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归一、归总应用题

时间:2022-09-11 08:08:02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复习归一、归总应用题(精选9篇)由网友“鲁公门下”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复习归一、归总应用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复习归一、归总应用题

篇1:复习归一、归总应用题

复习归一、归总应用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5页第4题,练习二十六的第5―8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通过对比练习加深对归一、归总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认识,提高解答这两种应用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将第115页的第4题分别写在几块小黑板上。

教学过程():

(一)对比练习

1、教师挂出写有第4题的第(1)小题的小黑板。让学生自己默读题后,指名回答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再让学生独立解答。做完后教师分别让学生说解体思路和列式理由。

教师挂出第4题第(2)小题的小黑板。让学生比较第(1)、(2)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回答第一、二个条件是相同的,第三个条件不同,第(2)题的第三个条件正好是第(1)题的得数。让学生独立解答。

教师让学生说明这两道题解法上的异同点,引导学生回答:它们都是先求出每人要摆多少盆花。再根据第三个条件的不同,求一共要摆多少盆花或求需要多少人。

2、教学第4题的第(3)、(4)题。

教师让学生说明这两道题解法上的异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回答:它们都是先求出一共要摆多少盆花,再根据第三个条件的不同,求需要多少人或每人摆多少盆花。

教师要求学生看第115页上的'第4题,想一想这四道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引导学生回答:这四道题说的是同一件事:同学们摆花盆。由于已知条件和问题的变化,第(1)、(2)题与第(3)

(4)题分为两组应用题。每一组应用题的第一、二个条件是相同的,不同的是第一组要先求每人要摆多少盆花,第二组要先求出一共要摆多少盆花。然后再根据第三个条件求出得数。

二、课堂练习

1、做练习二十六的第5题。

教师让学生把得数写在题目的后面,做完后集体订正。

2、做练习二十六的第6题。让学生认真审题,再列式计算。

3、做练习二十六的第7题。

学生读题后,教师问:这道题实际上给出几个已知条件?(摆一个正方形要用4根火柴棒,摆一个三角形要用3根火柴棒,实际给出了三个已知条件。)

4、做练习二十六的第8题。

篇2:归一、归总应用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7~108页的例3、例4及“做一做”,练习二十四的第1、2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正、反归一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结构特征及解题关键。

2、初步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正、反归一应用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归一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会解答此类应用题。

教学难点

1、线段图的画法

2、检验方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或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1、学习例3

(1)出示图片(画有5个书架,下面有一个问号),教师说:“学校想买5个书架,你知道需要花多少钱吗?想一想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产生疑问或说出需要先知道每个书架多少钱。)

(2)教师及时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图片(画有3 个书架,标出一共75元),教师说:“我告诉你买3个书架一共用了75元钱。现在你能解决了吗?”

(3)个人试做,小组交流并汇报小组的想法。

思路:要想求5个书架多少钱?先求每个书架多少钱?再求5个一共多少钱?(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点拨,并做主要的板书。)

(4)练习:教科书第107页“做一做”。让学生独立解答,指名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2、学习例4

(1)出示例4:学校买了3个书架,一共用75元。照这样计算,20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架?

(2)小组先讨论研究,再试着把它完成。

(3)小组间交流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

(4)“做一做”中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分析题目,并解答完成。

3、比较例3和例4,你觉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学生各抒已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小结:“遇到应用题,一定要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来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再解答。”

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出示图片(练习二十四的第1、2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2、老师用IC卡给家里打电话,时间用了4分,正好花了2元8角钱。想一想,如果打电话时间用了6分,又会用去多少钱呢?(学生独立思考)

“老师的IC卡里现在只有3元5角钱了,我必须在几分内把话讲完呢?

板书设计:

两步应用题

(1)先求每个书架多少钱?    (2)先求每个书架多少钱?

75÷3=25(元)               75÷3=25(元)

5个书架多少钱?             200元能买几个书架?

25×5=125(元)              200÷25=8(个)

答:买5个要用不着125元。    答:200元可以买8个书架。

篇3:归一、归总应用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2页的例5及“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二十五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了解归总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够正确地解答这种应用题。

2、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乘、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结构特征和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画线段图,并借助线段图分析题中数量关系。

教具准备

投影片或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领悟方法

1、学习例5(为了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理解、计算,将例题进行了改编)。

(1)教师说:“小华读一本书,如果每天读9页,几天可以读完?”(学生各抒已见)。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告诉他们:“知道每天读12页,6天可以读完。现在你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吗?”

(3)小组展开讨论,并独立列式试做。(教师注意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

(4)小组汇报自己的.想法,教师点拨,小组间相互质疑问难。

(5)教师根据小组的汇报情况,边小结边进行必要的板书:

先求这本书一共多少页?   12×6=72(页)

再求几天能读完?         72÷9=8(天)

(6)让学生根据分步算式,独立列出综合算式。

2、改编例题,引出题目:(如果小华8天读完,他每天读几页?)

(1)学生独立思考,并试着列式解答出来。

(2)请一名学生汇报。通过学生之间的质疑问难,教师根据出现的情况,及时进行小结:要求每天读几页?首先知道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遇到问题,一定要分析清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

3、比较例题和改编的问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相同点:都是先求这本书的总页数。不同点:例题是求几天读完,改编后的问题是求每天读几页。

4、教科书第112页“做一做‘的第2题和例5,让学生独立完成。

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做练习二十五的第1题。

让学生认真读题,独立完成,并找出两个小题的异同点。

2、教师:小林从家往学校走,每分走100米,需要用8分走到学校。如果每分走80米,你知道需要用几分走到吗?

让学生说一说想法,然后独立列式解答。

3、做练习二十五的第3、4题。

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课堂小结

通过师生交流,突出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板书设计:

两步应用题

(1)先求这本书一共多少页?  (2)先求这本书一共多少页?

12×6=72(页)              12×6=72(页)

再求几天能读完?            再求每天读几页?

72÷9=8(天)                72÷8=9(页)

答:8天可以读完。         答:每天读9页。

篇4:归一归总应用题带答案

1. 奶牛场平均每头奶牛每天吃15千克草,照这样计算,15头奶牛四月份共吃草多少千克?

2..一份稿件,每天打15000字,12天可以完成,如果每天打18000字,需多少天完成?

3. 若每个工人每天可组装电视机15台,照这样一个车间有工人25人,一星期工作5天,这个车间一星期可组装电视机多少台?

4. 3头奶牛15天产奶1800千克,12天可以产奶多少千克?

5. 5辆大卡车4趟共运走土、石120立方米,现在有土石1080立方米,要求9趟运完,需要增加同样的`大卡车多少辆?

6. 4台织布机3小时织布120米,平均每台每小时织布多少米?

7. 星光小学有5个自然兴趣小组,每组8个同学,平均每人采集4只昆虫标本。这个小组共采集了多少只昆虫?

8. 有8只燕子5天共吃2400只害虫,平均每只燕子每天吃多少只害虫?

9. 某食堂3天用去大米450千克,照这样计算,15天用去大米多少千克?

10.电影院放映一部长480米的胶片,放映12分钟,用这台放映机放映720米的胶片需要多少分钟?

11. 新华小学美术组有15个同学,半年共创作810副画,平均每人一年创作多少副?

12. 6台收割机2小时收割10800平方米稻田,8台收割机5小时收割多少平方米稻田?

13. 4台碾米机3小时碾米4800千克,现增加2台碾米机,6小时碾米多少千克?

14. 李宏从甲地去乙地,每分钟行走120米,15分钟能到达。若想要12分钟到达乙地,每分钟需要行走多少米?

15. 修一条公路,24人18天可以完成。修6天后,又增加12人,修这条公路还需要多少天?

16. 抄一份稿件,小秘3分钟抄写360个字,现改用电脑打字,已知4分钟打了720个字,原来45000字的文章,现在可以提前几分钟完成任务?

17. 铸造车间有12名工人,9小时共造零件2160个,现在有3200个零件,需8小时完成,还要增加多少名工人?

18. 20只奶羊30天一共产奶1200千克,平均每只奶羊每天产奶多少千克?

19. 缝纫组有20人,平均每人每天做4套衣服,15天可以做多少套衣服?

答案

1.  四月=30天   15×15×30=6750(千克)

2.  1500×12÷1800=10(天)

3. 解法一:15×25×5=1875(台)  解法二:15×5×25=1875(台)

4. 1800÷3÷15×12=480(千克)

5. 1080÷(120÷5÷4×9)-5=15(辆)

6. 120÷3÷4=10(米)

7. 5×8×4=160(只)

8. 1400÷5÷8=60(只)

9. 450÷3×15=2250(千克)

10. 720÷(480÷12)=18(分钟)

11. 810÷15×2=108(副)

12. 10800÷6÷2×8×5=36000(千克)

13. 4800÷4÷3×(4+2)×6=14400(千克)

14. 120×15÷12=150(米)

15. (24×18-24×6)÷(24+36)=8(天)

16. 45000÷(360÷3)-45000÷(720÷4)=125(分)

17. 方法一:3200÷(2160÷9÷12×8)-12=8(名)   方法二:3200÷8÷(2160÷12÷9)-12=8(名)

18. 1200÷20÷30=2(千克)        验算: 2×20×30=1200(千克)

19. 4×20×15=1200(套)          验算:1200÷20÷15=4(套)

篇5:归总应用题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步应用题(归总)的结构特点和解答方法,能正确迅速地找到中间问题(先求什么).

2.使学生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初步掌握这类应用题的解题规律.

3.训练学生有条理地分析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乘、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结构特征和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画线段图,并借助线段图分析题中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实际,以旧引新.

1.请你根据学过的乘除法数量关系,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例提问.

①单价×数量=总价

②路程÷时间=速度

③工作总量÷工效=工时

学生可能举例:

①一个足球50元,3个足球多少元?

②我家到姥姥家相距大约120千米,坐汽车行了2小时,这辆汽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③王师傅用小推车为食堂运菜,每小时运80千克,240千克的菜要几小时运完?

2.改编:工人们修一条路,每天修12米,10天修完.________?求什么?(求这条路长多少米?)为什么?如果去掉这个问题,改成“如果每天修15米,几天修完?”应该如何解答呢?

此时,学生可能会答也可能答不出.如果有答对的,请他说说是怎样算的;如果没有,教师提问:要想知道“如果每天修15米,几天修完?”,就要先求出什么?(工作总量)根据哪一数量关系求工作总量?

教师导入:生活中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样的问题.

二、尝试探索,学习新知.

1.(1)出示例5:工人们修一条路,每天修12米,10天修完.如果每天修15米,几天修完?

学生们自由读题,理解题意.

教师谈话:通过读题,你想到了那些问题,提出来供同学们思考.

学生可能提出:

题目中已知几个条件,它们各是什么?要求什么问题?线段图应该怎么画?

这道题可以先求什么?(中间问题)为什么?

求出总数量后,再求什么?为什么?

经同学们思考(也可以小组讨论),师生共同解决.

全班重点讨论下面的问题:

a.线段图怎样画?题中什么数量变了,什么没变?

使学生明确:为了清楚地反映数量关系,最好画两条线段,两条线段要同样长,表示同一条路(说明工作总量是固定不变的').

b.要求几天修完,必须先求什么?为什么?

[看图分析:可以从条件出发,已知每天修12米(工效),又知道修了10天(工时),就可以求出这条路全长多少米?(工作总量)还可以从最后的问题出发,要求每天修15米,几天修完?必须知道这条路全长是多少米,题目里没有给工作总量,所以要先求出工作总量.]

共同解题,说出解题方法.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 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12 × 10 = 120(米)

几天修完?

120 ÷ 15 = 8(天)

综合算式: 12 × 10 ÷ 15

⑤请学生说一说怎样检验?

(2)教师提问:如果将第三个条件改成“每天修20米、每天修30米、每天修4 0米”,问题不变,仍求几天修完?应该怎样列式?

12×10÷20=6(天) 12×10÷30=4(天)

12×10÷40=3(天)

(3)教师提问:如果将第三个条件和问题改成“如果要求6天修完,每天应修多少米?”应该怎样解答呢?

订正:这条路长多少米? 12 × 10 = 120(米).

每天应修多少米? 120 ÷ 6 = 20(米).

综合算式:12×10÷6

全班共同订正,说说你的解题思路,每一步算式的含义.

(4)教师提问:再将第三个条件改成“要求5天修完、2天修完”,问题不变,仍求每天应修多少米?怎样列式?

12×10÷5=24(米) 12×10÷2=60(米)

2.对比质疑,归纳概括.

教师提问:比较例5、改编题,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使学生明确:从应用题的结构上看,前两个条件是相同的,给了单一量和数量,第三个条件和问题不同,正好互相交换了一下.从解题思路上看,根据前两个条件就可以求出总数(工作总量),总数量是固定不变的(题目中一般在第一句话表示出来).不同的是:总数量÷份数=每份数,总数量÷每份数=份数.

教师说明:具有以上特点的应用题叫做归总应用题.(出示课题)

三、巩固练习,发展提高.

1.独立完成下题.

①小华读一本书,每天读12页,6天可以读完.如果每天读9页,几天可以读完?

②小华和小刚读同样一本书,小华每天读12页,6天读完,小刚想8天读完,平均每天要读几页?

订正时说说解题的思路各是什么?

2.填表:

解放军列队出操.填出每行人数或行数.(说说解题思路)

每行人数

12

20

45

行数

15

10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1.方师傅给食堂运菜.如果用小推车每次运75千克,8次能运完.如果改用平板车运,4次就能运完.平板车每次运多少千克?

2.招待所新来一批客人.每间住2人,需要15间房.如果每间房住3人,需要几间房?

板书:

探究活动

折纸条游戏

活动目的

学生通过手、脑、口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加深对“归总应用题”的认识;锻炼灵活的思维能力,提高数学素质.

活动准备

学生两人一组,每组准备1张较长的彩条,一张表格.

活动过程

1.规则:两人一组,甲任意将彩条折成2段(或几段),乙测量出一段彩条的长度并记录,接着两人互换任务,乙将彩条折成不同的段数请甲根据第一次的测量结果猜出现在每段彩条的长度并记录,互相检查(计算)猜对为赢;此为一局;每场游戏可定为4局,赢者一局加10分,输者记0分并送对方10分,最后分高者为胜.

2.所填表格如下:

篇6:归总问题应用题及答案

关于归总问题应用题及答案

1.  要修一条公路,原计划每天修450米,80天完成。现在要求提前20天完成,平均每天应多修多少米?

分析:要求平均每天多修多少米,必须知道实际每天修多少米,要求实际每天修多少米,又要先求出这条公路的总长和实际修多少天。

解:450×80÷(80-20)-450

=450×80÷60-450

=36000÷60-450

=600-450

=150(米)

答:平均每天应多修150米.

2.  农具厂生产一批农具,原计划每天生产120件,28天可以完成任务,实际每天多生产了20件,这样可以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分析:要求提前几天完成任务,先要求出实际生产了多少天,要求实际生产了多少天,又要求出这批农具一共有多少件。

解:28-120×28÷(120+20)

=28-120×28÷140

=28-3360÷140

=28-24

=4(天)

答:可以提前4天完成任务.

3.  面粉厂用汽车装运一批面粉,原计划用每辆装24袋的汽车9辆15次可以运完,现在改用每辆装30袋的汽车6辆来运,几次可以运完?

分析:要求几次可以运完,先要求出运的这批面粉共有多少袋。

解:24×9×15÷30÷6

=216×15÷30÷6

=3240÷30÷6

=18(次)

答:18次可以运完.

4.  修一条公路,原计划每天工作7.5小时,8个人6天可以修完,实际增加了2个工人,准备4天完成,这样每天要工作几小时?

分析:要求每天工作几小时,先要求出这条公路的总工作量,即由1个工人来做共需要多少小时,再求最后问题。

解:7.5×8×6÷4÷(8+2)

=7.5×8×6÷4÷10

=60×6÷4÷10

=360÷4÷10

=9(小时)

答:每天要工作9小时.

5.  一项工程,预计30人15天可以完成任务。工作4天后,又增加3人。如果每人工作效率相同,这样可以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分析:要求提前几天完成任务,必须知道实际工作的天数。要求实际工作天数,又要先求工作4天后,余下的工作需要几天完成,求余下的工作量应用总工作量(15×30)减去4天的工作量(4×30).

解:15-〔(15×30-4×30)÷(30+3)+4〕

=15-〔(450-120)÷33+4〕

=15-〔330÷33+4〕

=15-〔10+4〕

=15-14

=1(天)

答:可以提前1天完成任务.

6.  一个工地上有120名工人,食堂为这些工人准备了30天的粮食。实际工作5天后,由于工期紧张,又调来30名工人,食堂原来准备的粮食只够吃几天?

分析:先要求出准备的'粮食共有多少,也就是1人能吃多少天,再求出5天后余下的粮食够用多少天。

解:(30×120-5×120)÷(120+30)+5

=(3600-600)÷150+5

=3000÷150+5

=20+5

=25(天)

答:食堂原来准备的粮食只够吃25天.

7.  一项工程原计划8个人每天工作6小时,10天可以完成。现在为了加快工作进度,增加2人,每天工作时间增加2小时,这样可以提前几天完成这项工程?

分析:要求可以提前几天完成,要先求现在这项工程需要多少天。要求现在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多少天,又要先求这项工程的总工作量是多少。

解:10-6×10×8÷(8+2)÷(6+2)

=10-6×10×8÷10÷8

=10-60×8÷10÷8

=10-480÷10÷8

=10-48÷8

=10-6

=4(天)

答:可以提前4天完成这项工程.

篇7:数学教案设计:归总应用题

数学教案设计:归总应用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步应用题(归总)的结构特点和解答方法,能正确迅速地找到中间问题(先求什么).

2.使学生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初步掌握这类应用题的解题规律.

3.训练学生有条理地分析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乘、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结构特征和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画线段图,并借助线段图分析题中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实际,以旧引新.

1.请你根据学过的乘除法数量关系,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例提问.

①单价×数量=总价

②路程÷时间=速度

③工作总量÷工效=工时

学生可能举例:

①一个足球50元,3个足球多少元?

②我家到姥姥家相距大约120千米,坐汽车行了2小时,这辆汽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③王师傅用小推车为食堂运菜,每小时运80千克,240千克的菜要几小时运完?

2.改编:工人们修一条路,每天修12米,10天修完.________?求什么?(求这条路长多少米?)为什么?如果去掉这个问题,改成“如果每天修15米,几天修完?”应该如何解答呢?

此时,学生可能会答也可能答不出.如果有答对的,请他说说是怎样算的;如果没有,教师提问:要想知道“如果每天修15米,几天修完?”,就要先求出什么?(工作总量)根据哪一数量关系求工作总量?

教师导入:生活中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样的问题.

二、尝试探索,学习新知.

1.(1)出示例5:工人们修一条路,每天修12米,10天修完.如果每天修15米,几天修完?

学生们自由读题,理解题意.

教师谈话:通过读题,你想到了那些问题,提出来供同学们思考.

学生可能提出:

题目中已知几个条件,它们各是什么?要求什么问题?线段图应该怎么画?

这道题可以先求什么?(中间问题)为什么?

求出总数量后,再求什么?为什么?

经同学们思考(也可以小组讨论),师生共同解决.

全班重点讨论下面的问题:

a.线段图怎样画?题中什么数量变了,什么没变?

使学生明确:为了清楚地反映数量关系,最好画两条线段,两条线段要同样长,表示同一条路(说明工作总量是固定不变的).

b.要求几天修完,必须先求什么?为什么?

[看图分析:可以从条件出发,已知每天修12米(工效),又知道修了10天(工时),就可以求出这条路全长多少米?(工作总量)还可以从最后的问题出发,要求每天修15米,几天修完?必须知道这条路全长是多少米,题目里没有给工作总量,所以要先求出工作总量.]

共同解题,说出解题方法.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 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12 × 10 = 120(米)

几天修完?

120 ÷ 15 = 8(天)

综合算式: 12 × 10 ÷ 15

⑤请学生说一说怎样检验?

(2)教师提问:如果将第三个条件改成“每天修20米、每天修30米、每天修4 0米”,问题不变,仍求几天修完?应该怎样列式?

12×10÷20=6(天) 12×10÷30=4(天)

12×10÷40=3(天)

(3)教师提问:如果将第三个条件和问题改成“如果要求6天修完,每天应修多少米?”应该怎样解答呢?

订正:这条路长多少米? 12 × 10 = 120(米).

每天应修多少米? 120 ÷ 6 = 20(米).

综合算式:12×10÷6

全班共同订正,说说你的解题思路,每一步算式的含义.

(4)教师提问:再将第三个条件改成“要求5天修完、2天修完”,问题不变,仍求每天应修多少米?怎样列式?

12×10÷5=24(米) 12×10÷2=60(米)

2.对比质疑,归纳概括.

教师提问:比较例5、改编题,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使学生明确:从应用题的结构上看,前两个条件是相同的,给了单一量和数量,第三个条件和问题不同,正好互相交换了一下.从解题思路上看,根据前两个条件就可以求出总数(工作总量),总数量是固定不变的(题目中一般在第一句话表示出来).不同的是:总数量÷份数=每份数,总数量÷每份数=份数.

教师说明:具有以上特点的.应用题叫做归总应用题.(出示课题)

三、巩固练习,发展提高.

1.独立完成下题.

①小华读一本书,每天读12页,6天可以读完.如果每天读9页,几天可以读完?

②小华和小刚读同样一本书,小华每天读12页,6天读完,小刚想8天读完,平均每天要读几页?

订正时说说解题的思路各是什么?

2.填表:

解放军列队出操.填出每行人数或行数.(说说解题思路)

每行人数

12

20

45

行数

15

10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1.方师傅给食堂运菜.如果用小推车每次运75千克,8次能运完.如果改用平板车运,4次就能运完.平板车每次运多少千克?

2.招待所新来一批客人.每间住2人,需要15间房.如果每间房住3人,需要几间房?

板书:

探究活动

折纸条游戏

活动目的

学生通过手、脑、口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加深对“归总应用题”的认识;锻炼灵活的思维能力,提高数学素质.

活动准备

学生两人一组,每组准备1张较长的彩条,一张表格.

活动过程

1.规则:两人一组,甲任意将彩条折成2段(或几段),乙测量出一段彩条的长度并记录,接着两人互换任务,乙将彩条折成不同的段数请甲根据第一次的测量结果猜出现在每段彩条的长度并记录,互相检查(计算)猜对为赢;此为一局;每场游戏可定为4局,赢者一局加10分,输者记0分并送对方10分,最后分高者为胜.

2.所填表格如下:

篇8:归总问题应用题及答案

例1.要修一条公路,原计划每天修450米,80天完成。现在要求提前20天完成,平均每天应多修多少米?

例题解析:要求平均每天多修多少米,必须知道实际每天修多少米,要求实际每天修多少米,又要先求出这条公路的总长和实际修多少天。

解: 450×80÷(80-20)-450

=450×80÷60-450

=36000÷60-450

=600-450

=150(米)

答:平均每天应多修150米.

例2.农具厂生产一批农具,原计划每天生产120件,28天可以完成任务,实际每天多生产了20件,这样可以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例题解析:要求提前几天完成任务,先要求出实际生产了多少天,要求实际生产了多少天,又要求出这批农具一共有多少件。

解: 28-120×28÷(120+20)

=28-120×28÷140

=28-3360÷140

=28-24

=4(天)

答:可以提前4天完成任务.

例3.面粉厂用汽车装运一批面粉,原计划用每辆装24袋的汽车9辆15次可以运完,现在改用每辆装30袋的汽车6辆来运,几次可以运完?

例题解析:要求几次可以运完,先要求出运的这批面粉共有多少袋。

解:24×9×15÷30÷6

=216×15÷30÷6

=3240÷30÷6

=18(次)

答:18次可以运完.

例4.修一条公路,原计划每天工作7.5小时,8个人6天可以修完,实际增加了2个工人,准备4天完成,这样每天要工作几小时?

例题解析:要求每天工作几小时,先要求出这条公路的总工作量,即由1个工人来做共需要多少小时,再求最后问题。

解:7.5×8×6÷4÷(8+2)

=7.5×8×6÷4÷10

=60×6÷4÷10

=360÷4÷10

=9(小时)

答:每天要工作9小时.

例5.一项工程,预计30人15天可以完成任务。工作4天后,又增加3人。如果每人工作效率相同,这样可以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例题解析:要求提前几天完成任务,必须知道实际工作的天数。要求实际工作天数,又要先求工作4天后,余下的工作需要几天完成,求余下的工作量应用总工作量(15×30)减去4天的工作量(4×30).

解:15-〔(15×30-4×30)÷(30+3)+4〕

=15-〔(450-120)÷33+4〕

=15-〔330÷33+4〕

=15-〔10+4〕

=15-14

=1(天)

答:可以提前1天完成任务.

例6.一个工地上有120名工人,食堂为这些工人准备了30天的`粮食。实际工作5天后,由于工期紧张,又调来30名工人,食堂原来准备的粮食只够吃几天?

例题解析:先要求出准备的粮食共有多少,也就是1人能吃多少天,再求出5天后余下的粮食够用多少天。

解: (30×120-5×120)÷(120+30)+5

=(3600-600)÷150+5

=3000÷150+5

=20+5

=25(天)

答:食堂原来准备的粮食只够吃25天.

例7.一项工程原计划8个人每天工作6小时,10天可以完成。现在为了加快工作进度,增加2人,每天工作时间增加2小时,这样可以提前几天完成这项工程?

例题解析:要求可以提前几天完成,要先求现在这项工程需要多少天。要求现在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多少天,又要先求这项工程地总工作量是多少。

解:10-6×10×8÷(8+2)÷(6+2)

=10-6×10×8÷10÷8

=10-60×8÷10÷8

=10-480÷10÷8

=10-48÷8

=10-6

=4(天)

答:可以提前4天完成这项工程.

篇9:正归一应用题课堂实录

正归一应用题课堂实录

一、教学设想

(一)指导思想

正归一应用题是三年级学生学习的内容,其中列综合算式解应用题是刚开始学习的。为了能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精神和体现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按“四性一新”教学模式,开展开放、实践、自主和研究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流程上突出实践探究、理论形成和实践应用三个阶段教学,致力于学生的基本能力、基本态度、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从而更好地掌握归一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二)教学内容正归一应用题。

(三)教孝目标教学后,学生掌握归一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方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和良好的态度。

(四)教学方法“四性一新”教学法等

二、课堂实录

(一)实践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在我们每一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最喜欢的物品。昨天,我已经布置大家去调查了有关情况。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你最喜欢的物品调查表”。

2.把学生的调查情况用表格展示。(现场输入)

【评析:从社会调查的实践引入,为实践探究奠定基础】

3.师:像一支钢笔15元,一辆滑板车120元等等(学生中的例子),用来表示一件物品的价钱,我们把它叫做单价,(用颜色闪动)表示有几件物品,我们把它叫做数量,一共需要多少钱,我们把它叫做总价。

4.讨论数量关系。

师:观察调查表,你发现已知单价、数量,怎样求总价呢?(单价×数量=总价)

师:如果已知总价和单价,怎样求数量?(总价÷单价=数量)

如果已知总价和数量,怎样计算单价?(总价÷数量=单价)

5.实际应用。

师:这些数量关系式在生活中有着怎样的应用呢?让我们一起到金华最大的超市去逛一逛(影像文件);暂停影像中的镜头.指出2元表示什么?(单价)顾客手中的1瓶罐头,这个“1”表示什么?(数量)在收银台计算的是什么?(总价)

6.用一用,说一说。

师:由此看来,在超市中,单价、数量、总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果你去超市购物,你会应用吗?同桌之间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根据什么数量关系式?

7.算一算下面各题。

(1)每本数学课外书5元钱,3本数学课外书多少钱?

(2)8个玩具120元,每个玩具多少钱?

(3)5瓶牛奶要多少钱?(为例题教学作准备)

【评析:采用景象文件,能让学生置身于生活情境中学习教学】

(二)引导深究,自主学习

1.从准备练习中的最后一题引入,并进行电脑演示。

师:要求5瓶牛奶的价钱,还必须知道什么呢?(5瓶牛奶的价钱)

师:知道这样1瓶牛奶的价钱,(与5瓶牛奶不同)能求5瓶牛奶的价钱吗?(不能)为什么?(因为牛奶不一样)

师(出示牛奶实物):品牌不同、大小不同、价格也不同,【注:学生顿悟,微笑会意】

师:如果告诉这1瓶牛奶的单价呢?(能)为什么?(因为牛奶相同)

【注:电脑形象演示:把两瓶相同的牛奶变成文字“同样的”】

师:如果不告诉你单价,而是告诉你3瓶牛奶的价钱12元呢,你会算吗?

【注:强调:“同样的牛奶”“照这样计算”的意思是什么?(单价不变)】

【评析:从每瓶不同到相同,强调了单价不变,电脑演示从实物图(奶瓶)到文字“照这样计算”等,过渡非

常自然,也十分形象】

2.学生尝试解答,小组讨论。

(1)12÷3=4(元)表示什么?(牛奶的单价)根据什么关系式?(总价÷数量=单价)

(2)4×5=20(元)表示什么?(牛奶的总价)根据什么关系式?(单价×数量=总价)

3.列综合算式。

师:先算的表示什么?(单价)再算的表示什么?(总价)

师:以后在解应用题的`时候,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计算。

4.练习。学生尝试做。

(1)2盒饼干60元,买同样的7盒饼干要多少元?

(2)TCL2103型彩电3台要3600元,5台这样的彩电要多少钱?

(3)2包上好佳4元钱,3包上好佳多少钱?(6元钱,4÷2×3)

师:你们愿意花6元钱买3包上好佳吗?(愿意)

师:拿出3包很小的上好佳,你们愿意吗?(笑答:不愿意)

师:怎么又不愿意了呢?(大小不同了,单价变了)

[注:用实物讲解]

【评析:再次强调不同标准,无法计算的道理】

5.小结。

师:对今天所学的应用题,你能总结出哪几条要点?(先求出单价,再求总价)

师:在题意叙述中,要用“同样的”、“这样的”等来表示单价一定的词语。

【评析:学生通过课外实际调查,课内电脑演示,进入了探究归一应用题解题方法的理想情境,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参与下,自己研究获得知识】

(三)多样练习,巩固知识。

1.数学魔术:变变变。

出示题目:买6袋巧克力付款30元,买7袋这样的巧克力要付多少元?

要求学生先列综合算式,然后观察屏幕中的变化,马上列出新题目的综合算式,不计算。

师:从变化中发现不变的是什么?

点击,7变成10,算式是:30÷6×10

点击,10变成11,算式是:30÷6×11

点击,11变成1,算式是:30÷6×1

师:能不能更简单?(30÷6,学生恍然大悟)

点击,1变成12,算式:30÷6×12【注:引出倍比法解题思路,用实物演示】

30×(12÷6),12盒里面有2个6盒,就是有2个30元。

点击,三个数字6、30、12没变,题意变了,6只猫一天捉30只老鼠,12只这样的猫一天捉多少只老鼠?

【注:丰富归一应用题的内容,不局限于单价这个数量关系式中】

2.实际运用。

师:刚才讲的方法,在生活实际中有着怎样的应用呢?我们再到超市逛一逛。

【注:化影像文件为文字】

师:中洋超市搞促销,3块纳爱斯香皂只卖8元,照这样计算,9块香皂要用多少元钱?

【评析:通过深化练习,对归一应用题进一步作了探索,促进知识内化和迁移】

(四)回到实践,应用知识。

1.表格式:水彩笔的数量和总价对照表。(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注:最后两栏,一般学生都先填数量再填总价,这时,老师可举例;如果先填总价,你们能求数量吗?实际上这是反归一的题型,可丰富应用题的呈现形式,使归一应用题的归一特征更加明显】

【评析:由正归一题型的练习和探究,实现解法向反归一题型迁移,培养创新意识】

2.生活情境形式:听录音和对话。

主题:今天我当家

地点:月亮湾小区

小刚:阿姨,您好!你买了什么啊?

张阿姨:饼子。

小刚:买了多少?

张阿姨:今天我们家我和王叔叔两个人,所以我买了2袋,(每袋10只)。

小刚:花了多少钱?

张阿姨:6元钱。

小刚:我也正准备去买饼子呢?阿姨再见!

张阿姨:小刚,再见。

按照小刚和张阿姨的对话,今天你当家,请你想一想,根据你家的实际情况,你准备买几袋饺子?花多少钱?并说一说理由。

【评析:通过两种题型的研究学习,让学生联系生活运用数学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为实践应用作铺垫】

(五)课堂总结,课外升华。

1.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结合生活实际,学会解答新的应用题,希望同学们能够把它应用到生活中去。

2.编题:从生活中寻找应用题。(电脑提供一个编题素材库)

【评析:到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综合实践能力】

三、总评析

本堂课,教师在用好教材,但不迷信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和问题,在教学中把题意作一定的改动,使之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充满应用味的应用题。学生通过生活调查和研究,自主地开展学习。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体现了开放性。如问题的设计:表示“单价一定”的,可怎样叙述?又如练习(表格式)设计,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等等,都显示了开放性。

体现了实践性。从社会调查、研究探索到回归应用,都是在实践中实习和体验的。生活情境式的题型设计和学习,从生活中寻找应用题等,都表明了这一点。

体现了自主性。教师充当教学的组织、引导和参与者的角色。学生自始至终保持兴趣盎然、情绪饱满,成了学习的主人。

体现了研究性。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和引导下,对老师提供的材料进行了一系列的学习和研究活动。不论是应用题的结构,还是解题方法,都是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讨论得出的。

每一个过程设计的开放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研究性,都归结为一点,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整堂课按照“四性一新”教学法设计和开放教学活动,较好地体现了“四性一新”教学法的思想。也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探讨提供了较好的课例。

归一问题三年级作文

“归一应用题”教学设计

三步计算应用题教学设计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用正比例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

营销岗常见网申试题解题思路

人教版六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六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

复习归一、归总应用题
《复习归一、归总应用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复习归一、归总应用题(精选9篇)】相关文章: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2023-04-22

比和比例复习课教学反思2023-11-22

巴克莱银行网申试题及其解题思路2022-11-16

《比和比例的复习》教学反思2024-04-04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材料2023-02-11

六年级数学用比例解决问题说课稿2023-09-24

小学数学五年级复习计划怎么制定2023-03-01

新人教版九下数学教学设计2023-03-19

人教版数学六上教学设计2022-10-21

《用反比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2022-05-08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