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对我国大学实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思考论文

时间:2023-11-17 07:48:56 其他教学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浅析对我国大学实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思考论文(共12篇)由网友“hening197999”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浅析对我国大学实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思考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浅析对我国大学实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思考论文

篇1:浅析对我国大学实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思考论文

浅析对我国大学实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思考论文

摘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必然存在着矛盾,为此,本文在理清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二者的相互关系,提出大学要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适当结合,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大学通识教育专业教育

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与专业教育(professionaleducation)之间的矛盾日益受到我国高教界的关注,许多大学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但是大学对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认识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笔者撰写本文对大学实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相关概念的澄清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19,哈佛大学校长洛厄尔第一次对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进行了区分。他认为,传统的自由教育贯穿于本科生教育的全过程,而通识教育主要是作为专业化前期的知识准备。尽管目前仍有人认为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这两个概念很难区分,但从美国各知名大学的最新网页资料上看,现在的趋势是将这两个概念作适当区分:自由教育更多地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与之相对应的概念是职业教育;而通识教育则更多地作为大学教育或课程结构的一部分,与之相对应的概念是专业教育。通识教育最多只是自由教育的一部分,而专业教育则是自由教育的另一部分。或者说,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都只是“表”,自由教育才是“里”。

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内涵

1.通识教育的内涵

从19世纪初“通识教育”一词被提出来以后,有代表意义的表述将近50种。1945年,美国哈佛大学委员会发表了《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将通识教育定义为“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应接受的那部分教育”。南京师范大学鲁洁教授认为“通识教育就是一种教育的理念,一种教育所指向的价值目标,而不是指某一项教育的举措,如增加某门课程,改变某种方法之类”。台湾大学教授黄俊杰博士认为“通识教育就是一种建立人的主体性并与客体情境建立互为主体性关系的教育,也就是一种完成‘人之觉醒’的教育”。我国学者李曼丽在综合了各种通识教育的表述之后,对其内涵做出了初步建构:就其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2.专业教育的内涵

专业教育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从人文教育中分离出来的,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由于社会不断发展,分工越来越细,职业化的教育受到重视并得到快速发展。它与通识教育不同,它是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它的目的是通过系统的讲授某一学科专门知识,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人才,为未来的职业做准备。

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分析

国内好几所知名大学都提出本科教育是“通识教育基础上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具体来说,低年级进行通识教育,高年级进行专业教育。从国外的经验来看,这种将通识教育理解为大学本科时间接续性的基础教育的`看法是值得商榷的。通识教育不能简单地被认为是大学本科的基础教育,“二二分段”决不是我们实施通识教育唯一可取的模式。

通识教育不能简单地被认为是大学本科的基础教育,它与专业教育的关系既有基础性的一面,也有非基础性的一面,当然更不能因为其有基础性的一面就将专业基础教育也看成纯粹的通识教育。笔者认为,专业基础教育可以说兼有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两方面的一些特性,因而是二者的中介环节。用哈佛大学一份报告的话说,通识课、主修课、选修课三者的界限应当是相对模糊的。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应当是相互渗透并可以相互转化的。

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适当结合

大学的通识教育应当以启发学生的心智,以助于发展专业研究为使命,并能使学生跳出本专业狭窄单一的思维方式与观点,使学生养成多角度思考的思维方式。同时,通识教育也要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尊重个性发展,通过多种形式――课堂内和课堂外,必修课与选修课等,向全体学生提供一种广泛的文化教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在专业上或其他方面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活动提供广博的知识基础和智力储备。

专业教育应区别于一般的职业教育,它的定位应该是培养高级专业人才。它应该成为高等教育所独有的。大学实施专业教育,笔者认为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要将专业教育真正付诸于实践,而不是停留在谈实践的阶段。我国目前的专业教育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过分强调专业理论知识,对实践的重视程度不够。专业老师是很少有真正实践经验或是压根一点实践经验都没有的老师,我们的专业学习也都是在学校和课堂上完成,既使仅有的几次实践活动,也如走马观花一般。

我国大学的专业教育应当改变目前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模式,要注重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专业教育真正发挥培养精通某门专业人才的作用。同时,我们也要充分发挥通识教育的基础作用――提供作为一名专业人员所需的做人和做学问的基础,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共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五、结论

现在的大学教育到底是什么,显然已经不是以往的精英教育和单纯的专业教育,在这个基础上考虑我们现阶段的教育模式。笔者比较赞同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从时间和课程设置上不能完全分离,应该相互渗透。如果通识教育要深入,课程设置的关键问题是要突出核心、突出灵魂,根本问题是要让我们的教育立足于中华文明的历史性根基之中,在课程的具体设置方面,要尽可能采取小班讨论制、paper跟进制。比如:集中精力以可操作的方式设定几个最基本的课程,也就是用比较少的学分,设置一些课程,4学年8学期中的3个学期作为通识教育,两门核心课程,一门中国文明,一门外国文明,但是所有课程要求经典阅读,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教育。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种大学教育观[M].清华大学出版社,.145.

[2]李曼丽,等.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

[3]顾明远.我的教育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4]朱欢,蔡青.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下的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5]韩高军,彭石玉.基于通识教育的专业教育――兼论“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9).

[6]蔡映辉.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8,(11).

[7]刘拓,等.中美部分大学通识教育实践比较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3).

[8]张寿松.近十年我国通识教育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

[9]鲁洁.高等教育与人格陶冶[J].教育研究,,(4).

篇2: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论文

一、何谓通识教育

在古代汉语里,“通识”一词有两种解释:一是指“学识渊博的人,二是指学识渊博”。《现代汉语词典》中释“通”作“没有堵塞,可以穿过,有路到达,普通、一般,整体、全部”等,说明“通”的本义是不限于或超出一是一物而与外物建立联系。该词典中释“识”,主要是“认识、见识”等义,是认识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

通识教育的概念是19世纪初被提出来的。至今有代表性的表述已达50多种。比如,学者张寿松从哲学角度将通识教育定义为:通识教育是引导人们追根溯源、求其问因,让人思考“人之所以为人”,思考生存之目的、生活之意义与生命价值的活动,让人成为“真正的人”的教育。台湾大学教授黄俊杰博士认为“通识教育就是一种建立人的主体性并与客体情景建立互为主体性关系的教育,也就是一种完成‘人之觉醒’的教育。”等。尽管一直以来对通识教育的概念表述不一,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所有表述都揭示出了一个本质内涵。即: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既应该包括专业教育也应该包括非专业教育,应该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等相结合,从而培养出能够服务社会的全面发展的人。

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

通识教育是针对高等教育过度专业化的倾向提出来的。它指向一个人的价值、道德、态度、意志等,旨在将受教育者培养成有道德、有思想、有责任的人;专业教育指向一个人的职业技能,旨在将受教育者培养成能够从事某种职业的专门技能型人才。关于两者之间的争论,从总体上说,前者在理论上占上风,后者则在实践上占优势。

1.专业教育的不足与优势

专业教育指的是根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专业划分为大学生提供的专门教育,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成为该专业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这是现代高等教育的显著特征。其在培养专业人才方面的优势自不用说。但是这样的教育也有其不足之处。首先,从人的发展角度看,如果教育仅仅为了培养学生从事某种单一的专业工作,那么就会培养出单向度的人,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何况专业划分过细使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变得支离破碎,而生活本身是一个整体,并非像专业划分那样界限分明。其次,从学术发展的角度看,专业划分过细导致知识过分分割,使各专业学生所学内容的差异过于明显,学生难以走出各自专业的狭窄圈子,从而缺乏比较广阔的视角去思考和处理问题。第三,从就业的角度看,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多变,这就需要学生以开阔的视野去适应这种变化,而这种开阔是单一的专业教育很难实现的。并且,多变的就业环境也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去应对职业经常变换的现实挑战。由此可见,仅仅靠专业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不能很好的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的。

2.通识教育的优势与不足

“人才”――“人”在先,“才”在后,所有的教育都应使学生先成“人”,再成“才”。高等教育自然不能例外。通识教育的最终追求就是为了引导和培养学生成为一个“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责任的人,一个有修养的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通识教育改变了把学生限制在狭窄的专业领域的做法,打破了知识之间的界限,给学生更加全面的知识基础和基本能力的训练,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培养学生,使之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另外,通识教育会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这不仅有利于专业知识的提高,而且在就业上也可以比较灵活,选择面会更宽,相应的,在求职时就更具有竞争力;再次,通识教育在关注学生专业知识发展的同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受挫能力等也都会给予适当的关照,这可以使学生更好的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但这样的教育也存在明显的不足,比如可能会出现一些门门都通但门门都不精的人。

3.通识是基础,专业是方向,全面发展是目标

在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界,一般认为,高等教育就是“建立在普通中等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教育”,在这样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只是一批具有专精技术的各行各业的专门技术人员而已,他们的功用只是用来满足社会物质和技术的需求,人的主体性和存在价值被忽视甚至被抹杀。而通识教育则是把学生当作“人”来培养而不是当作“工具”来培养。学校不仅要教授给学生广博的客观知识,而且应该让学生懂得人生的价值、目的、意义,懂得如何面对人生的顺境和逆境等。从这个意义讲,通识教育应该受到重视。

但值得注意的是,提倡重视通识教育并不是要否定专业教育,也不是要削弱专业教育。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各有利弊。因此,在处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时就不应该割裂的把两者作为对立的双方来看待。而应该以联系的、辩证的眼光去审视两者之间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关系。让两者互相完善,共同发展。以通识为基础,以专业为方向,在通的基础上专,在专的要求下通。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篇3:通识教育的发展瓶颈与对策思考论文

通识教育的发展瓶颈与对策思考论文

摘要: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对4所高职院校调查,一些高职院校仍存在通识教育理念不够清晰、课程体系不够合理、师资队伍水平较低等问题。高职院校要充分吸收国外通识教育发展中有价值的经验,从树立正确的通识教育理念、构建“通识+专业”结合的课程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培养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关键词: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瓶颈;对策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6号)中指出,高职教育要“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通识教育作为一种非职业性和非专业性的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知识融通和全面发展的人。当前,很多普通本科院校积极开展通识教育实践,人才培养质量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反观高职教育领域,通识教育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发展却非常缓慢,甚至不容乐观。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发展现状如何?掣肘因素几何?发展路径何在?准确把脉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发展的症结所在,科学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是适应职业教育发展新常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为了更加准确地了解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发展现状,通过对4所高职院校调查分析(示范性院校1所,骨干院校2所,普通院校1所),当前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在发展中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对通识教育的理念认识不清,重视程度不高

在大学教育的现实处境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一直表现出一种失衡的现象。特别是在高职教育领域,在专业教育居于强势的情况下,由于受传统观念和相关政策的影响,有的高职院校仍偏重专业教育,轻视甚至忽视通识教育。尤其是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在“实用主义”思想的驱动下,一些高职院校片面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仅仅满足于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这种教育理念,只是一味地强调“以就业为导向”,而淡化了“以服务为宗旨”的根本要求,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较低。因此,加快发展高职通识教育,树立正确的通识教育发展理念显得尤为重要。

2.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不够合理

随着高职院校招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学校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数量不断增多,然而质量却不尽如人意。整体来看,课程内容未能从学生成长成才的角度进行系统设计,仅限于人文类课程与科学类课程的简单叠加;课程领域的划分也普遍缺乏明确的标准,未能体现出通识教育综合性和跨学科性的特点。以某学校“数字出版专业”为例,该专业3年期间共开设43门课,其中体现专业教育的“技术与应用”模块、“职业技能”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总计32门,占了总课程的3/4,专业选修课也主要侧重“数字教育概论”“数字营销实务”等内容。可以发现,课程设置仍停留在知识教育补缺的层面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技能化”“实用化”倾向。此外,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通识教材也较为匮乏,许多选修课只有讲义没有教材,较大程度地影响了通识教育的教学质量。

3.通识教育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亟待提高

近年来,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就通识教育而言,教师队伍的数量和水平仍无法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调查发现,有些专业任课教师来自其他教学部门,实际上是“兼职教学”的角色,缺乏完整的学科背景和系统的学科知识,教师知识面专业化有余,而通识教学能力不足。在教师访谈中了解到,当前学校重视专业教育的现象仍比较突出,在职称评审、教师培训、在职学习等方面更多倾向于专业教师,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通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较低。另外,由于没有制定完善的通识教育教学改革激励机制,多数教师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也不愿投入过多精力从事教改工作。

4.缺乏科学有效的通识教育保障体系

从管理体制看,高职院校尚未建立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通识教育的实施仍是各系当家作主,彼此之间缺乏联系和沟通,同时由于缺少经费支持和保障,导致通识教育教学成果不显著。从人才培养机制看,通识教育活动体系也不够丰富。调查发现,当前高职院校普遍将实训基地建设、学生顶岗实习作为人才培养的突破点,在社会实践和课外活动两个实施通识教育的关键环节上,高职院校的认识也有所偏颇,有的学校过于强调“以就业为导向”,忽视学生的社会实践和课外活动;有的学校轻视“软环境”的建设,缺乏营造科技和人文相融合,缺少有利于提升技能水平,又有助于熏陶人文精神的校园环境。

二、国外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发展的经验借鉴

1.始终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先进的教育理念是通识教育实施的关键,决定着通识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实现。国外通识教育先后进行了多次改革,首要问题就是关于通识教育理念的讨论。国外高职院校在通识教育发展中,始终体现着贴近行业发展需求,服务学生终身发展需要的特点。例如,日本文部科学省提出:“作为社会个体,应当具有为生存目标而努力奋斗的能力;作为有责任心的社会成员,应当具有关注社会幸福,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奋斗的能力。”通过实施通识教育,帮助学生架构学习与生活之间的桥梁,重视方法的基础性和现实问题应用性之间的结合,教会学生分析问题、明确个体社会职责的方法。

2.构建了系统性、多样化、全方位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物质基础,是体现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载体。具体来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制定了明确的培养目标。从人才需求看,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成为教育者和雇主的共识,培养目标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避免过分专业化和片面发展。高职院校根据行业发展需求建立了通识课程动态调整机制,例如,加拿大安大略省构建了以基本就业技能培养为导向的课程模式,较好地满足了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二是采用了多样化的课程模式。主要包括分布模式、自由选修、名著课程和核心课程四种形式。总体来看,课程安排普遍集中在大学一、二年级,课程选择自由度大且内容丰富。三是形成了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课程考核采用学分制,一般不少于45学分;考核内容主要包括鉴别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判断鉴别能力,以及在某些知识领域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等方面。

3.建立了一支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通识教师队伍

作为一种综合性教育,师资队伍对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教师选拔看,要具备宽厚的专业基础,能够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方法。教师一般应具备硕士学位,接受过正式教育且有相关实践经验。从教师来源看,由于通识课程是专业群的一部分,教师也纳入到以专业和课程为基础的师资队伍管理体系。也就是说,通识教育师资队伍跟着课程和专业走,如果所教课程属于通识课程或通识专业,身份就是通识教师,如果不是,身份也相应发生改变。从教师结构看,形成了合理的专兼队伍比例,其中专任教师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能够满足理论教学的需要;兼职教师来自社会各界,以行业企业人员为主,一般也应具备硕士学位且实践能力突出。从教师考核看,多数学校建立了完善的评价体系,制定相关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在职学习或教育培训,帮助教师提升专业化水平。

4.建立了校企合作、内外联动、协同育人的管理体系

外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通识教育管理体系建设,制定了详尽严格的管理制度,形成了“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学校为主,企业参与”的'特色管理模式。国家层面,成立了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负责对通识教育的实施进行组织统筹和指导管理,定期组织来自行业、企业的专家对教学进行评估,保证教学水平和质量。例如,我国台湾地区设立的“共同教育委员会”等。学校层面,建立了系和校两级课程设置委员会。其中,系课程委员会主要由系主任、企业专家和专任教师组成,负责通识课程的设计、审核和修订,校级课程委员会主要由分管教学的校领导、行业企业专家、教师和学生代表等人员组成。通识课程的增设或改动,需要先行申请系课程设置委员会评审,审核通过后方可实施。行业企业层面,在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组织协调下,委派专家、技术能手参与通识教育管理,指导高职院校制定灵活多样的通识教育课程,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三、突破我国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发展瓶颈的对策建议

1.提高思想共识,树立正确的通识教育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教育思想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教育实践的成败。一方面,要正确认识高职教育与通识教育之间的关系。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使其成为“准职业人”,更要关注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使其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通识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施通识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要做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平衡。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专业教育是通识教育的深化和发展;专业教育强调的是工具理性、机械和技术逻辑,通识教育强调的是人的情感、意志和道德的培养。所以,高职院校要准确理解通识教育的内涵和意义,形成体现学校特色,符合学生特点的通识教育观念,形成全过程育人机制,营造全环境育人氛围。

2.加快课程改革力度,构建“通识+专业”结合的课程体系

当前,简单地将公共课、基础课列为通识教育课程已成为常态,课程数量多且缺乏特色。因此,我们要改变把通识课程看成“简化版”专业课程的现状。一方面,按照通识教育内涵,加快通识课程改革,着力塑造通识教育的核心价值,变“套餐式”课程为“拼盘式”课程,满足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另一方面,按照“通专”结合的原则,有效整合专业课程内容,开发通识教育新课程。教师要善于打破学科分界,重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通识教育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通识教育全方位渗透到专业教育中。

3.重视教师专业化成长,做强做大通识教育师资队伍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优秀的师资队伍才能保证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构建更宽广、更严谨的知识体系,教学过程中,善于将丰富的学科知识融入通识教育中。另一方面,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积极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充分发挥知名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指导青年教师进行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同时,要加快制定、完善相关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参与通识教育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例如,提高通识教师在职称评审、职位晋升、在职学习等方面的机会,吸引优秀教师投身到通识教学中来。

4.完善协同合作机制,建立健全高职通识教育保障体系

政府层面,要加快建立高职通识教育管理机构,强化组织协调和指导管理,保证高职通识教育有效实施。学校层面,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统筹规划,通识教育课程的增设或改动,需要逐级申报、逐级审核,形成校、系、专业三级管理体系。行业企业方面,要积极参与制定通识教育管理制度,为通识教育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在通识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学校要根据办学特色、学生特长、行业特点等方面,积极开展各种通识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职业通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崔建平.对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及其目标定位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10):54-56.

[2]向丽.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现状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7):37-39.

[3]彭振宇.美国社区学院通识教育特色及其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16):83-88.

[4]刘喻,白欢.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与出路[J].现代教育科学,2015(2):58-60.

[5]彭振宇.英、德、日三国高职通识教育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职教论坛,2012(10):87-91.

[6]薛继红.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与学生职业胜任力关系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2(20):84-87.

篇4: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困境与对策论文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困境与对策论文

【摘 要】本文综述了通识教育和通识教育课程的内涵,找出了我国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误区,探索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创新建设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课程

一、通识教育和通识教育课程的内涵

1.通识教育的内涵

对于通识教育的内涵,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给予解释。我国学者李曼丽在综合了国内外学者的各种表述之后,对通识教育做了初步构建: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2.通识教育课程的内涵

课程是教育活动中影响人全面素质提高最为直接、最具稳定性的基本因素,因而通识教育课程必然成为真正实施通识教育的关键。通识教育课程是指完成通识教育目标的一系列课程和教学内容的组合。它的主体是相对独立于专业教育之外的课程,但也不排斥能满足通识教育目标的部分专业教育内容。

二、我国通识教育课程建设面临的困境与误区

1.通识教育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没有表现出自身的特色,存在盲目模仿痕迹

现在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不是非常清晰,通识教育课程特别是“通识选修课程”等设置随意性很大,而且往往在形式上盲目模仿和照搬国外的样式比较多,自身特色性研究不够。通识教育的根本应该是首先能体现通识教育的相关课程和教学方式。

2.通识教育课程结构与体系不合理

(1)通识教育必修课多,通识教育选修课少。通识教育必修课一般占通识教育课程总学分的80%左右,通识教育选修课一般占通识教育课程总学分的20%左右。由于通识教育课程中必修课过多,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性差,严重降低了学生对通识教育的期望值,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我国通识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外语、计算机、体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这些主要是教育部规定的一些课程。一是提高学生政治思想和道德修养的课程。二是提高身体素质的课程。三是语言工具类课程。以上通识教育课程约占全部通识教育总学分的70%左右。除此之外,各专业根据专业需要开设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等基础课程。

3.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存在着知识化倾向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存在着知识化倾向,大多数学校以掌握知识的数量来考虑通识教育课程的价值,缺乏对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总体的设计和措施保障,认为设置什么方面的课程学生就能直接获得相应的素质,形成了偏重知识体系;以知识体系的选择来代替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造成了知识量太大而课时有限的困境,无法建立起使学生终身受益的、广阔的知识体系;不利于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基本探究方式的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学习以及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学习,形成各种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识教育课程教育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通识教育课程大都采用大班上合堂的形式进行,大都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教师主宰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切活动,学生很少有机会自由思考和质疑,没有充分表达意见的机会。学生要做的全部工作就是记诵、练习、应试,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精神。

5.通识教育课程管理机构与措施不完善

美国高等学校为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管理,大都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通识教育课程的规划和执行。而我国一般院校均没有通识教育与通识教育的专门管理机构,大都由教务处进行宏观管理,具体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由相应的教学系(院)负责确定,通识教育与教育课程的管理处在松散状态。通识教育与通识教育课程的质量没有严格的标准,大多数院校也缺乏对这方面进行监控的制度与体系。

三、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创新建设的对策

1.进一步转变通识教育的理念

通识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思想,而且是一种实践活动,要做到有效地在大学里实施通识教育,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不能把学校仅仅看作是一种单纯传授知识的场所,也不能把教学活动简单地理解为一种传授知识的活动。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和课程实施模式的结合体,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它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作为一种课程实施模式,它紧密结合专业教育以培养判断力准确、洞察力敏锐的社会新人。学校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让学校的教师群体对通识教育观有个较为全面了解,从而争取一个共同的信念和支持,特别是学校的教授群体,他们的支持与否,是通识教育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2.科学设置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学校的课程,因此一个完善的通识教育体制还应包括合理的课程设置。通识教育课程首先应该按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开设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英语、体育、计算机等必修课程外,还应设置包含人文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三个方面的选修课程。人文知识领域的设计目标为培养学生的人文及艺术素养,使其有基本能力;自然科学领域的课程的设计目标在于授予学生对生态及科学发展的基础知识,进而激发学生对此领域的兴趣与认知;社会科学领域的课程设计的目标为培养学生的社会科学素养,使其有基本能力。

3.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方式的创新

在教学方法与方式上,采用国际先进的教学方法,采取问题式教学方式,课堂教学积极推进问题式教学方法,通过课堂教学,师生共同解决问题,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同时鼓励以科研促进教学,采用案例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增加一定数量的研究型课程。

4.通识教育课程管理模式创新

为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规划、管理与实施,大学可以建立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对通识教育课程的改革进行指导、论证。同时又设置了通识教育课程的研发与管理中心,具体负责全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规划、研究、组织实施、质量监控与评价,负责通识教育课程师资队伍的优化整合和培养提高,负责通识核心课程的研发与建设等。

参考文献:

[1]戴本博.外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2]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3]陈向明.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3).

篇5: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体用关系探讨论文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体用关系探讨论文

摘要:论文针对目前通识教育在推广中遇到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定位的问题等,以传统文化中的“体用”思想为理论指导,分析二者之间的差异、联系和定位。得出通识教育为“体”、专业教育为“用”的结论,为进一步推广通识教育以解决专业教育带来的弊病起到促进作用。同时,论文的研究对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教育融合以及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等方面起到有价值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体用”思想;通识教育;专业教育

一、引言

我国现代大学教育系统偏重于专业教育,学科领域条块分明,专业门类众多。这是与其脱胎于苏联模式分不开的。这种强调专业教育的模式对我国建国之初迅速建立高等教育体系、培养大量专业人才、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发挥过巨大作用。但是,过分专业化的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带来了许多问题,诸如专业口径狭窄、知识和能力结构不合理,适应性较差、缺乏“后劲”,整体素质不够全面等等,在科技高度发展、社会结构调整的今天,这些问题已经发展成为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1]为解决由文理分科、过分专业化而造成的窄化思维以及人文素质薄弱等问题,我国于1995年开始在52所高校推行“中国版”的通识教育―――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经过多年的尝试和努力,通识教育在我国取得了很大成功,但同样遭遇了严峻的挑战,其中最根本的'问题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的定位问题,由此带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对立局面,影响通识教育的深入推广。鉴于此,论文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寻找到了“体用”思想这一剂良方,试图以“体用”思想的精神内涵应用解决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定位问题,同时也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结合的一次探索和尝试。

二、通识教育及其与专业教育的差异

通识教育也称通才教育,它直接来自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理念。现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帕卡德于19世纪初期提出,他指出:美国大学为学生提供的是一种“通识教育,它包括古典学、文学和科学方面的有关课程内容。”此后,莱文对通识教育所下的定义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认同,莱文指出:“通识教育是指大学本科课程中全校共同性的、内容有一定广度的部分。它通常包括对若干学科领域有关课程的学习,试图为一所学校中的全体学生提供一种应当共有的本科训练。”由此可见,通识教育的核心是强调人的均衡发展,以便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全方位的基础。[6]相反,专业教育是大学本科教育中的专门领域、内容有明显针对性、并自成体系的部分,注重培养人在某一领域的专业素养、专业技能,以适应第一岗位任职需要。相对于通识教育的广泛性、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组成部分,专业教育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独立性、专业性和功利性,更偏重于技术的应用层次,而不是理论层次。

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定位分析

由于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在性质上的差异,导致通识教育推行以来一直存在着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定位的争论,关于二者关系认识不一致,主要有三种代表性观点[3](1)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并列概念;(2)专业教育是通识教育的上位概念;(3)专业教育是通识教育的下位概念。这三种观点的共同特点是都讲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界限换分得过于清晰,无论那种观点都无法使二者有机结合和恰当的定位。而应用“体用”思想就可以解决二者的定位问题。

(一)“体用”思想概说“体用”是中国哲学思想体系的基本范畴之一,其根本涵义有三个[4]:一是形体(形质、实体)与功能、作用、属性的关系;二是本体(本质)与现象(表现)的关系;三是根本原理(原则)与具体应用的关系。以上三个意义之间也是有关联性的。可知,“体”和“用”的层次、地位并不一致,“体”高于“用”。“用”源于“体”、是“体”的衍生,“体”产生“用”、是“用”的根本。简而言之,“体”是本、“用”是末。在传统哲学中与之类似的还有心物、道器、理事、理气、性相、性情、能所、真妄等,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本质”与“现象”的概念也与之有相通之处。本文所采用的“体用”涵义接近于第一个,即形体(形质、实体)与功能、作用、属性的关系,当然兼有第三个涵义,根本原理和具体应用关系。

(二)“体用”思想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定位中的应用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而专业教育注重培养人的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养。但是,无论是什么专业,都需要有“人”去学习、去实现,“人”才是实现专业教育的主体,而专业知识、技能等是人这个主体的作用、功能和属性,与体用的第一种涵义暗合。可知,通识教育培养的是“体”,而专业教育培养的是“用”。这就是二者间的关系定位。这与流行观点的“专业教育是通识教育的上位概念”有类似之处,但是本质上不同。“上位概念”中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是各自独立的领域,缺乏联系性,只说明地位的差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用”思想可为解决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的定位问题提供指导作用,促进通识教育在我国顺利的推广,推动我国大学教育的发展,培养出一批批拥有健全人格、良好素质、高度社会责任感并术业有专攻的栋梁之材。同时,“体用”思想的内涵极其深奥,外延极其广阔,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还有更多可探究和发掘的地方,值得继续深入研究。

篇6:通识教育的现状与实施路径论文

通识教育的现状与实施路径论文

通识教育的核心在于人文素质的培养,其方式是实施开放式、全方位和个性化的教育模式。通识教育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更新与发展,实现高等教育与世界接轨,使中国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当前通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一、通识教育目的与意义

(一)通识教育的目的性

知识就像一片海洋,要在汪洋大海之中获取目标,一个人如果不了解这片大海的情况、水平分布和垂直结构,以及地形地貌和水文情况,是很难找到并最终达到其目标的。这就要求大学生首先对其要面对的目标情况、环境、路径、方法加以了解。通识教育恰恰起到这样的作用。高校教师首先要做的不是让大学生学会打牢抓住目标的技术,而是要先了解情况、熟悉环境。通识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之前通晓各种“基本知识类型”,了解基本情况,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指明方向。

(二)通识教育的发展性

通识教育的第二个目的就是帮助大学生发展远大理想和抱负,有利于实现高等教育的自身价值。蔡元培先生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1]377从这个意义上讲,培养学生的未来自我发展能力是当今高等院校实现自身价值意义所在。众所周知,国外教育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每当美国高等教育出现危机、面临迅速变化时,通识教育总是被看作应付这些挑战和进行革新的催化剂”[2]。所谓的危机、变化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国外的教育是灵活多变的,社会需要哪种类型的人才,高校就设置哪种课程,培养此类人才。教育是为社会服务的,脱离为社会服务这个宗旨,高校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然而,国内的高等教育却没有太大的变化,因为高校的课程设置跟社会需求没有太大的关系。因此,大学生就业常常面临专业不对口的现象,与社会需求脱节。由于这种人文精神的缺失、课程设置结构的失衡,造成人们对接受高等教育的意义产生怀疑,使得高等教育面临着挑战。

(三)通识教育的前瞻性

1、有利于开发大学生的潜质。通识教育的第三个目的就是开发潜质,纵深发展。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非常重要。有一句谚语叫吃什么饭长什么身体;对于大学生学习来讲,可以说修什么课程就有什么样的知识结构,也就有什么样的创新潜力。

2、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当今世界需要的是创造型人才,而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是创造型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创造性人才培养最重要的是使被培养者具备前瞻性思维。通识教育是以课程为载体,以思维为动力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通识教育内容广泛,涉及到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三大领域,而这三大领域不同的知识内容、思维模式和技术方法结合在一起,使人更容易形成创造性的思维。

3、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潘光旦先生说过“:教育的理想是在发展整个的人格。”[3]个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思想,也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大学生在通识教育模式下关心人的解放、人的完善、人的发展,通过对三大科学领域知识的系统性学习及对认知的拓展、全面掌握人类知识的基本情况,并对不同学科间的核心内涵进行比较分析,弄清楚各学科之间内在的关联性与差异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最终实现挖掘大学生潜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正如罗索夫斯基指出;“通识教育是描述某些大学学院教育的一种方式。这个也可在狭义上表示除主修课或专修课以外的要求,目的在于确保知识的广度和平衡,使个人获得全面发展。”[4]

二、通识教育的现状分析

1、普遍设立通识教育机构:世界各大学都有自己的通识教育的规划和执行机构,而这些机构都是相对完善的。日本东京大学称之为文理研究院,韩国延世大学和成均馆大学称之为大学学院,韩国首尔大学称之为基础教育院,香港中文大学称为通识教育部。除级别较低学院外,多数高校都设立了通识教育委员会,监督指导通识教育。由此可见,高校组织机构的健全与否关系到本科教育改革和通识教育的顺利进行。

2、普遍达成通识教育共识:大学教育的使命是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的动力。东亚名牌大学都对本科教育的成效进行了新一轮的评估,并开始以全新的视角大规模地发展并在学校主要领导和骨干教师的带领下,开始以全新的方式方法大力推进通识教育的发展。首尔大学文理学院徐敬浩教授对通识教育目前的发展表示:“在当今高等教育普遍面临的功利追求和量化考核的压力下,本科教育和通识教育的理想征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5]许多欧美高校证明了大学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充满活力的本科教育。因此,为了使研究型大学的目标不局限于一句空洞的口号,搞好本科教学质量是关键。

3、普遍重视通识教育:各高校高度重视通识教育,普遍强调通识教育,认为面向未来各个领域的前瞻性和应对性是通识教育的重点,为此,各高校正在努力完善国家安全、生物科学、海洋科学,环境科学,太空科学,民主科学,本国与外国,人类与其他生物,人与环境等各方面的课程设置,构想新的通识教育模式,实现通识教育在学科组成和教学方式上的新发展。为了突出通识教育课程对跨学科、多元化、交叉发展的重视,各高校设立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如基础课程与最新研究发展的结合,理论性学科与技能性学科的结合,还有各个专业领域的结合,以及国内与世界的结合。

三、通识教育的困境

1、培养目标功利化:偏重应用型和专业型是大部分高校在通识教育课程目标上青睐的路线,由于目前各高校都面临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大多数高校仍然在课程的培养目标上更突出实用性和功利性,重视课程的专业化和技能化,并使此类课程数量在课程总量中占有很大比重而忽视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2、课程设置随意性:系统的课程设置体系对搞好通识教育提供明确的目标和方向。然而,在当前的通识教育实践中设置缺少统一的标准,主要体现在教师讲授课程的随意性,没有完整的课程设置体系,教案结构散乱不规范,时间分配和教学内容缺乏科学性。

3、缺乏整体的评价体系:由于我国应试教育的传统根深蒂固,分数、知识被看作是衡量教育教学质量效果的重要指标,对于大学生的其他能力,如理解能力、创新能力、语言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却通常并不看重,也没有对于这些能力的系统性评价。由于缺乏相关的评价机制进一步导致人的发展主动性的缺失,而通识教育与此大相径庭,因为通识教育提倡的是“全面”发展的理念。通识教育的缺位:由于历史上通识教育的缺位,使得大部分高校目前不具备通识教育顺利发展的环境。通识教育以自由教育思想为基础,而我国则缺乏培育自由教育思想的土壤。蔡元培先生曾说过“:数百年来,教育的目的只有一项,即对人们进行实践能力的训练,使他们能承担政府所急需的工作。”

由此可见,德育教育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学而优则仕”,这种德育教育又最终被用在了政治领域,成为了“以德治天下”的工具型的教育思想,这使得通识教育的传统逐渐丧失。缺乏创造性和创新性:计划经济的发展模式曾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根深蒂固,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则深受其影响,高校应大力发扬创造与创新精神,努力探索适合本校发展的特色道路。国外的通识教育方法已成为众多地方院校学习与模仿的对象,但容易犯本本主义的错误,即只注重形式的模仿而忽略实践经验的重要性,对通识教育核心与灵魂的'理解不够深入,教学组织形式和学习方法略为单一;课堂教学往往采用大班授课,教学内容达不到一定深度,只是单一地传授书本知识,从而无法保证通识教育有效实施,目标就更加难以实现。缺乏系统性及整体性:高校缺乏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因此难以使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更加系统与完整,同时缺乏优秀的师资力量。由于许多高校对通识教育理解得不充分,通识教育便仓促实施,而缺乏合理充分的准备。通识教育课程缺乏有效管理,课程分布繁多而冗杂,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规划不完整等弊端。授课教师大多对通识教育没有充分的了解,几乎没有通识教育的授课经验,因此也就不能完美地教授通识教育课程。因而许多通识教育课程往往虽然冠以“通识教育”的头衔,却仍然采用专业基础课程的单一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通识教育的实施效果可想而知。

四、更好地实施通识教育的路径

(一)合理规划课程安排

要更好地实施通识教育,就要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有用人才。通识教育课程的安排大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文化类科学。使大学生更全面地掌握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从多个角度看待与分析问题,形成高尚的审美情操,使大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社交类科学。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分析社会现象,为更好地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全球化的局势下,提高大学生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并能更好地发挥团队精神。

3、自然类科学。使大学生能够较完整地了解物质世界运行规律,具有基本的数字计算能力,具有谦虚谨慎的科学作风和正确的自然观,树立环保意识。

4、跨学科类知识。使大学生能从多角度理解和分析各学科之间的关联,运用类比、分析等方法掌握各学科的知识。

(二)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

科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使各学科之间既紧密联系,又相互贯通,整体上构成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主干,从而形成具有丰富内涵而又内容丰富的核心知识体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合理安排通识教育:一是每门课程的设置应相互关联,发挥各门课程的特色,彼此互为补充,促进整个教学体系的进步。二是把握好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和专业型课程体系之间联系与异同。专业型课程与通识教育课程间并非是对立的,虽然它们之间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例如在目标设定、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估等方面存在差异,但两类课程在大体上的方向是一致的。三是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系统化,深化它与学校本科课程体系之间的联系。本科课程体系应该是一个系统的教学体系,包括校园文化、校园环境、专业特色以及教师资源等,要使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更加完善,应充分借鉴校本课程资源,发挥其优势,使通识教育体系更加贴近大学生生活。

(三)建构多元化的评估机制

对通识教育进行多角度评估即评价内容的多样性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从评价内容的角度来分析,不仅要体现大学生的共同需求,更要促进每个学生个性的发展,使教学过程完善,并达到师生均满意的效果。积极促进大学生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这种多角度的评估需要特别关注大学生学习的表现,即从多角度例如能力、使命感、责任感、自信心、意志等方面进行自我认识和评价。从评价主体的角度来说,通识教育要求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包括教学评估、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的互评等。同样可以分小组进行评估,实现教学评估主体多元化,包括学校、社会和家长等多方面主体的评价。

发展教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通识教育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作为新生事物,它的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考验过程。通识教育在我国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它对我国长远教育发展来说是一条阳关大道,经过不断地发展和完善通识教育对于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一定会发挥巨大的作用。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栋梁,造福子孙后代,完善人的心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利国利民的而不是为了谋求功利。通识教育是对大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为大学生打开一扇窗,拓展学生的视野,面临浩瀚知识的海洋,让大学生找到前进的方向,这是通识教育的主旨。通识教育的实施还可以有助于人格的完善与发展,使个人、社会、自然三位一体,实现和谐发展。事实上通识教育体现了三个结合,即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相结合,教学与学习相结合,教育与育人相结合。

篇7:试论新建本科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思考论文

试论新建本科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思考论文

论文摘要:新建本科院校在实施通识教育的过程中,面临着理念上的淡漠和实践中的现实困境。本文提出,新建本科院校可以通过更新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科学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等手段,来化解实施通识教育的现实困境。

论文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通识教育 探讨

自建国以来,我国高校一直采用专才教育的培养模式,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所作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然而,这种培养模式由于专业分割过细,学科之间相互分离,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严重失衡,造成大学生知识结构单一、视野局限,束缚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知识创新。新建本科院校如何化解通识教育实践的现实困境,超越对于通识教育功利主义的理解,还原和实践教育的本质,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新建本科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意义

1、通识教育有助于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理念的回归

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教育。新建本科院校大多从专科升格而成,长期实行专才培养模式,更加面临着来自过度专业化教育而偏离大学办学理念的巨大挑战,而实施以学科科际整合、交融为导向的通识教育,正是新建本科院校回归大学办学理念的重要而紧迫之举。

2、通识教育有助于个体的可持续发展

通识教育有助于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大学阶段仍属于未来不确定阶段,学生需要为不确定的未来做多方面的准备,而通识教育可以通过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方面知识的熏陶,增进他们对自我、社会和世界的了解,促使他们对学术及文化发展有长远的兴趣。

3、通识教育是不同层次、类型高校的共同任务

实施通识教育并不只是综合性大学、重点大学的任务,其他类型的院校同样面临实施通识教育的问题。新建本科院校如何以通识教育作为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的切入点,针对自身的办学类型来确定通识教育的实施方案,以提高其在我国高校中的竞争力,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新建本科院校实施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1、通识教育观念淡薄

尽管通识教育已成为我国大学本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但就大批新建本科院校而言,他们还尚未觉悟,或尚在观望,或以增设一点公共选修课作装点,目的只是“拓展就业适应面”,对于将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来改革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而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这一理念还存在着认识不清的问题。

2、以就业为导向的专才培养模式根深蒂固

过弱的文化陶冶导致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想底蕴不够;过窄的专业教育导致学生的学科视野狭窄;过重的功利导向导致学生的扎实的基础训练和全面素质培养受到影响;过强的共性制约导致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抑制。一些新建本科院校还处于对这种专才培养模式的迷恋之中,极大地阻碍着通识教育的实施。

3、课程体系及结构不尽合理

新建本科院校的课程多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三大模块构成,非专业教育的公共必修课基本上是国家规定的课程,比重很大,而体现学生素质教育的公共选修课的学时和学分比重很小;选修课开设随意,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各类学科知识割裂,人文教育缺失。以上这些因素均影响着通识教育的'有效实施。

三、新建本科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路径选择

1、更新理念

基于实施通识教育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新建本科院校首先需更新理念,将通识教育作为新建本科院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切入点,这就要求新建本科院校要超越对通识教育的功利主义的理解,真正实现以学科科际整合、交融为导向的通识教育,以此来化解通识教育实践的现实困境,还原和实践通识教育的本然意义。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新建本科院校可以借鉴国内外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有益经验,设立以通识教育为目的的基础教育学院,按学科大类对学生进行培养。本科生入校后,在基础学院接受一至二年的通识教育,可在深入了解专业内涵的基础上,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在综合个人志愿和考试成绩的基础上理性选择专业。这种培养模式可以打破“高考一次定终身”的局面,改变学生高考时选择专业的盲目性,为学生理性选择专业提供了政策环境,有利于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各院系之间展开良性竞争,促进专业优势和特色的形成以及各院系管理水平的提高。

新建本科院校通过基础学院来组织和实施通识教育,可为学校实施通识教育提供体制保障,有利于实现通识教育与学生培养管理机制的有效结合。

3、建设高水平的通识教育师资队伍

新建本科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培养一批能承担通识教育重任的优秀教师,开发并改善优质通识教育课程,积累教学经验与资料;通过制度建设,将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与教师的职称晋升、评优评先以及薪酬等有效结合起来,激励优秀教师勇于并乐于承担通识教育重任;新建本科院校还可以通过加强校际间教学资源共享、举办通识教育研讨会等形式,来推动高水平通识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曼丽,汪永铨等.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彭旭.地方性本科大学实施通识教育面临的问题及路径[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0).

[3]杨秀芹,陶美重等.通识教育的实践:困境与路径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

[4]漆新贵,孙泽平等.新建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目标定位与实施路径[J].江苏高教,(6).

篇8:我国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现状及对策论文

我国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现状及对策论文

摘要:随着现阶段科学技术不断地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阶段,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要能够将某一个学科学透、学精,而不是什么都会一点,除了专业的科目,还要了解社科类、人文类、自然科学类的学科。按照现阶段社会对人才的基本需求,使用通识教育的方式能够有效地保证对人才的培养工作。因此,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开展通识教育,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通识教育陷入重重困难。基于此,本文将对通识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现状;问题;分析

通识教育是理念和课程相互统一的教育方法,指的是针对现阶段高等教育专业化的突破和纠正,通识教育的内涵指的是对使人类能够得到精神的自由、生活的价值、心灵的充实,以及对生命的尊重、资源的利用,宇宙的和谐等。通识教育的教学目的是指要满足人自身向自由发展的根本目标,也是通识教育的基本精神。所以,随着现阶段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客观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要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使用通识教育的手法,同时这也是当今终身教育与职业岗位变换的要求。

一、现阶段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基本情况

现阶段,我国的通识教育正处于发展阶段,还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很多的学校表面上实施的'是通识教育的方式,但实际上使用的还是传统的通识教育的方式。我国的通识教育现阶段发展的还不是很完善,在理论上得到了教育界的关注,但是实际上还没有学校在实施的过程中,找到了通识教育的使用方法,没有明确的教育目标,也没有真正的做到改革教育。

(一)通识教育的内涵模糊。要实施通识教育,必须对通识教育的内涵有一个基本一致的认识。通识教育的概念涵盖的知识点很广泛,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通识教育会得到不同的结果,现阶段的通识教育的定义还没有得到确认,也没有办法统一出一个通识教育的定义。根据现阶段通识教育的发展情况来看,我们需要深刻的了解通识教育的内涵,并对通识教育有一个合适的定位,还要对其概念进行深刻的理解,能够有效地掌握通识教育的实施方式,找到通识教育实施的根本途径。如果没有理解通识教育的真正内涵,就无法得到真正意义的实现。

(二)通识教育师资力量普遍不足。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的高校使用的都是院系划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划分,但是没有注意到院系划分应该以通识教育的内涵做前提,这就导致很多的老师在学校体制的引导下,对通识教育的认识也不够深刻,对通识教育没有重视。老师们作为授课的主体,对通识教育没有认识,自然也不会在教学中实施。还有一部分老师只是对通识教育进行研究,没有对通识教育进行实施,这样的方式也会导致通识教育的研究停滞不前。现阶段的高职院校中,广泛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很多的老师愿意投入通识教育的研究工作,但是却视其为牺牲奉献自己的时间。由于高职院校的老师本身使用的就是专才教育的教学,但是在进行通识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老师本身不具备通识教育的基础,对通识教育也没有独到的见解,就没有老师想要去教授通识教育的课程,导致师资力量严重的缺乏。

二、促进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要以质量为先。通识教育现阶段已经得到了西方发达国家的认可,并成为了大学的主要课程之一,并针对通识教育有严格的考核制度,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高,会按照通识教育的教学要求去严格的进行课程。因为,很多学生将通选课变成了一种拾便宜学分的课,而且是大多数情况下最容易过的课,最不用付出努力的课。可想而知,这种以低质量的通选课作为通识课程载体的形式,其对通识教育的发展是致命的打击,造成的后果是通选课日益被人不重视,日益被专业课程所挤压,而且是最容易被裁减的课程。还有一种现状也值得注意,就是学校将通选课作为文化素质教育建设成效的量化体现,简单的以开设通选课的数量来显示文化素质教育的成就,这种指导思想陷入了通识课程的发展误区,以数量取代了质量。因此,根据当前通识教育质量不高的现状,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通识课程质量认证体系,切实保证通识课程的质量,在质量建设的前提下逐渐扩展通识课程数量,才能为通识教育课程以至通识教育奠定良好的认可度和发展基础。

(二)打造以资深教师为核心的教学队伍。通识教育的实施前提是要求老师要具备十分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具备对通识教育的研究经验,能够在进行通识教育的过程中,对多种学科的知识相互结合,能够达到通识教育的教学目的。在进行通识教育的过程中,很多的老师由于没有经验,掌握不了通识教育的根本方式,通识教育的课堂变得十分无趣,老师的讲课过程敷衍了事,学生对课堂也不感兴趣,其结果是面对通识课程师资严重不足,形成了以大批行政及教辅人员充当通识教育一线的师资队伍,其基本素质和学养水平难以满足通识教育的要求,更加恶化了通识教育在学校发展定位及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势必使通识教育日趋衰落。

三、结论

通识教育在高职院校实际教学应用中面临着很多困难,一方面是在通识教育的认识上存在问题,另一方面是通识教育实施的师资上出现欠缺,使得通识教育难以顺利开展。为此,在高职院校教育中,为了促进通识教育发展,首选需要奠定质量为先的通识课程建设,提升学生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其次需要打造以资深教授为核心通识课程师资队伍,再加上一些辅助因素来促进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英.我国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研究[D].安徽大学,.

[2]夏杉.中美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对比研究及其启示[D].湖南农业大学,.

[3]郑东方.我国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价值取向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

[4]张军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契合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篇9:试论应用型大学通识教育的困境与出路论文

一、应用型大学通识教育面临的困境

通识教育在我国已进入多元化的发展阶段。在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已不仅局限于开设选修课这种单一路径,而是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大幅度的创新改革,如北京大学开办元培班、武汉大学开办国学实验班等等。但是在应用型大学通识教育却遭遇了发展困境。面对困境,应用型大学的通识教育走向究竟在何方,是否也应该像研究型大学一样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抑或保持F状,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困境之一:严峻的就业F实使学生轻视通识教育。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时代,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105万人,比增加805万人,增长35%,超出规划目标10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6.5%,比20提高5.5个百分点,比规划目标高出1.5个百分点。但是就业市场的需求量却并没有相应扩大,就业率没有显著上升,薪酬却一降再降,大学生身上“天之骄子”的光环不复存在,就业是摆在学生面前一道F实的门槛。应用型大学培养的人才不同于研究型大学培养的研究型人才,它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多数是本科毕业后就要走上工作岗位的,面对“毕业等于失业”这种巨大的压力,内陆一些经济不发达、就业市场不活跃省份的学生热衷于考研,希望通过提升自己的学历层次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而在沿海一些经济发达的省份,商业氛围的笼罩和商业意识的渗透使学生更乐意花费时间去考各种职业资格证书,以此为今后的就业增加筹码。在这样的F实状况下,学生们对于能够提升自己内在素质但眼下又看不到实际用处的通识课程有些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有些则不屑一顾。

困境之二:培养目标使通识教育的关注度降低。

研究型大学培养的学术型人才以从事基础理论研究为主,追求高深学问,以认识世界为主要任务,需要系统地学习某门或几门学科知识,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思维方法,应用型大学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以改造世界为主要任务,其专业口径较宽,适应面较广,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更强,更侧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分析、理解与应用,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核以及合作精神培养。[2]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其在本科阶段可以接受较长时间的通识教育,并不急于培养实践能力;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其在本科阶段就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也会相应采取多种措施来保障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水平,在学校整体培养目标的影响下,学生会比较关注自己实践能力的提高,而对于当前与就业关系不明显的通识教育的关注度就会明显减弱。

困境之三:落后的管理制度使通识课程质量不高。

1.师资力量较弱

一些有学术成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因为忙于做项目、带研究生等工作或者因为上课地点偏远、时间较晚等原因,不愿意开设通识课。通识课就沦为年轻教师补足工作量的工具。大部分通识课程没有教学团队,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任课教师一旦无暇顾及课程即处于停开状态,导致课程的稳定性差,难以打造成精品课程。

2.通识课程的质量监控不严格

没有如监控专业课程一般的包括开课、上课、考核等贯穿教学各环节的全程监控体系,对于新开通识课的准入和已开设课程的退出规定不严格,论证和审查程序较为简单,没有严密规划,导致课程开设五花八门,而且以知识灌输型课程为主,有内涵、能激发学生思辨与创新能力的课程乏善可陈,就像一盘大杂烩,量虽多却食之无味。

面对通识教育在应用型大学所遭遇的发展困境,应用型大学的办学水平、办学目标和定位都决定了其不可能像研究型大学一样大幅度地对通识教育进行改革,只能走精深化、内涵发展之路,从四个方面入手提高通识课程的质量。

二、应用型大学通识教育改革

1.制定科学、先进的管理制度

通识教育课程的管理不能只重数量不顾质量,要关注的不仅仅是开出多少门课程,还要关注课程建设的'质量如何。以往的管理重心放在开出课程的门数能否满足学生需要,而对于课程建设少有关注,对于课后评价的监控也不如专业课程那样严格。这种简单的粗放式管理与我国高等教育走高质量、内涵发展之路的趋势明显不相适应,必须建立全程细节管理机制才能实F通识课程精深化。细致的全程管理首先要从严把新开课程质量关开始,必须建立严格的新开课程审核机制。

审查不只限于教学大纲及章节内容安排是否合适,还要审查其对学生思辨、创新等能力素质提高的促进作用是否明显。一般来说,开设介绍赏析类、实用技能类课程教师需要花费的精力较少,学生也会因为课程容易通过而选择此类课程,但是这类课程对学生能力素质提高的帮助作用并不大,所以开设这类课程要持审慎态度。思辨类课程对学生的能力、素质提高的帮助作用明显,但是开设思辨类课程教师需要花费的时间、精力较多,学生也会因为要做论文、参与辩论才能通过课程等原因而不选择此类课程,所以学校应当采取激励措施激发教师开设、学生选择此类课程的积极性。 如果新申报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已开设课程相似,那么应当与已开设的课程统一名称,成立课程组,教师通过各自独具特色的教授风格吸引学生,避免学生因为课程名称不同而选择了教学内容相似的课程,这样就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体验其他课程的乐趣。其次,要充实过程管理环节。以往对通识课程的过程管理环节较为薄弱,应当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将听课、调查、座谈等过程管理措施制度化、常规化。最后,要加强课后评价环节的管理,每学期督促学生评价每门课程,及时整理分析评价数据,为以后的课程建设提供有力的参考。

2.吸引、储备优良的师资

(1)想方设法吸引优秀教师加入到通识教育队伍中来。通识课程的上课时间多为晚上或周六、日,研究型大学的建校时间较长,教师大多住在学校附近,而应用型大学之中有许多院校是新建的,教师的住所离学校较远,因此通识课程的上课时间给开课带来的困扰较研究型大学表F得更为明显。显然,仅以青年教师为任课教师主体开设通识课程不是长久之计,在F有的环境下如何吸引优秀教师为本科生开设通识课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学校可以采取多方面的便利措施例,如提高课酬、扩大上课时间选择范围、课程教材建设立项等激励措施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充实、壮大通识课程的教师队伍。

(2)通过组建高水平教学团队储备优良的师资。师资队伍建设是通识课程建设的关键,一门优秀的课程决不是一朝一夕、靠一个人单打独斗就能建成的。任何一门课程教学内容的锤炼、教学方法手段的优化、教材的编写和完善都需要长期坚持团队合作,不断开展课程建设工作才有可能将这门课程建设成为精品课程。学校应当制定有利于教学团队发展的激励政策,引导教师组建教学团队,选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创新教育思想、较高学术造诣、良好组织协调能力的教师作为团队带头人,组成老中青三代结合的教学队伍,充分发挥“传学、传教、传经”、“帮难、帮困、帮疑”、“带学、带教、带研”的示范作用,保障课程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锻炼和培养高水平教师队伍,联合推进教学改革。

3.建设精品教材

加强教材建设是促进通识教育的重要措施。教材、讲义是任课教师教学特点、智慧的集中体F,使用由任课教师经过多年通识教育教学实践自编而成的教材能够大大提升教学效果。F时代,教学内容的传授方法和表达方式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呆板地照本宣科和单一的纸质教材早已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就连只有文字的多媒体电子教材也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材建设应尽量利用F代教育技术,吸纳教学改革的优秀成果,建设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课程观为指导,结合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性,采用声、光、形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教材。这样的教材才能增强吸引力,扩大信息量,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的理性思维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营造整体浓郁的文化氛围

在文化素质教育的各环节中通识教育课程是主线,占据主要地位,其他文化活动围绕主线发展,处于辅助地位,各环节应当相互贯通、相互融合。只有校园整体文化氛围浓厚,才有可能打造出精深化通识课程。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赢得学生的关注,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体会到文化的魅力,认识到文化素质在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浓厚文化氛围的熏陶下才会更愿意接受认同通识课程的教育。

通识教育的意义远不止于增长知识这么简单,因此我们期望通过丰富内涵、科学管理等多种举措提高通识课程的质量,建设精品通识课程,令通识课程带给学生的不只是某方面知识的增长,更重要的是获得心灵上的启迪、提高自身能力素质,成长为一个体格健壮、心智健全、学识渊博的全面发展的人。

篇10:网络通识教育教学中若干问题的认识与思考论文

网络通识教育教学中若干问题的认识与思考论文

关键词:网络化;通识教育;教学研究

通识教育对于优化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网络技术的不断革新,网络教学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在教学改革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网络通识教育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创造网络“教”和“学”的环境,把教学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效的结合起来,提供开放的学习资源、教学资源、教学活动的多媒体网络互动教学。通过网络通识教育教学平台,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如通过在线讨论、在线提问和邮件进行答疑和信息反馈;教师通过教学平台可以追踪学生学习情况,如通过学生对内容的访问情况进行学习态度的反馈或者通过对平台考试结果的数据分析,生成统计报表;教师通过教学平台控制或引导学生的学习进程。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硬指标,对课程内容进行选择性发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一、网络通识教育课程优势

与传统教学相比,网络通识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不受时空限制。网络通识课程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空间和时间的束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和情况自由地确定自己的学习时间和进度,不需要全班统一教学进度;教与学的地点也完全可以自由选择和移动,学生只要通过便携式电脑或个人计算机就可以实现网络通识课程的学习。此外,相较于传统通识课程的大课堂教学,无法照顾到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与教学效果,网络通识课程可以随时随地接受教育者的反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疑难问题可以通过网络通识教育平台的在线讨论,在线提问等方式和同学共同参与讨论,向老师求助、指导,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2.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在网络通识课程中,教学资源的主要载体是计算机网络,它具有多方面的优点:首先,网络教学资源容纳的信息量大,其容纳的教育信息集动画、图象、文字、声音于一体,能够给学生以更加形象化的认识,有利于对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其次,网络通识课程教育资源一般都是由经验丰富的教育专家和网络专家精心设计,能够使教学资源得到扩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能够做到因人而异。再次,网络教学资源具有共享性,能够使接收网络教学的学生共同享有教学网络提供的丰富教学资源,进而满足学生群体的不同需求。

3.师生角色的转变。一是学生之间合作关系。多媒体网络教学为学生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多种可能,使个性化学习成为现实。在网络通识课程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已的实际情况,自主从事学习活动,安排学习时间和内容。学生还可以通过网上交流、分组协作等方式实现合作学习,并在合作中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此外,网络学习对于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不仅只停留在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上,而必须积极、主动地利用各种丰富的网络资源,吸取和共享各种资源和服务。二是师生合作关系。网络通识课程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要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教学技能之外,还要学会操作先进的计算机和熟练运用网络技能,不断地学会应用网络资源为教学服务,对学生遇到的技术问题尽快给予解答。多媒体网络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结构关系,也改变了师生既有的角色地位。在现今社会,知识的快速更新,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师在某些特定的方面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往往不如学生迅速,此时学生就充当了教师的角色,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由此成为一种相对概念。教师把学生视为亲密的合作者, 二者建立一种同学或共学关系,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共同得到提高。

4.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1)教学资源丰富。利用网络发布教学内容信息、教学大纲、课程内容、作业等,使学生可以在没有与教师或者同伴交流的情况下完成辅助学习任务。由于这些资料是教师为学生精心筛选出来的,在内容上丰富多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节省了学生查找的时间。这种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最可观的学习资源。(2)辅助学习方式。辅助学习的特点是它能够提供指导、讨论等服务,采用答疑教室、问题集锦、电子邮件、电子论坛等来实现师生电子对话。网上教学活动为用户创建了一种动态的环境,使学生可以畅所语言,活跃交流气氛。(3)合作学习方式。从学生之间合作关系来看,合作学习模式主要强调的是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它通过学生讨论和学习沙龙,为学习者之间提供了实时对话的一种动态环境,使得班级学生成员之间可进行多用户提问、解答和资源共享等合作活动。(4)鼓励学习方式。网络通识课程中采用网络辅导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将学生中优秀的作品和作业展示在网上供其它同学学习、借鉴,有利于鼓励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

二、网络通识教育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部分高校为进一步补充通识教育课程,引入了网络通识教育课程。为了了解网络通识教育课程的现状,更好的促进网络通识教育课程的发展,笔者以所在高校为例,进行了调查和研究。调查问卷围绕对网络通识课程总体印象和满意度、网络课程教师教学的满意度、硬件环境满意度、学生学习评价模式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设计。调查对象为笔者所在高校部分选修网络通识课程的学生,分布在四个年级,涉及全校各个学院。共发放问卷280份,回收275份,回收率98.2%。

(一)结果与分析

1.对网络通识课程教学的看法。在问及自己选修的网络通识课程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时,49.5%的学生认为好,28.0%的学生认为较好,18.5%的学生认为一般,4%的学生认为不好。主要是对教师的教学内容不太满意,有小部分同学由于没有本课程学习基础,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理解有一定困难。

2.对网络通识课程的满意度。调查中,有30.2%对所开课程满意,51.0%基本满意,即81.0%以上学生对现在所开设的网络通识课程是满意的,表明大部分同学对所开设的网络通识课程是持肯定态度的。虽然对课程教学中有一些不满意的地方,但对于课程的综合评价还是满意的。

3.对网络通识课程的硬件环境满意度。调查中,有20%对其硬件环境表示满意,33%表示基本满意,21.5%表示一般,25.5%的学生认为不好,表明网络通识课程在硬件环境上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4.对网络通识课程的评价模式满意度。在问及自己所选修的网络通识课程中对作业的布置难易度、考试形式等方面时,26%的学生认为满意,35%认为基本满意,21%认为一般,18%认为不满意,表明对网络通识课程的考核制度需要进一步改进。

(二)网络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结果看出,虽然网络通识课程内容丰富,可以将名校、名师等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不受时间、空间限制通过网络提供给学生等,具有很大优势,是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教学方式的新举措,但由于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网络通识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

(1)缺乏师生互动。网络教学中,由于学生整天面对的是没有情感的计算机界面,缺乏与老师面对面的感情交流,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和持久。在传统的教育环境中,教师在讲解课程内容时的'肢体语言,对一些知识的重点难点提示,能使学生加深印象,加快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困惑、学习时的喜怒哀乐,教师也能通过观察一目了然。因此,大部分学生已经习惯了师生面对面授课的教学方法,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然而,这一切在网络教学中很难实现,网络的虚拟性造成了课堂教学中师生情感交流的缺失,造成了师生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时空限制。

(2)学生的主动性有待提高。由于网络通识课程的出现,使教育信息控制的主动权完全交给了学生,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良莠不分,而部分学生自控力较差,在学习上缺乏自觉性与自制力,再加上受到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等限制,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迷茫,不知要从何学起,难以自主地进行学习。或者浏览与课堂内容无关的网页,不知哪些有利,哪些有害,很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侵蚀。

(3)硬件环境不完善。网络通识课程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对硬件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项保障资源建设和应用的措施不完善,将会导致网络传输率慢,服务器跟不上和受ARP等病毒攻击的问题,导致学生在线学习、完成作业等学习任务或下载相关数据时耽误时间,进而导致网络课程资源无法进一步而向学生推广使用。网络通识课程不仅对网络设备、服务器提出了要求,而且对管理者、维护人员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评价过于简单。评价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评价学生,如出勤、作业、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等;学生也可以借助多种手段评价教师的教学过程,如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方法等。作为新型的教学模式,网络通识课程在这个环节上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目前,网络通识课程的评价机制主要有作业、视频观看比例、考试三部分组成。虽然期末结束,大部分同学通过此评价机制,通过了课程考核。但由于网络授课,教师不知道学生是否通过作业练习巩固了已学知识,是否真实的将视频完全观看完毕,是否通过考试使其掌握了该门课程知识。此外,学生如果遇到不会做的练习题,虽可以通过在线提问找老师答疑,但老师与学生在线的时间不一定会同步,问题不一定能够及时的得到解决。

三、网络通识教育教学策略设计

1.创建网络通识课程教学模式。在网络通识课程教学平台上,创建“发现——探索”式教学模式。该模式由教师设立一些与本课程相关的适合学生来解决的问题,并通过网络通识平台向学生发布,要求学生解答。与此同时,教师提供大量的、与问题相关的信息资源供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查阅。并适时对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给以适当的启发或提示。这种模式的学习方式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因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

2.加强情感交流。网络通识教育应用于通识教育教学, 使得教学过程从传统教学中的单一“教师一学生”的交流转变“教师一计算机和网络一学生”的三方交流。这就要求教师需要掌握人与人通过计算机和网络交往的能力和技巧,不仅要实现学生与机器之间的交流,还应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向交流。因此,在网络通识课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留言板、聊天室、电子邮件等方式积极主动地与老师、同学之间进行沟通,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尽量避免因网络教学而带来的负面影响。

3.采用多样化评价方式。一个完善的网络教学评价系统中应该包括学生在线考试、教师在线阅卷、学生自测、点评作业、学生在线完成作业以及作业资源库管理和学生上交的各种类型作业评分系统等,并尽可能地实现与教师实时交互,提高教学目标。

4.创设情境教学。网络教学过程中的情境教学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根据合适的教学内容,尽可能多的安排网络教学活动,模拟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教学场景。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一些相关知识的情境流程,学生进入流程仿佛进入真实的环境,激发学习者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既有亲身体验又能学到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充分展现网络教学的优势。

5.加强日常辅导管理。网络通识课程的日常辅导主要通过课程邮件和讨论完成。日常辅导要根据教学计划,制定出每周学习计划,列出每周学习内容;要就重点难点及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分析,发布与本周学习内容有关的练习题,并在下一周进行点评;要对每章、每节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并进行必要的串讲;要列出所学章节中可能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整理并给出答案,放人精华贴中,供学生查询。

6.加强学生管理。教师通过网络通识课程教学平台收集学生上网浏览教学视频、参与课程交流、参与答疑等学习活动的情况,收集平时作业完成情况等,及时统计考核。要通过课程邮箱对登陆次数少、参与学习时间短的学生进行提醒,及时督促。要及时批改作业,并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答错较多的问题进行讲解。同时,要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比较差的学生进行适当的计算机知识辅导。

参考文献:

[1] 李曼丽. 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 李波. 关于提高地方高校通识课程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J]. 教育与职业. (9)

[3] 吴玉霞. 对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思考[J].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1(2)

[4] 黄新枝,彭慧卿. 网络教学特点的探讨[J].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4)

[5] 王勇. 网络远程教学管理与评价体系研究[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1)

[6] 张蓉. 网络教学特点与教师角色的定位[J]. 教书育人. (14)

[7] 王秀艳,郭建清. 浅谈高校网络教育[J]. 中国成人教育. (5)

篇11: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对策探讨论文

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对策探讨论文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与通识教育课程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调查研究显示,学生对两类课程总体满意度不高,处于被动状态学习课程,渴望通过多种方式激活自我主动学习模式,并普遍支持将两类课程进行融合,有针对性的改革,更好实现课程目标。当前,应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与通识教育课程的问题以及学生的期待,从课程组织形式、课程内容、行知结合、师资优化等方面加强两类课程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通识教育类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调查研究;融合对策

现代大学的教育目标为“高等院校必须教育大学生成为学识渊博、理想崇高的公民,能够以批判精神进行思考,会分析社会问题,能研究和运用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而且能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1]目前,从宏观和微观上来看,国内高等教育的内容与教育目标的实现之间是存在一定脱节的,主要体现在:重智力教育轻德育教育;重专业教育轻基础培养;重理论灌输轻实践培养。[2]而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借鉴和融合恰好能弥补目前高等教育中存在的若干问题,通识教育中人文价值关怀加重德育教育和基础培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加强学生政治素养、道德文化和适应能力方面的培养,真正实现高等教育的“学与用”、“知与行”的统一。通识教育以培养“完整的人”为根本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两者都是在做关于人的教育工作,特别是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基本理念和最高价值取向上,两者是相互契合的。[3]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三个部分是通识教育课程的核心内容,课程建设更加侧重人文和科学认知功能,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具有中国特色教育理念的体现,符合中国国情。所以,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相互替代,两者各有侧重又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可以相互借鉴结合,共同完成高等教育的目标。了解当前大学生对两类课程的学习情况,以便更好地实现通识教育课程与思想政治类课程的融合,开展了此次调查研究。

1总体情况

本研究以通识教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选课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调查问卷法和访谈法开展研究,调查问卷及访谈问题根据课程评价相关资料整理得来,经专家评分后形成,预调查剔除无效问题后发放问卷350份,收回问卷327份,剔除无效问卷后获有效问卷322份,有效回收率92%。322份有效问卷对应的样本情况如下:在性别分布上,男生237人,占73.60%,女生85人,占26.40;在年级分布上,一年级87人,占27.02%,毕业班143人,44.41%,其他年级92人,28.57%;在学科分布上,工学人数256人为最多,占总数的79.50%,其他依次是管理学、法学;在政治面貌分布上,以共青团员为主,占86.34%,中共党员占10.56%,其他为一般群众。

2学生对通识教育类课程和思想政治类课程的整体评价

2.1学生对通识类和思政类课程满意度不高调查中以“满意度”和“课程是否对学生有所帮助”两个问题了解学生对两类课程的总体评价。学生对通识类课程满意度为65.8%,对思政类课程满意度为55.3%。进一步通过“课程是否对学生有所帮助”进行调查,针对通识类课程,63.7%的学生认为有帮助,17.4%认为没有帮助,针对思政类课程,有52.4%的学生认为有帮助,有25.8%认为没有帮助。所以,从整体上来看,通识类课程和思政类课程的整体满意度都不高,通识类课程满意度略高于思政类课程。2.2学生对通识类和思政类课程学习主动性较低关于学习主动性调查,58.33%的学生和52.46%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大学学习中是在被动地学习思政类课程和通识类课程。75.32%的学生认为“如果任课老师不采取签到等其他强制措施,自己不愿意主动去上思政类课程”。53.46%的学生认为“如果任课老师不采取签到等其他强制措施,自己不愿意主动去上通识类课程”。可见,同学们对这两类课程更多地是被动接收,并未发挥个人能动性,开展探索式学习。2.3学生对通识类和思政类课程学习效果一般调查中分别设计了13个问题和11个问题了解学生思政类课程和通识类课程的学习效果。结果显示,对于思政类课程,58.33%的学生认为该类课程更多是在告诉学生是与非、真与假的问题,至于如何去判断是与非、真与假则较少涉及,56.82%的学生认为对爱国主义教育、公民意识的培养流于形式。对于通识类课程,56.82%的学生认为该类课程更多是在告诉学生是与非、真与假的问题,至于如何去判断是与非、真与假则较少涉及,55.30%的学生认为教师授课时更多是在告诉学生好与坏的标准,而缺乏对好与坏评价标准的辩证探讨,还有53.03%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类课程对学生智慧的培养、个性发展、生命的呵护等关注较少。

3通识教育类课程和思想政治类课程现存问题及建议

3.1课程组织形式单一关于课程现存问题调查中,分别从课程形式、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调查(图1),结果显示,31.06%的学生认为通识类课程存在“课程开展形式单一”的问题,40.91%的学生认为思政类课程存在“课程开展形式单一”。通过进一步调查,在学生喜欢的课程组织形式中,90.91%的学生渴望体验式教学,并通过多种方式或者形式参加社会实践来实践课堂所学,85.67%的学生希望能开展小班式教学,加强与老师的互动交流,84.34%的学生希望参与到讨论式课堂中,认为分组的讨论学习更能加深记忆。3.2课程内容单调、脱离实际在课程内容方面的调查,29.55%的学生和28.79%的学生认为通识类课程存在“课程内容脱离实际”、“课程内容单调的问题”,37.12%的学生和37.12%的学生认为通识类课程存在“课程内容脱离实际”、“课程内容单调的问题”,进一步调查发现90.15%的学生希望两类课程的内容能够贴合学生实际生活,对实际生活有指导价值,87.24%的学生渴望课程内容设计能够广泛而深入。3.3课程兴趣感不强31.82%和31.06%的学生对两类课程的学习没有兴趣,兴趣感不强就造成了学生无法主动参与课程,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84.32%的学生认为应该给予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利,学校也应根据学生需求开设相应课程。有89.39%希望学校提供弹性学年制(比如:5年或者6年内只要学分修满就可毕业),让学生根据自己情况制定学业规划。3.4大学生对通识类课程和思政类课程的期待建议根据调查结果,学生作为接受教育的主体,在学习思政类课程和通识类课程中,处于被动接收状态,学生学习主动性处于压抑状态;学生渴望学校进一步尝试改革,通过多种方式了解自己和课程,激活自我主动学习模式;学生们普遍认为两类课程存在注重告诉学生是与非、真与假的问题,而对如何去判断是与非、真与假则涉及较少,对爱国主义教育、公民意识的培养流于形式等方面的问题,有待改善;对学生是否认为将通识类课程和思想政治类课程紧密结合更有利于其人文修养、能力和素质进行调查,结果显示,86.76%的学生支持将两类课程进行融合,并进行有针对性改革,以更好实现课程目标。

4通识教育类课程和思想政治类课程融合对策

4.1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根据学习主动性和课程兴趣感不强两项调查显示,当前的思政类课程和通识类课程学生主动参与度不高,学生的自我表达和实现受到压抑。所以,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课程的感受,达到课程培养目标就必须将学生从课程的“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过渡转变。学校可在多方面尝试改革:第一,尊重学生个体发展规律,增加专业培养计划中的可选课程,加大学生选择课程的自由度;第二,增加社会实践和认知环节,倡导体验式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社会,增强课程认知。4.2借鉴国外通识教育课程组织形式,活跃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就“课程开展形式单一”这一突出问题,必须进行思考和变革,将国外通识教育课程的组织形式引入国内的课堂,丰富教学形式。国外通识教育的教学方式大致分为课堂讲述、小组讨论、研发表、独立研究等四种。[4]国内的思政类课程和通识类课程应改变单向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应用角色扮演法、脑力激荡法、菲利普66法、案例教学、游戏教学等多种方法,增加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等多向交流和丰富的交往,增强课程的实效性和体验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4.3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导向,优化通识教育课程内容从根本上解决课程内容单调、脱离实际等问题,必须从课程设计出发,在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整合,真正做到课程内容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对学生具有指导性和前瞻性。特别是对于通识类课程,要符合中国国情,既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又要以此为契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导向,带给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全新变革和尝试,使学生在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引导下学习通识课程,树立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肩负起建设国家的使命。4.4整合学校师资队伍,最大化实现课程教学目的通过数据分析和访谈结果,多数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满意度不高,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整体水平亟待提高。从课程建设的角度,除主体“学生”的主动性变化之外,授课主体“教师”的能动性也必须提高,通识类课程与思政类课程的结合必须通过教师的课程组织来实现,所以对教师的个人素养、教学水平要求甚高。首先,可以通过学校内部整合教师资源,建立跨专业甚至跨院校的师资和课程整合模式,让相关专业和领域的教师合作教学,共同完成某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其次,实施名师等优秀教师重组课程师资队伍建设,以课程骨干教师为中心辐射课程组任课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再次,通过高校已经建立的海外教育机构,聘请国际教师担任课程指导老师或任课教师,提升课程建设的整体高度。

参考文献

[1]朱时清.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D].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陈艳红,黄建,吴开军.大学思想政治课评估的改革对策研究[J].学术界,.11.

[3]姚向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

[4]周海燕,周景辉.美国大学本科的通识教育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9.

[5]IanWestbury,NeilJ.Wilkof,科学、课程与通识教育――施瓦布选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篇12:试析对我国高职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若干思考论文

试析对我国高职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若干思考论文

论文摘要:随着国家实施职业教育大发展战略,高职教育取得长足发展。但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还存在弊病,严重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难以实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根本目标。就如何改革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的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全面发展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进行了研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

一、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中国大百科全书》把高等职业教育定义为“培养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或者生产劳动所需的知识或技能的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以学校为本位、企业为本位的高等职业教育形式,显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逐渐被扩大为“职业技术和能力的教育与培训”,不仅仅包括对在校学生的教育培训还包括对对已经参加工作的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以及对下岗工人进行的再就业教育培训。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重要性

1999年,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2002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使得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支持,其规模不断壮大,对经济社会的贡献显著增强。但由于高职教育起步晚,发展过程曲折,至今尚未形成完善稳定且普遍适用的教学管理模式。许多高职院校的发展还都停留在采用老牌高校的做法、相互探讨与交流、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缺乏创新。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由于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专科层次人才为目标,因此高职院校必须以社会发展现状为端口,及时变革和创新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应该积极研究和探索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问题和对策,认真分析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和特点,结合当前教育实际以及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状况和运行机制,对高等职业教育进行准确的科学定位。通过体制创新,改革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找到一条适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与运行的机制,从而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三、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现状

教育管理体制是对教育事业进行组织管理的各项制度的总和,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方向,速度和规模,是整个教育体制得以构成和运行的保障,具体针对我国的高职院校来说,它包括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微观层面主要是指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体制,包括机构设置、职责、分工及其相互关系等方面;宏观方面主要体现为政府影响以及政策指导,

运行机制是指学校在运转过程中,构成要素之间通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从而推动学校内部良性运转的方式。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管理运行机制一般由决策机制、推进机制、调控机制、评价机制、监督反馈机制整合而成。这五个机制通过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种契合关系,作用于高职教育管理活动,以达成预期目标的早日实现。关于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现状,国内学者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和实践,主要体现在: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主要现状及问题

1.宏观角度。从宏观讲,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制是实行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极,以省级政府为主的体制。现如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现状及问题体现在:(1)条块分割的问题。当前高等职业院校绝大多数由中专、地方职业院校合并或改造而来,本身的主管部门不仅有地方,也有企业,性质或合办合管或单办单管,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都承担一定的管理职责,各个主管部门都分别有一整套相应的管理体系和机构,难免出现协调和管理的问题,目前还没有一套合理的解决方案;(2)形式以及途径多样化的问题。目前的高等职业院校是以独立建制的高职院校为主体,本科高校下设二级学院和其他形式为辅;独立建制的高职院校历史沿革途径多样,一般可分为由高等专科学校内涵转型、以中专为主的多校合并组建和成人高校和职业高校改制三种。合并改造后的高职院校很容易出现各部门之前无法短时间沟通协调,造成职能交叉;(3)各部门如何参与管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政府部门及其他管理部门如何参与管理问题以及这些部门之间的管理权限。另外,社会力量如何共同参与管理。

总的来说,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现行管理体制存在着条块分割、部门分割、人才培养与就业分割等诸多障碍。高等职业教育管理职权的划分和管理机构的设置复杂以及高等职业教育管理职责的分散性,极易造成管理上的杂乱无章和工作效率低下。

2.微观角度。从微观上讲,由于受中央和各级政府制度的严格限制,导致高等职业院校还缺乏办学自主权,存在着自身发展定位不明确,目标定位层次相似运行机制不同、发展不平衡、重点不一致,特色不明显等问题,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1)人事制度不健全。人才配置不合理、人事制度僵化。目前高职院校问题集中于管理人员和教师比例失衡、仅靠死工资无法形成激励制度,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高职教师缺乏完善的激励、评价与监督机制,也就不能激励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上有所建树;(2)机构设置不合理。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低。合并与重组后导致管理机构设置过多,工作效率不高,很多部门人员浪费,不能合理有效进行分工,不能保证教学活动正常进行;(3)没有建立完成的运行体系。办学条件较差,特别是学生实训条件不足,专业教师实践与技术能力不够强。各项规章制度很不健全不能对教师的行为合理有效的约束,导致机制混乱,缺乏合理有效的保障措施。

c (二)我国高职教育运行机制的主要现状

运行是指系统的结构通过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得以运行并产生的功能和性能。高等职业教育的运行主要体现在办学主体与各级职业教育部门机构之间的衔接问题。虽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基础教育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1.办学特色不明显。高职院校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实用性、技术型人才为主。但是不是一成不变地针对市场区培养人才,还要有眼光,瞄准市场前景,因办成自己的特色,追求个性化的生存方式。有的高职院校过分迷信国外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常常将将国外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生搬硬套到自身的办学中,没有结合中国的国情,造成了人才资源的严重浪费。就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来看,只有对学校自身资源进行高效整合、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和办学优势,有效结合市场需求,才能办出亮点。

2.缺乏与企业、行业互惠互利的运行机制。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由于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薄弱,无论从生源还是从制度上都得不到保证,加上企业与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缺乏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带来了很多困扰与束缚。高职院校以其专业的灵活性得以生存立足,但是很多企业仍然打着追求高学历的技术人才的旗帜,过分重视眼前利益,招收未经职业培训的员工,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

3.管理运行机制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高职教育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政策上的支持,社会地位逐步提升。但与高等教育相比,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投入仍然有限,因此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薄弱,教学资源缺乏等问题,加上高职院校人才保障机制不够完善,人才流失现象愈来愈严重,造成高职院校一度陷入困境,得不到社会的重视与认可。

四、完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对策

(一)要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和统筹协调作用

我国已经进入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传统的过多的用计划、行政命令手段进行高职院校的管制型政府已经不能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对政府的职能进行重新定位。要求政府要处理好政府与学校、培训机构、企业、公众的关系,尤其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从从高等职业教育培训的“提供者”逐渐转变为高等职业教育培训的“购买者”;从具体办学中超脱出来,重点做好政策制定与统筹协调等工作以及宣传,监督与调节的功能和效率。运行机制是否有效以及效率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层次间是否职责明确,这一点对改变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的混乱局面尤为重要。

(二)要发挥地方政府在管理区域性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几十年,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地方政府,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行政管理主体,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政府的角色发挥,地方政府通过政策调控和监管保证高职教育得以正常运转。因此,地方政府应当把当地职业教育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遵循国家方针、政策指导的前提下,动员统筹社会各方力量,对高职院校给予必要的支持,保证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对所辖区域内的职业教育工作进行组织、管理和领导。

(三)健全法律,完善高职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是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

首先,建立健全法律规范,确保运行机制的规范性。传统的高等职业教育由于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复杂,各方面无章可循,对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机构的设置、内部结构、职权范围、议事程序等没有明确规定,导致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投入没有保障。另外只有通过规范化的管理,才能更好的提高效率;其次,还应该规范基本的管理制度外,还要规范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具体分工、形成相互协调和制衡的治理机制,这样才能既能加强行政管理,也能实现学术创新和学科优化;最后,高职院校要建立合理规范化的质量监控体系,保证信息的及时回馈,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决策部门提供依据。通过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有效解决问题。通过严格的评价制度和反馈机制,引导和促进高职教师开展高水平的研究,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

(四)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打造高职院校的特色品牌

“以人为本”强调把人作为学校管理和决策制定的中心。传统的管理理念仅仅追求数和质的提高,却往往忽视对被管理者个性需求的尊重和关怀,导致高职院校的教师得不到重视,缺乏积极性。高职院校的管理者要做到关心教师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积极主动地为高职教师提供服务,以激发教师更大的工作热情。高职院校应当尊重教师和学生的成长,除了教书育人,更要强化高技能创新人才的培养职能,发挥人的主动性,激发其创新的热情。高职院校要充分展现其办学特色,做到以特色求质量与效益,以特色求生存和发展,要做到专业特色有别,把自己的学科、专业做到与众不同,形成特色和优势。树立品牌意识,着力打造高职院校的专业品牌和师资、学生品牌,彰显高职院校的特色,是高职院校办学的目的和归宿。

浅析国际化复合型创新型金融人才培养的国际经验与借鉴论文

对于新形势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教育论文

浅析本科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良性互动论文

基础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论文

浅谈基于工程思想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论文

面向生物工程药物化学的教学改革论文

浅析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路径研究论文

英语专业教学论文题目

基于“产学研”结合的海洋类理科硕士毕业论文的改革与实践论文

新形势下独立学院经济法实践课程改革初探论文

浅析对我国大学实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思考论文
《浅析对我国大学实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思考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浅析对我国大学实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思考论文(共12篇)】相关文章:

提升彝族聚居区学生汉语言能力浅析的论文2022-05-06

浅析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创新对策教育论文2023-01-19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论文2023-12-19

高校艺术专业实验室管理探索论文2022-12-17

信息时代基础物理教学改革论文2022-09-08

英语专业论文题目推荐2022-11-10

英语专业论文题目2022-05-29

教学管理论文2024-01-25

班级教学管理论文2022-09-23

通识教育背景下高职公共外语发展刍议2023-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