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归来的散文(精选8篇)由网友“sd1859476”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祭祖归来的散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祭祖归来的散文
祭祖归来的散文
下午,从乡下祭祖归来!
那份浓浓发的香味依然萦绕在我的耳旁!关于故乡的文字,在我的笔下已经描述过无数次,然而,每一次故乡归来都给我无限的遐思!
农历七月十五,在我们这里也是祭祖的日子,和清明节一样,无论身在何方,都要回到故里,给离开人世的仙人吊祭!
行走在故乡的路上,岁月虽然已经走进初秋,但是天气炎热不改夏日的热度,太阳像小火球在炙烤着无边的大地!我身上的毛细血孔,就像是一个个小泉在不停地往外渗水……
车厢里的乡人,虽然记不起什么名字,但是那熟悉的面孔与乡音,无论走在哪里都是那么的熟悉,我在听着他们的谈话、回忆,心思便沉浸在一片浓浓的香味里,也许人们和我一样许久没有回家的缘故,他们个个谈的却是如此的津津有味,也许这就是乡人、乡味与乡情吗?
车厢里的人挤得满满的,在车厢里那个忒小的空间里,人与人之间流动着的'是一股股浓重的汗臭味!可这些似乎影响不了人们的心情!
面对这浓浓的乡音,我也想说些什么,但不知道话题从哪里打开,只好将自己扮演成一个观众去聆听乡人的心声!
故乡,永远是我们心里的一份牵挂,无论身在何方,也无论遭受什么样的故事,我们心里就自然想起故乡的人,故乡的事,故乡的情!这是一种情不自禁的心情,凡是着身瓢泼的人,都会遇到这样的心情!
从县城登上回家的公共车,尽管仅仅只有二十分钟的路程,但是对于渴望见到家乡的亲人的游子来说又是多么的漫长……
我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游子,因为我所居住的地方与自己的故里只隔着一座城市,时间浪费在不断的倒车上,然而,寄居在外十六年的我也曾一次次怀有游子的心情留恋故乡!
两个月没有回乡下,这时间不算短,但是,因为挂念心里突然感到是那么的久远,两个月前乡下还是花开的季节,转身,而今年盛夏的日子又一次从身边掀过,回首不也是一段长长的记忆吗?
由于是奔向故里,我想起乡下的母亲、妹妹、朋友,还有在省城工作的哥哥,这一切都曾在我人生里最真切的文字,于是,我打开去年中秋节哥哥发给我的信息:自从在省城工作,别人都喜欢过节,而自己在过节的时候最孤单,我想父母、弟妹与家人,只是不能脱身,只好在全家团圆的时刻一个人孤零零地阅读着故乡的文字……
这样兴许好一些吧?不知道为何,我突然理解了哥哥在信息里包含着对乡人的心情,原来,那份乡情一直保留在乡人的心里!
客车就像是我们儿时在地里见到的毛毛虫,在乡间的道路上蠕动着!
正在我茫然于一片片乡音的时候,一个个沉沉的手便拍了一下我的肩膀,我下意识转脸,在我后边站着一个人,高高的个子,脸上的胡须似乎还保留着汗珠的迹象,没有穿上衣,胖胖的身材,但在额头上那一道道深深的印痕却给人最深的印象!
——你,你不认识我啦?
正当我看着他疑惑的时候,对面的那个大胡子男人说话啦,我真有些尴尬,一时的确记不起那个人的名字,我陪笑着,而脸上流露出那份尴尬的情调不言而喻,直到那个讲完自己的故事,我才知道那个人竟然是我初中时候的一个同学,在初中二年级就辍学在家,他记住我,那是因为我曾帮助他做过一次数学题,他的话让我有些不好意思,但是,他总是说:我不会介意!于是,我们便闲聊几句!
车走进一个村口,那个同学下车啦,我们握手告别,车门关上,车继续在完成着自己的使命,透过车窗,看着消失在田间同学的背影,我在想着这个同学话,想着那个同学记住我的理由……
原来记住一个人给自己的好处,就一定能记住那个人呀!
当车到达我故乡的路口时已经是下午五点半,下了车,两个外甥女已经在路口等我们,她们左一个右一个牵着我儿子的手就奔向前面回家的小路上,小路还是那条小路。两边的天地依然是一片片绿色的海洋,放眼望去,玉米、大豆、高亮正是抽穗的时候!道路两边的杨树,高高的,似乎又粗了一截,它们一如那守候在村边的战士,守候着一份归来与离去的一份份心情,树上的喜鹊在枝头上高歌,独奏一份乡人的旋律,在小路两旁还开着不知名的野花,嫩嫩的、艳艳的、鲜鲜的……
一支烟的功夫,我们回到家里,原来母亲与妹妹早已做好晚饭,在等待着我们的归来!人生有许多不舍,其中也包括这份乡情!
于是,祭祖归来,我写下这篇文字!
篇2:祭祖散文
夜色蒙蒙来时,我走出了红灯高挂的家门。
一路悄然,山风也歇了。偶尔一两声从山沟里冒出的鸦叫撕破了荒岗地沉寂。几棵山杏树挺着嶙峋的瘦骨,似乎在清冷地坚持着什么。脚下那丛丛簇簇的荆棘和那高低不平的乱石组成的道越来越难走。其实去老坟地的'道慢慢走来也是很快就到地,无非是它隐没在山岗背后,隐没在活人的日子背后,才显得远罢了。如今又是一个大年三十的傍晚,我照例去祭祖。
老坟地荒草茂盛,一抔抔黄土隐现其中,排列有序,错落有致。我伸手拨开那坟门前草,摆上水果糕点,敬上酒,为了防火,早已经习惯了不烧纸钱不焚香。在迷信和风俗两者之间,我们这辈人排斥迷信,但更尊崇风俗。我一时并不急于走地安于这种静谥而凝重的氛围里,任夜色缓缓流动,看酒杯内渐亮的星光隐约闪烁。渐渐地,祖宗先人那慈祥而亲切的音容笑貌象陈年冬日的黄叶,在我略显潮湿的眼眶里活生生支盛起来。有些交流的话是说在心底是只可意会不需言传的。不管他们知道否看到否,但是做为一种风俗习惯,行式虽然简单,然而内心的虏诚是无与伦比地,而且这种表达怀念的方式在心中总没有因为岁月地无情流逝而消失殆尽。因为荒土下那几捧骨灰是后人最至亲最至爱骨血相连的人。因为我们无论进化到什么地步,提升到什么层次,我们这些后代子孙都不会忘了我们的根。
当我注目到祖宗先人身下那块属于自己的三尺地方,忽然感慨曾经以为这冒在心头上地傻傻的想法也才正是最终面对的事实。于是不由轻轻地释然一笑了。看那几抔黄土默默地相依相伴,看那种深沉和谐与恒远不变,倒也是一件多么温暖的事情。在我这个已不是小孩子的年纪,也已知道活着就是去死,这自然而简单的过程。死又有什么惧怕?最主要是应该懂日子地珍贵,好好活每一天,到死时候别无颜去见祖宗先人才是。
离开老坟地,我坦然地跨过荆棘和乱石,绕过那歪斜的山杏树。山岗前村里祝福的灯光和烟花把夜色摊开,在我眼前照出一条亮堂堂的道。我大步奔向那红红火火地新年新希望中去了。
篇3:一次祭祖散文
一次祭祖散文
真应了唐代著名诗人杜牧诗中“清明时节雨纷纷”的那句话,外面春雨蒙蒙,似乎提醒人们又到了祭拜祖先缅怀先人的时节。每到清明时节,人们便通过祭祖扫墓寄托浓浓的哀思,表达真诚的敬意。
但今天再大的雨我也必须下乡,因为今天是清明前的最后一个周末,每年这一天是我们家族祭祖的日子,也是我到母亲坟上祭扫的日子。母亲去世已十多年了,这十多年来,每年到这时候我都要回去祭祖扫墓,从未间断过。
况且,今年祭祖是由阳子家承办。去年祭祖结束后,是家族中最长者亲自将家谱交给阳子的。家谱是一块很大的白布,上面密密麻麻的记载着各代列祖列宗的姓名,每年轮到谁家承办祭祖,就由谁家保管,等到祭祖那天挂在中堂,供族人朝拜。
按理,今年祭祖根本轮不到阳子承办。我们家族是按照辈份从高到低、年龄由长及幼的顺序,每年由一户人家来承办的,现在才轮到阳子的爷爷辈,如果阳子的爷爷在世的话,今年正好轮到阳子的爷爷。不过,阳子的爷爷已去世好多年了,去世的人是不包括在轮办的人中的。但去年祭祖时,阳子还是找到家族中几位最长者,软磨硬泡,要替已逝去的爷爷承办今年的祭祖。几位长者拗不过,看他也挺心诚的,加上其他族人没反对,便同意了。破例让阳子承办今年的祭祖其实是原因的。阳子从小患了小儿麻痹症,落了个腿部残疾。等到他刚上小学时,父亲又去世了,留下孤儿寡母艰难度日。好在有爷爷奶奶的.照应,有乡里乡亲的帮助,阳子才读完初中,之后便被照顾进了镇上的福利厂工作。阳子知道自己的家庭,常常加班加点,而且省吃俭用,等到攒了些钱后,便到江南开了个废品收购站,把个生意做得红红火火,硬是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盖了房娶了妻生了子。
也许是我心诚的缘故吧,等我到了村庄墓园时,雨停了,欲露还羞的太阳透出淡淡的阳光。墓园其实也是梨园,坟旁是梨树,梨树下是坟墓。“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梨花香,愁断肠。千杯酒,解思量。”那繁盛如雪的梨花此时正静静的开着,飘荡着丝丝素雅的幽香,更增添了几分肃穆、几分哀思。水泥浇砌的两座高大祖坟前已摆好了供品,阳子和家族中的几位长者正在举行祭拜仪式。墓园里原先都是土坟,每年清明扫墓时都要添上些新土,还要到河里舀些泥浆重新粉刷一下,然后再挖一个新的坟帽放在坟顶上,不过,现在绝大多数土坟已被用水泥重新浇砌过了,以前那些程序不用再走了,只需摆上供品,烧些纸钱就行了。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供品的花样也越来越多,就连“毛甲长(鱼)”也成了供品,不像以前净是些豆腐、卜页之类的素食。
看到我回来了,阳子连忙上前跟我打招呼。近年来,由于外出经商的、打工的越来越多,特地赶回来祭祖的人越来越少了,大多数是一些留守老人、学生以及我们在本县工作的人,因此去年阳子就约了我,让我务必要回来,为他架架势,撑撑场子。
大家一起祭拜完祖坟后,各人便到自己已逝去的亲人坟前祭拜,并烧些纸钱。整个墓园人来人往,祭扫活动从早上开始,陆陆续续要进行到傍晚才能完毕。晚上全族人要在一起聚餐,因此有些地方将“祭祖”称为“吃祖”。这“吃祖”的钱是由家族的各家各户出,不过我们家族的祭祖不包括女性,只有男丁才出“份子钱”,每人只缴十五元,而且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不需出“份子钱”,这对于物价飞涨以及酒宴档次不断提高的今天来说,“份子钱”断然是不够的,因此每年承办祭祖的人家都要贴钱去办酒席。不过,这并不妨碍大家承办祭祖的热情,能牵头祭拜先祖,把全族人召集到自己家相聚一堂,这是积德的事,也是很荣耀很有面子的事。
阳子偌大的院落里已搭起了帐篷,摆满了餐桌。酒席照例是请家宴置办的,家宴的出现让农村里做红白喜事的人家置办酒席省去了许多麻烦。阳子西装革履,忙着倒茶递烟招呼来客。今年回来参加祭祖的人还真不少,有在上海经商的、有在无锡办厂的、有在南京打工的,加上留守在家的老人和儿童足足坐满了七、八张圆桌。大家兴高采烈,叙说着趣事,谈论着经商之道,分析着国家形势。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每年负责家族祭祖事宜的四叔照例又开始报账,今年共受份子钱多少,祭祀用品及酒席支出共多少,阳子家共贴多少。话音刚落,阳子端起酒杯站到桌席中间,说:“以前我们家很穷,我又是个残疾人,是大家的关心和帮助才使我有了今天,今年的费用我全包了,份子钱就留在账上,我起个头,以后条件好的也可以将份子钱留在账上设个基金,以后家族中谁家有难处就拿这些钱去赞助。”说完,阳子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我看得出,阳子虽然有些醉意,但他肯定早就想好了要去这么做。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饮水思源,心存感恩,也许这就是“吃祖”的意义所在吧!
篇4:五月,归来散文
五月,归来散文
终因一棵树的存在,成全了所有的归来。
镇政府东去十多里,傍沂河穴居,择福山相依,蛇颈小路一波三折,或在河滩茂林婉约、或在崮顶盘旋豪放。尽头,山脚下绿色苍茫,红瓦青砖隐现。那片赋予我们善良、忠诚、执着的童年乐土,静卧在历史的长河中,任风雨涤尽铅华,沉积三百多个春秋,于无声处静听凡尘落素,恬淡存在。
“花开了,回去不?”每年的五月,童年的小伙伴都会给我一张图片作为相约的引子。年年树相似,高约9米,茎虬曲苍劲,两人合拢才至,冠如巨大车盖,覆荫绵延约200余平方,洁白如雪的米粒大小的花朵密密麻麻布满了树冠,阳光下慎重而灿烂。岁岁人不同,从步履蹒跚到健步少年,从青丝锦华到沧桑日暮。永远不变的都是大树挺拔,背影阑珊。孩童和少年的背影望穿远方,老人的背影侧目盼归来。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于是把我化做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瞬间,我的心脏被某些东西填满,酸酸地,楚楚地,如丝如缕,漫至全身。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触及席慕蓉灵魂的那棵油桐树大抵也不过如此吧。
同样的物质,不同的时代,散发出不同的魅力。在那些食不果腹的日子,人们无暇顾及她的美丽和珍贵。只是成为孩子们攀爬嬉戏的乐园;只是冥思遐想的天堂;只是在清明节,扎秋千的茁壮树木;只是炎热夏日里,奶奶铺上凉席,穿针引线,看我们和大黑狗嬉戏的绿荫地。
没有“现代感”的穷人家的孩子,畅想的未来见风就长。于是,几十代人在贫瘠的土壤中积跬步、积小流,耗尽全力,和孩子们共同搏击出一条走出大山的道路,后来,母亲们跟着孩子去了城里。被大山压弯了腰的父亲们,再也舍不得离开这片生生相惜的`黄土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追赶着那一群群自由放纵的牛、羊,和着偶尔的鸡鸣、犬吠,肆意地挥霍着、享受着,又仿佛刻意躲避着村子里的宁静。寒来暑往,那一架架的青藤绿了又黄,苹果由生涩变得爽口,连翘从繁华到凋谢……每一份的欣喜和落寞都是对亲人无限思念地嫁接。
她们也会定期归来的,在苹果花授粉、套袋的时候;在杏子黄、葡萄紫的时候;在过年的时候――唯独五月是老人、孩子最放松的季节,可以天地间肆意奔跑。
红色的大门早早开启,门柱“吱呦”一声,把晨曦撕开个口子,一棵开满了雪白花朵的流苏树,席卷着浓郁的芬芳,迎面扑来。小黑狗率先奶奶的脚步,窜出黎明,围着流苏树跑几圈,再回到奶奶脚下轻声“呜呜”着,转着圈儿、撒着欢儿。奶奶银丝飘摇,红色衣衫轻裹,三寸金莲轻踱,用拐棍拨弄开差点儿把她拱倒的小黑狗,走到流苏树下,抬头把满满的树冠仔细打量,仿佛要搜寻出每一朵承载着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然后镂刻进脑海。树干的左前方被雷劈去的见方的疤痕成了鸟儿们安居乐业的家园,陆续醒来的它们调皮地躲进流苏树的云海,只闻婉转轻啼,不见娉婷身影。
孩子们在梦境稍作留恋,便扑向外面的世界。趁奶奶不注意,嗖的一下爬上流苏树,碰落几朵如糯米一样的花朵。
“下来!”奶奶既心痛花朵,又担心孩子,大声呵斥。孩子们犹如猴子一般,“哧溜”滑下来,又摇落一些洒落身后。
“小崽子。”孩子们哄笑着跑向树下山沟里的小溪。
奶奶颤巍巍地捡起几朵,先放在掌心端详:每朵都是四个花瓣,大小均匀如复制,围绕着淡黄的花蕊端坐,清素淡雅。后放至鼻子下面轻嗅:一阵香味直冲鼻腔,奶奶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流苏树是每一位背井人在内心深处种下的一颗思乡的种子,每年早早发出最奢华的邀请。
今年三月刚过,奶奶便提出要回老家,在树下一坐就是一整天。树的心事,奶奶懂,奶奶的心事,花儿懂。
“千年流苏五月雪”。和五月如约而至的流苏树开满了雪白的鲜花,荼蘼且热烈,超凡脱俗的清新随着岁月的沉淀,在人们的视野变得弥足珍贵,阳光下,无穷尽地释放着纯粹。许多人慕名而来,在树下感叹,在山头俯瞰,和奶奶合影,共同赶赴“五月雪”的饕餮盛宴。
――微微醺的日子刚刚好。
篇5:归来和离去散文
归来和离去散文
感人至深的故事,有许多是发生在奥运会的竞技场上,但在奥运会的竞技场以外,同样也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发生。
比如我在这则短文里所要说的“归来和离去”……
归来是说德国体操选手丘索维金娜的故事。
1991年,16岁的她在世界锦标赛上获得自由操冠军和跳马亚军时,还是苏联代表队的成员。1992年,这位乌兹别克姑娘在身披独联体战袍,获得巴塞罗那奥运会女子体操团体金牌以后,就退出了体坛。但过了将近以后,,丘索维金娜却忽然归来,频繁地参加各种体操比赛――原来,她是通过比赛给患有白血病的儿子筹集医疗费。在这期间,德国人给了她很大帮助。为了表达谢意,更是为了治好儿子的病,丘索维金娜改变了国籍,开始代表德国参加比赛。
本来,为钱参加体育比赛、为挣更多的钱而改变国籍,都是特别遭人诟病的行为。但面对着丘索维金娜,人们却赞扬说:母爱和体育精神,是这个外表美丽柔弱内心却坚强无比的女性,在世界上所向披靡的通行证。6月,在丘索维金娜33岁生日之际,著名体育网站LG专门介绍了她的经历,无数“粉丝”回帖称:丘索维金娜是他们心目中“体育精神的典范”。
离去是说意大利女排主力阿奎罗的选择。
意大利女排是欧洲排坛上的一支劲旅,也是北京奥运会奖牌的有力争夺者,作为队里的主力球员,阿奎罗自然重任在肩。但不幸的是,就在这么一个节骨眼上,从意大利传来了母亲病重的消息。是留在北京打比赛,还是立马回家陪伴病重的母亲?阿奎罗毅然选择了后者。她的临阵退出,使得意大利女排的奥运征战变得无比艰难,却未见有教练、队友有任何非议。新华社主办的《t望东方周刊》里的一篇文章,对阿奎罗的毅然离去有如下评价:“在重要的比赛和重要的亲人之间,阿奎罗的选择为人文奥运添加了重要的注脚。”
前几天,我在一篇文章中曾提出这样一个命题:“体育的终点,绝不应该是民族主义,而必须是整个人类身心素质的全面提升。”另外,我还一直认为,在竞技体育的赛场上(哪怕是像奥运会这样的顶级大赛),比金牌更为宝贵、更应该去关注的是人(包括人的健康、人的感情等等)。具体来说,站在狭隘的民族主义立场,丘索维金娜和阿奎罗的选择,甚至还有刘翔的'退赛,似乎都有可指责之处。但如果是从人道、亲情、健康出发,真正把爱护人、尊重人、关心人视为至高无上,那他们的做法,还真是应该受到赞扬。鼓励着他们三位做出正确选择的动力,应该是深藏于他们自己心中的人文精神和人道勇气,而大众对他们选择的认可,则反映出我们的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那一面。
作为世界级的竞技体育大赛场,奥运会当然要收获金牌、收获好的运动成绩;但奥运会还有更为重要的东西要收获,这就是通过丘索维金娜、阿奎罗、还有刘翔的选择,所反映出来的他们自己、以及整个社会的人文精神和人道情怀。
篇6:归来优美散文
归来优美散文
当天气慢慢转凉的时候,星走在一个北方城市的街头。街边一片片金黄的法国梧桐叶子,星驻足在这金黄耀眼的氛围里,凝视着一个个飞舞的精灵,回到母亲的怀抱。不时有小孩拉着妈妈的手从身旁走过,那依依呀呀的童声萦绕在星的耳畔。那童声和那精灵一起触动了星心中那根久未弹奏的琴弦,奏响了思家的恋曲,心一酸,泪模糊了双眼。
星揉揉眼,深深地叹了一口声,稚嫩的脸上由凝重变得有些激动。此刻,在外漂泊的种种辛酸,如风一样向他扑面而来。
初到这座城市,星茫然四顾,梦想碰撞城市冷寞的墙壁,像儿时屋檐上的冰凌碎落一地。随人流挤向人才市场,除了一张初中毕业证,别的一无所有,滞在人流中间不敢上前询问,张不开口。羞怯地开了口,四周就射来卑夷和嘲讽的目光,无情地穿透了仅有的自尊,羞愧得无地自容,连忙逃离了现场。去劳务市场碰碰运气,如同一棵纤弱的小草挤进了高粱地里,谁也瞧不上他。找不到工作,住不起店,蹲过候车室,睡过公园,钻过桥洞。站在河边凝望密密麻麻的雨点敲打着水面,让泪水与雨水一起奔跑、一起迷茫。在黑夜里,在桥洞下,星被恐惧包围着,缩成一团。他想起在外打工的爸爸和在家辛劳的妈妈,悔恨自己不该意气用事赌气离家出走,可自己又不愿就这样败下阵来。心中的倔强又苏醒过来,时刻提醒自己要坚持下去。
幸运降临了,却很吝啬。星去了一家小饭店,刷盘洗碗,择菜扫地,什么脏活累活全是他的。他像一根被老板上紧了发条的秒针,分分秒秒不停地转着。有次地板湿滑,不小心摔碎了两个碟子,不仅被责骂,还被扣了工资。一气之下摔门而去,又回到街上,回到迷茫之中。后来与自己的一个“难友”去郊区的一家工地干活,住进“贫民窟”与农民工混在一起,其实自打一走出家门,星就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工,只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而已。
城市很大,却没有星的容身之处;街上热闹非凡,于星而言犹如空城。星感觉自己是这座城市里一粒飘浮的尘埃,被强大的呼吸气流推来搡去,饱尝各种恶心的异味。
回到工地,星向工头辞职,工头扣了星一个月工资,理由是合同未满。星反抗了几句,背着与星一样瘦的旅游包昂头走了。在车站买了车票后,趁空余时间他先进了一家小理发店,将头发简单收拾了一下。再去了超市,用剩余的不到二百元钱买了两样东西,一个铜烟锅和一条丝巾,小心翼翼地装进包里,要给爸妈一个惊喜。
坐在飞驰的列车上,凝视窗外。一个窗口就像一块幕布,外面的景致放电影似的迎来退去,星无心观赏。列车向南呼啸而去,像走进时光深处,星被带进了往日的悠悠岁月之中。
星长在农村,家在县城的边缘。他从小就很孤单,有个姐姐,大他十几岁,与爸妈一样有隔代感。爸常年在外打工,妈忙于劳作,对星疏于管教,顺其自然。在星眼里,大人们都忙,只有小孩无所事事。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用稚嫩的眼光去看世界,不辨是非,没有好坏。星常在妈妈面前大声大叫,头脑里根本没有“孝顺父母”和“尊敬长辈”这些词,我行我素。星妈以农村女人的纯朴和善良,给予无限理解和宽容,面对孩子的无理行为,被爱蒙蔽了双眼。在这种环境下,星这棵树长歪了,且愈发明显。
上学后,星在最好的私立学校上学,成绩中等偏上。初三时星爸托人将星转入县重点中学。重点班的同学成绩个个出类拔萃,而星的成绩每次垫底,信心严重受挫,就厌学逃学放纵自己。中考前别人忙于复习,他却在网吧玩得不亦乐乎。可想而知,中考成绩惨不忍睹,连县里最末的公办高中都没上线。星爸不愿放弃,想再次托人将他塞进普通高中,碍于面子,星说啥也不同意。星爸执拗不过,同意星上职高。
星的心太大,而职高太小,非久留之地。一天,星突然要妈拿钱买吉它,决定要搞艺术当艺术家。星妈说:“吉它是什么东西?买它干啥?”“你别管,给我钱就行。”星口气很硬,不容迟疑。而后蓄发染发,有了行头,也有了派头,似乎就有了艺术的范儿。搞艺术,星只有热情没有天赋,一开始与吉它形影不离,亲热了没几天,就将吉它打入“冷宫”,抛之脑后。三分热度过后,艺术被游戏彻底打败,在网吧与游戏通宵粘在一起,乐不思蜀。星妈急了,告之在外打工的星爸,星爸怒火中烧,赶忙赶回来,从网吧里将星揪出来,一顿暴打。星从未受此大的委屈,怒气冲冲地与爸展开“对决”,“我反正不是你们亲生的,打死我算了!”语出惊人,星爸星妈无言以对,唯有伤心流泪。
就这样,星负气离家出走,北上漂泊。走得潇洒自如,走得气宇轩昂,心想:不闯出个名堂,决不回来!
看着窗外,窗外风景如画星,摇头苦笑了一下,笑自己当初是如此天真幼稚。
家近了,星心情激动而又忐忑,爸妈不知道我回来,见了面该说什么好?当星站在院门口时,眼前的一幕让他惊震:院门口堆放着许多装满玉米棒的编织袋,院内妈妈正低头弓背吃力地拖着一个编织袋,一点一点往屋里挪动着。不小心手没抓牢,往后踉跄仰面坐在地上,星连忙冲上去扶起妈妈,自责、怜悯和酸楚齐齐涌上心头,潸然泪下。他将妈扶进屋里,“妈,你坐下休息,我来搬吧。”星放下包,走进院内干起来。星妈看着儿子忙碌的身影,热泪模糊了双眼。自从儿子出走后,她常常伤心流泪,不过这次流的是欣喜的泪。
几天后,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我下楼准备去广场晨练,远远看到在小区垃圾旁,一个大男孩正在将垃圾装进手推车上,旁边站在一个穿黄色工作服的妇女。走近一看,正是星和星妈,星一锹一锹地装着,满头大汗干得很卖力。垃圾散发出阵阵刺鼻的恶臭气味,我掩鼻快速走过。走过后,我回头看了他们一眼,投去了敬重和欣慰的目光。再后来,星又回到了职高,踏踏实实地坐在教室里。不过,他没有在校寄宿,而是跑通学,每天放学就回家,因为他妈一人在家,他放心不下。
星回来了,这次真的回来了。
篇7:散心归来散文
散心归来散文
我们临时起意,订票订房,收拾行装,跟蕾蕾说,我们散心去吧!小家伙答:再散心,心都快散没了,咱们是去跟大海玩。哈哈!
我们每年都会来这里亲近大海,海很蓝,海浪很温柔,沙滩很细软,阳光很耀眼,有各种泳池、花草地、大椰子树,聚集着大江南北各种口音的各路人马。一跃进碧蓝的海水,便不分老少男女尽显童趣,和海浪嬉戏着,相视笑着,蓝天下,孩子们开心着,大人们少了脸上的持重,老人们的皱纹也都舒展开来。
一年一年过去,孩子在长大,不管在哪里,都不需要过多地呵护了,却开始担心她过早地成为无喜无怒的书虫手机电脑控一族。从小在大山里长大的我,有着一个千金不换的无忧童年,也非常希望在城市里成长的`女儿,能拥有她千金难换的童年时光。我们一到店,她和侄女便迫不及待地换好衣服装备,冲向大海,瞬间成了海里的两条快乐的鱼,一玩便是半天。我紧跟其后也跃进海里,任海浪冲刷着我的身体和心灵,那是一种熟悉的感觉。
能撒野玩乐的孩子是快乐的,而我早过了撒野玩乐的年纪。看着孩子们纯真开心的笑脸,我莫名地感动着。
亲近大海的感觉,就像重回校园,明知已回不去学生时代,却还是喜欢有机会沉浸其间。只为扫扫心灵的尘垢,暂时脱离喧嚣世俗寻得心静,回归简单从容的自己。人世繁复,常令人心生浮华杂念而不自知,让蒙尘的双眼看不见美好,错过和误解着最值得珍惜的人事风景,岁月便是如此雕刻着面容,雕琢着思想和心灵。乘船出海,大海蓝得深邃,掬一捧海水在手,却清澈见底;放眼望去,茫茫大海海波不兴,近眼一看,却是一浪接着一浪。闭上眼,任海风迎面吹过,吹开发皱的眉头,耳边传来孩子们欢畅的笑声,大海也应该永远是个顽皮快乐的孩子吧。
带着满身的阳光和海风的气息,我们从海边归来。没把心散丢,只不过去跟大海好好玩了一回。
篇8:看海归来散文
看海归来散文
脑海中关于描写海的文字,歌唱海的歌曲记忆中太多,太多,不在海边长大,也一直没看过海的我,太久太久以来,一直就梦想着亲临一下大海,领略下大海的风情和神秘,此次出行终于有机会亲临。
来自文字记忆的拼凑,脑海中勾勒的大海轮廓是蓝天白云下金色的沙滩,蓝蓝的海水一望无边,或微风吹拂,或火辣辣的阳光,可以看潮起潮落,听海螺的声音……就是这样一幅具有童话色彩颜色的海,赋予了大海的那份神秘,让我在不久就将于不惑的年龄段里还揣着一份对大海好奇的梦。
脚踏鼓浪屿之时有一份新奇,也有一份激动,无疑都是第一次即将面向大海带来的。当置身于鼓浪屿的第一时间,也许是由于天气的原因,我没有感觉到碧波白云,眼帘下的海水浑浊,沙滩上不时可以看见一些凌乱的小树枝和纸屑垃圾,沙滩上躺著几艘弃置的废船,零碎的种种有点煞脑海中拼凑的大海风景。
傍晚,人潮散去,来到海边感受到了海风习习,一次次的深呼吸,让人突觉心旷神怡,淌着暮色路灯,沿着大海的边际,借用手机忽明忽暗微弱的光线捡拾贝壳,出行之前有朋友交代需要带点不要钱的东东捡拾点贝壳回去。大家在想象中都觉得只要是在海边贝壳就有得捡,恕不知此刻捡拾贝壳是那么的不易,睁大眼睛行了好长一段路都没看见一个像样的贝壳,原来拾贝也需要天时地理和人的配合,这就是我们想象和现实的误区。
次日晨,天气很好,灿烂的阳光许了我一个金色的海面,游客们都争相着在岩石上跳来跳去的照相留影,海面中央有几艘渔船和快艇,如果不是渔船的忙碌和游艇的'轰鸣声,此时的海面尽管泛光点点,也当属于非常非常的静谧,岸边的海浪不时的拍打着沙滩和岩石,徜徉阳光下,让我想起了郑智化《水手》中的一句歌词:卷起裤管,光着脚丫,踩在沙滩上。在那样的环境下,这种情愫会自然而然的陡生和流露,在阳光的沙滩上尽情的释放和撒野,发呆或嘶吼,又或遐想无限。
沉浸中恰逢一位老者招呼,问:小妹来自哪啊?小妹答:四川。交谈中得知,老者是鼓浪屿人,后去国外生活多年,终还是觉得鼓浪屿的气候和空气宜人,于是选择回到了鼓浪屿定居。其实,小妹也想一直身居鼓浪屿,继续享受四季如春旅店的那份没有喧嚣的田园清新,更为贪恋那份任海风吹拂,发丝随风而动,身心舒坦,乐享晨曦阳光下大海的那份抚慰,那份明媚,近瞻远眺皆一目了然,阳光下那份随意和洒脱的感觉……
在离开鼓浪屿的瞬间,情不自禁地滋生出了一丝惜别。凝绪于海,感触无法潜伏于心中,看海的静谧,看海的潮起潮落,观波来浪去,亦如此次游历过武夷山,南普陀,厦门大学,永定土楼,会展中心,集美,大嶝岛等的行行足迹,欣赏过的风景,领略过的风土人情,哪怕只字不提不说,有些即使只是那么一瞥,依然会刻在我的记忆深处,唯岁月和历练让人轻悠。
看海归来,浪花层层,去留无意,此梦非梦!
★ 祭祖散文
★ 老家大槐树作文
★ 清明哀思相的作文
★ 我家的大槐树作文
★ 清明的雨随笔散文
★ 清明节散文
★ 家乡新韵散文
【祭祖归来的散文(精选8篇)】相关文章:
清明轶事的散文2023-06-26
关于清明节的散文2022-10-15
迪塘古村美文2023-02-01
范文媚博士几岁2023-06-08
春节的颜色散文随笔2023-12-28
何处归途散文2022-05-07
清明随笔:清明粑2023-06-28
思母散文阅读2022-09-21
清明祭奠父作文2023-05-29
腊月三十的习俗2023-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