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术通识课改革刍议论文

时间:2022-05-06 11:02:34 美术教学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高校美术通识课改革刍议论文((推荐14篇))由网友“我想换一个网名”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高校美术通识课改革刍议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校美术通识课改革刍议论文

篇1:高校美术通识课改革刍议论文

高校美术通识课改革刍议论文

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开设美术通识课的目的,是通过形象思维的艺术手段与途径,培养大学生内在丰富的情感,使他们树立高尚的人格,这涉及做人、做事、治学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和方法,既有人文教育意义,又有科学意义。但是现行的高校美术通识课运行模式还有种种不如意的状态和问题存在,这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与改革。

一、目前高校美术通识课的教学方法

现在高校美术通识课选修大体有三种类型:

一是纯鉴赏型为主的偏重理论灌输的美术通识课。尽管老师备课很认真,课上讲了很多道理,可是学生却昏昏欲睡,因为学生还是觉得和其他课一样处于被动(灌输)一方。由于他们一定的生活阅历与感受,加之缺少较多的艺术实践,所以学生很难理解并认同这些高深的文艺理论。

二是以传授技术为主的偏重单纯实践的美术选修课。老师按美术专业训练办法,不考虑非美术专业学生的想法,一开始就教学生们素描、速写等,然后再上色彩写生课,从头到尾,学生只是学到了一些素描、色彩的模块技术,其实他们仍然不懂得艺术。

三是只强调继承,不强调发展的美术通识课。老师从工笔花卉临摹为起点教学生,历经山水、人物,让学生学到一些传统中国画的技术。好处是有继承,坏处是难发展,也难创造等。这些教法固然有一定的益处,但确实也有偏颇之处,表现为这种不以学生为中心,单一的,重技术、轻艺术与人文的教学模式,往往容易形成千人一面、大同小异的艺术教学效果。这不是当今时代培养创新人才、培养创新精神的理想通识课教育模式,这种脱离社会实践、知行分离、“闭门造车”的教学模式迟早要被新的美术教育模式取代和改造。

二、构建新的美术通识课教学模式

面对高校美术通识课普遍课时少、一般大学生又缺乏美术基础的实际矛盾,我们选择了利用乡土人文景观资源,以构建学生实践创造能力为主、边做边学的综合美术创作教学方法。这让不具有写生基础的学生一开始就较快地进入我们所倡导的重过程、重行动,以创造为主的美术学习,把专业技能掌握与创作、综合运用结合起来,这种互相融合的创作与技能训练,会使学生在动眼、动脑的认知训练和动手、动口的实践过程中,更快地懂得艺术与技术的不同之处,开阔他们的艺术创作视野,培养他们的艺术创作修养,积累他们的艺术创作经验。在此基础上,加快形成非专业学生的艺术诸元素的应用经验和形式美构成能力,如对构图、形体、黑白、色彩关系、疏密、点、线、面的处理能力等。创作课强调美术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重视培养学生们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我们期盼用全面综合的美术教育手段,去提高学生富有创造性的、积极的认知、动手技能和情感体验水平,使他们内在发展需求与美术学习相吻合,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这一教育目标的实现。

三、美术通识课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特征

结合美术通识课的.特殊要求,笔者着力把激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教学重点,把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特征――标新立异,具体运用到美术创作的各步骤与各阶段学习实践中,结合各个环节中的问题与困难,通过美术教学平台,贯通与开发学生的认识方法、思维方法、实践动手方法、解决问题能力和表达他们情感的能力。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充分鼓励与肯定学生表现出来的任何有个性的想法与做法,在形象思维与创造中,发现与张扬每个学生的天性与爱好,用平等、民主、协商的态度,营造创造性思维发挥的教学氛围,积极与学生切磋、讨论,解决碰到的各种问题,想方设法让学生逐渐认识自我的价值,鼓励学生自信,充分发挥自身无穷的潜力与智力,和老师共同努力,实现美术创造的成果。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激发学生“标新立异”的创造力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选择本地人文景观,突出美术课程“视觉直观”的特点与优势,强调“开眼”“开心”的艺术学习方法

我们学院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是典型的南国水乡景观。我们可以把学生从苦读多年的书斋带到水乡深处,带到既熟悉又陌生的桑基鱼塘,“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色之中,这样他们满眼都是富有人文景观的教学环境,处处都有新鲜生动、无限多样的创作原料,无疑会使学生美术写生的情绪高涨。但是,作为美术通识课程的组成部分,自愿报名参加学习的学生实际都没有受到专业写生绘画的训练,面对崭新、陌生的美术创作课,学生难免既缺乏方法又有点紧张。为此,教师应先在校园内做大约十课时左右写生技能的练习铺垫,着重教学生“开眼”的线描写生方法。面对没有美术基础的学生,虽然他们在美术技能上如一张白纸,但是只要善于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培养他们学会“开眼”的观察方法,也能让他们画出新颖、别致的画。在教学中,老师要特别强调用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为基础,引导他们客观地看待周围的物象,提倡独立思考和认知,让他们各自选择喜爱的景观,注重每个学生的差异,充分尊重学生用新的角度和方式看待平凡事物。特别带学生到水乡写生的时候,更要保持这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创意,通过写生手段提供教育机会,来帮助与鼓励学生形成独立的、积极的认知能力,让学生非常自主地看待客观景物,培养他们敢于形成自己创新画法的行为。

老师让学生各自学习运用唯物主义观点看自己喜欢的、画自己看到的,甚至想到的物象。他们绘画表达时,要完全自我地、自由地画出来。对处于这种敢于“开眼”状态的学生,老师的任务是肯定与表扬,让他们“开心”,更有信心地去画。老师要让学生了解到只有“开眼”,才会“开心”,也才能“开心”。我们要关注和突破这个重点,对提高艺术创作质量和效率,用美术发展学生认知智能,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与创作主动性可以起到重要的、示范性的作用。由于非专业学生没有美术专业学生的清规戒律,在老师的“开眼”“开心”教学氛围的引导下,学生容易形成自己的个性想法以及他们喜欢的写生画面。至于他们的技法教学问题,通过多次下水乡写生,可以逐渐提高。通过写生,学生也为创作积累了很多不同的视觉表达的原始素材。同时,学生在写生过程中,用美术的手段,培养了唯物主义认识观,也容易理解那些观察、选择、思考等知识创新的道理。在贴近生活的过程,学生们了解到了社会的实际生活情况,陶冶了学生的情感。

2.下乡写生后的专题座谈,有益于师生互相交流“开眼”“开心”的学习心得

回到学院后,我们采用讲下乡心得体会的方式召集同学座谈,总结所见、所闻、所感。他们可谈与美术创作有关的专业内容,也可以联系写生谈社会、政治、哲学、经济、文化、科学等。在让同学们互相讨论的过程中,老师也会乘机从画写生入手,谈“开眼”“开心”在知识学习过程,艺术与科学的方法过程,艺术与哲学的过程,艺术与人文创造过程,艺术与人生过程的同样重要意义。让学生在民主的气氛中自由畅谈,让学生在深入生活中“开眼”后,不仅画得“开心”,而且在课堂中要谈得“开心”。如何把“开眼”的写生画,变成“开心”的创作画,是老师要具体解决的一个棘手的教学问题。如何把“开眼”“开心”的艺术过程,迁移到做人、做事,以及贯通到求学基本能力的学习过程,是老师想追求的教育目标。

3.选取“开眼”的写生素材,构成“开心”的艺术画面

和每个同学讨论“开眼”后的写生,分析素材,找到每个同学最“开心”之处,并让他们形成最有画趣的画面,或每个画面最“开心”的部分,然后各自“搜尽奇峰打草稿”。对没学过画画的同学,只要让他懂得动手画画就是独立观察的个性反映过程,他们的画面自然会产生很新鲜的、富有创意的画法与画面形式效果。老师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肯定与保持学生们各自表达出来的差异和特点,让学生们得到赞扬后,“开心”地画,自由地画,这就是在培养学生形成创造力的教学氛围。可惜我国艺术教育不太重视保护学生的个性,特别是美术教育,往往教出来是千人一面,没有差异,画得像一个老师画的,越教越没有真正意义的创新,越没有创造力。

其实学生有无穷的创新潜力,关键在于老师怎么引导、肯定、保护。我们的校园艺术创作为什么是闭门造车?为什么有人感叹创作上“江郎才尽”呢?关键就是师生不去体验与深入生活的大课堂,寻找挖掘艺术创作的源泉,体会人民的感情和生存现实。学生深入生活写生,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取舍后,可以形成很多“开心”的画面构图,有的同学还创造一些不太可能的、耳目一新的形式与构成,这是学生敢于突破陈规,从新的角度和方式处理平凡景物的富有创新性的具体成果。这就是艺术创新的思维过程,是艺术培养、启发人的创新精神、认知方法、过程的学科优势。在教创作的全过程中,对学生不断出现的阶段性困难与疑问,教师应及时加以引导和帮助,但是,要提醒自己保护学生色彩组合的创新、技法处理与形式的创新、情感表达的创新。例如版画创作,要放手让他们处理形,用什么色彩、采取什么处理手段都可以由他们自己做主,老师只是起引导的作用。

四、争取社会教学资源参与美术通识课教学

1.邀请专家进行指导,寻找差距

鉴于笔者所在院校是综合性的高职院校,建校时间短,美术师资、经验等方面比较欠缺,而美术创作仅仅是大学生选修的通识课程。要搞好校园高雅文化,做好人才培养方式的探索,肯定不能仅仅依靠校内资源,而要积极主动争取借用校外社会教学资源,获得各方面专家和教授的指导和帮助。我们主动邀请省级、国家级著名专家学者如广东著名版画家郑爽教授、现任广东省美协主席许钦松老师,请他们给同学们上课。他们的讲话与评述,指出了今后“开眼”“开心”努力的方向,以及现今艺术上存在的诸多问题,这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成效,鼓舞了学生的自信心,进一步推动了校园文化的学术氛围。

2.积极参与高层次展览,进行学习对照

学生的作品要推向社会,进而影响社会,服务社会。其中重要的途径就是参与高水准且影响大的国家级与省级展览。一是我们看重展览的社会影响,二是看重展览的专业性与公平性,三是有助于学校整体提升教学效果,有助于提高学生课外投入的积极性。这给师生带来了挑战性和竞争性,将有利于师生的教学打破课内、课外的时空,打破院内、院外限制,有助于检验学院校园文化实践的水平。将课堂教学效果放在国家级、省级的竞争平台上,借鉴其他专业院校、专业团体的不同艺术思维与艺术方法。从学生角度讲,利于他们在更大的舞台上,通过竞争激励自己,逐渐树立自信心,走向艺术创作前沿。从老师角度讲,他们可以总结“开眼”“开心”方法的体验和感受,以及由“标新立异”带来的创造成就感。他们可以参与展览竞争,感受到学术和专业要求的高度,体验到创作过程的艰辛与突破的快乐,肯定学习创作的过程与方法。

笔者认为面对普通大学生的美术通识课教学,要真正以艺术学习为手段,突出学科人文精神育人与创新育人的优势,追求辩证唯物主义认识与实践方法的应用,重在培养学生做人、做事及艺术创新、科学创新的能力。这是当今时代对高校美术通识课改革和发展的期待!

参考文献:

[1]张丽华、沈德立《论创造性思维产生的有利条件》,原载于《教育科学》,第2期,第22卷。

[2]汪欣《激活创造力》,原载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第1期。

篇2: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论文

1高校公共体育教育的现状

根据问卷发放统计,大一的学生数为108人,占总数的13.04%;大二的学生数为267,约为总数的32.25%;大三的学生数为339,为总数的40.94%;大四的人数为114,占到总数的13.77%。

从总体上看,文、理、工科均有涉及,样本分布较为合理。

1.1公共体育课程开设情况

山东大学〈威海〉开设的公共体育教育课程种类较多,包括篮球、排球、沙滩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健美操、武术、散打、健美操、瑜伽、柔力球、铁人三项、轮滑,却唯独没有田径课程。

田径运动的本质是健身、强体,是促进人们获得更快、更高、更强的人体基本运动技能。

田径运动的普及和提高对大学生的体魄的增强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从近几年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可以有直观的反映。

1.2公共体育课程任课教师

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师从数量上来讲,呈现比较匮乏的状态。

近30名体育教师要负责7200多普通学生的体育必修课程,平均每人次每周要上8次课,每次课1.5小时,也就是说一周要不间断上4天课,如果课程分布分散,要上5天课程。

由于学生的专业课程安排的冲突,大学公共体育课程只能安排在周末,为了满足学生的通选课程的选课,每名教师要身兼数职,教授不同的课程,专业性不强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

1.3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程的态度方面

问卷调查中各高校在校大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态度。

认为很有必要的有361人,占总数的43.7%;持无所谓,可有可无态度的有436人,占总人数的52.85%;同时还有28人认为是没有必要开始公共体育课程的,占到了总数的3.39%。

1.4公共体育课程面临的问题

1.4.1对公共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

尽管通识教育理念已被人们所广泛接受,但是各高校对公共体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比较片面,这在公共体育课程的开设数量和门类上有明显体现,主要停留在迎合国家政策文件的层面。

尽管学校针对有关政策,课程设置按部就班,但是没有将实施公共体育教育提高到发展学生全面素质的自觉行为层面。

山东大学〈威海〉有关领导也认识到这一问题,将于5月18日,为帮助师生深入理解通识教育理念,推进我校通识教育工作,教务处邀请台湾中原大学黄坤锦教授来我校做关于通识教育的专题报告,进行《大学通识教育:What?Why?How?》的专题讲座。

1.4.2公共体育课程的可选性不强

课程内容的可选性非常有限,例如规定:每名教师每学期只能申报两门通选课,并且规定通选课程的数量不能超过两次,导致严重的减少了公共体育通选课程的种类和数量。

学生每学期只能选择一门体育类课程,并且不能重复选择,多选不仅学分无效而且会丧失一次选课机会,这样的规定大大地限制了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程的选择性,限制了学生学习体育的机会。

1.4.3学生缺乏对公共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选课功利性过强

在调查中,有79.33%的人选择了愿意选修对就业有辅助性作用的实用课程,例如cad制图,java、word操作、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等课程,仅仅只有6.72%的人选择了公共体育课程。

由于高校扩招和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压力与日倶增。

学生中普遍表现出了“科学技术至上”的思想,选课的功利色彩比较浓厚。

同时,学生普遍认为接受高等教育只是为了找一份体面的工作,将大学教育当作就业的手段和工具,从而强化了高校教育的功利性质,而忽视了受教育个体的全面素质发展,使得高等教育的人文属性渐渐淡化,高校学生人文素养普遍缺乏,以至于公共体育课程不受欢迎。

2高校公共体育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2.1对通识教育的性质存在模糊认识

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人便是他的固有性质和特征。

通识教育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他的非功利性质。

我们必须认识到,通识教育关注的是学生个体作为完整的人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公民基本素养,教给学生的是那些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直接指向人的的发展的知识和理论,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判断能力和理解能力。

纵观各个大学的本科生培养计划中,强调更多的是英语、计算机等课程的学习,具有很强的功利性,这些课程在通识教育课程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从学分设置上来看,公共体育课程学分远远小于其他学科课程的学分,正常学期通选课程学分为1分,小学期体育通选课为0.5学分,而其他专业课程通选学分有的达到4学分。

2.2对通识教育目标的把握不准确

教育目标的定位决定着课程的设置状况,通识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一门技能,而是教会学生思考的方式,使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社会公民,同时对学生进行基本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具有合理的能力结构,培养大学生的高雅情趣和完美的人性。

但由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传统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具体教学的实践中,通识教育的目标却难以体现。

作为大学,首先是要向社会输送人才。

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大学一方面肩负着培养实用人才的压力,另一方面又要顺应国家教育理念与政策的要求,与国际接轨。

于是,通识课程便只能通过选修课的形式来实施,变成了不重要的“第二堂课”,使得通识教育变成了学校迎合政策,学生完成学分的工具,人为造成了通识教育目标的偏离,使得大学无法在信息时代科技至上的洪流中准确把握通识教育的目标,无法保持大学自身的独立与自主。

开设的体育课程具有很强的功利化性质,从主观认识上限制了公共体育课程的发展。

2.3对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把握不准

调查发现:学校过分追求知识的功利性,普遍忽视了学生人文素养和价值观的培养。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辅相成,不能忽视任何一方。

但是,在大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普遍存在失衡,不管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没能很好把握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

要实现某种文化的平衡,包括哲学在内的人文学科的重要性必然会逐渐增加而不是减少。

人才是大学的基础,教育不仅仅要使人学会“做事”,更重要的是要使人学会“做人”。

由此可见,把握好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不偏废任何一方,做到二者的有效整合,是公共体育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3结论与对策

研究表明,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师资队伍、学生态度等方面与实现通识教育理念有较大差距。

本文借鉴国外公共体育教育思想和经验,从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校园文化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3.1更新观念,更好地实践通识教育课程目标

摒弃过去“学而优则仕”的落后观念,将教育真正回归到育人的目的,提高公共体育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帮助学生体会人生的意义、目的和价值,达到思想与行为的统一,从而更好地达到通识教育课程目标。

3.2创建和规范公共体育课程评价机制

理解体育课程评价的实质、目标,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反映通识精神,评价的重心应该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之中,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及体育修养的形成,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来,使其成为评价的主体,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而不是将考试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

3.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专与通的融合

公共体育教育不同于专业教育,所面对是非体育专业的在校大学生,教师要能够用通俗的语言把最基本的专业知识讲清楚,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这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3.4积极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注重隐性课程的发展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对学生体育素养的熏陶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发挥第二堂课的作用,注重隐性课程的发展,对公共体育教育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使学生能在茶余饭后切身感受体育的魅力,便能在耳儒目染中对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影晌。

作者:郑志磊 单位:山东大学体育教学部

篇3: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论文

摘要:

大学精神、通识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三者殊途同归,创新是大学精神的价值体现,通识教育是大学创新精神的成果,大学精神及通识教育均源于创新,又依靠创新获得丰富及完善。

通识教育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有赖于发扬大学精神,依靠好课程、好老师、好学生和好环境来共同构建。

关键词:

通识教育;大学精神;创新人才培养

一、创新———大学精神的价值体现

大学,是塑造人类灵魂的精神高地。

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的风骨与气质,是人类文明成果的高级形式。

然而,对于大学精神的构成要素,学者见仁见智,美国学者弗莱克斯纳总结大学精神有三个重要方面:批判精神、理性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

其中批判与理性关乎创新,是大学精神的核心价值体现。

大学天然具有创新精神,当今之世界是一个信息爆炸、竞争激烈、充满变化的世界,一个国家要屹立于世界之巅,依靠的是充满竞争力的科技成果以及能够应对全球挑战的“世界公民”。

创新已经成为大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大学天然具有的创新精神与国家发展对创新的需求不谋而合,也天然地成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的创新引领着社会的进步,大学作为这一体系中的核心,也自然对引领社会进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通识教育———大学创新精神的成果

中国的通识教育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标志着通识教育在中国以政府推动的方式予以展开。

通识教育在中国的发端,也正是人们对当时中国社会现实理性反思的结果及回应。

20世纪90年代,国际政治格局已经结束了美苏两级体制,取而代之的是多元化发展的全球化格局,但其本质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逐渐占据世界话语权的过程。

在这一大趋势下,中国的社会现实是从学苏联转到了学美国,具体到教育上便是学习与苏联教育提倡的专业教育完全不同的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区别于专业教育,不强调聚焦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冲破学科的藩篱,研究并思考人文、科学、社会领域一切人类感兴趣的、共同的知识、文化、逻辑及历史,通过研究本民族及全人类的文化、历史、基础科学,建立学生对世界的总体性理解,奠定未来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思想底蕴,这种教育,摒弃了专业教育的狭隘,以更宽广的视野面对世界。

通识教育有别于专业教育,专业教育强调工匠技能,而通识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根本的教育理念,重在人的自我完善。

通识教育通过开设人文、社会、基础科学的课程,使学生从不同的维度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并在探索与思考中形成自己的道德评价和价值观,这样的学生才能视野宽广、兼容并蓄,对不断变化的世界秉持良好的判断力,形成自我意识与自我决策。

通识教育注重培养思辨理性和创造精神。

通识教育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即为研读经典,通过研读历史经典,学生不仅要了解历史,更要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分析现代社会现象;通过研读社会经典,学生不仅要了解社会现象,更要学会系统思考社会问题并提出基于自身思考的解决方案;通过研读自然科学经典,学生应当学会从科学的角度认识自己生活的世界。

上述知识的迁移、融会贯通,无一不需要思辨性思维,需要理性思考,需要创造性地习得知识。

也正是通过思辨理性及创造思维的训练,使得学生在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时才会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与价值判断。

上已论及,通识教育从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上均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自我决策能力为目标,这种教育模式的产生是批判性的大学精神对传统教育思辨的结果。

通识教育从大学精神中产生,大学精神在通识教育的实践中深化。

三、通识教育、大学精神、创新人才培养三者殊途同归

1.大学精神是通识教育发展的源泉与动力。

大学天然具有的创新性精神,决定了大学在面临自身的教学问题时也必然带有创新性,大学的创新精神催生了通识教育的产生,也成为通识教育不断发展完善的不竭动力。

2.通识教育是大学精神的实现途径之一。

大学精神的创造性体现在大学的各个方面,其中落实到教学方面,便体现为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创造性,促进学生理性思考、批判思维,使学生成为全人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便是通识教育。

篇4:高校通识教育理念论文

【摘要】

本文首先收集整理相关的文献资料,以此为依据概括通识教育的研究现状和成果。

通过厘清通识教育的概念,并探讨普通高校外语教学目标和现状,从而论证在高校外语专业中导入通识教育理念的必要性。

【关键词】

通识教育;普通高校;外语教学;教育理念

普通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是培养人才,而教育理念作为一个高等学校的精神面貌和人文风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维度。

通识教育理念主张以人为本、强调非功利性和人文精神,旨在塑造学生的人格与心智、提升人文素养。

与此同时,外语专业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与通识教育之间否存在相互作用力,能否将大学外语课程纳入通识教育体系,发挥其人文教育的作用,从而促进外语教育的长远发展,培养全方位、多维度的外语人才。

一、国内外通识教育理念的先行研究

西方国家对通识教育理念的认知和研究相对较早。

一般而言,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培养内外一切善德的自由教育理念是通识教育理念的雏形。

帕卡德提出通识教育是一种集古典哲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大成于一身,为学生学习其他专业作基础准备的教育,并于1892年初次将通识教育的理念引进普通高等学校的教育体系中,是美国研究通识教育理论的先驱者。

赫钦斯认为教育的范围和内容由知识本体决定,且与心理和智力的发展程度密切关联,即为通识教育理念。

美国本.

戴维德则指出自由教育与专业教育作为高等学校教育的基本元素,而大学的出现正是通识教育应运而生的原因。

国内对通识教育方面的研究相对较晚并且集中于理论方面,但对通识教育理念的研究在不断的得到丰富和拓展,并且近期众多高校开始尝试应用通识教育理念。

于淑秀、孙琦、姜琳林等针对国内外大学通识教育中面临的问题,通过整理通识教育的理念、认知范围等角度深入分析了通识教育的价值所在。

曹智频在“两岸三地”中国通识教育研讨会中对“理论篇”、“实践篇”、“发展篇”、“展望篇”、“借鉴篇”五个部分做了详细的发言和深入的研讨。

隋晓荻分别介绍了通识教育的发端与演进。

通过对西方通识教育的研究与中国通识教育的发展状况相比较,对众多高校进行实际考察,认为我国在高校教育中进行了大量的通识教育的实践和创新。

张亚群从中国古带大学的通识教育传统的演变出发,分别对晚晴大学通识教育的因革,民国时期通才教育模式的发展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并且分别比较了教育家的通识教育理念为理论基础对通识教育实践进行了实证考究,指出了中国近代大学通识教育取得了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实践成效,通识教育理念在起着不可言日的作用。

庞海芍从教育的理念、内容以及人才培养的模式三个层面为出发点思考通识教育及与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认为通识教育是理论更是一种实践,指出目前在对通识教育的内涵理解、能否成为大学的办学理念、能否实现专业教育之间的平衡等方面面临着困境,与此同时并依据人类全面和谐发展的理想和社会的发展等角度为通识教育提出了若干建议。

二、关于通识教育与普通高校外语专业教学

一般认为,最初的通识教育理念源自于欧洲的自由教育,而现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则形成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其内涵和概念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完善和丰富。

“通识教育”是英语中“generaleducation”一名词的翻译称呼,国内众多学者也根据各自的见解和认识将其翻译为通才教育、普通教育或者一般教育等。

但通识教育相较于作为直译的普通教育或者一般教育更能准确的反映其内涵和目的。

与“通识教育”相对的名词是“专业教育”(英语“specialeducation”),即特殊的教育,是针对于培养和发展人在某一领域的专业、特殊技能。

对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两个名词,在《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中做出了相对明确的解释:“广义而言,教育可以分为两部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并非是关于一般的知识的空泛的教育;也不是普及教育意义上的针对所有人的教育;而是指作为教育学生过程中整体的一部分,该部分旨在将学生培养成为负责、合格的公民。

‘专业教育’则以学生能够从事某项职业所需的能力为培养目的。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各自承担培养一个社会人的两面,彼此相互影响、支撑,因而不能完全分离。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通识教育不局限于专业知识的获取,而在于学习的过程中培育健全的人格与心智,提高人文素养,塑造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精神层面。

而专业教育则强调注重于培养单一的、专业的、技术化的人才;但是在促进与发展全面协调的人格方面却捉襟见肘。

笔者通过对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概念进行对比整合认为,通识教育是一种力求促进学生的心智、素养、等多方面发展的,非功利、非实用的教育理念。

我国的外语教育最早出现于十九世纪初美国、英国的传教士在中国沿海一带进行的传教活动,十九世纪末期,各地开始兴办洋务学堂,并且开设英语、法语等外语学堂,正式开启了中国大学外语教育的大门。

在中国清朝末期的外语教育是作为“普通学”的一部分。

在国民政府时期的外语专业作为共同的必修科目,力求培养精通古今中外的博学的外语人才。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确立了专业教育,将外语作为工具性的基础学科,强调书面语言的训练,忽略了对“听、说”等实际的语言的操作与运用能力。

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虽然国家逐渐开始矫正专业教育的过于狭窄性、不合理的设置和学科之间的隔阂,但是在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的大环境中,外语仍然作为工具类的课程,外语专业人才的知识储备局限于基础和表层。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面对二十一世纪的全球化与知识竞争的时代潮流,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冲击之下,对外语专业的高要求和外语人才的大需求,使得外语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

我国在二十世纪九十代末期在中小学教育中贯彻旨在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但是在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的背景下,素质教育的实施阻力重重。

因此对大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迫在眉睫,那么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分庭抗礼的背景下,如何实现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顺利交接,成为普通高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

通识教育于近年开始走进中国的普通高校教学中,并成为大学教育改革中重要的一环。

在中国的高校外语专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其教育理念根据社会背景、国际环境、国家政策的变化,而产生重大的转折与改变。

当前普通高校的外语专业也面临着种种困境,外语的工具性以压倒性的优势挤压着其人文性,使得外语教育几近走上了单一机械化的道路。

对语言知识的单一储备、缺乏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等的外语人才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之下缺乏强劲的竞争力。

三、普通高校外语专业教学中通识教育理念导入的必要性

中国在当前全球化不可逆转和知识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环境中,高等教育的普及度和质量举足轻重,因此能否提高普通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是中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的关键点。

虽然当前我国已将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做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题之一,众多大学也在不同程度的进行改革和创新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们的大学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教学理念等方面与其他国家的顶尖高校相比仍然存在着差距。

受长期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我国大学外语课程依然注重工具理性取向,单纯地强调外语技能的掌握。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普通高校中对通识教育理念的导入势在必行。

在全球化激荡的时代中,外语堪称为世界各国、各民族交流与沟通的桥梁。

我国大学生如果具备较高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对异质文化的理解与包容能力及宽广的国际化视野,不仅可以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也有助于促进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了解与交流,提升文化软实力,会强有力的促进创建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社会环境。

因此,高等学校中的外语专业对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国际环境等环节中正凸显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外语专业作为普通高校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际化的大环境之下,仅仅掌握外语不再能满足国际化的需要。

外语专业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即实现跨文化交际的语言和思维工具性和能够打开国际视野、陶冶个人情操、提升文学素养的人文关怀性。

虽然相较于其他人文学科,其学以致用的理念,以及对听说读写等技能的培养决定了其工具性大于人文性。

但是外语专业的人文性,能够促进外语专业的学生凭借良好的文化素养,在翻译过程中能够引经据典、语言更加本土化,适应多元化的工作和社会;而不是作为一个只会读写、考试的学生。

在当下外语专业教育普遍工具化的背景下,实现其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驾齐驱,才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外语专业人才的最佳途径。

笔者认为,现阶段的外语教育需要导入通识教育,外语专业的学生如果对天文、地理、人文、社会等各领域的知识加以融汇贯通,才能在更好的运用外语能力,理解外国的社会文化文学,成为完整的社会人。

众所周知,培养人、培养人的人格和精神是教育最根本的价值和目的。

通识教育理念以学生掌握知识体系、学习方法,塑造综合能力、创新精神,接受道德思想、人文素养的培养和熏陶为横向目的,以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为纵向的基本取向。

与此同时,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体现了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社会文化,因此外语可以作为我们了解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媒介,掌握外语能力能够使我们更好的与外国或其他民族进行交流、贸易、竞争,但是在日益复杂的国际竞争与合作中,机械的、单一的外语能力并不足以应对二十一世纪的复杂多变的国际社会。

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文化软实力竞争的背景下,外语专业的能力是人类社会生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

但是鉴于当前中国高校中的外语教学中存在着功利化、工具性、片面化等问题,而通识教育中人文精神、文化素养、非功利性的理念将有助于外语专业的创新改革,能否深入、科学的导入通识教育理念将是普通高校外语专业再振兴的重大转折点。

普通高校设置的外语专业需要兼具其自身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导入通识教育的理念的从而真正散发外语专业的魅力,培养多方位、全面发展的外语人才。

作者:曲朝霞 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曹智频.

大学通识教育研究[M].

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

[2]哈佛委员会,李曼译.

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黄俊杰.

转型中的大学通识教育理念、现况与展望[M].

台湾: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4]庞海芍.

通识教育困境与希望[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5]宋尚桂.

大学通识教育的理论与模式[M].

北京: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基金项目: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通识教育理念下普通高校外语专业教学创新模式研究”,项目编码:GH14055

篇5:高校通识教育理念论文

摘要:

随着通识教育在普通高校中的普及,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的重大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多世界学者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为了更好的完善通识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全面人才,艺术教育作为通识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支持。

事实上,由于基本国情和教育理念的不一样,各国对通识教育和艺术教育的认识即使相通,在教育形式上也会表现得各有不同。

基于此,本文从定义和研究现状两方面对中外普通高校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的研究进行一个浅述,为未来能够更好地研究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等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普通高校;通识教育;艺术教育;中外

教育要想体现时代精神,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新式人才,就必须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模式,进行教育上的多层次,多方面变革。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实现了从专业教育到通才教育又到文化素质教育的两次重大飞跃。

当前,随着文化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普通高校又纷纷加强通识教育的普及和实践。

通识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是顺应时代和学生成长规律的产物。

篇6:高校通识实践教育论文

一、通识教育的含义

起自西方,源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思想。

在我国,通识教育又称作通才教育,作为大学教育宗旨和办学思想,最早于清朝末年提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的综合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已成为高等教育适应未来社会、适应未来社会中人的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识教育日益受到我国高等教育界的关注。

作为一个教育概念,通适教育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通识教育是指大学的整个办学思想和理念,即指大学教育应给予大学生全面的教育与训练,教育的内容即包括专业教育,也包括非专业教育。

狭义的通识教育是指不直接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活动做准备的那部分教育,旨在通过科学与人文的沟通,培养具有宽广视野、人文与科学精神以及个性健全的公民。

高考导向的应试教育体制迫使学生集中全力应付考试规定的课程,使学生成为训练有速的“考试机器”,泯灭了探索的兴趣,缺乏创新的追求。

大学承担着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承担者为民族伟大复兴培养一代新人的神圣任务,因此有责任开展通识教育,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点燃学生创造的欲望。

二、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重要性

(一)通识教育可以弥补大学生知识结构的缺陷

通识教育可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知识文化素养,弥补大学生知识结构的缺陷。

通识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打破知识之间壁垒分明的界限,给予学生较为全面的知识教育。

通识教育通过有效的教育手段,教育学生在掌握丰富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及发现各专门知识、各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将知识进行整合贯通,从而弥补知识结构的缺陷和不足。

(二)通识教育可以培养学生丰富高雅的情趣

情趣与知识大有不同,它不一定能化成力量,却可以陶冶人性,增添生活的多样化色彩,由此可以摆脱专业化带来的精神贫乏,使情趣在个人身上得到完美而协调的发展。

今天有关情趣在教育尤其在通识教育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各个方面的关注。

(三)通识教育可以培养具有鲜明个性的创新人才

知识是无限的,而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穷尽所有知识,必须有所选择,而知识的选择要因个体需求而定。

通识教育在学生综合基本能力培养基础上,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它通过开设多样化的通识课程,尊重学生选课的自主性,提供给学生多元的选择机会,让学生进行自我规划,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创新意识,培养独树风格的优秀人才。

(四)通识教育重视道德教育,弘扬人文精神

一个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

未来社会不仅仅是科技发达、经济富庶的社会,还应该是一个高度文明、高度民主,充满激情的理想社会。

大学通识教育通过对历史的追溯反省,对异质文化的比较批评,对传统文化的推陈出新,对艺术的欣赏与赞美,对科学的探索与创造等方法加以实施,帮助大学生超越功利与实用,从而造就一批全面发展,敏于探求,善于批判,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道德情操高尚、人格完整的新人。

三、高校图书馆在通识教育中的优势

(一)丰富的馆藏是通识教育的宝贵物质资源

高校通识教育工作的目的是要使学生获得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良好的素养,克服以往专业化教育带来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而大学图书馆正是这样的“通识”知识宝藏。

从横向看,几乎覆盖了本校所有的学科专业;从纵向看,也是囊括了各种水平、各种深度的读物。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期刊、报纸、视听资料、中外文图书等多种文献资源。

如此多层次、多角度的馆藏资源,适合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求知解惑。

(二)专业的学科馆员是通识教育的人才保障

高校图书馆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信息收集、筛选、加工和管理的专业队伍。

他们能够指导学生进行检索、查询、筛选、利用各种信息,起到知识导航员的作用,既节省了学生的时间,又克服了求知的盲目性,能够有的放矢地开发利用馆藏资源,为通识教育服务。

(三)图书馆是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思维最活跃、极易吸收各种新思想、新观念的时期,图书馆蕴藏着大量思想性强、品位高的教育书刊信息。

这些馆藏具有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的作用,使学生从中得到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受到美的熏陶,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

据调查,对当代大学生思想形成和发展起主要影响作用的为社会思潮、报纸杂志、电影电视和文艺作品,而其中报纸杂志和文艺作品的主要提供渠道之一是图书馆。

图书馆通过各种形式,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学生的思想水平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四)图书馆拓展了通识教育的教学形式

从教学组织形式上看,要实现大学通识教育目标,必须突破传统教学对于课堂的依赖,要从教师传授型教学的单向性、课堂式教学的封闭性向多维性、开放性转变,将教学活动的空间扩展至教室以外的图书馆这个更广阔的天地,让学生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自己到图书馆去学习、交流、研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硬性灌输为极富吸引力的启发,变消极接受为主动发现。

大学图书馆除提供独立、灵活的自主学习和研究的教学环境外,还可开设如讲座、演讲会、讨论会或通识课程,举办参观、展览、读书活动、知识竞赛、沙龙等等。

再加上图书馆的导读、咨询、定制、电子文献检索等读者服务形式,都成为通识教育的重要教学场所。

这样的教学形式极富活力,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模式。

(五)图书馆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充满创造性的时代,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是个人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利用图书馆门类齐全的文献,通过自己选择、自主学习、广泛涉猎知识,增强对社会、对外界事物的了解,掌握利用各种学习方法,深化了课堂教学内容,使他们在专业领域迅速提高,而且培养了课堂教学无法得到的自我学习技能。

高校图书馆为大学生获得终身教育能力提供了最好的条件。

四、高校图书馆实施通识教育的路径

为了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在通识教育中的作用,真正把图书馆打造成大学生通识教育实践的主课堂,高校图书馆应该更加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环境优势,通过多种渠道引导大学生开展通识素质的培养,为大学生通识教育提供优越的条件。

(一)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图书馆在通识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单向性、封闭性的教学模式中,图书馆被称为第二课堂,处于被动跟随教学活动之后,只对教学起辅助补充作用。

而现代通识型教育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需要开放式、导学制等多维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培养必然在更高程度上依赖图书馆,也就不再有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之分,只是不同场所在人才培养的侧重点上有所区别,但他们都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

因此,如果让大学图书馆在高等教育通识人才培养中只处于辅助补充的地位,显然已不适合社会的发展和大学教育改革的要求。

所以,我们应该更新观念,将图书馆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的辅助作用,逐步提高到作为主要作用之一的重要地位,肯定它在通识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主体地位。

(二)强化文献资源建设,为通识教育提供充分的物质保障

文献资源建设是图书馆工作的物质基础,没有文献做保障,发挥图书馆通识教育职能只能是“无米之炊”,若没有广泛的知识教育做基础,通识教育也只是空谈。

基于现代科学和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通识教育要从传授分科知识向整体知识教育发展,课程设置要做到理工渗透、文理渗透,既要有自然科学,又不能缺少人文科学知识。

高校图书馆在馆藏体系建设中要满足大学生多层次、多方位阅读的需要,要形成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要围绕高校的教育目标和学科、专业设置需要,重新调整各种文献的馆藏比例结构,增加新型电子出版物,改变“重藏轻用”、“重书轻刊”倾向,逐步建立起以信息型书刊资料为重点的新型藏书体系。

强化馆藏文献资源建设,直接关系到图书馆在大学生通识教育中的作用。

(三)建设高素质的馆员队伍,发挥他们在通识教育中的指导作用

大学图书馆在通识教育中能否发挥主课堂的作用,最终取决于图书馆是否拥有高素质的读者服务队伍。

所以,建立一支业务精、素质高、作风硬的通识型图书馆馆员队伍,是图书馆建设的重中之重。

在以学生为主要读者的大学图书馆里,要让丰富的馆藏“通识”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和作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馆员的教育和指导:文献借阅、信息检索需要导航;各类讲座、报告会、研讨会、参观、展览、沙龙、读书活动、知识竞赛等等都是互动的育人教学形式;参考咨询服务、开设通识课程等更是直接的教育指导;就连学生到图书馆自学自育,也仍有辅导的需要。

可见,在多维、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中,馆员就应承担通识教育的教员、导师之责,要求其知识能力结构是通识型的,不仅要掌握通识,还要会整合通识,能为读者提供两次、三次文献服务等等。

总之,馆员除掌握图书馆专业知识、技能外,还应掌握一门其它专业知识以及必要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知识与教育服务技巧。

这不但是通识教育、也是大学图书馆的工作性质和任务对馆员知识能力的基本要求。

(四)提高服务水平,培养大学生利用和开发文献的能力

图书馆良好的服务环境,高质量的服务效率,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个性特色及创新精神。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及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高校图书馆也应该更新服务手段,开拓服务领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获取信息的技能,提高大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和训练大学生多媒体应用技术和文献信息检索技能。

图书馆里许多丰富的视听资料、教学光盘、教学软件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深受大学生读者的喜爱,电子文献检索工作的使用及国际互联网的文件浏览、下载等实际操作训练,能使学生快速获取处理各类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和调研能力和调研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料更好地为通识教育服务。

(五)引导大学生自觉进行通识学习,给他们提供更多帮助信息

通过在图书馆网站开设通识教育专题,让大学生意识到通识教育对开拓视野、培养创造性的重要作用,引导他们自觉进行通识学习。

在网站、宣传栏张贴本馆通识教育类书目信息,进行科学分类,列出索书号及馆藏地,便于读者查询借阅。

在网站开辟优秀通识教育图书推荐栏目,搜集优秀书目资料,为读者推荐质量高、普适性强的优秀书刊。

这些举措一方面可以使大学生更加深刻认识通识教育的意义;另一方面给他们提供了通识学习内容上的指导。

深入、有效地开展通识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图书馆人必须紧跟时代潮流,深入研究发展对策,在不断提升自身服务水平的同时,开辟多种途径把图书馆打造成“大学生通识教育实践的主课堂”。

作者:刘建丽 单位:山东菏泽学院

篇7:高校通识实践教育论文

一、通识教育的概念

“通识教育”的英文单词是“GeneralEduca-tion”,“通识”有全面、普通、全体、广泛等意思。

通识教育的概念最早源出于古希腊,在当时被称之为自由教育或博雅教育。

这种教育理念旨在以普遍的、非专业性的教育来提升全民教育水平。

最初的通识教育主要是以基础知识为主,囊括当时教育领域中诸如文化、逻辑、几何、音乐等各学科基础内容。

后来,通识教育在美国哈佛大学被发扬光大,考虑到当时的经济与科技发展水平以及教育状况,这一时期的通识教育主要以人文、社会、自然等学科的基础知识教育为主,此后又经过长足的发展,最终演变成目前我们所了解的通识教育。

对于通识教育的内涵和概念,学界仍有诸多争论,而国内对通识教育内涵的理解,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清华大学的李曼丽老师。

她的研究比较深入,主要从三个方面定义通识教育:“从其性质上说,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从目的而言,就是培养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和国家的公民;从其内容而言,广博的、非专业性的、具有合理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健康人格。

”从通识教育内涵的广义层面来说,通识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具备广博知识,多种能力,完美人格,能够自我实现的、完整的人。

高校学生所要完成的全方面、多角度的教育可以通过通识教育来获得,另外一方面,从实践的意义上讲,通识教育是直接服务于学生未来生活的教育,是作为人的`教育,在人一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恒久性的影响。

篇8:高校美术通识教育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高校美术通识教育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通识教育是一种综合型教育形式,其主要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能够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现代化人才,并且能够积极应对各类困难与挑战,具备良好的人格修养和心理素质,能够同时发展人文与科学技能.从应用现状来看,通识教育属于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同时也属于非专业性教育类型,为高校学生开展通识教育主要是希望通过教育过程使其具有更符合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的全能型人才.因此,从根本上而言,通识教育更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素质而非专业技能.当前国内大部分高校都开设有通识教育这门课程,其中美术通识教育课程的应用范围也十分广泛,美术通识教育是指辅助美术专业教育的一种教育手段,同时它又可以脱离美术专业教育而独自存在.因为美术通识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及发现美的心态与视野,进而全面提升高校学生的文化艺术水平,使其成为符合当今时代的全面型人才.

1高校开展美术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其面临着学业与就业的双重压力,要想顺利完成学业并为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就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心理素质及艺术欣赏能力等,而美术通识教育作为一种非专业性的教育,在拓展高校学生综合素养方面无疑发挥着重要作用.通常在高校开展美术通识教育活动是教会学生基本的审美能力与绘画能力,进而延伸到其他方面的艺术修养.因此,高校开展美术通识教育的必要性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1.1是开展美术教育并培养学生艺术修养的重要基础

在高校内开展的美术通识教育活动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为美术专业的学生实施,另一种则是为其他专业的学生实施,对于美术专业的学生而言,其具备一种的美术功底,对其开展美术通识教育主要起辅助作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激发这些学生的美术热情和创造力,所以从这一角度来看,对这类专业的学生开展美术通识教育是开展美术教育的重要基础.而对于非美术专业的学生而言,大多缺乏美术功底,或者仅对美术有一定兴趣却没有相应动手能力,对这类学生开展美术通识教育可以开发其大脑潜力,促进其左脑形象思维能力的提升,进而在本专业学习过程中发挥更好智力作用.同时,通过美术通识教育也可以使这类学生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美术活动,一方面培养了他们的艺术情操,另一方面提升了他们的细节观察能力及想象能力.

1.2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关键前提

高校学生具有个性多样的特点,每种个性都有其独到之处,针对这些学生开展美术通识教育可以进一步促进其个性化发展水平,并且通过在美术通识教育中采用不同专业特色的教育方式达到对不同专业学生的个性开发目的,让他们在美术通识教育活动中发现自身艺术特色及潜力.另外,通过美术通识教育中的绘画教育、美术知识教育及艺术鉴赏教育等活动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养成自身独特的个性化审美习惯.

1.3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力武器

针对高校学生开展美术通识教育的过程即是拓展他们综合能力并激发他们内在潜力的过程,通过该过程可以使学生充分体会创新的乐趣,并在审美中品味创新带来的无限激情,进而使其创造力得到全面开发.

2当前国内高校美术通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从实际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已逐渐认识到开展美术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并且也针对各院系学生开设了此门功课,但通过实践可以发现,由于各种主观及客观原因的存在,导致各高校在开展美术通识教育过程中产生了很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包括三个方面.

2.1对美术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

虽然国内各大高校已相继开设了美术通识教育课程,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将这门功课合理定位,在他们的观念里,美术通识教育课程仅是为学生提供的非专业性课程,其性质类似选修课,所以这些教师并未从内心重视这门功课,并且在开展美术通识教育活动时也会出现明显的敷衍状态.这种情况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此门功课的态度,进而导致其整体学习效果不佳,使美术通识教育活动失去了预期意义.还有部分高校对于美术通识教育课程处于观望状态,认为国家没有颁布与其相关的教育文件,所以不需要将其放在必修课程,这对普及美术通识教育带来一定阻碍.

2.2缺乏合理有效的相关教育机制

当前国内高校缺乏合理有效的相关教育体制是开展美术通识教育的重要问题之一,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美术通识教育课程开设较随意,缺少系统性和规范性,很多高校都是依据自身现有的条件开设某一类型的美术通识教育方向,并且不同方向间的联系并不紧密,这会导致学生无法接受到系统全面的美术通识教育理念.二是相关师资力量不足,大部分高校的美术通识教育课程都是由美术专业的教师担任,这些教师具备专业的美术教学能力,但是对于不同类别的美术通识教育方向无力应对,再加上很多美术通识教育课程属于大班制课程,教师很难以课堂上与各位同学形成良性沟通,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三是没有配套的教育机构,由于美术通识教育不是专业性课程,所以很多高校并未针对这一课程建立相应配套教育机构,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无法形成有效交流与监管,导致该课程的安排经常出现不科学不规范的`现象.

2.3整体教学效率偏低

从实践中发现,当前国内高校美术通识教育的整体教学效率普遍偏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与两个方面有关.一是各个高校对于美术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不合理,大部分高校都没有客观认识到这门课程的独特性,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通常以单一的教材理论为主,很少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并且缺少细致的教学计划和完善的教学手段,导致课堂质量不高.二是高校内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美术通识教育课程时有不同需求,但是大部分高校难以满足其需求,尤其是在相关教学资料设备方面十分缺乏,使美术通识教育课难以发挥其预期效果.

3改善国内高校美术通识教育现状的具体对策

为了进一步提高国内高校美术通识教育的综合质量,全面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在分析其现存问题的基础上,可以采取以下三个方面的对策改善我国高校美术通识教育现状.

3.1合理定位美术通识教育

国内高校必须充分明确美术通识教育在其整体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并且理性认识美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明白美术通识教育对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作用,同时从观念上理解美术通识教育对高校学生未来发展的推动效果.客观来讲,美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通过美术通识教育可以拓展高校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良好的人格修养与艺术修养,进而使他们得到更科学合理的全面发展.

3.2建立科学完善的教育机制

高校需要把美术通识教育视为必要教育类型,建立与其相关的完善性教育机制,树立正确的美术通识教育目标,开设系统规范的美术通识教育课程,强化相关师资力量,并建立与其配套的教育机构,使美术通识教育课程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3通过多种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只有切实提高教学效率,才能使美术通识教育展现其实施效果,所以必须通过多种手段提高高校美术通识教育效率.比如可以从高校自身实际出发,合理利用校内相关美术资源,并将这些资源应用于美术通识教育课堂上,开设出不同的美术通识教育课程,包括艺术法概要课程、宗教艺术欣赏课程、中华经典文化传承课程、外国文化与世界文明课程及相关历史课程等,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相应课程类型,使学生在陶冶艺术情操的同时收获审美能力.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各高校美术通识教育相关教学资料与设施设备,将其与各个专业特点充分结合起来,使不同专业的学生体会不同的艺术气息.客观认识国内高校美术通识教育现状,有助于帮助高校教育工作者找出其中存在的核心问题,并开展针对性的改善对策,进而促使美术通识教育在高校教学工作中发挥真正作用,培养出具有良好艺术修养和优秀综合素质的大学生人才.

篇9:高校通识哲学课教学的反思论文

高校通识哲学课教学的反思论文

摘要:通识教育是一种是非专业性、非职业性、非功利性的不直接为职业作准备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教育,其实质在于对自由的追求和对人文传统的继承。哲学作为人文学科的主干,其目的在于促使人们理解人类与其自身的关系,理解人类内在的期望与理想,这与通识教育注重自由与人文的内涵不谋而合。虽然现今很多高校开设了通识哲学课程,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因此,着力解决当前高校通识哲学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各大高校践行通识教育理念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通识教育;通识哲学课;教学策略

自由人教育与通识教育都主张培养健全的、有责任心的公民。当前,一些高校教师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并不深刻,通识课程被当作一般的课程来讲授。但是,通识教育的实质在于对自由的追求与对人文传统的继承,它是一种是非专业性、非职业性、非功利性的,不直接为职业作准备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教育。它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健全的人格及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认同感的高素质人才。作为人文学科的主干,哲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探讨人类的期望与理想在世间万物的整体格局中的位置。其目的在于促使人们理解人类与其自身的关系并理解人类的内在期望,这与通识教育注重自由与人文的内涵不谋而合。因此,哲学课程是高校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哲学知识较为晦涩艰深,因此被很多人视为“玄学”。所以,如何能够将晦涩的哲学知识通识化却又不失哲学思想的深度成为了目前通识哲学课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通识哲学课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从学生学习层面来看,学生对哲学课的兴趣不足

1.学生对哲学课程的期待与哲学的学科性质不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笔者曾做过一个调查:一个约有140名学生的班里,在上《罗素与西方哲学史》这门课之前就已对哲学感兴趣的学生只有4人,占比2.8%。在一学期课程结束后,对哲学产生兴趣的`学生比例提升至30%,虽然人数有所增加,但绝大多数学生仍对哲学课程不感兴趣。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受当前社会追求实用的风气影响,“我学习它有什么用?”成为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必问的问题,这也是他们学习的动力。这种“学以致用”的想法并没有错,但却与哲学的性质不符。哲学的目的是“学以致知”,它是一门为了满足人类对世界的好奇心、为了人类追问人生意义而诞生的学科。哲学的学科性质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哲学无用”的错误观点,学生对哲学课程的期待与哲学的学科性质不符,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也大大降低。2.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不足,影响了学生对哲学知识的接受程度。大学生在过去十多年的学习中普遍习惯的学习方式是教师提出问题后就给出标准答案。这种教学方式忽略了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也使得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导致学生缺乏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而这些思维能力对哲学的学习至关重要。因此,思维能力的缺失直接影响了学生对哲学知识的理解和接受程度。3.学生的知识背景不健全,导致他们在学习哲学知识时感到困难。在高中分文理科之后,文科学生基本不再学习数学以外的理科知识,理科学生也不再学习除语文、英语以外的文科知识,这就导致了学生知识背景的不健全。举例来说,笔者所在的学校属于理工科院校,理科的学生占比很大,大多数学生的知识背景偏向理科,对文科知识的了解则比较有限。而哲学是人文学科的主干,研究哲学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方式与理科有很大区别。这种学习方式与学习思维的差异,导致学生在学习哲学知识时感到困难。

(二)从教师教学层面来看,部分哲学课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问题

1.对哲学课的讲授偏向理论化哲学系的研究生从导师那里习得哲学理论,等到自己做教师后,再把这些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这样的教育模式不仅不利于我国哲学教育的发展,还会抹杀哲学追求自由、追求创新的特质。一些哲学课教师并未形成自己的哲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只知传授哲学思想,却不能引导学生思考哲学问题,教学偏向理论化。2.教师难以将哲学知识通识化在哲学课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不能深入浅出地将哲学知识介绍给学生,也不能很好地将哲学知识通识化,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听课效果不佳,不能及时地反馈学习成果,这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3.在授课过程中不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启发式教学除了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哲学思想的魅力,还可以引发学生对哲学问题的思考。然而,目前一些教授哲学课的教师并未注意到这一点,在课堂上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关心学生个人的哲学观点,也未能引导学生对哲学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哲学课程时体会不到哲学思想的魅力,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是事倍功半。

(三)从课程教学层面来看,深奥的哲学思想会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

哲学思想普遍比较深奥,部分内容更是艰深晦涩,这就使得哲学历来被人称为“玄学”。对哲学的错误认识在无形中给学生带来压力,学生担心听不懂哲学课的内容,也担心不能理解哲学家的思想,这种畏难心理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通识哲学课教师的教学策略

通识哲学课的授课教师作为通识教育理念的直接贯彻者和执行者,与学生和教学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教师应设法将深奥的哲学知识讲得通俗易懂,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习哲学知识,将哲学知识通识化,并引导学生及时反馈学习成果,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具体来说,教师可从如下四方面着手解决问题: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哲学学习观哲学是一门人文学科,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极为密切,伦理学、政治哲学等都可以解决现实社会的具体问题。学生应对哲学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哲学并非“无用之学”,而是“大用之学”。哲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批判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具备了这些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还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2.改进教学方法很多学生不擅于主动思考,教师在课堂上应多给学生提供思考和讨论的机会,并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互相讨论哲学问题并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再讲解哲学家对这些问题的理解。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修正自己的观点,加深对问题的思考,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思考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从中引出哲学问题。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哲学的价值。3.提高自己的备课能力教师在备课时要有所侧重,所教授的内容要根据授课对象的专业、知识背景作相应的调整。教学过程中,应时刻注意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发现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有困难时,应及时作出相应的补充讲解,逐渐帮助学生健全知识背景。此外,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文科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掌握文科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4.注重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及师生情感培育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应由易入难、循序渐进地进行讲解,应学会将艰深的哲学知识用通俗的语言讲解出来,多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例子,通过例子深入浅出地引出哲理。此外,教师要注重与学生建立情感纽带,用“三心二意”来对待学生。“三心”指的是真心、爱心和耐心;“二意”指的是诚意和全意。只有做到“三心二意”,教师才能体现出对学生的关怀和尊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对哲学的学习兴趣。讲好通识哲学课并不是一件易事,教师除了要保留哲学思想的深度,还要将哲学思想通俗易懂地阐释出来。因此,教师应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并不断改进教学工作。教师还应以初心对待教学,时刻向书本学习,向周边的同事学习,向学生学习,向生活学习,向实践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水平,让通识教育的理念真正影响每一位学子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黄俊杰.全球化时代的大学通识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庞海芍.通识教育:困境与希望[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篇10:通识教育下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探析论文

通识教育下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探析论文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传统工具理性主义课程论的弊端,通识教育理念应运而生。本文以此为背景,以高校体育课程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通识教育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构想。

一、高校通识教育改革背景

现代高等教育是启蒙思想的产物,然而随着工具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大获全胜,大学精神在技术理性、功利主义的侵蚀下慢慢退化,高等教育逐渐演变成技术教育,大学教育在发展中被不断地“实用化”和“外在化”。大学教育中的人文理念也日益丧失其地位,学生的人文素养降低,丧失本土文化认同感,缺乏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文化批判精神。因此如果大学教育还仅仅停留在专业教育,势必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学生的自我追求及教育自身富含的丰富意义。为此,摒弃工具理性主义的课程理念,大力发展通识教育已经成为理论界、高校乃至全社会的共识。通识教育首先是一种教育理念,在这种理念基础之上,采取相应的方法以通识课程为载体,从而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通识教育是从人自身出发,促进人的全面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它符合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趋势,为学习型社会和岗位的变迁奠定基础。虽然众多教育家们对通识教育的具体内容或许存在争议,却难掩其相同的本质追求,即强调受教育者作为人本身的和谐发展,反对过分专业化的、异化的、工具化的人。

二、通识教育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为深入了解通识教育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的具体实施状况,笔者在陕西省选择了1所985、211工程院校、1所一本院校、1所二本院校和所民办高校进行了实地调研。在调研中发现,目前高校体育课程得到了较高程度的重视、已经开始了具体的教学改革、师资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还普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课程目标设置模糊。虽然各高校提交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文件中都明确写明了体育课程的设置目标,但这些目标明显带有模糊性、缺乏针对性。而且尽管各高校的实际情况都有所差异,他们的课程设置目标却呈现出较大的雷同性。从这几所高校提供的教学文件来看,他们并没有将通识教育理念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2.课程设置不够科学。现有的高校体育类课程除了学生的必修课大学体育以外,还包括了一些选修课程,如羽毛球、乒乓球、排球、篮球等。但这些课程的开设,缺乏整体性和逻辑性。各高校采取的普遍做法就是利用现有的资源,教师能上什么课就开什么课。有一些选修课甚至和大学体育中的内容重复。另外,目前高校开设的体育类课程大多以运动项目类为主,缺乏体育文化类、体育传播类、体育社会学和体育伦理等方面的课程。

3.体育课程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1)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由于体育课程的效益是长期的,短期内很难看到成效,体育课程在高校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不高,因为他们从中得到的回报和激励较少,总认为自己的学科属于边缘学科。有些教师甚至认为上课就是带着学生玩,从来不备课,上交的教案都是从其他老师处拷贝的,或者从网上下载的。这对于提高体育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是十分不利的。(2)教学方法囿于常规。博耶曾强调说:“最好的大学教育意味着积极主动的学习和训练有素的探究,使学生具有推理、思考能力,高质量的教学是大学教育的核心,所有教师都应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最理想的大学是一个以智慧为支撑、以传授知识为己任的机构、一个通过创造性的教学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场所。”钱伟长在谈教育创新时提到:教师的教,关键在于“授之以渔”,应交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的方法。而目前大多数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仍然采用传统的.方法,很少使用启发式教学等新方法,这是与通识教育的理念相背离的。

三、通识教育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构想

高校通识教育的根本使命在于造就敏于探索、善于批判、勇于创新、乐于奉献、全面发展的新人。通过通识教育,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发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并非只是开设五花八门的课程供学生修读,不能仅仅停留在传递各种知识的层面,而应当在掌握必要知识的基础上,实现学科之间的整合,即发现各门知识、各相关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大局观”、“整体观”。此外,通识教育还应当坚持“非功利化”,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培养“全人”。为此,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应当坚持正确理念,坚持其相对独立的价值观,为人的全面发展做准备。1.明确教学目标。课程目标是课程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制约着课程的设置,规定了课程的内容和组织,同时课程目标也是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我国学者勒玉乐认为课程目标具有四种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中介功能、评价功能。根据课程目标在不同环节中的影响,它可以具有不同的功能,但它的核心功能首先是导向与标准功能。它负载着特定时期的教育价值观,通过特定教育任务的完成使学生达到所要求的目标,对教育过程中的理念、教学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同时它也为评价工作提供了具体依据。为此,各高校应当依据本校和本学科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明确的体育类课程的教学目标。2.优化课程建设。高校必须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减少体育类必修课,扩充体育类选修课,强化基础课,开设辅修课,加强体育文化素养修养课、体育生活常识课与体育生活方式教育等。在加强课程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更新教学内容,把通识教育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去,使其更贴近社会生活,更贴近时代,在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促进其个性发展、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3.改善体育课程教学。首先,学校应当加大对体育类教师的培养力度,投入大量经费用于体育教师发展提升业务水平,如,参加国内外高级研修班、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进行教学改革等。以增强他们的教学改革积极性,为教学改革提供方法论指导。其次,应当采取项目教学法、案例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1]骆少明,刘淼.2009中国大学通识教育报告[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2]哈佛委员会著.李曼丽译.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勒玉乐.现代课程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57-159

篇11:高校专业通识教育发展论文

摘要:

本文主要分析通识教育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有利于其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

通识教育;高校;英语专业

通识教育正逐步发展成为主流的教育模式,中国也在此方面不断探索。

然而通识教育在中国的发展时间较短,尤其英语专业的通识教育,在教育系统、模式等方面都存在不少缺陷。

但是通识教育发展空间大,需要在借鉴其他国家成功经验的同时,根据自身发展现状进行改革与调整,以应对新世纪的教育发展。

一、高校英语专业通识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校英语专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令一些高校逐渐意识到专业化教育存在的缺陷,忽略了将学生作为一个全面的人来培养,导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大大降低。

高校英语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例如,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英语专业被细分为诸多分支——英语国家概况、文学、语言学、翻译等,不能否认对英语学科进行分类有助于学生在不同的方面均有涉猎,提高了学习的视野。

但是,对于英语学科分类过细,也很容易导致学生对每一分支内容都浅尝辄止,只涉及一些皮毛,很难触类旁通,对学过的知识难以全面把握。

二、高校英语专业通识教育发展情况问卷调研

1.问卷设计目的

为了解通识教育的普及程度、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高校通识教育对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影响及作用,以便进一步分析通识教育的发展之路,特设计本问卷。

2.问卷分析

(1)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共收到111份有效问卷,第一部分就高校的课程设置及学生的选择情况进行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有67.57%的学生认为通识教育能全面培养人的素质,有58.56%的学生仍旧以学分为选课标准,选择通识教育类课程更多是为了获取学分。

可以看出,一半以上的大学生仍停留在了解通识教育的初级层次。

(2)课程缺陷。

在回答“所在学校通识教育的不足之处”这一问题时,有54.95%的学生认为通识教育实践类课程少,有接近43%的学生认为通识教育课程种类单一,不够丰富。

从学生的体验角度,有38.74%的人倾向于课堂氛围活泼自由,可以多讨论,能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目前,中国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还多为选修课程,因此在课程改革方面,64.86%的学生希望能够根据个人兴趣自主选课,超过50%的学生希望通识教育在课程内容方面有更多创新。

(3)发展前景。

问卷旨在通过此次调研能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到通识教育的本质目的。

超过70%的学生赞成通识教育继续开展,这是通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力。

同时,63.06%的学生意识到通识教育能增加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兼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三、高校英语专业通识教育发展方向及建议

1.拓展视野,开放心态

英语系的通识课程要做到有效利用目前学分有限的“通选课”,并要着重建设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在内容上做到“少而精”,这有利于拓展英语专业学生的学术视野。

学生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接纳本专业课以外的知识,增强自身的社会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在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当鼓励英语专业的学生跳出学科限制,引导学生多读外文杂志,多听新闻节目,多接触反映大师思想灵魂的著作,引导学生质疑传统,挑战权威,鼓励学生参与跨文化交流,吸收多元化的知识,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欣赏和借鉴其他文明创造的灿烂文化。

2.加强师资,改革教学

为上好通识教育课程,强大的师资力量是基础。

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之外,还应该掌握相应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时根据学科特点采取课堂讲授、小组讨论、研究学习、主题研讨等多种教学方式。

不同的课程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为学生营造开放、民主、自由的教育氛围,师生合作完成教学。

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设置是关键。

在这方面可以借鉴一些院校的成功经验,并形成自身独特的课程体系。

不可直接照搬其他院校的成功经验,这种盲目照搬的方法是极其不可取的,缺少明确的教学目的。

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方面需要因地制宜,形成一套真正适合中国学生的课程体系,这样才能指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术训练,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

作者:宋文靖 李昊琪 王秋 单位:石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参考文献:

[1]甘阳.大学人文教育的理念、目标与模式[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3)38-65.

[2]李曼丽,杨莉,孙海涛.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现状调查分析[D].北京: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

篇12:高校专业通识教育发展论文

[摘要]

近年来,我国素质教育进程不断推进,大学生的体育素质教育作为大学中重要的素质教育形式之一,越来越受到高校学生与教师的普遍关注。

体育素质教育不仅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建立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必要方式。

在通识教育理念盛行的背景下,高校的培养目标不再是培养某一专业领域的高尖人才,而是转变为培养人格健全、素质优良、能力均衡的.完备型人才。

在通识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对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的体育素质以及体育教学方式展开了调查,并详细地指出了现阶段理工类高校学生体育素质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解决现存问题提出了个人见解。

[关键词]

体育素质;教学模式;主体地位

通识教育的教学理念既符合现代高校培养高等教育人才的需要,又顺应了目前进行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其“培育完整的人”这一教育目标对高校大学生体育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学体育是各大高校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是基础技能类通识教育课程之一,在提高高校大学生身体健康素质和体育锻炼意识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但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体育素质教育模式还不是很完善,大学体育素质教育不到位,对实现通识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起到了阻碍作用。

本文以理工类大学为例,浅析我国普通理工类高校在体育教学中的不足与改进措施。

一、理工类大学学生体育素质培养现状

现阶段,各大高校都切实贯彻素质教育理念,高校对学生的体育素质教育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经调查发现,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在被调查的理工类高校中,有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的高校都在校区内新建了大型体育馆,为学生进行日常训练、体育教学、比赛竞赛提供了场地支持。

在体育教学方式方面,大多数理工类高校实行分模块进行体育教学的方式。

在选课前,教师将体育项目进行划分,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体育项目,分类教学、统一测试。

为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提供了多重选择。

二、理工类高校体育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体育素质培养的重视程度不高

对于理工类高校而言,体育素质教育相比于专业学科受重视程度明显不足。

虽说大学体育属于公共课程,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现阶段,大多数理工类高校存在体育课课时较少、体育教师素质不高、体育文化培养重视度较低、学生体育意识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

有些高校不仅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程度不够,体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不高,体育课活动不足,学生兴致不高。

(二)对体育精神的理解不到位

经调查研究表明,在被调研的理工类高校中,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认为体育活动是用来排解无聊情绪、打发课余时间的趣味性活动。

大多数学生缺乏一项自己感兴趣又可以终身锻炼的体育运动项目。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进行体育锻炼也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

因此。

大多数学生对体育精神的理解和对体育运动的热爱都比较淡薄,进行运动锻炼也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和短暂性。

三、促进理工类高校学生体育素质提高的方法

(一)实现个性化体育教学模式

目前理工类高校的体育教学组在对学生进行体育素质教育时一般采用统一的培养机制,体育教学中对年龄、学科、性别以及身体状况都不加以区分。

因此,各大高校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应注重个性化教学,在现有的系统培养机制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各自的特征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供同学们选择。

顾及每一位同学的身体素质和个人特征,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体育锻炼中取得不同的收获。

(二)调动学生对体育素质教育的兴趣

现阶段大学生进行体育运动大多是在学分需求和学校要求的强制下进行的。

笔者调查结果显示,真正凭借兴趣自发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只占总数的百分之三十左右,剩余百分之七十的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较弱,对体育锻炼缺乏兴趣。

因此高校可以通过开展趣味运动项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兴趣,在体育教学中多向学生讲述体育运动的有益之处,让学生真正将培养体育文化素养与提高自身能力结合起来。

学习还可以增加体育课课时、提高体育课程学分比重,以此来加大学生的体育素质教育力度,让学生逐渐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行动。

(三)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大学体育教学与其他专业课程在教学时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的定位不够准确。

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而学生只是教师与课堂的附庸。

这一现象在理工类高校的体育课堂上也普遍存在。

高校应实现教师与学生课堂地位的转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在课堂上自主研究与发现体育运动项目的价值和趣味。

在通识教育理念盛行的背景下,高校的培养目标不再是培养某一专业领域的高尖人才,而是转变为培养人格健全、素质优良、能力均衡的完备型人才。

理工类高校应该顺应社会对于“完整的人”的需要,将大学体育素质教育融汇于文化教育之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素养。

作者:朱荣臻 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参考文献:

[1]胡冬临,孙景召,李岩飞.南京理工类高校大学生体育文化培养研究:以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15):109-110.

[2]李赫.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8):312.

[3]朱慧芳,蔡皿.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0):92-95.

篇13:高校创业教育通识教育化论文

1通识教育的内涵及发展

通识教育,又称自由教育、普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识教育超越了普通教育的实用性和功利性等特征,更注重让同学们通过多样化的自主选择,获得自然而然的自由成长.通识教育工作中对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人格的培养及锻炼,通过加强对学生全面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将学生真正的培养成为既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又具备健全人格的优秀人才.自古代教育思想以来,我国就已经具备了通识教育的基础.孔子注重对人完满人格的培养,认为只有真正具备独立人格的人才是真正的正人君子,而任何人要使自己的人格达到圆满,就必须通过后天的不断学习和努力.这种通过后期的学习和积累塑造成君子品行的方式,和当今的通识教育如出一辙.而当今高校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就是要通过在校期间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让所有在校的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都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和满足创业的各种条件.可见,高校创业教育同样具备通识性.因此,依据高校创业教育通识教育化的基本原则来组织相关创业教育课程、活动等内容,将有利于大大提高高校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篇14:高校创业教育通识教育化论文

2.1建立在现有人才培养体系基础之上

高校创业教育通识教育化的进程要以现有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为基础,将相关的展开形式和课程内容与人才培养方案紧密结合,使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能够真正的成为本科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并与学科专业课程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要通过加强对学生创业教育通识课程的指导,提高学生学习本专业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鼓励学生深入了解和探索本专业领域的前沿信息和发展趋势,不断地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他们专业技能、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2.2要面向全体在校学生

一般而言,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素质,鼓励学生探索创新的创业项目,以创业带动就业是高校传统创业教育的重要目标.然而创业教育通识教育化除了要完成上述目标之外,更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及社会责任感等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指出:“把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面向全体学生广泛、系统开展”.因此,高校创业教育的通识教育化建立在原有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之上,面向在校的全体大学生,通过加强他们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继而激发他们展开创新型创业活动的潜力.

2.3要以整体性教学理念为指导

在高校创业教育通识化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保持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课程设置、教材撰写等方面的整体性,通过不断培养学生创业学习过程中的规律性,学生创造更多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进而避免各种创业教学的重复和缺失.与一般的特色教育不同,高校创业教育的`通识教育化过程并不是只注重对学生某一方面特长的教育,而是要把培养学生的创业素养为出发点和重点,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和发展.因此,通识化的创业教育要在整体性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展开一系列创新的活动.

2.4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职业胜任力为教育目标

一般而言,目前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寻找具有创新性的项目来创业、促进学生以创业促进就业为创业教育的重要目标.然而,在当前来自各方面的创业支持及我国社会创业文化还不完善的时代背景下,如果一味地鼓励学生在大学期间或毕业之后走上创业的道路,让他们在创业的过程中寻找到自我价值是很难实现的.因此,传统的高校创业教育目标越来越收到社会各界的质疑和批评.另一个角度而言,高效的创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创业的未来发展和价值的实现.因此,高校的创业教育不应仅局限于教给学生如何创办企业,更重要的是通过加强对学生基本知识、全面素质、专业技能、心理能力、判断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能够真正具备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站稳脚步的本领和担当起创业重任的能力.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职业胜任力的培养和提高,并不是要求所有学生在校期间或毕业后一定要走向创业的道路.而是旨在一通识教育理念为指导,通过充分的创业知识教育、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从业教育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让学生在学习完一系列创业教育的课程之后,能够使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胜任力得到普遍提高.

2.5以渐进性教学的方式来展开相应课程

在高校创业教育的通识教育化过程中采取渐进性的教学方式,要求在充分研究学生认知水平、思维特征及学习学习渐进等规律的基础上,先对有关创业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学习,然后再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实际操作等形式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进而最终达到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的目的.高校创业教育要特别注重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主体性.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生在专业要求、兴趣爱好、学科背景和知识储备等方面差异性的基础上,通过设置具有不同侧重点的教学内容来对学生进行分阶段、分层次的教学.例如阳光学院的创业教育对一年级、二年级的学生,主要是通过开展有关创业教育的通识课程、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注重对学生完整人格和创业意识的培养及激发.在大学三年级主要开展慕课或翻转课堂.不同专业的学生都可以依据自身的专业背景和创业需求,来选择满足自己创业需求的网络课程.并在教师组织的翻转课堂中,充分积累丰富知识、锻炼创业能力.在大学四年级要开设具有个性化的创业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创业项目的发展前沿和最新趋势,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提高.

通识教育背景下高职公共外语发展刍议

英美文学职称论文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在广告语言中的应用的汉语言文学论文

文化传播学视域中的高校戏剧艺术通识教育的论文

高校实施flash公选课教学探索

工科院校数学文化课程改革实践

工科专业有限单元法及程序设计课程改革新思路

教育改革范文论文

浅析对我国大学实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思考论文

大学数学论文

高校美术通识课改革刍议论文
《高校美术通识课改革刍议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高校美术通识课改革刍议论文(推荐14篇)】相关文章:

五年级数学论文2022-08-26

数学 论文2022-07-24

离散数学论文2022-05-07

数学的论文2022-07-27

财政学试题2023-09-14

数学论文期刊2023-04-22

数学论文2023-03-02

数学论文范文2022-09-17

实行大学体育通识教育分析2022-06-28

初一数学论文_精选2023-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