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哼哈兮”为你分享9篇“杨振宁论科学与人文关系述评”,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篇1:杨振宁论科学与人文关系述评
杨振宁论科学与人文关系述评
杨振宁先生认为人文和哲学对近代科学诞生起了很大作用,不过今天的趋势是科学对哲学影响更大;他善于掘发科学的美学和哲学意义;他强调科学活动中的`人文参与.文章对杨先生以上几方面思想作一述评,认为科学与人文、哲学是两种传统,但又有复杂的作用关系.
作 者:谢扬举 XIE Yang-ju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9 刊 名: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30(3) 分类号:N05 关键词:杨振宁 科学 人文 哲学 关系篇2:论科学的人文复归
论科学的人文复归
科学与人文既有统一的渊源和传统,又面临分离和冲突的现实.科学对人文的背弃使科学丧失人文性而发生异化,引起人们对科学技术的`追问、批判和反思.让人文复归科学是对科学技术反思的结果,也是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必然选择.
作 者:杨现勇 作者单位:徐州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刊 名:兰州学刊 英文刊名:LANZHOU ACADEMIC JOURNAL 年,卷(期): “”(7) 分类号:B023 关键词:科学 人文 复归篇3:科学与人文的关系的论文
科学与人文的关系的论文
提要:希腊-西方的人文理想是“自由”,人文形式是“科学”和“理性”,所以科学一开始就是西方的人文,是自由的学问,科学与人文论文。近代发展出来的“唯人主义”(人道主义)人文传统可能背离“自由”这个古典的人文理想。近代科学的笛卡尔传统和培根传统分别强调了内在理性和外在经验,但最终共同受制于技术理性。近代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在于过份分科的教育体制,但分科化正是技术筹划的必然后果。“唯人主义”和“技术理性”信守共同的时代精神。今天弘扬科学精神,不必在科学与人文相区别的层面上突出科学的特异性,而应该在科学与人文合一的层面上,检讨我们时代的通病,重审自由和理性。
这个题目来自当前面临的一个突出的文化困境以及摆脱这种困境的需要。人们将这个困境称做“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1]之间的分裂和日趋紧张的对立局面。但是,关于这个困境的'种种述说以及摆脱这种困境的种种方案设计倒是带来了更多的困惑:所谓的“两种文化”究竟在什么意义上是分裂的?我们不是都承认科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现象吗?那它就该在某种意义上属于人文;我们不是也使用“人文科学”这样的术语吗?那就表明人文也是一种科学。还有,“两种文化”在什么意义上是可以沟通和弥合的,如果它们真的能够的话?
为了缓解科学与人文之间的紧张和矛盾,将科学与人文沟通起来,必须先把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说清楚,哲学论文《科学与人文论文》。借着这个区别,我们理解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对立和冲突之所在;借着这个联系,我们寻找沟通它们的可能性。
通过考察科学与人文的二分对立,我们进入对更基本问题的分析,即重审由技术理性和唯人主义结成的现代性。
一、人文与人文精神
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人文”一词里都包含着两方面的意思:一是“人”,一是“文”。一是关于理想的“人”、理想的“人性”的观念,一是为了培养这种理想的人(性)所设置的学科和课程。前一方面的意思往往与“人性”(Humanity)等同,后一方面的意思往往与“人文学科”(Humanities)等同。值得注意的是,这两方面的意思总是结合在一起的,有着内在的关联:学科意义上的人文总是服务于理想人性意义上的人文,或相辅相成。“教养和文化、智慧和德性、理解力和批判力这些一般认同的理想人性,总是与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古老文化传统的认同、以及审美能力和理性反思能力的培养联系在一起,语言、文学、艺术、逻辑、历史、哲学总是被看成是人文学科的基本学科。”
篇4:科学,人文与自由
科学,人文与自由
科学与人文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两种基本方式,在思维模式、精神气质、文化内涵、价值取向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具有相互不可归约的独立存在的价值.但科学与人文又并非绝然对立的.,它们既相异区别,又同源共生、和合统一.科学与人文皆源于人对自由的追求,它们都是反映人的类特性的自由自觉的活动,都是确证人的自由本质的实践方式.
作 者:吴海江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上海,33 刊 名:自然辩证法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 年,卷(期):2004 20(9) 分类号:N031 关键词:科学 人文 自由篇5:个人书评随笔:鉴赏论特质,述评染人文
书法家闵荣波的新版散文集《波涛之上》,我很遗憾还没有看到,但很早就知道此书要出版,这也是很高兴的事。可一读徐玉虎的述评《荣波散文的艺术特质》,我如同读了闵荣波的散文集《波涛之上》,加之对闵荣波的初识和略知,就想说几句。
徐玉虎对闵荣波新版散文集《波涛之上》的艺术特质,精到了三大特色。我也顺次而言,学习而为。
一是《波涛之上》情感真挚。散文的情感性,其实就是作家的情感渗透,情感流淌,情感宣示。正如徐玉虎所说,情感是散文的根和本,没有情感的散文,就不是合格的散文,拢人的散文,传承的散文。我国古今流传不衰的经典散文,就是情感经典,情感传世,情感迷人。
严格的说,散文情感的真挚,其实正是作家的性情真挚。一个作家倘若没有真挚的情感,真挚的胸怀,真挚的心灵,绝对写不出有真挚感情的散文。闵荣波就是具有了这种真挚感情的灵魂,才不折不扣得写出了清净的充沛的感情真挚的散文集。
真挚感情的生发,是人生品级的修养。人若没有品级,就不可能生命真挚感情,就不可能重视写作这一社会最高尚的劳动,就不可能派生散文集的集结号。闵荣波我虽仅有一面之交,一面之谈,一面之往,但他的感情品级,已深深的烙印在我的心中,这也是他茁壮成长为国家著名书法家和文学家的根底所在。
二是《波涛之上》内容哲理。散文的哲理性,充分说明了作家思维的先导性,作家生活的严谨性,作家认识的丰丽性,更是作家的社会性开拓和时代的飞跃性视野。
哲理性,历来是仁人志士对社会和时代的航灯。一个人要把握好时代的命脉,平安保险好社会,就要有超越的思想解放和思绪创新,就要有丰富的理论见地和理论哲学。
徐玉虎对《波涛之上》有关散文哲理性的赏析,就是对闵荣波作家的人格魅力的关注和赞评,也是对闵荣波生活的深邃理解和追随。我和闵荣波简短的交谈,委实对他的思维理念有深的感触,故对他散文的哲理性质素丰登,就不足为奇,理解佳作。
作品和哲理,如果能很好的融汇贯通,就一定是一部美文经典,传承作品,闪光路灯。这就需求我们的作家,为生活写作,为人生写作,为灵魂写作。如何写,像徐玉虎那样,读读《波涛之上》吧!
三是《波涛之上》语言流动。语言是散文的精髓和色彩,而流动的语言则是散文的特质升华。徐玉虎对此勾勒深刻,反省脱俗,情有独钟,以一个大家的性情,独醒而出语言流动的念想,这无疑对文学创作独辟蹊径,道出自然,值得学究。
语言是汉字的结晶,汉字的派生,汉字的流光,汉字的飞舞,如徐玉虎所言,更是汉字语言的流动。怎样才能写作时做到语言流动?我以为最好的办法,就是要掌握汉字的创意程序,六书艺术,不断进步汉字听写应用,学仓颉造字,超仓颉思维,这就一定会在写作中,做到语言流动,创造流动语言,语言流动补色。
我和闵荣波简谈写作用词语时,他就有句经典的话和我所识略同,就是写作时,切莫生搬死套词语,自己多造词造语,升华汉字特质,激活汉字性情,创意汉字精神。徐玉虎的赏评可谓一语破的,把闵荣波散文创作的语言运用,分析得恰如其性,淋漓尽致,渭河流光。
语言流动,堪称作品的火眼金睛,使人读而生辉,读而入味,读而醉酒,读而飞歌,读而魅灵。《波涛之上》读如此,徐玉虎金笔点龙亦如此,语言流动正如此。
诚然,文如其人,其人如文。文学创作千奇百怪,特质迥异,艺术千秋。闵荣波的文学,色彩缤纷,真谛独特,内容神绝,这就是一个书法家和文学家的融合色彩,正是一个有品级的人的生活明珠,正是一个心灵正能量的辉煌发挥。
徐玉虎的《荣波散文的艺术特质》,即是对《波涛之上》的美评,又为散文创作提供了大海的航灯。我语言乏味,就说如此,大家指正,以修吾爱。
本文作者: 门见山(公众号:三贤文苑)
篇6: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
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都是人类精神的'内在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实践所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科学和人文的协调发展是社会健康发展和个人精神完善必不可少的条件.
作 者:高云梯 作者单位: 刊 名:经济师 英文刊名:CHINA ECONOMIST 年,卷(期): “”(8) 分类号:B0 关键词:科学精神 人文素养 结合篇7:论科学与人文的和谐
论科学与人文的和谐
科学与人文同为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其中科学是人文的一部分,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和谐关系.本文立足探讨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和谐关系,揭示出二者融通的`必然趋势.结合中国国情强调应维护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和谐关系,为此要发挥人文价值的重要作用,指出倡导科学和实现人文价值时践行我国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作 者:孙丽 孙大为 Sun Li Sun Dawei 作者单位:孙丽,Sun Li(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内蒙古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孙大为,Sun Dawei(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084)
刊 名:兰州学刊 英文刊名:LANZHOU ACADEMIC JOURNAL 年,卷(期): “”(3) 分类号:C912.3 关键词:科学 人文 和谐 科学发展观篇8:论科学的人文精神
论科学的人文精神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两种分立的人类精神 从19世纪以来,我们似乎走进了科学与人文对峙的时代,其中一方高举着科学主义的大旗,高度褒扬自然科学的客观性和科学方法的独特性,否认人文学科的'科学性并宣布其在认识上无意义;另一方是人文主义者的队伍,他们指责科学技术应用的负面效应,不仅造成诸多的自然灾害,还使我们生活在人性...
作 者:古祖雪 李林芳 作者单位:古祖雪(衡阳师范学院代院长、教授)李林芳(中南大学研究生)
刊 名:湖南社会科学 PKU英文刊名:HUNAN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4) 分类号:B0 关键词:篇9:论美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论美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美与科学技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美的修养来自美育.创造性人才和创新性思维与高尚的审美情趣有着十分重要的关连.美与审美习惯的养成是科技创新的源泉.
作 者:阎丽杰 YAN Li-jie 作者单位:沈阳大学,师范学院,辽宁,沈阳,110015 刊 名: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EASTERN LIAONING UNIVERSITY 年,卷(期):2004 6(5) 分类号:B832.1 关键词:美学 美育 科学技术 创新★ 冯契德性理论述评
【杨振宁论科学与人文关系述评(精选9篇)】相关文章:
国外词汇语用学研究述评2022-05-08
孟德斯鸠思想研究小论文2023-01-10
国外移民及其聚居区的研究述评论文2024-03-04
党员个人三述三评总结2023-01-02
亚言语研究述评2023-07-14
杜诗中的儒家思想研究的文献分析论文2022-11-20
医院学术论文内容2023-07-24
关于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指导2022-08-18
金属硫化物矿山环境地球化学研究述评2022-12-11
恐怖内心思想的智能阅读车(IRV)开发研究2022-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