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的辩证思想及经济学思想论文

时间:2024-01-13 07:32:15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低碳经济的辩证思想及经济学思想论文(共4篇)由网友“丙午日”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低碳经济的辩证思想及经济学思想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低碳经济的辩证思想及经济学思想论文

篇1:低碳经济的辩证思想及经济学思想论文

低碳经济的辩证思想及经济学思想论文

一、引言。

恩格斯指出,自然界不仅是人的生命之源,还是人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离开了自然界就根本谈不上人的存在,更谈不上人的发展。自然辩证法中体现了丰富的生态思想,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的母体,人类不可能脱离自然界而单独生存。在现代的社会中,自然辩证法中所体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但是怎样和谐相处从现在我们所生活的环境来看,似乎人们又不知道。

碳的排放与工业企业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关系,一个国家的 GDP需要工业企业的发展,也势必会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想要减少碳的排放量,就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对国家的经济实力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也是各国在气候大会上不能就减排达成一致的原因。也可以说,一个国家的碳排量是与经济实力相挂钩的,发达国家自然碳排放量很高,应该首当其冲的承担减排的重任,但是发达国家往往不愿意因此而影响到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中国家亟需发展,自然对碳减排也不会大力支持。但是如今的环境状况使人们认识到环境保护工作刻不容缓,在达不成协议的前提下就更多地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利用技术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化的用处,使生产中的废弃物减少到最低,并不断进行探索以发现更多的可再生、可循环利用资源。

二、低碳经济的辩证思想。

低碳意味着更健康、更自然,低成本,低代价。低碳经济的主要目的是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己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以及其他非生产活动的需要,运用自然和社会规律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手段及方法的总和 (《哲学大词典》1992)。

低碳经济的辩证思想表现在:第一,低碳经济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低碳经济的提出缓和了人与自然紧张的矛盾关系,人们在用尽一切办法来弥补自己造成的过失,努力地实现的和谐统一。第二,低碳经济体现了人类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自然辩证法的自然观要求我们不断地概括和运用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发展和更新人们关于自然界辩证发展的总图景和对自然界的总观点。低碳经济虽是在人类认识到环境破坏之后所做出的补救措施,但体现了正确的自然观。第三,低碳经济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为我们提供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途径,提倡人类节能减排,将高耗能经济向低耗能经济转型,减少碳的排放量。低碳经济以及低碳技术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如今人口数量剧增,资源短缺的时代,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三、低碳经济的经济学思想。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低碳经济是想要达到每排放单位二氧化碳就要生产出更多的 GDP 的目标,研究的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对 GDP 的影响。目前关于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以及广泛普及,使得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低碳经济这一研究领域。与低碳经济相关联的许多学科都涉及到了环境保护,但可能侧重点有所不同,但这些学科都构成了低碳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生态经济学是由生态学和经济学相结合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研究生态系统与经济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循环经济本质上市生态经济的延伸,提出的循环经济理论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以及如今的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构成了如今的经济思想,而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也成为了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

经济学强调“理性人”,认为人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就像在引言中提到的,各国都不愿以降低经济发展水平为代价来减少碳排放量,这样持续下去,最终毁灭的将是人类自己。现在的碳减排或许会降低经济的增长速度,影响到国家的 GDP,但是若不减排,若干年后地球不复存在,GDP 就无从谈起了。现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经济发展与碳减排之间的矛盾,经济学中称之为“目标冲突”,其实低碳经济的理论就可以解决这个矛盾,只是这个过程或许有些漫长,但是从长远利益来看,以适当减缓经济来换取环境的恢复是符合“理性人”的假设的。低碳经济理论存在着许多的经济价值,提供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而且促进了消费观念的转变,使得人们将更多地依赖物质消费向精神消费转变,节约了资源,促进了消费。

四、结论。

低碳经济应将重点放在企业生产。温室效应的形成,更多的还是因为企业进行的高耗能生产,或是排放大量的未经处理的废水废气。企业的生产与一个国家的工业化程度是否发达有关,一国的工业化程度又会关系到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水平,因为企业的生产和企业、国家的利益相挂钩,所以在要求企业减排时并不容易。美国是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因为不想经济受到影响,在《京都议定书》颁布后又退出。因此,倡导低碳经济需要企业的支持。目前有关低碳经济在发达国家核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差异,因此“碳交易”市场得以出现,或许这会是未来高碳国家向低碳经济做出努力的一种途径。

参考文献:

[1] 宫丽艳 . 自然辩证法的生态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5)。

[2] 刘秋媛 . 消解环境问题的路径探究--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态思想的思考 [J]. 决策探索 .2011(4)。

[3]刘沙沙。从自然辩证法角度看“低碳”[J].低碳经济与社会。.8.

[4] 孙雨 . 低碳经济的技术哲学思考 [D]. 东华大学 .

[5]曾国屏。科学技术进步与自然辩证法的发展[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19)。

[6] 薛进军 . 低碳经济学 [M]. 北京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

[7] 邱双成 , 崔华华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现代审视 [J]. 生产力研究 .(9)。

[8] 岳婷 . 低碳生活方式的哲学思考 [D]. 渤海大学 .2012.

[9] 杨小军 , 林敏 . 低碳经济的哲学思考 [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5.

[10] 陈柳钦 . 低碳经济:全球经济发展新趋势 [J]. 科学决策 .2010(4)。

[11] 刘启春 . 知识生产力的哲学思考 [D]. 华中师范大学 .2012.

[12] 孙新章 , 王兰英 , 姜艺 , 等 . 以全球视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23)。

[13] 童文丽 . 基于辩证法的角度剖析“碳关税”征收原因 [J]. 商情 .2012(26)。

[14] 陈新平. 美国征收“碳关税”的真实意图和我国对策 [J]. 中国财政 .(21)。

[15] 方大春 , 张敏新 . 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及其经济学价值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21(7)。

篇2:实施低碳经济学论文

实施低碳经济学论文

在低碳经济这个概念诞生之后,大规模的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被人们所认识,实现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个产业的最终目标。低碳经济盛行发展对油气企业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川西北气矿作为天然气生产和加工企业,必须走低碳经济之路,采取有效措施实现节能减排。

1低碳经济的含义与要

求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进步。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转自中国新闻网,20XX-07-09)。

伴随着生物质能、风能、太

阳能、水能、化石能、核能等的使用,人类逐步从原始文明走向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而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摒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

沿经济理念,低碳经济其实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其涉及广泛的产业领域和管理领域。低碳经济的概念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森克,2009),而系统地谈论低碳经济,则应追溯至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的《京都协议书》。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是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学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CO2)和二氧化硫(SO2)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能源品种新概念,实质是解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定义的延伸还含有降低重化工业比重,提高现代服务业权重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内容;

其宗旨是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经济,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影响,实现经济活动中人为排放二氧化碳与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动态平衡,维持地球生物圈的碳元素平衡,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保护臭氧层不致蚀缺。广义的低碳技术除包括对核、水、风、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之外,还涵盖生物质能、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的开发等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它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汽车等多个产业部门。

低碳经济的.特征是以减少

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包括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73第3期(总第368期)上CHINESE&FOREIGN ENTREPRENEURS和低碳产业体系。低碳经济、低碳能源系统是指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核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替代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低碳技术包括清洁煤技术(IGCC)和二氧化碳捕捉及储存技术(CCS)等等。低碳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工业节能与减排、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节能材料等等。低碳经济的起点是统计碳源和碳足迹。二氧化碳有三个重要的来源,其中,最主要的碳源是火电排放,占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1%;增长最快的则是汽车尾气排放,占比25%;特别是在我国汽车销量开始超越美国的情况下,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建筑排放占比27%,随着房屋数量的增加而稳定地增加。

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碳排

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性很强的经济。低碳经济有两个基本点:其一,它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经济活动低碳化,把二氧化碳(CO2)排放量尽可能减少到最低限度乃至零排放,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其二,它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能源消费生态化,形成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的国民经济体系,保证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的清洁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说,发展低碳经济就能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延缓气候变暖,就能够保护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

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

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李勇武、杨宏辉,2010)。

2川西北气矿走低碳经

济路线的必然性川西北气矿是西南油气田公司下属二级单位,是一个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销售为一体的国有企业,有员工2 600余人,点多面广,战线长,辖区覆盖广元、绵阳、成都、雅安等地市。主要项目有合成氨、尿素项目、天然气发电项目、液化气项目、化肥用气、发展压缩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主要产品有天然气、甲醇、硫磺、液化气、石油等。作为一家集天然气开采加工为一体的天然气企业,面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川西北气矿必须勇于面对,适应潮流。

首先,积极参与低碳经济,是

川西北气矿转变增长方式的动力。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会长李

勇武在石化协会与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及澳门环保局首次共同举办的低碳经济论坛上指出,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也是转变行业增长方式、降低能源资源消耗、提高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在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发现早、行动快,为保持石化行业的健康发展增添推■环境经济・Environm entalEconom ics7420第3期(总第368期)上CHINESE&FOREIGN ENTREPRENEURS动力(杨宏辉,2010)。

其次,川西北气矿作为天然气

生产和加工企业,每年的碳排放数量多,对当地环境影响较大。川西北气矿大多属于高含硫的天然气矿,目前川西北气矿年产天然气10亿立方米,到可达年产气量14~15亿立方米。天然气生产加工的碳排放和H 2S排放比例较大,加强矿区天然气的脱硫及碳放的控制对于保护矿区所在地的环境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最后,川西北气矿走低碳经济

之路对实现地区低碳发展具有重大的贡献。根据科学论证,石化产业每减排1个单位的温室气体,可以帮助其他行业或消费者实现2~3个单位温室气体的减排量。因此,川西北气矿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对于促进当地经济走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和示范意义。

3川西北气矿采取的节能

减排的措施第一,水的循环使用,做到了水的零外排。甲醇厂对循环水冷却塔风机进行改造,利用水能回收装置将前端工艺设备返回的循环水剩余位能转换为机械能来驱动冷却塔风机,从而取代电机,年节电量104万千瓦小时,节电价值78万元。对外排水进行处理后用来浇灌花草、冲洗厕所和场地,是川西北气矿净化厂中水回用、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事例。这个气矿的净化厂是一个日处理含硫天然气120万立方米的老厂,在之前每年新鲜水耗量为82万吨、废水产生量达32万吨,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全部外排,外排水水质远远高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为了节约水资源,20川西北气矿对净化厂进行改造,逐步建成了净化厂中水回用系统,将净化厂的部分外排水进行回收利用,有效地降低了新鲜水的消耗量和废水的外排量。由此,净化厂在两年半时间内回用中水24.85万吨,也就是节约了新鲜水24.85万吨,节水价值达47.65万元(徐菊芳,)。

第二,硫的回收利用。对于较

分散的含硫矿的处理存在安全风险,需集中对含硫矿进行处理。焙烧硫铁矿制酸过程中产生烧渣对环境的污染,一般每生产1t硫酸约产生0.7t烧渣。烧渣中含有残硫,排入水体则使水质酸化,腐蚀桥梁、船舶和影响鱼类生长。最近几年对烧渣的利用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努力使烧渣含铁量达到炼铁、炼钢的要求,变害为宝,对产生的H 2S气体进行燃烧处理,燃烧产生的热可供回收利用,做到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

第三,建立节能减排岗位责任

制。节能减排任务能否实现关键是要充分发挥人的作用。矿区建立了节能减排岗位责任制,将节能指标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并与年终考核挂钩。通过这样的制度设计,使企业每个职工都来关心和自觉地实施节能减排,使矿区的节能减排目标能够较好地得以实现。

第四,实施技术创新。发展低

碳经济,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需要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目前矿区在天然气净化厂采用了冷凝蒸气回收技术、H 2S回收利用技术,在一些天然气生产矿点采用了电频技术等新技术,这些技术对实现节能减排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篇3: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潜力的国际比较经济学论文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潜力的国际比较经济学论文

内容提要:本文在探讨低碳经济关联性因素基础上,对我国和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结论认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形成较大压力,节能减排任重道远;我国在城市化率、能源结构、能源利用效率、碳汇林业以及制度创新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和空间;应通过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实现国家和地区节能减排目标。

关键词:中国;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潜力

一、导言

国家和地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在积聚人才、资本、物质、信息资源,不断扩张生产规模,创造物质财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同时,也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因大量碳排放而导致的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就是明显的例证。年英国政府在《能源白皮书》(UK Government,2003)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认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也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也能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好的就业机会。随后,低碳经济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创新研究方法,对“低碳经济”的内涵、指标、实现路径和战略措施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讨,对实践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区域经济的视角,在研究探讨低碳经济关联性因素基础上,对我国和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和潜力进行比较分析,希望有助于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化,并在实践发展中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实现国家和地区节能减排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低碳经济关联性因素

所谓“关联性因素”是指与发展低碳经济关联度较高的因素,包括:经济、技术、社会人文和制度环境等。

1.经济增长。人类在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最大资源之一是能源资源,而在当今经济技术条件下,化石能源又是生产中采用比重高,且碳排放量较高的能源。因此,经济增长越快,所需能源和碳排放量就越多,经济增长与低碳经济呈负相关关系。

2.城市化率。人既是生产力的创造者也是资源的消费者,人口的增长对低碳经济形成负面影响,而城市人口的增加将消耗更多的能源。有资料显示,我国城市化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城市人口约增加1300万。目前,我国城市人口对能源的消费是农村的3.5倍。因此,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必将增加对能源的需求和碳排放量,城市化与低碳经济呈负相关关系。

3.产业结构。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工业生产所需能源资源较高,第一和第三产业生产所需能源相对较少。在工业化进程中第一产业比重逐步减少,因此第三产业越发达,比重越高,即产业结构越高级化,对能源资源的需求量就相对较少,二长与能源需求和碳排放量呈正比,对低碳经济形成负面影响。美国和日本GDP总量超过中国,但中国为5.87亿美元,日本为5.47亿美元,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GDP增长速度看,我国达到9.1%,远远高于上述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总量的迅速扩张,对能源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据最新数据,我国20能源消费量306647万吨标准煤,比的150406吨标准煤增长了1倍多,能源需求的快速增加带来较高的碳排放量。因此,对于我国来说,节能减排的任务十分艰巨。从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分析,我国第三产业比重仅达到43.4%,处于工业化发展中后期。因此,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存在较大潜力。从城市化率指标来看,我国远低于发达国家,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的加快集聚,将增加对能源的消费,对低碳经济发展形成较大压力。我国和各级地方政府应采取积极对策,使城市化进程与低碳经济发展相协调。

2.能源结构与能源经济效率比较。

(1)能源消费结构比较

(2)能源经济效率比较能源经济效率也称能源强度,是指产出单位经济量(或实物量、服务量)所消耗的能源量,能源强度越低,能源经济效率越高。能源经济效率指标通常用宏观经济领域的单位GDP能耗和微观经济领域的`单位产品能耗来衡量。

从单位GDP能耗指标看,年中国为1.077吨标准煤,比降低3.61%,但仍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据世界银行数据,目前,中国单位GDP能耗约是美国的4倍、日本的7倍、韩国的2倍、印度的1.8倍。但由于各国单位GDP能耗统计方法不同,进而导致统计结果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一些学者建议采用单位产品能耗更具可比性和真实性。中国单位产品能耗国际比较,见表3。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结构和能源利用效率问题。实践表明,在能源生产和消费量的情况下,能源结构的调整可以减少大量的碳排放。从表2看出,我国非煤能源比重较低,仅达到29.7%,远低于发达国家。在化石能源消费中我国煤炭消费占70.3%,石油和天然气比重占22%。可再生能源中核能、水电和风能仅占7.7%。因此,应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降低碳排放量。鉴于我国短期内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不能彻底改变,还应特别注重能源技术创新,应用低碳技术、节能技术、减排技术,逐步减少传统工业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从表3能源利用效率微观数据比较看出,我国主要耗能工业产品单位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节能降耗还存在很大空间。应通过加大科技研发支出,构建起低碳经济技术体系,提高能源利用体系整体效率。

3.碳汇林业发展比较。

碳汇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科学研究表明,林业生长每一平方米,平均吸收1.87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发达国家为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碳排放,积极发展碳汇林业。目前,日本的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67%,韩国64%,瑞典54%,加拿大44%,美国33%,德国30%,法国27%,印度23%。2009年,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0.3%。我国国土辽阔,森林资源少,森林覆盖率低,地区差异很大。全国绝大部分森林资源集中分布于东北、西南等边远山区和台湾山地及东南丘陵,而广大的西北地区森林资源贫乏。城市的森林覆盖率也有很大差异,2009年,北京为31.72%,天津为8.24%,上海为9.41%,重庆为34.84%。从以上数据比较看出,我国碳汇林业还存在很大发展潜力。因此,要加快植树造林,使碳汇林业在降低碳排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中发挥重要作用。

4.低碳经济制度建设比较。

发达国家通过专门立法或强化已有法律法规和标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20,英国率先颁布《气候变化法》,要求政府每5年公布一次碳预算,组建专门的气候变化委员会,评估减排行动和碳预算执行情况。美国国会也在积极推动气候变化立法。美国众议院2009年6月通过《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参议院也在推进温室气体减排的相关立法。澳大利亚也在积极推动低碳经济立法,《碳排放交易法案》虽然两次遭到参议院否决,但政府仍在继续努力促成立法,以保障碳减排目标的实现。

同时,强化和配有法规和标准。德国《节约能源法》规定,新建建筑能耗必须满足节能标准才允许开工。欧盟和日本制定汽车排放标准,规定到新车二氧化碳平均排放分别降至95克/公里和115克/公里。

为支持低碳经济发展还采取了积极的政策措施。英国为开发可再生能源,给投资成本高的海上风电项目提供30%~50%的投资补助;许多国家对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实行减免增值税和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如葡萄牙、比利时、爱尔兰对个人投资可再生能源项目免征个人所得税;部分欧盟国家还增设了碳税或气候变化税。同时,政府还通过与企业签订自愿协议,对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的企业,给予减免税或其他激励。

我国已经制定了一些与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发展相关的法规政策,但与低碳经济直接相关的法规政策还很不系统和完善。应制定《能源法》、《低碳经济法》、修订《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电力法》、《煤炭法》等,并出台与之相配套的各项专项法律和法规标准。同时应建立完整科学的政策体系。并对以往颁布的不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进行清理和调整。同时,应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形成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应加快我国能源体制改革,建立起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供求关系的价格机制和体系;加强可再生能源市场机制建设、促进排污权有偿取得和交易制度改革;推进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改革等。

四、结语

发展低碳经济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各国政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选择,也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增加了对能源资源的需求,进而带来碳排放量的增多,对发展低碳经济形成较大压力,节能减排任重道远;与发达国家比较,我国在城市化率、能源结构、能源利用效率、碳汇林业以及制度创新等方面还存在差距,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和空间。因此,中国有信心和能力,通过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大力推进低碳经济,实现对国际社会节能减排目标的承诺,促进经济社会和谐、高效、可持续发展。

篇4: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生态经济思想的异同论文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生态经济思想的异同论文

一、马克思经济学的生态经济思想

(一)劳动与劳动过程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生态经济思想的基石

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马克思认为,“劳动或实践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在一定社会关系下进行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

(二)劳动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

马克思以劳动是人类有目的的、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为起点来考察劳动,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是劳动的本质,它是所有社会形态所具有的普遍关系,而这种普遍关系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它不以社会形态为转移。马克思明确指出,“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他将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称为“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此外,马克思认为,人通过创造性劳动占有外部世界,通过社会劳动感知并支配自然,所以“劳动的本质就是自然界的人的本质,或者人的自然的本质”。

(三)劳动过程既是物质交换过程也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劳动过程既体现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也体现人与人的社会关系。马克思指出:“劳动过程首先要撇开各种特定的社会形式来加以考察。”劳动过程是人们从对自身有用性角度出发有目的且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物质的活动过程,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的实质。在考察商品的基本属性时,马克思指出,商品体现了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了商品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了商品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在阐述劳动二重性理论时,马克思指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辩证统一于商品之中: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生产商品的价值,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在考察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时,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体现了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辩证统一关系:劳动过程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增殖过程体现了剥削性生产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不仅加快了人类攫取自然界物质和能量的速度、深度和广度,还决定着资本主义的主要矛盾发展的全部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灭亡。

(四)生产经济关系是生态关系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指出:“人们在生产中不仅影响自然界,而且也互相影响。他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在这段论述中,马克思不仅揭示了生产过程中应当包含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而且还指明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人类自身的生产活动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显然,马克思将人类社会系统和自然生产系统纳入了自然——人——社会所构成的'大系统中,因此,生态关系与经济关系也是内存统一的,它们构成了生产经济关系。

二、西方经济学的生态经济思想

(一)古典经济学的生态经济思想

经济学研究从其起源开始,就将经济活动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纳入了研究范畴之内。如果从重农学派算起,两方经济学迄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大体经历了古典、新古典和当代西方经济学三个阶段。从英国古典经济学奠基人威廉·配第开始,经济学家们就已经认识到自然条件会约束劳动创造财富的能力。配第将劳动和土地看作是价值的两个同等重要的源泉,并提出了“土地为财富之母,而劳动及其能动要素为财富之父”的论断。尽管后来的西方经济学将研究重点从价值论转向社会经济方面,劳动和资本逐渐成为研究的焦点问题,但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仍然没有脱离西方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从马尔萨斯开始,西方经济学逐渐意识到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将会约束经济增长。在《人口原理》和《政治经济学原理》中,马尔萨斯认为,由于人口和收入是以幂指数形式增长的,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也将呈幂指数增长,但自然资源的供给是有限的或是以线性形式增长的,以幂指数形式增长的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会超过固定的或线性增长的自然资源的供给。因此,资源的稀缺不会因为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而有所改观,而将是一种绝对稀缺。

三、两种生态经济思想的比较

第一,两者的研究方法存在差异。马克思经济学生态经济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是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研究方法是描述、演绎、归纳与推理等方法。两方经济学对生态问题的阐释更多地出现在当代西方经济学之后,研究的时代背景已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高级阶段,研究假设是理性人假设,研究方法以实证分析为主,同时也存在规范分析。

第二,二者的研究进程和逻辑不同。马克思经济学以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基点,运用历史唯物论考察经济现象,以劳动既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又是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为出发点,不仅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方式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内在矛盾关系,而且还将其运用到商品生产与交换过程的考察中,通过强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追求剩余价值对自然和人的属性的破坏性后果,指出了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同一生产过程的辩证统一,从而将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归结为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将生态问题纳入了经济学的研究框架之中。西方经济学以人口增长同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为研究起点,借助萨伊定理、有效需求理论、外部性等理论,对生态问题进行自然科学角度甚至是量化的诠释,他们将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归结为生产和消赀问题。可见,二者最大的不同在于,马克思经济学认为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内生的,而西方经济学认为生态危机的根源是外生的。

第三,两者对生态问题解决方法存在差异。马克思经济学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在考察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得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由绛济危机转向生态危机的结论。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类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组成部分不能同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马克思认为,彻底解决生态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消亡,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消亡只能依靠其自身矛盾运动的积累。而西方经济学内部对于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出现了较大分歧。国家干预主义主张依靠政府即“看得见的手”干预市场,在国家补贴、税收和立法的协助下解决生态问题;基于产权理论的经济自由主义流派主张依靠市场即“看小见的手”,在产权明晰的前提下,通过市场来解决生态问题。南此可见,西方经济学的生态经济思想是一种对现实生态环境问题的危机呼吁,而马克思经济学是站在辩证唯物和历史唯物高度对生态问题的宏观考量。

关于哲学的字论文范文

俄国哲学的产生论文

经济思想史对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影响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成本会计的论文:浅谈成本会计理论的基本问题

论中国与欧盟的经济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纳入教学计划

《宏微观经济学》中突破弹性论文

初中政治小论文

全乡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自查报告

低碳经济的辩证思想及经济学思想论文
《低碳经济的辩证思想及经济学思想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低碳经济的辩证思想及经济学思想论文(共4篇)】相关文章:

初中法律小论文范文2023-09-09

低碳概念的建筑设计途径探析论文2023-10-29

物流论文提纲范文2023-10-16

《欧元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2023-01-01

文化与传播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2023-05-30

输电网损公正分析的论文2023-05-27

人民日报积极倡导和践行终身教育理念2023-07-04

文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2022-07-25

五大发展理念心得体会(精选)2022-05-16

浅谈高考作文立意的创新2023-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