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的版式常识

时间:2022-04-30 01:58:23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nbaymin”为你分享9篇“古籍的版式常识”,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古籍的版式常识

篇1:古籍的版式常识

一、古籍书页版式

古籍版式指古籍版刻的样式。包括版面、大小题名、版框(亦称边栏)、界行、天头、地脚、版心、行款、字数、鱼尾、象鼻、书耳、书牌、条记、句读、插图等等。版式的概念出现在雕版印刷行世之后,但明显保留了雕版印刷之前的简策、手写帛书等装帧形式的特点。

篇2:古籍的版式常识

1、版框:也称为边栏,指每版内围框文字的四周边线,上方叫“上栏”,下方叫“下栏”,两旁叫“左右栏”。单线的叫“单边”或“单栏”,双线的叫“双边”或“双栏”。一般比较粗黑,给人稳定感。四周只印一道粗黑的边线,称为四周单边。四周粗黑线内侧再刻一细黑线,称四周双边。如果仅左右粗黑线内侧有细黑线,称为左右双边。不仅有规范、整齐版面的作用,而且保留了简策、帛书的遗风。

2、界行:也称界格。指在版面内分割行字的直线。两道隔线间的条格叫界格,是竹木简书籍的流风余韵。在鉴定和著录时,人们习惯以半叶计算,叫做“半叶× 行×字”,有的径称“×行×字”,若每一行中有两排字(通常为大字的注解),叫做“小字双行每行×字”。若双行字数与单行正文相同,就不再注出。这种著录和说明方式,称为行格,又称行款。

3、天头:版框外空白纸的上方叫天头。

4、地脚:版框外空白纸的下方叫地脚。

5、版心:也称“叶心”,或简称“心”, 指古籍书叶两半叶之间、没有正文的一行。为折装整齐,版心多刻有鱼尾、口线等,为便检索,也常记有书名、卷数、页码、每卷小题、刻工姓名等文字。因为这一行居于两版的中心,故称版心。 版心通常有用作对折准绳的黑线和鱼尾形图案。

6、书口:又称版口,或简称口。指书籍装订成册后开合一侧的端面,有白口、黑口等款式。就书版而言它是版心。对于以包背装或线装的方式装订起来的书籍而言,这一部分为书可以翻阅的开口,故称书口。

7、鱼尾:版心中间的图形︻,因其酷似鱼尾,故名。刻于距版心上边大约四分之一之处。有时版心上下方都有鱼尾。一个鱼尾为单鱼尾,两个鱼尾称双鱼尾,个别有三鱼尾。鱼尾刻印出花样的称花鱼尾。鱼尾的作用是用作标示中缝线,作为折叶的标准。

8、象鼻:鱼尾上下到版框有一条线,叫做象鼻。象鼻为一条细黑线的叫细黑口或小黑口,象鼻为一条粗黑线的称为粗黑口或大黑口,无象鼻者为白口。

9、书耳:版框外左上角的空格,里面刻有简单的篇名,因为形状象耳朵,所以称书耳。书耳中的题名叫耳题、耳记。

10、墨钉:又称墨等。指版面上常有文字般大小的黑墨块,形状似钉帽。出现的原因是文稿雕版时未定的文字,等待校勘后写上去再印。

11、书牌:又称牌记,与现在的版权页类似,常常镌有书名、作者、镌版人、藏版人、刊刻年代、刊版地点等。明清时期的书牌作用多为表示特色和所有权,明清以前则更多是刻书题记,讲刻书缘起,选用底本,校本,甚至多少具有广告宣传作用。

12、大题:指一种书的题名。

13、小题:指一种书内各篇卷的题名。

14、行款:又称“行格”,指正文之行数与字数。通常以半叶计算。同一种书,不同时期有不同刻本,行款也往往不同。故行款为鉴别版本依据之一。

15、朱丝栏 乌丝栏:行格界栏以红色印的称为朱丝栏,以黑色印的`称为乌丝栏。主要见于唐以前写本。明清时期,专有印刷各种颜色笺格的作坊,用不同颜色  栏笺纸抄写的古籍,通常直接著录为红格、黑格、蓝格、绿格等等。

二、古籍装订版式

单叶装订成册,就成为一部古籍。现存古籍以线装居多。古籍的结构是指一部具体古籍外在形式和内容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流传的过程中,逐渐有其特定的名称。

古籍结构图

1、书签:用作题写书名的长方形纸条,一般贴在古籍封皮左上角。有时还有册次和题写人姓名。

2、书衣:为保护书在书的前后加的封衣,也称封皮,一般选用较硬的纸作为书衣的材料,并在书衣上题写书名。

3、书名叶:在封皮之后,题有书名的一叶,又称封面、封、面叶、内封面。书名叶的后面一般加上一张空白纸,叫护叶或扉叶。

4、书脑:装订时,锥眼订线的地方叫书脑。

5、书脊:也称书背,一书装订处的侧面,如同书的脊背,称为书脊。

6、书首:书脊的最上端,称为书首,又称为书头。

7、书脚:书脚是书的底部,有些藏书家自己为方便翻检、阅读或者保存而将书名写上去。

8、书根:书脚中简单记载卷册的部分。

篇3:古籍版式介绍

古籍版式介绍

天头:版框外空白纸的上方叫天头。

地脚:版框外空白纸的下方叫地脚。

边栏:也称版框,指每版内围框文字的四周边线,上方叫“上栏”,下方叫“下栏”,两旁叫“左右栏”。单线的叫“单边”或“单栏”,双线的叫“双边”或“双栏”。四周只印一道粗黑的边线,称为四周单边。四周粗黑线内侧再刻一细黑线,称四周双边。如果仅左右粗黑线内侧有细黑线,称为左右双边。不仅有规范、整齐版面的作用,而且保留了简策、帛书的遗风。

界行:也称界格。指在版面内分割行字的直线。两道隔线间的条格叫界格,是竹木简书籍的流风余韵。在鉴定和著录时,人们习惯以半叶计算,叫做“半叶×行×字”,有的径称“×行×字”,若每一行中有两排字(通常为大字的注解),叫做“小字双行每行×字”。若双行字数与单行正文相同,就不再注出。这种著录和说明方式,称为行格,又称行款。

版心:也称“叶心”,或简称“心”,指古籍书叶两半叶之间、没有正文的一行。为折装整齐,版心多刻有鱼尾、口线等,为便检索,也常记有书名、卷数、页码、每卷小题、刻工姓名等文字。因为这一行居于两版的中心,故称版心。版心通常有用作对折准绳的黑线和鱼尾形图案。

书口:又称版口,或简称口。指书籍装订成册后开合一侧的端面,有白口、黑口等款式。就书版而言它是版心。对于以包背装或线装的方式装订起来的书籍而言,这一部分为书可以翻阅的开口,故称书口。

鱼尾:版心中间的图形︻,因其酷似鱼尾,故名。刻于距版心上边大约四分之一之处。有时版心上下方都有鱼尾。一个鱼尾为单鱼尾,两个鱼尾称双鱼尾,个别有三鱼尾。鱼尾刻印出花样的称花鱼尾。鱼尾的作用是用作标示中缝线,作为折叶的标准。

象鼻:鱼尾上下到版框有一条线,叫做象鼻。象鼻为一条细黑线的叫细黑口或小黑口,象鼻为一条粗黑线的`称为粗黑口或大黑口,无象鼻者为白口。

书耳:版框外左上角的空格,里面刻有简单的篇名,因为形状象耳朵,所以称书耳。书耳中的题名叫耳题、耳记。

墨钉:又称墨等。指版面上常有文字般大小的黑墨块,形状似钉帽。出现的原因是文稿雕版时未定的文字,等待校勘后写上去再印。

书牌:又称牌记,与现在的版权页类似,常常镌有书名、作者、镌版人、藏版人、刊刻年代、刊版地点等。明清时期的书牌作用多为表示特色和所有权,明清以前则更多是刻书题记,讲刻书缘起,选用底本,校本,甚至多少具有广告宣传作用。

篇4:古籍的书页版式

古籍的书页版式

古籍版式指古籍版刻的样式。包括版面、大小题名、版框(亦称边栏)、界行、天头、地脚、版心、行款、字数、鱼尾、象鼻、书耳、书牌、条记、句读、插图等等。版式的概念出现在雕版印刷行世之后,但明显保留了雕版印刷之前的简策、手写帛书等装帧形式的特点。

1、版框:也称为边栏,指每版内围框文字的四周边线,上方叫“上栏”,下方叫“下栏”,两旁叫“左右栏”。单线的叫“单边”或“单栏”,双线的叫“双边”或“双栏”。一般比较粗黑,给人稳定感。四周只印一道粗黑的边线,称为四周单边。四周粗黑线内侧再刻一细黑线,称四周双边。如果仅左右粗黑线内侧有细黑线,称为左右双边。不仅有规范、整齐版面的`作用,而且保留了简策、帛书的遗风。

2、界行:也称界格。指在版面内分割行字的直线。两道隔线间的条格叫界格,是竹木简书籍的流风余韵。在鉴定和著录时,人们习惯以半叶计算,叫做“半叶× 行×字”,有的径称“×行×字”,若每一行中有两排字(通常为大字的注解),叫做“小字双行每行×字”。若双行字数与单行正文相同,就不再注出。这种著录和说明方式,称为行格,又称行款。

3、天头:版框外空白纸的上方叫天头。

4、地脚:版框外空白纸的下方叫地脚。

5、版心:也称“叶心”,或简称“心”, 指古籍书叶两半叶之间、没有正文的一行。为折装整齐,版心多刻有鱼尾、口线等,为便检索,也常记有书名、卷数、页码、每卷小题、刻工姓名等文字。因为这一行居于两版的中心,故称版心。 版心通常有用作对折准绳的黑线和鱼尾形图案。

6、书口:又称版口,或简称口。指书籍装订成册后开合一侧的端面,有白口、黑口等款式。就书版而言它是版心。对于以包背装或线装的方式装订起来的书籍而言,这一部分为书可以翻阅的开口,故称书口。

7、鱼尾:版心中间的图形,因其酷似鱼尾,故名。刻于距版心上边大约四分之一之处。有时版心上下方都有鱼尾。一个鱼尾为单鱼尾,两个鱼尾称双鱼尾,个别有三鱼尾。鱼尾刻印出花样的称花鱼尾。鱼尾的作用是用作标示中缝线,作为折叶的标准。

8、象鼻:鱼尾上下到版框有一条线,叫做象鼻。象鼻为一条细黑线的叫细黑口或小黑口,象鼻为一条粗黑线的称为粗黑口或大黑口,无象鼻者为白口。

9、书耳:版框外左上角的空格,里面刻有简单的篇名,因为形状象耳朵,所以称书耳。书耳中的题名叫耳题、耳记。

10、墨钉:又称墨等。指版面上常有文字般大小的黑墨块,形状似钉帽。出现的原因是文稿雕版时未定的文字,等待校勘后写上去再印。

11、书牌:又称牌记,与现在的版权页类似,常常镌有书名、作者、镌版人、藏版人、刊刻年代、刊版地点等。明清时期的书牌作用多为表示特色和所有权,明清以前则更多是刻书题记,讲刻书缘起,选用底本,校本,甚至多少具有广告宣传作用。

12、大题:指一种书的题名。

13、小题:指一种书内各篇卷的题名。

14、行款:又称“行格”,指正文之行数与字数。通常以半叶计算。同一种书,不同时期有不同刻本,行款也往往不同。故行款为鉴别版本依据之一。

15、朱丝栏 乌丝栏:行格界栏以红色印的称为朱丝栏,以黑色印的称为乌丝栏。主要见于唐以前写本。明清时期,专有印刷各种颜色笺格的作坊,用不同颜色的界栏笺纸抄写的古籍,通常直接著录为红格、黑格、蓝格、绿格等等。

篇5:古籍的版式有哪些

古籍的版式有哪些

版面

指每页上印版所占范围。

版框

版面四周的粗线,也叫边栏。上方叫“上栏”,下方叫“下栏”,两旁叫“左右栏”。单线的叫“单边”或“单栏”,双线的叫“双边”或“双栏”。有的印页版框上下栏单线,两旁双线,被称为“左右双边”或“左右双栏”。

行格

版面之内,用直线分成若干行,每行有若干字,在鉴定和著录时,人们习惯以半页计算,叫做“半页×行×字”,有的径称“×行×字”,若每一行中有两排字(通常为大字的注解),叫做“小字双行×行×字”,若双行字数与单行正文相同,就不再注出。这种著录和说明方式,称为行格,又称行款。

版心

每页版面正中的位置,又叫节口。版心通常有用作对折准绳的黑线和鱼尾形图案,有的还印有书名、卷数、页码及本页字数,明代以前,版心下方往往还印有刻工姓名。

鱼尾

版心中间用作折页基准的'图形,因其酷似鱼尾,故名,只有一个鱼尾的称为单鱼尾,上下各有一个对称的鱼尾,称双鱼尾(图2)。

白口、黑口

宋代以后,书籍装订均在版心处对称,然后粘连或订线,对折的准绳主要是鱼尾,有时也在鱼尾上下各印一条黑线作为标线,叫做象鼻。凡加印黑线的书,装订成包背或线装之后,书口处就显出暗黑色,所以被称为黑口,其中粗线叫大黑口或阔黑口,细线叫小黑口或细黑口。不加线的叫白口。

书耳

版框左栏外上方,有时刻出一个小方格,里面题写篇名,叫做书耳或耳格。主要见于宋代蝴蝶装版面上。

朱丝栏

乌丝栏行格界栏以红色印的称为朱丝栏,以黑色印的称为乌丝栏。主要见于唐以前写本。明清时期,专有印刷各种颜色笺格的作坊,用不同颜色的界栏笺纸抄写的古籍,通常直接著录为红格、黑格、蓝格、绿格等等。

篇6:古籍常识:古籍之最

古籍常识:古籍之最

1、最早的类书——皇览

2、现存最早的类书——北堂书钞

3、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

4、现存最大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

5、最早的政书——政典

6、现在最早的政书——通典

7、现存编纂最早的断代政书——唐会要

8、最早的丛书——儒学警悟

9、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

10、最早有内容提要的书目——别录

11、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七略

12、现存最早的书目——汉书·艺文志

13、最早的四部分类法目录——中经新簿

14、第一部正式作用“经、史、子、集”名称区分部属的书目——隋书·经籍志

15、现存最早的私家书目——郡斋读书志

16、现存最早著录版本的书目——遂初堂书目

17、现存第一部详记版本的书目——读书敏求记

18、最早的丛书目录——汇刻书目

19、最早的专录佛教译经的书目——汉录

20、现存最早的佛经书目——出三藏记集

21、现存最翔实的佛典目录——开元释教录

22、第一部道经总目录——灵宝经目

23、现在最大的一部经籍目录——经义考

24、最大的一部史籍目录——医藏目录

25、最大的一部史籍目录——史籍考

26、最大的书目——四库全书总目

27、最早的书后索引——本草万方针线

28、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

29、第一部有体系的学术思想史专著——明儒学案

30、第一部汉译佛经——四十二章经

31、现存最早的佛学论文集——弘明集

32、第一部刻印的佛经总集——开宝藏

33、现存最早的道教总集——太平经

34、现存最早的道教经书总辑——正统道藏

35、现存最早的编年史——春秋

36、现存最早的编年体通史——竹书纪年

37、最早的国别史——国语

38、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

39、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

40、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41、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通鉴纪事本末

42、第一部历史学评论专著——史通

43、第一部科学家传记汇编——畴人传

44、第一部最大的藏书家传记汇编——藏书纪事诗

45、现存最早研究金石文字的专著——集古录

46、现存最早古器物图录专书——考古图

47、现存最早集古器物大成的专书——宣和博古图

48、现存最早钱币学专著——泉志

49、最早的地理专著——禹贡

50、第一部河道水系专著——水经

51、第一部潮汐学史专著——海潮辑说

52、现存最早的完整古地方志——华阳国志

53、现存最早的全国总地方志专书——元和郡县志

54、最早的地名辞典——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

55、现存最早的'纸写书——(晋抄)三国志

56、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书——(唐刻)金刚经

57、国内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品——(唐刻)陀罗尼经咒

58、现存最早的雕版历书——(唐乾符四年)历书

59、现存最早泥活字印书——泥版试印初编

60、现存最早的木活字印本——(西夏文)大方广佛华严经

61、现存最早的铜活字本——宋诸臣奏议

62、现存最早的套印绘画——南无释迦牟尼佛像

63、现存最早的有文字的套印本——(元资福寺刻)金刚经注解

64、第一部论述图书馆活动的专著——藏书纪要

65、现存最早的写本围棋著作——棋经

66、现存最早的刻本围棋著作——忘忧清乐集

67、现存最早的象棋谱专书——梦入神机

68、最早的字书——史籀

69、第一部辑录甲骨文字的专书——铁云藏龟

70、第一部研究甲骨文的专书——契文举要

71、第一部词典——尔雅

72、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73、最早的韵书——声类

74、现存最早的韵书——切韵

75、最早的方言词典——方言

76、古代收字最多的字典——康熙字典

77、最早的神话故事集——山海经

78、现存最早的神话小说集——搜神记

79、第一部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

80、现存最早的传奇小说——古镜记

81、现存最早且最大的古代小说总集——太平广记

82、现存最早刊刻的话本小说集——清平山堂话本

83、第一部古典长篇章回小说——三国演义

84、最早的小说丛书——古今说海

85、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86、现存最早的文学批评单篇——典论论文

87、现存最早的文学评论专著——文心雕龙

篇7:古籍常识介绍

一般把“五四”以前的著作称为古书。我国的古书浩如烟海,据不精确统计,约有八万种。 查找古书应按照古书的独特分类体系。从西汉末刘向父子所辑图书目录七略,到唐朝房玄龄修《隋书·经籍志》,逐渐形成了以下这样的四法,直到今天,我们仍基本沿用它来进行古书的整理和检索。经部十类:易、书、诗、礼、乐、春秋、孝经、论语、图纬、小学  史部十三类:正史、古史、杂史、霸史、起居注、旧事、职官、注、  刑法、杂传、地理、谱系、簿子部十四类:儒、道、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兵、天文、历数、五行、医方 集部三类:楚辞、别集、总集 。

篇8:古籍常识介绍

甲骨:我国最早的书籍。古人求神问卜时烧灼龟甲兽骨,根据烧出的裂纹以定吉凶,并把问的事、兆象、验证的结果刻在上面,加以保存。甲骨的发现是在清末,共约二十万片。

简策:我国正式的书籍。南方用竹,北方用木,制成竹简、木牍,用牛皮绳编起来,卷在一起。

帛书:向卷轴过渡的书籍。简策很笨生,阅读、携带都不方便,帛质轻薄柔软,可以卷舒,还可随文字长短截断,汉晋之际最为通用。

卷轴:写在纸上的书籍。按文章长短,将纸粘成长幅,由右向左一行一行地写,由左向右卷在一根稍长于纸的棍子上,再用布帛包起来。

石经:刻在石头上的书籍。很早就有刻石记事的,但把整部书刻在石头上作为读物,以东汉末年刻的“熹平石经”为最早。

雕版线装书:现存最普通形式的古书。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使卷轴书变成了册叶书。纸的正面印字,对折起来成一张书叶,再加单叶书衣前后封面,打孔用线装订起来。

篇9:古籍常识介绍

训:用通俗的词语去解释难懂的词语。

传:传述的意思,一般是解释经的。

说:解释的意思。

注:解释古书中难懂的语词。

章句:古人解经,往往在训释词义外,再串进一次经文大意。

集解:总汇各家解释。

义疏:略同于集解。

正义:纠正前人的义疏。

唐宋诗词鉴赏

关于幼儿园国庆节策划方案范本

第四册复习课文3教案示例

初中三年级化学学习方法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幼儿园国庆节活动方案

快速读懂文言文的技巧

生活常识:小雪节气三宝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名师推荐国学经典书籍

古籍的版式常识
《古籍的版式常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古籍的版式常识(精选9篇)】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活动方案2022-11-04

二年级英语教师工作计划2023-07-24

两步连乘应用题教学后记2022-12-17

纲要是规章制度吗2023-04-03

国学经典书籍读后感作文2022-11-21

公共图书馆古籍保护与古籍价值的实现途径分析的论文2023-08-19

高中学生的化学学习方法2022-08-08

参考文献著录注意事项医学论文2023-06-14

人教版连乘应用题教学设计2022-12-22

古代文学教学2022-08-17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