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背景下高职公共外语发展刍议

时间:2023-07-17 07:28:13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通识教育背景下高职公共外语发展刍议(锦集10篇)由网友“浮氧粒子效应”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通识教育背景下高职公共外语发展刍议,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通识教育背景下高职公共外语发展刍议

篇1:通识教育背景下高职公共外语发展刍议

通识教育背景下高职公共外语发展刍议

在高职教育中通过公共外语进行通识教育具有必然性及一定的特殊性.可以从理念的转变、课程的设置、教师素质、个性化学习、教材编排等方面促进高职教育公共外语的`改革,以提升通识教育的效率.

作 者:陈霞 CHEN Xia  作者单位: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系,广东,广州,511450 刊 名: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31(5) 分类号:G718.5 关键词:通识教育   高职教育   公共外语  

篇2:大众化背景下我国高等学校通识教育研究

大众化背景下我国高等学校通识教育研究

通识教育源于“博雅教育”,既是大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只有具备了一流的通识教育,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通识教育在今天,一方面,它的'重要性被不断肯定,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又出现了不少问题.要改变这种现状,应该从调整通识教育目标,加强共同核心课程建设,营造实施通识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入手.

作 者:文海燕 谢萌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刊 名:文教资料 英文刊名: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年,卷(期):2009 “”(7) 分类号:G64 关键词:高等学校通识教育   内涵   发展及现状问题   建议  

篇3:a通识教育背景下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策略

a通识教育背景下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策略

a通识教育背景下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策略

王芳亮,杨必武,张广杰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江苏连云港22)

摘要:近年来,重视通识教育正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通识教育在教师教育中更为重要,因为它能促进教育宗旨的回归,能更好地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能奠定未来教育人文素质的基础。应通过明晰通识课程的教学目标,突出通识课程体系的人本化、综合化和特色化,来加强教师教育的通识化。

关键词:教师教育;通识教育;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12-0037-02

近年来,重视通识教育正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树立和形成做人做事的正确态度与能力,培养“完整的人”,即视野开阔、知识广博、人格完善和精神高尚的人。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更是一种大学教育理念或理想。教师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方面有自身的特点与规律,其通识教育有着独特的目标与意义,这种独特性决定了其通识课程设置的独特性。

一、通识教育在教师教育中的目标和意义

1.实现教育宗旨的回归

通识教育以培养“人”为核心,是一种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给予学生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进而使之成为一个负责的“人”和“公民”的教育。通识教育一是要使学生通过文理渗透,扩大知识视野,培养洞察、选择、整合和迁移的能力,发现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对世界有一个整体通达的认识,使其在分析和处理生活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时更加全面和深刻。二是通过对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熏陶,让学生具备健康完善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既会做事又会做人,进而享有美好的生活。师范院校所培养的人才不仅是未来合格的人民教师,更是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和国家公民,所以更应接受通识教育。

2.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当前中小学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的更新以及综合性课程、研究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都要求教师有更宽的专业知识背景和更强的专业适应能力。因而,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专业化教师成为高师改革的重要目标。而通识教育强调学科间的渗透与整合,给予学生宽泛的基础和开阔的视野,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

中小学的科目是从整体与基础的角度帮助学生学习的。如果任课教师对知识的总体有所了解,明白各个不同科目在教育功能上的差别和自己所教授科目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他们才有可能去帮助学生建立对知识的整体认识,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和思维方式的拓展与建构,促进学生融会贯通能力的提高。

正如有些学者所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它应从中小学开始,而我国中学过早地进行文理分科,学校教育和学生学习的功利性使学生得不到良好的通识教育的训练。因此,未来的中小学教育改革,迫切需要更多的具有通识教育背景的师资,以实现通识教育之目标。

3.奠定未来教师人文素质的基础

教师人文素质的内涵包括教师的人文知识底蕴、人文价值观、高尚的人文品格、对学生的爱和教育活动的人性等‘纠。这些都要通过教师宽厚广博的人文知识、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和坚定不移的爱国情怀等来体现,而这一切对于学生的心智成长、人格养成具有广泛、持久而深刻的影响。

由于通识教育针对的是人的心智和人格的培养,其核心内容就是人文和社会科学教育,因此,通识教育对于未来教师的人文素质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将直接影响着整个国家未来公民的人文素质水平。二、教师教育通识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

1.课程缺少自身特点

每所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都必然回应其所属的文化背景、社会政治特质、培养目标与使命、教师的知识背录等。近年来,各高师院校在创建自己的通识教育模式方面,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但从总体来看,学校特色和教师教育特色明显不够。由于种种原因所限,各校所开设的通识必修课程几乎都是清一色的“‘两课’+外语+计算机+军事+体育+形势政策”,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由于该类课程占据了通识课程的绝大部分,造成各校通识必修课程高度相似。而且,涉及教师职业态度、行为和伦理、交流技能和公共服务的课程很少。教师教育应有的“师范性”特色也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

2.课程体系设计不科学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拼盘现象严重。注重表面的课程种类的丰富,课程结构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缺乏整体观和全局观。课程内容肤浅,杂而不精,沦为知识的杂学,难以实现通识课程欲提供“人人必学之通透基本学问”的目标。2)课程结构不合理。蔡映辉认为,从对我国、美国和香港地区等有代表性的高校通识课程设置比较中可以看出,我国高校的通识课程设置有相当的不足,如“通识教育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外语、计算机、体育、马列课程和德育课程,这类课程所占的比重过大,约占全部通识教育总学分的70%以上”3)在课程类型上,必修课多,选修课少;分科课程多,综合课程少。大多学校重视显性课程,忽视隐性课程。

三、教师教育通识课程的改革策略

1.明晰通识课程的教学目标

通识课程目标的模糊往往会导致通识课程的实施者――教师对通识课程教学认识的误区。他们认为,通识课程就是增加学生的知识宽度,让学生什么都懂一些,通识课与专业课教学的区别主要在内容上,将专业课教得浅显一些,便成了通识课。这样做直接导致通识课程教学存在着明显的知识化倾向,忽视对学生思维方法和综合能力的训练,其结果是通识课程的质量出现问题。

事实上,师范院校的通识教育是针对日趋专门化的专才教育或专门教育而提出的,其目的是使学生能在更大程度上摆脱专业的局限性,通过文理渗透,使学生具有广博的专业基础和文化背景,提升学生的价值观念,拓宽其历史视野,形成自己的认知风格,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整合为一体,以适应社会对教师的职业需求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从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通识课程的顺利实施首先必须让教师、教学管理者和学生对通识教育的内涵、目的有充分的'认识,明晰通识课程的目标,进而将通识教育理念贯穿于大学的专业教学、管理和学习中。

2.突出通识课程体系的人本化、综合化和特色化

美国学者莱文等人的研究表明,迄今为止,美国的通识教育主要有四种实施类型:分布必修型、名著课程型、核心课程型和自由选修型。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实施的通识教育是“分布必修型”或类似类型,通常是按学科设课,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某一学科的较为系统的入门知识和思维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弥补传统狭隘的专业教育的不足。

对于教师教育专业,根据国内外高校的经验,结合自身师范特色,应科学地划分通识教育课程领域,构建“基本技能类课程+综合性课程+素质类课程+开放性课程四位一体”的通识课程设置新模式。基本技能类课程,主要指英语、计算机、写作、交流、体育等课程。综合性课程可划分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术类课程等,每类课程下设相应的课程组供学生选择。“两课”课程可参照分布必修类型,归入相应的人文或社会科学类课程,也可与相关课程进行整合。素质类课程主要是针对提高师范生基本素质和教育专业通识背景的,如师德规范与教育法规类、教育思想与发展类、教育学科与相邻学科之间的关系类等,这类课程要与教育专业课程相照应、相融合,形成通识教育课程与教育专业课程的一体化。开放性课程主要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兴趣、学校资源、社会需求、地方文化等所开设的课程。

这种设置模式可以使整个课程体系呈现三大特点,即人本化、综合化和特色化。“人本化”就是要处处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本,将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相融通。“综合化”体现在课程的内容和类型上,要求课程内容具有广博性和融通性,而非一味专深,通过设置综合性课程和跨学科课程,使学生在面对生活和世界时,能从整体与联系的角度,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去理解和解决所碰到的问题。“特色化”就是要突出师范性特色,课程设置要有利于师范生基本素质、教师教育通识背景和师范人格的养成等。

此外,要重视隐性课程的通识功效,加强隐性通识课程建设。隐性课程虽然不罗列在课程计划表中,但对学生发展却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教师的治学态度、敬业精神乃至教态、语言习惯等,长期形成的校园氛围、学习氛围、学术氛围的熏陶等。它是实施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对学生的“通识”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3.加强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有机整合

一方面,在整个课程体系设计上,要处理好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关系,发挥专业课教师在通识教育中的作用,寻求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两者之间有机整合和衔接的路径。通识教育不应游离于主要专业课程之外,正如香港大学甘阳先生所说,“真正的通识教育是与本科专业课程整合在一起的,强调的是不同院系学科的‘共同基础课。当然这里要配合相应的教学管理上的要求。

另一方面,要将通识教育理念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而并非只在大学低年级进行通识教育。哈佛大学《红皮书》指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不是也不应是彼此对立的。通识教育不仅可以为学生选择专业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也可以为专业教育发挥最大功效提供良好的环境。……通识教育应该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有些专业课程上得好,同样也可以实现通识教育的效果。虽然并非所有的专业课程都适合进行“通专结合”的尝试,但是,如果教师有意来避免给予学生贫乏的专业教育,那些适合进行通专结合教学尝试的课程一定会比“过分专业化的教学取得的教学效果更好”。

篇4:高校专业通识教育发展论文

摘要:

本文主要分析通识教育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有利于其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

通识教育;高校;英语专业

通识教育正逐步发展成为主流的教育模式,中国也在此方面不断探索。

然而通识教育在中国的发展时间较短,尤其英语专业的通识教育,在教育系统、模式等方面都存在不少缺陷。

但是通识教育发展空间大,需要在借鉴其他国家成功经验的同时,根据自身发展现状进行改革与调整,以应对新世纪的教育发展。

一、高校英语专业通识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校英语专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令一些高校逐渐意识到专业化教育存在的缺陷,忽略了将学生作为一个全面的人来培养,导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大大降低。

高校英语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例如,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英语专业被细分为诸多分支——英语国家概况、文学、语言学、翻译等,不能否认对英语学科进行分类有助于学生在不同的方面均有涉猎,提高了学习的视野。

但是,对于英语学科分类过细,也很容易导致学生对每一分支内容都浅尝辄止,只涉及一些皮毛,很难触类旁通,对学过的知识难以全面把握。

二、高校英语专业通识教育发展情况问卷调研

1.问卷设计目的

为了解通识教育的普及程度、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高校通识教育对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影响及作用,以便进一步分析通识教育的发展之路,特设计本问卷。

2.问卷分析

(1)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共收到111份有效问卷,第一部分就高校的课程设置及学生的选择情况进行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有67.57%的学生认为通识教育能全面培养人的素质,有58.56%的学生仍旧以学分为选课标准,选择通识教育类课程更多是为了获取学分。

可以看出,一半以上的大学生仍停留在了解通识教育的初级层次。

(2)课程缺陷。

在回答“所在学校通识教育的不足之处”这一问题时,有54.95%的学生认为通识教育实践类课程少,有接近43%的学生认为通识教育课程种类单一,不够丰富。

从学生的体验角度,有38.74%的人倾向于课堂氛围活泼自由,可以多讨论,能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目前,中国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还多为选修课程,因此在课程改革方面,64.86%的学生希望能够根据个人兴趣自主选课,超过50%的学生希望通识教育在课程内容方面有更多创新。

(3)发展前景。

问卷旨在通过此次调研能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到通识教育的本质目的。

超过70%的学生赞成通识教育继续开展,这是通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力。

同时,63.06%的学生意识到通识教育能增加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兼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三、高校英语专业通识教育发展方向及建议

1.拓展视野,开放心态

英语系的通识课程要做到有效利用目前学分有限的“通选课”,并要着重建设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在内容上做到“少而精”,这有利于拓展英语专业学生的学术视野。

学生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接纳本专业课以外的知识,增强自身的社会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在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当鼓励英语专业的学生跳出学科限制,引导学生多读外文杂志,多听新闻节目,多接触反映大师思想灵魂的著作,引导学生质疑传统,挑战权威,鼓励学生参与跨文化交流,吸收多元化的知识,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欣赏和借鉴其他文明创造的灿烂文化。

2.加强师资,改革教学

为上好通识教育课程,强大的师资力量是基础。

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之外,还应该掌握相应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时根据学科特点采取课堂讲授、小组讨论、研究学习、主题研讨等多种教学方式。

不同的课程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为学生营造开放、民主、自由的教育氛围,师生合作完成教学。

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设置是关键。

在这方面可以借鉴一些院校的成功经验,并形成自身独特的课程体系。

不可直接照搬其他院校的成功经验,这种盲目照搬的方法是极其不可取的,缺少明确的教学目的。

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方面需要因地制宜,形成一套真正适合中国学生的课程体系,这样才能指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术训练,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

作者:宋文靖 李昊琪 王秋 单位:石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参考文献:

[1]甘阳.大学人文教育的理念、目标与模式[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3)38-65.

[2]李曼丽,杨莉,孙海涛.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现状调查分析[D].北京: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

篇5:高校专业通识教育发展论文

[摘要]

近年来,我国素质教育进程不断推进,大学生的体育素质教育作为大学中重要的素质教育形式之一,越来越受到高校学生与教师的普遍关注。

体育素质教育不仅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建立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必要方式。

在通识教育理念盛行的背景下,高校的培养目标不再是培养某一专业领域的高尖人才,而是转变为培养人格健全、素质优良、能力均衡的.完备型人才。

在通识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对理工类高校大学生的体育素质以及体育教学方式展开了调查,并详细地指出了现阶段理工类高校学生体育素质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解决现存问题提出了个人见解。

[关键词]

体育素质;教学模式;主体地位

通识教育的教学理念既符合现代高校培养高等教育人才的需要,又顺应了目前进行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其“培育完整的人”这一教育目标对高校大学生体育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学体育是各大高校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是基础技能类通识教育课程之一,在提高高校大学生身体健康素质和体育锻炼意识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但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体育素质教育模式还不是很完善,大学体育素质教育不到位,对实现通识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起到了阻碍作用。

本文以理工类大学为例,浅析我国普通理工类高校在体育教学中的不足与改进措施。

一、理工类大学学生体育素质培养现状

现阶段,各大高校都切实贯彻素质教育理念,高校对学生的体育素质教育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经调查发现,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在被调查的理工类高校中,有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的高校都在校区内新建了大型体育馆,为学生进行日常训练、体育教学、比赛竞赛提供了场地支持。

在体育教学方式方面,大多数理工类高校实行分模块进行体育教学的方式。

在选课前,教师将体育项目进行划分,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体育项目,分类教学、统一测试。

为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提供了多重选择。

二、理工类高校体育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体育素质培养的重视程度不高

对于理工类高校而言,体育素质教育相比于专业学科受重视程度明显不足。

虽说大学体育属于公共课程,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现阶段,大多数理工类高校存在体育课课时较少、体育教师素质不高、体育文化培养重视度较低、学生体育意识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

有些高校不仅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程度不够,体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不高,体育课活动不足,学生兴致不高。

(二)对体育精神的理解不到位

经调查研究表明,在被调研的理工类高校中,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认为体育活动是用来排解无聊情绪、打发课余时间的趣味性活动。

大多数学生缺乏一项自己感兴趣又可以终身锻炼的体育运动项目。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进行体育锻炼也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

因此。

大多数学生对体育精神的理解和对体育运动的热爱都比较淡薄,进行运动锻炼也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和短暂性。

三、促进理工类高校学生体育素质提高的方法

(一)实现个性化体育教学模式

目前理工类高校的体育教学组在对学生进行体育素质教育时一般采用统一的培养机制,体育教学中对年龄、学科、性别以及身体状况都不加以区分。

因此,各大高校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应注重个性化教学,在现有的系统培养机制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各自的特征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供同学们选择。

顾及每一位同学的身体素质和个人特征,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体育锻炼中取得不同的收获。

(二)调动学生对体育素质教育的兴趣

现阶段大学生进行体育运动大多是在学分需求和学校要求的强制下进行的。

笔者调查结果显示,真正凭借兴趣自发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只占总数的百分之三十左右,剩余百分之七十的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较弱,对体育锻炼缺乏兴趣。

因此高校可以通过开展趣味运动项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兴趣,在体育教学中多向学生讲述体育运动的有益之处,让学生真正将培养体育文化素养与提高自身能力结合起来。

学习还可以增加体育课课时、提高体育课程学分比重,以此来加大学生的体育素质教育力度,让学生逐渐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行动。

(三)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大学体育教学与其他专业课程在教学时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的定位不够准确。

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而学生只是教师与课堂的附庸。

这一现象在理工类高校的体育课堂上也普遍存在。

高校应实现教师与学生课堂地位的转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在课堂上自主研究与发现体育运动项目的价值和趣味。

在通识教育理念盛行的背景下,高校的培养目标不再是培养某一专业领域的高尖人才,而是转变为培养人格健全、素质优良、能力均衡的完备型人才。

理工类高校应该顺应社会对于“完整的人”的需要,将大学体育素质教育融汇于文化教育之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素养。

作者:朱荣臻 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参考文献:

[1]胡冬临,孙景召,李岩飞.南京理工类高校大学生体育文化培养研究:以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15):109-110.

[2]李赫.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8):312.

[3]朱慧芳,蔡皿.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0):92-95.

篇6: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路径选择论文

1通识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与专业教育相比,通识教育具有较为明显的特点:一是通识教育的内容宽广全面,注重更广泛的有关人文、社会和自然的基本知识教育,致力于提升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弘扬先进文化,陶冶情操,追求真理,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健全心智的养成及对价值观的识别选择能力的提升。二是通识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涵盖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三大学科领域的知识结构,传授各门学科共通的基本技能和知识,努力使受教育者形成统一完整的知识结构,注重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避免出现知识的严重割裂和异化现象。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通识教育的内涵也在不断变化。同时,通识教育强调各学科之间的整体联系,培养学生除了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外还拥有广博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信念执著,品德优良,成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高等教育大众化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科学研究、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三种职能的协调融合。通识教育使高等教育这三种职能的融合成为可能。它所针对的是现代教育中的三大普遍问题,即现代学术分科造成的科学与人文学科的分化,现代教育中知识学习与社会运用的隔阂,知识传授与道德培养的分离。通识教育关注人的教育,着眼于学生身体、道德和智力的和谐发展,追求知识、能力与价值的合一。通识教育并不排斥专业教育,而是在肯定专业教育的同时,强调拓宽培养口径,提供更为广泛的跨学科、跨领域、跨文化学习的理论与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发展潜力和社会适应性。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有赖于两者的有机结合。通识教育所关注的焦点是专业教育如何在专业书本知识与人生、社会之间建立联系,如何打破学科壁垒进行人的教育。

2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问题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强调直接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培养的目标是企业一线的技能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其功利化倾向较普通高等教育表现更为明显。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就业岗位为培养点,如何把握通识教育的度,促进高职毕业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通识教育在融入高职教育的过程中,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许多困惑。其一,较强的市场依赖性淡化了通识教育的理念。高职院校是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我国教育体系中新兴的群体,反映的是社会发展的共同需求,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从教育本身来说,高职院校必须考虑通识教育问题;但从满足社会需要这点而言,高职院校天然地规避通识教育话题。专业化、市场化倾向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巨大。高职院校具有很强的市场依赖性,不得不将社会需求放在第一位。其二,过多地强调实用性而忽略了通识教育的功能。我国高职院校在生源特征差异较大的情况下,更多强调实践实训等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在市场化原则之下,往往比较注重办学行为的短期效应,用诸如英语、计算机考试通过率,以及为促进就业对各种证照考试的鼓励等,来提高社会声誉,赢得学生和家长的青睐。其三,较低的社会认可度制约了通识教育的开展。普通本科院校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良好的社会声誉,而高职院校则相对处于劣势。社会心理对高职院校也极其矛盾,既欣喜它为更多的孩子创造了读大学的机会,又轻视它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但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社会观念的转变,高职院校这种尴尬的处境正在逐渐改变。另一个隐性的劣势则是人文底蕴方面。普通本科院校建校时间较长,师资力量雄厚,人文积淀深厚,高职院校难以望其项背。在这种状况下,高职院校要想赢得社会认同,吸引优质生源,还要走很长一段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与市场和社会的关系极其紧密。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进入教育供求市场参与公平竞争,就必须在思想上站在高等教育应有的高度,对社会的人才需求和道德需求负责,关注社会的长期需求,坚持可持续发展。当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通识教育在培养公民素质上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院校仅以满足社会与市场对教育在数量上的需求是不够的,必须在教育质量上积蓄核心竞争力,将市场制约转化为社会驱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培养方式,把通识教育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

篇7: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路径选择论文

通识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立足于个体发展的素质教育,它的教育内容应涵盖人文学科、社会学科及自然科学三大领域,强调个体全面均衡的发展,即不仅要使学生获得一技之长,而且还要使其具备现代职业人所必须具备的各种基础文化、社会生活常识、正确的道德和价值取向。现代职业教育要求在做好专业教育的同时还要做好职业道德教育。通识教育致力于整合专业知识、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素养。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因为通识教育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它提供的选择是多样化的。可以说,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它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培养独立人格与独立思考的可贵品质,这是通识教育的终极追求。因为,教育不是车间里的生产流水线,制造出来的都是同一个模式、同一样的思维,而是开发、挖掘出不同个体身上的潜质与精神气质。通识教育是要“孕育”出真正的“人”而非“产品”。因此,要办好高水平的高职院校,必须重视通识教育,努力加强内涵建设,采取有效途径提升教育质量。

3.1树立通识教育理念,进行通识教育课程的整体设计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必须要关注社会需求,但关注的方式要立足长远。应当树立这样的通识教育理念:回归教育本身,着眼于社会的长远需求,基于教育的.需要来思考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和教学管理,思考课程设置的最佳方式。其一,构建科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培养方案一般包括专业课程和通识教育课程两大块。其中通识教育又被分成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由于公共必修课的门类及学分,教育部已有统一要求,所以各高职院校在通识教育方面真正有自主权的是公共选修课。而公选课门类五花八门,质量并不均衡,往往变成了专业正餐之后的“甜点”而流于形式,或成为混学分的重灾区。通识教育课程设计应当打破常规意义上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壁垒,将通识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如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之中,整合通识和专业课程资源,构建通识课程体系。通识教育课程整体设计的过程,是在培养人才的目标和方法上达成共识的过程,不能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高职院校的学科一般相对较少,且专业较为接近,可以通过共同讨论与整体筹划,让通识教育理念深入人心,逐步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而实施经过整合的课程体系更有利于形成高职院校自身的办学特色。其二,探索有效的通识教育管理模式。通识教育的制度设计宏观上显现于课程体系,具体则落实于教学模式及其管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甚至普及化时代的到来,有限的教育资源被最大化利用,教与学几乎沦落为大班填鸭式。教仅限于知识的搬运,学只是被动地接受,缺少必要的讨论与交流,这样的教与学难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倡开展师生课程学习研讨,进行探究式学习,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职院校规模一般较小,更便于开展师生研讨,研讨的问题可以根据课程及学生的学习程度灵活设计。同时,对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加强监督管理,使之落到实处,使学生切实受益。其三,开展必要的通识教育课程改革。高职院校应强烈意识到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性,并积极推进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应合理设置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增加培养综合素质的非专业课程。其中包含融合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课程。学校应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和今后职业生涯发展需求选课,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的同时,广泛学习其他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拓宽知识面,从而克服单一技能训练带来的片面性和畸形发展。并且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不断更新课程。通过合理设置各类课程,使所培养的学生兼备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形成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健康人格。

3.2在实践中推行通识教育

教育是实践性的,通识教育必须在实践中展开。近年来,各高校推行通识教育取得了一定进展:在教育目标中普遍强调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在课程设置上普遍开设了人文公选课,在校园文化中普遍增加了人文类通识教育讲座的比重。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高校人文教育的状况。由于高职院校在人文积淀方面相对薄弱,所以应当开辟多种途径,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而且必须加强积累,要有长期可持续性。通行有效的做法:一是举办人文讲座,这是促进学术交流、培养学术兴趣、扩大学术视野的良好方法;二是鼓励学生社团活动,如文学社、国学社、书法协会等,在社团活动中培养学生组织能力、交往能力和办事能力;三是开展读书活动,如读书沙龙等,以中外传统经典的深度阅读为基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探究习惯。如何通过筹划这些通识教育实践活动来发动、引导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可行的做法:一是通识讲座的筹划。高职院校举办通识讲座,应注意规模性和长期性,这样才能在学生中产生一定的影响,形成规模效应,久而久之培养了学生听讲座的习惯以及与教师讨论问题的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视角多元、触类旁通、独立思考的能力。二是图书馆与读书活动的筹划。在快餐文化成为时尚的今天,高校图书馆利用率不高,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用。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图书馆努力加强自身建设,在馆藏的数量和质量上实现突破,充分发挥读书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将图书馆办成一个开放的读书乐园,吸引学生的关注。三是社团活动与通识教育活动的整合。文学社、国学社、书法协会等社团应该成为通识教育活动的实际宣传者和服务者,社团成员们在宣传与服务的具体事务中既锻炼了能力又获得了精神认同,社团也因之具有更大的凝聚力。举办活动的部门应主动争取学生社团的支持,并通过这部分学生扩大影响。通识教育是现代教育理念中国化的实践过程。用通识教育的理念可在相当程度上整合多样性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模式,赋予通识教育以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既体现时代性又保持民族性,把现代科学技术与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结合起来,把现代信息文明与中华优秀文化历史统一起来。只有将通识教育的理念渗透到高职教育的各项活动中去,与通识教育理念的推广、课程体系的研讨、教学方法的改进互相呼应,互为补充,高职院校才能培养出具有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的独具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实现真正意义的内涵发展和持久发展。

4结语

专业教育重在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通识教育则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个人为社会的服务,为个体今后的长远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有赖于二者的有机结合。高职教育应树立科学的质量观,真正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需要的办学机制。

篇8:通识教育理念下大学语文教育改革探讨论文

通识教育理念下大学语文教育改革探讨论文

内容摘要:通识教育是一种意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以及拥有健全人格的公民,具有实用性的、超功利的人文教育。大学语文作为一门高校的通识课程,有必要将通识教育理念贯彻其中,并且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通过教育使学生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通识教育;语文教育;改革

随着教育的发展,将通识教育理念在教育中贯彻是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成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共识,通识教育更注重人文教育,使学生在自由的、没有专业束缚的环境下受教育。大学语文作为一门通识课程在大学人文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经典文献作为教材,大学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授,更是大学生思想品格的塑造,通过教育使学生不仅具有完整的知识体系和较高的综合能力,而且具有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等。

一、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大学语文教育

中国教育中功利主义一直存在,把教育当作一种获取利益的手段和工具,语文教育也是如此,特别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学教育是为经济建设输送人才,为工业提供科技支持。所以大学语文教育在这样一种重功利的环境下畸形发展,同时也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基础薄弱、社会综合适应能力差、缺乏创新能力等,使我国人才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不高。随着时间的推移,高等教育中过分功利化和专业化的弊端也不断出现,教育界也不断在反思和总结,逐渐改变观念,认同并提倡通识教育理念。因此,通识教育理念的大学语文教育得到了认可,其重要性表现为:首先,有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基于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大学语文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世界观,能够正确的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并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提升人文素质和道德品质,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以人为本”思想,重视人本教育,例如儒家思想中仁、义、礼、智、信,就是教人们如何做人。因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助于学生正确思想价值观的塑造。其次,有助于学生优秀品德的培养。中华民族传统教育是一种关注人的成长的教育,也就是道德品质教育,这与通识教育理念是相同的,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克己奉公、友爱互助、勤俭节约等高尚品德,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将自我成长和命运与社会联系起来,尊重且追求知识和真理,努力奋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付出自己的力量。

二、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大学语文教育改革

第一,革新教材内容。当前高校大学语文教材种类繁多,教学侧重点个不一样。首先在教材编订内容上,应该以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为主题的文章,以一些经典的文选占据主导地位,但也要有对自然、社会和人类丰富内涵的内容,通过学习经典文选,了解某一个时代以及这个时代的人和人文精神,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使学生在以后走出校园进入社会以后能够有能力适应职场和社会生活;其次通过对文学经典的阅读和学习,培养学生文学审美能力,从不同时代不同作家文学作品中了解中国古代的思想和观念、文化和风俗,并且体会文章的韵味和美感。学生通过对经典文献的学习,不仅是承担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从这些经典文献中学会如何做一个优秀的人。如果在学习过程只是为了以后在社会职场中创造多少财富的话,学习的过程是没有意义且没趣的,在通识教育理念的知道下,应该注重学生人文精神、人格品质等综合品质方面的培养,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意义。第二,革新教学方式。在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大学语文教育中,不仅要实现语文知识的传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学生为本并且从学生角度和需求出发,使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中国文化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精神世界。教师在教学中在传统教学思维和方式的基础上,转变教学观念,革新教学方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讲解为辅,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例如在学习某一篇经典文章时,先让学生阅读并交流读后感,并提出阅读中不懂的内容或问题,之后教师在针对学生不懂的内容进行讲解,这样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自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第三,革新考核方式。大学语文教育一般以考试为主要的考核方式,这种考核方式知识覆盖面不全,不能充分考查学生的知识贮备、运用能力和综合素养。因此,考核方式也应该注重时效性,采用多种考核方式。传统的以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更不利于教学过程中人文精神的培养。例如通过平时的阅读报告、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趣味性活动进行考核,并把人文素质和语文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核。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调动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利于综合素质以及健全人格的培养。

篇9:浅谈通识教育下的大学基础英语教学

我国的大学基础英语教育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现在大学英语教学是每个大学都必须开设的基础公共必修课,随着世界一体化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发展,英语教学也越来越重要。许多大学生都感受到了学好英语的重要性。但是,长期以来,在实际的大学基础英语教学中,英语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包括英语的教学内容和目标都有一定局限性的。一直以来,大学英语教育主要是一门工具性教育,为过级和考试而做准备,反而忽略了学习英语最根本的目标。近几年来,随着各高校通识教育的开设,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也越来越被大学教育所接受,在通识教育的视角下,大学基础英语的教学面临着改革和重新定位,大学英语基础教育应该考虑以下几点:首先,作为大学英语基础教育来说,必须明确在教育的过程中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人”,全面发展的人、掌握英语技能的人,而不是为了从事某种工作才学习英语的人;其次,从知识结构来说,大学英语基础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知识文化素质,让学生在自己的知识结构上拥有一个合理的知识体系;再次,除了学生学习英语外要具备合理的知识体系外,能力结构的具备也是很重要的,学生掌握学习英语的能力以及掌握学习一门外语的能力,会方便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要用的时候,能够迅速的掌握。因此,大学的基础英语教学和教育在通识视角下进行改革,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通识视角下的大学基础英语教学需要丰富课程内容,进行分级教学,明确课程目标

大学基础英语教学是一种能力的提升,在通识教育的视角下,课程内容的丰富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是十分有必要的。其实作为大学基础英语的教学,长期以来,不管是教师和学生在学习的目标上都是十分混淆的,在前几年的大趋势下,很多学校的目标都放在了过级上面,从而忽略了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作为英语教学,众所周知,非母语的语言教学其实是很枯燥的,需要大量的语言思维的训练和大量记忆英语单词才能学好英语。这种枯燥的语言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目标不明确,课程内容不丰富,那就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学习英语也就不能学习好。在通识教育的背景下,我们要看到,英语的学习和以前已经不一样了,不只是一门课程应付过级而已,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对于教师来说,要与时俱进的掌握好大学基础英语教学的改革,知晓培养目标和培养内容。最好在教学的过程中,了解学生英语水平,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进行分级教学,这样同水平和同级别的学生才能够有效交流,加强进度。教师在教学的方法上多采用情景式教学法,把英语教学作为学生的一种普及性教学,让学生有一定的语言氛围和环境,掌握好学习外语的能力,这样才能在大学基础英语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的英语水平的提高和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学生的学习再也不只是为了过级和应付期末考试了,是为需要而学习。其次,对于学生来说,教学目标的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也会明确的,在适当的分级教学中,学生也可以大胆的'展示自己的水平,共同在英语语境中学好英语。学生必须明白,在通识教育语境中,英语的学习已经不是在为了过级,其实对于自身来说,随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英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重要,英语需要的是能力的掌握,熟练的掌握好一门语言就意味着和世界接轨,对于自己未来竞争力增强有很大的作用。

二、重视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在通识教育视角下,大学基础英语的教学还要特别注意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学生在世界上都有公认的能力,就是会考试的能力,但是应用、展示,实践的能力却是很少。很多大学生学习英语,考试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遇到日常的交流和沟通,就会出现问题了,学生不能把自己学习的英语知识融会贯通来展示自己,不能具备很好的听说能力。因此,新时期的大学基础英语教学必须要改革其教学的内容体系,让学生明确自己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以及学习英语的方向。

因此,在通识视角下大学英语基础教育必须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学生要多角度的应用英语,全盘掌握好这门语言。通识教育的重点其实就是全面了解,英语在现代社会已经是不可缺少的学科,学生只有认真的学好英语,才能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奠定基础,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在通识视角下,大学英语基础教学面临着改革的机遇和挑战,作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尤其要让学生明确自己学习的目标,在进行大学基础英语改革的过程中要与国际社会接轨,要与时俱进,才能够适应新时期世界的发展,这样,大学英语的教学才能真正体现语言教学的优势,帮助学生掌握好英语技能,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和个人发展中发展的更好。

篇10:浅议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策略刍议教育论文

浅议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策略刍议教育论文

论文关键词:初中化学 教学策略 新课程 价值观

论文摘要:本文阐述了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化学教学,只有运用新课程理念,加强化学教学策略的研究,才能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才能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只有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才能充分发挥化学学科的自身优势,将探究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获得化学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化学教学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发挥化学学科的自身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使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一、教学策略的内涵意义

教学策略的科学内涵,目前主要有两类看法:一是将教学策略视为教和学的策略,认为二者是一致的,在概念使用上也不加区别;二是将教学策略视为教的策略,认为学的策略虽然与教的策略有目标上的一致性,但二者的侧重点不一样,使用时应加以区分。

教学策略的含义,目前主要有四类看法。一是把教学策略看作是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施的综合性方案;二是把教学策略作为一种教学思想的体现,认为教学策略可以看作是一种教学观念或原则,通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得以实现;三是认为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含义相同;四是把教学策略看作是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教学方式和行为。

二、影响教学策略的因素

教学策略包括对教学过程、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步骤、组织形式的选择。由于这些因素的组合方式多种多样,这就决定了教学策略的复杂多样性。一般认为影响教学策略制定或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师自身和教学环境等几个方面。

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学观念,因为教学策略是观念与实践间的桥梁和中介,制定与选择教学策略的'任何环节都要受教学观念的制约,这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研读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在正确理解和把握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把新课程理念更好的贯彻到实际的教学中去。

教学目标是教学中教学策略的构成要素之一,是制约教学策略选择的决定性因素。教学策略运用得恰当与否也要看目标的达成情况。新颁布的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将化学教学目标划分分为三个领域,即知识与技能领域、过程与方法领域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同一教学内容可能同时涉及这三个领域。在正确的目标的指导下,就可以制定和运用教学策略来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三、教学策略的分类

1、从教学经验的角度分类

美国教育家史密斯提出了以经验为基础的两种教学策略,即内容限制性策略和非内容限制性策略。内容限制性策略注重人与教学内容的关系。重点分析师生的语言行为,认为教学本质上是口头、笔头和符号表达等语言活动。非内容限制性策略包括课堂教学策略、课堂管理策略以及师生间和学生间的合作策略。   2、从教学策略构成要素的角度分类

根据教学策略的构成要素分为内容型策略、形式型策略、方法型策略和综合型策略。内容型策略又分强调知识结构和追求知识发生过程两个类别,即结构化策略、问题化策略。形式型策略又有集体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之分。方法型策略是以教学方法和技术为中心的策略。综合型策略是内容、形式、方法三种类型策略的综合。

3、从教学环节的角度分类

根据教学环节来分,可将教学策略分为教学准备策略、教学实施策略、教学评价监控策略。教学准备策略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钻研教材,组织教法,分析自我和学生,制订教学计划的策略。教学实施策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策略,它是综合考虑影响因素而制订出切合实际的教学策略。教学监控评价策略是指教师为保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对教学过程实行主动的计划、反馈、控制、评价和调节等采取的策略。

4、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分类

根据教学内容来分,就化学这门学科而言,主要分为:化学事实性知识,即反映物质的性质、存在、制法和用途等多方面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及化学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的知识;化学理论性知识,即反映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的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化学技能性知识,即与化学概念、原理以及元素化合物知识相关的化学用语、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技能形成和发展的知识内容。化学知识的类型不同,其相应的教学策略也有所不同。

四、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策略

教材作为实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要求的内容载体,必须全面体现课程标准的特点和内容要求,将课程标准所体现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转化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科书内容。在新课程教学策略方面,可以大概有教学的情境化策略、教学的人文化策略、教学的先行组织者策略以及教学的探究化策略等。然而化学知识的类型不同,其相应的教学策略也有所差异。

根据初中化学知识的特点,可以分别以新课程理念下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概念、化学计算等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增加教学过程的直观性,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通过丰富多彩的小组探究、讨论等活动,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同时结合具体内容贯彻和实施教学情境化策略、人文化策略、“先行组织者”策略和探究化策略。

综上所述,化学教学策略研究是一个范围很广、内容很多、融合了化学教学论、教育心理学、教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专业性的研究领域。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有效途径;教师对教材的合理使用,认真细致地组织课堂教学,不但能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同时也能提高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意识到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要真正地关心爱护他们,并给予切实有效地帮助和指导,他们是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的。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2]《化学课程标准解读与教学改革研究》

[3]孙晓春《初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及对策探究》

[4]王荣军《新课程形势下如何培养学生化学学习的能力》

高校美术通识课改革刍议论文

外语专业教学如何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英语专业论文题目推荐

英语专业论文题目

英语专业教学论文题目

英美文学职称论文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问题分析论文

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文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论文

构建厚基础和特色鲜明的英语专业学科体系

艺术教育教学论文题目

通识教育背景下高职公共外语发展刍议
《通识教育背景下高职公共外语发展刍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通识教育背景下高职公共外语发展刍议(锦集10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教学论文题目2023-09-11

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机制研究论文2022-09-06

初中教学论文题目大全2022-08-26

关于作文教学的论文题目2024-04-21

日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理论与实践论文2023-07-08

德育教学论文题目2024-02-15

教学论文的题目2022-07-22

电气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论文2022-09-12

对于新形势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教育论文2022-05-14

关于拼音教学的论文题目2022-05-06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