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理解题:唐才子传·李贺(精选8篇)由网友“猞猁”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文言文阅读理解题:唐才子传·李贺,希望您能喜欢!
篇1:文言文阅读理解题:唐才子传·李贺
文言文阅读理解题:唐才子传·李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贺,字长吉,郑王之孙也。七岁能辞章,名动京邑。韩愈、皇甫湜览其作,奇之而未信,曰:若是古人,吾曹或不知,是今人,岂有不识之理。遂相过其家,使赋诗。贺总角荷衣而出,欣然承命,旁若无人,援笔题曰《高轩过》。二公大惊,以所乘马命联镳而还,亲为束发。贺父名晋肃,不得举进士,公为著《讳辩》一篇。后官至太常寺奉礼郎。贺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旦日出,骑弱马,従平头小奴子,背古锦囊,遇有所得,书置囊里。凡诗不先命题,及暮归,太夫人使婢探囊中,见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上灯,与食,即従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非大醉吊丧,率如此。贺诗稍尚奇诡,组织花草,片片成文,所得皆惊迈,绝云翰墨畦径,时无能效者。乐府诸诗,云韶众工,谐于律吕。尝叹曰:我年二十不得意,一生愁心,谢如梧叶矣。忽疾笃,恍惚昼见人绯衣贺赤虬腾下,持一版书,若太古雷文,曰:上帝新作白玉楼成,立召君作记也。贺叩头辞,谓母老病,其人曰:无上比人间差乐,不苦也。居倾,窗中勃勃烟气,闻车声甚速,遂绝。死时才二十七,莫不怜之。李藩缀集其歌诗,因托贺表兄访所遗失,并加点窜,付以成本。弥年绝迹。乃诘之,曰:每恨其傲忽,其文己焚之矣。今存十之四五。杜牧为序者五卷,今传。孟子曰:其进锐者其退速。信然。贺天才俊拔,弱冠而有极名。天夺之速,岂吝也耶若少假行年,涵养盛德,观其才,不在古人下矣。今兹惜哉!(选自《唐才子传·李贺》)
[注]郑王:李亮,唐高祖李渊的从父,隋朝时任海州刺史,高祖武德初年封郑王。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贺总角荷衣而出,欣然承命,旁若无人 承:接受
B 贺父名晋肃,不得举进士 举:推荐、选用
C 老子曰:其进锐者退速。信然 信:果真、的确
D 若少假行年,涵洞养盛德,观其才,不在古人下矣 假:授予、给予
9、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李贺有才华的一组是( )
①韩愈、皇甫湜览其作,奇之而未信
②贺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
③所得皆惊迈,绝云翰墨畦径,时无能效者
④従平头小奴子,背古锦囊,遇有所得,书置囊里
⑤每恨其傲忽,其文己焚之矣
⑥上帝新作白玉楼成,立召君作记也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③⑥ D ②④⑤
10、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贺是唐朝宗师后人,人长得纤瘦,手脚很长,但非常聪明,写字飞快,七岁诗文便震动京城。
B 韩愈、皇甫湜读了李贺的作品,不相信他只有七岁,直到李贺梳总角发穿荷叶衣出来,他们才大惊。
C 李贺写诗崇尚奇异的风格,完全摆脱了通常诗家的常规,当时无人能够仿效,其乐府诗常被谱成唱曲。
D 作者详细记叙李贺充满神奇色彩的病死过程,是要借天妒英才的说法凸显李贺出类拔萃的天赋。
更多文章请参考:中小学 作文阅读 答案网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是古人,吾曹或不知;是今人,岂有不识之理。(5分)
译文:
(2)非大醉吊丧,率如此。(5分)
译文:
篇2:李贺唐才子传翻译训练
李贺唐才子传翻译训练
唐才子传·李贺原文与翻译、阅读训练及答案
原文:贺,字长吉,郑王之孙也。七岁能辞章,名动京邑。韩愈、皇甫湜览其作,奇之而未信,曰:“若是古人,吾曹或不知,是今人,岂有不识之理。”遂相过其家,使赋诗。贺总角荷衣而出,欣然承命,旁若无人,援笔题曰《高轩过》。二公大惊,以所乘马命联镳而还,亲为束发。贺父名晋肃,不得举进士,公为著《讳辩》一篇。后官至太常寺奉礼郎。贺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旦日出,骑弱马,従平头小奴子,背古锦囊,遇有所得,书置囊里。凡诗不先命题,及暮归,太夫人使婢探囊中,见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上灯,与食,即従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非大醉吊丧,率如此。贺诗稍尚奇诡,组织花草,片片成文,所得皆惊迈,绝云翰墨畦径,时无能效者。乐府诸诗,云韶众工,谐于律吕。尝叹曰:“我年二十不得意,一生愁心,谢如梧叶矣。”忽疾笃,恍惚昼见人绯衣贺赤虬腾下,持一版书,若太古雷文,曰:“上帝新作白玉楼成,立召君作记也。”贺叩头辞,谓母老病,其人曰:“无上比人间差乐,不苦也。”居倾,窗中勃勃烟气,闻车声甚速,遂绝。死时才二十七,莫不怜之。李藩缀集其歌诗,因托贺表兄访所遗失,并加点窜,付以成本。弥年绝迹。乃诘之,曰:“每恨其傲忽,其文己焚之矣。“今存十之四五。杜牧为序者五卷,今传。孟子曰:“其进锐者其退速。”信然。贺天才俊拔,弱冠而有极名。天夺之速,岂吝也耶若少假行年,涵养盛德,观其才,不在古人下矣。今兹惜哉!(选自《唐才子传·李贺》)
[注]郑王:李亮,唐高祖李渊的从父,隋朝时任海州刺史,高祖武德初年封郑王。
参考译文:
李贺,字长吉,是郑王李亮的玄孙。李贺七岁时就会写诗作文,名震京城。韩愈、皇甫湜读了他的作品,感到很稀罕,却不相信,说:“如果是古人,我们也许不知道;是今人,哪里有不认识此人之理。”于是二人共访李贺家,让李贺当场作诗。李贺梳总角发穿荷叶衣从内室出来,很高兴地接受命令,他旁若无人,拿笔就写,诗题叫《高轩过》。韩愈、皇甫湜二人大惊,就用自己乘坐的马命李贺骑上,并骑而还,亲自为李贺束发。李贺之父名叫李晋肃,所以李贺不能去考进士,韩愈为此写了一篇叫《讳辩》的文章。李贺后来官至太常寺礼郎。李贺外貌纤细瘦小,双眉相连,手指细长,字写起来很快。他白天出门,骑着瘦弱的马,后面跟着个剃着光头的小仆人,身背古锦做的袋子,碰到自己想出了诗句,就写下来放在袋子里。李贺凡要作诗,都不先写出标题。到晚上回家后,李贺的母亲就让婢女掏袋子里面,见到写的诗句很多,就生气地说:“这孩子是要把心呕出来才罢休啊。”点上灯,让李贺吃饭,李贺就从婢女手中把写的诗句拿过来,研好墨,叠好纸,把这些零散的'诗句补足成一些完整的诗。除了喝酒大醉,参加丧礼,李贺通常都是这样的。他的诗十分崇尚奇异的风格,结构犹如花草,片片都有文采,所得诗句都高迈惊人,完全摆脱了通常诗家的常规,当时无人能够仿效。李贺所作的那些乐府诗,被宫廷的乐工们谱上曲来演唱。李贺曾叹息说:“我二十岁不得志,一生忧愁,心就像梧桐叶一样凋谢了。”他忽然病重,恍恍惚惚在白天见有个穿红衣服的人驾着红色的龙车腾空而下,手持一板文字,像上古时代的篆文,他对李贺说:“天帝新建成了白玉楼,立即召你去写篇记文。”李贺磕头推辞,说自己母亲年老多病。那个人说:“天上比人间更快乐,一点儿也不苦。”过了一会儿,窗户里烟气滚滚,听见龙车声疾速驰去,李贺就断气了。他死时仅二十七岁,无人不为之痛惜。李藩想编集他的诗歌,于是托李贺的表哥访求李贺被遗失的作品,并请他加以整理,就付给了李贺表哥有关的费用。但李贺的表哥一年多不见影子。到找到他责问时,这位先生说:“我常常恨李贺傲气十足,瞧不起比人,我已把他的诗文都烧了。”李贺保存到今天的诗文不过十分之四五,杜牧作序的《李贺集》五卷,流传至今。
老子后所:“那些进取急切的人,他们后退同样迅速。”这话一点儿不假。李贺天赋出众拔群,二十岁声名酒至于极点,上天夺走其性命如此迅速,难道是上天太吝啬了吗?如果稍微宽限他经历的年岁,使他能修养心性品德,看他的才能,成就应当不在古人之下啊。如今真是令人痛惜啊!
中考阅读训练: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贺总角荷衣而出,欣然承命,旁若无人 承:接受
B 贺父名晋肃,不得举进士 举:推荐、选用
C 老子曰:“其进锐者退速。”信然 信:果真、的确
D 若少假行年,涵洞养盛德,观其才,不在古人下矣 假:授予、给予
9、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李贺有才华的一组是( )
①韩愈、皇甫湜览其作,奇之而未信
②贺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
③所得皆惊迈,绝云翰墨畦径,时无能效者
④従平头小奴子,背古锦囊,遇有所得,书置囊里
⑤每恨其傲忽,其文己焚之矣
⑥上帝新作白玉楼成,立召君作记也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③⑥ D ②④⑤
10、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贺是唐朝宗师后人,人长得纤瘦,手脚很长,但非常聪明,写字飞快,七岁诗文便震动京城。
B 韩愈、皇甫湜读了李贺的作品,不相信他只有七岁,直到李贺梳总角发穿荷叶衣出来,他们才大惊。
C 李贺写诗崇尚奇异的风格,完全摆脱了通常诗家的常规,当时无人能够仿效,其乐府诗常被谱成唱曲。
D 作者详细记叙李贺充满神奇色彩的病死过程,是要借天妒英才的说法凸显李贺出类拔萃的天赋。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是古人,吾曹或不知;是今人,岂有不识之理。(5分)
译文:
(2)非大醉吊丧,率如此。(5分)
译文:
参考答案:
8、B(应当解释为“参加科举考试)
9、C(②句描绘李贺相貌,说其写字很快;④句描述李贺平时很勤奋,⑤句写李贺表哥自述,因嫉恨李贺傲慢,烧掉他所搜集到的李贺诗文)
10、B(韩愈、黄埔湜不相信的不是李贺的年龄,而是不相信只有七岁的李贺能写出这样奇妙的诗文)
11.(1) 如果是古人,,我们也许不知道;是今人,哪里有不认识此人之理(5分)
(2) 除了喝酒大醉,参加丧礼,李贺通常都是这样的。(5分)
李贺作诗
(李贺)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当时著名文人)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早就构思好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带着小僮仆。奚,xī),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牵强符合)程课(固定的格式)者。及暮归,足成之……(母)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1.从文言文中可以看出李贺是怎样的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贺后来成为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成名给你的启发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他们小时都很聪明。(意思对即可给分)
2. (1)后天努力的重要性; (2)家庭环境及教育的重要性。以上两点,只要答对一点即可得满分,能从其它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篇3:《唐才子传·方干》文言文阅读
《唐才子传·方干》文言文阅读
①干,字雄飞,桐庐人。幼有清才,散拙无营务。大中中,举进士不第,隐居镜湖中,湖北有茅斋,湖西有松岛,每风清月明,携稚子邻叟,轻棹往返,甚惬 素心。 家贫,蓄古琴①,行吟醉卧以自娱。徐凝初有诗名,一见干器之,遂相师友,因授格律。王大夫廉问浙东,礼邀干至,王公嘉其操,将荐于朝,托吴融草表,行有 日,王公以疾逝去,事不果成。浙中凡有园林名胜,辄造主人,留题几遍阅读答案及翻译__ ①干,字雄飞,桐庐人阅读答案及翻译__ ①干,字雄飞,桐庐人。初李频学干为诗,频及第,诗僧清越贺云:“弟子已折桂②,先生犹灌园。”咸通末卒。 门人相与论德谋迹。谥曰玄英先生。
②古黔娄先生死③,曾参与门人来吊,问曰:“先生终,何以谥?”妻曰:“以‘康’阅读答案及翻译__ ①干,字雄飞,桐庐人文章阅读答案及翻译__ ①干,字雄飞,桐庐人。参曰:“先生存时,食不充遏,衣不盖形,死则手足不敛,傍无酒肉。生不 美,死不荣,何乐而谥为康哉。妻曰:“昔先生国君用为相,辞不受,是有余贵也。君馈栗三十钟④,辞不纳,是有余富也。先生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 戚戚于贫贱,不遑遑于富贵,求仁得仁,求义得义,谥之以康,不亦宜乎
”方子,韦布之士⑤,生称高尚,死谥玄英,其梗概大节,庶几乎黔娄者耶!
(辛文房《唐才子传方干》有删改)
注:①蓄:保存阅读答案及翻译__ ①干,字雄飞,桐庐人阅读答案。②比喻科举及第。③黔娄:春秋时齐国的贤士。④钟:中国古代计量单位。⑤指平民。
17.(2分)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辄造主人( ) (2)王公嘉其操( )
18.(4分)下列加点词与“遂相师友”中的“师友”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
A.吾得兄事之
B.履至尊而制六合
C.天下云集响应
篇4:唐才子传杜甫文言文阅读和答案
唐才子传杜甫文言文阅读和答案
甫,字子美,京兆①人。少贫不自振②,李邕奇其材,亲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于长安。数上言: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左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琯时败兵,罢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③言者路。帝不复问。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④,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于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后客秦州,负薪拾橡栗自给。流落剑南,营草堂成都西郭浣花溪。会严武节度剑南西川,往依焉。武上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诣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⑤躁傲诞。
后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暴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杜甫》,有改动。)
【注释】①京兆等选文中标有 符号的文字都是地名。②自振:维持生活。③绝:堵塞。④窭(jù):贫穷。⑤褊:小,狭隘。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陛下其忍弃之其一犬坐于前(《狼》)
B.武以世旧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C.从还于京师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
D.县令具舟迎之手指不可屈伸 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
小题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杜甫早年家境贫穷不能维持生活,而且仕途不畅。
B.杜甫曾经上书皇上要求得到任用,说明他有很强的进取心。
C.杜甫流落剑南,虽有严武照料,但他仍靠背柴禾、拾橡栗为生。
D.杜甫的性格既有率情自任的一面,又有放旷不自检的一面。
小题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4分)
(1)数上言( ) (2)会禄山乱( )
(3)亡走凤翔( ) (4)亲诣其家( )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李邕奇其材,亲往见之。
(2)大水暴至,涉旬不得食。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1) 多次 (2)恰逢(3) 逃 (4) 到
小题4:(1)李邕对杜甫的文才感到惊奇,亲自去看望他。(奇1分,句子通顺1分)
(2)大水突然到达,过了一旬,(杜甫)都没有得到食物。(暴1分,省略句1分)
小题1:
试题分析:D中二者都是代词;A:程度副词/代词;B:因为/认为;C:从/比
小题2:
试题分析:C中应是流落剑南之前,流落秦州时靠背柴禾、拾橡粟为生。
小题3:
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如:亡古今异义。
小题4:
试题分析:要想理解文中的句子,就要留心句中的关键性词语,弄明白句中有关词语的指代义,把握句子间的关系,看是否有活用现象,明确使用的文言句式等。这里注意奇 暴等关键词的理解和省略句式的补充。
篇5:唐才子传阅读答案
唐才子传阅读答案
原文:
贺,字长吉,郑王之孙也。七岁能辞章,名动京邑。韩愈、皇甫湜览其作,奇之而未信,曰:“若是古人,吾曹或不知,是今人,岂有不识之理。”遂相过其家,使赋诗。贺总角荷衣而出,欣然承命,旁若无人,援笔题曰《高轩过》。二公大惊,以所乘马命联镳而还,亲为束发。贺父名晋肃,不得举进士,公为著《讳辩》一篇。后官至太常寺奉礼郎。贺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旦日出,骑弱马,従平头小奴子,背古锦囊,遇有所得,书置囊里。凡诗不先命题,及暮归,太夫人使婢探囊中,见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上灯,与食,即従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非大醉吊丧,率如此。贺诗稍尚奇诡,组织花草,片片成文,所得皆惊迈,绝云翰墨畦径,时无能效者。乐府诸诗,云韶众工,谐于律吕。尝叹曰:“我年二十不得意,一生愁心,谢如梧叶矣。”忽疾笃,恍惚昼见人绯衣贺赤虬腾下,持一版书,若太古雷文,曰:“上帝新作白玉楼成,立召君作记也。”贺叩头辞,谓母老病,其人曰:“无上比人间差乐,不苦也。”居倾,窗中勃勃烟气,闻车声甚速,遂绝。死时才二十七,莫不怜之。李藩缀集其歌诗,因托贺表兄访所遗失,并加点窜,付以成本。弥年绝迹。乃诘之,曰:“每恨其傲忽,其文己焚之矣。“今存十之四五。杜牧为序者五卷,今传。孟子曰:“其进锐者其退速。”信然。贺天才俊拔,弱冠而有极名。天夺之速,岂吝也耶若少假行年,涵养盛德,观其才,不在古人下矣。今兹惜哉!(选自《唐才子传·李贺》)
[注]郑王:李亮,唐高祖李渊的从父,隋朝时任海州刺史,高祖武德初年封郑王。
参考译文:
李贺,字长吉,是郑王李亮的玄孙。李贺七岁时就会写诗作文,名震京城。韩愈、皇甫湜读了他的作品,感到很稀罕,却不相信,说:“如果是古人,我们也许不知道;是今人,哪里有不认识此人之理。”于是二人共访李贺家,让李贺当场作诗。李贺梳总角发穿荷叶衣从内室出来,很高兴地接受命令,他旁若无人,拿笔就写,诗题叫《高轩过》。韩愈、皇甫湜二人大惊,就用自己乘坐的马命李贺骑上,并骑而还,亲自为李贺束发。李贺之父名叫李晋肃,所以李贺不能去考进士,韩愈为此写了一篇叫《讳辩》的文章。李贺后来官至太常寺礼郎。李贺外貌纤细瘦小,双眉相连,手指细长,字写起来很快。他白天出门,骑着瘦弱的马,后面跟着个剃着光头的小仆人,身背古锦做的袋子,碰到自己想出了诗句,就写下来放在袋子里。李贺凡要作诗,都不先写出标题。到晚上回家后,李贺的母亲就让婢女掏袋子里面,见到写的诗句很多,就生气地说:“这孩子是要把心呕出来才罢休啊。”点上灯,让李贺吃饭,李贺就从婢女手中把写的诗句拿过来,研好墨,叠好纸,把这些零散的诗句补足成一些完整的诗。除了喝酒大醉,参加丧礼,李贺通常都是这样的。他的诗十分崇尚奇异的风格,结构犹如花草,片片都有文采,所得诗句都高迈惊人,完全摆脱了通常诗家的常规,当时无人能够仿效。李贺所作的那些乐府诗,被宫廷的乐工们谱上曲来演唱。李贺曾叹息说:“我二十岁不得志,一生忧愁,心就像梧桐叶一样凋谢了。”他忽然病重,恍恍惚惚在白天见有个穿红衣服的人驾着红色的龙车腾空而下,手持一板文字,像上古时代的篆文,他对李贺说:“天帝新建成了白玉楼,立即召你去写篇记文。”李贺磕头推辞,说自己母亲年老多病。那个人说:“天上比人间更快乐,一点儿也不苦。”过了一会儿,窗户里烟气滚滚,听见龙车声疾速驰去,李贺就断气了。他死时仅二十七岁,无人不为之痛惜。李藩想编集他的诗歌,于是托李贺的表哥访求李贺被遗失的作品,并请他加以整理,就付给了李贺表哥有关的费用。但李贺的表哥一年多不见影子。到找到他责问时,这位先生说:“我常常恨李贺傲气十足,瞧不起比人,我已把他的诗文都烧了。”李贺保存到今天的诗文不过十分之四五,杜牧作序的《李贺集》五卷,流传至今。
老子后所:“那些进取急切的人,他们后退同样迅速。”这话一点儿不假。李贺天赋出众拔群,二十岁声名酒至于极点,上天夺走其性命如此迅速,难道是上天太吝啬了吗?如果稍微宽限他经历的年岁,使他能修养心性品德,看他的才能,成就应当不在古人之下啊。如今真是令人痛惜啊!
中考阅读训练: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贺总角荷衣而出,欣然承命,旁若无人 承:接受
B 贺父名晋肃,不得举进士 举:推荐、选用
C 老子曰:“其进锐者退速。”信然 信:果真、的`确
D 若少假行年,涵洞养盛德,观其才,不在古人下矣 假:授予、给予
9、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李贺有才华的一组是( )
①韩愈、皇甫湜览其作,奇之而未信
②贺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
③所得皆惊迈,绝云翰墨畦径,时无能效者
④従平头小奴子,背古锦囊,遇有所得,书置囊里
⑤每恨其傲忽,其文己焚之矣
⑥上帝新作白玉楼成,立召君作记也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③⑥ D ②④⑤
10、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贺是唐朝宗师后人,人长得纤瘦,手脚很长,但非常聪明,写字飞快,七岁诗文便震动京城。
B 韩愈、皇甫湜读了李贺的作品,不相信他只有七岁,直到李贺梳总角发穿荷叶衣出来,他们才大惊。
C 李贺写诗崇尚奇异的风格,完全摆脱了通常诗家的常规,当时无人能够仿效,其乐府诗常被谱成唱曲。
D 作者详细记叙李贺充满神奇色彩的病死过程,是要借天妒英才的说法凸显李贺出类拔萃的天赋。
参考答案:
8、B(应当解释为“参加科举考试)
9、C(②句描绘李贺相貌,说其写字很快;④句描述李贺平时很勤奋,⑤句写李贺表哥自述,因嫉恨李贺傲慢,烧掉他所搜集到的李贺诗文)
10、B(韩愈、黄埔湜不相信的不是李贺的年龄,而是不相信只有七岁的李贺能写出这样奇妙的诗文)
篇6:唐才子传·杜牧阅读答案
唐才子传·杜牧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各题。
杜牧,字牧之,京兆人也,善属文。初未第,来东都,时主司侍郎为崔郾,太学博士吴武陵进谒曰:“侍郎以峻德伟望,为明君选才,仆敢不薄施尘露①。向偶见文士十数辈,扬眉 掌,共读一卷文书,览之,乃进士②杜牧《阿房宫赋》。其人,王佐才也。”因出卷朗诵之,郾大加赏。曰:“请公与状头!”郾曰:“已得人矣。”曰:“不得,即请第五人。更否,则请以赋见还!”辞容激厉。郾曰:“诸生多言牧疏旷,不拘细行,然敬依所教,不敢易也。”后又举贤良方正科。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拜侍御史,累迁左补阙,历黄、池、睦三州刺史,以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卒年五十,临死自写墓志,多焚所为文章。诗情豪迈,语率惊人。识者以拟杜甫,故称“大杜”“小杜”以别之。 ——节选自《唐才子传·杜牧》
【注】①薄施尘露:效绵薄之力。尘露,比喻微小的贡献。②进士:唐代凡参加礼部考试者均称进士。
阅读训练
1.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牧……善属文 属文:阅读分析文章
B.侍郎以峻德伟望 峻德:品德高尚
C.扬眉 掌,共读一卷文书 扬眉:眉飞色舞
D.更否,则请以赋见还 更否:还觉得不行的话
2.选出对加点字的说明正确的一项()(1)侍郎以峻德伟望 则请以赋见还(2)然敬依所教 多焚所为文章
A.两个“以”作用相同,两个“所”作用不同。
B.两个“以”作用相同,两个“所”作用也相同。
C.两个“以”作用不同,两个“所”作用相同。
D.两个“以”作用不同,两个“所”作用也不同。
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侍郎以峻德伟望,为明君选才,仆敢不薄施尘露。
(2)诸生多言牧疏旷,不拘细行,然敬依所教,不敢易也。
(3)识者以拟杜甫,故称“大杜”、“小杜”以别之。
答案
1.A
2.C
3.(1)侍郎您凭借着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声望,为明智的君主选拔人才,我不敢不效绵薄之力。(2)读书人中大多说杜牧粗疏旷达,不拘泥于细节,然而我尊敬地依照您所指教的,不敢再改变。(3)认识他的人把他和杜甫相比,把他们称作“大杜”、“小杜”来区别他们。
解析:
1.A(A中“属文”应为连缀字句,即写文章)。
2.C(两个“以”,前为介词,表凭借;后为介词,把。两个“所”均为代词,用在动词前,构成名词性短语)。
3.无
附译文:
杜牧,字牧之,京兆人,擅长写文章。当初考试没有及第时,来到京城,当时的主考官是侍郎崔郾,太学博士吴武陵向他报告说:“侍郎您凭借着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声望,为明智的君主选拔人才,我不敢不效绵薄之力。刚才遇见十几个文人进士,眉飞色舞,非常高兴地在一起读一卷文书,看他们读的.文书,竟然是进士杜牧的《阿房宫赋》。杜牧这个人,有辅佐君王的才能。”于是拿出文卷朗诵它,崔郾听了大加赞赏。吴武陵说:“请求您给予这个人状元。”崔郾说:“已经有人了。”吴武陵说:“如果不行,就请求及第第五名。如果还觉得不行的话,就请求把见到的赋返还。”吴武陵的言辞面容激动严厉。崔郾说:“读书人中大多说杜牧粗疏旷达,不拘泥于细节,然而我尊敬地依照您所指教的,不敢再改变。”后来崔郾又举荐他为贤良方正科。沈传师上表举荐他做江西团练府巡官。又做了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被任命为侍御史,多次升迁到左补阙,历任黄、池、睦三州的刺史,以考功郎中的身份负责起草诏令,升迁为中书舍人。杜牧刚强正直,有奇异的节操,敢于议论朝廷的大事,指斥弊端尤其严厉。死时五十岁,临死前自己撰写墓志铭,把自己所写的文章大多焚烧。他的诗作感情豪迈,言语大多惊人。认识他的人把他和杜甫相比,把他们称作“大杜”、“小杜”来区别他们。
篇7:唐才子传的文言文练习以及答案
唐才子传的文言文练习以及答案
①干,字雄飞,桐庐人。幼有清才,散拙无营务。大中中,举进士不第,隐居镜湖中,湖北有茅斋,湖西有松岛,每风清月明,携稚子邻叟,轻棹往返,甚惬素心。家贫,蓄古琴①,行吟醉卧以自娱。徐凝初有诗名,一见干器之,遂相师友,因授格律。王大夫廉问浙东,礼邀干至,王公嘉其操,将荐于朝,托吴融草表,行有日,王公以疾逝去,事不果成。浙中凡有园林名胜,辄造主人,留题几遍。初李频学干为诗,频及第,诗僧清越贺云:“弟子已折桂②,先生犹灌园。”咸通末卒。门人相与论德谋迹。谥曰玄英先生。
②古黔娄先生死③,曾参与门人来吊,问曰:“先生终,何以谥?”妻曰:“以‘康’。参曰:“先生存时,食不充遏,衣不盖形,死则手足不敛,傍无酒肉。生不美,死不荣,何乐而谥为康哉。妻曰:“昔先生国君用为相,辞不受,是有余贵也。君馈栗三十钟④,辞不纳,是有余富也。先生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贱,不遑遑于富贵,求仁得仁,求义得义,谥之以康,不亦宜乎。”方子,韦布之士⑤,生称高尚,死谥玄英,其梗概大节,庶几乎黔娄者耶!
(辛文房《唐才子传方干》有删改)
注:①蓄:保存。②比喻科举及第。③黔娄:春秋时齐国的贤士。④钟:中国古代计量单位。⑤指平民。
17.(2分)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辄造主人( ) (2)王公嘉其操( )
18.(4分)下列加点词与“遂相师友”中的“师友”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
A.吾得兄事之
B.履至尊而制六合
C.天下云集响应
D.假舟揖者,非能水也
E.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19.(2分)下列各组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一见干器之 B.行吟醉卧以自娱
句读之不知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C.何乐而谥为康哉 D.昔先生国君用为相
骊山北构而西折 慎勿为妇死
20.(6分)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家贫,蓄古琴,行吟醉卧以自娱。
译文:
(2)昔先生国君用为相,辞不受,是有余贵也。
译文:
21.(1分)第②段,作者写黔娄的目的是
22.(2分)阅读全文,概述方干的性格特点。
参考答案
17.(1)拜访 (2)行为.品行
18.D D
19.D
20.(1)(方干)家里贫穷,保存有古琴,常边行走边吟唱、醉酒而卧,自以为乐。(补主语、行吟、自娱)
(2)当年先生被国君任用为相,他婉辞而不接受,这算是富贵有余吧。
21.把方干和黔娄进行类比,间接赞美方干的美好品德。
22.散漫粗疏、对功名无所追求,心地纯洁,性格洒脱。
[参考译文]
方干,字雄飞,是浙江桐庐人。小时候就有超人的才能,但是禀性散漫,没有什么追求。大中年间,参加进士科考试,没有得中,隐居在镜湖,镜湖的北岸有茅斋,镜湖的西面有松岛,每自风清月明的日子,方干就手携年幼的儿子,和邻居的老翁,轻舟往返,平素的愿望得则很大的.满足。他的家里贫穷,但是保存着一架古琴,踱着方步吟诗,喝醉了酒就睡上一觉,以此来自娱自乐。徐凝初的诗写得好, 出了名,一见到方干就很器重他,于是就把他看成是师友,因此教方干写诗。一个叫王廉的官员访问浙东,按照礼节邀请方干到自己住的地方,这位姓王的官员很赞赏方干的操行,想把他推荐给朝廷,托吴融起草奏表,这件事办了好些日子,姓王的官员因为生病而去世了,这件事就没有办成。浙江地区凡是回园林名胜,方干就造访园林的主人,几乎所有的园林名胜都留了他的题词。当初李频跟着方干学习写诗,后来李频中举了,一位擅长写诗的和尚清越祝贺道:“弟子已经科举及第,先生还在浇灌田园。”咸通末年,方干去世。他的学生一起说起先生的美德,追忆他的事迹,给他的谥号是“玄英先生”。
古代黔娄先生死后,曾参与弟子来吊唁,问:”先生死了,给他什么谥号?”黔娄的妻子说:”用‘康’做他的谥号。”曾参说:,先生活着时,食物不能吃饱,衣肚无法蔽体,死后无法入殓,身旁没有酒肉陪葬,活着时没有好日子,死后没有哀荣,谥号还叫‘康’,乐些什么啊。”黔娄的妻子说:“从前我的先生国君重用他,任命他为相,他推辞掉没有接受,但这就有给人地位显贵的印象。国君馈赠三十钟米粮,他推辞掉没有接受,但这就有给人财富很多的印象。先生吃天下人认为没味的食物,甘之如饴,居天下人认为卑贱的地位,安之泰然,不为贫贱而忧愁,不为富贵而晾慌,想得到仁德就得到了仁德,想得到道义就得到道义,谥号为‘康,不是很合适吗。”方干,是一介平民,活着时被人称颂高尚,死后受谥号“玄英”,他刚直的气节,大概和黔娄一样吧
篇8:初中文言文阅读理解题
初中文言文阅读理解题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10~13小题。(12分)
【甲】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 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蜘蛛杀蛇
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离地约二三尺。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势稍不及。久之,蛇将行矣。蜘蛛忽悬丝而下,垂身半空,蛇复昂首待之。蜘蛛引丝疾上,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飙下①,踞②蛇之首,抵死不动;蛇狂跳颠掷,以至于死。蜘蛛乃盬③其脑,果腹而去。
(选自薛福成《庸庵笔记》,略有改动)
【注释】①飙下:带着一股风跳下。 ②踞:趴。 ③盬(gǔ):吸饮。
10.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A.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好事 B.虎大骇,远遁 遁
C.果腹而去 果腹 D.蜘蛛引丝疾上 疾
11.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4分)
(1)驴不胜怒,蹄之。
(2)蛇复昂首待之。
12.填空。(4分)
(1)【甲】文中老虎对驴的认识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从 A到觉无异能者,再到B。 【乙】文如是者三四次中的是指代的具体内容是: C 。(请用选文原句填空)
(2)甲、乙两文都写了动物斗争的过程,但描写方法不同:甲文侧重描写虎的. A ;乙文侧重描写蜘蛛的 B 。
13.驴和蜘蛛的斗争过程,引人深思。请任选其中一种,说说你从它身上得到的启示。(2分)
参考答案:
10.(2分) A.喜欢多事; B.逃跑; C.吃饱肚子; D.飞快(迅速)
11.(4分)(1)驴不能忍受(或禁不住)愤怒,用蹄子踢虎。
(2)蛇又昂着头等待着(吃)蜘蛛。
12.(4分)(1)甲文:A 以为神 B 技止此耳;(各0.5分)
乙文:C 蜘蛛忽悬丝而下,垂身半空,蛇复昂首待之。蜘蛛引丝疾上,还守其网。(1分)
(2)A 心理, B 动作。(各1分)
13.(2分) 示例:从驴的身上我们得到的启示:
(1)生活中我们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弱点;
(2)人有真才实学,才不至于使自己陷入困境。
从蜘蛛的身上我们得到的启示:
(1)只要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就能克敌制胜,弱者也可以战胜强者;
(2)弱有所长,强有所短,弱者只要相机而动,善于斗智,攻其不备,也能出奇制胜。
★ 小小说阅读李贺
★ 贺逢圣文言文翻译
★ 常识小学作文
★ 诗歌发展
【文言文阅读理解题:唐才子传·李贺(精选8篇)】相关文章:
过华清宫古诗2023-06-24
《李贺作诗》原文及翻译2023-12-04
感春,感春李贺,感春的意思,感春赏析2022-12-31
江南弄,江南弄李贺,江南弄的意思,江南弄赏析2023-01-02
江南弄,江南弄芮挺章,江南弄的意思,江南弄赏析2023-08-26
小学文学常识知识2023-02-19
李揆传阅读答案及解析2023-07-13
唐诗宋词元曲的知识 教案教学设计2024-01-31
感讽李贺的诗词2023-08-05
小升初考试必考文学常识选择题2024-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