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教养对人际关系有哪些影响

时间:2023-03-30 08:11:24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父母的教养对人际关系有哪些影响(通用6篇)由网友“booktopia”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父母的教养对人际关系有哪些影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父母的教养对人际关系有哪些影响

篇1:父母的教养对人际关系有哪些影响

父母的教养对人际关系有哪些影响

对于父母教养方式的很多研究都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学业状况等方面的内容。那下面一起了解父母的教养对人际关系有哪些影响吧?

家庭教养的分类【1】

对于千千万万的家庭来讲,每个家庭都有其独特的教养方式。

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早在1978年就已经提出,家庭教养方式存在两个维度:一个是要求性,另一个是反应性。

要求性指的是父母对子女要建立起适当的行为标准进行约束,而且子女必须坚持按照这项标准来执行。

反应性就是对子女的耐心程度和了解他们需求的敏感程度。

通过这两个维度的分类,可以把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四种。

(一)权威型的父母对孩子提出的要求都比较合理和理性,不会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和限制,为其树立起合适的目标,并坚决要求孩子达到这些目标。

但与此同时,他们不会忽略对孩子的关爱,还会通过一定的行为把这种关爱表现出来,对待问题也会认真征求孩子的意见。

通过这种教养方式长大的孩子,他们会拥有很强的自信心,自我意识也会很强,在将来处理问题时会有较强的自控能力,而且也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个人性格。

(二)专制型的父母教养子女时,要求他们绝对服从自己。

他们一般都会给孩子制定很高且不合实际的行为标准,不允许孩子讨价还价,一旦孩子在行为上出现抵触,就会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

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他们在面对问题和困难的时候,更多的表现出一种畏惧、退缩心理,在行为上比较胆怯。

不过他们在学校都是文明守纪的好学生,在这方面表现较好。

这种教养方式明显的忽视了孩子独立性的培养。

(三)溺爱型教养方式对孩子表现出的是过分的关爱,只要是他们提出的要求,一概坚决服从,很少对他们不良的行为提出批评,甚至不对他们进行任何行为上的约束,也没有科学的行为标准。

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一般都非常自私,明辨是非的能力差,受到一点挫折就会出现过激的行为举动,也不懂得尊重他人,自控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比较差。

(四)忽视型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各种形式为表现得漠不关心。

他们不会对孩子的行为提出什么标准制约,对孩子成长过程上的情况也不关心。

他们一般只是从衣、食、住、行等物质上满足孩子,但孩子的精神生活很空虚,得不到相应满足。

在这种条件下成长的孩子不能与同龄的孩子合群,交际能力差,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受到抑制,畸形发展。

以上四种就是目前表现最为明显的家庭教养方式,且最具代表性。

其实要想让孩子的交际能力能够正常发挥出来,在他们笑得时候就应该多给予他们关爱,同时控制他们的不良行为习惯。

在他们进入中学阶段后,生理和心理上逐渐成熟,父母应该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出现问题可以争取他们的看法,促进青少年心里的健康发展。

他们的心理状况良好,才能实现正常的人际交流,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通过研究发现:教养良好的孩子都具备良好的社会行为,他们兴趣广泛、情绪稳定,还有很好的同情心;而那些家庭教养不好的孩子一般都比较倔强、不明事理,还会有很强的逆反心理;被父母长期支配成长起来的孩子一般都比较缺乏主见,没有自信心,遇事慌张拿不定主意;而过分溺爱的孩子在行为上表现得特别独断专行,攻击性强,做事凭心而定,不顾后果。

所以,最为科学合理的方法就是两个维度交叉下的公共区域。

在这种教养方式下的父母能够给予孩子适当的关爱,而且又能保证孩子行为习惯的正确发展方向,还能为其提供很好地社会训练环境,对于孩子所提出的要求能够进行合理科学的分析,既给了他们一定的尊重,又对他们的行为进行了控制。

这样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是最为有利的。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的发育初期,是个性心理形成的关键时期。

此时的.他们正在体验生理与心理上的矛盾,同时,这一阶段他们自我意识增强,开始脱离父母的行为方式审视自己,能够有一定的分辨能力,可以有比较正确的认识看待自己和他人。

进入初中阶段的中学生与家庭之间还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对于他们而言,父母不仅是物质上的提供者,也是精神上的引导者。

他们把父母当作是自己物质和心灵上的依托。

因而,中学生虽然在不断成长,但他们与父母之间仍然唇齿相依。

通过调查发现,那些存在心理问题的中学生,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与其生活的家庭环境和父母教养方式相关。

所以,父母的教养方式对中学生的成长所产生的影响是无法忽视的。

初中生人际交往的动机【2】

(一)人际交往是一种内在需要

人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动物,在社会生活中注定是要与他人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

而对于每个人来说,我们都会害怕孤独,喜欢与他人一起相处、交流。

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交往从本质上来说是为了满足于个人的内在需要,这个过程是一个社会交换过程。

如果没有人际交往,那么社会就是一个分散的个体,个体单靠自己的力量也无法得到很好地发展,那么社会也就无法继续向前进步。

所以说,人际交往是实现个人和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二)人际交往是一种自我表现

在某一个程度上来看,人际关系的实现过程是个人借助于人际交往这种社交方式来证明自己,审视自己的实际能力,从而实现自我表现的过程。

通过人际交流可以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赞同,满足人们自信心的需要,同时也能达成行动上的一致,形成相互合作的互利关系。

同时,也可以借助交际活动来影响、改变和支配他人的思想与行为活动。

(三)人际交往能够实现自我完善

我们的社会交往实际上就是一种不断实现自身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得到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初中生正是通过与他人的人际交往来增加自己对他人和自身的认识,这是他们的一种内在需求。

也就是说,人际交往能够增加和满足中学生的自我认知,而自我认知的增长,将对中学生的自我发展和完善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初中生人际交往与父母教养之间的相关联系【3】

受到父母情感温暖,得到父母理解,在这种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初中生,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比较高。

而受到父母过度干涉,无理由拒绝、惩罚的初中生,他们不但人际关系处理不好,还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危害。

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学生的人际关系在信任感和真诚度上与理解、温情的教养方式是成正相关的;而与父母的拒绝、过分干涉等不良教养方式及呈现显著的负相关。

这说明了不合理的教养方式不利于孩子真诚、同情心、信任感等各种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只有通过良好的亲情熏陶,被信任被理解的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中学生,他们所形成的良好品质才有利于他们实现人际交往,处理好人际关系。

因为真诚、信任等都是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中学生人际关系上的差异【4】

身边实例:

老师的女儿玲玲,独生子女,小学五年级,因为家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平时管理很松,物质上比较满足,所以养成比较独断的性格,喜欢的东西一定要到手。

但是她在学校的人际关系很好,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能很快交上朋友。

而与她同班的邻居家小女孩丽丽,有一个比自己小三岁的妹妹,平时在家很乖巧,但是在学校交到的朋友却只有两三个,且都是女生。

由此可见:

(一)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人际交往能力上存在差异

很多的研究结果都显示,独生子女在人际交往上的能力都比非独生子女的要强,他们往往都表现出了强烈的自信心,但很明显的还是表现出自我为中心的特点,这与传统看法不同。

传统观点认为独生子女不善交际,不懂得与人相处,但实际情况是他们更乐于也更容易交到朋友。

这可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比较孤独,渴望与他人交流建立人际关系,在他们不断的人际交流锻炼中,逐渐形成了良好的交际能力。

而对于非独生子女来讲,他们在家庭生活中还有其他的兄弟姐妹可以交流,因此与他人交流的意识就不强,兴趣也不大。

(二)初中生父母双方在教养方式上存在差异

一般来讲,父亲的教养方式不同个体上的差异不大。

对于他们来讲,初中生已经可以逐渐当作成人来对待,因此在教养上更趋于严厉,尤其是针对男孩子来讲,父亲的态度都是很严厉的。

而母亲则个更侧重于对情感上的教育,对待孩子的态度相对来说显得很温和。

(三)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教养方式存在差异

独生子女从父母双方身上得到的关爱更多,对于只有一个孩子的他们来讲,更懂得如何保护和理解他们,对他们的态度比较纵容。

而非独生子女是几个人同时分享父母的关爱和温情,能获得理解和情感相对较少一些。

这也在某些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这种能力的强弱直接对人际关系产生影响。

篇2:关于教养,父母影响我的一些事

关于教养,父母影响我的一些事

文/懒虫不起床

最近看到的一些文章,身边碰到的一些事,都有提及教养这个问题。虽然对“教养”这个词很是熟悉,但是我还是好奇地百度了一下“教养”这个词,出来的解释是:表现在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状况。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尤指在家庭中从小养成的行为的道德水准。

好吧,对于这样全面的词义解释,还是让我觉得自己以往对“教养”的认知还是不够的。在我心目中,所谓教养就是来自父母的家庭教育养成的习惯及品德。当然百度也是强调了的,教养尤指在家庭中从小养成的行为的道德水准。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家庭教育其实是一个人教养程度最重要的因素。

我的父母没什么文化,只读过一两年的书,大字也没认识多少,但是他们从小就教育我养成了一些习惯并一直影响着我。比如他们反复跟我强调的一些餐桌要注意的行为:自己想吃多少饭就盛多少,不能剩饭;饭碗必须吃干净,不能有米粒粘着;喜欢吃一盘菜也不能光吃一盘菜;不能把自己喜欢的菜全部堆到自己面前;不能用筷子在菜盘中翻来翻去,挑拣自己喜欢吃的;吃饭的时候人要坐好,不能把腿抬到椅子上放着。当然除了这些,我的父母还教了我好多,他们对我的这些教育潜移默化中早已成了我自觉养成的习惯。

去年我结了婚,大年初二那天我父母家宴请亲戚,我和老公也在,叔叔姑姑一家都来了,满满的一大桌。席间,老公喝了点饮料,稍微吃了点菜,就轻轻和我说他要去盛饭吃了,当时刚上菜不久,大家也才没吃多少,还在喝着饮料聊着天。我觉得他这样子先去盛饭不是很礼貌,但是餐桌上又不不方便直接告诉他,于是用脚碰了他好几下,老公好像没明白,过了几分钟又跟我说他要去盛饭了,无奈我只能随他去。他到厨房盛饭碰到正在烧菜的老妈,老妈告诉他饭还没烧好,让他等会儿,他只能坐回座位。后来老妈告诉我,饭其实已经烧熟,但是她是故意这么说的,希望老公不要失了礼仪,陪客就是陪客人吃一会儿。老公作为我家的女婿,相对于姑姑叔叔一家来说,他也算是主人,客人还在喝着饮料,主人却开始吃饭,这确实不是礼貌一举。当然,我知道老公并不是故意而为之,后来我和他提这事,他说因为从小他的父母没有告诉过他这些,所以他对餐桌这些日常礼节不了解。

去年我考进了一家单位,和我一起考进同一个系统的还有另外一个女孩,分配在另外一个单位。但是,入职不久后,我就入入续续地听到关于她的一些“奇葩”事迹。比如,领导让她找下资料她说自己忙没空;她对年长很多的同事直呼其名;单位司机好心送她去外出办事,她办完事自己直接回单位也没告诉司机,让司机等了她好几个小时;有老同事热心传授她工作经验,她说自己本来就会,人家影响她思考了… …有次刚好碰到她单位的同事,说起这个女孩,满是不满。她的这个同事,直接当着一众人的面说这种人就是父母教养不好。相比于这个女孩子,对于我来说,刚进入一个新环境,真所谓是“如履薄冰”。 对于领导老同事,都用敬称“您”;领导交代的事情一分钟也不敢耽搁;老同事能对我指点一二,我都铭感五内… …回家告诉老妈单位的一些事情,她总说,那你要记着人家的好,好好工作。

我二伯家,住的和我家很近。二伯家有两个女儿,我的堂姐和堂妹。这两姐妹,从小就不太叫人。有次,有个邻居气冲冲地跑来跟我妈说,说我那个堂妹看到她当没看到一样,叫都不叫一声。其实,我的这两个堂姐堂妹不仅不跟邻居打招呼,我妈说碰到她都不叫。在农村生活,邻居间都是很熟悉的,相处往来也密切。小时候碰到长辈,老妈就让我叫人,所以从小就知道这个叫伯伯,那个叫叔叔,这个叫伯母,那个叫婶婶。当然也有几个老妈没告诉我该怎么叫,我也分不清楚按辈分该怎么称呼,碰到的时候我就跟他们笑笑,然后说出去啊什么的话语,算是打招呼。人家也不会计较你叫了他什么,有时候他们看到我,也会先跟我打招呼了,说回来了之类的话语。

其实,我的父母教我的这些事,都是他们日常自己在做的一些平常事,只是他们用语言告诉了我,还用行为影响了我。

曾经看到过一句话,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缩影。对呀,从孩子身上,我们总能窥见其父母的身影,父母是孩子生命中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天然的榜样。一个孩子最初的行为品德,无不折射出父母的教养。

篇3:父母教养方式及亲子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父母教养方式及亲子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黄 景

(北京大学应用心理学系)

摘 要:家庭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基础,父母的教养方式和亲子关系对儿童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父母教养方式及亲子关系的研究,说明父母教养方式及亲子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并依此提出如何培养积极正面的父母教养方式并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篇4:父母教养方式及亲子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家庭是儿童心理成长最重要的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同时也影响亲子关系是否和谐。亲子关系作为家庭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关系,具有极强的情感亲密性。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及亲子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一、父母教养方式的概念及意义

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教育抚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是父母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它直接作用于亲子互动过程。父母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在家庭中受最初及最长时间的教育和影响,父母的教养理念、言行举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人格形成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文明的家庭归功于有教养的父母,正面的教养方式培养出积极向上的孩子。因此,教养孩子先要学会做父母。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每个岗位都需要专业的培训,而父母这个最重要的岗位却没有经过任何培训就上岗,很少人意识到这样做父母的危害甚于无证驾驶。所以,为人父母是一种职业,但绝非是一种无师自通的职业,而是需要用一生来学习的职业。每个阶段的孩子都会表现出不同的情况,只有父母学习的脚步不停,才能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

二、亲子关系的含义及研究的意义

亲子关系,按朱智贤教授主编的《心理学辞典》中的理解,是指父母与其亲生子女、养子女或继子女之间的关系。它表现了父母与子女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与关系状态,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整体家庭关系或家庭氛围的状况。

亲子关系是个体出生后建立的第一个重要的人际关系,对个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儿童习得各种基本知识、技能、价值观以及与人交流和沟通所必需的社会交往技能。亲子关系的质量决定儿童认知和情绪情感的发展,决定儿童社会化过程是否顺利、是否发生障碍或缺陷,也决定着儿童社会化所可能达到的水平。

父母的经验和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认知经验的发展。和谐的亲子关系可以让幼儿建立对周围世界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形成最初的独立自主精神。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说,低级的安全需要和归属与爱的需要得到满足,将会促进儿童向更高级的需要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结构。相反,不和谐的亲子关系则是幼儿出现社交困难、暴力冲动、自私自闭等一系列心理问题的根源。

三、培养积极正面的父母教养方式,建立良好亲子关系

既然父母的教养方式及亲子关系对孩子的影响直接且深刻,那么,如何培养父母正面的教养方式并建立良好亲子关系呢?笔者认为可以抓住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父母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及稳定的情绪

心理健康的父母总能以愉快而安详、沉稳而冷静的态度对待孩子,以热情、豁达、诚恳的人格魅力影响孩子,用和蔼真诚的语言解决亲子间出现的矛盾,使孩子感到亲切温暖,亲子间形成无形的吸引力。这对培养孩子无私、互助、诚挚、坚强等优良品格起着重要作用。

健康的情绪能使人积极向上,不良的情绪则会阻碍人的健康成长。孩子拥有乐观稳定的情绪是与父母的影响分不开的。心理健康的父母总是持有乐观的心态,克制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绪,不迁怒于孩子。父母这种乐观的情绪感染孩子,为他的学习和生活注入新的活力,使孩子心胸宽广、热爱生活、处世豁达,并提高学习效率。

2.以爱为基础,无条件接纳孩子

最早研究父母教养方式的美国心理学家P.M.Symonds研究发现,被父母接受的孩子一般表现出社会所需要的行为,如情绪稳定、兴趣广泛、富有同情心等。

孩子是父母学习爱最好的教科书。父母要学着无条件去爱孩子本来的样子,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无可比拟的,要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特征。而且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无条件接纳”是指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根据孩子所处的不同阶段,接纳孩子当下的特征与状态,是无条件接纳情绪,有条件接纳行为。教育不能太急功近利,它是一个长期且循序渐进的过程。

3.规矩和爱的统一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王涛在《规矩和爱》中提到“真正的规矩是体现爱的规矩,真正的爱是带有规矩的爱”.一个国家需要有法律才能长治久安;一个孩子的成长,同样需要规矩和纪律才能不走偏离的道路。

规矩与爱并不矛盾,规矩是表达爱的一种方式,是说明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规矩是违反约定时,就按事先约定好的方式惩罚,遵守约定时就给予奖励。一个有爱的规矩,是父母在惩罚孩子时不带着怒气,而是选择孩子比较平静、容易接受新事物的时机,用简短的语言告诉他违反规矩的后果是什么,明确地让孩子知道即使做错了父母依然爱他,但要为自己所做的行为负责。

4.以身作则,用行动影响孩子

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父母讲再多大道理,都不如给孩子做榜样。孩子的行为不是被教导而成的,是被影响和模仿而成的。“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想想父母有没有要求孩子吃饭专心一点快一点,而自己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不准孩子多吃零食,自己却没能抵制住垃圾食品的诱惑?孩子是天生的模仿者,父母的行为不论好坏孩子都会模仿。所以想孩子怎么做,就要先做给孩子看。

父母的言行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因此,父母非常有必要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自检,看看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是否做到了;要求孩子改掉的毛病自己身上是否存在;自己的言行是否对孩子进行了错误的引导。父母有意识地修正自己的行为,实际上也是对教育的一种投入。

5.用心陪伴孩子,做孩子最好的朋友

用心陪伴是指父母要以足够的时间、愉悦的心态陪伴孩子,一同专注或参与孩子的活动,做孩子真正的朋友,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

陪伴是以沟通为前提。父母从小就要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个体,看做是家庭中平等的一员,蹲下来与孩子沟通、换位思考,聆听孩子的心声,理解和尊重孩子;细心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情绪的微妙变化,给孩子理智的爱和尊重。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多和孩子聊天,了解最近发生的事情;陪孩子看电视,培养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陪孩子阅读,一起聊动画人物;陪孩子放风筝、扑蝴蝶……只有父母与孩子一样拥有一颗童心,亲子间才容易有共鸣,才能关注孩子内心的感受和需要;只有真正的陪伴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爱的温暖,才能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6.感恩教育,爱要大声说出来

上一代父母对爱的表达都比较含蓄,总是把爱放在心里。随着时代的进步,爱也要用言语表达出来,让对方明确感受到这种爱的真实存在。夫妻和睦是对孩子最大的爱,凡事感恩、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受感染,在融融的家庭中感受父母的爱,孩子自然而然就学会爱父母、爱集体、爱生活。

每天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拥抱,对孩子说“我爱你”.对孩子所做的每个细小的举动表示感谢,孩子也会学着感谢父母为他所做的一切。让孩子在生活点滴中感受爱、表达爱、拓展爱,以充满爱的心态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培养良好的情绪情感,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

总之,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它受到遗传因素、自然环境、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个体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因此,如何综合运用父母教养方式及亲子关系促进儿童心理发展,是本文讨论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王涛。规矩和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陈衍,陈新宇。亲子关系研究进展。毕节学院学报,(28)。

[3]刘晶。亲子关系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03)。

[4]郝庆辉。家庭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02)。

[5]白丽英,叶一舵。亲子关系对儿童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报,(02)。

[6]云晓。培养后最棒的男孩。北京:朝华出版社,2011.

篇5: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认知发展影响论文

AThe Influence of Parents’Teaching M ethods to Children’s CognitiveLI Jiayang(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Abstract As the enlightenment stage of children’S development,the family and parents play 8,13.important role in children’S heal―thy growth.Diferent teaching methods of parents make a diference in the afection of children。S cognitive,it has become a gen―erally―discussed question tllat how to choose a proper teaching method and how to adjust it according to diferent growing stagesand characteristics ofchildren.This essay classifies the types ofteaching methods and put forward some advices for parents in howto promote children’S cognitive.Key words teaching methods;children’S cognitive;afection

篇6: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认知发展影响论文

父母对儿童的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不同的类型。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埃里克森・麦考比(E.E.Maccoby)和马丁(J.A.Martin)提出了划分教养方式的两个主要维度:父母的接纳/反应和命令/控制,前者是指父母对孩子接纳(或爱)的程度及对孩子的需求的敏感反应程度;后者是指父母对孩子提出要求或建立适当的标准,并命令、督促其完成。0麦考比和马丁在最早研究儿童教养方式的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D ・Baumrind)的研究基础上,根据上述两种维度,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四种:权威型、专制型、纵容型和未参与型四种。这四种教养方式对儿童认知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1.1权威型

权威型父母,即对孩子需求的反应较灵敏、对孩子的命令或要求较高的父母。他们对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和目标,并督促和帮助孩子努力实现这些目标,同时向孩子解释为何要遵守一些规则、达到某些标准的原因。权威型父母并不是一味要求孩子的父母,他们在教育过程中同样也表现出温情、耐心、爱的一面,能够倾听孩子的想法并做出一定的回应。这是一种尊重孩子、关爱孩子的民主的教养方法,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认知习惯,具备独立、积极的认知个性。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心理学家鲍姆林德曾进行过长达十年的研究,通过实验发现,权威型父母的子女在认知能力方面超过其他教养类型父母的孩子,在权威型教养方式下,孩子更易形成乐观、自信、有责任感、自制能力强等优点。

1.2专制型

专制型父母,即对孩子要求很高,对孩子需求的反应灵敏度却很低的父母。他们对孩子提出很多要求,并期望孩子能够无条件地、严格地遵从,却并不向孩子解释原因,这种强加标准和要求的方式,严重扼杀了孩子的个性。另外,专制型父母对孩子的反馈也大多不予关注,对孩子缺乏热情和关爱,时常惩罚和强迫孩子,而不经常鼓励和表扬孩子。专制型的家长犹如一个“暴君”,在这种过分强调父母权威的“暴政”之 ,孩子的自我表达能力和独立意识逐渐萎缩,在认知过程中也易形成焦虑、自卑、畏缩等特点。

1_3纵容型

纵容型父母,也叫溺爱型父母,这一类父母对孩子的接纳程度即爱的程度以及对孩子需求的反应程度都很高,对孩予的要求及控制却很少,甚至没有。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满足孩子的要求,给予孩子关爱,却时常让孩子自由表达自己的冲动和感受,对孩子的行为缺乏控制和监督。纵容型教养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经常表现出任性、依赖、冲动,缺乏自制力等特点。

1.4未参与型

未参与型,也叫忽略型,就是一种对儿童发展/1 关心、不管是反应还是控制都较为缺乏的教养方式。这类父母仅仅满足孩子基本的温饱需求,在情感上或其他方面很少给予孩子关爱,既不对孩子提出要求,也不倾听孩子的其他需求,表现出冷漠和随意的教养态度。研究发现,在忽略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在学校表现差,具有攻击性、自私、责任感差、日标不明确等特点。

综上可以看出,专制型教养方式使儿童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做事优柔寡断、缺乏灵活性;纵容型使儿童任性冲动、缺乏自制力和创新能力;未参与型让儿童在认知他人和社会时产生不信任感,从而对外界怀有敌意,甚至惧怕、逃避。权威型教养方式相较其他类型来说对儿童发展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权威型教养方式下的儿童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表现出较高的自尊自强、独立自主、责任担当等意识,在走上社会后,也有更多的成功机会。

2 怎样做一个合格的父母,促进儿童认知发展

2.1做一个权威型父母选择有利于孩子认知发展的教养方式是每一个父母的责任。做一个权威型父母,首先要明确的是“权威”并非一味强调父母的权力和对孩子的要求与控制,也强调对孩子的关怀和对孩子需求与内心的倾听,是一种双向的、民主的教养方式。

了解了“权威型”的双重含义,就要在实际行动中去积极实践。

首先,要对孩子提出适当合理的要求,为其设定一定的行为目标,并坚持要求孩子实现这些目标,在巩固父母“权威”的同时,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忍耐力、创造力等等。

其次,在对孩子进行控制的同时,要学会与孩子平等对话,在权威中不乏民主,在严厉中不乏温情,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要告诉他们这样做的原因,不要厉声呵斥,而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孩子明白做任何事都是要需要遵从一定的准则和道理的。

最后,父母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的行为榜样来直接影响孩子。

2.2根据儿童不同发展阶段选择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孩子认知能力的培养和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父母要根据孩子成长阶段的不同及性格智力等的变化适当地调整和选取不同的教养方式,这样才能减少因教养方式的不当对孩子造成的危害。

在幼儿阶段,儿童对外界的认知能力较低,父母要多对孩子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控制偏多,让他们对外界有整体的、良好的感知,并保持探索未知的兴趣和勇气,养成其积极、主动地认知能力。

在上学之后,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时间逐渐变少,这一阶段的儿童需要独立面对更多陌生的环境和人,自行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这就需要他们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和能力,这时父母要慢慢学会“放手”,减少一些强制性管教,让孩子有自由发展的空间和自尊自强自制的意识和能力。

青少年时期是孩子性格及各种行为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其自主性更强,而此一阶段的认知发展为自主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不同于孩童时期更多地依赖父母,青少年的抽象思维更加成熟,能以更为成熟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并为自己的行为后果承担一定的责任。青少年的自主性增强也使得他们更为“叛逆”,不再对父母言昕计从,甚至容易与父母产生冲突。

面对这样的情况,父母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养方式,逐渐放松控制,与孩子建立平等的关系,不再像以前一样凡事都过问,要给孩子一定的空间。总之,随着儿童认知发展的不同阶段,父母要及时灵活调整自己的教养方式。

参考文献

① 齐建芳.儿童发展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05

论教养教学设计

如何培养有教养的宝宝?

《有教养的男人》读后感900字

俄罗斯主体心理学理论发展与人格心理学教学方式探索论文

论教养作文600字

高一语文故都的球教案优秀

浅析性格对着装方式的影响论文

《获得教养的途径》读后感

家是教养的起点读后感

高中语文说课稿范文

父母的教养对人际关系有哪些影响
《父母的教养对人际关系有哪些影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父母的教养对人际关系有哪些影响(通用6篇)】相关文章:

人教版高中语文说课稿2023-06-07

法宣在线登录平台新疆2022-05-04

民营企业家对子女(中学生)教养方式的调研报告2023-08-11

高中语文说课稿2023-08-02

为什么我们要让小孩阅读?2022-09-23

孩子学习餐桌礼仪的重要性2022-04-30

辽宁省中小学生法制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全套】2022-10-05

社交礼仪作文2022-10-30

关于礼仪教养的基本介绍2023-06-05

心理学心得体会论文2023-08-30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