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并置及其英汉对比(精选10篇)由网友“琮琮”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言语并置及其英汉对比,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篇1:言语并置及其英汉对比
言语并置及其英汉对比
英汉语语言体系(特别是语音特征)的`不同决定了英汉语言语并置方面的不同,特别是语音并置中的押韵有所不同,汉语多是元音押韵,而英语则主要以辅音和辅音群押韵为特色.汉语里还包含了特有的词汇并置--仿词和语法及语义并置--对偶.
作 者:岑群霞 CEN Qunxia 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学院外语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刊 名: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WENZ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21(2) 分类号:H319 关键词:并置 偏离 词汇并置 语法并置 仿词 对偶篇2:言语并置的现代审视
言语并置的现代审视
本文首先归纳了言语并置现象的源起和代表作家们对它的发展和论述.笔者把它纳入到“偏离”的理论框架,认为它是方向相反的'偏离;接着充分运用英汉语例子重点阐述了并置所起的文体作用,并提出在文学欣赏和创作过程中要关注并置的程度,避免过度并置,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并置体现作品的“文学性”和作品主题.
作 者:岑群霞 Cen Qunxia 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学院外语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刊 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年,卷(期): “”(12) 分类号:H03 关键词:并置 偏离 并置程度 过度并置篇3:英汉语义对比试析
英汉语义对比试析
词汇是人类的'语言和生活经验最紧密的衔接点.由于生活经验相同和不同,人们在词汇的选择方面也就存在着同一性和差异.
作 者:李岳阳 作者单位:泉州师范学院应用科技学院,福建泉州,36 刊 名: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7) 分类号:H315.9 关键词:词汇 语义 对比篇4:英汉成语对比
英汉成语对比
成语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语言中的精华,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本文将从英汉成语的定义、来源、文化差异及其影响等几方面进行对比研究,阐述其异同.
作 者:吴玲 杨澜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刊 名:科教文汇 英文刊名: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年,卷(期): “”(32) 分类号:H03 关键词:成语 对比 定义 来源 文化差异 影响篇5:英汉对比谈谓语
摘要
我国中小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经常出现各种错误,而出现错误最多的地方就是谓语部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谓语部分的学习方法无疑是很重要的。很多人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往往会受到母语的干扰。因此对英语和汉语就谓语部分进行对比,这或多或少会给我国的中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有所帮助。英语和汉语在谓语部分有着很大的区别,概括为:英语中谓语只有一个,由动词充当,而动词也只能充当谓语,并且英语中谓语动词有数、时、体 态的词形变化。汉语中各种实词都可以充当谓语,动词在句中也可充当任何成份,没有数、时、体、态的变化。
关键词:谓语 动词 对比 英语 汉语
Abstract
our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learning English, often appear all sorts of mistakes, and the place of most mistakes is predicate part, therefore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o teach students predicate part of the study method is undoubtedly very important. Many peopl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process, often by native interference. So in comparing predicate of English and Chinese part more or less will give our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help in learning English. English and Chinese in predicate part has the very big difference, the summary is: only one predicate in English, and the predicate must be verbs, and there are the changes of Number, Time, Tense and State in English. In Chinese, the predicate can be all kinds of notional word, and there are not the changes of Number, Time, Tense and State.
Keywords: predicate verbs contrast English Chinese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一、充当谓语的词……………………………………………………… 1
(一) 汉语中能够充当谓语的词 ………………………………………… 1
1.名词充当谓语 ……………………………………………………… 1
2.动词充当谓语 ……………………………………………………… 2
3.形容词充当谓语 …………………………………………………… 2
4.数量词充当谓语 ………………………………………………………3
(二) 英语中能够充当谓语的词 ……………………………………………3
1.简单谓语 ………………………………………………………………3
2. 复合谓语 ………………………………………………………………3
二、动词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 ……………………………………………… 4
(一) 汉语中动词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 ……………………………………4
1.动词充当主语 ………………………………………………………… 4
2.动词充当谓语……………………………………………………………4
3.动词充当宾语 ………………………………………………………… 4
4.动词充当定语 ………………………………………………………… 5
5.动词充当状语 …………………………………………………………5
6. 动词充当补语 …………………………………………………………5
(二) 英语中动词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5
三、英语中谓语的词性变化 ……………………………………………………6
(一)数 …………………………………………………………………… 6
(二)时 ………………………………………………………………………7
(三)体 ………………………………………………………………………7
(四)态 ………………………………………………………………………9
注释 ……………………………………………………………………………… 11
参考文献 ………………………………………………………………………… 11
引言
英语教学在我国教育中是一个难点。这是因为,英语是不同于汉语的另一种体系。我们的汉字是一种表义文字,而英语则是拼音文字,因而无论从读音、书写、词汇和语法方面来说,二者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我国的中小学生在英语学习当中往往感到很困惑,会犯很多错误,而出现错误最多的地方就是谓语部分。
学过英语的人,都或多或少的感受到:谓语是一个句子的核心和灵魂,是整个句子的最关键部分。只要谓语部分写对了,那一个句子就应该没多大问题。这是因为英语中有数、时、体、态的变化,并且这些变化都是在谓语中体现的,而汉语中却没有。如果对这一点不加以区分的话,就会出现语法错误。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基本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授人一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一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如今的社会,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孩子智力因素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学习的习惯、方法等积极的个性特征----非智力因素日益重要。国内外教学研究统计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方法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方法又占有重要位置。科学研究证明,让学生建立一个合理的学习方法,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的正常发育。在当今的时代,会学习比学习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社会的发展变化需要人们不断地学习,教学生学会学习将使学生受益终身。而会不会学习往往取决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是否得当。因此,教给学生谓语部分的学习方法,无疑对他们的英语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代心理学家指出,人们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往往会不自觉地受到母语的干扰[1]。我国的中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也或多或少得受到了汉语的一些影响。因此,在这里我单就“谓语部分”来简单谈一下英语和汉语的异同。一、充当谓语的词
(一) 汉语中能够充当谓语的词
在汉语中,各种词性的实词或实词词组都可以充当谓语。
1. 名词充当谓语
名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叫名词谓语句。
现代汉语名词性词语充当谓语是有条件的,尤其单个的名词充当谓语限制更多。名词直接作谓语主要是用在说明日子和天气的短句中,例如:
今天端午节。
昨天晴天。
明天元旦。
这三个句子中的谓语分别是由“端午节”、“晴天”和“元旦”这三个名词充当的。
名词性词语只有在以下四种条件限制下才能充当谓语[2]。
(1)句式上,只能是肯定句,不能是否定句;
(2)形式上,只能是短句,不能是长句;
(3)风格上,只能是口语句式,不能是书面语句式。
(4)内容上,限于说明时间、天气、籍贯、年龄、容貌、数量等。
2. 动词充当谓语
动词单独作谓语,或者前面加修饰语,后面加补语、宾语,这都是动词谓语句。例如:
我去过北京。
他正在读书。
这两句中的谓语分别是由动词“去”和“读”充当的。汉语中,这类句子很多,并且没有任何条件的限制,是最常见的。
3. 形容词充当谓语
形容词充当谓语的句子叫形容词谓语句。形容词单独作谓语时受到一定的条件限制[3]。
(1)性质形容词单独作谓语,常用来表示对照或比较的意思,并且经常成对出现。例如:
那几年的物价‖低。
你‖保守,他‖开明。
(2)状态形容词作谓语时主要对主语进行状态描写,一般没有比较或对照的意思,因此可以单独出现。例如:
澡堂的水‖滚烫。
他的脸‖通红。
有时状态形容词谓语后面需要加上“的”。例如:
菜地‖绿油油的。
米饭‖热腾腾的。
教室里‖静悄悄的。
4. 数量词充当谓语
这小孩三岁了。
这个西瓜大概十斤。
这两句中,谓语分别由数量词“三岁”和“十斤”充当。在汉语中,这类句子不多,只是用来说明年龄、重量、个数等。
(二) 英语中能够充当谓语的词
在英语中,谓语只能由动词或动词词组充当。英语中谓语分为简单谓语和复合谓语。
1. 简单谓语
由一个动词或短语动词构成的谓语,就是简单谓语。不管这些谓语动词是什么时态,语态,语气,都是简单谓语[4]。例如:
We plant trees in spring every year.
The plane took off at seven o'clock.
2. 复合谓语
复合谓语由两部分构成,其有不同的情况,现分别举例如下[5]:
(1)由情态动词加一个不带to的不定式构成。
These students shall visit the museum tomorrow.
(2)由个别情态动词和一个动词不定式构成。
They seemed to respect the old professor very much.
(3)许多带复合宾语的句子在变成被动结构后,也包含了一个复合谓语。
Jack was seen to swim across the river.
(4)由连系动词加表语构成。
Taiwan is an island.
The weather has turned cold.
(5)由情态动词和连系动词构成。
He must be wrong.
在这一点上,很多中小学生往往会犯错误。他们会根据汉语来逐字逐句的翻译英语,而忘了在英语中只有动词才能充当谓语的规则,出现很多错误。例如:
The book on the desk.
All the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
这两个句子都由于缺少了谓语动词而错误。“on” 和“in”都是介词,不能充当谓语。
只要我们掌握了英语句子的谓语必须是动词,那么我们在翻译句子的时候就注意一下句子中是否有动词,谓语是不是动词。这样,我们就可以避免一些错误的发生。
二、 动词在句子中充当的成份
(一) 汉语中动词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
上面我们谈了能充当谓语的词性。在汉语中,各种实词都可充当谓语,而在英语中,谓语只能由动词来充当。反过来,动词在句中能充当什么成份呢?下面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在汉语中,动词可以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也就是说,动词在汉语中可以充当任何成份。
1. 动词充当主语
一般来讲,现代汉语之中“任何动词都可以充当主语”,所以应该探讨的倒是“动词作主语时,对于谓语的要求”。动词作主语时,该动词已经“名物化”了。当然“判断谓语”是首选了,其次就是“形容词”和“开始结束动词”充当谓语[6]。例如:
慢跑是简单易行的健身运动。
改革好得很。
比赛开始了。
这三个句子中,主语“慢跑”、“改革”和“比赛”都是动词。
2. 动词充当谓语
我上周去了北京。
春姑娘带来了希望。
这两句中,谓语分别是由动词“去”和“带来”充当的。这类句子没有任何限制,很常见。
3. 动词充当宾语
在现代汉语中,动词充当句子的宾语得有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大致是[7]:
(1)充当谓语的动词是“爱、恨、怕、想念、打算、希望、担心”等一类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例如:
他害怕游泳。
这个售货员不怕麻烦。
弟弟爱学习。
在这三句中,动词“游泳”、 “麻烦”和“学习”分别都做了宾语。
4. 动词充当定语
奔驰的骏马是我们草原人民的希望。
挥动着的翅膀忽然停了下来。
动词“奔驰”和“挥动”分别作了上面两句话的定语。
5. 动词充当状语
孩子笑着走了。
大黄狗叫着冲了上来。
在这两句中,动词“笑”和“叫”分别都充当了状语来修饰“走”和“冲”。
6. 动词充当补语
他哭得昏死过去。
警察把贼打爬下了。
这两句中的补语分别是由动词“昏死”和“趴下”充当的。
可见,动词在汉语中,做任何成份都是可以的。
(二) 英语中动词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
英语中,动词又可以分为实义动词,连系动词,情态动词和助动词。
实义动词有完整的词义,并能单独作谓语。实义动词又可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8]。
连系动词在句中作谓语动词,后面跟表语。连系动词有 be, seem, look, become, get, grow, feel, appear, remain, turn。
情态动词表示能力,义务,必要,猜测等说话人的语气或情态。情态动词只能和动词原形一起构成谓语动词。情态动词有 can, will, have, be, should, do, would, 等。
助动词只能和主要动词一起构成各种时态,语态和语气等。助动词有 do, shall, will, have, has等。
在英语中,动词只能做谓语。也就是说,动词只能出现在谓语的位置上。例如:
He is a student.
She works in a factory.
两句中谓语分别由动词“is”和“work”充当。当然,动词“is”和“work”也只能充当谓语。
若要充当其他成份,那只能由动词的名词形式动名词或者动词不定式来充当。但实际上,动名词和动词不定式己经不是动词了。
Reading a book is too difficult for him.
His work is writing a book.
My dream is to be a scientist.
在上面三个句子中,动名词“reading”和“writing”分别充当了第1句和第2句的主语和宾语,动词不定式“to be a scientist” 充当第3句的宾语。
从上面两点我们可以总结出:动词在英语中只能充当谓语;而英语中的谓语也只能由动词来充当。这就与汉语有了很大的区别。在这一点上,汉语的习惯可能会对我们学习英语形成干扰,很多中小学生往往会在谓语之外的位置上出现动词形式。例如上面三个句子他们很容易就会翻译成:
Read a book is too difficult for him.
His work is write a book.
My dream is be a scientist.
让动词充当宾语或主语,无疑会出错。我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一定要在词性上多下一些功夫。不仅要知道每个单词的读音、意义、用法,而且一定要知道这个词的词性。这样,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才不会出错。
三、英语中谓语的词形变化
英语中,谓语有数、时、体、态的变化,而汉语中就没有这些变化。
(一)数
“数是词的语法形式所反映的事物在数量上的特征”。[9]在汉语中,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第二人称一样,词形不会发生变化。而在英语中就不同了。当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谓语动词要用它相应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例如:
我读书。
他读书。
在汉语中,谓语没有区别,但在英语中就不同了。上面两句话在英语中是这样表达的:
I read a book.
He reads a book.
当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谓语动词要用它相应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否则就会出错。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很容易遗忘的,因为汉语没有这个变化,因而,错误就产生了,很多初学者会把上面两个句子翻译成:
I read a book.
He read a book.
当然第一句话是没有问题的,但主语是第三人称的第二句就有问题了。
(二)时
“时就是行为发生的时间与说话时间的关系。也就是以说话时间为坐标来衡量行为发生的时间”。[10]时范畴有现在,过去和将来三种。现在时表示行为进行和说话同时发生;过去时表示行为发生在说话时间之前;将来时表示行为要在说话时间之后才发生。
汉语中没有时的变化。要表示相应的时的意义,一般用时间副词“正在”、“将要”、“曾经”等,或者用相应的时间状语。例如:
我正在北京读书。 (现在时)
我将要去北京读书。 (将来时)
我曾经在北京读书。 (过去时)
以上三句是用时间副词来表示时的意义的,下面我们用相应的时间状语来表示:
我现在在北京读书。 (现在时)
我去年在北京读书。 (过去时)
我要去北京读书。(将来时)
在英语中,时的意义完全靠谓语动词的词形变化来表示。例如上面的三个句子在英语中是这样表达的:
I study in Beijing. (现在时)
I studied in Bejing. (过去时)
I will study in Beijing.(将来时)
“studied”是动词“study”的过去时,“will study”是将来时。
当然,不同的时也可以与相应的时间状语连用。例如:
I study in Beijing now.(现在时)
I studied in Beijing last year. (过去时)
I will study in Bejing in .(将来时)
(三)体
“体是表示行为动作进行的状态”。[11]汉语有一般、完成、进行三种体,而英语则有一般、完成、进行、完成进行四种体。
在汉语中,体的表现取决于助词“着”、“了”、“过”等语法语素。因此有人称这三个助词为时态助词。它们与体的意义关系如下:
我们 看( )电视。 (一般体)
我们看(着)电视。 (进行体)
我们看(过)电视。 (完成体)
在英语中,体同样表现在谓语动词的词形变化上。如上面三个句子翻译成英语:
we watch TV. (一般体)
we are watching TV. (进行体)
we have watched TV. (完成体)
英语中还有一个完成进行体:
we have been watching TV.
“体”与“时”易于混淆。“体”是表示动作的状态是否持续的。即表示动作己经结束,还是尚在进行;是经常反复的,还是只限于一次。而不管进行、结束,反复还是一次,都是发生在说话时间的前面或后面,这就涉及到了“时”。“时”则只涉及某动作在什么时间发生,而不管动作的状态。
“体”与“时”又有紧密的联系,它们总是结合在一起出现的。因为任何行为动作只要是客观存在的,就一定会有状态特征,而任何行为动作只要被说及、被想到,就一定会带上时的特征。所以出现在句子中的任何行为动作都必然同时具有时和体的特征。
英语中“时”和“体”的变化是结合在谓语动词上的,三种时和四种体交织在一起共形成十六种时态,即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将来进行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将来完成时,现在完成进行时,过去完成进行时,将来完成进行时,一般过去将来时,过去将来进行时,过去将来完成时和过去将来完成进行时。
时态是最令初学者头疼的问题。汉语中没有时态的变化,而英语中却出现了十六种时态。由于掌握不好,各种错误也就随之而产生了。例如:
I go to school yesterday.
He reading a book.
诸如上面的错误是很常见的,就是因为没有把时态搞清楚。正确写法是:
I went to school yesterday.
He is reading a book.
(四)态
“态是用来表现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与主语间的施受关系的”。[12]态分为主动态和被动态两种。主动态的主语是施事者,即动作的发出者,宾语是受事者,即动作的承受者。被动态则刚好相反[13]。
汉语的被动态一般是通过介词“被”、“给”、“教”等来表示的。例如:
他被人打伤了。
门给推开了。
猫教狗咬了。
这三个句子的主语都是受事者,整个句子是被动语态,而句中加点虚词则表示出了句子的语态。
但汉语有时直接把受事者放在主语的位置上,仅靠词与词之间的词汇意义的相互限制来确定被动语态。例如:
花瓶打碎了。
车开走了。
这两句中并没有出现表示被动语态的虚词,但懂汉语的人都明白,主语“花瓶”和“车”都是受事者,整个句子是被动语态。我们可以把上面两句话转化为:
花瓶(给人)打碎了。
车(被他)开走了。
这就很明显是被动语态了。
英语中的被动语态还是在谓语动词的词形变化上来体现的。整个被动语态的谓语部分的结构是 “ to be ”加上动词的过去分词,其中“ be”动词随具体的主语和时态而变化。例如:
A letter is being written by Jack.
These clothes were made by her.
施事名词由介词by来引导。当不知道施事者是谁,或者是无需指出施事者时,由介词by引导的施事者就可以省略。例如:
The school was built three years ago.
Engllsh is widely spoken in the world.
正是由于英语和汉语在数、时、体、态上有着如此大的差别,才导致中国的中小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往往感到很困惑。他们依据汉语的习惯,对英语中的各种词形变化容易混淆,容易遗忘。例如他们往往会写出类似下面这样的句子:
He have breakfast at seven every day.
Lucy come to China two years ago.
The hospital built in 1990.
She is read a book.
学过英语的人很容易看出上面这些句子的错误。其实按照汉语的习惯,这些句子也能翻译过来。错误就在于没有数、时、体、态的变化。上面四个句子的正确写法如下:
He has breakfast at seven every day.
Lucy came to China two years ago.
The hospital was built in 1990.
She is reading a book.
只要掌握了英语中数、时、体、态的变化,上面这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可见,在英语学习中,时态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各个时态所表示的意义,结构、用法都要了解清楚。每个时态都有一些标志性的时间状语,把它们搞清楚了,对我们的时态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结束语
以上从谓语出发简单谈了一些英语和汉语的区别。当然,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有着与汉语大相径庭的用法和约定俗成的习惯。这里我仅就谓语作了一些浅显的讨论,希望能对中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有一点帮助。
其实英语并不难,只要掌握了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再下苦功夫,我相信每个中国学生都能讲一口标准的英语。
注释:
【1】 陈琦、刘儒德,,第57页
【2】 黄伯荣、廖序东,,第83页
【3】 黄伯荣、廖序东,19,第115页
【4】 许国璋,20,第104页
【5】 薄冰,,第177页
【6】 章振邦,,第197页
【7】 邢公畹,1993年,第43页
【8】 张道真,,第204页
【9】 薄冰,20,第229页
【10】 薄冰,年,第231页
【11】 薄冰,2009年,第234页
【12】 薄冰,2009年,第238页
【13】《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02期
参考文献:
【1】 薄冰.《高级英语语法》.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版
【2】 薄冰.《英语时态详解》.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版
【3】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北师大出版社年版
【4】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 邢公畹. 《语言学概论》. 语文出版社. 1993年出版
【6】 许国璋《许国璋英语》.北京:北京外语音像出版社 .2000版
【7】 张道真. 《张道真英语语法大全》.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版
【8】 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版
【9】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期
篇6:英汉平行结构对比研究
英汉平行结构对比研究
平行结构是话语组织法中具有的`共同现象.由于语言之间的差异,平行结构的表现形式可能不同.英语中Parallelism与汉语中排比和骈偶的对比研究表明,二者在平行结构方面存在着非完全对应关系.据此,建立起英汉语在乎行结构方面的可比框架.
作 者:邵志洪 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外语学院,上海,200237 刊 名: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年,卷(期): 17(5) 分类号:B089 关键词:英语 汉语 平行结构篇7:英汉谚语对比研究
【摘要】: 谚语从广义上讲包括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广为流传的民谚俗语和格言名句。从整体上讲,谚 语基本上是一个民族千百年来全体人民在生产和生活当中所产生的智慧的积淀与结晶,因而 具有较强的群众基础和旺盛的生命力。谚语不仅在民间广为传播,而且还频繁地出现于各种 形式的文学作品当中。在现代媒体诸如报刊杂志、影视广播当中也随处可见谚语的踪影。另 外,谚语具有音美、形美、意美的特征且包罗万象,堪称一部高度浓缩的百科全书。从语言 形式上看,谚语往往措辞简练、对仗工整、充分使用各种修辞方式。从音韵角度来看,谚语 又富有乐感、音韵和谐、便于记诵。用语或典雅庄重或生动活泼、充满着生活气息。作为民 族文化的高度浓缩,谚语内容覆盖面极为广阔,可谓包罗万象、蔚为大观。窥一斑而见全豹, 透过谚语这一特殊语言文化层面,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民族在其社会、文化、心理、以及哲学 思辩等方面所独具的风采与魅力。简言之,谚语具有言简意丰的特点,富有思想性、艺术性、 哲理性。因此,谚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正是基于对谚语重要性的充分认识,本文选择了对英汉谚语作相对系统的对比研究。通过比 较和对比,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的诸多方面,而且对于两者相似与 相异之处也会产生更深的认识。对比研究的成果对于外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和翻译等实践 活动无疑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另外,该研究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它将不仅拓宽对比语 言学的研究领域而且也会为文化语言学(或语言与文化研究)提供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可 以毫不夸张地说,英汉谚语对比研究既具有现实意义也具有理论意义。然而,英汉谚语对比 研究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到目前为止,仅有一些相关的'论文散见于各种学术刊物或论文 集当中。专论性著作尚未问世。与英汉成语(或习语)对比研究相比显得尤为滞后。为此, 本文作者尝试着对该领域进行相对系统性的研究。限于篇幅及作者的水平,本文还远远谈不 上全面与深入。事实上,本文仅就英汉谚语的几个主要方面进行探讨。 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二章可以看作论文的引论部分。它为后面各章的讨论提供了标准与 原理。其中,第一章,通过讨论英汉谚语各自的界定及特征从而提出了本研究所涉及到的英 汉谚语的标准。
第二章着重讨论了对比语言学的界定与原理。另外,第一,二章还探讨了一 些有争议的问题。比如:汉语中的谚语和俗语;比较语言学与对比语言学的相同相异之处以 及两者的关系,等等。第三章至第六章可以看作论文的主体部分。其中第三章到第五章分别 从主要来源,句法特点和语体特点等三个方面对英汉谚语进行了对比研究。第六章讨论了英 汉谚语在形式与内容方面的对应,半对应与不对应情况。通过这四章的研究,作者发现尽管 英汉谚语在很多方面有相似之处,但是由于两种语言与文化存在着差异,英汉谚语必然也会 体现出各自的特征。第七章可以看作论文的结束语部分。通过广泛吸收各种翻译理论并充分 利用本文主体部分对英汉谚语对比研究之所得,作者在本章提出了文学作品中谚语翻译的主 要原则。因此,第七章也体现了英汉谚语对比研究现实意义的一个方面,即它对翻译活动的 借鉴作用。
【关键词】:英语谚语 汉语谚语 对比研究 翻译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
:H03【目录】:
? ?
?
?
?
?
? Chapter One: Criteria of English and Chinese Proverbs in this Thesis10-27 1.1 Defini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Proverbs10-20 1.1.1 Definitions of English Proverbs10-12 1.1.2 Major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Proverbs12-20 1.1.2.1 English Proverbs are Idiomatic Expressions on the Sentence Level12-15 1.1.2.2 English Proverbs often Contain Truth, Wisdom, Counsel or Warning15-18 1.1.2.3 English Proverbs are often Compressed in Form, Figurative in Language, and Pleasant in Sound Effect18
1.1.2.4 English Proverbs Enjoy Wide Popularity, Frequently Appear in Daily Speech or other Forms of Mass Media18-20
1.2 Delimi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proverbs20-25
1.2.1 Yan-yu and Su-yu in Chinese20-24
1.2.2 The Counterpart of English Proverbs in Chinese should Include Yan-yu and Su-yu24-25
1.2.3 Major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Proverbs25
1.3 Criteria of English and Chinese Proverbs in this Thesis25-27
Chapter Two: Definition and Principles of a Contrastive Approach27-35
2.1 Definition of a Contrastive Approach27-32
2.1.1 Contrastive vs.Comparative27-32
2.1.1.1 Definitions of a Contrastive Approach and a Comparative Approach27-29
2.1.1.2 Similarities, Differences and Relations between a Contrastive Approach and a Comparative Approach29-32
2.2 Principles of a Contrastive Approach32-35
Chapter Three: Major Sourc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Proverbs35-49
3.1 Major Sources of English Proverbs35-41
3.1.1 General Remarks35-36
3.1.2 Major Sources of English Proverbs36-41
3.1.2.1 Most English Proverbs are of Folk Origin36-39
3.1.2.2 Many English Proverbs are from Classic Works39-40
3.1.2.3 Some English Proverbs are Translation Loans From other Languages40-41
3.2 Major Sources of Chinese Proverbs41-47
3.2.1 General Remarks41-42
3.2.2 Major Sources of Chinese Proverbs42-4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2.1 Most Chinese Proverbs are Originated from the Daily Speech of the Common People42-43
3.2.2.2 Many Chinese Proverbs are Attributed to Literary Works and Other Forms of Classics43-46
3.2.2.3 Some Chinese Proverbs ars Borrowed from other Languages,particularly those of the Ethnic Minorities Living in China46-47
3.3 A Summary47-49
Chapter Four: Major Syntactic Featur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Proverbs49-60
4.1 Major Syntactic Features of English proverbs49-54
4.1.1 General Remarks about the Syntactic Structures of English Proverbs49-50
4.1.2 Major Syntactic Features(Structures) of English Proverbs50-54
4.1.2.1 Ellipsis50
4.1.2.2 Inversion50-51
4.1.2.3 Postponement of Attributive Clause51
4.1.2.4 Preserving some Syntactic Features of Old English (focus on ”it is...that” structure)51-53
4.1.2.5 Imperative Structure53
4.1.2.6 Balanced Structure53-54
4.2 Major Syntactic Features of Chinese proverbs54-59
4.2.1 Representative Views on the Syntactic Features of Chinese Proverbs54-56
4.2.2 Major Syntactic Features of Chinese proverbs56-59
4.2.2.1 Most Chinese Proverbs are Composed of one or two Clauses, seldom three or more56
4.2.2.2 Subjectless Structure56-57
4.2.2.3 Balanced Structure57-58
4.2.2.4 Compacted Structure58-59
4.3 A Summary59-60
Chapter Five: Major Stylistic Featur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Proverbs60-69
5.1 Major Stylistic Features of English Proverbs60-65
5.1.1 Brevity is the Soul of English Proverbs61-62
5.1.2 Rhetoric Devices Abound in English Proverbs62-63
5.1.3 Colloquialism is the Predominant Stylistic Feature of English Proverbs63
5.1.4 The Flavor of Archaism in Some English Proverbs Should not be Ignored63-64
5.1.5 A Summary64-65
5.2 Major Stylistic Features of Chinese Proverbs65-68
5.2.1 Colloquialism is the Basic Stylistic Feature of Chinese Proverbs65-66
5.2.2 A certain Number of Chinese Proverbs are quite Formal and Elegant66
5.2.3 Most Chinese Proverbs Employ Figures of Speech66-6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3 A Summary68-69 Chapter Six: Corresponding Phenomena between English & Chinese Proverbs69-77 6.1 Different Views on the Issue69-70 6.2 Corresponding and Non-Corresponding Phenomena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Proverbs70-77
6.2.1 Corresponding Proverbs71-73
6.2.2 Semi-corresponding proverbs73-75
6.2.2.1 Close in Meaning, Divergent in Expression73-74
6.2.2.2 Similar in Expression, Divergent in Meaning74-75
6.2.3 Non-corresponding Proverbs75-77
Chapter Seven: Major Principles for the Translation of Proverbs77-89
7.1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77-78
7.2 Principles for the Translation of Proverbs78-87
7.2.1 Be Faithful to the Content of the Proverbs in the Source Language78-81
7.2.1.1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verbs in the Source Language78-80
7.2.1.2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in Content80-81
7.2.2 Preserving the National (Historical-cultural) Colorings in the Source Language81-85
7.2.2.1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Daily Speech, the National Colorings of the Source Proverbs can be Ignored owing to the Limitation of Circumstances82
7.2.2.2 While Translating Proverbs in Literary Works, the National Flavor should be Preserved Whenever Possible82-84
7.2.2.3 Literal Translation is Preferred in Literary Works84-85
7.2.3 Be Faithful to the Original Style, in cluding Colloquialism and Archaism85-87
7.2.4 Taking other Factors into Consideration to Ensure that the Translated Version of the Source Proverbs Sound and Look like Proverbs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87
7.3 A Summary87-89
Bibliography89-92
? ? ? ? ? ? ? ? ? ? ? ? ? ? ? ? ? ? ?
篇8:英汉习语对比分析
英汉习语对比分析
本文对英汉习语进行了对比分析,归纳了英汉习语的共同点和差异以及翻译方法,有利于更深入地了解中西方文化内涵,更好地学习和使用英汉语言.
作 者:钟成芳 ZHONG Cheng-fang 作者单位:潍坊医学院外语教学部,山东,潍坊,261042 刊 名:中国西部科技 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WEST CHINA 年,卷(期): 8(12) 分类号:G63 关键词:英汉习语 对比分析 文化 差异篇9:英汉委婉语对比
英汉委婉语对比
委婉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具有其独特的来源及构成方法,并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同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委婉语折射出东西方的不同风俗习惯和社会心理.本文从委婉语的应用范畴、表达方式对英汉语言中委婉语作了对比分析.
作 者:鄂丽燕 E Liyan 作者单位:呼伦贝尔学院外语系,内蒙古,海拉尔区,021008 刊 名: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LUNBEIER COLLEGE 年,卷(期): 16(2) 分类号:H315 关键词:委婉语禁忌语 跨文化交际篇10:大学生英文简历英汉对比
yjbys
Female, 39,
Education: college
Expected salary: 3001-5000 yuan
Working lives: no experience
Working area: Shanghai
Working experience:
Job seekers had not fill in working experience.
Education experience:
Job seekers had not complete education experience.
Introduce myself:
Last year, I work serious and responsible, strong learning ability, licensed, through primary accountant exam this year, I am a man of keeping calm calm. My physical condition is very good, very suitable for this kind of work. I am willing to and able to quickly learn new knowledge, new skills. My communication ability is stronger. I to be with the good faith for this. I am a man of great perseverance. I have a child, did not have the pressure of the family in the future. I am responsible for my things will always stick to it. I do things meticulous attention to detail. S) I believe in practise.
翻译
yjbys
女,39岁
学历:大专
期望工资:3001-5000元
工作年限:无经验
工作区域:上海
工作经历:
求职者暂时没有填写工作经历。
教育经历:
求职者暂时没有填写教育经历。
自我介绍:
本人做事认真负责,学习能力强,去年取得资格证,今年通过初级会计考试,我是一个遇事冷静沉着的人。我的身体状况很好,很适合这类工作。我愿意并且能够快速学会新知识、新能力。我的沟通能力比较强。我做人以诚信为本。我是一个很有毅力的人。我有孩子,未来没有生育的压力。我对我负责的事情会一直坚持到底。我做事一丝不苟,注意细节。我相信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 论文学
★ 英语专业论文题目
★ 绣岭宫词诗歌鉴赏
★ 英语专业论文
★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言语并置及其英汉对比(精选10篇)】相关文章:
英汉学术论文标题对比研究2023-01-17
英语专业的文献综述范文2023-03-11
英语毕业论文题目2024-01-05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精选2023-08-12
英汉被动句对比研究2022-11-10
媒介技术的变迁及其隐喻功能的实现论文2022-05-05
如何撰写英语专业毕业论文2023-12-02
英语语言学论文范文2022-05-06
英汉亲属语称谓的文化内涵比较2023-05-01
网络道德研究综述的论文2023-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