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者,卫人也》原文及翻译

时间:2023-05-20 07:35:13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吴起者,卫人也》原文及翻译(锦集10篇)由网友“千颂伊”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吴起者,卫人也》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吴起者,卫人也》原文及翻译

篇1:《吴起者,卫人也》原文及翻译

《吴起者,卫人也》原文及翻译

原文: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鲁君。i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出卫郭门。与其母诀,啮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遂事曾子。居顷之,其母死,起终不归。曾子薄之,而与起绝。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于是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译文:

吴起是卫国人,善于用兵。曾经向曾子求学,侍奉鲁国国君。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君想任用吴起为将军,而吴起的妻子却是齐国人,因而鲁君怀疑他。当时,吴起一心想成名,就杀了自己的妻子,用来表明他不亲附齐国。鲁国终于任命他做了将军。吴起率领军队攻打齐国,大败齐国。

鲁国有人诋毁吴起说:“吴起为人,猜疑残忍。他年轻的时候,家里积蓄足有千金,在外边求官没有结果,他就杀掉三十多个讥笑自己的'人,然后从卫国的东门逃跑了。他和母亲诀别时,咬得自己的胳膊狠狠地说:‘我吴起不做卿相,决不再回卫国。’于是就拜曾子为师。不久,他母亲死了,吴起最终还是没有回去(奔丧)。曾子瞧不起他和他断绝关了师徒关系。吴起于是就到鲁国去,学习兵法来侍奉鲁君。鲁君怀疑他,吴起杀掉妻子(表明心迹),用来谋求将军的职位。鲁国只是个小国,现在却有了战胜国的名声,那么各诸侯就要图谋鲁国了,况且鲁国和卫国是兄弟国家,鲁君要是重用吴起,就等于抛弃了卫国。”

鲁君对此心有疑惑,就辞退了吴起。这时吴起听说魏文候贤明,想去侍奉他。文候问李克说:“吴起这个人怎么样啊?”李克回答说:“吴起贪恋名利而爱好女色,然而带兵打仗,就连司马穰苴也比不过他。”于是魏文候就任用他做将军,攻打泰国,夺取了五府城池。

吴起做主将,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伙食。睡觉不铺褥垫,行军不乘车骑马,亲自背着捆扎好的粮食,和士兵们同甘共苦。有个士兵生了恶性毒疮,吴起替他吸吮脓液。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的,就放声大哭。有人说:“你儿子是个无名小卒,将军却亲自替他吸吮脓液,怎么还哭呢?”那么母亲回答说:“不是这样啊。以前吴起将军替他父亲吸吮毒疮,他父亲在战场上勇往直前,就死在敌人手里,如今吴将军又给他吸吮毒疮,我不知道他又会在什么时候死在什么地方。因此,我才哭他啊。”

魏文候因为吴起善于用兵打仗,廉洁不贪,待人公平,能取得所有将士的信任,就任命他担任西河地区的长官,来抗拒泰国和韩国。

篇2:《吴起者,卫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吴起者,卫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①,相田文②。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③,韩赵宾从④,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国疑⑤,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⑥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注】①魏置相:魏国设置相位。②田文:战国时人,曾任魏相,能礼贤下士。③不敢东乡:乡,同“向”。不敢向东侵犯。④宾从:服从、归顺。⑤主少国疑:国君年轻,国人疑虑。⑥属:同“嘱”,委托、托付。

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错误的一项是( )

A.将三军,使士卒乐死 统领,率领

B.方是之时 这,这个

C.亲万民,实府库 实用

D .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不

9、下列句中加点的“所以”与例句中的“所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

A.所以动心忍心,曾益其所不能

B.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C.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D.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10、下列对吴起形象的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善于与人比较,喜欢争高下

B.性情率真,心胸开阔

C.有很强的军事和领导才能

D.能以国事和大局为重

11、将上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

参考答案:

8.C

9.D

10.A

11.统率三军,让士兵乐意为国去死战,敌国不敢图谋魏国,您和我比,谁好?

(乐,谋,孰与各1分,全句4分)

文言文翻译:

吴起是卫国人,善于用兵.吴起做西河守,取得了很高的声望。魏国设置了相位,任命田文做国相。吴起很不高兴,对田文说:“请让我与您比一比功劳,可以吗?” 田文说:“可以。”吴起说:“统率三军,让士兵乐意为国去死战,敌国不敢图谋魏国,您和我比,谁好?”田文说:“不如您。”吴起说:“管理文武百官,让百姓亲附,充实府库的储备,您和我比,谁行?”田文说:“不如您。”吴起说:“拒守西河而秦国的军队不敢向东侵犯,韩国、赵国服从归顺,您和我比,谁能?” 田文说:“不如您。” 吴起说:“这几方面您都不如我,可是您的职位却在我之上,是什么道理呢?”田文说:“田君还年轻,国人疑虑不安,大臣不亲附,百姓不信任,正当处在这个时候,是把政事托付给您呢,还是应当托付给我?”吴起沉默了许久,然后说:“应该托付给您啊。”田文说:“这就是我的职位比您高的原因啊。”吴起这才明白在这方面不如田文。

篇3:吴起者卫人也的文言文阅读和答案

吴起者卫人也的文言文阅读和答案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①,相田文②。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③,韩赵宾从④,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国疑⑤,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⑤之于子乎?属⑥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注】①魏置相:魏国设置相位。②田文:战国时人,曾任魏相,能礼贤下士。③不敢东乡:乡,同“向”。不敢向东侵犯。④宾从:服从、归顺。⑤主少国疑:国君年轻,国人疑虑。⑥属:同“嘱”,委托、托付。

2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①将三军,使士卒乐死( ▲ ) ②百姓不信( ▲ ) ③方是之时( ▲ )

2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中的意思。(4分)

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你认为吴起是怎样的人?请结合上面的`文言文简要阐述。(至少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价)(4分)__▲_____

参考答案:

21、①率领 ②信任 ③正当,在

22、田文说:“这就是我的职位在你之上的原因。”吴起才知道自己(确实)不如田文。

23、要点:①性情率真 ②心胸开阔 ③有很强的军事和领导才能 ④能以国事和大局为重 ⑤善于与同僚沟通

附:课外文言文翻译

吴起是战国初期卫国人,较善于用兵.曾经向曾子学习。做到了西河守,取得了非常高的声望。这时魏国设置了相位,任命田文担任了国相。吴起很是不高兴,于是对田文说:“请允许我与您比一比功劳,行吗?”田文说:“可以啊。”吴起说:“统率三军,让士兵乐意为国去死战,敌对国家不敢对魏国有所图谋,您和我比,谁更一点好?”田文说:“不如您。”吴起说:“管理文武百官,让百姓亲附,充实府库的储备,您和我比,谁行?”田文说:“不如您。”吴起说:“拒守西河而秦国的军队不敢向东侵犯,韩国、赵国服从归顺,您和我比,谁能?”田文说:“不如您。”吴起说:“这几方面您都不如我,可是您的职位却在我之上,是什么道理呢?”田文说:“田君还年轻,国人疑虑不安,大臣不亲附,百姓不信任,正当处在这个时候,是把政事托付给您呢,还是应当托付给我?”吴起沉默了许久,然后说:“应该托付给您啊。”田文说:“这就是我的职位比您高的原因啊。”吴起这才明白在这方面不如田文。

篇4:《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阅读答案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阅读答案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①,相田文②。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③,韩赵宾从④,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国疑⑤,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⑤之于子乎?属⑥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注】①魏置相:魏国设置相位。②田文:战国时人,曾任魏相,能礼贤下士。③不敢东乡:乡,同“向”。不敢向东侵犯。④宾从:服从、归顺。⑤主少国疑:国君年轻,国人疑虑。⑥属:同“嘱”,委托、托付。

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将三军,使士卒乐死(     )敌国不敢谋(     )

百姓不信(     )         方是之时(     )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中的意思。(3分)

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吴起是怎样的人?请结合上面的文言文简要阐述。(至少从两点)(4分)

①                      ②

【答案】

1、①率领 ②国家 ③信任 ④正当,在

2、田文说:“这就是我的职位在你之上的原因。”吴起才知道自己(确实)不如田文。

3、要点:①性情率真 ②心胸开阔 ③有很强的军事和领导才能 ④能以国事和大局为重 ⑤善于与同僚沟通

篇5: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 阅读答案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 阅读答案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①,相田文②。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③,韩赵宾从④,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国疑⑤,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⑤之于子乎?属⑥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注释】

①魏置相:魏国设置相位。 ②田文:战国时人,曾任魏相,能礼贤下士。 ③不敢东乡:乡,同“向”。不敢向东侵犯。 ④宾从:服从、归顺。 ⑤主少国疑:国君年轻,国人疑虑。 ⑥属:同“嘱”,委托,托付。

14.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将三军,使士卒乐死 (2)敌国不敢谋

(3)百姓不信 (4)方是之时

15.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

16.你认为吴起是怎样的人?请结合上面的文言文简要阐述。(至少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价)(3分)

参考答案:

14、(1)率领 (2)国家 (3)信任 (4)正当,在

15、田文说:“这就是我的.职位在你之上的原因。”吴起才知道自己(确实)不如田文。

16、示例:(1)性情率真 (2)心胸开阔 (3)有很强的军事和领导才能

(4)能以国事和大局为重 (5)善于与同僚沟通

篇6:吴起守信原文及翻译

吴起守信原文及翻译

【原文】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译文】

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朋友,就留他吃饭。老朋友说:“好啊,等我回来就(到你家)吃饭。”吴起说:“我(在家里)等待您一起进餐。”(可是)老朋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朋友,老朋友来了,才同他一起进餐。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朋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缘由吧!要想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注释】

1 昔:从前

2 令:派;使;让

3 方:才

4 之:代词,指“老朋友”

5 俟(sì):等待

6 恐:恐怕;担心

7可:行;可以

8信:信用

9 故:先前的.;原来的

10 食:吃

11 信:诚信

12 止:留住

13求:寻找

14服:使……信服(意动用法)

15 非信不可也: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信,守信,讲信用

16.吴起: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政治家、改革家。

17.欤:语气词,吧

18.其:他,指吴起

19.宜:应该

20.为:坚守

21.明日:明天

22.者:.....的原因

篇7:文言文《吴起守信》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吴起守信》原文及翻译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朋友,就留他吃饭。老朋友说:“好啊,等我回来就(到你家)吃饭。”吴起说:“我(在家里)等待您一起进餐。”(可是)老朋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朋友,老朋友来了,才同他一起进餐。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朋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缘由吧!要想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注释

1 昔:从前

2 令:派;使;让

3 方:才

4 之:代词,指“老朋友”

5 俟(sì):等待

6 恐:恐怕;担心

7可:行;可以

8信:信用

9 故:先前的;原来的

10 食:吃

11 信:诚信

12 止:留住

13求:寻找

14服:使……信服(意动用法)

15 非信不可也: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信,守信,讲信用

16.吴起: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政治家、改革家。

17.欤:语气词,吧

18.其:他,指吴起

19.宜:应该

20.为:坚守

21.明日:明天

22.者:.....的原因

篇8:《史记·吴起传》原文及翻译

《史记·吴起传》原文及翻译

史记

吴起传

原文: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与士卒分劳苦。文侯以吴起善用兵。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因与武侯言曰:“夫吴起贤人也。臣窃恐起之无留心也。试延以公主,以此卜之。吴起辞魏武侯。武侯疑之而弗信也。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

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要在强兵,破驰说之言从横者。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

太史公曰: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吴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论,论其行事所施设者,语曰:“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吴起说武侯以形势不如德,然行之于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躯。悲夫!——(选自《史记吴起列传》)

译文:

吴起是魏国人,喜欢带兵打仗。齐国攻打鲁国时,鲁国想任用吴起做将军,可吴起娶了齐国的女子为妻,因而鲁国猜疑他。吴起想要谋求功名,就杀了他的妻子,以表明自己不依附齐国。鲁国终于任命他为将,率兵进攻齐国,大败齐军。鲁国有人诋毁吴起说:“吴起为人心狠毒辣。他年轻时,乡邻们讥笑他,吴起就杀了三十多个讥笑他的人。鲁国君主猜疑他,吴起就杀掉妻子来谋取将位。鲁国是个小国,却有战胜齐国的名称,那么别的诸侯国就会图谋鲁国。况且鲁卫两国是兄弟之国,而君王重用吴起,就是疏远了卫国。”于是鲁君不再信任吴起,摒弃了他。

在这时,吴起听说魏文侯贤明,想要侍奉他。魏文侯询问李克:“吴起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李克说“吴起贪图名声而喜好女色,然而带兵打仗连著名的司马穰苴也不能超过他。”文侯就任吴起为将,让他率兵攻秦国,夺取了五座城池。吴起担任将军,睡觉不用褥席,行军不乘马车,和士兵分担劳苦。魏文侯因为吴起会带兵,于是派他做西河守,以抵抗秦、韩两国。文侯死后,吴起侍奉他的儿子武侯。武侯有次乘船漂流沿西河顺流而下,半途中,武侯回头对吴起说:“山河的险固形势多么壮美啊,这是我魏国的.瑰宝。”吴起回答说:“国家的险固在仁德而不在地势险要。如果你不推行仁政,那么这条船上的人也都会成为你的敌人。”武侯赞叹说:“好。”田文死后,公叔接替相位。他娶了魏国公主为妻,忌妒吴起。就对武侯说:“吴起是个贤人,我私下担心他没有留魏之心。请试以公主招亲挽留他。用这种办法来考察他。”吴起谢绝了魏武侯,魏武侯就怀疑吴起没有留魏之心,因而不信赖他了。吴起害怕获罪,就离开了魏国,马上到了楚国。

楚悼王向来听说吴起贤明,一到楚国就任命他做宰相。吴起便申明法度,赏罚分明,裁减冗员,废除那些疏远的王族们的爵禄,用来供养作战的将士。重在强兵备战,摒弃那些宣扬合纵连横到处奔走的说客。因此,楚国的贵族都想谋害吴起。等到楚悼王死时,王室大臣就起来叛乱追杀吴起,吴起逃到悼王的尸体旁,伏在尸体上,追击吴起的人于是射杀吴起,同时射中了悼王的尸体。

太史公说:社会上谈论军旅的事,都要引用吴起的《兵法》,这书世上流传很广,所以不在这里论述了,只论述他施用于行事中的实迹。人们常说:“能够做的人不一定能说,能够说的人不一定能做。”吴起劝说魏文侯山河之险不如推行仁政,然而他在楚国行事,因为残暴狠毒,缺少仁爱而招来杀身之祸,真是可悲啊!

篇9:荆轲者,卫人也的阅读答案与翻译

荆轲者,卫人也的阅读答案与翻译

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

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其后秦伐魏,置东郡,徒卫元君之支属于野王。

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人或言复召荆卿。盖轰曰:“曩者①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试往,是宜去,不敢留。”使使往之主人,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使者还报,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

荆轲游于邯郸,鲁句践与荆轲博,争道②,鲁句践怒而叱之,荆轲嘿③而逃去,遂不复会。

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漸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太子曰:“愿因先生得结交于荆卿,可乎?”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太子送至门,戒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使而笑曰:“诺。”偻行见荆卿,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也,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

(选自《史记刺客列传》,有删改)

【注】①曩者:从前,之前。②争道:争夺棋局上的格道。③嘿:同“默”。

10.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 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B.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C.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D.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卿,古代对人的`敬称,如称荀子为“荀卿”。

B.击剑,用剑相击剌的运动和技法。

C.支属,亲属、宗支。“支’’指附属于总体的一个部分。

D.太子,指已确定继承帝位的帝王的嫡长子。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传记一开始先用几段文字交代了荆轲的身世、籍贯,从文中可知,“荆卿”是燕国人对他的称呼。

B.荆轲与盖聂论剑,盖聂对他怒目而视;与鲁句践博棋,鲁句践发怒呵斥他,他默无声息地逃走,反衬了他的隐忍。

C.荆轲与屠狗者、高渐离的交往,特别是酒后在街上狂歌哭笑,表现了荆轲想报仇而不得的苦恼。

D.燕国隐士田光知道荆轲不是一个平庸之人,当太子丹想通过田光结识荆轲时,田光就推荐了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者还报,盖聂曰:“固去也,吾囊者目摄之!”

(2)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

10.B;

11.D;

12.C;

13 (1)派去的人回来报告,盖聂说:“本来就该走了,之前我用眼睛威吓了他。”

(2)燕国、秦国不能并存,希望先生(在这个问题上)用心考虑。

【参考译文】

荆轲是卫国人。他的祖先是齐国人,后来迁移到卫国.卫国人称呼他庆卿。到燕国后,燕国人称呼他荆卿。

荆轲喜爱读书、击剑,凭借着剑术游说卫元君,卫元君没有任用他, 此后秦国攻打魏国.设置了东郡,把卫元君的旁支亲属迁移到野王。

刑轲曾漫游路经榆次.与盖聂谈论剑术.盖聂对他怒目而视。 荆轲出去以后.有人劝盖聂再把荆轲叫回来。盖聂说:“剛才我和他谈论剑术,他谈的有不甚得当的地方,我用眼瞪了他;去找找看吧,我用眼瞪他,他应该走了 .不敢再留在这里了。”派人到荆轲住处询问房东.荆轲已乘车离开榆次了。派去的人因来报告,盖聂说本来就该走了,之前我用眼蜻成吓了他。”

荆轲漫游邯郸.鲁句践跟荆轲博棋,争执棋路.鲁句践发怒呵斥他,荆轲却默无声息地逃走了,于是再不见面,

荆轲到燕国以后.喜欢燕国一个以宰狗为业的人和擅长击筑的高渐离,荆轲特别好饮酒.天天和那个宰狗的屠夫及高漸离在燕市上喝酒.喝得丰醉以后.高漸离击筑.荆轲就和着节拍在街市上唱歌.相互娱乐,不一会儿又相互哭泣,旁若无人。荆轲虽说混在酒徒中,可是他为人却深沉稳重.喜欢读书;他游历请侯各国时.都是与当地贤士豪杰、德高望重的人相结交。他到典国后,.疾国隐士田光先生也友好地对待他.知道他不是平庸的人。

过了不久.适逢在秦国作人质的痒大子丹逃回煞国。大子说:“希望能通过先生和荆卿结交,可以吗?”田光说:“遵命。”于是立即起身,急忙出去了。太子送到门口,告诚说:“我所讲的,先生所说的.是国家的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田光俯下身去笑着说: “是。”田光弯腰驼背地走着去见荆卿,说:“我和您彼此要好,燕国没有谁不知道,如今太子听说我盛壮之年时的情景,却不知道我的身体已力不从心了 .我荣幸地听他教诲说‘燕国、秦国不能并存,希望先生(在这个问题上)用心考虑’。我私下和您不见外,已经把您推荐给大子,希望您前往宫中拜访太子。”荆轲说:“谨遵教诲。”

篇10:曹沫者鲁人也原文附翻译

曹沫者鲁人也原文附翻译

原文: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以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

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先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翻译:

曹沫是鲁国人,凭借其勇敢和智谋效力于鲁庄公。庄公十分喜好打仗。曹沫为鲁国的大将,和齐国作战,三次都输掉了。鲁庄害怕了,想要把遂邑这个地方送给齐国来求和,但仍然以曹沫为大将。

齐桓公与鲁庄公相约在柯这个地方盟誓。庄公与桓公已经在祭祀的天坛开始盟誓,曹沫手拿匕首劫持了齐桓公,桓公的身边的人不敢有任何行动,只是问他:“你想要干什么?”曹沫说:“齐国强大而鲁国弱小,而强国侵占鲁国已经够多了,现在鲁国的京城已经在齐国的边界,你还想要侵占。”齐桓公于是允诺把侵占鲁国的地方都还给鲁国。曹沫见齐桓公这么说,就把手中的匕首扔了,走下天坛,面向北站在群臣应该站的`地方,面容脸色没有丝毫变化,说话做事好象以前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齐桓公大怒,想要违背他们盟约的内容。管仲说:“这样做不可以。不可以为了一时的快乐贪图这样小的利益。这样做会使你在诸侯中的威信尽失,失去天下人的信任与帮助,还不如还给他。”于是齐桓公把侵占鲁国的城池还给鲁国。曹沫三次大战所割出去的城池都还了回来。

《卫人束氏》阅读答案

吴起名言的语录

本草纲目·兽部·驼原文和翻译

文言文阅读《吴起》附答案

宋人有酤酒者阅读答案

猩猩,兽之好酒者也阅读答案附翻译

本草纲目·鳞部·水蛇原文及翻译

冯唐翻译的高中范文

晋文公纳谏文言文翻译

冯唐随笔 不二

《吴起者,卫人也》原文及翻译
《《吴起者,卫人也》原文及翻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吴起者,卫人也》原文及翻译(锦集10篇)】相关文章:

《史记·叔孙通传》原文及翻译2022-08-05

高中文言文阅读测试题2023-06-16

言志的原文及翻译2023-02-10

文言文阅读理解之樊宏2023-01-27

《吕氏春秋》有始览原文2023-10-12

《今之教者》文言文赏析2022-05-07

《过秦论》原文翻译及作品赏析2023-05-29

厦门高一语文期中考试作文2023-03-24

高三语文 第四单元复习教学设计示例2022-04-30

高考文科数学真题及答案(全国3卷)2023-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