学校的文化活动最主要的不足是什么”的问题上,有47.2%的学生认为校园文化活动“形式主义严重,为举办而举办”,有35.6%的学生认为校园文化活动“形式比较古板单一”,有17.8%的学生认为校园文化活动“内容过时”,这也正好反映了当前高职高专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动的质量不高,内涵有待提升。质量和内涵是文化活动的灵魂和生命,是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文化活动的源泉。如果校园文化活动缺少了相应的育人理念和精神,或者不注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其结果就只能是为活动而活动,出现数量重于质量、形式大于内容的现象,文化活动本身应具有的陶冶学生性情、培养学生素养的育人功能大打折扣。
二、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实施措施与途径
为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功能,保证校园文化活动顺利进行,根据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现状,需要在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和途径。
(一)建立健全校园文化活动的相关规定和制度
一方面,是要建立健全完善的规章和制度,在政策和意识上对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有明确的目的性、监管性和统摄性。另一方面,是良好地贯彻和执行完善的规章制度。完善的规章制度要发挥应有的效力,就必须在开展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去严格地执行。否则,它们就是停留在人们口头上、意识里的符号,只是走过场和文字游戏。
(二)加强完善校园文化活动的领导组织机构
校园文化活动的建设牵涉面广,涉及的部门多,动用的人力、物力、财力复杂,需要协调统一,在建设的过程中才会形成合力,达到尽可能好的效果。因而,一个强而有力的领导组织机构在校园文化活动的建设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般说来,校园文化活动的领导组织机构由学校党政的主要领导牵头,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参与形成。这样,全校对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容易达成共识。在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中也容易做到分层管理、条块结合,各部门、各人员密切协作,从而使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和效率性。现在一些高职高专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组织系统性差,组织结构不科学,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缺乏整体化、系统化和程序化,严重影响了校园文化活动应有的重要作用。调查过程中所发现的高职高专校园文化活动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缺少引导、没有规划、重形式轻内容等无不与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中缺乏坚强的领导有关。所以,加强和完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中的领导组织机构是保证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和谐、顺利的关键。
(三)加大校园文化活动的投入,为活动的开展创造优良条件
对校园文化活动的投入包括物质投入和精神投入,前者是显性物化的投入,后者是隐性的软投入。加大校园文化活动的物质投入就是解决包括经费、场地以及设施等方面的问题,充分运用保障机制保证校园文化活动的经费和设施等达到一定的标准,使其顺利开展。学校在进行物质投入时必须考虑把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与学校其它建设结合起来,与学校布局调整结合起来。这样,就使在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中进行的必要物质投入得到最大限度地利用。加大校园文化活动的精神投入就是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加强学校精神、价值观念、文化理念、校风校貌等的培养和塑造。校园文化活动的精神投入需要以物质投入为载体,在显性的物化存在上得到体现。而校园文化活动的物质投入需要精神投入来升华,隐性的精神文化是显性的物化存在的灵魂。然而,在调查中发现当前一些学校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底蕴不足,文化品位不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校园文化活动的投入中重视物质投入,却忽视精神投入。所以,在校园文化活动投入中既要加强物质投入,更要重视精神投入,从而为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篇3:声乐艺术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发展论文
一、积极投身于群众文化活动中
群众文化活动要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做指导,尤其是群众声乐活动要展开更需要专业型与优秀的专业声乐艺术家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与建设之中,这些优秀人才与专业人士的介入对于群众声乐文化的普及与开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事实上,专业人才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之中,不仅使得声乐艺术在群众文化的发展中更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专业性,也使得声乐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与适用性,这对于提高声乐活动在群众文化中地位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在开展的各类群众性的文化歌唱活动中,很多群众团体声乐演唱与艺术的表达上已经有所进步,这与各地区的文化馆的优秀的专业人士的指导,有着必然地联系,正是这些专业工作人员的引领,才使得群众声乐活动不断取得进步。文化馆的优秀的技术人员在群众进行密切的交流与指导之后,无论在教学方法还是实践经验尚也可以得到一个质的提高。基于声乐在群众活动中的发展尚有一些不足,为此作为专业人员在日常指导工作一定要耐心、细致,要用自身高质量的教学素养与饱满的教学热情去激发与带动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对于缺乏声乐基础的群众,要从最基本的音符和节奏学起,以便使得其可以掌握更多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并在文化馆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与声乐水平,以便更好融入到群众声乐活动之中。
二、培养群众性的声乐艺术人才
文化馆在新时期担负培养艺术人才的重要职能,而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需要大量有专业特长的艺术人才来进行指导工作。但是我国目前专业艺术人才匮乏,无法达到文化活动所需的人才储备。尤其是随着城市人口的剧增,许多文化馆由于专业人才的缺乏,根本难以展开正常群众文化教育工作。一些文化馆甚至处于半停顿状态,无法满足群众日益高涨的文化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群众自发性的合唱团体的组织,但是由于自身经费的不足以及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这些合唱组织往往成为他人雇佣演唱进行比赛的对象,这使得群众文化活动陷于一种鱼龙混杂的困境,难以达到高雅艺术的文化要求。正是由于文化馆这种人才储备的缺乏导致群众文化活动较为紊乱,也极大地制约了群众文化的发展,为此作为地方主管部门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要推进大力推进群众文化,首先要从文化馆的建设与发展做起,不能让文化馆成为一个摆设出现一些工作停顿的状况。要积极进地加大对文化馆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以便更好地让这些专业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服务群众。与此同时,作为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也要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职责与义务,要用饱满的工作热情向群众进行文化的教学与传承,从根本上改善当前群众文化活动不良的一些现状,要以专业的技能和合格的职业操守为群众文化活动训练和培养专门的声乐人才,使其投身到活动的建设当中,为我国的群众文化活动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三、将声乐艺术根植于群众文化活动
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具有标杆式与指向性的作用,是群众文化活动的阵地而声乐艺术在众多的音乐艺术表现形式中,最具有号召力与影响力,它能够唤起群众的共性并且完全的感染群众。为此声乐艺术要发展,就离不开群众文化活动这块基本的土壤,只有让广大群众参与到声乐的学习与演唱之中,声乐活动才可能在群众活动中取得长足的进步与发展。然而目前一些艺术家们将声乐的位置定位较高,使得一些声乐作品过于的专业,如果没有扎实的音乐基本功,就根本无法很好地进行声乐的演唱,专业的歌唱人员都如此,更无从让普通的群众去演唱这些专业的声乐,无法将这些声乐艺术应用与推广到群众活动之中。从群众文化发展的角度来讲,过于炫技的歌曲是无法达到理想的传唱效果,只有一些朗朗上口、旋律优美的歌曲才能活动群众广泛的认同与喜爱。因此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可以将这类歌曲改编成合唱曲目让群众进行传唱,这样的声乐作品才可以更好体现群众活动中体现出其感染力与影响力,为声乐艺术在群众活动中发展树立良好的典范。而要达到上述效果,这就需要文化馆的技术人员可以充分地认识到声乐在群众活动发展的所面临的困境与现状,要积极、正确地发挥自身在群众文化中的指导作用。让声乐艺术更好地扎根与群众文化的土壤。与此同时,文化馆的也要发挥自身功能,要有效地促进和推动声乐艺术在群众的发展与健身,以便从根本上使得声乐艺术可以在群众的沃土之上茁壮的成长和发展
四、加强群众性声乐艺术的宣传普及
文化馆的一项基础的工作就是展开丰积极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可以说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与文化馆的支持与指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尤其在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群众文化发展上文化馆更应该首当其冲,多为社会为群众提供及时、有针对性的服务与指导。作为声乐艺术在群众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发展。就需要文化馆的从业人员要积极加大对群众声乐艺术的普及与宣传,要加强与群众声乐有关活动的支持,并对一些群众进行声乐知识的专门培养与学习。而要推动群众声乐的发展,不仅需要当地政府从资金与宣传上对于群众声乐文化予以支持,还需要相关的从业人员积极地发挥自身作用,要广泛深入到群众之中对群众声进行普及与宣传,让群众真正了解到学习与参与声乐的意义与重要性,如此才可以不断推动与促进声乐在群众活动中的健康发展。综上所述,声乐艺术在群众文化活动中要得到有效的发展,作为当地政府首先要对群众的文化活动提供资金与政策的支持,其次作为文化馆要发挥其引领群众文化的作用,积极推进声乐艺术在群众文化中宣传与培训,如此声乐艺术在可以在群众文化中不断发展与壮大。
参考文献:
[1]邢东平.谈声乐演唱在群众文化中的作用[J].戏剧之家(上半月),(4).
[2]刘哲日.群众声乐辅导浅议[J].戏剧之家(上半月).(8).
[3]王丛.论中华民族声乐发展的思想导向[J].黄河之声,2011(22)
[4]张晓莉.基层群众声乐的普及及其辅导[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1(12).
篇4: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声乐艺术普及发展论文
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声乐艺术普及发展论文
一、促进声乐艺术的普及和发展声乐艺术
(一)声乐艺术在群众文化活动的普及和开展
近年来,很多群众性的团队歌唱水平和艺术修养有了较大的提高,这主要也是得到了各地文化馆的专业性人才的指导。有了专业性人才的参与、指导教学、宣传,使得高雅的艺术形式和音乐艺术得到了广泛的普及。文化馆的从业人员应做好自身工作,广泛地进行有关活动开展的宣传和具体的活动情况普及。另外各地政府文化部要对声乐艺术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开展、普及教学提供资金支持、号召开展节假日大型歌唱比赛等。声乐艺术在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主要是着重宣传和普及群众性的声乐艺术,使声乐艺术能够在群众性的文化活动中得以良性的发展。
(二)积极培养群众性的声乐艺术人才
群众声乐艺术文化活动的开展需要专业的艺术人才,文化馆具有培养群众性声乐人才的职责。反观当前大多文化馆,其人才匮乏,开展的活动极少,更甚者是常常不开展相关活动,因而没有很好地担负起培养人才的职责。因此,对做好声乐艺术人才的培养工作,文化馆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充分地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以积极的热情进行人才的培养,进行群众文化的传承,从根本上改善群众文化活动的不良现状。首先是自身素质的提高,其不仅表现在音色、音质、音调上面,还体现在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方面,目前普遍存在的是教授人员拥有较好的唱功,而对声乐专业知识知之甚少的现象。这就需要文化馆的专业人员努力学习,提高自身声乐理论等各方面的知识。另外为了不出现停顿工作的状况,文化馆应增加声乐艺术人员的数量,加强对声乐艺术的宣传,应当积极地进行人才的培养,针对群众文化活动进行群众性艺术声乐人才的培养和训练,做好人才组织的本职工作。在宣传方面,举行声乐艺术活动是一种良好的形式,可以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场所定期进行露天表演,这样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来观看表演,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而且还可以促进相关人员表演水平的`提高,进一步促进声乐艺术的发展,为群众文化的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三)声乐艺术的普及反作用于群众文化活动
声乐艺术的快速和高效发展,离不开群众文化活动的土壤即广大的人民群众参与,将声乐艺术完全根植于当前的群众文化活动中,能够使声乐艺术得到更大的发展和更快的进步。文化馆的专业技术人员能够认识到目前的局面,积极地发挥自身的导向作用,将声乐艺术深深地扎根在群众文化活动当中,积极地发挥文化馆的自身功能,做到群众文化活动的有效促进和开展,使声乐艺术能够在群众文化活动这片沃土之上茁壮地成长和发展。
二、结语
总之,声乐艺术的普及,需要政府的号召、文化馆专业人才对群众中声乐爱好者的培养和辅导等。声乐艺术的普及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声乐艺术活动的发展需要大力宣传及推广,更需要群众、专业人员的积极参与。
篇5:群众文化活动管理创新论文参考
群众文化活动管理创新论文参考
一、群众文化活动简述
群众文化活动得以开展的基础是人民群众,可以说人民群众是构建群众文化的基础条件。与其他文化类型相比,群众文化活动具有独特的特征,即群众性。群众文化活动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文化活动的开展可以将人民群众与社会文化进行紧密连接,而且活动开展过程所受到的影响因素比较少,所以群众文化活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的传播,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也有极大帮助。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目的是为了增加人民群众对我国主流文化的了解,也是为了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从而确保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能够顺利实施。另外,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形式多种多样,如文化会演、诗歌朗诵等,这些不同形式的文化活动开展方式是为了从多角度展示群众文化活动的魅力。同时,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使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也能够更好地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
二、群众文化活动管理创新对策
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形式多种多样,根据所处地域传统文化的不同,群众文化活动也应以不同形式进行开展,这就需要对群众文化活动的管理方式进行创新,以便保证群众文化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同时,只有对群众文化活动的管理工作进行创新,群众文化活动所具备的价值才能真正得到发挥。
(一)创新群众文化活动管理机制
从实质上而言,群众文化活动是一种带有社会公益性质的文化活动。国家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兴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场所,可以使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环境得到更好地改善。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对群众文化活动的管理机制进行创新,对相应的国家政策进行落实,以便对社会环境进行改善,从而确保群众文化活动所具备的作用能够真正得到发挥。
(二)创新群众文化活动的思想内容
为了使群众文化活动的作用能够得到发挥,须要对群众文化活动的思想内容进行创新,以便确保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能够与社会环境的变化相统一。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在群众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依据不断发展的社会文化和精神文明内容,对群众文化活动的思想内容进行创新,使其具备一定的民族特色,不仅能够更好的调动人们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也能够推动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同时,在群众文化活动中融入些许流行元素,可以激发人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也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民群众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去。
(三)创新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形式
由于不同人所处的环境不同,对文化活动也有不同的要求,为了满足人们的不同要求,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形式也应多样化,但当前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形式都较为单一、传统,这就需要对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形式进行创新,以便确保多样化的组织形式能够满足不同环境下人们的不同精神需求。只有依据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对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形式进行创新,才能充分调动人们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并吸引更多人参与到文化活动中去,这不仅可以使群众文化活动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也能够推动社会文化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且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群众文化活动是带有社会公益性质的文化活动,这种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使人们所承受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得到缓解,也能够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这也充分体现了群众文化活动所具备的时代价值。同时,基于群众文化活动的性质,以及活动开展所造成的影响,政府应对群众文化活动的管理机制进行创新,以便确保群众文化活动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篇6:如何组织与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论文
如何组织与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论文
[摘要]群众文化是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而进行的各类文化活动。在我国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群众文化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丰富人民业余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素质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如何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进行了研究探索,希望为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的工作提供一些借鉴作用。
[关键词]群众文化活动;组织与开展
群众文化,是指人们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是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第一,群众文化概括了主体为群众,客体为活动;第二,群众文化内容广泛,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第三,群众文化包含了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工作、群众文化事业、群众文化队伍。群众文化活动作为人类文化发展中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反映了民众最真实的文化需求。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好地与时俱进,更好地推进群众工作,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要完善融合多方资源的文化活动组织格局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领域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紧随当前形势,在群众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上吸引群众眼球、融入时代要素、引领文化方向。一是积极开展广场文化活动。以县市区文化广场为平台,延伸到各乡镇(街道)、村(社区)、部门单位,不断完善配套设施,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各项活动,切实发挥文化广场示范带动作用,让老百姓唱起来、跳起来、乐起来。二是大力推动社区文化活动。加强社区文化活动场地建设,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广泛动员和引导社区居民踊跃参与;成立社区乐队、歌舞团队、戏剧班社、文化俱乐部、画室、棋社等群众文艺社团,鼓励群众自编自演、自娱自乐,让健康向上的生活格调充实群众生活。三是不断丰富农村文化活动。结合农闲期和重大节日组织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经常组织送书、送戏、送电影等文化下乡活动,举办各种紧贴农村生产生活实际的知识讲座,在解决具体问题的通知,逐步提高村民的艺术鉴赏能力,用先进文化自觉抵制腐朽、落后的文化。
二、要丰富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形式内容
群众文化创意应勇于创新、开拓进取,不能墨守成规走别人的老路,必须深入到街道、社区、居民小区地进行深入的演出和调研,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是增强作品创作的感染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底蕴的不断充实,人们的鉴赏力也不断提高,这就要求群众文化作品必须精心编排,精心创作;要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老百姓的生活小事进行提炼加工,以相声、小品、快板词、腰鼓、秧歌、戏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创作新的作品,使文艺演出更贴近老百姓的生活;要在作品中融入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正能量宣传,用润物无声的艺术去转变群众思想观念,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二是突出区域特色的主导作用。身居少数民族地区,尤其要加强对民间艺术团体、民族乡镇(街道)的演出团队发展引导和扶持,广泛开展传统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活动,挖掘、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文化,大力扶持如民间锣鼓、洞萧、舞蹈等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传统艺术,积极开展“民俗文化长廊”、民间艺术展、文艺演出、电影放映、书画展览、全民阅读等活动,大范围营造歌、舞、琴、书争相斗艳的文化氛围,使之成为群众文化活动中的重要亮点。三是扩展文化活动的覆盖范围。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加强与社会团体协调合作,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开展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乡镇文化、家庭文化活动。针对老年人、少年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积极组织老年人文化活动、少年儿童课余兴趣爱好活动,增设残疾人活动设施,增进残疾人与社会的交流与沟通。
三、要发挥各级职能部门的文化活动引领作用
当前的群众文化活动发展迅速,但由于自发性、随意性、零散性、粗狂性等因素制约,决定着群众文化发展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各级职能部门逐步引导和规范。一是发挥好组织协调功能。从宏观上加以规划和设计,经常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社区协助开展文化活动,定期组织召开文艺骨干座谈会,评选表彰优秀群众文化骨干,鼓励文艺骨干、广大居民参与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活动,使文化建设在健康有序的状态下运行和发展。二是发挥好辅导培训功能。充分发挥文化馆专业职能作用,对基层站、点进行分级分类培训,定期举办专题讲座、组织专题辅导,使文化骨干培训辅导工作形成常态化、体系化;要加强对业余文化爱好者发动、引导和培养,使他们积极投身到群众文化活动中去,发挥群众自主性、创造性和能动性;要把为农村培训文化业务骨干作为工作重点,鼓励和扶持农民自发组建文化社团和演出团队,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搞好文化队伍建设和业务交流。三是发挥好示范引领功能。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主阵地,不仅要辅导协调各社区开展经常性的小型分散的文化活动,还要从示范、提高的角度,通过组织各种群众文艺比赛活动推动文化建设,吸引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激发群众业余文艺创作热情,使文化工作深入到广大群众的业余生活之中。
篇7:群众文化活动策划及组织的论文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文化建设的进程也不断加快,人们在文化和娱乐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型文化活动的举办有效的推动了我国的文化建设,对于文化建设质量的提升意义重大,并且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升了居民的文化素质。为了使大型文化活动能够顺利举办,需要做好活动相关的组织和策划工作,发挥文化活动的价值。
一、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所面临现状
(一)群众文化从业人员现状
群众文化近年来发展迅速,对于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意义重大。但是缺乏青年群众文化工作者的问题越发严重。一方面具有丰富专业技能和经验的干部已经退休了,另一方面具备较高学历的群众文化工作者缺乏经验和专业技能,不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需要。
(二)基础设施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重视精神文明方面的建设,但部分干部思想上认为经济发展才应是第一位的,文化建设只是次要的,对于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视程度不足,没有认清文化建设在社会和谐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
(一)确定活动的目标和主题
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需要具备较强的文化感染力,使广大群众对文化活动的举办充分的认同,树立广大群众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还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同时,大型群众文化活动需要进行有效的宣传,借助各种现代化的媒体,全方位的展现高尚的文化价值,实现举办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目的。例如: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感动中国》节目为群众展现了很多感动的人和事,将这些人的先进事迹和崇高思想加以宣传,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让人在参与的同时内心产生共鸣。这种以故事为主的大型活动向人们展示的内容,有利于广大群众的接受,使群众在良好的思想道德熏陶下,自觉的提升社会的正义感和奉献精神。因此,在大型群众策划时,应首先确定好节目的内容和主题,并预测节目能够发挥的作用。新时期对于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应具有良好的时代特点,并关注人们的日常生活,展现社会责任感,使文化活动的内涵充分展现。总而言之,活动的策划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文化和较强的观察能力。
(二)大型文化活动的创新
目前我国组织的大型文化活动,存在内容过于单一的问题,设计的场景和内容大同小异,使广大人民群众产生一定的审美疲劳,无法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这就要求文化活动的策划人员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并且重视节目的创新,利用自身的丰富策划经验,发挥智慧来努力创新,激发广大群众的对文化活动的参与热情。首先,大型的群众文化活动可以用不同角度来展示主题,例如: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可以展示丰富的历史资料,老兵讲述亲身经历,鲜明的活动主题、个性展示方式可以使群众提高关注度,使其从活动中感受到抗日战争年代所经历的时期,感受先辈的无私奉献精神,进而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其次,大型群众文化的.内涵需要通过创新的规划和题材进行演示。可以通过创新性的策划来提升大型群众共文化活动的魅力。
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
(一)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
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涉及到诸多内容,需要很多人的共同努力,并且应具备经验丰富的组织机构进行策划和组织。在组织结构中,可以分成若干工作组进行分工合作,并要重视人员的培训,使活动组织人员能够准确了解工作的内容,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提升活动的组织效率。
(二)工作质量的保证
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相关工作应该合理的分配各各个部门中,并且管理人员应做好活动的组织工作,采取的有效的措施来保证工作质量,完成好规定的工作内容。由于大型群众活动的规模较大,因此各个工作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每个小项目环节工作都需有专门的负责人,从而在做好部分环节工作的基础上完善整体文化活动的组织形式。对于大型群众文化活动需要将各个细节工作做好,否则都会影响整个活动的质量。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中应明确自身的职责、工作内容和任务,使活动的组织工作顺利开展,给群众留下良好的印象。对于大型群众文化活动中可能存在一些紧急情况,需要组织机构做好应急预案的编写,保障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安全性。在活动开始前组织机构还应进行计划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工作。策划单位还应联系有关部门进行活动的审批许可申请,才能保证活动顺利举办。各活动部门还应团结协作,部门间紧密的沟通,保障活动的安全稳定进行。
四、结语
总之,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是满足居民日益提升的文化需求和娱乐需求,同时对我国居民文化素质的提升意义重大。因此,大型文化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工作十分重要,各部门和单位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活动能够顺利举办,并在活动的策划上增加创新,使我国大型文化活动的综合水平得到提升,促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朱萍.群众文化活动应贴近群众[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02).
[2]戴冬屏.浅谈群众文化活动的现状及发展[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08).
[3]侯怀军.浅谈对如何搞好群众文化活动的认识[J].中国商界(上半月),(08).
[4]单丽.谈如何组织与开展群众文化活动[J].戏剧之家(上半月),(12).
篇8:硅藻土及其发展现状论文
硅藻土及其发展现状论文
摘要:概述了硅藻土的组成及其分布,介绍了硅藻土的理化特性,利用扫描电镜表征了硅藻土的表面形貌,并对目前硅藻土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硅藻土;理化特性;发展现状
1.硅藻土概述
1.1硅藻土的组成
硅藻土是古代单细胞水生植物硅藻的遗骸沉积所形成,这种硅藻的独特性能在于能吸收水中的游离硅形成其骨骼,等其生命结束后沉积,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形成硅藻土矿床。硅藻是最早在地球上出现的原生生物之一,生存在海水或湖水中。正是这种硅藻,通过光合作用向地球提供氧,促进了人类和动植物的诞生。硅藻土属非金属黏土矿物,其主要化学成分为非晶体二氧化硅,伴有少量蒙脱石,高岭石等黏土杂质和有机质。硅藻土主要以SiO2·nH2O的形式存在,同时含有少量的Al2O3,Fe2O3,CaO,MgO,K2O,Na2O,P2O5和有机质。不同矿源的硅藻土成分不同。单体硅藻无色透明,硅藻土的颜色取决于粘土矿物及有机质等,有白色、灰白色、灰色和浅灰褐色等。本文选用临江八道沟硅藻土矿的硅藻土测试其组成,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二氧化硅含量75%。
1.2硅藻土的分布
硅藻土在世界上分布广泛。据统计,全球约122个国家或地区存在硅藻土资源。美国是世界上硅藻土储量最多的国家,占53.37%;其次为中国,占43.77%。美国也是世界上第一生产国和消费国,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5N40%;中国位居第二,占世界总产量的20%左右。我国硅藻土主要集中在华东及东北地区,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吉林、浙江、云南、山东、四川等省。分布虽广,但优质土资源主要集中在吉林长白地区,其他矿床大多数为三四级土,由于杂质含量高,不能直接深加工利用。据统计,吉林省硅藻土资源储量为2.66亿吨,占全国的56.7%;白山市资源储量为2.52亿吨,占全国的53.61%。全球硅藻土资源分布虽然广泛,但是可供直接开发的、经济价值较高的矿床有限。白山市硅藻土以储量大,品质好而闻名,其质量仅次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硅藻土矿,是不经选矿就可直接加工生产助滤剂的矿床,属于世界少有的'优质硅藻土矿床。
1.3硅藻土的理化特性
硅藻土中的硅藻有许多不同的形状,如圆盘状、筒状、羽状等,在显微镜下观察,硅藻土呈现形态迥异的各种藻体形状,单个藻体大小从几微米到几十微米不等,藻体内外表面分布着众多微纳米级微孔,这是硅藻土区别于其他非金属黏土矿物的基本物理特性。
以临江八道沟硅藻土矿的硅藻土为研究对象,利用日立TM3030台式扫描电镜研究表征了硅藻土的微观形貌,样品制作时直接粘到导电胶上,无需喷金直接观察。加速电压为15kV,放大倍率分别是2K和5K倍,扫描电镜照片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该硅藻土为圆盘状结构,表面存在大量的亚微米级孔隙结构。
硅藻土的松散密度为0.3-0.5g/cm3,莫氏硬度为1-1.5(硅藻骨骼微粒为4.5-5mm),孔隙率达80-90%,能吸收其本身重量1.5-4倍的水。硅藻土是热、电、声的不良导体,熔点1650-1750℃,化学稳定性高,除溶于氢氟酸以外,不溶于任何强酸,但能溶于强碱溶液中。硅藻土具有低密度、多孔性、高强度、高耐磨性、绝缘性、绝热性、吸音性、吸附性好、无毒无味、耐酸、耐热、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可广泛用作保温砖、保温砂浆、功能性填料、研磨材料、吸附剂、脱色剂、污水处理剂、助滤剂、催化剂载体等。
2.硅藻土的发展现状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生产国和消费国,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5-40%;中国位居第二,占世界总产量的20%左右。20世纪初,美国首先获得将硅藻土用作啤酒助滤剂的发明专利。50年代,美国的硅藻土相关产品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和生活的多个领域,如过滤材料、保温材料、填料和催化剂载体等领域,产品总量达100万吨。以美国、法国、德国、丹麦、日本和俄罗斯等为主的工业发达国家,助滤剂产品一直占主导地位,其次是填料、吸附剂、绝缘材料等。
我国于上世纪50年代仅有小规模的硅藻土开采和利用,并开始生产硅藻土催化剂载体,60年代的开始生产硅藻土助滤剂。目前,关于硅藻土催化剂载体和助滤剂的研究报道较多。
近年来,随着人类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对室内装修材料多功能性、建筑保温材料防火性能要求不断提高,硅藻土在建筑材料领域的应用研究引起高度重视。各个硅藻土企业积极开展硅藻土建筑材料新产品的研发,拓展硅藻土应用领域。作为硅藻土矿产资源丰富的吉林省白山地区,立足特色资源,加强硅藻土资源整合,加速硅藻土产业园区建设,形成了以“临江市硅藻土工业集中区”和“长白县八道沟硅藻土特色工业园区”为主的产业基地。其中,临江生产的硅藻土助滤剂产品占国内市场的80%。白山市先后与15所科研院校建立了硅藻土科技研发合作伙伴关系,合作研究的重点问题是硅藻土的选矿提纯、超细技术、表面改性技术,硅藻土复合材料、污水处理和净水设备、新型环保功能材料的开发。
目前,国内从事硅藻土产品研发与生产的企业很多,如临江市圣迈硅藻土功能材料有限公司、临江市亨泰助滤剂有限公司、临江赛力特硅藻土有限公司、嵊州市华力硅藻土有限公司、临江市长白山助滤剂有限公司、吉林省临江天元催化剂有限公司等。硅藻土产品种类在不断增加,如硅藻土助滤剂、催化剂载体、硅藻土功能填料等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工业、建筑材料等领域。
但目前在硅藻土资源开发利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硅藻土资源浪费严重,除一级品外,低品位硅藻土占总量的70%,其提纯加工技术水平有限,多数低品位硅藻土被遗弃在矿层中;另外,我国硅藻土产品种类较少,目前许多企业的新产品技术不成熟。因此,进一步研究开发硅藻土新产品,尤其是利用低品位的二三级硅藻土,成为硅藻土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
篇9:群众文化建设发展建议论文
群众文化建设发展建议论文
【摘要】群众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保障。文化发展成为群众安定团结、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石,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来源。本文主要探讨新时期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现状、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群众文化;发展现状;建议
群众文化建设,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保障,是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的重要举措。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有效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发展,培养了人民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对人民群众自身和社会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群众文化建设是中国文化领域发展最根本的基层文化建设,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民族文化素养的体现。群众文化作为富有特色的新兴多态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发展有一定的推进作用。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是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基础,是维护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提升群众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
一、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现状
新时期以来,在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同时,群众文化建设的城乡差异化也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文化生活得到显著提高。但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需要的不断增长不能完全相适应。文化式微,则经济不兴,扼制社会发展的命脉。文化建设现状如下:群众文化建设缺乏完善的政策法规来对工作实施进行保障,群众文化基础建设缺乏足够的投入,文化资源整合系统不够健全,群众文化建设缺乏人才培养观念等;对文化的战略地位、功能作用等方面认识不足,文化发展建设与经济快速发展的整体水平不适应;文化经费投入不够,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农村或社区的设施设备及图书刊物等陈旧更新不及时;文化事业单位队伍结构有待调整,缺乏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文化岗位对优秀人才吸引力不高;文化产品品类不全,现阶段群众对图书类的需求明显高于以前,特别是农民群众对农业的科学技术、关于农村的法律法规、文学书籍及文化娱乐方面的知识。
二、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文化产业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充分挖掘当地群众文化资源,倡导民间文化的产业化发展,给予配套的文化需求建设与文化相关的扶持政策。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工作:可以挖掘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比如手工艺制品、民间风俗画等产品;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正确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使文化市场机构和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扶持当地群众创造出更多的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品牌;逐步落实政府对文化建设的投入,把文体经费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列入政府的财政预算和公共建设的投资规划当中;采取有效措施建好、管好、用好区县乡的文化活动室,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等相关工程;积极争取体育馆、流动舞台演出车、影剧院和乡村文化站等项目建设、为群众文化工作者和百姓开展文化活动提供良好平台、整合资源,建立和完善农村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统筹资源,综合利用,把县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建成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普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的一体化综合文化网络体系、实施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2131”、广播电视“村村通”、农牧民体育健身、民间艺术发掘利用和农家书屋六大工程、继续开展和探索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扶贫活动。
进一步结合基层实际情况,改进和完善农村文化建设的工作思路,组织建设富有民间特色的文体活动队伍,如秧歌队、篮球队、腰鼓队等等群众易于接受的活动。不定期举办活动赛事,营造出农村生机勃勃、团结友爱的文化氛围。建立体育健身相关队伍、广泛征集群众意见、组织开展各类群体性健身活动;加大对文化人才的培养力度,完善人才管理机制,人才是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选出一批优秀的文化人才进行学习深造,为以后不断更新的群众文化需求做好准备;提高文化生产力,根据民间文化,创作出符合民间风俗特点和群众喜好的文化作品,组织群众编写书籍记录文化发展、组织群众拍摄记录优良文化传统的文艺作品,组织群众创作富有民族特色的民间歌曲等等,并把作品搬到银幕中,以符合地方宣传标准的方式的进行演出等传播到更多群众当中去。只有明确群众文化的发展路线,深入了解群众对文化的诉求,加强群众文化工作者的各方面培养,提高文化事业单位队伍建设,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俗,采取有效发展机制,才能使得群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群众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是暂时的,没有问题就不能进步,只要政府部门明确了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增加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建设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就一定能使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在加快和谐社会发展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薛巍.关于群众文化建设的分析[J].经营管理者,(24).
篇10:广场体育文化活动现状调查研究论文
广场体育文化活动现状调查研究论文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访谈法对市区广场体育文化活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参与广场文化活动女性比男性略多,体育文化活动通常在中午和晚上进行,散步、跳舞和太极受到中老年人的青睐,轮滑、自行车、滑板和街舞为年轻一代所喜爱。
关键词:体育文化;广场体育文化;体育锻炼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首先进行大量的文献资料检索,拟定论文题目,并制作调查问卷,随后在湛江市霞山区人民广场和步行街、茂名市人民广场和文化广场等几个参加体育锻炼人群集中的地方开展调查,随机选取400名参加体育锻炼的市民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400份,其中有效问卷393份,有效率为98.25%,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活动现状
通过表1可以看出,在393名被调查者中有312人通过电视节目、书籍和网络等途径了解体育文化,占79.3%。从未听过的只有81人,占20.7%,两者比例相差58.6%,可知大家都比较关心自己的健康状况。通过口头询问的方式对是否支持开展体育文化活动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百分之百的被访者都支持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说明大家对自己的健康都比较重视1.运动人群的年龄和性别构成的调查与分析通过表2可以看出,在采访的参加体育运动的人群中女性多于男性,女性为211人,男性为182人,占被调查者的53.7%和46.3%。从数据可以看出,湛江、茂名的市区居民“经常锻炼”年龄结构的总体特征与我国“经常锻炼”年龄结构的总体特征基本保持一致,都是典型的“马鞍形”分布,呈现出两端高、中间低的特征。主要呈现出:在16岁以下和16—30岁年龄段,“经常锻炼”的人数呈现出随年龄增大比例逐步下降的趋势,16—30岁年龄组比例仅为5.1%,是整个16岁以上“经常锻炼”的谷底;而从30岁以上年龄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在不断增加,“经常锻炼“的比例也在上升,60岁以上年龄组占33.6%。2.参加体育文化活动人群选择锻炼的季节分析通过表3可以看出,参加体育文化活动的人群在每个季节都会有不同,分别为春季63.6%、夏季81.4%、秋季71.2%、冬季38.2%。由于粤西地区四季温差相对北方地区不大,每个季节都适宜进行户外运动,除春季为雨水季节影响较大外,冬季比例相对其他三个季节仍旧少了一些,温度较低,容易感冒,许多人不愿意出来运动。3.参加体育文化活动人群的时间选择分析通过表4可从大体上看出进行体育文化活动时间段的选择,大多数人选择了晚上和清晨,分别为71.2%和46.8%;而选择上午的人数为21人,占5.3%;中午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较少,为0,占0%,形成这样的原因是由于粤西地区中午阳光比较强烈,高温不适宜进行体育锻炼,容易发生中暑等不良情况。上午和下午参与体育活动的人也较少,这段时间是上班、上课的高峰期,选择清晨进行体育锻炼的是坚持很久的已经养成习惯的人和一些老年人,晚上则是上班族锻炼的最佳时间和老年人茶余饭后的消遣运动时间。4.参与体育文化活动人群的次数和时间调查分析从表5和表6可以看出,从男女活动的频度来看,每周参加体育活动3次以上的男性占23.6%,女性占40.1%,说明女性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要大大高于男性。在男性人群中,每周1—2次的人数最多,男性每周锻炼1—2次的比例远远高于女性,说明男性的发展潜力要比女性大。同时也说明,在参加体育锻炼中,女性在活动的稳定性方面更好,而男性随意性更强。从表7可以看出每次参与体育文化活动的运动人群大都在30—60分钟,占45%,30分钟以下占33.1%,最少的是60分钟以上,占21.9%,由此看出参加体育文化活动的积极度不够,大多是饭后出来散步但没有达到健身效果,所以发展潜力还很大。
(二)影响因素分析
1.参与体育文化活动人群的形式调查分析通过表8可以看出,运动人群参与体育文化活动主要是在广场散步(跑步),这样的运动形式简单、随意性高、覆盖面广;另外,跳舞和太极的体育文化活动形式也受到中老年人的青睐,这样的活动形式不仅可以扩大交际、打发时间、更能达到健身的效果,分别占46.5%和33.8%;选择羽毛球的人数也不少,占27%,室外羽毛球虽然受到天气的影响,但没有减低人们对它的喜爱,不仅中老年人喜欢,小孩妇女也很爱;而轮滑、自行车、滑板、街舞这类新生的体育文化活动形式的运动人群最少,但这些运动能代表年轻一代的活力,通过这样的活动形式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和形象,丰富他们的生活,增加社区的活力。2.影响运动人群到广场进行体育锻炼的因素分析通过表9可以看出,影响运动人群到广场进行体育锻炼主要受到天气因素和懒惰因素影响,占76.8%和72.8%。因为天气因素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客观因素,而懒惰则是主观因素,受人的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因素影响。值得关注的是组织和技术指导、体育设施少两个因素,占51.4%和43.8%。在广场体育文化活动中缺少专业从业人员,大多数是民间组织,规模不大,组织性差,人员参与热情度不高。体育设施也是吸引运动人群进行体育文化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单调的运动引发不起运动人群的吸引力,当然时间因素和其他因素也是影响广场体育文化活动的因素之一[6—7]。3.广场体育设施能否满足运动人群参与体育文化活动需要的调查从表10可以看出,广场体育设施只能一般满足运动人群参与体育文化活动的需要,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满足,在这种情况下会减少广场对运动人群进行体育文化活动的吸引,直接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摘 要:导致运动人群不参与到体育文化活动中,使其身体素质下降,不能丰富他们的生活,从而不能增加社区的活力。 三、市区广场文化的发展对策 (1)增强科学理性,创造科学、健康、文明的余暇文化氛围,通过不同类型的体育文
关键词:体育文化论文
导致运动人群不参与到体育文化活动中,使其身体素质下降,不能丰富他们的生活,从而不能增加社区的活力。
三、市区广场文化的发展对策
(1)增强科学理性,创造科学、健康、文明的余暇文化氛围,通过不同类型的体育文化活动形式,让已经参与到体育文化活动的人群带动家庭成员一块进行体育文化活动,社区还应组织多种体育文化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健身意识,吸引更多社区居民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2)加强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包括对体育文化活动的多种功能阐述,使更多人更深入地了解体育文化活动带给他们的作用,从而认同并参与到体育文化活动中来。(3)政府应加大对社区体育设施的投入,规范社区广场体育活动设施的使用,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加强广场体育文化活动设施的管理法规、制度,使广场体育设施的规定、建设和管理制度化,充分利用广场的有效体育文化资源,加强对体育设施的管理,将其并入到广场体育文化中,使广场体育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吸引社区居民加入到体育锻炼中[8]。(4)优化组织广场体育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使广场体育文化活动的参与者学习到新内容,改变广场体育文化活动的单一化和片面化[9]。
四、结论
(1)通过本次调查,湛江、茂名市区参加体育文化活动的“经常锻炼”人群在年龄结构上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特征,呈现典型的“马鞍形”分布。性别比例差异女性多于男性,在调查中的跳舞类别中女性占大多数,在湛江、茂名市区参与广场体育文化活动的运动人群呈现老年化趋势。而工作繁忙、健身意识薄弱、组织和技术指导低及体育设施少等已成为阻碍青年人参与广场体育文化活动的重要因素。(2)湛江、茂名市区“经常锻炼”运动人群参与广场体育文化活动的形式多样化,以散步(跑步)、跳舞、太极、羽毛球为主,运动人群参与广场体育文化活动的形式小型化、经常化,主要以与亲朋好友一起活动的形式为主,并且接受体育锻炼指导的人数较少,有一定数量的人处于无人指导、自己锻炼的状况。(3)湛江、茂名市区运动人群参与广场体育文化活动锻炼的目的是增加体力活动、防病治病、消遣娱乐、提高自身形象、丰富生活、增加社区活力。参与广场体育文化活动的目的由单一的锻炼身体向体育功能的多元化转变,天气、时间、组织和技术指导、懒惰、体育设施少等成为运动人群参与体育文化活动的主要障碍因素。
参考文献:
[1]黄汉升.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童昭岗,孙麒麟,周宁.人文体育———体育演绎的文化[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
[3]樊炳有.社区体育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4]陈奇,邓树勋,曾红辉,等.广州市民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17(5).
[5]赵斌,赵焕彬.河北省成年人体育锻炼现状调查报告[J].中国体育科技,,(6).
[6]冯梦雅,林晓华,冯启义.湖北省城市社区体育发展调查报告[J].湖北体育科技,2002,21(3).
[7]刘欣.改变我国体育人口马鞍形分布的对策[J].体育科研,2003,24(4).
[8]牛兴华.我国大中城市不同产业体育人口结构态势[J].福建体育科技,,2(1).
[9]梁柱平.我国体育人口发展及其活动特点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0,(36).
篇11:基层文化馆如何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论文
基层文化馆如何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论文
摘要:在老百姓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也逐年增加。为了进一步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各基层文化馆就必须要有计划的开展好群众文化活动。所以,各基层文化馆应该从群众文化活动的现状出发,结合其他地区优秀经验,在满足当地居民精神文化追求的同时,带动整个群众文化事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新形势;基层文化馆;群众文化活动;开展
群众文化活动作为基层群众丰富自身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媒介,在人们满足物质文化需求的同时,对于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视也进一步提升。所以,各基层文化馆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端正工作态度,对当前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模式等进行适当调整以及改善。与此同时,还要对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性有一个正确认识,从而在充分发挥群众文化基本功能的前提下,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更好更便捷的文化服务。
一、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进展较为顺利,各级政府以及文化馆也对此十分重视。但是在实际中,仍然有些地方政府以及基层文化馆没有对群众文化活动加以重视,不仅在硬件设施上投入严重不足,甚至于有些极个别地区都没有专门负责群众文化活动的部门或者工作人员。这就导致很多地区,尤其是农村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困难重重,就算勉强进行也收效甚微,使得基本群众无法感受到群众文化活动的影响。与此同时,很多基层文化馆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时,存在内容单一且档次较低等现象,基层群众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上述种种现象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文化事业建设的进程,有时还可能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需要相关文化馆及时予以解决。
二、新形势下基层文化馆开展好群众文化活动的有效策略
基层文化馆作为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我国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培养和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各基层文化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提高其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效率以及质量。
(一)加大对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投入力度。现如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他们对文化的需求更趋向多元化。而基层文化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其宗旨就是要对群众进行文化以及艺术的熏陶。在这一过程中,离不开完善的文化服务设施的支持。人们对精神文化的渴求处于不断升级过程中,而基层文化馆想要确保其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始终对于人民大众有极大的吸引力,就必须要结合自身职能以及群众的文化需求,来增强文化馆服务项目的益智性以及新颖性,使群众愿意并主动参与到基层文化馆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中来,以此来充分发挥基层文化馆的积极作用。除此之外,各基层文化馆还应该根据自身承受能力,加大对馆内美术书法展厅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等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投入力度,在不断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二)加强文化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在群众文化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人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的专业水平以及职业素养将直接决定基层文化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成败。目前,随着政府管理工作中“服务型”理念的逐渐形成,促使着基层文化馆工作人员也应该改变原有的思想观念,以服务的角度去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用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与此同时,文化馆的工作人员还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手段以及途径,来有目的的提高自身的专业服务水平以及职业素养,充分发挥自身潜在能力,来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文化服务。另外,各基层文化馆还应该结合工作人员的实际需求,不断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使其能保持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去开展工作。
(三)提升基层文化馆的服务水平。文化馆作为国家公益性部门,在群众文化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层文化馆想要建设成为既能提供优质文化服务又能具备较强业务能力以及良好思想道德基础的一流文化馆,就必须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服务态度以及服务水平。除此之外,在新形势下,基层文化馆的管理模式也要与时俱进,结合其他文化馆的经验,改进和完善自身的管理模式,对管理中的任何细节都应加强重视,做到面面俱到,尽可能的满足各文化阶级、各年龄段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在提高基层文化馆服务水平的同时,让群众真正意义上的感受到基层文化馆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教化作用。
(四)强调地区特色。各基层文化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应该围绕着当地文化特色或者民俗习惯等进行。与此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坚持尊重传统文化、对内保持文化独特性、对外兼收并蓄开拓发展的文化价值理念。开展具有地区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一方面能提高本地区群众对于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这些地区特有的文化项目对外地游客也有着较大的吸引力,这对于带动以及繁荣该地文化市场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比如,各基层文化馆可以结合本地地形地貌、文化名人或者自然景观等,举办一些特有的群众文化活动,让人们在参与过程中,不仅了解了本地区的文化特色,同时还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
(五)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形式。群众文化的门类繁多,基层文化馆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在实际中,基层文化馆可以通过开展大众文化交流活动,不拘规模大小、形式,不断吸收新的门类服务群众文化需求。与此同时,各基层文化馆应该长期与一些文化组织或者文化活动骨干保持交流合作,鼓励他们以文化馆为载体,开展各项文化艺术知识以及技能的竞赛。举例来说,可以开展书画联谊展览,将文化馆周边有影响力的书画爱好者的优秀作品集中起来,通过展览的形式展现给世人,以供社会爱好者参观。在这一过程中,该地区的知名度就会大大提升,促使更多的人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来,进而使基层文化馆的群众文化活动形式更加丰富。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各基层文化馆想要做好群众文化活动,就必须要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以及文化工作队伍的建设投入力度,强调地区特色,通过各种途径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形式,从而在调动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积极性的前提下,带动整个文化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学富.在新形势下基层文化馆如何开展好群众文化活动[J].科技视界,,(23).
[2]谢国权.在新形势下基层文化馆如何开展好群众文化活动[J].青年时代,,(09).
[3]孟艳子.新形势下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策略研究[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6,(05).
[4]陈健.新形势下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突出问题及完善对策探讨[J].神州(下旬刊),,(03).
篇12:群众文化活动的管理创新研究论文
1群众文化与群众文化活动的必然联系
群众文化活动可以说是发展群众文化的重要力量,群众文化的建设能够让其他文化形态共同协调发展,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其实质上是一个群众文化工作、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事业与群众文化队伍的总称,表现为自我开发、自我娱乐与自我参与。在人社会化的过程中,“群”是最为主要的特点。社会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诞生的,群众文化活动在筹备与发展的过程中,一直都是依赖着人民、依赖着群众的相互作用,除此之外,在整个历史与物质文化的进程中,生成与发展人类的观念形态文化是必经过程,就是因为这些文化与文化、文化与社会、文化与工作等所构成的活动就被称之为群众文化活动,其有着明显的社会互动特点。
2现阶段我国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
2.1有利于开展社会管理的基础工作。
在一定程度上群众文化与社会基层管理工作是有共同点的,主体都是广大人民群众,原则都是以人为本。一般而言,如果群众的管理范围加大,不便于开展社会管理工作。在开展社会基层工作的时候,管理人员要学会灵活将积极的工作方式运用到管理工作中,将社会管理基层工作做好做全。与此同时,要积极调动人民群众的热情,让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群众活动,提高其积极性与活动的创新性,全面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2.2能够有效提升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经济市场表现出强灵活性与高频率的人员流动性,这样无疑会增加管理难度。群众文化活动实质上就是人民群众喜欢并且愿意自觉参与的`活动,因为群众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能够释放在工作上、生活上、学习上所累积的压力,让他们的身心得到舒缓,并且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还能接触到社会各个不同阶层的成员,让大家无所障碍地畅所欲言。在现在这个社会,人们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人民群众能够借此机会来释放压力,平衡身心,那么自然在往后的工作、学习中就会全身投入,高效地完成本职工作,让自己的特长运用于适当的场合,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和谐,自然而然地经济也会得到稳定的发展。
2.3有利于历史文化的传承。
地域文化是群众文化最为显著的特点。一个地区的精神特征、风俗习惯等都可以通过群众文化所表现出来,所以说群众文化活动能够有利于历史文化的传承,能够更好地传递与引领精神文明。当地地域风貌深深影响着群众文化的开展形式,因此,人民群众在参与文化活动的时候,能够感受到当地文化的熏陶,全面展现当地的风土人情。
篇13:群众文化活动的管理创新研究论文
3.1创新群众文化活动内容。
要想确保有效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活动内容是关键。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群众非常多,因此所选择的活动内容一定要与目前社会发展的形式相结合,及时调整文化活动的内容,让其符合群众的需要之余,还能进行文化的传播。在群众文化活动的不断发展中,群众文化可能会与世界接轨,所以要更为重视对活动内容的创新,与时俱进,让我国的优秀文化得以广泛传播。
3.2大力创新群众文化活动的表现形式。
现阶段,人们的经济条件与生活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升,人们的注意力不仅仅停留在“衣食住行”上,更多的会考虑到业余生活,那么群众文化活动就是其中一个不错的选择,其除了能够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之外,还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由于人们所生活的具体环境、工作环境等都不一样,对于文化活动的需求自然也会有所不一,因此,多样化是群众文化的必然要求。不过,传统文化活动的表现形式都局限于人们所熟悉的集中模式,完全适应不了人民群众的需求,鉴于此,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创新文化活动的形式,积极组织开展新颖、富有个性、创新形式的能够引起人民群众注意并大力支持和参与的群众文化活动,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与适应社会的发展。
3.3创新文化活动的组织形式。
我国群众文化活动一般分成两种:第一,无形活动;第二,有形活动。无形活动指的是思想方面的活动;有形活动指的是开展具体的、有设备支持的组织活动,两者紧密联系,相互作用,不可分割;无形活动通过有形活动来展现,融入在有形活动中,有形活动又以无形的方式影响着每个人甚至整个国家。组织开展创新形式的有形活动是现阶段搞好群众文化活动的一个途径,这就要求相关部门不仅要创新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形式,还要重视维护文化活动的设备。因此,政府要发挥其职能作用,在建设城乡大文化的同时要把我们的具体的文化事业灵活融入其中,只有充分将两者有效结合,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
3.4创新管理机制。
群众文化活动的全面发展是建立在健全的管理体制之上的。现今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相对分散,加上群众文化活动的管理理念比较落后,大大的限制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群众文化作用的有效发挥依靠管理理念的创新,同时,要吸纳国外一些国家先进的文化管理理念,并结合我国文化发展的特点将其融入到文化管理工作中。只有正确地认识和分析出当前群众文化活动管理中的缺陷,才能制定出创新、合理、有效、完善的管理体制,这样,群众文化活动就有章可循,群众文化活动的进一步发展才有重要保障,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群众文化活动。
4.结束语
到目前为止,在群众文化事业当中,群众文化仍然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群众文化活动是具有一定的时代价值,并且会随着时间的迁移变成广泛的社会文化活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大力开展群众文化为群众的生活重新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但是如何实现创新管理文化活动的形式仍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只有有效地进行创新管理,让我们的文化活动更符合人民群众的需求,这样才能发挥总体优势,让群众文化活动得以健康发展。
篇14:群众文化活动时代价值及管理研究论文
作为群众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群众文化活动既反映当下人民生活的真实现状,同时又展示出社会的生机与活力。群众文化大致可分为两个重要的部分,即民间文化与大众文化,前者是历史的产物,而后者则是现代生活的结晶。众所周知,群众文化活动离不开人们的日常生活,参与对象的广泛性和文化内容的多样性是其活动的鲜明特征。由此可见,组织并开展丰富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不仅能体现时下人们的精神面貌,而且也彰显出时代的风采。
一、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定义
所谓群众文化活动,就是指由当地人民群众自行组织、开展、策划的文化活动,其具体形式不受限制,其具体文化内容也是大众化的,贴近人民生活实际的。相比较其他形式的文化活动,群众文化活动的最大亮点在于其较强的群众性。实际上,群众文化活动范围广泛,文化传播渠道也不断地被拓宽,不受诸多因素的制约与限制。实践证明,建设群众文化不仅能有效地协助其他形态文化的发展,而且也有利于建立健全公共文化体系。除此之外,群众文化将社会文化与大众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能帮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时又能营造科学合理的文化氛围。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群众文化的建设为全面构建公共文化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开展丰富的群众文化实践活动既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又能提升人们的文化内涵与素养。
二、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性特征
1、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市场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大大提升,社会流动性也随着增强,这也就无形之中加大了社会管理工作。然而,群众文化活动本身就具备自发性,人们可结合自身的实际爱好自由参与活动,因而群众文化活动具备较强的灵活性。人们通过参与群众文化活动,释放其工作、生活压力,提升沟通交流能力,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绝大部分的成员在参与群众文化活动之后,能够积极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内容,保持对其工作的热度和激情,继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2、对开展社会管理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社会管理主要是面向人民群众所开展的各项工作,在这一点上,与群众文化活动之间具有共同点,并且这两者在开展过程中都是将人放在主体地位。如今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们生活的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要开展管理工作,也变得更加的困难。为了进一步推动社会管理工作的发展,就需要不断进行创新,管理人员可以向群众文化活动学习,借鉴其成功的经验,改正以往管理方式中的不足,运用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来管理人民群众。与此同时,政府应该积极发挥领导作用,增加社会的服务功能,激发人们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去的兴趣,这样不仅可以促进社会管理工作进一步发展,还能够推动群众文化的传播,发挥群众的创造性思维,既能让群众实现个人的价值,还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3、有助于传承社会文明
积极参与群众文化活动,对群众来说具有积极的意义,丰富多样的活动可以使群众的生活更加精彩,接触到更多的人和事,视野也会更加宽阔。从更高层次来说,开展以群众文化为主的活动还可以继承和发扬我国的社会文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每个地区的群众文化都是不同的,它蕴含了当地的人文风俗,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资产。参与当地的文化活动,可以深深的感受到当地的文化魅力,了解当地的人文风俗。群众文化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将其转化成活动,可以感染每一个参与到活动中的人。
三、群众文化活动在管理方面进行创新的对策
1、在活动的表现形式方面进行创新
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为了丰富自己的生活,群众开始积极参与到各种群众文化活动中去,不仅可以打发自己的空闲时间,还可以感受到具有丰富魅力的群众文化。受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影响,人们对文化活动有着不同的需求,但是以往所开展的文化活动只有固定的几种表现形式,无法满足每一个群众的需求,因此,我国的政府以及各个部门应该及时发挥自身的作用,对文化活动的形式进行创新,使活动的形式更加的新颖、富含创意,从而更好的吸引群众的参与,促进社会进一步发展。
2、将时代的特色融入到群众文化中去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开始追求科学化的`发展,在大会上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目前我国主要的发展战略,该发展战略对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政府应该全面推广科学发展的思想,将其深入到每一个群众的内心,确保群众能够开展出科学的先进的文化活动。政府应该积极指导群众,培养群众的创新意识,并将我国的民族文化融入到文化活动中去,迎合社会发展的潮流,体现出文化活动中所蕴含的时代特征。
3、完善文化活动的管理工作
要推动文化活动的发展,就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充分发挥出文化活动中所蕴含的精神,将文化活动的相关理论传播出去。管理人员自身应该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并运用到管理工作中去,改善以往的管理方式,并对以往的工作进行总结,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管理人员在对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分析的同时,还可以吸取国外成功的管理经验,选择适合我国的管理方法,从而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
4、对活动的组织形式进行创新
在我国,主要有两种群众文化活动,一种是有形活动,它需要借助一些硬件设备才能开展起来。另一种是无形活动,它主要是从思想方面着手。我国各个部门应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改革以往组织活动的形式,并且要对相关的设备做好保护工作。政府应该积极发挥自己作用,将人文风俗融入到城乡建设中去,丰富城市的文化,推动我国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四、结语总而言之,在我国的文化体系中,群众文化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具有重要的价值。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应该对群众文化的发展引起重视,积极开展科学的群众文化活动,并及时对其进行创新,使其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群众文化活动得到发展,可以带动群众文化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邓洪芳.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管理创新的综述[J].大众文艺.2014(14).
[2]马小军.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与管理创新[J].大众文艺.2013(18).
[3]胡守勇.建国六十年群众文化研究综述[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05).
★ 申论内容提纲范文
★ 论文的个人总结
★ 群众文化论文
【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现状论文(共14篇)】相关文章:
基层群众文化的美术教育思路论文2022-05-17
群众文化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运用论文2022-04-30
群众文化建设发展建议论文2023-06-06
林业生产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分析论文2023-12-30
毕业论文审核意见2023-10-09
工作总结的写作要求2022-08-10
审核报告2022-04-30
心得体会抄袭自我检查材料2023-06-07
广播电视事业局副局长岗位竞职的演讲稿2023-01-31
文化建设发展论文202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