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锦集6篇)由网友“原子三号”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兰亭集序》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高中语文兰亭集序知识点
高中语文兰亭集序知识
一、通假字
1.悟言一室之内
(“悟”通“晤”,会面)
2.趣舍万殊
(“趣”通“趋”,意为“往、取”)
3.亦由今之视昔
(“由”通“犹”,意为“像”)
二、古今异义
1.列坐其次
【古义】其,指曲水。次,旁边。
【今义】①第二;②次要的地位。
2.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义】这些文章
【今义】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
3.或取诸怀抱
【古义】胸怀抱负。
【今义】①抱在怀里;②胸前。
4.俯仰一世
【古义】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抬头。
5.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物品,物类。指天地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
三、词类活用
1.群贤毕至(形容词作名词,贤才)
2.不知老之将至(形容词作名词)
3.所以游目骋怀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纵展;使…奔驰)
4.所以兴怀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兴起)
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数词意动,把……看作一样)
6.齐彭殇为妄作
(形容词意动,把…看作相等)
7.况修短随化
(形容词作名词,寿命长;寿命短)
8.死生亦大矣
(形容词作名词,大事)
9.一觞一咏(名词作动词,喝酒)
10.足以极视听之娱
(动词活用为名词 耳目)
四、一词多义
1.【修】
①修楔事也(动词,做,从事)
②茂林修竹(形容词,高)
③况修短随化(形容词,长)
2.【一】
①其致一也(统一,一致)
②悟言一室之内(数词)
③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作一样)
④一边……一边……。例:一觞一咏
3.【次】
①列坐其次(旁边水边)
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
③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次一等 )
④余船以次俱进(次序)
⑤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
⑥陈胜、吴广次当行
(次序、按次序引申为“轮到”)
4.【致】
①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致)
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
③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得到)
④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招致)
5.【修】
①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高)
②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
③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学习,进步)
④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办好)
⑤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修建)
⑥修守战之具(整治)
6.【期】
①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至、及 ,注定)
②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期望、要求)
③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时间期限)
④期(jī)年之后(周、满)
⑤君与家君期日中(约定)
五、文言虚词
1.【为】
①引以为流觞曲水(动词,作为,当作)
②已为陈迹(动词,成为)
2.【之】
①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助词,表定语后置)
②不知老之将至
(助词,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③及其所之既倦(动词,往达到)
④每览昔人兴感之由(结构助词,的)
⑤以之兴怀(代词,回指上文中的事)
⑥暮春之初(音节助词,衬足四个音节)
⑦所之既倦(动词,意为“往”,到达)
⑧夫人之相与
(助词,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⑨极视听之娱(结构助词,的)
3.【虽】
①虽趣舍万殊(虽然,连词)
②虽世殊事异(即使,连词)
4.【于】
①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在”,连词)
②欣于所遇(意为“对”,介词)
③终期于尽(意为“到”,介词)
5.【以】
①引以为流觞曲水(意为“把”,介词)
②亦足以畅叙幽情(意为“用来”,介词)
③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意为“因”,介词)
6.【所】
①或因寄所托
(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短语)
②当其欣于所遇
(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短语)
③及其所之既倦
(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短语)
7.【所以】
①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表原因)
②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表方法,以此用来……的)
六、特殊句式
【判断句】
死生亦大矣。
【倒装句】
1.介宾短语后置
①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②不能喻之于怀
③亦将有感于斯文
④当其欣于所遇
2.定语后置:
①虽无管弦之盛
②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省略句】
1.省主语:
①(群贤)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②(群贤)引以为流觞曲水
2.省介词宾词:引以(之)为流觞曲水
3.省介词“于”:
①映带(于)左右
②悟言(于)一室之内
兰亭集序读后感
轻轻地打开书本,我的心跃入了文字中,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会稽山阴。兰亭。置身于崇山峻岭之中,四周是一片高高的茂密的竹林,清清的流水匆匆而过,“叮咚叮咚”,他在和我说一个故事。一代书圣王羲之,在那里写下了“遒媚劲健,绝代更无”的序文,一个个“飘若游云,矫若惊龙”的字,仿佛有了生命。
我想王羲之是一个“怕死”的人。因此,他更加珍惜生命,珍惜眼前的完美的事物。为了使自己的生命更加充实,他“尝极东方,寄情于山水之间”,又临池学书,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王羲之陶醉于山水,书法之时,定是十分快然自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那么,如此短暂的一生,不是更加迫近死亡了吗?不是这样的。对他来说,虽然时间匆匆而逝,但并不是什么也没有留下。正如流星一般,很快便消逝了,却擦出极其夺目的光芒!珍惜时间,并不是珍惜时间本身,把时间当成宝贝一样,而是珍惜生命,怜惜如何度过时间。无所事事的人感觉时间是漫长的,他们似乎有了更长久的生命。但是,他们就像纸上的一条长长的线,单薄而苍白!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告诉了我们如何看待死亡。而看了《兰亭集序》之后,我明白了自己该如何活着。正如泰戈尔所说:“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想起自己以前,不知蹉跎了多少时光。以前坐在电脑旁边,几个小时不停地玩着游戏,还津津有味,不亦乐乎;以前和同学们出外游玩,吃喝打闹,还以为年轻便是如此;以前坐在桌子旁,对着书本一筹莫展,还觉得时间是如此漫长……我真为自己感到羞愧!
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清晨的阳光洒进窗子,请不要用昨夜的梦拒绝她,我们就应用朗朗的读书声回报她灿烂的笑;五彩缤纷的网络世界向你招手时,请不要轻易地把整个身心投入她的怀抱,我们就应友好地和她握握手;当你想亲近大自然的时候,请不要带着喧闹同行,静静的一个人,大自然才会向你展示她的全部魅力……
“花开时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时间如白驹过隙,在时间的长河里,我们是激起千层大浪,还是默默无闻,随之而逝?完美的生命是易逝的,我们就应珍惜眼前,珍惜生命的一分一秒。
一条单薄而苍白的线已经成了过去,此刻我们要用生命绘出一幅唯美的画卷――一朵灿烂的夏花!
兰亭集序中心思想
事物有生就有灭,有乐就有悲;事物由生到灭,由乐到悲,其时间很短暂,倏忽之间,正如白驹之过隙;生命之长短之存灭,不是主观所能左右的,它取决于自然的造化;批评当时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的思想。
篇2:文言文兰亭集序知识点
文言文兰亭集序知识点整理
一、基本常识
1、关于序、跋类文体
放在卷首为序,也称前言;放在卷末为跋或后序。
序言有的是作者或者编者自己写的,也有的是别人所写。其内容和作用,多为说明写作或编写的情况、目的,阐述某些观点,介绍或评价作品等。
序的体裁,有的是近似论说文,如《史记》中的书、表、传的序,都是在议论中夹着感慨,总结历史教训,表达作者的见解和对人对事的态度。欧阳修编写《新五代史》,其中的《伶官传序》即属此类。
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如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后序或跋一般是对序的再补充,大都简峻峭拔,不像序那样详细丰富。
另外古代还有一种赠序,为临别赠言一类的文体。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要和书序严格区别开来。
2、王羲之简介
王羲之(321—379),东晋著名书法家。琅琊临沂(今山东)人,后居浙江会稽山阴。曾任右军内史、会稽内史,故世称王右军。工书法,尤擅楷书和行书,人称“书圣”。他的《兰亭集序》帖,笔意妍丽劲健,“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其他较有影响的还有《乐毅论》、《十七帖》等。其子王献之也是书法名家,父子齐名,世称“二王”、“二圣”。
3、写作背景
修禊,古代的一种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三),到水边嬉游,以消除不祥,也称“春禊”。据说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风和日丽,天清气朗,王羲之与当时的名人谢安、孙绰等41人在山阴兰亭畅饮欢歌,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他们借“修禊”之名而举行的一次诗会吧。名人雅士,融融欢聚,曲水流觞,低吟浅唱,好不惬意。王羲之面对高朋挚友,挥笔泼墨,写下了“绝代无双”、书文皆美的序文。
二、字词语言
1、通假字
1.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
2.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意为“像”)
2、古今异义
1.是日也(是,古义:指代词“这”|今义:指判断动词“是”)
2.茂林修竹(修,古义:长|今义:指修建处理)
3.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古义:指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
4.信可乐也(信,古义:指确定|今义:指书信)
5.向之所欢(向,古义:指过去|今义:指方向)
6.列坐其次(次,古义:指旁边|今义:指数次,从次)
7.及其所之(及,古义:指等到|今义:表并列关系连词,和)
8.曾不知老之将至(曾,古义:指竟然|今义:指曾经)
3、词类活用
A、形容词作名词
群贤毕至 贤士
少长咸集 年轻人,年长的人
B、形容词作动词
齐彭殇为妄作 看作相等
C、名词作动词
映带左右 环绕
一觞一咏 喝酒
D、数词作动词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看作一样
4、一词多义
列坐其次 旁边 水边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驻扎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次一等
余船以次俱进 次序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情致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达到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得到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招致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高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长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学习进步
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办好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至 、及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期望、要求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时间期限
5、虚词运用
所以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表原因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以此 用来
吾知所以距子者,吾不言 表方法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助词 表定语后置
之 曾不知老之将至 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及其所之既倦 动词 往 达到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助词 的
6、特殊句式
篇3:文言文兰亭集序知识点
一、基本常识
1、关于序、跋类文体
放在卷首为序,也称前言;放在卷末为跋或后序。
序言有的是作者或者编者自己写的,也有的是别人所写。其内容和作用,多为说明写作或编写的情况、目的,阐述某些观点,介绍或评价作品等。
序的体裁,有的是近似论说文,如《史记》中的书、表、传的序,都是在议论中夹着感慨,总结历史教训,表达作者的见解和对人对事的态度。欧阳修编写《新五代史》,其中的《伶官传序》即属此类。
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如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后序或跋一般是对序的再补充,大都简峻峭拔,不像序那样详细丰富。
另外古代还有一种赠序,为临别赠言一类的文体。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要和书序严格区别开来。
2、王羲之简介
王羲之(321―379),东晋著名书法家。琅琊临沂(今山东)人,后居浙江会稽山阴。曾任右军内史、会稽内史,故世称王右军。工书法,尤擅楷书和行书,人称“书圣”。他的《兰亭集序》帖,笔意妍丽劲健,“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其他较有影响的还有《乐毅论》、《十七帖》等。其子王献之也是书法名家,父子齐名,世称“二王”、“二圣”。
3、写作背景
修禊,古代的一种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三),到水边嬉游,以消除不祥,也称“春禊”。据说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风和日丽,天清气朗,王羲之与当时的名人谢安、孙绰等41人在山阴兰亭畅饮欢歌,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他们借“修禊”之名而举行的一次诗会吧。名人雅士,融融欢聚,曲水流觞,低吟浅唱,好不惬意。王羲之面对高朋挚友,挥笔泼墨,写下了“绝代无双”、书文皆美的序文。
二、字词语言
1、通假字
1.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
2.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意为“像”)
2、古今异义
1.是日也(是,古义:指代词“这”|今义:指判断动词“是”)
2.茂林修竹(修,古义:长|今义:指修建处理)
3.所杂文砍一(所以,古义:指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
4.信可乐也(信,古义:指确定|今义:指书信)
5.向之所欢(向,古义:指过去|今义:指方向)
6.列坐其次(次,古义:指旁边|今义:指数次,从次)
7.及其所之(及,古义:指等到|今义:表并列关系连词,和)
8.曾不知老之将至(曾,古义:指竟然|今义:指曾经)
3、词类活用
A、形容词作名词
群贤毕至 贤士
少长咸集 年轻人,年长的人
B、形容词作动词
齐彭殇为妄作 看作相等
C、名词作动词
映带左右 环绕
一觞一咏 喝酒
D、数词作动词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看作一样
4、一词多义
列坐其次 旁边 水边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驻扎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次一等
余船以次俱进 次序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情致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达到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得到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招致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高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长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学习进步
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办好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至 、及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期望、要求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时间期限
5、虚词运用
所以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表原因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以此 用来
吾知所以距子者,吾不言 表方法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助词 表定语后置
之 曾不知老之将至 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及其所之既倦 动词 往 达到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助词 的
6、特殊句式
A.判断句:
①死生亦大矣。(语意山构成判断)
B.倒装句:
1.状语后置:
①会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②当于欣于所遇。
③终期于尽。
④不能喻之于怀。
2.定语后置:
①仰观宇宙之大。
②俯察品类之盛。
C.省略句:
①(大家)列坐(于)其次。
②(大家)引(之)以为流觞(之)曲水。
③晤言(于)一室之内。
④放浪(于)形骸之外。
三、理解分析
1、结构脉络
(一)叙宴集盛况
(1)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2)写景――山、林、竹、水、气候;
(3)盛况 ――流觞曲水,一觞一泳
(4)感受――信可乐也
(二)发人生感慨
(1) 为人处世的方式
静态――晤言一室
动态――放浪形骸
(2)感慨抒怀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死生亦大矣
(三)明作序要旨
(1) 否定虚无主义人生观――“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2) 写作动机 ――“后之览者,将有感于斯文”
2、重点语句理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兴之于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向之所欣”,意为先前所喜欢的事情,即先前的“乐”事;“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言其先前乐事,顷刻之间已成往事;“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为双重否定句,意为尚且不能不因此而感慨;“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意为何况对于生命不论长短,终究难免一死呢?
整个句子是一个用“……犹……何况……”关联的递进关系的复句。
这句话一是从兰亭聚会联想到现今人们“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和“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两种态度的看法;二是以“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引出“死生”这个全文的议论中心。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一死生”“齐彭殇”是庄周对人的生死的看法。“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认为生和死,长寿和短命,没有绝对的界限,是相对的。这本不错,但他夸大了相对性,以致否定了生与死的区别,认为生和死相同。800岁的彭祖和夭折之人没有区别,显然是荒谬的。作者在第三段引出孔子“死生亦大矣”的观点,以古人、今人和后人无不为无常而作生死之事之叹,来说明庄子“一死生”“齐彭殇”之荒诞。
3、写作特色
(1)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的完美结合
第一段叙事、描写,二、三段议论、抒情。先叙兰亭之会盛况,描写山水景致,而后由乐入悲,转入对生死问题的议论,抒发感慨之情。文笔洗练,自然有致。
(2)借题发挥,立意高远
《兰亭集》为游宴诗集,作者借为其写序表明了自己的生死观。并批判了崇尚玄学的当时存在着一种虚无主义的倾向。使本篇立意高远,不同凡响。
四、补充拓展
1、补充注释
(1)“死生亦大矣”:语出《庄子。德充符》:“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大意是道是主宰万物的,它不会随外物(包括人的生死)而变化。
(2)“一死生”“齐彭觞”不是庄子的原话。庄子原话是:“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自蕲(祈)生乎?”“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均见《庄子。齐物论》)
(3)滥觞――本文有“引以为流觞曲水”句。我国古代有流觞而饮,吟诗歌赋之雅俗。江河发源处水流浅小,仅能浮起酒杯。《荀子。子道》:“昔者江出于山,其始出也,其源可以滥觞。”后以此来比喻事物的开始。如:楚辞中的谣歌可以看作是我国五言诗的滥觞。
2、知识拓展
(1)东床――东晋名相王导是王羲之的叔父,刘禹锡《乌衣巷》诗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其中的王即指王导的家族。《晋书。王羲之传》载:“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王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郗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后因称女婿为“东床”,也称“坦腹”。
(2)《兰亭序》帖――唐太宗李世民酷爱王羲之书法。千方百计得到《兰亭序》帖后,爱不释手,常常“朝夕观览”。贞观十年,让冯承素、虞世南、遂良等人摹拓十本,以赏近臣。死后将其真迹作为陪葬品带进了昭陵。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都是次真迹一等的唐摹本。唐摹本中以冯承素临摹最为逼真,较有影响。因帖前后印有唐中宗李显年号“神龙”个半印,故又称为“神龙本”。
(3)课外阅读王勃《滕王阁序》,比较两序的风格异同。
[文言文兰亭集序知识点整理]
篇4: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①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兰亭集序
一、重点词语解释
1、所以游目骋怀信可乐也(用来,表凭借;实在)
2、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交好)
二、通假字
1、趣舍万殊通(趋,往,取)
2、由今之视昔(通犹,如同)
三、多义词
1、修:茂林修竹(高)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
乃重修岳阳楼(修建 )
修守战之具(整治)
2、期: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至,及)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周,期年:一周年)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约定)
3、致: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趣,情致辞)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招致)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
4、临: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引申为阅读)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迎)
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面对)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5、次: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旁边)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按次序)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行军途中的驻地)
四、词类活用
1、映带左右(环绕,名作动)
2、流觞曲水(使(水)弯曲)
3、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形容词作名词,贤才;年少的人和年长的人)
4、所以游目骋怀(使游,使骋,动词作使动)
5、固知一死生(看作一样,数量词作动词)
6、一觞一咏(名作动,喝酒)
五、特殊句式
1、会于会稽山兰亭(介词结构后置句)
2、当其欣于所遇(介词结构后置句)
3、晤言(于)一室之内(省略介词于)
4、引以(之)为流觞曲水(省略介词宾语之)
六、难句翻译
1、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译:用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穷尽视和听的享受,实在快乐啊。
②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鸿门宴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飨: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用酒食款待,犒劳)
2、籍:籍史民,封府库,而待将军(登记)
3、续:此亡秦之续耳(后继者)
4、当: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抵敌,抵当)
5、啖:拔剑切而啖之(吃)
6、操:大王来何操(拿,携带)
7、刑:刑人如恐不胜(以刀割肉)
8、胜:刑人如恐不胜(尽)
9、乘: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四匹马拉的车)
10、窃:窃为大王不取也(副词,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二、通假字
1、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通“俱”,全,都)
2、距关,毋内诸侯(通“拒”,通“纳”)
3、张良出,要项伯(通“邀”)
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违背)
5、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通“早”)
6、令将军与臣有卻(通“隙”,隔阂,嫌怨)
三、一词多义
1、因:
①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沿袭)
②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凭借)
③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就)
④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趁机)
2、如:
①万事如意(顺从)
②刑人如恐不胜(像是)
③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比得上)
④沛公起如厕(到)
3、举:
①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高举)
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举行)
③孙叔敖举于海(被选拔)
④南取汉中,西举巴蜀(夺取)
⑤杀人如不能举(尽)
4、谢:
①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感谢)
②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大王(道歉)
③乃令张良留谢(辞谢)
④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询问)
5、意:
①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意图)
②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意料)
③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神态)
6、置:
①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放置)
②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丢下)
③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购置)
四、词类活用
1、军:沛公军霸上(名作动,驻扎军队)
2、王:沛公欲王关中(名作动,成为王)
3、财物: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名作状,像财物一类的)
4、活:项伯杀,臣活之(动词使动,使……活下来)
5、兄:吾得兄事之(名作状,像对待兄弟一样)
6、籍:籍吏民(名作动,登记)
7、目:范增数目项王(名作动,使眼色)
8、翼:常以身翼沛公(名作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地)
9、何:“大王来何操?”(疑问代词作宾语)
10、间:道芷阳间行(名作状,从小路)
五、句式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判断句)
2、此亡秦之续耳(判断句)
3、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疑问句)
4、壮士,能复饮乎?(疑问句)
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被动句)
6、大王来何操?(宾语前置)
六、难句翻译
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译:项伯于是当夜骑马到沛公的军营里。
2、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译:我进入(函谷)关后,财物丝毫不敢据为己有。
3、项庄拔剑起舞。
译:项庄拔出剑来开始舞剑。
4、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
译:秦王有像虎狼一样的(吞并)之心,杀人如恐不尽。
5、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译:夺取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沛公。
6、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译: 沛公回到军营,立即杀死了曹无伤。
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译:何况人寿的长短随着造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为乌有。
3、死生亦大矣
译:死生也是人生的大事啊。
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译:当然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
5、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译:尽管时代不同情况不同,但人们的情致却是一样的。
篇5: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
一、一词多义
“之”
1、公从之 (代佚之狐的建议)
2、许之 (人称代词,郑文公)
3、将焉取之 (增加的土地,代词)
4、子犯请击之 (秦国,代词)
5、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邻之厚,君之薄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以”“而”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过也(连词,表承接)
2、敢以烦执事 (介词,拿)
3、越国以鄙远 (连词,表承接)
4、因人之力而敝之 (连词,表转折)
5、以乱易整,不武 (介词,拿、用)
“焉”
1、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
2、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何)
3、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4、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
“其”
1、以其无礼于晋(代词,郑国)
2、君知其难也(代词,这件事)
3、吾其还也(表商量或希望语气)
注:思考练习三中“若、说、辞、鄙、微”自己整理到积累本上。
二、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通“供”,供给)
3、秦伯说 (同“悦”)
4、失其所与,不知 (同“智”,明智)
三、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2、既东封郑(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
3、若不阙秦 (使动用法,使……削减)
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5、越国以鄙远 (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
6、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动用法,使……灭亡)
7、烛之武退秦师 (使动用法,使……撤兵)
四、古今异义
1、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
2、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所带包裹”)
五、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A. 以其无礼于晋
B.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 佚之狐言于郑伯
2、省略句
A.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 (省略介词“于”)
B.(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省略主语)
C. 敢以(之)烦执事 (省略介词宾语,以之)
3、宾语前置
夫晋,何厌之有 (“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鸿门宴》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1、距关,毋内诸侯。 距,通“拒”,把守。 毋,通“无”,不要。
内,通“纳”,接纳,进入。
2、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违背。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通“早”,早些。
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
6、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内 通“纳”
7、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坐 通“座”
8、令将军与臣有卻。 卻,通“隙”,隔阂,嫌怨。
9、秋豪不敢有所近。 豪,通“毫”。
10、吾令人望其气……成五采。 采,通“彩”,颜色。
11、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具,通“俱”,全部。
12、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参,通“骖”,古时乘车。
二、虚词实词
(一)实词:
飨土卒(飨;犒劳)
夜驰之(之:到,往)
无所取(所取:所字结构,掠夺的'东西)
从沛公(从:跟从)
亡去不义(亡:逃跑;义:符合道义)
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料:估量:当:抵挡)
与臣游(游:交往)
籍吏民(籍:登记)
他盗之出入(出入:偏义夏词,进入)
具言(具:详细,完备)
若入前为寿(若:你;为寿:祝健康)
杀人如不能举(举;尽)
窃为大王不败也(窃;私下里)
坐须臾(须臾:片刻)
相去(去,距离)置车骑(置;放弃)
督过之(督过:责备)
留谢(谢:辞谢)
(二)虚词
固不如也(固:当然)
君安与项伯有故(安:怎么)
孰与君少长(孰与:与……相比,哪一个更……)
人有大功而击之(而:却)
因言曰(因:趁机)
今者有小人之言(者:助词,不译)
不然,籍何以至此(然:这样)
因留沛公与饮(因:于是)
以示之者三(三:多次)
因击沛公于坐(因,趁机)
若属皆且为所虏(若属:你们这些人)
三、词类活用
1、沛公军霸上。
2、沛公欲王关中。
秦地可尽王也。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3、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友善、交好。
4、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
于是项伯复夜去。
5、亡去不义。义,名词作动词,恪守信义。
6、. 项伯杀人,臣活之。
7、.吾得兄事之。
9、范增数目项王。
10、若入前为寿。
11、常以身翼蔽沛公。
12、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13、头发上指。
14、刑人如恐不胜。
15、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活,使动用法,使……活命。 兄,名词作状语,像兄长一样。 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 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止,使动用法,使……停止。 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刑,名词作动词,以刀割刺,指施加肉刑。 下,名词作动词,下来。
道,名词作动词,取道。
16、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17、拔剑撞而破之。
18、籍吏民,封府库。
19、沛公今事有急。
20、此亡秦之续耳。
21、此其志不在小
四、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间,动词作状语,从小路。 破,使动用法,使……破裂。 籍,名词作动词,登记。 急,形容词作名词,危急的事。 续,动词作名词,后续者。 小,形容词用如名词,小的方面间,动词作状语,小道,表示动作的处所。军,名词作动词,驻扎。 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8、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从,使动用法,使……跟从,率领。
1、.此天子气也
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3、.此亡秦之续耳
(二)被动句:
1、.若屑皆且为所虏
2、.晋属今为之虏矣
(三)宾语前置句:
1、.然不自意能先人关破秦
2、.不然,籍何以至此
3、.客何为者
4、.大王来何操
5、.沛公安在
6、.今日之事何如?
7、. 何辞为?
(四)介宾短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1、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2、沛公欲王于关中。
3、具告之以事。
4、良曰:“长于臣。”
5、得复见将军于此。
五、古今异义:
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古义: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
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意外的变故。
今义:副词,很。
3、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古义:现在别人(指沛公)
今义: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
4、而听细说。
古义:小人的谗言。
今义:详细说来。
5、沛公居山东时。
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
6、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古义:黄河以北、以南。
今义:分别指河北省和河南省。
六、一词多义
(一)为
人为刀姐,我为鱼肉
使子婴为相 动词,是, 动词,做,担当,
窃为大王不取也
谁为大王为此计
且为之奈何
何辞为
为击破沛公军
(二)故
故听之
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遣将守关者
(三)辞
卮酒安足辞
未辞也
大礼不辞小让
(四)幸
妇女无所幸
故幸来告良
动词,认为, 动词,出,制定, 动词,对付, 句末语气词,呢, 介词,替,给, 连词,所以) 形容词,旧时,此指交情) 副词,特意) 推辞,不接受 告辞,辞别 讲究,计较 宠幸 幸而
《诗经》两首
一、通假字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蚩蚩”通“嗤嗤”,笑嘻嘻的样子)
2、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匪”通“非”,不是)
3、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无”通“毋”,不要)
4、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通“吁”,表感叹)
5、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解脱)
6、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
二、古今异义词
1、泣涕涟涟(泣涕,古义:为眼泪|今义:鼻涕)
2、总角之宴,言笑宴宴(宴,古义:为欢聚|今义:为酒席)
3、不遑启居(启,古义:是跪|今义:指开启。居,古义:指安坐|今义:指居住。)
4、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君子,古义:文中指主帅|今义:指有品德的人。小人,古义:文中指士卒|今义:指品行差的人。)
三、一词多义
1、言:
句首助词。如:言既遂矣。
相当于“而”。如:静言思之。
2、以:
把,介词。如:秋以为期。
而,连词。如:以望复关。
3、作:
本义是起来起身,引申为兴起,产生。如:薇亦作止。
开始。如:天 下之难比作于易。
创作,撰写: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又引申为著述,制造。
如: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篇6:高中文言文《兰亭集序》知识点
高中文言文《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
《兰亭集序》
一、重点词语解释
1、所以游目骋怀……信可乐也(用来……,表凭借;实在)
2、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交好)
二、通假字
1、趣舍万殊通(“趋”,往,取)
2、由今之视昔(通“犹”,如同)
三、多义词
1、修:茂林修竹(高)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
乃重修岳阳楼(修建 )
修守战之具(整治)
2、期: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至,及)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周,期年:一周年)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约定)
3、致: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趣,情致辞)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招致)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
4、临: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引申为阅读)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迎)
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面对)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5、次: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旁边)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按次序)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行军途中的驻地)
四、词类活用
1、映带左右(环绕,名作动)
2、流觞曲水(使(水)弯曲)
3、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形容词作名词,贤才;年少的`人和年长的人)
4、所以游目骋怀(使……游,使……骋,动词作使动)
5、固知一死生(看作一样,数量词作动词)
6、一觞一咏(名作动,喝酒)
五、特殊句式
1、会于会稽山兰亭(介词结构后置句)
2、当其欣于所遇(介词结构后置句)
3、晤言(于)一室之内(省略介词“于”)
4、引以(之)为流觞曲水(省略介词宾语“之”)
六、难句翻译
1、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译:用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穷尽视和听的享受,实在快乐啊。
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译:何况人寿的长短随着造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为乌有。
3、死生亦大矣
译:死生也是人生的大事啊。
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译:当然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
5、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译:尽管时代不同情况不同,但人们的情致却是一样的
★ 兰亭集序的说课稿
★ 文言教学三部曲
★ 兰亭集序优秀课件
【《兰亭集序》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锦集6篇)】相关文章:
《兰亭集序》优秀教案设计2023-12-23
信息技术教学案例二2022-06-22
试论语文课堂导入的意义2023-01-24
高中语文教学策略探索论文2023-01-10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重点概括2023-10-07
《愚溪诗序》教案2023-09-20
三文言文部分词类活用总结2022-10-28
文言文课堂中高中语文论文2023-09-06
如何激活文言文课堂教学2023-07-05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教学设计2023-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