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岛纪行的散文(整理8篇)由网友“小兔生活周刊”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爽岛纪行的散文,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篇1:爽岛纪行的散文
爽岛纪行的散文
月前,立秋之初的一个下午,友人打来电话,诉说近段时间经历酷暑的蒸熨,心情烦躁不已,意欲找个山青水秀的地方抚慰一下自己的心灵,问我去不去,我正为着自己手头上一篇未完成的小说犯愁,写了删,删了写,反复修改总觉不尽人意。友人闻说,连忙动员道:“闭门造车是不行的,你还是多出去大自然走走吧,想当年李白若不是足迹游遍天下,饱览壮美河山,吸天地灵气,感日月精华,他哪能迸发出这般有气势的华章来?文思如泉是与见识有关的。”友人的话还是蛮有道理的,话虽如此,但人在中年,事业打拼还是放在首位,暂时还没有放下一切悠哉远行的打算。和友人商量,我们分别约了其他几位朋友,目的地选择了爽岛。
爽岛并非是某个海岛的名称,而是一个距离梧州市区大约六十公里的隐于梨埠镇山区内的景点。那里既有未经开发的山林,更有一条天然小河流中分两山,形成了清幽的峡谷景致。景区因而设有峡谷河道漂流的项目。到生机勃勃充满泥土乡味的环境里亲山乐水,返璞归真,是长期生活在钢筋水泥构筑的所谓繁华都市里饱受空气混浊之苦的,已然身心疲倦的人们所向往。本是俗人一个,我又岂能例外?于是,心念一动,掷笔出游。
许是纯净的大山深处拒绝现代化汽车排放的废气污染,不接受俗世喧嚣的过度惊扰吧,早上九点三十分,我们的车子载着大人小孩一行九人到达爽岛景区的山口时,景区工作人员告知,前去道路狭窄,不能行车,游客必须自己步行几公里的山路才到达大爽河上游的.漂流起点。
我与它是久别重逢还是初次相见?走在爽岛蜿蜒的山间小道上,我一直在试图勾起某种记忆。前世的?今生的?梦里的?不知为什么,踏足山间以后,我竟然有一种宁静回归的感觉。那是我梦寐的静修所在么?
虽已进入立秋多时,然南国秋迟,放眼所及之远处的,近处的,夹道的,树木野草仍然是一片葱茏。各式植物千姿百态恣意生长,白杨高瘦,竹影婆娑,一树树低矮的灌木丛中,纯白色的合欢花缀满了枝叶间,合欢的花瓣细如针,数不清到底由多少瓣才组成了小绒球似的花形,一个个煞是可爱,我忍不住前去亲近,信手拉近一枝凑在脸旁,正感受花瓣的轻绵柔软时,一缕幽香悠然游入鼻腔。原来你离它远了,还真闻不到那种香,很淡很淡,沁入心脾却十分清新怡人,倘若是情窦初开的弱冠少男,大抵会联想到青春少女那特有的纯洁气息了。我对纯白色的花朵情有独钟,欲折它一路为伴,转念还是作罢,强行折断支撑它生命的枝干作甚呢?花的生命本就短暂,还是让它在自己的天地里自由灿烂一生吧。我打开相机镜头给它们留下美丽的影像,独自恋恋花前一阵子,方发觉同伴们走在前面早已转了一道弯,瞧不见身影了。
待追上同伴,朋友和我开了个玩笑说,这么久才追上来,还以为你被哪些花妖树精迷了去呢。我笑答:“要真被迷去了,留在这里修炼成仙也很不错,我倒是求之不得呢,蒲松龄笔下的花妖树精一般都很善良的。”“呵呵,你一定是《聊斋》看多了。”
谈笑间也不觉行程路远,我们渐渐探向大爽河的上游,进入峡谷,只见两面峭壁,山路尽头本疑无路,忽地眼前一亮,一条约1米多宽的钢木结构的栈桥正向峡谷深处延伸。支撑栈桥的三角钢架牢牢固定在崖壁上,里侧紧紧依偎着崖壁,桥的形状随崖壁的横向起伏呈现优美的流线型。远远望去,漆以朱红的桥身像一条飘逸的绸带,许多年伴随着这里的山水欣然舞动。人在栈桥上走,往下看,哗哗的河水向下游奔涌,往前,河道一截儿狭窄,一截儿又相对宽阔一些,水流时而湍急,时而和缓,水声则一会儿如咆哮,一会儿如欢笑。我感叹,真是上善若水任方圆啊!无论身处何种境地,水总是淡然处之,利泽万物而与世无争。
行不多远,发现前方桥面的踏板湿漉漉一片,原来,那一桥段紧邻的崖壁上有一道清澈山泉正飞流直下,“哗哗哗”通过护栏与崖壁那特殊设计的约四十厘米的间隔空间奔向河流的怀抱,中途冲击石棱时水珠飞溅如玉,一次次调皮地挑逗戏弄着崖壁上的一丛竹叶碧草,让它们频频哈腰点头,水珠一点点落在护栏上,一点点落到踏板上。我马上被这种情景醉倒了,蹲下,俯前,手穿出护栏外,一探流泉,顿时,一阵清爽冰凉传遍周身,在这个暑气未消的农历七月里感觉妙不可言!曾记否,王维的《山居秋暝》不正是描写这般景象的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轻轻倚住栏杆,身心放松,闭目想象,当秋夜一轮明月初升,百鸟归巢,万籁俱寂,如水的光华透过树梢,温柔抚摸着这山涧崖壁,这泉水,这竹叶幽草,这栈桥,立于此间倾听流淌的水声,宛然是天籁之音,赏之当是人生一大乐事。
大自然之美,任凭你有如何生花妙笔,也是难以描尽那份韵致的。本想在此再沉醉一会,无奈同伴催促,走吧,咱们还要下河漂流呢。
越往峡谷纵深探去,越觉气候清凉,特别舒畅的心情和呼吸告诉我,这里的空气负离子含量一定很高。我且行且看,看那河床宽窄不一高低错落,浅滩处怪石抬头,深水畔虬枝缠生,好几处的水流落差形成天然的瀑布,虽不及晋身世界级排名的贵州黄果树瀑布那般壮观,倒也有些小气势。我注意到有一处水流约有六米多高的落差,流速极快,想到随后参加漂流时,我便要被呼啸的浪花从这高一级抛到那低一级去,从来没有漂流经验又有些畏高的我心里不禁七上八下。
一路观光,美景尽收眼底。不知不觉到达了栈桥尽头的漂流起点。一个寄存物品和供游客换衣服的平台支在河边,站在平台上,放眼上游约三,四十米远的一挂瀑布,它的水流宽度和落差比先前所见更大了,目测足有十几米高吧,水声哗然,分贝之高似乎要盖过我们说话的声音。前行路断,峡谷河流却远未见源头,纵深内里到底还隐藏着怎样的人间仙景不得而知,徒惹人无边遐想。
参加漂流的每个人在平台上套上救生衣安全帽,听完景区工作人员的安全教导,逐一走下阶梯,上了河道漂流配备的气垫船。一同出游的儿子和友人的男孩年龄相仿,都是十六七岁活泼的青春年华,两人非常投契,要求共坐一船。我对孩子一再强调漂流过程一定要注意安全云云,便和友人上了另一条船。
没有划过船的我本以为漂流只是坐在船上随波逐流,顶多悠闲地划两下桨调整一下方向,便可任由流水从起点把你推到终点。想不到这次漂流回来却弄得手臂酸痛。缘由那河道存在几处漩涡回流,我们的船刚从高处冲到低处,便被卷入了漩涡里,加上两个人配合不默契,即使奋力划桨也没用,船还是老在那里打转,眼看儿子和那男孩的船率先摆脱漩涡闯出去了,我们几个成年人控制的几条船却在那个范围里兜兜转转,来来回回你眼看我眼,互相调侃打趣,大家禁不住哈哈大笑。最后通过观察,我总算掌握到了一点技巧,让同伴坐着不动,我一个人划桨,左划右划,也不管姿势是否标准,反正以第二名顺利闯关,冲出去了,呵呵!不忘回头“赏赐”给落后者一个得意的神色。当时很兴奋,待到上岸就餐时才觉得有点累,不过换得心情愉快,太值了!
中午,天空下起了绵绵细雨,考虑到山路泥泞,到林子里漫步拍照的计划被迫取消,颇感遗憾。景区内的简易餐厅到景区正门还有一段山路的距离,下午三点多,走在归途上,雨还在下,雾气缭绕,山色空蒙,从山道往下看,大爽河的水依然朝着一个方向飞奔,侧耳,过滤雨的沙沙杂音,隐约能听到它们欢快的声音,似是笑声,又仿佛是吟诵声,对!是吟诵声,正呢喃着关于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经典句子!
约六公里长,四米宽的爽岛村道九曲十八弯,车子只能慢速行驶,颠簸中,我居然浅浅睡了一会,心里一直还在惦念着峡谷里未能观赏之处,那里有什么呢?或许是神仙的居所吧!
车子驶入国道时,我的思绪还沉浸在爽岛那片天地里,花香,蝶舞,竹影,树姿,石态,泉声,山势……在脑海里久久萦绕,来时的烦恼焦躁一扫而光。
心中常驻桃花源,此处便是水云乡……
篇2: 坦桑尼亚纪行散文
坦桑尼亚纪行散文
坦桑尼亚,在非洲东南部。20XX年八月,我们一行9人到坦桑尼亚采访中国援坦医疗队长甘连喜的事迹,才有了这篇记述。
坦桑尼亚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是非洲的旅游王国。全国有11个国家公园,10个野生动物保护区,50个野生动物控制区,占国土总面积的1/4。自然风光原始多姿,风土民情奇异古朴。
经济落后民风古朴
坦桑尼亚的首都达累斯萨拉姆,没有一座像样的高楼,我国驻坦大使于庆泰招待我们最豪华的四星级大酒店也只是一座四层高的楼房。
我们采访来到了正在新建的首都多多马,它的地面上建筑物还比不上咱们国家的一个乡镇驻地的规模。前往多多马的路途中,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满目黄色的草原(这里7、8、9三个月属于旱季),很少有像咱们国内的村庄出现,偶尔有几处散落在路边草丛中的民房,是用一些木棍支起的茅草屋。我们询问随行的医疗队领导,像他们住在这里没有土地可种,怎么生存呀,医疗队的同志告诉我们,这里流行着两句话,一句是“饿了就爬树”在这里生活的居民是以采集野果为生存方式。还有一句话就是“身披两块布”,青年妇女最喜爱一种长到膝盖的无褶长裙,他们的衣服上身披一块花布,下身围一块花布。
在路过的途中,我们发现了几处比较特别的现象,那儿没有任何的树木,而且黄草特别的茂密,我问同行的医疗队领导,这些草为什么长得特别的好呢,医疗队的领导对我们说,“这些地方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国家为了支援坦桑尼亚人民增加改造大自然的能力,派出了大批的农业技术人员和坦桑尼亚当地的政府开辟的农场,在那里种过水稻,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随着我们农业技术人员的撤离,这些当年被开垦过的土地就这样被荒芜了,所以现在草长得最好”。
草原上的主人
我们在多多马采访结束后,医疗队的同志请我们到离这儿最近的米库米野生动物保护区去看一看。
米库米野生动物保护区离首都达累斯萨拉姆最近,有280多公里,它以野生动物保护区动物种类繁多而著称。我们已经到了多多马,离那儿还有80多公里。为我们开车的司机是黑人老陆,他为我国援坦医疗队开车已经有十多年了。他对我们说,要看大动物最好在天刚亮的时候,大象、狮子们走出深深的草丛来河边喝水,是观察它们最好的时刻。
八月的坦桑尼亚,是这儿的旱季,但气温在26度左右,加之这儿没有任何工业,空气非常地清爽,就像一个天然的氧吧,做一个深深的呼吸,全身通透。我们早上四点起床,简单吃了点早点就上路了,经过半个多小时行程,就看到了公路边竖立的野生动物保护区标志和汽车限速30公里的警告。那里的公路修得很奇特,除了有限速的标志外,关键是公路每隔几公里就修起一个高坎,让你减速慢行。
黑人老陆对我们说,从我们看到野生动物保护区的标志就进入了保护区。所谓保护区,没有任何的围栏,就是不准人们到这些地方去开发和居住。动物们可以自由地在那儿生存。因为汽车限速,开得不快,我们在路边随时看到在一米多高的草丛里悠闲吃草的长颈鹿、羚羊、斑马、角马、犀牛等动物。
大约六点钟的时候,我们来到了米库米野生动物保护区入口处。入口简单地不能再简单,用木棍野草搭起来的'一处草屋,不多的几名黑人工作人员。我们下车后,这儿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进入保护区后的注意事项。一是汽车不能开快;二是遇到动物时要停车让动物先行,不能惊吓动物,特别是一些凶猛的动物,如大象、狮子等;二是不能下车观看,因为随时在草丛里可能蹿出动物来,那样非常的危险。车辆是自己开去的车,没有任何的安全防护设施。
米库米野生动物保护区东西有五十多公里,南北有一百多公里,是坦桑尼亚十个野生动物保护区较小的一个。我们进入区内沿着推土机推开的不到三米宽的土路前行。路两边就是一米多高的深草,不时地刮着我们车身。进入区内不到五公里,我们看到了一些高大的动物,它们在草原上悠然自得的吃着黄草,有斑马、角马、犀牛、羚羊、长颈鹿等。我们离它们很近,最近处只有十几米。长颈鹿的胆子很大,只是居高临下地抬头看看我们的汽车,然后又去吃它们的黄草。胆子最小警惕性最高的要算羚羊了,它们成群结队地在草原上吃草,听到我们的汽车声,一般都要抬起头来和我们对峙。我们见到一群正在飞奔的羚羊,大约有二百多只,它们跃起的动作,飞奔的姿态,快速地从我们眼帘划过。据了解,羚羊是非洲草原上最多的食草动物,它们生活在食物链的最低层,是食肉动物的(已被评为2XXX年度感动山东十佳新闻人物)天然的美餐,对于食肉动物来讲,羚羊唯一生存的武器就是疾速的奔跑。
我们开车进入到野生动物保护区40多公里的地方,那里有一个长宽200多米的天然水塘,是动物们饮水的地方。离水塘还有100多米,黑人司机老陆师傅就给我们说,那儿正有五六只大象在喝水,我们把车停在隔着水塘五六十米的地方,在车内又是一阵猛拍。大象们好像有约定一样,一般是两只大象带一只或者一对小象到这儿饮足水,就慢悠悠地走入草丛深处,过一会儿,又有几只大象带着小象来到这儿喝水。在这处水塘里,我们看到了硕大的河马,还有鳄鱼伸出水面那令人恐惧的长长的大嘴。
在这片广袤无垠的草原上,每时每刻都充满着动物们为了延续种群的绵绵爱情和为了生存的打拼搏杀,神密的草原深处,还隐藏着人类对野生动物多少不知道的秘密呢。动物王国的坦桑尼亚,众多的野生动物才是这片草原上的主人。
狮子相对
我们一行在惊奇、欢乐、紧张地在草原上观看,不知不觉中度过了五个多小时。看到的各种野生动物有20多种,最多的是羚羊、角马、斑马、长颈鹿、野猪等。据黑人老陆说,这片保护地的动物有五十多种,除了没有老虎之外,其他保护区内有的动物这儿都有,因为这儿离首都达累斯萨拉姆最近,所以到这儿人相对比较多。虽然老陆这么说,但我们在区内开车的五个小时里,只碰到一辆汽车的旅游者和我们相遇。老陆给我们说,现在还没有看到这片草原上的主宰者――――非洲狮子。我们急切地说,你快带我们去找呀。老陆说:“狮子这种动物,都在草原深处,一般很少出来活动”。我们说:“那就到深处找吧”。老陆开着车往前走,大约又走了30多公里,到底黑人老陆的眼好,往前一指,对我们说“你们看,你们看,两只狮子正对着头卧在路上。”由于离我们有200多米远,我的同行带的大多是没有长镜头的照相机,根本拍不到。我们让老陆慢慢地再往前移一移,老陆师傅小心翼翼地慢慢向前开,开到距离狮子快100米的地方,没想到雄狮突然站起来,朝我们走来,这可把我们吓坏了,大家不约而同地快速把车上的玻璃窗关了起来,老陆也把汽车停了下来,大家紧张地看着狮子,狮子朝我们车的方向走了七八米,看到我们的车子停了下来,它也站住了,我们和狮子对峙了有十多分钟,吓的连拍照片也忘了,可能狮子看到我们没有侵犯它领地的举动,又退回到雌狮的地方,卧在了路边。黑人老陆慢慢地将车往后倒,退到了安全的距离,一直退到一个岔路口,才把车头调过来,缓缓地驶出了这一危险地方。
篇3:泰山纪行散文
泰山纪行散文
对泰山的仰慕由来已久,不仅因为她是风光优美,壑深谷幽,奇峰陡立,溪流瀑飞,古松争奇,风云变幻,神秀莫测,四季景色,变化万千的旅游胜地。同时因为泰山代表了东方文化的缩影,历代骚人墨客纷纷前来朝山览胜,赋诗留言,众多的古祠寺庙,摩崖石刻,让人大开眼界。所以能够实现登泰山的愿望,自然是我的梦想之一。去年七月在泰山脚下的山东科技大学参加培训学习期间,终于了却了我的心愿。
登山的那天下午,天气晴朗,炎炎酷暑中夹杂着知了不知疲倦的放声高歌。从红门起步,顺阶而行,但见人员拥挤、熙熙攘攘,有的背着大包、小包,有的拄着拐杖,更多的是徒步登山的人员接连不断。走在山路上,两边树木郁郁葱葱,时而遮天蔽日,时而光线斑斓,我们几个一脸的兴奋,彼此交流着各自的心得体会,时光不觉一晃而过。经过万仙楼、穿过斗母宫,一株卧龙槐进入眼底。据导游介绍,此卧龙槐为明代所植,巨株伏地,扎根又生干而成树,酷似卧龙翘首,故名“卧龙槐”。举步前行,顺阶而下,便到了经石峪。导游吊着大家的胃口说道,假如你酷爱书法,经石峪的隶书不可不看。这一下引发了我们兴趣。望着被誉为“大字鼻祖”、“榜书第一”的金刚经,时时为泰山的佛教文化感到骄傲。导游介绍,经石峪因岭中一缓坡石坪上刻有隶书佛教《金刚经》而得名,民间传说唐僧西天取经回来,曾于此石凉晒经文,佛经遂印于石上,故俗称“晒经石”、“曝经石”。
穿过壶天阁,到中天门,顿觉汗流浃背,气喘吁吁,顾不上喝水,只想把泰山景色尽览眼底。在中天门以北,有一坦途路段,俗称“快活三里”,此路西侧,但见有一石峰冲天而立,上刻“斩云剑”三字。据说,泰山风雨变幻,常以此处为界,寒云顺谷而下与暖云相遇化成为雨,故名“斩云剑”。走过云步桥、在五大夫松处稍作休息,只见五大夫松西山坡上,有古松一株,枝繁叶茂,苍翠挺拔,亭亭矗立,别具姿态。如同躬身招手迎送游人,故名“望人松”,又叫“迎客松”,是泰山的重要标志之一。
登到十八盘时,已是精疲力尽,坐在阶梯两边休息。7月中旬时节,上面的瓜果,贵的让人难以置信。一打听,西瓜每500克四元;黄瓜每500克两元;西红柿每500克三元;然而购买者依旧熙熙攘攘,接踵而至......
薄暮时分,站在天街之上,信步浏览,环顾四野,眼界大拓,真正体验到“登泰山已知天下阔”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真正内涵。登山的劳累顿时消散了很多,望着路宽道平、楼阁毗连,游人如织、载歌载舞、热闹非凡的傍晚美景,听着各种语言在这里交融激荡,想起了郭沫若描写的`《天上的街市》,顺口朗诵“我想那飘渺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当住进旅馆,才感到腰酸腿疼,细细一算,登山已有4个多小时了,旅途的劳累,不一会便让自己进入了甜美的梦乡。第二天,天还不亮(大概有五点左右),便被主人叫醒了,“快点起来,看日出去”。我们兴奋的穿上棉大衣,没有顾上洗脸,便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走入黑茫茫的夜色当中。坐在日观峰旁边的岩石上,顿觉云海如同薄雾一样在我的脚下缓缓飘过,有点置身于世外桃源、若隐若现的感觉。这时云团越来越大,像狂涛、像烟雾淹没了人们的视线。
此时人群中一阵骚动,不知谁喊了“快,看东边的云海,日出就要出来了......”许多人随着他指的方向,瞪大了双眼,静静观看,但见在天地交接处,有几片云彩悄悄换上了金色的衣裳,施着红红的粉黛,如同娇羞的少女,显得分外美丽。那些薄雾好象知趣一样,悄悄的躲在了一边.....起初在云海边,有几片朝霞中间,漏出一点缝隙,像一根红线,像一片丝绸,接着如同变戏法一样,一会变成了柿子一样的火球,在云海里跳跃。越来越红,越来越大,越来越真,越来越逼近自己的眼睛。突然,就在一瞬之间,太阳磅礴而出,光芒万道,大自然便融入到温暖阳光的照耀当中......
泰山之行,不仅仅锻炼了身体,愉悦了身心,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我想,它还是一种自然美的享受,更是一种文化美的体验。因为她让我融入到大自然之中,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增长了知识,达到忘我境界,现在想来依旧让人回味.....
篇4:雨中纪行散文
雨中纪行散文
细细的雨,悄无声息地下着,清晨,推开窗户,外面的地面湿了,绿叶上的雨滴像一粒粒晶莹的露珠,撑一把伞,背一个包,开始了一场远行。
雨在下着,车在行驶着,微闭着眼睛,靠在舒适的椅背上,却很难安下神来,隔着玻璃,满眼的绿似乎要挤进来,田野的秧苗是绿的,田埂的草儿是绿的,还有傲立的一棵、两棵或者一丛高的、矮的、粗壮的、纤细的树木枝叶也是绿的。跳色的是掩盖在绿色里,村庄楼房灰色的侧影或者铺着彩色瓷砖正面的一角。
画面是安静的,偶尔会掀起一点鲜活,一只或者几只黑色的鸟儿鸣叫着,从一根电线杆上起飞,落在田埂的草丛里,在空中划一条或者数条弧线,一头或者几头黑色或者黄色的耕牛,低着头可劲地咀嚼青草,间或抬起脖颈,发出低沉又悠长的“哞哞”声,在空气里回荡,或许它们只是发出简单的.畅快的声响,又或许是进行它们之间,也只有它们自己才懂的交流。
眼睛回到前方,车轮底下的高速路象一根根交错的、长长的带子,镶嵌在绿色的被面上,这条条黑带上,一只只黑色、灰色、白色或者其它颜色的甲虫,沿着它们各自的方向或快或慢地爬行,有时你超过我,有时我越过它。
天突然暗了下来,一溜挂在壁上的灯发出桔黄的光芒,车子慢下来了,黑带子上出现了一段段规范排列、凸起凹进交错、黄色的、象搓衣板的横纹,车轮与它们摩擦的声音,很清晰地传入你的耳膜,屁股底下震动的感觉有些酥麻,车子钻进了隧道。
出来的时候,路边的风景变了,连绵的山岚,或高或低,远处的和天边的云融合在一起,浓浓的雾气升腾,让你分不清边界,杉树和松树还有很多不知名的树种,把山岚挤得满满的,一些低矮的灌木,见缝插针地伸展自己的身姿,草儿也不甘示弱地洒了一地。偶尔有几簇叫不上名的或红或蓝的小花,在风里摇曳,似乎在向你示好,又似乎在和你说再见,让人心暖暖的,也生出一些莫名的疼惜。
在江南的绿色里,心有些醉了,慢慢地睡着了。梦里的田野也是绿的,而且是不冷清的,有人劳作,有人歇脚,有大人的呵斥,有孩子的打闹。
大人和半大的孩子都把裤管卷的高高的,踩在水田里,手里托着有着长长竹竿柄的耘耙,在一条条秧苗间长长的缝隙里,来回爬行,拖出杂草的根系,不留死角地一段一段地前行。
庄稼汉子不时起身,把锄头抗在肩上,沿着水田的沟壑走一圈,疏通水道,保证秧苗水份的供养。
还有害怕蚂蟥,站在田埂上迟迟不下田的女孩,直到田里的父亲、母亲大声的叫唤,才迟迟动脚,几个在城里读高中的女孩子,把裤腿挽起来,露出乡下人少有的雪白肌肤,又放下去了,用几根稻草在脚踝上端,连裤脚一起匝起来再下水。
农田里蚂蟥的扎针技术,应该赶上了医院里技术最高明的护士,让你感觉不到疼痛,等你发现的时候,它的肚囊已经是鼓鼓的了,而且滑不溜鳅的,要费好大的劲,才能从你的脚背、小腿或者大腿上扯下来,而后痒痒的,皮肤不好的还会发炎。
再小点的孩子是快乐的,不用干活,在流水沟里抓小鱼、小虾,有些运气好的还会抓到,有着长长钳子的螃蟹,既享受到了玩的乐趣,中午或者晚上又可以犒劳自己的胃。
当然他们受到的责骂也是最多的,三两下就把自己弄成了一个泥猴,母亲会心疼洗衣服的肥皂,父亲会担心弄倒了溪流里蓄水的小堤坝。
车停了,雨还没有歇下来,风从刚摇下的玻璃窗缝隙里进来了,把我唤醒了,可好长时间,我都似乎还在梦里……
篇5:草原纪行的散文
草原纪行的散文
“我爱呼伦贝尔大草原,草原和北京紧紧相连……”二十年前当知青时我就唱这支歌,但始终没见过大草原的气势。盛夏七月,应呼伦贝尔盟邀请,我去草原参加了那达慕大会,了却了多年的夙愿。在海拉尔下车,换乘汽车向草原进发。一路上大草原一望无际,天连着草,草接着天,汽车像绿波上的小舟一样,逐浪起伏。不亲临草原,实在无法领略它的粗犷。
草原第一餐,主人请我们吃手扒肉,先端上各色小菜和一盘蒙古刀,接着便是一盆热气腾腾的清煮羊肉,据说,呼伦贝尔的羊,吃嫩草,饮泉水,因而其肉不膻不腻。主人先执刀将羊胸脯上的肥肉切成方块,从最尊贵的客人开始,逐一奉敬,据说这一习俗在蒙古人中流传了几千年。果然名不虚传,羊肉不膻不腻,但一咬直冒油,也实在难以下咽。我也学着用刀削肉,但因放不下筷子,结果切得满盆乱转,后来才明白,手扒肉是要用手把住,不能用筷子。几天之后,我俨然是一个地道的草原人,吃手扒肉的行家里手了。
草原人告诉我,蒙语“那达慕”直译是“玩”的意思,或可译为“运动会”。随着时代进步,现又加进商品交流的`内容。
赛马、射箭、摔跤是那达慕主要的项目,其中赛马最豪迈,选手多是十几岁的孩子,遥遥望去,在蓝天与草原连接处,首先跃出了几个黑点,继而连成一条线,渐渐地便可以看清马的轮廓了。养马千日,用在一时,骑手们骑在马背上,挥着马棒,呼啸而过,瞬间消失在茫茫的草原上,潇洒极了。“马如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不亲眼目睹这膘悍的场面,便不好理解这马背上的民族是咋回事了。
杀羊是蒙族人的“绝活儿”,速度之快令人咋舌。首先扯腿将羊放倒,再用刀在其腹部切一小口,伸手入腹,将大血管钩断,使血流入腹腔,羊当即毙命。然后才划开羊皮,用拳头将羊皮钝性分离,取出胃肠将内容物撸净,舀取腹血灌肠。这一切做得干净利落,绝无鲜血淋漓的场面,像制作一件工艺品一样,仅廿多分钟就能杀完一只羊,让人看得目瞪口呆。
草原人热情好客,每餐少了酒不行。在招待会上,主人手捧哈达,上置一盛满酒的银碗,后面一位蒙族姑娘唱「敬酒歌」。歌词听不明白,但不外乎「酒中溶感情,不喝也不行」吧,你不喝她就唱,直唱到你喝下为止。我酒量有限,怕出丑,借故溜之大吉,惹得主人很不高兴,后来成了草原朋友戏谑的话题。
大草原美丽,草原人热情,但一日两次的“纯粮白”却让人难以承受,这是此行惟一的憾事。
篇6:豫北纪行的散文
豫北纪行的散文
列车在黑暗中“咣哨咣哨”到达洛阳。这是我首次来洛阳,也是我首次离开关中。其时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盛夏,也是我从教生涯的第一个暑假。我之所以选择洛阳,主要缘由是它是我的祖籍所在地。人都对自己的祖籍怀有深深的敬仰和眷恋之情,那是“根”。成语中不是有一句“刨根问底”吗?人类的根自然是地球。虽然科学如此发达,但有谁能说离开地球可以生存下去呢?还没有,至少二十世纪不可能了,二十一世纪呢,也很渺茫。一个人要是不知道自己的根在何处那不仅仅是一种悲哀,更是一种不幸,斥为“叛徒”也不为过。
怀着这样的心境,我的人生之旅途就从洛阳开始了。
下车正值午夜。车站广场那份热情却丝毫不感到寂寞和冷落。关中的河南老乡遍处都是,因此我对广场上那浓重的河南口音毫不陌生。
“热油茶,一毛一碗。有五香有花生。”“热酱面有大肉,有辣子。”
关中人常讥笑河南人不吃辣子不吃面,其实我们豫北人经常吃面。不过那是甜面,面锅中不放盐醋调料,另外热炒或者凉调些菜就着甜面吃。那“甜”并非是放了糖,而是指不放调料也不下菜。
一个妇人,一张小桌,一口锅灶,几双碗筷,便是一处营生了。这样的营生在广场摆了不下百处就蔚为壮观。在午夜广场昏黄的灯光下这种壮观就尤其显得激动人心。就为卖那一毛一碗的热油茶和两毛一碗的热酱面,故乡人不辞辛劳,顾不上睡眠,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呢?难道仅仅是为了挣钱?
一毛一碗的热油茶在八十年代初说贵也不贵,说便宜也不便宜。我就一连喝两碗,外带四根麻花。麻花呢是一毛钱两个。喝毕油茶,便觉睡意袭来,便在广场租了一席打了个盹。天刚朦胧亮,我便搭上了去龙门石窟的汽车。车箱里人不多,满是熟悉的家乡口音,模样一律黝黑而结实,显示着北方农民的粗犷和朴实。
龙门石窟是我一生游览的第一个风景名胜。关中也不乏风景名胜,骊山、兵马俑、华山、乾陵可在此之前我一个也没去过。我之所以没有直抵故乡,而先奔龙门石窟,是缘于在上高中时教授历史课的陈老师课堂上曾说过的一句话:
“那龙门石窟啊简直了不得!”
那句话激情飞扬。至今我仍记得陈老师说那句话时的眼神和嘴巴。尤其是那嘴巴,在吐出那个“啊”字时几秒钟没有合拢。之后同学们在忆起陈老师时都不约而同地张大嘴巴“啊啊”着然后又都不约而同地放声朗笑。
龙门石窟是中华民族和古老文化的结晶。当我独身一人披着暖暖的阳光步入伊水河畔时,感到从未有过的激动,二十五年的人生就浓缩在那一刻了。我一一游览了宾阳洞、万佛洞、古阳洞、莲花洞、奉先寺在十几米高的卢舍那佛像下,我扑通跪地,向佛像虔诚的叩首行礼--那瞬间我感到了自己的渺小和卑劣。一个有罪孽的人到了卢舍那佛像前会立刻幡然悔悟,洗刷那负罪的魂灵。其实也不见得。罪孽深重到了不可药的地步,面对卢舍那佛像也会心生邪念。当十七年后,当我从报纸上得悉河南几个农民盗窃了龙门石窟的佛像后,我便哑然了。这是整个人类的耻辱!世间一切奇迹、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人类的杰作,而世闻的一切罪孽也都是人类的“杰作”!这个伟大而卑鄙的人类啊!
辞别龙门石窟,我又返回洛阳,搭上回故乡的班车。在崇义镇我下了车。崇义镇是豫北沁阳和温县的交界处,归沁阳管。在崇义镇首先见到了秀姐。秀姐曾随虎哥来过关中,那时他俩刚结婚。秀姐那长长的辫子曾让我迷醉和倾慕。大凡男孩儿都对女孩儿的长辫感兴趣--那是女性最明显的外部特征。许多年以后当我聆听着那首《黑头发飘起来》时,我就想起了秀姐。那是我孩提时代对女性最崇拜的标志。
秀姐那长长的辫子不见了。我恍然若失。秀姐热情依在,我却有些呆愣。这人生旅途的第一站我首次尝到了失落的滋味。秀姐的长辫没有了,身体却丰满了,透出成熟女性的魅力。刚坐下一会,虎哥回来了。虎哥在我的印像中是一个忧郁型韵人,似乎心里压着一块石头,脸上永远不见一丝笑影。出乎意料的是,虎哥见到我竟然手舞足蹈起来,那嘿嘿嘿的笑声彻底改变我印像中的虎哥。岁月能够改变人生。而人生也就丰富了岁月。秀姐和虎哥的`改变让我初次对人生产生了感慨。
大姨还是原样,只是头发白了,走路依然匆匆忙忙说话依然罗罗嗦嗦。虎哥提着空篮出去,不一会又拎着空篮回来,经秀姐提醒才盛回一篮肉。案板剁得打鼓,肉馅堆得冒尖。虎哥挥手赶走了拥在门口瞧我这个稀客的小娃们,刚坐下,又站起给我让烟倒茶。记得那年来关中,他在街上转了一圈,回来直打哈欠。父亲知道他烟瘾犯了又没钱买烟,便去街上买了盒回来给他。父亲是不吃烟的。现在的虎哥可比不得那时了,他种了一亩菜地,收入大约不错,光瞧那满抽屉带过滤嘴的香烟就可以猜到。虎哥把烟全都取出来摆在桌上,一个劲儿地让我,唯恐我饿坏了似的。
豫北平原是“中原”的腹地,地势平坦,土质肥沃,与关中平原相比美。这里是全国著名的粮食高产区。三国时曹操雄据中原,终于完成了一统天下的霸业。
吃过午饭,稍作休息,虎哥骑车送我到奶奶家。奶奶家在大金香村,和崇义镇虽然相隔两里路,但却不属一个县。大金香属温县管辖。奶奶更加老了,但却仍精神。奶奶家属典型的豫北农村四合院式的庄户小院,前后正房,两侧为厦房、灶房。院墙上歪贴着“满院生辉”的红字条,院内养着花草,盆儿都不讲究,瓷的、陶的,还有铁的,大小高低也不一。鸡、羊、猪生活的气味和花香融和了,笼罩得小院醉醺醺的。奶奶顶着毛巾操劳着四合院中的一切,似在指挥千军万马,脸上永远是满足的笑容。
晚饭吃过,夕阳的余辉还未从院子褪尽,便涌来一屋子人。由于我都不认识,他们便自报家门。这个说叫他五爷,那个说叫他七叔都约我明天去他家吃饭。奶奶解了围:
“他五爷,明早先去你家,明晌午去九爷家,他八叔,你家排在第三天黑”。
在家住了二十天,几乎顿顿走“亲戚”。村子四条街我几乎吃遍了。由于水土不服,我坏了肚子,可又不忍伤感情,只好应允着乡亲们热情的款待。每到一家,都是大肉、鸡蛋水饺。好几次我都想吃一碗酸汤面条,他们却红了脸,说我瞧不起他们。唉,这些热情而忠厚的乡亲们啊!
下午我到田野去漫步,这才闲暇了。秋庄稼长势喜人。乡亲们正在给地里浇水、积肥,一看见我就撂下活围住我问长问短。崇义镇新修了剧院,虎哥专门接我去看了几天戏。我生性不爱看戏,讨厌那没完没了的唱段,看关中的秦腔不到半场就昏昏欲睡。可那几天,我看豫剧简直入了迷,可现在回忆起来,却一出戏的名字都叫不上来。那几天我怀疑自己二十五年来突然迷上戏曲,会不会是由于无法应酬乡亲们对我的一片深情的缘由呢。由于刚参加工作,积蓄没有,工资也不高,因此几乎是空手回故乡的。可乡亲们谁也没有见怪,照样热情地款待我,现在想起来愧疚不已。
暑假快要结束,我要返回陕西,返回关中了。乡亲们再三挽留,末了都道:“明年放假了再回来啊!”临走的那天晚上几十户乡亲都送来了鸡蛋,少则三五个,多则一二十个,不收不行,堆满了一案板。深夜二点多了,五爷还让儿子送来半盆鸡蛋。看着那小山一样的鸡蛋,我心里犯起愁来,明天怎么带走这些鸡蛋呢?朦胧中,一列火车开来,载着那些鸡蛋朝远方驶去。车箱里那些鸡蛋变成了乡亲们的脸,绽开了一朵朵洁白的花。
天还未亮,虎哥来接我去搭车。奶奶后半夜把那些鸡蛋都煮熟了--不知他煮厂几锅。那些煮熟的鸡蛋放在一个大篮子里。“到路上别饿着了。”奶奶叮嘱我。我提了提那篮子,足足有十几斤重,便不顾奶奶的阻拦,用黑提包装了十几个“逃离”了奶奶家。
一离开奶奶家,我的眼眶便湿润了。
坐汽车到洛阳,鬼使神差般的我竟又去了龙门石窟,在卢舍那佛像前长跪不起。
卢舍那佛慈祥地望着我,缓缓地道:“去吧,孩子。菩萨会保佑你的。”
篇7: 黎寨纪行散文
黎寨纪行散文
S君是我中学时代的同学,今年春节前夕,我在县城遇见他。久别重逢,倍感亲切,他非要我到他家作客不可。
S君的村子是坐落在山脚下的一个黎寨,可谓瓜果之乡,整个空间都被疏密有致的枝枝蔓蔓织满,错错落落,层层叠叠,青黄橙紫,别有一番风味。
S君家就在这果林之中,这是一座政府拨款建造的钢筋水泥平顶房,无论是外部的装饰还是内部的摆设,无不体现了黎族人民特有的风俗习惯。平房的四周是槟榔树,细细高高的很是秀气;硕大的.菠萝蜜在树枝间悬挂,形似冬瓜,透着微黄;石榴树约有一人多高;芒果青青的,尚未成熟;几株阔叶的香蕉树,悬着大串的香蕉,顶部那紫色的花蕾,看上去甚是惹人喜爱。
在果树下,我看到几位身着黎族传统服装长得水灵灵的姑娘席地而坐,穿梭引线,织做黎锦。她们只用简单的竹、木构成“踞织机”,不用图样,就可信手织出精美的图案来,其工艺之精细,配色之调和,花纹之美丽,令人叹为观止。
这个村寨不大,只有二三十户人家,听说S君家来了客人,且又是城里人,他们认为这是一件大喜事,都纷纷带着山兰酒、糯米及瓜果来跟客人共尝。S君一边热情相迎,一边吩咐家人摆上酒席。席间,一位年长的老大爷唱起了《祝酒歌》,我虽听不懂那歌词,却被那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歌声陶醉着,心里甜蜜蜜的。歌毕,席上的人轮流向我敬酒。我向来是滴酒不沾的,可是面对这难却的深情盛意,我不得不一醉方休。
这一夜,我是在S君家度过的。酒后醒来,只听见远处传来一声声“叽哩”“咚咕”的声音,声音此起彼伏,很有节奏。我感到奇怪,连忙叫醒S君。他听了听,笑着对我说,这里未婚的男青年在少女的小屋外唱歌。接着,他兴致勃勃地向我介绍了当地的一些民情风俗。据说,黎族少女长大后,父母亲便在村边搭一间小茅房,俗称“寮房”,供女儿单独居住。每当夜幕降临,未婚的小伙子便身着盛装,带上口弦和鼻箫,在少女的“寮房”前唱情歌,吹口弦鼻箫,倾诉爱慕之情。如少女喜欢这小伙子,则有答唱。对歌之后,便走进密林深处倾吐恋情。这时,少女会送给小伙子绣着鲜花和蝴蝶的腰带,而小伙子会在少女的左手臂上咬出深深的牙印,越深越好,以表示其意深情长,永不变心。订亲的礼物是槟榔。迎亲、送亲要在星月下进行,因为有星月作证,婚姻就会更美满。
早年黎族人选首领也饶有情趣。在木桩围成的大约直径五百米的圆圈里,当七支粉枪齐射、牛皮鼓擂响的时候,有谁能用尖刀把圈中的一头公牛杀死,谁就是新的首领。自然,这种古老的选首领的形式已不复存在了,但他们推举有勇有谋、精明强干的人来当其领导,直到今天,不也是很有意义吗!
那天夜里,我失眠了,我从未像这样感奋过。我喜欢这勤劳、朴实、诚挚的黎族兄弟,更喜欢那古老、富有特色的黎族风情。
篇8:锦州笔架山纪行写景散文
锦州笔架山纪行写景散文
有这么一个地方,一条小路连接着海中的小岛。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顺着小路可以径直走向海中的小岛,只是路上的海砾石有些硌脚。小岛距海边两公里左右的样子,走这条路,千万不能疏忽大意,可能您上岛的时候还在观海景、抓小螃蟹、捡蛤蜊壳,恍然间回来的时候这条路就找不到了,不知何时沉到海水中去了。
就是这条神奇的小路,吸引着趋之若鹜的人们;就是这条世间少有的小路,潮起潮落时隐时现挑逗着人们的好奇心理。这个地方就是著名的辽宁省锦州市笔架山风景区。
我们去的时间大约是下午两点钟。远远瞧见拱形的景区大门简约别致,颇具古汉遗风。临海的小广场上,两个仙女飘逸的雕塑造型似乎在向人们讲解着什么。近前细瞅,“仙女造路”四个字镌刻在右下角,恍恍惚觉得海中那条神奇的小路应与这两位仙女有关。
下得台阶,走上沙滩,踏上石子路。一眼望去,或砂或石子的小路延绵到清晰可见的笔架山岛,小路一侧的海水一望无际,另侧则是现代化码头和众多小快艇聚集。路边海水中礁石点点,远海有渔船隐约的轮廓,近海水中还有潜海作业的渔工。赶小海的当地人在泥沙滩上成群结队的不知在挖什么海产品,游人也兴致勃勃地沿路捡拾着海蛎子。忽然,欢愉的人群中传出小孩儿扯着嗓子的哭喊声,哟,原来是好不容易抓住的小螃蟹又跑掉了。大人孩子猛一气儿忙活,终于又逮住了,孩子破涕为笑,咯咯的笑声随即响起。
几只沾满锈色的铁锚静静地趴在路边,锚尖扎进砂石,被各自锚绳拽住的渔船在海水中悠闲地起伏着。
小路就这样延伸着,存在着,初来乍到的人们,不去想,或许已经忘记了这条小路的神奇。路基一侧的石子大些,走在上面作天然的脚心按摩挺不错的。看得出有人为铺垫的痕迹,偶见小卡车艰难的从石子路上驶过,另侧的沙滩较柔软,可能是原始的遗存。
笔架山岛方圆一公里左右,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0.8公里,海拔七十八米。岛上三峰形如笔架,又因岛的东部海中也有一形似的小笔架山与之相对应,顾此岛称大笔架山。
正应了那句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上岛。一座夹在山岩中的简易山门迎面而来,门楣上“光耀家国”四个红体大字浑厚敦实。拾阶而上,“笔架山古建筑群”“大笔架山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大笔架山国家级旅游景区”“大笔架山”几块不同行政层级标竖的石碑并排而立。
沿着山路倾身攀登,不远处一处暮冢出现,这是开山道姑朱洁真的墓塔。想此女道长穷奇精力开辟笔架山道场,这是她尽其能事在红尘之外搭建的信众之所,这是其弘扬本土道教的人生里程碑,这是笔架山弘扬光大旳始发点。
向这位先哲默默地送上虔诚的景仰。
左侧有一近乎垂直的百多级台阶可就近登上峰顶,看来量力而行的原则是可以选择登顶道路的。峰顶到了,喘息在一处小平台,尔后缓缓地向着林荫深处走去。真纳闷,如此贫瘠的海岛植被竟能长出如此繁茂的林木,是否有神仙护佑呢。
好了,神仙出现了。这边是雷公祠,那边是电母祠,还有临次的五母宫、太阳殿,最北端的一座玲珑石塔是吕祖亭,这些神仙殿堂全都是石质建筑,可能与抗风有关。
顺着蜿蜒的小径南行,一座恢弘高耸的宝塔在视线中出现。走近解说牌细读,原来这就是岛上最主要最著名的建筑三清阁。文字解说:阁,通高26.2米,分六层,三清阁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寺庙,按三清教主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命名。现有汉白玉石佛造像37尊,佛像面容各异,雍容祥和,栩栩如生。纯一色的石门、石廊、石窗、石梯、石柱,飞檐挑脚,壁画门神,山水花鸟,仙兽人像都是石头雕刻,雕工细腻线条流畅,是我国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作。
仰视三清阁,白云在阁顶飞旋,外挂、环绕阁体的石梯惊怵炫目,看来只能在下面环阁瞻仰了。阁中每座窟室供一位神仙,看见孔圣人位居正面,窟室中好多神仙是第一次得见法尊。
紧邻的一处小平台上,有一座新颖的碑墙式建筑,一面墙上书写着“三清阁赋”。要知道,词赋可是秦汉时期的文体格式,以赋祭写,足见其庄重。一面墙上极具书法神韵的还写有“盘古开天处”几个黑体字。正对书迹的上方是两把对称的巨斧,中间是混沌世界的大写意。知道盘古开天的神话,好生了得,却原来盘古在此处开天。自从盘古劈开了混沌世界才有了天地,自从女娲抟土造人才有了男人女人,才有人类的繁衍。神话故事中亦存在着是先有玉皇大帝还是先有盘古的争论,看看三清阁,最高处供奉的就是盘古大帝。也是的,没有天地哪来的神仙,没有天地哪来的天上与地下之分。
再南行,但见下方殿宇雄伟黛瓦红墙,一座巍峨的佛家属地依山势层叠而建,这里是法雨寺。大雄宝殿在最高处雄视东方大海,依次递减的建筑来朝之势仰望大殿,好一派佛地风光。看情形佛地正在修葺扩充,不久,将以全新的面目接待信众。依势走近佛地,朝拜大雄瞻仰菩萨,顺台阶层层向下来到海边。
最东部的山岩绝壁挺立,无垠的大海碧波万顷,回首仰望大笔架山,不禁赞叹,好一座海上仙山,好一座佛家神仙府邸。去过多处西来释迦佛地,本土道教仙山,也循迹过国人崇尚的儒家圣地。三教合一供奉的不多,像大笔架山这样三教合一,诸路高贤大德最大程度聚集的现象实属少见。
沿着山脚环回山门,沿途欣赏笔架山色的险峻秀美,此时手机铃声响起,同行几位焦急地呼喊,赶快回来吧,海水已经快把路淹了。
急匆匆赶回,先行的几人已经被景区的人拦截回来,放眼望去,这条神奇的小路已经有三分之一浸在海水中了。算算上岛的时间也就两个来小时,咋回去呢,看着原来泊在岸边的众多快艇,心中总算明白了什么。
原先路边的`礁石,渐渐被海水孤耸,一会儿就成了海鸟的栖息地,小路忽隐忽现,似乎瞬间就成了一片汪洋。
没辙了,花甲开外的年龄本不想坐船,不得已为之吧。其实,乘快艇几分钟就到岸边,谁料想离岸不远时,操舟者加大油门轰响欲聋,艇尾刹那间掀起巨浪,艇首瞬间悬起,一时间浪皆飞舟大尺度晃动让人的心提到嗓子眼儿,惊悸之余多了几分难得的还童愉悦。
出景区经过的海边长廊也值得一看,古色古香衬海堤,描金涂银穿锦衣,彩绘说的华夏事,亭榭玲珑巧编辑。
我们八个老头老太美滋滋吃了一顿海鲜大餐,东北长白一行吃海鲜本就在预设之内,得为自己的计划点个赞。近水楼台,用餐的餐厅住的速8酒店就在海边,餐毕,欣赏海景成了不二的选项。天色朦胧放眼望去,海港的灯光虚幻的迷人,海边遛弯儿的人们悠然自得,海滨的小城灯火阑珊。海风徐来驱走热浪,那条小路沉入汪洋,海浪拍着层级台阶,仙女雕塑更加迷茫。
传说,上天九霄宫三元仙子每年中元节去人间呈享香火供奉。不巧有一年他因炼丹不能离开,于是派遣中元和下元两位仙女飞下天界。她们来到渤海笔架山,见这里海秀山奇、人民淳朴心生爱意。为回报百姓的供奉,两位仙女见海岛和大陆间交通不便,便决定修一座海桥连接起来造福人间。于是,她们施移山添海之法,倾刻间海桥修造成功。
传说是美丽的,然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就是这样奇幻。天佑锦州,把如此奇幻大美馈赠,“羡慕嫉妒恨”,但是我们来了,循着美丽的来了。
睡的很香,但没有忘了拍摄海边日出。
轻履慢步离开酒店,在无风三尺浪的海边倾听大海的声音,在海天一际的尽头遥望等待日出的时刻。天朦胧地朦胧海面朦胧。当启明星轮值当尽之时,当东方海面露出了鱼肚白,当阳光浸润天边,当一粒红丸露出羞涩的橘黄,当橘黄染色天空云彩,当虚幻跳跃着映红大海波浪的时候,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带着对朝圣者的问候,带着生机勃勃,不可一世,势不可挡的磅礴升起在海面,展示着自己的灿烂辉煌。
别了,笔架山,再见,神奇的天路。
★ 南海纪行观后感
★ 通讯写作指导范文
【爽岛纪行的散文(整理8篇)】相关文章:
《过小孤山大孤山》《庖丁解牛》教案 收集2022-09-18
古代文学读书笔记2022-11-05
写快乐的一天作文2023-10-15
《使至塞上》的诗意2022-10-07
大学师范毕业生个人自我鉴定2023-03-02
曲阜泰山黄河及其它散文2022-04-30
湘中纪行?浮石濑,湘中纪行?浮石濑刘长卿,湘中纪行?浮石濑的意思,湘中纪2022-11-04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通讯2022-07-25
阿里山纪行的说课稿2022-08-13
美术专业师范生的自我鉴定202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