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字长吉》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精选8篇)由网友“忠瓴业”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李贺字长吉》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篇1:《李贺字长吉》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李贺字长吉》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呕心沥血
李贺字长吉,……为人纤瘦,通眉①,长指爪,能疾书。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②,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程课③者。及暮归,足④成之。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甚省。母使婢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
(选自《新唐书·李贺传》)
【注释】
①通眉:两眉相通连。②奚奴:童仆。③牵合程课:牵强附合旧章法。④足(jù):补充。
【文言知识】
说“从”上文“从小奚奴”中的“从”,作使动用,意为“使……跟从”,句意为使僮仆跟随,或让僮仆跟随。又,“大将军从百余骑追敌”,意为大将军使一百多骑兵跟随着追击敌人。又,“其游泰山,从者十人”,这个“从”不作使动用,解释为“跟随”。
【译文】
李贺字长吉……长得纤瘦,双眉相连,手指很长,能快速写出诗文来。每天清晨太阳刚出来时,他就骑着一头瘦弱的.驴子,带着一个小书童,背着一个又古又破的丝囊,碰到有心得感受的诗句,就写下来投入丝囊中。不曾有过先确定题目再写诗的事,就像别人按题目牵强附会写作那样。等到晚上回来,就补充写成一首诗。如果不是大醉或吊丧的日子他都是这样,过后也不怎么醒悟这样做对身体的伤害。他的母亲让婢女拿过锦囊取出里面的草稿,见写的稿子很多,就嗔怪地说:“这个孩子要呕出心来才算完啊!”
【阅读训练】
敌人”中的“从”,作使动用,意为“使……跟随1.解释:
①疾 ②从 ③率 ④省
2.翻译:
①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
②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
3.“呕心沥血”作为一个成语,原形容_______ 。现对______________等都可以用“呕心沥血”来形容。
【参考答案】
1.(1)快速(2)使动用法,使……跟从(3)一概,都(4)醒悟
3.穷思苦索,费尽心机认真教育、苦心钻研技术、刻苦探讨技艺
篇2:贺,字长吉,郑王之孙文言文阅读答案
贺,字长吉,郑王之孙文言文阅读答案
贺,字长吉,郑王之孙也。七岁能辞章,名动京邑。韩愈、皇甫览其作,奇之而未信,曰:“若是古人,吾曹或不知,是今人,岂有不识之理?”遂相过其家,使赋诗。贺总角荷衣而出,欣然承命,旁若无人,援笔题日《高轩过》。二公大惊,以所乘马命联镳而还,亲为束发。
贺父名晋肃,不得举进士,公(指韩愈)为著《讳辩》一篇。后官至太常寺奉礼郎。贺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旦日出,骑弱马,从平头小奴子,背古锦囊,遇有所得,书置囊里。凡诗不先命题,及暮归,太夫人使婢探囊中,见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上灯,与食,即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非大醉吊丧,率如此。
贺诗稍尚奇诡组织花草片片成文所得皆惊迈绝云翰墨味畦径时无能效者。乐府诸诗,云韶众工,谐于律吕。尝叹曰:“我年二十不意,一生愁心,谢如梧叶矣。”忽疾笃,恍惚昼见人绯衣驾赤虬腾下,持一版书,若太古雷文,曰:“上帝新作白玉楼成,立召君作记也。”贺叩头辞,谓母老病;其人曰:“天上比人间差乐,不苦也。”居倾,窗中勃勃烟气,闻车声甚速,遂绝。死时才二十七,莫不怜之。李藩缀集其歌诗,因托贺表兄访所遗失,并加点窜,付以成本。弥年绝迹。乃诘之,曰:“每恨其傲忽,其文已焚之矣“今存十之四五。杜牧为序者五卷,今传。
孟子曰:“其进锐者其退速。”信然。贺天才俊拔,弱冠而有极名。天夺之速,岂吝也耶?若少假行年,涵养盛德,观其才,不在古人下矣。今兹惜哉!(选自《唐才子传李贺》)
[注]郑王:李亮,唐高祖李渊的从父,隋朝时任海州刺史,高祖武德初年封郑王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贺诗稍尚奇诡组织/花草片片/成文所得/皆惊迈绝云/翰墨畦径时/无能效者
B.贺诗稍尚奇诡/组织花草/片片成文/所得皆惊迈/绝云翰墨畦径/时无能效者
C.贺诗稍尚奇诡组织/花草片片/成文所得皆惊/迈绝云翰墨畦径时/无能效者
D.贺诗稍尚奇诡/组织花草片片/成文所得皆惊/迈绝云翰墨畦径/时无能效者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礼记檀弓》说:“幼名,冠字。”古时婴儿出生后,一般由父亲命名。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时候取字。“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相表里的,所以又叫“表字”。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名。
B.总角,古时少儿男未冠,女未笄时的发型。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后代称儿童时代。《诗经》有“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C.云韶,黄帝所作之《云门》及虞舜所作之《大韶》的并称,后云韶指宫廷音乐。晋曹毗《江左宗庙歌歌哀皇帝》有“衷粕兀尽善尽美。”
D.弱冠,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滕王阁序》有“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1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贺是唐朝宗师后人,人长得纤瘦,手脚很长,但非常聪明,写字飞快,七岁诗文便震动京城。
B.太夫人赞同李贺创作态度,认为唯有呕心沥血才能写出佳作。
C.李贺写诗崇尚奇异的风格,完全摆脱了通常诗家的常规,当时无人能够仿效,其乐府诗常被谱成唱曲。
D.作者详细记叙李贺充满神奇色彩的病死过程,是要借天妒英才的说法凸显李贺出类拔萃的天赋。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即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非大醉吊丧,率如此。
(2)若少假行年,涵养盛德,观其才,不在古人下矣。
14.李商隐《李贺小传》有:“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序》,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联系文章内容概括李贺之“奇”。
【答案】
10.B
11.A
12.B
13.(1)李贺就从婢女手中把写的诗句拿过来,研好墨,叠好纸,把这些零散的诗句补足成一些完整的诗。除了喝酒大醉,参加丧礼,李贺通常都是这样的。(2)如果稍微宽限他经历的年岁,使他能修养心性品德,看他的才能,成就应当不在古人之下啊。
14.(1)外貌之奇;(2)创作之奇;(3)性情之奇;(4)临终之奇。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
本题,“贺诗稍尚奇诡”句意是李贺的诗十分崇尚奇异的风格。句中“贺诗”作主语,“尚”作谓语,“奇诡”形容词活用作名词,作宾语,这样应在“奇诡”后停顿,所以排除A、C项。“所得皆惊迈”句意是所得诗篇都高超惊人。句中的“惊迈”译为“高超惊人”,都作谓语,所以应在“惊迈”后停顿,排除D项。
故选B。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本题,A项,“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名”错。正确的是“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字”。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的分析综合能力。属于信息筛选。解答本题,要求考生认真审题,题干要求“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做题时要回归语境,对选项中的内容进行分析,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译错等。
本题,B项,错在“太夫人赞同李贺的创作态度,认为唯有呕心沥血才能写出佳作”。原文,“太夫人……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该句意思是李贺的母亲……生气地说:“这孩子是要把心呕出来才罢休啊。”由此可见,太夫人并不赞同李贺的创作态度,而是非常生气。也不认为唯有呕心沥血才能写出佳作,而是责怪李贺这样做。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书”,写的诗句;“足”,补足;“吊丧”,参加丧礼;“率”,全都。第二句关键点:“少”,稍微;“假”,宽限;“行年”,经历的年岁;“涵养”,动词,修养、使……涵养。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的文中重要内容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在此基础上回归文本,根据题目要求确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
本题,“贺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概括为:外貌之奇,突出其清奇之气。“旦日出,骑弱马,从平头小奴子,背古锦囊,遇有所得,书置囊里。凡诗不先命题,及暮归,太夫人使婢探囊中,见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上灯,与食,即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非大醉吊丧,率如此”概括为:诗歌创作之奇,其间隐含李贺性情之奇。“忽疾笃,恍惚昼见人绯衣驾赤虬腾下,持一版书,若太古雷文,曰:‘上帝新作白玉楼成,立召君作记也。’贺叩头辞,谓母老病;其人曰:‘天上比人间差乐,不苦也。’居倾,窗中勃勃烟气,闻车声甚速,遂绝”概括为:李贺临终时出现了天帝召升的幻觉,表现了李贺临终之奇。
参考译文:
李贺,字长吉,是郑王李亮的玄孙。李贺七岁时就会写诗作文,名震京城。韩愈、皇甫读了他的作品,感到很奇特却不相信,说:“如果是古人,我们也许不知道;如果是今人,哪里有不认识此人之理?”于是二人共访李贺家,让李贺当场作诗。李贺梳总角发穿荷叶衣从内室出来,很高兴地接受命令,他旁若无人,拿笔就写,诗题叫《高轩过》。韩愈、皇甫二人大惊,就用自己乘坐的马命李贺骑上,并骑而还,亲自为李贺束发。
李贺之父名叫李晋肃,所以李贺不能去考进士,韩愈为此写了一篇叫《讳辩》的文章。李贺后来官至太常寺礼郎。李贺外貌纤细瘦小,双眉相连,手指细长,字写起来很快。他白天出门,骑着瘦弱的马,后面跟着个剃着光头的小仆人,身背古锦做的袋子,碰到自己想出了诗句,就写下来放在袋子里。李贺凡要作诗,都不先写出标题。到晚上回家后,李贺的母亲就让婢女掏袋子里面,见到写的诗句很多,就生气地说:“这孩子是要把心呕出来才罢休啊。”点上灯,让李贺吃饭,李贺就从婢女手中把写的诗句拿过来,研好墨,叠好纸,把这些零散的诗句补足成一些完整的诗。除了喝酒大醉,参加丧礼,李贺通常都是这样的。
他的`诗十分崇尚奇异的风格,组词造句犹如描花绘草,字字都有文采,所得诗篇都高超惊人,完全摆脱了通常诗家的常规,当时无人能够仿效。李贺所作的那些乐府诗,被宫廷的乐工们谱上曲来演唱。李贺曾叹息说:“我二十岁不得志,一生忧愁,心就像梧桐叶一样凋谢了。”他忽然病重,恍恍惚惚在白天见有个穿红衣服的人驾着红色的龙车腾空而下,手持一板文字,像上古时代的篆文,他对李贺说:“天帝新建成了白玉楼,立即召你去写篇记文。”李贺磕头推辞,说自己母亲年老多病。那个人说:“天上比人间更快乐,一点儿也不苦。”过了一会儿,窗户里烟气滚滚,听见龙车声疾速驰去,李贺就断气了。他死时仅二十七岁,无人不为之痛惜。李藩想编集他的诗歌,于是托李贺的表哥访求李贺被遗失的作品,并请他加以整理,就付给了李贺表哥有关的费用。但李贺的表哥一年多不见影子。到找到他责问时,这位先生说:“我常常恨李贺傲气十足,瞧不起别人,我已把他的诗文都烧了。”李贺保存到今天的诗文不过十分之四五,杜牧作序的《李贺集》五卷,流传至今。
孟子说:“那些进取急切的人,他们后退同样迅速。”这话一点儿不假。李贺天赋出众拔群,二十岁声名就至于极点,上天夺走其性命如此迅速,难道是上天太吝啬了吗?如果稍微宽限他经历的年岁,使他能修养心性品德,看他的才能,成就应当不在古人之下啊。如今真是令人痛惜啊!
篇3:李贺作诗阅读训练题与参考答案
李贺作诗阅读训练题与参考答案
李贺作诗
(李贺)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当时著名文人)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早就构思好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带着小僮仆。奚,xī),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牵强符合)程课(固定的.格式)者。及暮归,足成之(母)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1.从文言文中可以看出李贺是怎样的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贺后来成为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成名给你的启发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他们小时都很聪明。(意思对即可给分)
2. (1)后天努力的重要性; (2)家庭环境及教育的重要性。以上两点,只要答对一点即可得满分,能从其它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篇4:李贺字长吉文言文翻译
李贺字长吉文言文翻译
李贺字长吉来自于文章《李贺作诗》,那么这篇《李贺作诗》的文章翻译是怎样的呢?
李贺作诗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自名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程课者。及暮归,足成之。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甚省。母使婢女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心乃已耳!”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
以父名晋肃,不肯举进士,愈为作讳辩,然卒亦不就举。贺亦早逝,故其诗歌世传者鲜焉。
【注释】
1、皇甫湜:(公元777—835),中国唐代散文家,唐睦州新安(今浙江建德淳安)人。
2、辄:zhé,立即,就。 就:完成。
3、素构:早就构思好的。
4、目:动词,拟题目。
5、《高轩过》:(杂言古诗)题目名。意思是高贵的车子来临,指韩皇二人来访。
6、自是:从此。
7、旦:早上。
【翻译】
李贺,字长吉,是郑王的后代,七岁就能写文章,韩愈、皇甫湜开始听到还不相信,到他家时,让李贺写诗,李贺提起笔马上就能写好,并且就像早已构思好的一样,他自拟题目为《高轩过》,二人大吃一惊,李贺从此就出了名。
(李贺)长得单薄削瘦,双眉相连,手指很长,能快速写出诗文来。每天清晨太阳刚刚初升时,就骑着一头瘦弱的马,带着一个小童仆,背着破烂不堪的锦囊,碰到有心得感受的诗句,就写下来投入锦囊中。不曾有过先确定题目再写诗的事,就像其他牵强附和旧章法的人。等到晚上回来,就整合成一首诗。若非大醉时或吊丧的日子他都是这样,过后也不怎么反省这样做对身体的伤害。他的母亲让婢女拿过锦囊取出里面的`草稿,见写的稿子很多,就心疼嗔怪道:“这个孩子要呕出了心肝才算完啊!”。
因为他的父亲名晋肃(与“进”同音)终身不得登第,韩愈为他作《讳辩》诗辩解,但是最后仍然不是举人。因为李贺早逝,所以他的诗歌很少有世代传颂的。
知识扩展:《李贺字长吉》阅读答案
1.敌人”中的“从”,作使动用,意为“使……跟随1.解释:
①疾 ②从 ③率 ④省
2.翻译:
①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
②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
3.“呕心沥血”作为一个成语,原形容_______ 。现对______________等都可以用“呕心沥血”来形容。
【参考答案】
1.(1)快速 (2)使动用法,使……跟从 (3)一概,都 (4)醒悟
3.穷思苦索,费尽心机 认真教育、苦心钻研技术、刻苦探讨技艺
篇5:李贺字长吉文言文翻译
李贺字长吉文言文翻译
李贺作诗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自名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程课者。及暮归,足成之。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甚省。母使婢女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心乃已耳!”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
以父名晋肃,不肯举进士,愈为作讳辩,然卒亦不就举。贺亦早逝,故其诗歌世传者鲜焉。
【注释】
1、皇甫湜:(公元777—835),中国唐代散文家,唐睦州新安(今浙江建德淳安)人。
2、辄:zhé,立即,就。 就:完成。
3、素构:早就构思好的。
4、目:动词,拟题目。
5、《高轩过》:(杂言古诗)题目名。意思是高贵的车子来临,指韩皇二人来访。
6、自是:从此。
7、旦:早上。
【翻译】
李贺,字长吉,是郑王的后代,七岁就能写文章,韩愈、皇甫湜开始听到还不相信,到他家时,让李贺写诗,李贺提起笔马上就能写好,并且就像早已构思好的一样,他自拟题目为《高轩过》,二人大吃一惊,李贺从此就出了名。
(李贺)长得单薄削瘦,双眉相连,手指很长,能快速写出诗文来。每天清晨太阳刚刚初升时,就骑着一头瘦弱的马,带着一个小童仆,背着破烂不堪的锦囊,碰到有心得感受的诗句,就写下来投入锦囊中。不曾有过先确定题目再写诗的事,就像其他牵强附和旧章法的人。等到晚上回来,就整合成一首诗。若非大醉时或吊丧的日子他都是这样,过后也不怎么反省这样做对身体的伤害。他的母亲让婢女拿过锦囊取出里面的草稿,见写的稿子很多,就心疼嗔怪道:“这个孩子要呕出了心肝才算完啊!”
因为他的父亲名晋肃(与“进”同音)终身不得登第,韩愈为他作《讳辩》诗辩解,但是最后仍然不是举人。因为李贺早逝,所以他的诗歌很少有世代传颂的。
李贺简介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文言知识]
说“从”。“从”指跟随,但到底“谁跟从谁”在句中要认真研究,否则容易搞错。上文“恒从小奚奴”,是指小奚奴跟随主人李贺,因此这个“从”要按使动词理解,即“使小奚奴跟随”。又,“大将军从百余骑西征”,这“从”也应理解为“使……跟从”,即带领。又,《鸿门宴》:“沛公旦日从百余骑至鸿门”,这“从”也指“使……跟随”。至于“二狼仍从屠而不舍”那当然要理解为两只狼仍跟随屠夫而不放弃。另外,上文“长吉从婢取书”中的“从”是指“向”。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旦
②囊
③辄
2.翻译:
①能苦吟疾书
②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
3.理解:后人从“是儿要呕出心始已耳”中引申出一个成语,即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天
②布袋
③总是
2.①能苦心吟哦觅句然后迅速写下来;
②像别人那样苦思冥想牵强附会,以及按一定格式写作。
3.呕心沥血。
篇6:李贺字长吉 七岁能辞章
李贺字长吉 七岁能辞章
【原文】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自名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程课者。及暮归,足成之。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甚省。母使婢女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心乃已耳!”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
以父名晋肃,不肯举进士,愈为作讳辩,然卒亦不就举。贺亦早逝,故其诗歌世传者鲜焉。
【注释】
1、皇甫湜:(公元777—835),中国唐代散文家,唐睦州新安(今浙江建德淳安)人。
2、辄:zhé,立即,就。 就:完成。
3、素构:早就构思好的。
4、目:动词,拟题目。
5、《高轩过》:(杂言古诗)题目名。意思是高贵的车子来临,指韩皇二人来访。
6、自是:从此。
7、旦:早上。
8、奚奴:童仆,奴仆。从小奚奴:带着小奴仆
9、牵合:牵强符合。
10、程课:定额;定限;固定的格式。
11、是:这,这样。
12、率:特殊
13、省:反省
14、呕:竭尽
【翻译】
李贺,字长吉,是郑王的后代,七岁就能写文章,韩愈、皇甫湜开始听到还不相信,到他家时,让李贺写诗,李贺提起笔马上就能写好,并且就像早已构思好的一样,他自拟题目为《高轩过》,二人大吃一惊,李贺从此就出了名。
(李贺)长得单薄削瘦,双眉相连,手指很长,能快速写出诗文来。每天清晨太阳刚刚初升时,就骑着一头瘦弱的马,带着一个小童仆,背着破烂不堪的锦囊,碰到有心得感受的诗句,就写下来投入锦囊中。不曾有过先确定题目再写诗的事,就像其他牵强附和旧章法的`人。等到晚上回来,就整合成一首诗。若非大醉时或吊丧的日子他都是这样,过后也不怎么反省这样做对身体的伤害。他的母亲让婢女拿过锦囊取出里面的草稿,见写的稿子很多,就心疼嗔怪道:“这个孩子要呕出了心肝才算完啊!”。
因为他的父亲名晋肃(与“进”同音)终身不得登第,韩愈为他作《讳辩》诗辩解,但是最后仍然不是举人。因为李贺早逝,所以他的诗歌很少有世代传颂的。
知识扩展:练习以及答案
7.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上面语段中加点的词,同属一种活用现象的一组是(3分) ( ▲ )
A.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B.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 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D.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4分)
▲
⑵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3分)
▲
⑶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3分)
答案
7.(3分)B(均为使动用法。宦:使……给贵族当奴隶;阜:使……丰富。A.庙:名词作状语,在庙堂;异:意动用法,以……为异。C.小:形容词名物化,小的方面,文中具体指“句读之不知”;高:形容词名物化,高处。D.东:名词动化,向东进军;侣:意动用法,以……为侣。)
8.⑴(4分)(韩愈、皇甫湜)到他家探访,让李贺写诗,(李贺)拿起笔就写好,好像事先构思好一样。
评分建议:句意1分;“过”“就(完成,写好)”“素构”各1分。若“援笔”句前所省主语未补出,扣1分。
⑵(3分)(李贺)碰到有心得的,就写下投入锦囊中,从未预先确立题目再写诗的。
评分建议:句意1分;“所得”“未始”各1分。若全句译文前所省主语未补出,扣1分。
⑶(3分)(母亲)看到他写的诗句很多,就嗔怒说:“这个孩子要把心肝都吐出才罢休啊!”
评分建议:句意1分,“是儿”“乃已”各1分。若全句译文末尾缺失了叹号,扣1分;若全句译文前所省主语未补出,再扣1分。
篇7:李贺作诗阅读及答案
李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呕出心始已耳。”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
注释
1、皇甫湜:(公元777—835),中国唐代散文家,唐睦州新安(今浙江建德淳安)人。
2、辄(zhé):立即,就。
3、就:完成。
4、素构:早就构思好的。
5、《高轩过》:(杂言古诗)题目名。意思是高贵的车子来临,指韩皇二人来访。
6、自是:从此。
7、呕:吐。。
8、从小奚奴:带着小奴仆。奚奴:童仆,奴仆。
9、牵合:牵强符合。
10、程课:定额;定限;固定的格式。
11、率:特殊
12、省:反省。
阅读题目
1、解释下列句中的词。
①皇甫铈始闻未信,信: ②援笔辄就如素构。就:
③每旦日出,旦: ④及暮归,足成之。及:
2、下列句中的“之”与“及暮归,足成之”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鞭数十,驱之别院 B.至之市
C.故时有物外之趣 D.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3、翻译下列句子。
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4、李贺在孩提时代的作诗轶事,对你写作有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
1、①相信 ②完成 ③早晨 ④等到
2、A
3、这孩子要把心呕出来才肯罢休啊!
4、注意积累好词佳句。平时多注意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多思多想,用心创作。
译文
李贺长得纤细削瘦,双眉相连,手指很长,读书很努力,写文章速度很快。每天早上出门,与朋友们一同游玩的时候,李贺不会先拟好题目再来作诗,不会像其他人那样牵强附和古人的诗作,也不会被格式所限制。常常带着小书童,骑着瘦驴儿,背着一个破破烂烂的书囊就出门了,遇到有灵感了,就马上记下来,放在书囊里,等晚上回去的时候,老夫人让婢女去查看书囊,发现李贺写了很多。老夫人就感慨说:“这孩子非得把心呕出来才肯罢休啊。”准备好油灯和食物后,李贺便让婢女拿来书囊里的诗稿,研好墨叠好纸,把诗补充完之后,就放入另一个书囊中。
篇8:竹李贺阅读答案
竹李贺阅读答案
竹
李贺①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喜。露单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织可承香汗,裁堪钧锦鳞。三梁②曾入用,一节奉王孙。
【注】①李贺是唐代诗人,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属“王孙”,但系远支,与皇族关系已很疏远。②三梁:古人帽中横的硬村,用竹制成。汉唐冠帽有五梁、三粱、两梁的制度。天子戴五梁进贤冠,太子诸王戴三梁进贤冠。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第一句描写竹子倒映水中的`情景,倒影与水波荡漾,泛起错杂的波光。
B.第二句是倒装句,意思是说,春天来了,在空地上的竹子绿叶婆婆,倩影斑驳。
C.“露华”,就是露花,即露珠。“华”通“花”。以露衬竹,间接写竹。
D.第四句意思是青苔接近竹根,表示笋已长成竹。竹根有似霜白的粉,故称霜根。
E.“香汗”“锦鳞”都运用了借代手法,前者借代辛勤劳动,后者借代鱼。
15.诗中,“竹”比喻什么?最后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愿望?(6分)
答案:
14. B(3分)、E(2分)。(B“抽空”是写竹子拔空而长。E“前者借代辛勤劳动”理解错误,“香汗”借代美女)
15.以竹子的长成,比喻人才的养成;(2分)以竹子的用途,比喻人才的作用。(2分)最后一联表达了诗人渴望像竹子可用做三梁冠的衬里一样得到朝廷的重用。(2分)
★ 小小说阅读李贺
★ 贺逢圣文言文翻译
★ 李贺小传原文翻译
【《李贺字长吉》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精选8篇)】相关文章:
《将进酒·琉璃钟》作者简介2023-10-12
黄山人小传文言文阅读答案2022-05-07
《李贺作诗》原文及翻译2023-12-04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2024-01-29
高二语文《李凭箜篌引》教案以及原文2024-02-17
忆读书阅读答案2022-12-20
唐才子传的文言文练习以及答案2022-08-31
《李崇断案》原文及译文2023-11-08
高轩过李贺诗歌原文及注释2023-02-27
《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2022-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