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管仲破厚葬》的原文及翻译(精选10篇)由网友“购物袋”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文言文《管仲破厚葬》的原文及翻译,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管仲破厚葬文言文翻译
管仲破厚葬文言文翻译
《管仲破厚葬》出自《韩非子》,讲述了齐国管仲破除厚葬之风的故事。下面一起看看管仲破厚葬文言文翻译吧~
原文:
齐国好厚葬,布帛尽于衣裘,材木尽于棺椁。齐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夫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乃下令曰:“棺椁过度者戮其尸,罪夫当丧者。”未久,厚葬之风已矣。
译文:
齐国人崇尚豪华的葬礼,产的布匹都被用来做寿衣上,而木材也都耗在了做棺材上。齐桓公很担忧这样的.风气,就把这个情况告诉了管仲,说:“布匹都用光了我们就没有衣服穿,木材都耗尽了就没有用来制作防御器材的材料,而豪华葬礼的风气不能停息,如何禁止这种风气?”管仲回答说:“但凡人们要做什么事,不是为了名声就是为了利益。”于是齐桓公下命令说:“今后如果棺材做得太高档,就把那人的尸体示众,并且把那些发丧的人治罪。” (被陈尸示众的人得不到名声,那些发丧的人得不到利益,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没过多久,厚葬的风气停止了。
注解:
好:喜爱。
布帛:泛指织物。
于:被。
衣裘:裘,皮衣。此指死人的衣着。
患:担心。
无以:没什么可以用的了。
对:回答。
为:做事。
戮:侮辱。
罪:治···的罪。
当:主管。
休:停止。
已:停止。
矣:了。
尽:全部,用尽。
椁:外棺。
篇2:文言文《管仲破厚葬》的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管仲破厚葬》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
齐国好厚葬,布帛尽于衣裘,材木尽于棺椁。齐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夫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乃下令曰:“棺椁过度者戮其尸,罪夫当丧者。”未久,厚葬之风已矣。
译文:
齐国人崇尚豪华的葬礼,产的布匹都被用来做寿衣上,而木材也都耗在了做棺材上。齐桓公很担忧这样的风气,就把这个情况告诉了管仲,说:“布匹都用光了我们就没有衣服穿,木材都耗尽了就没有用来制作防御器材的材料,而豪华葬礼的风气不能停息,如何禁止这种风气?”管仲回答说:“但凡人们要做什么事,不是为了名声就是为了利益。”于是齐桓公下命令说:“今后如果棺材做得太高档,就把那人的尸体示众,并且把那些发丧的'人治罪。”(被陈尸示众的人得不到名声,那些发丧的人得不到利益,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没过多久,厚葬的风气停止了。
注解:
好:喜爱。
布帛:泛指织物。
于:被。
衣裘:裘,皮衣。此指死人的衣着。
患:担心。
无以:没什么可以用的了。
对:回答。
为:做事。
戮:侮辱。
罪:治···的罪。
当:主管。
休:停止。
已:停止。
矣:了。
尽:全部,用尽。
椁:外棺。
篇3:管仲破厚葬文言文一日一练
管仲破厚葬文言文一日一练
齐国好厚葬,布帛①尽于衣裘②,材木尽于棺椁。齐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夫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下令曰:棺椁过度者戮③其尸,罪夫当丧者。未久,厚葬之风休矣。
(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布帛:泛指织物。②衣裘:裘,皮衣。此指死人的衣着。③戮:侮辱。
[文化常识]
棺椁及其他。上文有材木尽于棺椁,意为优质的木材都用在做棺椁上了。棺即棺材,装敛死人的器具;椁即棺外的套棺,也就是说是棺材外再套一具棺材。古代的贵族,生前富贵荣华,极尽奢侈,死后也希望不朽,且能无穷享受,因此十分讲究丧葬。尸体穿绫罗绸缎,甚至金缕玉衣。棺之外要加椁,棺与椁之间存放金银财宝及生前用具,可惜这些都成了日后盗墓者的'目标。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无以_________②对__________③为__________
2.翻译:①齐桓公患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禁之奈何?__________________;③非名之则利之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上文的两个夫:①夫凡人之有为也中的夫,应理解为_____________;②罪夫当丧者中的夫,应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齐国人为什么好厚葬?请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
齐国人崇尚豪华的葬礼,结果产的布匹都用在了做寿衣上,而木材也都耗在了做棺材上。齐桓公很是忧虑,就把这个情况告诉了管仲,说:布匹都用光了我们就没有衣服穿,木材都耗尽了就没有用来制作防御器材的材料,而豪华葬礼的风气不能停息,怎样禁止呢?管仲回答说:但凡人们要做什么事,不是因为这件事可以带来名声,就是可以获得利益。于是齐桓公下命令说:今后如果棺材做的太高档,就屠戮那个死者,并且把那些发丧的人治罪。没过多久,豪华葬礼的风气就止住了。
【参考答案】
7、管仲破厚葬
1.①没有什么用②回答③作为、行动2.①齐桓公为这事而担忧;②用什么办法禁止?③不是为了名誉就是为了有利可图。3.①句首语气词,无义;②那些4.非名之则利之也。
篇4:管仲破厚葬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管仲破厚葬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管仲破厚葬
齐国好厚葬,布帛①尽于衣裘②,材木尽于棺椁。齐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夫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下令曰:“棺椁过度者戮③其尸,罪夫当丧者。”未久,厚葬之风休矣。
(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布帛:泛指织物。②衣裘:裘,皮衣。此指死人的衣着。③戮:侮辱。
[文化常识]
“棺椁”及其他。上文有“材木尽于棺椁”,意为优质的木材都用在做棺椁上了。“棺”即棺材,装敛死人的`器具;“椁”即棺外的套棺,也就是说是棺材外再套一具棺材。古代的贵族,生前富贵荣华,极尽奢侈,死后也希望不朽,且能无穷享受,因此十分讲究丧葬。尸体穿绫罗绸缎,甚至金缕玉衣。棺之外要加椁,棺与椁之间存放金银财宝及生前用具,可惜这些都成了日后盗墓者的目标。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无以_________②对__________③为__________
2.翻译:①齐桓公患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禁之奈何?__________________;③非名之则利之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上文的两个“夫”:①“夫凡人之有为也”中的“夫”,应理解为_____________;②“罪夫当丧者”中的“夫”,应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齐国人为什么好厚葬?请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管仲破厚葬
1.①没有什么用……②回答③作为、行动
2.①齐桓公为这事而担忧;②用什么办法禁止?③不是为了名誉就是为了有利可图。
3.①句首语气词,无义;②那些
4.非名之则利之也。
篇5:管仲破厚葬的文言文习题
齐国好厚葬,布帛①尽于衣裘②,材木尽于棺椁。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乃下令曰:棺椁过度者戮其尸,罪夫当丧者。夫戮③死,无名;罪当丧者,无利。人何故为之也未几厚葬之风休矣。
(节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
【注】①布帛:泛指织物。②衣裘:裘,皮衣。此指死人的衣着。
③椁(guǒ):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④戮:侮辱。
8.(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齐国好厚葬( ) ②布帛尽于衣裘( )
③桓公患之 ( ) ④厚葬之风休矣(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则与选文布帛尽则无以为蔽的则用法相同的是( )(2分)
A.入则无法家拂士 B.战则请从 C.至则无可用 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9.下面句中没有标点,请在两处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
人 何 故 为 之 也 未 几 厚 葬 之 风 休 矣。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夫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
11.用自己的话说说厚葬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什么危害?(2分)
参考答案:
8.(1)①喜欢 ②用完,用光 ③担心 ④停止(4分) (2)B(2分)
9.人 何 故 为 之 也/ 未 几/ 厚 葬 之 风 休 矣。(2分)
10.(1)凡是人的行为,不是为了名,就是为了利。 (2)略 (2分)
11.布帛用尽了,就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遮身的;材木用尽了,就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防守的。(2分)
篇6:《管仲破厚葬》阅读答案
管仲破厚葬
齐国好厚葬,布帛①尽于衣裘②,材木尽于棺椁。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乃下令曰:棺椁过度者戮其尸,罪夫当丧者。夫戮③死,无名;罪当丧者,无利。人何故为之也未几厚葬之风休矣。
(节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
【注】①布帛:泛指织物。②衣裘:裘,皮衣。此指死人的衣着。
③椁(guǒ):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④戮:侮辱。
8.(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齐国好厚葬
②布帛尽于衣裘()
③桓公患之()
④厚葬之风休矣()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则与选文布帛尽则无以为蔽的则用法相同的是()(2分)
A.入则无法家拂士
B.战则请从
C.至则无可用
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9.下面句中没有标点,请在两处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
人何故为之也未几厚葬之风休矣。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夫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
11.用自己的话说说厚葬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什么危害?(2分)
参考答案:
8.(1)①喜欢
②用完,用光
③担心
④停止(4分)
(2)B(2分)
9.人何故为之也/未几/厚葬之风休矣。(2分)
10.(1)凡是人的行为,不是为了名,就是为了利。
(2)略(2分)
11.布帛用尽了,就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遮身的;材木用尽了,就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防守的。(2分)
篇7:管仲破厚葬阅读参考答案
齐国好厚葬,布帛①尽于衣裘②,材木尽于棺椁。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乃下令曰:“棺椁过度者戮其尸,罪夫当丧者。”夫戮③死,无名;罪当丧者,无利。人何故为之也未几厚葬之风休矣。
(节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
【注】①布帛:泛指织物。②衣裘:裘,皮衣。此指死人的衣着。
③椁(guǒ):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④戮:侮辱。
8.(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齐国好厚葬( ) ②布帛尽于衣裘( )
③桓公患之 ( ) ④厚葬之风休矣(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则”与选文“布帛尽则无以为蔽”的“则”用法相同的是( )(2分)
A.入则无法家拂士 B.战则请从 C.至则无可用 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9.下面句中没有标点,请在两处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
人 何 故 为 之 也 未 几 厚 葬 之 风 休 矣。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夫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
11.用自己的.话说说厚葬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什么危害?(2分)
参考答案:
8.(1)①喜欢 ②用完,用光 ③担心 ④停止(4分) (2)B(2分)
9.人 何 故 为 之 也/ 未 几/ 厚 葬 之 风 休 矣。(2分)
10.(1)凡是人的行为,不是为了名,就是为了利。 (2)略 (2分)
11.布帛用尽了,就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遮身的;材木用尽了,就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防守的。(2分)
篇8:《管仲破厚葬》阅读答案
齐国好厚葬,布帛①尽于衣裘②,材木尽于棺椁。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乃下令曰:“棺椁过度者戮其尸,罪夫当丧者。”夫戮③死,无名;罪当丧者,无利。人何故为之也未几厚葬之风休矣。
(节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
【注】①布帛:泛指织物。②衣裘:裘,皮衣。此指死人的衣着。
③椁(guǒ):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④戮:侮辱。
8、(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齐国好厚葬②布帛尽于衣裘()
③桓公患之()④厚葬之风休矣()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则”与选文“布帛尽则无以为蔽”的“则”用法相同的是()(2分)
A、入则无法家拂士B、战则请从C、至则无可用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9、下面句中没有标点,请在两处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
人何故为之也未几厚葬之风休矣。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夫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
11、用自己的话说说厚葬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什么危害?(2分)
参考答案:
8、(1)①喜欢②用完,用光③担心④停止(4分)
(2)B(2分)
9、人何故为之也/未几/厚葬之风休矣。(2分)
10、(1)凡是人的行为,不是为了名,就是为了利。
(2)略(2分)
11、布帛用尽了,就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遮身的;材木用尽了,就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防守的。(2分)
篇9:《管仲破厚葬》习题附答案
《管仲破厚葬》习题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管仲破厚葬》,完成1-5题。
齐国好厚葬,布帛①尽于衣裘②,材木尽于棺椁。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乃下令曰:“棺椁过度者戮其尸,罪夫当丧者。”夫戮③死,无名;罪当丧者,无利。人何故为之也,未几厚葬之风休矣。
(节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
【注】①布帛:泛指织物。②衣裘:裘,皮衣。此指死人的衣着。③椁(guǒ):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④戮:侮辱。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①齐国好厚葬( )
②布帛尽于衣裘( )
③桓公患之( )
④厚葬之风休矣( )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则”与“布帛尽则无以为蔽”句中用法相同的是( )
A.入则无法家拂士
B.战则请从
C.至则无可用
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 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停两处)。
未 几 厚 葬 之 风 休 矣。
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夫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自己的话说说厚葬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什么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喜欢② 全,都③担心④停止
2.B
3.未 几/ 厚 葬 之 风/ 休 矣。
4.⑴凡是人的'行为,不是为了名,就是为了利。
⑵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
5.布帛用尽了,就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遮身的;材木用尽了,就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防守的。
篇10:齐国好厚葬文言文翻译
齐国好厚葬文言文翻译
原文:
齐国好厚葬,布帛尽于衣裘,材木尽于棺椁。齐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夫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下令曰:“棺椁过度者戮其尸,罪夫当丧者。”未久,厚葬之风休矣.
译文
齐国人喜好豪华的葬礼,结果产的布匹都用在了做寿衣上,而木材也都耗在了做棺材上。齐桓公很是忧虑,就把这个情况告诉了管仲,说:“布匹都用光了我们就没有衣服穿,木材都耗尽了就没有用来制作防御器材的材料,而豪华葬礼的风气不能停息,怎样禁止呢?”管仲回答说:“凡是人的行为,不是为了名,就是为了利。”于是齐桓公下命令说:“今后如果棺材做得太奢华,就屠戮那个死者,并且把那些发丧的人治罪。”羞辱尸体,没有了名声可图;处罚那些主持丧事的人,没有了利益可图,人们为什么还要做那种事呢?没过多久,葬礼豪华的风气就停息了。
注释
1 椁:外棺。
2为:行动。
3非名之,则利之也:不是为了名,就是为了利。
4戮:羞辱。
5罪:惩处,判罪。
6当丧者:指主持丧事的人。
7无以:没有。
8另:夫:发语词,不译
9布帛:泛指织物
10好:喜好
11尽:都
12患:担心
13以:用来
14休:停止
作者简介
《史料》 记载,韩非精于“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与秦相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韩非文章出众,连李斯也自叹不如。韩非将自己的学说,追本溯源于道家黄老之术,他对孔子、《道德经》有相当大的研究,《韩非子》中,著有《解老》、《喻老》等篇,集中表述了韩非的哲学观点。韩非是战国末期带有唯物主义色彩的.哲学家,是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韩非目睹战国后期的韩国积贫积弱,多次上书韩王,希望改变当时治国不务法制、养非所用、用非所养的情况,但其主张始终得不到采纳。韩非认为这是“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便退而著书,写出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著作。
韩非的学问比李斯大得多,因说话口吃,不善辩说,但善于著述。韩非回到韩国以后,看到韩国太弱,多次上书献策,但都未能被采纳。于是,韩非发愤著书,先后写出《孤愤》、《五蠹》、《说难》 等.......他的书传到秦国,秦王非常赞赏韩非的才华。不久,因秦国攻韩,韩王不得不起用韩非,并派他出使秦国。韩非子被韩王派遣出使秦国,秦王很喜欢韩非,但还没有决定是否留用。但是文采斐然的韩非为秦王嬴政所赏识而倍受重用。由于李斯提出灭六国一统天下的通天大计,而首要目标就是韩国,但作为韩国公子的韩非与李斯政见相左(韩非主张存韩灭赵),妨碍秦国统一大计,于是李斯就向秦王讲韩非的坏话。他说:“韩非是韩王的同族,大王要消灭各国,韩非爱韩不爱秦,这是人之常情。如果大王决定不用韩非,把他放走,对我们不利,不如把他杀掉。”秦王轻信李斯的话,把韩非抓起来。廷尉将其投入监狱,最后逼其服毒自杀,终年47岁,有记载说,韩非尸体运回韩国,葬在故土,即孤坟摊处,另说葬九女山古墓群。
据史料可考,韩非子的故土在西平县出山棠溪北岸的韩堂村。韩堂村建有韩家祠堂,而后迁至出山镇西南,韩堂村留名至今。韩祠为韩家宗祠,何代修筑无考,但每年春节韩姓子孙敬奉韩家宗祖一直延续,韩祠历代修复,破损于解放初,1958年在此建出山礼堂,有“思辨”碑石一块,村人说曾盖在西街井口,后无下落。[1]
★ 管仲相齐阅读答案
【文言文《管仲破厚葬》的原文及翻译(精选10篇)】相关文章: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项练习及答案2023-06-18
江天一传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2022-10-09
苏洵《六国论》文言文阅读答案2022-06-13
文言文史记精彩节选及解析2023-07-15
赤兔之死 满分作文2022-05-22
文言文练习题附答案2023-08-02
管鲍之交原文、翻译及典故2023-08-16
高考课外文言文阅读题目2023-09-16
高中生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2023-06-16
《刘备纳贤》阅读答案及原文2023-02-15