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年味散文(精选8篇)由网友“睡觉十级学家”投稿提供,这里给大家推荐分享一些遥远的年味散文,供大家参考。
篇1:遥远的年味散文
遥远的年味散文
随着时间老人的匆匆脚步,转眼间进入腊月中旬,县城的彩灯已陆续开始装扮,人流也逐渐拥挤,远在成都上班的二女儿也给我打来电话,说她已经买好了腊月二十五的火车票,还有一周多就回家过年了。此刻,我才意识到年味的逐渐袭来,春天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了。也许是生活水平真的有了太大提高,我认为平常的每个日子都跟过年差不多,越来越近的新年已经无法让我产生浓厚的兴趣,而思绪却萦绕着四十多年前那遥远的年味儿。
记得小的时候,只要一过完腊月二十三的小年,我稚嫩的心思就盼望着过年,每天就掰着手指头数着天数盼望新年的到来。深刻的印记里,从小年那天早上起,父母就按照老家的传统习俗,开始有条不紊地忙着过年的活儿。
按照习俗,腊月二十三、二十四都是过小年,我们老家必须在二十三把灶神菩萨请上天。那天早上,母亲早早起床煮好早饭,一家人吃过饭后,父母一一把锅碗瓢盆搬到外面的`地坝放着,不能搬动的东西用报纸或烂竹席之类的物件遮盖妥当,防止灰尘覆盖。随后,父亲又从屋后竹林里砍回一根慈竹,去掉下面竹节的枝丫,留着顶部三四个竹节的枝丫做成扫帚。进行清扫前父亲找来旧衣旧裤换上,头戴一顶草帽,一边干活一边振振有词念着“今天是腊月二十三,我要把灶神菩萨请上天,保佑全家人一年四季平平安安”的吉利话儿,将屋内墙壁上的蜘蛛网、浮尘打扫干净,往往需要大半天。一旦清扫结束,这时的父亲身上全是脏兮兮的灰尘,只剩下两只眼睛在不停地转动。待父亲把屋内的蜘蛛网和浮尘清扫干净后,母亲忙着用抹布抹去屋内物件上的灰尘,又将搬到地坝的锅、碗、瓢、盆、桌子、椅子擦洗干净,直到将屋里所有的东西和未被搬出来的东西清洗干净才算结束。那些年里,好像一年的灰尘污垢都要等着这一天打扫。小时候,我爱帮着父母的倒忙,经常自作主张拿起扫帚扫父亲扫下来的灰尘,弄得满屋的灰尘飞扬,往往被善良的母亲骂我多事,夺过我手中的扫帚自己打扫。
送走了灶神,二十四简简单单过完小年。那时物资没有现在丰富,过小年也很简单,中午跟平时差不多,只是多了一个煮鸡蛋,说让我们小娃儿吃了保一年的平平安安。吃了午饭母亲就泡好黄豆,父亲就准备好柴火,为第二天的腊月二十五推豆腐做好准备。那时天刚麻麻亮,父亲就已经开始推磨,母亲一勺一勺喂泡好的黄豆。等我天亮起床时,父母已经推完了黄豆,磨成了一大桶白色的豆浆,父亲正一瓢一瓢将豆浆往摇架里倒,母亲逮住摇架的两只角不停地摇,豆渣在纱布里面翻滚,乳白色的豆浆透过纱布流到下面的木桶里。待摇架里的豆渣被母亲不停摇动沥干豆浆后,豆渣被母亲做成豆粑,或者用于喂猪。这时候,木桶里的豆浆已经被父亲倒进铁锅,用大火烧开,母亲将磨好的石膏水分几次点入锅内,渐渐地锅内飘出豆腐的香味,里面的豆浆变成一团一团白白的嫩豆腐。那时候,母亲知道我和妹妹、弟弟嘴馋,给我们每人舀一碗嫩豆腐,舀上胡豆酱,我们津津有味地吃着,而母亲则将洗干净的豆腐箱放在一个木盆上,用过滤豆渣洗净的纱布垫在豆腐箱内,然后将锅内的嫩豆腐舀进豆腐箱,用箱盖压在纱布隔着的嫩豆腐上,随即搬上一块石头压在箱盖上,顿时,嫩豆腐受压力挤压,排除水分,约一小时后便形成了一个四四方方的豆腐出箱。接着,母亲顺着纹路划成四四方方的豆腐坨坨,一些留着过年用,一些划成小坨坨做成红豆腐。
到了腊月二十六、二十七这两天,父亲上山砍柴,通常砍些青杠树。虽然青杠树看起来湿润,但燃点极高,烧火没有烟雾,炖出的肉特别的香。记得十岁那年,我随父亲一起到寨子堡山上砍柴,路上父亲一再叮嘱我只是去玩,可返回时,我却扛了一根拳头粗的青杠树,还得到母亲的夸奖,说我“长大了,能帮父母分忧了!”
熬过了腊月二十八、二十九这两天,大年三十让我最为兴奋。按照惯例,腊月三十上午宰杀公鸡是父亲的活,母亲忙着煮团年饭。那时过年没有电视看,没有文化下乡演出,小孩的游玩活动就是踢毽。往往每年杀鸡时,只要看见父亲把公鸡捉在手里,我和院子的小伙伴们就成了跟屁虫,在父亲的屁股后面尾随,一旦父亲在地坝边将公鸡杀了,父亲立马扯下鸡毛,男娃女娃一人一份,做成毽子,正月初一和小伙伴们一起比赛玩……
三十晚上家里烧着青杠树柴火,一家人围在火坑边烤着火,爷爷奶奶和父母一边摆着龙门阵,一边吃着瓜子,等着迎接新一年的到来才睡觉。我们小孩子也没有闲着,蹿上蹿下,一会儿偎在爷爷奶奶怀里,一会儿站在父母身边,等着十二点到来长辈们的关饷,那可是我们小孩子从年初盼了一年唯一的一元压岁红包啊,那也得熬到新年的到来,欢欢喜喜领了红包才上床睡觉……
那时候,我每天都觉得过得充实且愉快,喜欢跟在大人们的后面“忙前忙后”,母亲做的各式各样的面食花样繁多,吃起来香喷喷非常可口。如今吃面食的时候少了,偶尔吃上面食,却总是觉得少了一抹既熟悉又陌生的味道。小时候的生活远没有现在富裕,物质的品种也和现在没法比,所以过年也意味着是改善生活的日子。有一年腊月中旬,父亲从坡地里逮住一只野兔,对于那时的我家来讲,其稀罕程度不次于现在餐馆里的海鲜、阳鱼珍贵。那时家里没有冷藏设备,距离新年还有十来天,放在屋子里坏了怎么办呢?于是父亲就用土办法,借助外面寒冷的天气来保持兔肉的新鲜,将抹上盐的兔肉挂在窗口的钉子上透着风。这本来是个不错的好主意,可是第二天早晨五点钟父亲赶早到云顶寺二爷爷处扛木料,出了家门却又折回来拿手电筒,发现窗口边上的野兔肉不翼而飞了,父亲忙寻找了窗下地面左右,哪有野兔肉存在的影子,以为是母亲晚上收回了家里,忙疾步回到屋内询问母亲,却吵醒了一家大小。当时全家大小又找了半天却毫无结果,都在猜测着是谁偷走了我家的野兔肉,惴测的最后结果是父亲乱骂了一阵,用一些诅咒的话来舒缓心中的愤慨。直到今天全家人想起这件事还是觉得很好笑,到至今还是不知道是谁偷吃了我家的野兔肉。而今丰富的物质生活,让我们每天吃得比过去新年还要好,已经发展到过年不知道要吃什么才好的地步,以至于让年又少一层味道。
时下新年将至,看着人们归心似箭的样子,看着车流人流拥拥挤挤的样子,我却对新年的临近淡然无味,脑子里尽是更加浓烈的儿时年味。在深夜窗外的寂静中,我断断续续回忆着写下这些文字,是对我童年时光的感激和敬仰,也是给未来留下一些憧憬和回忆。
篇2:那些年,那些味散文
那些年,那些味散文
以前,老家的年味是从腊月十八、十九扫尘开始的。家乡有句俗语:要得发,扫十八,要得有,扫十九。腊月十八、十九这两天,家家户户都扫尘,把房屋的每个角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的,除旧迎新,寓意来年发财,全家生活红红火火,事事顺顺当当。
每年扫尘,都是父亲的事。早晨早早的起来,父亲就忙活起来了。找来竹竿,把扫帚绑在竹竿上,用旧衣服把头裹起来,父亲就开始扫尘了。我们家的六间泥土房,蜘蛛网、老鼠洞特别的多,父亲一间一间认真的扫着,不放过一个角落,房顶的每一个柴芭间都打扫的干干净净,每间房墙角的老鼠洞也被父亲一一用泥土堵上了。忙了半天的父亲,脸上、身上都是灰尘。那时我和小伙伴,欢乐着走东家,奔西家,看哪家扫尘扫的干净,争相攀比着,结果都认为自己家最好。
腊月二十三,是“送灶”的日子。家家户户晚上都忙着包饼,有菜饼,有糖饼。每家的土锅灶上都贴上用红纸写的:“灶老爷上西天。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中间再贴上灶老爷的画像。那时的我,学父亲和母亲的样子,面朝灶老爷跪地磕头,口中默默地念着从母亲那学来的祈祷:灶老爷,您到西天多说好话,让我们全家吃饱肚子有钱用,每年“送灶”我们都包饼给您吃!那时的我总感觉,过年了有好吃的,都是灶老爷给的。
腊月二十三后,家家户户都忙着合伙做豆腐,两家或者三家一伙,做好了每家分十来斤,要不就是买猪肉、包馍头、榨肉圆。那时哪家过年能买五斤以上的肉,就是比较富有的了。最热闹的就要数大年三十那一天,家家户户都有油味、肉香了。中午的那顿饭是一年中最丰盛的。父亲烧锅,母亲总会把大菜、肉、肉圆、海带、粉丝等按区域放在一口锅里蒸煮,烧好了再把同样的菜一盘一盘地盛起来,那香味现在想想,还有流口水的'感觉。年龄大点的哥哥还会偷偷摸摸地买来一瓶酒,小心地倒在酒杯中喝几口。从不喝酒的父亲,也会在哥哥的劝说下抿一两口酒。每年年三十喝很少酒的父亲,在我的记忆中,下午总是睡上一觉,母亲说是醉酒了,现在想想,父亲是装醉的,就是想一年忙到头,好好的休息一下,也认为日子不错了,过年了有酒喝了,还喝醉了。下午,哥哥们就忙着贴春联,我就吵着要压岁钱,父亲、母亲、奶奶总会不分大小地分别给我们兄弟姐妹五分或者一毛的压岁钱。我和小伙伴就会拿压岁钱买糖吃,买小掼炮玩。那些年我家大伯帮人家杀猪,把猪尿包拿回来,我和我的兄弟姐妹就把猪尿包用锅堂里的灰把尿包磨薄,然后吹起来当气球玩。没有自己气球玩的小伙伴都羡慕得要死。年三十晚饭后,母亲和姐姐就忙着炒花生和向日葵子,炒好后,连同年糕每人分一点。我清楚地记得,有一年我六岁,还不会嗑向日葵子,父亲和母亲就用自己的嘴巴嗑给我吃,他们嘴里的向日葵子一满了,我就屁颠屁颠的跑去,他们就嘴对嘴地把向日葵肉吐到我的嘴里,那时的向日葵肉,好香。
年初一,大人们就忙着看小纸牌了,我和我的小伙伴各人口戴里都装着好吃的东西,跟在玩麒麟或者唱民间小调人的后面,快快乐乐地能跑几庄人家。
现在,在城里工作多年,每年忙上忙下的,吃的、穿的、用的,基本上都有了,但年味却渐行渐远了。孩子对年的感觉也基本没有了。所以我和爱人决定,今年要创造点年味给孩子们。
腊月十九那天,正好是休息日。上午,我也早早地起床,爱人把两个孩子喊来“帮忙”,我们分别戴上爱人买来的口罩、手套、防尘眼镜,穿上工作服,拿起鸡毛毯,井然一副上战场的样子。开始扫尘。我和两个孩子在一楼一边仔细地查找,地毯式地排查,一边讲过年和他们爷爷扫尘的事,眼睛都查看酸溜溜的,竟然没找到一处有灰尘、蜘蛛网。开始排查二楼。我仔细查找房顶、屋角,六岁的小儿眼好,突然大叫:“爸爸,这儿有垃圾!”我惊喜地一看,地板上有几片破碎的纸片。我知道这是爱人的“作品”,她这是让孩子高兴呢。两个孩子兴高采烈地把地板扫干净了。在二楼又找了很长时间,再没发现什么情况。刚进入到三楼,女儿就发现了“新大陆”,不知是哪只可爱的小蜘蛛,在北墙角拉了几根丝,上面竟然还有只被俘的死蚊子。女儿立刻大叫:“蜘蛛网!”我一看,我的乖乖,今天扫尘真的没白忙。女儿立即用鸡毛毯一下就把蜘蛛网给清除了。小儿高兴得手舞足蹈,奔下楼告诉他妈妈说蜘蛛网让姐姐清除干净了!我在心中默默地祈祷,可爱的小蜘蛛啊,是你让我们家今年的扫尘有了成就感和幸福感。希望你常年在我们家做客。
创造出来的年味总有点牵强附会,不实在。忘不了儿时的过年母亲忙碌的身影,父亲“喝醉”的样子,母亲买的新衣服,每天萦绕在耳边的耍麒麟的锣鼓声,还有那油味,那肉香,那嗑向日葵子的清响,年三十晚一家人在一起守岁乐融融的闲聊……
日子过的越来越好,可年味,却渐行渐远了。我儿时的年味哦,深刻在我的梦乡。
篇3:年味散文
过了腊月二十三,年味渐渐浓了。外出的人们纷纷回家,从四面八方,从异国他乡。回家的心情是温馨的,带着满怀的希望,带着家人的嘱托。
回家了,回家过年了。家是温暖的港湾,家让疲累的心灵靠岸。回家过年,是我们每一个人共同的心愿。
年来了,我们迎来了又一个季节。冬装将会脱去,春色即将满园。白昼长了,黑夜缩短。安静的城市热闹起来了。
现在是,想想我们六零后和七零后小时候过年和现在相比,真是差之千里。
小时候过年,心里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的期待。穿新衣,扎上粉粉的、红红的蝴蝶结,吃上平时吃不到的美味。在大年初一这天,忙着去串门,忙着喊“叔叔阿姨过年好”,大人们紧着给衣兜里装上糖果和瓜子。如今过年,喜欢的衣服裤子随时更换,商场没有卖的,就去点击淘宝。过年吃的美味,在平时也可以吃到。拜年的'方式也变了,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在互联网里彼此传输祝福,交流情感了。
小时候过年,大街小巷的人们三一帮俩一伙的,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清一色拿步量着去串门,如果骑上一辆二八式自行车,那就算是奢侈的了。不过那时候的天气可比现在冷多了。如今过年,雪水淅淅沥沥地从房檐上嘀嗒下来。大街小巷里的私家车、出租车川流不息。就在大年三十这天晚上,每个车都不拉空,能打上车老不易了。
小时候过年,盯着钟表等着看春晚。一个一个节目的看,一个都不会落下。如今过年,看一会电视,看一会电脑和手机。实在不想看春晚,就在电脑里搜索电视剧。文艺节目丰富了,欣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小时候过年,小朋友们在一起跳皮筋,踢毽子,玩口袋,跳方格,打陀螺。大人们整天有干不完的活。如今过年,小朋友们玩电脑里的游戏,大人们忙着同学聚会、亲友聚会,有空的时候打几圈麻将,打几把扑克。
小时候过年,有秧歌舞,有灯会,在自己家的窗户上贴花纸。哪里有热闹,就往哪里钻。如今过年,夜晚的彩灯闪烁着迷人的光彩。从饭店里出来,就去KTV亮一亮歌喉。唱累了,就去吃烤串。想想现在的生活,就好像天天在过年。吃的、穿的和用的,应有尽有,想要多少有多少。
都说现在的年味越来越淡,其实完全是富足的生活冲淡了旧有的方式,走入了小康的时代。
过年了,岁月的年轮驶入新的旅程……
篇4:家乡年味散文
家乡年味散文
春节、除夕、年夜饭、大年初一,诸如此类的词语听起来就让人心动。天空中已经隐隐约约地飘荡着年的气息,人们见面打招呼时都会不经意地问一句“过年回家不?”于是心里就铺开了一条回家过年的路,回到魂牵梦绕的家,与家人团聚,了却一段乡愁。不管坐车是何等艰难,地理位置是多么遥远,家都是融入游子血液的灵魂里。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过年总是与大雪如期而至。一场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地飘洒,第二天一早开门,那白茫茫的雪光直刺眼晴。昔日的田野、山坡、道路、房屋全都淹没在这茫茫的大雪中了,到处是银装素裹,一个洁白的世界。伴随着孩子们在雪地里嬉闹的笑声,偶尔传来几声清脆的鞭炮声……
村庄里开始弥漫着各种油炸小吃、点心的香味。男人们忙碌着置办年货;女人们则忙着打扫房屋的卫生、拆洗被褥;而孩子们手里也开始有了各色各样平时里难得见到的零食。于是,集市上就开始热闹起来。这个时候孩子们是最快乐的,早就象出笼的小鸟,唧唧喳喳地吵着家长要这要那,而家长们也总是在这个时候尽量地满足孩子们的要求,有些家长实在无法满足孩子的一些过分的要求,这些孩子便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哭闹耍泼,直弄得家长受到路人的纷纷指责,而后又不得不再去满足孩子要求,当然这就要与孩子先前的要求大打折扣了。
大年三十到了,年三十是一年中最为隆重的日子,往往也是大人们最为忙碌的日子。吃完早饭,家里的大人忙着操办年夜饭的同时,还得烧好几大锅热水,督促孩子们洗澡、换新衣服。据说,这是沿袭下来的风俗,为的是洗去旧年的晦气。下午,家家户户都开始贴春联,等到红红的对联贴起,红红的灯笼挂起,过年的气氛已到了极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暖融融的'节日氛围里。
吃年夜饭之前,首先要祭祖,这是乡下人过年中的大事,家人团聚,老祖宗是不能忘记的。母亲把做好的祭品摆到桌上,摆上茶杯、酒杯,敬完茶之后,再敬酒;父亲则在一边烧纸钱。纸钱是用草纸做的,而做纸钱是很有考究的,制作纸钱的过程叫做“造钱”,“造钱”的手艺是一代一代沿袭下来的。草纸是纯手工制造的,先把一大捆草纸裁成小32开或16开大小,小的叫短钱、大的叫长钱,每一叠都贴上红纸做封面,之后再用一种专门用来造纸钱的半圆型凿子,在贴好红纸封面的草纸上凿上规格各一的圆圈,圆圈的数量也有着极其严格的规定,一般的小钱是三行五十四个半圆,长钱是三行七十八个半圆;为什么有着如此的要求,那就无从考证了,我想也许是与古人使用的铜板,银圆之类的钱币有关吧!
父亲在烧纸钱的时候是虔诚至极的,把纸钱分成几堆,每一堆烧给一代祖宗,还留一部分给那些孤魂野鬼,免得他们来抢祖宗的钱。点火以后,爷爷、奶奶便招呼我们向老祖宗们磕头,每每看到我们在磕头时嘻嘻哈哈,都会遭到父亲严厉的斥责,而奶奶就会不停地向老祖宗们赔不是,乞求原谅我们的年少无知,保佑我们平平安安。随着纸钱的灰飞烟灭,隆重的祭祖仪式宣告结束。撤去祭品,换上丰盛的酒菜,年夜饭就开始了,但在这关键时刻,父母往往还得交代我们年初一这一天必须注意的事项,不能说脏话、不能骂人、不准打架,否则没收压岁钱。我们内心一万个不乐意,但表面上都表示接受。尽管如此,这时候还是我们一年当中最开心的时候,我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大口吃平时难得见到的鸡鸭鱼肉,而不必担心遭到父母的责骂,一向严厉的父亲也难得在饭后给我们发压岁钱的时候讲一些他在外面遇到的奇闻趣事,拿到压岁钱之后,我们可以打着手电筒去找村里的伙伴们玩通宵,也可以早早地上床睡觉,静静地迎接新年的到来。
年初一这天,家家户户都早早地起来,烧香秉烛开门迎接新年。而我们早起的目的并非是迎接新年,而是为了能够尽快地穿上新衣服、尽情地放鞭炮玩耍。燃放鞭炮时我们的心里都有一种英雄的感觉,虽然奶奶一再告诉我们:“傻人放炮,精人听响。”但我们还是抵挡不住放鞭炮的欲望,并且还乐此不疲。
放完鞭炮,妈妈早已摆上了满满一桌自制的各式点心,那个时候我们可以放开肚皮使劲吃,吃腻了还可以装进口袋,而后才开始吃早饭。
吃完早饭就该拜年了。这是大年初一的重头戏。
拜年时一般都以血缘关系较近的长辈、亲戚为主,长者主要是按年纪。一般儿子娶了媳妇,女儿出了嫁。有儿子媳妇出去给别人拜年的人,可以在家里享受别人来拜的待遇。
这一天,老人脸上都带着笑容,大人们也都放下活计,互相拜年说着诸如恭喜发财之类的话,平时寂静的山村从这一天起就开始笼罩着欢乐和祥的气氛,这种氛围一直延续到元宵……
一年又一年,时光似箭,爷爷、奶奶早以离我们而去,他们也被排入了祖宗之列,我们兄弟姐妹五个都长大成人了,有了各自事业,有着各自的家庭,各自的儿女,父母也在退休之后回到了乡下老家居住。五弟从学校一毕业就分在广州工作之后,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的热闹的场景就少了。而后来我却也为了自己所谓的追求放弃在老家舒适的工作来到广东,四处奔波。从中山到广州,从广州到拂山。一家人的团聚就只有在过年的时候了。每每接近年关,父母就会问过年回不回家。可怜天下父母心呀,眼前浮现的是父母那扶门翘盼的眼神,那满头的邹纹和苍苍的白发,心就一阵阵地痛。所以,每到年关,不论任务多重、工作多忙,我总是加班加点尽量提前完成工作任务,做好回家过年的准备,碰上万一请不到假,我就辞职,不论工作多好,薪酬多高,家是铁定要回的。
尽管如今的年味逐渐变淡,在家过年也很难享受到小时候过年时的欢乐,但却可以享受到一家人团聚的温馨。过年回家,这也是我的一种孝顺父母的方式。
篇5:年味现代散文
年味现代散文
久居闹市,总感觉年味越来越淡。蓦然发现,城里到处挂着红灯笼。咿呀!又要过年了,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竞舞比对的鞭炮烟花,将会为新的一年叩开希望。 年味是一卷泛黄的刺绣、朴素的针脚,蜿蜒着儿时的快乐与童真。儿时的年味让人怀念,虽然那时候物质生活简单,但那个纯真岁月,却让我们一生都铭记、回忆和眷恋。 一进腊月门,浓浓的喜气与忙碌热闹非凡,红红的灯笼、春联和福字,陆续走进千家万户,装饰着来年新的希望。我和何贤辉、唐正平等同学发小,会乘交通车在鹿井下车,再步行跨过省界到十公里外的湖南汝城集龙买鞭炮,那时候集龙的鞭炮包装精致,炸响声更脆亮、更喜庆。 家人们开始忙碌各自的分工,爷爷和父亲把从山上砍下来的圆木,用斧头劈成一段一段的柴火,整齐地摆放在墙边,我也会帮着干;妹妹的活计主要是搞卫生;外婆把糯米煮熟后捞出沥干,然后叫上妈妈和隔壁的朱阿姨,把熟糯米抬到古亭老表家里的石舂上抖糍粑。我最喜欢吃外婆做的糍粑了,放一点红糖和芝麻,又粘又香甜的,那是一种说不出的美味。 除夕夜,屋子里热气腾腾的.。母亲包好饺子,外婆烧着柴火,欢乐的饺子煮在锅里翻滚。捞出饺子,全家人笑着、吃着、闹着,就像一场盛大的聚会,此时有种暖暖的惬意在心间漾开,这是年味的快乐与幸福。 虽然再也看不到爷爷、外婆忙碌的热闹劲了,却依然感受到母亲的温暖。过年再忙,母亲都会准备好一桌子菜,大家一起吃着,笑着,除夕年饭就在快乐中度过。感恩几十年来,母亲始终如一地让我在浓浓的亲情里享受到她的爱意。 从年三十开始,放烟花,除夕,迎客,拜年,一直忙碌着,一拨客人走了,下一拨又接上。在忙碌中不知不觉就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零星的鞭炮声依然不时入耳。年华又添一岁,时光依旧如水,新年新希望,希望我们在新的一年里收获更多。 年味是一岁中最浓重的一笔,腊八、辞灶、除夕、守岁。年复一年的年味,在岁月更迭中拥有了更多的智慧与精彩,也让我们更加珍惜这祥和而温馨的幸福。篇6:年味唯美散文
年味唯美散文
腊月刚至,城里城外的世界恍然间聚集了浓浓的年的味道。所有的色彩中唯有用鲜艳的中国红和素雅的瑞雪白才能表达新年的气息。
今冬,多年以来未曾有过的寒冷,而后,天空飘落了几场雪,纷纷扬扬的飘落在所见的每一个角落。数九寒冬里,将一切的匆忙都懈怠茫茫雪海之中,这样的氛围刚刚适合我的心情。让我不再迷失在匆忙的路途中,感受着年味带来慵懒与从容。
大雪刚过,着实有些冷得令人心颤。在不景气的生活氛围里终于结束了一年的匆忙。数年来,忙碌的人们在泡沫渲染的庸忙中劳顿到岁末的最后一天,而后又在匆忙间过了一个个平淡的春节,很少有人真正深味新年的气息。
于是,年淡了原有的浓烈,如白开水一般无滋无味地过了一年又一年的佳期。 于是,我常常会在新年里回味着过去贫乏却温馨的年味。那些年贫与富未必是幸福的标准,快乐却是每个人寻找的方向。不必是丰盛的美味佳肴,不必是典雅华贵的高档家居,也不必是豪车拥挤的柏油马路,单说来来往往的行人相互问安便可以咀嚼出人情冷暖的甘甜。
那些年,乡村里每到岁末,村里便会响起锣鼓激荡的声音,划过辽阔的天空飘向四方。人们从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感受新年带来快乐,一年来的辛劳在震耳欲聋的声响中烟消云散,曾经有过的心结此时都在热闹的氛围里融化。年味成为快乐熔炉,将所有的不快乐消散,留下来浓浓的暖情乡情。
那些年,总是觉得新年里,人精神了许多,心也越发年轻了许多。在慵懒的慢时光里活着要的就是那股精气神,不会为来年的背井离乡而伤愁。简衣素食未必不是幸福,快乐才是幸福的源泉。一身简约的新衣,一朵五彩的头花,一桌半荤半素的`佳肴,一屋狂放的欢笑,都是幸福的表白。
亲情,在年味里如一壶珍藏的酒,甘甜,醇香。愈是年代久远,愈是散发浓郁的芳香。记得父亲在世的时候,隔了好几代的表亲,都会来到家里拜年,而且会居住几日才走,他们谈论的什么我不懂,但是我感觉到很亲切的,不带一点点虚假的敷衍。也许,年味是他们情感延续的节点,在岁月里沉香。
爱情,是年味里不可或缺的靓丽的风景,也是年轻人快乐的天堂。那些年年轻人的质朴在年味里得到了张扬,如冬日的花尽情的开放,女孩子的拘谨,男孩子的阳光,此时最为绚烂。走过每家每户的门前都会那么的耀眼,再忙的妇女也会偷偷的看上几眼。有的妇女不好意思傻傻的直接开门观看,也会透过贴着窗花的玻璃偷偷的瞄上几下,想着曾经的自己,暗地里傻笑。成为女人们新年中聊天的话题,而后一阵阵放肆的笑声在空中流淌。
年味,其实是心情自我的释放,那是不受外在世事羁绊的个性张扬。人性的本能是追寻快乐,在平淡的生活中为自己营造一种幸福的天堂,与贫富差距无关,与生活经历无关,是人们在追寻梦想时暂歇的停足逍遥。当你忘却了生活的熏扰,你便会感知年味的温馨烂漫,我们需要在年味中寻找自己灵魂深处里的那些童真,快乐而幸福的活着。
篇7:寻找年味散文
寻找年味散文
下午,静着心,翻阅一本书,忽然间,一缕食物的香味飘来,那味道好熟悉,分明是幼时,油炸肉圆子的味。扔了书,闭上眼,闻着那香味,馋了,真馋了,不知谁家巧妇,还会做肉圆子。又是一个年底,又到了炸肉圆子的时节了,心柔软着,感觉年味也在身边弥漫着。时光啊,请许我一叶记忆的小舟,牵着这香味的衣角,去寻找儿时的年味吧。
儿时,记忆中的年味,要从农历腊月,十七,十八掸尘拉开序幕。俗语说,七掸金,八掸银。老家的年俗,这两天要把家里里外外打扫干净,来迎接新一年的福气,好运。掸尘那天,父亲穿上旧衣,戴着草帽,找来一根竹竿,绑上鸡毛掸子,开始掸里屋顶和屋角的灰尘。接着收拾,堂屋里农具,装农作物的麻袋,八仙桌前的香案上的杂物,前场后院枯枝烂叶,样样清理个遍。那时,感觉父亲的手,是一双神奇的手,经他手摸过的家具,农具,一会就变得干净整齐,姐姐,哥哥和我只负责把垃圾扔掉,擦擦家具,扫扫地。全家人忙来忙去,一个下午,屋里屋外就变得敞亮干净了。那年味,就在掸尘,忙碌的身影里漾开来了。
掸尘过后,某天父亲就会从街市上 拎回七、八斤肉回来。我们一见,那个高兴啊,父亲要剁肉,包肉圆子了,晚上就有肉圆子吃了。吃罢午饭,父亲就会在八仙桌上,摆开架式,一溜肉,盆,菜板,两把菜刀,那气势如摆乌龙阵一般。吆喝着母亲给他系好围裙,把家里的收音机打开,调到唱戏剧的台。父亲就开始切肉,剁肉了,父亲剁肉时,用两把菜刀,左右开弓,咚咚……地剁着,小小的我觉得父亲好神武,崇拜到不行。收音机里传出咿咿呀呀的唱戏声,父亲剁肉的咚咚声交织着,感觉那年味已在眼前了。肉剁好,还要加盐,生姜末,葱末,煮好的糯米,和在一起搅拌,做有糯米的肉圆子。接下来就是母亲和姐姐们用手搓肉圆子了。等到肉圆子都做好了,已夕阳西下。开始生火,在大锅里倒入菜籽油,开始炸肉圆子了。那时,母亲坐在灶下烧火,父亲站在锅前,总是先炸一锅让全家人尝尝。小小的厨房飘散着肉圆子的香味,年味也在农家小院里悄然弥漫着,那是幸福的味道。
年越来越近了,到了去集市买红纸,写对联的`时候了。解放前,父亲念了两年的私塾,解放后又念到小学毕业,在那个年代,父亲已算是知识分子了,所以家里的对联都是父亲写的。记忆里,父亲总带着我去赶集,置办年货。一到集市,就感觉过年的气氛,那卖年画,卖红纸的摊位比比皆是,花花绿绿摆了一地,任人挑选。父亲总是先挑,写对联的红纸,要颜色鲜亮的那种红纸,总是看了几个摊位,才决定买,还要计算好买几张。接着挑一些年画,买毛笔,一瓶墨汁,当然也会买日用品,每次都是满载而归。父亲总喜欢在大年夜前一晚写对联,晚饭过后,父亲就会拿着红纸,放到八仙桌上,先酌量着,怎么裁,因一张红纸很大,裁好了够两扇门贴。麻烦的是堂屋主门对联的红纸,不但要裁成长长两条,还要叠方格字印,这样写的字就不会斜。父亲运筹帷幄,几下就把家里所有门红纸裁好。开始写对联了,父亲总是翻阅一些书,然后自己想想,结合一下,自己编一副主门对联,每一年对联都不一样。父亲写毛笔字的姿势煞是好看,字写出来,那叫一个龙飞凤舞,后来大了,才知道父亲的书法,为草书,而且是狂草级别的,那字经常受到别人的称赞。他每写一个字,我要帮忙把对联纸往前平拉,避免墨汁流动,防字迹模糊。幼小的我,一边牵着纸,一边看着父亲写对联,心里膜拜啊!是的,过年的年味,还有父亲写对联的墨香味。
第二天,大年三十了,母亲很早就把鸡炖在锅里,早上一起来,就闻到一股鸡汤的香味,啊,过年真好。父亲,总是跑来跑去,领着我们几个小孩,把家里的卫生,再清理一遍。之后,还洗脸,净手,带上我和哥哥,去偏僻的路口,给祖先烧纸钱,行跪拜礼。回来就该烧菜,准备年夜饭了。等菜烧得差不多,远处,近处,鞭炮已开始响起来了,是的,有的人家,已开始吃年夜饭了。这时父亲就会带着我,把家里的对联贴上去,新的年画也贴好,一下,屋里屋外,红红火火的别提多喜庆了。年夜饭当然吃得一团喜庆,最开心的,还是父母给压岁钱。年三十晚上一般睡不着觉,心里那个激动啊,因新衣服就摆在床头,我一会摸摸新衣服,一会摸摸口袋里的压岁钱,盼望着早点天亮。
正月初一,一大早,那鞭炮声就此起彼伏,咚……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持续不停,到处飘散着鞭炮的硫磺味,觉得那味道真好闻,浓浓的年味,在此刻已被炫染到极致了。迫不及待地爬起来,穿好新衣服,装好压岁钱,开心地,跑到父母面前。父母见了总是夸赞我,新衣服穿得漂亮,心里那个美啊。顾不得吃早饭,早溜出去,和小伙伴们一起挨家挨户拜年,讨糖果吃去了。
儿时的年味啊,在我心里尤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年年翻阅,年年温馨。感谢父母,让我度过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新年,让浓浓的年味永存心间……
篇8:和年味的散文
和年味有关的散文
1、年味浓
年味,是在不知不觉中一天天浓烈起来的。
对于上班族和家里有一个高中生、天天浸润在工作、油盐酱醋、巡逻侦探中的中年妇女来说,这些年来,对于外界的感知和观察能力似乎愚钝了许多。
腊月28日早上上了一会儿班,干了一些收尾的工作,便人心惶惶着。女职工时不时从澡堂值班人员处打探消息:能不能提前洗个澡,回家干干家务活。领导看到女职工神情惶惶,便说:“给放了假让回家干活去吧,人心已经不在单位了!”职工窃喜。打扫完卫生,洗完澡兴冲冲回家不提。
下午,在家休息一会,欲带着孩子去书店买些复习资料来让上高中的孩子来做。
收拾停当下楼,看到小区里停满了各式各样的车子。出了小区大门,各铺面门口摆满了年货,火红的灯笼高高挂起,道路两边装饰上了彩灯、千禧节等,红彤彤的很是喜庆;平时寂寥的道路,如今人声喧嚣,车水马龙,微尘飞扬,时不时有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响起。行走的人们,提着大堆购买的年货,好似错过了这个时节就错过的一年的好光景一样,满脸虔诚满足。
站了10多分钟,看公交车上的人似要挤爆车厢,不敢贸然挤上去,也拦不到一辆出租车,悻悻而回。
心下疑虑:年味,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如此浓烈?
刚进家门,换了鞋子,敲门声响起,女儿开了门,对门邻居送来麻花年糕。她说麻花是自己做的,年糕是上大学的儿子从外地买回来的,心下温暖,自是一番感谢。
我家的活,在经受数次腰酸背疼的严酷考验,在不彻底大干一场就过不好年的思想主旨下,于昨晚才来了一个大总结。
我是什么时候受到了这种轰轰烈烈大干蛮干氛围的影响的呢?准确回想,还是因为喝了几碗腊八粥的缘故。
当我坐在屋子里四平八稳喝着腊八粥时,无意中抬眼望向屋外,只见对楼有个女子吊在窗外擦玻璃,玻璃已经反射出幽幽亮光,她还不肯罢休,她的这一举动,让人很郁闷,我家窗户斑斑点点,很花哨;还看见有人在取窗帘在扫房子,在……,我看在眼里,心中就不安稳了,要过年了,是的,又要过年了。
先从给孩子买过年新衣开始,再看看自己糟糕的脸,也需要折腾一番。“嗯,离年还有20来天,慢慢干,今年少干一些活,少做一些吃食,年一样过。”我心里这样想。
上班了,这个同事问:“你家的房子收拾干净了吗?”那个朋友问:“我说你家的肉卤好了吗?把你家卤汤给一些我也要卤肉。”心里立马就不淡定了,于是丈夫下了班就去采购肉食,回家清洗拔毛卤制,忙的彼此脾气火爆。
白天上班,晚上抽空将屋子打扫,将家什擦拭,一晃到了小年。帮朋友做油饼蜜果后,回家心里更慌张了,自此每天下班后,都在屋子里忙乎到11点才睡。彻底擦拭玻璃、卫生间、厨房,然后炸油饼;清洗衣服、窗帘、床上用品等便放在最后一站,算是结尾。
年味,在无数巾帼披头散发,指挥调度,赤膊上阵中,在无数须眉抛洒钞票间,一天天相互感染传播,一天天浓烈起来的。随后,在新年的一声爆竹中,除去旧岁,迎来新春中,日子渐渐趋于平和,一年年就这样期盼着、接受着、喜悦着、烦恼着走下去。
老百姓在的平凡的日子、平凡的生活中,过着欢欢喜喜的年,平凡又平实,普通又神圣。
2、年三十
大年三十头一天。
这么多年来,一直早起,体内生物钟遵循了规律,即使在大年三十,它一样将我早早唤醒。
起床,毫无目的地乱踢踏一阵,没有干出像样的活计,反而是紧绷的神经一松弛,感觉腰也疼,脖子也不舒服,腿也不灵便。便重新躺到床上,看和我一样高大的女儿嚼着小嘴,睡得正香。打开手机,微信里已是满满的祝福,遂一个人傻笑着,收下幸福,从今天年三十起,去实现。
快八点了,窗外已是光明一片,女儿还在沉沉睡着。叫了几声,女儿哼唧几下,睡意依浓。“八点半了,快起来和新闻联播合脸,你们同学好多都上镜了,快!”女儿睁开眼睛,抬腕看看手表,娇滴滴地说:“哎呀妈妈,你怎么老哄人呢,明明不到八点嘛!”“这么多的活,还要干,快起来。”我指着阳台晾衣架上的衣物,她书桌上乱摆放的书籍作业,地上飘落的浮尘说道。
女儿说:“我正在做梦呢,梦见童童妹妹一个人跑得好快,童奶奶没有拉她,还梦见方瑞到咱们家了,梦见童奶奶隔壁的李奶奶给我发压岁钱了!”“好梦,大年三十的.梦最真了”!我为打扰了她的美梦而有些许内疚。
起床,收拾收拾,她爸爸又要去单位了。孩子嘀咕:“爸爸一干活就跑了,你看着,等咱们干完活,爸爸会准时出现,我说妈妈啊,以后我上了大学,没人帮你干活,就把你累坏了!”她爸爸说:“这孩子今天话有点多!”两个人一顿斗嘴。斗嘴不是我的强项,他们父女两倒是针尖对麦芒,难分仲伯。
女儿今年高一了,她从七八岁开始,就跟在我的身后,帮我干活。她跳到桌子上取、挂窗帘,晾晒衣服等,今年更是指事,能帮着我一起做油饼了,她揉面团我擀,配合得很是默契。厨房地面每年都是她用钢丝球擦,她边擦边说:“妈妈,这个动作和情景每年都在重复哦,为什么又是咱俩干?”“你爸爸忙呗!咱俩慢慢干。”我站在凳子上正在奋力捣腾橱柜,随口说道。“那不行,爸爸养成这样的习惯,一干活就跑,你每次都这样说,过几年我上了大学,你怎么能干动?”女儿忿然。“到时候我就不干了呗!”我笑。“你每年都这样说,一干活就忘了,我要给爸爸打电话让她回来,咱们一起干活”。女儿说着就去拿手机打电话。单纯的孩子,她只看到到妈妈体力上的超支,却感受不到爸爸同样承受到的生活压力。
我们洗洗刷刷,扫扫抹抹,一会儿,妹妹打电话让给孩子领压岁钱,从视频上看到童童长大了许多,她声音很大很欢快地叫:“大姑姑好。”我说:“姑姑今年没有顾上给你买过年的衣服,等到暑假了姑姑给你买漂亮裙子。”孩子脆脆地说:“大姑姑,我衣服太多了,你就别再买了”。她还欢快地告诉姐姐一个秘密:“今年我可以上学了!”童童的话,让做姑姑的瞬间热泪盈眶。祝福她,我坚强聪颖的好孩子。
一会儿,电话铃响,孩子接了电话,说是高大妈给送菜来了。半个小时后,高姐大女儿方瑞提着一大袋青翠碧绿的韭菜到了我家,看着高姐在楼下站着,叫她上来吃饭,她说还要赶着置办些年货,等过年了一块儿再聚。忙给方瑞在袋子里装了些火龙果、贡柑、橙子等,孩子就急急忙忙下去了。
韭菜是高姐的父亲从乡下带来的,韭菜根还带着新鲜泥土气息,便将韭菜分了几份,送亲朋好友一起分享这份新鲜、友爱和温馨。年,总是在细微的举动和牵挂中让人的心里暖融融地。用一颗虔诚美好的心,默默祝福她们,祝愿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大吉。
我们刚干完活,孩子爸爸果然就回来了。女儿幽默地说:“爸爸的钟点掐的好准!”他提着两碗八宝粥,不用问就知道是谁送的,每年,孩子二姑都会将甜美的祝福用两碗蕴含着丰富寓意的八宝粥送给我们,收下这甜蜜的祝愿,愿在新的一年里,我们的生活都甜甜蜜蜜,一帆风顺。
将水果、干果、糖果、饮品、油炸食品等装盘摆上桌子,圆圆鲜亮的食品闪亮着幸福的光芒,满屋洁净,陋室生辉,一起期待、迎接新年的钟声。
3、年夜饭
午饭过后,响了一挂鞭炮,红红的对联便贴上了门框。
要出门了,女儿让给她编麻花辫,多年不曾务弄头发,手艺大减。只好扎起简单的马尾巴。我呢,一样不修边幅。今年更省事,前一段时间拾掇了眉毛,连眉毛都不用动手去画,这样就避免了我手画时造成的一个眉毛高、一个眉毛低、中间眉色缺失,一边眉毛忘画惹出笑话的事情。
年夜饭,照例是去婆婆家吃饺子。
去了婆婆家,女儿敲敲门,叫一声:“奶奶!”门开了,露出一张喜悦和善的脸,一把将自己的孙女揽入怀中,摸摸拍拍欢喜不尽。
走廊里,婆婆和大伯子站在桌子旁包饺子,公公在厨房擀饺子皮,见我们来了,大伯子逗侄女:“咋不早点来帮着大伯挂灯笼贴对联呢?”女儿笑着说:“在家里刚贴的对联,我爸单位有事,办完了我们一起来的!哦,大伯,你今天咋没有看电视呢?”“想看得很,哪里有时间!”大伯颇觉遗憾地说。
女儿上次回奶奶家,看见大伯坐在客厅看电视,爷爷奶奶忙乎着做饭,心里很不高兴,在爸爸面前叨叨了许多次,也督促爸爸做好儿子应该做的事情。小小的人儿,已经初懂做人的基本道理,心里由衷欣慰。
赶紧换了衣服进了厨房,对公公说:“我来擀皮,您休息一会儿!”77岁的公公身体富态,头发依旧乌黑,只是耳朵有点背,见我进了厨房,如释重负般出了厨房,我接力擀皮,女儿加入包饺子行列。婆婆笑着说:“看你爸,人说话他听不见,一说要擀饺子皮,一下就跑出来再不进厨房了!”
一会儿,热腾腾白胖胖的韭黄大肉馅饺子端上桌。这几天忙着干活,加之女儿放假,平时就吃做下的年食,基本上就没有吃舒服过。这顿年夜饭,我们娘俩吃了两大盘小笼包般大小的饺子,估计在50个左右,吃香了,吃饱了,还是吃撑的感觉比较实在。
包在饺子里唯一一块硬币被我不小心吃到了。女儿对我好一阵羡慕妒忌。
公公吃饺子,一贯喜欢将饺子捞到碗里,调好汤料吃,吃了一碗,问还吃不。公公看着饺子,说:“不敢吃了,吃了减不了体重”。看他的眼睛,意犹未尽,夹几个饺子放在他碗里,他笑笑吃了。
公公的神态明显疲倦了。公公性情敦厚,勤劳良善。我结婚时,他还不到60岁,亲手给我们做结婚的家具,做饭,照料我们生活,知道我爱喝汤,我过去吃饭,平时做饭不做汤的公公,总会给我做一锅汤……有了孩子以后,帮忙照看孩子,孩子上学后,骑着自行车接送孩子上学放学,当成了自己甜蜜的事业。
什么时候公公老成这样了?看着他坐在沙发上打盹,沉默不语;73岁的婆婆眯着眼睛坐在旁边,看着自己儿孙不语,心里就那么一疼。
希望我们普通人家的日子能这样平平淡淡走下去。在平凡的日子里,每年都能吃到这样的年夜饭,不言不语却温馨美好;不求大富大贵却健康平安。
带了酒肉水果,去给爷爷奶奶烧纸。十八年来,不曾间断。前几天梦见爷爷问我要钱要衣服,寻思我捎给爷爷奶奶的纸钱被人打劫。这次一定多多念叨,多多烧纸钱,让爷爷奶奶也过一个丰盛年。
一路走过去,红灯笼千禧节烘托着浓浓节日氛围,炮竹烟花烽起,各路口都燃烧着纸钱,烟味扑鼻,浓烟罩空,为自己烧纸会制造雾霾而汗颜。不烧,又对不起自己的心。
单位门前是一个大丁字路口,好多人就把送纸钱地址选在我们单位门口。夜晚的单位,流光溢彩,静谧亮堂,俨然一副喜庆祥和景象,为自己身处这样的单位欣慰和自豪,祝愿我们美丽的公司在新的一年一年里蒸蒸日上。
回家,打开电视,也顾不上看春晚,先是一一打电话问候家乡的长辈,祝福他们新年快乐。晚10时28分,开了五福奖,得奖1.68元。数字很好。我手气向来不行,没有开到3分钱算是很幸运的。听说真有开出666元的朋友,祝福好手气的朋友。
陆陆续续收到老同学的红包,温暖培增,春晚根本无暇顾及,便急着记录大年三十头一天的所见所闻,算是对新一年第一天的尊重与希望,是对每一位亲朋好友的牵挂、感恩和祝福。
炮声隆隆,除旧迎新就在眼前,让我们一起,放下昨天,轻松上前,伸出双臂,拥抱美好的新春!
春打六九头。春,你好,我们准备好了,你接纳我们入怀吗?
我想,是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们拥有的,都是最幸福的生活。
★ 美文散文摘抄
★ 那些年优美的散文
★ 年里乡村的散文
★ 城里的年味散文
★ 故乡年味的作文
★ 年味的变化散文
★ 描写年味的散文
【遥远的年味散文(精选8篇)】相关文章:
又值年味飘香散文2023-07-20
忆往昔年味散文2022-08-07
不曾遗忘的年味的心情随笔2022-11-18
那些年奶奶在散文2023-12-14
天柱山昆仑寨淡了江湖散文2023-07-02
经典美文散文2024-01-09
关于过年的感觉作文合集2022-11-12
过年回家散文2023-10-01
过年的感觉作文四年级2022-11-15
野出来的年味散文2022-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