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时间:2023-12-21 07:51:59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浅谈我国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锦集8篇)由网友“新虔绍”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浅谈我国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浅谈我国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篇1:浅谈我国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浅谈我国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我国水资源存在着总量短缺、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这不仅制约着我国工农业的快速发展,也制约着我国城镇化进程,更是制约着西部大开发的主要因素.为了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要采取各种措施加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作 者:郭全中 傅晨 GUO Quang-zhong FU Chen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刊 名:科学・经济・社会  CSSCI英文刊名:SCIENCE・ECONOMY・SOCIETY 年,卷(期): 19(1) 分类号:F832.41 关键词:水资源   水资源危机   南水北调   开发和利用  

篇2:我国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

我国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

影响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很多,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就是其中之一.劳动力资源的开发是对劳动力资源数量、质量的开发.劳动力价值的体现,仅靠开发还不够,还需要合理利用,根据市场需求配置劳动力资源,最大限度发挥人的潜能.劳动力资源的保护是制度、政策、法律的保护,其目的在于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保障劳动者的各种权利,实现劳动的最终价值.

作 者:滕晓慧 姜言文 TENG Xiao-hui JIANG Yan-wen  作者单位:滕晓慧,TENG Xiao-hui(内蒙古财经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0)

姜言文,JIANG Yan-wen(内蒙古党委,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5)

刊 名: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RTV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4) 分类号:F127 关键词:劳动力资源   西部开发   合理开发   法律保障  

篇3:地下水资源及合理开发利用

地下水资源及合理开发利用

水是生态环境系统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它是工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随着人口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科学管理、合理利用水资源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作 者:薛国英  作者单位:饶河县水利勘测设计队,155600 刊 名: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NONGCUN SHIYONG KEJI XINXI 年,卷(期): “”(2) 分类号:P64 关键词: 

篇4:水资源合理利用论文

水资源合理利用论文精选

摘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是人类面临的资源调配的大课题,本文从世界各国成功的经验中,提出了有效利用水资源的比较合理的方向和实践做法,为今后水资源的开发和调配提供了一些思路和借鉴。

关键词:水资源;利用;跨流域调配

1概述

各地经纬度的差异、夏季风的不稳定或者沿岸洋流性质的差异,导致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就会造成不同地区的水资源的差异,这必将影响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为了平衡水资源,满足干旱地区的需求,让降水较多的地区的水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大部分国家都采用了跨流域调水的措施。采取这样的措施,不仅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它还提高了生态环境,保护了我们的地球。

2跨流域调配的实践

许多国家采用水资源调配的'方法来解决水资源不均的问题,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1澳大利亚调水实践:澳大利亚东西部水分差异很大―――东部有暖流经过,并且大分水岭的东侧是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而西部为西澳大利亚寒流,还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全年降水较少。所以澳大利亚于1949年计划从斯诺伊河调水,并在1974年开始运行,目的是保证西部地区人们生产生活用水。雪山工程目前实现了自动化管理,平时无人值班的遥控电站,只是在检修、参观、检查等情况下才派人值班。科技水平的提高使雪山工程达到了目的,保证了阿德雷德88.5万人口的城市用水,为重要工业区铁三角提供水源保证。但正如许多调水工程一样,雪山工程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由于规模宏大,且所处于雪山地区,雪山工程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引出的水源也造成了水土流失、土地盐渍化的问题。澳大利亚政府做到了尽量避免对原生态环境的破坏,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进行宣传教育,合理利用清澈的水源,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

2.2美国的做法:人口众多、工业发达的美国也面临水资源分布不均的状况。由于西部高大山脉的阻挡,美国西部沿岸降水较少,湿润气流难以深入陆地,加利福尼亚州的中部和南部地区干旱缺水。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美国于1957年开始从费瑟河、萨克拉门托河、圣华金河向西部调水。这一举措大大促进了西部的发展:加州的人口、经济实力、灌溉面积、粮食产量全部位居美国第一,洛杉矶更是发展为美国第二大城市。北水南调工程对加州经济起飞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也证实了水资源的调配对人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州调水工程很大程度地改变了区域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及水资源的使用方式和状况,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对水源地区、沿途输水区以及受水区产生一系列正面或者负面的生态环境影响。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对鱼类和野生物及栖息地的影响;二是水源地及调水工程沿线河流水质的影响。针对这两个问题,相应的法规、条例、以及各种工程补救措施及调水工程运行管理改善措施相应出台。同时,还开展系统的模拟、大量的调查和研究。美国政府处理生态问题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2.3亚利桑那调水工程:美国第二个较大的调水工程是亚利桑那调水工程。主要是由科罗拉多河上的哈瓦苏水库,调水到亚利桑那州中南部。该地区沙漠广布,调水工程很好地缓解了中南部的长期缺水的情况,更遏制了由于人们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所导致的地面沉降的情况。但是科罗多瓦河水上游管理不当,水中含盐量较高,难以变为生活用水。为此,政府修建了大型储水水库进行沉淀、净化处理。总而言之,亚利桑那调水工程促进了该州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有利于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

2.4利比亚大人工河工程:被称为“世界的第八大奇迹”的利比亚大人工河工程,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成功的调水工程。大人工河工程工程量大,从1983年开工,目前第三期工程正在进行。前两期工程已经把水输送到了沿海中心城市。项目全部完成后将充分保证利比亚粮食自给并有富余粮食可供出口。值得一提的是,该工程的调水来源是撒哈拉大沙漠。撒哈拉大沙漠经过几万年的地质变化,积累了大量地下水,而目前这些地下水就隐藏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之下。它蕴含了大约15万到37.5万立方公里的“化石”水源,合理开采的话可以解决人口饮水和工农业用水问题,发展农业生产,实现粮食自给,促进利比亚及其沿岸的发展。由于大人工河工程的调水来源是撒哈拉沙漠的地下水,所以不可避免的会破坏地下水源的蕴藏,不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但撒哈拉沙漠地区人迹罕至,对生态环境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所以大人工河工程的利远远大于弊。

2.5埃及的西水东调工程:最重要的调水工程应属埃及的西水东调工程。埃及大部分地区处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而尼罗河是埃及唯一的河流,也是唯一的地表水源。埃及引尼罗河水源到西奈半岛,全长262公里,该工程的实施对埃及人民的生产生活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限制埃及地区的发展因素是水源,而西水东调工程有效地缓解了埃及粮食的短缺状况,增加了水果、蔬菜出口,促进了西奈半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繁荣。由于西奈半岛植被以沙漠为主,引水灌溉必须要防止土地盐碱化。所以,当地政府在合理灌溉土地,控制土地的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的发生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3跨流域调配的实践效果

从以上五个简单的例子可以看出,跨流域调水对一个地区的生产、生活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跨流域调水,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水资源,尽可能实现水资源分配的平衡。除了眼前的现实利益,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跨流域调水可以扩大河水或湖泊的面积,来调整局部的气候和湿润程度,有利于全球生态环境的好转。同时,从长远看,它增加了地区发展活力,有利于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更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4应当注意的问题

跨流域调水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巨大的,但不可避免的是它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一是社会方面的,它淹没了大量土地,造成部分地区的移民,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一些不便。二是在生态环境上,它加剧了水土流失,也伴随着过度灌溉造成的次生盐碱化;同时也会造成水质恶化,不利于生物的生存,可能会导致疾病的传播。总之,跨流域调水的优点不容忽视,它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生活,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合理利用。但是,我们也应当防微杜渐,既与自然世界和谐相处,又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篇5:《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案设计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案设计

一、课标以及课标分析

1、课标要求: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2、课标分解:①什么是水资源?衡量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标准是什么?②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③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各怎样影响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④水资源数量、质量如何对人类的生产活动产生影响⑤如何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来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水资源的概念和衡量水资源的具体指标。

②运用图表说明我国和世界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

③说明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④了解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和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和图片,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②通过案例分析和活动设计,培养学生思维方式,挖掘学生潜力,激发学生的求知精神。

③通过开展小组合作作业,倡导合作探究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树立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观点。

②增强学生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及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

难点: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教学法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手段

多媒体

七、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按学习小组分6人一组,共10组。

2、预习教材内容,按课本的活动和案例要求,由小组集体讨论的方式,试得出答案。

3、搜集陈埭水资源状况(水资源问题、如何解决等)。

(二)新课导入:

用一张图片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没有水就不能“活”)

(三)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 水资源及其分布

水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我们居住的星球有液态水的存在。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那么什么是水资源呢?请同学阅读书本上的第一部分内容,然后谈谈你对水资源的理解。

学生回答:广义上的水资源是指水圈内的水量总体;狭义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问:这些淡水资源是不是全部能为人类所利用呢?

答:目前人类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教师总结:可见,陆地上的淡水资源本来就比较有限,加上这些淡水资源并不能全部为人类所开发利用,所以,“水的星球”实际上严重缺水。那么这些水资源是如何分布的呢?如何判断一个地方水资源的丰歉程度?请同学接着看第一部分的内容,稍后进行抢答。

一、判断题

(1)影响水资源数量的因素是径流量。(错,降水量和蒸发量)

(2)判断正误: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多年平均降水总量。(错,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3)判断正误:降水量大、水资源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少、水循环不活跃,水资源贫乏。(对)

二、读《世界各大洲的水资源》图抢答:

(1)从大洲看,哪个大洲最多?哪个大洲次之?最少的是哪个大洲?

答:亚洲最多,南美洲次之,大洋洲最少

(2)各大洲按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由多到少的是怎样排序的?

答: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欧洲、大洋洲

问:为什么非洲的降水量比南美洲多,而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却比南美洲少呢?

答:虽然非洲的降水量多,但非洲的蒸发量却比南美洲要大的多。

导出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的公式: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多年平均降水量 一 多年平均蒸发量

三、读《中国水资源分布图》抢答

1)、我国的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

答: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2)、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状况

答:夏秋降水多,水资源较丰富;冬春降水少,水资源较贫乏

3)、导致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

答:受季风、地形条件的影响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1)影响水资源数量的因素:降水量和蒸发量

(2)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多年平均降水量 一 多年平均蒸发量

(3)水资源的分布规律

A、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少、水循环不活跃,水资源贫缺。

B、从世界范围看:按大洲说,亚洲最多(南极洲除外),南美洲次之,大洋洲最少;按国家说,巴西最多,俄罗斯次之,我国居第六。

C、从我国看:从地区分布上看,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东部水多,西部水少。从时间分配上看,夏秋降水多,水资源较丰富;冬春降水少,水资源较贫乏。

承转:由于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因此水资源对人类社会发展影响很大。它的数量跟质量会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由于水资源的分布存在地区差异,从而影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第二部分 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晋江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200~,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匀。径流量自西北山区向东南沿海递减,在经济相对欠发达的西部西北部流域中上游地区是多雨径流丰富区,水资源丰富,而在经济较发达、人口稠密的下游沿海地区降水径流少,水资源较贫乏。加上晋江工农业的发展对水的需求量的`增加,导致晋江的水资源严重短缺,部分城镇(如陈埭)出现了严重的用水问题。由此可见,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十分密切。

问: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表现哪些方面呢?

答: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问: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如何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

答:1、水资源的数量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

(同时要求学生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说明)

2、水资源的质量也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

(同时要求学生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说明)

在不同的时代,水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请同学阅读教材P67,图3.12“水资源利用的进步”回答:

(1)2000多年前,罗马人用输水渠,引用地表水发展农业生产,农业生产靠近哪里发展?

答: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业沿河湖地区分布

(2)1870年美国大平原的移民利用哪些水体发展农业生产,生产规模有什么变化?农业生产分布向哪里发展?

答:采用地表水,生产规模变大;农业生产开始向有丰富地下水的地区分布

(3)20世纪50年代以来,海水淡化技术发展使人类生产活动的范围扩展到哪里?

答:水资源缺乏但又靠近海岸的地区

(4)从这个变化过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在科技较落后的时代,人类生产活动主要是靠近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拓展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人类生产在没有自然资源的地区同样得到发展。

教师总结:可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小。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水资源的污染情况越来越严重,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就有陈埭的“水污染”事件。课前曾布置同学去搜索相关的资料,接下来我们请部分小组来分享他们的成果。分析陈埭水资源问题及导致这种问题的原因。

(学生上台进行资料交流)

教师总结:可见科技进步、工业发展的同时,虽然给人类带来了物质上的收获,但是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增加,过度利用和污染等加剧了水资源短缺。

承转: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扩大了。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水资源短缺形势越来越严峻,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呢?

第三部分 合理利用水资源

探究一:解析以色列水资源利用的成功之处

1、以色列的自然环境适应发展农业吗?

答:不适合,只有小部分是地中海气候,其余多数为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干旱少雨,不适合于发展农业

2、以色列如何将水资源由少变多?

答:1、开源:海水淡化;2、节流:采用喷灌与滴灌技术、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等

3、从以色列发展农业的奇迹中,对中国西北农业发展有何启示?

答:采用喷灌与滴灌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探究二:解析咸海的忧虑

1)咸海忧虑什么?

答:咸海的面积不断减少

2)导致这种后果的原因是什么?

答:有自然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原因,但主要是人为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人类无节制的地灌溉,特别是从咸海的两大入湖河流――锡尔河和阿姆河中提水,导致咸海水量大减,湖面面积不断缩小。

3)产生怎样的后果?

答:使该地区大量动物灭绝,位于咸海湖滨的城镇出现饮水短缺问题,传统渔业衰落等问题。

探究三:我国华北平原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原因以及解决措施

原因:

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导致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主要原因。

2.人口增长过快,工农业发展迅速,加剧了水资源紧张程度。

3.水资源综合利用率低,浪费和污染严重。

4.生态环境恶化,干旱频率加大。

解决措施:

1.加强对水资源的综合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2、跨流域调水工程是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不足的根本途径。

3、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积极推广耐旱作物;改革灌溉技术,如实行管道输水、喷灌、滴灌。

探究四:调查陈埭水资源状况(题目由各小组讨论自行确定)

本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水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人类容易利用的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只是水资源的一部分,加上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使许多地方不同程度地缺水,制约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与人类活动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但科技进步又能对水资源的利用上又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如修建水库、海水淡化等,然而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的短缺,因此必须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途径主要是开源、节流。但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要根据各地方的实际来采取开源节流等相应措施,才能令水资源“以少变多”,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八、布置作业

小组合作性作业:陈埭水资源的调查报告

篇6:浅析水资源的治理与合理利用

浅析水资源的治理与合理利用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水资源是有限的,现存环境的改变,终会导致水存在条件的'改变,水的需求失衡,使人类的生存产生危机.我们应分析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水污染的控制,实行水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行水资源控制与有效利用.

作 者:杨建荣 YANG Jian-rong  作者单位:芜湖市河道管理局,安徽,芜湖,241000 刊 名: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WUH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TECHOLOGY 年,卷(期): 10(3) 分类号:X37 关键词:水资源   治理   控制   利用  

篇7:高中地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精选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水资源的概念和衡量水资源的具体指标

2.运用图标说明全球和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

3.说明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4.树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观念,了解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策略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和图片,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2.通过案例分析和活动设计,培养学生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精神。

3.通过开展小组合作作业,倡导合作探究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辨证看 待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情况;

2.树立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观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

【教学难点】

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Flash”一口水”:西北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短缺的地方之一,什么是水资源?

一、水资源的含义

1.水资源概念:水资源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

广义水资源:水圈内水量总体

狭义水资源: 陆地淡水

我们前面有讲到水体的类型,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陆地水包括陆地淡水和湖泊咸水、地下咸水。其中陆地淡水仅占2.53%,陆地上的淡水种类多,有些难以利用或者目前直接利用较少,容易 利用的淡水资源有河流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这些储量仅占全球水体总量的0.007%。

承接:那么,一个地区水资源的多少用什么来衡量呢?

2水资源的衡量标准

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来衡量。请同学们读图3.10,思考:径流量、降水量和蒸发量三者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

多年平均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各个大洲的水资源总量是有很大的差异。

3.世界水资源分布

请同学们读图3.10对各个大洲水资源的丰歉程度排序。

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欧洲、大洋洲。这是各大洲的区别,那国家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如巴西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其次是俄罗斯,中国位居世界第六位。

承接:中国多年平均径流总量虽然位居世界第六位, 但时空分布不均匀。

4.我国水资源的分布

(展示幻灯片),请 同学们读图,说出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

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

空间分配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5.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以上是我国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呢?

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 时间分布不均------修建水库

(展示幻灯片)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人为原因:人口剧增,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水资源需求量增。大水资源浪费严重 。水资源污染严重 。

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呢?

控制人口增长,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节约、合理使用水资源 。保护水源、防治污染、净化污水、立法保护 。

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为此人们采取多种措施,力图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1、开源

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修筑水库;跨流域调水;人工増雨;海水淡化等

2、节流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意识;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转折】水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正是由于水资源的分布存在地区差异,从而影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区域对比: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新疆。水资源短缺的西北地区聚落规模比较小,而水资源较充足的江南地区聚落规模较大。

结论:说明了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

【课前准备,收集资料】一些知名矿泉水和饮料厂的水源地

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创设情境2:如果你打算开一个矿泉水厂,你要把厂址建在哪?

展示茅台酒水源地赤水河的图片以及展示青岛啤酒和崂山水图

结论:说明了水资源的质量也会影响到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

2.水资源利用的进步

展示课本的p62三张图片思考:这三张图片说明了科技进步对水资源利用有何影响

从这些图,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利用水 资源的种类、范围扩大。

课后作业:西北是我国水资源总量最少的地区,但是我国最缺水却是华北。请学生分析原因。可以从自然和人为两个原因入手。并制定一个华北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策略。

板书

板书

一、水资源及其分布

1.水资源概念

2.水资源的衡量标准

3.世界水资源 分布

4.我国水资源的分布

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水危机的原因

2、采取的措施

三、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1.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2.水资源利用的进步

3、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篇8:高中地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精选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水资源的概念,理解世界与我国水资源的分布规律,并能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加以说明。

②了解水资源在数量、质量上对经济活动规模、效益的影响,理解科技进步促进水资源利用的进步。

③理解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过程与方法

①立足水资源的“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办”问题,以人水关系为主线,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同时注重激励发展性评价。

②重视地理素养培养,联系社会实际与乡土地理,突出地理图象与案例的讨论分析研究,合作探究水资源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及人文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考和对策。

③有效运用多媒体辅助地理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水资源及其合理利用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②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家乡的水资源问题,增强忧患意识,形成科学的资源观。

③通过学习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关爱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1.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2.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按学习小组分7人一组,共10组。

2、利用网络、杂志和书籍等搜集关于水资源的内容,对水资源的概念、作用、分布有大概的了解。

3、预习教材内容,明确课本活动和案例的要求,准备以小组集体讨论的方式,试得出答案。

4、搜集城市水资源状况,在讲课时适当引用。

5、准备好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二)导入新课

以我国正在发生的春旱对农业生产的巨大影响说明水资源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带出新课: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 水资源及其分布

1、设问,引发思考。

我们知道,从宇宙中拍摄的地球照片是蔚蓝色的,因为水体总面积占全球总面积的71%。从这一点上看,水,似乎是“使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事实上并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呢?

2、了解学生对水资源的理解。

和学生以谈话的方式轻松讨论对水资源的理解,快速的将他们的注意力引入地理课堂中,为启发、引导他们深入研讨问题做好心理准备。

归纳:水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水圈内的水量总体;狭义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因此不能把水资源单纯的理解为广义的水资源,更应该是指人类在目前生产力水平下能够利用的水资源。

读图:读课本上的水资源构成图。

3、哪些水资源是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4、我们平常可以用这些水吗?请举例说明。

宛西河的治理。为什么要治理宛西河?因为宛西河为我们提供生活水源(河水)。

5、这些“容易利用”的水由什么补给?小组讨论,请小组的代表发言。(大气降水)

6、请把问题回到我们从化缺水这个问题上。大家一致认为,我们平常比较容易利用的水资源来自大气降水,目前这种缺水的状况是不是经常出现?(不是,仅仅出现在旱季。)

7、再举个例子,拿亚马孙平原和撒哈拉沙漠的水资源状况对比一下,两地的差别是不是很明显?(是)

8、你对水资源的理解又得出一个什么规律?(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因而产生差异。)

9、差异表现在哪里?以小组为单位计分,抢答以下题目(把题目投影出来)

(1)判断正误:影响水资源数量的因素是径流量。(错,降水量)

(2)判断正误: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多年平均降水总量。(错,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3)判断正误:降水量大、水资源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少、水循环不活跃,水资源贫乏。(对)

(4)读课本66页《世界各大洲的水资源》图抢答:按大洲说,(亚洲)最多,(南美洲)次之,(大洋洲)最少。各大洲按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由多到少的排序是(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欧洲、大洋洲)

(5)抢答:我国的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是(南方)多,北方少;东部水多, (西部)水少。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状况是(夏秋)降水多,水资源较丰富;(冬春)降水少,水资源较贫乏。

小结小组竞赛活动,指出要养成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探讨的学习习惯。小组成员应互相帮助,互相督促,共同进步。

10、在答问的基础上概括水资源的分布:

(1)影响水资源数量的因素:降水量

(2)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

(3)水资源的分布规律

A、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少、水循环不活跃,水资源贫缺。

B、从世界范围看:按大洲说,亚洲最多(南极洲除外),南美洲次之,大洋洲最少;按国家说,巴西最多,俄罗斯次之,我国居第六。

C、从我国看:从地区分布上看,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东部水多,西部水少。从时间分配上看,夏秋降水多,水资源较丰富;冬春降水少,水资源较贫乏。

D、总之,水资源分布很不平衡。

(4)我国的水资源分布也很不均衡。

第二部分 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1、我们从化的水资源状况怎样?各小组根据搜集的资料谈谈看法。

总的来说,从化的水资源比较丰富,年降水量达1900毫米以上。但水资源的分布也不均匀,由于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量的增大,因此我市人口和农田集中的地方,在旱季比较紧张,而且今年的旱情更为严重,降水量比往年少了两成。由此可见,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十分密切。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表现哪些方面呢?(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2、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请举例说明。

南方为水田,北方为旱地。

结论:水资源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3、水资源的质量也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吗?请举例说明。(水资源的质量同样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根据学生所举的例子再作概括。)

4、根据上面所学过的总结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5、请阅读课本67页的图,小组讨论一会,请谈谈你对这些图片和文字的理解和看法。(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程度是不相同的。)

总结:图片主要说明人类在利用水资源上的进步。第一阶段是在2000多年前,罗马人利用地表水发展农业生产;第二阶段是在1870年,美国太平洋的移民利用地下水,灌溉农田,发展种植业;第三阶段是在20世纪50年代,海水淡化进入了商业化生产阶段。也就是说,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6、本段的文字中提到,什么是跨流域调水?

跨流域调水是指把一个流域的水通过输水工程送到另一流域的过程,例如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到黄河流域。

7、海水淡化技术是怎么一回事呢?请根据课本68页的内容,按照你的理解回答。

简要解释:海水淡化技术是利用先进的工具把海水加热蒸发,取出其中的淡水。目前世界海水淡化的日产量已经达到2700万吨,并且还在以10%~30%的速度攀升,但基本为发达国家所操控,且成本较高。

8、请派小组代表回答课本68页“活动”的题目。

(1)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很大,以色列的自然环境适合发展农业生产吗?

提示:以色列年降水量稀少,在70毫米以下,而且没有灌溉水源,因此水资源严重不足,尽管光热条件好,也不适宜发展农业。

(2)以色列是如何把水资源由“少”变“多”的?

提示:一是“开源”,把海水淡化加以利用;二是“节流”,采用先进的滴灌技术,减少浪费。

(3)从以色列发展农业的奇迹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提示:面对我国北方严重缺水和西部内陆的严重干旱的现状,以色列的农业奇迹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应采取措施增加水资源的数量,如利用先进的器械进行滴灌,节约用水等于增加水资源的总量等。

9、通过一系列的例子,可总结出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主要表现在:

(1)在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时代,人们主要开发利用地表水。

(2)在科学技术比较发达的近现代,人们可以开发利用各种水体和采取措施来缓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的矛盾。

第三部分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事实上,尽管人类社会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水资源的危机却越来越大。为什么?

小结: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一是从数量上看,工农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导致需水量的增加;二是从质量上看,人类生活排放的废弃物质增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加大,导致水体污染严重,我国上海市缺水就是污染性缺水的一个典型例子。

2、阅读课本69页《咸海的忧虑》,请小组派代表谈看法,小组成员可补充看法。

提示:(1)咸海的面积在不断减少,原因是:人们大量引用流入咸海的阿姆河和锡尔河的河水灌溉土地,种植棉花,导致流入咸海的水量减少;气候干燥,蒸发强烈。(2)咸海面积减少产生一系列问题,湖泊中动物物种大部分灭绝;湖泊边的城市处于沙漠之中,饮用水缺乏;传统的渔业衰落导致失业;丧失调节气候的功能,湖区环境恶化;滩地上空盐尘飞舞,对人体健康和农田危害很大。

3、从咸海的案例中看到,水资源在不断地变化,并对人类社会构成威胁,在哪方面表现出来呢?(水资源的减少导致环境的恶化、水资源数量供应不足、水体污染等)

4、由此可见,我们不仅仅要重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更迫切的是水资源的持续利用。有什么措施能使水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呢?(主要是通过开源和节流两方面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5、请列举开源的措施。(包括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修筑水库;开渠引水实行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人工增雨等。

6、开源“五水”歌:开发地下水、蓄积洪水,跨流域调水,淡水海水,人增雨水。能马上背出来吗?

7、请列举节流的措施。(包括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等。)

8、水资源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尽管我们已经学习了关于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知识,但关键还是要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面对复杂的生活环境,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看课本70页“活动”,请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

提示:

(1)西北地区的水资源供给,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解决水资源的供求矛盾应体现在:控制人口数量,减少用水规模;发展节水农业;保护生态环境,退耕还林还草。

(2)我国缺水问题,谈谈看法:通过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收集有关水资源的资料;确定综合思维、立体思维的方法,全面多角度地寻找解决缺水的对策。

第四部分 总结本节内容:

课后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水资源,以及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的不均衡性。水资源的不均衡导致了缺水地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而我们知道无论是水资源的数量还是质量对社会及经济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影响,所以我们要探究更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模式,从而解决目前人们面临的水危机。

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基本理论进行分析论文

《海洋资源》的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能源资源的开发教案教学设计

长江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立法思考

矿产资源开发与水文地质环境保护措施论文

乌鲁木齐市的水资源利用分析论文

谈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论文

水资源现状的作文素材

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高三地理教案

水资源综合利用与管理规划初步探讨论文

浅谈我国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浅谈我国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浅谈我国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锦集8篇)】相关文章:

海洋资源教案2022-09-18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2023-02-22

水资源论文2023-05-11

南通沿海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论文2022-08-27

浅谈循环经济与和谐发展的研究报告2023-11-17

地理教案2023-12-27

高校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研究论文2022-07-22

适时管理对学校人力资源开发的启示2023-03-21

海绵城市的建设规划及其运用论文2023-03-23

黄河水利经济发展思考探析论文2023-07-29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