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0%受访者表示身边大学生功利性选课现象普遍

时间:2023-07-28 07:37:43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76.0%受访者表示身边大学生功利性选课现象普遍(整理3篇)由网友“手有余香”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76.0%受访者表示身边大学生功利性选课现象普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76.0%受访者表示身边大学生功利性选课现象普遍

篇1:76.0%受访者表示身边大学生功利性选课现象普遍

近日,各大高校学生已经陆续拿到这一学期的课程表,除了专业课,还可以根据兴趣爱好选修部分课程,但不难发现,当下大学生选课更偏向于选修与就业相关度高、易得高分的课,拓展、兴趣类课程听课人数寥寥。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6.0%的受访者表示身边大学生功利性选课情况普遍存在,好拿学分(61.8%)、实用性强(51.7%)、易得高分(46.0%)是大学生选课的主要依据。67.6%受访者建议大学平衡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

受访者中,中学生占1.0%,大学生占25.7%,研究生占6.0%,已经毕业的占60.8%。其中00后占0.7%,90后占25.4%,80后占51.1%,70后占16.8%,60后占5.2%,50后占0.9%。

好拿学分、实用性强、易得高分是大学生选课主要依据

武汉某高校研究生李俊(化名)说,虽然选课时会考虑自身兴趣,但为了学分,不少同学在选课前都会向师哥师姐打听,哪个老师不爱点名,哪个老师给分高,“我们倾向于选择容易过给分又高的老师”。

上海某211高校本科生黄哲(化名)对视频制作和剪辑很感兴趣,“即使与我的专业根本不相关,我还是选择了这门课”。但黄哲也坦言,专业课过多,课外还有兼职,没有多少时间去认真学习每一门课,只能“另辟蹊径”,选择那些不用怎么花力气学习却仍然能得高分的课程。“毕竟挂科或分数不高小则影响奖学金的获取,大则关系到能否顺利毕业”。

北京某985高校研究生刘丹(化名)本科毕业于河南某高校,本科时选修过的课程让她受益颇深,“我喜欢日语,就选修了。因为上日语课,结识了一批朋友。每有小伙伴去日本,都会给我寄好多明信片,加深了我对日语的兴趣。我也选修过音乐类课程,对乐理有一定了解,常在微博上分享对歌曲的感想,也因此结识了爱好音乐的好朋友”。

民调显示,76.0%的受访者表示身边大学生功利性选课情况普遍存在,其中18.6%的受访者认为非常普遍。谈到选课依据,好拿学分(61.8%)、实用性强(51.7%)、易得高分(46.0%)是最普遍因素,其他依据还有:管束不严格(37.5%)、有兴趣爱好(36.7%)和老师水平高(16.4%)。

“在大学阶段,考试分数高,绩点才高,绩点高了才能拿奖学金,找好工作。”在李俊看来,功利性选课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西南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教育研究院院长唐智松说,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就业及未来发展等十分具体的事情,在选课时出现一定的功利性动机是无可厚非的,但这种功利取向一旦走向极端,就值得反思了。另一方面,易拿学分、老师好说话等选课标准,也反映了当前高校教学“放水”的现象。

“大学生选课应该将自己的专业兴趣、人生志向与课程目标结合起来,将课程学习获得学分的外在价值与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在价值结合起来。”唐智松说,任何专业或学科在社会上都有一席之地,学好自己喜欢的任何课程或专业都能够安身立命。

对于大学生功利性选课的现象,47.1%的受访者认为是合理的,是为形势所迫,36.7%的受访者认为不合理,是“人才培养中的错误观念”,16.2%的受访者表示说不好。

72.6%受访者认为功利性选课将导致大学生知识结构不完整

刘丹认为,功利性选课只会让大学生活像高中一样乏味,“学生们没能培养才情、提高素养,这也不利于以后的工作和生活”。

黄哲则认为,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有的人是为了好好学习,有的人只想拿够学分。

72.6%的受访者认为大学生功利性选课将导致知识结构不完整,发展受限,61.7%的受访者担忧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不足,50.7%的受访者认为会导致综合素养不够,还有7.6%的受访者认为没什么影响。

“艺多不压身。”黄哲认为,如果对某一领域真有兴趣,应该在大学里选修这类课程,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我有一个同学,不爱说话,但很喜欢弹钢琴,自从辅修了钢琴课以后,整个人开朗了很多,也越来越自信。”刘丹认为,在学校里选修一些提升素养的课程,可以培养自信心。

李俊说,只要有考试,只要有比较,功利性选课就在所难免。“另外,大学里的一些课程,很大程度上只是老师带着同学们玩一玩,只能简单入门,不能真正感受到某一门学科的魅力”。

唐智松认为,一方面,学生要树立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选课观;另一方面,教师也要矫正自己的评价观,开课要对学生、对社会负责。

调查中,67.6%的受访者建议大学平衡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58.6%的受访者建议向学生宣传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其他建议还有:高校合理设置学分结构和课程(50.3%),进行综合素养分数评定(49.3%),增设素质能力奖项(26.8%)。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杜园春 实习生 孙静

篇2:71.8%受访者认为年轻演员不敬业现象普遍

日前,央视《中国电影报道》整理并批评目前部分年轻演员演戏不敬业、不背台词全靠配音拯救、轧无数戏还到处商演导致给剧组时间严重不足、使用替身拍大多数戏份等现象。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1.8%的受访者认为年轻演员不敬业现象普遍,其中20.9%的受访者认为非常普遍。

北京某高校研究生唐珂(化名)说,现在很多电视剧不仅制作水平差,演员的演技更是“不在线”,有些女演员只会用瞪大双眼来表达情绪,完全感受不到演技。

近来热播的几部电视剧,唐珂没有完整追看过,但她在微博上看过相关的短视频,印象最深的就是某部电视剧的“抠图神技”,“主角跟群演根本不在一起拍,都是靠后期技术合成在一个画面里,太假了,这是对观众的不尊重”。

对于年轻演员参演的电视剧电影,15.6%的受访者非常喜欢看,60.5%的受访者可以接受,17.9%的受访者觉得“不忍直视”,5.9%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程蕾(化名)是北京某互联网公司的职员,提到最近热播的一些电视剧,程蕾坦言看不下去。“演员演技差,他们的眼神、表情、对白,以及和其他演员的对手戏,让人分分钟出戏”。程蕾认为,年轻演员长得越好看,自己对他们演技的期待也会越高,但现实往往让人失望。“有些演员就是在念台词,走过场,轻飘飘的,完全不吸引人”。

程蕾喜欢回顾老剧,《康熙王朝》、刘晓庆版《武则天》等都会经常回看,“老剧的场景、服装,演员的人物刻画、台词功力都太棒了,让人觉得历史就是那样的,感觉他们和剧里的角色已经融为一体”。

唐珂最近也在回顾一部的电视剧《地下交通站》,“剧里都是一些老戏骨,细节诠释得很到位,在一些镜头里即便只是作为背景,表情、动作也依然很到位,能看到他们在用心演戏。年轻演员很少这么敬业”。

受访者认为年轻演员不敬业主要表现在演技差(60.1%),怕苦怕累,常用替身(55.1%),耍大牌,给剧组出难题(45.1%)。其他表现还包括:台词功力差,演戏靠配音(42.0%),态度不端正(32.8%)和不追求演技进步(26.9%)等。

对于当前电视剧市场的乱象和部分年轻演员不敬业的行为,唐珂十分反感,“很多当红年轻演员粉丝多,自带流量,这就成为制作方选择他们的全部理由,根本不看演技和是否与角色匹配”。

关于年轻演员不敬业的原因,55.2%的受访者认为是受眼球和粉丝效应驱使,对内容不上心,50.3%的受访者认为是受市场大环境影响,急功近利,36.6%的受访者归因于当红年轻演员档期太满,无心钻研演技,21.0%的受访者认为电视剧电影圈整体风气不好。

在程蕾看来,现在的年轻演员亟须多学习多提高,导演也不能只以粉丝为导向,对于演员的演技要严格要求,“即使演员一开始不具备剧中人物的部分特质,也要去培训,给演员时间去努力接近这个角色,不能放任不管。导演和制作方要对整个剧集负责”。

唐珂希望,今后我国的电视剧能够更加多元化,不要一窝蜂地出品同一种类型的剧,比如前几年的穿越剧,近来的宫斗剧、谍战剧等。

调查中,55.4%的受访者认为我国目前的影视剧虽然整体水平不高,但每年还是有几部精品电视剧和好电影,45.0%的受访者认为出现了越来越多新型题材和剧集。

同时,有41.5%的受访者认为剧情老套,制作不精,没有几部能看。

“我觉得现在很多年轻演员更多地像一个明星,而不是演员,不愿意努力提高演技,这可能是由他们对自身的定位造成的。”唐珂说。

比起电视台播出的剧集,她认为一些网剧质量还不错。“网剧能够收集观众的意见和反馈,对剧集进行改善,这是一个好的方式”。

受访者中,00后占0.5%,90后占20.5%,80后占53.6%,70后占19.1%,60后占5.3%。男性占46.9%。女性占53.1%。

篇3:超九成受访者感觉高考“押题”现象普遍

超九成受访者感觉高考“押题”现象普遍

近来,四川成都的谭女士发现,即将参加高考的儿子的教科书里,多出了不少勾画的痕迹。孩子告诉她,那些都是老师押的“高考重点”。画直线的内容是“必考题”,画波浪线的是“可能考的题”。孩子还将“绝对不会考的内容”全部打上了叉。

谭女士说,自从老师划了“重点”后,儿子像着了魔一样整天抱着书本看,而且只看“重点”,其他内容一律跳过,这让她有些担心:“难道现在的老师都会给高考生‘划重点’吗?他们怎么肯定什么内容绝对不考呢?万一考的是‘非重点’怎么办?”

随着高考进入倒计时,上海多家与考场临近的宾馆酒店已迎来预订与入住的'高峰。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联合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1350人参与),90.2%的受访者感觉当前高考押题现象普遍,其中39.2%的人表示“非常普遍”。

“现在高考是根本押不了题的”

随着2011年高考临近,网上还出现了各类“高考押题卷”、“高考猜题库”、“备考攻略”,受到不少考生和家长青睐。据中国新闻网报道,有的押题卷一科收费竟达10000元,鼓吹命中率100%。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宋良是2004年参加的高考,他回忆,高考前一些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有点着急,将全部希望寄托在老师给的“重点”上。结果当年高考题,特别是历史和政治两科考卷的不少内容都出自“非重点”,有的甚至来自书中的注解和小字部分。“很多学生复习时没留意,结果慌了神,影响了考试情绪。其实很多老师‘划重点’可能只为了给大家提个醒罢了,结果老师的好心起了反作用。”

调查显示,54.8%的人认为“高考押题”对学生提高成绩的作用不大,其中17.6%的人觉得“完全没作用”。但仍有37.7%的人相信“有一些作用”。

“现在高考是根本押不了题的。”哈尔滨师大附中历史教研组组长吕静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现在高考题越来越灵活,更多考查的是能力而不是单纯的记忆知识,偏重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分析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基本不存在押中题的可能。

吕静还发现,现在的高考命题人有一种“反押题心理”。他们经常会问一些有经验的老师“你们觉得今年会考什么”,然后有意避开这些老师预测的内容,“我就被问过类似问题。后来发现,越是我们觉得会考的内容,越是不会考。”

(

超九成受访者感觉高考“押题”现象普遍

手机使用的调查报告

青少年学生消费论文

城市社区居民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论文

精选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课程内容评价范文

学生课上手机使用情况调研报告

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的相关调查报告

浅谈专业实习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应用论文

学生使用计算机调查报告范本

76.0%受访者表示身边大学生功利性选课现象普遍
《76.0%受访者表示身边大学生功利性选课现象普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76.0%受访者表示身边大学生功利性选课现象普遍(整理3篇)】相关文章:

手机使用时长调查报告2022-05-05

上海青年婚恋状况调查报告2022-05-14

精选婚恋状况调查报告2023-04-15

高校化学实验教学环节实践论文2023-12-24

当代大学生消费水平的社会调查报告2022-05-07

教练技术在高校通识教育的可行性论文2023-10-27

高校美术通识课改革刍议论文2022-05-06

大学生心理成长论文2023-06-27

文化传播学视域中的高校戏剧艺术通识教育的论文2023-05-25

高校创业教育课程探析论文2023-08-14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