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流域调水论文

时间:2022-04-29 11:58:47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晨光熹微”为你分享12篇“跨流域调水论文”,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跨流域调水论文

篇1:跨流域调水论文

水是万物之源。地球的表面,70%覆盖着水,但其中的97%是人类无法直接饮用或使用的海水,在余下的3%的非咸水中,仅有1/3可以供人类开发利用。即便是如此之少的淡水,在分布上也极不均衡。目前,世界有26个国家2.32亿居民处于经常缺水的状况,还有4亿居民已面临“水危机”。 缺水,已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敲起了警钟;缺水,已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

发生在现代的水资源危机是人类生存又一次面临的严峻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仅凭流域内调水已难以满足经济发达地区的用水需求,迫切需要跨流域调水。跨流域调水就是为解决水资源在时间、空间分布上的不均或资源性的短缺而采取的水资源优化配臵工程措施。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人类21世纪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水资源分布不均匀性与人类社会需水不均衡性的客观存在使得调水成为必然。 20世纪50年代以后,国外提出了许多调水规划。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24个国家已建、在建或拟建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有160多项,遍布世界各个地区。半个多世纪来,国内外专家学者提出了许多跨流域调水工程规划、管理运行的决策模型与方法,归纳起来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通过各种方法对复杂跨流域调水系统进行简化后,采用单一的数学规划模型或模拟模型进行跨流域调水工程的规划、管理运行决策研究;二是直接采用大系统优化决策模型和方法,通过先建

立各种类型的大系统递阶结构模型,然后再运用多种数学规划或模拟技术(含自优化模拟技术)相结合的求解方法,进行该类工程的规划管理决策研究。近些年来,随着模糊数学、决策支持系统与专家系统、神经网络等新型理论、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们开始探索这些新的理论、方法在跨流域调水工程规划管理决策研究中应用的可能性。如Jamieson等人从一般的跨流域调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决策过程出发,建立了跨流域调水规划的混合决策模型结构,并建议采用混合整数规划模型优选系统结构、模拟模型设计所含工程设施的尺寸大小、动态规划方法进行系统实时决策研究等等。

1工程实例

1.1以色列北水南调工程

以色列极度缺水,而且水资源南少北多。它的北水南调工程的主输水管长约300公里,管径2.2~2.8米,途经多座加压泵站,分支管道总长逾1万公里,年供水量14亿立方米。工程不但带动了南部经济发展,而且把大片荒漠变为绿洲,扩大了以色列的生存空间。

1.2 澳大利亚雪山工程

澳大利亚气候干旱,水资源相对短缺,为此修建了雪山工程。它在雪山山脉的东坡建库蓄水,将斯诺伊河的多余水量引向西坡,在调水沿途利用落差发电。雪山工程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大型水电工程之一,包括7个水电站、80公里引水管道、11条共145公里压力隧洞、

16座大坝、1座泵站、510公里高压电网等,年供水23.6亿立方米,灌溉总面积26万公顷。在它的帮助下,西部水质也大为改善,生态环境变得更加宜人。

1.3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

美国西部干旱缺水,为此先后建成十几项调水工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著名的加州北水南调工程。

加州北部雨水丰沛,萨克拉门托河常常洪水肆虐;南部则是天干地裂土冒烟,却住着全州2/3的人口,水资源分配也极度不均。早在19,就有地质学家提出北水南调的想法。二战后,加州经济发展,缺水问题愈加严重,调水工程提上议程。为此,加州的南、北方争吵不休,媒体也推波助澜,公开号召选民反对州政府的调水计划。1960年,加州就此举行全民公决,结果51%赞成,49%反对,赞成票只比反对票多了17万张。引起人们注意的是,在大部分县投票反对的北部供水区,也有1个县的赞成票超过50%,这是因为该县居民认识到,工程确实也有利于防洪和减少损失。

工程于1973年竣工,1990年达到设计输水能力。该工程至今仍在不断扩展和完善,工程发电量在即已达到85.7亿千瓦时,使以洛杉矶市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受益,受益人口高达2300万。 目前,加州的人口、经济实力、灌溉面积、粮食产量全部位居美国第一,洛杉矶更是发展为美国第二大城市。当年许多投票反对的

居民也不得不承认,北水南调工程对加州经济起飞的贡献,确实功不可没。

1.4俄罗斯莫斯科运河工程

1930年,莫斯科的水资源开发殆尽后,前苏联开始兴建莫斯科-伏尔加运河(1947年后改称莫斯科运河),不仅为首都莫斯科市提供了稳定水源,而且显著改善了莫斯科河的水质及城市景观

1.5埃及西水东调工程

埃及有96%的国土是沙漠。为了开发西奈半岛,修建了西水东调工程。主干线长262公里,设有7级提水泵站,年供水量超过40亿立方米。它为西奈半岛提供了宝贵的水资源,促进西奈的全面发展。对埃及整体经济发展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2影响

2.1减少调出水地区的洪涝灾害

对于水量输出区,严重的洪涝灾害可以说是最大的生态环境灾难。输水工程在水量输出区具有明显的防洪效益,其防洪作用本质上就是减轻生态环境灾难的发生。

2.2 改善输水通过区气候环境、地下水和水质状况

输水工程有利于改善两岸沿线气候、环境,尤其有利于沿线地下水的补充。而输水渠道对自然生态环境更大的影响在于对土地生态系统的影响,许多荒原、沙漠、沿岸地带经过灌溉成为肥沃良田、菜地、林场和果园,两岸沿线地下水位普遍升高,对地下水超采地区是一个有益的补充。

2.3缓解调入水地区的生态危机

调水可以使缺水地区增加水域,导致水圈和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之间的垂直水气交换加强,有利于水循环,改善受水区气象条件,缓解生态缺水问题。另外,调水还可以增加受水区地表水补给和土壤含水率,形成局部湿地,有利于净化污水和空气,汇集、储存水分,补偿调节江湖水量,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

2.4不利影响

输水工程同时会导致调水江河流量减少,产生河口咸水倒灌,破坏河口生态系统;引起调出水区生态环境用水不足;发生“水华”泛滥,藻类繁殖,江水腥臭变色;河道过流条件恶化;调水区下游及河口地区工农业水源枯竭,水质恶化等。

3 结论

3.1 我国存在着水资源诸多问题,资源性缺水、时空性缺水、污染性缺水、浪费性缺水、区域水资源短缺以及人均水资源量严重不足,已严重影响和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某一时期、某一区

域,采取跨流域调水工程,这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是必要的。

3.2 跨流域调水是一项改造自然的举措,牵涉到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文化、历史、法权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是多学科、多部门、多地区综合研究的对象。只有广泛而深入地研究论证,才能趋利避害。只有注重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承载能力研究,才能促使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3生态环境问题是调水工程规划设计应重视的问题,应做好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权衡利弊;工程实施前后以至工程建成运行的整个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应严加管理,减小污染破坏;不同的引水工程有其独特性,对环境不利影响可能不同,影响的大小也不一样,因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环境影响的具体评价方法很多,选用时要注意方法的综合性、灵活性和目的性,才能较准确地查出真正的影响,抓住临界的影响,评价影响的实际大小和识别总的影响。

3.4 跨流域调水有其优势,而工期长、耗资多,又是其弱势,也并非解决水荒的惟一途径。节流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科学管理同等重要。

解决水资源时空分配的不均是实施工程调水的一大前提。就水量而言,确定一个地区是否需要调水需分析调入区缺水的性质。属于资源缺水型为主的地区,调水的必要性比较容易确定;不完全属于资源型缺水的地区,调水的必要性须作充分的论证;完全不属于资源型缺水的地区,则无调水的必要。因此,地区的缺水问题,要判断其性质,并且根据经济与社会的近期与远期需求进行周密的区域水资源供需

平衡分析,以确定调水的合理规模。

同时,跨流域调水对于调入区来说,是一种重要的开源,而开源又必须在节流的前提下进行。在多数情况下,调水应是对当地水源的补充。只有实现了地区的节流,充分挖掘地区水资源潜力之后,实施调水才是最经济、最合理的。挖潜与节流并举的对策,既可缓解调水工程实施前的缺水压力,又能减小调水工程的规模,从而减少水量调出区的利益损失和整个工程的环境负效益。

3.5 节水和治污是解决水资源合理配臵和持续利用的两大问题。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制于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而节流就是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方法。防污治污是水资源保护管理的永恒主题,必须解决污水处理问题。特别在水资源短缺且污染严重的地区,不治污是没有出路的。在调水工程建设就要遵循“三先三后”原则,即“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

3.6 调水水量应合理。①当地水和外调水都是可贵的水资源,要统一考虑,进行合理配臵。原则上应是在充分、合理利用当地水资源的基础上考虑外调,否则,外调愈多,浪费愈甚,污染愈剧。②生态环境用水,一定要给予满足,在耗水量计算中,植被、造林、绿化等需水量必须计入,超采的地下水必须补回,对地下水的开采利用必须做到在长系列中维持平衡,丰水年回灌,枯水年临时超采。各河道要在一定季节维持一定流量,不使河道长期断流、萎缩、淤高和导致河口地区情况恶化。③要遵循以供定需的原则,变供水管理为需水管理,通

过需水管理调整产业结构,不能让耗水产业大量无限制地发展。④在确定可调水量的过程中必然遇到调水输出区与调水输入区之间用水利益冲突,原则上应以不影响输出区现状与未来用水需要为原则,或者用补偿的办法减少对调出区的影响以保证调出区的利益。

3.7 水资源的所有权属于国家,这要求政府及其水行政主管部门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上,应起到宏观调控作用,指导和调节流域性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依法治水,防污、节流,以达到水资源的优化配臵和可持续利用。这包括:制订有关的水利政策、制订和建立相应的法律保障体系、管理机构设立及行业准入等等。

3.8 跨流域调水应以水权为基础。当前,水作为一种资源,已日益突显其重要性。作为一种资源,水具有地域性。从一区域引调水到另一区域,是以牺牲前者水权益为代价的,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受益区域应支付等价利益。在不侵犯原有水权者利益的前提下,通过水权交易,改善水资源的配臵,从而实现“双赢”。水资源使用的有偿性,要求实现水资源和水权的有偿交易,形成水交易市场,并建立起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让经济手段在水资源配臵中起重要作用。

论跨流域调水工程

水是万物之源。地球的表面,70%覆盖着水,但其中的97%是人类无法直接饮用或使用的海水,在余下的3%的非咸水中,仅有1/3可以供人类开发利用。即便是如此之少的淡水,在分布上也极不均衡。目前,世界有26个国家2.32亿居民处于经常缺水的状况,还有4亿居民已面临“水危机”。 缺水,已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敲起了警钟;缺水,已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

发生在现代的水资源危机是人类生存又一次面临的严峻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仅凭流域内调水已难以满足经济发达地区的用水需求,迫切需要跨流域调水。跨流域调水就是为解决水资源在时间、空间分布上的不均或资源性的短缺而采取的水资源优化配臵工程措施。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人类21世纪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水资源分布不均匀性与人类社会需水不均衡性的客观存在使得调水成为必然。 20世纪50年代以后,国外提出了许多调水规划。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24个国家已建、在建或拟建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有160多项,遍布世界各个地区。半个多世纪来,国内外专家学者提出了许多跨流域调水工程规划、管理运行的决策模型与方法,归纳起来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通过各种方法对复杂跨流域调水系统进行简化后,采用单一的数学规划模型或模拟模型进行跨流域调水工程的规划、管理运行决策研究;二是直接采用大系统优化决策模型和方法,通过先建

立各种类型的大系统递阶结构模型,然后再运用多种数学规划或模拟技术(含自优化模拟技术)相结合的求解方法,进行该类工程的规划管理决策研究。近些年来,随着模糊数学、决策支持系统与专家系统、神经网络等新型理论、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们开始探索这些新的理论、方法在跨流域调水工程规划管理决策研究中应用的可能性。如Jamieson等人从一般的跨流域调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决策过程出发,建立了跨流域调水规划的混合决策模型结构,并建议采用混合整数规划模型优选系统结构、模拟模型设计所含工程设施的尺寸大小、动态规划方法进行系统实时决策研究等等。

1工程实例

1.1以色列北水南调工程

以色列极度缺水,而且水资源南少北多。它的北水南调工程的主输水管长约300公里,管径2.2~2.8米,途经多座加压泵站,分支管道总长逾1万公里,年供水量14亿立方米。工程不但带动了南部经济发展,而且把大片荒漠变为绿洲,扩大了以色列的生存空间。

1.2 澳大利亚雪山工程

澳大利亚气候干旱,水资源相对短缺,为此修建了雪山工程。它在雪山山脉的东坡建库蓄水,将斯诺伊河的多余水量引向西坡,在调水沿途利用落差发电。雪山工程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大型水电工程之一,包括7个水电站、80公里引水管道、11条共145公里压力隧洞、

16座大坝、1座泵站、510公里高压电网等,年供水23.6亿立方米,灌溉总面积26万公顷。在它的帮助下,西部水质也大为改善,生态环境变得更加宜人。

1.3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

美国西部干旱缺水,为此先后建成十几项调水工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著名的加州北水南调工程。

加州北部雨水丰沛,萨克拉门托河常常洪水肆虐;南部则是天干地裂土冒烟,却住着全州2/3的人口,水资源分配也极度不均。早在1919年,就有地质学家提出北水南调的想法。二战后,加州经济发展,缺水问题愈加严重,调水工程提上议程。为此,加州的南、北方争吵不休,媒体也推波助澜,公开号召选民反对州政府的调水计划。1960年,加州就此举行全民公决,结果51%赞成,49%反对,赞成票只比反对票多了17万张。引起人们注意的是,在大部分县投票反对的北部供水区,也有1个县的赞成票超过50%,这是因为该县居民认识到,工程确实也有利于防洪和减少损失。

工程于1973年竣工,1990年达到设计输水能力。该工程至今仍在不断扩展和完善,工程发电量在20即已达到85.7亿千瓦时,使以洛杉矶市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受益,受益人口高达2300万。 目前,加州的人口、经济实力、灌溉面积、粮食产量全部位居美国第一,洛杉矶更是发展为美国第二大城市。当年许多投票反对的

居民也不得不承认,北水南调工程对加州经济起飞的贡献,确实功不可没。

1.4俄罗斯莫斯科运河工程

1930年,莫斯科的水资源开发殆尽后,前苏联开始兴建莫斯科-伏尔加运河(1947年后改称莫斯科运河),不仅为首都莫斯科市提供了稳定水源,而且显著改善了莫斯科河的水质及城市景观

1.5埃及西水东调工程

埃及有96%的国土是沙漠。为了开发西奈半岛,修建了西水东调工程。主干线长262公里,设有7级提水泵站,年供水量超过40亿立方米。它为西奈半岛提供了宝贵的水资源,促进西奈的全面发展。对埃及整体经济发展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2影响

2.1减少调出水地区的洪涝灾害

对于水量输出区,严重的洪涝灾害可以说是最大的生态环境灾难。输水工程在水量输出区具有明显的防洪效益,其防洪作用本质上就是减轻生态环境灾难的发生。

2.2 改善输水通过区气候环境、地下水和水质状况

输水工程有利于改善两岸沿线气候、环境,尤其有利于沿线地下水的补充。而输水渠道对自然生态环境更大的影响在于对土地生态系统的影响,许多荒原、沙漠、沿岸地带经过灌溉成为肥沃良田、菜地、林场和果园,两岸沿线地下水位普遍升高,对地下水超采地区是一个有益的补充。

2.3缓解调入水地区的生态危机

调水可以使缺水地区增加水域,导致水圈和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之间的垂直水气交换加强,有利于水循环,改善受水区气象条件,缓解生态缺水问题。另外,调水还可以增加受水区地表水补给和土壤含水率,形成局部湿地,有利于净化污水和空气,汇集、储存水分,补偿调节江湖水量,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

2.4不利影响

输水工程同时会导致调水江河流量减少,产生河口咸水倒灌,破坏河口生态系统;引起调出水区生态环境用水不足;发生“水华”泛滥,藻类繁殖,江水腥臭变色;河道过流条件恶化;调水区下游及河口地区工农业水源枯竭,水质恶化等。

3 结论

3.1 我国存在着水资源诸多问题,资源性缺水、时空性缺水、污染性缺水、浪费性缺水、区域水资源短缺以及人均水资源量严重不足,已严重影响和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某一时期、某一区

域,采取跨流域调水工程,这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是必要的。

3.2 跨流域调水是一项改造自然的举措,牵涉到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文化、历史、法权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是多学科、多部门、多地区综合研究的对象。只有广泛而深入地研究论证,才能趋利避害。只有注重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承载能力研究,才能促使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3生态环境问题是调水工程规划设计应重视的问题,应做好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权衡利弊;工程实施前后以至工程建成运行的整个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应严加管理,减小污染破坏;不同的引水工程有其独特性,对环境不利影响可能不同,影响的大小也不一样,因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环境影响的具体评价方法很多,选用时要注意方法的综合性、灵活性和目的性,才能较准确地查出真正的影响,抓住临界的影响,评价影响的实际大小和识别总的影响。

3.4 跨流域调水有其优势,而工期长、耗资多,又是其弱势,也并非解决水荒的惟一途径。节流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科学管理同等重要。

解决水资源时空分配的不均是实施工程调水的一大前提。就水量而言,确定一个地区是否需要调水需分析调入区缺水的性质。属于资源缺水型为主的地区,调水的必要性比较容易确定;不完全属于资源型缺水的地区,调水的必要性须作充分的论证;完全不属于资源型缺水的地区,则无调水的必要。因此,地区的缺水问题,要判断其性质,并且根据经济与社会的近期与远期需求进行周密的区域水资源供需

平衡分析,以确定调水的合理规模。

同时,跨流域调水对于调入区来说,是一种重要的开源,而开源又必须在节流的前提下进行。在多数情况下,调水应是对当地水源的补充。只有实现了地区的节流,充分挖掘地区水资源潜力之后,实施调水才是最经济、最合理的。挖潜与节流并举的对策,既可缓解调水工程实施前的缺水压力,又能减小调水工程的规模,从而减少水量调出区的利益损失和整个工程的环境负效益。

3.5 节水和治污是解决水资源合理配臵和持续利用的两大问题。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制于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而节流就是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方法。防污治污是水资源保护管理的永恒主题,必须解决污水处理问题。特别在水资源短缺且污染严重的地区,不治污是没有出路的。在调水工程建设就要遵循“三先三后”原则,即“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

3.6 调水水量应合理。①当地水和外调水都是可贵的水资源,要统一考虑,进行合理配臵。原则上应是在充分、合理利用当地水资源的基础上考虑外调,否则,外调愈多,浪费愈甚,污染愈剧。②生态环境用水,一定要给予满足,在耗水量计算中,植被、造林、绿化等需水量必须计入,超采的地下水必须补回,对地下水的开采利用必须做到在长系列中维持平衡,丰水年回灌,枯水年临时超采。各河道要在一定季节维持一定流量,不使河道长期断流、萎缩、淤高和导致河口地区情况恶化。③要遵循以供定需的原则,变供水管理为需水管理,通

过需水管理调整产业结构,不能让耗水产业大量无限制地发展。④在确定可调水量的过程中必然遇到调水输出区与调水输入区之间用水利益冲突,原则上应以不影响输出区现状与未来用水需要为原则,或者用补偿的办法减少对调出区的影响以保证调出区的利益。

3.7 水资源的所有权属于国家,这要求政府及其水行政主管部门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上,应起到宏观调控作用,指导和调节流域性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依法治水,防污、节流,以达到水资源的优化配臵和可持续利用。这包括:制订有关的水利政策、制订和建立相应的法律保障体系、管理机构设立及行业准入等等。

3.8 跨流域调水应以水权为基础。当前,水作为一种资源,已日益突显其重要性。作为一种资源,水具有地域性。从一区域引调水到另一区域,是以牺牲前者水权益为代价的,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受益区域应支付等价利益。在不侵犯原有水权者利益的前提下,通过水权交易,改善水资源的配臵,从而实现“双赢”。水资源使用的有偿性,要求实现水资源和水权的有偿交易,形成水交易市场,并建立起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让经济手段在水资源配臵中起重要作用。

篇2:跨流域调水论文

南水北调,引滦入津,引滦入唐、引黄济青、引黄入晋、东北的北水南调工程、引江济太、广东修建了东深引水工程、甘肃修建引大入秦工程等。

1南水北调:从五十年代提出“南水北调”的设想后,经过几十年研究,南水北调的总体布局确定为: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以适应西北、华北各地的发展需要,即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南水北调总体规划推荐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以利于实现我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

东线工程:利用江苏省已有的江水北调工程,逐步扩大调水规模并延长输水线路。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并连接起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经隧洞穿过黄河;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

中线工程:从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闸引水,沿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孤柏嘴处穿过黄河,继续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

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西线工程的供水目标主要是解决涉及青、甘、宁、内蒙古、陕、晋等6省(自治区)黄河上中游地区和渭河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结合兴建黄河干流上的骨干水利枢纽工程,还可以向邻近黄河流域的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供水,必要时也可相机向黄河下游补水。

规划的东线、中线和西线到2050年调水总规模为448亿立方米,其中东线148亿立方米,中线130亿立方米,西线170亿立方米。整个工程将根据实际情况分期实施。

2引滦入津:水源短缺制约天津城市的建设发展,影响了市民的正常生活。为了解决城市用水问题,国务院于1981年9月决定兴建引滦入津输水工程,跨流域从300多公里以外引滦河水。工程起点为河北迁西县大黑汀水库,穿燕山余脉,使滦河水西流,循黎河入于桥水库,经州河、蓟运河,转输水明渠,引入天津市区。整个引水工程途经河北省迁西县、遵化县及天津市蓟县、宝坻县、武清县、北辰区,全长234公里。沿线筑有隧洞、泵站、水库、暗渠、管道、倒虹、桥闸等215项工程。 3引滦入唐:引滦人唐工程是由引滦人还输水工程、邱庄水库、引还人陡输水工程和陡河水库四大工程组成。引滦人唐工程每年可给唐山市和还乡 河陡河中下游输水5亿~8亿立方米,从滦河大黑汀水库引水,跨流域输入蓟运河支流还乡河邱庄水库,再从邱庄水库穿过还乡河与陡河分 水岭,经陡河西支将水调入陡河水库,然后再从陡河水库将水输入下游和唐山市市,供城市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

4引黄济青:是从黄河下游利津附近开挖渠道,将黄河水向南引入胶莱河至青岛,以解决青岛市缺水问题。此工程于1992年峻工。缓解了青岛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也可防止青岛市的海水倒灌和地面沉降。

5引黄入晋:万家寨引黄工程由万家寨水利枢纽、总干线、南干线、连接段和北干线组成。引水线路总长452.4公里,其中,总干线44.4公里,南干线101.7公里,连接段139.35公里,北干线166.9公里。工程分两期实施,水利枢纽位于山西省偏关县西北的黄河干流之上,

6北水南调: 将松花江流域的部分水量调往辽河,以补充辽河中、下游及吉林省和内蒙古自洽区沿调水线地区部分用水的工程规划。统筹考虑松、辽两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可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促进中国东北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

7引江济太:为改善太湖水体水质和流域河网地区水环境,保障流域供水安全,提高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特别是为缓解太湖地区水污染问题,年1月以来,太湖流域实施了引江济太调水试验工程。利用已建成的望虞河工程和沿长江其它闸站,将长江水引入河网和太湖,再通过东导流、太浦河、环太湖口门等工程将太湖水送到黄浦江上、下游、浙江杭嘉湖地区、沿太湖周边地区。 8东深引水:东深供水工程是为解决香港水荒而建设的。第四期扩建工程经东江左岸的东莞桥头镇太园一级抽水站,穿越石马河进入东深渠道,注入深圳水库,再通过涵管进入香港的供水系统。1963年,香港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为解决香港水荒的问题,**政府拨专款于第二年2月开始兴建东深供水工程,1965年3月建成投产。

9引大入秦:甘肃省引大入秦工程是将大通河水跨流域调至秦王川地区的一项大型自流灌溉引水工程,支渠以上工程全长880公里,主要由隧洞群、大渡槽、倒虹吸及明渠等建筑物组成。沿线风景秀丽、景色宜人。

篇3:跨流域调水论文

我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跨流域引水,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的灵渠(兴安运河)修建于二千二百年前。京杭大运河局部线段(邗沟)开始创建于二干四百年前,全线贯通距今已近八百年。这些工程的作用主要是航运或兼有灌溉之利。都江堰水利工程,引岷江水与沱江沟通是在二千多年前建成,以灌溉为主要目的。以大规模多目标远距离为特点的现代调水工程,在国外大都是本世纪中期以来陆续出现的'。 世界上有些国家已完成了大规模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如1970年完成的巴基斯坦印度河调水工程,年引水量达148亿立方米,灌溉面积400多万亩。计划中的引水工程有北美阿拉斯加-加拿大-美国西部-墨西哥北部的调水;俄罗斯西伯利亚(叶尼塞河、鄂毕河等调水至中亚,咸海,黑海)大调水计划,它们的引水量都超过1000亿立方米。 跨流域远距离调水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决策之前,首先要对可用水资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量和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其次,对备种不同目的需水情况进行评价;第三,对现有水资源的使用效率作出评价;第四,对调水工程的工程效益,环境影响进行评价。

(一)南水北调工程

我国南方水多地少,北方水少地多,西北缺水的状况更为突出,长江流域现有耕地面积3.6亿亩,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4,每亩耕地平均拥有的径流量为2780立方米,淮河和黄河流域耕地面积分别为1.88亿亩和1.96亿亩,每亩耕地平均拥有的径流量为282立方米和286立方米。只及长江流域的1/10。海滦河流域耕地面积1.7亿亩,每亩耕地平均拥有径流量仅167立方米,只及长江流域的6%。考虑到长江流域水多,黄淮海平原和西北地区水少,尤其是春季缺水严重,而水土资源又极不平衡,早在五十年代,水利部门及有关单位即对长江上游(西线)、中游(中线)、下游(东线)引水北调进行了专门研究。调水方案如下:

(1)东线引水主要解决淮河下游,沂沭河下游,海河流域东部,胶东半岛及天津用水问题。东线方案是从扬州江都抽水站引长江水,基本上沿京杭大运河输水到天津,全长约1150千米,沿途地势比较平缓,只是黄河沿岸地势高出长江水面40米。需建13个梯级,逐级提升,才能引水北上,穿过黄河时需在黄河河床底部开挖过黄隧道,黄河以北,地势由南向北缓倾,引水可自流到天津。

东线引水工程计划分两期实施,第一期引水到黄河南,引水88亿立方米,沿京杭运河输水干线,已建成9级抽水枢纽,增加改善灌溉面积2500万亩,第二期工程将引长江水192亿立方米,其中过黄河的80亿立方米,可增加和改善灌溉面积4250万亩,其中黄河以北1400万亩。

引江济淮从凤凰颈等地抽引长江水约50亿立方米,可解决安徽北部1450万亩灌溉用水及城市工矿用水。引长江至巢湖的工程完成,进一步再引水至瓦埠湖。这项工程还可形成江淮运河,并改善淮河航

运条件,使两淮煤炭通过水运直达沪、苏、浙、赣。工程比较简便,而效益明显。

(2)中线引水主要解决海河平原,京津用水及黄河下游补水。计划中线方案先从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引汉水,平均每年从汉水引水100亿立方米,通过陶岔渠首经南阳盆地,方城缺口,沿伏牛山、太行山东麓向河南、河北、京、津送水,为了不致对汉江下游湖北造成影响,必须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即由现在的坝顶高程162米,增加到175米,总库容由175亿立方米增加到290亿立方米,渠首高程为150米,北京玉渊潭约50米,从南到北自流输水,自西向东自流供水,可大大节约能源。丹江口水库水质优良,除高锰酸盐含量较高外,其余指标可达一级水标准。

设计输水总干渠长约1200千米,均采用全封闭式输水,途中穿越200多条河道,大多采用立体交叉式,仅留70个分水口,沿途尽量避开大城市与工矿区污染源,引到北京的水至少达二级水标准。

一期工程完成后,可解决工业城市用水,增加灌溉1000万亩。21世纪初实施二期工程,抽引汉江水23亿立方米,增加和改善灌溉面积2500万亩。

将来长江三峡水库建成,将由三峡水库引水至丹江口水库,可加大引水量,以根本上解决华北平原需水矛盾。

(3)西线引水计划在长江上游建筑高坝,由于穿越众多的山地,沿途需开凿隧道或盘山渠道,从通天河、金沙江引水到柴达木和黄土高原,以解决西北干旱地区缺水问题。根据设计,主要线路有三条,

1)从通天河引水70亿立方米,穿越巴颜喀拉山入格尔木河到柴达木盆地,线路长度不足100千米, 2)在青海玉树附近通天河上筑高坝,引水经色达、阿坝,在积石山东端入黄河,引水渠长约500千米,引水量250亿立方米。 3)从金沙江的翁水河口引水,穿越横断山脉,跨雅砻江、大渡河、岷江、白龙江到甘肃的定西,再经祖厉河入黄河;以增加黄河水量,全线长约3000多千米,年引水量约1000亿立方米。

经过有关专家论证,认为西线调水所经过的地区地形条件复杂,调水线路太长、工程难度大,近期内难以考虑。

南水北调对环境将造成显著的影响。跨流域调水对环境影响的大小与调水的规模有关。大规模调水,是指年调水量大于100亿立方米的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不论东线和中线方案,都属于大规模跨流域调水。这些工程穿越人烟稠密,经济发达的地区,调水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的后效问题。

(1)水量输出区

①调水后的影响主要发生在输水点的本身及其下游。调水后,长江径流量减少,主要是枯季长江径流量的减少,海水将会上溯。根据研究,当大通站流量超过16000m3/s,东线调水1000m3/s,不会引起河口地区盐水明显增加,当大通站流量小于16000m3/s,枯水期调水会在不同程度上加剧海水入侵的影响。南水北调应从工程方案和调水时间上充分考虑这一问题,以避免上海市供水水质的恶化。

②中线和东线调水,不涉及长江上游的水量,预计不会影响上游的航运。中下游水量虽有减少,减少水量不致对航道产生大的影响。但在长江口,由于长江径流减弱,潮流加强,潮流顶托和盐淡水的相遇,必然加速细粒泥沙的沉降和长江口拦门沙滩的发展,将影响长江口的航运。因此,在枯水期调水问题需进一步研究。

③中线引水从丹江口水库开始,调水将影响水库下游、汉江中下游的灌溉和航运,可通过修建沙市一沙洋运河从长江引360—540m3/s的水到汉江下游进行补偿。

(2)输水通过区 调水工程将影响输水区两侧及调蓄水体周围环境。

①东线在黄河以南输水线将通过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等湖泊,输水后抬高湖水水位,或保持较长时间的高水位,将影响湖中水流和泥沙发生变化,预计草食性大型鱼类可能减少,而栖息于畅水面的小型鱼类将增加。在黄河北岸将建立7座平原水库,水面面积估计约200万亩,渔业会有所发展,但如不能有效控制库区周围地下水位,将会引起土壤盐渍化。

②东线输水干渠连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干渠线路应与四大水系的全面整治结合进行考虑。

③中线输水干渠属于新开挖的渠道,将有部分水量渗入地下,预计黄河以南渠道两侧盐渍化问题不太严重。黄河以北,地下水位虽较深,但长期输水后,地下水位仍会上升,土地盐渍化问题仍需注意。中线干渠穿行在山前洪积扇地区,渠道渗漏水量可用于其东侧地下水的回灌,补充地下水资源。

(3)水量输入区 水量输入区沿输水干渠呈片状分布,在许多地段水量输入区与输水通过区很难截然分开。

①东线与中线规划发展和改善灌溉面积为1.41亿亩。海河平原土壤本身含有一定盐份,输入水量灌溉以后,地下水面上升,容易造成土壤盐渍化;在输水干线及各级配水渠道两侧、地下径流受到阻滞地区、蓄水工程周围及井灌变为渠灌地区将首先受到影响。中线灌溉

地区由于地势较高,排水条件较好,地下水位一般在4米左右,土壤盐渍化的问题较小。

②缺乏水源或水源不足的城市与工矿区,输入水量后一般对环境会起改良的作用,积极的效果明显,但应注意合理用水,防止工业造成新的污染。

③灌溉面积增加,各种蓄水体的面积也将扩大,这将会对中小尺度的气候产生一定影响,灌区及其周围地区的气候将有所变化。蒸发量增加,土壤湿度增大,土壤温度与空气温度日变化减小,地表反射率也将减小,这对中小尺度的气候带来有利的影响。

④调水后会不会引起血吸虫病北移,引起人们的关注。据报导,在江苏宝应县实验,在-2℃恒温条件下,30天钉螺死亡90%以上。南北大运河沟通也并未曾使钉螺北迁,证明北方气候不适宜钉螺生存。所以南水北调后血吸虫病北移的可能性不大。

总之,南水北调是改造大自然的宏伟工程,需要考虑它对自然环境的各种影响,尽量保护自然资源,而且要改善环境、美化环境、发展经济,造福人类。

(二)引松济辽与辽河中下游地区开发

辽河流域人均亩均水量约为松花江流域的一半,辽河中下游工业城市密集,农业增产潜力大,建设引松(花江)济辽(河)工程,可解决辽河中下游缺水问题,也有利于吉林、内蒙古东南地区用水,并创造黑龙江、吉林直达营口出海的水运条件。

引松济辽“北水南调”工程包括蓄水工程、引水及输水工程,反调节水库工程、航运工程四部分。(1)蓄水工程包括修建尼尔基水库(位于嫩江上游尼尔基镇附近),哈达山水库(吉林郭前旗上游20公里),文得根水库(绰尔河上游扎赉特旗音德尔镇北90公里)。三个水库库容分别为32.23亿立方米,42.4亿立方米,18亿立方米。

(2)引水工程包括大赉抽水站和哈达山渠首。输水工程由西干线和东干线组成。西干线北起大赉抽水站,南行经后八方,穿松辽分水岭,经双阳县敖吉村东入西辽河。顺流而下入石佛寺水库,全长260千米。东干线由哈达山引水渠首,经乾安至后八方与西干线汇合,全长127千米。(3)反调节水库工程包括引水渠附近的花敖泡、道宇泡,三王泡(总库容19.34亿立方米)以及位于沈阳市北侧的石佛寺水库(总库容18.46亿立方米)。

4.航运工程松辽运河(北水南调主航道全长约799千米,主航道与松花江干流联结段(经哈达山水库与富康泡)长75千米。松辽运河航道总长874千米,其中利用天然河道286千米。调水与航运相结合长388千米。

实施引松入辽“北水南调”工程,沿线占用土地约90万亩,迁移人口18万。另方面将减少松花江干流水量,影响松花江枯水期航运,这是一不利的一面。但这一工程的兴建将加速松嫩平原的治理步伐,由于水库的兴建,可增加松辽可供水量,提高防洪能力,并改善东北平原的生态条件,改善松辽航运条件,形成南北通道。经过有关部门多年验证,认为应当早日决策实施。

引黄济青工程。是从黄河下游利津附近开挖渠道,将黄河水向南引入胶莱河至青岛,以解决青岛市缺水问题。此工程于1992年峻工。缓解了青岛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也可防止青岛市的海水倒灌和地面沉降。

篇4:跨流域调水工程小论文

跨流域调水工程小论文

浅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跨流域调水

【摘 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由汉水及长江引水,缓解河南、河北和京津地区水资源危机的特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该工程以城市供水为主要目标,兼顾农业与生态用水,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出的重大决策,不仅经济效益巨大,而且政治意义深远。本文通过对近年中线工程实施情况的分析,力求比较客观、全面地介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的发展水平与动向、社会经济效益、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南水北调;效益;环境影响

1.调水工程所涉及的效益关系

1.1调水工程的经济效益

长距离大流量的调水要改变用水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经济结构,涉及许多地区居民的利益,因此不仅是个水利问题,而且是个社会问题。现在,随着调水工程技术的发展,采取调水措施大多是以多用途的综合利用水源为目标。设计周全的调水工程不仅改善了用水地区的农业灌溉,改变了缺水地区水、盐平衡状况及水土资源的综合平衡状况,极大的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与此同时还能获得发电、城市和工业用水、航运、防洪等多方面的经济效益。

(1)灌溉:对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口增长与相应的粮食短缺和环境容量存在较为突出的矛盾,调水灌溉可以使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从而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其它的矛盾。由于灌溉用水量大,而相对来说农产品的价值较低,灌溉用水效率低下,灌溉不当导致土地盐碱化等原因使调水灌溉经济效益低下。因此,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过程中这些因素度必须切实考虑,实现调水工程的最大效益。

(2)发电:以发电为目的是调水工程的一大特色。比如,在加拿大已建和在建的`调水工程中,95%的调水量是用于水力发电,因此,加拿大最近几年改变了策略,不再向美国出口水,而将电力输送到美国而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样,世界的大多数调水工程也都有水力发电功能,且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鉴于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的水是自流,完全可以利用地势落差来发电,这样经济效益会更大,而不仅仅是为农业城市供水。

(3)航运: 丹江口水库加高后,可使丹江的库容从目前的209.7亿m提高到330亿m ,使丹江地区的水域面积扩大,出现平湖,利于航运发展。比如在香花宋岗建设大型码头,加深河南南阳盆地与湖北江汉平原的经济交流,对促进中国主要粮棉地区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拉动豫、陕、鄂交界贫穷地区的经济,帮助当地脱贫致富。

(4)工业发展:国家建设大型调水工程需要进行大量的投资,同时,大型调水具有调节水量的作用,可以促进调水工程沿途及受水区的生态循环。南水北调工程投资引起对水泥制造业、金属冶炼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石油化工业的需求。这些产业的发展以及利用中部地区技术、人才、教育优势和信息技术改造中部地区的传统农业,将带东中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其次,先节水、治污,再送水,是南水北调工程实施的一个基本原则,以节水、提高用水效率和治污为前提,发展节水农业、节水工业和低污染产业,促进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

1.2调水工程的社会效益

从世界范围来看,一些大型长距离跨流域多用途调水工程的建设,不仅取得了巨大经济效益,而且促进了所在地区的社会进步,使得社会、经济全面向前发展。他们的这些正是我们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可以借鉴的经验,通过与国外工程的比较,结合自身条件研发出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将南水北调工程的效益发挥到极致。

1.3调水工程的生态环境效益

(1)调水有利于水循环、调水使受水区增加广阔的水域,导致大气圈与含水层之间的垂直水汽交换加强,有利于水循环。(2)调水形成薄层积水土壤的过湿地段——湿地,可净化污水和空气补偿调节江湖水量、调节气候,有助于形成食物链基地,保护生物多样性。(3)调水灌溉可防止因超采地下水带来的危害。(4)调水灌溉还对地区防洪起到作用。(5)调水有利于休闲和旅游业。(6)调水有益于人类健康。(7)调水灌溉有利于环境变化的良性循环。

1.4调水工程的技术特性

一般来说,任何调水工程都是由水源工程、输水工程和供水工程所组成的,亦即都包括取水、输水和用户供水的各种水工建筑物。根据调水量、调水距离、用途、实现调水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调水系统某些环节的工程技术方案可能很不相同。

1.4.1水源工程

(1)在人口稠密的丹江口地区,水利枢纽在河口范围内以调节河川径流以尽量减少淹没土地。

(2)在克服水水源工程中,根据地形条件,有时需要设置水泵站提水进入渠道,用水泵汲水来头差。

(3)在供水河流不能保证所需要的调水量的情况下,要建水库甚至是梯形水库,以便进行季调节和多年调节河川径流。

1.4.2输水工程

南水北调中线为长距离输水,因此主要采用渠道输水。从保持调水水质和水量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看,渠道中有无防渗护面和何种防渗护面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输水干渠上做防护层,甚至做混凝土防护层,以减少水量散失,为将高水质大量的湖水输送至北方缺水区奠定坚实的基础。

1.4.3供水工程

(1)在水被送到农业灌溉用水区后,再用水区要按照干、支、斗、农、毛的灌溉渠道等级体系,建设大量的灌溉配水区网。

(2)为了选择最佳的调水线路和工程结构方案,一般要进行多方案的设计。

(3)从水的调配来看,设计每一局部调水系统时,考虑其在大区或国家统一水利系统中的位置,用调水渠道把国家主要水源连接起来,形成国家统一水网。

2.中线优缺点

中线的优点是水质比较有保证,可以供水的范围比较大。中线只与汉水、长江的水质有密切关系,它不与淮河、黄河平交,因此水质较有保证。主要解决大中城市生活及工业用水,兼顾农村乡镇及农业用水问题。中线的缺点是丹江水量不够以及输水渠要穿过许多大小河汊,需要建许多交叉建筑物。这些渡槽、倒虹吸的规模都比较大。长的有几公里,短的也有好几百米,不仅工程量大、造价高而且运行、维护、管理也不容易,任何一座建筑物发生故障,就会影响到正常输水。另外中线渠线的北段,即淮河以北的很长距离内,缺少较大的水库来调蓄水量,运行上的灵活性要差些,再有倒虹吸的渠段均无法通航。另外,露天水渠的渠水有被污染的问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才能使其发挥巨大作用。 (下转第308页)

(上接第238页)3.结尾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技术难度上都可与世界上已建工程相媲美,同时也自然有一定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在调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中,应根据自身的自然地理条件、工程地质、社会经济等实际情况和条件,设计创造出合适的调水模式。同时在调水渠道线路、工程施工、水工建筑物设计、环境与生态保护工程、节水、污染治理也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成功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科]

【参考文献】

[1]耿六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河北省跨流域调水的最佳选择.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01).

篇5:跨流域调水工程水资源价值探析

湖引提水工程全部实现水量计量,万亩以上灌区排水口全部实现水量计量。

2.万亩及以上井灌区,井口出水量计量设备安装率应满足灌区水量统计要求。

3.年取水量5万方以上的地下水工业企业用水户,取水量全部实现计量。

根据现行《山东省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用水户用水量的监测管理是水利部门职责,水文部门负责区域供水量或取水量的监测。鉴于此,水文部门应根据权属范围进一步完善现行区域取水量监测站网,增加小型水库供水量监测站、中小型引提水工程取水量监测站、万亩以上灌区退水El退水量监测站,在充分调查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地表水和地下水农业灌溉典型区数量,提高农业典型监测的区域代表性。

将地下水位监测站网规划落到实处,补充深层水开采区、超采区、重要水源地、行政区界附近等处的地下水位监测站。

监测技术方面,提高自动化监测水平,购置先进仪器、设备,对委托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技术支持,确保监测成果的必要精度。

3.3加快基层水文服务体系建设

基层水文服务体系在区域用水总量监测中的作用基本得到广泛认可。通过建立和完善基层水文服务体系,将基层水管人员纳入区域用水总量监测中去,是提高分散取水监测精度的重要举措。青岛等局的做法值得借鉴和学习。

3.4尽快实现多部门数据实时共享

地下水集中水源地及重要企事业单位自备井开采量基本为水利部门掌握,少数市已经建成地下水开采量实时在线监控系统,对一定取水规模的工业企业及公共供水户取水量实行在线监控。当前,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正在抓紧进行,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建立取水在线监控系统,山东省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办公室挂靠省水文局,所以水文部门应借此机会、抓住机遇争取实现相关部门取用水量数据共享,争取获得第一手监测资料,真正发挥水文部门作为第三方的监督作用,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在区域用水总量监测统计中的恶意影响。

3.5进一步健全完善监测制度

尽快修订《山东省区域年度用水总量监测暂行办法》,以切实指导市县级区域用水总量统计核算工作。制定《山东省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出台相关文件,明确将水资源费的一定比例用于区域水资源监测,明确各相关部门在区域用水总量监测中的具体职能,建立相关资料的汇交制度、统一汇交格式,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良性互动的监测联动机制,确保区域用水总量监测统计的顺利进行。

篇6:跨流域调水工程水资源价值探析

郑雄伟周芬郭磊舒全英

(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浙江杭州310002)

【摘要】: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受水区应该为使用调水区的水资源而支付资源水价,本文提出了跨流域调水工程水资源价值计算的三种实用方法,并以某跨流域调水工程为例,阐述了替代工程法、支付意愿法、效益分摊系数法等计算水资源价值的原理及过程,可以为类似工程资源水价的确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跨流域调水工程水资源价值替代工程法支付意愿法效益分摊系数法280

1问题的提出

我国水资源总量虽然丰富,但与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不相协调,兴建跨流域调水工程是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供需不平衡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浙江省来说,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根据《浙江省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总体规划》【1】,浙江省“十一五”期间将通过修建近20项水利工程以确保水资源供给安全,其中涉及到6项跨流域调水工程。跨流域调水工程需要协调处理技术、经济、管理等多方面的问题,其中受水区对调水区的经济补偿往往成为制约跨流域调水工程实施的关键因素。

水资源是一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和其他自然资源一样,具有经济价值。水价应包括三个部分,即资源水价、工程水价和环境水价。目前,人们普遍认可工程水价和环境水价,而对资源水价――未投入一般人类劳动的天然水资源价值存在较大的争议。目前关于天然水资源价值的理论仍处于探索阶段,几乎没有可操作的实用计算方法。但是,在缺水地区进行水价研究时必须对天然水资源价值进行理论定位和合理定价【2】。合理确定水资源价值,不仅能够体现水资源的真正价值,更能为跨流域调水工程资源水价的确定奠定基础,对于促进跨流域调水工程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某跨流域调水工程为例,采用多种方法对调水区水资源价值进行了分析计算,可以为类似工程水资源价值测算提供参考。

2跨流域调水工程基本情况

浙江省某沿海城市(A区)水资源十分紧缺,域内已无良好的建库场址,规划至2020水平年,即使实施了小型水库、中水回用、海水淡化等挖潜工程,生活及重要工业需水的缺口仍然较大。为,14--认缅J,A7k诲酒韩喃丰宣的寿k溶恼rQ眨、守协{罔7kT壬早ljJ钢浊A瞬的1k洛湄位垂矛盾。作者简介:郑雄伟(1965“),男(汉族),浙江省临海市人,教授级高工,主要从事水利规划工作。j..1:王疋.靼日座大(II)型水库,兼有供水、防洪、灌溉、发电等综合功能,渠首水库总库容20087万m3,供水调节库容9555万m3,渠首水库至A区调节水库的输水隧洞全长26.894km,设计引水流量4m3/s,多年平均调水量9033万m3。

3水资源价值计算

对水资源经济价值研究的理论主要有: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地租论等等。水资源价值的高低取决于服务对象或载体,服务对象的性质差异将决定水资源经济价值的差别,采用的计算方法也不尽相同。就目前的研究而言,有关资源价值定量化的方法主要有支付意愿法、需求定价法、边际机会成本法、模糊数学法、影子价格法、收益现值法、效益分摊系数法等【3】-【6】。本文将分别采用替代工程法、支付意愿法和效益分摊系数法进行水资源价值核算。

3.1替代工程法

替代工程法就是针对受水区的实际情况,如果不建跨流域调水工程,采取其它替代工程后不得不增加的费用,该费用正好可以体现调水区水资源的价值。

如果不建跨流域调水工程,解决A区的缺水问题可以采用河网水深度处理、海水淡化、中水回用等替代工程予以解决。

河网水深度处理在受水资源条件限制的浙北地区广泛采用。深度处理技术通常是指在常规处理工艺之后,采用适当的处理方法,将常规处理工艺不能有效去除的污染物或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加以去除,提高和保证饮用水水质。应用较广泛的深度处理技术有: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和膜分离技术等。通过对嘉兴地区7座河网水深度处理水厂的分析认为,河网水深度处理的工程增加部分投281

资在450~650元/(t?d.1)之间,经营成本在o.30~o.40元/t之间。河网水深度处理不需要新建源水工程,投资成本低。但事实上,A区的河网水水质为Ⅳ“劣V类,完全不能满足国家水源水质标准,即使经多次深度处理,水的味觉和观感也不能满足居民的用水要求;再加上A区平原河网调节能力有限,因此,河网取水水质和取水保证率都不能满足居民用水要求。

海水淡化技术正在我国天津、河北、辽宁、山东等省的沿海地区大力推行。随着近年来海水淡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国家对此项目实施的优惠政策(融资、电价、税收等)等,海水淡化工程部分投姿为4000~5000元/(t?d一1),吨水能耗在3.5~3.8kW.h之问,制水成本4.o~5.0元/t。目前,天津大港电厂海水淡化成本5元/m3,玉环华能电厂海水淡化成本5元/m3。但是,从水质看,地表天然径流较海水淡化提供的淡水更为当地居民接受;从能源消耗看,海水淡化工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需配套建设电力保障设施,投资要增加。因此,海水淡化一般作为边远小岛、特殊产业的用水需求。

中水回用技术正在我国北方很多水资源紧缺城市大力推行。据了解,中水回用工程部分投资为i000~1500元/(t?d.1),经营成本约为o.4“o.5元/t。但是,从水质上看,经过深度处理的中水只能用于生活杂用、农业灌溉、部分工业和景观娱乐等,对于居民直接饮用、接触或间接饮用的行业仍不能被接受。此外,要实现中水回用的广泛推广,需对现有供水管网进行全面改造,投资亦要增加。因此,中水回用也只能局限于部分特殊行业。

现将跨流域调水工程+常规水处理工艺方式与上述替代工程方案进行比较,结果见表1。

跨流域调水工程和海水淡化单位工程投资相当,河网水和中水深度处理没有原水工程,取水成本低,工程部分投资较省。工程部分属一次性投资,涉及多方面的比较因素,不具备可比性。因此,主要对制水成本进行比较,新建跨流域调水工程后,由于原水水质好,处理工艺相对简单,制水成本仅o第一文库网.2元/t,较河网水和中水制水成本低o.1“0.3元/t,较海水淡化处理成本低3.8“4.8元/t,优势十分明显。

制水成本上的节省是由于调水区优质水资源带来的,因此,制水成本减少费用正好体现B区水资源的`价值。综合上述3类替代工程的制水成本和优缺点,推荐根据各方案制水成本域值下限按同等权重计算得到水资源价值,即:

(0.3-0.2)+0.333+(4.0-0.2)40.333+(0.4―0.2)+0.333=1.36元/t

表2推荐工程方案与替代工程方案比较表

方案名称

水库水+常规水处理工艺

河网水+水深度处理工艺

海水+海水淡化处理工艺

回用水+水深度处理工艺工程投资(元/t/d)5270制水成本(元/t)0.2备注取水保证率和取水水质满足要求取水保证率和取水水质不满足要求淡化水使用范围受限,保证率能达到要求450“6500.3”0.44000“50004.0~5.01000“15000.4“0.5中水使用范闱受限

注:制水成本是指经营成本,不包括折旧、摊销和利息支出等。

3.2效益分摊系数法

我国资源属国家所有,资源所有权益(资源地租)是国家通过税收方式来反映,通过分析水资源对国家税收的贡献额度,从而可以间接地计算出水资源的价值。本次考虑从工业用水角度出发,采用效益分摊法计量水资源价值。该方法通过估算工业用水对税收的贡献额,计量出的水资源资产282

价值。这是反映工业用水的水资源资产价值,与生活用水水资源资产价值有一定出入,但差别不会太大。

效益分摊系数法计算水资源价值的公式如下:

T=B/q+cl车c2(1)

式中:T为水资源价值;B为受水区万元产值纳税额:q为受水区万元产值耗水量;c1为受水区供水工程的效益分摊系数;c2为供水工程中源水工程的效益分摊系数。

根据受水区水资源公报和统计年鉴等资料,现状水平年,受水区万元产值耗水量定额为15m3/万元,工业总产值1690.1元,纳税总额57.86亿元,计算得万元工业产值纳税额为342元/万元,因此,单方水对税额的贡献为22.8元/m3,工业总投资320亿元,供水工程投资25亿元,计算得供水工程分摊系数为8%,城镇供水建设包括水源建设和水厂、管网建设,污水处理等,其供水效益应按相应工程设施费用占总费用的比例进行分摊,源水工程暂按0.5的系数进行分摊,因此,源水工程对税额的贡献为o.91元/m3,该值反映了B区水资源的价值。

3.3支付意愿法

所谓支付意愿法就是以亚行和世行建议的方法估算消费者的水费支付意愿,它是采用问接计算的方法来获得水资源的经济使用价值。假设消费者的水费支付意愿为P,供水系统的边际成本为C,则水资源经济价值的间接估算值即为:

T=P―C(2)

式中:T为水资源价值;P为消费者的水费支付意愿;c为供水系统的边际成本。

3.3.1P值计算

用户水费支出意愿的计算公式如下:

P=A+E/W(3)

式中:P为用水户的水费支出意愿,A为水费支出指数(等于水费与用户实际收入的比值),W为用户用水量,E为用户的年均收入或销售收入。

公式中的关键指数是水费支出指数。水费支出指数是水费与用户实际收人或总产值的比值,它综合反映了物质承受能力、心理影响和节约用水等因素。根据国际上比较认可的标准,水的消费占居民年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约为3%~5%,国内一些研究机构的调研成果认为,国内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水费支出占家庭平均收入的2%“3%L1:较合适,而工业水费支出指数可以较居民水费支出指数略高。

假设供水工程有生活和工业两个用水户,那么,综合支付意愿采用如下公式计算:

J=(JS木WS+JG+WG)/(WS+WG)(4)

式中:J是各类用水户的水费支出意愿;Js为生活用水户的水费支出意愿值,WS是水利工程向生活用水户的供水量;JG为工业用水户的水费支出意愿值;WG是水利工程向工业用水户的供水量。

根据受水区统计年鉴等有关资料,采用式(3)计算得到受水区生活和工业用水户水费支出意愿成果见表2。受水区生活和重要工业用水比例约为2:3,因此,采用式(4)计算得到综合水费支出意愿值为4.82元/m3。

表2受水区消费者的水费支付意愿计算成果

项目单位城市农村项目单位工业

居民年可支配收入兀190367368工业总产值亿元1690水费占年收入的比例%2.52.S用水量万m323723可承担的年水费用兀476184水费占总产值比例%2.5居民用水定额L/人.日21092可承担的年水费万元422500283

项目单位城市农村项目单位工业

居民年用水量m3/人?年76.733.6可承担的合理水价元/m317.8

可承担的合理水价元/m36.215.49可承担的原水水价元/m38.0

可承担的原水水价元/m32.792.47

3.3.2C值计算

理论上边际成本要求供水量的变动逐步地、连续地、小量地进行,而现实供水过程中,供水量的变动却是突然地、间断地、比较大量地进行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只能用相应项目的平均成本来代替边际成本。其一般式为

c。!K×羔+u+x‘f|/ffrf1+硝.f

f1+硝一1(s)b’

式中:。K为供水工程系统相关项自的总投资(万元);z为社会折现率(%);n为供水工程使用寿命(年);U为供水工程年运行费用(万元);X为供水工程流动资金占用量(万元);W为供水工程年供水量(万m3)。

A区供水工程系统分源水工程、水厂及输水管线工程等。该跨流域调水工程经投资分摊后由受水区承担的投资为12.6亿元,工程使用寿命50年,社会折现率取8%,年运行费和流动资金6505万元和350万元,计算得到受水区源水工程边际成本为1.87元/m3;水厂及输水管线工程边际成本省内外变幅不大,一般为1.0“1.2元/m3,这里取平均情况1.1元/m3。因此,供水系统工程边际成本合计为2.97元/m3。

3.3.2T值计算

根据已经计算得到的P、C值,由式(2)可以计算得到水资源价值为1.85元/m3。

4有关结论

(1)水资源的特殊性导致水资源价值的定量核算十分困难,采用本文提到的三种方法计算出来的水资源价值有所差别,其中支付意愿法计算成果最大、其次是替代工程法,效益分摊系数法计算成果最小。三种方法计算成果都与多种因素有关,计算成果略有变幅,但相比较而言,替代工程法计算的成果更为稳定。替代工程法和效益分摊系数法主要从受水区的情况衡量调水区的水资源价值,将区域经济效益、水资源紧缺程度于水资源价值的计算成果中体现,因此,推荐采用替代工程法和效益分摊系数法核算水资源价值。

(2)水资源价值计算成果是调水区与受水区就水资源转让利益补偿问题进行友好协商的基础,也是合理确定跨流域调水工程供水水价中资源水价的基础,对于促进跨流域调水工程的顺利实施和良性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水利厅,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浙江省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总体规划[R].杭州: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2005年.[2]李永根,王晓贞.天然水资源价值理论及其实用计算方法[J].南京:水利经济.2003,21(3):30―32.

[3]汪党献,王浩,尹明万.水资源水资源价值水资源影予价格[J].南京:水科学进展,1999,10(2):195―200.

[4]何刚.基于水资源资产价值的水价制定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6年.

[5]孙静,阮本清,张春玲.新安江流域上游地区水资源价值计算与分析[J].北京: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075(2):121―124.

[6]刘春生.南水北调工程水价的合理确定[J].南京:水科学进展,2004,15(6):808―812.284

篇7:跨流域调水工程水资源价值探析

作者:

作者单位:郑雄伟, 周芬, 郭磊, 舒全英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浙江杭州310002

引用本文格式:郑雄伟.周芬.郭磊.舒全英 跨流域调水工程水资源价值探析[会议论文]

篇8:跨流域调水工程调度特点与优化策略论文

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等,各行各业都离不开水资源,为了缓解水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保证为水资源紧张的地区及时进行水资源的调配与供应,跨流域调水工程具有高度的存在价值,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现阶段,我国先后修建了 20 余座大型的跨流域调水工程项目,为了提高工程调水质量,完善调水系统,应对跨流域调水工程的调度特点进行分析,以山东地区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为例,对工程运行机制进行探索。

1 山东地区跨流域调水工程概述

在山东地区,跨流域工程以引黄济青工程为主,其中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是我国南水北调工程项目中东线工程的关键环节,其中占据了引黄济青的部分线路,占用的输水线路长度为 160 公里,设计的城市有滨州、东营、威海、青岛等 6 个重要城市,从滨州分散开来。对于山东地区来说,引黄调水工程是一项重大的项目,在烟台市所存在线路长度为 278 公里,调水工程途中要经过当地的 9 个市、县,相当于总线路长的 86. 3%[1],可见烟台地区在引黄调水工程中的意义和重要性。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竣工后,应充分结合山东地区其他调水工程,强强联合,进而形成“T”字形的调水系统,会大大提高调水效率和质量,能够实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实现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缓解整个山东地区水资源紧张的现象,能够起到解决燃眉之急的效果。

2 跨流域调水工程运行机制的特点分析

通过对山东地区跨流域引黄调水工程的分析,了解到工程调度运行具有一定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复杂性、模糊性等特点,是对调水工程运行机制现状的充分体现。

2. 1 复杂性

跨流域调水工程运行的过程中,运行机制存在一定的复杂性,运行机制会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与历史背景存在着必然的关系,政治、经济、社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再加之运行管理机制的适应性,内容相对繁琐,需考虑的问题相对冗杂。另外,调水工程在公共利益的分配上也存在着复杂性,调水系统各个分支系统的操作、指令分配以及经营的相关资产等,是复杂性的充分体现。

2. 2 模糊性

调水工程系统的运行,要充分把握供水量的多少,供水量与水文气象存在着必然的关系,一般情况水文气象预报的预测能力有限,在预报方面缺乏精准性和长期性,供水信号不够明确。例如,东线工程中胶东引黄调水工程中,鉴于总干渠部位缺乏正在运行的可调解式水库,东线工程在供水上所依赖的调节水库相对单一,若水库的供水量不确定性,会影响对供水量的控制,导致调度与蓄水能力趋于模糊。供水量的模糊,会影响整个调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水资源的配置与调配存在严重的不均衡与不稳定问题[2].

篇9:跨流域调水工程调度特点与优化策略论文

3. 1 强化对供应链的管理工作

跨流域调水工程运行工作,应强化对供应链的管理工作,注重对调水工程中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全面管理。在整个调水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湖泊的`蓄水能力是固定的,且输水线路也不会改变,蓄水量、库存量的增加并不会增加成本。物流管理工作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将水资源能够按时、定量、保质的输送给需求者,以满足其对水资源的强烈需求,做好供水量的分配是关键。各个调水企业、环节都应做好协调与管理工作,保证调水的系统性和高效性[3].

供应链的管理,应注重调水供应信息的共享性和各部分的协调性,打造专属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平台,将输水线路、河道、分水、防洪和闸门等数据、信息进行及时的共享,设置“总调度( 北京) ---机构调度中心( 省) ---小调度分中心---闸点”的调度系统,要实现信息的共通与分享,为提高供应链的运行质量提供条件。另外,供应链的管理,应做好协调工作,主要分为内部与外部协调。在内部协调方面,应制定调水计划,计划中应明确规定水资源的具体分配详情,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供水企业的内部协调,其发挥桥梁性的作用,先与水源企业形成商业关系,然后是对各级水资源分配地公司的协调,涉及的内容相对繁杂,建立 ERP 规划体系,以保证企业内部协调的效率。外部协调方面,企业间应就水资源质量担保问题、水量条款、风险问题、惩罚性问题等进行协商,为后续调水工程的运行提供基础[4].

4 注重对工程水价的合理调整

水资源是重要的可再生资源,但是淡水资源的占有量在急剧下降,为了强化对水资源的珍惜,人们获取水资源就要进行支付,水价的制定成为关键性问题。一般情况下,水价的制定以成本法、计划法、供求法与收益法为主,不同的定价方法具有不同的制定标准,各有优势和劣势,应根据跨流域调水的实际情况进行水价计算方法的选择。在进行水价制定时,应以供水成本为基础,认识到水资源费用、供水成本、环境治理成本等方面的实际考量,为了更好的应对调水问题,应建立两部制水价,科学应对当地水资源和外调水问题,该制度不会受到水源归属地的限制,都会收取基本的水资源费用,保证调水运行机制的合理行。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山东胶东引黄调水工程总体情况的分析,就工程运行特点和运行机制予以研究,发现运行机制相对复杂,涉及到工程供应链管理问题、工程水价问题等,为了提高调水工程运行的质量和效果,强化对运行机制的完善具有必要性。跨流域调水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应细化运行机制中的各个环节,强化对供应链的管理工作,优化与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注重对工程水价的合理化调整,以达到提高跨流域调水工程运行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谢成玉,王国志。 对跨流域调水工程运行管理体制的思考[J]. 中国水利,,20∶ 11 -12 +46.

[2]黄江疆。 国外跨流域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体制分析[J]. 特区经济,,01∶ 93 - 94.

[3]沈滢,毛春梅。 国外跨流域调水工程的运营管理对我国的启示[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02∶ 391 -394.

[4]郑巧西,毛肖钰。 关于引调水工程运行管理的几点思考[J]. 中国水运( 下半月刊) ,,02∶144 -145 +147.

篇10:跨界流域监测方案的确定

跨界流域监测方案的确定

阐述了跨界流域监测方案对于科学指导实践的重要性,提出方案具有针对性、完整性、规范性和可行性等基本特征.结合总体设计思路和要点,从组织机构、技术要求、质量控制等3个方面论证了方案的构成,针对当前编制并实施跨界流域监测方案中存在的针对性不强、缺项和漏项多、前期工作不到位、认识不统一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前期调研、技术培训和全程监督等应对措施,要建设先进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新要求,通过加快技术创新,建立新型环境监测技术路线.

作 者:杨桂华 Yang Guihua  作者单位:南通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江苏,南通,226006 刊 名:环境科学与管理 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 年,卷(期):2008 33(5) 分类号:X832 关键词:监测方案   跨界流域   方案构思  

篇11:黑河流域调水对中游生态影响的后评价

黑河流域调水对中游生态影响的后评价

摘要:在阐述了黑河流域调水和综合治理实施背景的基础上,针对黑河流域调水和近期综合治理以来对中游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采用前后对比和有无对比的方法,进行生态影响后评价.作 者:卢兴旺    唐德善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南京,210098 期 刊: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ISTICPKU  Journal:CHINA RURAL WATER AND HYDROPOWER 年,卷(期):, (3) 分类号:X143 关键词:调水    生态    后评价    黑河   

篇12:浅析跨界音乐论文

浅析跨界音乐论文

摘要:分析了跨界音乐的发展过程及其与古典音乐、流行音乐之间的关系,阐述了跨界音乐产生和存在必然性。

关键词:跨界音乐融合价值观

跨界音乐也称混合音乐,是指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音乐风格交融在一起的音乐形式。它的诞生为不同的音乐形态、不同的音乐风格的结合创造了条件,也为大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体验。跨界音乐的含义可分为两层:广义上泛指任何几种音乐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音乐,狭义上则单纯指古典音乐与通俗音乐相交融的古典跨界音乐,它是跨界音乐中最流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音乐形式。跨界音乐的历史时间不长,但是它符合社会多元文化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审美需求的多样化的要求,深受大众的关注和喜爱,在世界乐坛上有着很强的影响力。

1跨界音乐的起源和定义

跨界音乐的产生比较晚,大约起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最早出现于美国。它的产生与音乐排行榜有关,一张新唱片登榜在不同类别的音乐排行榜上即被认为是某种意义上的音乐形式的交叉,成为跨办音乐的原始模型。伴随着这种发展趋势,出现了许多跨界音乐人,如古典辣妹组合、神秘园组合、莎拉.布莱曼、马友友、陈美等等。上世纪90年代,跨界音乐在中国逐渐兴起,女子十二乐坊的二胡演绎、刀郎的老歌新唱、西洋器乐伴奏在中国传统戏剧中的使用等等正成为一种新锐时尚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方式,跨界音乐在中国的艺术领域获得了更新的诠释。

音乐和音乐家的跨界现象发展到今天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如何给跨界音乐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根据查看的相关资料以及所听到的跨界音乐,笔者总结为在广义上是指不种类、不同形态、不同风格的音乐相融合的一种艺术形式,在狭义上是指古典音乐元素与流行音乐元素的相互交织、结合的艺术形态。“通俗地说就是将不同领域的歌唱方法、演奏方法根据需要改编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由多种音乐元素混合而成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和欢迎”。[1]

2跨界音乐的特点

(1)跨界方式具有广泛性性和多样性。常见的有移植、改编、引用等。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来看,就是在古今中外、东西南北、雅俗文野、激进保守和乐内乐外之间的纵横驰骋、自由跨越。如中国作曲家周文中用古琴曲作为蓝本,用西洋的室内乐的编制来呈现的《渔歌》。

(2)跨界音乐人大都具有深厚的古典音乐修养。跨界音乐人大都毕业于专业的音乐学院或受到过名师指点,这是由跨界音乐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跨界音乐脱胎于古典音乐,跨界音乐人必须有坚实的古典音乐基础,才能驾驭这些作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化创新。

(3)跨界音乐是一种嫁接,更是一种发展。[2]跨界音乐由多种音乐形式融合而成,既不同于母本,又继承了母本的`优点,是一种突破和创新。我们在以看到跨界音乐以打破传统、运用时尚元素和现代技术、融合多态风格的面孔吸引了更多不同层次的听众,形成了新的音乐演绎手法和演出方式组合。

3跨界音乐的分类

(1)用古典音乐的演唱方式表现流行音乐。如“华人世界第一男中音”的廖昌永用在专辑《情释》通过翻唱王菲的《红豆》、那英的《征服》、迪克牛仔的《有多少爱可以重来》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让古典音乐走近听众、走向市场作出了积极尝试。

(2)用流行音乐的方式演绎古典音乐。

以古典的弦乐四重奏组合“古典辣妹”为代表,“用流行音乐的形式和现代化的演出方式打破音乐的界限,将古典音乐的精粹与世界各地的声音和节奏互相结合,实现音乐的大同,把不被大多数人涉足的古典音乐展现出全新的概念。”

(3)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的交织融合。英俊潇洒、实力唱将ILDIVO(美声男伶)为大家充分展示了这一跨办界音乐类型。他们的音乐把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完美地整合在一起,在音乐界可谓是独树一帜。 (4)民族与古典相整合的中国特色的跨界音乐。在这一跨界音乐形式中,谭盾的《地图》极具代表性。他将原汁原味的湘西本土音乐与现场交响乐融为一体,为我们呈现了一场传统与现代、时间与空间连接在一起的跨界音乐盛宴。

4跨界音乐产生和存在的必然性

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跨界音乐能够长期存在并迅速发展,一定有它的必然性。

首先,跨界音乐的产生和发展符合欣赏者价值观和审美需求。人们传统的价值观认为,古典音乐等于高雅艺术,是上层社会的欣赏特权,欣赏古典音乐意味着高雅的品味和高贵的身份和地位。跨界音乐则化解了人们想显示自身的高雅品味却又缺乏对古典音乐的理解之间的矛盾,跨界音乐通俗易懂的特征使受众不同程度地产生“艺术修养较高”的自我认定,体现了受众的价值观。另外,接受群体审美需求的多样化导致了流行音乐创作风格的多样化,而吸收古典音乐元素则为多元化的音乐创作提供了丰厚了创作母体,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从波切利与莎拉.布莱曼在中国演出获得的巨大成功右以看出,多元文化更加受到现代社会人们的喜爱。跨界音乐艺术正是满足了观众对古典、民族与现代等多重文化因素的需求,才受到人们广泛的欢迎和赞誉。同时,对青少年来说,欣赏跨界音乐也是一种时尚,正如何晓兵教授所说:“流行音乐的低龄消费群体真正想购买的,并不是原来意义上的音乐,而是以某种热门音乐为载体的时尚生活方式”。[3]

其次,跨界音乐的内涵在于融合和创新。在各种音乐元素通过自我调节融合在一起的基础上,结合创作者和表演者的更新与超越,从而使其表现力更加丰富,更具广度和深度。

第三,跨界音乐所蕴含的文化内容是跨界音乐长久发展和生存的基石。跨界音乐是一个极具包容性的概念,它所包含的音乐因素比世界上任何一种类型的音乐都要丰富,它应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极大的发展潜力。无论是不同民族或不同风格或是古典与流行、严肃与通俗的音乐都能为跨界所用,并赋予原形式以新形象,从而更加鲜活、更具有时代感、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第四,经济发展、商业利益是跨界音乐发展的又一驱动。企业的营销宣传、演艺公司的商业演出往往会选择社会上正在流行或已经出现流行趋势的音乐形式,这无疑使跨界音乐成为被选择的对象并被进一步推动发展。一些作曲家、演奏家、音乐人也会通过不同的方式尝试对古典音乐的改编,以达到名利双收的目的。这些低成本、高效益和广受欢迎的跨界形式便成了古典音乐延续和重构的载体。

5跨界音乐未来发展的展望

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虽然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两种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段,但是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它们相互继承、相互借鉴、相互交合、共同发展。跨界音乐融合了二者的精髓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完善,使音乐艺术的发展前进了一大步,使歌唱家和演奏家的自身技艺得到了很大提高,拓宽了他们的艺术道路。著名作曲家高为杰教授认为:跨界现象同样是文化和艺术发展的一种,可以提升到文化哲学高度来看待,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动力,对当代文化艺术的发展的具有推动作用。

跨界音乐使高雅音乐通俗化,通俗音乐高雅化,展现给我们崭新的视听风格。不但是音乐跨界,视觉也在跨界。如古典辣妹,她们不需要大张旗鼓,只需持琴并以性感狂野的形象示人,不闻其声,即已跨界。再如跨界音乐新锐马克西姆,第一眼看到他会很自然地想到一名摇滚歌手或拉丁歌手,但他却是一位跨界音乐的“钢琴神手”。笔者认为,不跨界音乐里,不但可以让古典音乐爱好者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流行音乐,也让流行音乐迷有机会了解喜爱古典音乐,这一功能成就了跨界音乐的生命。跨界音乐使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实现了音乐文化的大融合,显示出无限魅力,被认为是音乐普及的重要手段,在事实上,跨界音乐已成为一种单独的门类,而且必将成为主流,创造出美妙得让人无法想象的未来。当然,这种跨界式的融合一定要有个前提,就是要求艺术家们秉承严谨的态度,用心去体悟音乐的精髓与实质,在尊重古典、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而不是为了跨界而跨界,也不能为了商业利益放弃音乐的尊严。

探析南水北调工程中的土方平衡论文

水资源论文

南水北调山东段工程战略综合效益的思路探析论文

乌鲁木齐市的水资源利用分析论文

浅谈我国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水资源的地理小论文

广州市水资源持续开发的理想模式初探

人教版水资源教学设计

试谈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论文

地理《水资源》教案

跨流域调水论文
《跨流域调水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跨流域调水论文(共12篇)】相关文章:

长江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立法思考2023-07-04

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基本理论进行分析论文2022-09-21

分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综合规划中的技术要点论文2023-02-24

水资源教案2022-08-19

南水北调优秀作文2022-04-30

论文:乐平吟诵调2023-06-25

八年级地理教学总结湘教版2023-07-23

城市培育工作汇报2023-12-09

工程规划的承诺书2023-07-30

调查研究报告格式2023-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