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外语教学策略研究及运用(共19篇)由网友“油爆枇杷拌着面”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效外语教学策略研究及运用,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有效外语教学策略研究及运用
【摘要】教师在语法、词汇教学,听力、阅读教学和口语、写作教学三个方面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外语教学策略:完整步骤化教学策略,训练有效记忆策略,整理归类、区别对待策略,比较概括策略;建立、扩展图式策略,训练学生听、读技巧,授人以渔策略,丰富语言输入策略;教学过程交际化策略,练习方式活动化策略,巧妙处理语言错误策略等。这些教学策略有助于高效地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帮助学生提高外语学习效率。
篇2:有效外语教学策略研究及运用
教学策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学策略既包括教的策略,也包括学的策略。本文中的教学策略是从狭义上讲的,即指教的策略。大量资料表明,国内外对学习策略的研究比较重视,研究成果也较丰富,但对教学策略的研究还比较薄弱。
本文以研究课题为基础,在过去两年多从教师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外语这一角度出发,从语法、词汇教学,听力、阅读教学和口语、写作教学三方面,探讨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可能涉及的一些有效的外语教学策略,其目的是研究如何高效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提高外语学习效率。
一、语法、词汇教学策略
与传统的语法、词汇教学的不同之处在于,今天的语法、词汇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为目标。“词汇不再被看作是长长的、孤立的单词表,而是在语义情境中具有实在意义的`交际语言。”[1]语法教学则是句法( Syntax)、语义( semantics)和语用(pragmatics)三方面教学的结合,语法学习缺少任何方都是不完整的。
今天的词汇、语法教学虽然也讲解语言诸要素的组合规则,但教学重点则放在如何使学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为实现特定的交际功能正确而又得体地运用这些语言形式。基于对语法、词汇教学的新认识,中外学者对语法、词汇教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实验,例如,罗塞福提出了语言意识训练的方法,[2]劳森和荷本提出了词汇学习策略分类体系。[3]中国学者方建移、邵瑞珍研究了中国中学生词汇记忆的策略训练,[4]等。这些研究对我们具有重要启示。我们认为如果教师能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针对学生学习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就能帮助学生在学习语法和词汇时更上一层楼。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我们把语法、词汇涉及语言形式的这两个方面放在同一节中讨论,但语法教学与词汇教学各有特点,请读者注意区别。
(一)完整步骤化教学策略
1.含义及适应情境。
完整步骤化教学策略指教师在进行语言形式的教学过程中,应策划一系列完整、有步骤的教学活动。学生通过这些步骤掌握语言知识,最终达到运用语言形式进行交际的目的。应用该教学策略,教师应引导学生走过一个从不知到知之,直至用之的过程,我们简称其为PPP过程。如下图所示:
[1] [2] [3] [4] [5]
篇3:有效外语教学策略研究及运用
【摘要】教师在语法、词汇教学,听力、阅读教学和口语、写作教学三个方面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外语教学策略:完整步骤化教学策略,训练有效记忆策略,整理归类、区别对待策略,比较概括策略;建立、扩展图式策略,训练学生听、读技巧,授人以渔策略,丰富语言输入策略;教学过程交际化策略,练习方式活动化策略,巧妙处理语言错误策略等。这些教学策略有助于高效地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帮助学生提高外语学习效率。
【关键词】有效 外语教学策略 研究 运用
教学策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学策略既包括教的策略,也包括学的策略。本文中的教学策略是从狭义上讲的,即指教的策略。大量资料表明,国内外对学习策略的研究比较重视,研究成果也较丰富,但对教学策略的研究还比较薄弱。
本文以研究课题为基础,在过去两年多从教师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外语这一角度出发,从语法、词汇教学,听力、阅读教学和口语、写作教学三方面,探讨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可能涉及的一些有效的外语教学策略,其目的是研究如何高效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提高外语学习效率。
一、语法、词汇教学策略
与传统的语法、词汇教学的不同之处在于,今天的语法、词汇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为目标。“词汇不再被看作是长长的、孤立的单词表,而是在语义情境中具有实在意义的交际语言。”[1]语法教学则是句法( Syntax)、语义( semantics)和语用(pragmatics)三方面教学的结合,语法学习缺少任何方都是不完整的。
今天的词汇、语法教学虽然也讲解语言诸要素的组合规则,但教学重点则放在如何使学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为实现特定的交际功能正确而又得体地运用这些语言形式。基于对语法、词汇教学的新认识,中外学者对语法、词汇教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实验,例如,罗塞福提出了语言意识训练的方法,[2]劳森和荷本提出了词汇学习策略分类体系。[3]中国学者方建移、邵瑞珍研究了中国中学生词汇记忆的策略训练,[4]等。这些研究对我们具有重要启示。我们认为如果教师能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针对学生学习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就能帮助学生在学习语法和词汇时更上一层楼。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我们把语法、词汇涉及语言形式的这两个方面放在同一节中讨论,但语法教学与词汇教学各有特点,请读者注意区别。
(一)完整步骤化教学策略
1.含义及适应情境。
完整步骤化教学策略指教师在进行语言形式的教学过程中,应策划一系列完整、有步骤的教学活动。学生通过这些步骤掌握语言知识,最终达到运用语言形式进行交际的目的。应用该教学策略,教师应引导学生走过一个从不知到知之,直至用之的过程,我们简称其为PPP过程。如下图所示:
上图中,呈现指学生以何种方式接触将要学习的语言现象,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表明其构成及意义。罗塞福(1987)和布朗(1994)均认为应先让学生接触语言现象或为学生提供运用这种语言现象的情境,使学生自己经过疑问、猜测、探索的过程,在教师的帮助下总结归纳。练习指教师要提供足够的时间与活动,使学生练习所学的语言结构,确保学生能准确地掌握语言知识。运用指在学生理解并掌握语言形式及其意义之后,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可运用语言知识的机会。该教学策略适用于各阶段知识的讲解和训练,主要针对语法教学,也适用于词汇教学。
2.运用举例。
教学内容:现在完成进行时的结构及其意义。
教学目标:学生能掌握has been v-ing…的结构并能熟练运用。
教学过程:
步骤1 通过挂图设置语义情境,并提供例句She arrived at 4 o‘clock. Now it’s 5 o‘clock. She’s been waiting for an hour.
步骤2 按照挂图提供其他的语境和例句。如:Another person arrived at 4∶30. He‘s been waiting for half an hour.
步骤3 教师把两个例句写在黑板上,教学生读并让学生总结该句型的意义和结构,教师加以指导说明。
步骤4 让全班抄写例句,并指名学生复述句子。注意练习have/has been doing… for…的结构。
步骤5 将准备好的图片发给学生,进行配对或小组看图说话练习,要求使用刚才学过的句型。
步骤6 学生翻开书,在课文/对话中找出带有此句型的句子,并检查其理解程度。
步骤7 学生运用该句型,说一段有语义情境的话。之后,写出这段话。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步骤1、2、3、4为呈现阶段,其目的是让学生在语境中认识并理解特定语言现象;步骤5、6为练习阶段,旨在通过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新学的语言;步骤7为运用阶段,这是本课的教学目的。
3.训练要求。
运用该策略进行语法教学时,呈现阶段的语境设计并非只局限于挂图,教师可利用学生情况、教室和现实生活情境等,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应的语境。在练习阶段应根据情况让学生进行机械控制类练习、过渡类练习和运用类练习。在运用阶段应注意教学的趣味性和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同时注意口头和书面表达的兼顾。在词汇教学中,教师运用该策略时,应注意呈现生词方式的多样性,避免千篇 一律的讲解。生词的练习与运用应与课文或辅助读物相结合,避免孤立地死背单词表。
(二)训练有效记忆策略
1.含义及适应情境。
训练有效记忆策略指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应有意识、有目的地训练学生运用有效的记忆方式和技巧,提高记忆效率。章兼中从英语词汇特征出发,总结了按字母、字母组合直接拼读拼写单词的策略。[5]劳森和荷本()也总结了词汇学习中重复记忆、词语特征分析、纯单词分析和单词上下文分析的词汇学习策略。此外,方建移、邵瑞珍(1996)也总结了同化策略、关键词策略、拼读策略和监控策略等。尽管每个学生还有其独特的记忆策略,这些研究都有许多相似之处,对提高词汇学习效率是有帮助的,教师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训练。下面进行的词汇记忆训练主要依据同化策略、关键词策略和词语特征分析策略等。这类训练适用于在学生已掌握部分词汇的基础上进行扩词或加深记忆。
2.训练举例。
例1 下面是四组已分类的单词,你能发现每组有什么共同点吗?请以同样方式列出更多的单词。
Group 1:shoe shop shout shine sheep
Group 2: greenhouse blackboard penknife
Group 3:bilogy geology psychology
Group4:run jump hop spring jog
例2
(1)选择一个话题,如 match,把它写在一张白纸的中间,如:
(2)写出你大脑中所想到的与match相关的词,把它写在纸上,并与match相连接,如:
(3)继续以这种方式,写出与纸上单词有联系的尽量多的词汇。如:
3.训练要求。
进行该策略训练时,教师应熟悉学生已学或即将学习的词汇,生词不宜过多。在例2“开动脑筋”(brainstorming)训练中应鼓励学生敢想、敢说,只要学生能说明所想的词与中心词相关,教师都应加以鼓励。适当的竞赛(如小组之间、学生之间)可使训练更具吸引力。
(三)整理归类、区别对待策略
1.含义及适应情境。
整理归类、区别对待的教学策略针对词汇教学来讲,是指教师要区分主动性词汇(Active Vocabulary)和被动性词汇(Passive Vocabulary),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对所学习的词汇,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类,按同类的转化、派生,一义多词,一词多义,近义、反义词等帮助学生整理词汇,达到巩固记忆的目的。
课文中生词过多时教师可采用此教学策略。此外,在复习阶段,该策略的运用可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建立词汇相互间的多重联系,以巩固和加深词汇记忆。
2.运用举例。
课文:In Britain, the weather is very varied; people never know what it will be like the next day. The summer is warmer than the winter, but even in summer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is only 16℃. Sometimes the sun shines, but at other times the sky is covered in cloud, and it often rains. In winter it is sometimes very cold, especially in the north of the country. The temperature may fall below zero, and then there is often snow and ice. The best season of the year is probably late spring. At this time of year the weather is often sunny and quite warm; the countryside looks very green, and there are wild flowers everywhere.
目的:选择适当生词,使学生熟练掌握本课出现的主动性词汇。
选词:主动性词汇 weather cloud snow ice season spring sunny
被动性词汇 varied average temperature countryside
主动性词汇为本课重点词汇,呈现时力求留给学生深刻的印象,要提供足够的练习时间,并要求能运用。被动性词汇在这一阶段复现率太低,只要学生能根据上下文读懂就行,不必作过高要求。
3.训练要求。
教师应根据词汇在学生所处阶段的复现率、重要程度和应用范围等区分主动性或被动性词汇。复现率高,应用范围广,对全文理解至关重要的词应为主动性词汇。同时,主动性或被动性词汇的划分不是固定不变的。例如,在上述举例中,如果学生常看英语电视节目,包括天气预报等,temperature的复现率就很高。复习归类时,教师可要求学生按所要求的类别试着整理已学过的单词,教师在课堂上只进行补充。
(四)比较概括策略
1.含义及适应情境。
比较概括策略针对语法教学来讲,指教师要适时对所出现的语法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巩固加强对语法现象的理解与掌握。其方法灵活多样,可采用图表、故事等形式。该策略适用于语法阶段总结,如布朗(1994)就作了下列总结。
2.运用举例。
目标:总结归纳英语时态的运用。
过程:在黑板上画一直线表示时间,方向朝下的箭头表示“现在”,箭头左方为“过去”,右方为“将来”;“×”号表示一件事;一排圆点“……”表示一个持续的动作或将要持续一段时间的动作。
①I’ve been teaching for a long time(started in the past, still doing it today)
②We were out walking when it started to rain (a continuous past action interrupted by a single event).
③It‘s 6 o’clock now, I shall have finished by 8 o‘clock(a task started earlier and which will continue for 2 more hours).
上述例句并未完全表明所有时态,但如果教师明白了其道理,就能用同样的方法归纳出其他的时态,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明白时态的意义。
3.训练要求。
运用比较概括的策略时,教师应特别注意教学语言和图表应简洁明了。同时,进行比较概括的时机和内容的选择也十分重要。例如,上述举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程度选择相应栏目。在高中总复习阶段,所有栏目的同时比较则十分有效。
(五)小结
本文从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学习语法、词汇的角度,重点强调了完整步骤化教学策略,训练有效记忆策略,整理归类、区别对待策略和比较概括等策略在课堂语法、词汇教学中的含义及运用。我们在此要强调的是,单纯依靠课堂学习语法或词汇并不能巩固语言知识,达到提高学生实际语言能力的目的。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教师应有意识地选择适当材料,让学过的或将要学习的单词或语法现象多次在不同的语义情境中出现,提高复现率,有效地控制遗忘的速度与程度。同时,教师应积极构建语境,避免孤立地讲解或练习语法和生词。总之,语法、词汇教学应该加强,否则,学生的语言能力将难以提高。正如张大均指出:“无知识的能力是不存在的,如果一个人缺乏一定的知识,形成、发展相应的能力就无从谈起。”[6]
二、听力、阅读教学策略
听力和阅读理解都是复杂的综合性技能,并非学生常认为的那种“上听力课时努力去听,上阅读课时认真去读”就能解决的问题。如何进行这两种技能的训练,既受怎样看待阅读过程与听力过程的影响,又受教师教学策略的制约。
心理语言学认为,阅读是一个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读者可以利用视觉信息自下而上地对文章的字、词、句进行解码,逐步理解整个语篇的意思。读者也可利用已有的背景知识,自上而下地预测内容。在阅读过程中这二者常常交替综合使用。从另一角度来看,阅读材料是一定社会和文化的产物,没有一定的文化与社会背景知识,读者很难对所读材料有真正全面的理解。
听力则是听者积极主动地接收目标语言,理解、筛选有用信息并存入长期记忆,逐步扩大听觉渠道的一个过程。听者在接收、处理声学信息时,也常常交替综合使用“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策略。同样,听者的背景知识对听力理解的正确度十分重要。
正是基于阅读与听力双方涉及接收、处理信息的过程及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对理解力的影响,我们认为在进行这两项技能训练时,以下三种策略在众多教学策略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建立、扩展图式策略
1.含义及适应情境。
建立、扩展图式策略指在听力、阅读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形成与听、读材料有关的背景知识,增强对篇章的联想、制约和理解。换言之,即教师要提供机会以唤起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同时还要拓宽与信息相关的背景知识。运用建立并扩展图式策略的方法很多,下面介绍主要方法.并结合教学举例说明。这一策略主要适用于阅读课和听力课教学中的引入阶段(Lead-in或Warm-up)。
2.运用举例。
(1)类比法。类比法指在阅读过程中对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和不同道德标准之间进行对比,以此来建立相应的图式,帮助学生理解的方法。举例如下。
课文原句:Last week, the Green family bought a big house. It is located not far from the church.
建立图式:教师对比英、美国家和我国对house的不同理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house的真正意义。
(2)活动过程法。这是指通过对学生某些活动过程的分析,使学生了解某类活动的一般过程;当学生听到或读到与这类活动相似的材料时,对同类活动的已知知识能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力。举例如下。
课文:Planting Trees(初中英语第三册第19单元第73课)
建立图式:阅读课文前,组织学生讨论有关植树的问题。
(3)形象法。形象法指利用实物、图片、表格或简笔画,帮助学生将课文或对话同其概念或形象建立最直接的联系。举例如下。
课文: The Relay Race(初中英语第三册第二单元第6课)
建立图式:利用挂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话,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猜测,再独立阅读课文。
(4)综合提要法。指教师对阅读材料或作者进行简要介绍,帮助学生了解背景知识,建立图式。举例如下。
课文:The World’s Population(初中英语第三册第18单元第70课)
建立图式:教师利用世界地图简要介绍世界人口分布及发展趋势。
(5)直接解释。指教师直接为学生提供与材料有关的特定背景知识,或解释某一特定(重要)概念。举例如下。
课文:April Fool(初中英语第三册第 82课)
建立图式:教师直接介绍西方“愚人节”的背景知识。
3.训练要求。
采用建立、扩展图式的策略时,教师应注意掌握时间。如时间太短,学生来不及建立图式;如时间过长,则会喧宾夺主,占用课文教学时间。一般来讲,时间应控制在3~10分钟内,由教师根据难易或重要程度进行选择。在建立、扩展图式的过程中,教师应通过提问或任务设置的方式尽量鼓励学生参与,避免教师的枯燥讲解。
(二)训练学生听、读技巧,授人以渔策略
1.含义及适应情境。
高效听、读能力不是与生俱有的,需通过后天的学习和训练。训练学生听、读技巧,授人以渔策略主要是指教师在听、读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掌握运用高效听、读技巧,提高听、读理解能力。该策略通常在听、读过程中适用,以完成任务的方式进行。外语教学中应用该策略通常训练以下六种听、读技巧。
(1)猜测技巧。猜测技巧指听读者根据已有的背景知识或图式的建立,高效率地预测所要听、读内容的技巧。如看见标题“The Relay Race”,学生会猜到课文大概与运动有关。
(2)寻读特定信息。这一技巧指人们能很快获得某一条或二三条特定信息的方法。比如,翻阅报刊时,我们也许只对“时装栏”感兴趣,而忽视报刊上其他信息。在测试中,学生也许只被要求很快回答某条特殊信息,这就要求他们能迅速、准确地找到答案。
(3)略读大意。这是指人们并无特殊目的,只需了解材料大意和中心思想。如阅读时,我们只需知道某书的主要内容。在听的过程中,我们会忽视说话者的重复,只重视其谈话的主要内容。在测试中,选择适当标题或选择正确句子概括全文等,就是检测这一技巧。
(4)获取综合信息。这是指对听读材料进行全面、综合理解和分析的技能。如日常生活中阅读产品说明书等。在测试中学生需回答有关材料的许多的wh-question或 yes-no question等。
(5)识别功能、话语结构技巧。指学生通过识别特殊符号,进行有选择地听、读,提高听、读效率的技巧。例如, for example表明紧接着的将是详细的例子;而As a conclusion则表明作者、说话者对全文的总结。又如,论文段落结构Topic sentence----Supporting sentence----Concluding sentence以及文章总体结构Introduction---- Main Body---- Conclusion,则帮助学生知道在何处能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
(6)根据上下文猜测的技巧。这一技巧指学生对阅读过程中所出现的生词或较难的句子,能通过上下文猜测其意思的技巧。
2.运用举例。
课文: Christmas Day(初中英语第三册第 14单元第54课)
目的:训练学生阅读技巧。
教学过程:
步骤1 引入:出示挂图,看图说话,引出话题Christmas,并进行讨论。
步骤2 教师布置阅读任务:(略读大意) Read the passage, answer the question“what‘s this text about?”
步骤3 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
步骤4 教师组织讨论,检查学生阅读情况。
步骤5 教师布置另一阅读任务:(获取综合信息)
Read the text again, answer the wh-quesitions in the workbook.
步骤6 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
步骤7 教师组织检查阅读情况。
步骤8 教师布置另一阅读任务或与课文相关的其他练习。
上述步骤并未训练所有技巧,但如果明白了其道理,就能够以相似的步骤训练其他技巧。
3.训练要求。
训练学生听、读技巧时,并不是每一节课都要训练所有的技巧,教师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如一学期、一学年),用不同的听、读材料分别训练不同的技巧。教师课前准备应以选材和任务设计为主,即选择适当的材料,设计相应的问题,有意识地训练学生不同的技巧。每次训练的技巧名称和目的不一定告诉学生,但教师自己应心中有数。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应要求他们尽量默读,不能借助手指或笔尖,甚至避免移动嘴唇。阅读时间应有限制,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阅读尽量多的内容。
(三)丰富语言输入策略
1.含义和适应情境。
语言课堂教学活动可分为两大类:即为学生提供语言输入(input)类和鼓励学生运用语言(output)类。语言的输入靠听和读,语言的输出靠说和写。输入与输出,关系密切,相互依存,相互促进。通过听和读,输入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知识越丰富,越有利于输出的准确、流利和多样化。同时,语言输入的重要作用在于其输入的语言材料对学生听、读能力的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丰富语言材料的输入对学习者提高听、读能力是一个重要策略。
这一策略是指在听、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重要任务应该是广泛收集、选择适合学生程度,又不局限于教材的、语言地道、准确的多种听、读材料,为学生提供尽量多接触真实语言的机会,通过大量听、读活动训练学生的听、读技巧。比如,在完成正常教学任务的情况下,教师应要求学生每天安排适当时间(视学生情况而定)阅读课外书籍,听录音或广播,长期坚持。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听读材料,如有条件,教师应尽量为学生提供材料。
2.运用举例。
课文:Thomas Edison(初中英语第三册第 11单元第42课)
可供阅读的材料:有关爱迪生生平的小故事,其他发明家的故事和其他与科学发明相关的,且学生能读懂的材料。
3.训练要求。
(1)不必要求学生完全听、读懂所给材料。有一些生词或句型不懂并不会影响理解全文,但要使学生明白这一点却很难。在母语阅读中偶有生词或难句,我们仍能理解全文;前面提到的寻读特定信息和略读大意,均无必要全文每字必懂,就是例子。这是一种自然的、真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听、读活动。
(2)用于训练阅读能力的材料与训练听力的材料尽量不要互用。书面语具有语言正规、逻辑思维强、语句完整等特点,偶有不懂之处读者可重点重复阅读。口语则倾向于非正规化、逻辑性不强、具有跳跃性、语句不完整等特点。同时,口语时常伴有停顿、个别词的重复、甚至用词错误或病句等。更为重要的是大多数自然情况下,听者只有一次听的机会,不可能像教学时那样可以一遍一遍地重放。这些差异使得听、读材料的选材和教学形式有所不同。如二者材料混淆,易使听、读更加困难,从而使学生丧失训练听、读的信心。
(3)加强监控。听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教师应采取有效教学监控手段,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自身状态,激发学生自控机制,长期坚持课外阅读与听力训练。同时教师应注意选材的趣味性,适当控制材料的难易程度。
(四)小结
听力、阅读教学策略很多,但本文只重点阐述了建立、扩展图式的策略,训练学生听、读技巧,授人以渔的策略和丰富语言输入的策略。我们认为这三大策略对训练学生听、读能力至关重要,但并不排除教师应用其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三、口语、写作教学策略
口语和写作是基本的语言表达形式。语言教学的中心任务就是培养学生通过听读获得信息,通过说、写表情达意,交流信息。随着交际语言教学观念的发展与完善,口语、写作教学研究针对传统教学不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问题,已产生了观念上的变化。这些观念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1.语音教学的地位。
语音教学十分必要,其关键是要从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的相互影响和整体语言观来考虑涉及语音教学的各个方面。即语音教学“不只是教会学生如何清楚地发音和简单地掌握音素和音标,而是要重点强调语音中最关键的三个方面:重音、节奏和语调”。也就是说,单纯地教会学生清楚地读一个一个的单词或词组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使学生明白重音、节奏和语调在整个话语中的作用,并且能灵活运用。
2.准确性与流利性的平衡。
准确与流利二者均为交际语言教学的重要目标。在许多情况下流利只是交际语言教学最初的目标,而准确则是更高的标准和目标。对此,DH布朗把它们比喻为“河水”与“河岸”之间的关系,即我们应该像让河水通畅流动那样让学生无顾忌地、流畅地表达思想;同时,也应该像保护加固河岸那样训练学生的发音、书写、语法与话语结构,使其能准确地表达思想。准确与流利虽然具有阶段性,但总的来讲要保持二者的平衡,不偏废任何一方。
3.心理因素的影响。
课堂氛围和教师对待错误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用外语进行表达的积极性。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敢于表达,不怕犯错,并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4.写作教学的方法问题。
目前影响较大的观念是主张把写作作为一个过程来教,而不是像传统观念那样只强调学生的最后完成稿的质量,而忽略对耗时最长、困难最多、起作用最大的写作过程的指导。即使是初级阶段的写作教学,也应逐步引导学生走过机械性写作、有指导的写作和运用性写作的过程。
5.语言表达的真实性问题。
安莱明斯(Ann Raimes)指出,真实的写作应该是读者不知道作者的内容,并且非常想知道这些内容。[7]但是,在课堂教学中,许多写作活动只是为了练习语言知识或结构,如语法练习、回答问题、填空等。写作教学应主要以内容和活动为主,从而达到真实地交流信息的目的。当然课堂上以练习为目的的写作活动也是十分重要的,它应与表情达意的真实写作相结合。
根据上述观念,我们总结提炼了口语、写作教学的三个基本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交际化策略、练习方式活动化策略和巧妙处理语言错误策略。
(一)教学过程交际化策略
1.含义及适应情境。
教学过程交际化策略指教师在针对性地训练学生说写能力时,其教学过程应强调交际训练的成分,让学生进行真实的信息交流、表情达意。也就是说,在引导学生进行了基本的语言单项有控制的训练之后,要尽快将教学重点过渡到无特定语言控制的交际训练上。该策略适用于对学生进行初级口语、写作训练。
2.运用举例。
内容:Shopping(初中英语第三册第22单元)
目标:运用本单元句型进行角色扮演,练习运用英语购物。
过程:
步骤1 将学生配对,每组两人,分别为A(买者)、B(卖者)。
步骤2 A、B分别准备,找出各自需购项目和能卖项目,并将项目和价格写在纸上。
步骤3 A、B进行买卖活动。
3.训练要求。
教师运用该策略时,应注意设计的过程需包括控制类口头表达或写作、过渡类口头表达或写作和运用类口头表达或写作。写作前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有关的句型或词汇。同时,在进行运用类口头表达或写作时,其活动应具有目的性,即参与的双方之间应有信息差。
(二)练习方式活动化策略
1.含义及适应情境。
练习方式活动化策略指教师应有目的地设计语言表达练习活动,为学生运用语言提供足够的机会,而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形式的机械重复。为完成这些活动,学生不得不运用课堂以外的信息、经验和知识等,在不知不觉中随意地运用学过的语言。该策略适用于口语和书面表达的各个阶段。
2.运用举例。
活动名称:“交换信息”。
目的:学生运用句型be going to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交流备自的周末计划和兴趣爱好。
过程:
步骤1 全班分成A、B两大组,A、B组内各自讨论周末计划或感兴趣的事。
步骤2 A组内每个学生写下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询问B组任意一同学,如:
To Li Ying,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Saturday?
From Wang Ping.
步骤3 A组纸条传到B组特定同学处,该同学根据问题写下答案,并将纸条传回A组。如:
To Wang Ping,
I’m going to the city centre. Are you going with me?
From Li Ying.
步骤4 A组、B组按此方法继续进行信息交换。
3.训练要求。
教师运用该策略时,不仅要考虑如何设计活动,还应考虑如何操作、教师指示语言、学生分组和时间长短等因素。特别是在大班教学中,课堂管理方面出现的漏洞极易导致活动的失败。
(三)巧妙处理语言错误策略
1.含义及适应情境。
巧妙处理语言错误策略指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语言错误观,正确看待学生表达中出现的错误,在不同阶段,针对不同学生,按错误的程度区别对待语言错误,科学、巧妙地帮助学生改错。该策略适用于各个阶段学生口语、写作训练。
2.运用举例。
例1 目标:帮助学生发现并纠正口语错误。
过程:
步骤1 教师判断:错误是在什么阶段出现的?是否影响理解?犯错误学生的程度如何?有无自改能力?导致错误的原因是什么?以什么方式向学生表明错误的存在?等等。
步骤2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错误(具体方式可用重音、升调、手势等)。
步骤3 让学生自行改正或学生间相互改正。
步骤4 教师强调正确答案。
例2 目标:帮助学生改正书面用语错误。
过程:
步骤1 让学生熟悉教师常用的批改符号,如:T代表时态错误; Voc代表选词错误;代表此句有问题;○代表此处非常好等等。
步骤2 收作业本之前,让学生相互交换作业本,相互改错。
步骤3 教师收阅学生作业,写下批语,并在两边空格处注明批改符号。
步骤4 发回作业本,让学生根据批改符号自行改错,仍不懂的可请教老师或同学间相互讨论。
步骤5 教师再次收阅作业,重点检查学生是否改错,记录学生共同错误或重点错误。
步骤6 再次发回作业本,在全班重点讲解共同的或重要的错误。
3.训练要求。
教师运用该策略时,应注意区分错误与口误或笔误,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如学习水平、性格等选择适当的方式。最为重要的是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并加以鼓励。教师不仅自己应认识到错误是学习过程中的自然现象,并且应帮助学生明白这一道理。许多研究表明,害怕犯错误的学生常在口语练习中保持沉默,或在写作中机械照抄课文原句,这极不利于学生口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教师应在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过程中,使学生树立坚定的学好外语的自信心。
(四)小结
本文从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角度,阐述了口语、写作教学中三种主要教学策略的含义与运用,即教学过程交际化策略、练习方式活动化策略和巧妙处理语言错误策略。我们知道,语言学习离不开听说读写综合训练,虽然我们将这四项技能分别阐述,其目的仅仅是表明在某种情况下,这些技能可分开训练,区别对待。但教师应牢牢记住学生的语言能力最终表现为综合能力,在教学设计中应尽量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训练。
注:
[1]Brown Douglas H. Teaching by principles, Prentice Hall, 1994.
[2]Rutherford W. E. Second language grammar: learning and teaching,Longman,1987.
[3]Lawson, M.J. and Hogben, D. The 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ies of foreign language students in language learning,1996.
[4]方建移,邵瑞珍.中学生英语词汇记忆的策略训练研究[A] .应用心理学[C] .1996, 2(2): 3-9.
[5]章兼中,俞红珍.中小学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 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1997,5:29.
[6]张大均.教学心理学[ M] .西南师大出版社, 1997.
[7]Raimes, Ann. Out of the woods: emerging traditions in the teaching of writing. in TESOL Quarterly 25(3), 407-430,1991.
(西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吴欣 《课程教材教法》2月)
篇4:初中语文作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作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吉林省四平市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 武慧敏
【摘要】语文作文的有效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文章主要分析了目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改进初中语文作文的有效教学措施进行了探讨。
篇5:初中语文作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写作是语文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且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生活及前途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而目前很多学生对写作都抱有畏惧心理,不愿意写作文,为了提高初中语文的有效教学,必须对目前我国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改进初中语文作文的教学。
1.当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不足
1.1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不足
长期以来,在初中日常写作练习中,教师及家长都让学生从对父母、社会、国家的敬仰等角度进行写作,这些情感需要进行培养,但这些总出现在学生写作的话题中,会限制学生对生活的多角度思考,限制学生想象与发挥的空间。长此以往,学生会对写作产生畏难心理,学生对写作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且这种传统的写作方法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也不利于学生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最后导致学生丧失了写作的兴趣。同时,教师作文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教师基本负责评改的全过程,学生只是被动的听,这种方式的教学效率很低,也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无法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
1.2学生写作与生活的联系不足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写作若是与生活脱节,内容就会显得空洞浅薄。因为应试的要求,导致教师的作文教学大都迎合应试的要求,学生的写作也脱离了自己的生活。在教学中很多学生在写作中都无法将自己的思想结合自己的生活展示出来,写出的作文脱离现实,内容空洞,缺乏自己对生活的理解,()缺乏自己的思想。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学生应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从自己的生活中得到认知,作文教学也应配合着学生的认知发展的规律进行妥善安排。
1.3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不足
学生在校学习的课文很多,但这些知识对于学生的写作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学生的头脑中可用的素材太少,写出的作文大都空洞无味,满纸白话,主旨表达缺乏个人鲜明思想。很多学生接触的书的种类及数量都很少,对于信息的收集处理及加工的能力不足,导致学生在写作时应用信息的能力有所欠缺,写不出优秀而有个性的作文。
2.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措施
2.1给学生充足的写作空间
写作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自主写作,写作不单是文字的拼凑和组织,还需要包含学生的思想情感,表现出其中的生命状态。因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给学生安排的作文命题都过于单调,主题的方向单一,束缚了学生的思想,降低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当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条件让学生能够自主写作,鼓励学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开拓思维。教师在进行语文作文的教学时应让学生打开思路,引导学生进行广阔的思考。让学生跳出固定思维的怪圈,让学生在写作时能够拥有天马行空的思维,只要作文本身真挚健康,可以让学生能够在作文中表现出鲜明的个性。让学生爱上写作,激发其写作的兴趣。教师在作文的讲评课上也应给予学生适当的自由。教师在进行讲解时应以真诚的心态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并发现学生写作中的优点,让其发挥,改进缺点,用欣赏的语言鼓励学生写出更多个性的语言,让学生的写作充满活力。传统的讲评方式只是教师进行整体的评论或者找一些范文进行示范,这些方式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热情。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讲评,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让学生能够主动发现写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其中可取的优点,让学生写出更多生动的语言。
2.2让学生更多的关注生活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可以通过多姿多彩的实践活动明白很多书本上不明白的观点和思想,同时也让学生更能了解课本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只要学生乐于体验生活,观察生活,生活中很多细节都可以被用来作为写作的素材,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关于写作练习,学生更应以自身为出发点,积极观察生活,通过了解周围的人和事,写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多关注生活,多角度看待事物,学会及时捕捉写作灵感,让学生学会从实践中积累经验。并学会用语言将自己所感所知表达出来。教师还应当组织一些活动,如参观一些平时接触不到的劳动实践,让学生发现一些新的生活的美,精炼自己的文笔,让自己的写作风格得到充分的展现。也让学生写出的`作文更具有生命力,更有内涵和思想。
2.3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
语文写作只有平时的教学内容是不够的,写作本身就需要日积月累。只局限于课堂知识是不利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课外阅读是学生收集及加工写作素材的不可缺少的方式,对于学生语文写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除了要给学生教授课本上的知识外,还应让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多接触一些作家的作品。如背诵赏析古代诗歌,让学生通过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并让学生多阅读中外经典名著,丰富学生的知识,了解不同领域的思想,培养人文素养。还可以赏析一些文质优美的散文或人生感悟,培养学生细腻的文笔。通过让学生了解各种类型的作品,让学生形成自主积累写作素材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3.总结
综上所述,作文的有效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为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改进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不断探索有效的方法,提高语文作文教学的质量。
篇6:初中英语口语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英语口语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英语口语有效教学策略研究文 孙环杰
一、营造氛围,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对于语言的学习而言,营造恰当的语言环境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语言环境的营造,教师的全英式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完全处于汉语言发音的环境中,不能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氛围,教师的全英式教学则能够很好地给大家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听力,同时对于学生的发音也能带来极大的促进。同时,为了营造良好的英语口语教学环境,除了教师讲课时的全英式教学外,还应该注重语境的营造,让学生进行语境的角色扮演,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对于英语教师的全英式教学而言,在一开始的时候,学生可能会感觉较为生疏,还有可能出现学生不理解老师在表达什么。这就需要老师进行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可以从最基础的开始,例如,在课堂上常会讲到的“Please read after me”“Good morning everyone, let us begin today’ class”等一些较为简单和学生较为容易理解的英语口语。让学生逐渐地适应英语教师口语的表达,从而逐渐地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在提问学生问题的时候也可以采取英语对话的形式,例如“Can you answer my question”,“good job, sit down please”等英语口语的表达也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同时对于语境的营造还有情景对话的设置,例如,可以问学生“John and jim are good friends, they want to eat lunch. If you are john or jim , how do you say”。这样就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很好的口语语境,让学生有锻炼口语的机会。
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习积极性发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促进初中生的英语口语学习,便利初中英语教师的口语教学,就需要不断地提升学生对英语口语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由于学生习惯了汉语的表达,感觉对英语口语的表达较为困难,因此,对英语口语的表达提不起兴趣,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英语口语的教学。提升学生对英语口语表达的兴趣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例如,上文提到的口语表达语境的创设,还有就是可以通过向学生讲述英语小故事的方式,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都是可以的。
为了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兴趣,可以采取探究式的教学。所谓探究式的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引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去自主地探究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例如,在讲到问路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抛砖引玉地问大家:“如果你现在在国外,你要去图书馆,那么你应该怎么问呢?”“在问路的过程中,应该采取怎样的句式呢,不知道的学生可以学习一下课本中的小明,看看小明是如何问路的?”然后教师可以和学生展开对话练习。“may i help you, where do you want to go ”“i want go go the library ”。这样的一个锻炼过程,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同时还会极大地促进学生对英语口语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
三、巧记单词,快速有效地提升词汇量
为了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就需要学生掌握足够多的单词,因为在口语的表达中需要足够多的词汇来支撑。学生在英语口语的表达中常会遇到的问题就是,特别想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过由于词汇的缺乏从而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所要描述的内容,因此,为了促进学生英语口语的表达更上一层楼,就需要不断地积累词汇量。单词的记忆对学生而言也是一个较为苦恼的环节,毕竟英语词汇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为了促进学生英语词汇的.记忆,教师就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方式去巧记英语单词。
可以采用在文章或者句式中巧记英语单词,例如,记住“matter”这个单词。就可以放到“What is matter with you”,在学生牢记了这句口语表达的同时,也会熟练地掌握这一单词。同时还有单词的巧记方法,例如,想要记住“ensure”这一单词,就可以采取词根的记忆方式:en(使)+sure(确定的)―使正确的,也就是保证、确保的意思。通过词根的记忆,就能够很方便并且熟练地记住这一单词。通过巧记单词的方法不仅能够节省学生们的时间,还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口语表达。
四、课上课下多途径教学,提供口语锻炼机会
为了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就需要给学生提供足够多的锻炼机会,这样的锻炼机会越多,就能够使学生逐渐地克服不敢张口的问题,逐渐地变成敢于张口、善于张口的口语表达。学生口语锻炼机会的提供不仅仅要依靠教师的课堂授课时间,更应该积极地利用课下的时间,开辟多途径的锻炼机会。
在课堂上上,教师可以采取对话的形式,在学生之间,或者师生之间展开锻炼。例如“How are you”,“I am fine ,thanks”等。可以从最简单的出发,不断地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还可以采取话题讨论的方式,来给学生提供英语口语表达的机会。例如“Lihua is later for class today, what do you think of it ”可以从身边的小事来给学生提供口语锻炼的机会,从而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英语口语的表达在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占有重要作用,为了促进初中英语口语的教学,本文主要分析了四个方面。首先应该营造氛围,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同时还要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另一方面还要巧记单词,快速有效地提升词汇量,最后还应该课上课下多途径教学,提供口语锻炼机会。
(作者单位 江苏省建湖县恒济初级中学)
篇7: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论文
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论文
[摘要]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关键。在历史课堂中,应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实践,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具体策略主要包括:建立和谐的师生情感;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以及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多种手法的综合运用,最终能够增强历史课堂的趣味性、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教学;策略
历史是人类过去的活动,是已经发生的人和事,无法重现。但历史又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由其内容决定了不仅是大量历史知识的集合,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习的主体是年龄在13-15岁左右的青少年,教学的内容涵盖整个中国通史以及大部分世界通史,所以尖锐的矛盾便突兀的呈现出来:学习主体年龄小,理解力和接受能力相对较差,而学习内容浩如烟海。农村中学又因为环境较为闭塞,学生的视野狭窄,历史素材积累少,使得初中历史教学显得困难重重。
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是历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直接影响着历史教学的效果。什么是初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呢?其内涵是教师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依据课程标准,整合教材,有序地制定和实施课程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提高,以最优化的效率提升学生的兴趣,促进教师与学生和谐发展的教学活动。从学生的角度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历史学习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有效的教指的是促进学生学的教。它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其二是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达到了不需要教。直接促进是立竿见影,能够即时显现成效的;间接促进是着眼于长远的。相对而言,前者是短效的',后者是长效的。对此,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作过很通俗的解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简而言之,就是最大限度地达成教学目的,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怎样在有限的45分钟内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呢?教师就要从教学方法、策略上下一番功夫。试想:如果教师的传授方法不得当,学生是否就会感觉枯燥乏味、从而昏昏欲睡呢?答案不言而喻。所以要想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教师就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的策略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呢?我个人认为,在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中应采取以下策略。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情感
所谓和谐的师生情感,即一种亦师亦友的情感。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自古有言:亲其师则信其道。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人的头脑装进另一个人的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孩子的心是纯洁的,师生之间只要建立起融洽的情感关系,学生就会喜欢这位老师,同时亦会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这样就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每个孩子都是一座金矿,每个人都希望自身价值被别人发现,然后加以肯定。当一个学生感到自己被老师尊重、欣赏、接纳时,他就会全心全意地与老师配合,并以百倍的努力回报老师,从而也使自己的学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此法可谓一举两得,相得益彰。因此,教师要和学生交心,建立密切的师生关系。课下多和学生聊天谈心,既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又可以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和爱护。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古人在很早就提出了“教无定法”、“因材施教”的理论,今天的我们更要充分利用历史学科的特色,以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因每个学生的特点而异,使历史课在孩子们心中不再是暮气沉沉的老者,而是神采飞扬的少年;使学生愿意亲之近之,而不是惧之远之。历史内容的学习,需要教师的激情讲解。在课堂上,教师用眼神、表情和其他肢体语言来吸引、打动学生,使学生的学习情绪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活跃的状态,从而引起共鸣:我们一起为我们古老而灿烂的文明欢呼雀跃,一起为近代以来中国遭受的种种屈辱潸然泪下,一起为在实现民族独立与解放的进程中牺牲的无数先烈肃然起敬……当师生都能全身心地沉浸在课堂中时,无论是知识的传授还是知识的接受,都能达到最佳状态,取得最“嗨”的效果。当然,此非一日之功,而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的一种默契,一种思想上的契合度。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讲历史故事,改编历史短剧,模拟科举考试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学习“三顾茅庐”时,采用让学生扮演角色,体会情境的教学方式:请同学们分别扮演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门童等角色,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感悟,借助表演,展现出刘备如何三次拜访诸葛亮,张飞、关羽如何显得很不耐烦,最后刘备终于请到了诸葛亮,并成就了一段佳话等,让学生从中体会刘备为成就大业而三顾茅庐的辛苦。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不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引导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变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在这些活动中,教师是观众,学生是演员,观众要对演员的表演给予肯定,要对演员的付出给予鼓励。当学生感受到通过自己努力所取得的成果时,就进一步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及组织能力,还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习历史的热情。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营造活跃的课堂氛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这就要求教学过程应当成为师生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过程。学生的成长不仅是身体的发育,更是心智和知识的累积,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多参与,引导学生发现实际生活与历史知识间的联系,使其找到生活中的“历史”。同时,教师也要有选择地利用各种生活资源(比如文学作品、影视作品、民间故事和传说等)服务于历史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和丰富的学习内容,展示更加直观、鲜活的历史知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充分挖掘当地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组织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博物馆等地方进行参观。在课余时间,提倡学生研究所能接触到的村志,多与家族中或村子里年长者聊天,通过因地制宜地利用学生身边的资源,使原本枯燥死板的历史知识形象化,赋予历史教学鲜活的生命力。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在今天的信息社会里,多媒体教学已经普及。虽然农村中学对多媒体的使用层次还比较低,但我们仍要努力借助这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化静为动,再现一些历史情景,增加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般地去感知历史,从而激发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对于初中生来说,历史学习的最大困难之一就是无法把抽象的思维用具象的模式在脑海中形成概念,也就无法更好地去理解。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我们既可以借助多媒体把一些历史事件进行一定程度的还原,又可以把一些珍贵的历史资料,包括声音、照片、录像等,通过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进行放映。这对初中生学习历史知识起到了很强的推动作用。如讲到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艰苦奋斗时,可以用同学们熟悉的歌曲《南泥湾》导入,让学生在优美的歌声中感觉到南泥湾从“到处是荒山,没有人烟”到“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变化,使学生不由自主地思考:南泥湾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从而组织学生从背景、措施等方面开展小组讨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始终以《军民大生产》的旋律贯穿其中,让学生感受当时人们身上洋溢的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并激发自己积极向上。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历史知识,而且也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的反思
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门很有研究价值的教学艺术。我只是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简单从几个角度进行了浅层次的分析,还有很多不足和需要指正的地方。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需要教师坚持不懈地努力。我相信:只要我们有善于发现的眼睛,有勇于尝试的胆量,有敢于坚持的勇气,那么,一切都不是问题。陶行知先生曾说:“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综上所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去组织教学,加强学习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合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把初中历史的有效教学落在实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当今的信息化条件下,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长流水”。所以,作为农村的一线教师,我们必须更新理念,加强学习,提高素养,善于反思,勇于创新,勤于实践。我们要积极面对挑战,努力克服不利因素,学会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在乐中学,趣中学,提高学习效率。
篇8: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步骤一:教师的准备工作
1.转变思想
教师要把握好先进的课堂教学观念,用新课程的观念指导相应的课堂教学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自学、创新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原有传统的教育观念,在进行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多让学生主动参与以
发展学生的知智力。同时,还要优化教材系统,构建起生活教育理念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成长、体验等,不断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让有效教学的理念作为基础,发挥高效教学的优势。
2.备课的准备
备课是否充分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作为初中生物教师,要收集有关教案和大量资料,借用他人的精华部分。但要注意不能完全照搬,因为在课堂中学生是存在差异的,不可将知识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灌输给学生。备课的重点在于教师要先掌握好教学的难、重点,不单要对教材进行备课,还应该要了解学生的个体情况,通过分析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而学生则是课堂的主体,只要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转变成学生的实际行动,就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来主动思考。
3.有效教学设计
(1)学情分析。有效的学情分析是有效教学的根本,其在要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根据学
校、班级的实际情况,深入了解分析学生,掌握好学生的认识能力与学习水平,清楚学生的思维动态,找到学生的发展区,真正可以做到分析学生之难,解决学生的问题。
(2)教材解析。教材的解读与分析是有效教学的基本保障,教师需要在了解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研究教材,把握好章节之间、模块之间的规律与顺序和知识点的内在关系;理解教材思想与编写意义;掌握好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分析教材中所渗透的学科思想与方法。
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步骤二:明确学生的目标
作为生物教师,应该要帮学生明确好立体的三维目标,因为三维目标为学生的发展指清了方向。一项学习的开始学生就要了解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及所要学习的内容,通过此阶段的学习明确自己要学的是什么,学到何种程度。当一个学生知道这一课所要达到的目标时会自觉往这些目标发展。在日常生活中,充满着很多生物现象,学生只是没有发现,但是,对知识有了一定了解后,在日后遇到相关问题时便会将这些问题与学习内容融合,以此产生学习的动力。例如,学习了《伴性遗传》的教学后,很多学生就会联想到人类间的遗传:白化病、酒窝、色盲等。这也为学生知识的掌握提供了材料,能力发展也自然提升了。
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步骤三:有效教学开展的策略分析
1.近生活,激兴趣
常言道良好的开始即成功了一半。有心理学者研究证实,学习的内容和生活情况越接近,学生自觉吸收、接触的知识度也就越高。教师在一门课程导入的时候,如果可以注意从生活的实例中进行引导生物问题,就可以让学生最大限度的投入至学习中,激发起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学习兴趣是教育过程中经常提及的一个话题,如何提高学习兴趣也是恒久不衰的研究题目。学习兴趣的提高因人而异,因学科而异。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教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课前搜集一些与课堂知识相关的有趣的社会或科学实例,在知识点讲解时举例说明,学生在听故事或新闻等的同时就自然将知识记住了,学生上课也觉得有意思了,从渐渐地喜欢这位教师到渐渐地喜欢这门学科,成绩也就自然上去了。
举例说明:学习《种子结构》时,用一谜语“麻房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娃娃”一下即可将学生注意力集中至课堂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或者教师可借用学生熟悉且流行的俗语:“大鱼吃小鱼”、“树怕剥皮、不怕伤心”、“吃什么补什么”等等来作为课堂的导入。这些俗语中有隐性的科学道理,当然也有部分是不正确的思想,但都可以用来作为新课导入,最大限度激发起学生兴趣,让学生体会到生物往往与现实生活是联系在一起的。
2.直观教学
直观是发展学生思考能力与观察能力的力量,可让学生同时看、听并感觉思考,给人留下不容易忘记的印象。教师可以运用网络、远程教育等现代化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打造一种直观的教学场景。
直观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举例说明:利用多媒体方式,让学生观看《植物欣赏》、《动物世界》等视频或幻灯片,让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再比如在讲解《人体内物质运输》一课时,可发挥多媒体文字、图画、声音并存的优势,打造出逼真的教学场景,让学生清楚了解体、肺循环。
3.设计实验
实际上,生物这一门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研究其主要方法就是科学的实验。验证性实验可以加固课堂上的知识,探究性实验可让学生主动获得知识,培养他们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把“要学生”做实验转换成“学生要”做实验。在课时充分的范围内,生物课上要尽量让学生多做实验。在初中生物中,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非常多,例如:唾液消化作用、胆汁参与消化作用等等。
篇9:运用有效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运用有效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运用有效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广西合浦县常乐中学 陈冠秀
有效教学策略就是老师通过课堂的教学活动,运用正确有效的教学方法策略。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是否有效,既要看学生本堂课的收获,又要注重培养学生发展的思维。经过对有效课堂策略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探讨,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创设有效课堂提出以下几个策略。
一、增强情感的策略
情感是学习的动力,是学生学习进步的主要自身因素。课堂上运用增强情感策略,主要是增强学生对数学科意义作用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深厚情感。感情深厚,才能培养起浓厚的兴趣,才能在遇到学习挫折时不动摇。古人说的好:“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一个人在没有受到刺激的情况下,他的能力就不能完全的发挥出来。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这就要求教学过程应当成为师生共同建构知识和人生的生活过程。认识是情感的基础,是点燃情感的引线。因此,激励情感的策略方法主要是设法让学生增加对数学的认识,要从数学与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来提高学生的认识。
二、培养学生良好思维的策略
思维能力的培养学习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数学教学的灵魂,初中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的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优化他们的数学思维品质,就是学会学习,达到无师自通。有一个教育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从我多年的教学的经验,我认为应当特别重视以下几点:第一,教学中应留有让学生思维的时间和氛围,需要设趣引疑,让学生爱思维,积极主动思维,形成浓厚的课堂思维气氛,多表扬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尽管学生的思维错了,也不能批评,而要肯定学生思维积极性的可贵。同时通过教师自身数学教学思维的张与驰不断激发并引导学生归纳与演绎,引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数学思维,通过有效的思维活动过程优化数学思维品质,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第二,数学中应关注学生探索性、研究性、理解性的数学学习过程,注意对学生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思考方法的有效分析,注意教给学生符合数学学科特点的思维方法和技巧,并引导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学习反思。第三,教学中应关注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要有效运用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课后适当辅导,多留一些思考问题给这些学生,教给他们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切实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1.创设问题课堂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数学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认知过程,又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在教学中只有学生自觉、主动、深入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来,才是真正体现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才可以实现发现、理解、创新与应用,在学习中学会学习,自主发现。而创设带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能激起探求知识、引发思考的问题,(教学论文 )就能让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或生活实际中,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2.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操作是一种发展思维的重要教学活动,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培养了动手能力,学生容易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探求规律,不但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而且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探索中自主学习。比如勾股定理的证明,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就很容易明白,这一则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则培养了学生一种思维的品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使学生能在动手中积极思维,成为探索知识和发现规律的主人。
3.鼓励学生多质疑,养成爱思考的品质。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课堂上我们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疑点和问题。在教学时我们应根据学生好奇、多问、求知欲强等特点,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勇于寻根究底,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这样不但能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主动探求知识,更能促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拓展学生的思维。
四、调整知识建构的策略
学生的知识包括理论和实践,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起主体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以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把获得的个人经验内化,从而主动地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的本质是一个自主构建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的过程,即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教师应该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一切积极因素,课堂上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数学的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思想和方法,是自己深思熟虑、去伪存真、真正理解的广泛的数学经验,完成知识的建构。
总而言之,有效教学策略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是一个研究的过程,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最好的、基本的渠道。要创建一个成功有效的课堂,我们数学教师特别要不断去研究,去反思,千方百计让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起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获得明显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这样的数学课堂教学一定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教学效果最优的数学课堂,从而建立有自己特色的有效教学的课堂。
篇10: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选取《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它顺应普高课改要求,而又能促进我校的各科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质量。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是势在必行的。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是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知识是教师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正确的课堂教学指导思想,就会产生教育创新的精神力量,就能积极进行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一、课题研究背景:
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就全国而言,许多家教育科研单位和学校都做过,他们取得了很多的科研成果和成功的科研经验。但从总体上看,有效的课堂教学的成功模式还远没有建立起来,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虽然,许多学校和教师接爱了课改新理念,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但教和学的有效性还不高。特别是缺少成功的有效课堂教学的案例研究,而且只有教师自己才适合于做这种研究,当然专业人员的参与不可或缺。中国的教师数量是世界上最多的,我们的课改实践具有长期积累的经验,我们应当有自己最丰富的、富有时代气息和民族特点的案例宝库。
二、本课题的理论依据:
本课题的主要理论依据是“有效教学”:(1)有效果:教学活动结果要与预期的教学总目标相一致,体现教学的目标达成性;(2)有效率:师生双方为实现教育目标面投入的时间、精力及各种教育资源,教育目标得以实现,包括学生知识、技能得到增长,身心素质得以进步、成熟,个性成长,创造力获得培养以及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有了提高。(3)有效益:教学目标要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相吻合且吻合的程度较高。“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不是简单地重复别人的研究,而是要对所记录的典型教学事件进行理论分析,反思。有利于改进今后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在研究过程中体现出我们特有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提高师生的教与学的有效意识
[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篇11:新时代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新时代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作为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新时代的发展节奏,了解学生的需要,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要选用适合当下学生学习、适合新时代课堂的教学策略,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新课标”下的有效教学,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打基础,做准备。
一、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重要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对数学的正确认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都与教师的教学存在密切的关系。如果一个学生对于数学产生错误的认识,以为数学只是课本上的知识,与生活无关,因而丧失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是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有效地把课本上的数学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如果一个学生对数学学习毫无兴趣,那么显然也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够生动、有趣,课堂缺乏一定的活跃性;如果一个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厌烦的情绪,甚至讨厌学习数学,那么一定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方法不恰当,或者对学生的态度不够客观、公正,对于学困生关注不够,让学生受到了冷落等。从以上种种,可以看出教学方法和策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自学能力不足,在学习中几乎全靠教师的引导,所以教学方法不但是学生学好数学的保障,也是学生爱上数学、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的关键,更是培养学生自信,提高学生积极性的主要途径。
二、新时代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陈旧,导致方法单一。虽然“新课标”的改革已经深入到各科课堂教学中,但还是有一部分教师深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教学中依然采用“填鸭式”的灌输方式,完全把学生当作学习的机器,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体现,也忽视了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方法引导下,不但学习成绩不见长进,能力不见提升,智力得不到发展,而且学习方法也十分死板,对于一些知识不会通过实践去体验、去掌握,只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数学中有一些定义、概念、公式需要牢记,但更多的知识还要通过动手实践达到内化、吸收。然而由于教学方法的原因,导致学生没有有效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不但增加了学习压力,而且缺少了学习的趣味性,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二)忽视了学生兴趣的培养,没有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在学习中起着关键的推动作用,是学生学好数学的主要动力和因素。可是由于应式教育的影响,很多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只顾着给学生灌输知识,生怕浪费课堂时间,把课本上的知识内容面面俱到地讲给学生,不给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忽视了对学生好奇心的调动和兴趣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缺少一定的积极性,影响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和教学效率。
三、新时代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改变观念,创新方法。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有新时代的教学观念和方法,要能根据新时代学生的学习需要,根据新课程的教材设计,在教学中深刻领会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积极创新教学方法,熟悉先进的教学设备,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打造更加适合他们学习、实践、体验的课堂学习环境。比如,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情境的创设、问题的设置、新颖的导入、小组合作等等。只要教师能科学合理地运用这些新颖、有趣、灵活的教学方法,一定能激活数学课堂,让学生在全新的数学教学模式中,快乐学习,真正把“要我学”的被动态度转变为“我要学”的积极态度,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课堂教学效率都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关系,他们的学习大多不是因为数学重要,或者数学成绩重要,而是因为他们对数学存在学习兴趣。所以,作为新时代的数学教师,一定要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设置悬疑、组织学生动手等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还有,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如果让学生对于学过的一些乘法口诀、运算规律、概念、公式、单位、定义进行死记硬背,学生的积极性不但不高,而且学习效率也不尽如人意。但是如果教师能够根据小学生的心理,把一些口诀、公式、单位等编成有趣的儿歌或者顺口溜,学生不但学习的积极性高,而且也有了兴趣,学习效率会逐渐增强。可见,兴趣对于学生学习数学、学好数学十分重要,教师一定要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积极学习,获取新知,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新时代新思想,教师在教学中也要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提高认识,结合新课程的改革和小学生的学习心理,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努力把课堂打造成适合学生学习,更适合有效教学的模式,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发展奠定基础,实现新时代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郭焕然.新课改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思[J].赤子,(5).
[2]龙宝新,陈晓端.有效教学的概念重构和理论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4).
篇12:基于新课改的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纪丽琴
(浙江省临安市昌化中学)
摘 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和发展,怎样达到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的目标,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成为当下亟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基于对新课改的认知和自己对英语教学的认识,分析了目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学生、教师、课堂三合一的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篇13:基于新课改的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一、“有效教学”的内涵
“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旨在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强化教学过程的评价水平和达到教学目标的管理内容。通俗点来说,它是指教师利用尽量少的精力、时间、物力获得最大化的教学效果,重在考查教师对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的熟练掌握程度,其最终目的是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可以说,“有效教学”是一种先进且新颖的教学理念。除此之外,“有效教学”强调三大重要因素,一是效果,二是效率,三是效益,以此达到教学目的。
二、目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
1.部分英语教师素质亟待提高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性部分,其素质水平和行为举止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优劣,就目前情况来看,高中阶段有些英语教师素质亟待提高。首先,一些教师的教学观念失当,他们在制订教学目标、定位个人角色方面有失偏颇,甚至还处于一种“个人主观”的阶段,依旧沿袭“应试教育”的教育目标;其次,教师个人的知识面狭隘,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和教师个人的生活经历、受教育水平以及工作培训学习经历联系紧密,所以导致其难以给学生补充大量的文化知识;最后,由于教师个人认识的缺失,使得教师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方面有所欠缺,甚至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沿用老套的“一刀切”教学模式,致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难以提升。
2.部分学生英语学习效率低下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内容,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最终服务对象,但由于学生自身的问题致使学习效率呈现出低谷的状态。(1)高中阶段的'学生对英语学科的认识有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动机不纯,部分学生仅仅是为了考试而学习。(2)从英语学科自身的性质来看,它属于一门语言性学科,可能因为英语学科的这一特殊性,学生只重视了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少了对英语课堂中文化知识的学习、体会,完全把英语语言和英语文化抽离开来,使得英语学习出现分裂的状态。(3)大部分高中学生学习英语都是依赖上课听课、记笔记,课下记单词、背短文的方式学习,没有认真研究过英语学习的学习方法,常常是事倍功半,英语学习效率十分低下。
3.英语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
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不理想,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失当,加之学生上课表现不尽如人意,自然导致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存在缺陷。(1)教师课堂授课方法单一,观察高中英语课堂的教学过程可以发现,讲台依旧是多数老师的舞台,一节课都是老师在侃侃而谈、灌输知识,很少见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而且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单一无趣。(2)当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秩序混乱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学生在课上睡觉、玩手机、聊天、打闹、看小说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有些教师直接在课堂上说明“不想学习的人可以趴着睡觉,不要打扰我的讲课和别的同学学习”,显示出了老师课堂教学组织能力的薄弱。(3)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表现不尽如人意,常常出现一片寂静沉默、死气沉沉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复杂多样,它最终直接影响了课堂的有效教学成果。
三、基于新课改的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的具体策略
1.解读新课改的内容标准,重新确定教师角色
详细解读《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后发现,按照高中英语新课改的相关内容标准,要求教师必须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其开展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当服务于学生,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老师教学素质的提升,最终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鉴于该内容标准,教师应该从传统的教育理念完全跳出,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将自己置于知识的传播者、发展者地位,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再者,教师应该适当放低自己的位置,与学生尽量保持平等和谐,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做学生的朋友和领路人,在双方的交流、协作和相互作用中互相成长、互相进步。
2.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想法,重视学生全面发展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高中英语老师大多持有“应试教育”的想法,而且将英语视为一门单纯的语言学科,丝毫不重视英语的文化知识讲授,使得学生在学习时根本感受不到英语的文化魅力,仅仅只在它的语言知识层面徘徊,为了改进这一问题,我们的高中英语老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想法,严格遵循新课改的相关内容标注,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教师在讲授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这一单元内容时,可以先提出此单元的技能目标,即“Talk about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Talk about the ways to express request and thanks;Learn to use Modal verbs;Write a similar story with a different ending”,其次再依照教材内容,带领学生去了解世界各地的国家节日,学习别国节日的文化风俗,同时安排一定量的问句,诸如“What’s your favorite holiday of the year? Do you like spending festivals with your family or with your friends?”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内容,感受世界各地浓烈的节日气氛和习惯,学生对于别的知识的理解和学习。
3.巧用各种各样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育活动的核心部分,也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思想信息交流的重要过程,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完善整个英语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快乐。首先,教师需要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游戏教学法、课前导入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内容,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教师应该努力与学生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构建出和谐的课堂环境,通过互动交流拉近师生关系,进而完善整个教学过程。比如,教师在讲虚拟语气相关的知识点时,可以列举出这样一组话题:If I were a scientist, I would…If I had one billion, I would…If time could go back, I would…给学生营造出虚拟欢快的气氛,激发学生对虚拟语气的兴趣,然后利用接龙比赛的游戏教学法,让每一位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虚拟的想法,反复练习虚拟语气的基本句式,让师生在欢愉、快乐的环境中掌握虚拟语气的基本用法,进而完成整个教学过程。
4.注重课堂评价重要作用,建立健全评价体系
要想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教师就必须关注到课堂评价的重要作用,建立起科学的评价体系,并在促进学生发展的指导理念下健全评价体系,从而推进有效教学策略的制定进程。关于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健全,教师必须明确以下几点内容:(1)评价的标准可以灵活变动。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个体差异会让他们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各不相同的状态,所以有的学生英语学习能力较强,有的学生则学习能力较弱,为了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应该建立起多元的评价标准。(2)在课堂评价中,教师要指出学生学习的优秀之处和不足之处,鼓励优秀、改正失误,及时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之处,重视学困生的学习。(3)多用多元评价,尽量少用终结性评价,这也是建立学生学习自信的一大重要手段。
总的来说,基于新课改全面深入实行的大背景下,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师需要迎合新课改的改革方向,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充分有效地完善整个教学的过程,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以此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达到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戚开。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10)。
[2]桂尚豪。高中英语新课程有效教学问题与对策[J]。现代阅读:教育版,(23)。
[3]张丽华。贯彻新课标精神,构建高效英语课堂[J]。学周刊,2011(33)。
[4]纪美红,王建芬。新课标理念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多媒体应用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04)。
[5]丁际龙。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探微[J]。中学教学参考,2011(05)。
篇14: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论文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论文
一、制定科学的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
针对当今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需采用一些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主要策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首先,制定知识和运用能力的教学目标。新课改的形式下,小学语文教学要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通过语文的学习,使学生获得语言的交流和理解的能力,掌握记忆思维能力,获得学习语言的经验和方法。其次,方法和过程的目标,在教学的方法和过程上设立目标,鼓励学生积极的学习语文,锻炼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发展。最后,是情感和价值观的目标。小学语文的教学,也是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方面,比如,在学习后,学生应当学会感恩、爱国等。
(二)采取积极的教学方式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重视语言能力的应用和表达,在教学的方式上积极响应新课改的号召,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比如,教学中采用对话的形式来演绎语文的学科魅力。此外,还可以采用朗读、背诵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在教学时,还可以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促进学生的交流和沟通。
(三)认真落实教学的计划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小学语文的教学应当细化教学的目标。比如,在进行字词的教学时,教学目标应当细致到字、词。字的拼音、字形、字义,并在此基础上,扩大知识面教授学生与这个字相关的词语。还要根据小学语文的教学特点,分层实施教学目标。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注重积累优美的词汇和句子,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细致讲解,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充分使用多媒体,在教学工作结束后,对教学工作进行深刻的反思。
(四)加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馈
在课堂教学时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向教师反馈相关的教学信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在进行课后复习时,少布置或者不布置书面作业,需要加强在口语方面的.训练,具体形式是朗诵课文、复述课文,或是根据课文讲故事。比如,教师完成《天鹅的故事》教学任务后,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这个故事讲给同桌、朋友或父母听。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教学内容,也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总结
语文既是一个教学科目,又是一个语言传播的工具。语文传授的是语言中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对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小学生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强化了小学生对字词、阅读、写作的能力培养,同时强化了对其实际能力的要求。新课改的小学语文教学,激发了学生的观察记忆力、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小学生积极的学习语言的文化,同时凝聚语言文化的力量,探索语言文化的魅力。
篇15:有效作文教学策略探讨
有效作文教学策略探讨
每次谈到习作,许多学生“谈文色变”缺乏自信,没有自信,更谈不上兴趣。有的迫于老师的压力,勉强应付,写人写事平平淡淡,像记账似的,犹如一锅没有加盐和调料的稀粥,食之无味。大部分学生觉得无内容可写。因此,搜肠刮肚,像挤牙膏一样最终也只能草草了事。即使有些学生有内容可写,但也不知如何下手,从何写起。针对这些通病,在平时教学中,依托教材,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感悟写法,学以致用,反复实践,从而把学生引上习作的大道。
一、广读,积累语言
习作的材料有两大来源,首先是学生的生活,由于学生的独特性,他们的生活情况因人而异,具有客观性。其次是学生的阅读,阅读又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这正是老师必须引导,努力的方向。在教学中,依托教材,开展有效课内阅读,积极拓展课外阅读,不断丰富语言积累,为学生的习作打好物质基础。
(1)精读经典课文。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形神兼备的美文,有许多课文历经时代的洗礼,还熠熠生辉。这些课文都是无数语言学家,教育专家、学者从全世界优秀文学作品中遴选出来的,其经典性不容质疑。其中好词好句,名段名篇比比皆是。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品读,熟读成诵,不但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还能有效规范学生的语言,为学生的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依托教材,拓展阅读。单从课文中积累语言是有限的,在教学中应以课文中好词好句好段作为拓展点,有效辐射,由一个例子带出一串这样的字、词、句、段、篇,丰富学生的阅读。例如,教学“竭泽而渔”这个成语故事时,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成语故事,课外收集成语故事。在教学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引导学生阅读其童话作品。课本中还有我国四大名著的精彩节选,教学时注重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去读读原著。课本中还有阅读链接、课外书屋、综合性学习栏目,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作了详细而具体的指导,对拓展学生课外阅读非常有效。冰心说:“要读书,就要读好书。”依托教材,拓展阅读,使学生的阅读有针对性,又广而不滥。
二、深悟,借鉴写作技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广泛地阅读,可谓获得无数“大鱼”,为习作广积了“粮草”。然而,学会捕鱼的技术更重要,那才是目的。课文的经典性不容置疑,都出自名家之手,其在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及写作方法上别具一格,手法纯熟,特点鲜明。教学时注重引导学生感悟其表达。例如,教学人教版第十册第七组课文时,引导学生领略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更要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片段时,感悟作者从动作来体现小嘎子的机灵。教学《“辣妹子”初见林黛玉》片段时,感悟作者用具体的语言描写来刻画“辣妹子”的巧舌如簧,见风使舵的特点。教学《临死前的严监生》时,感悟作者通过特定情境下的神态和动作描写,雕琢出了闻名于世的吝啬鬼形象。从而让学生感悟人物描写的方法不光有外貌描写,还可以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的描写来体现人物的特点。教材中在表达上特点鲜明的课文多如繁星,教学时不光引导学生知道写了什么,还要引导学生明白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从而让学生初步习得一些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方法,技巧。
三、多写,提升写作水平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学生有了广泛的阅读积累,又有了一定的表达技巧,就要引导学生多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教材中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实践的机会。《卖火柴的小女孩》课后第四题“读了下面这首诗,你有什么感想?你愿意拿起笔来,也写几句话送给那位‘卖火柴的小女孩’吗?”学生在了解文本和写作背景的情况下,对大年夜被冻死的小女孩表达了深深的同情,都愿意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小女孩,都愿意把自己的快乐与小女孩分享,可谓有感而发,做到我笔写我心。这样的小练笔在许多课文后出现,由于有极强的针对性,加上老师的'点拨,训练的效果特别好。一切的学习活动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其实从三年级开始,每组课文都安排了习作,而且习作的内容大部分都能紧扣单元主题,本组的五篇课文是这次习作的最好范例。例如,人教版第十册第七组的习作便是写人。而本组的几篇课文都是写人的,而且分别有侧重点的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描写,侧面描写来体现人物特点。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来描写人物,许多学生能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体现人物特点,比平时写人的文章有了很大的进步。
学生、教师、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三大要件,课文是一个个精彩的例子。一线的老师只有紧紧依托教材,引导学生有效拓展,广泛阅读,为作文广积“粮米”。扎根教材,感悟表达,为作文习得技巧和方法。活用教材,反复训练,让学生成“巧妇”。我想,在教材这片沃土上广积了“粮米”,又培养出了“巧妇”,又何愁没有“美味”呢?
篇16:激发外语兴趣的教学策略
激发外语兴趣的教学策略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在二十多年的英语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要想在教学上获得成功,就必须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积极地学习。
一、以满腔热忱的师爱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进入中学以后,对学科的兴趣开始出现分化,而且日趋明显,有调查表明,95%的中学生能明确表示自己“最喜欢的一门课”与“最不喜欢的一门课”。
中学生最喜欢数学的占32.5%,最不喜欢外语的占29.5%。当然,这个结果不是绝对的,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会有所不同。但是,毋庸置否的是,由于英语学科的特殊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难度比其它学科来得更大一些。
影响学生学科兴趣有诸多因素,有的受家长影响;有的'受同学影响等等,而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是否对该门学科产生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们这类普通中学中,学习成绩差、英语成绩更差的学生有一定的数量。如果教师对这些学生采取冷漠态度,他们就会自暴自弃,更谈不上学习的兴趣。因此,我首先从关心他们着手,在课余时间经常有意识地与他们聊天,了解他们有哪些具体困难,使他们感到我既是他们的老师又是他们的朋友。在交往中,我尽可能地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克服自卑感,增强信心,把英语学习搞上去。有个同学英语测验常不及格,当我了解到他喜欢上台表演节目时,就常请他上台表演英语的情景对话。每当他们表演完了,尽管有点结结巴巴,我还是表扬他们、鼓励他们。
还有的同学外语笔试成绩一般,但语音、语调的模仿能力较强,我就让他们参加学校举行的英语朗读比赛,让他们发现自己外语学习的优势,产生更大的兴趣。
由于我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不失时机地鼓励他们,许多原来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在我的英语课上都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他们的英语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二、运用各种手段,创设英语学习情景
我们中国学生学英语最不利的条件是缺少用英语交际的情景。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运用各种手段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创设英
[1] [2] [3] [4]
篇17:激发外语兴趣的教学策略
激发外语兴趣的教学策略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在二十多年的英语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要想在教学上获得成功,就必须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积极地学习。
一、以满腔热忱的师爱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进入中学以后,对学科的兴趣开始出现分化,而且日趋明显,有调查表明,95%的中学生能明确表示自己“最喜欢的一门课”与“最不喜欢的一门课”。
中学生最喜欢数学的占32.5%,最不喜欢外语的占29.5%。当然,这个结果不是绝对的,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会有所不同。但是,毋庸置否的是,由于英语学科的特殊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难度比其它学科来得更大一些。
影响学生学科兴趣有诸多因素,有的受家长影响;有的受同学影响等等,而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是否对该门学科产生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们这类普通中学中,学习成绩差、英语成绩更差的学生有一定的数量。如果教师对这些学生采取冷漠态度,他们就会自暴自弃,更谈不上学习的兴趣。因此,我首先从关心他们着手,在课余时间经常有意识地与他们聊天,了解他们有哪些具体困难,使他们感到我既是他们的老师又是他们的朋友。在交往中,我尽可能地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克服自卑感,增强信心,把英语学习搞上去。有个同学英语测验常不及格,当我了解到他喜欢上台表演节目时,就常请他上台表演英语的情景对话。每当他们表演完了,尽管有点结结巴巴,我还是表扬他们、鼓励他们。
还有的同学外语笔试成绩一般,但语音、语调的模仿能力较强,我就让他们参加学校举行的英语朗读比赛,让他们发现自己外语学习的优势,产生更大的兴趣。
由于我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不失时机地鼓励他们,许多原来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在我的英语课上都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他们的英语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二、运用各种手段,创设英语学习情景
我们中国学生学英语最不利的条件是缺少用英语交际的情景。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运用各种手段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创设英语学习情景。
我采用听、说领先的方法,凭借挂图、幻灯、手势及夸张的表情,让学生先听懂新单词、新句型,尽可能地创设课文内容的情景,让学生了解所学的语言知识在什么场合下使用,然后再创设多种类似的情景,让学生学会使用学过的语言知识。
如在教《May I Leave Early》?这课时,创设了:如果你妈妈今天下午要出差去北京,你要去机场送她等情景。第七册第13课的听力练习,内容是一棵大树,树上有只鸟,树下有只猫,猫的颜色是黑的。在做这一听力练习时我请三位同学上黑板,其他同学在座位上每人准备一张白纸和笔,把录音里听到的内容画出来,从图画来判别谁听懂了,听懂了多少,面对千姿百态的树啊,鸟啊,猫啊,同学们笑声满堂。在笑声中,同学们轻轻松松地学会了there be的句型以及一些表示方位的介词。我就是这样,通过创设教学情景,运用活泼多样的操练形式,使学生在既紧张又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了本来是枯燥乏味的语言训练,使学习过程充满乐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情景教学给英语教学带来了生机。
三、分散难点,降低坡度,减少学生学习英语的障碍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教师的一大任务。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倾向性的差异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在环境、教育等的影响下形成的。仔细分析一下对那些英语学习缺乏兴趣,缺乏学习动力因而成绩很差的学生情况就会发现,他们在困难→不感兴趣→成绩差→更不感兴趣→成绩更差的轨道上形成了恶性循环。所以帮助学生排除学习上的困难,激发他们的兴趣,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由于使用英语的民族与我们汉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英语与汉语有着很大的区别;英、汉文字在音、形上迥然不同;在词义、词性上也不能完全对等;英语的词序、语序与汉语也有所不同;英语动词时态、语态是汉语中所没有的`,这就给中国学生学英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要让学生排除母语的干扰,学会地道的英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一方面让学生多读、多听、多模仿来培养英语语感,另一方面让他们把握住英语与汉语的区别。然后再让学生反复操练,加深理解,掌握英语的习惯表达法,在备课时我反复琢磨学生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英语动词的时态是学生最感困难的,我就用学生熟悉的行为动词造一些简单易懂的句子,先让学生听懂、会讲,然后在不同的情景中使用不同的时态的句子,让学生理解时态的意义,最后再归纳所学过的时态在结构上的区别与联系。这一做法归纳起来就是: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精讲多练,及时归纳;融汇贯通,举一反三。这个做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记忆单词是学生最头痛的事,这中间有学生怕艰苦的因素,也有学习方法问题。因此,研究教学方法,教会学生求知的本领,既能使学生学好,又不使学生感到太累。在单词的教学上,我从三个方面来指导学生的学法:(1)构词法让学生初步了解英语单词也是有一定结构的,不是字母的堆砌。
我与学生一起把学过的单词按不同的构词法归类,加深记忆,减少拼写错误。
(2)同音词、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的归类。
(3)按照句子→词组→单词而不是单词→词组→句子的顺序。
如:please help yourself tO some fish.我首先让学生把这句子念得滚瓜烂熟,学生也记住了help some one to something这个词组,不用孤立地记一个一个单词,这样同学们容易记,不枯躁,用得上,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就油然而生。
注意了对学生学法指导,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归纳,揭示知识的逻辑关系和规律性。
四、组织各类竞赛,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源泉。
根据初中学生的生、心理特点,我组织一些他们乐于参加的课外活动,创设了一系列智力背景:①组织讲座,开展拼写单词比赛,激发学生拼写单词的兴趣。
英语的单词拼写对同学们来讲是个难题,我根据各个年级年龄层次的不同、学习内容的不同分别组织讲座,结合讲座再搞一些带有趣味性的比赛。通过讲座及配合讲座内容的拼单词比赛,使本来枯躁的单词拼写也有趣起来了。
篇18:浅析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的有效研究
浅析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的有效研究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所说的“解决问题”教学,要求我们改变课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状,将问题生活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使学生参与和体验知识技能由未知到已知的过程,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笔者通过平时的教学实践摸索,初步形成了一些方法,与老师们共同探讨:
一、理清问题,激发学习热情
1.合理简化
数学课堂难免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在分析问题时进行简化的策略,一方面可去掉一些无关的因素或多余信息,化繁为简,减少干扰因素;另一方面可化大为小,把大问题分成几个小问题的总和,使问题内部各成分的关系更清晰。例如“解决问题的策略”可以将环节简化成流程图,去除无用的信息和非本质的语言描述,简化题目的本质,使得解决策略一目了然,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
2.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精心设计问题。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和逻辑性,一般分为三组:一是学习新教材铺垫的`问题组;二是数学知识的逻辑化问题组;三是数学知识的应用问题组。三组问题相互联系,形成了结构性问题组。要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知识、寻找解决的方法,进行探索式学习。只有这样创设的问题情境才能诱发学生的好奇性和求知欲,点燃思维的火花,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引导主动探究,增强主体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究的平台,突出“主体”地位,发挥主观能动性,鼓励尝试使用有效的策略。由于小学生思维发育不够完善,策略性知识的形成与培养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与指导,要进行多种分析策略方法的指导。要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主动大胆地猜测、推测,用科学方法去探究问题,从生活角度去寻找解题思路,引导获取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思想方法,使主体意识在主动探究中增强。主动探究可分为:1.理解你的问题;2.选择一个计划;3.尝试你的计划;4.检查你的答案;5.反思你做了什么。
当然,这五个主动探究的步骤并不是一个个地直线式进行的,其间有反复、有波折。应该依据具体的情r灵活地运用。
事实证明,由于各种原因,有些情境创设往往“变味”“走调”,缺少针对性,失去了应有的价值。所以可适当地突出或削弱某一个步骤,以便更有效地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如上例题时,当学生提出各种问题时,老师设问:你喜欢解决哪一个问题?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进行解答。想一想有没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让学生自主选择问题解决,并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意识。
三、暴露思维过程,锤炼思维品质
数学教学,不仅要会做,更要让学生掌握数学思维的方法,养成敏捷、独特、灵活、缜密等良好的思维品质。我们总是在曲折中求思简捷,在运用中变得灵活,在疏漏中学会缜密,在思考中学会思考。展现思维过程是形成良好认知结构的需要,也是防止两极分化的有效措施。
四、引导反思评价,优化解决策略
课堂教学中,“解决问题”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解决一个或几个问题的本身,还要注意解决问题后的回顾学习、反思、总结,发展学生的思维。所以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后反思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以及运用的策略和方法,使之得到不断加强并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学习质量、提高动手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学生小组合作成果的展示和评价的过程其实也是提高学生认识的过程、互相交流的过程。对于好的要多鼓励表扬,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教学中要求学生学会分析自己解题途径是否最简捷、推理是否严谨。有效地评价问题解决的成果,有助于学生发展性成长,能促使学生真正地提高。教师对不积极探究解决问题策略的学生,要及时加以引导和纠正,提出批评和明确改正措施,进而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让成功的学生增强自信,让未成功的学生得到鞭策,让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得到张扬,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五、演绎拓展变化,强化应用意识
就要解决问题而言:首先存在于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表现为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完成新的任务;其次存在于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表现为将学过的数学知识、原理、技能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使学生思维向高层次发展。演绎拓展变化是一个巩固提高、迁移发散、进一步升华理性的过程。这是把上一个过程中经过反思、归纳而形成的一般性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具体应用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做好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模仿性练习巩固;二是变化性练习巩固;三是综合性练习巩固。问题情境变化了,具体思路也变化了,教师应及时提醒学生去分析用什么方法思考、用什么策略可帮助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策略、提高自身能力。演绎拓展的过程既是低层次解决问题的结束,又是更高一层次解决问题的开始。
解决问题的策略有许多类型,它们之间相辅相成,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生活实际,选择典型的事例,教会学生思考和分析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时代赋予教育的新使命,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快乐地学习数学。唯有如此,课堂教学实效性才能得以提高。
篇19:对高职物理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对高职物理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文/韦翠霞
摘 要:在我国特有的多种教学模式下,高职教育由于长期不受人们重视,致使一部分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式不先进,从而导致高职学院教学效率低。在探明高职物理课程的特点后,分析了高职物理教学现状,明确了影响课程有效性的主要因素,阐释了教学观点。
【有效外语教学策略研究及运用(共19篇)】相关文章:
人教版找次品获奖说课稿2023-09-26
五年级数学《找次品》说课稿2022-08-22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教学”的策略2023-03-05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英语泛读教学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2022-05-08
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学的魅力2022-12-08
识字教学开题报告2022-04-29
南京一中高中生德育互动模式研究开题报告2023-08-09
物理微型课题开题报告2022-04-30
新课程下生物教学的几个策略论文2022-04-30
化学教学论文题目大全2022-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