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流程和心理效应在高职审美教育中的运用

时间:2022-05-06 12:23:45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心理流程和心理效应在高职审美教育中的运用((推荐6篇))由网友“lisa”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心理流程和心理效应在高职审美教育中的运用,希望大家喜欢阅读!

心理流程和心理效应在高职审美教育中的运用

篇1:心理流程和心理效应在高职审美教育中的运用

朱彦

[摘要]高职美育是我国教育体系和培养目标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了加强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就必须了解高职学生的审美心理特征,熟悉审美教育的心理流程和心理效应。文章指出审美教育的心理流程包括三个阶段:初始阶段、高潮阶段和效应阶段。审美心理效应主要表现为审美共鸣、审美通感和审美移情等。教师可借助思维共振的训练、“召唤结构”的创设、自然事物情状的揣摩等方法帮助学生实现审美心理效应。

篇2:心理流程和心理效应在高职审美教育中的运用

[作者简介]朱彦(1975-),女,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审美教育。(江苏南京2111 68)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高职教育学生审美能力及其培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09SJD880022)和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重大课题基金项目“西方格式塔理论与高职审美化教学”(项目编号:JSJM01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0)36-0161-03

审美教育是在美学和审美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借助于语言、艺术品等媒介,依靠形象力量,帮助学生分辨真善美和假恶丑,从而以美的形式和美的形象来感染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感情,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并形成对事物的一种鉴赏、评价和创造的能力。

一、高职学生的审美心理特征

高职学生与其他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既有其共性,又有其独特性。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进入青春期后,高职学生完善自我,寻求自我价值的意识日渐增强,有辨别美丑、区分善恶、判断真假的内在渴望,对审美需要的认识更为明确,也更加深刻,其中一个明显的表现是对审美活动的批评意识日趋完善,并由主观向客观转化。在审美能力方面,高职学生的个体感知觉发展正处于一生中最为发达的阶段,审美态度逐步确立、形式构造能力比较发达、艺术理解能力不断深化。感知觉的敏锐性增强,内心体验的日益丰富,情感能力和思维能力也随之大大加强并趋于精细,因而有着极强的情感投射能力(移情能力),特别是文学作品中的感人情节往往使他们心潮澎湃,激动不已。但是,情感的闭锁性特征与思维中对逻辑性过程的偏爱及高职教育某些弊病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他们审美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因此,尽管高职学生的审美需要迅速发展,但他们的审美能力却没有因此自动地提高起来。这就构成了推动学生审美发展的基本因素,即审美需要与审美能力之间的矛盾。教师应该根据高职学生这种潜在的审美需要和实际审美能力不高的矛盾的特殊性,全面开发与培养受教育者的各种能力,从而引起学生新的需要,造就各种素质全面发展的现代人。

三、高职审美教育的心理效应

(一)审美共鸣

审美共鸣是指人在审美活动中获得美感时的一种心理现象。其实质是人与审美对象之间形成协调一致的审美关系,审美对象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审美主体的心理活动,使主体的情感体验达到高涨状态。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艺术与学生的思想认识达到同一“频率”时,师生之间会产生认识、思维、情感等方面的“共鸣”。

1.实现思维共振。所谓思维共振,指在教学艺术交流中,师生双方的思维时时合拍,达成共识,一起进入教学内容的高潮迭起中。要达到师生间的思维共振,关键靠教师去创造条件。首先,教师要理清作者的创作思路,依据纹路,设计教路,才能创造出师生思维同鸣共振的教学境界。其次,教师要掌握学生的思维实际,了解学生平时思考的问题、思维的方法、思维的态度、倾向以及思维的准备状态。注意教学思路与学生思路的合辙合拍,于关键处恰到好处地拨动学生心弦,从而诱发师生的思维共振。

2.创设“召唤结构”。创设一种富有诱惑力的“召唤结构”,实际上就是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认知的“兴奋点”。要求教师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求异、求新、求变、求巧,把学生的审美注意凝聚到教学活动上来。

比如在讲授《我与地坛》时,可以先用普希金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导课,为学生渲染一个“与命运苦苦抗争”的审美氛围。接着让学生品读课文中精彩的景物描写,配上贝多芬的《命运》作背景音乐,把学生导人到“荒凉、萧瑟又有生气的”的地坛

二、高职审美教育的心理流程

狭义地说,语文教育的审美活动就是文学欣赏的心理活动。这一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它不仅受内外各种因素的制约,而且受作品内容形式、种类体裁的影响,使主体的欣赏过程呈现纷繁多样的状态。大量对各心理要素的分析和研究显示,语文审美教育的心理活动大体要经历初始阶段(准备阶段),高潮阶段(实现阶段,或发展阶段),心理效应阶段(效果延续阶段)三个主要阶段。这三个阶段在时间上有先后顺序,在逻辑上互为因果关系。概括说来,审美经验的三个阶段是这样组成的:

1.初始阶段。主体进入审美注意状态,伴随这种注意状态是情感上的某种期望。注意和期望共同构成一种特殊的审美态度。

2.高潮阶段。此阶段分两个环节:一是审美知觉以及由知觉活动造成的感性上的愉悦;二是审美的特殊认识(情感、想象和理解等共同展开)以及由这种认识造成的精神上的愉快。

3.心理效应阶段。包括审美判断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更高的审美欲望(需要),更高雅的审美趣味和更丰富的情感生活,是审美活动的“超越”和“升华”。

为了更清楚地总结这一过程,特用下图表示出来。情境中,通过对地坛沧桑变化的景物描写的品读和再现,学生在情景交融中初步感受到作品中深沉却又不低沉,悲怆但又不悲伤的情感基调。之后让学生明白,史铁生的文章表面看来颓废、消极,实际深藏着对人生命、生活的强烈留恋和执著。史铁生从蜂儿的飞舞、蚂蚁的疾行、瓢虫的飞升、露水在草叶上的滚动,忽然感悟到这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这短短的几个字,展示了作者与命运抗争所表现出来的坚忍不拔、永不言败的精神,领悟到无情之中却是生命的有情。其中所表露出人的期望、坚韧、意志和思索等优秀品质,正是我们要理解和把握的重点:珍爱生活,珍视生命。诚然,“召唤结构”的创设,对学生理解作品的主题和艺术特色,体味作者的感情,无疑都有巨大的作用。

(二)审美通感

通感是一种心理现象,是由一种感觉引发,并超越了这种感觉的局限,从而领会到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这种感觉的相互挪移,感官的交相作用,是人们共有的一种高级的感受事物的能力。人们常常利用这种超感性的能力,创造生动的语言去形象地反映事物。对此,钱钟书先生曾举例说:花红得发“热”,山绿得发“冷”;光度和音量忽然有了体积―一“瘦”,颜色和香气忽然有了声息――“闹”;鸟声竟熏了“香”,风声竟染了“绿”;白云“学”流水声,绿荫“生”寂静感;日色与风共“香”,月光有簌可“听”;燕语和“剪”一样“明利”,鸟语如“丸”可以抛落。五官的感觉简直是有无相通,彼此相生。诸如此类运用通感所创造的多感性语言,显示出了不同于一般感知逻辑关系的新奇性,但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又都合乎于审美规律,闪烁着审美创造的光彩。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比如:欣赏建筑的重复与变化的样式会联想到音乐的重复与变化的节奏;闻到酸的东西会联想到尖锐的物体;听到缥缈轻柔的音乐会联想到薄薄的半透明的纱子;又比如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的“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1.借助通感把握作家的感情色彩。比如朱自清《荷塘月色》其中一段:“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歌声是听觉,清香是嗅觉,“渺茫”是视觉,用嗅觉、视觉来写听觉,用隐约而动人的歌声来写清淡醉人的荷香,用动听的小提琴旋律,来写光与影的和谐,是用听觉写视觉。这些通感的运用新颖别致,教学时要抓住事物的性质、色彩、声音、气味等与人物的气质、精神之间的相似处,让学生借助感觉的挪移把握作家的感情色彩,清幽淡远的歌声、迷离朦胧的景物衬托出作者淡淡的哀愁、莫名的伤感和“颇不宁静”的思绪,情与景高度融合。如此分析,学生借助感觉的复合,就能真切地理解文章中的景物为何总是蒙着“浸肤之凉”的原因。

2.借助通感揣摩自然事物的情状。《老残游记》中有对声音的描摹.将声音化成视、触、味、嗅等各种感觉形象。这样,声音的形象就更丰富、更强烈、更立体化,也更能揭示出事物的特征。比如描写听完歌女歌声后,感觉她那歌声宛如一条飞蛇,绕着黄山盘旋穿插,顷刻周匝数遍,就是把听觉形象挪移为视觉形象,声波感转移为光波感。再如,《水浒传》中描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一段堪与《老残游记》王小玉说书相媲美,不过这段文字是借听觉、味觉来表现视觉形象:第一拳把镇关西打得鲜血直流,似开了油酱铺,成的、酸的、辣的一发流了出来(味觉);第二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似开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绛的都绽将出来(视觉);第三拳打在太阳穴上,似做了一个金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听觉)。这段文字充分运用通感的手法,把这场拳打场面描摹得有声有色,大快人心。教师在授课时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把握事物的情状,体味通感的妙处。

3.借助通感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以诗歌为例,在诗歌的审美创造中,通感被广泛地运用于审美意象的构成。诗人凭借着通感的审美经验,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有意地将接纳感官错综地挪移转换,从而创造出具有多感性的新奇意象,并且“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别具特色的美感。

诗歌通感艺术的运用,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的荷马。在荷马史诗中写有这样的诗句:“树上的知了泼泻下来百合花似的声音。”在这一诗句中,把属于听觉的知了的“声音”转化成“百合花”这一视觉形象,在听觉与视觉这两个感觉领域同时刺激欣赏者的感应力,扩大了欣赏者对审美客体的感受范围。 从诗歌的审美创造来看,通感艺术有助于表现诗人对现实的美所形成的丰富而独特的感受,从而创造出新颖别致的审美意象,酿出具有特殊魅力的诗的韵味。宋祁《玉楼春》中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用一“闹”字就把杏花盛开的无声的姿态和色彩转化成波动的声音;王维《过青溪水》中的“色静深松里”,以听觉上的“静”来描写视觉上的清深的水色;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中的“寒磬满空林”,以触觉上的“寒”来描写听觉上的清远的磬声;陆机《拟西北有高楼》中的“哀响馥若兰”,将听觉上的哀婉朱声转换为嗅觉上的“馥”。诸如此类的通感句,无不表现出诗人对事物的新颖而细腻的感受,把描写客观景物和抒发主观情感在通感心理的基础上巧妙地融为一体,从而赋予审美意象以无穷韵味。这些运用通感构成的绝妙诗句,体现着诗人对现实的美所形成的独特感受,亦渗透着诗人特有的审美创造。

再从诗歌的审美欣赏来看,诗的通感艺术的运用,不仅扩大了欣赏者对艺术形象的感受范围,而且有助于欣赏者从不同感觉的联系中加深对艺术形象的美学价值的理解。诗歌借助于通感作用,可以积极推动欣赏者的审美再创造,把欣赏者从一种美的境界带入另一种美的境界,而这两种境界的融合,便使欣赏者获得了更强烈的美感愉快。学生作为欣赏者,首先是感觉上的活动,感官接受艺术形象的刺激,并引起美感,然后便会在想象的作用下进入审美再创造的境界。所以,诗中的艺术形象必须具有强烈的审美魅力,才能使学生在产生审美意识的同时,进入审美再创造的高层次。而诗中运用通感所创造的多感性艺术形象,就具有这种唤起欣赏者审美意识,从而推动欣赏者审美再创造能力的提升。通感艺术提供给欣赏者的审美观照对象,刺激欣赏者多种感官,(fwsir.com)沟通欣赏者现实的感觉与想象中的感觉,再创造新的形象,并从中获得艺术的无穷韵味。

(三)审美移情

审美移情是指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达到的物我同一的审美状态,或指主体把自己的情感甚至整个自我都投射到审美对象中,由我及物,使原本无生命的自然具有思想、情感、意志,或指客体作用于人的感官,由物及我,使审美主体受到感染,获得共鸣。

移情的产生有多种原因:一是物的某方面的性质与人的某种特定的情感相契合。如拿柳条来说,古诗中常称它为伤心柳,这当然与古人折柳离别有关,所以李白有诗云:“春风识别苦,不遣柳条青。”二是主体的情感、态度、心境成为影响移情的主要心理因素。同是花,在心境愉快的宋祁看来“红杏枝头春意闹”;可在“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杜甫眼中,那花因“感时”而“溅泪”,抹上了一层忧郁的色彩。这正是情感不同之故。移情作用虽然不能改变客观事物美丑的性质,但在学生的审美欣赏中,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美感的性质和强弱。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以己度物,人化为物的投射和联想能力,是调动和触发学生审美情感的极好办法,也是促使学生情感的丰富性、敏锐性的极好措施。比如看到嗷嗷待哺的小鸟,仿佛感到自己饥饿的滋味,听到树叶沙沙的声音,似乎听到亲人的絮语。尽管,以己度物,人化为物,这只是联想,只是一种心理的虚拟,但正是这种心理的虚拟、悬想,才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学生审美的能动作用。

篇3:心理效应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论文

心理效应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论文

教育是一种社会事业,也是一项科学活动,是人类培养新一代的社会实践,教育的对象是有血有肉、有意识、有理想、有情感的人,有其自身生长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因此,研究人的心理特点,掌握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来工展班任主工作,将获得可喜的效果。

1 净化效应――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教师高尚的情操通过教育情感弥漫于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灵魂得到熏陶,自觉或不自觉地抛弃个人主义私欲,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

学生心目中,最喜欢的老师应具有哪些心理品质呢?

日本心理学家进行过不少抽样调查,结论是我国心理学家对若干名优秀教师、辅导员的调查情况大同小异。中小学生喜欢教学方法好、知识广博,肯教人、耐心、温和、容易接近、实事求是、严格要求、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和处事公平合理的教师。

所以有的家长说:“孩子交到哪位教师名下,等于再投一次娘胎。”许多学生也怀着这种心情,每当一位新教师快要走进教室,走进他们的生活时,他们都满怀热情的翘首以待,有人说:“学生像花草树木趋向阳光那样趋向教师。”颇有道理,教师正是通过自己的高尚情操对学生的心灵进行熏陶感染,而达到“润物细无声”,“大浪淘沙见真醇”的特殊效果。

2 皮格马利翁应――朽木可雕,顽童可教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R・罗森塔尔和D・雅各布森通过实验发现:教师对学生智力的希望,在某种情况下会对学生智力测验分数产生影响。这个现象与传说中的古希腊国王皮格马利翁用象牙雕塑一个美丽的小姑娘,倾注全部心血使之获得生命,颇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故将罗林塔尔实验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其功能不仅能改善师生关系,而且更能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进取的信念。

在现实教育情况中也是如此,教师一旦认为某个孩子是好学生,那么,他对那个学生的一举一动看着顺眼,就有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给以良好的肯定、赞扬和鼓励,如赞许的点头,肯定的眼光,令人喜悦的手势等等。而学生在得到愉快的鼓励后,会激起对教师更真诚的尊敬、信赖和上进的信心和决心,如此日积月累,良性循环,就会产生上述期望的效果。

期望心理是师生间爱的一种双向体验,因为它是建立在互相信任,互相依赖的基础之上,是一种特殊的言传身教,因此,当这种“传”与“教”在思想上产生共鸣时,就会产生你期望的效果。在班主任工作中,难免要遇到后进生、顽童,对他们应多鼓励、多诱导,切忌对他们鄙视、冷淡。“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要对任何学生抱有信心,把希望的阳光洒在每个学生心灵上。

3 碰撞效应――真出自辩,去伪存真

物体碰撞,由于力的`作用,留下了痕迹,碰撞越强烈,留下的痕迹也就越深。同样的道理,两个或几个人对某一事物或观点的讨论分析,乃至争论,那么对一个事物或观点的了解与印象就会更深刻,更全面。这种现象,我们可称之为碰撞效应。近几年来,国内外教育界所兴起的讨论法或问题讨论法,就是碰撞效应在教育工作中的一种表现。

学生对问题进行辨析、讨论、争论,表达各自不同的看法,这便是观点与观点在思想上碰撞,碰撞愈激烈,便会腾起灿烂的火焰,这就是真理的火花。有经验的班主任总是利用班会课或课余时间经常开展讨论活动,如对“改革前后的对比”讨论,可使学生懂得党中央进一步深化改革决策的英明;对“正宗文学与色籍”的讨论,可激发学生读好书的欲望;对“异性相吸吗”的讨论,可使学生顺利渡过青春危险期等等,“防人之口,甚于防川”,这样,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讨论,让学生“宣之于口”再“成而行之”,学生将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4 浸润效应――由点及面,统筹提高

图画大师最喜欢浸润这一笔法,在宣纸上,用饱含墨汁的笔着一点,将其浸润开去,然后稍加勾勒,便可成为一幅浓淡相宜,层次清晰的画面。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也往往通过教育某一个或少部分学生而带动全体学生,或者通过处理偶发事件而预防其他不良事件的发生。

浸润效应是教育中的举一反三,潜移默化的一种反映。因此,它要求班主任应具有深入洞察问题的能力,学生日常生活中细微的异常反映,如果班主任稍加忽视,往往会殃及全班,不可收拾。掌握好浸润契机,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学生遇到了困难和不平,教师尽心帮助,使他露出了欢欣的笑靥。那么这位老师便可获得全体学生的尊敬和爱戴,这便是浸润效应。及时地表扬好人好事并身体力行,这是浸润效应。含而不露地批评一种坏现象,渲染出富于联想,自觉地矫枉过正,一种柳暗花明的教育效果便会应运而生,这也是浸润效应。

浸润效应的一点关键,它要求班主任要用诚心去“点”,点得真,点得稳,点得实在,乱“点”,便是“葫芦僧错判葫芦案”了。情灌一点,把握一点,由点到线,由点及面,便会使你的班级工作得以统筹安排,全面开展。

教育实践中,“乱班”和“顽劣儿童”的转变表明,如果教师想到自己肩负着培养共产主义新人的任务,从热爱下一代的真诚愿望出发,“动之以情,深于父母;晓之以理,细如雨丝”,定能取得良效。

篇4:心理效应在中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心理效应在中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心理学领域有很多“效应”能够客观反映多数人的心理共性,其中很多效应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深刻的启示.了解和运用这些心理效应,并将其与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不仅能增强教育教学工作的'艺术性,而且能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本文列举若干心理效应及其在中职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希望教师能从中得到启示.

作 者:李佳瑛 Li Jiaying  作者单位:海南省卫生学校,海南,海口,570000 刊 名:卫生职业教育 英文刊名:HEALTH VOCATIONAL EDUCATION 年,卷(期): 27(23) 分类号:G421 关键词:心理效应   中职教育   角色效应  

篇5:心理效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的论文

心理效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的论文

心理学是一门运用相当广泛而又十分实用的科学,我们都是教育工作者,若能将心理学的知识,特别是心理活动的规律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就可以走进学生心灵,这样,既有利于教育学生,又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促进他们智能的发展。

我一直从事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我做了个有心人,尝试着将学习过的各种心理效应恰当运用到语文教学实践中,居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注重首因效应,塑造良好形象

所谓首因效应,是指两个素不相识或虽相识但没打过交道的人第一次见面或第一次打交道时所形成的印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一印象。从外表特征看,一个人的身体、仪表、言谈、姿态等对初次印象的形成会产生强烈的影响,虽然首因效应只是对一个人初步的、表面的印象,并不能反映一个人的本质的特点,但它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它往往可以扩散到对人的内心的认识和评价,并对以后的认识活动产生较大的影响。在新学期开学时,教师如果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印象,就能大大的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赢得学生的尊敬,从而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小学生刚接触到新老师,如果第一节课,就给学生留下很好的印象,学生会因为喜欢这位老师而喜欢上语文课。因此,每学期的第一节课,我都要作充分的准备,从衣着、表情,一直到讲课的内容、重点、难点、时间分配、作业布置等,都要精心的策划。就是开头第一句如何话说,结尾如何收场,我都要作认真的安排。讲好第一节课,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不仅能赢得学生的敬佩,而且能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适时运用幽默效应,活跃课堂气氛

幽默效应在心理学上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它只是一个人处于困难和尴尬处境时,可以采用一些诙谐手法,自我解脱,达到心理的平衡与安宁。在教育工作中,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幽默的语言能使师生间的紧张关系解除,也能使师生双方的心理得到舒解,使彼此之间的不快解散,活跃课堂气氛,消除紧张和疲劳,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学习记忆程度。

学生喜欢有幽默感的老师,当他们喜欢这个老师时,就会对这个老师所教学科发生兴趣,兴趣是学习的第一要素,有了兴趣,还有什么学不好的呢?

三、巧设门坎效应,提高解题能力

所谓门坎效应,指的是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一个较小的要求,为了避免给他人留下不一致的印象,也就可能接受随后提出的较大要求,它与我们平常所说的“得寸进尺”意义相近。

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都要求学生背诵,他们会觉得枯燥无味。这时,运用门坎效应较好,我会让他们先掌握其中的几段,在他们掌握很好的基础上说:“你们真聪明,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这些都会背了,这篇课文,你们能在最短的时间会背吗?”“能”,他们的回答肯定而响亮。这样去背,学生不但不会觉得枯燥,反而很乐意去背。

学生在这样“无屈从压力”的情况下,逐渐从害怕背课文向喜欢背课文的方向发展。

四、避开超限效应,提高学习效率

超限效应是指一种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当学习完新的课文后,一般都要抄写字词或课文,有些老师让学生抄写几遍,甚至更多,认为这样学生就会记得更牢。或是当学生抄写错误后,罚他重复抄写。实验证明,抄写三遍的效果最好。如果到了五遍,大脑会出现抑制,如果继续抄下去,就会出现逆反,这就是超限效应。

这种效应在教学中也时有发生。例如拖堂就是一个时间的超限效应。学生十分反感。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接受能力有限,如果一节课上内容过多。这些效应的结果都会使学生的大脑处于抑制状态,从而影响学习效率。

在表扬或批评学生时,不能对优等生表扬过度,也不能对犯错误的学生“穷追不舍”,掌握好批评与表扬的“火候”与“尺度”,这样才能避免“物极必反”、“欲速则不达”的超限效应。

五、避免光环效应,全面考察学生

光环效应是指在观察一个人时,由于此人的某一个特征或品质非常突出,给观察着留下了清晰的知觉和深刻的印象,从而掩盖了观察者对此人其他特征品质的认识,这些突出品质和特征就象月亮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散和扩散,掩盖了其他的品质和特点,就会影响我们对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公正、客观的评价。

不仅好的品质或特征能造成光环效应,就是不好的品质和特点也会起到类似的光环的作用。在我们的教育中,光环效应不仅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而且也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最终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本班的一位男生,任何一位老师对他的评价都很好,他就被“好”的光环笼罩,像他这样的学生,倍受老师的喜欢,经常听到老师的赞扬和鼓励,这就会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成绩。而又有另一些学生非常调皮,上课表现很差,这样,老师就会认为他们不行,很少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看到的只有缺点,这样的学生经常受到老师的冷淡和指责,他们也许会失去信心,导致学习下降。为了避免光环效应的影响,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就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察、评价和教育,而不能以偏盖全。

实践证明,心理效应在教学中有着其它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除了上述的几种心理效应,还有很多,研究和掌握各种心理效应,对于我们了解学生,搞好师生关系,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是大有裨益的。在教学中,如果我们运用多种心理效应,发挥其积极作用,克服消极影响,就能激发学生丰富多彩的心理世界,才能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健全他们的人格,使他们迈向成功之路。

篇6:针对心理教育在高职教育管理中的运用论文

针对心理教育在高职教育管理中的运用论文

心理教育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教学管理活动开展的更加顺利。本文主要以心理教育概述为出发点,结合高职的教育管理工作,探寻工作过程中展现出的各类问题,并且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注重目的是让高职学生不但掌握专业技能,更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应对将来要面临的各种挑战,适应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

国家招生政策的逐步完善,很多学生进入高职学校学习专业技能,但是高职院校接收的学生在心理、素质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因而要从思想高度上考虑问题,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教育工作,寻找解决的对策和方法,让学生能够客观的把握学习方向,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心理教育的概述

(一)心理教学的内涵

心理教育不但可以成为一种教育思想,也会成为一种教育制度。因而从教育的视角可以了解,心理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主要是彰显人的情感,能够体现出人的心力、人的潜能、人的德行等相关方面。因而心理教育作为一种可持续的的发展性教育,对人的积极向上、自主意识、健全人格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教育性。开设心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能够让学生的心理潜能得到发挥,推动学生的个性化教育素质的深化。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学生的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等关系密切,心理素质夹杂在两者之间,和生理素质相互配合,构成人生发展的基础。也将构成人的世界“生理—心理—社会”统一的整体。因而心理教育在传统教育过程中意义重大。

(二)心理教育的推行作用

高职院校心理教育开展的目的,有益于教师学生双方的心理健康,并且可以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社会发展的逐步推动中,现在社会对高职院校的认识不到位,所以高职中的学生和教师都可能产生自卑和焦灼的心理。所以高职院校中心理教育的发挥意义重大。

通过把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到高职课堂,把心理健康教育逐步的纳入高度职业院校的范畴内,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上,有助于学生的心理水平的提升,这样可以带动学生各方面素质发展。最近一段时间就业形势的动荡,加之金融危机的大背景环境让毕业上在求职方面产生一定的阴影,国家为缓解就业生的压力,也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但是面对成百上千的就业大军,当前的就业形势依旧不容乐观。前些年,很多高职学生毕业后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毕业之际通过打和砸的方式宣泄心中的压力。可以证明高职学生在面对困难和心理承受方面,还有待加强。因而为改变这一状况,需要端正学生的思想态度,更要辅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所以心理教育在高职院校中的地位和作用越发凸显出来。

二、心理教育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现状

(一)家庭教育

当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不难发现家庭教育容易引发学生的心理偏差。目前很多在校生都是90后,独生子女比重较大,所以在家庭生活中关注点比较高,很多都长期受到父母或者长辈的溺爱。因而在性格方面表现为,自我意识强,意志力较弱,抗挫折能力弱。另外,家庭教育没有高效的指导学生,引发学生性格方面的自卑、自负和从众心理。

(二)学习上存在矛盾和侥幸的学习心理

实践教学过程中,高职学生存在着科学文化薄弱的情况,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专业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害怕挂科不得不去上课,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掌握能够适应社会的专业知识,而是为了应付考试,这种学习心态能够真正学习到的内容少之又少。对于公共课的学习高职学生有“不在乎”的态度,感觉公共课程很容易过,对将来的就业也没有实质性的帮助,所以不听也就性。学生很多都是“混日子”的心态,所以学习上很被动。

(三)学生的自身因素

高职学生的年龄阶段主要趋于18-22岁之间,心理发展状况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学生的心理非常脆弱,整体适应能力差,当学生进入到学校以后,看到各类现象,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压抑学生的心情。

三、心理教育解决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

(一)创设良好的心理学习环境

环境对学生的情感有较大的触动,让学生有着赏心悦目的心情。因而,在文明健康的社会氛围中,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另外需要重视和校园关系密切的文化建设、给学生创设浓厚的学院兴趣、要求学生理解学校优良的校风,锻炼和培养学生理性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素质能力。

(二)建立完善心理普查和危机干预

高职学生刚进入校园时,是学生心理问题比较敏感的阶段,尤其是对周边的环境、学习、生活等方面,这些因素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当学生进入校园结束军训后,教师可以找机会和全部同学详谈以此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且协助学生解决问题。

通过疏导转变学生心理的想法也是开展心理疏导的有效方略之一,疏导法可以分为深入疏导,主要是运用说理的方式转变学生不良情绪,人处于烦躁情绪的时候,多数不能轻易听取别人的话语,所以运用心理疏导法疏导学生心理可以先让学生的情绪平复下来,然后再对学生做出理性指导。高职学生不同的心理时期容易受到外界的干预,出现心理低潮的情况,比如学生在应聘工作时,遭到用人单位的拒绝,学生就会出现烦躁、伤心、否定自我的情况。

如若遇到这一情况,高职院校的教师最好要及时的帮助学生走出情绪化的状态,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美好的部分,特别是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获取回报。让学生先回味自己努力的艰辛,以及最终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样可以推助学生改变消极情绪,通过主观的方式做事,学生的自信心在打击中也会逐步恢复。

合理疏导法的运用,不但要求教师平时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另外教师在语言运用,疏导方法上也要多下功夫,沟通过程中注意态度、情感方面的因素,如果学生喜欢和教师沟通,那么能敢说出自己的困惑和问题,教师也能及时做出适度疏导,如果学生拒绝和教师沟通,教师不但不能马上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学生长期不去倾诉也会引发心理极端变化,做出一些偏激行为,所以教师要与学生成为朋友,只有学生把教师看成朋友,才能将自己的各项心理变化情况都倾诉给教师。

(三)究其原因,解决问题

诱发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是受到外界的环境刺激。学生在高校中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都很闭塞。所以学生在校园范围内吃、住、学等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孩子。因而高职院校在饮食卫生、公寓条件、学习效果等方面都要考虑周全,尽量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各项事物的处理原则都要遵循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实事求是,努力解决当前学生所面临的各类问题,帮助学生减弱各类心理障碍,根源上避免各类问题,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心理教学在学生教育教学管理上的发展趋势

(一)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以目前的心理发展状态为出发点,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建立院校心理档案,。教师不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发育,档案涉及的因素包含学生的人格、情绪等方面,档案的存放需要灵活,动态化的记录方式让教师能够全方面的掌握学生的各项心理状况,可以有效的防范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可以干预个别心理危机的出现。

(二)心理网络平台的建立

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很多家长还有学生都从网络上获取知识和信息,学校也会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平台,在平台上面定期的分享一些与心理健康相关的小知识,通过平台以匿名的方式与专职的心理教师沟通,这样可以避免当面沟通的尴尬,让学生的心情放松,放下心中负担,通过和教师轻松愉快的沟通,解决当前需要面临的困惑和难题,并且能够保障心理心理异常学生的自尊。

(三)心理教育是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

在未来稳步的高校发展进程中,不仅需要教师掌握专业的教学技能也要有比较专业的教学能力,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规律做出了解,善于引入心理教育干预学生的心理发展,让心理教育活动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五、结语

在高职院校内,教师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偏低,所以不能满足高职教职工的心理发展和职业需求,因而本文的主要介绍调和这些矛盾的原因,通过加强高校院校的管理,解决师生之间的内部问题,让学生和教师受到社会各界关注,通过心理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由于将来学生需要面临的挑战多种多样,价值观的多样化树立,让学生有着坚韧的心理,在面对任何困难的时候都将有乐观的心态,不是怨天尤人。

心理效应在中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分析家庭室内色彩要求论文

工艺美术论文

工艺美术方面的论文

现代教育的陶瓷艺术教学模式应用论文

音乐专业声乐课程教学模式论文

高职生生涯规划观的调查研究论文

改革普通高中美术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高职院校音乐艺术的实践模式论文

对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现况及策略释解论文

心理流程和心理效应在高职审美教育中的运用
《心理流程和心理效应在高职审美教育中的运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心理流程和心理效应在高职审美教育中的运用(推荐6篇)】相关文章:

高职院校音乐教师职业素养论文2023-02-15

创业与管理论文2022-11-19

汽车论文范文2022-10-13

营销论文2023-02-15

服装设计论文2023-01-05

人文地理学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实践探索论文2023-02-07

基于就业导向的毕业实习创新模式探索论文2022-10-19

汽车营销论文2023-08-23

汽车教学论文2022-11-07

课程与教学论论文选题推荐2023-05-19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