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料库在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06-06 05:20:24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谈语料库在语法教学中的运用(通用15篇)由网友“peaches”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谈语料库在语法教学中的运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谈语料库在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篇1:谈语料库在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谈语料库在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本文结合语法教学领域研究的新动向,阐述有意注意以及意识唤起对语言学习的'影响,概述语料库的特点及其在语法教学中的运用.并以教授条件句为例,利用密歇根大学生口语语料库(MICASE)设计语法练习,以实例表明语料库在语法教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作 者:关文玉 Guan Wenyu  作者单位:510631 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刊 名:国外外语教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年,卷(期): “”(2) 分类号:H08 关键词: 

篇2:浅谈交际教学法在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交际教学法在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社会语言学的发展,社会交际功能在语言教学课堂上越来越受到重视.语法教学是外语教学的.理论基础.语法知识的传授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相结合,才能优势互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作 者:邹芳  作者单位:三峡电力职业学院,湖北 宜昌,443000 刊 名:中国电力教育 英文刊名:CHINA ELECTRIC POWER EDUCATION 年,卷(期): “”(10) 分类号:H3 关键词:交际教学法   语法教学   交际能力   结合  

篇3:试析语料库语言学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试析语料库语言学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论文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语料库语言学为英语教学带来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变革。通过分析词语搭配原理对意义形成的启示,探讨语料库语言学对词汇教学的作用;通过分析“意义”与“形式”的关系、“规定性”与“描述性”的区别,论述语言“自然发生数据”对语法教学的指导意义;通过分析语言搭配的“语义韵”特征,探讨语料库语言学在翻译教学、文学教学及教学法等领域的运用。

论文关键词:语料库;语言学;英语教学

语料库语言学(Corpus Linguistics)是基于篇章语料,对语言进行研究的一门科学(K. Aijmer & 和B. Aitenberg 的定义)。现代语料库语言学兴起于20世纪中期,近几十年来在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渐成为语言研究中的一门显学。这对英语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与乔姆斯基的《句法理论》探寻语言认知模式不同,语料库语言学以语料分析为基础,试图呈现词汇、语法、对话、篇章、翻译等各语言层面的规律。这些数据源于真实语境,呈现的规律接近语言行为事实,对英语教学的指导更具针对性。

一、语料库语言学在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础。在传统课堂上,教师花较多时间讲解单词的音形义,督促学生强化记忆。学生掌握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往往过于单一、死板,运用起来捉襟见肘。有些学生甚至找汉语中的对等词来记忆,不仅浪费精力,而且易造成误解。现实语境中的词语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于和其他词语的搭配中,并产生共有意义。正如J. Firth所说,“由词之结伴可知其词”。这在语料库语言学中被称为词语的“结伴关系”或“共现关系”(co-occurrence)。基于统计学上的定量分析,只要一词与另一词的共现频率达到一定标准,它们之间即可被认定是搭配关系。查尔默将词语搭配进一步界定为“以等同形式超过一次重现,并构成良好语法的词汇系列”,兼顾了搭配中的语法因素。两种说法都突出了掌握搭配对词汇学习的重要作用。学习者最终能否掌握英语,关键在于能否熟练运用典型搭配。现代语料库的应用可以使词汇教学不再局限于单词的孤立讲解。教师通过鲜活的语料呈现,可使学生感悟到词汇因搭配而产生的意义,从而大大改善教学效果。

语料库语言学在词汇教学中运用的基本方法是:输入要讲授的词作为“节点词”(node)进行搜索,提取该词在语料库中所有的搭配词。在每行索引中,节点词居中呈现,左右构成其语境的词语被称为跨距(教学中可按照词的数量设置跨距的长度)。统计中,教师要把偶尔共现的词排除掉。只有那些与节点词反复共现的.词才被认定是典型搭配。事实证明,节点词的意义正是“存在于与之结伴的别的词项之中”,正是典型搭配赋予了它丰富的含义。教师通过对典型搭配分析,可以呈现节点词的含义和用法,加深学生对该词的印象。当前,将语料库引入词汇教学不仅可以将教师从繁琐的词汇讲解中解脱出来,提高教学效率,而且便于学生由被动学习向研究型学习转变。

二、语料库语言学在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在当代语料库语言学家辛克莱(Sinclair)看来,语法与词语是一种“相互渗透”的关系。词语具有意义潜势,同时,在搭配和用法上也具有语法潜势。两种潜势都在语言交际中呈现出来,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词汇和语法机制。这种机制在语言使用中被称为“共选关系”(co-selection),即“一定的词语和意义总是以一定的语法形式表现出来;一定的语法结构也总要以最经常和最典型的词语来实现。”因此,词汇教学和语法教学是密不可分的。语料库对词汇教学的作用也同样体现在语法教学中,并对传统语法教学理念形成挑战。传统语法教学秉承“规定性语法”(prescriptive grammar)教学模式,着重讲解句法结构。与此不同,基于语料库的现代语法教学更加侧重语法与词汇意义的“共选关系”。更倾向于“描述性语法”(descriptive grammar)的教学理念,用大量生动的自然语料来呈现词句搭配中的语法规则,更加注重语言运用的区分度和准确性,使学生接触到更多地道的英语,增强学生对语言交际的感知力。通过语料分析可以看出,在语言交际中,句式的选取往往不是为了验证或运用某个句式而是对其进行词语填充;相反,人们总是为了准确表达某个意义而随机选取最合适的词汇和句法结构。意义永远是第一性的,形式是第二性的。

语言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真实的语言。有些语法学家依靠个人直觉,“为说明和论证某种理论框架而杜撰和自造的句子没有太大的效度,在很大程度上很可能会将人为的结构强加于实际语言运作,会对真实语言运作产生曲解”。为避免这种人为的杜撰和扭曲,现代语法教学多采用口头或文本中出现的真实语料作为语法讲解的依据,这就是Sinclair所说的“自然发生数据”。这种教学“不受传统语言学理论中许多先入为主的观念束缚,借助大量自然发生证据,可望发现语言运作的许多内容和机制,对语言使用做出新的描述与解释。”这种新的描述与解释不仅能够将学生从大量的句法结构记忆中解脱出来,也能使语法学习充满了乐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语料库自行分析总结句法规律;通过研究句式的演化趋势,还可以预测未来语言的发展态势。这样一来,语法教学就不再是灌输式讲解,而是转变成探讨性研究了。尽管在韩礼德看来,语法是一种封闭系统和有序结构,但由于词语搭配是线性的,词汇运用是灵活开放的,因此,语法规则也应该是动态呈现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现实发生的数据”还原语法原本的活力。

三、语料库语言学在英语教学其他方面的运用

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入发展,仅仅依靠双语词典辅助英汉翻译已很难满足实际需求。这已成为制约翻译事业发展的瓶颈。基于双语语料库的机器辅助翻译则成为提高翻译效率的重要突破口。在传统翻译中,一般认为,词是语言翻译的基本单位,但从翻译实践来看,“一些多词组合或搭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往往需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翻译。然而人工编纂多词组及其目标语是不现实的”,所以,在计算机辅助翻译中,可以利用平行语料库,通过抽取英汉“翻译等价单位”(TEP)来提高翻译速度。同时,从语料库源语言和目标语言文本中抽取稳定共现的多词组合单位,还可以大大提高双语词典编纂的效率,减少双语词典编纂的劳动强度。

语料库提供的自然口语数据和鲜活文本可以为文体学和修辞学的教学研究工作提供丰富的素材。例如,在具体语境当中,有些“具有相同或相似语义特点的词项习惯性地、反复地与关键词项在文本中共现,关键词也被‘传染’上了有关的语义特点,它的整个语境内也就弥漫着一种特殊的氛围,”这就是Louw所称的“语义韵”(semantic prosody)。而“语义韵”又可分为“消极语义韵”、“积极语义韵”和“中性语义韵”。如果在某个连续词序中的关节词具有消极语义特点,那么就会产生消极语义韵,从而将与之相适应的消极词吸引到该语境中构成搭配,将与之冲突的积极词排除到该语境之外,以保证整个语境中所有的词都维持着这种消极的语义氛围。因此,通过搜索某个关键词,调取语料库中一定范围的文本,进行语义韵分析,即可对该文本做出修辞方面的判断。若是文学文本,还可就此进一步推断文本的写作背景、社会环境及作者的思想倾向、立场等。由此可见,语料库在阅读理解、语篇分析、文学鉴赏教学中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给课堂带来活力。

另外,语料库的广泛运用也为教学法的革新创造了可能性。它“影响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过程和技巧,通过对语料库分析和与文本互动,鼓励自主学习和个性化教学”。由于语料库中的文本都是现实中的言语,这就避免了教学中经常使用自造词语、例句和篇章,从而避免出现不合惯例的古怪表达,确保教学内容可靠。反映在我国英语教学中,就是避免大量夹杂汉语思维模式的英语表达(Chinglish)出现。语料库收集的真实语料丰富,涉及各个语域、多种文体,这有利于克服传统教学中素材单一的弊端,使教学更适应国际交流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如果英语学习者将语料库中的自然数据“内化”(internalize)为自己的语言素材,那他就不仅掌握了词汇和语法,而且内化了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传承。现代教学法就是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语料库“内化”而不是“自造”语言素材。

四、结语

信息技术的进步和语料库语言学自身的发展对英语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语料库语言学在词汇教学、语法教学、翻译教学、语言学教学、修辞教学、文学鉴赏、教学法乃至词典编纂等诸多领域都将得到广泛运用,并带来英语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革新。它对传统教学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种再造。使得课堂教学信息量更大,文本和声音素材更丰富;学生学习更具自主性和创造性;教师驾驭课堂不再局限于刻板讲解,更多的是呈现、引导、参与和评价。同时,语料库语言学的运用也会大大提高日常翻译、写作和编辑工作的效率,必将对英语教学的全面革新产生重要推动作用。

篇4:谈暗示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谈暗示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杨满

(湖北省房县城关镇第四中学)

暗示,指在平和气氛条件下,由含蓄的言行、意念影响个人心理与行为的过程。暗示有时神通广大,不少身心的神秘现象都是由暗示造成的。俄国伟大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经说过:“暗示是人类最简化、最典型的条件反射”。在教育教学中巧妙地应用暗示,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应用暗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对一个数学问题的思考往往不能一步到位,需要给予适当地引导,让学生不断加深认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在学生会计算:1+2+3+4+…+50以后,让学生计算:1+3+5+7+…+99。每一届教学的学生中,都会遇到有近九成的学生使用的方法是:1+99,3+97,……,通过确定有多少个100,从而得出计算结果。但这种方法往往会在“确定有多少个100”时出错,说到底学生确定不准“1+3+5+7+…+99”有多少个数相加。

后来我就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找到了一个方法:1+3,有2个数相加;1+3+5,有3个数相加;1+3+5+7,有4个数相加;……发现加数的个数是1与最后一个加数和的一半,那么,1+3+5+7+…+99就有50个数相加。显然,1+3+5+7+…+99的结果是25个100,即2500。这是第一种方法。

后来我暗示学生,引导他们比较“1+2+3+4+…+50”与“1+3+5+7+…+99”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发言,一致认为“1+2+3+4+…+50”中的加数是连续的正整数,而“1+3+5+7+…+99”中的加数是连续的奇数。

我又引导学生:“那么,能不能把后一个问题转化为前一个问题呢?”通过学生的再次讨论,于是有:1+2+3+4+5+…+98+99。

但是,其中2+4+6+…+98怎么办?

于是有:(1+2+3+4+5+…+98+99)-(2+4+6+…+98),

进而有:(1+2+3+4+5+…+98+99)-2(1+2+3+…+49)。

这样,就把解决问题的`方法转化为已学过的“计算1+2+3+4+…+50”的方法了。这是第二种方法。

我在第一种方法中提到过加数个数问题。再进一步研究:1+3=4=22,有2个奇数相加;1+3+5=9=32,有3个奇数相加;1+3+5+7=16=42,有4个奇数相加;

并且,加数的个数是1与最后一个加数之和的一半。所以,1+3+5+7+…+99=502=2500。这是第三种方法。

我留给学生的思考题是:计算47+49+51+…+431。

二、应用暗示,强化班级管理的艺术性

1.应用情志暗示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这种怕,显然是一种心病,是受其他事物强烈暗示的结果。“心病还须心药医”,情志暗示就是治疗心病的“特殊药”。

一个循环出头,我又得担任七年级的教学工作。临近期中、期末考试,总会有一部分学生比较紧张。这时,我经常采取的方法有:笑着给学生讲“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严肃地给学生讲“急会生乱,急要有用,大家都急起来吧”;在上学或回家的路上遇到比较紧张的学生,很轻松地对他们说“按时作息就行了”等等。一学期后,原来比较紧张的学生自然消除了临考紧张的情绪。

2.应用环境暗示

变换环境也是暗示的需要。部分学生,特别是留守学生,临近节假日时,他们的情绪都会发生变化,表现得很低落。这时,我经常采取的方法有:多开展有趣的课外活动;有意安排“可靠的”学生与他们交流;要求他们远在他乡的父母跟他们通电话等等。通过环境暗示,保持学生的情绪相对稳定,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事件,让学生度过艰难时期。

3.应用经验暗示

对逆反心理比较重的学生,我在处理学生间的纠纷和教授某数学知识时,故意“炫耀”自己对解决和解答这类问题有着十分丰富的经验。这种暗示,既能增强学生对我的信任,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如,阅读下面的一段话,解决后面的问题。

因为(x-1)2的值总是大于或等于零,所以,(3x+5)2+1的最小值是1。那么,5x2-6x+11的值总大于0吗?它有最大(最小)值吗?

类似于这样问题的解决,非常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促进班集体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4.应用语言暗示

在众多的暗示中,语言暗示是非常重要的。上述几种暗示无一不是借助语言暗示而起强化作用的。消极、被动的语言暗示,能够破坏人的机体生理功能,扰乱人的心理和行为;而积极、主动的语言暗示则能纠正被扰乱、被破坏的心理和行为,改善人的机体生理功能。

如,在组织学生参加班与班之间篮球赛的时候,如果问学生“敢不敢上场”?那么,对于容易被暗示影响的学生来说,“不敢上场”这个不良的语言暗示,就会对他们的神经中枢产生一个恶性刺激,本来敢上场的学生,也不敢了。而改问“我们班哪几个学生上场”?就比较妥当了。

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并及时捕捉学生的心理信息,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更能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加出色。

参考文献:

杨海波,齐辉。发挥心理暗示在教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09)。

篇5:汉英语法比较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汉英语法比较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张嘉冰

[内容]

收稿日期:1994―12―09  作者单位:福建漳州一中

*                  *                    *

一、运用汉英语法比较法的重要性

1.这是时代对语文学科的挑战。

当前中学阶段各学科知识的互相渗透日益加强,语文教材中科技知识不断增加,传统语文教学单一、封闭性种种弊端,已经严重影响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不适应时代的要求。语文教学不能只单纯向学生灌输知识,必须改变学生接受知识的被动状态,加强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必须把“死灌”变为“活学”,全面启迪学生的感觉、记忆、判断、想象等方面的能力。“比较法”能从认识角度使人们从相类似事物的比较对照认识事物的本质。

中学生进了中学就面临汉英两门语言的学习,其语法有许多相同之处,也存在差异,学生经常困惑、混淆。教师在语文语法教学中适当进行两种语言语法比较,学生从教师分析中得到启示,这就远比孤立的、纯理论的阐释要透彻得多。因此运用汉英比较法,不仅能促进英汉两门语言学科的教学,而且能发展学生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和类比推理的思维,促进学习。

2.运用“比较法”是正确理解和掌握汉语特点的最好途径。

恩格斯曾经指出:“你只有将本族语同其他语言进行比较,你才能真正懂得自己的语言。”我国语言学家吕叔湘也说过,“要认识汉语特点,就要跟非汉语比较。”可见,这是“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最好的途径之一。近年来国外语言学家编写了不少汉语和其他语言语法比较的书,如《汉英比较语法》、《汉日比较语法》等。这些研究成果理应受到中学语文教师的关注,理应将它应用于语文语法教学实践中。

中学语文教学运用“比较法”,不仅需要,也具有可能性。因为,人类的语言虽然各不相同具有民族性,但人类的思维形式大同小异;而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这就决定语言间必然有某些共同规律,才有可能互相翻译。人们在学习外语时,总要与自己的母语比较,也就说明不同语言存在比较的可能性。况且,中国近代语法多是模仿西方语法(尤其是英语)的。目前推行新语法系统更接近英语语法,这就为我们运用“比较法”奠定了基础。而现在任教的中青年语文教师,大多都学过英语,这为运用汉英比较法创造了条件。只要我们了解汉英语法安排程序,从整体上粗略掌握两种语言异同点,在教学中适当运用比较法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以几年来初中语文语法教学中运用汉英语法比较法的实例,阐明其作用。

二、运用“比较法”的作用

运用比较法能解决课时少、课程多的困难。现在中学使用语文统编教材,课文篇目增多,语法知识量增加不少。单单语法的名词术语就有29个:即11种词、4种短语、6种句子成份,以及8种复句名词。学生既要掌握这些名词术语的概念、结构,还要分析汉语语法现象。教师讲授语法知识最多只能两周一次,练习量不可能多,因此学了三年,大多数学生都觉得印象不深。而英语不同,一教英语单词就讲词类。英语教学重视句型操练,每讲授一种句型都反复讲、读、背、练直到熟练掌握为止,因此学生对英语语法比汉语更熟悉。如果借助英语的相同名词术语,相同的句式来讲授汉语语法就会节省许多时间。如汉语第二册讲词划分,可以借助英语词类划分标准来讲授,通过汉英词类对比,学生就明白汉语中的量词和助词英语中没有,而冠词则是汉语中没有的。这样,可以省不少时间。又如汉语句子根据用途分类,大体上也与英语相同。还有一些结构相同的句型:双宾句、存现句,能愿短语做谓语的句式,采用汉英对译方法就能加强学生对句子结构理解。

运用比较法能将学生盲目比较化为有目的的对比,有利训练学生的思维。中学初中阶段是汉英两种语言语法的起点,从某种意义上说,英语课实际就是语法课。学生在初学英语时,都在自觉和不自觉对汉英的语法现象进行联想和对比。他们在自由联想容易产生记忆的前摄或倒摄抑制,形成知识负迁移,若教师引导他们有目的、有系统地比较、归纳、总结、存档,会让学生减少记忆的知识量,使头脑中旧知识因增多提取机会而更加巩固。学生经过多次比较、归纳,能发展思维,提高对汉英的语法现象的识别能力。

运用比较法能发展学生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和类比推理思维。汉英从语言形态学角度看,既有相同点也存在不同点。相同点就是都具有分析型语言特点;不同点在于英语是分析、综合性搀半的语言,汉语是分析型为主的语言。所谓分析语,是指这种语言中的语法关系,主要不是通过词本身的形态变化来表示,而是通过虚词、词序等手段表示出来。因此,教学中不仅可以通过两种语言相同的词和句法进行教学,既节省时间又能发展学生类比推理思维;也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其不同点,培养学生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能力;甚至还可以将英语丰富的词形变化和学生熟悉句型突破汉语中的难点,将英语句型教学规律运用到汉语的语法教学中。

下面再用具体事例作进一步说明。

(一)利用学生熟悉的英语词形变法,来讲授汉语中难理解的概念和少见的词形变化。

汉语是分析为主的语言,词法变化较少,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初一学生抽象思维较差,教师要讲明语素、音节、词的构成方式,词的.分类标准较困难;而英语具有综合型语言特点,本身词形变化较丰富,学生一接触英语单词就看到了词性、格、数、时态变化。因此,运用英汉实例对比,会达到化抽象为具体的效果,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1.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概念的理解。

(附图  {图})

(附图  {图})

可见,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只是语素的语音形式,相当英语单词中的音节,只表示发音的停顿。上面的例词都是表示一个意义,不能再分割的单位,都是一个语素。然后向学生讲明汉语“玻璃”这个词“玻”和“璃”,虽然在书面形式是两个汉字,但它与英语单词中的音节一样,只表示发音的两个停顿,分割开来没有实在意义,只有“玻”和“璃”合起来才包含一个意义,只能算一个语素。这样,学生就能明白“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的结合体”这个概念的含义。最后告诉学生,由这样的语素(外来语和联绵字)构成的词叫单纯词。如蜻蜓、萝卜、仿佛、阿拉伯等等。

2.不自由语素和合成词中附加式的辨别。

采用定义来揭示这概念内涵,学生感到很抽象,难理解;借助英汉词对比,一目了然。见下面汉英词形态变化对比表:

(附图  {图})

从上表对比不难看出:英语的前缀un与汉语“老、小、第、初、阿”等用法相同;英语后缀―er,―sm与汉语“子、头、儿、家、者、性、化、们”等一样,它们都不能独立成词,位置是固定附在词根前或后,起辅助成分。学生就明白了不自由语素概念。最后告诉学生,由这种语素构成的合成词的构成方式就是附加式。

(二)引导学生区别汉英语法功能完全不同的特点。

篇6:汉英语法比较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汉英语法比较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运用汉英语法比较法的重要性

1.这是时代对语文学科的挑战。

当前中学阶段各学科知识的互相渗透日益加强,语文教材中科技知识不断增加,传统语文教学单一、封闭 性种种弊端,已经严重影响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不适应时代的要求。语文教学不能只单纯向学生灌输知识, 必须改变学生接受知识的被动状态,加强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必须把“死灌”变为“活学”,全面启迪学生 的感觉、记忆、判断、想象等方面的能力。“比较法”能从认识角度使人们从相类似事物的比较对照认识事物 的本质。

中学生进了中学就面临汉英两门语言的学习,其语法有许多相同之处,也存在差异,学生经常困惑、混淆 。教师在语文语法教学中适当进行两种语言语法比较,学生从教师分析中得到启示,这就远比孤立的、纯理论 的阐释要透彻得多。因此运用汉英比较法,不仅能促进英汉两门语言学科的`教学,而且能发展学生同中求异、 异中求同和类比推理的思维,促进学习。

2.运用“比较法”是正确理解和掌握汉语特点的最好途径。

恩格斯曾经指出:“你只有将本族语同其他语言进行比较,你才能真正懂得自己的语言。”我国语言学家 吕叔湘也说过,“要认识汉语特点,就要跟非汉语比较。”可见,这是“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最 好的途径之一。近年来国外语言学家编写了不少汉语和其他语言语法比较的书,如《汉英比较语法》、《汉日 比较语法》等。这些研究成果理应受到中学语文教师的关注,理应将它应用于语文语法教学实践中。

中学语文教学运用“比较法”,不仅需要,也具有可能性。因为,人类的语言虽然各不相同具有民族性, 但人类的思维形式大同小异;而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这就决定语言间必然有某些共同规律,才有可能互相翻译 。人们在学习外语时,总要与自己的母语比较,也就说明不同语言存在比较的可能性。况且,中国近代语法多 是模仿西方语法(尤其是英语)的。目前推行新语法系统更接近英语语法,这就为我们运用“比较法”奠定了 基础。而现在任教的中青年语文教师,大多都学过英语,这为运用汉英比较法创造了条件。只要我们了解汉英 语法安排程序,从整体上粗略掌握两种语言异同点,在教学中适当运用比较法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以几年来初中语文语法教学中运用汉英语法比较法的实例,阐明其作用。

二、运用“比较法”的作用

运用比较法能解决课时少、课程多的困难。现在中学使用语文统编教材,课文篇目增多,语法知识量增加 不少。单单语法的名词术语就有29个:即11种词、4种短语、6种句子成份,以及8种复句名词。学生既要掌握这 些名词术语的概念、结构,还要分析汉语语法现象。教师讲授语法知识最多只能两周一次,练习量不可能多, 因此学了三年,大多数学生都觉得印象不深。而英语不同,一教英语单词就讲词类。英语教学重视句型操练, 每讲授一种句型都反复讲、读、背、练直到熟练掌握为止,因此学生对英语语法比汉

[1] [2] [3] [4] [5]

篇7:浅谈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翻译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和强化其翻译认识.语料库强大的语料存储功能为翻译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例句,因此翻译教学中引进语料库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有着特殊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平行语料库、可比语料库和自建小型语料库的应用.

作 者:赵玉闪 史娟  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2206 刊 名:中国电力教育 英文刊名:CHINA ELECTRIC POWER EDUCATION 年,卷(期): “”(10) 分类号:H3 关键词:翻译教学   语料库   应用  

篇8:例谈比较法在鉴赏教学中的运用

例谈比较法在鉴赏教学中的运用

例谈比较法在鉴赏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郑扣莲

如何带领学生进行鉴赏教学呢?这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说易做难的问题。笔者认为,比较法是鉴赏教学中的一种具有较强直观性和启发性的教法。下面以柳永的《雨霖铃》和姜夔的《扬州慢》为例,谈谈比较法在鉴赏教学中的运用。

一、思想内容的比较

婉约词章,离不开“个人情怨”这个主题,但就具体作品而言,这个主题又各具特色。

柳永的《雨霖铃》是借“秋江伤离”的场面,描写表现“羁旅行役”者的苦痛;而姜夔的词《扬州慢》却是以初历扬州者的所见所感痛写“黍离之悲”,抒发漂泊者低沉苍凉的爱国之情。粗看两者皆是抒写个人情怨,细读则不难品出两词思想定位的高下。缘何如此呢?两位词人的生活时代和个人际遇便是最好的解说。

柳永生活在北宋中期那个所谓升平时代,但上层社会对文人墨客的要求总是苛刻的,文人墨客的遭际并不如意,登仕途者尚有“人生如梦”的慨叹,屡遭贬抑者就更不免落魄,人生际遇、仕途得失凝聚了他们的目光,也铸就了他们吟咏的主题。所以《雨霖铃》只能表现柳永对个人遭际的怨和苦。失意潦倒,本可以歌诗赠答聊慰愁怀,但自己注定是个漂泊者,与友人情再深意再切,也难免悲伤离别,自己只是个以“晓风残月”为伴的孤独旅人,几多失意几多苦痛尽在不言中。词人虽然暗示了对生活潦倒的不甘,虽然把“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勾勒得神情逼真,但这也仅是个人无奈的情怨罢了。

而生活在宋金对峙、战乱迭起的南宋中后期的姜夔,是个终身不曾仕进的漂泊者,在对满目疮痍破碎的祖国山河,他就不能只关注个人的遭际,还要像陆游、辛弃疾等爱国诗人那样,时刻关注着国家民族的命运。所以他的《扬州慢》能以眼前所见寄寓所感,又以联想、想象来对比今昔,以昔日繁盛与今日破败的强烈反差,抒写山河破碎的哀痛和空城戍边、清角吹寒的忧痛。(范文网 )虽然只能面对“波荡月冷”,感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但这种“情怨”毕竟超越了“个人情怨”,表现出词人对现实的深切关注和对战乱的无比痛恨,道出了一个漂泊者的爱国心声。

综上所述,相似的生活际遇可使不同的作家在艺术风格上趋同,而不同的时代背景又使作者对生活的关注趋异,以至词人的思想定位不同,进而促成作品选材和主题定位的差异。所以,柳词走不出个人情怨的狭小天地,而姜词《扬州慢》能突破个人情怨来表现爱国这个永恒的主题。因此,了解作者的生活时代和生活际遇,应是教师教给学生鉴赏作品思想内容的一个方法,而这个方法的传授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比较。

二、结构艺术的比较

《雨霖铃》和《扬州慢》都是慢词,词体结构上都分上下片,都采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形式,但由于两词的主题不同,情感脉络不同,因而两词的虚实结合形式和结构层次安排又各具特色。

《雨霖铃》上下片各有三层。上片叙临别情景,起笔三句道出别离的时令与场所,以雨后苍茫暮色点染氛围,暗示浓厚的离愁,给全词定下哀切的基调。紧接四句写船家促行,别离者难舍难分,极写情感变化,将别情形象化。后二句以“念”字领起,揭出别后一幕,浩淼烟波,沉沉暮霭,衬出孤独旅人的哀怨与离愁。下片融情于景,深化离愁,头二句紧扣上片重笔写情,更浓烈地渲染“秋江伤离”的愁绪。紧接着一问一答,将离情别绪融入眼前景物,人与物化,情与景融。后四句由前层的“今宵”写及“经年”,使那情那愁更深更浓更厚,难分难解难诉。全词上片写实,下片写虚,虚实相因,以实衬虚,情感脉络忽张忽驰,情节结构大开大阖,把词人凄婉细腻的情绪倾泻得淋漓尽致,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

《扬州慢》上下片各二层。上片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起于想象,收于现实,条理井然,对比强烈,前五句概述了昔日扬州的繁华和眼前扬州的破败景象,构成强烈反差,落墨处顿现兴亡之恨和伤乱之感。后五句极写战乱破坏之彻底和空城戍边的严峻现实,笔到处哀不可抑。下片通过联想和现实的比较,忆昔伤今,倾泻一腔悲愤,前五句借写“豆蔻词工”的前代诗人杜牧自况心境――面对荒芜空城,逸兴尽失,欷嘘难已。后五句由前一层的'联想回到现实,二十四桥波荡月冷,红药自生自灭,繁华销尽,动中见静,触目伤怀,怎不悲从中来?全词虚处起笔,实处落墨,虚实相间,层层相扣,处处对比,结构缜密,蕴含深沉。

艺术结构的安排是为表达主题服务的,主题不同,即使风格流派相同,结构形式也不可能相同。正如这两首词,虽然都采用了虚实结合的结构,但又各有千秋。《雨霖铃》先实后虚,虚由实生,虚又衬实,各尽其妙,相得益彰;而《扬州慢》是虚实相间,由虚至实,实又转虚,虚实对比,构成想象与现实的反差,曲尽其妙,而主题尽显,实是匠心独运。

总之,扣住主题,理清脉络,抓住特征,应是教师在鉴赏教学中教给学生的结构艺术鉴赏法,若在比较中进行传授,目的就不至落空。

三、语言艺术的比较

婉约词章的语言一般脱不了“哀婉缠绵”这四字评语,但就具体作品而言,却往往是主色中突现异彩,共性中存在个性。

《雨霖铃》落笔扣住“凄切”,奠定了凄清惨愁的基调,然后,无论是勾勒“无语凝噎”的黯然魂销场面,还是抒写“多情自古伤离别”的“秋江伤离”之情,都笼罩在“愁”的浓雾里,使全词字字都带愁色悲音;而一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把抽象的“别”字描摹得形神毕现,遣词造句真乃妙不可言;而且全词音韵平仄协调。比如“多情自古伤离别”就是平上去入四声兼用,音节响亮,顿挫抑扬;这样的炼词炼句炼音,使得词意婉转曲折,似滞实流,似断实续,意蕴无穷。正如前人所评日:曼妙婉转,缠绵悱侧。的确是婉约词的语言正宗。

而《扬州慢》起笔直书“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似拙实巧,重重地叩动读者心弦,如是扬州究竟如何?让人顿生向往。体现出白石道人炼句的老辣。紧接而来,荞麦、废池、乔木、清角、冷月等词语的使用,又烘托出词人睹物伤怀之情,点染出悲凉的气氛,更体现了他善借景物特征抒写情怀的语言风格;而音韵平仄的巧妙处理,如“过、尽、自、废、渐、杜、算、纵、二、念”等去声字的运用,又造成了高亢而悲凉的音响。全词起势临空,蓄力劲发,字字含悲,句句显恨,语短痛深,低沉苍凉。前人云:清空峭拔,悲切苍凉。真是一语中的。

语言艺术的鉴赏是个难点,但紧扣原文,把握情感则是语言鉴赏的可行之法,而在比较中认识不同作者的语言特质,了解其运用语言的技巧,进而辨析其典型的语言风格则更易让学生掌握。

综上所述,运用比较法进行鉴赏教学,不但能使学生了解不同作家作品的个性差异,而且还能使他们更直接地学到有关鉴赏的知识和方法;既有助于教师走出“贴标签”式的鉴赏教学困境,又有利于学生鉴赏能力的形成。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第三中学( 221400)

篇9:谈多媒体课件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谈多媒体课件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多媒体课件在音乐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MIDI音乐制作课教学中,由于它是图文声像多形式的综合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音乐制作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作 者:吕威  作者单位: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铁岭,11 刊 名: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5) 分类号:G642.5 关键词:计算机音乐   MIDI音乐制作   音乐教学  

篇10: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传统的.语文教学以文字为载体,以朗读、背诵为手段,让人明白事理、体会情感、学会做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开始用各种手段来完善教学,直到现在信息技术运用于语文教学中,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气象.它图文并茂,视听兼备,有利于创设情境、陶冶情操.信息技术已成为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但如果运用不合理,也会产生一些问题.

作 者:叶萍  作者单位:瑞安市塘下镇一中,浙江瑞安,325204 刊 名:教学月刊(中学版)  PKU英文刊名:THE TEACHING OF POLITICS 年,卷(期): “”(10) 分类号:G63 关键词: 

篇11:谈心理辅导艺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韶关市仁化县周田中心小学  龚洁云

,马加爵事件轰动了全国,这是件令人震惊而又痛心的事。有关专家就当事人的心理素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它也引起了我--一名教育工作者深深地沉思:现代教育缺少什么?20世纪70年代初,辅导即心理教育的观念开始在美国教育界兴起。心理学家莫舍和斯普林特尔针对美国当时的教育现状,指出现行学校中并没有真正的“心理性服务”的存在,学校教学工作主要仍是把知识告诉那些已养成被动习惯的学生,除了智能的发展之外,不顾其他。在此情况下,就会有许多副作用、反效果产生,严重地影响到学习动机及自我概念的发展。我国的教育现状何尝不是如此!是的,我国的现代教育缺少的正是心理教育!要改变这种状况,最迫切的是精心设计并实施心理教育,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心理辅导艺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一、 树立心理教育理念,发挥辅导职能。

某研究表明,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同时具有三种属性和功能:管理、指导和辅导。随着人在教育活动中主体地位实现程度的变化,教育活动的属性和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而随着教育现代化历史进程和主体教育价值理念的弘扬,当代教育走向以学习者为主体的终生教育和学习化社会,从而赋予教育者以辅导的教育职能。这就必然对现代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角色期待、职业道德和行为模式提出新的要求。相对于教师的“社会代表”、“道德楷模”、“课程专家”等传统的社会角色,辅导赋予教育者“服务”、“协助”等角色职能。因为辅导是辅导者协助当事人解决心理问题,为当事人的心理发展服务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交流与互助关系。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当事人处于中心地位,心理辅导人员是当事人的朋友、咨询对象和服务者,因此,在学校心理辅导中,教育者承担了激励、关爱促进学习者成长、发展的服务者和助成者的社会角色。这种以服务和协助为职能的辅导者的行为模式,必须特别具有爱心,耐心、深邃的洞察力、善解人意、擅长沟通,还要自信,民主和富有创造性。现代教育的辅导职能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变革传统的人性观和教育观,重新摆正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自觉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积极的能动作用,注意对学生发展障碍的早期发现和预防,尤其注重于心理危机的早期觉察和干预。帮助学生充分发展其潜能,促使人格的健康和完善。

二、 课堂教学渗透心理辅导,培养奋发向上的班风、学风。

课堂教学渗透心理辅导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把学生的学习心理潜能、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的主体精神视为比课标、教材更重要的教育资源。既重视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智力的教学和训练,更重视对学生情感、意志、性格、个性、人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范导。实践也证明,教学效果不仅仅取决于学生的智力、学习方法和教师的教学能力的高低,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动机、求知欲和主动性、积极性等。因此,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平等、民主、轻松的课堂气氛,提供更多让学生成功表现的条件和机会,促进学生求知欲、参与欲,主动积极地表现自我,从而有效地提升自尊感。我班的小成同学,语文、英语、数学三科测试总分不上40 分。同学们都看不起他,很少与他玩耍。我发现小成同学是个热心肠的人,协助同学做值日,给生病的同学端水递药,帮舍友洗晒被子……针对他的表现,我经常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班里的一些小事务也让他去做。渐渐地,同学们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一些同学还主动去辅导他的功课。如今他已能背诵简短的古诗,认读一些成语、名言警句,课堂上也敢举手发言了。辅导教育是一种教育主体间的“自助、互助、他助”的互动教育关系模式。正是这种以教育者与学习者、个体与群体之间互动、合作的主体间的“自助、互助、他助”让每个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都能得到自尊、自信、自强的情感体验。学生爱学、乐学,何愁班风不纯,学风不正!

三、 巧用辅导技能,做好扶差工作。

经济社会的浪潮把许多家长卷入了打工行列。小学生年纪小,自理能力差,自制力弱,是非观念不强,少了父母在身边督促,会生出许多麻烦,如不能合理支配零用钱,课余时间迷恋游戏机,盗窃同学的财物,早恋等。要预防和解决上述问题,不是一般的教育手段所能办得到的,巧用心理辅导技能,效果会更佳。心理辅导与传统的教育方式最大的区别就是不采取“指示”和“训导”的方法,而是引导当事人自我分析,体会自己的真实感受,客观地分析问题,使当事人认识自己,直面人生。心理医生惯用的聆听,会谈、分析、解决问题的艺术给了我很大的启发。(1)聆听的艺术。要全面地、真实地了解学生,教师必须学会聆听,经常到学生当中去,细心地、耐心地听听他们的心里话、牢骚话。还可以通过日记“听听”他们的悄悄话。做他们信得过的朋友,成为他们的倾述对象,这样我们就可以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2)会谈的艺术。会谈是为了了解学生的需要,他的优点和缺点,识别他的问题性质和引起问题的原因。刚开始,他们也许会沉默不语,又或前言不搭后语,这可能是紧张所致,又可能回忆错误或因为种种原因而对某些细节有所隐瞒。所以,我们要运用会谈技巧(营造聊天式的轻松氛围、用嘘寒问暖感化……)去引导学生说清全部事实,在必要时作调查核实,或在会谈中运用对质将事件澄清。(3)分析的艺术。在会谈的基础上,我们要以接纳的态度协助学生作更深的探讨。分析是一个学习过程,而且主要是学生自我学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习认识自我,学会对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自我分析,从而决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4)解决问题的艺术。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五年级的男生小谭在一次单元测验作文里写道“……这是我最烦恼的一天,因为她不理睬我,晚自修前,在教室里她和其他同学有说有笑,我冷漠地看着他们,我的心在泪流不止,我那么喜欢她,她却不理我,我痛苦着,她还和其他人玩得那么开心。我真恨不得用双拳去狠击墙壁,用头去撞墙,以减轻我内心的苦痛。这一整晚,我都无法学习,我用笔在手臂上刺了个‘文’字。……”这篇作文我给了28分(总分30),写得情真意切,太感人了。改完试卷的当晚,我以改错别字的理由把他叫到了一间无人的教室,我把试卷摊在他面前,说:“你这篇作文写得太好了,因为错别字太多,我扣了2分。你看,这个字应该……”“老师,这件事是真的。”我没有作声,停了一会,他强调说:“作文里说的事是真的。”“那你愿意和我谈谈吗?”他点了一下头,我心平气和地问:“你喜欢她多久了?她知道吗?”“有两个月了,我给她写过信。” “她给你回信了吗?”“回了,她叫我不要干坏事,不要和那些不三不四的同学玩,要认真读书。” “真是个懂事,上进的女孩,怪不得你会喜欢她,你很有眼光!这一段时间你表现这么好,一定是听了她的话吧?!”他腼腆地笑了笑。“这件事你家里知道吗?” “我跟读初二的姐姐说了。”“你姐姐怎么说?”“她说这样的感情不长久,有很多同学上了初中就变了。”“她说的是事实。那你想过你们一起上大学、一起工作的事吗?” “上大学?也许她可以,而我不敢想。她那么优秀,上大学是顺理成章的事,我……”“你也不差呀!我的一些学生,在小学的时候成绩还没你的好,现在他们不也在大学读书?只要你努力,你一定行!”“老师,您不生我的气?”“不生气!这是很正常的生理现象,不管男女,到了这个年纪都会有这样的想法,许多人会把它藏在心里,把精力、把时间放到有意义的事上,比如学习、运动等。老师也曾经年轻过,能理解。不过,就这件事我想向你提几点建议,你愿意听吗?”“您说吧,我听您的。”“第一,这件事不宜宣扬,越少人知道越好,包括你的父母,免得她受到不必要的干扰,影响学习。第二,你们可以象好同学,好朋友那样交往,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共同进步。但要避免单独在一起,不能做任何伤害她的事!你听过一些初三女生体检时发现身孕的事吗?”“听过。”“那你应该明白老师担心什么了,那样的事对男孩来说,也许是小事,但对女孩来说,就是影响一生的大事。你一定要答应老师,不能和她单独约会!”“我答应您。”“我知道你是个讲信用的男子汉大丈夫,你这么明白事理我就放心了。努力学习,但愿你们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这次谈话过后,小谭的精神面貌变了很多,上课更专注了。接下来刚好学校要举行校运会,小谭是个体育健将,我就让他负责组队、训练等事宜。我留心观察了女孩“文”一段时间,发现她并没有什么异常。就没有找她谈了。显然,这个问题圆满地解决了。我想,定是我对他的尊重、理解的态度促进了他对自我的领悟。解决问题的艺术,就是要我们给孩子更多的宽容、理解、尊重、信任、赏识、激励、等待。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有自己的性格、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的鲜活鲜活的生命!当然,要想问题得到圆满解决,我们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后,还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及时做好疏导工作,帮助他们把兴趣、时间、精力转移到正轨上来。

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避免“马加爵事件”的发生,教师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地综合运用教育心理学和辅导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使教学过程与辅导过程相互渗透,一方面,辅导通过教学情境实现心理发展目标,另一方面,教学运用辅导方法实现教学目标,从而在知识教学中实现心理发展。

[谈心理辅导艺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篇12:英语教学中任务型语法教学的运用

英语教学中任务型语法教学的运用

一、用观察、发现法进行语法教学 观察发现法是从研究例旬开始,引导学生有目标、有目的地在观察语言现象后发现并总结语言规则,然后运用这些语法规则.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根据教材编写者的意图,通过“观察--发现--归纳”的方法,专项突破单元的重点语法项目.比如定语从句中关系代词的`用法,通过让学生观察例句,发现关系代词的两种功能:一是桥梁功能.连接先行词和定语从句;二是替代功能.代表先行词在定语从句中充当主语或宾语等.

作 者:林忠  作者单位:余庆县职业中学 刊 名:贵州教育 英文刊名:GUIZHOU EDUCATION 年,卷(期): “”(6) 分类号:H3 关键词: 

篇13: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例谈

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例谈

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运用例谈

李智勇

多媒体的运用现在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教学辅助手段。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结合,悄然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单一的表现形式,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帮助语文教学,给力语文课堂。现就苏教版五年级《七律・长征》这一课例,谈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最为给力的三个方面。

一、利用多媒体增加课堂的密度,丰富学生语文信息的容量

【课堂回放一(教学开始环节)】

教师多媒体出示《七律・长征》的写作背景资料,让学生读一读。

【给力一】

教师运用多媒体为教学《七律・长征》提供了生动翔实的背景资料,将课文内容还原到当时具体的社会情景中,帮助学生较为深入而准确地理解阅读对象。此处多媒体的使用增加了课堂的密度,大大丰富了语文信息的容量,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更多、更全面的知识。

二、利用多媒体还原课文情境,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

【课堂回放二(教学中间环节)】

1.播放《飞夺泸定桥》的影视片段。

2.看后师生交流: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句中把“逶迤”的五岭说成“细浪”,把“磅礴”的乌蒙说成“泥丸”,你认为矛盾吗?为什么?

有人这么理解:“从‘暖’字可以推知巧渡金沙江在春天,从‘寒’字可以推知飞夺泸定桥在冬天。”这样理解对不对?为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给力二】

《七律・长征》要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意境和感情,非常困难。在【课堂回放二】中,教师截取了《飞夺泸定桥》的影视片段,让学生观看。结合刚看完的录像所呈现的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学生看到泸定桥只剩13根光滑的`铁索,桥下大渡河水的湍急,明白了夺取胜利难上加难;更让学生揪心的是无数的红军为这场战斗的胜利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多么的惊险悲壮呀。该处多媒体影像的形声结合,有效地突破了学生理解的难点“暖与寒”,学生自然而然地明白了一个“暖”字、一个“寒”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巧妙地影射了当时红军的心理活动:“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激动;“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学生深深地了解到红军战士“寒”的艰难与艰险,学生被红军战士英勇顽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所深深感染。利用多媒体影像资料巧妙地再现课文情景,不但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激发了学生崇敬之情,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感情色彩;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还使学生们在浓厚的感情色彩的氛围中,真正感知红军的大无畏精神和红军当时的生活状况,收到其他方法所无法企及的良好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拓展课堂外延,提高学生综合学习的能力

【课堂回放三(教学结束环节)】

教师要求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开展拓展阅读。学生点击《七律・长征》专题网页,完成两件事:一是了解更多的长征故事,如《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丰碑》《倔强的小红军》;二是利用自主学习的平台,完成课堂巩固练习。

《七律・长征》向我们展示了五幅“长征图”:腾越____,急跨 ____,巧渡____,飞夺____,喜踏____,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全诗以“ ____”为开头作为总起,其中“____”一词概括出了红军长征途中经历的种种困难,而____、____” 两个词则写出了红军对待困难的态度,全诗中能够表现这种态度的词语还有____。

【给力三】

《七律・长征》远离学生生活,学生要真切地理解、感受课文内容有一定困难。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特别是网络平台的介入,使语文阅读实现了从文本阅读到超文本阅读的发展,拓展了语文课堂的外延,让语文从课本走向了生活。在【课堂回放三】中,教师将事先搜集好的有关毛泽东的诗词、人物资料、红军长征故事、图片资料等放在专题网页和学习的平台上,让学生在学完课文后进行拓展学习。学生在专题网页上阅读时,能自主、方便地查阅、获取相关知识,满足他们对知识的迁移学习与理解。同时学生在巩固时还能利用网络学习的平台进行复习。既可以复习课堂中讲授的内容,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浏览课件中其他的相关内容;既面向全体,又照顾个性发展的需要。多媒体的运用,有效地拓展了语文课堂的外延,提高了学生综合学习的能力。

当然多媒体只是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它不能替代学生的主体阅读,更不能替代文本。所以多媒体的给力程度,还应来自教者对教材的深入钻研,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给力语文课堂,让它真正为语文教学服务。

作者简介:江苏省镇江市江滨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

篇14:谈发展性教学评价在生物学课堂中的运用

谈发展性教学评价在生物学课堂中的运用

摘要:本文以一节高中生物公开课的开展作为教学案例,谈谈新的课程理念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具体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对相关问题的困惑和反思,同时对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发展性教学评价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尝试。

关键词:评价,学生发展

一 问题的提出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一节是我的转正公开课,从教材的分析来看,本课的内容多,但相对比较简单,与之相关的素材和资料易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因此教师对教材内容把握的弹性较大。但在备课的过程中,一些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新的教学改革,要求教师改变以往一讲到底的做法,对知识的获得,要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如何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商量怎样上这节公开课时,同事的建议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这节课的内容虽多,但难点少,部分内容可以尝试让学生来讲。”――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这确实是比较新颖的一种教学模式。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落实和新课程的普及,课堂教学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主、合作和探究已经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课堂教学目标已经从过去的知识立意转向能力培养。

然而,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那么,评价学生的活动也就成了这节课的关键,在教学中如何通过积极有效的评价手段,促进学生潜能和个性的发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 策略的选择和问题的解决

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在评价上必须解决三个问题:1、评价的`内容是什么;2、如何评价的问题;3、评价的效果如何。

1.评价的内容是什么?

评价的目的既然是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那么,评价的内容就应该多元化:既有知识方面的,也有能力和情感方面的评价;既要关注共性,也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挥,倡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学习和表现对知识的理解,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基于此,在评价的内容上,笔者主要关注以下几点:1、学生的介绍是否有重点?2、介绍的内容是否出现科学性错误?3、介绍的内容是否在原有内容上有所拓展?4、学生材料组织的形式和介绍语言的表达有何特色?

从上述评价的内容来看,前三项是对知识的评价,最后一项则是关注学生的独特个性,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赏识性评价。

2.如何评价的问题

我在构思本节课的评价方式时,尝试把赏识评价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即学会欣赏每一位学生,及时对每位学生的积极表现做出恰当的赏识性评价,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之处,赞赏每一个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热情,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超越。在评价的方式上采取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自评和他评)结合起来的办法,使学生通过评价和被评价,有所思,有所得

[1] [2] [3] [4]

篇15:谈体验式教学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谈体验式教学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体验是一种具有个性和探索性的过程,对于高校音乐教学来说,大学音乐教学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教师发挥引导作用,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形式,实现自主学习和快乐学习,进而提升高校音乐教学的有效性。体验式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到引导性的作用,完善教学系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一、当前高校音乐教学现状

高校文化课种类比较多,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以教学属性为基础,落实有效的教学方案。以下将对当前的高校音乐教学现状进行分析:

(一)教学环境不完善

音乐教学对乐器有一定的要求,但在音乐教学中存在教学设施不完善的现象,很多乐器无法为学生提供,导致相关活动受到限制,教学仓促结束。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学习兴趣至关重要,部分学生原来没有接触过乐器,因此在学习中会存在信息不足的问题,难度也比较大。很多学生进步比较慢,学习积极性也随之下降。

(二)教学理念落后

教学理念的更新对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在实践阶段存在教学理念落后的现象。陈旧的教育观念和理念比较常见,仅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忽视了学生内在修养的培养。以现有的课堂教学而言,很多教学过于形式化,机械式地学习相关理念,最后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低,无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导致教学效果不容乐观。

(三)教学质量低

高校文化课的种类比较多,音乐教育除了要掌握各种乐器之外,也需要了解相关理论,包括不同类型的音乐形式的演变和发展史等。但是受到现有教学体系的影响,在实践阶段存在教学质量低的现象,很多活动无法落实,学生对实践操作的重视度也比较低,导致教学质量差。

二、体验式教学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针对当前高校音乐教学形式的不断变化,现有的音乐教学存在很多问题,教学效果不容乐观。因此在实践过程中要从实际情况入手,将体验式教学落实到实践中。以下将对体验式教学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一)适应教育改革趋势

针对当前教学改革的现状,采用体验式教学形式适应了改革的发展趋势。适当的音乐教育能让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公共艺术课程属于学习实践活动,通过学习音乐和其他艺术作品,能提升学生的审美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大学生的表现力、鉴赏能力等对今后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开展体验式教学形式能丰富学生的经历,提升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针对当前高校音乐教学环境差的现状,在实践阶段需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满足学生的要求。体验式教学形式是一种教学过程,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能丰富学生的情感经历,让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进而提升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

(三)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针对当前高校音乐教学效果差的现状,在实践阶段开展体验式教学形式,教师需要对教学活动进行优化设计,完善规划标准。通过不同的情境和活动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动力,然后通过自身的想象和联想,挖掘出学生的创作灵感,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体验式教学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针对高校音乐教学的特殊性,在实践过程中需要从实际情况入手,以教学形式为基础,优化教学组织形式,将体验式教学活动落实到实践中,进而保证合理化应用。以下将对体验式教学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

(一)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入更多的情感体验,强调对学生的'情感培养。教学情境的合理化设定能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由于具体教学阶段的教学内容较多,很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可以编排有效的音乐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民族主义音乐(Nationalism) 的教学过程中,要创建良好的情境教学模式,民族主义音乐是20 世纪的民族主义,同时也是19 世纪末民族主义的延续和再发展,它们同样是在民间音乐中寻找创作元素,从而发扬本民族的音乐风格,涉及到德沃夏克音乐风格、巴托克新音乐风格和斯堪的纳维亚等风格。不同类型的音乐,风格含义也不同,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收集不同民族主义风格的代表作,让学生进行欣赏,进行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和教育。

(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高校的音乐教学对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差,必然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可以开展有效的情感体验教学活动,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实践教学阶段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敢于歌唱、敢于表演,快乐地学习。在学习音乐的基础上进行音乐创作是当前高校音乐教育的关键所在,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必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会,学习更多的知识,体会音乐创作的乐趣,进而帮助学生实现主动学习。

(三)积极参与社交活动

当前高校的音乐教学会开展各种类型的社交活动,为了提升学生的情感体会,可以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相关的社交活动中。活动不能局限于课堂,可以适当进行课下活动的扩展,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中,例如排练节目、听音乐会或演练话剧等。学生自主参与到活动中,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能开拓自身的视野,增长见识。有效的社交活动也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提倡个性化发展。在音乐活动中引入不一样的方式,可以实现多元素的有效结合,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丰富学生自身的体验,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激发学生的思维体验

体验式教学活动的中心和主体是学生,在后续教学阶段,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音乐鉴赏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不同的音乐形式,音乐和一般的文学、美术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模糊性和抽象性突出,很多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不足,因此实践阶段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体验。考虑到思维体验的特殊性,很大程度上需要学习者以悟性和感受来实现对音乐的鉴赏, 所以在音乐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例如在声乐教学过程中,不同区域、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歌剧会对声乐演唱产生不同的影响,学生需要了解代表人物、代表作、歌剧题材、艺术特征等。以民族唱法为例,它起源于我国,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音乐形式也出现了变革,学生必须了解语言特点、歌唱习惯以及乐曲性质,深化对音乐的理解。

四、结语

高校音乐教学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一定的影响,它不是单纯的娱乐活动,而是培养大学生音乐素养和情感体验的重要平台,在实践教学阶段需要从不同的方面入手,对教学方式和教学情境进行分析,保证课堂活动的丰富多样。学生在体验阶段能充分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知识结构,进而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试析语料库语言学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浅谈系统功能语法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英语语言学论文范文

英语专业论文题目推荐

英语专业论文题目

英语专业教学论文题目

食品类网店命名的语言学研究论文

浅谈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参加学术讲座心得体会

浅析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谈语料库在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谈语料库在语法教学中的运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谈语料库在语法教学中的运用(通用15篇)】相关文章:

英语专家桂诗春谈英语学习方法2023-04-03

英语专业论文2022-04-30

改革背景下的大学英语四、六级教学策略转型分析2022-06-10

母语习得论的研究 论文2023-11-22

教学论文讲座2022-04-30

信息处理与现代汉语轻声的论文2022-09-09

暑期计划初三英语作文2022-12-07

心理语言学隐喻理解论文2023-02-28

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语教学中教师的作用2023-03-23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